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的词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姜夔的词(通用3篇)

姜夔的词 篇1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伤感,离别,离愁

【名句】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出处】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译注】

即使有并州制造的锋快剪刀也枉然,亦难以剪断万缕离愁别苦。

①率意:随便。

②韦郎:《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条载,唐韦皋游江夏,与玉箫女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以少则五载,多则七载来娶,后八载不至,玉箫绝食而死。

③红萼:红花,女子自指。

【说明】

《长亭怨慢?渐吹尽》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作品,是首惜别言情之作。词上阕先写暮春景象:百花与柳絮飘零,帆影在暮色中消失。树木见多了人间离别,也变得麻木起来,所以仍如此青青,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下阕写怀人愁绪,先写行者一直在痴望岸上送行者,再写绝不忘记盟约,最后是写岸上佳人的临别叮嘱及离别后的愁绪。全词以主客变换和内心独白,表现出行人与送行人的`双向感情交流,较有特色。

【赏析】

姜夔二十三岁时,曾游安徽合肥,与此地的一对姊妹相识,并与其中一位产生恋情。无奈姜夔生计无着,被迫离开合肥,致使二人无法厮守,抱憾终生。后来,作者再次来到合肥,不久就离去了,这首词大概作于离去之时。 更多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词的上片以飞絮写起,以杨柳收尾,咏柳的字里行间弥漫着离愁别绪。歇拍“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两句,暗用李长吉诗“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以柳之无情反衬人之深情。下片写别后的思念。词人在日暮时分,“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被孤独所包围。他想起了自己临行前的誓言:“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说自己不会像韦皋那样“忘得玉环分付”,自己定要回来的。她也叮咛几句:“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希望姜夔早早归来 ,怕无人为自己掌控命运。最后两句“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以离愁难剪作结,凄怆缠绵。“并刀”,古代并州所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但即使这样,也难以间断千丝万缕的离愁。这两句化用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句意,并翻出新意,强调离愁之难解,尤为生动形象。

姜夔的词 篇2

关键词:姜夔,音乐思想,词曲

姜夔是中国古代一个极其独特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众多, 但能够在两方面都取得成就的却不多, 而像姜夔那样在这两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就少之又少了。姜夔的词作品和音乐作品在南宋文学史上都有突出的位置, 本文通过解读姜夔几首最为著名的词调音乐, 来了解他的“词乐”人生。

一、姜夔的词调音乐蕴含了自伤身世之感

姜夔别号拈花惹草白石道人, 世称姜夔。父亲姜噩曾任湖北汉阳县令, 为了生计, 后来领着全家迁到鄱阳县 (今江西波阳) 入籍。由于父亲做官, 姜夔小时候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 在父亲的管教下, 学习诗词等艺术。然而好景不长, 父亲和母亲相继因病去世, 失去父母后, 姜夔投靠了在汉阳居住的姐姐, 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成年后, 他十七八岁参加了州试, 但是没有考中, 以后每三年, 二十、二十三、二十六岁都要考一次, 结果仍然失望, 无奈只得奔走四方, 过着幕僚清客的生活。

姜夔的内心还是想做官的, 即便是他希望当官, 也只是当一个乐官。宋庆元三年 (1197) , 姜夔43岁时, 他向朝廷上《大乐议》和《琴瑟考古图》, 评议宋代雅乐, 提出整理意见, 希望能借此获得识拔, 但“时嫉其才, 是以不获尽所议”[1]139, 甚至在《白獭髓》一书中, 有当时乐工讥笑姜夔不识乐器的记载, 可见在姜夔去世后, 仍有人“嫉其能”[2]48;两年以后, 姜夔再次献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 只被获取破格参加进士考试, 但偏偏又没有考中。从此, 他断了自己想做官的念头。

姜夔的一生, 是四处漂泊的一生, 由于他没有自己真正意义的家, 所以只好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他的身边没有至亲至爱的亲人相伴, 能够与他交流的只有当时文化界的一些朋友。他没入仕途, 也没有自食其力地从事经商, 所以他就没有正规的劳动收入, 不得不靠朋友接济为生, 得不到朋友帮助之时, 他不得不放下尊严, 只得靠卖字度日。从内心深处, 姜夔还是想有一个温暖的家, 想过有规律的生活, 这些在他的词作品和音乐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明明很厌倦这种流浪的生活, 却因生活所迫, 不得不四处访问朋友, 寄人篱下以求糊口, 这让他充满自卑之感, 所以在他创作的词曲作品中, 忧郁凄凉成了永恒的特色, 世人读来满腹沧桑。

姜夔的词调音乐《凄凉犯》将这种自伤身世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凄凉犯》大约是光宗绍熙元年 (1190) 姜夔客居合肥时的作品。这首词调音乐的上片描写淮南边城合肥的荒凉萧索景象, “合肥巷陌皆种柳”本是充满绿意的积极向上之句, 但当词人将之置于能扫落叶的“秋风”之中, 放置在孤独的“边城”之大环境之下, 这样就出现不协调之处了, 这种不协调是用杨柳的依依多情来反衬秋日边城的萧瑟无情。写完景象之后, 作者开始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了, “情怀正恶”跃然而出, 那是怎样的一种郁闷的心情呢?当你读后心情正感沉重之际, 作者笔锋再转到环境描绘之中, “衰草寒烟”突然之间就出现在你的眼帘了, 在空旷荒凉的原野上, 衰败了的野草中正冒出寒冷的雾气, 这样的情景交融之下, 你的心情不得不愈感沉重了, 感慨之下, 无形之中, 词人的寂寞处境和悲伤情怀之感, 深入你的心灵, 让你对词人更加同情了。

《凄凉犯》是姜夔代表作之一, 对于作者的写作技巧, 世人评价颇高, 如龙榆生所说:“作为自度曲的《凄凉犯》, 姜夔在描述时, 整个上片中没有一个平淡收尾的句子, 通篇喷薄之语, 作者是大胆地运用短促逼侧的入声韵来尽情发泄。《凄凉犯》的后片在语气上终于有所变化, 作者用了两个平收的句子, 把紧促的情感调节一下, 让你急促的心慢慢得到平缓。这首词曲体现了姜夔高度的音乐修养。”[3]256

二、姜夔的词调音乐隐喻了咏物言志之悟

南宋是一个积弱积贫的封建王朝, 金人南下, 兵连祸结, 仅有的半壁河山也就更加破碎了, 统治阶级梦想“偏安”江南, 却偏偏不得安宁。面对这种残酷而黑暗的现实, 一般士民也不免感慨系之。宋孝宗淳熙三年 (1176) , 姜夔初次经过扬州, 所到之处, 满目疮痍, 四顾萧条, 必怀怆然, 于是自制《扬州慢》曲调, 填了这首词。

《扬州慢》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调音乐思想, 赵晓岚认为“含蓄”、“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4]157是姜夔的词曲音乐思想和谱曲特色之一, 让我们来通过《扬州慢》这篇佳作来探寻作者咏物言志之感, 来体味“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之技巧。作者描述的地点是南宋曾经的繁华之地——扬州, 然而曾经富裕之地在现在你再也看不到昔日之景象了, 你能看到的只有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在金兵铁蹄蹂躏、践踏过后, 扬州显现的是“胡马”破坏后的满目疮痍。姜夔到底采用什么手法来表述这种到处都是遭受破坏的景象呢, 他用的笔墨并不多, 着墨只两处, 一处是“过春风十里, 尽荞麦青青”, “青青”本无凄凉之意, 但“荞麦青青”却让人联想起“彼黍离离”的诗句, 这样就平添出一种凄艳之色彩, 凸显繁华扬州经过战争洗礼之后的败落, 让人对昔日之繁华充满回忆, 对战争之恨滴灌充胸。姜夔第二处表述这种到处都是遭受破坏的景象所用笔墨更是简便, 仅用“废池”两字而已, 但这两个字就透露出铁蹄践踏之深了。无形之中, 愤慨之意就在你读完这首词之后出现了, 对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以及官吏们的不作为你是不是感到很痛心?对国家未来的命运, 你是不是会感到忧心忡忡?

姜夔与著名词人范成大关系密切, 淳熙二年 (1191) 冬, 姜夔踏雪而至范成大居住的范村赏梅, 逗留数月。这天, 瑞雪初积, 红梅吐蕊, 正是赏梅咏梅的绝佳时机。范成大兴致盎然, 设宴观赏, 并请姜夔自度新曲, 且必须以咏梅为题。见此情景, 姜夔雅兴倍增, 在美酒、美景与美意的共同作用下, 便催生了《暗香》和《疏影》这两首咏梅新词。这两首词曲音乐之所以在南宋文学史和音乐史有极重要的地位, 除了笔法清新、用词精准外, 还在于姜夔那独具匠心的写法。比如《疏影》一词, 作者没有就梅花来写梅花, 而是另辟蹊径, 引出五个典故, 牵出五位女性人物, 以人喻花, 使作为景物的梅花人格化、性格化, 读之典雅, 闻之香艳, 堪称奇妙!从此, 中华词库中, 便新增了两个华美的词牌, 新增了两章不朽的乐谱。

后人喜欢姜夔的词, 并不仅仅欣赏那清新上口的词句, 姜夔的词曲背后的喻意, 也颇让人深思和猜想。如在欣赏《暗香》、《疏影》两曲的美妙的词句之时, 人们对这两首词曲背后所隐含着姜夔的深意也议论纷纷, 词曲背后是劝阻范成大在功成名就之后归隐, 还是在哀叹国破山河碎;是回忆自己小时候那短暂的幸福时光, 还是感叹自己的今非昔比, 事过境迁, 物是人非……也许, 这个谜只有姜夔自己才知道吧!

范成大自然是很喜欢这两首被后人称之为“连环体”[5]276的词了, 端详良久, 他便断言, 此作必当流传百世。随即把词文再次交给姜夔, 让他写出匹配的曲调, 付给府中歌女小红弹唱。歌女小红弹过不少名家现成的曲子, 却从没见识过姜夔这样的才子, 词和谱都可以顺手捏来, 而且旋律之悠扬意境之清虚无人能过之。在演唱完这两曲后, 小红对姜夔更加钦佩, 范成大一高兴, 在姜夔临走之时, 就把歌女小红送给了姜夔, 演绎了一段佳话, “自作新词韵最矫, 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风凌路, 回首烟波十四桥” (姜夔·《过垂虹》) 。

三、姜夔的词调音乐充满了恋情相思之苦

姜夔在客居合肥城南赤阑桥时, 结识了桥畔柳下坊间善操琴筝的艺妓柳氏姐妹, 从此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情感漩涡。这也为姜夔大量词作曲谱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和激情。因着这份情感, 此后他几番居于合肥, 最后终因世事弄人, 金兵南下, 合肥城破, 从此与姐妹二人失去联系。究竟是怎样的两个女子, 让才华横溢的姜夔深陷其中, 不能自拔, 竟用一生的光阴来追忆和铭心?他曾用一曲《解连环》来描述过这姊妹:“玉鞭重倚, 却沉吟未上, 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 小乔妙移筝, 雁啼秋水。柳怯云松, 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 那日隔帘, 半面曾记。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 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 算如此溪山, 甚时重至。水驿灯昏, 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 照伊自睡。”写这首词时, 姜夔37岁, 已与她分离多年, 心中犹是如此的刻骨, 用情之深, 可想而知。

1197年的元宵之夜。42岁的姜夔又一次午夜梦醒, 无法入眠。他披衣而起, 流连案前, 心中无限怅然。那个女子幽幽的从心里最深的那个角落款款而来, 把那朵相思的小花在梦里开了又开, 猝醒之后犹不能释怀, 于是便有了这首《长亭怨慢》, “第一是早早归来, 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 难剪离愁千缕。”对二女的无尽眷念之情随之而来。“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 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江梅引》) 、“今夜梦中无觅处, 漫徘徊, 寒侵被。” (《江梅引》) 、“帘寂寂, 月低低, 旧情唯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 卧听邻娃笑语归。” (《元夕不出》) , 多少次了, 白石先生不吝笔墨, 堪寄追思, 把一颗痴情男儿的炽热之心从岁月的长河里捧出来, 让千百年后的我们犹自扼腕叹息!

嘉定十八年 (1221) , 67岁的姜夔病死在杭州。终生为词曲创作的他在友人吴潜等的资助下, 被安葬在西马塍。

参考文献

[1]王誉声.中国古代音乐史纲要[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2]吴润林.姜白石与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

[3]刘崇德.姜夔与宋代词乐[M].西高校出版社, 2006.

[4]赵晓岚.论姜夔的中和之美及歌曲[J].文学评论, 2000 (3) .

论姜夔的咏梅词意蕴 篇3

关键词:姜夔;咏梅词;意蕴

一、以梅花状写自身高雅的人格情操

王国维认为,“于词中求”白石词风,则“冷香飞上诗句。” 刘熙载在《艺概》卷四中说:“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③由此可见白石喜梅爱梅也是一种自我人格的归类。梅花,具有明艳纯洁的情韵雅致,清高脱俗的高尚情操,咏梅在宋代形成一种审美风尚,因此梅花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

姜夔作为一名封建文人,他的人生目标自然是脱离不了科举为官这一求仕传统,但是他却屡屡不能受提拔于统治阶级而得以谋求一个官职,只能終生布衣以老,生活困顿潦倒。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与当时的名公距儒皆有来往,却仍然摆脱不了困顿的境地。现实种种的不满和苦闷化为词章,在咏梅中得以抒发,梅花作为文人的吟咏对象,不仅在于花的明艳素净、暗香幽远,还在于梅枝的瘦硬。白石凄苦的人生经历使他形成了偏于阴冷的审美心理,便更为关注梅的瘦硬傲霜的品格,梅花枝干的瘦劲硬朗与他的凄苦心境悲凉身世更为接近,于是他词中的梅便具有了迥异于花的美丽芳香的清幽以及品格的高雅的另一种审美趣味,从而挖掘了梅格的瘦与硬的力度美。这种以瘦、硬为中心的审美趣味使得他更多地以自身冷寂苦寒的孤高心境去关照冷寒瘦硬、凄美孤洁的梅花。正如他始终保持着的那种清高的品格。他喜欢用高雅凌霜的梅花来状写自身超凡脱俗的情操。

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气以实志,志以立言,吐纳英华,莫非性情。”④也是说明作家的气质、性情决定作品的独特风格。白石的一生,穷困潦倒,终生布衣,只得寄人篱下,依人而食,然而他为人生性淡泊,不乐时趋,一生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除两次上书朝廷奏仪乐曲外,几乎与当时政府没有发生过关系。他既无正当官职,也不曾做过幕僚,尽管结识了达官贵人却自始至终不肯接受他们的厚赠,他依靠自己的诗、词、音乐、书法四者俱精的出众才华而自立于名公巨卿之间,以清苦古雅的高士生活而自足。他清寒自守的生活经历和傲岸高洁的品性,决定了他艺术创作清虚淡雅、以冷为美的主导风格和审美追求。即以他最喜咏梅而言,正是因为梅花傲雪斗寒的特性最适宜表现他以冷为美的审美感受和傲岸不屈的性格特征。他将自己的个性融透于其中,所以咏梅之作精品迭出。关于这一点,专家们已多有论述,如缪钺先生《论姜夔词》说:“姜白石所以独借梅与荷以抒发而不借旁的花,则是由于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其品最清,梅花凌冰雪而独开,其格最劲,与自己的性情相合。”⑤这是颇为精当的见解。因此,在他的笔下,咏梅词具有了志洁品芳的意趣和高雅的格调。

同样是咏梅,在周邦彦的《花犯》中是“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是“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的意蕴,词中的梅花美丽、素馨,给人以一种温暖的情意。而在白石笔下梅花则一转而成为清丽雅致、傲雪凌霜的高尚情操的象征。《玉梅令》中,四句“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写玉梅开放,高枝的花蕾尚未充分展露,而缕缕幽香却已远播郊原。“怨东风”隐含主人不出、竹院深静玉梅寂寞之意,在这春寒料峭,雪花飘飞之际,梅花尚未完全绽放,幽幽的香气已经随风远逸而去。“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暗香》)这几句描写了清寒月夜之中,词人在梅花树下吹起一支横笛,呼唤如花玉人一起摘花,意境清幽淡雅,格调高远脱俗。正如张炎《词源》云:“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又如《疏影》中“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是化用杜甫《佳人》诗,咏赞梅花的风姿高洁,杜诗绘制了一位身世坎坷、幽居深谷、远离浊世、保持清操的绝代佳人形象。尾联“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是象征人品的传世名句,从而咏赞了梅花的形象美和品操美。这些暗香自远、斗寒傲霜的梅花不正是词人自身不入流俗、超脱尘俗争扰的高尚品格情操的真实写照吗?

二、以梅花寄寓对恋人的刻骨相思之情

姜夔之所以喜爱梅花,据说与他年轻时的一段合肥情事有关。根据夏承焘先生《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合肥词事》的考证,白石二十三岁时曾往来于江淮之间,与合肥一位琵琶女有一段恋情经历,他们二人常常在月色之下踏雪寻梅,就连分别两次也是在梅花将落的时节,一为初春,其一疑为在冬间,于是梅花与他可算是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了,“故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多与此情事有关。”(《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行实考)。因此在姜夔的咏梅词中便多了一种对昔日恋人的眷念不忘的相思之情。他的《小重山令·赋潭洲红梅》就是为合肥情人所作。

人绕湘皋月坠时,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题为咏梅,其实是见梅怀人,以梅喻人之作。寄寓着作者伤离念别的深沉感情。词一开头,写在湘江之畔,月落时分,一枝红梅疏影横斜,花朵娇小,倒影于江水中。“浸愁漪”一句,赋予梅花以灵性,一个“愁”字,贯穿全词始终。梅花知愁,不只是拟人手法,而是以梅花引出人的相思。“香远茜裙归”。以身穿红裙女子的归去,比喻梅花的凋谢,对恋人的思念不言自名。下片继续写梅花,同时也进一步引发联想。“遥怜”一词将词意翻转到对方,以下各句写对方魂梦依依的孤独处境和对自己的深长思念。“九疑”几句,化用舜妃娥皇、女英二妃思念夫君,悲啼不止,相思血泪,使竹枝染上红斑的故事。暗寓合肥恋人对自己的相思之苦。最后以“相思雪”喻红梅,既切题又寓意深远。由于词中用了比兴寄托手法,既写梅,又写人,传神写意,含蓄朦胧,颇得“风人”之旨。

nlc202309050114

又如《一萼红》也是闲游赏梅之间,触发思绪,怀念伊人所作。“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缅想当年嫩黄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曳舞动,光景何其幽美宜人。忆旧怀人的情素可说贯注于字里行间。“只怕春深”见出思归情切,情感深沉。“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这两首词可以说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言情而不拘于物,物中有情,情中寓物。”白石的咏梅怀人之作可以说是包蕴着词人真挚深切的感情体验,梅花在他的词中宛然成为昔日恋人的投影,寄托着他一生难忘的情感归依。

白石词中类似这样借梅以寄托恋人之情的作品还有很多,如《鬲溪梅令》以梅花凋零起兴,写“玉钿何处寻”的离情。《夜行船》中由“屋脚垂枝”的梅花引起“折寒香,倩谁传雨”的痛苦。《浣溪沙》中“花里春风”从“美人呵蕊缀横枝”的举动触发“寂寥惟有夜寒知”的联想……都是用比兴手法,寄托对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三、托梅花寄寓忠怨之辞

从北宋到南宋词的发展轨迹看,大致有一个由抒发感情向抒发心志的转化过程。词自唐五代以来,一直被视为“艳科”,当作娱宾谴兴的工具,但是它却自始至终受到“诗言志”的传统力量的摄影。到了苏轼,主张打通诗词的分界,从而使词由缘情之物逐渐向言志之物转化。在南宋时期,国事日微,文人时时有家国黍离之悲,加上时代沉重的压抑感,艺术追求上的求雅审美观念,作词讲究含蓄蕴藉,于是词多咏物,重寄托。白石正是顺应了词的“雅化”趋势,作词而以“骚雅句法润色之”(张炎语)即在谴词造句时寓以诗人笔法。姜夔是一位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熏陶的文人,他的家国黍离之悲,感时伤世之慨自然也通过他的咏梅词流露出来。白石的一些咏物词的比兴寄托手法可以说得自于屈原的《离骚》采兰芍药,香草美人,屈原借芳花美人以寄托政治讽喻,以芳草美人遭受嫉妒来抒发对当时朝廷黑暗的规讽劝谕。这种比兴寄托手法,在保留“词之为体,要宜修”(王国维语)特点的同时,融入了身世之感,黍离之悲和家国兴亡之叹。

姜夔的咏梅代表作《疏影》,由于词中有“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等句,古代不少评论家都认为此词寄托着作者的“忠国之思”,张惠言在《词选》中说“此章(指《疏影》)更以二帝之愤(指徽钦二帝蒙尘事)发之,故有昭君之句”,邓廷桢的《双雨斋词话》也认为“此盖伤心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郑文焯在所校《白石道人歌曲》中评释《疏影》说“乃为北庭后宫(指被金人俘虏的宋室后妃)言之”,当代词学家夏承焘、缪钺、叶嘉莹诸君,亦都同意前人所见。夏承焘先生认为:“《疏影》借咏梅寄托其兴亡之悲。”对“昭君”二句,同意“前人系指二帝后妃北行”的观点,并对下片连用梅花点额成妆、金屋藏娇及笛中曲“梅花落”三个典故作了具体的解释:其意或以寿阳的香梦沉酣,比拟宋廷之不自振作。“安排金屋”三句以梅花比阿娇,以惜花之心比拟对国家的耿耿忠爱之心。“玉龙哀曲”三句以水流花谢,喻北宋的败亡,汴京的陷落,终于无可挽回。缪钺先生说:“姜白石忧国哀时之词,大都是用含蓄比兴之法。……《疏影》中‘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伤徽、钦二帝被虏北去葬身胡尘,前人多已指出。”⑥因此,姜夔的咏梅词正是运用托物比兴的手法,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感时伤世,追怀故国及至对当时王室的悲叹哀鸣,充满了忠君爱国和讽喻政治的言外之辞。正如张惠民先生用一句十分精当的话来概括:“姜白石一派词人,虽时时有家国黍离的悲慨,但更多的是一种时代造成的沉重压抑感,又加上其艺术宗旨,艺术趣味的求雅,作词讲究含蓄,故其寄托情思,多取咏物。”

姜夔的這十八首咏梅词高情雅韵,不落尘世俗套,即便是儿女情长的作品也具有高雅的格调、清健的笔法。因此他的咏梅词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1]杨海明.唐宋词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叶嘉莹.姜夔词新释辑评[M].中国书店,2001.

[4]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M].学苑出版社,2001.

[5]汤易水.姜夔咏物词的审美趣尚和艺术风格[J].天津师大学报,1998(1).

[6]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上一篇: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下一篇:学生实习手册及鉴定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