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圣境五年级作文(精选3篇)
早上,我被老妈拉出被窝,头发乱蓬蓬的我无意中瞟了一眼窗外,啊,好大的雪!它们像许多小芝麻点一样砸下来,整个小区都银装素裹,真像”雪域胜地”。
这雪,不停地下,这些“小棉絮”使我有一种仿佛置身于寒冷的东北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美好。我一边吃着热乎乎的早饭,一边望着那一棵棵充满”诗意”的雪树。远看,还真像富士山脚的一棵棵“盗版”樱花树呀!我看着这美景,心情都有些愉悦起来了。有雪真好!我心里想着,我多想出门在雪地里打个滚,撒个欢,尽情地与小朋友们玩耍呀!
坐上汽车,我的目光就离不开这雪了。不早了,街上有一名环卫工正在铲雪,人们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但还是有许多年轻人用美颜相机与这些“樱花树”合影,充当美少女。顺便当做去了一趟“富士山”。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尽情地跳着华尔兹,让人一看就入了迷。这大自然的舞蹈可能比杨丽萍跳的《孔雀之冬》还要美十倍!
到了学校,已经快要上课了,我跑进教室,赶紧拿出书朗读。可是,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都忘了朗读,光顾着看雪了。这雪,对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挺稀罕。呵!也许,正是因为孩子们爱雪,爱它的`洁白无瑕,爱它的柔软光洁,心灵才会如些纯洁吧!
关键词:五年级,作文习作,教学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门支柱科目, 写作, 也称书面表达, 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情况, 写作问题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开展的难点所在, 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低下, 无话可说等状况, 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笔者认为, 五年级的写作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与初中阶段的习作来说, 是一个基础过渡的重要环节, 因此, 做好五年级作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大责任。
一、有效结合生活现实,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缺乏充足的社会经历, 在习作中难免会感到无力, 因而, 作为语文教师, 要引导学生的习作从生活开始, 从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开始。首先, 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回忆生活。生活不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来说, 习作不是缺乏素材, 而是缺乏观察。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回忆, 如在写《我的__》 (写一个人物) 这篇作文时, 很多学生看到题目无从下手, 因为爸爸、妈妈、老师等人物在生活中出现得太频繁, 学生除了能对这些人物做简要的介绍以外, 会认为没有什么素材可以去深化人物的形象, 这时教师便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如一个学生准备写《我的妈妈》, 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啊?她跟三年前相比现在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妈妈做得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你有没有对妈妈做出什么事情至今很后悔的?……”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扩开思路, 进一步开展写作。其次, 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发散思维。在写作过程中, 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虽然很普通很平常, 但通过思维发散, 仍能成为很好的习作素材。如在以“我发现了美”为主题习作时, 窗外正是夕阳西下之时, 我顺机引导学生:“窗外的夕阳美不美?”当学生们回答:“美”时, 我问到:“美除了这些自然的景色美, 还有什么美?”当学生回答到:“还有心灵美”时, 我问:“那么, 我们的这个主题是不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始写呢?比如, 现在的夕阳, 它是不是也像我们人类一样, 经历了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呢?那这个夕阳是不是你们的爷爷奶奶所处的阶段呢?夕阳这么美, 你们有没有想到爷爷奶奶的美呢?……”以此循序渐进,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联想、发散思维, 打开学生的思路之门, 让学生能愉快地选材习作。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素材, 为写作储备资源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 因而较狭隘, 作为教师, 要牢牢把握学生习作的素材资源问题, 丰富素材的储备。
首先,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的生活主要由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组成, 家庭生活上的体验是由家庭环境因素决定的, 作为教师, 我们无法改变, 因而我们要从学校生活上努力, 丰富学生的体验。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拔河比赛、放风筝比赛、秋游、春游等, 丰富阅历, 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如让自然科学教师带学生种植树木、让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歌唱比赛等, 同时还可以将语文教学带进生活, 如建议国庆长假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 开拓视野。
其次, 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 提高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生在面对写作时, 并非没有素材可写, 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组织语言去写, 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进一步开拓眼界和思维, 增加语言的积累, 才能逐步改变这种有话说不出的状况。1.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遇到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简要的赏析, 明白这么优美的内容描绘的是什么, 具体内涵是什么, 加深学生的理解, 并要求学生会背诵, 并最好是能熟练运用;2.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看书, 如《儿童文学》《小学生天地》《读者》等书籍,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并有针对性地摘录书中的优美句子、片段, 并加以背诵和运用, 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 提高写作水平
想象让语言插上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 想象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通过想象, 有限的知识能朗阔万物, 是推动知识进步的源泉。很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 总会感觉想表达的总是不能深刻表达, 写作出来的内容不具体、不形象, 感染力和表现力都不强, 因而,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描写蒲公英时, 让学生通过对蒲公英静态和动态的仔细观察, 并加以想象, 学生写道:“像一个个毛茸茸的足球”“飘飞起来, 就像漫天飞舞的白丝带, 又像是一片片浪花”, 通过这种简单的想象加以点缀, 整个句子、片段的表达便显得更加形象具体, 文章的表现力凸显。
几十年来, 小中甸镇农科站拥有的农技员只有3位, 来来去去, 流动性很大, 但从1989年到今天坚守这块“阵地”的只有一对夫妻农技员——夏志光和李月娥。
20多年来, 这对夫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上, 与藏区人民结下不解的情缘和深厚的友谊, 为小中甸镇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历届镇领导班子对农科站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每年年底镇里先进集体奖状一定有一张属于农科站的。走进小中甸镇的村村寨寨, 很少有不认识他们夫妻俩的, 跟他俩走在村子里, 满耳听到的是“喳托杓” (藏语的意思为“请进来做客喝茶”) 的声音。
新技术的推广铺平了农民的增收之路
新技术让蔬菜大棚在海拔3 200米的小中甸高原安了家。1989年夏志光和李月娥从迪庆藏族自治州农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被分到小中甸镇农科站工作, 当时小中甸的田野里看不到蔬菜, 小中甸高原坝区藏民由于历史原因, 加之海拔高, 气候恶劣以及人民群众独特的民族饮食习惯, 蔬菜栽培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多少年来, 当地藏民以青稞、酥油茶为主食, 没有吃蔬菜的习惯, 因而就几乎没有种植蔬菜的了, 夫妻俩从到小中甸农科站那一天起, 就开始指导农户进行蔬菜种植, 从播种到管理再到收获, 甚至到怎么做菜、怎么吃, 都一一进行指导。之后的几年, 在农户的房前屋后开始出现了零星的蔬菜地, 为延长蔬菜在高原上的种植时间, 1991年, 夫妻俩推广大棚蔬菜种植, 如今当你走进小中甸镇的村村寨寨, 到处可看到种植蔬菜的农户和蔬菜大棚。
马铃薯种植方式的不断改进, 提高了马铃薯产量, 增加了农民收入。马铃薯是粮食、蔬菜、饲料兼用的作物, 香格里拉县高原坝区在清末时期就开始种植。马铃薯在香格里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平均海拔3 200米的小中甸镇来说, 更是如此, 除自用外, 一年全家食用的大米和经济收入60%是靠种植马铃薯来完成的 (马铃薯收获后, 一部分留作自用, 一部分销售、一部分拉到生产大米的乡镇进行兑换) 。多年来, 马铃薯的种植方式采用牛后沟种, 自夫妻俩到小中甸镇农科站后, 就开始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和品种改良上。在栽培方式上, 推广大窝塘条栽、单垄条栽、地膜马铃薯双垄条栽。经过多年努力, 马铃薯产量在逐年增加, 1989年全镇马铃薯每亩平均亩产为800千克, 2010年平均亩产达1 715.05千克, 最高亩产达3 413.5千克。
新品种引进和推广使农民看到了种田的希望
多年来, 夫妻俩大力引进青稞、春油菜、马铃薯良种, 不断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1、高原春油菜新品种的引进推广, 使小中甸镇藏民改变了买油吃的局面。
香格里拉县虽然已有100年种植油菜的历史, 但在小中甸镇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引进种植, 种植的品种为兰花籽, 产量低, 出油率低, 同时由于农田基础设施差、种植规模小、散户经营、产业化组织程度低等问题, 产量一直停留在50千克的水平。1990年, 夫妻俩大力引进新品种, 从最初推广的“40”黄 (高硫代葡萄糖苷、高芥酸) 到现在花油系列、黔油系列等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苷) 等, 无不是经过夫妻俩试种和推广, 夫妻俩正是通过引进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来不断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到2010年产量已提高到平均亩产150千克的水平。
我们曾给小中甸镇农户算过一笔帐:根据历年来种植油菜的结果来看, 在同等肥力田块上种植油菜要比种植小麦、青稞、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每亩净增150~200元。以近两年每亩平均收获油菜150千克计, 每千克菜籽可出菜油0.4千克, 150千克菜子可出菜油60千克, 油菜新品种推广种植, 改变了小中甸藏民多年来买油吃的局面。以2010年菜油销售价格来计算 (2010年每千克菜油平均销售价格为18元) , 每亩收入可达1 080元, 扣除亩用种量5元 (每亩用种量为0.5千克) , 每亩用工650元, 每亩纯收入可达到425元。而同等肥力田块上种植青稞, 每亩的毛收入为600元。
2、春青稞栽培技术的更新, 提高藏区青稞产量。
青稞, 为藏区主粮, 约有1500年种植历史, 是藏民族传统主食, 青稞秸秆是高原牦牛和马的主要饲料。
自古以来, 青稞在小中甸镇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青稞籽粒加工的“青稞糌粑”是藏族农民的主粮, 是藏民生活中其他粮食不可替代的。青稞适宜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种植, 特别是海拔2 600米以上地区, 青稞是优势作物。藏民历来十分重视青稞生产, 在适时播种、搞好中耕、除草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但限于生产条件、文化基础等各种原因, 青稞生产发展缓慢。过去, 青稞种植管理十分粗放, 整地多为一犁一耙, 播种均为撒播, 肥料用量少, 发生病虫害不防治而求神拜佛。多年来, 夫妻俩通过举办培训班、租用农户土地、办试验地方等方式推广青稞生产各种科学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使农民逐渐采用科学方法, 有机肥用量增加, 化学肥料在青稞生产上有了一定的用量, 青稞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单产由20世纪80年代的130千克以上提高到目前的156千克。青稞生产的不断发展, 为解决藏区农牧民温饱起到了重要作用。
3、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推广, 使农民对马铃薯新品种有了全新的认识。
马铃薯在香格里拉县栽培记载为清末时期传入, 海拔在2 800~3 300米高寒地区春播, 海拔在1 700~2 300米河谷地区冬播;民国时期, 马铃薯主产区为彝族地区, 河谷地区和县城仅作蔬菜;196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6 437亩, 1990年种植面积达2.72万亩;2009年种植面积3.02万亩, 总产量0.55万吨;2010年种植面积3.23万亩, 产量0.65万吨。马铃薯是薯类作物的主要种类组成之一, 也是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马铃薯在香格里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别是在藏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98年, 夫妻俩引进马铃薯脱毒种薯威育3号在小中甸镇进行试种, 第二年进行推广。2001年推广应用中甸红、合作88、大西洋等优良的品种, 2010年共推广马铃薯良种6 500亩。
在生产中不断进行品种引进试验
多年来, 每引进一个新的品种, 夫妻俩都要进行试验, 租用农户土地做试验地, 对供试作物的整个生育期表现进行详细观察记载, 适应了才进行推广。因为夫妻俩的认真劲儿, 当地自治州、县农业部门的各项试验都与二人进行合作, 如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品比试验、品系试验等。
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种田水平
小中甸镇属典型藏区, 早婚及当地习俗致使农民知识水平相对偏低, 大多数藏民不懂汉语, 培训必须用藏语, 夏志光藏语讲得不太好, 因而科技培训这一块就由李月娥做, 针对实际情况, 李月娥对村干部和有种田积极性的农户进行培训, 并通过手把手指导, 以一带十方法使农民慢慢接受新技术, 通过租用农户土地种试验地方法使农民能看到, 从而能接受新品种、新技术。
【雪域圣境五年级作文】推荐阅读:
雪域豹影读书笔记优秀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