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选8篇)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篇1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怎样战胜挫折 答:(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正确的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3)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4)会自我疏导 3如何魔力坚强的意志

(1)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2)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3)应善于管理自己(4)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4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含义: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2)实质:关心别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3)要求: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5诚信与信任

答:坚持诚实,就会获得信任。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6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答:(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7对公平的不同理解 答:(1)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2)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力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8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 答:社会主义制度 9民族精神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篇2

1科学发展观内容

科学发展观, 我们应该理解为: 不能单纯以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 发展是一个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发展要以人为本,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特别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要通盘考虑, 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协调好各方和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和利益关系; 发展要可持续, 处理好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长久发展之间的关系; 政府调控经济和促进发展, 不能违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1. 1发展是第一要义

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把发展作为硬道理,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国现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展, 和平崛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念提出后, 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关键, 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对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时期, 提倡的是和平崛起, 科学发展观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2]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主题之一, 中国GDP的增长、国际话语权的增多、国家的强大等都离不开发展, 离开了发展, 我国将停止不前, 科学发展观也会失去最为关键的内容, 成为无源之水。为此, 我国现阶段要紧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科教兴国, 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用发展的思路、 发现的眼光解决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当前中国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硬道理, 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原则性经验。如果没有发展, 科学发展观会失去意义, 我国也会重蹈 “闭关锁国”的覆辙, 必须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胡锦涛同志提出: 我们必须牢记, 发展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及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脉络, 坚持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们的愿望, 推动国家发展, 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3]

1. 2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 “以人为本”, 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第一, 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兴国, 尊重人民主人翁的主体地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造福群众。第二, 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 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始终把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 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确保人身权益、经济权益等不受侵害。第四, 科学发展观强调 “以人为本”, 就是要在发展目的上为了人, 在发展过程上依靠人, 在发展成果上惠及人, 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关心人的现实生活, 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尊重人的自由权利, 保障人的合法权益, 才能真正的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4]

1.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要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 是全面部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战略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可将这一要求划分为三方面内容。全面发展, 即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以及上述各项内容的组成部分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要求全面发展所包括的各项内容及其组成在发展中都是互相协调的。当然, 不仅要求向同一方向发展, 全部内容的发展速度或数量比例关系也应是相互适应的; 可持续发展, 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简单地说, 就是指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也不能对后人所需构成危害。

全面、协调、可持续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想要完成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 就必须正确处理各项内容及其组成的结构、质量、速度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既要提高发展速度, 又要优化结构、增长效益、提升质量, 而且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5]

1. 4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所谓统筹兼顾, 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总揽全局、 协调发展、科学筹划、兼顾各方,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1956年, 毛泽东同志在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之后, 邓小平、江泽民对这一根本方法也十分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五个统筹”实际上讲得就是统筹兼顾,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党的十七报告在 “五个统筹”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之上, 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当这两个内容结合在一起时, 就要要求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 促进全局和谐、全面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 社会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持续加快, 矛盾愈加凸出。在这个重要的阶段,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 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科学发展观的当代启示

2. 1经济建设

当前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可避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这会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对人民生活和健康构成严重危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就要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 积极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以生产为基础, 以生活富裕为目标, 以生态良好为条件, 努力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2. 2政治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这就意味着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政治地位和权利的平等化, 提高人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 发挥人的政治潜能, 实现人的政治价值。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就应该促进人主动参与政治的力度。政治稳定要以经济稳定为基础, 缺乏经济稳定的政治稳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2. 3文化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就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 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进一步扩大文化建设力度, 加快文化发展步伐,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为群众提供丰富而充足的精神食粮, 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6]与此同时, 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得到发展, 切实做到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4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指出 “必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实现社会和谐, 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7]

2.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是人的关系、能力和素质等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最后是让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发展,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又要依赖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能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又要依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二者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既是人们的精神追求, 也是推动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3结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 “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与手段”, 才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 才能使发展有新思路, 改革有新突破, 开放有新局面, 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战略机遇, 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摘要:200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以人为本”, 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要求则是“统筹兼顾”。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就需要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注意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启示, 从而才能更好地指导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反思,科学性,现代启示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文君.当代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

[3]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4]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35.

[6]王伟光.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7]周永学.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211.

浅析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的内涵 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内涵

1煤炭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破解“发展不足”与“发展不当”两个难题

煤炭企业的科学发展不是不发展、慢发展,不发展没有出路,慢发展给人让路,发展不足必然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生产经营从粗放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加快发展进而实现率先发展,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顺势而上,在挑战中赢得先机。

煤炭企业的科学发展不是乱发展、盲目发展,发展不当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长久以来,煤炭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粗放开采、就易避难、重厚弃薄、高产高耗、以物为本、事故频发的基础上。根本谈不上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后备资源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涸泽而渔式发展的后果已经开始显现。从根本上改变这种野蛮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粗放的发展模式,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煤炭企业永续发展惟一选择。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煤炭企业的发展内容,开拓了发展的领域:既要速度快,也要质量好;既要经济效益,也要安全效益、环境效益;既要眼前发展,也要长远持续发展;既要快速发展,也要规范发展:既要提升物质水平,也要提高文明层次。煤炭企业要发展,必须创新举措,解决好发展“不足”和“不当”的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煤炭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做到“六个并重”

2.1重经济效益更重安全效益。安全发展是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最突出体现,“带血”的经济效益不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目前来看,尽管国家加大了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对中小煤矿整顿、对安全事故惩处的力度,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意识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安全基础并不牢固,特别是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部分煤炭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观念并未得到根本转变,违禁违规违法生产行为屡禁不止,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要实现科学发展,煤炭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理念,围绕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着力推进管理精细化、工序程序化、制度系统化和质量标准化,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基层和基础工作。立足提升职工素质,意识与技能并重,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素质培训,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打造本质安全职工,为安全生产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立足优化安全环境,要通过装备换人,系统减人,来实现提效保安的目标。推进采掘机械化、运输运转系统简单集约化、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为生产创造稳定的安全环境。创新安全管理,要着力探索、构建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到位的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2.2着力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科学发展就要永续发展,当前的发展要服从于长远发展,今天的发展要为明天的发展“铺路”而不是“挖坑”,“端子孙饭碗,断子孙后路”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资源是煤炭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基础,珍惜现有资源,储备后备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意识,立足煤炭的科学开采、经济开采和绿色开采,本着“技术合理、经济有效、充分回收”的原则,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通过优化采掘技术、提升装备水平,实现精益生产和效益开采。特别要探索矸石充填、以矸换煤等绿色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本部矿井服务年限。要把后备资源开发放在事关长远的战略位置,多渠道调研论证,积极寻找接续资源,特别要放开眼光,敢于打破地域限制,甚至是国别限制,不断走出去占有煤炭资源,加强资源储备,为企业永续发展持续增添动力。

2.3经济指标更要环境效益。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发展观,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既抓经济效益,又不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是许多煤炭企业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的一大宝贵经验。特别是近年来,一方面绿色开采技术研究实现了较大突破,矸石充填、以矸换煤等工艺、技术在煤炭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许多煤炭矿山实现了矸石不升井、不上山目标,减少了矸石占地和污染,也降低了地表塌陷。另一方面,依托煤炭主业,不断发展下游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煤矸发电、煤电制砖等新的产业链条,实现了煤炭企业主要废弃物——矸石的充分利用,即减少了污染,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煤炭采掘造成的塌陷治理方面,新矿集团翟镇煤矿等煤炭企业通过复垦和再利用,综合治理塌陷地300多亩,形成了集高效农业、餐饮旅游、汽车驾驶培训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和地企共建师范工程,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塌陷治理之路。在做好以上这些的同时,煤炭企业还必须做好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煤尘治理、噪音治理、防辐射等工作,为企业和所在区域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4经济增量更要运行提质。无秩序管理、低层次运作、低效益经营、高风险发展都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科学发展既要量的积累,更要质的提升。要着重提升发展的风险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加强经济运行监控,实施经济运行风险评价,强化成本预算管理,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持续提升企业增盈空间。要紧紧围绕煤炭做文章,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煤炭质量,优化煤炭品种与市场,生产市场需求强劲、盈利空间较好的煤炭品种,通过提高煤质来实现增收增效。要积极围绕企业主体工作实施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技术支撑和管理实践经验。实施人事、劳动、分配机制改革,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职工收入能增能减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推动企业发展。

2.5立足主业也要做专非煤。增强煤炭企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煤矿企业必须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煤炭企业要立足煤炭主业优势,围绕煤炭主业延长、拓宽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获取产业链条前后端和价值链条高端收益分配。特别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扶优放劣,集中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优势,发展有优势、有发展空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非煤产品、企业和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非煤企业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为企业持续发展赢得了新的竞争优势。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篇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围绕这一时代主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产生了以不同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发展观。纵观这些不同的发展观,其基本问题都是围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靠谁发展”而展开的。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也是因为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借鉴国外发展观研究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等内涵的阐述,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对我国发展的指导作用,这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

要弄明白为什么发展是第一要义,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发展?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虽然国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过长期争议,但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基本形成共识,认为发展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简言之也就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中国,是邓小平首先在这种特有含义上把“发展”这一术语引用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来的,并根据中国国情作出了独特阐释。他把中国的发展看作是摆脱贫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认为中国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同一个问题。他强调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同时又称这条“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主要是指实现工业化及其在工业化基础上所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但是,在21世纪到来之际,人类社会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我党紧跟时代进步潮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及时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发展和现代化问题做出了与时俱进的新回答。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强调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上来,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强调必须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些论述凝聚着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的深刻认识。它表明,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和信息化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

发展是第一要义,这一思想是对发展重要性的强调,是对为什么要发展的回答。这是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最大实际作出的重要科学判断。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虽然,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但我国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必须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这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在新的形势下的重申,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对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做出的科学判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依靠人,就要看到人民群众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提高人,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权,包括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尊重人的需求、生命、价值和尊严,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了人,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人”进一步回答了怎样“依靠人”的问题,“尊重人”具体回答了怎样“为了人”的问题,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为了人,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说,“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则把唯物史观称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里所说的人,就其主体而言,就其绝大多数而言,就是人民群众。因此,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通过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促发展,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还分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机制,指出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历史运动合力的结果,而历史运动的合力之所以能够推动历史进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进行历史活动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利益和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唯物史观认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完全一致的。唯物史观的这一观点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以人为本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阶级都曾经提出过的一个口号,比如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就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而在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做宣扬的人本主义也主张以人为本。虽然这些有关以人为本的主张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成为了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思想资源,但毕竟历史上统治阶级关于以人为本的主张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当代西方某些政治势力以人道主义为名,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为进行“人道主义国际干预”制造借口,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悍然发动对别国的军事行动,严重践踏其他国家的主权和人权。由于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以人为本,我们有些同志也把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主张以“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个人为本位”,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对立起来。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才能澄清在以人为本问题上产生的各种疑惑和思想混乱。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对“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全面发展,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发展必然得出的结论。

首先,坚持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推动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构成的,而上层建筑又区分为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发展不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经济变化,而且包括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发展首先表现为生产力的变革,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变化必然要求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就表现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相统一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

其次,坚持全面发展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作为矛盾系统都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但又不能代替和自然而然地导致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反过来,非主要矛盾也对主要矛盾的解决具有制约作用,非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又会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辩证法强调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通过解决主要矛盾为从根本上解决非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同时重视通过解决和缓解非主要矛盾来推进解决好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抓好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不等于搞“单打一”,不能顾此失彼,否则,不仅其他方面工作发展不上去,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也必然要受到拖累而解决不好。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少地方不少部门确实存在着“单打一”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全面发展,为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各种非主要矛盾的复杂关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协调发展,是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发展效益等方面比例适当、结构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增强发展协调性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了出来,可见,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坚持协调发展,首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结构性原则。系统结构性原则认为,结构是系统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一定方式,它表现为各个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排列秩序和作用方式等,系统结构合理、各种比例关系协调,系统就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正常发展;反之,就会导致系统功能降低和不能正常发展。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结构的跃迁过程,各种重大比例关系必须不断调整,才能消除比例失衡、结构失调,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经济和社会结构不协调和某些重大比例关系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尤为突出,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而要使社会结构得到优化,各种比例关系趋于合理,就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党中央提出坚持“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发展的协调,从而使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优化,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才能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其次,坚持协调发展又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发展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然后打破平衡再达到新的平衡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我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之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的差别,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这种不平衡如果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加以合理利用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然而严重的不平衡、失去控制的不平衡,超过社会承受程度的不平衡,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后果,是必须努力消除的。因此,又必须对这种不平衡加以调节和控制,促进其向良性的平衡的方向转变。这也要求我们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无疑吸收了国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想成果,但是必须看到唯物史观中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些宝贵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首先,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这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马克思提出“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互相适应”是一个自然规律,要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就必须“使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增长相一致,甚至使生产的发展超过人口的增长。”这里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增长相协调的思想。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能离开自然界孤立地把劳动说成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这实质上已经把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作为人类生存和物质生产的先决条件提了出来,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前提。

再次,唯物史观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的或较远的后果”。他还主张对人类生产行为所产生的这种较远的自然和社会影响进行“控制和调节”。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堪称是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声,构成了唯物史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篇5

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联系世界各国和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走过的路子,分析说明在当前形势下我党提出并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一五计划”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六届六中全会也一再强调,原因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知识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知识点又相互联系。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相关材料2:坚持以人为本

1.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关材料3: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1.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六)坚持改革开放。(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相关材料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命题视角点拨】

本知识点是目前热点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涉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以材料题、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来阐述,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来说明以人为本,还可以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执政能力等来进行考查。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

-----------

从“科学发展观”概念正式确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一直清楚地定位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

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的热烈反响,成了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充分认识它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同时,也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既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包含着三大文明、六个“更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已经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十六大之后,特别是经过抗击非典的斗争,我们党对社会全面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2003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今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温家宝、曾庆红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结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等七个方面详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近日,在人口、资源和环境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从“科学发展观”概念正式确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一直清楚地定位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其他各个领域共同发展的关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中心,这个指导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同时,又要把其他方面的事业抓好,保持平衡、协调的良性互动关系。要正确处理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在优化结构、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遵守社会规律,又遵守自然规律,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又要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三个文明的统一。

无论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都要落脚到发展上。没有发展,其他一切都谈不上。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道理没有丢,也不能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讲发展观,不是为了影响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没有发展,也就没有了发展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曾庆红同志也指出:“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比我们党以往的任何文件都更为突出、更为鲜明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中。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同时,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此,以人为本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就要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竞争、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体现了我们党一贯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我们执掌政权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加自觉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一个紧要课题,也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必然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表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在坚持党的宗旨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以人为本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各项有关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至于人民利益和要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达到的水平,取决于通过经济建设创造了多少财富。因此,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而且是一个漫长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三、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务时,在制定发展战略、实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简言之,就是要“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就是我们这个在近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比较协调地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坚持的战略方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构成我们在发展中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大的关系,是对统筹兼顾方针的发展和深化。统筹就是为了兼顾,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协调。统筹兼顾就是为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毫不动摇地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到各个方面,其结果就必然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以,“五个统筹”的重要方针,使科学发展观有了明确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统筹兼顾,必须正确处理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维护全局利益,又要照顾局部利益。既要保持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照顾比较落后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优势产业的利益和积极性,又要关心和扶持比较困难的产业获得生机。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的利益。要调节和处理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实现各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重点解决好当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政府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内涵和要求,通过恰当的宏观调控实现好“五个统筹”。

统筹兼顾,当然需要适当地运用政府和行政手段,但是一定要防止计划经济的复归。今天我们讲统筹兼顾,与计划经济时代讲统筹兼顾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讲统筹兼顾,因此,统筹兼顾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和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不能再搞过去的“一平二调”,不能再让政府成为什么都管的“无限政府”,不能重复过去什么事情“不找市场找市长”的现象。

(编辑:莫凡)

新华网 2004-04-19 17:14

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

胡汉昌 曾文

2007年09月06日09:55

来源:【湖北日报】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我们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宝贵经验,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复杂和突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正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始终是我们考虑一切发展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始终是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者是有机整体,体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共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平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适应。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是发展观,也是方法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和现实途径。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全面,城乡发展不协调,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这些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做到重点论与两点论的有机结合。

三、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表现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高度统一。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自觉的行动。

第二,深入实践、推动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关键是要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破除一切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观念,克服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陋习,纠正一切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做法。把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作为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的过程,作为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并使之符合客观实际的过程。

第三,提高素质、强化能力。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不断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努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实现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效果。

第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求真务实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多干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以制度建设规范政绩,坚持用是否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标准;健全有效监督和激励制度,形成促使广大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导向。

(作者单位: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2007-06-02 12:08

最近,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关于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新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新的判断和解决思路。

一、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必然结论

科学发展观的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过程。发展现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旨在回答社会为什么会发展,社会发展有没有规律,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或前景是什么等问题。由于发展观不同,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原则、方法和价值取向等也会不同,从而会影响人们对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人们从事发展活动提供的总体思维框架和行动指南。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而客观上就存在着以人为中心和以物为中心两种不同的发展现。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传统的或旧的发展观,包括极端的环境保护和单一的经济增长两种倾向。前者是一种复古倒退的发展观,后者则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把发展过程片面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加过程。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的发展现是科学的新的发展观,强调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观的演变也同样肇始于此。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把发展理解为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第二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始于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认识上更加注重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提出并逐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球取得共识。

二、全面发展是以入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科学发展观看来,经济增长不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应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必须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加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少数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也不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还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仅仅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强调人是发展的出发点,通过人的发展来协调和沟通发展诸要素,最终使人自身获得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发展。

为了促进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文发展的主题,通过发展扩大人民选择的选择性。发展的选择是无止境的,并随时间而变化。发展的选择性要求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形成,如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改善;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其所获得的才能的使用,即人的个性。创造性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十六大提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思想的丰富。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三者相互交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中,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格局,反映了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现阶段加强三大文明建设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要大力发展物质文明,推动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要积极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民主法制,通过政治思想、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参政议政的要求,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要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人类文明最新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和提高民族凝聚力,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协调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团

科学发展观强调系统的观点,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为正确认识发展问题提供了整体框架。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持续供给的能力,有赖于其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有赖于社会各部门、各领域和各方面的协调。协调发展是从横向关系把握发展观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优化,强调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和谐统一。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还是不发展,不应仅仅根据某种单一的经济指标,而应根据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指标,依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容易造成各方面关系的不协调和失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和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相对超前,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相对滞后。

二是在城乡、地区和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收入分配的失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在这一过程中,发展是不平衡的,确实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现实经济运行的诸多结构性矛盾看,最突出的是城乡二元结构深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三是外需和内需的不平衡。坚持以扩大内需为主,同时高度重视外需的积极作用,保持内需与外需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应该成为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多,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努力改变过于依赖外需的倾向,着力把扩大内需的事情办好,以内需的扩大而不是简单地抑制外需来平衡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这应成为未来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四、可持续发展是体现中国长远发展的最终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能够长期延续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也就是从纵向关系对发展的一种把握。科学发展观认为,应以持续的和长远的获利作为发展观的一种重要衡量标准,任何只顾眼前好处而不计未来损害的所谓发展,都不应被视为是科学、理性的发展。换言之,在科学发展观看来,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当前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不应对保持或改善未来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问题很多,主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作用,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它不像其他问题可能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善。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是由于不合理的发展破坏了环境所致,合理的保护和改善环境能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合理的发展又为治理环境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

五、科学发展观是统等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已经走出贫困、跨越温饱,正向着更为殷实富裕的阶段迈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起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我们发展的全部目的在于人民的富裕和幸福,在于使我们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更加平衡、更加全面,使全体人民都能够从发展中得到实惠。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发展问题的本质,强调发展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基础上全面进步的过程,无论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还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都是逐步摆脱贫困、愚昧和不平等,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需要的过程。

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握好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和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综观全局,对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当代世界尽管时有局部地区的动荡与不安,但总的来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国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机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等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认清面临的机遇,以积极的主动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虽然我们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都离不开发展。要抓住机遇,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地位、战略和政策进行科学的阐述,正确地回答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各种新问题,根本的观点上把握好发展的方向。

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指导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形势和任务也有新的要求,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也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要理顺发展与各方面的关系,顺利地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从发展观的高度进行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创新。不这样,我们不足以科学地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也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矛盾中保持清醒,找到发展的正确战略和思路。应该承认,当前和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在发展观上确实存在着某些片面性,许多做法带有传统发展观的痕迹,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社会、重总量轻结构、重发展轻环境等现象普遍存在。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能单靠一般的政策调整,而必须从发展观的高度树立对发展的全新的认识,用科学观念统领发展战略和对策,指导经济社会不断接照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007-05-13 17:2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三)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

这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全面发展就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经济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条件;社会发展既包括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正义、司法公正、市场公平等,又包括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知识文化教育、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本领、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塑造等。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面向21世纪的发展,不是单一目标的发展,而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人均公共产品的占有趋于合理,享有的公共权益趋于均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充分有效发挥;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便利;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和享受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地区之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地区之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互动。

(五)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这也是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统筹兼顾工作。统筹就是兼顾,实质是协调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方面各领域各地区的各种重大关系。“统筹”的主体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历史变革。统筹是对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总体工作布置的要求,而不是把什么都“统”起来,不是要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不该干预的事情。统筹兼顾,首先是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兼顾,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兼顾,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向再就业工程、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保护倾斜。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出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强调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强调人口增加、生产扩大、消费升级都要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当代人发展要泽被子孙,建立长效机制。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不搞单一的发展模式。

二、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正确看待GDP不能把发展与增长混同起来。“发展”包括了“增长”,发展要以增长为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增长”并不能代表“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公平等更为广泛的方面。有人认为,应当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提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观点。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只有明显的量的增加,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科技等明显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不平等、政治动荡。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看待GDP。GDP是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在正常情况下,GDP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GDP又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虑GDP的增速和趋势等因素,决定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因此,GDP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对它的重要作用必须加以肯定。但是,以GDP作为重要综合性经济指标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主要是难以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结构,难以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合理性和社会公正性,不能反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情况。因此,如果单纯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就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其质量、结构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上述问题相联系,我们必须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反对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理由,忽视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和否定经济增长作用的倾向;又要反对用经济增长取代其他社会目标发展和实现的倾向。

(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三高”必然是低效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稳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和产品质量。加快企业的改革改造,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社会环境。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三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保护环境。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节约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以机制转换为动力,加快体制创新。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格,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三)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循环模式,努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新型生产方法,其实质是一种物耗和能耗量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清洁生产,将来还会进一步发展。发展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是一种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减量化是在生产投入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再使用是指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可循环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排放无害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而传统工业经济则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必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们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日程。为此,一要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利用一定的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工艺、技术和产品。二是尽快研究制定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的、与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制定并实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大力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四是加强取水用水的定额管理,抓好废水资源化利用,搞好高耗水工业和水资源紧缺地区的水资源节约和代替工业。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和支配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和保证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政绩观的基础和前提。在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适应全面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既要大力搞好经济建设,又要积极促进社会进步;既要推动城市建设,又要狠抓农村发展;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又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适应协调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既要注重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速度和结构的关系,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统筹兼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总之,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本身就是更大的政绩。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政绩。

(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当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现象。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五个统筹”的思路,更好地履行职责。一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三是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监管。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信息服务。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四是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

[ 2007-11-01 21:24:19 | 作者: notheal ] 继十六大将三个代表思想写入党章后,中共十七大又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为什么要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长期探索之后,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话来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将有利于全党更好地学习和遵守党章,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那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简单地说,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与其他发展理论相区别,就是因为,它以“每个人的发展”为逻辑起点,而不是以一部分人的发展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为目标,人的发展又是指每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都必须由人民来共享”的精神实质。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个有机整体: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其次,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再次,经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动力; 最后,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参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修改后的新党章中写入科学发展观,将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应当包含以下四大指标:经济指标,包括GDP、政府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人文民生指标,包括居民失业率、居民安全感等;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政府负债率、企业破产率、资源产出率、城市单位面积GDP产出率等;生态环境指标,包括公众对环境满意率等。这四大指标突显出人文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新党章中写入科学发展观,还有利于把发展动机与发展效果统一起来,有利于健全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

来源:人 民 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27

编者的话

为便于广大读者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本报和人民网从今天起刊出《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全文,拟隔一天刊出一章,16天内全部刊完。今天刊出“读本”的前言。敬请读者注意。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篇6

论文成绩:

题目: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姓 名:

班伟 学 号 : 01031018 学 院 :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 行政管理 日 期 : 2012年5月10日

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方法论

科学理论

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其不同发展时期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是,由于一些国家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致使世界发展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上取得的积极成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全面发展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思想观点,是发展理论上的创新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协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供给形式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三.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并结合时代特征,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要看到,一个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时间、再认识的过程。科学发展观还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篇7

一、人文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一) 人文和人文精神

“人文”之“人”应是一种古道的风范, 宽厚的胸襟, “人文”之“文”则是文明、文化、文艺。总而言之, 人文体现人性和文化。人文实质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 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 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在高层面, 它关乎国家的公平, 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文化可以立国”的高度体现。在朴素的层面, 它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就是团结友爱、邻里和睦, 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以人为本。人文环境好, 会影响人们对科学的重视, 自然科技也就会提升, 人们的素质提高了, 自然会开始接受一些新兴事物, 所以, 人文是一种品质, 一种社会高尚的品质, 一种人性胜利的品质。

人文精神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精神的实质, 不是“能力”, 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 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 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 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缺乏人文素养, 失落人文精神, 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二) 大学与人文

朱熹说:“大学者, 大人之学也”, ②“大人”之“大”在于它能实现人所固定的普遍内在价值。大学与人文恰似人的身体与灵魂, 不可分割。大学以追求真理、传承文化为首要任务, 自其伊始便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内涵。古希腊, 大学的博雅教育以培养“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为目标, 中世纪大学以文法、逻辑学、修辞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主要内容, 以培养“全能的人”为目标, 形成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古今中外, 大学从来不曾离得开“人文”二字, 古代的高等教育着意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 人文教育始终是教育的主体内容。这种理念为现代大学所继承并发扬光大, 现在的通识教育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 意欲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广博, 人格高尚, 具有反思与批判精神的人, 成为一个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 终以完成改造社会的使命。总之, 人文于大学而言是一种氛围, 感染、塑造着身处其中的每位成员的思想、信念和品德, 赋予他们大学独有的精神;同时, 师生们丰富的创造力和优良品质又逐渐延展、渗透, 终使大学形成稳定而鲜明的文化品格, 且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传递而生生不息。

(三) 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了发展的人文特征, 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价值:首先, 科学发展观与人文精神的理念相合, 避免“重物轻人”, 维护人的主体性、价值和尊严, 追求人的价值全面实现, 以造福人类为终极目的, 既是从发展求和谐, 又是人文精神之旨归。第二, 科学发展观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 蕴涵着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保护好生态环境, 要求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正是以人文精神内在地规定着发展的目的本质。第三,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全人类的自主权, 以此体现人文精神。第四, 发挥人的创造性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要求, 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创造性才能获得的前提,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创造性是科学发展观应有的本质内涵。

二、大学人文是科学发展观之精神根基

(一) 创新既是大学的职能, 又是大学的使命

众所周知, 从标志着现代意义大学出现的意大利的博洛尼亚 (Bolona) 大学创办以来的900多年中, 大学的职能、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于办学职能的理念也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几经变迁。一般来说, 在中世纪的时候大学是一种探讨学术的师生团体, 是以教学和专业利益为核心的行会组织, 搞的是与世隔绝的精英、完人教育, 并不重视社会的发展需求。到后来随着新兴产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大学才逐步成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19世纪以科学技术和生产相结合为标志的产业革命, 直接推进了大学与社会的结合。应运而生的德国洪堡博士提出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曾成为19世纪初所有欧美大学的理论主宰。上世纪一二十年代,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又提出大学要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从此, 现代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理论逐步形成。自20世纪中下叶开始,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背景下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当前我们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对大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紧迫的任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 培养和造就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一方面使得这一使命更加富有挑战性和机遇性, 另一方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我们从新的角度理解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质量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 无论是基础性研究的突破, 还是高新技术的产生, 都由一批人才来推动, 尤其是创新人才。大学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 更需要将人的创新力量诱导出来。科学中国, 还要求大学在履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职责的同时, 审视只注重专才培养的传统教育, 更多地考虑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并瞄准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开放意识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大学科研促成知识创新, 而且大学的科研也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力量。古往今来, 多少的新思想来自大学教授的日夜冥思, 多少的新技术源自大学的实验室。世界各国的大学科研曾获得无数成果, 对促进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过举足轻重的贡献。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 都和大学都有很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 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基础, 而科研成果转化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一, 这正是大学在科研中大有可为之处。正如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 “创新是近代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能。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③

(二) 大学人文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基础

大学人文使大学具有创新的底蕴。在新的历吏时期, 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大学能够完成, 使命的根本, 就在于它本身是以不断反思与创新为已任的组织, 而这一特性的精神底蕴, 是大学的人文精神。人文赋予大学活的灵魂, 赋予大学创新能力和精神的生命力。大学、人文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 人才培养孕育于大学人文。人才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之事, 而创新型人才则更要具备一种求新、求异思维, 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远不止于教授某种技能, 而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养成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等许多方面。它须以宽广的知识作背景, 在此前提下促成学生联想与综合, 产生新的思想, 形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现存事物的超越的潜在能力。开发这种潜能很大程度上就在于, 使学生在习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 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中, 时时受到浓郁的人文环境的熏陶。大学人文以其人文教育的形式, 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研究, 以及环境的潜移默化, 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格, 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发展文化品味。这样, 学生在习得之时, 不仅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且诸多知识将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一种精神动力, 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进而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结合, 形成创新精神。人文教育不仅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也是创新素质养成的主要途径。

第二, 科技创新奠基于大学人文。人类的创新行为其实都离不开人文支撑, 作为源头的原始性创新即有赖于大学人文。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不同的层面。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创新包括原始创新为源头, 原始性创新, 是自主创新的基础, 是最根本的创新, 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 它依赖于大学, 依赖于大学的人文。在目前的大学科研中, 价值观有偏于实用化的倾向, 过于强调学以致用, 过于强调研究的短期产出, 这无疑影响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真正价值的发挥。当前, 大学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大学只有经过长期孕育形成丰富的人文积淀才能守住自己独特的高贵品质, 一旦形成并深深地扎根大学之中, 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为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大学人文具有的学术自由, 又是科技创新所必需的制度环境。

第三, 制度创新渊源于大学人文。科学技术的创新, 目的是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加优厚和便利的条件, 但历史上技术创新的实践却曾带来不少负面效应, 特别在注重物质财富创造的工业社会, 种种不均衡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事实证明, 缺乏人文精神的经济发展, 即便是暂时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残缺的发展。制度创新在于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框架。因此, 如何才有助于这样的制度建设?这需要人文, 尤其需要大学来解答。人文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级关怀, 是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人文精神的基本规定就是理性与至善精神、正义与人道精神、仁爱与崇高精神以及自由与解放精神, 其最实质的是关爱人生、伦理至善。可见, 可持续、和谐的制度建设、本身具有深刻而丰富的人文内涵, 人文是制度创新的本要求。当今社会, 大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诞生地, 它教育及其营造的人文氛围不断辐射, 或显或隐地响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情趣, 它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知识、方法, 促使人们具备现代社会所需求要的人文素养, 推进与重建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四, 文化进步扎根于大学人文。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而发展的直接依靠在于科技进步, 这是创新型国家的涵义所决定了的。科学、技术、人文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科技的人文价值, 都使科技进步事实上扎根于大学人文。从历史渊源上看, 科学与人文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 因为科学不仅仅是一种世俗的生存智慧, 更是一种自由的学问。希腊人的人文理想是“自由”, 而科学就是一种追求自由的学问, 它摆脱了实际的需要, 仅“为追求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从价值论角度看, 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基于经验的目的, 体现出其技术向度, 另一方面也基于形而上的目的, 体现其人文向度, 指的是科学代表人类心灵对自由的追求。从科学的本质看, 它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文化。由此, 科学是以人为中心的, 是人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物, 使之人文化的过程。正是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活动, 科学才有了意义和价值。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联系在于“人”, 人的智慧显然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如若忘却了人, 科学技术将成为无的之矢, 进而成为无缰之野马。总之, 大学因人类历史中所积淀的人文思想, 形成有别于其他机构的基本特征, 是科学发现产生灵感、技术进步赖以萌芽的土壤, 国家的文化进步便扎根于此。

总之, 大学是国家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中心。在科技进步中, 在制度创新中, 创新的灵感和智慧来源于大学, 大学的活力又源于人文。人文, 是中国大学必须培养的基本底蕴。要使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有源之水, 使得国家制度走向和谐发展, 大学就要作为重要的策源地, 以其人文底蕴而所具备的科学敏锐, 探索精神、宽阔视野, 为创新提供知识上的、精神上的支撑。由此可见, 大学人文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2]朱熹大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1.

用科学发展观解读素质教育内涵 篇8

2007年下半年,我开始有计划地到全省各市进行调研座谈,与各地教育行政干部,高中、初中、小学校长代表们进行充分的交流,征求人们对切实推进全省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研究中的一些思考整理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素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教育领域的最本质的体现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我国这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既享受到了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实惠,也因为违背科学发展观,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这使我们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没道理。不发展就没有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但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民能够享有幸福的生活,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路径。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素质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改革的主题。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战线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本质的体现。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在教育领域坚持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这是由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决定的。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教育承担着为实现社会公平、民族振兴、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而奠基的历史使命。为适应这一要求,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同时提升我国教育自身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首要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就是为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教育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教育领域坚持科学发展观,既要坚持教育事业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教育事业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归根结底,它是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更没有学生的持续发展。素质教育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和谋生的能力,造就学生终身幸福生活的能力。只有素质教育最能体现人的和谐发展的需求,最关注学生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影响我国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根本障碍,在于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功利主义、教育方法上的工具主义、教育方式的反科学精神。素质教育则是对教育功利主义的反动、是对教育工具主义的反动、是对教育反科学精神的反动。正因为如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走向内涵发展新阶段的标志,是教育走向科学发展方式的标志。

二、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解

回顾素质教育提出以来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三要义”说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指出:素质教育有“三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2.“四有”说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全面发展”说

素质教育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如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一直强调: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现在进行时。

4.“培养模式”说

2005年12月26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就素质教育问题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指出:“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大问题,是人的培养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教育领域的最核心的一个变革。”

5.“生命”说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终极追求,不是对单一的模式的寻找。素质教育的实现要比建立一个模式不知要艰难多少。她认为,素质教育最根本目的是要唤醒人的生命自觉。

6.“发展”说

从实践层面看,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另一种则认为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的教育。

三、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理解和把握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至少可以有以下5个维度。

1.素质教育具有规范性

所谓规范性,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有所遵循的。一是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对素质教育的规范性,二是国家教育方针对素质教育的规范性,三是国家教育政策对素质教育的规范性,四是国家课程方案对素质教育的规范性,五是教育科学对素质教育的规范性。

2.素质教育具有基准性

我认为,素质教育首先要体现在国家课程方案中。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我在调研中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参加座谈的校长们的课程意识比较差。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校长们的眼里,所谓全面贯

彻课程方案,就是要全面开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至于新课程特别强调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等等课程,并没有被他们当做真正的课程来对待。有一位校长向我们介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她说: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很高,这首先得益于学校坚持开齐开全课程。我就问她:你们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了吗?她说:开设了。我又问她:每周开设几课时?她说: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都开展了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显然,这位在当地有较高知名度的校长,把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等同于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了。我想,这样的校长在全省恐怕不在少数。二是在调研中,有不少校长乃至教研人员都谈到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在谈到学校课程开发的成果时,大家往往都会谈到自己的学校或者所在地区已经开发了多少门类教材。在这里,他们大都把学校课程的开发等同于教材的编写。这又是大家对学校课程理解的一个误区。说到底,学校课程的开发不应以编写教材为目的。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共同生成为基本特征的。因此我们反对为学校课程编写教材,只主张编写教师用课程实施指导用书。在教师指导用书中,可以规定课程开设的目的、课程的实施规划、课程实施应该利用的资源,以及如何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等等。

为什么素质教育首先体现在国家课程中?一是国家课程规定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规定了教育的目标;二是国家课程通过完整的课程结构确定了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内容;三是国家课程通过规定教材内容,确定了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四是国家课程规定了评价与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等等。

3.素质教育具有多元性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多元性。一是可以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界定素质教育;二是可以从教育内容入手来界定素质教育,如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可以从现实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入手来界定素质教育,比如把素质教育界定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总之,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其本质特性而言,是具有多元性的,人们可以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人们对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认识的不同,往往体现了人们对教育本质和功能认识的不同。但是,不管人们如何理解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真正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都必须把这些目标具体体现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正因为如此,我在调研中,每当校长们谈起自己的教育主张,我总要问大家:你通过什么课程来保障你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你用多少课时来开设你所主张的课程,等等。也正基于此,我们在推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典型时,学校层面我只主张选择整体性的、真正从课程改革入手的各种改革,而不主张选择那些教师个体的教学改革层面的经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认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最关键的是课程改革,最薄弱的也是课程改革。我一再强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当前没有真正的课程改革,只有教学改革。

4.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具有相对性

在素质教育调研过程中,不少同志认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条件还不具备。其依据是从整体上看,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仪器设施的配备等等,都还不能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确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们不否认良好的条件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各种条件都是相对的。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在山沟里也能办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陶行知那时的办学条件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现在相比。2003年7月,我到菏泽巨野一个农村小学调研。那所小学办学条件很差,根本谈不上有多少音乐、体育、美术器材,但我在那所小学院子里看到有一根躺在地上的电线杆子,原来这根杆子是学生锻炼身体时练习平衡用的。这让我颇受启发:再好的条件,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同样会搞“应试教育”;条件虽然不好,但只要观念转变到位,照样可以开展素质教育。

5.素质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座谈中,不少同志都谈到一个观点:实施素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这个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的确,推进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过程。一是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伴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没有中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素质教育的完全实施。二是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自身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实现中国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又要实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是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现代化与后工业社会基础上的现代化叠加实现的过程。三是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和个人的教育理想不断实现的过程,是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不断逼近自己的教育理想的过程。

上一篇:大学备战期末考试口号下一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