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名言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梁启超名言

梁启超名言 篇1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梁启超成功格言梁启超名言名句 篇2

2. 凡干事,将成功之时,其坚苦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成不戒,不成不勉。 ——粱启超

3. 成功年夜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觉得吊。 ——粱启超

4.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粱启超

5.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粱启超

6. 六经不克不及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克不及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克不及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克不及治,当以小说治之。——粱启超的名言

7. 患难困苦,是锤炼人格之最高黉舍。 ——粱启超

8. 什么时候睹澄清,一洒平易近生艰?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粱启超

9. 心口如一,犹不掉为光亮磊落丈夫之行也。 ——粱启超

10.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年夜丈夫之志也,年夜丈夫之行也。 ——粱启超

11. 问心无愧,放言高论。——粱启超的芳华励志名言

12. 自傲与自豪有异;自傲者常冷静,而自豪者常浮扬。 ——粱启超

13.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粱启超的恋爱名言

14.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本日,以开平易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层次万端,皆归本于黉舍。 ——粱启超

15. 逐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阅读的。 ——粱启超的念书名言

16. 我们一面要养成念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念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辰不敷用,不克不及博搜资料。——粱启超的念书名言

17. 法者,全国之公器也;变者,全国之正义也。 ——粱启超

18. 美术所以能发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不雅念发生出来。他们感觉真便是美,又感觉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粱启超

19、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20、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21、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22、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23、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24、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25、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关于成功名言名句梁启超 篇3

2)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3)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4)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5) 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6)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7)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8)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9)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10) 重精神,贵德育。

11) 学其所用,用其所学。

12)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13) 竞争者,进化之母也。

14) 过渡时代,必有革命。

15)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6) 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17)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18) 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19)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心海岳梦中飞。

20)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21) 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22)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23) 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24) 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25) 大陆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难为功。

26)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梁启超经典语录 篇4

2)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3)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4)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5)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6) 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7)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8)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苟不自新,何以获存。

9) 学其所用,用其所学。

10)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1)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12) 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13)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14)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15)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16) 竞争者,进化之母也。

17)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18) 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19) 大陆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难为功。

20)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21)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22) 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

23) 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24)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25)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26) 重精神,贵德育。

27) 重人者人恒重之,侮人者人恒侮之。

28)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29)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30)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1)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32)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33)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34) 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35) 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36)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梁启超毕业典礼演讲 篇5

君子二字其意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为英人所称劲德尔门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

英美教育精神,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国家犹机器也,国民犹轮轴也。转移盘旋,端在国民,必使人人得发展其本能,人人得勉为劲德尔门,即我国所谓君子者。莽莽神州,需用君子人,於今益极,本英美教育大意而更张之。国民之人格,駸駸日上乎。

君子之义,既鲜确诂,欲得其具体的条件,亦非易言。《鲁论》所述,多圣贤学养之渐,君子立品之方,连篇累牍势难胪举。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凡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为提要钧元。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於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且夫自胜则为强,乍见孺子入水,急欲援手,情之真也。继而思之,往援则己危,趋而避之,私欲之念起,不克自胜故也。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王阳明曰:“治山中贼易,治心中贼难。”古来忠臣孝子愤时忧国奋不欲生,然或念及妻儿,辄有难于一死不能自克者。若能摈私欲尚果毅,自强不息,则自励之功与天同德,犹英之劲德尔门,见义勇为,不避艰险,非吾辈所谓君子其人哉。

纵观四万万同胞,得安居乐业,教养其子若弟者几何人?读书子弟能得良师益友之薰陶者几何人?

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虽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

(《清华大学史料汇编》260-261页。原载《清华周刊》第20期,1914年11月10日。)篇二:梁启超的演讲稿

梁启超的一生

——ldip自主授课演讲稿

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自主授课我为大家讲的人物是梁启超。他这个人一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起起伏伏,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历史名人的世界吧。

对于梁启超,我觉得他是一个被历史遗漏的名字,因为他当时主张的思想是维新派的,而最终这个思想却并未成为历史后来发展的方向。而我又觉得他是一个令无数风云人物敬仰的名字,因为他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却是历史上第一个敢于提出并实行改变社会制度的人,也正因他那无畏生死的举动推动了历史的转折,改变了中国的未来命运。

接着,我将从梁启超的生平简介、个人经历、新闻传播和变法思想向大家讲解梁启超这个传奇人物。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 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大家有没有看着这段话的主要文字,那就是梁启超他来自广东,大家都知道在那个时候广州是我国与其它国家交易的主要港口,在那里,人们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外国的许多知识,并且也会让人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而梁启超也正生于广东,这也让他为以后的变法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起因。梁启超两三岁,母亲教识字。四五岁,祖父教《四子书》、《诗经》。六岁,和父亲学习中略史和《五经》。九岁,为人千言。十二岁,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可见梁启超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并且他也有满腔的报复,要为君主效力。但是他的人生转机也正是在他成为举人之后彻底改变了。当他第一次遇到康有为的时候,他们两人就好像是久别多时的好友一样,一起畅谈了三天三夜,梁启超深受康有为思想的影响。并且一位举人拜了秀才的康有为为师,在当时也颇让人惊讶。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的思想让光绪皇帝看到,他们有机会得到进见光绪皇帝的机会。光绪也深谈了一天一夜,感觉到这个变法对国家的前途非常有力,并准备大型的推崇变法主张。可是谁知就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却秘密的告诉了慈禧太后,就在后来的一个晚上慈禧太后派人包围了维新派住的人的院子,最后梁启超也只能在谭嗣同牺牲自己的帮助下才得意逃脱并逃离流亡到日本。同时光绪皇帝也被慈禧太后软禁了起来。直到后来,孙中山的改革在大力发展之后,深得人心,并且孙中山的武装势力也越来越壮大,慈禧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胁感,并开始派中国的能人志士去外国学习变法,可是谁知他们最后回来递交的公文都还是经过梁启超之手,其实那些志士到国外之前都联系了梁启超,并且在最后的公文都是向梁启超拿来的。而梁启超在逃亡日本以后也并未忘了关注中国的国情,一直关注着。

而在慈禧太后逝世之后,梁启超归来之后也与孙中山都是对立的状态,因为梁启超主张的变法,而孙中山主张的却是变革,变革就必定要流血。对于一个本来是文人的梁启超而言,肯定都是希望能不牺牲一个人而使社会能向好的方向发展。其实在梁启超归来后还有一件事就是袁世凯的称帝。袁世凯宣布称帝,此时的梁启超却已不是昔日的改良派,在欧美的游历和对西方各国历史的学习给他一种印象,称帝者必亡。于是长于雄文的梁启超写出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世凯得到消息,派人给梁启超送来一张20万元银票,给梁启超的父亲祝寿,交换条件是这篇文章不得发表。梁启超将银票退回。袁世凯再派人对梁启超说,梁先生也曾经在海外流亡十几年,其中的苦头不是不知道,何必再自寻苦吃?梁启超回答说,我这个人疲于奔命的逃亡经验已经很充足了,我宁肯选择逃亡也不愿意在污浊空气中生存。

最后可惜的还是变法还没成功,梁启超也因病去世,一位对历史有着重要贡献的人也因此可惜的离开了。

在当时梁启超在报刊上的贡献也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报纸也成为了他思想的主要传播途径。在戊戌运动时期(1895年到1898年)梁启超为推行变法,先行办报制造舆论。他主笔的《万国公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开风气之先,成为宣传维新的重要传媒;梁启超还策划和支持了上海《农学会报》、《蒙学报》、《演义报》和《萃报》;在新民启蒙运动时期的1898年在横滨创办《清议报》,1902年2月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1902年11月创办《新小说》月刊,1904年在上海创办《时报》;在立宪运动时期的190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创办《政论》,1910年,上海创办《国风报》;1915年1月,中华书局创办《大中华》杂志,梁启超当总撰述。梁启超在《大中华》上发表揭露二十一条要求的文章;发表了讨袁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吹响了护国运动的战斗号角。《时事新报》初创时主张保皇,后来又鼓吹立宪,民国成立后成为进步党的喉舌。在这我们也了解到了梁启超的许多人生事迹,相信大家对他也有不一样的认识把,感谢大家对我此次的演讲,谢谢。篇三:追逐远大梦想.清华大学校长邱勇2015本科生毕业典礼讲话doc 追逐远大梦想,肩负时代使命

——在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2015年7月12日)

清华大学校长 邱 勇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今天一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3517名同学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作为校长,我和你们一样感到无比兴奋,在此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表示最衷

心的感谢!

你们是清华大学跨入新百年后入学的第一批学生,也是我担任校长以来送走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在

我心中,你们注定是特殊的一届。

这些天,我总能看见你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拍照留影,你们也一定在回忆这四年难忘的时光。你们或许会想起,“中华小吃进清华”带来的各种美味和你们排队等待时的热切心情。我也知道,你们爱吃的清芬园包子已经不在了,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今年年底清芬园将重新开业,我相信,开业的同时,包子也会回来。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文科图书馆的优雅环境,你们的占座热情也让图书馆不得不推出了座位预约系统。我也知道,坚持“阳光长跑”不容易,也有同学向我抱怨,参加阳光长跑就是为了刷卡。我想说的是,无论是过去的“刷卡”还是现在的“刷脸”都不是目的,我们真正的目标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每一届学生都有特殊的校园经历,在你们的回忆中一定有这样的一幕——你们在新清华学堂观看话剧《马兰花开》时,很多人都落泪了,你们都被“两弹元勋”邓稼先学长以身许国的精神所感动,并真切地

感受到了责任的含义和份量。

在你们入学的2011年,清华推出“自强计划”,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单独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这是清华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的一次主动选择。这些同学勤奋学习,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深刻含义。四年过去了,他们全部顺利毕业,并全部选择

在国内外继续深造,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表示祝贺!

在你们中间,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清华在全国高校中最先招收的首批飞行学员。今年4月14日,他们首次单独驾机拥抱蓝天,成功率超过93%,创空军历史新高。今天,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毕

业典礼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这里,我还想告诉大家与飞行有关的另一位校友——1928年考入清华土木系的沈崇诲学长。毕业后,他投笔从戎,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1937年8月18日淞沪会战中,在战机突发故障后,他毅然驾机撞

向日军旗舰,壮烈捐躯,用26岁的年轻生命践行了抗日救亡的崇高使命。

每一代清华人都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梁启超先生1914年在清华以“君子”为题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一年之后的1915年,距今正好100年,42位清华毕业生怀揣梦想,从清华园出发,赴美留学。他们中间走出了多位我国相关学科的一代宗师,包括地质学家袁复礼学长、教育学家廖世承学长。他们在艰难的时代,坚守科教救国使命,为中国的学术事业作

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我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一个孕育无限希望的时代。作为清华在新百年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你们注定要承载起特殊的使命,这种使命与清华的发展有关,更与时代有

关。

同学们,履行使命首先要拥有梦想,梦想将指引你们人生的方向。能打动人心的梦想必须是远大的梦想,只有远大的梦想才能激励我们为之长期奋斗。清华人素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清华人的梦想要超越小我,追求大我。1960年入学的工物系学长朱凤蓉将军,长期在我国西北核试验基地工作,她曾说,“我们是从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

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做引领者是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引领是一种境界,境界越高,格局越大。“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站在高处,才有不同于别人的视野,才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远方。引领也是一种担当,需要十足的勇气,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敢于迈出第一步。做引领者,要承担比常人更大的压力,要冒更大的风险。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只有引领者才能领略到非同一般的人生风

景。

时代同样呼唤你们做执着的创新者。创新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大家永葆好奇心,对新生事物始终抱有热情;学会用新的视角观察事物,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创新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在“行胜于言”校风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你们,一定会成为执着的、有

行动力的创新者。

今天,在你们当中还有一位特别的同学,他是来自法学院的尕朋。尕朋是当年青海玉树的抗震小英雄,毕业后他将回到玉树,用学到的知识服务家乡建设,把在清华得到的爱和善传递出去。我衷心希望大家和

尕朋同学一样,不仅拥有梦想,而且能用行动来履行使命。

同学们,今天是一个让人眷念的日子,我希望你们记住,清华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欢迎你们随时回

家!

梁启超:《君子》1914年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君子二字其意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为英人所称劲德尔门(注:指gentleman)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准。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

英美教育精神,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国家犹机器也,国民犹轮轴也。转移盘旋,端在国民,必使人人得发展其本能,人人得勉为劲德尔门,即我国所谓君子者。莽莽神州,需用君子人,於今益极,本英美教育大意而更张之。国民之人格,駸駸日上乎。

君子之义,既鲜确诂,欲得其具体的条件,亦非易言。《鲁论》所述,多圣贤学养之渐,君子立品之方,连篇累牍势难胪举。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凡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为提要钩元。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於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此其所以为君子也。

纵观四万万同胞,得安居乐业,教养其子若弟者几何人?读书子弟能得良师益友之薰陶者几何人?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虽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篇五:毕业典礼发言稿

毕业典礼发言稿 6月18日上午,实验学校隆重举行2014届(首届)初中毕业典礼。校长韩德胜,副校长李玲、张世伟,九年级老师及全体毕业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初中教导主任郑泽勇主持典礼。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首先全体师生一起观看了短片《美丽的回忆》,回忆三年来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毕业生代表九年级二班李环宇和教师代表九年级三班班主任刘雪分别发言,他们情真意切,或尽情抒发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或寄予毕业生殷切之期望,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最令同学们激动的,是九年级八位班主任毕业赠言的场景:八位班主任分别走上主席台致毕业赠言,各班学生代表为自己的班主任献上一束鲜花,迎来了全校师生热烈的掌声。

接着,班级学生代表将学生们写下的心愿卡投放到心愿瓶中,学校会将许愿瓶永久保存在学校图书馆中,相约20年后共同开启心愿瓶,看看梦想是否成真。

随后,韩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毕业致辞,他对全体毕业生完成初中学业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全体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他送给毕业生三句赠言,希望全体毕业生一路阳光、学业有成、生命有为。

最后,韩校长与每一名毕业生亲切握手,并亲手颁发了毕业证书,毕业典礼圆满结束。

韩德胜校长在2014届初中生毕业典礼致辞

(2014年6月18日)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孩子们:

上午好!

今天应该是大家最开心的日子之一,因为,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实验学校2014届(第一届)345名初中学子圆满完成初中学业、顺利毕业的盛典。并以此来证明你们这一段学业的结束,一段特殊行程的结束,但是,我相信,在这里绝对没有感情和友谊的毕业,更不是感情和友谊的结束!我永远相信,我,以及与你们共同走过三年或者是两年、或者一年的老师们都会这么认为,并永远这么坚信!你们说是么?孩子们!

当然,今天更是个轻松的日子,你们可以暂时抛掉分数、抛掉担心、抛掉作业、抛掉曾经的烦恼和委屈,一起来分享奋斗之后的轻松与喜悦。

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老师:

衷心地祝贺你们完成初中学业!

衷心地感谢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而付出全部心血的全体老师们!

孩子们,三年前,你们带着家长的寄托和梦想,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步入了实验学校的大门,沿着阳光东路或者是阳光西路,来到承责园,在这里,你们熟识了自己的学友,熟识了你们的师长。三年来,在“学以尚正、学以承责”的理念之下,你们在汗水中,在笑声中,在困惑与懵懂中,长高了,长大了,渐渐消去了孩提的稚嫩,成长为知书达理、才气盈盈、尚正、承责的时代少年,为创写生命中一篇又一篇的闪烁青春色彩的乐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们,不管你们有多大,不管你们走到哪里,实验学校永远是你们的家,实验学校的老师们永远是你们的家长和亲密的朋友!作为朋友和家长的我,有几句临别赠言,希望我们一起去思考、去体味。1.一个鸡蛋去感悟人的一生。——我请一个同学过来和我进行一个简单的对话好么?

韩校长:见过鸡蛋吗?

岳晓磊:见过

韩校长:同学们见过吗?

学生们:见过

韩校长:你见过的鸡蛋一般是怎么破碎的?

岳晓磊:家里买的鸡蛋,有时候不小心掉到地上碎了。

韩校长:掉到地上破碎了,还有吗?

岳晓磊:小鸡出壳的时候,但是我没见过,听说过。

韩校长:大多的鸡蛋破碎时什么情况?

岳晓磊:人把它打破、吃掉。

韩校长:最后一个问题,你有感悟吗?小鸡从鸡蛋中出来和人把它打破有什么区别吗?

岳晓磊:虽然都是鸡蛋破碎,但一种是人为的,是一个生命的结束;但小鸡自己孵化出来,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一个生命的延续。

是的,鸡蛋的破碎分两种,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的开始。由此我想,人的一生当中,我们进步与成长,成长与成熟,成熟与有所作为,内因是最关键的。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只有靠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2.健康永远是第一的。

我和你们的家长、老师们都希望你们健康。健康有两个表现,一个表现是身体健康,要身体健康就常去运动场吧。还有一个表现是思维健康,思维方式的健康。让思维健康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我们要能吃得下两种东西:能吃亏,能吃苦。能够听得下掌声,更要能受得了委屈;能理性的区别开两个人,自己和别人;要感恩别人,宽容别人,欣赏别人,为别人鼓掌永远是世间最伟大的智慧!烟台二中高考学生李东霖作文《眼中的锦绣乃是心底的花开》,我认为对你们的启发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古典文学《论语》中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世界联合国大门前向全世界的人展示着。有的人这样想,也这样做,有的人这样想,但是不这么做,有的人不这样想,也这样做,有的人不这样想,更不这样做!3.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拥有三种实力:能有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有改造自己和创新自己;找到自己潜能和优势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承载着我们祖辈人优秀的基因,让它发挥好是最重要。

能够脚踏实际的行走的能力,少年大志,但是不脚踏实地行走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好高骛远、空谈理想、将来不会有很好的结果的现象。让理想和现实一同上路,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追求的。

还应有能有服务全球的视野。承责园北楼东面文化墙,上面有三个图层,第一个图层是一幅世界地图,第二个图层是采用了竹简的形式篆刻着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第三个图层是一个坐标,坐标的经纬线的交点就是我们学校所在的位置。这面文化墙有什么意义呢?就是启发我们的同学们思考,今天我们在坐标的原点求学,明天后天我会到哪里。我要立大志,能够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域,为全世界的人类服务。当然,只有成为少年强国强的少年,才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孩子们,有些事一时很重要的,但是对你的一生并不是最重要。举例来说,中考结束了,中考重要吗?重要,中考关系到你能不能上高中。上高中可能有很 好的发展,没有上高中只要我们能够尚正、能够承责、能够阳光,同样会有很好的发展。只是我们所走的不一样。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尚正、承责、阳光应该是我们一生追求的东西。

有句话我想大家思考一下,“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绝对不是为了吃饭”,这样的话需要用我们的一生去思考!

最后,衷心祝福同学们一路阳光、学业有成、生命有为!

实验学校初中部2014届毕业典礼 教 师 代 表 发 言

刘 雪

2014年6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炎炎六月,百花争艳,云雀欢唱,滚滚而来的热浪激荡着我们的心潮。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心绪飞扬,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届初中部学生毕业典礼,在此,我首先代表九年级所有任课教师向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即将展翅高飞的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我还代表九年级的所有老师在这里和同学们谈心,心中感慨万千。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刚进入实验学校的开学典礼?那时,我们在初中北楼的广场上举行了我们的开学典礼,我们所有的领导和老师们急切地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实验学校的第一批学子;而今天我们在礼堂楼举行我们的毕业典礼,我们所有的领导和老师们满怀期望与依依不舍地欢送你们——我们实验学校的第一批令人骄傲的学子!三年里我们所有人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学校的成长!我们从2011年9月5日的起航到今天2014年6月18日的圆满完成学业,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三个春夏秋冬。同学们,三年里,你们走过了朝气蓬勃的七年级,踏过了热情奔放的八年级,相聚在了充满收获的九年级。与此同时,你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稚气,获得了自信;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手牵手,我们走过风雨;肩并肩,我们越过雷电;心连心,我们弹奏人生之歌。三年的跋涉,三年的苦读,三年的探索,成长了你们,成长了我们,也成长了我们最最亲爱的实验学校!当你们对这片校园从憧憬到走进、从陌生到留恋,你们也在用你们的青春激情构筑着一座精神的校园。你们在母校的经历和精神,都将成为我们实验学校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时光飞逝。三年,一千多个日夜晨昏,就在我们不经意间成为了过去。三年来,我们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苦乐共担,荣辱与共;作为老师,我们“快乐着你们的快乐,痛苦着你们的痛苦”。也许你们曾厌烦过老师的唠叨、埋怨过老师的严厉、反感过老师的批评,但是,请你们理解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请你们了解老师渴盼你们立志成才的心愿!在你们面前,我们是循循善诱的父母,热情睿智的长者,亲密无间的朋友,秉公执法的判官??我们为你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只有等你们长大成人了才能深深地体会其中的甘苦,其中的深情!我们曾为你们的知识长进而高兴过,也曾为你们的徘徊不前而焦虑过;也曾为你们的幼稚率性而操心过,更为你们的明理懂事而欣慰过。只要看着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踌躇满志地奔向梦想,我们就心满意足!我们虽很苦,很累,但是我们无怨无悔!在此我建议同学们以热烈掌声对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请全体同学起立,齐声说:老师,您辛苦了!

如果说,我们老师能够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那是因为你们!你们的热情和朝气营造出我们永远年轻的气息;如果说,我们的情感可能比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更加敏感,那是因为我们之间交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情与情的交融,心与心的碰撞!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你们——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很留恋我们一起相处的时光,我们很珍惜我们彼此的缘份。多年以后,如果你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感激犹在,你们对母校的依恋犹在,那就是你们留给老师和学校最好的礼物!“群雁高飞头雁领”,在我们实验学校强有力的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经历了风雨,彩虹即将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相信你们的中考成绩会给你们的初中三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在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以尚正,学以承则。也就是说:为未来社会培养优秀公民,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你们则是我们实验学校培养的第一批优秀公民,我们相信即使你们走出了我们实验学校,但你们的一言一行会永远体现出我们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外,无论是在毕业前还是在毕业后,你们都会为你们的师妹师弟做好表帅,你们能不能做到?我们学校提倡:与好书为友、与礼仪为友、与艺术为友。三年来你们做到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在“爱我班级,秀我风采”中精彩的演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运动场上挥洒汗水努力拼搏的你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全县运动会开幕式中,你们的太极拳表演震惊四座;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考试后的那份懊恼;我们永远忘不了的还有你们的贪玩、好动、调皮、不遵守纪律的画面----你们就是在这欢笑与泪水中一点点长大,你们学会了理解父母,你们开始体谅老师。你们发现,你们的天空不单只有三年前的纯净,还多了一份深邃;你们高展的双翅,也不再像三年前那样稚嫩,它已可以搏击更广阔的天空。而这一切,就是我们所有老师最大的欣慰啊。而今你们就要离开,这里的小草也会向你们挥手;这里的每一片树叶,也在为你们轻轻吟唱着离歌;而你们的老师,更是对你们依依不舍。因为三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校园里看到你们熟悉的身影,我们喜欢面对你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喜欢你们的顽皮,喜欢你们的率真。三年的师生情谊,似一杯浓浓的甘淳的酒,它必将历久弥香,值得我们一生去珍藏,去回味!望你们记住;我们所有的老师,在用炙热的目光注视着你们;我们温暖的胸膛,永远是你们停泊的港湾。我们守望在这里,等着你们将一首首凯歌唱响!

而今离别在即,也不禁有些伤感,我们既是你们的老师,又像你们的父母,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心里话还没有说;有太多太多的叮嘱还想再重复;有太多太多的牵挂放不下。我们真诚的希望同学们养好身体,养足精神,积累起足够的信心和实力,并懂得责任的含义;我们更希望同学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阳光自信,战胜自己的粗心、自满和懦弱,永不言弃。

同学们,毕业只是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结束,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在你们即将离开这熟悉而美丽的校园,准备踏上新征程之时,老师有几句话对你们说。请记住“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人生的征程上,有许多个驿站,只有平时练就奋飞的素质,成功的机遇才会属于你们。你们人生的路还很长,未来需要你们继续努力。老师还请你们记住: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靠你们的努力和奋斗去争取。

同学们,无论你们走到哪里,请记住,母校永远是你们前进的坚强后盾;母校的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你们的每一点进步,你们的成功将是老师最大的安慰和骄傲!

同学们,老师们期待着你们回家的脚步,更祝福你们灿烂的明天!最后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一刻,共同珍藏这份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明天你们将意气风发走向远方!让我们庄严的许下承诺(请全体同学起立):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必将以我为荣!最后请同学们带上我们的祝福踏上征程:祝愿每一位同学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够更加坚定,更加执著,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祝福你们的人生阳光自信!美梦成真,一路顺风!

谢谢大家!实验学校初中部2014届毕业典礼 学 生 代 表 发 言

九年级2班 李环宇 2014年6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九年级同学,向关心、培养我们的所有领导、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鞠躬)今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三年的初中生活在今天就要结束。再看一眼美丽的校园,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心中有着无限的眷恋和感慨。

三年前,我们怀着激动而又期待的心情迈进实验学校,幸运地成为实验学校的第一批学子。三年的时光,一千多页的喜怒哀乐,就这样匆匆翻过。但是,它却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生动、难忘的瞬间。其中,有年少的轻狂无知,有青涩的失败经历,有茅塞顿开的成熟感悟,也有回味无穷的成长历程。三年的生活,我们匆匆走过,却充实而美丽;我们流过汗水,却伴着欢声笑语;我们踏着荆棘,却嗅得扑面花香。实验学校孕育了我们的睿智,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培养了我们良好的文明礼仪。依稀记得:

梁启超人物简介 篇6

梁启超第一次投身_运动,是1895年参与“公车上书”。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康有为联合3000举人上书请求变法,作为康最得力的弟子,梁启超积极参与了这桩震动中国的大事。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公车上书第二年,黄遵宪在上海办《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撰写了大量呼吁变法的文章。两湖总督张之洞很欣赏《时务报》,说这是“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报纸”。后来,张之洞邀请梁启超到武昌一游,打开中门迎接,甚至问下属“可否鸣炮”。在当时,这是接待钦差大臣的礼节。

2.戊戌变法

18,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他在学堂中极力宣扬变法救亡的思想,还不时发表斥责专制、赞誉民权的言论,引起了旧势力的攻击。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协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了“百日维新”。五月十五日(7月3日),光绪帝召见梁启超,赏给六品衔,命他办理译书局事务。梁参与了康有为策动袁世凯推翻慈禧太后的密谋,但被袁出卖。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八月初六日(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再出“训政”,随即捕杀维新志士,变法失败。梁启超在当日避入日本公使馆,次日化装到天津,东渡日本。

是年冬,梁启超曾代表康有为与兴中会领导人孙中山、陈少白等在东京商谈合作救国,梁十分赞成兴中会的革命主张,终因康有为的反对,合作未成。十一月十一日(12月23日),梁在横滨创办《清议报》(旬刊),却仍鼓吹“斥后保皇”。

18,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光绪二十五年(1899)夏秋间,梁启超与孙中山往还甚密,一致主张革命排满,有孙、梁两派合作组党的计划,拟推孙为会长、梁为副会长。梁遂草拟了《上南海先生书》,由梁启超、韩文举、欧榘甲、唐才常等康门弟子13人署名,略谓非行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劝康有为退休,由梁启超等继往开来。康有为阅后大怒,勒令梁速离日本,往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务。行前,孙中山写了一封信,介绍梁抵美后找孙的哥哥孙眉。檀香山华侨久闻其名,所到之处无不热烈欢迎,踊跃捐助,共筹得“勤王”军费八九万元。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梁启超回国,准备就近指挥唐才常组织的“自立军”勤王起义,但刚抵上海,即闻唐才常等遇害,起义失败。他在上海停留10日后,南下香港,与陈少白商谈合作,意见比较一致,随后,往新加坡会晤康有为。康痛骂他竟背叛光绪帝,倾向革命,梁被迫跪下认罪。

3.逃亡海外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1月《新小说》创刊。

19,进步党“第一流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19底,袁世凯称帝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

19,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

4.退出政坛

19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读梁启超《新史学》感悟 篇7

戊戌变法,及其以后的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在面对外部世界压力作出的反应而出现的。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中说:“中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小蛮夷,但虞内忧,不患外侮,故防弊之意多,而兴利之意少,怀安之念重,而虑危之念轻……使能闭关画界,永绝外敌,终古为独立之国,则墨守斯法,世世仍之,稍加整顿,未尝不足以治天下。而无如其忽与泰西诸国相遇也。”

“国与国比较,而强弱见”。一向唯我独尊的中国,逐渐步入弱者、贫者、劣者的行列,面临着“为天行大圈所淘汰”的威胁。于是,在中国,就渐渐萌生向被视为强者、富者、优者的西方学习的愿望,产生打破封闭循环传统,开始了变法维新。在史学领域,作为政治鼓动家的梁启超,于1902年,在《

》上发

表长文《

》。他提出“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几近全盘否定旧史学。他认为中国的旧史学维护专制统治,是愚弄人民的工具,是“霸者的奴隶”。继而指出封建史学的“四弊二病”,即“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以上四者,实数千年史家学识之程度也。缘此四蔽,复生二病。”“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合此六弊,其所贻读者之恶果,厥有三端,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提出历史是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对国民的精神成长理应具有启发功能。

梁启超指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二病”,他把旧史学与新史学相比,“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人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关系”,他认为中国的旧史陈陈相因,不去思考历史事件造成何种影响,不探究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尤其将人物与时代之间的主从关系颠倒过来。不明白人物只能作时代的代表,却反过来把时代作为人物的附庸。结果,旧时代的正史便成为人物传的汇集,“虽尽读全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励其爱国之心,团结起合群之力,以应今日之时势而立于万国者”。只重政治史,简直是帝王的家谱。“呜呼,史学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只有对旧史学进行革命,才能使之成为“国民运动之资鉴”。梁氏对旧史的批评确实攻势凌厉,具有廓清摧陷之功,这是因为他的批判集中到旧史即“君史”这一根本问题,痛陈其奴化国民思想、阻挡时代潮流的危害,而以“民史”即以写出民族群体之兴衰这一崭新价值体系取而代之,这就为史学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他介绍了“新史学”的具体含义,“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他说的“历史“,按其意,当是历史撰述,亦即史家撰述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历史撰述是“叙述进化之现象“,这实际上是指出了“新史学“之历史撰述的性质。以此为前提,作者给历史学确定了一个内涵,就是:“进化者,往而不返者也,进化无极者也。凡学问之属于此类者,谓之历史学。“质而言之,历史学当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考察和叙述种种进化现象,这就是“新史学“的本质。作者认为,“历史之真象“即运动规律“如一螺线“。这里说的“历史“,是指客观历史过程。他的这个认识,把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朴素进化观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关于历史撰述的范围,梁启超说:“历史〔撰述〕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作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进化的现象,都“属于历史之范围“,但通常历史撰述所记常限于人类,这是因为:“人也者,进化之极则也,其变化千形万状而不穷者也。“指出了人类进化在“凡百事物“进化中是最为复杂的特点。这样,梁启超就注意到历史研究有“广义“、“狭义“之分:“言历史之广义,则非包万有而并载之不能完成;至语其狭义,则惟以人类为之界。“这种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梁启超进而又指出:就“狭义“的历史来说,也不是都可以写入历史撰述的。他认为:“欲求进化之迹,必于人群“,“人类进化云者,一群之进也,非一人之进也“。因此,“历史〔撰述〕所最当注意者,惟人群之事,苟其事不关系人群者,虽奇言异行,而必不足入历史〔撰述〕之范围也。“从中国史学之历史观的发展来看,从尊天命到重人事,是一大进步;从重视个人的作用到重视人群的作用,是又一大进步。但梁启超强调“人群进化之现象“,并没看重“人群“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分配关系对于这种“进化“的作用,这是他的局限性。

力图以进化论的观点来重新研究历史的梁启超旗帜鲜明地提出用历史进化观来取代旧史“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他明确提出要划清旧史一治一乱的循环观和新史学认为历史的变化“有一定之次序,生长焉,发达焉”,即由低级向高级进化。主张近代史家应该摒弃旧史家几千年来所信奉的“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的旧观点,代之以将近代进化论作为研究历史的指导,通过研究,描述人类进化途径及其具体表现。

重视历史学的垂训作用。梁氏《新史学》开宗明义标明史学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史学应是“学问最博大而切要”的一门,是“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半焉。”旧史家不懂得史家的可贵在于通过叙述人群的进化,培养民众爱群善群之心、进取意识和爱国精神。“虽尽读全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励其爱国之心,团结起合群之力,以应今日之时势而立于万国者。”故中国史学“外貌虽及发达,而不能如欧美各国民之实受益也”。主张要用历史来启蒙中国人的思想,让国人猛醒,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

论梁启超的历史研究 篇8

论梁启超的历史研究

梁启超既是一个政治活动家,又是一位贯古通今的`文化巨人.在退出政坛以后,他将全副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研究之中,对哲学、政治、经济、社会学、伦理、文学、宗教、文献学等各方面均有所造诣.在历史研究方面,他追源溯流,评说诸子百家,纵论清代学术及历史研究方法,厚积薄发,由博反约,触类旁通,见解精妙,不拘旧说,不守成见,博学多思,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作 者:万平谢加明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成都,610073刊 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RTV UNIVERSITY年,卷(期):“”(4)分类号:B259.1关键词:梁启超 历史 研究 评价

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篇9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 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味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 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的活 动。而我绝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科持技上的消耗而有余。

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晋朝有位殷仲文,晚年常郁郁不乐,指着院卫里头的大槐树叹气说道:“此树婆娑生意尽矣。”一棵新栽的树,欣欣向荣,何等可爱。到老了之后,表面上虽然很婆娑,骨子里生意已尽。算是这一期的生活完结了。殷仲文这两句话,是用很好的文学技能表出那种颓唐落寞的情绪。我以为 这种情绪是再坏没有的了。无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倘若被这种情绪侵入弥漫,这个人或这个社会算是完了。再不会有长进。何止没长进,什么坏事都要从此产育出 来。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 还要 生锈。产生许多毒害的物质哩。人类若到把趣味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行尸走肉。倘若全个社会如此,那社会 便是痨病的社会,早已被医生宣告死刑。

“趣味教育”这个名词,并不是我所创造。近代欧美教育界早已通行了。但他们还是拿趣味当手段。我想进一步拿趣味当目的。请简单说一说我的意见。

第一,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这是不错。但趣味的性质不见得都是好的。譬如好嫖好赌,何尝不是趣味。但从教育的眼光看 来,这种趣味的性质当然是不好。所谓好不好,并不必拿严格的道德论做标准。既已主张趣味,便要求趣味的贯彻。倘若以有趣始以没趣终,那么趣味主义的精神算 完全崩落了。世说新语记一段故事:“祖约性好钱,阮孚性好屐,世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量财物,客至屏当不尽,余两麓以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诣孚,正见自烛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双屐。‟意甚闲畅。于是优劣始为。”这段话很可以作为选择趣的标准。凡一种趣味事项,倘或要瞒人的,或是拿别 的苦痛换自己的快乐,或是快乐和烦恼相间相续的。这等统名为下等趣味。严格说超来,他就根本不配做趣味的主体。因为认这类事当趣味的人,常常遇着败兴。而 且结 果必至于俗语说的“没兴一起来”而后已。所以我们讲趣味广义的人,绝不承认此等为趣味。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成天价乱碰乱迸。若不引他到 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固然容易如此。教育教得不如法,学生在学校里头找不出趣味,然而他们的趣味是压不住的,自 然会从校课以外乃至校课反对的方向去找他的下等趣味。结果,他们 的趣味是不能贯彻的,整个变成没趣的人生完事。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趣儿童或青年 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这种 教育办得圆满,能够令全社会整个永久有直孤。

第二,既然如此,那么教育的方法自然也跟着解决了。教育家无论多大能力,总不能把某种学问教通了学生,只能令受教的学生当着某种学问的趣味。或者 学生对于某种学问原有趣味,教育家把他加深加厚。所以,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摧残趣味有几条 路,头一件是注射式的教育。教师把课本里头东西叫学生强记,好像嚼饭给小孩吃。那饭已经是一点儿滋味没有了,还要叫他照样的嚼几口,仍旧吐出来看。那么假 令我是人小孩子,当然会认吃饭是一件苦不可言的事了。这种教育法,从前教八股完全是如此,现在学校里开工虽变,精神却还是大同小异。这样教下去,只怕永远 教不出人才来。第二件是课目太多。为培养常识起见,学堂课目固然不能太少。为恢复疲劳起见。每日的课目固然不能不参错掉换,但这种理论只能为程度的适用。若用得过分,毛病便会发生,趣味的性质,是越引越深。想引得越深,总要时间和精力比较的集中才可。若在一个时期内,同时做十来种的功课,走马看花,应接不 暇。初时或者惹起多方面的趣味,结果任何方面的趣味都不能养成。那么教育效率可以等于零。为什么呢,因为受教育受了好些时。件件都是在大门口一望便了。完 全和自己的生活不发生关系。这教育不是白费吗?第三件是拿教育的事项当手段。从前我们学八股。大家都有句通行的话说他是敲门砖,门敲开了自然把砖也抛却,再不会有人和那块砖头发生起恋爱来。我们若是拿学问当作敲门砖看待。断乎不能有深入而且持久的趣味。我们为什么学数学,因为数学有趣所以学数学。为什么学 历史,因为历史有趣所以学历史。为什么学画画,学打球。因为画画有趣打球有趣所以学画画学打球。

人生的状态本来是如此。教育的最大效能也只是如此。各人选择他趣味最浓的事项做职业,自然一切劳作都是目的,不是手段。越劳作越发有趣。反过来,若是学法 政用来做官的手段,官做不成怎么样呢?学经济用来做发财的手段,财发不成怎么样呢?结果必至于把趣味完全送掉。所以教育家最要紧教学生知道是为学问而学 问。为活动而活动。所有学问,所有活动,都是目的,不是手段,学生能储值得这个儿见解,他的趣味自然终身不衰了。

以上所说,是我主张趣味教育的要旨。既然如此,那么在教育界立身的人,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更不消说了。一个人若是在教育上不感觉有趣味,我劝他立刻改行。何必在此受苦,既已打算拿教育做职业,便要认真享乐,不辜负了这里头的妙味。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那第三种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的意思是说教育家比皇帝要快乐。他这话绝不是替教育家吹空 气。实际情形确是如此。我常想,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趣味,莫过于种花。自然界的美,像山水风月等等。虽然能移我情,但我和他没有特殊密切的关系。他的美妙 处,我有时便领略不出。我自己手种的花,他的生命和我的生命简直并合为一。所以我对着他,有说不出来的无上妙味。凡人工所做的事,那失败手成功的程度都不 能预料。独有种花,你只要用一分心力,自然有一分效果还你。而且效果是日日不同。一日比一日进步。教育事业正和种花一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生命是并合为 一的。教育者所用的心力,真是俗语说的“一分钱一分货”,丝毫不会枉费。所以我们要选择趣味最真而最长的职业,再没有别样比得上教育。

现在的中国,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没有哪件说起来不令人头痛。但回到我们教育的本行,便有一条光明大路摆在我们前面。从前国家托命,靠一个皇帝。皇帝不行,就望太子。所以许多政论家-像贾长沙一流都最注重太子的教育。如今国家托命是在人民,现在的人民不行,就望将来的人民。现在的学校里的儿童青 年,个个都是“太子”。教育家便是“太子太傅”。据我看,我们这一代的太子真是“富于春秋典学光明”。这些当太傅的只要“鞠躬尽瘁”,好生把他培养出来,不愁不眼见中兴大业。所以别方面的趣味,或者难得保持。因为到处挂着“此路不通”的牌子,容易把人的兴趣打断。教育家却全然不受这种限制。

教育家还有一种特别便宜的事。因为“教学相长”的关系,教人和自己研究学问分离不开的。自己对于自己所好的学问,能有机会终身研究,是人生最快乐 的事。这种快乐也是绝对自由,一点不受恶社会的限制。做别的职业的人,虽然未尝不可以研究学问。但学问总成了副业了。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一面教育,一面学 问,两件事完全打成一片。所以别的职业是一重趣味,教育家是两重趣味。

上一篇:和你永别作文下一篇:12年新学期新班主任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