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精选11篇)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篇1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可能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对我国水安全产生重大影响.针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初步提出了减缓影响的适应性对策,指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贯彻执行、及全民环境意识的教育是保障措施顺利实施的关键.

作 者: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10029,南京刊 名:中国水利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年,卷(期):“”(2)分类号:P461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安全 适应性 对策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篇2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影响,对策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988年,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成立, 并在第四次评估报告 (2007年) 中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升高0.74℃ (0.6℃~0.8℃) , 这是近1000年来温度增加最大的一个世纪[1]。随着气候变暖, 全球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干早化加剧、生态系统退化、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水土流失扩大、自然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环境问题[2]。而农业由于其对气候条件的敏感性强也将大受影响。该问题在中国尤其显著。中国13亿人口的生存有赖于农业, 而中国农业目前已面临严峻的生态与经济方面的挑战, 而全球变暖将使这一问题更为严峻。本文拟从中国近年气候变化情况入手, 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结合宁夏自治区农村相关工作, 对农业开发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作浅要的综述。

一、我国近年气候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

㈠我国气候变化事实我国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温、降水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上。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 近10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 升温幅度约为0.5~0.8℃[3], 并且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征。林学椿等 (1990) [4]研究指出, 近40年来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北区的年平均气温倾向率是正的, 最大增温区在东北, 可达0.192℃/10年, 其次是华北, 为0.104℃/10年;长江中上游、中下游及西南区均为负倾向率, 最大降温在长江中上游区, 达到-0.141℃/10年。降水变化比温度变化复杂得多,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新疆地区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无论在范围和强度上都是最大的。同时在西北中部, 青藏高原西南部、华中至华北地区和东北中部4个地区的降水量有明显减少趋势, 其中华中至华北地区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无论在范围和强度上都非常显著[5]。我国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表现在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降水值都有增强的趋势, 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 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其次是夏季高温热浪增多[3]。第三则表现在我国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2]。华北地区近20多年来干旱不断加剧的形势十分严峻。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华北地区更是连年出现大旱, 如1997, 1999年~2002年, 不少地区连续5年~6年遭遇干旱。

㈡我国气候未来发展趋势根据气候模式预测结果, 未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仍会增高, 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 西北和东北地区上升明显。到2030年, 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 西南可能上升1.6℃~2.0℃, 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1]。王维强等 (1993) [6]用GCMs进行模拟研究认为, 约在2050年, 我国年平均温度提高4.6℃, 雨量增加7%, 届时我国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部消失, 亚热带面积大幅度增加。唐国平等 (2000) [7]选用GCM模型对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模拟, 并用AEZ模型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论表明气候变化将使中国境内的平均气温普遍升高, 并且气温升高的幅度在高纬度地区大于低纬度地区;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未来降水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 其中, 沿海地区降水量可能会增多, 副热带北部及温带南部降水可能减少, 大陆地区由于气温升高, 降水减少, 干旱进一步加剧[8]。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带来的影响

㈠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第一, 大气成分变化的影响。大气成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随着CO2浓度增加, 光合速率不断增强, 农作物的产量会有所提高。对C3植物来说这种影响尤其显著[10]。然而从另一个角度, CO2浓度上升也会产生杂草繁茂、病虫害加重、农药和肥料效果减弱、干旱激化、地力耗损等负作用。因此CO2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还需要进行大量科学研究。另一方面, 臭氧的减少也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例如在强烈的UV-B照射下, 地表落叶层降解过程被加速, 植物的初级生产随之减少。臭氧减少将使得约50%的植物生长受到影响, 对大豆进行的田间试验表明, 减少25%的臭氧后, 大豆产量降低20%~25%, 大豆的质量也有所下降[9]。第二, 降水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降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气候变暖使降水有所增加, 但同时温度升高却会导致蒸发加剧, 因此水量变化可能为负。降水的增加或减少可能会改变土壤的蒸发、冠层的蒸腾和土壤水分含量, 这些因素反过来又会对植物的功能以及水分的收支产生影响[11]。同时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 不仅会使沿海、沿江被围垦的农田被淹, 而且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隐患, 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第三, 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就用水条件来说, 气候变化会引起水循环的改变, 而水循环的改变将可能影响各种灾害天气时间的长短、频率、损失以及水资源的可利用率[12]。就农作物本身来说, 气温每上升1℃, 农业灌溉用水量将增加6~10%[1]。两方面的双重作用使得农业极易受到水分改变的影响。一是径流变化。气候变暖后, 我国各地区大江大河将有不同程度的径流量减小状况。模拟研究表明,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较小, 为-8%~8%;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年径流量变幅最大, 将达到15%~17%, 径流量减幅可达降水减幅的4倍以上[9]。二是供需矛盾。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地区上的组合不匹配, 水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不相适应, 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差异较大[13]。在未来我国多数地区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的情景下加大了潜在蒸散, 使农业水分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特别是未来北方旱情较当前更为严重[14], 这都将使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一步加大。三是水质。气候变化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水温升高威胁着水生生物的生存, 一方面是由于凉水栖息地的消失, 另一方面是由于水中溶解氧的减少[15]。同时, 河水温度的上升, 也会促进河流里污染物沉积、废弃物分解, 从而使水质下降[16]。某些地区 (如西北地区) 由于蒸发量加大, 河水流量趋于减少, 可能会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四是旱涝灾害。我国属于季风气候区, 降水变率大, 气候变暖将使这种变率加大。1950~2003年全国干旱区面积资料统计[17]表明全国旱灾面积逐渐加大, 干旱期在逐渐延长, 严重干旱年份出现频率有增加的趋势。洪涝灾害方面, 我国降水大部分发生在夏季, 年际变化十分明显, 洪涝灾害较为频繁, 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导致的旱涝灾害将对农业带来巨大的影响。第四, 对土壤及其成分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土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土壤水分的模拟表明, 北半球大陆中部将变得干燥, 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可能会增多,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冰川融化可能使土壤水分有所增加[18]。而同时气温升高蒸发加快, 可能造成土壤盐渍化[19], 并且会使荒漠化加剧, 耕地面积减少。另外气温升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的流失, 加速了土壤退化、侵蚀的发展, 这都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0]。第五, 对农业灾害的影响。一是病虫害。气温升高对农作物害虫的繁殖, 越冬、迁飞等习性产生明显影响, 会使作物和家畜病虫害的地理范围扩大[21], 尤其是冬季变暖, 将更有利各种病虫安全越冬, 其发生期延长, 食料丰盛, 危害将比当前更为频繁和猖獗[22]。因此,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不容忽视。而同时温度和降水格局的显著变化, 可能阻碍树木生长或使它们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23]。双重作用下, 可能导致病虫害暴发的频率加大。为了抵御病虫害, 农民必将加大农药的施用量, 这对生态环境将是一个新的考验。另一方面, 肥效对环境温度变化也十分敏感, 温度升高1℃, 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1]。气候变暖后, 要想保持原有的肥效, 就需要加大施肥量, 这样不仅增加了投入, 对土壤和环境也不利[24]。因此, 气候变暖引起的化肥施用量增加对农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农业成本投入的增加, 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二是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我国冬小麦的种植地域一直未能成功地突破长城界线;柑桔等亚热带果木一直局限于32oN以南;长江以北各大中城市冬春季蔬菜供应一直偏紧, 究其原因主要是夏、冬季低温冻寒限制[10]。气温升高后, 各地冷害将大大缓解, 冬季作物产量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另一方面, 气温升高又使得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夏季温度过高, 形成高温热害。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自2000年起持续发生严重干旱, 2003年南方发生了15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4年华南也发生严重干旱。新华网曾报道, 2010年云南广西贵州发生的特大旱情也是由于全球变暖, 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 破坏了大气结构, 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造成的[25]。三是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导致海洋膨胀和冰川积雪融化, 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 将可能淹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的农田。海平面上升将加剧多种海岸带灾害, 淹没大量滩涂资源、导致滨海低地及河口区盐水入侵、扩大海岸与海滩侵蚀等[27]。全球气候变暖后, 水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摄食、产卵、洄游、死亡等, 影响鱼类种群的变化[27]。我国沿海地区具有许多优质渔场, 气候变暖将使渔业受到冲击。

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第一, 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CO2的升高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作物的产量。高素华等[26] (1992) 建立了主要作物农业气象产量预测模型, 据此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倍增时主要作物产量的变化, 其结果表明, 我国华北冬小麦为减产趋势, 西北为增产趋势;水稻各生产区均为增加趋势;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玉米为增加趋势, 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为减少趋势。崔读昌[27]则指出这种影响因地区和作物种类而存在正负效应。如随着温度的升高, 作物的干物质及产量均会有所下降, 并且还会改变作物的生长速率和生育期长度, 从而影响产量[12]。研究表明, 气温每增高1℃, 水稻生育期平均缩短7天~8天, 冬小麦生育期平均缩短17天, 玉米的生育期平均缩短7天, 使得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8]。第二, 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 可能对植物生长和品质有一些直接影响。研究表明, C02浓度的增加使农作物株高增加, 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增加明显[2]。冬小麦、棉花品质呈良性变化, 利大于弊;玉米品质可能有所下降, 弊大利小;大豆品质变化不明显[29]。由于CO2浓度的增高, 会导致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 使根系吸收更多的矿物元素, 有利于提高作物产品的质量, 例如水果中的糖、柠檬酸、比黏度等均有所提高[30]。第三, 对农作物地理分布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温度对种植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能扩大作物的种植范围, 提高全球的土地承载力水平[31]。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是多熟种植, 复种指数达到150%以上[32]。随着气候变暖, 我国大于0℃的活动积温等值线将向东北方向推移约200~300千米[17], 两熟区将北移到目前一熟区的中部, 目前的两熟区大部分将被各种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 三熟制北界将由目前的长江流域北移到黄河流域, 约移动500千米[2];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 而且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将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9]。

三、农业生产应采取的措施

㈠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措施第一,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此要从根源处下手, 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分为工业措施和非工业措施两大类[26]。工业措施包括工业部门减少排放量, 工业材料循环利用,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节能工业技术的推广;交通部门减少尾气排放量, 提高交通工具的能源效率, 同时减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民用住宅、商业及娱乐设施要推广节能技术;使用含碳量低的燃料和不含碳的新能源等。非工业措施包括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 增加植被覆盖和生物量, 防止森林砍伐、草场退化和沙漠化[26];积极保护和营造植被,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固定量;逐步增加生物能取代化石能的程度;减少森林、草原火灾, 减少生物能源燃烧[26];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较大的施肥方式[27]。第二,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条件。要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必须对已有的农业设施进行改造以增强其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要更新改造老化农业灌排工程设施, 扩大灌溉面积;发展节水农业、科学灌溉[2];建设综合防治自然灾害工程;改造地形以减少径流和促进水分吸收、减少土壤侵蚀[24];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应以改土治水为中心,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改善农业生态与环境, 建设高产稳产农田[2]。要加大农田防护林的建设, 研究表明, 在农田防护林有效防护范围内, 地表风速减少30%~40%, 相对湿度提高10%~20%, 地面蒸发率平均下降29.2%, 土壤含水量增加20%~30%[10]。另外森林本身就是CO2气体的主要吸收库, 因此营造和养护农田防护林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增强农业系统抗逆性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三, 发展节水型农业。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括水资源的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的利用效率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根本目标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7]。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 旱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近一半, 尤其是秦岭-淮河以北主要是旱作农业[33]。应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采取各种措施涵养水源, 调蓄水流 (如挖蓄水窖、跨流域引水等) , 以便截取雨季降水[38];灌溉农业区应开展渠道防渗衬砌和建设畦田, 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发展喷灌、滴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引进和推广地膜覆盖、杂交玉米、免耕种麦模式化栽培等一系列栽培技术[38]。

㈡农作物方面的措施第一, 培育选用抗逆品种。由于气候变暖, 使农作物有效生长期延长, 同时还要预防自然灾害, 因此选用品种十分关键[22]。应选用耐热、耐旱和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38], 同时利用基因技术, 培育耐高温、耐干旱、抗病虫害、抗冷冻害的优良作物品种[34]。如淮北小麦品种选用可向半冬性、弱冬性方向发展, 既有利于冬季防冻, 又能发挥高产优势;多熟制可选用晚播早熟小麦品种;棉花选用高产潜力大、耐高温、耐阴雨的高产杂交品种;玉米、大豆可选用生长期偏长的高产品种[22]。另一方面, 可选育高效光合作用、光周期不敏感的优良作物, 以应对生育周期缩短和种植北界北移时对产量的影响。第二, 调整农业布局和耕作制度。气候变化使作物生长期的光能资源和热量资源增加, 复种面积扩大, 一些作物的种植北界北移。另外, 气候变化会增加或减少各个地区的降水量, 也需要调整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分布[40]。因此要对植被带和种植带北移的可能性采取规划措施[37], 合理安排农作物布局, 适度的将冬季越冬作物北移;通过发展冬季农业、麦棉两熟、小麦玉米间作和恢复、发展双季稻等途径, 提高复种指数[17]。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65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主要是引起作物生长条件的变化 ,比如温度升降、光照强弱、水分多少等。另外气候的变化还能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及臭氧等气体的浓度升降,这些变化会引起农田生态系统的改变,从而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天气变化引起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那么就会对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促进,有利于作物对水分的利用,对于作物生长及产量提高都会有所促进,但会增加作物的需水量,同时也会促使作物的生育期变短;如果气温升高,会使作物的呼吸作用加强,增加需水量,加速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促使生育期变短,适度的升高温度会促进作物生长,但温度过高,会使作物的光合速率和产量下降,导致作物减产,严重会引起干旱灾害;气候的变化同样也会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变化,高温天气、大风天气、少雨干旱都会使土壤中的水分骤减,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增加灌溉需求,严重导致减产甚至绝收;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农业生产的种植结构及种植制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全国的种植区域北移,两熟制变三熟制,另外品种布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气候的变化对于农药的施用、化肥的用量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气候的变暖对于作物的病虫害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使病虫害的分布区扩大、生长季节延长,繁殖加快,农药用量增加。2012年的长期高温高湿天气,导致了粘虫的大暴发,东北三省的大部分玉米受害,损失严重。

2 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极端天气也就是气象变化中的灾害天气,常见的有干旱、洪涝、霜冻、大风、冰雹等,这些天气情况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严重,由于我国的农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及配套设施还相对较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一旦遇到这样的气候变化,农业生产便会受到重大损失,对于粮食的生产及安全有重大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我国是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水量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处于极度的不平衡状态,南方水量相对充沛,而北方地区则干旱少雨,特别是东三省,常年处于半干旱的状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明显,其本上是十年九旱,而且低温冻害现象也十分常见,旱涝不断已是一个常态;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产量波动大。近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使东北地区冬季冻土期缩短,冻土层厚度变薄,有利于病虫害的安全越冬,使越冬虫源、菌源增加,起始发育时间提前,发育速度加快,周期缩短,繁殖力增强,虫害越冬界限向北扩展,为害范围扩大,病虫害为害时间延长,程度加重。

2 农业生产的相应对策

2.1 做好气象测报工作

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所以在生产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了解气象发展的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和防范。对于气象部门,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运用现代先进气象测报技术,总结经验,科学分析,对气象的变化特点及发生规律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预测,尽最大可能提高测量的客观性,预报的准确性,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的依据。

2.2 兴修农田水利,建设防护林带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利,特别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水利就是农业的生命。先进的水利工程设施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保障,一方面起到给农田供水,一方面起到疏水排涝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对水量的合理调节,才能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在农业生产中,要根据生产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兴修配套的农田水利,配备合理的设施设备,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节水灌溉技术,增强抗干旱抗洪涝的能力,同时科学建设防护林,有效防止大风及风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3 调整种植结构及耕作方式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气象变化规律都有所不同,在农业生产中,一定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变化,进行科学的调整。比如东北地区近些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加大,除了市场的导向作用外,由于近些年气候的变化,导致积温增加,很多地区变得适宜玉米这种喜温作物的生长了。根据气候的变化调整耕作方式,东北地区基本是年年春季干旱,以前起大垄播种的方式很容易导致出苗不齐的情况,近些年在耕种上有所调整,很多地区都采取免耕直播的方式,这样有利于苗齐苗全。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改进作物、品种布局,采用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技术措施及预防可能加重的农业病虫害。有计划地培育和选育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这些措施都是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有效对策。

2.4 加强农田生态保护

农田生态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是多方面的,要尽可能发展旱作农业,科学利用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病虫害,在农药施用上要选择无公害农药,低毒低残留,化肥施用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多施有机肥,提高农田生态的承载力,生产绿色粮食,使农田的土壤、水源、空气良性发展。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篇4

气候变化与城市发展对城市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对策-以西安市为例

利用西安市1951-气温、降水、风以及天气现象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在全球变暖及城市发展背景下,西安市城市干旱、城市内涝、高温热浪、大风、冰雪天气、雷电灾害等主要城市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城市干旱仍是西安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降水呈现减少趋势下,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频率增加,城市内涝严重;高温热浪、雷电灾害、大风、降雪冰冻天气等城市气象灾害对城市的.正常运转的影响也日益突出.针对城市气象灾害的影响,从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城市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作 者:鲁渊平杜继稳 Lu Yuanping Du Jiwen 作者单位:陕西省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5刊 名:灾害学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年,卷(期):23(z1)分类号:P429 P467关键词:城市气象灾害 气候变化 城市发展 西安市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篇5

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球表面温度正在逐渐变暖. 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鸟类已经在种群动态变化、生活史特性以及地理分布范围等方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相应的反应. 根据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对鸟类影响的研究资料, 尤其是北美和欧洲的`一些长期研究项目的成果, 综述了气候变化对鸟类分布范围、物候、繁殖和种群动态变化等方面的可能影响. 这些长期研究项目为探讨气候变化在个体和种群的水平上如何长时间地影响鸟类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对未来中国鸟类学研究也会有所裨益.

作 者:石建斌 李迪强 肖文发 SHI Jian-bin LI Di-qiang XIAO Wen-fa 作者单位:石建斌,SHI Jian-bin(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英国利物浦大学,生物科学学院,英国利物浦,L69)

李迪强,肖文发,LI Di-qiang,XIAO Wen-fa(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篇6

地表植被改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全球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表植被的变化通过地面的能量和水汽交换而改变气候,研究目的是通过数值模拟认识这一过程的`有关气候效应.方法上使用AGCM+SSIB模式对由于植被变化而可能导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敏感性模拟试验,研究区域为欧亚大陆.模拟主要对17、1800年、1900年、1950年所代表的气候特征时期植被改变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响应进行平衡态试验.欧亚大陆在这些时段内植被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有大片的土地覆盖从森林变为草地或者耕地,或者从自然草地变为耕地.结果表明地表植被的改变对于气候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但中纬度地区在统计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作用.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从1700年到1950年由于植被的退化,东亚地区夏季变得更热而冬季变得更冷,欧洲冬夏都变冷了;中国南部的降水在夏季不断减少,亚洲夏季风被削弱.

作 者:陈星 雷鸣 汤剑平CHEN Xing LEI Ming TANG Jian-pi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地球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年,卷(期):21(10)分类号:P461+.7关键词:植被变化 气候模拟 气候变化 欧亚大陆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篇7

1 云南气候变化之事实

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分别是气温和降水。“在全球气候变化大格局下,云南呈现平均气温总体变暖,年降水量总体减少的趋势,对生物资源、农业、旅游业及能源开发等方面带来挑战。”由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完成的《云南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作出上述描述。

1.1 气温变化

据由1961年始的相关记录显示,云南年均气温持续攀升,其中,每年的气温升高率是0015℃/a,同比增长015℃,在后来的49年里,云南年均温升高了0.74℃。从季节来看,其气温上升速度分别为:冬季最快,秋季次之,再次就是春季[1]。

1.2 降水变化

研究发现,云南年降水量显示出较弱的下滑趋势,相比之下,年际上的振荡却较大,在这49年来减少了近39mm的年降水量,减少的速率达-8mm/10a。同样,各个季节的降水量变化也不是平衡的:夏秋两季呈现的变化趋势为微弱的减少,而春冬两季却有微弱的增加。换句话说,云南气候在湿季有弱的减少,而在干季有弱的增加。

除了气温、降水两因素外,云南其他的气象相关要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雷暴的日数、太阳辐射量和平均风速等都于1961年之后呈现减少的态势。此外,极端气候状况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也有可能增加其发生强度、频率等,像近年云南就多次发生极端高温事件,造成的干旱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而其趋势仍呈上升状态,预计云南在未来100年里气温将继续上升,而降水量则相应呈减少趋势。

2 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之事实

各行各业中,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了,因为它是露天作业的,而且,自古以来,气候本身就是农业生产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大背景下,农业正遭受干旱、洪涝及虫害和极端恶劣天气等灾害,研究农业如何受气候变化影响并提出解决对策,便显得尤为重要。

2.1 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云南气候变化对云南农业生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上。

2.1.1 气候变暖表现为空气中温室气体即CO2浓度增加,而这会促进作物呼吸、蒸腾和光合同化的作用,由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1.2 气候变暖会对温度和降水产生影响。

2.1.2.1气温升高,蒸发加大,作物的水分吸收减少,而呼吸消耗却随着高温加大,这无疑加重了作物的生长胁迫。农作物不得不加快生育进程,缩短生长周期,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作物“早产”,而因为光合同化不充分,导致作物籽粒不饱满或瘪粒甚至减产[2];

2.1.2.2高温加速分解,抑制了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影响农作物质量;

2.1.2.3降水减少,作物水分吸收减少,从而导致作物对CO2的抑制吸收,影响光合同化作用。由此可见,气候变暖对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远远超出了其有利因素,最终会导致农业减产或质量下降。

2.2 对农作物种植条件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作物的种植也会有影响。云南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热量资源得到改善,原本一些只适合在低海拔、低纬度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现在可以北移了。这样一来,原本一年一熟的农作物比例减少,而一年两熟作物北移,三熟作物则种植比例扩大,为云南发展多熟制农业创造了条件。

2.3 对农作物虫害草害的影响

云南原本就因其多山多高原和由此形成的立体气候条件而虫草害频发,在气候变暖条件下,虫草害也随着热量带北移而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原本一些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灾害,已经延伸到亚热带以至温带地区,而这些地区对这类灾害是非常敏感的,几乎没有免疫力。根据云南省植物保护与检验站的估计,在气候变暖趋势下,云南省在未来10年农作物遭遇病虫草害的面积将继续加大,强度增强,有持续加重趋势。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将投入大量成本用于除虫除草,这不仅将加重农业生产的负担,更会降低农作物质量。

2.4 对作物栽种土地的影响

近年来,云南气候呈现明显的降雨集中的特点。降雨集中经常导致局部暴雨甚至大暴雨,造成泥石流灾害频发,毁坏农田是一方面,更严重的是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有机成分减少,土地变得贫瘠,使得农业用地减少。而由此又会带来毁坏植被森林,开垦土地,进一步加重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土壤中的有机质流失也会加重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而因为水土流失,也不得不在灌溉和保持水土、建设水利设施上加大投入。

3 对策及措施

3.1 合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要抓住有利因素,配合自身优势发挥所长。前面提到因为气候变暖热量带北移,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改变云南传统的种植制度,加大种植两熟和三熟农作物,而将因气候变化变得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改为林、牧业发展基地,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同时合理用地,很好地保护了森林植被[3]。

3.2 科学预防,提高自身应对灾害能力

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趋势下,云南省的降水量也趋于不稳定,也许降水更加集中,又或者更加干旱,这都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2009~2010年的云南特大干旱造成的巨大损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兼顾科学预防与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遏止农业生产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稳定有利的生态环境。

3.3 培养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抗不利因素

每种气候条件下总有与之相对应的植物,云南气候变得干旱,那么我们就培养种植耐旱农作物,趋利避害,在不利因素前变被动为主动。病虫草害频发,那么我们就选种抗病虫草害能力强的作物,同时加强对农业生物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研制开发绿色新型农药,发挥大自然自身的强大调控作用。

此外,还可以研究推广与云南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生态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适应生态环境新变化的能力,将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保证农业的正常生产。

摘要:目前,全球气候变化之于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被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公众广泛关注。本文在深入研究云南近几十年气候变化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解读云南气候变化对云南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云南气候变化,云南农业,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肖风劲,张海东,王春乙,等.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5,26(0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8

关键词 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2

21世纪以来,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逐渐的成为了各国政府、科学界、社会界等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其对自然、人类生活、经济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尽管科学界对大气温室气体的升高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与原因以及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等还存在着争议,但对于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生活而言,气候的变化已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当中包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不但将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与食物的安全性,更关系到了全球粮食的生产和安全供应。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 对种植业的影响

在全球气温变暖的形势下,各种天气系统的活动将更加的频繁、强烈,而干旱、高温、洪涝、冷冻等气象灾害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将会使农作物的生长季延长。根据相关研究得知,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农作物全年生长季延长,而生育期则会缩短。如当气候上升2 ℃后,农作物的全年生长季将延长8~32 d(华南地区延长32 d,而华北地区延长则较少为8 d)。另外,随着气候变暖现象的加剧,全国小麦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了34 d、水稻平均缩短了14~15 d,不同地区之间略有差异[1]。

1.2 对光资源的影响

光资源,是农业气候的重要资源之一。光资源对于绿色植物而言,将表现出形态效应、光合效应、光周期效应等,以此来为植物的正常生长与发育提供保障,有效的提升最终的产量。通常情况下,可以从光质、光亮、光时等方面来对光资源进行描述与评估[1]。另外,作为光合作用的动力,光资源如果过低或者过高都会直接导致农作物光合能力下降。

1.3 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如果气候过于的温暖、干燥,将导致潜在的增发能力不断增大,使土壤的含水量不断的降低(尤其是夏季,土壤水分减少现象最为严重)。土壤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其透气性则会相应的变差,而这有利于土壤有机碳行亮的提高。而在土壤水分不足时,土壤的孔隙度则会变大,这就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对于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微生物的活动而言,气候变暖的现象将会对其带来直接的影响,这将改变土壤中的养分利用和“C-N”循环,这显然加快了氮的流失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抵御能力。

1.4 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

对于农业灌溉的需水量来说,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极大的。在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气温的上升将使农作物在生长季内的潜在蒸散量不断的增加,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便会随之下降,最终极大的增加了农业灌溉中的需水量。首先,就我国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而言,近几十年来,气候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其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海河流域的下降幅度是最大的)。其次,气候变暖对水体(如湖泊等)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水温将不断升高、降水强度将不断的增加、将出现长期的低流量,这些现象的出现将使湖泊等水体出现严重的水污染,从根本上加剧了农业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最后,对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而言,气候的变化将对其水资源有着巨大的影响。

2 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2.1 转变生产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便是将传统的自然植被转换成耕地、厩肥管理、秸秆燃烧、农场运作等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应该改善农业的管理措施(如废料管理的改进、农田与牧场的土地利用的改善、农林混作的实施、耕作制度的改变、水资源配置的优化、绿肥的施用等)。其次,应该对那些已经退化的湿地和土壤进行修复、将农业边际的土地转换成为林地、增加农业升天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2]。这将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率提高,固化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气候转变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2.2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建设

首先,在农业基地网络中进行观测点、监测点的布局,以此来对区域的气候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控与监测;其次,健全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的联动机制(尤其是如大型养殖场的生产单位与气象部门的联动机制)。以此来加强预报工作和极端性天气事件的预测;再次,加强主要区域和农作物生产的技术研发基地的建设和完善,大力提高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水平;最后,研发出储备应急的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在灾后要对技术储备和生产资料进行快速的恢复)。同时,还应该大力的开展气候变化的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

2.3 发展现代生物技术,选育抗逆品种

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而言,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重要。首先,在新品种的选育中,应该选择那些适应气候条件的品种;其次,应对生物固氮、光合作用、抗御逆境等生物控制技术的开发工作进行不断的加强,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以此来有效的降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3]。

3 结语

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农业的分布格局差异显著等实际的情况,以全国各个农业生产区为研究的单元来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先进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在面对气候变化时的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应对气候变化对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问题和挑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09:1707-1712.

[2]胡清宇.近30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吴普特,赵西宁.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02:1-6.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篇9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冰冰情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强度和频率加大等事件的发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渤海和北黄海的冰情持续偏轻,中国海域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高于全球水平.从我国海岸和近海工程安全与未来规划和建设的角度论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伴生事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 者:雷瑞波 王文辉 董吉武 刘秀峰 LEI Rui-bo WANG Wen-hui DONG Ji-wu LIU Xiu-feng 作者单位:雷瑞波,董吉武,LEI Rui-bo,DONG Ji-wu(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王文辉,WANG Wen-hui(冀东油田勘探开发公司,河北,唐海,063200)

刘秀峰,LIU Xiu-feng(黑龙江测绘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篇10

一、适应气候变化的意义

( 一) 适应的内涵

“适应”原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 后来人们把适应概念扩展到社会经济领域。2014年发表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指出, 适应是自然和人类系统对于实际或预测的气候和影响所作出的调整过程。对于人类系统, 适应寻求减轻或避免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危害或开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有利机遇。对于一些自然系统, 适应通过人类干预措施诱导自然系统朝向预期发生的气候和影响进行调整。

IPCC上述定义的核心是趋利避害, 即在努力减轻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同时, 充分利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某些机遇。关键词是调整。虽然适应气候变化几乎与所有人类活动都有关, 但只有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做出的调整才属于适应。

(二) 适应的意义

虽然减排增汇是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 但由于气候系统的巨大惯性, 即使人类能够实现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工业革命前的水平, 全球气候仍将变暖至少二三百年。人类必须采取适应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轻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 保障人类社会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的影响总体上以负面为主, 但也存在某些正面影响和机遇。对于高纬度高海拔和内陆地区, 有利因素较多;对于低纬度低海拔和沿海地区, 则不利因素较多。近期利弊共存, 远期则负面影响会更加凸显。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较低纬度, 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更为突出, 尤其是内陆国家与小岛屿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 现有人均排放水平还很低, 适应是更为紧迫和现实的任务。

适应并不是消极和被动的, 生物就是在对地质史上的气候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中进化和繁衍的, 人类也是在与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中, 通过科技进步和改进管理而实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既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 也承受着气候变化的重大威胁, 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危害日益凸显, 如北方干旱缺水、城市暴雨内涝、雾霾污染、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还加剧了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适应气候变化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在兑现减缓诺言的同时, 也必须在适应领域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发达国家大多位于较高纬度, 气候变化有利因素相对较多, 国情也与发展中国家大相径庭, 其适应措施往往不适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情与社会发展阶段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近, 在做好自身适应工作的同时加强南南合作, 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为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气候治理模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与技术途径

(一) 气候变化受体的适应机制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 气候变化的作用对象不能简单照搬灾害学中的“承灾体”概念, 可使用中性的“受体”一词。

气候变化可看成对于受体系统的一种外来干扰, 不同类型受体的结构与功能不同, 对于气候变化干扰的适应机制也各不相同, 包括物理学意义上的弹性、自适应、人为支持适应和人类适应等不同层次。

(二) 系统演化前景与适应对策

上述4 种适应机制应区别不同情况灵活使用, 以实现较低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适应效果, 促进受体系统的正向演替与可持续发展。

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较轻时, 可依靠非生命系统的弹性或生命系统的自适应机制, 不必施以人为适应措施。这种弹性和自适应机制为受体系统所固有, 比较巩固且成本较低。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接近或超过非生命系统的弹性或生命系统的适应阈值时, 需要施加人为支持适应措施, 或设法增强受体系统的弹性或自适应能力, 或努力改善受体系统所处的局部环境以减轻外来胁迫。以上适应机制均属渐进适应或增量适应 (incremental adaptation) , 此时受体系统不发生质变, 仍能保持系统机构与基本功能的运转。

当气候变化负面影响超过受体系统弹性或自适应能力与人为支持适应能力的总和时, 受体系统的结构有可能遭到破坏甚至崩溃, 或人为适应成本将超过可能造成的损失时, 就需要采取转型适应 (transformation adaptation) 对策, 包括时空规避、系统转型、转移或分散风险 (保险) 等。其中, 系统转型指受体发生质变, 转变为适应新气候环境的新型受体, 如在农业生产上改种抗逆作物或品种。时空规避是指从时间或空间上将受体系统与气候变化影响隔离开来, 如调整作物布局和改变人类活动的时间以避开风险。保险虽然并未消除风险, 但通过将风险分散和转移到其他受体, 可以减轻标的受体自身的风险与损失。

对于气候变化的正面影响同样也存在渐进适应与转型适应的不同选择。当气候变化影响相对有利时要采取提高受体利用能力的渐进适应措施;当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有利时, 可以采取转型适应措施促进受体系统的升级。如东北随着气候变暖, 过去水稻不能成熟的黑龙江中部现在也大面积种植了。

(三) 适应的基本技术途径

根据以上适应机制可以导出以下的基本适应技术途径: 1. 鉴定提高阈值, 充分利用非生物系统自身弹性;2. 充分利用生物与人类系统自适应机制;3. 增强生物系统与人类系统的自适应能力;4. 改善局部环境, 缓解气候变化胁迫。

根据风险管理原理可以导出以下适应对策:1. 极端事件的初始能量很小时, 可采取消除风险源的措施, 如火灾与病虫害初起时;2. 对于不可抗拒和损失极大的巨灾风险, 应采取时空规避或转移分散风险的对策;3. 对于风险不大但抗御成本较高的不利影响, 采取承受风险的对策;4. 对于潜在损失较大和较有条件应对的风险, 采取削弱风险的适应对策。

( 四) 适应技术体系的构建

鉴于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与人类系统的巨大影响, 构建不同领域、产业、区域的三维适应技术体系应提上日程。

适应技术体系不同于适应技术的简单罗列, 应包括针对主要气候变化影响的核心技术、若干关键技术及其配套技术, 由若干技术子系统及技术单元组成, 具有严密的层次和结构。

构建适应技术体系的步骤:首先要广泛收集现有适应技术, 建立优选标准 (包括具有适应效果、具备经济技术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有无副作用等) , 然后进行筛选排序, 针对主要气候变化风险分别构建适应技术子系统和总系统, 对比较成熟的适应技术进行试运行和示范, 对适应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最后对适应技术体系修订完善和全面推广。

大多数适应技术可从现有自发性适应措施提炼形成, 但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某些新问题, 还需要另行组织技术研发。

三、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分析与适应对策

( 一) 气候变化风险分析与适应对策

风险测算公式:R=H×V, 其中H=P×I, V=E×S/A。

式中R为气候变化风险, H为危险性, P为概率, I为强度;E为受体暴露度, V为受体敏感性, A为减灾能力。

由此导出避害的基本对策: 1. 减小受体对于不利气候的暴露度E, 如将人口转移到风险较低地区;2. 降低受体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性S, 如推广耐旱耐热品种, 改进建筑物的隔热通风性能, 加高加固海堤等;3. 提高应对能力A, 如加强监测预警、普及减灾技能、增加适应物资储备等; 4. 在有利天气进行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以降低气候危险的强度I或频率P ;5. 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以改善区域气候, 降低气候危险的强度I或频率P。

( 二) 气候变化机遇分析与利用对策

气候变化机遇的测算可参考风险测算公式得出:O=U×E×S×A 。 其中, U= P×I。

式中O为气候变化机遇, U为有利因素, P为概率, I为强度;E为受体暴露度, S为受体敏感度, A为利用能力。

由此导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趋利对策:1. 增大暴露度E, 如促进人口和产业的趋利迁移;2. 利用敏感性S, 如改种喜温作物和中晚熟品种;3. 提高利用能力A, 如改善交通, 对于变化有利产业和作物的政策倾斜等;4. 调节改良受体的局部环境以扩大有利因素U ; 5. 应对波动和不确定性的适应对策。

( 三) 气候变化影响不确定性及应变适应对策

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排放温室气体行动的不确定, 对于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由于气候波动的加剧、气候变化影响的复杂性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交互性, 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也存在某些不确定性。对于相对确定的气候变化影响, 如气温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太阳辐射与风速减弱等趋势性变化, 应制定使用气候变化的工程建设规划, 修订相关技术标准, 调整产业与作物布局等。对于相对不确定的气候变化影响, 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则需要采取应变适应对策。在进行风险分析评估的基础上, 侧重发生概率较大的风险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加强跟踪监测, 做好应变措施的准备。气候敏感性产业都要针对主要的气候风险编制应急预案和构建应变技术体系。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应树立以储备应对气候波动的理念, 包括技术储备、物资储备和队伍储备。

生态过渡带处于系统边缘, 易受外界干扰与胁迫, 具有特殊的脆弱性, 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确定, 但也是受体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最活跃的地带, 有可能通过率先引进负熵来带动整个系统的适应与正向演替代。因此,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应以边缘适应作为重点和抓手。

由于近期的气候变化影响要比未来远期的影响更加确定, 适应工作应以应对已发生或近期将要发生的气候变化影响为主, 同时针对远期可能的气候变化影响, 制定长远适应规划, 开展预研究, 加强适应技术与物资的储备。

四、内蒙古适应气候变化对策

(一) 内蒙古气候变化特点及影响

过去60 多年来内蒙古的气候明显暖干化, 有利于灌区农业增产, 牧区牲畜越冬死亡率和掉膘率下降, 交通出行条件改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缺水和草地退化严重, 气候波动加剧, 极端事件频发。总的看来, 挑战和机遇并存, 既存在若干不可持续因素, 也存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

(二) 适应对策建议

1. 水资源与种植业适应对策

针对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 经济布局与扩大灌溉都必须量水而行, 要实行最严格的节水管理制度, 严惩承包商掠夺性开采地下水资源的行为;旱作农业大力推广微地形就地集雨技术, 旱季利用深层土壤水分不能超出雨季补偿水量;最大限度抑制土壤水分无效蒸发, 推广通过适度休闲轮耕和深松耕实现土壤水库的扩蓄增容;城市园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应以地方特色耐旱物种为主, 严禁过量开采地下水, 盲目扩大城市水景。适度增引国境河流, 利用秋季黄河径流较大和下游需求不多的时机引水蓄墒和储存。调整品种类型与播期以适应温度与降水的变化。针对病虫害发生规律改变调整防治部署。编制各类农业灾害的减灾预案, 研发和建立应变栽培技术体系。建立救灾作物种子库。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由政府补助农业院校利用部分教学资源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2. 草地生态与畜牧业适应对策

继续推行季节性轮牧, 辅之以冬春补饲以实现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划分禁牧草场及期限、可利用草场载畜量及放牧期, 建立牧民合作机制划定季节放牧场。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作物与牧草轮作轮牧, 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在确保基本农田与基本草场面积保持稳定的前提下, 应打破农区与牧区分割体制, 建立农区与牧区的合作机制, 逐步实行草田轮作制。

3. 城市适应对策

气候变化加剧了大城市的雾霾污染、暴雨内涝、交通拥堵、用水紧缺等城市病。虽然农村人口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只能随着经济发展与产业分工逐步推进, 不能拔苗助长, 更不能建设鬼城。城市发展规模也不能超出资源承载力和气候环境容量。建设结构与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关键是调整经济布局和广开就业渠道。针对气候变化影响调整生命线系统的布局与技术标准是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已建立政府主导、发挥企业和市场机制、重视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体制。同时注重城市社区适应, 包括盘查风险隐患, 编制减灾预案, 组织应对极端事件的培训和演练等。

( 三) 怎样开展适应工作

内蒙古是中英瑞国际合作适应气候变化项目 (ACCC) 第一、二期试点省区, 在全国前列。但与减缓和与国际相比仍明显滞后, 远未做到与减缓并重。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气候变化对水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篇11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中部六省,低碳

1 概述

1.1 研究区域简述

按照地理区位和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山西、江西、河南六省, 其中, 武汉市为国务院认定的中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地理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 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 中部地区人口数量为36 745万 (2012年数据) , 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中部地区以温带季风、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地区内部气候条件和气候变化情况存在差异。中部六省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大致相当 (表1) , 能源消费量较大, 占到全国能源消费的近四分之一, 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压力较大。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1年) 、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河南统计http://www.ha.stats.gov.cn/hntj/index.htm等。

1.2 研究意义

全球气候快速增暖, 是由于近百年来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的[1]。虽然21世纪第一个十年, 全球变暖趋势有所缓和[2], 但是并未停止。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 具有相当长的持续期, 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并对不同区域产生影响[3,4]。由于各地经济条件、技术能力、发展水平不同, 因此气候适应工作还要依据具体的区域特征进行实施设计[5]。中国作为快速城市化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地区间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水平差距[6]。对于发达地区, 经济财富总量大, 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开展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能力较高, 但对于中部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 就需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开展。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别, 开展中部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探究, 不仅有理论意义, 更有现实意义, 可以为中部区域各省更好开展工作, 以及其他地区未来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提供思路和参考。

2 中部六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

2.1 湖南省编制完成首个省级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研究报告

湖南省属于气候变化脆弱省份之一,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极具示范作用。2013年初编制完成的《适应气候变化湖南战略研究》, 是国内省级层面完成的第一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研究报告。报告分析了湖南气候变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并按照领域和区域, 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任务和行动方案。随着湖南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 使湖南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更严峻挑战。因此, 制定符合湖南省情的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对于湖南当前和今后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同时, 《湖南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出台, 全面推进湖南“四化两型”和“绿色湖南”建设。方案提出, 到十二五末, 万元GDP能耗降低16%, 万元GDP碳排放量降低17%,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1.4%, 森林蓄积量达到4.74亿立方米, 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 初步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到2015年,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48.5∶42) 和清洁能源消费模式。不久将出台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 筹建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服务平台, 用以支持气候变化工作的开展。

2.2 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开展较早, 低碳规划先行

湖北省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域, 气候变化对全省生活、生产影响很大。气候变暖使各种天气系统活动加剧, 暖冬成为常态, 旱涝灾害频繁, 高温热浪、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面对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的态势, 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较早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省份, 2009年湖北省就印发了《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用于支撑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为国家启动的“五省八市”首批低碳试点省, 2013年8月, 湖北省组织编制了《湖北省低碳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湖北省低碳产业发展规划》、《湖北省低碳交通发展规划》、《湖北省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湖北省森林碳汇发展规划》,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 形成了具有湖北特色的“一总四专”低碳发展规划体系。另外, 2013年底出台的《湖北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对到十二五末温室气体CO2排放量提出要求, 并进一步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体制机制, 基本建立、建成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和区域内碳排放交易市场。通过低碳试点示范, 形成各具特色的低碳城市、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有力应对气候变化。

2.3 江西省出台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规划,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江西省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 2009年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6 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仍将继续增加, 实现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目标压力较大。

围绕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 《江西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提出综合运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降耗、发展低碳能源、增加碳汇等多种控制措施, 提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并提出到2015年, 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OP比重35%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50%左右,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0%等目标。《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规划》于2013年3月出台, 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 提出有序开发水电, 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 到2015年全省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97万千瓦, 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0万千瓦,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00兆瓦,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 (表2) , 促进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 真正优化能源结构。

注:[]为五年累计数数据来源: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网站http://www.jxdpc.gov.cn/。

2.4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出台, 打造“低碳安徽”

安徽省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天然气资源缺乏, 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相对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能源生产和消费都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温室气体排放逐年增加。能源、建材、钢铁和农业四大领域, 约占安徽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 其中, 能源、建材、钢铁和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25%、25%、10%和20%。

温室气体排放为主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 对安徽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已经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次生地质灾害、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给日常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必然选择, 2013年底,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2013-2020年) 》出台。明确提出到2020年, 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 大幅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低碳试点示范要取得显著成效, 促进全省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安徽省实施低碳产业培育壮大工程、节能减碳工程、清洁能源发展工程、森林碳汇与生态建设工程、农业适应能力提升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 打造“低碳安徽”。

2.5 河南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坚持绿色理念推动低碳发展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耕地总面积所占比例居全国第2位。2010年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64200万吨, 其中, 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领域以及废弃物处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占79.4%、9.3%、9.1%、2.3%。“十一五”期间全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 2010年比2005年净增1.3亿吨, 增长26%。预计到2015年, 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3吨/万元, 较2010年下降17%左右。

为应对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后果, 河南省制定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实施方案》, 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增加碳汇工作。2013年底, 《河南省“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出台, 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综合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 提出河南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初步确立低碳发展体系;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河南省着力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碳, 继续优化能源结构,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应用和推广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碳技术。有序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等领域试验试点工作。此外, 为建设“低碳排放”工业发展体系, 河南省还出台了《河南省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案》。未来两年, 将建设一批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和工业示范企业, 推广具有减排潜力的低碳技术、产品, 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 推动工业低碳发展。

2.6 山西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山西省是煤炭能源大省, 虽然能源效率有序提高, 地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强度显著降低, 但全省能耗总量和人均能耗量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加之山西省化石能源 (主要是煤) 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 森林碳汇增长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例过小,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难度仍在加大。再加上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区, “煤长水短”, 长期存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严重生态问题, 灾害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亟待加强。

近年,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增加森林碳汇等工作的开展, 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并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思路研究”工作, 目前, 已完成了前期启动、筹备、策划阶段。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 2011年, 《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出台, 作为山西省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规章, 全面指导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2年底, 《山西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出台, 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增加碳汇等提出具体要求。到2015年, 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同时提出开展低碳发展试验试点, 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综合措施, 努力推动全社会低碳行动,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有效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3 小结与启示

中部地区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方面, 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是长久以来, 政府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顶层设计方面缺乏宏观、持续的政策引导, 机制体制尚不健全, 开展工作仍旧面临诸多困难。因此, 中部六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 和我国先进省份仍有较大差距。

就全国而言, 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温室气体排放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不同[7], 较长一段时间内, 中国不需要承担量化减排的国际义务, 因此, 在一定时期内, 中国国内并没有展开针对气候变化的全国范围的具体行动。进入2l世纪以来, 气候变暖对我国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明显不利影响[8], 同时, 伴随能源消费的飞速增长, 中国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国际减排压力, 开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势在必行。2013年11月, 华沙气候大会上, 中国首部《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正式发布, 标志着中国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对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意义重大。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是切实开展适应工作中的关键一步, 也是其长期过程的第一步。下一步, 开展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确保战略有效实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9]等工作, 无论是中部地区, 还是我国其他省份, 仍将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IPCC.climatic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M].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唐国利, 罗勇, 黄建斌.气候变暖在继续[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 8 (4) :235-242.

[3]Haque C E, Burton I.Adaptation Options Strategies for Hazards and Vulnerability Mitig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2005, 10 (3) :335-353.

[4]王绍武, 罗勇, 赵宗慈.为减缓全球变暖而奋斗[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 9 (1) :61-66.

[5]居煇, 李玉娥, 许吟隆.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实施框架[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6) :55-58.

[6]潘家华, 郑艳.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1-5.

[7]张娟.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国外研究最新进展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22 (11) , 19-25.

[8]秦大河.气候变化的事实与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学基金, 2003, 17 (1) :1-3.

上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三专题学习讨论发言提纲下一篇:跳大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