15会飞的翅膀

2025-0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5会飞的翅膀(精选7篇)

15会飞的翅膀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翅膀的各种分类以及组成部分,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从而能独立自主的进行设计制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优秀案例,观察老师示范,体验动手制作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想象力的创造,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对自己梦想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掌握翅膀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色彩、形状设计的是否独具特色。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纸板、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教师播放科幻电影《大天使之战》的片段,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寻找视频中的人和普通生活中的人有何不同。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会飞的翅膀。

活动二:分析视频,引导想象

(一)感知翅膀的特点

1、感知翅膀的分类

①利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各种动物的翅膀,并讲授翅膀的作用。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翅膀都有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有薄如蝉翼的,也有羽毛丰满的等。

2、分析翅膀组成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翅膀一般都需要几个部分。

学生自由谈论,得出总结:翅膀都得是双数,至少两片,而且要对称。

(二)欣赏、讨论翅膀的色彩

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①刚才看到的翅膀都有哪些颜色的?

②这些颜色都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

③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记忆深刻的翅膀?

教师总结:色彩鲜艳、伪装、装饰。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一)教师演示

演示如何描绘翅膀,完成一幅画,讲解要领:

①画好铅笔稿,记得要对称成双数。

②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花纹。

③拿出剪刀按照边缘小心的.剪下来。

④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想象色彩搭配。

(二)课堂练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翅膀的设计,打开思维,可以用纸笔绘画,也可以用塑料纸粘贴拼接,也可以用卡纸镂空。(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一)学生展示交流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造型、色彩的搭配等方面交流评议。

3、教师总结评议。

(二)小结作业

1、复习翅膀的特点——对称、双数、色彩丰富、造型独特。

2、布置展示作业:将自己的作品贴在楼道的美术天地展览版上,让更多的人欣赏。

15会飞的翅膀 篇2

传媒人必须拥有职业理念和专业能力两只翅膀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冲击着一切领域, 传媒教育也不能幸免。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迅速扩散和蔓延, 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骤然趋紧, 源于西方传统的经院式新闻人才培养方式的弊端显露无遗。

毋庸讳言, 我国传媒教育并未脱离这种经院式教育的窠臼。按照经院式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传媒人才, 往往会出现如下三种情况。一是食古不化, 崇尚空谈, 眼高手低, 缺乏基本的职业能力。早在2005年, 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就对现行的传媒教育模式提出质疑, 指出“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 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 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 (1) 事实上, 传媒专业的博士不会写新闻稿件不是个别现象, 这不能不说是传媒教育的缺憾。二是受“第四种权力”、“无冕之王”、“中立超脱”等观念的影响, 追求所谓绝对的“客观公正”、“独立”、“自由”, 严重脱离中国的社会实际。一些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开口“普利策”, 闭口“施拉姆”, 基本上是重复和克隆西方的“普世”理论, 缺少对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成熟思考。三是急功近利, 个人主义色彩严重, 有的甚至私欲膨胀, 利令智昏, 不惜以手中的笔作为寻租的工具, 有偿新闻、关系新闻、人情新闻乃至有偿不闻的事件时有发生, 与中央的要求格格不入, 更谈不上“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使新闻宣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 了。

如何改变这种教育理念, 在形势突变的状况下迅即调整传媒教育理念和新闻人才培养方式, 成为摆在我国传媒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在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认真解决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新闻单位要求的问题, 成为我国传媒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要下大力气培育职业精神, 训练职业思维, 形成职业理念, 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强化现代传媒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给他们插上专业理念和职业能力的翅膀。

良好的传媒教育可以有效开发传媒功能

传媒教育功能与新闻传播功能密切相关。传媒事业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 就在于它能及时、准确和全面地提供关于世界变动的信息,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 新闻工作承担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的历史责任, 它要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动情况, 要研究社会变动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要阐明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和道德价值, 要探索社会进步的各种可能和最佳途径。新闻记者首先需要的是对现实的真切了解、思想和睿智。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 闭门造车式地进行传媒教育, 是不可想象的。

新闻功能之多, 无法一言以蔽之, 比如, 它有告知的功能, 能为公众提供世界变动的信息;有议事的功能, 能组织公众参与讨论, 并向他们提供各种成熟的意见;有沟通功能, 能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交流的平台, 通过讨论来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有启发民智的功能, 能培养公民思考的习惯和自治的能力;有集中民智的功能, 能集思广益, 提升管理者的思想水平和管理效率;有预警功能, 能在社会发生动荡之前发出预报, 避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手忙脚乱;有宣泄功能, 社会运行过程中积累的破坏性能量可以通过新闻得到合理宣泄, 保证社会平稳运行;有抑制腐败的功能, 能通过及时的、全程的、阳光的跟踪监督, 使社会腐败得到有效遏制;还有心理抚摸功能、地位授予功能、陪伴消闲功能等。

传媒教育就是开发这些功能的重要途径。它对新闻功能的有力开发是通过卓有成效的学术研究和对新闻人才的有效培养实现的。传媒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关系到社会信息的健康流动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放在首位, 帮助他们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做有思想、会思考的记者。记者的职业责任从本质上讲, 是扶正祛邪、惩恶扬善,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记者实际上是社会的教师, 是社会进步的领路人。他们必须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明辨是非的政治素质、闻风而动的行为素质、吃苦耐劳的身体素质、博学多识的文化素质、左右逢源的社交素质、惜贫怜弱的人文素质、立马可待的写作素质。一些人忽视记者工作的本质特征, 提出要培养所谓技术型记者, 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作为以理性思辨为特征的传媒教育, 应站在时代的高度, 以历史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 来思考人类的未来, 指导现实的媒介运作, 传媒教育必须以现实社会为背景, 充分吸纳现实生活的各种崭新信息, 并努力以超前意识和宏观思维对社会运行趋势作出必要的预测和解释, 使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公平正义等观念深入人心, 引领社会进步。

引领社会不断更新观念, 是传媒教育最为核心的价值优势, 是传媒教育区别于其他门类教育的根本标志, 是传媒教育工作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必须牢牢记住, 身体力行。我们今天正在进入公民社会的新阶段, 培育公民意识, 促进公民社会建设, 是传媒教育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传媒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在社会转型期, 腐败瘟疫般吞噬着社会健康的躯体, 从经济腐败到用人腐败, 从作风腐败到立法腐败, 花样翻新, 目不暇接, 究其原因, 无不与政情不公开不透明有着直接关系, 无不是公民权利缺失、不法分子利用制度真空背着人民群众干出的罪恶勾当。因此, 要阻断腐败的继续肆虐, 打通人民参与政治的通道极端重要, 而人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能力必须经过大众传媒的培养, 这项工作应该从传媒教育这一环节就开始抓起。

遵循传媒教育规律是传媒人才成长的关键

2008年6月20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讲话指出, “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3) 这是他继2002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2003年12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2006年1月在解放军报讲话以来, 又一次集中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进行的理论阐发。他的这一讲话, 在新的环境条件下, 再现了马克思166年前表达的思想,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4) 1843年马克思就曾写道:“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 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人们通常承认的东西, 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 这些规律是它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 (5) 马克思后来关于党的报刊工作的论述, 都是建立在尊重报刊规律的基础上的。而胡锦涛的讲话则“深刻阐述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全面分析了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着重强调了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我们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 (6) 一句话, 他揭示了新时期新闻传播的历史规律。

毫无疑问, 传媒教育与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是完全一致的, 没有质的差别。二者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包括社会需要规律、存在第一规律、真实性规律、时空规律等, 都要探讨新闻传受过程中, 传受双方内在的、稳定的、本质的关系。要说二者有所不同, 那就是传媒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 要积极主动地为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动能提供学术、智力和人才支持, 同时也要不断从新闻传播业界吸取营养。

只有遵循传媒教育和新闻传播规律, 传媒教育和新闻实践活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新闻传播过程本质上是传播者与收受者之间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信息和精神交往活动, 新闻信息的分享是结成新闻传播关系及推动新闻传播过程不断循环往复的基本动力, 它不仅是讨论整个新闻传播过程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归纳新闻传播过程规律的立足点。如何使这种关系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传媒教育必须提供理论答案。

花气力探寻传媒教育的现实路径

要遵循传媒教育的客观规律, 完成传媒教育的历史使命, 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实现传媒教育与现实生活的无缝连接。在阶级斗争年代, 新闻工作是政治的附属物, 传媒教育被政治化, 新闻报道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难以形成职业精神。在新时代, 新闻人要有随时学习的习惯, 有终身学习的准备, 善于吸纳各种最新知识成果。一些学校在新闻专业学生中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 对于改变本专业学生的浮躁性情, 提升他们的学术修养和思辨能力, 大有好处。

传媒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教育, 也是一种职业能力的教育。从思维方式来讲, 它必须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不轻信传言, 鼓励学生千方百计寻求真相和答案, 探索原因和出路;从职业能力来看, 它必须使受教育者在职业敏感的支配下, 利用各种职业技能, 迅速获得事实信息, 快速向社会传播事实真相。这些品质的形成, 只有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才能够形成。

与社会保持无缝连接, 参与媒体运作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一般来说, 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平台, 让他们在动手中养成专业技能。第一个层面是自有媒体, 各新闻院系都办有自己的报纸、杂志, 有的院系还承办了学校的广播电视节目, 这些资源为他们提供了接触社会的通道, 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技能的宝贵财富, 应该精心谋划, 具体指导, 充分利用。第二个层面是校园媒体, 包括校报、各学院院报、各社团报刊以及校电台电视台。广泛介入和充分利用这些媒体, 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 有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第三个层面是积极利用社会媒体。从根本上来讲, 只有在社会媒体的实践中, 学生才能真正形成符合职业要求的专业能力, 应该通过组建董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各种联谊会来凝聚传媒教育的社会资源, 服务新时期新闻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改变过去突击实习的做法, 保持与当地媒体的常年合作, 使学生在媒体的活动长流水, 不断线。

在打通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之间的通道方面, 徐州师范大学通过今日焦点进课堂、每周大事回顾、每月好新闻评选等系列活动, 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讨论、专家讲座, 活动生动活泼, 再配合以教师备课学术化、课堂讲授专题化、教学过程互动化、学生作业论文化、能力训练程序化等措施, 学生非常欢迎,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为徐州

摘要:以培养信息生产和传播人才为职责的传媒教育, 必须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 以用人市场为导向, 以帮助学生形成现代传播理念和专业能力为抓手, 努力实现传媒教育与社会的无缝连接, 帮助学生插上会飞的翅膀。

关键词:传媒教育,实践性,理念,能力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review/1056235.htm

[2][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人民日报》, 2008年6月21日第一版。

[4]陈立丹:《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78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97页,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2版。

每个人都有会飞的翅膀 篇3

汉斯·泰勒极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汉斯·泰勒的母亲在怀着他的时候,因误食了药物,使汉斯·泰勒一出生身体便成了畸形。不但矮小,而且驼背,豁嘴,短臂短腿,再配上一对天生的招风长耳,那模样光用难看来形容,恐怕还不全面,更确切地说是滑稽。因为只要是第一次见到汉斯·泰勒的人莫不笑得岔了气。

为此,汉斯·泰勒很是自卑,他恨父母给了他难看的容貌,更恨那些取笑他的人们。他没有朋友,也没有哪个女孩愿意跟他交往,年过三十的汉斯·泰勒还沉醉在酒杯里,自暴自弃地度日,曾经两次自杀未遂。

只有他的母亲坚信他不是一个废人。母亲说:“他跟别人一样,也有一双会飞翔的翅膀,只是现在他的翅膀还没有足够丰满,没有足够的力量飞翔,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飞起来的。”汉斯·泰勒的父亲说:“你就别再自欺欺人了,别人家的孩子,像他这么大年龄的有的都当上了公司总裁,还有的成了各个领域的骨干,就是再差的也娶了妻生了子,成了家立了业。你看他,我们还能指望他什么呀!”

汉斯·泰勒也不相信母亲的话,他说:“别人哪一个不是生得高大威武,我却还没有一个凳子高。别人都有一双长腿一双长臂,而我却有一双长耳朵。”汉斯·泰勒气急了,还用刀去砍自己的耳朵,他觉得那双长耳朵是父母送给他最大的耻辱。可是,母亲却说:“孩子,你不懂,我敢肯定,你的那对长耳朵是上帝送给你腾飞的翅膀,只是上帝将它安错了地方而已,但它并不影响你飞翔!”母亲的话成了汉斯·泰勒最后的安慰。

有一天,当刚喝完酒的汉斯·泰勒又在街上闲逛时,突然遇到了一个人。—般认识他的人都已经习惯了他的模样,所以表现得很平静,而那个人是第一次看到汉斯,所以当时便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汉斯勃然大怒,他最见不得人如此笑话他,所以冲上去要跟那人拼命。由于长得矮小,而那人却生得高大,汉斯只得跳起来用巴掌去打那人的脸。汉斯·泰勒滑稽的模样让那人笑得更加厉害了。

最后,那人的同伴跟汉斯·泰勒说明了真相。原来那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导演威尔逊,他正在拍摄的一部影片正好需要一个像汉斯·泰勒这样的喜剧角色。汉斯·泰勒的形象和他刚才的表现令威尔逊大为赞赏。当威尔逊说要请汉斯·泰勒去当演员时,他不敢相信地问:“这是真的吗?像我这样一个丑陋无比的人,怎么能上荧屏当演员呢,你没有搞错吧?”

汉斯·泰勒果然不负威尔逊的厚望,以他滑稽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一夜之间便闻名天下。特别是他的那对长耳朵,很多小孩子只要一见到他抖动耳朵,便兴奋得大声尖叫,还故意将自己的耳朵拉长,学着汉斯·泰勒的模样跟同伴逗乐。汉斯·泰勒成了孩子们的偶像,而他的那对长耳朵还真的像一对会飞的翅膀一样,将他带进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当汉斯·泰勒将父母接到一栋大别墅里,跟自己一起居住的时候,汉斯·泰勒问母亲:“您当年怎么知道,我的长耳朵是上帝送给我的会飞翔的翅膀呢?”母亲笑着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上帝赠送的翅膀,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成功的信念。”

[简评]汉斯·泰勒身体畸形,招风长耳使得模样难看而滑稽。但他的母亲坚信他有一双会飞翔的翅膀,那对长耳朵就是上帝送给他腾飞的翅膀,总有一天他会飞起来的。汉斯·泰勒在大名鼎鼎的导演威尔逊的发掘下,抓住了机会,一夜之间便闻名天下,成了孩子们的偶像。那对难看的长耳朵将他带进了一个光明的世界。正如汉斯·泰勒母亲所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上帝赠送的翅膀,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成功的信念。只要拥有这双翅膀,即使你暂时遭遇困难,也不会阻碍你将来一飞冲天!

会飞的教室 篇4

长安路小学六(1)班 吕铭祥

指导老师:于冬丽

《会飞的教室》讲了一群孩子在校园里的生活,有才华横溢的戴马亭,多愁善感的姚尼,大胃王马提斯,胆小鬼邬理„„他们有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最后在圣诞联欢节中,他们排练的《会飞的教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圣诞节前的平安夜,《会飞的教室》正式开演了,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地演出,塞巴修扮演的老师摸着胡子,对同学们讲着火山知识,背景是戴马亭精心绘制的火山,红彤彤一片,喷吐着滚滚的泥浆,栩栩如生。然后他们又来到了埃及金字塔,姚尼扮演的幽灵长者投入地背诵着诗歌,许特嘉扮演的小女孩从空中慢慢降落,唱着优美的“平安夜之歌”,演出在这悠扬的歌声中结束了。由于大家团结一心,都想为这个团队出一份力,尽心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演出获得了成功。

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可贵的合作精神,做任何事都要大家共同努力,要识大体,顾大局,为集体而奋斗,不能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我也学到了坚强,戴马亭家里贫穷,但他不屈服,成绩优良,在生活中我也不能向困难屈服;我还学到了关爱之心,老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学生帮助老师与故人重逢,齐心协力救出同学,治好同学的心病,以后我也不能自私自利,要大方一点,关爱别人。

会飞的教室 篇5

当教室载着我们飞起的那一刻,一次“空中的旅行”正式起航了! ——题记 夜幕,悄然无声地降临了,美梦,小心翼翼地飘了? 一.教室会飞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只是,我没料想过,会这么快。六年的小学生涯就如一场电影,一幕一幕映现在我的眼前。“啊——”窗边的赵晗悦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的惊叫,差点儿吓跑了众人的魂魄。“你干嘛呀,即使不舍的,也不至于——”我的同桌,赵晗悦的冤家,李岚霏气势汹汹地说着,“这样吧?”说完,李岚霏还送了赵倩一个白眼作为大吵大闹的回礼。“不???不是,你们来看,教室飞???飞了起来???”一向爱和李岚霏斗嘴的赵晗悦,居然??????奇迹奇迹!奇迹啊!“赵晗悦,你是因为我成绩比你多了个优,受了刺激,所以才精神混乱了,还是得了禽流感?要给你请个权威些的医生不?”“不相信,你就过来看呗!真是的???”李岚霏边慢悠悠地走向窗边,嘴里边嚷嚷着,“搞什么嘛,教室怎么可能会——啊!”李岚霏一声尖叫,晕倒了。不得不承认,这一声尖叫,这一个晕倒,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引起了众人的围观,毕竟再怎么说,李岚霏都是我们班中最调皮,大胆的女生了。(不过就是有个缺陷——恐高症)“哇,教室真的飞了起来!”一位男生忙里偷闲,瞟了一眼窗外。 韩古韵顺势望了一眼窗外,教室居然有两只翅膀!不可思议,亦不可思!俯视大地,一群群“蚂蚁”正在楼下观望,有点心急如焚,匆匆踱步;有的风撩火急,迅速拍下这一奇景;有的无可奈何,坐在地上干着急;还有面无表情,抱着书籍静静坐待? 教室稳升不降。终于,在云端之上滞留了下来于是,这46位同学在浩瀚的天空中开启了一场伟大的旅行? 第一天 “哇,近距离的星空,看起来就是美!”程媛馨坐在窗边,凝望夜空,不由发出感慨。“是啊,夜色着实很美,你看,这儿闪耀的星光,那里温柔似水的月光,竟融合得如此完美。天衣无缝,”孙淑颖走到窗边悠悠地说着。“咕——”一声肚子的抱怨声响起,将她们从虚幻拖回了现实。“什么声音啊?”程媛馨很是边好奇地问着,边四处张望。“额??????饿了。”孙淑颖无奈地向程媛馨耸了耸肩。是啊,平日里,这个时候,我们都该在吃饭了,可现在,怎么吃?吃什么?“夜空虽美,肚子却饿。星光耀眼,食物可口。月光柔和,肚子大叫!”小诗人王曼丽又作起了打油诗。不过也是,这时候,吃的比什么都重要!“吃的,吃的,吃的??????”韩古韵站在窗边喃喃细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想我的书包里应该会有——三块面包!”兴冲冲地,韩古韵打开了书包,果真,三块面包,正舒服地躺在书包里诶!

六年级:朱鸣吉

会飞的抱抱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小猪和奶奶之间浓浓的亲情。

2.体验拥抱、亲吻带来的温暖、幸福的感受。

3.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爱。

活动准备:

1.简化故事、制作课件。

2.制作小猪和小猪奶奶的头饰各一个,各种动物邮递员的头饰若干。3.打印A3小猪的房子和奶奶的房子图片。4.打印传递抱抱的图片,以及2个小黑板。

5.信。(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大三班课室多媒体桌旁)

活动过程:

一、分享爱的经验

师:你们有特别想念的人吗?是谁?为什么这么想念他(她)?

师:你会用什么办法表达你的思念?

幼:去看望他(她)/打电话/视频聊天/„„

师:原来可以有那么多办法来表达对一个人的想念。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小猪很想念奶奶,它给奶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猜一猜会是什么呢?

二、学习爱的表达

师:(播放课件;显示神秘礼物)你们看,小猪到底送了什么给奶奶呢?(用鼠标点击礼物,出现小猪张开双臂拥抱的画面。)

师:小猪说:“我要把我的爱告诉奶奶,我要给奶奶一个很大的、超大的、世界上最大最大的抱抱。”怎样的抱抱才叫作“大大的”抱抱呢?(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师:小猪要给奶奶一个大大的抱抱,可是奶奶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怎么办呀?你们有办法让这个大大的抱抱传到小猪奶奶那儿吗?

(幼儿的办法如下:开车去送抱抱/坐飞机去送抱抱/乘火车去送抱抱/可以请小鸟帮忙,让小猪坐到小鸟的身上去送抱抱/可以请袋鼠妈妈帮忙,让小猪钻进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袋鼠妈妈会很快眺到小猪奶奶家,等等。)

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小猪十分感谢你们,小猪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办法吗?(播放课件,显示小猪拉着妈妈去邮局的画面)瞧,小猪用的是一个什么办法?

幼:把抱抱寄给奶奶。

师:可是小猪给奶奶准备的礼物是一个大大的抱抱,这要怎么寄过去呢?(打开爱心课件,并引导幼儿说出小猪是起点,小猪奶奶是终点。)

师:抱抱的起点是哪儿?终点是哪?中间的爱心代表谁?爱心表示是由动物邮递员们帮助小猪传递这个大大的拥抱的。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抱抱是怎么传递的。(播放送抱抱整个过程)师:回忆一下,有哪些动物邮递员参与了送抱抱?

师:每点击公布一个爱心答案的同时把打印好的图片展示在小黑板上,完成黑板传递图。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这个大大的抱抱是怎样传递过去的?这是不是一个很特别的好办法?

三、体验爱的传递

师:你们愿不愿意也来当一回邮递员,帮助小猪传递这个抱抱呢?

游戏一:传递爱的抱抱

邀请2名幼儿分别扮演小猪和小猪奶奶,站到相应的房子里,再邀请几名幼儿戴上不同的动物头饰扮演邮递员。在游戏开始时,“小猪”先找第一个“邮递员”,告诉他:“我要寄一个大大的抱抱给奶奶,请你帮我寄出去好吗?”并用肢体动作给予大大的拥抱。“邮递员”们依次传递并告诉下一个“邮递员”:“这是小猪送给奶奶的大大的抱抱,请你传递过去。”直到将大大的拥抱传递到小猪奶奶那里。

师:(播放课件,显示小猪奶奶和小鸭邮递员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画面)奶奶喜欢这个抱抱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奶奶收到小猪的抱抱,感受到了小猪对她的爱,甜在心里,暖在心里。她说:“我也要把我的爱、我的吻送给小猪。”你们觉得这个香香的吻可以用什么办法送到小猪那里呢?

幼:和小猪一样也用邮递员传递的方式。

游戏二A:传递爱的亲吻(如果够时间玩的话)

延续前面的游戏,从“小猪奶奶”开始,将亲吻通过“邮递员”传递出去,“邮递员”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传递,并说明:“这是小猪奶奶送给小猪的亲吻,请你传递过去。”直到将亲吻传递到“小猪”那里。

师:奶奶收到了小猪的礼物,小猪也收到了奶奶的礼物,大家的心里都甜滋滋的,觉得幸福极了,原来他们那么深爱着对方。今天,在你们传递爱的拥抱和亲吻的游戏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你们和同伴、老师之间浓浓的爱。

游戏二B:传递对老师的爱(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

师:老师们教我们知识,和我们玩游戏,我们向老师们用飞吻表达我们爱吧。(对本班老师以及客人老师飞吻表达爱),老师回赠飞吻。

师:收到了小朋友的飞吻,感受到你们对老师的爱了,老师很开心,觉得很幸福,让我们每天都相亲相爱,好吗?

师:你们喜欢《会飞的抱抱》这个故事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会飞的“章鱼哥” 篇7

准备材料

剪刀、塑料绳、气球和羊毛衫。

制作过程

1剪一段长约30厘米的塑料绳,撕去一半后在中间打结,然后把结两端的塑料绳再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做成“章鱼哥”的触手。

2.吹骨气球,之后用羊毛衫在气球上摩擦,使气球带上静电,然后把气球放在一边。

3用羊毛衫摩擦刚才用塑料绳制作的“章鱼哥”,当“章鱼哥”的触手张得比较开的时候,说明已经带上了足够量的静电,可以停止摩擦。

将带着静电的“章鱼哥”用力抛向空中,然后迅速将气球被羊毛衫摩擦过的那端放在“章鱼哥”的下面,“章鱼哥”就能稳稳地飞在空中。气球往上移,它也会往上移;气球往左往右,它也会往左往右,十分有趣。

实验揭秘:

上一篇: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下一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