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与校园网建设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个性化教学与校园网建设(推荐11篇)

个性化教学与校园网建设 篇1

稍微懂得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最早的教学是个体教学(一对一教学),所以能受教育的只是极少数贵族,后来逐渐演变为班级教学(一对多,也就是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正是由于有了班级教学,才大大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但是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我们发现:班级教学虽不象卢梭所说:是学生心灵的屠宰场,可它那一刀切的模

式让越来越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忍受,也越来越不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与之相随的“应试教育”因此声名狼籍,一直靠“应试教育”为生的题海、题库亦“反戈一击”贴上了“素质教育”的标签,但放眼我们的国土,有多少间学校所进行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绝大多数学校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只不过名字改成了“素质教育”。清末督军谭延闓“捅两片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我们是作为笑话讲给学生听的。

而今天“应试教育”则连“捅两片瓦”也省了,干脆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幽默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谭督军。但我们再也笑不出来,因为主角是我们自己。

人们并不是有意和“素质教育”开玩笑,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因为班级教学的模式是为“应试教育”度身定做的,而“素质教育”的模式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而班级教学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可能取消班级教育,又不能逆潮流而行,在两难之中,只好“挂羊头卖狗肉”。这恐怕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特色”,行将就木的旧观念总能借新名词还魂。

个性化的教学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问题是如何去实现它?就如下面一则寓言:一群老鼠“苦猫久矣”,一天,所有老鼠集中开会,鼠辈们在愤怒声讨猫的“丑恶行径”后,商议怎么样排除猫对鼠辈们“求生存、求发展”的干扰,因为每次鼠辈们外出找吃的,半路上总会神不知、鬼不觉杀出一只猫,反应快还能捡回一条命,而反应慢则等于给猫送午餐。

鼠辈反复讨论都没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所谓“骂猫容易,治猫难”!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一只见多识广的老鼠想出了好主意:在猫脖子上挂一只铃铛,猫只要一走动铃铛就会响,鼠辈们便可安然无恙。群鼠一听高声叫好,只是谁去完成这个“光荣而又伟大”的任务──把铃铛挂在猫脖子上。

班级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完全是一场教学法模式转变的革命,就象老鼠把铃铛拴在猫脖子上,不可能没有一点风险。当然这个不是被猫吃掉,而是我们必须要承受改革所带来的阵痛。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需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传统的教育有这么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事实上师生之间的差别仅是水多水少的问题,而且学生的那一杯水必须在教师桶里取。所以老师只需把把自己的桶做大、装多多的水,并能把学生的杯灌满,便是一个优秀的老师。问题是如果学生的杯子不想装老师桶里的水,而是想装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因为对学生个人来说装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对他更重要,而且老师桶里的水并不是他需要的,就象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并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一样。商店遇到这样的顾客肯定是:你到别的商店看看。而我们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否也能这样:去别的学校呢?

班级教学更象一条生产标准化产品的流水线,只有符合“标准”的学生才被视为“人才”。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只能“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

因此班级教学必须强调纪律,否则课无法上。整齐划一,则必须取高补低,这么做的结果自然是以牺牲“两头”为代价。中国的学生缺乏创新,不敢创新,严格的课堂纪律“功不可没”。但把课堂变成市场是否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当然不是,情况更糟,连“中间”层也牺牲了。因为个性化教学不是“放羊”。

这又绕回了开头所说的:怎么把铃铛挂在猫脖子上而又不会把被猫吃掉。也就是不因泼掉脏水,连孩子也泼掉。

虽说班级教学弊病很多,但还远未到退出历史舞台的地步。同时个性化教学的模式是“多对一”,就是多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而且是多个优秀老师对一个学生。这对某一小部分学生来说也许有可能,就象当年的大寨,今天毕其功于一役的“优秀课例”。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即不现实、也无可能。相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已是少数,而优秀教师更属“极少数极少数”了。

事实上个性化教学,也不是今天的新名词。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尔》就充满了个性化教学思想。囿于当时的科学技术,人们并没有把他的个性化教学观当真。

个性化教学更象高科技产品,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有生命力,它必须能转化成商品。卢梭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尽管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但在当时

人们并不敢认同。正如《唐诘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所说:两种愿望一样痴愚:一种是让过去回到现在;一种是让未来马上在目前实现。卢梭的个性化教育思想便属后一种。

致力于个性化教学者便仿佛走进了长长的隧道。

但Internet的出现,就象隧道尽头的亮光,为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带来了希望。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

教授在他的论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有这么一段描述: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限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可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或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各资料……

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通过各种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计算机终端),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

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举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今天作为Internet网子网的校园网热一浪接一浪,作为致力于个性化教学者本应感到欣慰,但这又容易使人们回忆起“大跃进”那一段“发高烧”的日子。不少学校建设校园网、初衷并不是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他们的观念里恐怕还没有“个性化教学”这个名词,他们建设校园网倒是和阿Q对革命的“神往”相似: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并不很清楚校园网是用来干什么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大部分设备闲置,大量资金、物力、人力浪费。或者是投资不到位,类似于“烂尾楼”。

这是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建设校园网必须负出的代价。建校园网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总想以新的技术延续旧的模式。

素质教育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原因是它生长在班级教学的土壤上,所谓“枳生在淮南而为枳,生在淮北而为橘”。

我们前面说过: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但个性化教学必须植根在资讯科技非常发达的信息社会,植根在人们有很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意识理论上。一些学校建校园网之所以失败、原因是校领导本身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当然老师们也没有。建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实现符合社会进程的个性化教学,而是要延续他们驾轻就熟的传统教学。结果当然如人们所发现的:投资大、建效少。

北大教授辜鸿蒙曾讲过一段名言:我头上的辨子一把剪刀就可以剪掉,你们思想深处的辨子是否可以用一把剪刀剪掉呢?

实现个性化教学,校园网是一个前题,但最多是一个潜在的前题。建一个名符其实的校园网确实要花不少钱,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充足的资金,长则一年、短则半载便可投入使用。但在校园网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一、首先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亦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建设校园网便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评价已不是记忆多少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在这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充满残酷的替代选择:对于那些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世界;而对于那些缺乏这些能力的人来说,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悲惨前景。

二、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和专家”逐渐变为“协作人员,帮助者,有时是学习者”,同时学生的角色已不在是“听从者和学习者”而是“协作人员,有时是专家”。

总之只要人们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心态来理解和迎接校园网乃至国际互联网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挑战”,个性化教学就能在校园网上实现。

个性化教学与校园网建设 篇2

以“法”治校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学校工作千头万绪, 如果没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管理就会陷入混乱。优化学校的管理机制, 必须严格按章治校, 这也是依法治校的需要。制度要细, 这样对上是遵循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计划、指示和各种规范性制度, 对内结合本校的实际, 并且要具有可操作性、预见性, 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任何制度出台, 必须经过教育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制度通过后, 在教职工中广泛宣传, 做到人人按章办事, 按章评比检查和奖惩。在执行过程中, 发现在有完善或有缺陷, 缺漏的地方可以发动教职工讨论、修改、补充, 使制度不断完善。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制定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 否则, 形同虚设的制度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带头执行, 以身作则。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不给任何人特权, 不做“好好先生”。校长若只求和气, 不讲原则, 以“朋友”凝聚人心, 以哥们义气缓解与处理矛盾, 以小恩小惠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结果不但局面打不开, 到后来关系也不和谐。

以“德”治校

孟子曰:“以德治人, 心悦诚服也。”学校乃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地方, 它在一种和谐、优美的氛围中孕育着人的心灵。校长的身上必须具有一种人文精神, 这种人文精神化为一种人格魅力, 这种魅力引导全校师生不断地塑造自己的心灵, 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作为管理者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 能吸引人, 促使人模仿, 给学校决策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校长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作为决策者, 坚持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凡要求教师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即使看见地上一片纸屑, 决策者也当着师生的面捡起, 坚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评模选优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 一视同仁, 不厚此薄彼。决策者事先制定并提出标准, 交由教代会通过后再实施, 使整个教师群体有一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觉。“其身正, 不令而行。”实践证明, 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校长, 才能使教职工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 才能确立起稳固的权威, 才能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

以“诚”待人

要想以“诚”待人, 必须能“宽”人, “比陆地更宽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校长要用宽广的胸怀去迎接八面来风, 去拥抱缤纷的生活。心胸狭窄、满腹猜忌, 只会使你在纷繁的事务中终日紧锁眉头、郁郁寡欢, 更别说对教师形成吸引力了。严生威, 宽生慈。威慈并用使人既能改正错误又能心生感激, 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感情, 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 一味地严会造成逆反心理, 高压会有反抗, 一味地宽会使人放松警惕, 工作懒散, 止步不前, 要以理服人, 增进合作与交流, 单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诚”待人, 校长要了解教师的内心和教学需要, 想教师所想, 急教师所急。要用“识才的慧眼, 用才的气魄, 爱才的感情, 聚才的方法”关心爱护教师, 与教师促膝谈心, 了解他们教学上的困惑, 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 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多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 多倾听教师的想法, 多研讨课改的进度。倘若步子快了, 不妨慢点;步子慢了, 不妨快点;步子停了, 不妨催一点。要敢于接受不同的意见, 凡是对学校有利的, 对教学有益的, 就都要采纳。

以“情”感人

校长管理, 既要“理”治, 也要“情”化。情理并举, 才是学校管理的真经所在, 在实际工作中, 就有这样的说法:有“理”有“情”万事通, 有“理”无“情”碰对碰。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保护人的自尊, 激励人的情感, 彰显人的价值。首先, 要知人善任, 发挥好每个人的作用。选才用人是校长的基本职能, 善于用人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是用人的最高标准;其次要适当授权, 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当前, 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教师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发生了多元变化, 知人善任显得尤其重要。知人善任, 重在“知人”, 难也在“知人”。“知人”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了解、交流的过程。校长要知教师, 教师也要知校长。校长要放下架子, 对教师主动关心, 坦诚交心, 教师才能对校长付出真心, 对学校树立信心。校长通过谈心、交心, 达到知人、知心, 从而把广大教师凝聚在领导群体的周围。“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校长应须根据教师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合理配置, 优化组合, 人尽其才, 最大限度地发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以“能”树人

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 篇3

一、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外围因素,是语文教学的横向拓展。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知识技能等。

语文教学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因素,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不难想象,没有了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和有效辅助,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会是极其困难的;同样,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有利保证和积极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在外部作用于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有效完成起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是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外部手段;语文教学则在校园文化内部起着无法替代的主导作用,它始终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发展。

二、运用语文教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提升校园文化环境质量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为了给孟子找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孟母曾三次搬家。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我们的校园建设有了显著的改观,一批批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建设设施等,都出现在我们的校园之中。在充分肯定这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校园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更新和发展,但校园人文情怀等文化环境建设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这一门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在点化整个校园的人文气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推动校园的文化建设;让学生参加校风、校训、校徽的编写和设计;为学校的道路和教学楼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按照班级顺序,每一个班级负责一期学校橱窗的展览等等。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全县有着较好的声誉。虽然学校坐落在山区,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很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语文教学,开展了一个“给我们的校园风景起名字”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二)强化校园文化活动内容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们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开发,学会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在整个活动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实践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自己充分阅读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等特点,分层次向他们推荐优秀图书。学校举办诗文朗诵比赛、古代成语故事表演、读后感优秀作文评选、阅读明星评选、图书排行榜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针对教师展开“四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理论专著;精读一本有利于提高自己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的书籍;精读一种教育教学杂志;每个月写篇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针对学生开展的“我为图书馆做贡献”的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向图书馆捐赠一本图书,要着重说明自己为什么捐赠这本图书的理由,把自己的书跟别人分享,享受助人为乐以及与人同乐的快乐;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喜欢阅读、亲近阅读,享受阅读。

(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听话和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我校语文教研组统一布置安排了各年级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每天语文课的开始阶段安排三分钟的演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情况,演讲活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先从简单的开始,以后逐步深入,如先从“自我介绍”或“名言名句介绍”开始,然后是主题演讲或古诗词鉴赏等;先有稿演讲,再脱稿演讲,即兴发言等。这些训练借助语文教育的具体方式,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也增添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这使我们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采用有组织的全校集体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在语文教育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点化校园文化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更可以引领、提升校园的精神文化。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这种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是相互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促进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和身心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个性化教学与校园网建设 篇4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成果概论

安徽省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

一、主要成果概要:

1、学校大型门户网站的构建与使用:http:/// ;

2、学校数字化校园的构建与使用:http://www.99ml.net/ ;

3、学校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与使用:http://www.99ml.net/mljy/ ;

4、学校教学资源中心的构建与使用:http://218.22.205.139:81/ ;

5、学校教师教学资源中心的构建与使用:http://www.99ml.net/mlzy/ ;

6、网络培训及电视频道的构建与使用:http://www.99ml.net/movie/。

二、序言:

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取得的成果:我校是宣州区、宣城市仅有的两所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之一,也是安徽省首批“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2006年办学初就开始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建成较完善的校园网硬件基础,具有相关的远程教学软件。现有计算机房2个,多功能专用教室3个,校园内所有计算机均能直接上Internet网,还有计算机专用调试维修室。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是全区教育系统中首家开通多功能闭路电视和自主建设校园网络的学校。

经过几年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继开辟了家校、师生在线交互网络平台、教研组网络交流研讨系统、教师网络档案系统等。我校一向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工作。每学期都会安排部分教师外出参加数字化运用的培训,如INTEL未来教育培训、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班、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级研修班等。在数字化应用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先后有多为教师撰写了有关数字化教育方面的论文和教学案例。我校始终把倾力建设校园网、精心打造数字校园、着力培养信息素养、通过数字化推动学校发展为主要目标。已经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网络为基础,从办公与教学资源到办公与教学活动全部实现数字化,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和网上服务,创建数字化的校园空间。

三、研究的意义: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运用有三个显著特点: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将成为继PC、基础网络后数字化发展的又一个全新的阶段,它们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校园的热点。在这三者中,如果说网络化是基础、是环境,个性化就是标准,智能化是追求的目标。国内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教育安徽宣城梅林实验学校(省数字化校园管理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学校)——

《安徽省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成果概论》

教学及管理现代化的研究,有很多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紧贴教育教学的实际,自主构建开发数字化校园,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水准是我校所体现出的鲜明特色。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学校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数字化环境建设实现了教学、德育、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促进了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化。对学校来说,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将促使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办出学校的时代特色;对教师来说,通过参与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课程开发和课程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是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是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生存质量的大事,更是将来人类建设数字化社会的必然保证。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四、研究的价值

1、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加大硬件建设、资源开发、多种应用系统的建设力度,建好校园网络、数字图书馆、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转换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想环境,是教育教学及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2、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教师数字化意识,促进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使他们能熟练地运用网络、计算机等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学习资源,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题。

3、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校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提高教育功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4、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启动,网络将遍及校园的所有角落,如何用好校园网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五、概念界定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数字化校园”的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去控制和操纵整个学校的事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服务。其基本框架应该包括校园网络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MIS系统(管理系统)建设和远程教育等4个方面。“数字化校园”的理论基础是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论,安徽宣城梅林实验学校(省数字化校园管理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学校)——

《安徽省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成果概论》

其技术基础是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现代数字技术群体。

“教育教学及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是指:完善学校的先进、实用的教育教学数字化基础设施;较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管理、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和技能;教育信息资源初具规模,并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技术必将引起教育的深刻变革,使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等发生显著的变化。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的还是应用。我们的研究目标是:结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以增进交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的实现校际间远程教育教学互动,做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享,实现区域性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目标;增进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真正做到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学校管理者、教育者提供数字化分析工具,使学校各方面的信息可以直观而便捷的反映上来,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目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分步、分层逐步实施,逐步完善。

六、研究的内容:

01、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的构建与运用;

02、学校与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运用; 03、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04、班主任工作平台与家校联系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05、学校各种专项工作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06、校园网和班班通的构建与运用; 07、校务管理中心的构建与运用; 08、网络图书中心的构建与运用; 09、教师备课主页群的构建与运用;

10、学生成长记录模块的构建与运用;

11、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12、校园电视台的构建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七、研究的主要观点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理想和必然目标,它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动态探索、实践过程。“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变革,其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硬件建设、资源开发、多种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因此,数字化校园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建设,分别为教育理念重构、硬件平台建设、知识库和信息库建设、以教学应用、教安徽宣城梅林实验学校(省数字化校园管理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学校)——

《安徽省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成果概论》

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建设。

八、创新之处

利用学校自有的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资源,自行编写程序构建数字化校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和学校管理优势,充分运用网络和应用软件,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管理处于全省的领先水平。

九、研究的思路

(一)、推进学校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01、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的构建;

02、学校与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03、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

04、班主任工作平台与家校联系平台的构建; 05、学校各种专项工作平台的构建; 06、校园网和班班通的构建; 07、校务管理中心的构建; 08、网络图书中心的构建; 09、教师备课主页群的构建;

10、学生成长记录模块的构建;

11、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平台的构建;

12、校园电视台的构建。(二)、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01、推进学校应用软件的建设;

02、推进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03、推进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的建设。(三)、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01、提高学校信息技术管理的内涵; 02、提高学校信息技术的整体素养; 03、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四)完善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效能:

01、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运用的管理制度; 02、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运用的考核制度。

十、研究的实施步骤

1、《安徽省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成果概论》

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网络化、数字化。构建语文、数学教师及综合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主页群。

2、《安徽省宣城市梅林实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管理现代化研究成果概论》

17、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立。

谈谈校园网的建设与优势利用 篇5

九江市双峰小学王超

摘要: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又走过了几百年的工业经济时代之后,在将要进入21世纪的前夕,我们便急匆匆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谁都不能忽视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存在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展望21世纪,以信息化,网络化的教育手段将取代陈旧的,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落后教学手段。实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正文:

当前许多学校都在建设校园网,以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我校于完成了了校园网络的基础建设工作。如何建设好校园网,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学校工作进行“数字化”的管理,都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

一、校园网的功能及建设原则

校园网是“校校通”的基础。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研究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通常应具备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三大功能。教学和科研是校园网的基本功能,这就要求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等都可以通过该网络运行工作。其次,校园网应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功能。教学教务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成绩与学籍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德育教育管理等;行政管理包括党务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档案管理等;总务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设备、房产、食堂、校办工厂管理等。最后,校园网还应满足校内外的通讯要求,包括INTERNET服务、远程教育服务、电子公告等基于上述功能,校园网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校园网要具备高带宽及一定的多媒体优先传输技术。校园网上语音、图形、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量很大,因此校园网对带宽的需求远高于等规模的企业网络。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使用链路聚合以及千兆以太网技术构建高带宽网络主干。为使网络在带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多媒体传输质量,服务质量的优先级技术则十分重要。

第二,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易于应用和维护。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而对于校园网的要求又较高,因此,对于性价比的要求自然较高。目前许多产品的功能设计十分齐全,但实际用到的可能还不到20% ,而精简功能设计的产品不但可以在满足大多数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易用性和易维护性。因此在选择产品功能时应结合现在及今后的应用需求,不要一味追求功能齐全而做无所谓的投入。

第三,应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校园网在设计建设时应考虑到今后学校的发展,应确保网络设备及网络结构都具有很好的升级扩展能力,升级时应尽可能利用原有设备,以保护以往投资。

第四,应充分考虑校园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络传输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取决于诸多因素,如网络的设计,产品的可靠性等,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所还应采用冗余备分技术。目前校园网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其实网络安全对于校园网是至关重要的。应从内、外两方面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校园网内部存在许多保密数据,比如试题等,而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很强,不少学校的网络时常会遭到学生黑客的袭击;如果学校接入了INTERNET,则还可能遭到外部黑客的恶意攻击,给教学和科研成损失。因此学校对校园网的安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划分VLAN和安装防火墙,都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二、发挥校园网的优势,积极探索多媒体与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网是学校的核心设备,发挥校园网及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实验研究,以现代技术促进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中心课题。

第一,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实现教育思想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校园网功能的开发利用,利用校园网和计算机平台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以网络化的强大信息量,电子化、声像化的生动情景,实物显示,人机对话,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师生的素质,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是学习也是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再像旧教育那样处于从属被动地位,没有独立性,缺少发言权。现代教育中的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第二,发挥校园网的优势,推动教育内容的变革。“学科过多,课程深,难度大”是我国现有教材的特点。学生普遍感到课程难学,负担过重,不少学生由难学到厌学,这是现在许多学校遇到的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一些重复的教学内容合并、去繁就简。运用校园网广泛收集信息资源,更新教育内容,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概念重新组合知识。运用形象化、电子化、声像化的手段,解决难点,突出重点,降低课程的难度,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让绝大部分的学生能把学习内容消化吸收,使部分学生有余力去学习他喜爱的学科,做他喜爱的事情,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才能。这样就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从而推动素质教育,达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三,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开发远程教学。校园网与互联网、本地区教育科研局域网相联,实现了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快了远程教学环境的形成。教师的培训进修,学生的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现代远程教学“网校”的设立,不仅满足了许多家长让孩子就读名校的愿望,也为处于边远山区的教师学生的学习、进修打开了方便之门。现代远程教学的开发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意义极其深远。

论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与建设 篇6

计算机网络使诺大的地球浓缩在几秒钟,使世界上的每个角落的人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即使在偏避地方的人们,也能很快地了解世界发展的动态,及时跟上世界的潮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信息时代的逼近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众多的小学纷纷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去,而架构在网络环境上的“校园网”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焦点。搞好校园网建设,构建现代化的教育环境,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现代教育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许多学校都在建设校园网,以使学校的教育实现现代化。如何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在目前,至少在国内并没有成熟的经验给我们借鉴,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本文将从校园网的认识、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和建设三方面进行一些论述。

一、“校园网”的认识

“校园网”这个名词的出现,也就是近几年的事。由于人们对“校园网”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偏差,导致了中小学在校园网建设上暴露出种种问题。如有的学校只重视硬件设备的投入,轻视软件建设和师资培训,导致设备使用率不高。有的学校有先进的网络设备、强大的服务器,却没有一套应用软件系统,信息中心的管理人员也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有的学校“校园网”网上信息陈旧,甚至网上无信息可流通,造成大量设备闲置,只能作为客人参观时展示的门面。还有些学校由于缺乏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加之校园网的生产企业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少企业的售后服务跟不上,造成盲目投入,建网后的维护费用和改造费用相当高,而且可扩展性和升级性差,学校重复投资的现象严重,浪费较大。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对“校园网”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建设“校园网”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深或存在误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1999年8月30日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校园网”是在校园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可在校园内将许多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连接进行数据通讯。“校园网”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且将会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校园网”的开通,不仅可以大大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适用现代社会的能力。教师在应用“校园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将增强终生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浙江大学沈莉萍给“校园网”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校园网”是指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工作全过程中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络实现学校办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这是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网络化教育的重点并不仅仅要让师生了解和使用Internet,更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校园网”建设,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从一种辅助手段跃升为基础手段之一,或称之为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即WBI(WebBasedItruction)。CAI是一种静态的改良,WBI则是一种动态的变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校园网”建设,引起了传统学校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到教学内容的巨大改变,通过现代视频技术、声像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将极大改变学校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应用于Internet上的教学系统,具有快速传递信息的教学功能,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不再受到时空限制。国际互联网将全世界连成一体,它以数字网络为信息载体,几乎可以发布现行所有媒体可以发布的文字、语音、图像、影视等资料,成为信息集散中心。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将校园网建设与应用全面纳入规范化管理,避免“校园网”建设首期投入过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避免造成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我们就有可能根据现代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条件来设计教育,或者说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来实现教育的创新。

二、“校园网”在中小学中的应用

校园网是学校的龙头、核心设备,校园网的开发利用对教育的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利用校园网实现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内容的变革

浅论校园文化建设与英语教学 篇7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其中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要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 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的影响。

校园文化渗透在学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育有重要的作用,而诸多的学科中,英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需要一大批掌握英语的各类人才,而学校就肩负着培养这种人才的重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开展英语教学,同时搞好英语教学会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一、加强英语教学,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中的墙壁、黑板都隐藏着无形的教育潜力。教师可以利用黑板的一角宣传英语小常识,也可以利用墙上的学习园地展示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果。同样学校的办公室、实验室、语音室、阅览室等名称都可以用汉英双语表示,这样可使英语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感觉可以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方便了外国友人,加强了双方的沟通。校园是学生活动的场所,校园里的过道、橱窗,以及路边的标牌都可以贴上名人的画像及英语的名言警句、行为提示语,让学生沐浴在学习英语的氛围中,感受它、体验它。我们的目的就是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成为教育的阵地,使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二、加强英语教学,建设学校的行为文化

英语是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它不应该躺在书本里,而应该从书本上站起来,走进日常生活。同时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蕴藏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要学好英语,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创设情境,真实地再现英语的魅力。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可见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英语第二课堂组织英语角,让大家在英语环境中提高口语水平。我们还可以组织英语文化节,让学生进行英语的演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书法比赛、英语视听欣赏、英语短剧比赛、英语音乐会等,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演”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从而更透彻地领悟英语的精髓所在。寓教于乐,让学生想学、乐学、好学,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让英语节成为学生的狂欢节,让学生沐浴在浓浓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中。这些英语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艺术的真善美感染每一位学生,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也体现校园的文化品位。

三、加强英语教学,建设好学校信息网络文化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网络也不可避免地走进我们的校园。通过校园网络构筑起学生、教师和学校交流的平台。通过网络,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沟通加强,彼此倾听心声的机会增多,学校的民主氛围浓厚,师生的关系更融洽,这些为学校各种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校园网络在成为师生交流纽带的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在网络化环境中利用教师制作的网页,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学校可以尝试创建方便学生英语学习的网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化英语学习环境。

四、加强英语教学,建设学校的信义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 最根本的是对人的建设。教师的工作作风、仪容仪表、师德师范、师生关系等构成校园文化的中心。学校领导是一个学校的代表,是校园文化的总设计者,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挥者。而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线实践者,是成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关键, 教师本身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构成点。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其首先要以美的心灵感染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德的体现,平等、理解、尊重、信任是师爱的真谛。教师要用一颗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差生”,告诉他们“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 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学好一门学科, 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让他们消除以前在学英语过程中不愉快的经历及对老师的成见,让他们看到老师的一颗拳拳之心,相信他们、鼓励他们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个性化教学与校园网建设 篇8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特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中职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语文教学是校园文化的基石和内在核心

语文教学过程,是文化知识宣与承的过程,是文化精神沉淀与挖掘的过程。利用语文与文化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而最好的课外语文实践阵地就是校园。语文日常教学中,充分运用语文综合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师生参与语文学习、实践的热情,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成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整合,促进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拓宽教学空间,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

中职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人才。教学中应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素质教育,注重人文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此,语文教学必须走出狭窄的课堂,丰富语文学习的空间和形式,充分合理使用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注重学习与生活的统一,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运用于校园这个特定的生活环境中。通过写作实践,开展课本剧创作竞赛、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和实训内容进行小结等活动,训练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格式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课外指导学生创办文学、记者站等社团,构建精神家园。我校团委创办的文华文学社和雷鹰小记者站就创作出许多有创新意识的文学佳作,学以致用的写作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为语文教学搭建了一个开放自主、独具特色的课程資源平台,营造了良好地语文教学环境。向学生推荐一些专业性强、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读物,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通过好书美文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智慧,滋补精神。同时帮助学生净化阅读内容,对社会文化中的“三俗”作品进行分析和批判,避免学生吸收其糟粕,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三、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优质的语文教学是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先决条件,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用时代精神来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为进一步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研室成功举办了古文改编情景剧大赛,以当代人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深刻领会其精髓,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举办以“爱国、爱校、爱家”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提升学生的诗歌朗诵水平和语文素养,展示青春活力,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团委联合举办了以展现现代中职生“文明风采”为主旋律,以感恩、爱国、爱专业、爱生活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营造了一个“人人竞相为文、竞相品文”的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精神文化氛围;和招生就业办联合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求职信大赛,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与学生科联合举办的以“发扬艺术之光,传承书画风采,培养综合素质,共创魅力校园”为主题的金秋书画大赛,提高了当代中职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听、说、读、写、画、思才华的平台,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智商和情商等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建设校园文化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创造性。既提高了学生的表演、审美、思辨、写作、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踊跃热烈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果缺失语文教学的参与,校园无以言文化。中职语文教学应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积极结合,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树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陈耀文.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之关系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3,(3).

个性化教学与校园网建设 篇9

全椒县职业教育中心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工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如何建设好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培育优良的校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内涵

职业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备现代技能的实用性人才,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如何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出发,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优良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展现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工作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校园处处有文化,而校园文化则是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其作用在于把社会的观点、原则和价值等,通过灌输、启迪、熏陶、潜移默化而变成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从而培养出社会所期望的人才。

校园文化的内在结构,是指校园文化特定范围中生活的每一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上的具体化。价值观念是一个文化核心集中地体现一个文化的特色。人们正是依据社会文化的结构分类,将校园文化纵向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包含了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其他社会寓意。这种积淀着文化观念的社会价值存在,具有相当的持久性。一座寓意深刻、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的雕塑,一幢别具艺术风格的建筑,一块布局合理、优雅别致的花坛,一方面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容的作用,另一方面

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一所学校在抓好物质文化的同时,必须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做到“软”“硬”兼施。制度文化制定的条例或要求来规范和约束主体行为。师生员工除了遵守社会的法律与道德规范外,还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所学校,必须有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校园精神文化既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也是建设校园文化所必须的根本基础。一所学校师生员工精神文化丰富健康,思想积极向上,精神风貌良好,就能形成一个影响全体师生员工的优良环境,使其感受到正确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的深刻熏陶、影响和教育。一种和谐、宽松的文化精神环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如一所世界名校之所以成为声名显赫的名牌大学,除了他们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以及严谨的管理制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学校的精神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处处突出和张显“职教”特色,注重针对性与激励性,为此,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有用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崇德、求知、学技、健体”的校训。我们在新生入学时就提出“进了职业高中的门,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这里“求知升学速圆大学梦,学技就业直入致富门”,强化自主教育,要求学生做到“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处友自慎,生命自珍”,成为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二、校风建设的内容及作用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它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也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综合反映,是学校素质教育力量的表现形态。

校风建设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指导思想,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空气,团结奋斗、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良好的教学和工作秩序等。

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心理契约”。它是长期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它一旦形成,本身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它是坚持严格管理的结果,它一旦形成,本身就有一种巨大的管理力量。优良的校风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最佳的精神环境条件,优良的校风可以构成独立存在的环境,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熏陶、促进和约束的作用。

校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首先要明确校风建设的目标。校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国家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在本校的具体化,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务必使确定的目标既有先进性,又有现实性;既有指引方向、动员师生的作用,但又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校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即是以简明的文字表述出来的校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其表述应当明确、简练,便于师生员工理解、记忆。它既能促进学校全面提高质量,实现校风建设的目标,又能体现学校的特色。我们的校风是:文明,和谐,务实,创新。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相对于普通高中的生源素质差得多,我们提出“要成才必先成人”的思想,教育师生要重视语言文明、行为规范与师生和谐相处等,要踏实学习与工作,有敬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开拓进取。

其次是认清校风的层次特点,抓好关键。教风、学风、领导作风集合为整个学校的校风。其中领导作风属于最高层次,对形成什么样的校风起关键作用。特别是校长的作风决定领导集体的作风,领导集体的作风决定学校的校风。优良的校风往往是学校领导优良作风的延伸和扩充。学生的学风和班风,是校风的主体和基础。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职教品牌。通过各种方法,创建优良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使每个校园内成员生活于其中,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寻求民族现代化的历史反复说明,民族的振兴绝不能仅仅靠“船坚炮利”,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更新,人们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依然陈旧,那么再先进的设备,再完善的制度都将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因此,我们应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性格培养、意志培养。而这种心灵的塑造,完全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培养,仅仅通过说教、演示、操练就可以完成。它只能靠文化环境形成心灵感应,精神升华,观念更新。

2.狠抓校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校风的形成,是学校师生对优良作风学习和认同的结果。校风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造成有利于培养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的环境和氛围,激起个体崇尚和学习这种风尚的需要和动机。

校风的形成要创造可见的情景条件。一种优良校风包括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等成分。针对广大青少年善于模仿、心理发展不成熟的特点,校风的培育要注意创设情景条件,激发师生的美感、理智感、道德感。这样,学校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情感受到陶冶,行为受到矫正,养成良好风气。学校活动的形式主义必须加以克服,因为它没有好的教育效果。青少年具有热情奔放、容易激动的特点。隆重的仪式、热烈的鼓号、整齐的检阅、庄严的宣誓、动人的演说,会使他们激动不已,留下深刻印象,以至终生难忘。因此,我们应当从青少年的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学校的每一项活动,精心布臵学校每处场景,为培养良好校风创设必要的情景条件。

“数字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探究 篇10

摘 要: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也是

国内各高校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本文拟在这种背景下,对数字化校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数据管理 规划设计

正文

一、数字化校园定义

什么是数字化校园?通常是这样定义的: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也就是说,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它的核心内容是指学校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而形成的一个虚拟数字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

二、现况分析

1、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中小学校在学校的规模上远不如大学,学校教师也有限,建设的能力也有限,难以规模化,再加上资金的缺乏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全局统一的系统规划,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对整个学校应用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缺乏专门的网管人员

要想保证校园网正常运转,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少不了网络管理以及维护的人员。调查表明,大多数学校有只有1-3名网管人员,而且他们除了承担学校校园网的管理、维护工作外,还要承担

相关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的课务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进行网络管理,能够保障网络基本运行本己不易,更何况使其应用上台阶。除此对网管员也要加强有关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培训,网管员不仅是学校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也应该是一个懂教育教学的能手,这样技术才能更好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

3、数字化校园的地位处于边缘化

校园网目前在大多数中小学教学中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校园网的使用也仅仅局限于信息的浏览和检索。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比例不高,并且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初步探索的层面上,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另外学生运用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学习的压力减少了他们上网时间。

三、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化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先进的实用技术,建成满足未来几年发展需要的高带宽、高性能校园计算机网络,所以数字化校园的网络建设要有远瞻性,不能仅仅只满足当前的需要,更重要的要考虑学校长远的发展。

学校的网络一般应当是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部分信息点千兆到桌面,对于网络核心部分及有特殊要求的部分基于安全等因素有存在链路冗余的需求。学校的网络应达到如下要求:1)校园内各个有网络需求或其他信息化需求的建筑物应有适当类型和数量的光缆接入;2)各网络接入单位内部有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能满足网络、语音、视频等传输需求,链路稳定而可靠,能实现10/100M的链路需求。此外,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建设的具体实施应根据学校建设规划的步骤,在对需要入网的楼宇和单位进行实际情况勘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布线系统建设,预留足够的网络节点和主干链路。

2、应用系统建设

从应用层面上看,数字化校园是一个集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

化图书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应用于一体的应用系统。为此,可以结合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将应用系统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是一种组织网络办公、协同办公,从而提高组织内部协作效率、信息效率的软件。对于学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信息发布通讯:公告、通知的发布与管理并具有办公论坛和网络投票功能;2)公文流转:满足学校领导高效率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需要,提供邮件服务、会议组织、日程安排、公文发送等功能,有效协助学校领导顺利完成各项事务;3)归档处理:系统管理员或具有权限的用户可对已经处理完毕的公文进行归档操作,归档后相关用户可进行查询、借阅等操作。对己归档的文件可以定期的进行销毁,放弃归档、删除等操作。

办公自动化系统着重完成办公文档全电子稿,构建网上办公信息发布平台,使所有有关的办公人员可以在桌面计算机上处理日常工作,在网络上完成绝大部分公文的处理和传送工作,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确保学校领导能够方便、及时地获得各种信息和统计数据,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利用知识管理功能,将学校内部的信息积累、保存起来,在学校内部实现知识共享,并推进知识创新。

(2)数字化图书馆系统

数字图书馆是面向校园、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拥有海量的知识资源,强大的资源管理和个性化阅读管理的网络图书馆。它将资源管理、阅读管理、海量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图书文献数字化计划,为师生创建一个自主、轻松和高效的学习环境。

(3)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学系统定位于为学校创建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网络教学空间,为教师消除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所需面对的技术障碍。着眼于创造一个从传统课堂延伸出来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课堂教

学内容、形式上的变革。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自主进行课程内容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

(4)综合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系统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可划分为:1)学生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生管理系统必须收集与维护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籍变动信息、奖惩信息等,使全校各管理部门共享学生信息;2)人事管理系统:一个完整的人事管理系统必须收集与维护教职工的基本信息,以及职称、行政职务、绩效考核、科研学术、表彰奖励、学习培训、家庭信息等信息,使全校各教职工管理部门统一共享教职工信息,并提供教职工自身信息的查询服务;3)教务管理系统:学校教务工作是在教务处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进行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修订并完善教学规章制度,负责学生考试和教学管理,编制课表,落实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监督,教学事故的核实和处理;4)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财务业务管理、电算化系统管理、复核、报账审核、出纳、工资管理、收费管理、会计档案及票据管理、行政事务管理;5)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以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为基本手段,建立固定资产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帐、卡、物相一致;6)档案管理系统:负责全校各类档案的管理,尤其是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并负责档案的信息化处理。主要包括学生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固定资产备案等

总之,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必须冲破学校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束缚,在由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协调的同时解决好教师信息素养,网站建设内容以及资金的投入问题,才能推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顺利进行。数字化校园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只要我们能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实际出

论校园网的建设与研究应用 篇11

关键词 校园网 网络应用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设备和管理系统应用的增加,维护和管理工作已越来越繁重,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急剧增加,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解决。网络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不能及时发现故障、无法预知潜在故障、故障排查比较费时费事、无法统计系统性能以及面对网络威胁无法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等,极大地影响了校园网的服务质量以及教学、科研等日常网络应用。为全面监控校园网络的运行状态,保证诸多关键应用系统稳定运行,急需建设全校统一的网络管理中心平台。

1学校网络的建设

校园网是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高等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校园网建设为高校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研究型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自由的教学与科研空间,从而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整体变革。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将网络资源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建设一个先进实用的校园网,必须对校园网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确定正确的建网思想。考虑到网内所有设备的兼容性、互通性,把硬件设备选型和软件系统的选择统一考虑。在这一基础上,本着结合实际、讲求实用、高标准、安全性强、易管理和易扩充的原则构建了一套软硬件环境。

(1)网络资源建设。从理论上讲,校园网的应用应该带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效益和效率的提高,然而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严重缺乏直接制约了校园网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只是现代化的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真正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必须有丰富实用的教学信息资源,学院网站建设作为学校与外界沟通的窗口,代表学校在虚拟数字世界的地位和形象,校园网站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校园信息化程度和社会声誉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校园网站,不仅能够及时地向社会展示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有利于外界深入了解学校,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2)系统软件的建设。为充分挖掘我校现有精品课程资源的作用,同时加强网络辅助教学力度,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趋势相吻合,经过我校相关人员的调研、考察,大家一致认为网络辅助教学软件符合我们的各项需求。2006年,我校购买了Blackboard教学平台,该平台的购买为我校今后广泛应用网络辅助教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3)同时购买了学校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教务管理网络化和无纸化。学生成绩录人、学生成绩统计、学期的课表发布、教务处通知公告、学生成绩查询及全院选修课的选课、排课全部在网上进行,大大减轻了院、系级和教务处的工作量,同时方便了学生。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并且从根本上改善了学院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条件,形成了校园内部、校园与外部进行信息沟通的畅通的体系。

2校园网络的研究与应用

校园网建成以后,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再好的硬件设备,如果应用不好,校园网的建设可以说也是不成功的。而且从技术进步和学校发展来看,校园网永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吐故纳新,跟着学校的脉搏向前走,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对校园网平台进行完善。

注重后期开发,对校园网建设进行必要的完善。具有一套功能完善、信息强大的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是校园网所必不可少的,也会给所有的使用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请专业网站建设公司与学院网络中心相关人员共同建制学院网站,让外面想了解学院的通过校园网站能充分了解,让各个部门、系科能及时发布信息。同时让知名教育行政系统开发商来学院建立适合学院行政办公的管理系统。

更新观念,搞好技术培训,把校园网络的应用真正落到实处。要更新干部、教师传统的办公、教学和生活观念,就需要向他们展示网络的特点和优越性,反复强调网络化办公和网络化的历史必然性。只有在观念更新后,学习网络知识和应用网络技术才能成为其自身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从而激发其学网、用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技术培训包括对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应用人员的培训。没有对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网络就无法保证正常运转,就无法开发适合于本校的应用软件,校园网建设就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对应用人员的培训,校园网络就没有或很少有人使用,网络建设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而这两者中,应当将对网络应用人员的培训作为校园网络建设的重点,引导他们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将网络应用于教学、科研和工作实践;引导他们在网络中提高文化和道德素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上一篇:3月5日学雷锋活动班级总结下一篇:盾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