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课堂要求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与健康课课堂要求(推荐10篇)

体育与健康课课堂要求 篇1

一、课堂常规:

1、考勤: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不许迟到、早退、旷课。有病有事需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将假条交一份给体育老师。如不能坚持上课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锻炼的需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如突然觉得身体不适或受伤者需报告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

2、着装:必须穿运动鞋和运动校服上课。不许佩戴首饰或携带坚硬物品到体育课堂。不得将贵重物品及与体育课堂教学无关的东西带入课堂。

3、上课前询问学生身体状况,能否参加体育锻炼,并安排见习生。

二、安全教育:

1、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热身,防止以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和注意同学间相互安全保护,严禁做危险性动作。

3、运动场地有积水或下雨禁止到场地活动。

4、爱护公物,禁止攀爬挪动篮球架、足球门等设施。

5、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不得追逐打闹嬉笑,不得用脚踢篮球和排球。

体育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一、教学计划

第1条 开学初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教学进度、学习评价等。

二、备课

第2条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同年级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统一。集体备课后个人写出教案。

第3条 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第4条 教案书写格式规范、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与要求、师生活动、时间安排、情感教育等详略得当地表述清楚。

第5条 教师要注意教态、仪容仪表。提前检查场地、准备教具等,并提前到上课地点。

三、课堂教学

第6条 按时上下课。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精炼;口令清晰、洪亮;示范位置恰当。

第7条 课开始部分,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教师进行课前安全教育,并安排见习生。教师根据课的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针对课的内容和需求,做好热身活动。

第8条 教学目标明确,解决重点难点方法恰当。讲解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健身。

第9条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10条 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严格要求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

第11条 课堂结构要紧凑、连贯、严密。分组练习要体现分层教学,交换练习组织合理,运动量要适宜。

第12条 加强安全教育防范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第13条 利用教学内容,做好运动参与、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渗透教育,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14条 课结束部分,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进行小结。安排学生及时清点归还器械。

四、课后总结

第15条 要及时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检验,改进课堂教学。

五、体育活动

第16条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上好眼保健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创造性的开展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第17条 定期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六、学习评价

第18条 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第19条 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

七、教学研究

第20条 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制定出科组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计划包括:集体备课、重点解决问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参加人员、地点的安排等。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时可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同步研讨),做好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

体育与健康课课堂要求 篇2

1 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比较

1.1 旧课程标准的特点

旧课程标准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从教学内容到方法都采用了工业社会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样教育课程和方法,甚至包括一整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体系。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下,学生不是被看作各具特点的个体,而是假定他们是相同的个体。由于总是试图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去塑造各不相同的学生,从而使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大脑都像是教育生产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件。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将体育课程视为教学周期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计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甚至连课程终端的结果也是精确划一预期好了的[3]。

1.2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五个学习领域,各领域只有目标,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各校因地制宜选择内容去达到目标。这样,为何而教,为何而学,目标明确,也大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另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考核内容上,既有技能、体能、学习态度、心理与行为的评价,又有终结性与过程性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自评与互评[3]。这种课程标准是培养全面发展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标准。

2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新课改给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有新颖的方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有下面几个方面:

2.1 过多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新课改提倡面向全体,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不管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开课就要学生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忽视了传统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课堂中不能截然分开,更多的应该交替应用,在接受中有探究,在探究中有接受。将探究泛化,只能降低课堂的有效性[4]。反而达不到体育教学应该达到的本来效果。

2.2 把自主变成放任自流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很忌讳“讲”。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成为平时教学的原则。但学生毕竟还处于可塑期与发展阶段,其辨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他们的很多活动还离不开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任随自由、放任自流,那是“组织与引导”的失[4]。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过多地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上课内容,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性,这样就会导致在课堂上无组织、无纪律的一些现象产生。

2.3 轻视教材作为最基本的学习资源

新课程标准强调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构建一种有教师、学生、教材、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共同整合的教学生态。于是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开放的理念,实施教学内容、方法、途径、主体、评价等的多元化,努力开发多种课程资源,让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都来发挥作用。但是课程与资源意识的无限扩展,会将教材淹没在众多资源中,弱化对教材的看重。教学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教材上呈现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然后就做宽泛的发挥与拓展[4]。其实,教材是专家精心编制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教材作为最基本学习资源的作用,要和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的教学理念配合运用,才会得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 提高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3.1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尝试情景创设的模式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教学中应遵循少年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2]。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蛙跳”的动作进行练习,配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一个比较愉悦的气氛中,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

3.2 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新教材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已相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稳步推进中,体育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思想,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教学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健康的成长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已有的教学观念,适应新教材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劳动,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要发展学生心理品质,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4]。只有把新的教学理念牢记心中,以新的教学宗旨知道自己平时的教学,这样体育老师才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了解和掌握新的教育信息,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3.3 尝试让学生自编游戏内容

体育课中教师教学很多时候,会运用一些体育游戏来穿插于教学过程当中,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利用课前的准备活动时间、游戏时间,让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轮流带准备活动等,让学生不断尝试,创造出可能达到锻炼身体的体育游戏,并且尽量不要有雷同、重复。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发挥“导演”的角色,充分让学生自行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还对活动形式、方法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个别有困难或游戏活动缺乏新意的小组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这样就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实践水平和经验[4]。

3.4 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备课、按照进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个老师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进度、大纲的指导下,运用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说分层次教学。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教学的效果[4]。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安排的活动当中,充分发挥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潜能。同时,利用体育文化,比如体育精神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力。利用一些集体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5 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

体育新课改要顺利实施,还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做好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更注重口头评价。教师要随时对课堂教学当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引导纠正,对学生的活动要加以评价鼓励,对有关的知识要加以渗透,教师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评价,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口头评价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如果教师能很好地运用评价机制,很好地驾驭课堂教学,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性,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8]。

4 结论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是一场持久的、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学生同步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另外,教师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并在课堂中很好的运用,正确合理的把握和驾驭课堂教学。而同时只有在继承和创新的同时,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后才能真正把握新课改的理念,只有在教师改变多年以来的一贯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不断地推动课程改革。总之,在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转变评价机制,实施创新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真正发挥体育教学的独特作用,才会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也会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算是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殷绍燕.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改的学习心得及教学反思与总结[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杂志,2006,(10):32-33.

[2]公彬.落实新课改创新体育教学[J].教育创新,2005,(12):56-57.

[3]赵敬波.浅谈体育新课改中对“度”的把握[J].教育艺术,2007,(6).

[4]林为共.关于对体育新课改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咨询,2006,(8):108.

[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6]毛振明.体育与健康一高中全一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季浏.体育与健康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体育与健康课课堂要求 篇3

摘 要:传统的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69-02

新课标明文指出: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力求摈弃那种传统的教学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主体、和谐、发展”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主体、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与功能

所谓“主体”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和谐”主要是指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出良好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发展”就是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实现其智力、情感及其它方面的全面发展。

“主体、和谐、发展”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主体”是核心,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和时代特征——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和谐”是条件,教师只有为学生的主体参与创设了真诚、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才能实现学生主体主动探究,合作互动、自主发展的教学过程,“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主体、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启动——联动——能动”。“启动”主要指教师对主体的激发,它包含了师生双方情感的调动,

进入“教”和“学”的准备,“联动”指学生在老师的巧妙指导下,主动探究,并通过合作互动来掌握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与教师相互影响,相互启动,相互促进。“能动”则主要表现为学生主体的充分展现,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应用。

“主体、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是实现了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对教学结果的关注转向对教学过程的关注。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再只看学生获得知识多少,而更重要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灌输与启发的对立走向统一。

2、从对知识传授的关注转向对知、情合一的关注,由知、情对立走向知情统一。

3、从对少数的关注转向所有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关注,即关注“优秀”又关注“平等”的共同提高。

4、教学方向由单纯的技术传授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方向转变。

5、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教师与学生的对立转向教与学的统一。

二、“主体、和谐、发展”教学的实施

心理学指出,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才会有一种推动自己学习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此,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欲望。

1、启动阶段

(1)创设情境,主体准备

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提出、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正如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且从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当问题提出,触发如同竞赛一样的激励情境时,学生往往目的特别明确,兴趣非常浓厚,求知欲十分强烈。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生活。

(2)目标导向,主动调动

教师应积极根据本课内容进行引导,提出目标,激励导向性使学生明确认识目标,产生求知欲,从而引发学习动机。如一堂《我当竹农》教学课,教师拿出一支竹笋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教师充当技术员指导“竹农”进行种笋,从而使学生有了目标,产生很强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出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联动

(1)质疑问难,因材施教

教师应多创设学生的质疑氛围,激励学生质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并积极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疑惑,教师再不断(下接第70页)(上接第69页)引导和启迪学生,让学生多发现问题,动脑解决问题,使课堂融入一种在练习中发现质疑,在练习中解决质疑氛围,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比如:一堂滚翻课(前滚翻),教师先让学生分组尝试练习前滚翻,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启发和诱导学生互相发现问题,互相评价。学生尝试前滚翻后,教师再做完整的示范,让学生评价教师,并与自己和其他同学对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师不断诱导和启发学生拓展滚翻的动作,与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自己设计生活实际中出现情况或情境是怎样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质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进行解决问题,使师生融入一种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从而使“主体、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行之有效,学生的有效学习得到了真正地提升。

(2)引导探究,合作互动

教师巧妙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提供给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合作,师生合作,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参与,能使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和自锻能力。如一堂跳绳课,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练习,创造出更多的新花样的能力,然后让小组进行交流自己小组的创新动作,这样使整个课堂在合作互动中进行,并使课堂富有活跃的生命力。

3、效果检测,充分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为教动作而教,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其过程应渗透德育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求异思维、分散思维得到发展,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得到身心的陶冶,知识的内化,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得到了真正地提升。

教学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五个教学环节。三个阶段即启动——联动——能动,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主体准备;(2)目标导向,主体调动;(3)质疑问难,因材施教;(4)引导探究,合作互动;(5)效果检测,充分发展。

三、结论

1、此模式不仅能够与新课程目标与理念相一致,而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力,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学生的有效学习得到了真正地提升,提高了课堂效益。

2、强化了主体意识。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获取知识,而且筑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而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让每个学生找到了“最近发展区”得以发展,因此,因材施教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

4、平等、和谐、发展的教学,能大大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交往更加频繁,相互了解,帮助,鼓励增加,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实际证明平等、和谐与发展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更能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能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活动和组织管理培养。从而学生的有效学习得到了真正地提升,提高了课堂效益,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崇善.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1998

[2] 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珊 珊.体育科学兴趣爱好与习惯.体育科学,1992

[4] 李 蔚.课堂教学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

[5] 体育教学模式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跳远》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篇4

年级:四(4)班 授课教师: 黄洁芬

学习

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为跳远的技术动作奠定基础,同时发展跳跃能力,提高协调素质。

2.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对跳跃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练习,积极主动学习,不怕苦,不怕累.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勇于拼搏,自强自信,展示自我,同时,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内容

(跳远)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教学重点

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教学难点

动作协调连贯、落地轻巧

教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运动负荷

开始准

10分

一、课堂常规

1.整队,师生

问好

2.宣布内容

3.安全教育

4.队列练习:原地间的转法、二、开小火车

到指定的位置进行练习

二、热身:

1.在教师的带领下慢跑篮球场已情境教学带领学生去郊游。

三、热身:复习南拳

1.集合整队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并进行安全教育

4.喊口令组织学生队列练习

1.说明方法和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提示开动时结合音乐并腿跳

3.提示注意安全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给予鼓励

2.教师语言提示咏春拳动作要领

1.快速集合2.向老师问好

3.认真听讲,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4.听口令进行队列练习

1.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游戏

要求:1.注意同伴间不要撞到2.听到口令后游戏

1.通过南拳练习,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2.学生积极参与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组织:分成8列小火车听音乐自由前进。

组织:太阳形状的队形分成12小组

1-2

2-3

1分

2分

3分

基本

部分

27分

一、单脚跳

二、单双脚跳

强调安全

动作要点:前脚掌用力蹬地,手臂顺势前摆,落地轻巧,屈膝缓冲。动作连贯、协调。

三、单足起跳,双脚落地

一、体能练习1、原地碎步跑

1、交叉腿跳

2、兔子舞跳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单脚跳

2.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落地的声音很重,有的同学落地的声音很轻呢?(引出重点前脚掌跳)

3.组织学生集体练习

4教师提示动作协调,落地轻巧

要求:示范到位,讲解清楚

1.组织学生自主练习单双脚跳圈

2教师讲解动作的方法要点并示范

3.组织学生再进行跳单双圈练习,动作连贯协调,落地轻巧

4.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提示要点

1.引导学生单脚起跳双脚落地.2.组织学生练习,提醒学生起跳腾空和缓冲落地的动作.3.教师巡回指导动作.4.小组展示,以点带面。

1.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语言激励。2.组织学生进行开小火车的游戏结束本次课的郊游。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摆放绳子进行练习,相互观察比较学习。

2.学生认真听讲,观察教师示范,在老师引导下练习单脚跳

3.接受教师指导,及时改正错误动作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前脚掌蹬地有力,听从指挥

1.学生自主用绳子摆单双圈,听教师指挥集体练习。

2.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练习单双脚跳圈

3.观察同学的动作,积极参与,及时纠正

错误动作

4.能够客观进行自我评价

要求:动作连贯协调,轻巧

1.认真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2、练习过程,动作合理到位。

3.小组进行练习,积极参与。

1、学生积极参与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组织:太阳形状的队形分成12小组

组织:太阳形状的队形分成12小组

组织:同上图

组织:同上图

3-5

3-4

3-4

3-4

1-2

24分

中-大

结束部分3分

一、放松活动:听老师口令,观察老师动作,跟音乐节奏

二、小结评价

三、师生再见

1.语言提示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2.课堂总结评价

3.师生再见

1.跟随教师一起放松

2.积极参与评价。

组织:同上图

2分

技能技术

预计效果

练习密度

场地

器材

田径场、短绳45根、小垫子12张

70%

课后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篇5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水平一: 二年级第一学期第5课 学习目 标 1、学生能在活动中体验乐趣,大胆展现自我。 2、体会正确走的姿势,能做到走得轻松、自然、协调。 3、有管理自我能力,在游戏善于与同伴合作。 学习内 容 1:走和跑: 大步走 2:游 戏: 大鱼网 程序 学练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趣 3 分钟 1、课堂常规 2、自由活动 导入本课 教师提示自由活动的要求 预期目标:共同参与,激发兴趣 体委整队、汇报人数,向教师问好! 积极动脑,在自由活动中玩出 花样,玩出水平自我评价:我玩得真开心! 给学生创造自由的活动空间,激发学生活动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 激 趣 8 分钟 1、小游戏: 有意信号 2、姿态操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 1、教师讲解玩的方法 2、和学生一同练习。 组织:散开队形 教法: 1、教师指导集体做操。 2、无声操 预期目标:情绪活跃、乐于练习学练法: 1、听清玩的方法。 2、在教师指导下做练习。 学练法: 1、听清教师所说方法。 2、在教师指导下做无声操。 自我评价: 我的动作很协调 通过看、听几种有意信号,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模仿力并起到热身的效果。 程序 学练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恒 趣 25分 钟 走和跑: 大步走 重点: 走得自然、轻松、协调 二、游戏 : 大鱼网 重点: ‘捕鱼人’的动作要协同一致 组织:四列横队散开 教法: 1、组织学生成四路纵队听口令对准目标练习正确姿势的自然走步。 2、指导学生分组练习加强两臂摆动的走。 3、分组练习,四人一组依次出发,练习大步走。 预期目标:乐于练习 不断进步 教法 1、组织学生演示游戏过程,强调游戏规则,重点提示‘捕鱼人’的动作要协同一致。 2、组织学生分组游戏,练习与比赛相结合,师生同乐。 3、教育学生游戏时,要互相合作,不做违反游戏规则的动作。进行游戏安全教育。 预期目标: 体验互相合作 1、通过体验加强两臂摆动的走,明白要加快走的速度必须加强两臂摆动的处理。 2、分组练习体会大步走的.动作。 3、四人一组依次练习大步走,互相观摩,互相评比。 自我评价: 我走得轻松又自然! 1、观察‘捕鱼人’的演示动作,通过教师讲解,能理解游戏的方法、规则。 2、在教师的带领下,分组进行自我模仿,自我体验‘捕鱼人’协同围捕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3、游戏时,与同伴紧密合作,不推人、拉人、冲撞他人,体验游戏乐趣。 自我评价: 我学会捕鱼了! 让学生通过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评比, 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 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体验捕鱼的乐趣,有积极进取精神,并能与同伴紧密合作。 延趣3分钟 放松练习小白船 二、课的小结 示范放松练习方法 组织学生一起小结,相互交流 布置课外作业 观察示范方法,能和同伴 愉快地进行交流:把各自的收获和体验告诉大家。 自我评价:我今天的课堂表现很好! 通过自评、互评使学生认识自我。有成功的体验和喜悦。 场地器材 课的反思 篮球场一片 标志物四只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 篇6

“教学反思”是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用而生的事物,它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教学反思,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回顾、诊断自我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优劣,有哪些是该否定的,那些是该肯定认可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

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流传千古。可以说,反思是课堂教学改革深入的需要,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需要。

我将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反思与提高:

一、怎样避免课堂意外事故的发生

体育课的主战场是在室外,期间要进行大量的运动技能的练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不同强度的运动练习当中,稍不注意就会有肌肉、韧带的拉伤,甚至骨折的现象发生,所以课堂意外事故是常有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老师怎样精心安排、组织,谁也保证不了事故不发生的可能。走路要摔跤、跑跳要摔跤、游戏同样要摔跤。摔跤对自己、对老师、对家长,甚至对学校都没有好处,谁都不希望看到和发生。

怎样避免意外事故,怎样处理意外事故,怎样看待意外事故?是每个教师和学校领导必须要考虑的事。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必须在意外事故发生前,作好思想上的准备,精心设计、组织、安排。比如安全教育、充分的准备活动等等,但就是这样,事故也不可避免。所以在体育课上应该经常提醒学生注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当然,意外事故发生后,处理意外事故是弥补过失的最好办法。及时、正确地处理意外事故,也是积极、主动且行之有效地办法。

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只有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自己独自练习,注意力就不会集中,从而达不到训练

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练习,练习前,由教师进行示范一些技术动作。最后以比赛的形式检查练习效果。我觉得在体育教学中,竞赛的运用最能使学生感兴趣,最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还有上课时不要在全班的同学面前把某个学生的缺点宣布,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与别人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并且在当他改正过来的时候加以表扬。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能提高他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往往临近期中或期末考试,很多学生上体育课变成了一种形式,人在心不在,经常有学生在做完准备活动后嚷嚷要回到班级,甚至不想出来上体育课。要知道一个好的身体状态对学习是有益而无害的,每天缺少正常的锻炼时间会让身体机能不能很好得到调节,以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我们体育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要让学生清楚在繁忙的学习中如何让自己得以放松。

三、怎样让女生在体育课上动起来

女生进入中学阶段大多数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迅速发展并日渐成熟。

在生理方面,初中女生身体形态发展不断完善,但其发展、有不平衡和不稳定性,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

在心理方面,初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活跃极其不稳定的时期,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锻炼积极性不高。

在实践教学中,对女生体育教学内容我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以提高她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四、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粘滞性等方面,应而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外乎慢跑、徒

手操、游戏等,这种形式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

五、体育课中的体育游戏

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教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六、着重加强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在我现阶段的教学中,我所带的年纪学习了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在学习动作的时候,动作总是不到位,通过观察发现,是学生在身体的协调性方面有不足。所以在体育课中,经常会加入协调性方面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身体素质。

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 篇7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 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这门课程是对原有中小学体育课程 进行深化 改革的产 物。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呢?

一、明确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反映了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其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要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身心都要得到全面的发展。课程目标决定着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方向与实施过程, 是评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依据, 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施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在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基础上, 向学生深刻阐释体育学习的意义,讲明体育学习的目标,并深入了解学 生的生长 发育情况 、健康状况以 及学生的 兴趣爱好 等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当学生真正明确了体育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目标后, 就会主动参与到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之中。

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育教师只有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才能更好地培 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此,体育教师要以 终身体育 为根本方 向 ,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 ”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改变过去灌 输式的传 授体育知 识、技能的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独立思 考、自主创新的能力; 还要了解并内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更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转变自身角色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单项的知识灌输为主, 采取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先进行动作示范、口头讲解,然后让学生进 行机械地 模仿练习 ,学生完全处 于被动接 受的状态 ,成为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学生知识 学习与实 践体验的 内在联系, 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挫伤了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 类似的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角色,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要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 作为实践 主体的自 主性、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从而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四、 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模式

如何打造高效的体育与健康课 篇8

关键词:体育;健康;初三;高效

体育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教育活动,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和品德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是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甚至允许生长)。健康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对有情感的动物,例如人类,他是万物之灵,生来就有追求精神面与物质面两种更好的生活方式,所以对健康认知与要求会有更广的概念,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尤其对于初三学生,在课业繁重的情况下,需要我们老师来督促其增强体质,注重健康,让他们喜欢体育与健康课,真正从这门课中学到知识,得到放松,使文化课的学习更加积极有效,这就是高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做身体素质考核,认为太累。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呢?我会在其中加上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和一些互动来完成这门课。

对于均衡营养这一课,我则是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来打造高效的课堂。

合理营养与饮食

1.课题

初中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知识:合理营养与饮食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及其主要食物来源。

(2)能力目标:掌握合理营养的七个原则,并能依据本节课知识制订一个科学的膳食食谱。

(3)情感目标:学生能踊跃发言,树立科学合理的膳食意识。

3.教材分析

营养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养状况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与智力发展,乃至影响其一生的健康。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明显存在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的两种状况。这样,让学生掌握营养学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教材介绍:(1)营养素的概念、种类以及主要食物来源;(2)饮食结构平衡的七个原则。

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通过提问、多媒体演示、主体参与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师启发诱导之下,学生认识到营养素的作用和掌握合理营养的原则,并且依据授课所掌握的营养知识尝试制订一个合理的营养食谱。培养他们积极动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创造能力、运用能力等素质。

4.教学程序(见附表)

由于初三学生学习紧张,所以体育与健康课少,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用短短的一节课让学生得到满足,打造一门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邢登江,刘国庆.大学体育[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08:43.

体育与健康课课堂要求 篇9

一、本课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探究“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为目标,以发展学生身心、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为指导思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脑、动手操作,从而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身心素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本课教案

班别:高二(1) 人数:75人 任课教师:李石桥 指导:体育科组

学习

目标

 

1、学习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组织能力

3、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场地器材

 

校园广场、录音机一台。

 

学习

内容

 

1、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2、分兴趣小组教学

 

教学

顺序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准备活动 健美操 分兴趣小组学习 放松操 师生评价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负荷

 

 

八分钟

 

1、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使学生初步掌握体位操的基本动作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1、使学生在运动时减少损伤

2、提高学生的模仿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的全身的协调性

 

 

▲ 课堂常规

▲ 准备活动

▲ 体位操

1)左侧右前

2)左前右上

3)左上右侧

4)还原成直立

5)左前右侧

6)左上右前

7)左侧右上

8)还原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所学内容及要求

3、教师讲解示范

4、提出要求:先慢后快

 

组织形式:

○○○○○○○○○○

 

 

十二分钟

 

1、使学生初步学会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2、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学习任务

 

1、培养学生对形体美和动作美的认识

2、使学生体验动作和音乐的和谐美

 

 

1、踏点步

2、V字步

3、交叉步

4、侧点步

5、有氧搏击

配音:

中文的士高

 

1、带领学生跟音乐节奏进行健美操学习

2、教师注意动作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

 

组织形式:

○○○○○○○○○○

 

 

时间

 

达成目标

 

负荷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十五分钟

 

1、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练习

2、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

 

1、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对所选项目的学习兴趣,并最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1、分兴趣组进行学习

▲ 武术

▲ 篮球

▲ 街舞

▲ 跳绳

2、选优秀者进行教学比武

 

1、按学生兴趣要求分成四个小组,并指定组长负责

2、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下小组进行纠正、指导

 

组织形式:

*

 

 

五分钟

 

1、培养学生运动后放松的良好习惯

2、学会用舞蹈放松

 

1、培养音乐感,陶冶情操

2、通过音乐和舞蹈达到全身放松。

 

 

1、放松操

2、师生评价

3、小结

 

1、老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2、收回器材

 

1、调整呼吸,全身放松,消除运动疲劳。

2、心情愉悦

 

                 

运动生理负荷曲线预测

脉搏(次/分)

 

练习密度:38%~42%

 

 

190

 

 

 
   

 

170

 

 

 
   

 

150

 

 

 
   

 

130

 

 

 
   

 

110

 

 

 
   

 

90

 

 

 
   

 

5

 

0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90

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篇10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现行的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不但有起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反而挫伤了部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它显然已经不能顺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因此改进现行体育课考核方法,建立新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导,以“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学生评价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评价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

三、评价内容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㈠ 运动参与 ㈡ 运动技能㈢ 心理素质㈣ 身体素 ㈤ 社会适应

四、评价要求

1、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不同学段应达到的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在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2、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整体素养。坚决禁止单纯以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错误作法。

3、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层次性,更要注重学生的进步性,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充分发展。

4、注重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一般性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要注意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予以引导。

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应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有效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6、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突出评价指标多元化。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

7、要建立以学生自评为主,同学、教师、家长、领导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尊重学

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体现评价的多元性与开放性。

8、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时,要注意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五、评价实施

1、学生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领导和指导学生评价工作。同时,还要以年级或班级成立学生评价机构,具体负责学生评价的实施工作。成员主要由教师、班干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

2、学校根据本指导意见具体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评价方案及指标体系。

3、设计评价工具与方法

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是多元的、综合的。因此,相对应的评价工具与方法也必须多样化。质性评价方法有: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等;定量评价可设计评价量表进行赋值得分、评等或采用考试等手段进行。

六、评价结果

1、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采用合格与不合格方法进行,以平时的考核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家长评、小组评等。

2、学校、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形成一个分析报告,并用明确、简练、可测的目标术语表达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七、评价标准

(1)考勤情况,以每节课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无故缺课每年累计达10课时评为不合格;

(2)参加锻炼情况较积极以上为合格,经常不参加为不合格,有时不参加但参加时表现积极可评为合格;

(3)练习效果较好以上评为合格;

(4)懂得某项球类技术、技能、比赛规则、简单载判法,并且能单独参与该项的锻炼与竞赛,评为合格;

(5)每年的体育基础知识测试以60分为合格;

(6)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评价以原来体育课的评分标准进行;

(7)学生自评采用书面形式,结合自已平时上课情况,学习表现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自已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确定评价等级;

(8)教师的评价要建立在对所教班级学生全面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最好以评语的形式在学生的自评基础上写出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并确定级别等;

上一篇:扫盲巩固提高工作计划下一篇:安全月活动动员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