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共8篇)

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篇1

一、什么时候可以发奖金?

(一)优秀学员(包括自学)奖励

区总工会文件中没有开支规定,金额不限,厉行节约。主要是工会干部组织的一些学习培训中评选出的优秀学员等。

(二)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及奖励费

1.区总文件开支规定基层工会举办文体活动可以以单位名义租用场地;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可按每项参赛人数的三分之一以内予以适当奖励,获奖队员可给予最高人均不超过200元的奖励;年内多次开展文体活动比赛的,全年奖励性经费开支不得超过当年实有会员人均200元。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原则上以自备或租用服装为主,如确实需要可给参赛队员购买服装(人均不超过500元)。

常见问题:

(1)一年内可以举办多少次文体活动? 答:不限,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即可。(2)文体活动的形式? 答:不限,积极向上即可。

(3)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服装费购买和租赁费如何开支? 答:需是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才可开支,本单位系统,或者 说本工会组织的不能开支。(4)上下级工会的概念?

答:上下级都必须是独立工会,谁下批文组建工会的,谁就是该工会的上级工会。如南宁市总工会下批文组建的南宁市公安局,与市总是上下级工会的关系。但市公安局与青秀分局或者兴宁分局并不是上下级工会的关系,因为分局是由城区工会管理。又如卫生局工会是市直属机关工会的下级工会,但各医院是市总工会组建的,所以各医院不属于卫生局的下级工会。

2.基层工会每年可开展一次节日联欢活动,可购少量用品,价值多少?

答:文件中没有规定价值,请厉行节约,并不得以活动名义人均发放纪念品。

3.组织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请的评委和裁判如何开支费用?

答:没有相关文件对评委和裁判的收入有规定,工会经费只能开支因参与活动而误餐的工会干部和工会会员给予100元每人每天的补助,每餐不超过50元,可用现金或实物的形式发放。

(三)评选表彰优秀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奖励。除以上三种情况外,其他活动均不可在工会经费中以现金或其他形式发放奖励。

二、各种节日开展活动的方式与相关规定

1、节日慰问可以发什么?

答:基层工会在法定节日可以向在职的工会会员发放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法定节日是指春节、清明、五

一、中秋、端午、国庆、元旦这7个节日,在这7个节日里,除不能发放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规定明令禁止发放的物品外,在每年会员年均总额不得超过1000元的情况下均可发放其他用品。

2、其他节日可否发放慰问品或者开展活动?

答:除法定节日可发放慰问品外,其他节日如三

八、青年、教师、护士、重阳等等节日均不可发放慰问品。但可开展文体活动或者节日联欢,也可组织春游秋游活动。文体活动请参照相关规定,节日联欢活动一年只可开展一次,春秋游只能用会员费,具体参照相关规定。以上活动均需要是全体会员参加,不能单独特殊人群参加。

3、开展活动可否用上班时间?

答:参照工会法第四十条,基层工会委员会召开会议或者组织职工活动,应当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以外进行,需要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的,应当事先征得企业、事业单位的同意。基层工会的非专职委员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参加会议或者从事工会工作,每月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其工资照发,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三、关于组织会员看电影的问题

1、基层工会用会员缴纳的会费组织会员看电影时,应尽量统一组织。因会员工作性质、时间等原因不能统一组织的,可发放同等价值。电影券,电影券发放应实名签收;

2、电影票价格文件没有规定具体标准,请厉行节约,不能买套票。

3、电影内容健康,不一定是要红字或革命电影。

四、关于春秋游问题

1、组织春游秋游活动时,应严格控制在单位所在城市,并做到当日往返,2、确需在外用餐的,可安排工作餐,餐费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以上两项活动开支以工会会员个人缴纳的会费为主,当会费不足时,基层工会可以用工会经费予以适当弥 补,全年弥补总金额不能大于当年会费总收入。

3、在所在城市的公园或者春游场所门票可在工会报销,并附上参加活动人员名单。

4、因用的是会费,需是全部会员,不针对个别特殊群体,退休人员不在此项活动范围

5、春秋游在年内没有限定次数,只限定费用

五、关于会员生日蛋糕领取券的发放

1、蛋糕券应实名签收,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和代金券

2、使用期可以是当月也可以是当年有效,单位可一次性发放,也可每月发放,或者半年发一次,主要是所有会员都能慰问到即可。

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篇2

1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项目经费在各个环节中的问题

1.1.1 间接报酬和劳动成本难以取得平衡

间接成本通常称为共同的目的发生,并且也很难确定属于一个特定的主题,这其中包括设施占用的成本和综合治理的费用,由财政部和科技部于9月14日发行,《对科研项目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和公共服务行业的行政措施调控的通知规定》(财教【2011】434)中提到:“间接成本是指承担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不是任务单位收取相关费用的直接成本。要包含执行的任务单元作为现有设备和住房、水、电、气、暖消耗的研究课题,对管理费补贴支出和财政支出绩效等。支出绩效是指承担任务的单位,提高了相关研究工作安排的演出费用。”相比以前的规定,该文件提高了间接费用的比例,增加了人才激励支出的性能。但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其中大部分将从事资源,如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水、电、暖等工作,从教育经费的科研材料中收取一部分,或者从教学工作和资源共享的科研研究中收取一点点。由于承担科研项目的间接成本比开发成本高得多,项目管理费,很多间接成本包括在该研究项目的成本中,只能依靠教育资金支付。重科研基础设施,科研人员绩效奖励和科学的管理负担,是造成科研项目经费紧张的原因。

1.1.2 经费拨出与收结的环节缺乏明确的规范细则

近几年来,不少部门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工作,但研究项目的资金投入不能按时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项目合同已经签订,但研究项目的资金拨付滞后,如果开始日期是2010年1月1日,但第一轮的资金分配可能会拖到2011年。虽然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严重滞后,但任务必须如期完成,这就导致了项目实施期被严重压缩;由于进口的大型设备招标,进口程序周期长,空间、能源、资金项目的配套要求相对必然较高,这些都导致了工作的延误,项目进展缓慢和验收滞后。有时为了按合同完成研究任务,在项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项目承担单位被迫借入资金转移到其他项目,等资金到位,然后进行调账,这不仅增加了会计的工作量,也容易造成虚假的会计信息。

1.2 科研项目经费在各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尚未建立起科学系统的预算编制,致使科研经费的不合理使用。预算是指对未来一段时期收入、支出和现金流的全部计划。它是以货币表现的所有经济活动。预算的内容中除了预测资金流动之外,它还涉及一个操作技能,即灵活准确地处理其涉及的项目活动的经费使用。预算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经济计划,因为预算是一项严肃而科学的工作,所以预算工作本身的前瞻性,并不能为预算工作的疏漏和不准确提供任何解释的依据,预算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该寻求一个合理而准确的预算结果,以此来为接下来的执行工作保驾护航。

在科研项目的申请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预算经费的申请,然而在编写预算申请时,往往缺乏专业财务人员的支持与审核,仅由项目组组长和预算成员进行编制。问题在于,项目组组长和小组成员都是科研领域的专家,但对于财务方面的问题,如编制预算方向的内容不是很熟悉。由于之前考虑不周,往往造成预算外实际操作时支出的经费要高于其初始的预算编制。在某些项目的申请过程中,其负责人在预算编制中进行了不合理的经费分配,为了使申请的项目顺利地通过审批,在预算编制中故意突出研究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大大增加了实验材料,燃料和进行实验时消耗的实验室器材和其他成本,因此压缩了工作人员的劳务报酬,差旅补贴和会议经费类预算,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为实验研究工作需要花费更多的劳动,出差和会议而相关预算经费不足,从而使项目推进面临困难。

2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改进措施

2.1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管理团队建设在科研项目中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进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很大的改善空间。首先,建立一个专业的固定资产的评估和协调管理系统是后续工作的基础,这基于结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学校的管理条例,并经过科学系统的测评。在科研项目组中,经常会出现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责任互相推诿的情况。作为小组领导人应该做到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技术知识,还要具有高超的领导能力,与组内成员保持密切联系,随时跟进项目进展进程,保证固定资产的稳定和不受损害。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也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在宏观上形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管理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和日常维护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以应对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也应被适当地加入日常工作的日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专业固定设备固定资产的比例不断增加。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操作能力,业务技能,确保连续生产固定资产管理的改善。

2.2 科学管理存货采购

当代存货采购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并逐步完善了终端管理系统,这些进步与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在科研项目采购中,尽可能地减少库存采购的数量对经费的合理使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先进的管理系统相较于人工采购,对项目总体的物品需求量有一个更为精准而科学的计算。科研项目组应适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利用率,推动项目更好地发展。

2.3 优化项目经费的日常报账规范

首先,需要加强系统的严密性和合理性,根据科研项目实际情况拟定经费日常报账的管理条例,对于科研项目中日常经费流动要严密记录与核查;其次。单位要加强对科研基金的监管,对项目资金分别核算,定期检查项目资金的支付明细账,作为验收研究项目和绩效考核的依据;再次,科研经费必须纳入统一的财务管理,必须全面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确保科学研究和合理使用财务会计的准确规范。

2.4 强化合同预算控制

科研人员应注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工作,根据实际项目的研究,精打细算,使得科研经费更好地支持研究的开展。科研项目所属的单位、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控,在金融体系的组织指导下,系统地进行科研经费管理和经费预算符合会计计算标准,以确保科学和合理的预算,这为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国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项目经费预算改革,其中一项建议是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灵活地实施预算制度,使资金浮动在一个预算数的合理范围内。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宣布由专业机构评估,进行合理的评价预算做多少事情需要多少钱,所以有一定的研究经费是不够的,通过对这些成本估算的一些研究,会造成科研经费的部分流失。这里有两个建议: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简化审批程序,预算合并列到项目中,只有科研费、人工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四种管理费。另外,不同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不一样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旅行费用是比较多的;人文科学研究需要、会议费用比较高,所以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人事费是主要项目资金。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预算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建议科研项目预算的分类管理要均匀,不应一刀切。

四点建议:在科研经费在于实事求是,谨遵预算原则,切实坚持预算编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

2.5 健全内控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科学研究科研项目基金的管理行为的标准,因此工作基于管理、基于规则和管理系统的前提下,标准化、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保证。因此,我们应该改善预算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实现科学管理,明确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力,以确保相互不相容,职责分离、制约和监督。

2.6 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

研究经费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完善项目资金报销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使用和管理资金,重点对规范人员费用、会议费、旅游、国际合作和交流费用、管理费用进行协同研究,确保资金的合理、安全和有效利用。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建立科学合理、严格程序和有效制约相关的规章制度。研究资金的使用跟踪和监督的整个过程。加强项目实施合同研究资金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预算,监督和遵守合同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规定,将结束结算监测,使他们能够随时了解项目实施和资金的使用,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3 结语

随着科研经费的增加,如何合理地利用科研经费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课题。独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监管、金融和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监管,建立协调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重大科研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资金效益,使科研经费用于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目前,科研单位进行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与控制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单位层面进行宏观调控,即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费管理控制系统,二是要在操作层面进行严格监督,即切实落实科研经费的使用状态。想要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就要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的信息通信系统,做到上传下达,清晰准确。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做好事前的预算工作,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对于项目结束后的经费结算工作也要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上。会计核算和监督机制,责任要求的管理机制。该研究有助于揭示规律和研究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行为的性质,促进科研经费合理的流程标准化管理,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

摘要:本文详细研究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研经费的拨发和落实工作有待改善;另一方面是国家关于科研经费出台的相关政策不够细化,许多细节处模糊不清,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模棱两可,偷梁换柱。对此,本文基于深入分析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体系,促进政府有关工作单位革新的观点。而研究与管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研究科研项目的管理以及资金管理来进行的。目前,科研经费在使用前不能进行合理的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严肃性,这使得最终的结果与预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项目的正常发展和研究结果的顺利得出及验证。因此,良好的管理科研项目资金对于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的合理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研项目,问题,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淑侠.浅谈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03).

[2]陈金宏.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04).

[3]刘晓燕.浅谈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方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

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篇3

关键词:科研经费;农业科学院;使用问题;建议

科研经费作为科研项目实施的重要资金保障和来源,对科研成果有直接的影响,充足的可养经费可以保证科研项目更好地实施,但是由于在科研经费的报批和使用上存在较多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使其在使用时更加科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果,应将经费管理作为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的突破口,研究政府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为进一步研究科研管理制度和创新国家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打下基础。

一、现行科研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

(一)對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首先,科研单位更注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项目经费的争取、科研成果的评奖、科研论文的发表,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认识不足,科研单位更看重到账的经费是多少,而在经费的日常使用管理上却比较宽松;其次,错误的将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当做项目科研经费的负责人,使得科研人员觉得自己争取来的项目经费可任意支配和使用,财务人员在经费使用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把关;最后,一些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监管责任的动力或认识不足,在利益的驱使下,将科研经费挪为他用。

(二)科研项目立项时不严谨

虽然国家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进行了相应的财政改革,实现了提前预算、政府集中采购、国库支付等,并逐步加强了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研经费使用混乱的局面,一些科研单位并不是为了科研需求出发,而是打着科研项目的幌子为自身谋取利益,为了得到科研经费的使用权,不惜费尽心尽,巧立名目挂牌立项,该行为不仅有悖于严谨的科研精神,而且大大降低了国家用于科研的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科研经费使用预算编制不科学

科研单位经费使用预算编制是由课题负责人完成的,但课题负责人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知识凭借相关的经验进行经费使用的预算编制,不了解科研经费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及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仅凭课题负责人的主管意识和具备的经验进行编制,很明显经费使用编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并没有参与到经费使用预算编制中,很难对经费使用预算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缺失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结果的财务评价和利用

科研经费的考核内容有: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科研课题经费总量等内容进行考核,然而并没有针对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过程进行相应的监督和分析,缺乏立项预算为基础的考核。加上在具体的工作中,科研单位的财务人员工作量大,工作程序复杂,使得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关于科研立项的相关知识,所以对科研项目不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即便有评价也是流于形式。

二、提高财政性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建议

(一)强化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宣传,提高员工对其的认识

科研单位要切实落实好对科研经费正确使用的宣传和引导,做好对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政策、法规、制度宣传工作,从而提高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管理的意识,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确保每笔科研经费均用在刀刃上。

(二)严格管理科研立项

一般情况下,科研项目纵向课题的取得虽经过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专家组的审核,但为了从根本上打击立牌子骗取科研经费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还要防止一些单位在同一研究课题上变换花样,改头换面,在不同部门进行重复申报情况,有必要加强对科研立项的管理;科研经费横向课题一般是与委托单位以协议的形式实现的,并不是必须通过专家的审核,针对这种现状,更要严加管理科研立项工作,全面监督横向课题经费的取得过程,避免科研经费被挪为他用。

(三)强化对科研经费使用的预算管理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关于科研经费的使用预算编制问题,科研大内管理者要对科研经费使用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全面的优化,并且根据自身所在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在编制课题经费使用预算时,课题组、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该成立预算编制工作组,该工作组就是统筹协调课题编制工作,各个部门从不同的专业角度,针对科研内容并结合科研工作量进行细致、科学、准确的分析,以保证科研经费使用预算编制的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以避免科研经費的浪费或超支。

(四)实现科研经费使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

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到科研经费使用的财务管理中,有助于科研人员随时查询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准确地编制科研项目的会计报表,做好课题项目核算变更说明与财务信息披露,通过该方法可以尽快发现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三、结语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会越来越重视,所以科研单位务必加强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做到每一笔经费的使用都记录在案,严禁杜绝一切以科研为名的虚假经费申报行为,以保证科研经费较高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刘亚晖.农业科研单位财政科研经费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5,10:579-581.

[2]周尊丽,高显扬.基于风险导向的财政科研经费监管方法研究[J].财政监督,2016,20:37-39.

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篇4

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会工作委员会:

根据《关于开展基层工会经费使用管理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桂直工会发〔2017〕8号)精神,我局工会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部署安排工作,围绕督查内容进行全面自查。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基本情况

(一)认真学习,熟悉工会经费支出管理有关规定。局机关工会经审委员会组织工会经审委员、财务人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有关规定的意见》(桂工发[2015]3号)以及局机关工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掌握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有关规定。

(二)对照专项督查内容,严格自查。对照《关于开展基层工会经费使用管理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桂直工会发[2017]8号,对2016年度工会经费的使用管理情况开展自查,重点对以下几项内容逐项逐条进行自查:1、局机关工会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以下统称《通知》)情况,是否按规定将工会经费用于开展职工活动,以及必需的职工福利支出;2、工会经费、工会会员费的收缴否符合有关规定;3、工会账户的设立、年检情况;4、工会经费支出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八个不准”现象。

(三)及时进行自查工作总结。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局机关工会财务工作实际,进行总结,对如何管理好用好工会经费,做好经费保障工作提出有建议。

二、局机关工会经费使用管理经验做法

通过细致全面地自查,我局机关工会支出无违反规定支出情况,无违纪问题。经认真总结分析,主要得益于下几点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人员到位

我局机关工会领导高度重视工会财务工作,工会财务设有会计、出纳岗位,财务人员均持有会计人员从业上岗证,并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设立工会经审委员会,对工会经费使用管理进行审计。不相容岗位之间相互独立,相互牵制,对工会经费各项支出形成有效的审核和监督。

(二)局机关工会会计制度健全,经费使用规范有序。我局为工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单位,制订有《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工会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工会财务预决算管理制度》、《工会会计档案管理规定》、《工会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规定》、《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工会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工会资产清查制度》等8个管理制度,健全的制度为各项支出和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这些制度的严格遵守和执行,使得我局工会经费使用管理规范有序。

(三)认真编制年度工会经费收支预算,年度支出得以有效控制。严格按照工会经费开支规定,统筹年度工会经费、工会会员费收入,对年度内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按程序编制年度工会经费收支预算。以预算指导年内工会经费各项支出,使用收支有序、合理合规。

三、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自查,反映出目前工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工会经费困难。2016年工会全年收入仅5.65万元,而按照相关收支管理规定,工会可开展包括春游、秋游、节日联欢等允许范围内的各项活动,使工会经费更好地服务职工,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经费收入不足使得工会发挥的作用有限,离会员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篇5

课题单位:沂沭泗局监审处

参 与 人:邱福萍、陈典银、许怀湘、闫红、季红、郑文静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局水管体制改革以来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若干问题的归纳、总结,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思考,以更好地促进维修养护经费的规范使用,实现“三个安全”。

为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原有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国务院于2002年9月17日批准发布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精神,水管单位实行水管体制改革,即“管养分离”。为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2005年水利部在流域机构实行改革试点,我局7个水管单位被确定为水管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同时下达了试点期间(2004年9月~2005年12月)的维修养护经费。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2006年11月,财政部以《关于同意水利部直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施行并拨付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函》同意水利部直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并拨付了改革经费,至此,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局19个基层水管单位全面推开,2006年,共下达维修养护经费7000余 万元。

管养分离的实施及维修养护经费的下达,大大改善了改革前水管单位体制不顺、经费严重短缺、工程老化失修的状态,为此,我局上下也高度重视改革给水管单位带来的契机及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管理,在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制定的办法外,从试点期间以来,就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管理、监督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目的就是确保维修养护经费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目前,我局2006的维修养护项目已经实施完成并通过验收,经过试点期间及2006的工程维护,工程面貌已得到了很大改善,维修养护经费已切实彰显成效。但水管体制改革毕竟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循,在经费的使用管理上,尽管各单位高度重视,严格把关,但从审计检查及基层单位的反映,我们发现在经费的使用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一、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问题:

1、在经费的使用上,存在生搬硬套预算批复现象。通过检查2005年试点经费及2006的维修养护经费,我们发现基层单位在价款结算上普遍存在未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算和价款支付,而是完全根据预算批复的工程量和价格来进行价款结算,造成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预算批复的完全一致的现象,一方面,这不符合工程实际,另一方面,由于未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价款结算,也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完成的维修养护工作量与预算批复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核算数据的失真。

2、在价款支付上,尚存在双方未严格履行合同的现象。为理顺管理单位与维修养护企业的合同关系,规范甲乙双方的合同管理,沂沭泗局专门制定了直管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合同的示范文本,直属局在管理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合同之前,由水管、财务、监审等部门对合同文本进行联合审查,保证合同的完整和规范。但在甲乙双方的执行上,尚存在未严格履行合同的现象,如在价款支付的时间上,普遍存在延期结算的现象,没有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时间进行价款的月支付,另外,延期付款在合同中也有约定,如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息支付违约金等,但在实际中并未执行。

3、公司与其他事业单位或有关联的公司之间的关联方交易行为有待进一步分清并完善。根据水管体制改革“管养分离”精神,目前的维修养护公司均由各直属局出资组建,因此,维修养护公司与直属局的其他事业单位及其他公司之间,就形成关联方。由此而发生的经济上的交易行为,就为关联方交易。目前的有些关联方交易,其公允性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我们了解到部分关联方交易来看,其签订的合同价格有明显偏高的不合理性。

4、会计核算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管理单位的基层局,主要通过会计核算反映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管理情况及其过程;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养护公司,主要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公司的成本控制、利润及内部管理情况。基于此,维修养护经费的会计核算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从历次检查情况看,基层局在勘测设计费及质量监督监理费的使用上,发生的费用在计入各个 项目时依据不充分,普遍存在核算及分摊的随意性;维修养护公司对于施工企业的会计科目设臵、成本、项目进度、利润等方面的核算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5、配套制度尚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以期更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2005年实行水管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我局各级都高度重视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管理,依据水管体制改革及管养分类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流程、范本等,这些制度对于试点期间及处于刚起步阶段的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管理,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但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因素,发现也有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如价款支付的流程和范本太过繁琐,存在重复;基层局对维修养护经费设臵四级明细科目核算,在试点期间为了验证定额,很有必要,但在维修养护全面实施后,就显得过于精细;对于专项的维修养护项目实行月结算不符合工程实际,因为专项的维修养护项目一般工期较短,按完成进度结算更为合理等。

这些,都是在制度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商榷和思考并加以完善的地方。

二、原因分析:

针对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认为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宏观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微观的个人认识的偏差,归纳起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改革的大环境影响: “管养分离”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试点及改革全面推开的这二年里,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伊始,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象每一件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一样,水管体制改革作为在全国范围内对水管单位的一次体制转型,面对各个流域机构、水管单位各不相同的管理模式及千差万别的单位现状,很难都能切合,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诸多的问题出现,只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地验证、磨合,进而不断修正完善,改革才能取得最后成功。

2、水管单位目前的自身条件所限。

自2002年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启动伊始,我局就高度重视,把改革作为促进水管单位管理和谐建设的契机,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和研究,至2005年试点开始时,3个直属局19个基层水管单位管养分离政策层面上的工作都已基本完成:职工通过竞聘上岗明确了各自的管理岗位,编制之外的分流人员组成了维修养护公司。管养分离后的水管单位负责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运行、观测、检查、预算编报、项目管理等职能,相比改革前管理任务加重,要求也日趋规范化,而目前水管单位的管理人员由于编制及相关条件的限制,相比改革前大大减少,“人少、事多”,是目前水管单位普遍存在的两大现象或者是两大难题,因此,在维修养护工作中,往往造成记录不规范、监督不力、现有的一些制度执行不够好或者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从而在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管理中产生问题。

3、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维护公司的市场意识不强。水管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力争在3-5年内,初步建立符合我国国 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对水管单位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以后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择确定维修养护企业。目前,3个直属局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组建了自己的维修养护公司并且实施了试点期间及2006的维修养护工作。但维修养护公司从组建开始,就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特点,由于力量、规模、技术、资质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近两年公司主要都是承担内部的维修养护任务,一方面缺少外部市场竞争的锻炼,另一方面,在无竞争的情况下,承担内部的维修养护工作,更多地带有行政管理的特点,也就很难产生市场意识,从而给公司的成本核算、内部管理等带来一定的问题。

4、管养分离后职能定位、责权关系等思想认识的偏差。水管体制改革实施的“管养分离”,把以前由水管单位独自承担的管、养任务予以分离,由两个不同的主体分别承担“管”和“养”的任务,虽然从长期来看这是一项符合社会主义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目前在“管养”双方中均存在一定的职能定位不清、对自己的责权关系把握不准,进而产生管理单位干涉养护企业,养护企业依赖管理单位的现象,从而给双方的合同执行、价款结算、考核等带来一系列的不规范。

5、改革期间的其他原因。2005年试点以后,对于下一步是否全面实施维修养护及具体的经费落实,上级一直没有明确的批复,直到2006年11月,财政部以《关于同意水利部直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施行并拨付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函》同意水利部直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并拨付了2006的维修养护经费,我局对于是否全面开展维修养护工作才有了明确的答复。由于经费下达较晚,已近年底,因此,2006年的大部分维修养护任务都集中在2007年上半年完成,另外,还要完成2007年的维修养护任务,对于管养双方而言,都是一项比较重的任务,为了赶工期,促进度,在价款结算的手续及合同的执行中,就会产生不规范,另外,由于价款结算不及时,导致不能真实反映工程的形象进度,产生价款结算与工程形象进度不匹配现象。

三、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为保证维修养护经费的安全有效使用,在深入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以更好地促进维修养护经费的规范使用,实现“三个安全”。

1、继续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促进观念更新。

针对管养分离后双方职能定位、责权关系等思想认识的偏差,应加强对水管体制改革精神的学习和领会,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管养双方及单位职工对于水管体制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管养不分”和“依靠工程吃饭”等的思想,这样逐步改变原有体制下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规范双方的管养关系,另外,通过学习和培训,使从事维修养护的管养双方对各自的职 能、任务、流程及相关的制度等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减少经费使用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行为。

2、引进市场机制,逐步推行维修养护任务招标,择优选择施 工队伍。维修养护公司作为企业,在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之外,利润最大化应该是其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作为公司,必须具备市场竞争及市场风险意识,而在目前这样由公司独家承揽所有维修养护项目的情况下,是很难培育出市场竞争意识的。因此,必须逐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打破由一家公司独揽工程的局面。目前,我局已经在全局范围内有计划地实行沂沭泗总公司、三个直属局维护公司内部竞争局面,等条件成熟后,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部分维修养护项目,应通过一定的程序如招投标对外发包,在外部市场包括局属的其他公司择优选择施工队伍,通过其他力量的介入,给维修养护公司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和压力,从而促进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重视内部的成本核算和利润,规范公司的财务管理,也为今后适应市场化要求早打基础。

3、进一步加强维修养护公司的技术力量,为做强维修养护公司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我局每年七千万的维修养护任务全部由直属局的3个维修养护公司来实施,任务量不可谓不大。为了在进度、质量及内页资料整编上都能达到要求,作为维修养护公司,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力量的引进和培养,如此,才能尽快适应面广量大的维修养护任务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做强维修养护公司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双方的合同管理,理顺双方的管养关系。管养分离后的维修养护工作由基层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双方的关系应为合同关系,但由于养护公司与管理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理不清的现象,产生水管单位的越位、维修养护公司的缺位及双方的错位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严格履行合同,甚至在实际工作中将合同丢在一边。因此,必须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对管养双方执行合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双方的合同管理,避免因双方的管养关系不清产生违规操作行为。

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使用、管理团中央支持各地加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经费(以下简称“支持经费”)的行为,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试行)适用于得到团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第二章 经费使用范围

第三条

支持经费主要用于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过程中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服务项目产生的费用。包括:

(一)制作平台统一标识的费用。

(二)购买团旗、团徽,订阅团报、团刊等团务用品的费用。

(三)购置基本服务设施的费用(根据需要,可购置1台台式电脑、1台电视机、1套音响设备,总价不超过2万元。)

(四)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工作中发生的聘请专家、技能培训、职业规划、就业信息发布、就业岗位对接、指导申请小额贷款的费用。

(五)开展对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关爱帮扶活动的费用。

(六)支持青年社会组织开展服务项目的费用。

(七)开展读书交流、文化讲座、文艺沙龙的费用。

(八)开展志愿者注册、微心愿对接、少年儿童课后托管和辅导的费用。

(九)开展法律服务、心理疏导、12355专业咨询的费用。

(十)培训基层团干部、网络宣传员、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的费用。

(十一)参与项目和活动的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学生以及困难青少年群体在服务项目和活动开展期间的食宿、交通费用。

第四条

支持经费不得用于平台的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及其他业务支出(如房屋装修改造、工作人员补贴、招待费等其他用途)。

第三章 经费管理

第五条

团中央将支持经费拨付到各省级团委,各省级团委在收到支持经费的15个工作日内将经费拨付至平台。平台没有银行账户的,拨付至对其进行管理的地市级或县级团委账户。以上团组织不得滞留、截留、挪用支持经费。

第六条

对平台进行管理的地市级或县级团委要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严格管理支持经费的使用。要负责对支持经费的使用进行审批,属于项目或活动支出的,平台需提供项目或活动实施方案。

第七条

每笔支出必须有负责人和经办人两人签字,在发票或领款单上注明资金用途。

第八条

对应当实行政府采购或需要签约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制度和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用支持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必须纳入活动场所管理单位的资产管理范围并做好资产帐务与实物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登记表和发票复印件由各省级团委汇总后报团中央备查。

第十条

支持经费分3年使用(从获得支持经费的时间开始计算,12个月为一年),第一年使用不超过50%,第二年累计使用不超过80%,第三年使用完毕。未使用部分作为结余资金退回团中央。

第十一条

获得经费支持的平台一经批准,不得自行调整。执行中确需变更、终止的,须报团中央组织部同意后实施。

第四章 监督和检查 第十二条

省级团委须每年对平台支持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绩效考核,团中央进行抽查。支持经费使用结束当年12月31日前,省级团委将支持经费使用和绩效考核结果报团中央组织部。

第十三条

团中央将对各平台支持经费的使用和绩效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对违反支持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的省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及通报,并核减下一支持单位分配名额。

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篇7

一、中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状况

作为科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科研在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始终非常重视包括高校在内的科研经费投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 年中国科研经费(研究和发展经费)支出10 240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之的1.97%,比2011 年增长17.9%,其中高校科研经费呈现出逐年上涨趋势,在总科研经费中占比也在不断提高[1]。

中国高校科研经费在过去十余年中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自2006 年后,增幅尤为显著,这与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是分不开的。另外,从教育部科技司对各高校2012 年纵向科研经费排名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清华大学2012 年纵向科研经费达到25.6 亿元,而排名前十的高校平均纵向科研经费为16.4 亿元。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日益上升,其使用与监管过程究竟如何,越来越值得关注。

现阶段,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样,科研人员往往将多渠道的经费进行渠道归一,这样便使得科研经费在预算过程中无法清晰、准确地反映来源,预算存在先天不足。经费批下来后,因为高校财务处人员规模和水平有限,无法监督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2]。项目结项后,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效率没有得到很好的测算和评估,很多高校对此不了了之,加剧了经费的后期滥用。目前,提高科研人员综合素质、有效地控制项目支出,是提高中国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关键。

二、中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虽在不断增长,科研成果日益丰富。但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评价体系不健全

众所周知,科研活动作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鉴于此,科研活动的投入和产出并非完全能够量化。目前中国针对该领域的测算指标体系尚未健全,各单位和组织所采取的测算指标不尽相同。从中国教育领域较具权威的统计机构,如教育部、统计部等发布的统计年鉴来看,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测算所选取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多为看得见的绩效指标。正如巴恩斯等人所评价的,“绩效指标几乎不能测量真正的绩效,他们测量的只是那些能够测量的”,“绩效指标是模棱两可或不明确的,更糟糕的是,一些不适当的指标由于其不适当的激励将成为导致无效率的直接原因[3],甚至有人认为“绩效指标只有当他们不需要的时候才被建立起来”[4]。因此,想要科学测算中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必须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评价体系。

(二)科研工作者劳动价值未被认可

和高校或科研机构相比,科研人员是被动的一方,对于高校的薪酬管理办法,他们能选择的只有“接受”或“离开”。人作为科研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很多高校有关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中却没有明确对科研人员的报酬支付,这反映了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未被认可[5]。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不仅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有些高校和科研人员通过虚假申报科研项目、做假账等方法来暗补科研津贴。在高校劳务费政策中劳务费所占比例最高的横向科研项目,一般来说最多也仅有40%,纵向科研项目则少之又少[6]。由于补贴政策不对等,申报项目多集中在利益高、见效快的项目;对于那些效果和影响需要长时间才能体现或者根本不能见效但对科研进程来说却又不得不做的项目,则少人问津。这对于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活动而言,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三)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严重

高校有政策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作为管理费用,有的科研人员为了逃避上缴管理费将手头的科研项目挂靠校外,从而避开学校的监管。或以开假发票、虚报收支等手段套取现金,由于高校内部财务人员只凭借材料和手续是否齐全、准确来核对账目,对科研过程的具体收支并不了解,使得科研资金在科研工作者手中自行支配,缺乏监管。另一方面,科研主管部门只注重争取项目和收取管理费,对于最为关键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管理却疏忽大意。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资金不进入学校,但却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形资产,如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人员等进行工作,使得学校的有形资产无形中发生折旧。在学校得不到实际效益与设备补偿的情况下损失了相当数额的资产。

三、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对策

(一)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

当前中国对于科研活动的评价,主要是以产出和成果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忽略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项目的科研过程,这对于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环境而言是不利的。中国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对科研活动实行绩效评价制度。所谓绩效评价制度就是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和程序,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配置和使用过程及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衡量比较和综合判断。

财政支出领域中的绩效是从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所处的特定状态,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做的贡献,包含了节约、效益和效率,其内涵比效益、效果和效率更加广泛。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已形成了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投入产出模式为基础,以经济性、效益性、效率性(俗称“3E”原则)以及公正性为核心基准,适合部门工作特点的绩效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标准体系,它对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特别是对预算管理改革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7]。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是提高科研质量的指挥棒,其特点是“一个部门或行业一套指标体系”。为此,必须严格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出一套符合本国、本机构的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

(二)科学设定薪资标准,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福利待遇

目前中国国家级科研资助经费管理办法中的支出范围虽然包括劳务费,但对象仅限于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受益范围窄,且补助力度小,和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的付出不成正比。截至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都没有在职科研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的薪酬奖励规定。鉴于此,应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工资报酬折现法,合理测算出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并基于此予以奖励和补贴,以激励他们能以更好、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这不仅是尊重劳动的表现,更充分表明了国家、高校对知识创新活动的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在重视科技发展的同时,更应对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给予人文主义关怀和物资上的奖励。这对科研活动的长期健康发展和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潜能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降低科研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于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篇8

关键词:科研经费;绩效;评价

科研经费的绩效,是指以价值的形式将科研成果与科研投入进行对比与比较。目前我国科学研究的现状是重视科研成果的数量统计,而对成果的质量与绩效确常常忽视,因此,在项目结题验收时往往因为项目经费投入的不同无法对项目完成的效率进行考核,无法对项目负责人给出准确的评价。对于项目进行中的必要支出缺乏科学的结论依据,对于那些非必要的支出又缺乏监管,导致经费使用的效率与效果难以判定。因此,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案例,及早找到一条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科研经费评价道路,制定完善的评价制度。在目前无法做到全国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各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先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单位的绩效评价办法。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前提是建立绩效追踪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充分的研究,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培育新的科研经费增长点,不断提高科研经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审计监督作用

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是指对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及时调整经费的使用,发掘经费的更大潜力,从而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对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准确评价,保证科研经费的正确使用,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绩效评价有利于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

高校通过开展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有利于事先对科研项目的预期效益进行准确判断,最大限度地实现科研目标。通过事先对科研立项过程和程序的合法、有效、公正等方面的监督,能够及时有效地规避立项的盲目性、重复性、不科学性,保证国家财政经费不被浪费或违规使用。

(二)绩效评价有利于科研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

高校从事科学研究需要经费的投入,这就带来了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的问题,因此,科研成本决定了该项研究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立项过程中,科研经费存在了许多挤占挪用、腐败浪费、损公肥私等现象,使许多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本被大大的增加,损害了国家、高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绩效评价有利于科研工作的科学管理

开展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审计有利于评价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的责任履行情况,绩效评价能够准确计算科研项目消耗的资源所带来的收益,可以合理准确的评价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的管理是否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价值增加,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督促管理部门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本校的科研工作更好地开展。

(四)绩效评价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在目前情况下,一些高校由于科研经费不足或者挪用科研经费导致其科研成果质量得不到保证,质量屡屡下降,因此,绩效评价是加强科研经费监管的保障,能够促进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健全,防止违规违纪事情的发生,又有利于高校科研项目成果的质量提高,促进高校科阳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二、高校绩效评价的重点与目标

根据绩效评价的内容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是评价的重点目标,只有积极开展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才能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我国高校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经济性评价

科研经费经济性绩效评价是指在保证科研成果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科研任务所需要的最小花费。经济性绩效评价只要从预算入手,详细审定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是否以最低支出获得符合要求的成果,务必做到节约做科研,杜绝浪费。

(二)效率性评价

科研经费效率性绩效评价是指在同等资助条件下,是否做到了科研成果的最大化。效率性绩效评价的目标就是对科研项目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否具备科学性与先进性,项目的管理水平是否制约科学研究,确定各位科研人员的具体责任,谁出问题问责谁。

(三)效果性评价

科研经费效果性评价是指在一定的资助条件下,所最终获得的科研成果的成效,是否达到了最低要求,是否超出目标实现超额价值。效果性绩效评价主要针对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

总之,从科研的发展趋势看,绩效评价在促进科研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要注意到,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的科研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水平,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判断能力,这些是实现绩效评价作用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谭进.高校科研管理必须强化策划意识[J].重庆大学学报,2002(3).

[2] 彭兰.构建高校内部科研评价体系之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上一篇:环境监察垂直管理待遇下一篇:摔跤吧爸爸学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