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干部轮岗交流制度(通用8篇)
为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领导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丰富干部的工作经验,根据中组部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及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范围
(一)科级干部轮岗交流:年龄在45周岁以下,在同一岗位连续任党政正职5年或副职5年以上的,必须轮岗交流。
(二)副科级干部轮岗交流:凡在同一职位连续任职满5年及其以上的,原则上实行轮岗。轮岗在同一机关内部或根据人事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在部门之间交流。实行轮岗的职位、数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局党组或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二、程序和方法
科级干部轮岗,由机关人事管理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提出方案,报局党组研究批准后实施。
(一)排查任职情况。对本单位中层干部任职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准确掌握情况。
(二)普遍征求意见。党组集体研究拟定轮岗方案后,普遍征求单位职工意见,安排专人与被轮岗对象谈话。
(三)公布调整方案。在普遍征求意见、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方案,按干管理权限报批后在本单位职工大会上公布。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宏观指导,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由机关人事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将实施意见按干管权限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推行轮岗,要注重实效,保证质量,防止形式主义和简单化。既要按规定年限轮岗,又要考虑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严明纪律、防止和纠正借轮岗搞不正之风的行为,确保轮岗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市司法局局管科级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我局干部队伍管理,促进机关干部作风转变,根据温委发[2012]107号和温委办发[2012]13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着眼于干部的培养锻炼和潜在能力的开发,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努力做到配置合理、人岗相适、各得其所,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工作活力,推动机关效能建设,为我市司法行政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交流对象
局管在职科级领导干部(包括局机关在职中层干部和市劳教所局管正科级领导干部)。
三、交流条件
1.在同一中层岗位任职满6年的;
2.在同一处室连续任正副职满9年的;
3.在同一中层班子中连续任领导职务满9年的;
4.为优化处室领导结构而需要调整的;
5.具有发展潜力,需多岗位锻炼的;
6.涉及职能变动及内设机构调整的;
7.因工作需要及其他原因需要轮岗交流的。
离改任非领导职务不满2年的中层干部可以不交流。
四、工作程序
1、调查摸底。对局机关在职中层干部和市劳教所局管正科级领导干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对需要交流的岗位及相关人员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掌握情况。
2、制定方案。根据要求,结合实际,在充分沟通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轮岗交流工作方案,经局党委研究同意后,报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实施。
3、动员部署。组织召开局机关全体中层干部和市劳教所局管正科级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宣布局管科级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方案。
4、研究决定。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根据局管科级干部调查摸底情况、工作需要、岗位特点以及轮岗交流人员的特长等,通盘考虑,讨论决定局管科级岗位人选,并予以公布。
5、任职报批。轮岗交流人员任职岗位确定后按干部任免程序和要求报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并予以公布任职。
6、到岗履职。任职决定公布后,轮岗交流人员应迅速将以前承担的工作进行清理,并由分管领导主持,搞好工作交接。在做好交接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到岗。
五、任期管理
轮岗交流后,对所有局管科级领导干部重新发文任命,任期三年,距退出领导岗位年限不满3年的中层干部,其任期按实际任职年限计算。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干部轮岗交流,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用好干部、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清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自觉增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大局观念,服从组织安排,确保交流轮岗工作顺利进行。
2、严肃纪律,履职尽责。交流轮岗人员要严肃纪律,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要以大局为重,严格执行局党委交流轮岗的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凡组织决定交流轮岗的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新的岗位履职,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服从组织决定;对拒绝服从组织决定的,予以免职。对交流轮岗工作中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坚持和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是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等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的轮岗交流工作。早在60年代初, 在谈到执政党的干部问题时, 他就讲:“干部交流, 并不完全是因为犯了错误才调动, 有的是这个原因, 有的不是这个原因, 就是交流一下对干部有好处;干部交流, 是为了锻炼干部, 便利工作, 给各个单位, 各级党委创造一个好条件。”在谈到干部能上能下时, 邓小平同志讲:“多少年来, 我们对干部就是包下来, 能上不能下。现在看来, 副作用很大。”显然唯一的出路是要能下,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 精辟地阐明了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实施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有利于多岗位广范围地锻炼培养干部
通过轮岗交流, 使干部有条件在更大范围和更多的岗位上开阔眼界, 丰富经验, 交流信息, 学习更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 避免因长期在某一地方某一岗位任职而造成的视野狭窄、目光短浅、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状况并使之切实增长才干, 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领导和管理水平, 增强领导效益, 促进更大范围内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1.2 实施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有利于改善干部队伍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
由于区划、地域、行业、地城和岗位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 各类人才的分布也存在不尽合理的状况, 各类干部中的用非所学, 用非所长和用非所需、学非所用的现象大量存在。通过干部的交流轮岗, 可以使干部调整到适合其发展的部门、岗位, 也可以使各级组织将一些地区、行业、部门和岗位中富集的人才, 抽调到那些人才贫乏而又急需的地区、行业、部门和岗位。
1.3 实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有利于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
干部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和一个岗位任职太久, 人熟地熟情况熟, 是工作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又容易产生思想和工作上的惰性, 甚至形成思想定势, 凭经验办事, 造成主观愿望与实际情况的错位, 可能得出违背客观规律的结论, 导致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同时, 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岗位任职太久, 上下左右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 使之在领导和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在管人、管钱和管物等岗位上的领导管理工作中, 很难避免一些非理性因素作祟, 很难秉公执法行政。还有可能形成一些小团体, 甚至“山头”等盘根错节的关系, 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甚至违法乱纪案件的发生。通过定期地进行不同岗位的任职交流, 有利于干部在更新的环境中勤政廉政, 不徇私情, 始终保持正常的和健康的组织关系和人际关系, 杜绝腐败滋生的土壤。
1.4 实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有利于消除封建余毒, 提高行政效率和保证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轮岗交流制度, 避免裙带关系和派系关系的产生, 有效地克服“官本位”等封建余毒的滋生, 打破一些机关中存在的关系网的掣肘和干扰, 保证机关良好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使各种公务活动能够规范、有序、不受干扰地进行。从而,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公正执行公务,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风和民风, 对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等是又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当前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按照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要求, 在干部对位的轮岗交流方面已经取得明显的成绩, 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干部人事工作中, 在干部轮岗交流中, 还明显地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干部职务和干部工作岗位终身制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一是机关干部职务和工作岗位的终身制。不少干部相当长的时期内供职于一个工作岗位, 担任一个工作职务, 没有轮岗交流的机会;二是干部能上不能下, 能进不能出, 派不进、派不动和抽不出、调不走的现象十分突出;三是企业进事业, 企业事业单位促进机关渠道不畅, 致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相互交流人员困难, 导致工作岗位和工作职务的终身制;四是行业、单位、地域之间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悬殊过大, 致使干部流动困难, 从一而终;五是干部单位级别的差异, 是级别不同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特别是上级机关到下级机关的交流困难, 导致干部在同一单位工作终身制。
2.2 干部的部门所有、单位所有和干部使用工作中的长官意志、家常作风问题十分突出
在目前的机关、部门和一些基层单位中, 人才匮乏和人才“过剩”现象十分突出。即一方面单位人才奇缺货人浮于事, 而另一方面人员又调不进、抽不出;一方面不适宜在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和一个部门工作的“关系干部”大量存在, 另一方面又交流不动等等。究其原因:一是相关组织人事工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二是制度不逗硬、执行乏力;三是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组织人事纪律观念淡化;四是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升权、要权、长官意志重, 搞家长制一言堂, 老子天下第一, 摆不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2.3 干部轮岗交流制度不健全、不统一、不规范、不具体, 某些方面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 我们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显得过于拢统、过于宏观。没有针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统一规定, 没有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管不轮岗交流工作的具体制度。现有的一些制度也还存在不规范, 不具体, 流于形式, 难以实施的问题。
2.4 缺乏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
干部交流不交流一个样, 交流工作无人管也不好管的问题明显存在。
2.5 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划分尚不明确, 干部工作政出多门, 管
理过于分散, 致使干部不轮岗交流的政策尺度掌握不一, 开展工作的力度不相同。
3 改革和完善轮岗交流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干部目前轮岗交流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干部轮岗交流工作:
3.1 坚强领导, 提高认识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完善公务员制度,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的这一指示精神, 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就是要认真坚持和改革、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各单位、部门就充分认识实施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的重要作用, 把干部的轮岗交流工作的具体实践中, 要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为指导, 通过市场需要, 促使人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向效率更高的领域流动, 实现人才与人才、人才与经济的最佳组合, 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
3.2 完善制度, 强化措施
完善干部轮岗分流制度, 一是在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中有关干部轮岗交流规定的前提下, 认真制定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并不断加以完善:二是要认证制定企业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实施办法:三是要尽快制定机关、基层单位干部之间, 不同地区干部之间相互轮岗交流的实施办法。
强化干部轮岗交流主要明确并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明确并认真坚持干部轮岗交流的原则。为了使干部的轮岗交流工作正常有序和有效的进行, 是交流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 应遵循五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工作需要的原则, 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干部轮岗交流工作计划并付诸实践。二是保证行政工作正常运转的原则。在干部轮岗交流的一体化运作中, 应当在有计划, 按比例的前提下坚持适度适量的原则。首先, 党政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注意控制轮岗交流面, 以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前提;其次, 是要保持适当的交流节奏。特别是领导班子中的一把手在短期内不易轮番交流, 主要成员不易频繁调动, 以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和领导人对工作的适应性。三是要坚持以轮岗交流求稳定的原则。通过轮岗交流, 消除不适应、不稳定因素, 是一个领导集体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适应与稳定。四是做好思想工作原则。不能完全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进行。还要对被交流者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给予可能地解决照顾。五是个人服从组织原则。
(2) 确定并落实好干部轮岗交流的对象、范围和方式:[1]干部轮岗交流对象要确定。在确定轮岗交流对象时, 应主要考虑这样一些人员:一是担任领导工作的干部, 任满两届者;二是一般干部除一般工种外, 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五年以上者;三是针对需要进行任职回避、工作回避的干部。[2]干部轮岗范围要确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和相互之间要进行轮岗交流。[3]干部轮岗交流的方式要确定, 轮岗方式有调任、转化、轮换和挂职锻炼、竞争上岗等五种形式。
(3) 明确制度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的相关配套政策, 对轮岗交流和工作实行定期督促, 定期检查。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宽, 事关干部切身利益。要加强调查研究, 本着实行求是的原则, 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对单位和个人在这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要切实解决, 做到制度逗硬、原则坚持、办法灵活。要加强对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领导, 强化考核检查, 列入岗位目标管理。
3.3 实行干部轮岗交流工作中领导职务的公平、竞争、择优上岗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干部人事制度的要求, 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的有效杠杆, 应是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配置。在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尤其是在各岗位重新配置人员的过程中, 应当逐步推行在各级各层领导职位上的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制度。首先, 是本人申请并按照任职条件和岗位特点对竞争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再按组织考核[或考试]、竞争、演讲、民主测评、组织决定、任免部门审批的程序依次进行。在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实施领导职位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的过程中, 要注意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二是群众公认的原则;三是注重实绩的原则;四是尊重本人意愿的原则;五是组织服从的原则。
3.4 构建公平合理的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机制, 逐步消除因地
域、自然环境条件和行业不同而带来的干部工资待遇差距过大的问题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工资福利待遇政策, 对边远贫困地区、艰苦地区、工作任务繁重和责任重大的收费行业、非盈利性部门的干部实施工资福利方面的财政定额补贴制度。
3.5 建立强有力的轮岗交流的监督制约检查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应成立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纪检监察部门协助、相关部门参与和党委、政府挂帅的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督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在组织、人事、纪检、督察部门抽派, 作为非常设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每年或每两年开展依次较大范围的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监督检查;制定全局性的干部轮岗交流工作计划;审查相关部门的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表彰奖励;通报干部轮岗交流工作进展情况;提出轮岗交流工作的建议;反映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对个人不听招呼、不开展工作、干部派不进、调不出的单位领导, 在批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 要采取组织措施, 调理领导岗位。
3.6 规范干部管理权限划分
要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对干部管理工作科学地规范权限划分, 做到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在规范干部管理权限工作中, 要注意几个原则;三是要坚持政策统一原则;四是要坚持下级服从上级原则;五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干部综合管理职能, 加强干部管理的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摘要:坚持和完善干部轮岗交流, 是党的组织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科学配置人才资源, 合理使用各类人才, 最大化地激活人才效益和有效防止人才素质蜕变的重要组织手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在稳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尤其是在推行实施干部轮岗交流上, 在努力构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和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活力的人事管理机制上, 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干部人事制度的要求, 现在的干部轮岗交流的运行机制在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 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工作的需要。因此, 笔者认为, 还必须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为指导, 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轮岗交流制度的益处
1.有利于个体成长
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打破了原有结构,这样有利于个人成长。在一个新的环境下,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工作中有了压力,就会促使领导干部在新的工作中改变自己原有的一些观念和工作方法,走出思维定式,根据新的情况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素养,激发办学活力。
2.避免思维僵化
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在一个学校呆久了,就会养尊处优,难免会视野狭窄,思想僵化,成为“井底之蛙”。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轮岗交流制度可以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开拓进取,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
3.预防腐败
当今中小学校长,如果不是提拔重用,不是局面难以收拾,那基本上会在一个学校的校长位置上当到退休,任期十来、十几年。这样一来,学校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权力过于集中,有的校长越来越专制专横,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轮岗交流,有利于防止校长权力过于集中,有效预防腐败。
4.带动学校发展
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到位,轮岗交流制度将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让交流人员在新的学校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改变学校面貌,带动学校发展。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轮岗交流人员可以起到传播作用,可以宣传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改变原有学校传统的办学模式,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在团队中交流不同的思想理念,在不同思想理念的碰撞中,人们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就会带活整个群体,让整个团队重新振作,重新焕发活力。
二、轮岗交流制度的弊端
1.容易滋生教育腐败现象
在学校领导干部轮岗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就会产生腐败现象。因为学校的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区域优势,学校有强弱、优劣、好坏之分。不排除有的领导打着轮岗交流的口号,实施自己心里的小算盘。把不听从自己话的人调到很差的地方,可以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从很差的地方任意调到好地方,甚至连升三级“官职”。这已经不是轮岗交流,而是一种变异的权术,甚至是一种变相的牟取暴利的工具和手段。这样的权术不仅不利于教育发展,还是教育发展面前的一大毒瘤。岂不产生新的教育腐败?这种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2.影响学校整体规划,不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
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不同特点,其社会环境、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各有不同。不同的领导其办学理念、领导风格和工作思路也各不相同。领导轮岗交流到一所新的学校,势必会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打造学校,这样就会影响原有学校的整体规划,不利于学校长远发展。同时,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的形成都需要时间去磨合,新的领导风格和工作思路能否得到其团队的认同和支持?能否带领原有领导班子协调发展,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且一所学校的特色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领导也会思考不同的办学特色,如果轮岗交流的领导不能根据一所学校原有的特色建设而按照自己的办学思路创设新的特色,不但不利于特色学校的发展,反而会阻碍学校特色的发展。
3.造成个人生活不便
由于轮岗交流,有些学校相距较远,只能周末回家与家人团聚,打破了部分同志原来固有的家庭生活模式,给个人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一是由于相距较远,无形中增加了一笔不小的路费开支,加重了经济负担,二是原本居住就在学校较近的人,可以有一定的精力用于照管家庭,交流之后,有些需要照顾的亲人不能得到照顾,一心挂两肠,既影响了家庭生活,也影响了工作,长此以往,还会产生一些家庭矛盾和纠纷,形成一些负面效应。
4.区域差别,产生负面效应
学校地理条件,区域优势、规模大小,造成了学校有强弱、优劣、好坏之分,由于人人都有“人往高处走”的思想,假如在轮岗的过程中,所有的领导干部都“从低向高”顺势而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倒皆大欢喜;如果有的领导干部从一所好的学校轮岗交流到了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心里肯定不痛快,对轮岗交流办法抱有成见,就会思想上有想法,影响其今后工作的积极性。还有那些未能轮岗交流到的,仍旧原地踏步的领导干部难免也有想法:凭什么本人就不能升迁?难道没有关系就只能乖乖在薄弱学校待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评价和选择,也会影响其工作态度和积极性。
虽然在学校领导干部轮岗交流中有利也有弊,但笔者认为,轮岗交流是教育系统积极探索用人机制、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育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值得理解和支持。不过在轮岗交流的时候,应该有足够的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考核制度,同时应充分考虑部分同志家庭特殊情况,征求其意见,以保证交流的公平、合理。
公司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
编号:RL--20
批准:
制订部门:人力资源部
批准年月:
年 4 月总
则
1.1 为做好公司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加强公司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根据《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办法。
1.2 干部交流、轮岗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司实施人才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锻炼干部和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
1.3 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要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依法办事、有序推进、劢态管理。
1.4 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原则:
1.4.1 服从、服务于公司战略发展的原则
1.4.2 开发使用和培养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1.4.3 组织安排不个人申请相结合的原则;
1.4.4 严格程序、依法办事的原则。
1.5 人力资源部是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履行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等职能。对象和范围
2.1 交流是干部到公司所属单位(非本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任职或挂职锻炼,或按上级要求选派到地方政府、其它企、事业单位任职或挂职锻炼的干部培养制度。
2.2 轮岗是在公司本部各部门之间,同级丌同岗位调换任职的岗位轮换制度。
2.3 干部交流、轮岗的对象和重点是公司管理的干部,并符合下列条件的:
2.3.1 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
2.3.2 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
2.3.3 在重要岗位同一职务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
2.3.4 缺乏基层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干部;
2.3.5 按照有关规定需要任职回避的干部;
2.3.6 按照上级要求选派的干部;
2.3.7 因公司发展需要交流,或其它原因需要交流的干部。
2.4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原则上丌安排交流:
2.4.1 经考核被确定为丌称职的;
2.4.2 因健康原因丌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2.4.3 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2.4.4 其它原因丌适合交流的。组织实施
3.1 交流、轮岗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公司的有关规定,分级负责。
3.2 需要按法定程序任免或选举的干部,按法定程序办理。
3.3 干部交流(挂职锻炼)的审批:
3.3.1 交流(挂职锻炼)到公司所属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按公司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审批决定;
3.3.2 交流到公司所属单位担任中层职务的,由人力资源部提出建议,经不所在部门及拟调入单位协商后,报公司领导同意后实施;
3.3.3 交流到地方政府或其它企、事业单位的公司管理的干部按公司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审批决定。
3.4 轮岗工作的审批
公司管理的干部轮岗,按公司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审批决定。
3.5 干部交流、轮岗一般在干部任职期满后,结合干部聘任工作进行。因工作需要,也可在任职期间进行。交流、轮岗必须符合拟任职务所要求的任职条件。
3.6 干部交流、轮岗的要求
3.6.1 交流干部应于接到通知后的十五天内将工作交接完毕,一个月内到新单位报到工作;
3.6.2 交流干部原则上应按规定办理调劢手续,转移人事关系。异地交流的应同时迁移户口和人事关系,户口和人事关系一时无法迁移的,人事关系可委托原单位管理,并协商管理事项。交流干部的待遇按新单位同岗位确定,若待遇低于交流前原岗位待遇的,采用协商解决的办法处理。人事关系委托原单位管理的交流干部,其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由原单位交纳,所需费用,单位缴纳部分由现所在单位支付,个人缴纳部分由个人支付,缴费基数由新单位按同岗位人员确定。
3.6.3 轮岗干部应于接到通知后的一周内将工作交接完毕,到新岗位报到;
3.6.4 挂职锻炼干部原则上丌办理调劢手续和人事关系转移手续,其人事关系仍由原单位管理。挂职锻炼干部的待遇按新单位同岗位确定,若待遇低原岗位待遇的,可保留原岗位待遇。其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由原单位交纳,所需费用,单位缴纳部分由现所在单位支付,个人缴纳部分由个人支付,缴费基数由原单位按同岗位人员确定,其他待遇协商解决。按规定办理临时党(团)组织关系;
3.6.5 异地交流和挂职锻炼的干部,配偶、父母在外地的按公司规定享受探亲假和报销往返路费。
3.6.6 交流、轮岗干部因特殊原因或工作需要需延迟办理手续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审批。纪
律
4.1 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应讣真做好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并遵守以下纪律:
4.1.1 严格按公司干部管理办法执行,按程序办事;
4.1.2 坚持标准,公道正派,丌得借交流、轮岗工作打击报复;
4.1.3 丌得拒绝执行交流、轮岗的组织决定;
4.2 交流、轮岗的干部,应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对无正当理由拒丌服从组织决定的,给予批评教育,或依照有关规定给予降职或免职处理。党员干部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4.3 本人对交流、轮岗决定有异议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书面向公司有关部门申请复核。
4.4 纪检监察部门对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附
则
5.1 人力资源部要做好交流、轮岗干部的跟踪考察,对表现优秀的干部,要重点培养、合理使用。
5.2 各级领导要顾全大局,支持干部交流、轮岗工作,讣真做好交流、轮岗干部的思想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并帮劣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组织人事部门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在走活干部这盘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基层科级领导干部(县、乡两级科级干部)的入口培养,交流使用方面,受“一颗钉子一颗眼、人事调整心不稳”等观念的影响,疏忽了“天将降大任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的古训,疏忽了“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出现了干部“重使用轻培养,重安稳少交流”的现状。导致新干部磨练不够,不能胜任职位要求;老干部思想僵化,干事不力。总体而言,工作效率低下,群众反响激烈。
一、基层科级干部轮岗交流的重要意义
如果把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比作金字塔,那么基层管理机构就是这座塔底的基础部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基层领导干部作为我国公务员中底层的特殊群体,从事着繁杂而艰苦的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基层工作的基础,肩负着基层和谐社会的顶梁柱,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否能落到实处,落实得好不好与基层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息息相关。而通过轮岗交流则可以让干部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增长见识,在急难险重的岗位得到锻炼,为干部履行职责及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层科级干部轮岗交流的一般途径
|
(一)加强岗前锻炼,做到未雨绸缪。基层领导方法,没有一本现成的书可供学习,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最扎实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要加强实践锻炼。组织、人事部门要将指导性文件与个人积极争取相结合,有计划性的使后备干部跨领域、多部门工作,在急难险重的岗位参与实践考验,做到岗前充分锻炼,成熟后再上任。领导干部要走出“先上车后买票”、“等用人再翻花名册”的被动模式,在轮岗交流中,有意识的将干部所学专业知识、特长相结合,与所在的部门工作性质相结合,兼顾少、女、非、轻结构的搭配,兼顾公务员职位类别及部门工作的特殊性,考虑管理类跨领域、跨部门培养,技术类部门内部轮岗培养,执法类在执法系统单位间轮岗,通过多岗锻炼,真正历练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领导干部。
(二)加强领导岗位交流,提升掌控全局的能力。“水流不腐,户枢不蠹”,要走出领导干部长期不动的“青蛙效应”,坚定不移地走“鲶鱼效应”这条路线,创造任人唯贤的良好用人环境。近日,**县出台了《**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定期分析研判办法》,通过科学确定研判内容、创新研判方式、综合评定研判结果及结果运用,为如何使用领导干部提供了科学依据。我认为,结果也应作为干部加强轮岗交流的重要依据。
首先,通过轮岗,可以使干部紧绷神经,不断完善自我。有些部门事少、责任小、福利好,干部就任后,基本上就安于现状,不愿流动,反反复复地工作,使他们逐步养成惰性;有些部门,尤其是乡镇领导干部,事多、责任大、福利差,一年四季忙到头不说,长年在同一岗位、同一职务使他们对前途感到无望,思想上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念头,很不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而干部轮岗交流则可以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把工作实绩一般、群众基础较差、不思进取、责任心不强的干部,从重要岗位安排到一般岗位,从较好的单位安排到条件较差的单位,从实职改任非领导职务,让干部不敢安逸,在自我完善中提高工作水平;把综合素质较好,工作扎实,积极进取的干部交流到重要岗位加以历练,开拓视野,让其得到更好地发展。以此搭建公平、竞争、择优的干事平台。
其次,通过轮岗,可以优化干部队伍。人挪活,树移死,县级干部只有到乡镇任职,与基层群众接触,深入体验农村生活,才能加深服务意识,改变以部门为中心的本位思想,真正把部门工作与实际相结合,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乡镇干部交流到机关,以基层实践经验为基础,再制定具体的政策文件,使工作更具有指导性;机关与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可以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掌握更多政策与本领,思路更加宽阔。通过从上到下、从下返上、横向交流的培养措施,让干部在轮岗交流中不断磨炼,综合素质、领导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把最好的人选到了最好的岗位,让适合的人到适合的岗位,从而使干部队伍得到优化。
党政群机关中层干部交流轮岗暂行办法
为规范机关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工作,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干部勤政廉政,提升工作效能和执行力,根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公务员法》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交流轮岗的形式和重点
(一)中层干部交流轮岗的主要形式:
1、跨部门交流。即中层干部在县直机关不同部门之间交流。
2、跨区域交流。即县直机关与乡镇机关、乡镇机关与乡镇机关之间中层干部交流。
3、内部轮岗。即中层干部在本部门、本乡镇不同岗位之间轮换。
(二)中层干部交流轮岗的重点:
1、中层干部中的副科级后备干部;
2、同一单位或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中层干部;
3、执纪执法、干部人事、财政审计、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专职岗位上的中层干部。
二、交流轮岗的对象
(一)跨部门、跨区域交流的对象:
1、副科级后备干部缺乏两个以上单位工作经历的;
2、在同一单位任职满8年,或在同一单位的执纪执法、干部人事、财务审计、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岗位任职满5年的;
3、按照《公务员法》应当回避的;
4、在同一单位工作满5年,本人自愿交流,并经本单位党组(委)同意的。(二)内部轮岗对象:
1、在同一单位的同一岗位(执纪执法、干部人事、财务审计、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岗位除外)任职满5年的;
2、县直机关应进行跨部门、跨区域交流的对象,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的;
3、应进行跨部门、跨区域交流的对象,因其他各种原因经组织批准未能交流的。
三、交流轮岗的程序
(一)跨部门交流工作程序:
1、产生预备交流人选。根据本办法和交流条件,分别采取个人申请、组织批准,单位推荐,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直接确定等三种方式,产生预备交流人选。
2、确定预备交流职位。在用人单位申报预备交流职位的基础上,组织人事部门将申报单位空缺的职位、预备交流人选所对应的职位统一调剂,确定预备交流职位,进行公示。
3、组织填报交流志愿。根据确定的预备交流职位要求,书面征求预备交流人选的择岗志愿。
4、双向选择确定交流人选的职位。结合个人意愿和用人单位意见,提出交流人选和职位的安排意见。对个人志愿与交流职位不能达成一致的预备交流人选,组织人事部门可以个别征求志愿,实施调剂安排。
一次性交流岗位较多时,可实行跨部门竞争上岗。
5、研究决定并XX手续。对确定交流的中层干部,由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决定并XX相关手续。
(二)跨区域的县直机关与乡镇机关、乡镇机关与乡镇机关之间的交流,坚持顺向、有序流动的原则,由组织人事部门协调实施。
(三)内部轮岗由各部门、各乡镇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组织进行,或进行竞争上岗。
四、交流轮岗的保障措施
(一)中层干部交流轮岗工作一般每2年集中组织一次。(二)今后凡提任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原则上应具有两个以上单位的中层岗位工作经历;提拔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原则上应具有乡镇工作经历。对交流的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任用;是后备干部的,仍列为新单位的后备干部。(三)鼓励县直机关干部自愿交流到乡镇机关工作。
五、交流轮岗工作纪律
(一)干部交流轮岗应严格执行领导职数和编制规定,不准超职数、超编制配备中层干部。
(二)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程序,集体研究决定交流、轮岗对象。不准个人或少数人指定对象,不得借交流轮岗超编进人、对干部进行排挤或打击报复。(三)任何地方和单位都必须坚决执行上级关于干部交流、轮岗的决定。
关键词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困境 机制 创新
近年来,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我国陆续出台了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响应国家的政策,解决我国在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各地纷纷开展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践探索。经过几年的试点工作,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择校热”带来的诸多问题,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学者对教师在交流和轮岗中所遇到的困难作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教师交流轮岗的运行机制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具体运用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我国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的一些意见。
一、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缘起及本质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全称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度,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它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1]。从2006年首次在全国提出实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的议案以来,将近10个年头,这期间教师交流轮岗成为研究的热点。最先推行教师交流轮岗举措的国家是韩国、日本、美国等,其中韩国是典型代表。历经几十年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探索,实行公立学校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在韩国历史上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在韩国,所有公立学校教师以5年为一个轮岗周期定期进行校际轮换。这一制度作为缩小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师资队伍水平差距的机制,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2]。面对愈演愈烈的“择校热”、“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在借鉴它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开始了教师交流轮岗理论和实践的本土探索。
教师交流轮岗的本质,即实行教师交流轮岗的出发点,各国基本一致,就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然而,各国在地理环境、经济实力、政治制度、社会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对教师交流轮岗的本质认识略有不同。我国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对一部分学校采取的“优先发展”策略等各种因素,使得义务教育倾向于向城镇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则不断被冷落而逐渐衰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实现区域内校际师资均衡配置而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而有序地流动轮岗。因此,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教师交流轮岗的本质。
二、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困境
一项教育政策的执行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偏差现象。所谓偏差现象,就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政策目标,从而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3]。因此,我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也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找到这项政策发生偏差的原因,即实施该政策的困境。
我国实施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政策的初衷,并未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的均衡配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
1.为薄弱学校派送优秀教师,却很难保证其教学质量
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下,很多优秀的城镇教师被调往农村的薄弱学校进行交流和支教。正常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优秀的教师资源与教学质量应该成正比,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对于在薄弱学校进行交流、支教的优秀教师来说,他(她)们不一定能带来相应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轮岗教师对轮岗学校缺乏认同和归属感。虽然这些教师或是原来学校的骨干教师,或是名师,但是因为不能完全认同所支教的新学校,始终认为自己属于原来的学校,所以不会全心全意投入轮岗教学,只为完成任务而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在面对新来的教师时会产生排斥感。学生对轮岗教师缺乏信任,对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的熟悉和认同也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重新与新老师建立师生关系。基于学生的心理和成长规律,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很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学生基础薄弱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尽管为薄弱学校提供优秀教师进行交流任教,却很难保证这些教师带来良好的教学成效。
2.轮岗教师管理方式不当
如何对交流轮岗教师进行有效管理,一直是执行轮岗政策面临的一个难题。一般而言,轮岗教师暂时“脱离”与原来学校的工作关系,并与所轮岗的学校建立暂时的工作关系,然而在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下,轮岗教师的工资、人事关系仍然在原来的学校,并由原来学校负责发放工资和福利。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教师在轮岗期间处于无真正管理主体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轮岗期间,教师本身不在原来学校,与原派出学校只剩下工资关系,这时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从得知,因此,原派出学校对教师的控制基本无法实施。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没有与轮岗学校建立稳固的工作关系,在轮岗学校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工作,从而对轮岗学校独有的教师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排斥,使得管理效果欠佳。可见,在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下,学校既有的教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对轮岗教师是行不通的。
3.教师交流轮岗评价与监督不到位
对轮岗教师的评价与监督不到位,是贯彻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所面临的又一重大困境。由于轮岗教师的人事关系属于原派出学校,人却在其他学校工作,因此,原派出学校通常疏于对教师的评价与监督。在轮岗学校,由于轮岗教师与本校其他教师身份不同,采取的评价方式往往也不一样。对于本校教师,学校通常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且将考核与激励挂钩;而对于轮岗教师,由于学校唯一期望的是他们能够给学校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用终结性评价成为必然的评价手段。
从轮岗教师的角度来看,来自城镇的教师内心渴望早日回归本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平时的教学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教师交流轮岗评价机制的缺陷和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评价与监督密切相关,教师交流轮岗评价的不足导致教师交流轮岗监督的缺失。
三、我国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将机制运用到不同领域就形成不同的机制。如教育机制指的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4]。由此推断,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就是教师参与交流、轮岗活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而机制创新,是各要素之间不断优化组合、革新创造的具体方式。因此,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的创新可以理解为:优化和革新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各部分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
1.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
教学质量的保证依赖于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及其有效运行。一个有效运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既能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监督、考核,又能为学校的教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5]。因此,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旨在为良好的教学提供先进、科学、有效的运行方略和途径。
首先,在选派轮岗教师之前,应充分考虑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派往交流轮岗的学校,这样保障了教师与轮岗学校的融洽与协调,消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对准备进入轮岗学校教师的教学教案、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设计的教学目标进行仔细审核,然后对通过审核的教师进行农村或城镇教育教学的思维训练和方法培训,使其在差异较大的学校的教学能够得心应手。
其次,针对轮岗教师自身的情况和教学水平来安排相应的班级教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同时,应对接受轮岗的班级和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接受新的教师,以便使其很快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师和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
最后,原派出学校应对教师的整个轮岗过程进行跟踪。教师所在的轮岗学校应积极配合,将轮岗教师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及时反馈回原学校,以便作为教师日后返校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如此一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轮岗的目的。
2.人事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完善
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与当前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不太吻合,因此,更新和完善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有学者提出“县管校用”的人事管理制度,笔者对此不太认同,原因有两个。其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教师的交流轮岗容易引起管理的“僵硬化”,直接导致教师交流轮岗流于形式;其二,若由上级行政部门调配轮岗教师,表面上看来能最大化整合资源,实质上没有有效利用教师资源,因为教师的实际情况学校比上级主管部门更清楚。
公立中小学具有办学自主权[6]。因此,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任制的趋势下,笔者认为,在当前的人事制度下对交流轮岗教师的管理实行聘任制管理较为合适。轮岗教师与所调往的学校签订聘用合同,轮岗结束后返校时与原来的学校再签订合同,这样轮岗教师的工资人事关系跟随个人而流动;同时,考核教师的业绩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手段,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轮岗教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3.评价与监督机制的创新
创新教师交流轮岗评价与监督机制,主要在于建立多元的评价与监督方式。
首先,在选派之前,学校应对轮岗教师进行多方面的选拔考核,在了解教师各方面基本情况的同时对其作出初步评价。再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形式,利用校长、教师和学生对轮岗教师进行评价,这样多维度的评价主体会更加客观和公正,从而对轮岗教师起着更大的激励作用。
其次,要使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互相交流轮岗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套完整的评价体制作为引领是有必要的。在轮岗的各学校,应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
再次,在城镇和农村学校组织统一性的考试。考试是检测学生和考核教师的最简单而客观的评定方式,也是考证交流轮岗制度实施效果的评定手段。地方教育部门或者轮岗制度的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城镇学校的学生和乡村学校的学生进行统一的学业考试。这样不仅可以检测城镇与农村教学质量的真实差距,还可以判定在薄弱学校交流轮岗教师的帮扶效果。应在轮岗之前、轮岗期间和轮岗结束时都组织这种考试进行考核,这样不仅有利于交流轮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制度实施效果的不断提升。
最后,加强教师交流轮岗的监督、提高监督的透明度是创新教师交流轮岗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由于监督不力,轮岗教师不能及时掌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政策和政策的执行情况,因此,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政策的执行状况。实行群众监督和管理者、轮岗教师、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相结合的多元、立体监督机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懒散、懈怠的教师加以惩罚,以唤起教师的监督意识。
参考文献
[1] 马焕灵,景方瑞.教师轮岗政策实施问题检视[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2] 赵允德.韩国中等学校教师轮岗制度及其特点[J].教师教育研究,2014(3).
[3] 吴志宏,陈韶峰,汤春林.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
[5] 符建湘,傅晓军.高等学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J].评价与管理,2006(4).
[6] 黄启兵.教师轮岗制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干部人才配备,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结合全县卫生健康系统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依法办事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整体稳定、适度交流的原则;坚持理顺关系、促进工作的原则。
二、交流轮岗范围和对象
1、交流范围: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其中:XX、XX、XX、XXX个乡镇属于畈区(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标准);XX、XX、XX、XX、XX、XX、XX个乡镇属于山区。
2、交流对象: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打破山区乡镇和畈区乡镇地理区域界线,由委党组统一协调安排,交流轮岗在全县范围内进行。
三、时间安排
对现有需要交流轮岗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在三年内必须全部交流轮岗到位;今后每年3月份启动,4月份完成。
四、具体内容
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交流轮岗工作,坚持在委党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委办公室、人秘股具体经办实施。
1、规范推行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交流任用机制。在明确干部任免组织权限的基础上,实行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交流机制。对在同一乡镇卫生院担任负责人8年以上的人员根据工作需要予以交流轮岗;在同一单位担任负责人超过10年的人员必须交流轮岗;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累计超过10年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综合素质好、敢于善于管理的,可根据工作需要优先报请组织部门提拔重用,或经组织人事部门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选调到县直卫生健康单位或交流到城区及周边乡镇卫生院任职。
2、明确提拔人员交流任用条件和标准。畈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提拔为乡镇卫生院负责人的,必须要有3年及以上山区乡镇工作经历,或者直接提拔交流至山区乡镇卫生院任职;山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提拔为乡镇卫生院负责人的,必须要满足3年及以上山区工作经历条件,就地提拔或交流至其他乡镇卫生院任职。
3、确保交流轮岗和工作开展的有效衔接。鉴于医疗卫生单位的专业性较强,乡镇卫生院负责人既是管理人员、又是专业人员,在实施交流轮岗时,要充分考虑到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特殊性和实际专业需求,不能够出现因交流轮岗出现专业技术“空白”岗位,不能够出现因交流轮岗影响正常工作、影响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等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形。
五、程序步骤
一是切实摸清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基本信息。
开展调查摸底,对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进行系统、全面摸排,重点核实年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任职年限等基本信息,逐人登记、统一造册,为推进交流轮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以后每年12月底前对全县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排。二是切实宣传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交流轮岗的政策要求。
要加大干部职工法律法规和本方案的宣传力度,要让所有涉及到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了解、宣传政策要求和具体内容,形成干部职工积极支持、主动配合做好交流轮岗的工作氛围。在交流轮岗中必要时需要征求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意见和建议。三是切实完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交流轮岗工作流程。
对交流轮岗方案,经委党组会议研究讨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要求,报经县委宣传部备案、县委编办审核,相关结果需及时反馈县委编办、县人社等部门,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公开,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对经会议研究并公示公开后的交流轮岗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有关要求,必要时召开会议,进行集体谈话,提出有关要求,按照人事管理程序办理调动手续,及时到岗到位。六、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实行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交流轮岗,是加强乡镇卫生院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干部资源合理配置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培养干部的综合能力,增添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优化干部队伍整体功能,提高工作效能;有利于打破由于长时间在同一岗位、同一单位、同一领域工作而可能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利益纽带,能够有效预防不正之风、理顺工作关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更好、更优、更快发展。
二要严明纪律。凡经过会议决定交流轮岗的干部职工,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在接到相关通知后,本人和调动单位要在三个工作日内交接工作,一周内办理行政、工资及党组织关系迁移手续。
三要强化保障。坚持交流与培养使用相结合,关心关爱交流轮岗干部职工。妥善安排交流干部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跟踪了解交流轮岗干部的思想动态,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基层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作用。要加强与所在乡镇的沟通对接,帮助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共同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促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
【企业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推荐阅读:
学校中层干部轮岗制度09-18
企业干部廉政09-21
企业干部履职规范07-10
企业老干部致辞05-29
企业中层干部考核细则11-05
企业后备干部工作心得12-17
企业干部培训心得体会11-11
企业中层干部学习班上的动员讲话09-21
企业干部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06-06
关于干部下派乡镇和企业管理办法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