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高效课堂观后感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高效课堂观后感(共9篇)

教师高效课堂观后感 篇1

让教师参与高效课堂的培训学习,参加教师精品录像课活动,能让教师对高效课堂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面是由我整理的 3 篇,希望对您有用。

篇一

读了这本由六十七位老师的心得结晶所编成的“高效课堂”,萦绕在我脑海中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对于高效的课堂,有许多种看法,以下列举几种:

其一、所谓高效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

它们的共同点: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目标才能算实现。

那这六十七位老师又是怎样做到的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

如一年级《七巧板》中,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统计(奥运主题)》中,通过几段奥运精彩回放,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氛围。

二、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

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反思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基本性质。”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中,教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摇一摇、想一想这些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充分体现探索的快乐。

三、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和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彻底解决它。如《学校里的数学问题》一课中,学生在熟悉的校园里,研究食堂赢利的问题,学校提供纯净水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这样的教学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非常开放的空间。

要使一堂课真正地做到高效,要能象我们眼中的教育家霍懋征一样,具有“真爱、真功、真实”的品质。努力做到“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教育改革方针。

篇二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要上进先读书。今年暑假郑州市举办了首届“道德课堂教师读书”活动,社会各界如此重视教师素养的提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很庆幸这个暑假能够在书房品一壶茶与书相约,聆听教育家的声音,和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

《高效课堂 22 条》是李炳亭潜心研究教育 10 余年,醉心钻研教学关于课堂教学理论探索的精华。看完后最深的体会是它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讲述了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这本书就在他谈笑之间,将他的教育理想挥毫纸上,没见到他满脑袋的汗水,可是这本书却真的是他 10 年来关于教学理念探索的精华。它给了我们一个对高效课堂的一个整体认识,明确了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我们的教学才有方向,我们才能达到教学目标。高效课堂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它给出了高效课堂的策略、模式以及课堂要求,也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要求,我们上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时间备空间等等。其中强调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及课堂要有小结和巩固练习。高效课堂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主体,学生却成为了真正的主角。他们组成学习小组与对子,在自学的基础上再经过群学、讨论,每个人都对知识有了相当的掌握,于是学生接过了老师的担子,走上了讲台,大胆的表述着自己的观点,从容的讲述着解题的思路。在这种课堂上,“教”与“学”真真切切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上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教师精品录像课活动,讲的是一年级下册的《称象》。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自己反复钻研教材,了解教学要求,并认真设计教案,思索如何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来完成这一课的学习。从这节课的阅读教学来看,我认为指导学生学习曹冲所述称象办法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先让学生弄清曹冲说的办法一共有几句话;接着引导学生弄清每一句话的意思;再用一组模拟物让学生到讲台上演示曹冲所说的方法;学完课文后,请学生仿照这件事的表述方法,用指定的几个词口述几句连贯的话。课后我反思了学生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这一教学环节,考虑教师是否真正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把课堂时间“放

教师高效课堂观后感 篇2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的变革,要求教师要重新认识并定位自己的角色。因此,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积极转变角色,构建高效课堂。下面谈谈我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转变的认识。

一、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转变角色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而应该转变角色使自己由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因此,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能完全照搬书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加工,掌握教材体系、体会教材编写的意图; 在实践的过程中和同事进行研讨,取长补短,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完善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准备,使得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演员”,学生只是观看表演的“观众”,学生常处于被动局面。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要变“我教你学”为“你学我导”, 重点要放在“导”字上,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好教学活动,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学习,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思维的空间、有发挥才能和潜能的机会。当学生有困难、有疑问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三、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转变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总是把自己游离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的同时,更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成为学生的交流者与合作者。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我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给每组准备了12根小棒。让学生从许多标有长度的小棒中任意拿出3根, 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要反复围5次,并把实验的数据记录在表内。然后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而有的不能。 学生在组内边操作边讨论,我也参与其中,并且对不同小组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最后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在操作中发现的秘密。这种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放开了手脚,给学生创造了发言和锻炼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确立与学生共同参与探究的角色,由“操纵者”变成“参与者”, 才能与学生一同进步, 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四、在教学评价中转变角色

教师如何实现高效课堂 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定位角色;关注学生;坚持学习

高效课堂是时下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热词,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一个目标。高效课堂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重担,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在走进基层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线的许多教师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达到师生的双赢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对教学给予了纲领性的引领和指导,是教师进行教学时的指路明灯。它对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方面针对不同学年段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教师要依据其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不能凭着老经验、老方法走进课堂。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而课标中并未有这样的要求,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学习内容,同时也给学生增添了学习的压力。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教师依然以老思想为准,认为教给学生越多的知识越好,殊不知这样做却适得其反。我们常说,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对学生来说也是这样,什么样的年龄就应该学什么知识,尤其是学校教学,它面对的是众多的同龄学生,而不是某个个体或部分优秀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课标为准,面对全体进行有效教学。课标中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也有详细的要求,如默读的评价是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而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极少对学生的默读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多数情况是教师在学生默读后匆匆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往下走。久而久之,学生对默读的兴趣淡了,态度松了,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如果教师能够细细地研读课标,把课标中的建议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那又应该是怎样的效果呢?

二、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与编者对话的过程,教材承担着引路者的作用,它带领着师生一步步走进知识的海洋,在海洋中遨游的过程学生吸收什么样的营养、汲取多少营养,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给予指导。所以,教师对教材的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尤为重要。笔者在基层听课过程中看到一些教师对教材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教会这一节课的知识,可以说是只看眼前事,不管前,也不管后,前后知识缺少联系。比如说同一构段方式的文章,教师再讲授时犹如新知一样重复讲,缺少同旧知的联系。对教师来讲,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僅仅是就教材教教材,它需要教师的再认识、再升华、再创造。同时,教师要能够深入细致地领会编者的意图,而不是浮于表面文字,浅尝辄止,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教师准确定位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在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他们带领着“士兵”冲锋陷阵,有些场面不可谓不壮观,不可谓不热烈。但教师指导得过多、过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少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少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已不会主动出击,寻找自主学习突破点。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共同享受学习的过程,最大化地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欲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过程中收获的喜悦,分享学习过程中自我成长的快乐,从而实现教师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四、教师要耐心关注学生

实现高效课堂不是教师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它应该是师生之间完美配合的结果。在小学生用“关心”一词的造句中,多数学生曾这样说过:“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可见,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多么重要。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是说,影响着日常的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着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教师都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只有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五、教师要有坚持学习的精神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高效。现如今教师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面对课程改革教师要学习,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要学习,面对逐渐成长变化的学生教师要学习,面对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学习,面对新理念、新方法教师要学习。总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的教师,就要多方面地加强学习,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成就课堂的高效。

历史教师高效课堂培训总结 篇4

2013年12月17日我校对来自全县初中历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得到受培训教师赞誉和满意。参陪教师说,高效课堂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对于如何发展这一课改问题,大家一直认为:

首先,这一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课堂变得活泼热情起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信息的处理在社会生活中变得异常重要。因而,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信息与文本的处理能力及自学能力,已是当务之急,新课改也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一门文科课程,历史课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分析能力,而此教学模式正与之相吻合。在预习课上,学生能通过对导学案、教材、练习册等文本的阅读、分析中得到相关的历史信息。而悠悠岁月与过往的故事也正为学生的课堂展示提供了许多的丰富的素材。在展示课上,他们将预习课上所学到的历史知识与信息编成情景剧、历史剧的形式,以小组为单元进行表演,许多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点,便在学生绘声绘色的演绎中“活”了起来。

其次,众所周知的是,对史料的分析、对史实的准确记忆都是历史课学习的重中之重。而这种教学模式中将预习、展示、反馈这三种课型与展示课中的内容展示、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轻松中达到学习、记忆和练习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但是,此模式在历史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并非尽善尽美,依旧存在着一些“硬伤”。这个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模式,严格限制教师讲解的时间,要求教师的讲解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这种不分课程,不分内容的一刀切,搞绝对化是不符合常理而且有悖于唯物辩证法的精神的。对于历史课中内容清晰条理、学生所掌握的资料较丰富的课,如文化史、经济史等内容,我们鼓励学生的讲解与参予,在基础较好的班上,这样的课可以放心地交给学生处理,教师甚至不需要作任何的讲解,但是,对于一些头绪较乱,史实、史料涉及过多的内容,则离不开教师的讲解。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这种教学模式确实是新课改中所诞生的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其中许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又不得不注意,我们在推广时,不能搞绝对化,还需要在课堂上讲究效率,以便节约时间,由于加上了展示环节,原本一课时的内容,需要更多的课时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学生的展示内容精美而简练,教师的讲述更要一语中的。因此,该模式对学生和老师其实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学生基础与师资较差的地区推行,需要考虑到它的长期性与可行性。

教师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篇5

一、高效课堂重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先学是在老师教学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后教指在先学的基础上就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探究、相互学习。高效课堂中学生要经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重要环节。其中预习是先学的过程,展示是互相探究的过程。在这三个环节中,教师要放手,所以课堂上要做到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小组讨论,老师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共性的、有规律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对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特别的深刻,即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二、高效课堂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老师“主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听,从而学生失去了“呼吸”的空间。而高效课堂倡导让学生大胆地讲,大胆地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动”中学。教师的身份也随之转变,备课要以学生为中心,备好学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三、在高校课堂中,教师是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次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与学生一起学习;再次在教师与学生合力打造一节高效课时,教师又是这一堂课的决定者;教师从教学中获得发展,改变观念,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四、高效课堂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

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效。要做到四个明确:

一、明确内容: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

老师一定要熟悉教材,潜心研究,了解每个单元、每个课时在整个学年段所占的位置和起的作用,以及每个知识点的主题图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内容,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明确时间: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所以我们课上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三、明确方法:让学生怎样获得?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最佳组合,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具有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明确效率: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初中地理教师高效课堂随笔 篇6

这次优质课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语都十分讲究,比如菏泽的比瑞华老师用菏泽日出日落优美风光导入地球的自转;滨州的刘明辉老师用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世界的气候等等,由此可见,虽然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待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导语异彩纷呈,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就能迅速、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教师的讲课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好的导入语就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的使用教具,使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

这次优质课中,不少教师能运用好教具这种工具,他可以是抽象的知识点更形象更直观,比如讲地球自转的老师都采用了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具演示,尤其是济南的张秀娟老师更是创造性的自制教具,用肥皂盒一根铁丝就做成了太阳阳光,然后分组用地球仪完成地球自转的探究,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和理解此个难点。

3、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问题为起点学习方式,使学生变成了主体,由原来被动听变成主动学习探究,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比较高,学习的效率也自然就高。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转变了传统的教材观。

大多数老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尤其是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注意挖掘乡土地理素材,这次优质课是在桓台举行,许多老师设计的案例和例子无一不是涉猎桓台本地的资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现实。例如:在讲“电子地图的应用”这一课题时,不少老师就从桓台市入手,提供给学生有关地图资料,让学生从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5、打破传统的教学,突出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此次讲优质课的教师都非常注重方法的指导与传授。比如,禹城的袁其平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在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何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字,如何运用对比法分析问题等等,使学生在学的知识的同时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

6、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莱芜的许凤英老师从不同地区学生的作息时间入手,使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进入地球自转的探究,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对这些现象比较熟悉,又比较感兴趣,所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效果不错。

7、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除了常规的教学环节,不少老师设计了“学生反思反馈”、“关注家乡问题探究”等课堂活动。除了传统环节名称外,一些老师设计的环节名称更时尚、醒目,比如我行我秀、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情景剧、模拟辩论会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娱乐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语言表达、学以致用、知识迁移等能力。

8、灵活组织、调控课堂,驾驭课堂能力强。

不管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问题,很多老师都能够应付、调控自如,体现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质与技能。印象最深的是枣庄的甘宜君,无论是语言、体态还是动作、情感都充满了魅力,对于学生是循循善诱,使学生的思路始终向自己预设的问题上发展,遇到学生的回答的问题冷场或比较尴尬时还能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化解,可以说这节课气氛活跃轻松,体现了老师较强的个人能力。

9、情感教育合理充分及时。

教学不仅仅只是“教书”,更多的方面还要“育人”,使学生在成才的同时还要成为有道德、有爱心,有理想、热爱祖国的人。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穿插情感教育,比如:威海的王彦老师设计的“爱心小卡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同学们传授着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坚持。

提升教师素养创建语文高效课堂 篇7

我非常赞同叶澜教授提出的“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课堂教学理论。她说, 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 是他们生活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啊, 每个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 到整个学校求学生涯的结束, 中间是十几年的时间。这一段时间并不短暂, 甚至是漫长的。而这一时期正是他们初步感知生活、探索未知、感受社会、体验人生的关键时期, 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养成的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教师而言, 学校教学生活伴随他们的也是几十年的时光。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活虽不是他们人生的全部, 但也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内容, 是他们特有的生命体验。所以, 生动的、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 多么重要;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其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 怎样打造有生命活力的、高效的课堂呢?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对其子说:“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这句话用在语文教学上也是十分恰当的。我认为, 追求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 首先, 功夫应放在课堂教学之外, 应放在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上。内驱力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 是其持续发展的不竭的精神力量, 是一切进步和创造的源泉。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一、让学生喜欢你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喜欢你, 才会喜欢你教的学科, 才会在学习你这门学科时主动学习, 自主钻研, 自觉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1.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

一个学困生曾在作文中写道:“那天上课时, 老师面带微笑, 我感到好温暖, 好愉快。”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很多时候, 学生在我们看来都是懵懂无知的, 特别是我们常说的差生, 我们总认为他们懒散、行为习惯差, 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 没想到他们的内心也是敏感的, 也渴望老师的爱。微笑———一个多么简单的表情, 却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了那么大的快乐, 从而专心听讲, 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所以, 很多时候, 我都面带微笑, 还经常轻抚他们的头,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课下, 有时逗一逗他们, 说点笑话, 甚至叫一叫他们的绰号, 学生会与你更加亲近。

最为打动学生心灵的, 是老师辛勤伏案的身影, 作业本上细致的批改痕迹, 教育学生时语重心长的话语, 还有午休时仍在辅导学困生的劳累……老师无私的付出, 学生都看在眼里。所以, 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 谆谆教诲, 他们也就听得进去, 并真正想用心改正错误, 不让老师操心。

2.让学生感受到你的期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在一个报告中曾经讲过一个现象:孩子犯错后, 中国和美国的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家长大多是打骂或责备, 一个美国家长却是这样对孩子说的:“孩子, 你这样子将来怎么做总统啊!”这句批评的话里含有对孩子的期望, 即期望孩子将来当总统, 因而孩子要远离错误, 表现得优秀才能当总统。这则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以至于之后这许多年里, 我都是用期望教育来鼓励或批评学生。

我所带的班原本是全年级最差的班。之前任教的教师都只教一年就放弃了, 三年里换了三位语文教师。四年级时, 我开始接手这个班。我总是向学生传达出希望他们像我们年级最好的班一样优秀的期望, 并且师生共同努力向着这一目标奋斗。三年下来, 我班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超出了同年级其他七个班, 班风、学风也都成为优良。可以说, 学生的进步超出了我的预期。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便是对期望教育很好的证明。

3.让学生感受到你的魅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 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 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教师的魅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学习动力, 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当前有许多教师不重视自身的魅力, 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学识给人带来的美和改变。而社会上又存在很多有外在魅力的人, 比如影视歌星、富商巨贾, 教师的魅力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花花绿绿绿的物质世界, 吸引到学习中来。

教师的魅力首先在于博学。“一物不知, 儒家之耻。”只有博学, 才能成为学生景仰的教师。教师应广泛学习, 博采众长, 方能厚积薄发, 讲起课来才能旁征博引, 引经据典, 洋洋洒洒, 有的放矢, 让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课如沐春风, 如饮甘泉, 豁然开朗。这样的课堂自然是生动的, 有活力的, 高效的。

其次, 教师有自己独到的思想, 课堂上机敏幽默, 待人处事知书识礼, 这些都使学生心生向往, 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高洁的人品, 高雅的情趣爱好, 会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摆脱低级趣味和狭隘的眼界。教师得体的衣着, 优雅的举止, 儒雅的气度所产生的气质魅力, 也会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使他们向往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因而乐于学习, 渴望提升自身的学识修养。

当学生把教师看作是美的化身, 智慧的化身, 做人的表率时, 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 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思维灵活、感情充沛, 形成充满活力的高效的教育氛围。

二、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而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调控, 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 在于教师对教材的取舍与提炼, 在于教师对学生既能进行充分的能力训练, 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 因而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益。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杂乱无章的, 必然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 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 目标掌握不明确, 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 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 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而具体的教学目标。首先,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 制定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再次,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因人而异,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 可以课外拓展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 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 再循序渐进。

此外, 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在预设《我的小桃树》一课的教学时, 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小桃树是我的梦的种子长的?我在小桃树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愿望?”难点是体会文中难懂的句子:“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 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我的小桃树啊, 我该怎样感激你, 你到底还有一个花骨朵呢”。重点及难点地方, 课堂上要重点引导, 着力训练, 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解读文本, 制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 并完成详细的教案, 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课堂上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 对症下药, 高效课堂的创设才能得以实现。

2.活跃的课堂状态

高效课堂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由“演讲者”转变为“导演”, 把课堂这个舞台交给学生, 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获取最佳教育效果。教学有没有效果,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高效课堂是以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作为衡量标准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亦或收获不大,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

课堂上, 教师要以“精讲多练”的方式落实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比如在教《我爱篮球》一课时, 对于本课重点“哪些场景让你感受到作者对篮球深深的爱”, 做到精讲;对于本课难点———“设问+排比”的句式训练, 做到当堂多练。不仅点多名学生练说, 教师指导, 还当堂练写, 教师书面批阅。这样的教学, 时间分配合理, 重难点突出, 训练落到实处, 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提高, 收效很好。

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创设高效课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斯霞老师说:“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 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 情绪就高昂;讲到悲伤的地方, 声音就变得很低沉。”另外, 教师语言的机智、幽默, 时不时还冒出一些当下流行的新词, 无不使学生感到兴味盎然, 情绪高涨。学生身处这样的课堂, 精神愉悦, 全情投入, 陶醉于教师课堂教学的魅力之中。

课堂上, 还可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创设高效课堂。首先, 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可以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教《藏北草原》时, 我用课件播放了辽阔的藏北草原的优美画面, 同时伴以德德玛浑厚抒情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解, 学生们沉浸在课堂的情境之中, 久久不愿下课。课堂上的辅助手段, 有时还可以是老师的即兴演讲、即兴作画、即兴书法、即兴高歌一曲, 如果教师多才多艺, 甚至还可以来一段京剧、豫剧、黄梅戏等。这些手段的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3.适时的课外拓展

课堂是有限的, 语文学习是无限的。以教材为依托, 适时的进行课外拓展与延伸, 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创设高效课堂。

比如学了《话说长江 (重庆) 》一课后, 我和学生一起看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 学生对母亲河———长江产生了无比深厚的感情, 并且开拓了视野。学了《迟到》一课后, 我引导学生看电影或小说《城南旧事》, 学生还上网查了林海音的资料, 丰富了知识。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因此, 追求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 还在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创设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1.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如果预习得充分, 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就大。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学的过程。要充分利用这个环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应从以下五步入手:

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把课文读流利。

二圈。课前预习课文时, 标上序号, 圈出生字词。

三查。 (1) 运用字词典查字义、词义, 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附近或笔记本上, 便于阅读中理解词语。 (2) 查找资料, 包括作者的生平成就, 文章背景等。

四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句、段, 做到重点突出。文中精彩的描写, 含义深刻的句段及自己有所感悟的地方, 都可以用标记划出, 还可写上批注。

五思。思考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 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或向老师、同学请教的, 及时做上标记。

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之后, 还要及时检查、激励, 不能让预习流于形式。每个人都有惰性, 如果教师不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不及时反馈, 表扬预习得好的学生, 指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就会失去预习的热情和自觉性, 预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外,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持之以恒,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教给学生课堂听讲的方法

学生课堂听讲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学生听讲要做到“三动”:心动、神动、身动。“心动”即用心思考, 边听边想, 从而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寻求答案。“神动”即精神高度集中, 并随着老师的教学, 有不同的精神体现。“身动”即课堂上动口说, 动眼看, 动耳听, 动手做 (包括做动作、做笔记等) 。做到了“三动”, 还要达到“六会”, 即会听, 会说, 会读, 会写, 会思, 会做。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 要特别学会做学习笔记。小学语文学习笔记包括课文的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词语解释, 语文基础知识, 重点句子的含义等。学生应学会一课一课有条理地记, 可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标记, 注意格式和空行。笔记要求清晰、工整、完整, 重点突出, 以利于课后复习。课堂上没做完的笔记, 课下要及时补全。有些笔记可以将剪贴下来的资料直接粘贴上去。老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笔记。

3.教给学生课后复习的方法

课后及时复习, 有助于学生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消化, 牢固掌握, 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后复习, 不仅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还要认真复习当天的学习笔记。

我认为语文学科的课后复习, 主要在于积累, 而积累最有效的手段是读背。课文段落, 诗词名言, 字词解释, 句子含义, 修辞手法, 美文佳句等, 都要读背。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 我整理出了一种滚动记忆法;第一次背时, 只需五分熟;第二次背, 达到八分熟;第三次背, 要求十分熟或滚瓜烂熟。这种滚动记忆法, 遵循了记忆要多次反复才能熟练的规律。读背的过程循序渐进, 学生感觉压力不大, 不仅可以背得很熟, 还可以大量记诵, 学生的记忆力在长期训练中不知不觉有了质的飞跃, 收效非常好。

4.教给学生课外学习的方法

(1) 每天积累古典诗词, 两三天背熟一首, 积少成多。

(2) 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要阅读, 就要在书上做标记、批注, 并摘抄。

(3) 经常翻阅报纸杂志, 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4) 生活处处皆学问, 多观察大自然, 观察生活, 感受人生。

(5) 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特别要看专家的点评, 旁边的注解, 提高理解力。

(6) 经常练笔, 将每单元的大作文与课后的小练笔结合起来, 多练多写。

(7) 字好一半文。每天练字, 打好语文基本功。

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渐渐地, 你会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了, 语文素养提高了,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 这些对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四、注重人文熏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 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的氛围, 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就像给予树木成长所需要的阳光、雨露、水和肥料一样, 可以在不露痕迹中塑造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的情操, 端正学生的品行, 使其热爱学习, 追求进步。

1.细节之中渗透人文思想, 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我喜欢阅读, 经常翻阅报纸, 并把报纸上我认为有价值的内容读给学生听。2013年12月7日的一份《武汉晚报》上有一则专栏文章《铁窗生涯狱中编号“46664”》, 讲的是黑人领袖曼德拉反对种族隔离所进行的斗争。他曾在牢里服刑27年, “46664”是他服刑时的代号。这位黑人领袖为争取自由与和平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 但他却选择用宽容与和解征服世界。学生们听了, 眼睛里流露出的是神圣和坚毅的光芒。

我还对学生讲爱迪生给全世界带来光明, 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帮助弱势群体等等, 这些故事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撒下了真善美的种子, 使他们崇尚高尚, 追求美好。

2.课堂内外溢满书香, 养成学生爱好阅读的习惯

我特别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因为我知道, 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 行为习惯一定会越来越好, 思想情操也会越来越高, 其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我除了把报纸上有价值的内容读给学生听, 还给他们讲古典诗词, 现代诗歌, 古今小说, 品读名家散文等。我给他们读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读朱自清的美文《春》《绿》《背影》, 罗兰的人生感悟《罗兰小语》;读莫泊桑的《项链》,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在书香的浸润下, 学生们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融入教师激情 构建高效课堂 篇8

新课程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仍是至关重要的、无可替代的,而教师的作用能否发挥,发挥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绪与情感的调控。试想,一个教师走入课堂如果不是充满激情,满脸含笑,讲起话来抑扬顿挫,而是面无表情,甚至冷若冰霜,一副有气无力、失意消沉的样子,如何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形成一个和谐而富有生机的高效的学习共同体?这势必会大大降低教学的效果。反之,如果师生都充满激情、充满自信,那么,教师就会深入的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学生也会更积极的思考理解、交流展示,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情感与情绪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人际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对他人施加一定影响的信号功能,此外还具有动力功能,即积极的情感和情绪可“増力”,消极的情感情绪可“减力”。这两种功能适应在教学上,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较大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确保信号作用易于为学生正确感知和乐于接受;教师在教学中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富有激情的语言授课,达到以情动人的地步,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模仿和反复进行的倾向,使他们充满信心,奋发向上,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一旦教师的消极情绪与情感是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所受学科的学习——回避或讨厌,而且会使学生失去或减少了前进的动力,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的调控对于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多么重要。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呢?

首先,要做一个乐观、宽容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生活中就必须做一个乐观豁达、宽容博爱的人。不论你生活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或问题,甚至遭遇了什么样的不幸,你都要相信这一切都将过去。要相信生活是明媚的,人性是向善的,社会总是在进步的……

第一,要接受新课改的理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定位是: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它要求教师要以爱心关注学生,以民主、平等的身份去看待学生,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去亲近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而不能以师者自尊,居高临下,一言九鼎,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并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合理的争辩,甚至思想上的碰撞。

第二,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的独特魅力。语文学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学习的内容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字材料,文本的体裁、题材是丰富多彩的,很多文章如诗歌、散文,本身就具有浓浓的抒情色彩,这本身就需要教师以动情的态度去对待它,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解说去诠释文本,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形成需要的倾向,从而调动起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作家魏巍在其《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起自己的老师教他们读诗唱歌时,就是借助于文本和自己的气质强烈的感染了学生,对他们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起到了巨大而有益的影响。

第三,教师的课堂语言要丰富多彩。语文课的课堂效果最终要靠教师的语言表达来实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处在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那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产生疲劳。”纵观古今中外的演说家、外交家,他们或言辞犀利,跌宕纵横;或严密精谨,滴水不漏;或妙语连珠,口若悬河;或机敏风趣,妙语解窘。他们的语言,说服力大,感染性、鼓动性强。我们应该学习和揣摩他们的语言表达技巧,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注意运用声音的轻重缓急、停顿起伏和语气的变化来描摹形象,叙述情节,渲染气氛,展示意境。

当然,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激情要做的还有很多,但教师的激情参与必能使语文课堂高效是毋庸置疑的。让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充满激情吧!

教师个人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目标,理清教学改革思路,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水平,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得到最有效的教育,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内容与措施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明确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高效课堂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学习,在对“高效课堂”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教师根据高效课堂的要求通过自评互评找出自身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立足常规,夯实基础,增强“高效课堂”的内驱力。

1、优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规范备课、有效备课。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高质量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逐步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内容精当,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2、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神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3、优化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4、规范学生学习习惯,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实践“高效课堂 ”模式。

1、编好、用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抓手,导学案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使用导方案,可使教师和学生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充分的互动和合作。所以教研组应统一组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试验班级语文每课至少使用一次导学案、数学、英语每周至少使用1次,三、六年级每学期语文、数学至少16次,英语至少10次。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小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学会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管理、利用好,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实践摸索过程中教师要多反思,首先,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分好小组,每组学生各方面情况要相对平均,每小组要有响亮的名字。其次,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再次,创新小组评价机制,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作料,自然顺畅。

三、具体安排

1、本学期(20XX年9月---12月)

下一页更多精彩“教师个人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 初探高效课堂

★ 音乐高效课堂个人工作计划

★ 小学高效课堂阶段性总结

★ 高效课堂解读

★ 高效课堂论文

★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 高效课堂实施感悟

★ 读《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 构建高效课堂论文

上一篇:防爆分析小屋下一篇:安全科长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