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精选7篇)

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篇1

一、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劳动合同规范》已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编号为20121551-T-317。

本标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归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联合起草。

本标准为国家推荐性标准,是我国人力资源领域中劳动关系协调部分急需制定的标准之一,也是劳动合同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标准。

本标准给出了劳动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续订等过程的操作程序以及劳动合同规范文本,适用于指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规范、完善劳动合同管理。

二、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劳动合同规范》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当前编制这项标准,对于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完善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应有之义。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主要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 例》等法律法规为主体,而劳动合同标准的研制工作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与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比,标准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技术性和操作性。因此,有必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劳动合同操作程序、劳动合同规范文本等方面进行规范的力度,逐步形成以《劳动合同法》为基础,劳动合同法律法规与劳动合同标准相辅相成的劳动合同管理规范体系。

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力保障。《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各地通过开展多项措施,努力解决法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维护了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总体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如此,在实践中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那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中,经常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即使已经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程序上操作不规范;有的仅与劳动者签订简单的协议条款,劳动合同内容不规范。为了规制劳动用工不规范等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有必要通过制定《劳动合同规范》等项标准,实现劳动合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健全劳动标准体系,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劳动标 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将健全劳动标准体系第一次写入党的重要政治报告,说明这项工作已被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劳动合同规范》作为劳动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当前制定这项标准可以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精神的举措之一。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标准化规划(2011-2015年)》也明确提出,要把制定劳动合同等项标准,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来抓。因此,当前制定《劳动合同规范》也是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

三、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起草组在编制标准过程中,对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充分解读和研究,注意标准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保持一致,没有突破法律的规定。

(二)科学规范原则

起草组以标准化技术作为基础,对国内外有关劳动合同文本内容及操作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和经验进行总结、归纳,确保各项条款符合劳动合同管理的实践活动,确保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同时,起草组严格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相关要求编写标准,确保标准形式的规范性。

(三)全面系统原则

起草组先后征求多方意见,最终确定从劳动合同的程序规范、管理规范和文本规范三个方面来编写标准的基本思路,确保标准内容的全面性。同时,本标准的各个章节充分覆盖了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解除、变更、终止、续订等业务环节,确保标准结构的完整性。

(四)可操作性原则

起草组先后前往江苏、四川、浙江等省多个市、县进行劳动合同执行规范情况的实地调研,通过摸底各地执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了解地方劳动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方对制定劳动合同标准的意见和诉求,使得标准编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本标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编制过程

起草组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相关要求,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的编制程序,组织完成《劳动合同规范》的编制工作。

(一)起草阶段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和劳动关系司的 共同指导下,先后完成了组建标准起草组、收集国内外信息、召开研讨会、设计调研方案、开展调研活动、形成研究报告、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稿等环节的工作。

1.组建标准起草组。为了保障标准编制工作按时保质完成,由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组建标准起草组,并对起草组全体成员进行了标准编制规则的相关培训。

2.收集国内外相关信息。起草组广泛收集与劳动合同规范相关的资料,国内信息主要包括:有关劳动合同的研究,有关劳动合同标准的理论研究,有关劳动合同标准的政策文件、我国劳动合同标准化实践情况等。国外信息主要包括:国际劳工组织和主要国家针对劳动合同文本内容和操作程序的规定及标准等。

3.召开研讨会,听取专家意见。根据人社部规划财务司对劳动合同规范制定工作的整体部署,起草组在北京市召开了由人社部相关司局的负责同志、地方人社部门代表、起草组成员、国内科研机构及高校专家参加的研讨会。参会代表就劳动合同规范的编制思路和框架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最终确定了标准编制的思路、原则及框架,同时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及计划进度。

4.设计调研方案。起草组根据研讨会上的意见,对前期设计的调研方案和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调研方案最终确定采取集体座谈、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江 苏、四川和浙江等地的省、市、县三级劳动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摸底,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了解地方劳动部门、工会组织、企业联合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方对制定劳动合同标准的意见。

5.开展调查研究。起草组先后赴四川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多个市、县,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各地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具体措施、实施情况、突出问题以及地方劳动部门、工会、企联、工商联、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方对标准制定的意见进行调研,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6.形成数份研究报告。在文献研究、实证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起草组先后完成了《江苏省劳动合同执行情况调研报告》、《四川省劳动合同执行情况调研报告》、《浙江省劳动合同执行情况调研报告》、《我国劳动合同执行情况实证评估报告》、《我国劳动合同标准化实践现状报告》、《国际劳工组织和主要国家有关劳动合同内容及操作程序的规定及标准》等份报告。这些报告为《劳动合同规范》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参考。

7.起草标准征求意见稿。起草组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起草完成《劳动合同规范》草案初稿。

(二)征求意见阶段

标准草案形成之后,起草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听取人社部相关业务司局、地方人社部门、工会、企联、工商联以及国内外科研机构的意见。起草组对征集到的意见进行归纳和处理,并依据处理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1.2012年12月7日,起草组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了人社部劳动关系司及辽宁、内蒙古、吉林、江苏、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1个地区人社部门,工会组织代表、企业联合会代表参加的研讨会,对标准草案进行讨论。会上征集到8条意见,采纳6条意见,形成标准草案第二稿。

2.2013年1月15日,起草组在北京市召开了由人社部劳动关系司相关同志、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和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教授布朗先生参加的研讨会,对标准草案第二稿进行讨论。会上征集到12条意见,全部予以采纳,形成标草案准第三稿。

3.2013年6月24日-7月1日,起草组分别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召开由人社部门、总工会、企业家联合会、工商联以及部分企业和劳动者代表参加的研讨会,对标准草案第三稿进行讨论。会上征集到29条意见,采纳14条意见,形成标 准草案第四稿。

4.2013年12月3日,起草组分别向人社部规划财务司、劳动关系司和中国政法大学金英杰教授报送标准草案第四稿以征求意见,上述单位和个人回函并提出相关意见共计24条,采纳22条意见,形成标准草案第五稿。

5.2014年4月8日-5月8日,起草组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送标准草案第五稿以征求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福建、江西、湖北、广东、云南、新疆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12个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95条,采纳79条意见,形成标准草案第六稿。

6.2014年11月 7日,起草组召开研讨会,听取了国标委标准审查部原主任关于标准格式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草案第六稿进行了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五、标准的技术内容

课题组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规定的标准必备内容和劳动合同制度的特殊情况,最终形成劳动合同标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劳动合同的种类,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续订,劳动合同的管理、附录以及参考文献等部分。

六、标准属性

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篇2

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2001) 第5.1.2条修改为:

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场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 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在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 应重点考虑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产生的渗滤液、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等因素, 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 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确定其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体、高速公路、交通主干道 (国道或省道) 、铁路、飞机场、军事基地等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以及合理的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 第6.1.3条修改为:

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 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在对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 应重点考虑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 (含恶臭物质) 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等因素, 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 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以及合理的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三、《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 第4.

4条、第4.5条、第4.7条合并为一条, 内

容修改为:

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 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在对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 应重点考虑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可能产生的风险、填埋场结构及防渗层长期安全性及其由此造成的渗漏风险等因素, 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 结合该地区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填埋场的设计寿命, 重点评价其对周围地下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长期影响, 确定其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以及合理的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近期, 我们接连收到地方环保部门来函或来电, 要求解释国家污染物排放 (控制) 标准中防护距离相关规定的具体执行方式。这些来函来电涉及的具体问题复杂多样, 再次证明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必须按照《加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7号) 确定的原则进行, 即:国家污染物排放 (控制) 标准中不宜规定统一的污染源与敏感区域之间的合理距离 (防护距离) , 可注明污染源与敏感区域之间的合理距离应根据污染源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气象条件等因素,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确定。

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篇3

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与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

一、目的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关于“建立健全危险废物鉴定机制和制度,国家和省级环保部门要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固体废物属性和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危险废物鉴定工作程序和管理方面的要求,特制定《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与管理规定》。

本规定有助于规范我国危险废物鉴别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水平。

二、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摸清危险废物底数

《“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开展危险废物调查,到2015年,基本摸清危险废物底数的目标和任务。目前,我国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普遍存在将危险废物按照一般废物管理或将一般废物按照危险废物管理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危险废物的底数不清。明确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统一和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工作,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产生源的危险废物属

— 13 — 性判定,有助于提高危险废物调查和摸底工作的准确性。

(二)有助于提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使用效能

《规划》提出持证单位危险废物年利用处臵量比2010年增加75%以及危险废物焚烧设施负荷率达到75%以上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危险废物“无出路”和处理设施“吃不饱”的矛盾现象,即:一方面存在危险废物找不到妥善的利用处臵措施,大量堆积;另一方面又存在危险废物利用处臵设施“吃不饱”,处理能力大量闲臵。明确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统一和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工作,有助于在摸清危险废物底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区危险废物产生和分布情况,科学规划与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臵设施,充分发挥危险废物利用处臵设施使用效能。

(三)有助于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近年来,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频发,非法利用处臵危险废物活动猖獗,成为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诱因。此类事件的一方面原因是危险废物相关企业的守法意识薄弱,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危险废物判定不清,相关企业没有将其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明确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统一和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工作,准确判定废物的危险特性,有助于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各项危险废物法律制度,提高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四)有助于保障司法执行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5号,以下简称《两高司法 — 14 — 解释》)自2013年6月19日起施行后,危险废物鉴别结果已经成为部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重要评判依据。明确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统一和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工作,确保危险废物鉴别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是保障司法执行力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危险废物鉴别缺少统一管理。目前,全国普遍没有明确负责组织危险废物鉴别的机构以及鉴别程序等事宜,导致废物产生单位不知道去哪里进行危险废物鉴别,鉴别的程序是什么,哪些实验室可以开展危险废物鉴别测试,什么样的鉴别结果符合环保部门的要求。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开展。

(二)危险废物鉴别和检测秩序混乱。随着危险废物鉴别和检测需求的增加,部分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危险废物鉴别和检测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鉴别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为:一是非正规检测机构技术人员的采样和分析等专业水平不高、分析测试设备简易,出具的鉴别结果可信度低;二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少数检测机构为迎合部分企业减小废物处臵成本的需求,将危险废物定性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三)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检测能力不强。一是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专业性较强,目前我国无专门从事危险废物鉴别实验的机构和分析技术人员,在实践中缺乏采样和分析测试经验,尤其难以保证采样时的代表性。二是危险特性检测工作量大、耗时长,现有的环保部门监测机构已难以承担所有的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检测工作。

四、部分省份的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开展情况

— 15 —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危险废物鉴别管理体系。但是,根据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实际需要,江苏、浙江、重庆、甘肃等省份已试行开展了危险废物鉴别工作。

(一)江苏省

江苏省环保厅明确以江苏省固管中心作为鉴定机构,负责受理并组织开展各级环保部门及企业委托的危险废物特性鉴定和突发固体废物倾倒案件的危险废物特性鉴定。具有相关危险废物特性检测资质的机构作为检测机构,负责采样和检测工作。具体流程如下:

检测机构一般鉴别申请方鉴定机构编制方案方案论证采样、分析鉴定意见已知产废单位且环评明确为危废的突发固废倾倒未知产废单位或环地方环保部门评未明确为危废的地方环保部门鉴定机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鉴定意见

江苏省的鉴定范围广,鉴定流程完善,但对于鉴定结果存在争议的未作说明。

(二)浙江省

浙江省的危险废物鉴别工作主要以“第三方鉴别和评估为主、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原则开展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其主要流程为:

鉴别委托方申请鉴别机构鉴别方案编制鉴别方案论证采样、检测鉴别报告编制鉴别报告备案监管环境保护部门

浙江省的鉴别流程充分体现了社会化鉴别的原则,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仅对过程实施监管,便于推动鉴别工作的快速开展。但由于整个过程环保部门未参与,可能会导致鉴别委托方同时找多家鉴别单位进行鉴别,选取最合适的鉴别结果备案。

(三)重庆市

重庆市固管中心负责组织危险废物鉴别工作,鉴别机构负责编制鉴别方案、开展采样检测、出具检测报告等工作。具体流程如下:

委托方向市固管中心提 市固管中心受理申请并 委托方与鉴别机构签订出危险废物鉴别申请 确定鉴别机构 委托鉴别工作合同 鉴别机构对样品进行危 鉴别机构确定鉴别方案并经市固管中心确认 市固管中心依据鉴别技术报告进行结果判定 险特性检测并编写鉴别报告 鉴别机构赴现场采集样品

重庆市基本流程与江苏省的一般鉴别流程类似,固管中心作为鉴别工作的主要负责机构,对危险特性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但该流程中缺乏对鉴别机构监督管理。

(四)甘肃省

甘肃省在制定危险废物鉴别程序之前,先在省内开展了危险废物鉴别机构的申报工作,并最终确定了四家符合条件的鉴别机构,— 17 — 其主要鉴别流程与浙江省类似,环保部门对鉴别机构发挥监督管理和指导的作用。但甘肃省未在鉴别机构编制的鉴别方案论证方面作规定,有可能会导致鉴别结果产生误差。

五、编制原则

编制《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与管理规定》过程中,主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公正客观科学。危险废物鉴别机构和检测机构应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为依据,客观、公正、独立地从事鉴别和检测工作,并对鉴别报告和检测报告负责。

(二)危险废物鉴别以省为主。各省危险废物鉴别工作应主要由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机构承担。

(三)危险废物检测社会化。充分发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力量,开展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特性检测工作。

六、编制过程

受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委托,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承担了《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与管理规定》的起草工作。

通过调研全国危险废物鉴别管理情况,了解我国危险废物鉴别现状及各省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经验,总结归纳了我国现行危险废物鉴定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我中心多年管理经验,起草完成了《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与管理规定》。

七、主要内容

— 18 — 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本规定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就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程序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一)适用范围

根据我国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实际情况,本规定主要适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 2.环境污染事件产生的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 3.对危险废物鉴别机构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

(二)危险废物鉴别的定义

本规定给出了危险废物鉴别的定义:是指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进行采样和检测,给出固体废物危险特性结论的过程。

(三)省级环保部门对于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职责

明确了各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关于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四方面主要职责:

1.组织、管理和监督辖区内危险废物鉴别工作; 2.登记和发布危险废物鉴别结论;

3.定期将辖区内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情况上报环保部备案; 4.涉及环境污染事件的,鉴别结论经省级环保部门核准后,提交鉴别申请人或申请单位。

(四)环境保护部对于危险废物鉴别的主要工作

— 19 — 明确了环境保护部关于危险废物鉴别的三方面主要工作内容: 1.定期分析和总结全国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情况,并发布有关情况公告。

2.对经鉴别认定属于危险废物的,由环境保护部列入《名录》增补名单,并实时公布。

3.当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指定的鉴别机构无法完成鉴别工作时,应将相关工作情况报送环境保护部,由环境保护部对待鉴别固体废物予以认定或提出进一步工作要求。

(五)危险废物鉴别机构的确定及其职责

为了保障危险废物鉴别工作的客观公正性,提出由各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至少指定1家专门机构作为危险废物鉴别机构,并于本规定施行2个月内报送环境保护部备案。

(六)危险废物鉴别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

1.提出了危险废物鉴别机构根据《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组织开展工业生产过程危险废物鉴别工作。明确危险废物鉴别机构对鉴别报告的准确性负责。

2.明确鉴别机构出具鉴别报告的三种常规情形:

(1)明确列入《名录》的固体废物,则属于危险废物,可终止属性鉴别并出具鉴别报告;

(2)未列入《名录》的固体废物,经综合分析原辅材料、生产工艺、产生环节和主要成分,不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则不属于危险废物,可终止属性鉴别并出具鉴别报告;

(3)未列入《名录》的固体废物,但经分析可能具有危险特性 — 20 — 的,需通过采样和检测分析确定其危险特性,应按本规定第八条至第十一条鉴别程序开展危险特性鉴别后出具鉴别报告。

3.明确了涉及环境污染事件的危险废物鉴别工作要求:(1)能确定产生单位、产生环节、固体废物名称等固体废物来源的,可参照上述鉴别程序。

(2)无法确定固体废物来源的:

 首先根据固体废物性状、成分等基本理化性质,对其进行溯源分析,确定固体废物来源后可参照上述鉴别程序;

 溯源分析无法确定来源时,需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进行采样和危险特性检测,确定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七)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检测机构确定及其职责

1.明确了选择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检测机构的要求:经CMA认证的且具备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检测能力的科研机构、分析测试机构、环境监测机构或实验室。

2.明确了检测机构的职责,即: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方案开展固体废物采样和危险特性检测工作,提交危险特性检测报告,对检测报告的准确性负责。

(八)危险废物鉴别程序

本规定确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程序主要包括五个步骤: 1.鉴别申请; 2.鉴别委托;

3.鉴别方案的编制和论证; 4.采样和监测;

— 21 — 5.出具鉴别报告。

(九)鉴别申请

鉴别申请是鉴别申请人或申请机构向列入《全国危险废物鉴别机构推荐名单》中的固体废物所在省份的危险废物鉴别机构提出对特定固体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作出判断的申请过程。

鉴别申请人或申请单位可以是以下类型的一种: 1.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利用处臵单位; 2.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涉及环境污染事件的,可以由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当事人等提出鉴别申请。

(十)鉴别委托

鉴别委托是鉴别申请人以书面形式委托鉴别机构开展鉴别工作,并同时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十一)鉴别方案的编制和论证

1.鉴别机构接收鉴别申请人委托后,编制鉴别方案。鉴别方案应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申请鉴别固体废物产生工艺流程和产生情况的详细描述;  与申请鉴别固体废物有关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现状;  危险特性的识别鉴别项目的识别及识别依据;  采样工作方案(含采样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  检测工作方案(含检测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  检测结果的判断标准和判断方法;  检测机构资质和能力的证明材料等。

— 22 — 2.由鉴别机构组织开展危险废物鉴别方案论证,由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分析测试以及相关行业专家出具鉴别方案论证意见。

申请鉴别的固体废物与本鉴别机构或其他鉴别机构已开展过鉴别的固体废物产生工艺相同,鉴别方案已通过论证或已完成鉴别工作,可不开展鉴别方案论证。

(十二)采样和检测

鉴别机构、检测机构按鉴别方案,实施采样和检测工作。涉及工业生产过程的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的,不得接受申请人或申请单位送检的样品。

采样和检测有以下几方面具体要求:

 实施采样和检测工作严格遵循鉴别方案,并均应符合中国计量认证的有关要求;

 采样过程应记录和核实申请人生产情况,如发现申请人生产发生重大变动,对鉴别结果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应终止采样,视情况重新编制鉴别方案或重新采样;

 检测过程原则上不允许既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工作分包,如仪器故障等原因确实需要进行检测分包,应将分包服务报鉴别机构备案,并提供分包方检测能力证明资料;

 如检测过程需采用非标方法,需按检测机构质量认证文件相关程序开展非标方法制定和验证。

(十三)出具鉴别报告

鉴别机构根据检测结果,对申请鉴别固体废物作出是否属于危险废物的判断,向鉴别申请人出具鉴别报告,并同时报省级及以上

— 23 —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鉴别报告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 固体废物产生源的准确定义;

 依据检测报告作出危险特性是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判断;

 不论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均应依据该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提出利用处臵方法建议;如属于危险废物,应提出适合处理该废物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经营范围要求;

 鉴别方案和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

(十四)鉴别费用

鉴别所需的费用主要包括鉴别机构编制、论证鉴别方案时产生的费用和开展采样、检测时产生的费用等。鉴别费用应根据鉴别工作的实际工作量合理预算。

按照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原则,提出了鉴别费用原则上由固体废物产生单位承担。无法确定产生单位的,由政府财政资金承担。

鉴别费用原则上由鉴别机构设立专门账户进行管理。

(十五)法律责任

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篇4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执法监督体制,规范土地督察工作,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督察制度] 国家实行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国务院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副总督察,向地方派驻国家土地督察局。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根据国务院的授权,依照本条例规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

[督察原则一]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依照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监督检查,在法定权限内作出督察意见和决定。

第四条

[督察原则二]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依法独立行使督察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五条

[督察原则三]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行使职权,不改变、不取代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管理职权。

第六条

[工作配合] 国务院发展改革、财政、人事、监察、审计等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配合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开展工作,并提供工作方便。

第七条

[督察经费] 国家土地督察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第八条

[特邀国家土地督察专员] 国家土地总督察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聘请特邀国家土地督察专员,协助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对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特邀国家土地督察专员的聘请办法,由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制定。

第九条

[举报制度]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建立举报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向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提出检举和控告。

第十条

[表彰奖励] 对在土地督察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督察机构和督察人员

第十一条

[督察机构]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由国家土地总督察、副总督察、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和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组成。

第十二条

[权限划分] 国家土地总督察、副总督察统一领导全国土地督察工作。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负责本督察区域内的土地督察工作。

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的设置及其督察区域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三条

[国家土地督察专员] 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其督察区域内的有关地区派出国家土地督察专员及其办公室,进行巡视和督察。

第十四条

[人员要求]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土地管理和督察业务,忠于职守,秉公执法。

第十五条

[回避]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开展督察工作,与被督察单位或者督察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 3 — 第十六条

[督察证件]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时,应当出示国家土地督察证件。

第十七条

[法律保护]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

第三章 督察职权

第十八条

[国家土地总督察职责] 国家土地总督察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对全国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向国务院报告工作。

第十九条

[督察职责]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

(二)参与土地管理重大决策,开展土地利用和管理的调查研究,向国务院提出加强和改善土地管理的政策建议;

(三)监督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等负总责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

(四)监督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审批事项和法定职责履行情况;

(五)监督检查地方人民政府土地执法问责制落实情况;

(六)监督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土地利用方向、布局、强度、效率等情况;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二十条

[督察职权]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从事土地督察工作,依法有权:

(一)向地方人民政府发出督察意见;

(二)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员、其他负有领导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提出问责建议;

(三)要求地方人民政府提供有关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参加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土地管理的会议;

(四)查阅、复制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土地管理的文件、档案和资料,开展实地核查、调查取证,并可以对有关证据先行登记保存;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力。第二十一条

[规划计划]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实际,制定督察工作规划,拟定年度督察工作计划,确定年度督察工作重点。

— 5 — 第二十二条

[督察报告] 国家土地总督察每年向国务院提出年度督察报告,全面反映监督检查地方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情况。

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每年形成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年度督察报告报国家土地总督察。

第二十三条

[督察形式一]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应当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贯彻执行国家土地管理和宏观调控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督察形式二]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应当对依法由国务院批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土地审批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依法由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审批事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报国务院时,应当同时将上报文件抄送负责该地区督察工作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备案。依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土地审批事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批准文件抄送负责该地区督察工作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应当对上报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

[督察形式三]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应当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6 — 第二十六条

[督察形式四]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可以对一定时期内有关行业用地的占补平衡落实情况、建设用地标准执行情况、土地供应政策执行情况、征地补偿安置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督察形式五]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可以对有关市、县行政区域内一定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土地供应情况和土地执法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通报] 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通报督察重点、督察结果等督察工作情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通报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重大情况,提供有关土地管理的政策文件。

第四章 督察权的行使

第二十九条

[发现机制]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运用信访、举报、新闻监督等途径,建立和完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现机制。

第三十条

[技术手段]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应当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装备和技术水

— 7 —平,建立土地督察信息系统,全面了解全国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

第三十一条

[技术支持单位选择]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履行职责,需要技术支持的,应当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承担。符合条件单位的目录,由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定期公布。

第三十二条

[督察建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发出《国家土地督察建议》:

(一)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中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

(二)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中有违法违规行为,但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十三条

[纠正意见] 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在监督检查由国务院批准的土地审批事项时发现有违法违规问题的,应当及时向国家土地总督察报告。

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在监督检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土地审批事项时发现有违法违规问题的,应当在30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出《国家土地督察纠正意见》。

第三十四条

[纠正意见的履行]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国家土地督察纠正意见》之

— 8 — 日起30日内,按照《国家土地督察纠正意见》的要求,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将纠正情况及时报发出《国家土地督察纠正意见》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第三十五条

[整改意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发出《国家土地督察整改意见》:

(一)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情节和后果比较严重,社会影响比较恶劣的;

(二)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造成土地管理秩序混乱的;

(三)未按照《国家土地督察纠正意见》的要求组织纠正、纠正不力或者没有达到纠正要求的。

第三十六条

[整改意见的履行]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国家土地督察整改意见》之日起60日内,按照《国家土地督察整改意见》的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报发出《国家土地督察整改意见》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第三十七条

[限期整改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家土地总督察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发出《国家土地督察责令限期整改决定》:

(一)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

(二)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造成土地管理秩序严重混乱,无法正常履行土地管理法定职责的;

(三)未按照《国家土地督察整改意见》的要求组织整改、整改不力或者没有达到整改要求的。

第三十八条

[限期整改决定的履行]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国家土地督察责令限期整改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采取有效措施对被责令限期整改地区进行整改,并及时将整改情况报国家土地总督察。

责令限期整改期间,暂停被责令限期整改地区的土地审批。第三十九条

[限期整改延期] 被责令限期整改地区在限期整改期限内不能达到整改要求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可以向负责该地区督察工作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提出延期申请,经国家土地总督察批准后,可以延长限期整改期限,但限期整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延长限期整改期限的,继续暂停该地区的土地审批。第四十条

[结束限期整改] 被责令限期整改地区完成整改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应当向负责该地区督察工作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报告有关情况,提出验收申请。

第四十一条

[验收]

— 10 — 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对被责令限期整改地区进行验收,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一)已经达到整改要求的,报国家土地总督察批准后下发《结束限期整改通知》,恢复该地区的土地审批。

(二)未达到整改要求的,由国家土地总督察报国务院处理。第四十二条

[督察报告使用] 年度土地督察报告应当作为编制修改土地利用规划、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分配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三条

[督察报告落实]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年度土地督察报告指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改进措施等,向国务院作出报告。

第四十四条

[问责建议] 有下列情形之一,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员和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应当作出《国家土地督察移送通知书》,移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处理:

(一)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致使一年度内本行政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者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等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发生土地违法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

(四)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对未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到位的,由国家土地总督察通报国务院行政监察机关。

第四十五条

[督察文书格式] 国家土地督察文书格式,由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制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地方政府问责]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家土地总督察下达决定,暂停该地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实施;情节严重的,扣减下一年度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

(一)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致使一年度内本行政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者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等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发生土地违法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拒不履行督察意见造成严重后果的。第四十七条

[地方政府领导人员问责]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地方人民政府有本条

— 12 — 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四种情形之一的,由国家土地督察机构通报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员和其他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四十八条

[拒不履行督察意见的责任]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督察意见拒不履行的,由国家土地总督察通报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员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员或者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四十九条

[不配合督察工作的责任]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

(一)拒绝提供有关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的;

(二)拒绝、阻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查阅、复制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土地管理的文件、档案和资料或提供的文件、资料等不真实的;

(三)拒绝、阻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实地核查、— 13 — 调查取证或对有关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

(四)未及时将土地审批事项的上报文件抄报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备案的;

(五)其他妨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

第五十条

[打击报复督察人员的责任] 打击报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督察人员的法律责任]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五十二条

[督察人员的渎职责任]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公布实施] 本条例自

****年**月**日起施行。

关于《国家土地督察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一、立法必要性

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50号,以下简称国务院50号文件)正式下发,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开始实施。

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以来,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履行对省级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职责和开展专项督察,促进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初步显示了国家土地督察的作用。同时,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门下发文件支持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开展土地督察工作。

目前,有关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规定散见于国务院的文件等,国家土地督察工作尚无较为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可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督察制度的落实。制定《国家土地督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于保障和规范国家土地督察工作,建立和完善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职权,保证土地

— 15 — 调控政策有效实施,从而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起草过程

《条例》已经被列入《国务院2008年立法工作计划》中需要抓紧研究、待条件成熟时提出的立法项目。国土资源部高度重视《条例》的起草工作,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同志专门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将《条例》作为出台类立法项目,列入《国土资源部2008年立法工作计划》,并明确要求在2008年9月前将《条例》(送审稿)报送国务院。

为加强《条例》的立法工作,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同志亲自担任起草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条例》起草工作,并明确由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牵头,法律中心和信息中心共同负责《条例》的起草和研究工作。

起草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50号文件,参考国内外有关督察方面的先进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结合国家土地督察工作的实际,形成了《条例》初稿。2008年4月,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专门征求了九个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的意见,并在济南召开研讨会,就《条例》涉及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根据会议和研究的有关情况,起草小组对《条例》初稿多次修改,几易其稿,并再次征求了九个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形成了《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征求意见稿)共六章五十三条。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条例(征求意见稿)》的立法指导思想。《条例(征求意见稿)》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决策精神为主线,注重将国务院50号文件法律化。同时,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国家土地督察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结合国家土地督察工作的实践,参考国内外有关督察方面的先进制度和实践经验,对督察机构和督察人员、督察职责、督察职权、督察权的行使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范。

(二)关于督察机构的定位。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履行督察职责的同时,也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此,《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对省、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条例(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对于地方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由派驻国家土地督察局向地方人民政府发出督察建议,对地方人民政府的土地利用和管理行为进行督促和提醒。

(三)关于督察形式。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履行督察职责,行使督察职权,形式和手段应多样化,以对省级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行为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监督检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了五种督察形式:一是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贯彻执行国家土地管理和宏观调控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对依法由国务院批准和省、自

— 17 —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土地审批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三是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对一定时期内有关行业用地的占补平衡落实情况、建设用地标准执行情况、土地供应政策执行情况、征地补偿安置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五是对有关市、县行政区域内一定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情况、土地供应情况和土地执法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四)关于对督察权行使的监督。

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篇5

为规范会计人员范围及其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我们研究起草了《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对《管理办法》作出如下说明:

一、制定背景

一是贯彻落实《会计法》有关精神,需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管理工作。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改后的《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第三十八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本法所称会计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因此,贯彻落实《会计法》有关精神,有必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明确会计人员的范围及其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等内容。

二是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需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财政部在2017年12月11日印发《财政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财政部令第92号),废止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及其相关配套文件。这一新情况,对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会计监管工作转型升级,从原有的以会计从业资格准入管理为主,向事中事后管理服务为主进行转变。因此,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有必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对会计人员管理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和谋划。

三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会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的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会计信息是实现财政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基础性信息。会计信息是由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工作有效作用,有必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明确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二、主要内容

(一)明确会计人员范围及其从事的会计工作。《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人员是指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等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人员主要包括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1)出纳;(2)稽核;(3)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核算;(4)收入、费用(支出)的核算;(5)财务成果(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核算;(6)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编制;(7)会计信息分析应用;(8)会计监督;(9)会计档案保管;(10)其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

(二)明确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

《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遵守《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3)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相关专业资格资质证书,或持有会计类专业学历(学位)或相关专业学历(学位)证书,且持续参加继续教育的,表明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三)明确单位任用(聘用)会计人员的要求。《管理办法》规定,单位应当根据会计工作需要,自主任用(聘用)会计人员,并对任用(聘用)的会计人员及其从业行业负责。同时,《管理办法》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明确了禁止任用(聘用)会计人员的情形。

(四)明确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要求。

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篇6

(一)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是指采用物理机械法对热塑性废塑料进行再生加工的企业,企业类型包括PET再生瓶片类企业、 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及以废塑料为原料的各类制品类企业。

(二) 废塑料综合利用企业所涉及的热塑性废塑料原料,不包括受到危险化学品、农药等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等塑料类危险废物。

(三)新建及改造、扩建废塑料加工企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所在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规划。 企业建设应有规范化设计要求,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及生产装备。

(四)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确定或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不得新建塑料再生加工企业;已在上述区域投产运营的废塑料再生加工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依法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

二、生产经营规模

(一)PET再生瓶片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0 000 吨; 已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20 000 吨。

(二)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0 000 吨; 已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20 000 吨。

(三)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新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5 000 吨;已建企业年废塑料处理能力不低于3 000 吨。

(四) 企业应具有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厂区作业场地面积。

(五) 使用废塑料为原料的各类制品类企业如涉及到塑料再生加工相关生产环节,应满足相关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要求。

三、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

(一)企业应对收集的废塑料进行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不得倾倒、焚烧与填埋。

(二) 塑料再生加工相关生产环节的综合电耗低于500 千瓦时/吨废塑料。

( 三)PET再生瓶片类企业与废塑料破碎、 清洗、分选类企业的综合新水消耗低于1.5 吨/吨废塑料。 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的综合新水消耗低于0.2吨/吨废塑料。

(四)其他生产单耗需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四、工艺与装备

新建及改造、扩建塑料再生加工企业应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提高废塑料再生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一)PET再生瓶片类企业。 应实现自动进料、自动包装与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 其中,破碎工序应采用具有减振与降噪功能的密闭破碎设备;湿法破碎、脱标、清洗等工序应实现洗涤流程自动控制和清洗液循环利用,降低耗水量与耗药量;应使用低发泡、低残留、易处理的清洗药剂。

(二)废塑料破碎、清洗、分选类企业。 应采用自动化处理设备和设施。 其中,破碎工序应采用具有减振与降噪功能的密闭破碎设备;清洗工序应实现自动控制和清洗液循环利用, 降低耗水量与耗药量;应使用低发泡、低残留、易处理的清洗药剂;分选工序鼓励采用自动化分选设备。

(三)塑料再生造粒类企业。 应具有与加工利用能力相适应的预处理设备和造粒设备。 其中,造粒设备应具有强制排气系统,通过集气装置实现废气的集中处理;过滤装置的废弃过滤网应按照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处理,禁止露天焚烧。

(四) 使用废塑料为原料的各类制品类企业如涉及到塑料再生加工相关生产环节,应满足相关类型企业的工艺、装备要求。

(五)鼓励塑料再生加工企业研发和使用生产效率高、工艺技术先进、能耗物耗低的加工生产系统。

五、环境保护

(一)塑料再生加工企业应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建设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依法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二)企业加工存储场地应建有围墙,在园区内的企业可为单独厂房,地面全部硬化且无明显破损现象。

(三)企业必须配备废塑料分类存放场所。 原料、产品、本企业不能利用废塑料及不可利用废物贮存在具有防雨、防风、防渗等功能的厂房或加盖雨棚的专门贮存场地内,无露天堆放现象。 企业厂区管网建设应达到“雨污分流”要求。

(四)企业对收集的废塑料中的金属、橡胶、纤维、渣土、油脂、添加物等夹杂物,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如企业不具备处理条件,应委托其他具有处理能力的企业处理,不得擅自丢弃、倾倒、焚烧与填埋。

(五)企业应具有与加工利用能力相适应的废水处理设施,中水回用率必须符合环评文件的有关要求。 废水处理后需要外排的废水,必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企业应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泥处理工艺,或交由具有处理资格的废物处理机构,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 除具有获批建设、验收合格的专业盐卤废水处理设施,禁止使用盐卤分选工艺。

(六)再生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气、粉尘的加工车间应设置废气、粉尘收集处理设施,通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七)对于加工过程中噪音污染大的设备,必须采取降噪和隔音措施,企业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六、防火安全

( 一) 企业应严格执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各项规定。 生产厂房、仓库、堆场等场所的防火设计、施工和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二)生产厂房、仓库、堆场等场所内应严禁烟火,不可存放任何易燃性物质,并应设置严禁烟火标志。

(三)生产与使用化学药剂的生产区域应符合相关防火、防爆的要求。

七、产品质量与职业培训

(一)企业应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制定完善工作流程和岗位操作规程;应设立独立的质量检验部门和专职检验人员,保证检验数据完整;鼓励企业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二)塑料再生颗粒原料符合相应加工制品质量标准要求;使用废塑料为原料的各类制品应达到国家相关制品的质量标准或要求。

(三)鼓励企业建立相应的材料、产品可追溯制度。

(四)企业应建立职业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源再生与利用等领域的相关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八、安全生产

(一)企业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按规定限期达标。

(二)加工企业的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企业安全设施设计、投入生产和使用前,应依法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验收。

(三)企业应有健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应有职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和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检查制度。

(四)企业应有安全防护与防治措施,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器材与设备,避免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机械伤害。 对可能产生粉尘、烟气的作业区,应配备职业病防护设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九、监督管理

(一)新建和改扩建塑料再生加工企业应当符合本规范条件要求; 未满足规范条件要求的现有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尽快达到规范条件的要求。

(二)县级以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当地生产企业执行本规范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联合当地工商、环保等部门加强对塑料再生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三)塑料再生加工利用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和研究;组织推广应用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产品;建立符合规范条件的评估体系, 科学公正地提出评估意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监督和规范管理工作。

(四)根据企业自愿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定期公告符合本规范条件的塑料再生加工利用企业名单。 公告管理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制定。

(五)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可依据本规范条件制定相应的配套和监管办法。

十、附则

(一)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塑料再生加工企业。

(二)本规范条件涉及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政策若进行修订,按修订后的规定执行。

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篇7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为规范承销机构承销公司债券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适用范围】承销机构承销境内公司债券时,项目承接、发行申请、推介、定价、配售和信息披露等业务活动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 【自律管理】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对承销机构承销公司债券业务行为实施自律管理。

第四条 【建章立制】承销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承销业务制度和决策机制,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定价和配售过程管理,落实承销责任。

第二章 承接与申请

第五条 【资格要求】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由具有证券承销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承销。

取得证券承销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可以自行销售。

第六条 【承接要求】承销机构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承接项目,不得采用承诺价格或利率、承诺获得批文及获得批文时间等不正当手段争取项目。

确定承销费用时,承销机构应当综合考虑发行人资质、承销风险等多种因素,合理报价,不得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明确承销服务收取费用的相关文件应当存档备查。

第七条 【协调责任】承销机构应当协助发行人协调资信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相关工作。承销机构不得干涉或诱导发行人选取相关中介机构。

第八条 【承销分工】主承销商应当与发行人签订承销协议,在承销协议中界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约定明确的承销基数。采用包销方式的,应当明确包销责任。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由承销团承销的,组成承销团的承销机构应当签订承销团协议,由主承销商负责组织承销工作。公司债券发行由两家以上承销机构联合主承销的,所有担任主承销商的承销机构应当共同承担主承销责任,履行相关义务。承销团由三家以上承销机构组成的,可以设副主承销商,协助主承销商组织承销活动。

承销团成员应当按照承销团协议及承销协议的约定进行承销活动,不得进行虚假承销。

第九条 【尽职调查】承销机构应当依据《公司债券承销业务尽职调查指引》开展尽职调查工作。

第十条 【发行辅导】承销机构应当向发行人进行有关债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公司债券申报发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则,知悉信息披露和履行承诺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树立进入债券市场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

第十一条 【协助申请】承销机构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则,协助发行人开展申请、备案等工作。

第十二条 【审慎核查】对发行人申请文件、债券发行募集文件中有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字人员出具专业意见的内容,承销机构应当结合尽职调查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其进行审慎核查,对发行人提供的资料和披露的内容进行独立判断。承销机构所作的判断与证券服务机构的专业意见存在重大差异的,应当对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复核,并可聘请其他证券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

对发行人申请文件、债券发行募集文件中无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字人员专业意见支持的内容,承销机构应当获得充分的尽职调查证据,在对各种证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发行人提供的资料和披露的内容进行独立判断,并有充分理由确信所作的判断与发行人申请文件、债券发行募集文件的内容不存在实质性差异。

第三章 发行推介

第十三条 【推介方式】承销机构可以和发行人采用现场、电话、互联网等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路演推介。

采用公开方式进行路演推介的,应当事先披露举行时间、地点和参加方式。在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公开路演推介时,不得屏蔽投资者提出的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问题。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不得采取公开或变相公开方式进行推介。

第十四条 【推介内容】承销机构和发行人在推介过程中不得夸大宣传,或以虚假广告等不正当手段诱导、误导投资者,不得披露除募集说明书等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

第十五条 【禁止条款】承销机构不得自行或与发行人及与本次发行有关的当事人共同以任何方式向投资者发放或变相发放礼品、礼金、礼券等,也不得接受投资者的礼品、礼金、礼券等。不得通过其他利益安排诱导投资者,不得向投资者做出任何不当承诺。

第十六条 【资料存档】承销机构应当保留推介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包括推介宣传材料、路演现场录音等,如实全面反映路演推介过程。

第四章 定价与配售 第一节 一般要求

第十七条 【决策制度】承销机构应当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对公司债券定价和配售等重要环节进行决策,参与决策的人数不得少于三名。内部监督部门应当参与决策过程,并予以确认。

第十八条 【适当性管理】承销机构应当依据中国证监会、自律组织规定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建立健全公司债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防火墙】承销机构应当对承销和投资交易等业务之间进行有效隔离,在办公场所、业务人员、业务流程、文件流转等方面设立防火墙。

第二十条 【律师见证】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承销机构和发行人应当聘请律师事务所对发行过程、配售行为、参与认购的投资者资质条件、资金划拨等事项进行见证,并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

第二十一条 【禁止条款】承销机构不得操纵发行定价、暗箱操作;不得以代持、信托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向其他相关利益主体输送利益;不得直接或通过其利益相关方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不得有其他违反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等行为。

第二节 公开发行的定价

第二十二条 【定价方式】公司债券公开发行的价格或利率以询价或公开招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

采取询价方式的,承销机构与发行人应当进行询价,并协商确定发行价格或利率区间,以簿记建档方式确定最终发行价格或利率。

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的,承销机构与发行人应当遵守相关部门对公开招标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发行方式】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可以采用网下询价配售、网上定价发行,以及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发行公告】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承销机构应当和发行人协商确定公开发行的定价与配售方案并予以公告,明确价格或利率确定原则、发行定价流程和配售规则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 【网下投资者报价】承销机构应当督促网下投资者遵循独立、客观、诚信的原则进行合理报价,不得协商报价或者故意压低或抬高价格或利率,获得配售后严格履行缴款义务。

符合条件的网下投资者应当自主决定是否报价,承销机构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第三节 公开发行的簿记建档

第二十六条 【簿记建档定义】本规范所称簿记建档发行,是指承销机构和发行人协商确定价格或利率区间后,向市场公布说明发行方式的发行文件,由簿记管理人记录网下

投资者认购公司债券价格或利率及数量意愿,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按约定的定价和配售方式确定最终发行价格或利率并进行配售的行为。

簿记管理人是指受发行人委托,负责簿记建档具体运作的承销机构。发行人选择多家机构作为簿记管理人的,应当指定其中一家机构牵头负责簿记建档工作。

第二十七条 【簿记管理人职责】簿记管理人应当切实履行以下职责:

(一)与发行人协商确定簿记建档时间安排和详细方案;

(二)在充分询价的基础上,与发行人和其他承销机构协商确定簿记建档价格或利率区间;

(三)记录网下投资者申购公司债券的价格或利率及数量意愿;

(四)组织簿记建档工作,维护簿记现场秩序,确保簿记建档工作顺利进行;

(五)按照本规范及相关约定进行公司债券的定价和配售;

(六)对簿记建档过程中各项重要事项的决策过程进行记录和说明,并妥善保存;

(七)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与簿记建档发行相关的信息披露工作。

第二十八条 【簿记管理制度】簿记管理人应当指定公司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的负责部门,完善业务操作规程,明确决策、风控、问责等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监控和防范簿记建档过程中的风险。

第二十九条 【簿记场所与设备】簿记管理人应当选定专门的场所用于簿记建档。簿记场所物理空间应当满足簿记建档工作需要,且应当与其他业务区域保持相对独立,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簿记现场应当提供簿记建档发行系统终端和其他专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录音电话、传真机、打印机等,保障簿记建档正常进行。簿记建档现场与外界沟通相关事项应当全部通过专用通讯工具进行。

第三十条 【簿记工作秩序】簿记建档期间,簿记管理人应当负责保证簿记场所的秩序。簿记建档工作人员不得对外泄露报价信息。

簿记建档开始前,簿记管理人应当明确簿记建档工作人员。簿记建档期间,相关人员进入簿记现场应当签字确认,非簿记建档工作人员不得进入簿记现场。若确有必要,须经簿记建档负责人同意,同时记录进入理由等相关信息。

第三十一条 【应急预案】簿记管理人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臵相关事项。

簿记建档开始前,若出现可能对公司债券发行产生重大

影响的政策调整,或有确定证据表明簿记区间与市场存在严重偏差等情况的,承销机构与发行人经协商一致后可以推迟发行或调整簿记区间,并将推迟发行或调整簿记区间事项及相关理由、证据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向市场公告。

簿记建档过程中,若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系统故障等情况,导致可能影响正常发行及上市的,发行人及簿记管理人应当按照事先确定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臵相关事项,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向市场公告。

第三十二条 【簿记定价方式】簿记管理人依据发行文件约定的时间接受申购订单,并记录全部有效申购订单信息,作为定价和配售的依据。申购价格或利率及数量信息应当与申购订单保持一致。

第三十三条 【簿记底稿】簿记管理人应当建立完善的工作底稿存档制度,妥善保存簿记建档流程各个环节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申购订单、簿记建档配售结果等纸质文档,以及邮件、电话录音等电子文档。

第四节 公开发行的配售

第三十四条

【配售原则】簿记管理人应当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按照披露的配售规则组织配售,并做好书面记录。

簿记管理人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在配售过程中,不得有违反公平竞争、进行利益输送、直接或间接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其他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配售结果确认及缴款】配售结果确定后,簿记管理人应当向获得配售的投资者发送配售确认及缴款通知书。

簿记管理人按有关协议约定安排募集资金的收缴和划付,网下投资者应当配合簿记管理人在约定时间内完成缴款事项。

第五节 非公开发行的定价与配售

第三十六条 【定价发行方式】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定价发行方式,由承销机构和发行人协商确定。

第三十七条 【簿记及配售】采用簿记建档方式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参照本规范关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簿记建档及配售的相关规定。法律法规、相关规则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合格投资者】承销机构应当了解和评估投资者对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确认参与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认购的投资者为合格投资者,并充分揭示风险。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发行,每次发行对象不得超过二百人。

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股比例超过百分之五的股东,可以参与本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认购与转让,不受相关合格投资者资质条件的限制。

第五章 信息披露

第三十九条 【总体要求】承销机构应当督促发行人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承销机构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当进行严格的核查,确保信息披露的文件处于有效期内,在不同媒体上披露的信息保持一致。

第四十条 【披露时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承销机构应当督促发行人按照规定披露募集说明书,并在债券存续期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四十一条 【披露载体】承销机构应当协助发行人将公开发行过程中披露的信息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互联网网站,同时将披露的信息或信息摘要刊登在至少一种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供公众查阅。

第四十二条 【重大事项】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承销机构应当督促发行人及时披露债券存续期内可能发生的影响其偿债能力的重大事项。重大事项包括:

(一)发行人经营方针、经营范围或生产经营外部条件

等发生重大变化;

(二)债券信用评级发生变化;

(三)发行人占同类资产总额百分之二十以上资产的抵押、质押、出售、转让或报废;

(四)发行人发生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违约情况;

(五)发行人新增借款或对外提供担保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二十;

(六)发行人放弃债权或财产,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十;

(七)发行人发生超过上年末净资产百分之十的重大损失;

(八)发行人作出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

(九)发行人涉及重大诉讼、仲裁事项或受到重大行政处罚;

(十)保证人或者担保物发生重大变化;

(十一)其他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第四十三条 【约定披露义务】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承销机构应当督促发行人按照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六章 自律管理

第四十四条 【文件留存】承销机构应当保留承销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并存档备查,如实、全面反映承销全过程,相关资料至少保存五年。

承销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承接、尽职调查、内部控制、发行申请、项目推介、定价和配售、信息披露等各个环节中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第四十五条 【检查制度】协会可以采取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承销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承销机构应当对协会的检查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拖延提供有关资料,或者提供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资料。

检查内容包括:

(一)承销业务制度、决策机制、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情况;

(二)项目承接、发行申请、推介、定价、配售等合规情况;

(三)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四)存档备查资料的完备性;

(五)协会认为有必要的其他内容。

第四十六条 【自律惩戒】承销机构及其相关业务人员违反本规范规定,协会视情节轻重采取自律惩戒措施,并记入协会诚信信息管理系统。

第四十七条 【违法违规行为处理】承销机构及其相关业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或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协会依法移交证监会或其他有权机关查处。

第四十八条 【举报】发现承销机构及其相关业务人员违反本规范的,可向协会举报或投诉。

第七章 附则

上一篇:廉洁自省报告下一篇:新部编版二上语文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