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一年级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阅读训练一年级(精选8篇)

阅读训练一年级 篇1

(一)我是一粒(lì)种子。春天到了,我发芽了。谢谢太阳和雨水,是他们帮助我长大。现在,我已经长得很高了。到了秋天,我就会结出果实,农民看了可高兴啦!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种子

一()太阳

一(2、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① 我已经长(cháng zhǎng)得很高了。② 我会结(jiē jiã)出果实。③

3、短文共有_______句话,请用“/”和数字在文中标出来。

4、“我”是什么?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在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结果?

“我”在_________________发芽,________________结果。

6、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在括号里打“√”

“是他们帮助我们长大”中的“他们”指的是:

① 春天和农民()② 太阳和雨水()③ 阳光和春天

())雨水

(二)深秋了,树叶渐渐地黄了,一阵秋风吹来,片片黄叶从树上慢悠悠(yōu)地飘落下来,就像许多黄蝴蝶从树上飞下。我捡(jiǎn)起几片落叶,小心地夹(jiā)在书本里。我知道这是秋姑姑留下的影子。

1、2、短文共有_______句话,用“/”标出来。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秋风

一()黄叶 一()书

一()蝴蝶

3、树叶是在什么时候变黄的?

树叶是在____________变黄的。

4、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像什么?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像________________。

5、深秋的落叶多不多?从哪两个词看出来的?在文中用“△△”

标出来。

6、“我”把什么东西小心地夹在书本里?

“我”把____________小心地夹在书本里。

7、“我知道这是秋姑姑留下的影子”,秋姑姑留下的影子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打“√”

秋风()

树叶()

落叶()

黄蝴蝶()

(三)小袋鼠,蹦蹦(bâng)跳,唱着歌儿上学校。小袋鼠,我问你: 为啥不背小书包? 小袋鼠,眯眯笑,拍拍肚子让我瞧: 肚子上,肉口袋,就是我的大书包。

1、连一连

唱着

书包

拍拍

眼睛 骑着

木马

咧咧(liě)

肚子 背着

歌儿

挤挤

嘴巴

2、“我”问了小袋鼠一个什么问题?请用“-------”画下来。

3、不背书包上学的是谁?请在下面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小老鼠()

小袋鼠()

小松鼠()

4、小袋鼠不背书包上学的原因是:

① 小袋鼠不爱学习,不肯上学。()② 小袋鼠偷懒(lǎn),让爸爸妈妈帮他背书包。()③ 小袋鼠的书包就在自己的身上。()

5、小袋鼠的书包在哪里?请用“~~~~”画出来。

原来,小袋鼠的书包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6、“瞧”的左边是个“目”,意思是与眼睛有关。“拍拍肚子让我瞧”,就是“拍拍肚子让我________。”

(四)我的生日蛋糕(gāo),好圆好大,金黄金黄,就像是一个太阳。我把“太阳”切了,分给每个小朋友。你一口,他一口,每人都有一口阳光。太阳是甜的,不信,你就尝尝。

1、“我”的生日蛋糕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

“我”的生日蛋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生日蛋糕像什么?

“我”的生日蛋糕像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有甜味吗?这个太阳指的是什么?

太阳_______________,这儿太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你一口,他一口,每人都有一口阳光。”意思是:()①每个人都吃到一口阳光,冬天就不怕冷了。②每个人都吃到一口阳光,晚上就能看得见了。④ 每个人都吃到一口蛋糕,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快乐。

(五)河马大伯在卖气球。五颜六色的气球用绳子拴(shuān)在货(huî)架(jià)上,好耀(yào)眼呦!

小老鼠想买气球,可他没有钱,怎么办呢?正巧(qiǎo),河马大伯打了个哈欠(qian),闭上眼睛打起盹(dǔn)来。小老鼠悄悄地跑过去,咬断一根拴气球的绳子,抓住气球的尾巴转身便跑。谁知气球的浮(fú)力大,载着他向空中飘去,越飘越高,小老鼠慌了,想松开手,又怕自己被摔伤,只好拽(zhuài)着气球飘。最后飘到哪儿去了呢?谁也不知道。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___句话。

2、谁在卖气球?

______________在卖气球。

3、小老鼠为什么不去买气球而要偷气球?

因为小老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马大伯打了一个哈欠,闭上眼睛打起盹来”是说:()①河马大伯假装闭眼睛,好让小老鼠偷气球。②河马大伯累了,困了,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

5、小老鼠是怎么偷气球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6、为什么气球会越飘越高?想想这是什么气球?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气球越飘越高。这是____气球。

7、小老鼠拽着气球飘是因为:()①小老鼠想到空中看看风景。

②小老鼠不敢松手,怕自己被摔下来。④ 小老鼠舍不得气球飞掉。

(六)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想办法。晚上,小山羊给小白兔送来了三盆花: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

太阳出来了,小白兔还睡在床上打呼噜(lu)。牵牛花开了,举起小喇叭(lǎ ba)大声吹着:“呜拉哇,呜拉哇,小白兔,起床啦!”

太阳升到头顶(dǐng),小白兔还在跳舞,午饭也忘了吃。午时花开了,笑嘻嘻地叫:“小白兔,该吃午饭啦!”

天黑了,小白兔还不想睡觉。夜来香开了,张开小嘴轻轻唱着:“小白兔,八点钟啦,快睡觉吧!”

小白兔有了三种花,起床、吃午饭、睡觉,再也不会忘记了。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标出段落号。

2、谁送给谁三盆花?

__________送给________三盆花。

3、小山羊为什么要送给小白兔三盆花?用“____”画出小山羊送花的原因。

4、太阳升到头顶是什么时间?

太阳升到头顶是____________。

5、把下面三种花和它们开花的时间用“____”连起来。

牵牛花 中午

夜来香 早上

午时花 晚上

6、小白兔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也不会忘记时间了。

7、给下面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午时花开了□笑嘻嘻地叫□小白兔□该吃午饭啦□

(七)柳树的头发又细又长,在微风中飘飘荡荡(dàng)。燕子飞来想给她剪(jiǎn)短,柳树说:“不剪不剪,短发哪有长发漂亮!”蝴蝶飞来想给她打个发结,柳树说:“不必不必(bì)我喜欢自自然然、大大方方。”春雨说:“我来给你洗洗头发吧!”柳树说:“好,好,谢谢,谢谢!你让我的头发更青翠、更清洁、更漂亮!”

1、你能写出和下面一样重叠的词吗? 飘荡——飘飘荡荡

高兴——___________

大方——___________

2、“短发哪有长发漂亮!”意思是:()①短发没有长发漂亮。②短发比长发漂亮。③短发长发都漂亮。

3、燕子想给柳树剪短发,蝴蝶想给柳树的头发打结,柳树同意吗? 同意()

不同意()

4、春雨要给柳树洗头发,柳树同意吗?柳树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

5、柳树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柳树的头发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的。

6、“青翠”的“翠”指的是绿色,“青”也指颜色,有三种:①绿色;②蓝色;③黑色。想一想,“青翠”是什么颜色?“青”在短文中应该是_____色。

7、柳树的头发就是什么? 柳树的头发就是_____________。

(八)一座小小的荒(huāng)岛上住着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gū)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mâng)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màn)山遍野,绿叶成荫。

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儿住下了。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yíng)你们!欢迎你们!”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标出段落号。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桥

一()云

一()树 一()熊

一()象

一()鸟

3、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零零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4、孤零零的小熊有什么想法?

小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云儿变成一棵树,是想告诉小熊什么?

云儿变成一棵树,是想告诉小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哪儿看出小熊种了许多树?在这些词下面打上“△”。

7、“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这儿”指什么地方?“我们”是谁?

“这儿”指的是______________,“我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九)一天,小白兔在森林里采蘑菇(mï

gu),迷了路,心里又急又怕,不小心摔了一跤(jiāo),腿扭(niǔ)伤了,坐在石头上哭了起来。

小花鹿看见了,连忙跑过去,拉着小白兔的手说:“小白兔,你为什么苦哇?”小白兔说:“我不小心扭伤了腿,不能回家了。”

小花鹿安慰(wâi)小白兔说:“不要紧,你家住在哪儿?我送你回家好吗?”小白兔说:“好,谢谢你。”

小花鹿一边替小白兔擦眼泪,一边说:“快别哭了,看你把眼睛都哭红了。”说着小花鹿背着小白兔,送她回了家。

1、写出三个和下面一样的词。

又急又怕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2、小白兔摔跤的原因是:()①找不到妈妈,急得摔了跤。②迷了路,又急又怕,摔了一跤。③遇到了大灰狼,吓得摔了一跤。

3、小花鹿问小白兔为什么哭,小白兔是怎样回答的?用“~~~”画出小白兔说的话。

4、小花鹿安慰小白兔时说了什么?用“——”画出来。

5、小花鹿是怎样送小白兔回家的?

小花鹿___________________,送她回家了。

6、“小花鹿一边替小白兔擦眼泪,一边安慰小白兔。”你能用“谁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写一句话吗?

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一只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jǐng)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xián)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gîu)。

1、短文写了______和______之间发生的故事。

2、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标出段落号。第____自然段写乌鸦用老办法打水。第____自然段写乌鸦喝到了水。

3、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石子

一()井

一()水

4、猴子一共说了_____次话,用“~~~”画出来。

5、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为什么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因为井__________,把许多小石子丢下去也很难使水________,所以乌鸦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6、“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这种办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

因为瓶子________,往瓶子里衔石子,水面会_____________,所以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

7、乌鸦能喝到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乌鸦是因为:①有了上次喝水的经验(yàn)才想出了这种办法喝水。()

②别人告诉它衔小石子能让水面升高才想出了这种办法喝水的。()

9、你觉得这是一只:

①爱动脑筋的乌鸦。()②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乌鸦。()

(十一)张乐平爷爷是我国著(zhù)名的大画家。张爷爷的妈妈是个心灵手巧(qiǎo)的人,经常为别人绣(xiù)花、剪纸。

那是一个宁静的夏夜,张乐平偎依(wēi yī)在妈妈身旁,看她绣花。忽然,他发现从蜡烛(là

zhú)上流下一条烛油,很像妈妈绣的小鸡。他急忙用手去捉,可是捉到手的却是热乎乎、软绵绵(mián)的油泥。他照着妈妈绣的花样,用油泥捏(niē)了一只小白兔,还从红蜡烛上挖下一点红油,嵌(qiàn)在白兔的眼眶(kuàng)里。他高兴地喊:“妈妈,你看我的小白兔!”

妈妈看着儿子的作品搂(lǒu)着他,说:“好,你捏的小白兔真美呀!”在妈妈的鼓励(gǔ

lì)下,张爷爷一步步走进了艺术的大门。

1、“热乎乎”形容热乎,暖和;“_____乎乎”形容很胖;“____乎乎”形容很黑。

2、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标上段落号。

3、张乐平爷爷是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看着儿子的作品,这个作品指的是:

小鸡()

小鸭()

小白兔()

5、“烛油”指的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①炒菜用的油。()②流在递上弄脏了的油。()③从蜡烛上流下来的油。()

6、张乐平爷爷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7、张乐平爷爷是用什么东西做小白兔的眼睛的?

张乐平爷爷是用__________做小白兔的眼睛的。

(十二)我是一只小蜗(wō)牛,住在田野里。我天天背着我的屋子走路,我背着我的屋子爬树,背着屋子玩耍,背着屋子觅(mì)食。我的屋子没有窗子,太阳永远照不进来。

我的家没有桌椅,只能住下我自己。要是你来看我,也没有地方给你坐,我想还是我到你那里去好了。

1、第一自然段有_______句话,用“/”和数字标出来。

2、小蜗牛的屋子能住下几位客人?在适当的□里打“√”。①一位客人 □ ②两位客人 □ ③一位客人也住不下 □

3、太阳为什么永远照不进蜗牛的屋子?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①因为它的屋子太小。()②因为它的屋子没有门。()③因为它的屋子没有窗户。()

4、蜗牛的家为什么不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①因为蜗牛家太小,没有桌椅。()②因为蜗牛家太小,没有地方给客人坐。()③因为蜗牛不喜欢有客人来。()

5、小蜗牛住在哪里?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草地上()

田野里()

树林里()

(十三)风娃娃缠着柳树爷爷讲故事。柳树爷爷讲到高兴的时候,笑得弯下了腰:“哈哈哈„„”

你瞧,你瞧——

飘下了两片柳叶,柳树爷爷把牙都笑掉啦!

1、谁缠着柳树爷爷讲故事?

__________缠着柳树爷爷讲故事。

2、柳树爷爷讲到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在下面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①笑得弯下了腰。()②笑得眉毛都掉了。()③把牙都笑掉啦!()

3、柳树爷爷的牙是什么?

柳树爷爷的牙是________________。

4、“瞧”是什么偏旁?与什么有关?什么意思?

“瞧”是_____字旁,与______有关。意思是_________。

5、“哈哈哈„„”是谁的笑声?

“哈哈哈„„”是_________的笑声。

(十四)公鸡在路上遇见了狼,狼暗暗高兴,想吃掉公鸡。狼问:“好朋友,你上哪儿去?” 公鸡说:“看朋友去。”

狼又问:“咱们两个一起走好吗?”

公鸡说:“怎么是两个?后面还有一只狗呢!” 狼一听,赶快转身逃走了。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标上段落号。

2、短文中有哪几个动物?

短文中有__________________这_____个动物。

3、狼遇见公鸡为什么暗暗高兴?

因为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遇见公鸡暗暗高兴。

4、第五自然段中公鸡说了_____句话。“怎么是两个?”是第____种解释。

①不是两个。②只有两个。③有三个。

5、“狼一听,赶快转身逃走了”,是因为:()①狗比狼厉害,会吃狼的。②狗来了,狼就不能吃到公鸡了。

6、公鸡的后面真的有狗吗?

公鸡的后面__________狗。

7、公鸡说后面有狗的是因为:()①知道狼想吃它,用自己的聪明把狼吓跑。②狗比狼凶。

(十五)妈妈从远方回来时,我正在吃饭。

妈妈开心极了,抱起我亲了又亲。

我脸上一粒淘气的饭,也想亲亲我的好妈妈呢!

它急忙一跳,粘到了妈妈的脸上。

1、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①粒 ②锅(guō)③口 ④碗(wǎn)

一()饭 一()饭 一()饭 一()饭

2、“我脸上一粒淘气的饭,也想亲亲我的好妈妈呢!”“淘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急忙一跳,粘到了妈妈的脸上”,“它”指的是____________。

4、饭粒粘到妈妈的脸上是因为:()

①它好长时间没见到妈妈了,想亲亲妈妈。②它跳得快,最先跑到妈妈的脸上。

③妈妈亲我时,我脸上的饭粒粘到了妈妈的脸上。⑤ 我让饭粒亲亲妈妈。

阅读训练一年级 篇2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写作能力,阅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扎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让小学生喜爱阅读,实现快乐阅读,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阅读兴趣是孩子快乐阅读最原始、最直接、最有力的因素,所以开始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接触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书籍,如《安徒生童话故事》、《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这样的书籍因较高的趣味性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离奇的故事情节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要循序渐进、讲究方法,更要因时因地系统规划。

1.推荐适合的 、学生喜欢的读物

(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动漫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 可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

(2)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和自读课本中的《游赤壁》;教学《景阳冈》,推荐阅读《水浒传》;教学《美猴王》,推荐阅读《西游记》;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安徒生童话》……

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1)读一读、画一画。学生读书后 ,总有一种想表达的冲动,根据小学生喜欢涂鸦的特点,可以尝试让孩子画出所读的故事情节,当然要配有文字说明,然后不定期地举办画展,让学生互相欣赏画作,从而感受阅读的成功和创作的乐趣。

(2)读一读、讲一讲。讲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所以要经常开“故事会”,为学生提供讲说的机会,为了激励学生,每次可以评出“故事大王”。

(3)读一读、比一比。朗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 ,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所以要经常开展诗文朗诵会, 比一比,谁朗读得最棒,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培养良好语感。

通过以上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加强阅读的指导

在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的同时, 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技巧的指导。有了阅读的能力,可以使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断提高。

兴趣虽然是学生阅读的直接动力,但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的特点,仅让小学生喜欢读书而不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远远达不到阅读的目的的。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时还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西方也有类似的论述:“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教师是永远也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自学能力,让他们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探索、辨析、历练,才能终生得益。

阅读方法总的来说有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字斟句酌,即读书时划出重点字词句细嚼慢咽,去品析,去体会它的内涵,并作批注。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文质兼美的文章,比如语文课本中一些精读课文《草原》、《桥》等就需要用这种方法读。略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 它不像精读那样“纤屑不遗”,而是重在搜寻重要信息。就课外阅读的效果看,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那么何为略读?所谓略读就是一目十行、快速浏览、粗枝大叶地阅读。当学生拿到一本课外书时就应该教导他:先阅读书的封面、前言、目录、后记,从整体上了解书的内容和可读价值,进而快速浏览书的具体内容,粗知大意。这种方法和精读的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遨游浩海无边的书籍,这样阅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生热爱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校、老师、家长都参与,都重视学生阅读,多方位地为学生创造优越的阅读环境, 那么学生就会觉得阅读是件令人快乐的事,自然而然地养成阅读习惯,就会慢慢爱上阅读。例如,老师在教室里设置读书角,开展“读书漂流”活动,让学生的书籍资源变得丰富起来;家长为孩子添置书房,多购买学生喜欢的书籍。这样学生会随时随地地看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也就会快乐地阅读。

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那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该给予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书籍 ,推荐优秀的课外书 。

开卷未必就有益,读书要有所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扩大知识面。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童年》等 ,报纸杂志如《读书》、《课外阅读》、《儿童文学 》、《少年文学》、《语文报》等。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

“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 ,而且使人精明”(培根语)。所以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而且读书笔记可以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阅读内容。读书笔记的形式有:

(1)摘录式,摘录阅读材料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

(2)剪贴式 , 把自己的书报中的一些喜欢的文章、图片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成册。

(3)手抄报式 ,用图画、文字相映成趣地表现阅读内容。

(4)仿写式,学习所读材料的描写方法,仿写人、事、物、景等。

3.指导写读书心得 。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博闻强记,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厚积”自然就“薄发”,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 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极其写法等的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应该写下来,久而久之,有助于习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

记叙文阅读训练(一) 篇3

茼 蒿

徐晓杭

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问谁,问上帝吗?

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砍削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他们所有的骄傲都潜藏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

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绽放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1.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写出三点。

2.分析第一段中黑体词语的作用。

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

3.第十二段黑体词语“小小的”本该用在“花”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花开的声音

余 红

自从母亲来家里后,屋里不大的空间便成了半个废品站,只要是我想扔的东西多半被她收了起来。双胞胎外甥来家里一趟,更是上演了场“小炮儿剧”,家里装饰品基本被这“两只小猴子”扫落在地。几钵盆栽的绿萝、文竹也被他们来了个“天女散花”。

好不容易营造的绿色世界,瞬间便成了垃圾场,真是让我笑咬牙哭无泪。偏这些垃圾母亲还不让我扔掉,说既然是盆景,散了架那也是景。老人家勤俭节约惯了,这个不想扔那个舍不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独住时极简单,赶稿子时三两天也难得打扫一次,更别说美化房间了。这次是看母亲来家里才来了个大变样,只可惜空间有限,再冒出这些个没用的东西,越发拥挤。母亲说,世上没有没用的东西,就看你怎么用。

既然废品出不了门,只能废物利用。首先处理的是那钵文竹。经过“两只小猴子”的对打已缺角断臂,好在那堆泥土还没完全散架。这就好办。一块麻布托底,一根麻绳拦腰打了个蝴蝶结,看着便觉着有了点意思,又把几块破落的瓷片叠插在缺口处。瓷钵外壳本是古色古香的图案,随意一搭,倒使这钵盆景鲜活了起来。

这随手拈来的作品激发了我的兴致。瓷钵没法再用的,便从垃圾袋里找出几个玻璃瓶来取代,待摆上架后立马有股田园风扑面而来。透明的玻璃瓶里种绿植简单又美观,像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空间,这越发让我觉着有了点味道。于是断手跛脚的杯子全被我派上了用场,那些个散落一地的泥土与断枝也各自找到了归宿。就连被敲了两个孔的红酒瓶也没落下,在破损处填上土,种上枝蔓,再挂在木架上便有了北欧风。我还在几钵盆景中加入了人物、小车、秋千等,虽是四处凑拼得来,看着却也分外的生动有趣。

不知不觉,一堆废品已被我处理得差不多。窗外星光闪烁,窗内新奇亮眼,灯光下再看那个漆面剥落的杂物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让我颇有成就感,回头看了看母亲,期望母亲能与我一起分享。

母亲还在埋头修补我那件米色外套。平时外出我都穿上它,可惜练字时衣角被染上了大片墨汁,干洗店也没辙,但是到了母亲手里总有法子。在我心中,母亲无异于一位魔术师。父亲过世早,兄妹几个全靠母亲一人支撑,再艰苦的岁月在她的划算下也没谁饿过肚皮,再简陋的房子经她的手打扮出来也满是温馨。从小我穿的衣服几乎都是姐姐们没法再穿的。但是经过母亲改造后,别致又新颖。标志是每件衣服母亲必会留下她的绝活,绣上一朵小花或小动物。

想着,耳畔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如在天边又在眼前,像丝蚕吐茧又似蟋蟀斗架。聆听了一阵后,才发现声音来自杂物架上的盆栽,那钵文竹竟然开花了,只见绿色的海洋中冒出一朵又一朵白色的小花苞。眨眼之间,翠竹中羞答答的花儿全张开了笑脸。这是我养了两年从没有过的事,这种喜悦真是比中头奖还开心。我笑,母亲也在笑,寂静的房间越发生机盎然。一堆废品竟然被我打造成了一道别样的景观,这不能不让我开心。令我感动的是母亲的笑容,眼角的褶子像朵盛开的菊花,笑声更像个孩子似的。是啊,还有什么比在深冬的夜晚,母女俩在屋里聆听花开的声音更浪漫的呢。

“书屋流光侵月明,墙角竹影舞缤纷。”文竹开花了,春天还会远吗?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月26日)

1.文中第一段写出了母亲和两个外甥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2.双胞胎外甥来家里上演了怎样的一场“小炮儿剧”?

3.文中第三段画线句子的黑体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五段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花开本来是没有声音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花开有声呢?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木刻猴子

林文义

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猴子有三只,做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的嘴巴。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翻来翻去地看。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个猴子。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机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没什么好玩嘛!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

祖父把我抱起来,指着木刻猴子对我说:“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这三只猴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说……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有耳无嘴啦。”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印在了心里。

隔了一年,祖父死了。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要提醒些什么。

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母亲泪眼汪汪的,侧过头去,看着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你爸爸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有耳无嘴,你难道忘记了?”

时间流水般逝去。有一次,父亲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他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他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评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你看看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独善其身嘛……”父亲叹了口气。他们那个黯然的年代,沉默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我说:“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独善其身,这是多消极的借口!”

父亲苦笑,淡淡地说:“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又是几年过去了,在不断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了父亲。我竭力要保持一点点纯真的自我,但我发现,虽不甘愿,自己却也逐渐向世俗妥协,时时处在自我的撕裂中。

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有耳无嘴”?我觉得我不能这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

点起一把火,我把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选自《读者》2015年第6期,有改动)

1.文中的祖父、父亲和“我”对待“木刻猴子”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他们怎样的人生观念?

2.第八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你从中读出了父亲怎样的矛盾心理?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一年级上语文小短文阅读训练题 篇4

班级

姓名

1、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这一段话共有()句。(2)填空:

a、一年有()、()、()、()四个季节。

b、春天的树上,芽瓣是();夏天的树上,叶片是();秋天的树叶颜色有()和();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c、大自然的邮票指()。

2、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做不好。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一)这是一首儿歌,一共有()句话。

(二)填空:(1)人有两件宝是指()和()。做工靠(),思考靠()。(2)做事情要用()又用()。这样才能()。

3、夏天

初夏,石榴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起舞。

1、这段话共有()句。

2、用横线划出第2、3句。

3、石榴花在()开放。它的花蕊是()的,花朵是()的。

4、我喜欢石榴花是因为()。

5、石榴花很多,从()、()等词可以看出。

4、斧子

老爷爷微笑着说:“孩子,你很诚实。我要把这两把斧子也送给你吧!”孩子说:“老爷爷,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要。”说完,拿着自己的斧子走了。(1)老爷爷说了()句话,孩子说了()话。(2)老爷爷送给孩子两把斧子,他有没有要?为什么?()(3)学了本文后,我们也要做个()的孩子。

5、时钟花

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帮忙想办法。小山羊送给它三盆花。

太阳出来了,牵牛花开了,张开了小喇叭。中午,午时花开了,张开了笑脸。天黑了,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轻轻地唱歌。

1、这篇短文有()段话。

2、小山羊送给小白兔什么花?、、3、()花早晨开,()花中午开,()花晚上开。

6、金鱼

鱼池中的金鱼各种各样,有圆头的,有大眼的,也有尾巴像花朵的。颜色也不少,有金色、黑色、白色,也有白色和金色相间的,很好看。

它们非常活泼,常在水里游,有时互相追逐,有时一起游戏,加上色彩美丽,真令人喜爱。

1、短文有()段话。

2、文中的金鱼有()种颜色。

3、金鱼的形状有()的,有()的,也有()的。

4、你最喜欢的金鱼是()。

7、浪花

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瘙痒了我的小脚丫。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他才哗哗地笑着跑回家。

一会儿,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这次它给我捧来了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1、短文有()段,请标出来。

2、填空。

()的步子()的贝壳()的小虾

3、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

8、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1、这篇短文有()话。

2、羊妈妈带着小羊到了哪些地方?

(1)

(2)

(3)

3、读了短文,我知道了:

西红柿的()好吃。(2)萝卜的()好吃。(3)白菜的()好吃。、两只羊

一天,一只白羊从南面上了独木桥,一只黑羊从北面上了独木桥。他们同时来到桥当中,白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黑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

它们谁也不肯让谁,就打了起来,不一会儿,只听到河里“扑通!扑通!”的响声,它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1、短文一共有()段。第一段有()句话。

2、拼读下列音节,并在文中圈出这些词语:

(1)dú mù qiáo(2)tóng shí(3)běi miàn(4)xiǎng shēng

3、填空:

(1)()和()在独木桥的()相遇了。它们都要对方(),让()先走。

(2)两只羊谁也(),就打了起来,结果都()。(3)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把它写在括号里:()——()

10、放烟花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放烟花。啊,多漂亮的烟花!有的像一顶小雨伞,有的像一朵红色的太阳花,有的像天上那闪闪的星星。

1、这段话有()句。

2、第 3句写出了烟花的()。

3、也观察过烟花绽开的样子吧!请再写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画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2、我在白纸上画了()、()、()和()。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

12、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1)这段有_____句话。

(2)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3)用“——”画出短文中的感叹句。

(4)将表示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抄下来。

()

13、喜鹊的新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喳喳地叫道:“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盘旋它伸长脖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

“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啊!”喜鹊感慨地说。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整整齐齐

()

()

3、喜鹊先看到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它想:()后来喜鹊看到大雁,它想:()

14、小明病了

小明病了,直叫肚子疼。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

医生问小明吃了脏东西没有,小明摇摇头。医生看了看他的手,发现他的手很脏,指甲也很长,说:“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的。”

小明记住医生的话,做到经常洗手、剪指甲,成了一个讲卫生的孩子。

1、短文有_____段,第一节有_____句话,讲小明__________,妈妈带他去_________,第二段讲小明生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是好孩子吗?为什么?

()

15、春姑娘

太阳公公交给蝴蝶一封信,并告诉蝴蝶:“一定要把信亲手交给春姑娘!”蝴蝶点点头。蝴蝶飞呀飞,脸上挂满了汗珠。

她听说春姑娘就躲在花丛中,可是那么多的花儿,哪一个才是春姑娘呢?她敲开了一个又一个花儿的小门。

玫瑰姐姐说:“蝴蝶妹妹,歇一会儿吧。”蝴蝶摇摇头。蒲公英姑姑说:“孩子,喝一口水吧。”蝴蝶摆摆手。

后来,所有的花儿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一起商量好,要帮蝴蝶找春姑娘。他们张开小嘴一起喊:“春姑娘,你在哪里呀——”

1、短文共有_______自然段。

2、春姑娘在哪里,蝴蝶找到了吗?

()

3、请把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大家

帮助

蝴蝶

春天

姑娘

()

4、请你填上合适的词。

一()水

一()信

一()嘴 一()门

一()黄叶

一()伞

16、给树治病

一棵老树生了病,有些叶子黄了。

一个医生飞来,落在树上。他用嘴这里敲敲,那里敲敲,找到了生虫子的地方,就啄一个洞。他伸进长舌头,把虫子一个一个地钩出来吃。吃完虫子,张开翅膀飞走了。

老树的病让医生治好了,慢慢地长出新叶子来。

这个医生就是啄木鸟。

1、本文有_____个段。

2、填上动词。

()舌头

()走了

()虫子

()叶子

17、柳树

春天到了,柳树枝条上爆出了嫩芽,随风飘荡。

小芳和小军一起到公园里去玩。小军看到柳条很美丽,就随手折了一根,玩了起来。这时,小芳看见了急忙说:“公园里的花木是园丁伯伯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是给大家欣赏的。我们要爱护它,不能损害它。”小军听了很惭愧地说:“以后我再也不乱摘花木了。”

1、这篇短文有()段。

2、本文写发生在()和()之间的事情。

3、()折柳枝,()帮助他。()惭愧地说:“()”。

18、小白兔

小白兔长着一身雪白的毛,像个白雪球。它的耳朵长长的,总是竖得高高的。它的三瓣嘴就像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它有一对像宝石一样的红眼睛,一眨一眨,好可爱。小白兔尾巴短短的,只有小指头那么长,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小白兔爱吃白菜、青草,更爱吃胡萝卜。白兔吃胡萝卜最有意思。它一口一口地撕咬着,小胡须也一翘一翘的。一对红眼睛盯着人看,好像怕人抢了似的。

小白兔胆子很小,很怕生人,如果离它近一点,它就马上离开,跑到别的地方去。

1、短文共有()小节。

2、第()段写小白兔吃食。

3、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毛

一()三角形

一()宝石

一()眼睛

一()树枝

一()白菜

4、小白兔身子

,耳朵,嘴巴,尾巴,真可爱。

19、宝贝

落潮了,海浪把无数的宝贝悄悄地留在了海滩:五彩的贝壳,光滑的卵石,可爱的海星„„小螃蟹藏在石缝里,海蛎子挂在礁石边上,海蛤躲在细沙底下,海螺躺在温暖的沙滩上„„

1、填空

小螃蟹藏在里。海蛎子挂在边上。海螺躺在温暖的上。海蛤躲在 底下。

2、文中“海浪把无数的宝贝悄悄地留在了海滩”中的“宝贝”是指什么?

()

20、海马爸爸

海马爸爸和海马妈妈要生孩子了。

海马爸爸腹壁有宽大的育儿袋,海马妈妈把幼卵产在海马爸爸的育儿袋里,幼卵在爸爸的育儿袋里发育,慢慢地长成了小海马。

小海马长大以后,离开爸爸的育儿袋,在五彩缤纷的海底快乐地游玩着。

1、短文共有()段。第()段写海马爸爸妈妈怎样生孩子。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育儿袋()地长大()的营养()地游玩()的海底()地说话

3、马是由谁抚养长大的?你呢?

()

21、云

云在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棉絮一样的白云。云儿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荡,或浓或淡,还不时地变换形状。看,西边天空中的一只小白兔在使劲地向前跑,不一会儿,便融入了云群。一会儿,从远处翩翩飞来一只大蝴蝶,它慢慢地扩大,模糊了,变成了一片大云朵。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

()地飘荡()的白云

()地向前跑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渐渐——()反义词:浓——()

3、读文章最后一句话,并照样子写一句描写白云的句子。

()

22、孔融让梨

从前,有个孩子叫孔融。他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和哥哥一块儿吃梨。盘子里的梨有大的,也有小的,孔融拿了一个小梨。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应该吃小的。”

1、照样子写句子

盘子里的梨有大的,也有小的,孔融拿了一个小梨。

有„„也有„„:

2、孔融为什么要让梨?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

23、春 雨

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儿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1、给短文标上自然段序号。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小草

()的桃花

()的柳树

()的杏花

3、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请你用“

————

”把句子划下来。

4、按短文内容填空:

(1)小白鸽认为春雨是(),小燕子认为春雨是(),麻雀认为春雨是()。(2)你能像小鸟们一样说说春雨的颜色吗?

我说:“春雨是()的。你们瞧!,春雨()。”

5、连词成句:

屋檐下 ②小鸟 ③争论 ④有趣的 ⑤在 ⑥一个 ⑦问题

()

24、小蜻蜓

清请的小河边长满了绿油油的草,夹杂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这就是小蜻蜓活动的天地。

小蜻蜓,身体轻,看上去好像一架小飞机。

它们有时在花间飞舞,有时轻轻掠过水面。这里飞飞,那里停停,小蜻蜓过者悠闲的日子。

1、短文共有()自然段,标上序号。

2、正确连线:

一架

野花 一棵

飞机 一朵

青草

3、在正确内容的括号里打√ ① 小蜻蜓活动的天地在哪里?

小河边()

大树下()

原野上()竹林里()

② 小蜻蜓看上去像什么?

小蜜蜂()小飞机()小蚊子()

小燕子()

4、为什么小蜻蜓过着悠闲的日子?请把有关的语句用“___”划出来。

一年级语文连句成段

读一读,给句子排排队,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它飞到河边看见一只小羊在吃青草。

()小羊看见老鹰飞下来的情形不妙,回头就跑。()有一只老鹰肚子饿了,出来寻找食物。()它便飞下来,想把小羊吃掉。()小羊大声呼救。

()羊妈妈听见了,急忙跑过来,把老鹰赶走了。

()老鹰用力想把小羊抓住。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一年级语文连词成句

我能把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句话写下来,并加上标点。1.①今天 ②的 ③好 ④天气 ⑤多么 ⑥呀

2.①小明 ②关心 ③同学 ④非常

3.①花 ②公园 ③开得 ④里 ⑤的 ⑥美丽 ⑦很

4、①排球 ②叔叔 ③打 ④爱

5.①浇浇 ②你 ③多 ④给 ⑤要 ⑥水 ⑦花儿

6.①这支 ②爷爷 ③送给 ⑤铅笔 ⑥我 ⑦是的

7.①看见 ②你 ③王老师 ④了 ⑤吗

8.①妈妈 ②姐姐 ③帮助 ④常常 ⑤干活

9.①是的 ②真 ③学习④好 ⑤爱 ⑥他 ⑦孩子 ⑧个

10.①刻苦 ②应该 ③你 ④练功 ⑤也

11.①学校 ②我们 ③美丽 ④真的

12.①认真 ②小英 ③学习④都 ⑤和 ⑥小红 ⑦非常

13.① 听见 ②哥哥 ③他 ④人 ⑤有 ⑥叫

14.①出来 ②怎么 ③你 ④呀 ⑤今天 ⑥有空

15.①的 ②太阳 ③从 ④刚刚 ⑤火红 ⑥升起 ⑦东方

16.①小朋友 ②早上 ③上学 ④高高兴兴 ⑤去

17.①在 ②小鸟 ③天上 ④飞翔 ⑤自由 ⑥地

18.①上学 ②早上 ③和 ④我 ⑤一起 ⑥好朋友

19.①高高兴兴 ②地 ③去 ④同学们 ⑤植树

20.①我 ②家 ③一只 ④有 ⑤小猫 ⑥可爱的

21.①公园 ②里 ③美丽 ④花儿 ⑤的 ⑥多么 ⑦啊

22.①水里 ②金鱼 ③在 ④游来游去

23.①说话 ②小燕子 ③正在 ④小白兔 ⑤跟

24.①有 ②前面 ③草地 ④青青 ⑤一片 ⑥的 ⑦我家

25.①吃草 ②羊儿 ③上 ④山坡 ⑤在

26.①花 ②给 ③常常 ④小红 ⑤浇水

27.①我们 ②跑步 ③在 ④校园 ⑤里

①燕子 ②快要 ③飞得 ④很低下 ⑤雨了

29.①常 ②绿树 ③人们 ④称作 ⑤老松树 ⑥把

阅读训练专题一:概括内容 篇5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阅读训练专题一:概括内容

读文章,我们要学会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如《桥》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而他和自己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私的共产党员形象。又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注意两点:

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训练机遇

两个一贫如洗的商人在路边叹息,他们决定去祈求上帝的帮助。

上帝问他们:“你们想要得到什么呢?”

其中一个商人说:“仁慈的上帝,我需要一笔钱使我的店铺重新开张。”接着另一个也说:“仁慈的上帝,我也需要一笔钱,使我的店铺重新开张。”

上帝又问:“那你们需要多少呢?”“恐怕至少要1000元,我的上帝”。一个商人答道。

“恐怕至少也要1000元,我的上帝”。另一个商人跟着说。“好吧,”上帝说,“我想我不能完全满足你们的请求,不过我将给你们每人500元。”

第一个商人拿着这些钱,一阵冥思苦想之后,决定一切从零开始,做起了小生意;而第二个商人拿着这些钱,不断地报怨着,认为这点钱根本不够使他从前的生意兴隆起来,而整天冲着上帝的背影骂骂咧咧。

几年之后,第一个商人经过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第二个商人花光了钱之后,只好沦落街头。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机遇只是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却完全靠我们自己。练习1.中心段落是第几段?[第⑨段]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两个商人的故事,说明了事业的成功主要靠自己的奋斗。]

3.将叙事部分划分为两部分或三部分。[①—⑦/⑧⑨或①/②—⑧/⑨]

4.怎样理解文中的“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因素中机遇很重要,但个人努力同样重要。]

二、找 中 心 句

文章中能概括一段文字中心意思的句子叫中心句。能迅速准确地找到中心句,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阅读效率。

2.了解中心句在段内的位置及一般规律:

①起领起、概括、总说作用的中心句在段落开头。②起归纳、强调作用的中心句在段尾。

③既承上启下的中心句在段中。④有些段落中心句以不同的句式在开头、结尾同时出现,中心句可能不止一处。⑤有些中心意思要用相关的几句话来表达,中心句不只一句。

⑥有些段可能不止一个中心,若是两三个方面并列,可有两三个中心句。

3.根据段落类型和位置规律寻找中心句:记叙性段落、描写性段落的中心句应是概括性的话,常位于段首。综合性段落的中心句可根据表达方式的变化确定。叙述议论结合的段落中心句多是议论句;描写和抒情结合的段落的中心句多是抒情句;没有议论的段落,中心句是起概括作用的叙述句。

4.检验找到的中心句是否正确:①看其他较突出的句子是否围绕它来表述。②看这句话能否概括全段内容。③看这句话表述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可从前句或后句中找到有关内容概括后补充)

操作举例与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练习。自己的日子

A 有一次去乡下采风,同去的还有县里的一位宣传部长。在田头我们与一位老农聊开了。聊得正欢,老农问那部长:“你是干什么的?”我接过话:“这位是部长,每日在办公室看公文的。”老农又问:“除了看公文,还干活不干?”我一笑,就说:“还要开会,听汇报,迎接检查什么的!B”老农一听,唏嘘不已:“那日子怎么过!每日里见不到日头,不到野外吸几口新鲜空气,不去地里头舒活舒活一下身体,那日子怎么过。怎么过!”我一听懵了!C我心里正为这一颗汗珠摔八瓣的老农同情着呢!D却原来他并不觉得自己的愁苦

1.阅读这段文字,它的类型是 [以描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综合性段落]。

2.根据中心句的位置规律和段落类型判断,本段的中心句是 []。

3.检验:①前面的描述表明 [老农了解部长的工作情况后,认为部长那样的日子不好过],倒数第二句的抒情表明 [我原来不了解老农的情感],以上两方面对最后一句起(铺垫和反衬)作用。②最后一句中的“他”指老农

操作举例阅读材料:(《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儿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操作步骤:1.第一步:通读后判断段落类型。

2.第二步:看前后联系。文章前两段写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和整体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二段提到的“有山有水”中看做对下文的总提,三段分述山的景物特征,后面分述水的特征。

3.第三步:概括。①全段没有可作段意的中心句。②概括段意用小标题形式“雪后的小山景色”或“秀气的小山”、“济南冬天的山景”等。

4.第四步:检验。全段自始至终写小雪,写小山,段意最好能包括写雪和山这两个方面。

操作训练阅读材料(一):原 则王晓洁

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不必太认真”,凡事过得去就行,无论对人还是对己。我一直把它看成优点,认为可以免生许多闲气。但那短短几分钟经历,竟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

那是1993年的除夕之夜,我在德国的明斯特市参加留学生的春节晚会。晚会结束时,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在这个时候,谁不想早点儿到家呢?我和先生走得飞快,只差跑起来了。刚走到路口,红绿灯就变了。迎向我们的行人灯转成了“止步”:灯里那个小小的人影从绿色的、甩手迈步的形象变成了红色的、双臂悬垂的立正形象。

如果在别的时候,我们肯定停下来等绿灯。可这会儿是深夜了,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即使有车驶来,500米以外就能看见。我们没有犹豫,走向马路……

“站住。”身后飘过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的黑暗。我的心悚然一惊,原来是对老夫妻。

我们转过身,歉然地望着那对老人。

老先生说:“现在是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我的脸忽地烧了起来。我喃喃地道:“对不起,我们看现在没车……”

老先生说:“交通规则就是原则,不是看有没有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从那一刻起,我再没有闯过红灯。我也一直记着老先生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练习1.短文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2.短文主体部分有没有表达中心意思的句子?这一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3.若给主体部分概括出一个标题式段意,较恰切的一项是()

A.除夕之夜的故事 B.两对夫妇的故事c.交通规则就是原则 D.路口的红绿灯

练习阅读材料(二):分别归纳出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我自小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过了高丽界,海水竞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上自苍穹,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地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八月十八日夜,正是双星渡河之夕。晚餐后独倚栏旁,凉风吹衣。银河一片星光,照到深黑的海上。远远听得楼栏下人声笑语,忽然感到家乡渐远。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冰心《寄小读者》)

五、阅读一段文字

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段落可以是自然段,也可以是意义段(由几个自然段组合而成),段落与所处语言环境的其他内容有结构和意义上的联系,但自身的意义是相对独立的,要读好一篇文字,首先要会读一段文字。这就需要掌握阅读一段文字的方法。

操作步骤与要领

1.整体把握段落的表达类型、构成和在全篇中的位置,具体做法是:

①统观全篇,确认本段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什么,附带还用到哪些表达方式,了解本段在全篇中的位置。

②粗读全段,弄清全段由几句话或由几个自然段构成,为表述方便,可将句子(自然段)标上序号。

③看本段在全篇中的具体位置,了解本段的前后联系。

2.细读本段,理解词语和句子,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理清段内层次。具体做法是:

①抓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的意思。②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分清主次,弄清作者的表达思路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划分段内层次并概括层意。

3.结合层意,概括段落大意;体会段落写法上的特点;确认本段与全文的关系。具体做法是:

①用引中心句、合并层意或拟小标题的方法概括段意。

②从一个或几个方面体会段落的选材、表现手法、层次及语言表达等特点。

③联系文章题目和过渡句、段,分析本段与全文的关系,认识段落在文章结构和表达上的作用。

操作训练阅读《挑夫颂》选段:

(一)“不慕李白空长啸,应学挑夫担山来”(王英超《登十八盘有感》),人们说,挑夫有四敬:

(二)负重攀行,毅力过人。这是首敬。游人登山是为了观景,但山人攀高是为了负重,只有负重才显示他们的价值,而负重需要的却是坚韧不拔的毅力。据说,泰山的挑夫队自1982年组建至今,共往山上运送货物3000多万公斤,其中包括214微波站的大型发电机组,616台的五频道设备,山顶中心变电站的机电设备。

(三)脚踏实地,走技高超。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华山陡峭的鱼脊道,笔者大汗淋漓,提心吊胆,异常艰难地向上攀登,身前身后,只见挑夫们担着游人或山上宾馆需用的各种物品,在“要命”的鱼脊道上穿行,左右腿配合协调,平衡技巧令人叫绝,蛇线地绕过爬行的游人,他们一路凯歌直上华山顶。这不能不是一敬。

(四)为人服务,持久永恒。我国数十座名山险胜,开发的历史有多长,挑夫的历史就有多长。在张家界的天子山,我曾与号称“周一挑”的挑夫有过对话:“您如此长年累月当挑夫,不累吗?”

“唉,我挑了8年了,除了大雪封山,只要有游人,就有我周一挑。我们不来挑,哪来你们轻身登山啊。”是呀!游人与挑夫,方构成美妙的风景线。这是挑夫三敬。

(五)①吃苦耐劳,清贫生活。②挑山人信赖他们久经磨炼的脊梁,凭借挑物换来的血汗钱,维系一家人的生活,供养着儿女们读书学艺,而他们自己大都易地劳作,住的是窝棚、山洞,吃的是粗粮,喝的是山泉。③因为整天挑担登山,他们的肩头长满了厚厚的老茧,脚板磨成了黑黑的厚皮。④不义之财,他们一分不取;游人有难,他们鼎力相助;入夜歇脚,他们喝酒下棋,高唱“样板戏”。

⑤在泰山,笔者采访了一对“夫妻挑”,丈夫名日周大礼,媳妇叫做任小惠。⑥任大嫂不光白天当挑夫,傍晚歇挑后,还主动帮一些男士洗衣穿脚泡。⑦她满脸高兴地对我们说:“咱挣来的钱,是汗珠子砸在脚背上摔八瓣的实在钱,光荣着哩。”⑧言谈举止,令人起敬。

1找出每个自然段里文章结构层次上的标志。

2.分别概括(二)至(五)自然段的段(层)意。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3.用拟小标题和合并层意的方法概括这个意义段的段意。

知识积累:表达方式:

记叙的六要素:方法点津概括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方法指导: 什么或什么样的人(一般是主人公作为主语)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根据文章判断写不写)

例题讲解:下面两个自然段用两个事例表现肖邦对祖国深深的爱,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①1848年秋天,离开祖国18年的肖邦身染重病,处于弥留状态。他的姐姐从华沙赶到他身边。肖邦对姐姐说:“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祖国的,不过你一定要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肖邦临死前托付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②他又命人取出当年朋友们所赠的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请朋友们到时候把祖国的泥土撒在他的棺材上。肖邦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穴上撒上银杯里的泥土。他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送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后来,在肖邦诞辰125周年时,波兰人民为他重立了墓碑,墓志铭是:至爱所在,心之所在。

2、②自然段用两个事例表现肖邦对祖国深深的爱,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实战演练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实习课。我家离学校有三里路,白天不觉难,一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山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偏如兜着一只小兔。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有见过。总之,晚上实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汗。

一晚实习回来,刚上山岭时,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些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甚害怕的。”

以后,我每天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个火把走在我的前面。我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了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鸟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来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你父亲的火把。

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

2.题目中的“同行”既指,又指。

3.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B.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

C.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D.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

5.找出与第二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6.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

三、分析段内句子之间的关系

段落是由句子组成的,句与句之间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起来,共同表达段落的中心意思。分析段内句子之间的关系,既有助于加深对句意的理解,又有助于准确把握段落大意,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段内句子之间关系的方法也叫段内层次分析,是分析文章的基本方法之一。

操作步骤与要领

1.通读全段,确认段落的基本类型,给每句话标上序号。2.逐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确认有无中心句。

3.理清句子顺序,分析各句话之间的联系。4.根据句子之间关系的一般规律,分析和确定句子之间的关系。段内句子之间的关系大致有以下八个方面:

(1)总分关系。包括三种类型: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再总。

(2)概括与具体的关系(含点面关系、详略夭糸)可以是先概括后具体,也可以是先具体后概括。

(3)主次关系(含依附关系和有主次的序列关系)。一般是先主后次,极次的句子对主句是依附关系。也有少量重要性依次加强的,则为先次后主。

(4)呼应关系(含问答关系)。一般是前呼后应,呼应之间有其他句子隔开;问答关系则先问后答,答紧接着问。

(5)并列关系(含无主次的序列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相关或相对的句子并排起来,并列关系是相互的,前后可互换位置。

(6)启承关系。前句提起某个方面、某种情况,后句接续说下去。

(7)因果关系。有一因一果,也有一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可以是先因后果,也可以是先果后因。因果关系常有表示因果的关联词作标志。

(8)转折关系。两句话内容相反,常有表转折或让步的关联词在后一句子出现。

说明:以上八种关系是就两个句子之间说的。段中一个句子和甲句是这种关系,和乙句是那种关系,和丙句又会有另外的关系,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概 括 段 意

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步骤之一。它需要在分段和理解句意、弄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段落的内容加以概括,用精练的语句表述出来。学会迅速、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水平。

操作步骤与要领

1.通读全段,判断段落的基本表达类型;依据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和表达方式,判断段落的表达作用。

2.看本段和前后段的联系,统筹考虑段意的概括和表述方法。

具体可参照以下几方面: ①段前有总述或段后有总结,可将总结(总说)内容和分述的方面结合起来概括。②段的前(后)或段的首(尾)有过渡的句、段,可结合与本段内容有关的部分来概括段意。

③段的前(后)有呼应的段落或句子,可联系起来考虑本段该怎样概括。

3.根据概括段意的一般形式来概括。

①将找出的中心句直接引用过来作为段意。②将段中的几个突出的句子加以合并、压缩来表述段意。

③用自己的一句或几句简明的话概括段意。④用小标题或借用谚语、诗句、歌词及人物语言等现成语句来概括。

4.检验概括是否正确,锤炼表述段意的语言。

正确概括段意的一般标准是:①符合段落的表达特点。②能够包括段落中各句的基本意思,无遗漏,无强加。③尽

最后一课阅读训练及答案 篇6

(1)19,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许多地方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

(2)12月8日上午,暨南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老校长怀着异常沉痛的心情,主持着紧急而简短的校务会议。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室宣布:据来自报社的说,今天早上日本兵占领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日本兵正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开进租界。老校长低沉的语调抑不住心头的愤懑,课照常进行,但是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校长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们个个神色黯然。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更是紧蹙浓眉,他的眼里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芒,忧愤,悲切,伤痛,仇恨复杂而难以言喻。

(3)上课的铃声敲响了,郑振铎像往常一样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进教室,只是步履显得十分沉重。教室里依旧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他们仍然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摊开笔记本,鸦雀无声地准备(liacute;ng)听郑先生的讲课。郑振铎神情肃穆地环视着教室,鼻翼不由地抽(yegrave;)了一下,但还是忍住了眼泪。今天的事,你们大概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决定,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停课。

(4)郑振铎心里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他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个超人,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凝聚在一堂课中,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学生。这一堂课,他讲的格外亲切,学生们也心无旁(wugrave;),不停地做着笔记,即使平时最不认真的学生,这时也开始用功起来。

(5)10点30分,不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隆隆的车鸣声从远处清晰地传来,车轮沉重地滚动着,仿佛碾压在暨南大学所有师生的心头,令人沉闷得喘不过气。不一会儿,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卡车慢慢地逼近了校门。从学校顶楼的窗口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萧瑟的北风中,太阳旗鼓满着(xiāo)张的气焰,盛气凌人地招摇而至。

(6)郑振铎停止了讲课,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他挺直了身体,做了个立正的姿势,毅然合上讲义夹,严肃而又坚决地宣布现在下课!学生们随即站了起来,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伤感,没有悲哀,他们都已知道应该怎么办,应该走向哪里。许久,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同学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啜泣声。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从校长到工役,从教师到学生,所有的人用热血铸就的身躯,迈着可杀而不可辱的脚步,走出教室,集合在教学大楼前,炽热的心将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7)从此,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使命。郑振铎在暨大所上的`最后一课也成了他教书生涯的最后一课。但郑振铎先生在这最后一课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精神,报国壮志,却深深地教育影响着许许多多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

1根据文中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汉字。

2为什么要准确地记录1941年12月8日上午10点30分这些时间?

3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一句中噙颤抖表现了校长怎样的心情?找出文中对郑振铎先生类似的描写,说说好在哪里。

4第(5)段中没有直接写日本兵,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入侵者的?

5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中的坚决统一指的是什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参考答案:

(二)1.聆、咽、鹜、嚣

2.历史性的时刻,要准确地回忆,表明这些惨痛的历史,我们是无法忘记的。

3.略

4..通过太阳旗来表现日本入侵者的嚣焰。

阅读训练一年级 篇7

一、在模仿中感悟语言

模仿学习原理的提出者班杜拉认为:人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 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 也是学习规范语言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 模仿学习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有层次地推进,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 定向单一表达式训练。

一年级教材中最早出现的就是单句, 且形式多样, 如“哪里有什么”“谁是什么”“什么在哪里”。教学时, 教师应抓住这一类典型的句子, 凭借教材中丰富的词串以及阅读材料, 让学生进行规范语言的模仿训练, 去体会完整句的构成形式, 可以丰富学生的字词句积累。

2. 复合定向表达式训练。

一年级教材中几乎每篇拼音、识字、课文、训练都有插图相配, 对教学起着直观辅助作用。要用好这些素材, 教师可根据“有些谁?在哪里?在干些什么?”等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模仿多个单句, 训练他们的复合定向表达训练, 让他们去对照图文, 真实体会规范语言表述的次序、方式。

3. 变化定格表达式训练。

学生初步学习了规范语句的完整正确的表达方式, 并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 学生会发现不同句式的多样化, 此时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捕捉这些信息, 如并列式表述“有……有……还有……“一面……一面……”, 先后式表达“先……后……最后……”, 使学生从单句逐渐向简单的复句过渡, 在感悟语言中学习多种表达方式。

二、在采集中积淀语言

从小学教学的规律来看, 要做到语句内容表达具体、规范, 教师平时除了要求学生模仿学习语言文字外, 还应让学生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只有经过这样的长期有效积累, 学生的语言才会丰富, 才能真正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规范语言体系。

1. 多读。

首先, 一年级的学生刚学完拼音, 教师就可以让他们自己拼读一些有趣的词组, 还可以把一些有内在联系的词串让学生读。如军事类, 动物类, 食品类, 这些富有童趣的小故事恰好是刚入门的小学生最喜欢读的, 教师要多加引导, 并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 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 同时让一年级学生注意字的前、后鼻音, 平舌、翘舌音的读法, 克服拖调、一字一顿等朗读语病。

2. 多记。

规范的语言不仅仅指学生表达的句子完整即可。细细推敲, 更为重要的是句子内容表达还要做到具体, 要有语言文字美的意境。巴金如是说:“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背出来, 也就能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 也就能慢慢摸到它们的调了。”

实践中, 我们发现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 鉴于此, 教学中教师可补充一些和课文有联系的词语, 让他们做词语接龙游戏。其次, 让学生诵读优美的句子, 并记下来做小组传话, 比一比哪一组记得最多。

3. 多思。

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课文中有生动的片段、多样的句式、精当的细节描写、常用的修辞手法, 这些在学生一年级教材中就比比皆是。让学生多比较, 多思考, 这是行之有效的丰富积淀语言的好方法。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可以采用适当的练习, 分角色表演课文, 续说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等途径, 反复细读, 反复咀嚼, 引导学生在自悟、体味中理解消化以前积累的语言材料。

三、在实践中生成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指出:感悟和积累只是对外在语言的吸收和融入, 而运用才是对语言的内化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完成规范的语言训练, 通过外部语言逐步建构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的核心目标。

1. 连词语, 演一演。

一年级教材中的词语很有特色, 利用好这类教学资源, 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如“木马、滑梯、火车、山洞、转椅、荡船”, 它们都是公园的游园项目, 教学时, 让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 将识字与说话相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利用学生以前已玩过这些游园项目的经验, 让学生再一次回忆起各种游园项目活动时的情景, 以及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玩的, 再来演一演。这时, 学生就好比是在说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经历, 情趣盎然, 他们能够正确使用所学的词语。

2. 同文体, 编一编。

一年级的学生处在接触规范语言的起始阶段, 通过阅读课文,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引领学生借鉴同文体, 进行编一编的仿写, 让学生用所掌握的书本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样有助于把范文的表达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技能, 促使学生生成规范的语言。

如学完《秋姑娘的一封信》一文, 教师创设情境:“教师发现秋姑娘还有很多信没送完呢!她还会写给谁?又会说些什么呢?让我们赶快和秋姑娘一起给好朋友写信吧。”根据这些提示, 结合生活实际, 请学生们编一编故事。结果, 学生根据课文句式运用不同的动词, 结合生活常识, 故事编得合情合理, 饶有童趣, 较好地完成了规范语言的训练。

3. 抓空白, 补一补。

语言文字的精彩不仅指表面的语句, 还应包括潜藏在语言深处的某种暗示、某处省略等等。这些文本的适当留白正是学生的规范语言训练的契机所在。教学时抓住这些空白点, 引导学生联想、想象, 动手写一写, 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拓宽学生运用语言的渠道。

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快结束时, 教师问:“小朋友们, 花生果到底上哪儿去了?”“现在我是小松鼠, 你能告诉我吗?”学生们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结合课文的理解, 及时续补内容, 将语言、动作、神态结合起来进行详细的描绘。这样的补白叙述一举多得, 既深化了对课文的解读, 又及时丰富了语言, 并且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生动地再现了教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并与课文的语言融为一体。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篇8

长孙无忌,字辅机。性通悟,博涉书史。从秦王①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或有言无忌权太盛者,帝持表示无忌曰:“我与公君臣间无少疑,使各怀所闻不言,斯则蔽矣。”因普示君臣曰:“朕子幼,无忌于我有大功,视之犹子也。疏间亲、新间旧之谓不顺,朕无取焉。”无忌亦自惧贵且亢,后又数言之,遂解仆射。进册司空,知门下、尚书省事,无忌辞,又因高士廉口陈“以外戚位三公,嫌议者谓天子以私后家”。帝曰:“朕任官必以才,不者,虽亲若襄邑王神符,不妄授;若才,虽仇如魏征,不弃也。夫缘后兄爱昵,厚以子女玉帛,岂不得?以其兼文武两器,朕故相之,公等孰不曰然?”无忌固让,诏答曰:“黄帝得力牧,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为五伯长;朕得公,遂定天下。公其无让!”

太子承乾废,帝欲立晋王,未决。帝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异议者斩!”帝顾王曰:“舅许汝矣,宜即谢。”王乃拜。帝复曰:“公等与我意合,天下其谓何?”答曰:“王以仁孝闻天下久矣,固无异辞。”于是遂定。以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自此始。

帝曰:“无忌应对机敏,善避嫌,求于古人,未有其比;总兵攻战,非所善也。”

太子即位是为高宗进无忌太尉固辞尚书省许之帝欲立武昭仪②为后无忌固言不可帝密以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许敬宗数劝之无忌厉色折拒。

后既立,以无忌受赐而不助己,衔之。敬宗揣后指,阴使洛阳人李奉节上无忌变事。帝惊曰:“将妄人构间,殆不其然。”敬宗具言:“反迹已露,陛下不忍,非社稷之福。臣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帝终不质问。遂下诏削官爵封户,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所在发兵护送。

……无忌投缳卒,籍没其家。期亲皆谪徙。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秦王:李世民。②武昭仪:武则天。

1.以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持表示无忌 表示:表明

B.公其无让 无:通“勿”

C.知门下、尚书省事 知:主持、执掌

D.帝终不质问 质问:当面询问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外戚位三公 以无忌为太子太师

B.无忌于我有大功 以扬州都督一品俸置于黔州

C.以其兼文武两器 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

D.朕故相之 非社稷之福

3.以下六句话,全都属表现长孙无忌“辞让”的一组是()

①遂解仆射②固辞尚书省

③无忌辞④无忌固言不可

⑤固无异辞⑥无忌固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无忌天资聪颖又博涉书史,跟着李世民到处征战,立下卓异功勋。李世民继位后更是尽心辅佐,因文武兼备,所以高爵显位。

B.有大臣上书说长孙无忌权力太大,太宗认为这是离间君臣关系。还有人说长孙无忌凭借着皇帝大舅子的身份位列三公,这是皇帝偏爱后家。太宗以自己任用官员唯才是举的事实,否认了这种说法。

C.高宗欲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即使皇帝赏赐财物并亲自上门做工作,还对他的儿子加官晋爵,许敬宗也多次劝说,无忌仍然严词厉色拒绝。

D.长孙无忌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触怒了皇帝,高宗于是暗地里指派许敬宗安排洛阳人李奉节诬陷他要谋反,借机下诏削除无忌的官爵封户,贬到黔州。长孙无忌被迫上吊自杀。

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朕任官必以才,不者,虽亲若襄邑王神符,不妄授;若才,虽仇如魏征,不弃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无忌应对机敏,善避嫌,求于古人,未有其比;总兵攻战,非所善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划波浪线部分断句。

太 子 即 位 是 为 高 宗 进 无 忌 太 尉 固 辞尚 书 省 许 之 帝 欲 立 武 昭仪 为 后 无 忌 固 言 不 可 帝 密 以 宝 器 锦 帛 十 余 车 赐 之 又 幸 其 第 擢三 子 皆 朝 散 大 夫 昭 仪 母 复 诣 其 家 申 请 许 敬 宗 数 劝 之 无 忌 厉 色 折 拒。

7.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简要阐述长孙无忌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A(“表”为别人参劾长孙无忌的奏章,示为“给……看”。)

2.C(都解释为“他”。A项“凭”、“让”;B项“对”、“向”;D项“他”、“的”。)

3.C(①叙述主体是皇帝,不符合题干要求。②推掉尚书省的职务,符合题干要求。③对于让他进册司空、知门下、尚书省事,他又推辞。符合题干要求。④这是他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不符合题干要求。⑤说立晋王为太子,天下人没有反对意见。不符合题干要求。⑥ 说明长孙无忌坚决推辞对自己的任命,符合题干要求。)

4.D(长孙无忌反对立武则天,高宗肯定也不高兴,但不至于借此就杀掉帮助自己得天下的亲舅舅。此举直接触怒的是武则天。善于观颜察色溜须拍马的奸臣许敬宗为讨好武则天暗地里指使李奉节上表诬陷长孙无忌。)

5.(1)我任命官员一定要凭他的真才实学,要不是这样,即便是亲得像襄邑王李神符一样是我李家的骨肉,也不随便给他官做;如果真的有才华,即便像魏征一样的仇人,我也要重用。

(2)长孙无忌反应机敏,善于避嫌,就算遍求古人,也找不到能比得上他的人;带兵作战,不是他所擅长的。

6.太子即位/是为高宗/进无忌太尉/固辞尚书省/许之/帝欲立武昭仪为后/无忌固言不可/帝密以宝器锦帛十余车赐之/又幸其第/擢三子皆朝散大夫/昭仪母复诣其家申请/许敬宗数劝之/无忌厉色折拒。

7.皇上让他做相国,他坚决推辞,说明他坚守操持;高宗想立武则天为皇后,无忌坚持说不行,说明他固执己见;拒绝武则天母亲的求情,说明他坚持原则,不知变通。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襄阳受围五年,宋将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即其地造轻舟百艘,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碇出江。贵先登,顺殿之,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縆攒杙数百,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縆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竹园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十张顺、张贵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先登,顺殿之,径犯重围 径:直接

B.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 顾:看望

C.众皆辟易 易:容易

D.举流星火示之 示:向……示意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

B.有浮尸溯流而上 而大兵得逃卒之报

C.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 乃别文焕东下

D.素为诸将所服 俾为都统

3.下列语句都能反映张顺、张贵作战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的一组是()

①贵先登,顺殿之,径犯重围

②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③乘夜顺流断縆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④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

⑤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

⑥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襄阳被元军围困多年,宋人了解到襄阳的西北部有一条清泥河,就在那里造轻舟百艘,招募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他们抱着为国家牺牲的精神,从水道乘舟援赴襄阳。

B.在冲击元军水阵时,张贵身先士卒,张顺殿后,义军径犯重围,从夜漏三刻发兵至黎明即进入襄阳,可见义军之勇势不可当。

C.张贵还军时派遣两名“能伏水中数日不食”士兵赴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履险如夷,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既离险地,又迅速将郢“助夹击”的消息还报张贵。

D.本文在写作艺术上颇具特色,描写刻画两位主人公分别用了不同的手法。在战事中,写张顺主要是正面描写,写张贵主要是侧面描写。他们性格虽不同,但同是忠于祖国的民族英雄。

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

1.C(辟易:败退)

2.C(A项,前者为目的连词,译为“来、以便”等;后者为介词,译为“因为”。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前者表修饰;后者表转折。C项,两个“乃”都是副词,表示后一行为紧接前一行为而发生,译为“于是、就”。D项,前者是介词,“为 ……所……”,表被动的固定格式;后者是动词,译为“做、担任”。

3.A(①句正面描写张贵、张顺身先士卒、勇赴死地的英勇气概。②句侧面表现张顺作战时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③前句表现战士英勇无畏,后句说敌人都被惊退。④前句说敌人大军拦击,后句说张贵将士以死抗战。⑤句说张贵部队作战已经困乏,又出乎意料之外,被伤殆尽。⑥句表现张贵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4.D(“在战事中,写张顺主要是正面描写,写张贵主要是侧面描写。”说反了。)

5.(1)这一去必死无疑,你们中有人(如果)不是出于自愿,应当立刻离去,不要败坏了我们的大事。

(2)守城的人都哭了,城中的人丧失了勇气,吕文焕杀了四个投降的士卒,把张贵埋在张顺的墓旁,建双庙祭祀他们。

【作者简介】

王学华,高级教师,执教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上一篇:周恩义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下一篇:酒店内部表扬信-表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