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教研方案(共12篇)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为了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水平,激发幼儿园孩子和老师们学好用好汉语言,为了给我们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的平台,我园决定本学期在园内举办语言教研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的指导思想:
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意识到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
二、活动目标:
探索适合本园的语言教研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活动对象:更合镇幼儿园全体教师和全体幼儿。
四、活动的组织及时间安排:
1、组织机构:xxx幼儿园
2、活动策划人:xxx、xxx。
3、评委:xxx、xxx和参加教研的全体老师。
4、时间:大班级组:10月14—17日,中班级组:10月29日—31日,小班级组:11月5日-6日。
五、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以语言领域开展的各项活动,活动内容健康,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语言领域的目标组织活动。
大班语言领域教育目标:
1、能认真倾听别人谈话,理解对方讲话的要点,并能有意识地注意对方的反应并做出正确的应答。
2、能主动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加讨论和辩论,愿意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在集体面前讲话清晰,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
3、乐意欣赏各种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表达的情感,在欣赏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作品带来的不同的美感体验,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尝试根据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及结构,联系个人已有经验扩展想象,进行仿编和创编。
4、喜欢阅读图书,知道可以从书籍,报刊杂志和电脑中获得信息,初步了解书面语言和口语的不同表达方式,对阅读文字感兴趣,认识常见的文字,认识自己的名字,能用自己姓名或喜欢的图案标记自己的物品,有较好的阅读习惯,能观察到图书画画的细微变化,能用绘画的方式制作图书。
5、积极学说普通话,发音较准确,清楚,声调基本正确,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用普通话交流。
中班语言领域教育目标:
1、乐意围绕一定的话题与老师、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大方的在集体面前说话,能集中注意倾听别人说话,学习用输液的方式与人谈话。
2、能够认真观察并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发生事件的先后顺序,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观察到的内容,愿意主动在集体面前讲述,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适当的讲述方法。
3、在游戏中练习和巩固发间,学习正确使用词汇 和完整的句式与人交谈,能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尝试与人合作制定规则展开游戏活动。
4、积极参加文学活动,主动感知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能初步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特征、情节变化,并能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发起和参与围绕作品内容展开的讨论,能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通过想象仿编或绪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5、喜欢倾听他人朗读图书中的内容,愿意和他人一起阅读图书,能初步理解图书中的画面内容,愿意预测故事情节发展,并就图书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初步了解图书的基本构成,愿意在真实的活动使用绘画或涂写等手段实现交流的目的,愿意尝试合作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
小班语言领域教育目标:。
1、有表达的愿望,愿意与人交往,能用较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与需要,说话时态度自然,有礼貌。
2、能安静地倾听别人讲话,听懂后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的讲话的习惯,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3、喜欢听故事、朗诵儿歌,在理解文学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语言、动作有感情地表达,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4、喜欢阅读图画书,学习看书的方法,初步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喜欢发现、指认、讲述画面中的人或物,感受口头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
5、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六、评奖奖项设置:以级组为单位,按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一进行评奖。
目前幼儿园教研活动存在问题:1.教研活动问题缺失;2教师沦为旁观者;3.活动评议流于形式;4.规模过于浩大;5.观摩活动无分析研讨。
我们针对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寻找科学有效的教研方式, 以求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幼儿园组织教研活动的策略如下:
一、幼儿园教研活动选题的策略
1. 教研活动选题必须具有真实性
宁可留下真实的遗憾, 不要追求虚假的完美。教育是一门科学, 需要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精神。教师不要为了追求完美的“现场”往幼儿身上“渗水分”。真实的活动情景才能反映出师幼互动过程, 真实的活动才能让研究者从中得到启迪。因为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都是难得的、可贵的, 它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不同的教和学的问题, 这些都是值得探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是观摩者最好的教研资源。通过对这样的现场进行的反思和研讨, 既启发了自己也启发了同伴, 既成长了自己也成长了同伴, 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案例:
研讨话题来自教学、真实可行。
1在《小老鼠和泡泡糖》活动最后幼儿对教师提问出现了四种不同答案, 教师会对答案做怎样的价值提升?
2《亲亲我》活动中, 教师在范唱过程中如何向幼儿进行情感传递?
2. 教研活动应具有鲜明的主题
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应有鲜明的主题, 才能使每一次教研都实现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而这个鲜明的主题应是来自于日常教师们在幼儿园课程领域的实施中普遍遇到的。
案例:
教研主题鲜明, 目的明确。
活动主题:宝宝的一天———托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的研究
活动目的:
针对托班游戏化课程研究中托班一日活动的安排的随意性及与小中大班的相同, 不适合此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 同时更加深入的完善游戏化课程内容的实施。
3. 教研活动应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教研组长在学年开始应有对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梳理出共性问题, 也可是日常教学管理中自己发现的共性问题, 制定教研计划。对每次教研活动应有预期的思考, 从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如老师们提出“游戏后的讲评”、“自主活动后的讲评”等常常感到组织效果不理想,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了我们研讨的专题。于是, 我们有意通过多次活动再现此环节, 让老师透过活动反复研讨。最后老师们认为, 该环节在活动中不应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 而应该是根据活动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当时的情景, 灵活处理。有了这一层的认识后, 老师们又开始对不同的情景提出了不同的对策, 并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案例:
一次, 一位教师提出在试教过程中, 最感困惑的是教学活动提问的准确性, 于是在提前一周发布的教研活动的安排中, 我们出示了她的问题, 在观摩教学活动时, 有意安排几位老师分别记录她的提问及幼儿的反应, 尽管在后面的研讨过程中, 没有对课进行全面的评价, 由于问题的提前发布, 比较典型, 一些教师在参与研讨前, 对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进行了整理, 也有的老师阅读了相关的资料, 有备而来, 参与度有所增强, 研讨比较深入。
又如幼儿游戏活动中, 教师如何指导的问题, 我们曾让执教者与同伴重温现场———看录像, 当执教者看到自己操纵着幼儿的手与幼儿同伴玩“石头剪子布”时 (那是因为两位幼儿不分胜负时, 教师介入的行为) , 她惊奇地说:我怎么会这么做呢?由此, 我们看到老师的观念在转变, 老师的教学行为在转变, 更是看到老师的专业也在成长。
二、幼儿园教研活动组织的策略
1. 合作设计目标协作式
这种形式的教研是指某一个小组成员间密切协作, 完成一个教研目标。小组成员间是积极配合的, 既动脑、动口又动手;目标是较小而具体的, 可以是设计一个活动, 讨论一个案例, 或是解决教师教学中一个困惑的问题。它的特点是教师向教师发出邀请, 在教研组长的指导下, 由教师主持, 同伴与同伴座谈、讨论或观摩等, 大家积极思维, 畅所欲言, 说自己的认识, 说自己的创意, 共同配合, 完成一个课件制作或解决一个问题等。所研讨的问题都是来自教师亲身实践中, 以教师熟悉的专业生活为原点, 共同探索未知的知识, 体验共同的创造。小组教师都可以成为主角, 人人成为主体, 呈现出和谐协作的专业氛围。
2. 智者引领亮点展示式
这种教研形式多是指富有鲜明精彩点的观摩教学活动, 也可以是活动研讨。在设计这种观摩教学活动时, 通常是教研小组与上课教师针对某个专题, 突出某几个亮点, 共同研制、设计。大家的共同研制, 一般要历经苦心智劳筋骨、共同创意、共同感到满意的设计过程, 然后再与更多的教师共同观摩、讨论。活动后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有意造就的和谐、温馨的气氛里, 让上课教师说“自己的上课故事”, 其他人饶有兴趣地聆听, 体验她讲的感受, 分享她的激动和快乐。一般来说, 这类活动教学亮点较多, 问题较少, 讨论主要说亮点, 问题不是不说, 另择其他形式。亮点展示实际上是教师专业的高层次体验, 与同伴讨论, 大家对上课教师的专业劳动进行赏识、肯定, 这是体验的又一次回放, 使大家的体验又达到一个高潮。智者引领亮点展示能培养教师的成就感, 使教师们产生幸福感, 从而获得职业信念。
3. 主动参与舞台主持式
这种教研形式是让教师以自己选定的教研问题, 亲自主持本次教研活动, 让教师走到教研的台前来。
现以一种具体的形式———“第一次约会”为例来介绍:本次主持教研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困惑, 选定题目, 或列好提纲, 以请柬的形式发给被邀请的教师, 应邀教师把自己的见解或所提供的资料依时间安排表发往主持人手里, 主持教师取出资料, 进行学习、掌握等整理后, 约定时间、地点主持研讨。这种形式的教研从迎合教师个体的需要出发, 吸引教师们参与进来, 研究问题, 研究材料, 都有研究行动, 都给予陈述机会, 解决问题不追求“标准答案”。内容就在实践的面上, 形式亲切灵活。大家在同伴的主持下, 平等对话, 体验专业生活, 让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教师教研的自觉、主动参与, 使教研活动富有实效性, 幼儿园的教学研究风气也就更为浓厚。
4. 同课异构案例对比式
这种教研形式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或提供两个相同相近的案例, 激发并引导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 这样教师能够清晰地明辨一个理念或一种策略。为了能给大家创设一个宽松、亲切的心理环境, 使大家知无不言, 常见的具体形式例如有“我说案例”、“同课异构”等, 这些形式的特点是能引起教师的发言兴趣, 能让教师联系熟悉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和经验, 开拓教师的思路, 使大家都多多地受益。
5. 园际联动合作交流式
它是指两所幼儿园相互选派教师到对方幼儿园参加教研活动。我们利用总园、分园有利的资源, 以总园向分园发出邀请, 内容依据双方实际需要协商而定, 一方教师应邀前来主持。不同思维的教师、不同幼儿园、不同的地域风格的教学, 易使教师开阔视野, 打开思路。它在特点上仍然是易学好用, 追求实效。虽然是外来幼儿园的教师, 但仍然是来自一线的实践或共同面临的挑战, 是教师所需要的内容。外园教师的“独特性”, 教学的独特“风味”, 可使本园教师耳目一新。中国有一句大家都认可的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就是说别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好, 别人在做的事自己也要做。请进来的教师能做好, 本园的教师就容易被调动被激发。随着这样有实用价值的教研活动的常态化, 不仅可以相互促进教研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而且还增加了大家的友谊, 促进共同发展。
三、教研活动讨论的组织策略
教研组长要善于动脑筋, 改变教研活动的一成不变性, 讨论方式的多样性, 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如果每次讨论的形式都很单一, 教师难免会厌倦, 失去兴趣和参与热情。讨论的方式有很多种, 教师应当结合现实的教学情境, 研究并灵活选用最为有效的讨论方式。
1. 任务分工式讨论
各个小组内再进行任务分工, 在各自完成自己分得的任务后, 再进行集体讨论, 这样可以使每个人的责任更加明确, 机会更多。
2. 滚雪球递进式讨论
先两个人讨论, 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渐增加为三个人、四个人……的讨论形式, 使讨论的范围不断扩充。
3. 书写反思式讨论
不一定上来就用语言交流, 可以要求教师把想要发表的意见写下来, 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避免了讨论时表面热闹, 却没有实质性进展的状况。
4. 小组协作式讨论
每组根据教研活动讨论题, 小组设计图示, 专人做记录, 专人做小组交流发言,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人人要表达自己的看法。讨论的方法还有案例式讨论、问答式讨论、智力拼图式讨论、辩论式讨论等形式, 可以灵活采用, 以达到讨论的最优效果。
一、通过“一课多研”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反思中学习
每学期班级教育总结时,我们要求教师对教材中有难于把握或有困惑的问题都写在上面,以便在来年用“一课多研”的方法解决,即“一个内容,多人讲或一个内容一人多次讲”。我们把课后的研讨作为重点,使每个教师在讨论中,找到解決的办法和对策,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间的学习。
如大班的《认识日历》,在三个平行班由三名老师来上,内容目标相同,但是教育效果各不相同。我们在讨论时,孙悦老师感触最深:“时间概念对幼儿来说较为抽象,尽管我在活动中,把各种日历、月历、年历都用上了,孩子们就是难以配合,但是丁丽老师将年历进行了拟人化——年妈妈有许多日娃娃,住在大小不一的月房子里,孩子们学习兴趣很高,还发现了闰月的问题,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以前我总是认为是孩子的问题,现在看来完全是我自己的责任,这样的教研活动太有说服力了,不用大家说,我自己脸就红了”。
分析评价:“一课多研”比以前由指定教师承担的观摩课和示范课更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过去“能力强的教师机会多,能力差的教师远远躲”,现在教师在相互的学习中,激发了潜在的能力,加强自身学习成为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别人的事变成自己的事。后来孙悦老师在《认识时钟》的教育活动中,把分针、时针形象化,小白兔与小乌龟赛跑,孩子们学起来饶有兴趣,老师不仅体验到了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在“一课多研”中学会了寻找差距,学会了反思,找到了教师人人学习的动力。
二、通过专题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在反思中研究
如果说:“一课多研”是展开教师互相之间的学习竞赛,那“专题研讨”就是体现了班与班之间进行的竞赛,如五大领域或薄弱学科方面的研讨,充分发挥了各班级教师之间的合作力量。
如我们搞的区域活动研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活动,但是由于孩子们多,需要准备的半成品、材料也多,孩子们精力较分散。所以,幼儿园里常常是有参观的、检查的,才组织孩子们玩,平常就放在玩具柜里或收起来。
案例一:大一班在开展了丰富的区域活动,孩子们见有客人来,就 “人来疯”,一会玩这,一会玩那,气的老师顾这顾不了那。大二班的孩子们在玩娃娃市场,孩子们细声细语买卖着东西,悄然无声,没有真正投入,有点闷。
“针对区域活动难组织”这一专题,我们进行了讨论分析:大一班乱的原因是不经常玩,孩子们什么都想玩玩。大二班闷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体验,像做“秀”。另外还有材料不足孩子多,不容易组织,使得有的活动玩一次就够了,孩子不能长久保持兴趣的问题。
解决对策:
1.针对孩子多,每月少开几个区域,材料让孩子们平时多收集,分梯次分阶段进行。
2.开放的时间长一些,开设的区域从幼儿意愿出发,尊重幼儿选择。
3.多开发适合幼儿的本土资源材料。
对策的实施改变了区域活动质量,大一、大二班在区域活动中有了新举措,收到了好效果。
案例一:大一班,在美术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开设以美术为基础内容的各种活动,活动内容由易到难,纸屑粘贴、彩沙拼图等精彩纷呈,孩子们井然有序,活而不乱,津津乐道。
大二班,以编织蜡染为基本材料,进行纸编、草编、线编各种简单有趣的蜡染技术,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发展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幼儿玩的乐此不疲。
分析评价:这两班的活动,既丰富又突出了特色,引起全体教师的关注。区域活动内容要围绕班级的课题研究或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对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要不断加深难度。以大一班为例面面俱到,华而不实的区域活动不能推进幼儿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教师从幼儿的能力出发,让所有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也在区域活动的组织探讨中找到了解决对策。
三、通过“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过去我园是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成立课题小组,然后根据自己的计划完成自己的子课题,也就是说写一篇“心得”或“经验”。现在我们由从教师中征集的问题入手提炼出急需解决的问题,拟定园本教研课题,由全体教师完成。
2004-2005年,我园提出“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的课题研究。各班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除了在音乐、美术的集体活动中下功夫,还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对孩子情趣的培养。大一班《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大二班《通过文学活动激发幼儿的艺术情感》;大三班《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中班《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分别从这四个子课题开始研究,由于各班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有可操作性,教师研究起来有信心,课题研究较为顺畅。在2005年庆“六一”活动中,孩子们各个上阵,室内外到处是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孩子们编织、蜡染、粘贴精彩纷呈,舞蹈、歌声引人入胜,诗歌朗诵、讲故事绘声绘色。一时间,幼儿园里成了歌的海洋、画的世界。课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分析评价:这样的课题研究,能够从教师的实际工作出发,既减轻了教师的为难情绪。也能使课题研究更深入更有价值,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施甸县仁和幼儿园 2016年4月18日
仁和幼儿园结对帮扶教研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6年4月19日早上9:00-11:30
二、邀请嘉宾:
教育局领导、县幼儿园园长、甸阳镇中心学校及甸阳街道幼儿园、由旺幼儿园、仁和镇中心学校及各幼儿园园长。
三、活动方式:
1、以结对帮扶送教下乡为主题,本学期4月份为结对帮扶的第一阶段。邀请街道幼儿园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两个集中教学活动展示。
2、本园大班级组的早操活动展示、大班围棋活动的展示,活动结束后邀请嘉宾并对本次活动进行指导。
四、活动内容:
1、晨间操展示:早操分为徒手操及器械操,器械操我们使用的是矿泉水空瓶子进行展示(废旧物品的利用)。
2、集中教学活动:大班艺术领域《孔雀舞》。
3、集中教学活动:大班健康领域《好玩的气球》
五、活动目的:
1、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促进城乡幼儿园发展的同时,提升我园的办园水平。
2、根据幼儿园目前状况、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本次结对帮扶工作重点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发展,在保教质量上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3、杜绝小学化教育,通过开展围棋活动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打造幼儿园特色教学、校园围棋文化。通过这次活动让教师转变思想、积极上进。并在各项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六、其他事宜:
邀请嘉宾合影、邀请嘉宾在幼儿园就餐。
附:活动流程
施甸县仁和幼儿园 2016年4月18日
幼儿园结对帮扶教研活动流程
1、幼儿园大班早操展示。
2、集中教学活动:大班艺术领域《孔雀舞》杨波老师。
3、集中教学活动:大班健康领域《好玩的气球》段学琴老师。
4、大班围棋教学活动展示《叫吃练习》李亚娟老师。
5、邀请嘉宾合影。
6、邀请嘉宾在幼儿园就餐。
7、活动延伸: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为适应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索以园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和区域推进园本教研制度的行动策略,进一步推进我园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我园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我们的教研活动更侧重于关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事件开展以案例研究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活动。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入手,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为教师提供展开教师间互动研讨与交流的平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达到全园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提高园本课程开发、建设能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2、 通过对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内容、形式等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在教师的心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素质等方面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观点,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的经验,推进我园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
三、工作方式
四、教研活动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
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全面性。
全园任课教师是参与的主体,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
3、互动行。
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在听评课活动中达到共识。
五、活动实施的要求。
1、各学科的执教者要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根据所任班级的具体情况,提高本园的幼教质量。
2、在活动中,要坚持玩中学,学中玩的原则,在快乐中发展孩子的能力。
3、各执教者要高度重视,态度认真,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授课的准备。
4、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评课活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幼儿园现有教师35名,除了几名骨干教师之外,年轻老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美术、音乐等非幼师专业的大学生,他们没有教学经验,幼儿园整个教师队伍年轻化,虽然经过去年的潜心学习,老师们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于实际的带班技能和经验却非常的缺乏,在面临蜂拥而至的孩子们时,他们会手忙脚乱,为此今年的教研活动要突出实效性和实际操作性。
二、教研思路及目标:
我们以《幼儿园指导纲要》和《指南》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园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实际水平,今年的教研思路确定为“两个三”和“一个期待”,即:打好三个基础,提高三个水平,期待一个收获。其中三个基础包括:规范幼儿园的管理;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夯实教学常规。三个水平是:提高教师的带班水平;提高教师开展教育教研活动的水平,凸显幼儿园的特色;开展专业基本功竞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个期待是:寻找幼教专家的指点,在不断摸索中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1.规范幼儿园管理,融合教职工思想,形成具有合力的教职工群体。
根据我园情况,要做到方方面面的融合,教师之间的融合、教师与环境的融合,教师与幼儿的融合,因此通过贯彻幼儿园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完善幼儿园的各项规范,形成适合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凝聚老师们的力量,汇聚思想,形成具有向心力、战斗力、亲和力的团队。
2.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在贯彻幼儿园一日生活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结合带班经验和工作实际,不断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3.夯实教学常规,打好工作基础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已成为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每位教师要不断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走发展内涵之路。针对我园年轻教师较多的现状,今年的教研活动从最基础的技能培养开始,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反思、如何更好的制定周计划,书写教育笔记,个案分析,建立成长档案等,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
4.深化教研改革,以人为本,提高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创新教研方式,让老师们主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真正地实现“我要学习、我要提高”,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同题开课,提高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二是分层指导,齐头并进,通过给骨干教师压担子,让骨干教师带徒弟,加快骨干教师的成长;给年轻教师结合实际的指导,使年轻的教师尽快的胜任幼儿园的工作,让每位教师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大的提高。三是组织各项竞赛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做一个一专多能的老师。四是通过各种形式来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供外出观摩学习、姊妹园交流、网上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在“活动设计”和“教学后反思”的能力。
(2)开展多层次的教学展示活动,促进教研质量的提高。
青年教师同题开课活动:本学期将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锤炼上,以同题开课、独立备课、师徒研课等主要形式,鼓励青年教师在一日活动的组织和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刻苦钻研,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本学期,计划在11月、12月进行教龄5年以下青年教师的同题开课,活动采用自主报名的方式,优胜者今后将推荐参加园级以上的教学展示或评优课。
(3)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及时给教师整改意见,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断得到提升。
(4)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研活动常规化,增强教研实效。各年级组每周三下午开展一次年级组教研活动,园领导采用蹲点的形式参与教研组的研讨活动,针对专题研究中的问题切实开展教研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在活动探讨中得到收获与启发,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5)切实保证两周一次的大教研活动,以游戏的观察记录及指导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研讨的专题,通过研讨引领教师把握新理念,对问题作深入的剖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引导大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5)密切家园联系,做好家访工作。办好每期家教专栏,每班根据主题活动及时更换家长园地内容,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继续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和举办家长会、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6)加强教师教育经验的撰写与交流。教师要注重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经验文章的撰写,并在期末写出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新纲要对教师理念和教育技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努力开创我们幼儿园的新局面。
5.针对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确立教研课题,开展一系列的园本教研活动。
1.经历阅读、思考、解答并与同事交流关于乘法口诀教学研究的相关资料和问题的过程。
2.了解乘法口诀中“大九九”与“小九九”的概念;明确“小九九”口诀的不足, 知道弥补不足的方法。
3.能够明确乘法口诀第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环节;乘法口诀分成两个阶段教学的不同点。
4.能够对乘法口诀进行多元表征;能够设计出多种不同形式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二、活动内容、形式与时间
1.数学组教师独立解答关于乘法口诀教学的相关问题, 并与同事交流;独立解答时间约2小时, 交流时间约1小时。
2.教研组确定一位教师上一节“乘法口诀教学” (可以是第一课时) 的教研课, 其他教师听课后评课。听课时间约40分钟, 评课与交流时间约1小时。
可以根据学校教研活动的时间和教研组教师的情况, 选择下面“活动前准备”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与交流。
三、活动前准备
解答下面的问题, 并准备交流。带“*”的题有一定的难度, 但可以作为专题进行研究。
1.想一想, 写一写, 哪些基础知识直接与学习乘法口诀有关?乘法口诀与以后学习的哪些内容关系密切?
2.想一想, 算一算, 你能够背出来的乘法口诀是45句的, 还是81句的?查一查你们学校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 上面的乘法口诀是多少句的?
3.阅读下面的材料, 并回答问题。
乘法口诀有“小九九”与“大九九”两种形式。“小九九”是指在每句乘法口诀里表示相乘的两个数, 第一个数总是不大于 (即小于或者等于) 第二个数, 当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相等时, 该数的口诀就结束了。例如, 4的乘法口诀, 一共只有四句, 即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而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等等口诀, 分别在5、6等数的乘法口诀里。这样从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共有1+2+3+……+8+9=45句。
“大九九”是指不管哪个数的乘法口诀都是从1到9, 例如, 4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五四二十, 六四二十四, 七四二十八, 八四三十二, 九四三十六。
这样从1到9这九个数中每一个数的口诀都有九句, 共有9×9=81句。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你觉得, “小九九”与“大九九”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如果说“小九九”有利于记忆, “大九九”有利于试商, 你觉得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 如果要解决下面的除法问题, 你会分别用哪一句口诀试商?
15÷3=?24÷4=?35÷5=?
想一想, 如果一个学生背的是“小九九”的口诀, 这个学生在解决上面的问题时, 怎样找到那句合适的口诀?如要解决15÷3=?在3的乘法口诀中, 有“三五十五”这句口诀吗?如果一个学生背的是“大九九”的口诀, 那么, 这个学生又会怎样解决上面的问题?
(3) 想一想, 写一写, 遇到解决怎样的表内除法问题时, 背“小九九”口诀的学生在试商时, 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你觉得应该如何克服“小九九”口诀表的这种不足?
(4) 下面是一张小九九的乘法口诀表, 如果你引导学生背诵口诀, 你会按照怎样的顺序让学生背诵?
如果有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按照横 (行) 的顺序背、按照竖 (列) 的顺序背以外, 还引导学生“拐弯背”, 即先按照横的顺序背, 当横的方向背完后, 再按照竖的顺序背。例如, 从一四得四开始横着背到四四十六, 然后拐弯, 从四四十六开始竖着背, 一直背到四九三十六。想一想, 让学生用这种“拐弯背”的方法记忆口诀, 有什么好处?
(5) 有教师在引导学生背乘法口诀时, 要求按照口诀的积从小到大背。即从积是1开始, 一直到积是81。具体的做法是:
1 (一一得一) ;2 (一二得二) ;3 (一三得三) ;4 (一四得四, 二二得四) ;5 (一五得五) ;6 (一六得六, 二三得六) ;7 (一七得七) ;8 (一八得八, 二四得八) ;9 (一九得九, 三三得九) ;10 (二五得十) ;11;12 (二六十二, 三四十二) ;13;14 (二七十四) ;15 (三五十五) ;16 (二八十六, 四四十六) ;……
你觉得这样的背诵方式有什么好处?
4.下面是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写乘法口诀时的顺序。
(1) 浙教版、江苏版和西南师大版教材中乘法口诀的内容, 按照数从小到大的顺序编写, 即从2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一直到9的乘法口诀。
(2) 北师大版、人教版和青岛版教材乘法口诀的内容, 按照5、2、3、4、6、7、8、9的乘法口诀顺序编排。即把5与2的乘法口诀最先教学, 然后其余的几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编写。
上面两种不同的编写顺序, 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如果你上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 你会怎样设计教学过程?简要地写一写过程。
6.如果设计乘法口诀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思路是:从具体到半具体半抽象再到抽象, 即从实物图 (具体) 到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半具体半抽象) 再到口诀 (抽象) 这样的顺序教学, 那么可以设计下面的教学环节: (1) 情境引入, 明确条件与问题; (2) 根据条件与问题列出加法算式并求出结果; (3) 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并写出结果; (4) 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 (5) 观察口诀, 发现规律; (6) 用不同方式记忆、背诵口诀; (7) 应用口诀。你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过程吗?如果是, 请你给每一个环节补充具体的内容, 并写出设计意图;如果不是, 说明理由。
7.在现行的一些教材中, 有的把乘法口诀教学分成两段。如人教版教材把乘法口诀教学分成2~5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 和6~9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 这样两段来教学。浙教版教材把2~4的乘法口诀教学作为第一段 (一年级下) , 把5~9的乘法口诀教学作为第二段 (二年级上) 。你觉得乘法口诀的第一段教学与第二段教学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下面的一些观点, 你认为两段教学都要重视的, 请在括号里填0;分别在第一、二段教学中要重视的, 在括号里分别填1、2。
(1) 加强口诀意义的教学。 ()
(2) 从实物图到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再到口诀。 ()
(3) 增加学生自己编口诀的时间。 ()
(4) 让学生观察发现口诀的规律。 ()
(5) 多种形式的练习与记忆。 ()
(6) 整理已经学过的口诀。 ()
(7) 多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口诀的用途。 ()
8.莱什 (Lesh, 1979) 提出数学学习的五种表征:实际情境、图像、操作、口语符号、书写符号, 以及表征转化的关系。如下图:
在上述多元表征及相互转化的图示中, 我们可以看到, 任意两种表征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 因此, 可以把任意一种表征放在中间的位置, 并根据这种表征得到其余的四种表征。
我们可以把这一理论用于小学数学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 可以得到下图。
请你根据上图, 先在中间位置写出一句乘法口诀, 如三四十二, 然后写出这句乘法口诀的其他四种表征。如根据三四十二, 写出乘法算式3×4=12, 4×3=12。当我们说学生理解了乘法口诀时, 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他们能够理解与应用乘法口诀的多种不同表征。
9.现在的数学课程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强调学科的综合。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 也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例如, 找一找与7相关的事情。7星瓢虫、7言诗、彩虹有7种颜色、天上有北斗7星、地球上有7大洲、7巧板、一周有7天, 等等。
(1) 你觉得上面这些与7相关的事情可以与7的乘法口诀建立联系吗?如果可以, 请为7的乘法口诀新课教学或练习创设一个情境。
(2) 选择一个其他的数字, 说一说与这个数字有联系的一些事情, 并与乘法口诀建立联系。
10.下面是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的一个片段:上课开始,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 并宣布本节课的课题。接着教师出示一张画有6个五角星的图片, 贴在黑板上, 启发学生得到“1×6=6”的算式, 并编出“一六得六”的乘法口诀。在板书中将图片、算式和口诀横向对齐展示。
★★★★★★1×6=6一六得六
接着教师在第一次贴出的6个五角星的图片下面, 又贴上一张6个五角星的图片, 但两张图片的五角星是不一样的。
师:这是几个五角星?
生:这是6个五角星。 (师不说话, 但表情上表示不满意学生的回答)
生:这是2个五角星。
师 (摇头, 表示回答不对) :老师问的是:这是几个6个五角星?
生:这是2个6个五角星。
师:对。如果用乘法算式来表示2个6个五角星, 你们能写出来吗?
生:写成乘法算式是2×5=10。
师 (反问) :是2×5=10吗?
生:写成乘法算式是6×2=12。
师:对, 也可以写成2×6=12, 你能够根据这个乘法算式编写一句口诀吗?
生:二六十二。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诀完成第二行板书:
★★★★★★1×6=6一六得六
☆☆☆☆☆☆2×6=12二六十二
接着教师又在第二行的五角星的图片下面贴上了与第一行五角星一样的图片, 像得出二六十二的口诀过程一样地问:这是几个6个五角星?……逐步出示图片, 得到乘法算式及口诀, 最后得出以下完整的板书:
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你觉得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 “用一张有6个五角星的图片 (并用了两种五角星) ”这样的情境来逐步得出口诀, 它是一个合适的情境吗?为什么?你会创设一个怎样的情境?
(2) 你觉得, 在上面教学片段中, 教师从贴出第二行图片开始提出的“这是几个6个五角星”问句中的“这”是指刚贴出来的这一张图片呢, 还是指已经贴出的所有图片?学生可能会怎么理解?如果你觉得这样的问句不是很合适, 那么, 怎样问比较合适?
(3) 在乘法算式“4×6=24”中, 4表示什么意思?6表示什么意思?24又表示什么意思?口诀“四六二十四”中的三个数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11.在所有的乘法口诀中, 9的口诀比较特别。
(1) 想一想, 写一写, 9的乘法口诀中有哪些比较特殊的规律?
(2) 有些教师会用下面的手势图来帮助学生记忆9的乘法口诀。想一想, 写一写, 下面的图示是什么意思?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有什么好处?
12.用乘法口诀画图。在学生初步熟悉乘法口诀后, 可以让学生根据乘法口诀画图, 这是一种进一步熟悉口诀的练习形式。下面以7的乘法口诀为例说明如何画图。教师给学生发一张纸, 上面印着一个圆, 在圆上标注着0到9这九个数字。然后从0出发, 根据一句口诀的积的个位数, 依次进行连线, 如一七得七, 从0连到7;二七十四, 从7连到4;三七二十一, 从4连到1;最后, 从七九六十三的3连到0结束。如下图所示。
教师可以像上面这样, 让学生对每一个数字对应的九句口诀做上面的“根据口诀画图”游戏。想一想, 画一画, 如果是2的口诀画出的图是怎么样的?5的口诀呢?你觉得这样的练习学生会感兴趣吗?这样的练习有什么教育价值?
13.*让学生观察、发现下面乘法表中数的排列规律, 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会有帮助。
这张乘法表有许多规律, 比如说, 第2行与第3行对应数的和等于第5行相对应的数;第9列的数个位与十位上两个数的和都是9;从左上角到右下方对角线上的数是1, 4, 9, 16, …, 81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得到的, 即1=1×1, 4=2×2, …, 81=9×9。
(1) 你觉得乘法表中数的排列有哪些规律?请写一写。
(2) 你觉得哪些规律学生容易发现?哪些规律不容易发现?为什么?
(3) 数学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相比, 在观察这张表中数的排列规律时, 有什么区别?
(4) 把发现乘法表中数的排列规律作为一个“长作业” (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的作业) 来布置。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并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 记录发现规律, 再用大一点的纸 (以便张贴) 制作一张有关乘法表的“规律公告”。在制作“规律公告”前, 阅读下面的制作建议: (1) 给“规律公告”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 “规律公告”中要介绍你们小组发现的规律。 (3) 美化你们小组的“规律公告”。两个月以后, 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你觉得学生可能会发现哪些规律?对这样的长作业学生会感兴趣吗?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样的长作业时, 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完成这样的作业学生会有哪些感受?
【关键词】 园本;教研;实施;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
一、园本教研制度的涵义及实施理念
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幼儿园建立成为学习型组织。“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师”,“幼儿园是教研基地,活动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员”。
二、当前园本教研的主要弊端
(一)园本教研目的“功利化”。园本教研是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很多教研活动的组织并非出于解决问题的目的,把园本教学研究作为打造品牌、提高档次、竞争生源、树立幼儿园形象的一条谋略。这样的园本教学研究必然陷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误区,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二)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调研发现,我区多数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虽然在幼儿园建立之后有一些关于教研制度的文字说明,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只是一些表面摆设。制度是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立,对教研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发挥不了作用;且教研制度单一,如教师教科研工作常规、教科研奖励、新教师培养、年级组长竞聘、骨干教师培养、教师外出学习等等都没有相应的细化制度。这样的教研制度对幼儿园教研活动发挥不了保障作用。
(三)研究成果不能在实践中落实。园本教研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却发现,教研活动的结果只是引导教师转变了观念,却没有将转变后的新观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或者是已经通过教研活动解决的问题却经常在工作中再现,所以,园长们都在思考怎样将教育观念落实到教育行为,教师们都清楚怎么做,就是做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没有关注到园本教研成果的管理和使用,这是当前被多数幼儿园忽略的问题。
三、探索园本教研的新形式
“园本教研”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构筑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台,在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中,幼儿园不仅应注重对教师的全面引导,更要注重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引领。通过调查、了解教研活动形式、内容的不同需求,关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发挥园本教研的引领、交流、学习作用,倾听教师的心声,收集教师的困惑,努力顺应各个层面的教师需求,拓宽教研活动类型,力求体现教学的真实性、研究的朴实性、以园为本的扎实性。
(一)争取行政支持,制度上保障
园长本人重视教研活动、注重教师培养,真正花心思和精力去做这块工作的,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肯定是大有成效的,因为园长的充分重视能带动教研活动正常有效开展。笔者曾在杭州几家幼儿园实习时发现,凡是比较有教学实力的、教科研水平突出的幼儿园,园长普遍重视园本教研工作。园长重视教科研工作,带头走在前列,给老师一种榜样作用,能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行政的重视,资金、人力、物力都会有保障,教研活动开展就会水到渠成。本园园长业务精通,对幼儿园教科研很重视。在园长带领下,教师们的教研氛围很浓厚,积极性也很高,教科研活动逐步步入正轨。当然,教研制度制定合理是保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手段,制度才是约束教师惰性滋生的有效手段。为此,本园制定了《教师教科研工作常规》、《教科研奖励条例》、《年段组长聘任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教师外出学习制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使园本教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政策上、资金上、时间上为园本教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以园为本的教育科研体系
1、幼儿园要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3、大力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4、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教改实施,把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5、要建立教学成果和教研成果的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不断地创造新的教学和教研业绩;6、要重视总结、宣传和推广本园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从制度上保障“园本教研”常研常新。
(三)研以致用见成效
园本教研决不是走过场,一定要有实用价值,应及时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的“第一生产力”。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可以看出,很多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还没能有效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一些幼儿园的教研活动虽然现时解决了问题,但过后问题又重新出现。而通过对一些优质幼儿园的调查分析发现,他们不仅都能很好地开展以园为本的教研活动,而且都能将园本教研的结果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例如,每年新生入园,幼儿会出现“分离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而此时教师和家长在沟通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有的家长在网上发布了大量对幼儿园不利的帖子,对幼儿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调研,教师们分析了幼儿入园时出现分离焦虑症状的原因,为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围绕“教师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这一问题展开研讨。教师们以“击鼓传球”的方式回答了以下问题,比如,什么是分离焦虑症?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症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出现分离焦虑症会有哪些行为表现?缓解分离焦虑症状的策略有哪些?教师在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的同时还例举了相应的案例予以说明。此外,教师们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在实际工作中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做法,与新生家长进行沟通的技巧,开学初给新生家长的建议等。在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要设计详细的接待新生入园的方案,给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办法,并运用到实践当中。
总之,本园的教研活动还只是刚刚起步,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只是“走在园本教研”的路上,现有的一些成果也只是初具雏形,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也有诸多困惑。比如,教师们重实践、轻反思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们教研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反思能力不强;教师间合意识不强、团队精神不能较好体现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还是需要我们在管理、教师实践过程中积累并逐步改革。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张彩云.教师反思性对话的实践模式.教师教育研究院,2012(4).
1、园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保教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5节课,听课要有记录,有与教师交流的反馈。
2、幼儿园不得随便占用园本教研的活动时间。每位教师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向园长请假。
3、每周一研讨确定教材内容,每周二为特色教育教研时间,每周三为五大领域教研时间(根据各园实际情况可以自由调整时间,但总时间量要保持)。教研时间由保教主任带领组员集体备课,总结回顾上周教育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调整,同时根据由教研组长根据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拟定题目进行研讨培训,可以是全体进行,也可以分平行班组进行。
4、学期初由业务园长或保教主任制定教研计划,教研组长制订本组学期教研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5、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平行班每月相互观摩研讨教育活动1-2次,做好听课记录及评析,由小教研组长负责小组评析记录。
6、定期举办”高级教师讲座“。在培训教师时,请有经验的教师组成”讲师团“,让大家分享他们已有的成功经验,加速新教师的成长历程,同时给老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平台,激励老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7、保教主任定期检查教研组活动纪实情况,学期末教研组长要做好教研工作的总结,并寻找出本学期存在的教研工作上的困惑,与园本教研负责人共同探讨解决的策略。
8、周四为观摩教学日,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反馈听课情况,提出整改措施;业务园长组织教师互相观摩,不但要促进教师在认识上的深刻反思,还要让反思效果落到实际工作中的行动上。
9、教学观摩采用课堂视频案例与教研组滚动跟进,第一时间解决教师困惑,帮助教师快速成长。 10、在年终举办”观点报告会“,以此鼓励教师,积累教育经验,提炼教育成果,对有成果的教师,如:教师发表论文的,科研课题有显著成果的,给予适当奖励。
家园互动是幼儿园与家长共同教育所架起的桥梁,它是促进家园更有效地培养孩子和发展孩子重要途径。传统的家园共育都是以口头传达、面谈、纸条传送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随着现代家长工作的日益忙碌,往日传统的家园联系和沟通远远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随着互联网地发展,教师可通过电访、微信、微博、QQ、视频会议等网络化家园互动方式,让家长更广泛、快捷、有效地了解、明确教育幼儿目标,获取丰富的教育方法,同时让老师更快速地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及要求,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共同探讨、研究、培养幼儿和发展幼儿的能力,促进园所的更好发展。
目前,通过对老师工作的情况了解和需求调查,教师对网络化家园共育内容含糊、目标不明确、要求不具体;家园互动方法、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策略;在家长工作方面存在很多的困惑等。因而,通过本次的研训活动将教师的有关困惑能亟待解决,能促进家园更快捷有效的联系沟通,形成家园联系的园本特色,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教研目标及预期效果:
通过网络化互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动态,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建立完善的网络化家园互动管理模式,使家园彼此了解、共求家园进步与发展。
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教研内容:
.网络化家园互动研究的途径
创建各种适合本园的网络平台
宣传家园网络的开展
教师和家长对家园网络化的技术培训
2.网络化家园互动内容研究的思路
(1)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开展与展示
(2)科学育儿知识的交流与分享
(3)育儿的方法与指导
(4)幼儿园的发展与思路
三、教研方法:
.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的家园网络活动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的方案与计划,用以指导,并根据实践发展,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
2.观察法:在网络化家园互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在各阶段的发展事实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经验和总结。
3.案例研究:找出典型事件,以教研的形式分析、讨论现有问题及对策。
4.经验总结法:对工作及时回顾、反思、总结、调整研究思路。
本次校本研训的研究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同时采用观察研究、案例研究、总结。
研训训目标人群:全体教师
拟解决的核心问题:网络化家园互动方式的实践研究
3.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前期调查--专题研讨--互帮互助--实践操作--自主研修--专家引领--分享总结。
四、研讯制度:
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校本研训,无故迟到、早退、缺席者不予计分。
2.每学期每教师听课活动不少于10节,详细记录并反思,每学年至少读一本书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及分享;每学年末上交个人校本研训总结。
3.根据《xx幼儿园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办法》,每学年评选出“校本研训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予以奖励。
五、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制定教研计划
2、教研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研读教材
3、网络化信息技术培训分享
4、专家引领,笔记参与式交流学习
四月份:、如何解决现网络化家园共育问题的探究与研讨
2、环境体现网络化家园共育专题研讨
3、幼儿园优质课展示、评价、记录。
4、家长入园执教
5、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教材的研读
五月份:、网络化家园共育如何在亲自活动中运用的专题研讨
2、提高网络平台使用性能的阶段性分解研讨
3、自主研修:自选与家园共育的书籍进行阅读
六月份:、网络化家园共育问题的深入探讨与研究
2、梳理和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2、教研组的成果展示
3、教研组成员的教研考核与评价
4、教研组整理资料并归档
5、完成课题工作
xx幼儿园教研组
一、认真学习,提高教师对自主性游戏的认识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
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认真领会《纲要》和《指南》的精神,充分认识到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1]。要充分认识到幼儿自主性游戏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做好观察记录和适时指导的必要性,积极做好引领和指导工作。如我园在开展自主性游戏时就带大家认真学习邱学青的《学前儿童游戏》、季晓英的《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李淑贤和姚伟的《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以及《走进游戏,走近幼儿》、《游戏和儿童发展》等指导丛书,这些专业理论的学习使教师眼界大开,也大大增添了教师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的信心。
(二)带着问题培训
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如何做到有效观察和适时介入”“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如何培养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创造性”等存在许多难点问题,为此,我园多次外派骨干教师去上海、南京、武汉、合肥等地参加相关培训。如外派教研组长去上海参加华师大组织的“关于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实战研修”培训,实地观摩上海市虹口区实验幼儿园开展的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去合肥观摩省级示范园开展的“联动教研”——“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介入的适宜时机及方法”,并现场参加研讨。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每年我园都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教师外出学习,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教科研水平。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实现自主性游戏的观察和指导
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来进行探索和学习。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主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在班级较好地利用空间、区域、角落等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使幼儿能够充分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
(一)重视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
1.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自主性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
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合理投放是幼儿实现自主性游戏的前提,创设环境时,要求教师考虑游戏材料的层次性,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同年龄段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来投放游戏材料。
2.每月进行一次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观摩评比。
根据学期计划,幼儿园可每月对班级开展一次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观摩评比活动。从环境创设的整体构思、环境布置的教育内容、材料的利旧用废、空间的有效使用以及能否体现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等方面来进行自主性游戏环境的创设检查和交流评估。通过检查评比、观摩学习与研讨交流等,有效地促进教师创设自主性游戏环境的能力,为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重视自主性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但要使游戏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需要教师对游戏进行科学的指导[2]。
1.通过环境的创设实施隐形指导。
在开展幼儿自主性游戏过程中,重视发挥教师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隐形指导作用。首先,教师通过创设图形标志隐形规范幼儿的游戏行为。如创设幼儿熟悉的图形标志、实物标志以及角色标志,实现游戏场地的合理规划,营造游戏的氛围,给幼儿在不同区域可以玩耍的许可和自由选择的机会,减少幼儿与同伴之间以及不同区域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次,教师通过游戏场地的设置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尤其是在区角游戏中,教师为满足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要充分考虑动态区域和静态区域空间的范围与变动情况,除了既成的、待定的游戏场地外,再专门设置一些自由区或备用区从而满足幼儿在不同区域实现自主性游戏发展的需要。
2.借助游戏观察,选择适当的机会介入指导。
邱学青在《学前儿童游戏》中提出,“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基础、前提和保证”,在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中,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做好相关记录,无论是表格、文字记录,还是拍摄照片记录幼儿游戏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细致观察。通过自主性游戏的前期观察,教师知道什么时候只看不介入,什么时候试探性介入,什么时候应当深入其中,什么时候可以退出,哪些信息将成为以后教学的依据,全在教师对幼儿发展的把握之中,因为细致的观察让教师看到了幼儿的不同学习过程,看到了幼儿经验能力的差异,看到了生成教育的契机[3]。教师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观察与指导会有力地推动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开展,保证自主性游戏活动的质量。
首先,教师可利用照片、观察记录表或文字的形式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如,教师根据幼儿在自主游戏时间内以区域为定点对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从“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四个维度来观察和分析,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了解他们是否主动选择玩具、主动分配角色、主动选择同伴的游戏情况;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了解他们与同伴互动、与材料互动、参与游戏的兴趣的积极性情况;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独立性,了解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与同伴的冲突的能力情况;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创造性,了解幼儿材料的创造、角色的创造、情节的创造、问题解决的创造性表现等等。通过实际观察,了解幼儿在自主性游戏活动时的行为指向,从而为教师选择介入幼儿游戏时机提供实践依据,同时对部分幼儿进行跟踪观察,并书写成典型案例,进行反思和研讨。其次,根据观察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教师通过实践观察选择适宜的介入时机,如当幼儿对所设计的自主游戏没有兴趣时或难以与其他同伴相处导致游戏进行不下去时,教师可选择介入游戏;当幼儿不想玩或当教师感到自己介入游戏干扰幼儿的时候,可选择不介入的策略。最后,优化教师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的指导策略。通过游戏介入法、材料提供法以及语言指导法有针对性地参与到幼儿游戏中,从而为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进行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nlc202309081826
由此,教师就能够根据不同游戏情况及时有效地引导幼儿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较好地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会让幼儿对自主性游戏兴趣更浓,从而激发新的游戏热情。
三、以自主性游戏为主题,开展系列教科研活动
(一)业务学习围绕自主性游戏的主题来开展
幼儿园每周都有全园教师的业务学习时间,可要求各班教师将自己的精选案例,插入图片制作成电子文本或PPT形式,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上边播放边介绍,开展关于自主性游戏的“案例分享”活动。这样,每位教师都能结合具体案例,介绍活动过程、自我反思、教育策略等内容,然后进行集体研讨,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借助这个学习平台,大家都愿说、有话可说、有水平地说,总结交流,共同提高,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科研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充分保证教科研活动的成效,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可以年级组为单位,来进行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园本教研活动。如我园大班年级组就开展了“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指导研究”;中班年级组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指导研究”;小班年级组开展“结构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指导研究”。这种有针对性的园本教研,使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形式更加全面和灵活多样,也吸纳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到园本教研中来,并在教科研活动中成长。
四、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能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促进家长重知识、轻游戏观念的改变,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的变化会让家长刮目相看等等。在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中,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游戏材料的品种,呈现多样化的材料投放方式,让幼儿有更多自主选择游戏主题与材料的机会,密切家园合作,由此推进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开展。在此过程中,各班积极引导家长参与材料的收集工作,开展各种自主性游戏。如在以年级组开展的各项亲子游戏活动以及自主性游戏活动“开放日”中,家长们更是亲身参与和体验,从而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形成家园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园通过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力、想象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专注力等也会大大增强。此外,自主性游戏的开展还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创设环境、投放游戏材料的能力和观察、指导游戏的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家长重知识、轻游戏的观念得以改变,从而家园共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教研的内容应自下而上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 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教研是为教师服务的思想, 明确教研活动的内容应面向教育教学实践, 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在制订教研活动计划前, 可以先在教师中广泛征集问题, 听取教师的心声, 梳理出具有共性的话题, 放到集体教研活动中去研究和分析, 探究有效的策略, 从而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同时, 幼儿园的业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多走进班级, 到真实的教学现场去观察倾听, 及时了解教师的发展状况, 并能敏锐地针对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 组织专题研究活动, 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如在听推门课活动中, 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存在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和活动过程脱离的情况, 分析原因后, 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实施集体备课和电子备课后, 有的教师就开始采取“拿来主义”, 对教材不再进行深入的分析, 导致教学活动组织很随意。找到问题症结之后, 我们就组织了专题教研, 邀请园内骨干教师围绕“备好一堂课的方法与技巧”这个主题开设专题讲座, 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具的投放、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环节进行分析讲解, 并深入各教研组的课程审议活动, 做好引领和指导, 对年轻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帮扶, 帮助教师逐步提高备课能力。这样自下而上开展的教研活动, 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欢迎, 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二、教研的方式应民主开放
既然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 我们就要考虑:如何组织才能激发教师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首先在教研活动中应少一些管理, 多一些支持, 减少行政化的学习方式, 改革“一言堂”现象, 树立教研是一种对话的理念, 在教研活动中尝试建立“人人是主持者”的活动思路。比如每一次活动可由不同的教师来主持,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教师的组织能力, 同时也必然会促进组织者个人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这过程本身就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此外, 有许多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因此, 教研活动要为教师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 鼓励每个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 让每位教师拥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 使大家能在互动交流、互相悦纳的过程中更新观念, 共同提高, 感受研究的快乐。其次, 教研活动还应倡导教师间的争鸣, 因为教育本身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 教育教学的方法是多样性的, 有的时候问题并不都是有标准答案的, 在教研活动中应该没有权威, 有的只是思想、观点的碰撞。所以我们在活动中, 要尊重每位教师的想法, 关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观念的更新, 肯定教师的创新思维, 努力构建民主开放、积极向上的研讨氛围。
三、教研的过程应有的放矢
任何一个成功的活动均需要有一份完善的方案来支持, 因此要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 必定要将教研活动的方案做好做详细。笔者认为可以像备课一样来设计教研活动的过程。我们要思考的内容包括,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要让教师获得哪些理论和技能的提升, 获得怎样的感悟。活动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这里的准备应该包括活动中的物质准备和教师知识经验的准备, 比如说如果活动涉及一些专业的新知识, 在活动开展前组织者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和书籍让教师预习, 帮助教师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等等, 以便教师在研讨中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和有话敢说。预设的活动内容应该既符合教师的现有水平, 又靠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 有利于经验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为了激发教师的活动兴趣, 设计教研活动环节时应注重生动活泼、直观形象, 避免枯燥的说教。如在研讨区域活动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时, 可以拍摄班级里区域活动材料的照片和幼儿活动的视频, 让大家一边看, 一边思考, 哪些材料是真正吸引幼儿的, 可以让幼儿充分操作并发挥想象的, 是有利于幼儿能力发展的……通过这种再现教学现场的方式, 促进教师的反思, 在讨论和互动中增进教师对低结构材料的了解, 发现其价值, 并引发下一个研究主题。业务管理者还要做好活动过程中的引领, 做到既善于抛出话题, 又善于归纳总结, 让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
四、教研结束后应及时跟进
教研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教师把学习和吸收到的先进科学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上, 这就需要在教研活动结束后还要做好对教师的跟进指导工作, 使其获得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从而避免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 但在实际操作中依旧走老路的现象。如在聆听心理学专家做的 《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讲座时, 教师们当场都听得津津有味, 不时点头, 反馈意见时也说得头头是道。而在教学中真正遇到问题时, 我们就发现, 有的教师已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 还会主动交流自己改变方法之后幼儿的变化, 为沟通成功而感到高兴。但也有教师在处理幼儿的问题时, 仍旧是高高在上, 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幼儿。对待这样的情况, 我们采取以下跟进策略:一是开展话题讨论, 让大家都来说说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会怎样处理, 为什么这么做, 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二是挖掘教师中的成功案例和大家分享, 了解正确的引导策略。三是继续组织大家学习相关的理论, 丰富专业知识。四是等待, 因为观念落实到行为需要一个过程, 但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 我们会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帮助其改变。通过不同的方式推进教研成果的实施, 让大家体验变化带来的效果, 使新知识、新方法真正落地生根。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研方案】推荐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06-20
幼儿语言活动设计方案07-11
幼儿中班语言课《我想》活动方案11-27
幼儿园语言教研组教研计划07-14
幼儿园语言的教研总结06-04
幼儿园中班语言组长教研计划05-24
幼儿园语言教研组工作总结10-20
幼儿园语言讲述活动06-05
幼儿园区域活动教研10-26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