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推荐10篇)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 篇1

每年都会得到有利于我们教师成长的书籍,而这次却是我自己选的。这是一本有关青年教师的一本书。作者从教26年,经历了书中所涉及的青年教师心灵成长的大部分阶段,文字中渗透了作者经历的挫折和成功体验。书中有大量一线优秀教师的案例,对读者有较强的启发性。颇具文采与诗意的文风,让本书读来颇感轻松、愉悦,同时通过层层设置的问题带领读者不断反思自身,突破自身的心灵成长障碍。

本书向您传递的,是这样一种成长理念:每一名青年教师,都有成为卓越教师的可能。之所以绝大多数人最终沦为平常,是因为在成长的重要节点上,往往缺乏了进一步前行的动力与方法。只要能够激发起内在的成长动力,同时掌握必要的行动方法,每一个生命就都能创造职业的传奇。

这本书让我们重拾前进动力,重获行走方法。这些建立在他人成功经验基础上的研究成果,相信无论是对于刚刚起步的新教师,还是对于业已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教师,都具有积极的引领价值。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过程,本质上说,就是以成长中日渐聚集的强大力量,不断扩展与充实心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心灵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生命由此而日渐脱离平庸,朝向优秀乃至卓越持续前进。

在浪漫的激情和复杂的现实间,潜伏着无穷无尽的暗流。这些暗流,常常会在意想不到的状况下,从无法预知的角落里突然涌出,一下子便将新教师辛苦搭建的教育殿堂冲垮。面对这份淫威,任何激情、梦幻、诗意、纯真、好奇、渴望、紧张、充实,都只能像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孩子,要么睁大了吃惊的双眼,面对废墟无助地叹息,要么在片刻的伤感后,迅速转移了视线,去另一个空间上另建新的乐趣。

然而,教育的特殊属性,却既不接纳长吁短叹,也不容忍异地重建。教育面对的,就是这一群有个性、有追求的鲜活生命。这些生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需要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空间里砍削修补,使其能一步步脱离愚昧与低俗,走向智慧与崇高。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后感 篇2

回想学校接到编写任务之初,余宪校长召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疑难问题”的深入调研,征集、遴选了教学中遇到的109个疑难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开展了专题座谈会讨论甄别。通过反复推敲,最终,我们将小学语文教学涵盖的5大领域整合为4个专题,并提炼出22个具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如何在识字写字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等等,这些问题紧紧围绕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关键点展开,反映了一线教师的实际困惑。

随后,余校长确定了编写提纲,龚主任确定了编写体例。在作者会上,龚主任就编辑审读过的《直击》丛书样张中发现的问题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与我们进行了分析,并嘱咐我们:“在座各位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一线名优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次编写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回到各自的学校后,要调动学校的教学骨干参与到研究、讨论中,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和破解,共同总结出解决疑难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帮助更多的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厘清思路,明确方向。”

我负责编写的是本书第四章的后两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的内容。虽说只有两小节内容,但也着实让我体会到写作的不易。

语文综合性学习立足语文学科,强调语文学习资源的整合及学科间的融合,它本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最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却普遍不重视,对这一课程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也不够透彻,这一部分内容要么让学生自学,要么直接跳过,真正深入研究者为数极少。可以说,“如何区别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相关活动课程”以及“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对这一领域,我虽然有过一些思考与探索,也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个人实践具有普适意义,让思考尽量遍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每个角落,让那些来自一个个课堂、一次次阅读的经验闪烁出理论的光华?

在余校长的建议下,我把目光投向自己最初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长之路。因为我深知,在教学实践路上,我曾遇到的疑惑,很可能就是老师们正在或即将面临的疑惑;我曾获取的智力援助,很可能就是老师们正在期盼的帮助。

2012年,我曾上过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示范课《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字谜》。一节课下来,学生了解了谜语的基本组成,猜出了不少字谜,还知道了创编谜语的三条规则,可谓收获颇丰,然而评课时,余校长并不满意这样的设计。她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一味地牵着学生往前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余校长、汪校长带领学校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就我试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数次讨论。在广泛听取了同事们的建议与认真思考后,我重新构思了第二稿教学设计,较之第一稿,第二稿更加注重研究的过程,从活动前的布置到活动中的探究、展示,以及活动后的总结,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地腾出时间、让出位置,给学生提供用武之地。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了,创造的空间扩大了,学起来自然兴致勃勃。

是呀,为什么不将这一宝贵的磨课经历整理出来呢?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教研组为此展开的深入分析和讨论以及之后为解决疑难问题的“二次授课”,这些鲜活的、来自我本人的教学实践不正是最好的说明吗?

问题有了,讨论有了,解决问题的实践也有了,剩下的是如何总结、提炼解决这个问题对应的策略。为此,我在网上展开了大量搜索,了解国内外有关此问题的研究动态。同时,认真学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等书籍,一来丰富自己的认识,提升理论修为,二来为之后给老师们推荐可参考学习的资源寻找相关依据。

初稿如约提交,不久便收到了回复。打开文档,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主标题《拨亮学生智慧的心灯》旁批注道:“有关学生智慧可以写一本书了,建议题目更聚焦一些。”“案例一”旁写着“给案例取个简短、有吸引力的标题”等,诸如此类的批注足足有12处之多。我虽未曾与这位编辑见面,却从他的修改建议中感受到了文字工作者的认真、严谨以及专业。

之后,余校长、龚主任又数次对我们的稿件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一次次的修改,将我引向不断发现、不断思索、不断改进的探索之路;一次次的探索,又让我的专业得以提升,智慧得以成长。

英语 文化之旅心灵之约读后感 篇3

作者方芳老师是个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高中英语老师,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就成就了她丰富多彩、令人羡慕的职业生涯。遇到像这样一位好老师,是四中学生们一生的幸运,而她却说自己是那个“非常幸福的人”: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能够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能够见证学生们的成长,能够简单快乐地生活。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中国游客在国外遇难,当警察问他“How are you?”的时候,他本能地反应“I’ m fine.Thank you.And you?”这当然只是个有讽刺意味的笑话,但也确实反映了一定的现实。我们的学生能机械地背出课本上的说法,而如果换一种问法,则很有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这其实并不能被称为真正的交流,充其量只是礼貌的客套而已。

书中写道,简单的日常对话只是交流的第一层次;在短暂的寒暄之后,我们需要与人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即表达思想;用英语交流的第三个层次,是利用英语在国际舞台上掌握话语权并获得话语力。方老师不愧是北京四中任教十余年的高级教师,取观点的高度和深度给了我醍醐灌顶之感。

她在书中一再强调,英语不是一门学科,只是一个工具,为其他学科、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后工作服务的工具。课堂上的语法和词汇讲授只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而已,即使是大量的听说练习对于实际应用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常听到,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而从单纯依赖教师的教转到学生主动地学绝非一个容易的过程,这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在动力,主动寻找或创造英语环境,对生活中的英语有足够的敏感度,抓住一切能够学习的机会。

然而,把学习和日常生活割裂开来的现象并不在少数,比如有的学生听英文歌却不在意歌词含义;有的学生喜欢看国外动画片,却只盯着屏幕下方的字幕;有的学生去国外旅游,却对满眼的标识视而不见;有的学生喜欢吃快餐,却不知道KFC三个缩写字母的含义„„方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造成学生观察力和学习意识差的原因,主要就是教师的引导不够。如果我们能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这样的思想,学生就会懂得身边到处都是学习英语的素材,重要的是你是否具备发现它的眼睛。

读这本书的进度其实不快,因为我边读边划,边回味边思考:当我要求学生广泛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我自身是否依然坚持每天接触英语?我自己是否能够静下心来研究教法?课堂上如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快速而饶有趣味地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的状态?如何安排切实有效、多样化有梯度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等等。

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篇4

——黄桥实验小学师徒结对工作总结

实验小学 马树民 朱凤男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精心的培育和打造。每年9月,我校总有新教师的分配加入,他们的到来无疑为我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从大学毕业到跨入教师行列,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还是要有个艰苦的适应与学习的过程。为了让新教师尽快从学生角色转化为教师角色,学校建立了“以老带新、优化组合”的师徒结对的帮教体系。每年9月,由学校指定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新教师结为对子,师傅负责年轻教师的“传、帮、带”。这项活动在每个学期都开展得较为扎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转变观念

传统的师徒概念就是师傅把自己掌握的技艺本领传给徒弟。但我们认为“青蓝工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一个教学技艺的传授和继承问题上,更要帮助青年教师确立敬业乐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事业,而不是一种职业。帮助青年教师确立专业思想,树立终生从事教育的思想对于提高教师思想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青年教师一进校,工会、教导处就联合起来举行座谈会,听校领导介绍情况,提出希望,请老教师进行传统教育,对师傅而言,最重要的使命也是用他们乐业敬业的模范行为去教育影响感染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树立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把教育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的观念。

二、加强指导

在转变青年教师观念的基础上,学校于9月中下旬举行拜师会,由师傅与徒弟共同签约,为期三年。在实施“青蓝工程”过程中,我校在强调严格规范教学程序、强化“六认真工作”过程的同时,更强调给青年教师传带新的教学理念。我们要求每位指导教师要站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从素质教育、培养能力的高度去指导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既要继承我校优秀的教学传统,更要具有全新开放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每学期制定的帮带计划中,总有教材研讨、课堂探索、课后反思、论文撰写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徒弟们对教学的任务、目标、方式、手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通过相互听课、相互评课,徒弟们逐渐成长,并走向成熟。徒弟们谦虚好学,进步很快,所任班级学风良好,学科成绩不断提高,到三年期满时,基本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青年教师。为他们今后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乃至名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争创成绩

“师徒结对”已经成为我校的一项传统活动,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其作用在很多出师的青年教师身上已经凸现。这个活动既强化了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又使许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初步形成了让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一年站住讲台,二年站稳讲台,三年站活讲台”的培训机制。

我校青年教师杨征燕师范刚毕业时,拜胡国花为师,结对三年中,她虚心请教,认真学习,不断钻研。师傅胡老师倾自己所能,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刚出师时,杨征燕就参加区第二届评优课获语文组一等奖,然后她又多次参加苏州市优质课评比均获一等奖,参加全国信息技术整合课比赛获二等奖;教数学的张晓娟老师拜区学科带头人张文丽为师,张晓娟热爱学生潜心钻研数学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多次获市、区评优课一等奖,今年被评为相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吴文群老师尽管教英语没几年,但在师傅张萍茹的悉心指导下,再加上她自己肯学苦干,所任教的双语班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得到了市教科院的好评。她参加区评课选优获一等奖,参加苏州市双语学校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获一等奖,还荣幸地被评为区“教学能手”。唐玉婷老师执教刚满三年,在师傅胡静老师的指导下,多次执教公开课,尤其是在上学期举行的中小学衔接教研活动中,她所上的《碧螺春》一课也得到了黄桥中学领导的好评,她刚送走的毕业班成绩过硬,每一位学生均顺利地升入初中。我们还欣喜地看到青年教师金岚、金燕、孙晓娟、吴天福等许多徒弟在结对活动中发展较快。徒弟们普遍感到:有师傅的感觉真好,在人生道路上又多了一位引路人、辅导者和朋友,在专业成长和事业的发展上有了一种依靠和力量,又多了一个榜样。师傅们也谈出了心里话:做师傅真幸福,多带一个徒弟,如同多了一个知己,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承担责任的时候多了一份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愿我校的“师徒结对”工作继续向纵深发展,我们也一定会继续为造就一支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而不懈努力。

以农夫的姿态做教师 实小三办 沈红英 浦丽华

刚送走了一批六年级的学生,这学期又迎来了一群三年级的孩子。一开始看到那些稚气未脱的孩子,我还真从心底里喜欢他们。可是一个星期下来,我的情绪马上有了360度的大转弯,除了发现他们有天真可爱的优点之外,我找不到他们有什么优点了。或许是自己刚带完六年级的孩子,我对他们的要求也从看六年级学生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了,所以总觉得孩子们什么都不懂,又什么都不会。不管是打扫班级卫生,还是做一般的抄写词语之类的作业,他们真的离我的要求差远了。作为教书多年的我不免心中有些抱怨:这帮“小屁孩”,怎么什么都不会?哎!烦人„„可是抱怨归抱怨,毕竟是当了10多个年头的教师了,我也已经有了作为人师的那份耐心,已经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烦躁不安,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分析处理和解决事情上。

有一天,我骑着电动车回家,看到了有个农民劳作于田头的镜头,我才猛然想起,做教师也要有农夫的姿态。当然有人看不起农民,还常用“小农意识”讽刺人,这“农”字之前加一“小”字,充分表达出对农民的歧视,然而农民却在本质上与教育天然地血脉相通。我甚至觉得,教师也必须是农夫,只有以农夫的姿态行走职业人生,他才可能在教育的田地上获取丰收。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农夫培育庄稼的过程: 农夫深知“时机”。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在他心中都有一本帐。经验丰富的农夫甚至精选一天之中的某个时间段进行农事,那便是更高的境界了。同样,再也没有像教育那样需要讲究时机的事了。一名顽童,什么时候让他静下心来思考,需要时机;一个胆小的孩子,什么时候鼓励他站起来发言,时机也很重要。可以说,教育就是选择时机的艺术。在寒山寺的壁画上,写着“五随”,前三随是“随遇、随时、随性”,虽是佛门中语,却道破了教育时机的奥秘。教育时机时时皆有,然而蕴藏于师生心灵相遇之中,须随学生之性方可奏效,所以它需要捕捉。

农夫耕作之前十分重视施肥。肥料有两种,一种叫土肥(也叫底肥、基肥),肥力长;一种是化肥,见效快。农夫常常把两种肥料搭配使用,因为他既想求显效,更想求长效。我常想,教师也须有“打基肥”一功,教育的“土肥”源于生活,乃是教师为学生精心创设的文化氛围,而“化肥”乃是人工合成,是教师唤起学生兴趣的能力。前者着眼于长远,后者着眼于当下,唯有两者整合,才是完整的教育。

择好时机打好基肥,便可插秧。农民插秧,大有讲究,不可过深,深则不发,甚至烂秧,所以农夫常说“浅好”。果真,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便在农村见到了抛秧技术,将秧苗均匀扔在水田上,不出半月,长势良好,产量颇佳。由此我想,强行规定生长和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的,过早、过于刚性地为学生的生长提供模型,不如让学生自由自在地生长。所以教师的职责在于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的生长,而不是在学生面前指手画脚。当下的教师真该好好学习农夫,因为农夫早在两千年前就坚决抛弃了“拔苗助长”。

在庄稼生长过程中,农妇始终关注着。天天到地头走走,看看这株,摸摸那株,观察这些庄稼长势如何,有无病虫害,甚至还会像老朋友似的与某几株庄稼打招呼。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三年级的孩子好比农夫刚插下的秧苗,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不应该袖手旁观,更不应该向《拔苗助长》中的农夫那样急于求成,教师也必须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孩子,方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心,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展开真正的对话。

教育,是一门分寸感很强的艺术,在教育中经常会发生好心没有好报的事,这里就有分寸把握的问题。因为和庄稼一样,孩子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是那么的脆弱,需要细心呵护。只有把握好了分寸,才是真正的呵护,要不就有可能成为溺爱,也可能成为伤害。我常常见到农夫有时把田里的水灌得满满的,有时则把田里的水全部放光,让田变得干燥,甚至开裂,有时就打几趟“跑马水”,个中情由,不得而知。但其分寸的把握足以让我们得到启示。

到了收获的季节,农夫所进行的是一项“物尽其用”的工作。稻谷、稻草、辟谷等被分门别类,各尽其用。农夫不会用一把尺子衡量他所收获的东西,他总想把收获的最大效益发挥出来。最饱满的谷子做种子,秕谷可以喂家禽,稻草可以烧饭,草灰用作肥料,没有被忽视的东西,没有被舍弃的东西„„而在我们老师的视野里,总期待所有田野长满稻谷,而不长稻草。

我要好好向农夫学习,以农夫的姿态做教师!

爱的颜色

李当中学

左君

爱是什么?爱是山涧潺潺流过的小溪,爱是严冬过后的一场场淅沥沥的春雨。冰心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需要爱,孩子更需要爱,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也是获取为师之乐的最大保证。我的“师爱”,它如同五彩花,时时刻刻拥有着美丽的色彩。面对着这一群天真、无邪、稚嫩、可爱的孩子们,我每时每刻变换着爱的色彩。

清晨,我的爱是红色的,它伴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随着孩子们步入幼儿园新的一天,一串串甜甜的微笑,一声声亲昵的招呼,一个个满盈盈的拥抱,让孩子们感受我的期待,让家长感受到我的诚心。红色的爱包含着亲热、期待与责任。

上午,我的爱是橙色的,灿烂的光芒透过玻璃窗照射在教室里。孩子与我犹如百花园中的花,我们一起开放,在我和孩子们心灵交流中,我发现了他们心中瑰丽的景色,也领略到他们的绚丽多彩。在这里,我看到了百花齐放的思维,奇思妙想的语言。于是,不知不觉中那一双双充满好奇与信任的眼睛、和着他们的歌声、笑声、游戏声组成了五彩花中的橙色花瓣。它充满着孩子的依恋与信任,满载着我的关怀、引导与耕耘。

蓝色的爱在中午开放。喧闹的半天,因孩子的午睡安静下来,在蓝色而浪漫的维尼窗帘呵护下,孩子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会轻揽着还不能独立入睡的孩子,用我妈妈式的爱安慰着孩子,为蹬被子的孩子掖好被角、摸摸那些熟睡了的孩子,仔细的观察、欣赏着我的孩子们。

下午,我的爱是黄色的,起床后的生活护理,户外活动时看着生龙活虎的孩子们,调节着游戏中孩子们的纠纷,组织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身体,护理着还不能参加集体游戏的孩子。黄色的爱是忙碌而圆满的。

离园时节,送走了最后一个孩子,园内恢复了宁静,望着蔓延的春色,我的爱成为绿色的,整理着一天的思绪,回顾着孩子们有趣的举动,一天的工作它包含了幸福与恬静。

深夜中,我的爱是漫天的流心雨,因为我的世界满载一船爱心,在爱心斑斓里放歌,那可爱的笑脸,晶莹的眼睛,透明的心,和我一举手,一投足,一丝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切的话语,萦绕着我的梦境。

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计划 篇5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起步阶段存在的诸多不足,如: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经验有待丰富,知识领域有待拓宽。和老教师相比,我们有太大的差距,“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迫切得期待在老教师们的带领下,尽快成熟、尽快完善,特制定此计划。

一、本学期专业成长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树立坚持学习的态度,进行有计划的课外阅读活动。力求每节课及时记录反思,跟踪记录自己的班主任历程。力求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按培养方案上规定的时间,实现自己由实践型教师向科研型方向发展,努力成为学校的优秀教师。

二、本学期个人成长计划

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充满爱心、耐心、细心;有一定的修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独立承担几节观摩课,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认可;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自己撰写的教学论文或是教学随笔能在评比中获奖;使自己的课堂管理有特色,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班级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自信乐观的价值观。随时记录自己在“班主任”角色上的尝试和体会。

三、本学期具体安排

1、制定具体的个人成长计划;

2、每月听“蓝方教师”新授课2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和反思;准备2节新授课,请“蓝方教师”指导、点评;

3、在“蓝方教师”指导下上好一节成长汇报课;

4、命制一份测试卷,撰写一篇教研叙事;

5、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2万字以上;

6、每月月终上交一份月收获总结;

7、学期末撰写本学期的成长总结;

8、实现“一课多上”和“一课多案”;

9、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坚持写“教学反思”。

“一步登天不可能,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有可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个人专业化成长计划的设计与制定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自己事业乃至人生目标追求的系统化、理论化。所以,我一定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篇6

一、扎根课堂教学,科学施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课程在课程理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就要求高中课程教学中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全面提高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文化知识素养、心理品质素养、教育能力素养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教育教学长远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创设游戏规则,分层有致,打造有效性课堂。

基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产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简单地归结为封闭、单一的强制灌输与接受过程,出现了价值错位、目标虚设、主体缺失、教学分离等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偏重讲述行为、过多依赖信息技术、激发兴趣流于形式、课堂对话形式匮乏等现实问题严重扼杀了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真正体验。新课程教学对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有序的要求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合理确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和学生的知识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传授要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不仅要求教师选取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现实案例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且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规范学生的基本行为,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是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行为。打造高效课堂,不仅要努力做到教学时间合理、逻辑顺序清晰、教学过渡自然、教学节奏强烈,不断实现动与静、张与驰、放与收、疏与密的有机结合,而且要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灵活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三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高效教学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智力水平层次、教师自身优势和教材内容选择和确定教学方法,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实现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二、突出梦想展示,张扬个性,打造理想化课堂。

菁菁校园是生长梦想的地方,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就必须始终关注学生思想活动及道德形成具有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等特点,注重结合学生的当前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学生个人经验、学生生命实践的有效沟通,使课程教学成为学生实现个性张扬、个性成长的理想场所,从而实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教育价值目标。教师的教育理想是教育行为的精神追求,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一要重视阅读,提升知识素养。新课程改革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既要大力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又要使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道德和新观念深入人心。教师要多读学科理论书籍,明晰学科基本结构;多读教材相关书 1 籍,细化教材知识体系;多读专业期刊报纸,做到理论实践结合;多读课程教学通论,丰富课程教学指导。二要重视实践,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师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教师不仅要注重把先进的教学思想、策略、方法、案例等运用于课堂教学,而且要以自身教学案例和典型课例为载体加强课堂教学行动研究,通过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案例、课题研究等教学研究形式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学习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要坚定理想,加强正向激励。教师不仅要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典型事迹来把握正能量的本质和内涵,还要善于发现、宣传、传递和坚持正能量,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育人环境创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实现教师的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有机结合。

第三、注重技术整合,多元互动,打造信息化课堂。

当今世界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也顺应了信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高标准、综合性的要求。新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诸多特性创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选择、传送、加工和利用等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一是打破课改瓶颈,获取海量资源。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日益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在网络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基础上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就能获得海量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借力信息技术,实现专业成长。教师不仅可以吸纳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高效便捷的交流讨论、协作研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加强网络教研,从而真正实现跨时空、高效率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技能,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技术、环境和资源支持,实现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在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第四、注重情境创设,合作探究,打造生活化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定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过程。丰富的教育教学情境具有感性因素丰富、内部蕴涵主题、可以反复感知等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因而教师要注重收集相关课程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支持条件。在新课程改革中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需求,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中,做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一是要做到课程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学科知识传承的需要,又要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生活实际出发,要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生活,防止空洞的理论说教。课程内容生活化就是要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课堂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二是要做到学习过程生活化。新课程特别强调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教师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案例来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要用教材内容来解释现实生活,用现实生活实例来丰富和说明教材内容,避免从教材到教材、2 从知识到知识的空洞说教。三是要做到认知工具生活化。教师要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要用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社会辨别是非和学生中普通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帮助学生运用有关理论来分析认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二、潜心教育科研,提升自我。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向科研型、学者型、特长型的方向发展。撰写教学论文能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是成就自己、体验职业幸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结合目前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教学研究经历对当前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论文的选题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课程教材研究中获得选题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也提出了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实施建议,从宏观角度审视了高中政治课的地位、作用和内容问题,这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开展学科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同时,高中政治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明确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目标,恰当处理教学的基本内容,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围绕知识与科学性维度、思想品德与文化内涵维度、认知与心理规律维度来全面分析教材,从教学内容结构的安排、教材内容的取舍、教材重点的突出、教材难点的突破、教材主题的升华等角度确定论文主题,实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突破。

例如,课程标准要求大力建设“信息化资源”,我们2003年9月开始建立以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试题、高考研究、素材资源、教育科研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者园地”(http://www.sxzyd.net)网站。我从资源呈现方式、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育科研发展平台、教师幸福成长平台等方面研究当前政治教学网站现状和政治学科教育博客的作用,撰写的论文《中学政治教学网站建设现状探析》、《对当前中学政治教育博客建设现状的思考》分别发表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中国教育信息化》等刊物。我还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国际理解、公民教育、质量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素材,撰写的《立足民族认同 增强国际理解》等论文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等专业期刊。

第二、教学实践反思中获得选题

高中政治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交往互动过程,这需要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各种教学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系统研究协调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制定出最优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教学内容的编排与呈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合、教学媒体的筛选与运用、教学主体行为活动设计、教学结构的确定、教学环节的安排,尤其是新课导入、情境创设、难点突破、重点突出、目标达成、问题设计、素材运用等方面的教学实践为教师撰写论文提供了丰厚土壤。此外,高中政治教师要提高试卷设计、试题编制与试卷分析技能,要突出时事背景材料运用、基础知识有机融入、主流价值有机渗透,在课程考试评价实践方面寻找论文选题。

例如,高中政治新课程特别强调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认知观念与客观环境、学生内心世界与所学知识、学生单一运用与综合运用的认知冲突,实现基于学生生活基础、认知基础、情感基础的认知平衡,撰写的论文《创设认知冲突 重塑政治课堂》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3 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第9期。还比如,我把情境教学法的有关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积极创设导入情境、实践情境、问题情境、探究情境、成功情境等,让学生主动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的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撰写的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四种方法》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年第8期。

第三、专业书刊资料中获得选题

中学政治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在素质教育中居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在现行课程框架内,它是一门涵盖着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常识、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文化常识、哲学常识等教学内容在内的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丰富和更新政治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当代科学和人文的综合知识,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集中进修与培训等各种渠道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阅读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还可以阅读《教学月刊·政治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等学科专业期刊和《人民教育》、《教学与管理》等综合性教育期刊,夯实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例如,高中政治教师除了可以要阅读学科教学理论和教育专业理论书籍外,还可以阅读管理学、心理学、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媒介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并努力把这些专业理论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曾经应用“刺猬法则”、“二八法则”、“木桶原理”和“鲶鱼效应”等管理学和心理学法则来研究课堂教学和集体备课,撰写的论文《善用管理学法则 打造个性化课堂》、《善用心理法则 提高集备实效》分别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年第8期、《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8期。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来把握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和规律,站在学科研究前沿开展特定教学专题的研究。

第四、学科课题研究中获得选题

中学政治学科课题研究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有利解决中学政治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对外积极申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机构设置的规划课题、争取协作性质的委托课题等,也可以从教学实践、理论学习、文献资料、经验教训等发现和提出课题。这些课题研究主要是围绕中学政治学科课程问题、教材问题、教学问题、教师发展问题等展开,借助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规范研究,从而能够有效研究和揭示教育教学规律。中学政治教师对于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制订、研究方法的选用、研究资料的处理、研究成果的整理等课题研究环节能够让我们自己反思教育行为、重建教育教学的认知。

例如,《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学生道德成长与价值观形成的研究、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研究等与学科教学相关的研究方向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和撰写教学论文提供了重要参考。我据此申报的研究课题《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同时,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致力于打造收获知识、体验快乐、分享快乐的课堂,在智慧对话、合作探究、互动生成中实现师生幸福感的提升,撰写的论 4 文《彰显生命价值 构建幸福思想政治课堂》发表于《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6期。

第五、教育改革热点中获得选题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要随时体现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特色和社会要求。高中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人文综合性学科,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时事政治教育、中国梦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重要部署。高中政治课作为高中德育的核心课程,教师可以从当前教育改革热点中获取论文选题。

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论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以文本研读中熏陶、问题探讨中参悟、习题演练中渗透、活动体验中感悟等角度尝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唤醒学生的生态良知和道德自觉,撰写的论文《生态伦理道德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第22期,并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我还从激活教材文本资源、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激活实践养成作用、激活教师育人能力等方面来探索学生道德发展的学科路径,撰写的论文《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年第2期。

第六、业务培训进修中获得选题

中学政治教师的知识构建具有综合性、更新快,对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求不断变化,而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事业追求这个关键性的内在因素,也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教师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和培养。一方面,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实践和持续的教育反思来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另一方面,以解决学校和教师教学实践问题的校本培训、以解决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以提高骨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的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基础的远程培训、以攻读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学位等为主的学历进修等培训进修的方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这将极大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例如,我于2013年6月参加了由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举办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V10)主讲教师培训班,在借鉴了项目式学习和问题式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从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意识培养、教育技术运用、个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思考未来教育,撰写的论文《英特尔未来教育课程理念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发表于《中小学电教》2013年第9期。此外,围绕学生的21 世纪技能的培养,我撰写的论文《转变教学策略 提高探究实效》、《发散,让教学更开放》分别发表于《新课程研究》2015年第3期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第6期。

三、重视教育管理,精细育人。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教育与班级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理念上向注重以生为本,在班级控制 5 方式上向注重内在控制发展,在班级管理策略上向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变革走向。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文化的力量、家长的力量、规范的力量,在关注教育细节和教育策略的基础上充分彰显教育智慧。

第一、文化的力量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班级氛围、班级精神、班级理念,并体现在班级所有的学生身上的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班级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物质文化是班级硬件设施、桌椅物品摆放和墙面橱窗布置等班级环境,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班级主体的特点、习惯和风格等;制度文化包括班级规章、班级规范以及师生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等;精神文化是指班级哲学、班级舆论、组织认同,以及全体学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的情感意志等班级精神,把班集体打造成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组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场所。

我们在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行为状况和思想动态进行系统摸底的基础上,明确了班级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构建共同的班级发展愿景。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整体构建班级物质文化。用整洁的地面、整齐的桌椅、精美的墙报、新鲜的花草和精美的图书等创造和谐愉悦的生活氛围。二是整体构建班级制度文化。我们制定了班级学习制度、生活作息制度、卫生达标制度和奖惩考评制度等,在岗位责任制下使班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三是整体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建班伊始,我们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周记、个别座谈等形式,整体构建了以“真”为核心的班级文化体系,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事、求真理、践真知,并确定了“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通过主题周记、主题班会等形式聚焦身边的好同学、好老师、好家长、好舍友,聚焦班级正能量、正规范、正文化,让学生思考一份完美的作业、一本完美的纠错、一次完美的默写、一间完美的教室、一间完美的宿舍、一次完美的活动等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物化形态和文化内涵。通过“三个追求”的深层解读和日常呈现,让学生实现集体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关照,进而对班级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家长的力量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是否一致,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学业的全面进步。良好的家校沟通能有效协调班级与家庭彼此之间的教育影响,把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期望、家长素质、家族作用等物质和精神因素有机融入班级教育活动中,形成幸福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合力。具体来讲,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家访活动、家长参观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现代信息手段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以达到认同学校教育方式、规避不良影响、协调教育目标的重要作用。

家校协同对于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有着重要作用。一是沟通技巧指导。我们在常规家校沟通手段的基础上建立了班级QQ家长群和微信家长群,在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学习指导、家庭教育职责、高考政策分析等方面不定期推送优秀文章,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周末监督指导。根据年级学习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们根据文理交差排列、劳逸有机结合、作业复习并重、个体学科差异、时间总量控制等原则制订周末学习计划表作为学生周末作业的要求和家长有效监督的依据。我们还制订了《高二(2)班 6 周末学习家长监督指南(试行版)》,指导家长正确对待计划安排、正确检查各类作业、正确对待各种诱惑、科学安排作业反馈,科学安排休闲时间、科学安排社会交往、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建立了相应的作业检查制度和作业反馈制度。三是家长参与管理。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的工作经验、社会经验、人生感悟都是丰富的,是班级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引导家长自愿报名参与班级晚自修民主管理,一学期中全班48位同学中有39位同学家长报名参与,参与率高达81.25%,家庭到班率为100%,在家长参与率和持续时间上保持在学校前列,家长记载本上的“晚自修情况记载”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晚自修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家长管理感悟”中的激励性话语也能成为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让孩子看到家长的重视,也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规范的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定是积极向上、人际协调、团结一致、行为有规范的,它是班级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和法规,是集体成员学习、生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有力保证。我们要实现国家规范、学校规范和班级规范有机整合,建立起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学习规范制度、卫生值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文体活动制度等,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周记、学生宣读、家长监督等多种方式让班级规范做到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并通过组织监督、相互监督、自我监督等方式增强班级规范的执行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观后感心得 篇7

去年7月,我们在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组织下前往延安,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在延安,我们参加了宝塔山现场教学,重走了长征路。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梁家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经历,那天晚上,大家一起住窑洞睡大通铺,一起聊天。有小伙伴就提到说,看到总书记当年也在梁家河建设沼气池,和他们团队目前的项目很相似,他们也是在推广新型的农村沼气池。我也说,总书记开设代销店,其实就是我们目前农业电商在做的事,用新渠道新方法改造现有的销售模式。接着我意识到,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经历就是一个青年创业者的经历。延安精神就是一种创业精神,为人民服务,就是用户和需求;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就是面对困难的方法论;实事求是,是强调用数据说话,要有执行力。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经历,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深入农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中国,了解到农村最真实的用户和需求。也正是因此,我们产生了给总书记写信汇报的想法。把我们在梁家河的体会,我们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和我们目前的创业成绩,向总书记汇报。

非常荣幸,我们在8月15日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习总书记在回信中,要求我们要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青年人。在未来的创业路上,我们定会用延安精神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韧性。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用我们青年人的力量, 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仅使我们的项目得到了关注和投资,也因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让我们的创业精神得到了锻炼。同时,大赛让我们这些项目间有了很多的沟通交流,发现很多项目都有不少的结合点可以有机整合起来。所以,在大赛组委会和各个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在延安成立了“青年创客红色筑梦联盟”。半年以来,我们的这些乡村项目进行了多次有机的整合,针对乡村的精准扶贫、环境治理、生态改造、文化挖掘等各个方面,进行合作,用大学生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去年年底,我们就和其它几个团队合作,帮助西北的贫困农户销售了累计5000余万元农产品。

再论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8

裴光亚

摘录 摘自《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年第10、11期 认为:在教师关注的所有要素中,聚焦学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于教师职业成就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中,最重要的同情心和想象的倾向性;在教师值得培养的兴趣中,主要的指向有五种:读书、解题、问题、课与教研。

数学的逻辑性决定了我们只要引领学生遵循逻辑,就能理解数学。逻辑的链条一旦断裂,学校就很难继续下去。如果断裂处不得修复,无论怎样的尝试和努力,都将于事无补。七分钟不说一个字,忍得好。

为了让学生看清楚,想明白,你首先要能控制住自己,把时间让给学生。

一个成熟的教师,必须超越这种向往,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眼与学生对话,懂得收敛,懂得“阳春白雪,和者皆寡”,甚至是抱朴守拙,大智若愚。

以学生为本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智慧。

教师与学生的视角可能不同:教师在数学世界里,学生在现实世界里。数学世界里的教师,关注的是现实情境中的教学;而现实世界里的学生呢,更倾向于从现实的角度考察现实情境,可能会被与数学无关的东西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旦不集中在某处,则会成为理解数学的障碍。教学的智慧在于,要把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引出来,引导 学生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活动,是理解数学的开始。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我们需要从问题情境出发,而问题情境又可能产生i理解上的障碍。我们只有理解学生,才能辩证地处理好教学中的两难问题。

教师的成长史,就是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历史。分析以下六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1、像上新课一样上复习课。

2、复习课的特点在于,它应该超越新课,按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

3、复习课追求的是完形、完善和完美。如果把问题留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把问题带进考场。

4、复习课就是要留下问题,让学生像教师一样去思考。

5、要瞄准得分点,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6、备考的艺术在于与目标错位,很多针对性的努力其实正在走向反面。

复习课是依据新课的逻辑还是与其不同,问题是让其存在还是使其消失,选材是强调针对性还是关注错位。

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我们进行教学决策的依据。同样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呈现方式。我们的选择只能是:探寻适合的教学方式。学有所教,而不是教有所学。

任何不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文化背景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设计,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奥苏贝尔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学生知道了什么,由此出发进行教学。

教师的成长史就是求索适合学生的教学的历史。

研究状态是我们教师的自然状态。这样描述数学教师的生存方式。在做教学研究!教学任务决策,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效果判断,教学环节构思,教学流程设计,教学事件审视,教学生成预测,教学行为反思。

如果有人要问,作为一名教师,最值得珍视的习惯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坚持教学手记。为享受教育的乐趣而写作。写作是教师的内在需要,是人的本能。因为人是需要思想的,思想是需要记录的。写作就是记录思想。思想当被记录时,才能记忆,才能深刻,才能传递,才能有新的发现。语言、文字的出现对思想形成强大的推动力,甚至可以这样说,它在建构着我们的思想。写作就是思想的建构。

比如关于教学艺术的思考。什么是教学艺术?在郭思乐先生看来:3*5=14,学生才可能被震惊,然后才有质疑和探索。

袁隆平先生说他一直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负负得正”。其实他告诉我们:把法则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这不叫艺术。即使你教会了学生解题,运用法则解题,也算不上教学艺术。如果你试图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负负得正”,也许,才关乎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就是把学术形态变为教育形态的艺术,教学艺术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内在需求和无限向往的艺术。

教学艺术必须作用于数学真理,教育旨趣和现实需要; 教学艺术必须与数学真理,教育旨趣和现实需要拉开距离 教学艺术相对于学习内容而言,往往以“闲笔”的形式表现意趣; 教学艺术是不能模仿的,可以模仿的东西不是艺术; 教师的成长史,必然也是教学艺术的探索史。

所谓把点睛之笔留给学生,就是激起学生的内在需要,形成某种心理张力,然后主动地去想象、去探究。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去点睛?从画龙到点睛,到把点睛之笔留给学生,这也许是我们教学艺术层面不断成长的轨迹。

研究状态也是与大师对话的状态。真正使我茅塞顿开的,恰恰是他山之石。读书。读专业以内的书,也读专业以外的书。读书就是与大师对话,这是教师成长的秘诀。读书,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研究状态更是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状态。年轻时,总听我们的教师及我们老师的老师这样讲: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当自己成为教师后才发现,给学生的那一碗水,有的来自于那一“桶”水,有的则不是,而是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生成的。

事实是:我,其实只有一碗水,但我要让学生有一桶水。用自己的一碗水,去造就学生的一桶水。苏格拉底的高明之处就是他的“助产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两位大师给我们的启示是:高明的治学方法也是高超的教学艺术。

课的生命价值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谢谢你,给我上了一课”。这里,课是什么?课是对智者的崇高评价。毛泽东对徐特立讲:“你过去是我的先生,现在是我的先生,将来还是我的先生。”这里,课是什么?课是可以确立终身为师的媒介。

真正教师的态度,力图在破解教学难题的历练中发展自己。进一步,为什么在“不影响学生掌握运用”的前提下,我们也不回避呢?这就是教学的境界。知识,在学生未来的人生中,可能会忘记,“当他们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才是教育”,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知识,是可以通过告诉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告诉也是最省事的办法,但我们偏偏不直接告诉,我们追求的正是爱因斯坦所谓”剩下的东西”,而这“剩下的东西”,使需要过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就是过程。这说明,对课的求索,是为了修远,追求一种高远的境界。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能以为没有问题。比如初中的“平方差公式”,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一展开就得到了。如此简单的课题,有什么可教的的?请注意一个希望有所成就的教师,不同凡响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会在人们都以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他会在人们都以为无所作为的地方,大有作为;他会在人们不屑一顾的地方,寻找机会。这个机会是什么?比如,我们如何让学生在众多的式子中,关注到具有“平方差公式”特征的结构,并产生寻求公式的欲望;如何让学生生成面对公式的美好情绪,从而情不自禁去寻找它的几何意义;如何让学生保持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愉悦和满足,从而更加热爱数学。诚然,这也许只是一种期待,一种憧憬。正是这样的课,还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机会,我们能不能通过这一节思维难度不大的课,把那些沉睡的学生唤醒,给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重拾信心。请成长中的教师注意:课,才是教师表现大爱的地方。我们的报道都把教师之爱指向课外,这没有错。对课中那深沉、悠远而春风化雨般的博大师爱却没有理所当然的关注,这是不可思议的。

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篇9

(2014-2015学年)

一、指导思想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为了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师梯队,帮助青年教师早入门、快成长,并向教学骨干目标奋斗,特制订本计划。

二、培养目标

1.以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为目的,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养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以老带新为主要形式,以上课、评课、赛课为主要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尽快胜任教育教学任务。

2.促进教师适应新环境、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相应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熟练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组织。调动和发挥学校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有经验老教师的指导作用,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

2.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展系列教学比武活动,构建教师成长机制。35岁以下教师每天一篇粉笔字展示,每月一张钢笔字,每周一张毛笔字,每学期一次教学基本技能大赛。通过开展书写、说课、讲课、演讲、自我学习等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全面提高教师基本素质。3.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跟踪指导,帮助青年快速成长,学期末进行课堂教学考核,结果与教研组捆绑;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专题研讨活动、研讨示范课、师带徒等形式,提高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扩大骨干教师的影响力。

四、具体安排 9月

1.制定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2.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3.“三笔字” 练习安排; 4.师徒结对安排;

5.新教师亮相课; 10月

1.“三笔字” 练习; 2.组内研讨磨课;

3.参加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4.师徒听课评课; 11月

1、“三笔字” 练习;

2、师徒同台,同课异构;

3.组内练功;

4.师徒听课评课; 12月

1.“三笔字” 练习; 2.组内练功课;

3.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1月

1.“三笔字” 练习; 2.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3.资料归档。

师徒职责:

1、师傅:

(1)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文章,使其开阔视野,不断充实。

(2)每月听徒弟课至少2节,听课要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评议优缺点,做好评课记录,写出指导意见。

(3)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认真查教案。

(4)认真审查徒弟批改作业情况是否认真,批改数量、质量要达到基本要求,讲评是否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

(5)每学期指导徒弟上2节公开课。(6)每学期末对徒弟作出一次综合评价。

2、徒弟:

(1)认真备课,主动求教,每周听师傅课至少1节。

(2)徒弟每学期上公开课不少于2节,基本流程是:自己备课---指导教师指导---组内说课---修改教案---公开课---虚心听取意见--教学反思。

(3)平时加强学习并注意积累资料,写好学习笔记。(4)每月写一份教学反思或教学体会、教学随笔。

(5)每一学期末上好1节较高水平的汇报课,结对期末上好1节验收课。(6)主动听课,每学期听同年级教师课不少于10节。听课要认真记录,写出体会或个人见解。由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月末交教务处检查。

(7)每学期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心得。

3、待遇

(1)优先给予师徒共同外出学习的机会。

青年教师成长规划 篇10

从毕业到工作,就完成了人生的一个转折。而我,在这个转折点选择了小学教师的职业。在新的环境中,要以新的姿态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在不断完善个人业务水平的同时,发挥自己专业所学。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小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学习和提高将会被社会所淘汰。针对这一要求,我对未来五年中制定以下计划: 五年发展总体目标和措施: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2、根据社会的变化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及时研究自己的不足(盲点),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3、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为应付考试到为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方便。

4、针对自己的教学特点拜名师学艺,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5、遇到资深前辈,要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各方面多问多学,帮助自己尽快掌握教学常规工作的要领,展开对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分析,使自己尽快深入领会并具体体现我校优秀教育文化和先进教育思想。

6、业务方面要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7、在前辈的帮助下,自己不断刻苦的努力下,争取在三年内成为学校骨干教师,五年内成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乃至市优秀青年教师。

希望自己在努力奋斗中不断成长起来。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个人成长计划,从教学业务、专业技能、师德师建中,提升自己 分段实施步骤: 2014年发展计划:

1.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在言行举止方面作好学生的表率。2.我应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加强语言训练,关心 国外教学改革的动态。

3.积极参加区、市乃至全国性的教学技能竞赛,并以此为契机 磨砺自己,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4.我应在英语教学科研方面有所进取:每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为自己确定一个科研目标,写出若干篇有质量的科研论文。

5.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工作,总结、归纳和提升教

学经验。深入学习贯彻新《英语课程标准》精神,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经验出发寻求相匹配的教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方法,并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科学安排学生一日活动,合理制订计划,活动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兴趣的培养。结合学校情感教育特色,对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加强情感教育。

6.认真参加参与式教研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调 整。及时进行教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我相信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2015年发展计划:

1、努力争取外出学习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向老教师学习,使自己在教学上教得扎实、灵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新的教学思想及方法。

2、积极吸取他人的长处,并不断地请教组内的教师们,多上公开课,多争取锻炼的机会,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质量有所飞跃。积极主动跨学科、跨年级听课,以便使自己能更灵活地驾驭课堂。

3、在教学中形成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形成“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进步”的德育互动的模式。

4、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

5、广泛收集阅读教科研信息,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并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参与公开课、评优课的活动。

6、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质,尝试撰写有关的教学论文。

7、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认真细致备课,及时反思,写好课后记。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8、不断追求新的发展,在超越自我的同时,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2016年的发展目标:

1、坚持不断学习,提高学科功底。

学习,可以使我了解前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关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作为一名交流学习的教师,我会积极向本校的每位教师,特别是同学科的骨干,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方法,力求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课余时间多读教育、教学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理论水平,努力使自己在投身科研工作中积累理论知识。时刻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促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学科功底,早日成为一名现代的优秀骨干教师。

2、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努力做到在教学中有质的飞跃。

作为教师,责任心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当然个人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但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干不好工作的,这是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也是我工作中一直追求的信念。我也一直强调自己是个极其普通平凡的人,但正因为我珍惜平凡,才会对工作一丝不苟。为此,本人一直严于律已,时刻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鞭策自己,紧记自己是教师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和关心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努力做到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每节课都当作实验课来上,自已与自己进行比较,看自己是否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是否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是否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是否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发挥所长,体现原校特色。

用电子备课及课堂上对电教设备的操作,为学生带来的直观与形象有所体现。

4、严格要求,思想积极进步。

我会做到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将继续给密密丛林里寻找梦境的孩子引路,继续在孩子们的心田里书写一本本很美很美的书籍。2017年的发展目标

1.学习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能够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提高欲望。努力成为校骨干教师。

2.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的资深教师,成为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教师。

3.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认真阅读《英语课程标准》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徐汇教育》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4.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5.精心备课,探索趣味性练业,创新性练业。上课有教案、不迟到、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6.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7.练就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坚持每周阅览《英语沙龙》(阅读版),《英语世界》等英语相关类的杂志,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坚持自学《SBS朗文国际英语教程》,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8.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于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去。

9.多参加各类高层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各方面水平有所提高。10.多提供机会走出校门,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018年的发展目标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2.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动向有经验、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老师学习,多听同行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3.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每节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做好笔记。

上一篇:班主任培工作经验交流下一篇:餐饮部月度总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