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文言文复习教师稿(精选4篇)
《三峡》
一、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二、一词多义
1、绝: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特别)
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②自非亭午夜分(若,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澈)
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指示代词,这)②飞漱其间(指示代词,那)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虽: 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3、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五、重点词语解释
1、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3、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回:旋转,这里指回旋、回荡)
7、绝巘(巘:山峰)
8、飞漱其间(漱:冲刷)
9、良多趣味(良:的确,真,实在)
10、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11、属引凄异(属:zhǔ,连续)(引:延长)
12、故渔者歌曰(故:所以,因此)
六、重点句子翻译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七、课文内容
1、《三峡》一文在结构上采用了先总后分,先大后小的手法。先以“自三峡七百里中”点明地点和范围,接着用二十六字概写巍峨绵亘、隔江对峙的三峡总貌,然后分用三小节描写夏季、冬春和秋季的景色。第一、二两段从大出落笔概写山和谁,后两段则洞察幽微,分写悬泉瀑布、林涧高猿。前后照应是本文布局巧妙的另一特色。如末段写猿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就巧妙照应了开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正因为连山无阙,所以回声才难以消失。
2、角度多变,描写生动。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从正面表现山远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通过日光与月亮,从侧面烘托山之高峻。描写绝巘怪柏、悬泉瀑布,从视觉着笔,高猿长啸、空谷传响,从听觉着手。俯视的有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仰视的有重岩叠嶂、怪柏飞瀑。静景有两岸连山和绿潭倒影,动景则有悬泉飞漱和猿声哀鸣。
《与朱元思书》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二、古今异义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约计的数量,上下,左右;今义:或许,允许等).
2、经纶事务者(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3、鸢飞戾天者(古义:至;今义:罪过;乖张。).
三、一词多义
1、绝①天下独绝(极)②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2、上①负势竞上(向上)②横柯上蔽(在上边)
3、无①直视无碍(没有)② 猿则百叫无绝(不)
4、甚①急湍甚箭(胜过)②渔人甚异之(非常)
四、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净尽).
2、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飘)..
3、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4、负势竞上(名词作动词,向上).
5、互相轩邈(轩,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高处伸展;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远处伸展)..
6、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7、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使„„平息).
五、其它重点词语解释
1、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
2、皆生寒树(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3、负势竞上(负:凭依).
4、直指(笔直地向上。指:向)
5、相鸣(相向和鸣)
六、文言句式翻译
省略句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急湍甚箭
重点句子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七、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是吴均泛舟富春江后,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见闻的信。信中作者将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写得生动逼真,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
课文写的是富春江的水和两岸的山。“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了它们的特点。
写“水”,从静、动两个方面描绘了富春江水“清”和“急”的特点,突出水之“异”。先对江水作正面描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强调了水的青绿、澄净。“千丈见底”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江水的清澄明净。接着从侧面烘托:“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动的游鱼可见,静的细石可见,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满江碧水澄净透明的特征,展现出富春江水的静态美。接着从动态角度摹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以“箭”“奔”作比,再现了急流、猛浪的奔腾气势,逼真地表现出富春江水飞动雄奇的动态美。
写“山”,先通过视觉角度,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赋予山以生命活力,而且突出了山的高度。接着从听觉的角度写自己行船江山,两岸泉声、鸟鸣、蝉鸣、猿叫不绝,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小石潭记》
一、古今异义
1、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闻水声: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5、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6、影布石上:古义:映。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二、一词多义
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②不可久居(可以,能够)
2、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由)
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跟随)
3、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
4、差:①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
5、乐:①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②似与游者相乐逗乐(嬉戏)
6、以:①以其境过清(因为)
②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的用法)
③全石以为底(把)
7、而:①乃记之而去(表顺接关系)
②隶而从者(表并列关系)
③潭西南而望(表修饰关系)
8、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
②同游者(游览)
9、环:①如鸣佩环(玉环)
②竹树环合(环绕)
10、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
②为岩(成为)
三、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澈:形容词作动词,照射,透射。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14、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
四、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省略句:
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重点句子:
1、闻水声,如鸣佩环。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五、写作特色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①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②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③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内容解析
第一段写了水和石以及树枝藤蔓。写水,先写听觉“如鸣佩环”,再写视觉与感觉,“尤清冽”。后写石的各种形态,均为正面描写。段末写树枝藤蔓随风飘荡所呈现的各种姿态,通过优美的景致烘托小石潭的幽静。
第二段写鱼,将鱼历历可数、忽动忽静的姿态写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从侧面写水的清明澄澈。
虚词用法
(1)之:
1、春冬之时
2、以君之力
3、心乐之
4、乃记之而去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6、汝之不惠
7、何陋之有
8、吾欲之南海
之:
1、2结构助词,的;
3、4代词;
5、6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7、提宾标志;
8、动词,到。
(2)其:
1、其间千二百里
2、飞漱其间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不可知其源
5、其实味不同
6、以其境过清
7、其如土石何
其:
1、代词,这;
2、代词,那;3、4、5、代词,它的;
6、代词,这;
7、加强反问语气
(3)以:
1、不以疾也
2、全石以为底
3、卷石底以出
4、以其境过清
5、以待饥者而食之
6、以君之力
7、以示玉人
以:
1、当作“似”;
2、用;
3、相当于“而”;
4、因为;
5、用来,表目的连词
6、凭借
7、把
(4)而:
1、潭西南而望
2、乃记之而去
3、隶而从者
4、而山不加增
5、非其有而取之
而:
1、修饰关系;
2、顺承关系;
3、并列关系;
4、转折关系 ;
【阅读资料】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曰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周苛。于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①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年少,为符玺御史。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s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於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於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①留侯策:张良的计策,指请出“商山四皓”来辅佑太子,以巩固太子的地位。
【阅读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 将:将军,将领
B.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s邪 s:嫌隙,仇怨
C.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 征:征召,被征召
D.微君,太子几废 微:若非,不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于是乃召周昌 ②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守江陵
B.①上以留侯策即止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①公强为我相赵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①周昌因谢病不朝见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周昌“为人强力,敢直言”的一组是
①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 ②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③而周昌廷争之强 ④臣期……期……不奉诏
⑤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⑥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昌和堂兄周苛在秦时都曾担任过泗泅水卒史。在沛公被封为汉王后,又双双为沛公效劳。周苛在留守荥阳城的战斗中被项羽烹杀,周昌后来则被汉王任命为御史大夫。
B.高帝骑着周昌的脖子,还问周昌自己是怎样的君主。周昌不畏强权,仍挺直了脖子骂皇帝。“昌仰曰”三个字,把周昌耿直、刚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刻画得非常突出。
C.周昌本来就口吃,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所以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作者以“期”、“期”的口吃声来写当时周昌的情态,很确切地表现了他憨厚,正直的性格特点。
D.周昌坚强耿直,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尽管周昌不愿意离开高祖,但高祖依然提拔了他,让他辅佐赵王,去担任赵王的相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将:带兵,为将领。此处用作动词。
2.D①因:连词,于是。②因:介词,依据、凭借。(A项:乃,副词,于是,就。B项:以,介词,因。C项:为:介词,替)
3.D
4.D“提拔了他”不对。高祖说:“我非常了解这是(左迁)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能用作。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
5.⑴像萧何、曹参这些人(在强力、敢直言等方面)都比不上他。(得分点:卑下之)
⑵我考虑此事也像这样,但是众大臣中谁适合(担此重任)呢?(得分点:疑问语气、可)
⑶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他的相国周昌让赵王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得分点:使使、称疾)
【参考译文】
周昌是沛县人。他的堂兄叫周苛,秦朝时候都是泗水郡的卒史。沛公被封为汉王,汉王任命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楚军在荥阳把汉王团团围住,情况紧急,汉王悄悄逃出重围,走了,(汉王)命令周苛留守荥阳城。楚军攻破荥阳城,想任命他做将领,周苛痛斥道:“你应该赶快投降汉王!不这样的话,很快地就要做俘虏了!”项羽听罢大怒,立刻就烹杀了周苛。这时,汉王任命周昌做御史大夫。
周昌为人性格刚强,敢说直话。像萧何、曹参这些人都比不上他。周昌曾经有一次在高帝休息时进宫报告事情,高帝正抱搂着戚夫人,周昌见此情景,转身便跑,高帝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周昌挺直脖子,昂着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君主。”高帝听了哈哈大笑,然而特别敬畏周昌。等到高帝想废掉太子,立戚姬所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时,大臣们都坚决反对,但是都未奏效。后来,皇上因为留侯的策略打消了这个主意。而周昌在朝廷中和皇帝争辩时最强硬,高帝问他理由何在,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就算要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高帝听罢,很高兴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房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欠身致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险些就被废掉了。”
这以后,戚姬的儿子如意封为赵王,年纪十岁,高祖担心如果自己死后,赵王不能保全自己。高祖独自闷闷闷不乐,哀伤地唱着歌,大臣们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有一个名叫赵尧的人,年纪轻轻,他的官职是掌管符玺的御史。赵尧上前请安探问道:“皇帝您闷闷不乐的原因,莫非是为赵王年轻而戚夫人和吕后二人又不和睦吗?是担心在您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高祖说:“对。我内心非常担心这些,但是不知道办法从哪里来。”赵尧说:“您最好为赵王派去一个地位尊贵而又刚强的相国,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高祖说道:“对。我考虑此事也像这样,但是满朝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说道:“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毅不拔,质朴正直,况且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只有他才能够担此重任。”高祖说:“好。”于是高祖就召见了周昌,对他说:“我想一定得麻烦您,您勉强也要替我去辅佐赵王,您去担任他的相国。”周昌哭着回答:“我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您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给诸侯王呢?”高祖说:“我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厂能胜任。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于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调任赵国做了相国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汪振学邮编221200
文言文综合阅读,包含了文言文学习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我们认为,在进行文言文语段阅读时,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1、整体意识。
综观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应考时,我们要树立整体意识,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首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还是叙事,抑或议论;然后由整体到局部分析文章所写的内容,比如记人的文章,先找到所写的人物,再看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物与事件之间关系,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情节是怎样展开的,最后的结局如何……通过概括筛选信息,浓缩全文,化繁为简,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脉络结构。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文言文阅读题,通读材料后就能明白,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写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总叙之后具体写了四件事:以疑兵之计退匈奴,饮食与士共之,引刀自刭,天下皆为尽哀;突出表现了李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廉洁自律、爱兵如子、勇于承担过错的性格特点等。再如2003年文言文段分别引自不同的典籍,《资治通鉴》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论事,相同的人和事在不同典籍中评价不同,这就更需要树立整体意识,学会辩证的看待人或事。
2、考点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其最终目的要归结到《考试说明》的具体考点上。考点意识,就是力求一见题目就对该题“考什么”和“怎么考”,有一种“一呼即起”、“闻声响应”的意识,从而快速调出知识储存,准确高效答题。
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11-16题,依次考查了文言实词的词义、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翻译文中句子、筛选提取文中信息,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11-16题,依次考查了文言实词的词义、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12和13题)、筛选提取文中信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以及文言句子翻译(由客观选择题改为主观翻译题)。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11-16题,题型与2002年相比稍有变化,减少了一道考查虚词用法的题目,增加了一道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
平时的复习,我们就是要在《考试说明》的具体考点的指导下,洞察考试意图--“应该考什么”,揣摩出题方法--“可能怎么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3、语境意识。
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意来逆推。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如:1994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的第2题,要求选出“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题目中“货”与“市”都可以当“买”或“卖”讲,单纯从词义上是很难作出选择的,因此应根据语境来判定。上文说何子平领到白米,下文又有人问“所利无几,何足为烦?”显然是卖了白米去买粟麦,答案是什么,就十分清楚了。再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文言文的第1题,要求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贾”的义项是“招引”、“招惹”,从而判定该项是错误的。
准确把握词义离不开语境,对文意的把握同样离不开语境。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15题,要求找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其中D项所拟题面是:“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根据上文李广的话,我们可以分析,“诸将尉无罪,乃我自失道”--他主动承担责任;“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李广身经百战,功勋卓著,虽年老,仍盼杀敌立功,无所谓“无力”;迷失道路,误了战机,他自认天命,用不着请人辩护。他引刀自刭的原因应该是“年六十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不能再去接受刀笔之吏的审讯。
4、互助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要把语段与试题连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帮助阅读,帮助答题。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A、新旧知识互助,化新为旧。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题目一般来说是崭新的、陌生的、未知的,但它往往和固有的旧知识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它的“影子”就在课本上。如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2题,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8个句子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均选自中学课本,A组,“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后一句出自苏轼的《石钟山记》,是学生学过的,很容易知道是介词“把”、“拿”的意思。前一句的“以”如果讲成“把”、“拿”就讲不通了。两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是不相同的。其余几组是否相同,也要逐一判断,以作检验。B组,“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后一句是司马迁《陈涉世家》中句子,也是考生熟悉的,加点的“会”是“恰逢”、“正遇”的意思。用此意思解释前一句的“会”,也是正确的。C、D两组的后一句分别出自贾谊的《过秦论》和诸葛亮的《出师表》,也同样可以用学过的后一句去比较、类推前一句,从而得到正确的解释,达到逐一排除的目的。2003年全国卷12题依然沿袭2001年和2002年高考考查虚词题的一贯风格,有一半的句子是出自课本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碰到某些字、词、句的陌生用法和意义时,不妨思考:这个字、词、句的这种用法和意义在课本上有没有出现过?在复习迎考的训练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具体语境中是如何理解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否用过去的思路、方法、技巧来解答?如果不能,那么,这个字、词、句的用法和课本中、训练时出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两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内在规律?……这样,就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中牵了线、搭了桥,可以利用旧知识解答新知识,利用已知启发了未知。
B、语段试题互助。“研读语段,理解文意”-“阅读题干,把握要求”-“筛选信息,解答试题”,这是一般的正向的阅读和解题思路。逆向来看,由于高考文言文目前还是以客观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诸多选项(尤其是可以判断为表述正确无误的选项)对理解语段是有一种补充或验证作用的。命题者在设置题干时,一般让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003年文言文五道客观题目就有4题是选不正确或不相同的);而且在设置选项时,又常常把在理解上有些难度的材料设成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即使把这些选项全返回阅读材料去理解,正确率也在80%以上。据此,我们就可以排除许多难点和疑点。如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第11题,就解释了“讽”、“哂”、“遇”、“务”;12题解释了“为”、“以”、“焉”、“因”;13题辨别出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句子;14题对原文有关裴矩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这么多信息,且80%以上是正确的,加上前面的整体感知,很多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C、试题之间互助。文言文综合阅读题几个题目之间不是孤立的,不但有着从分析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内在序列,也往往可以利用后面试题中可以判断的正确无误的信息,来解答前面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验证前面没有把握的答案。如2003年全国卷14题A项“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它可以帮助解决12题A项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也可以知道“鞠”的意思是“养育、抚养”;由B项“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可以验证11题A项“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解释的正误;同样由15题A项“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和D项“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内容,可以帮助准确完成16题“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的翻译。
湖北黄石三中 邓淑珍
《考试说明》明确说明“虚词的使用也属于考查范围。”除外,高考也一直把这项要求作为考查的重点。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副词和助词。题型以几个容易出错的虚词的辨析、关联词语的搭配运用为主,干扰点为其中虽常见但不易辨识的虚词或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问题、位置问题等,考查重点为介词、连词的搭配使用,助词、副词的一些变化及关联词中同一关系的不同关联词语的使用环境及搭配习惯。热点考查核心是“灵活使用”。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复习时要注意六个字。
一.会辨析
虚词的数量同实词比较起来要少得多,但用法非常灵活,因而要正确地掌握和使用确实不易。在虚词的辨析使用中要注意多分析比较其差异,重点掌握一些易用错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搭配和所表示的关系。通过增强语感,有意识地体味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来提高虚词的辨析运用能力。
1.掌握一些易用错的虚词,辨清其细微的差别
例1:下列句中“对于”用得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做教师工作,就要对于学生负责B:这所学校,对于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
C:对于如何进行高考复习,他早已心中有数了D:他对于老师历来尊敬。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介词“对”“对于”的能力。“对”和“对于”在很多场合相同。凡是能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但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于 ”。因为“对”比“对于”的动作性强。当“对”表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的意味时(如A句介词引进的目标,有“向”之意,D句介词表示“对待”),只能用“对”而不能用“对于”。B项“对于”也用错了,错在颠倒了主客体的关系,“变化”不能对“我们”了解,只能是“人”了解“变化”。若把“对于”前后的人或事物的位置对调一下,就文通字顺了。所答案是C
例2:下列加点的虚词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A:关于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B:对于招生问题,请与招办直接联系。
C: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D: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人物,对于我们并不陌生。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介词“对于”与“关于”的能力。二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①“关于”主要表示关联涉及的范围(如B),“对于”则主要指出对象(如A),有时既不是单纯表示范围,也不是单纯指出对象,而是两种情况兼有,这时“关于”和“对于”可以通用(如C)。②从在句中的位置看,“关于DD”作状语,只能放在句首,可以有语音停顿,以逗号表停顿,“对于DDD”作状语,放在句首、句中皆可,语音停顿与不停顿都行,所以答案为C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高考)
①中美关系_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②你比他只是__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③这几天我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虚词的能力。答案是C。(辩析略)
例4下列加点的连词运用恰当的一项
A:这篇小说,无论是选材和主题,都极具匠心。B:不久,小王和小李及其几个朋友也被叫了去。
C:怎么?你到现在还没有决定去或者不去?D:河南是小麦、棉花以及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区之一。
解析:此题考查几个连词的辨能力。A项“和”应改为“或”、“还是”,因为“和”所表示的是并列关系,而A句所提供的是一种选择关系,选择关系的连词与“无论”搭配使用,表示普遍性。B项“及其”应改为“及”,因为“及”连接的是名词或句词短语,它所连接的各项之间通常有主次、轻重、前后之分;而“及其”是连词“及”和代词“其”构成的固定短语,“及其”连接的虽然也是名词性的短语,但它所连接的后一项是从属于前一项或跟前一项相关的,所以合乎语境的应是“及”。C项“或者”应改为“还是”,因为连词“还是”或“或者”虽然都表示选择,但用法不同。“还是”可以用于疑问句中,含疑问语气;“或者”只表选择不表疑问。D项“以及”可以连接并列的词、词组,它们所连接的成分可以有主次的分别,也可以没有主次之分,因此这一连词的使用是正确的。答案为D。
例5: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且”一词用得是否正确)
解析:此题考查连词“而且”“反而”的辨析。“而且”表同方向的递进,“反而”表反方向的递进。所以,此句中“而且”应改为“反而”。
例6: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进而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进而”一词用得是否正确)
解析:此题考查连词“从而”“进而”的辨析。“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而“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表不在前一个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行动。所以本题中的“进而”应为“从而”。
例7:下面必须使用“的”的一项是(高考)
①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的发展。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的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能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谋求新的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①② B ④② C ③④ D ①③
解析:此题考查助词“的”的能力。“的”字用在定语后面,常见是修饰和领属关系,用不用“的”要看具体情况。A项中可加可不加,但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同作“为了”的宾语,为保持前后和谐,以不加为好。B项中“它们”的定语,必须加“的”。C项是一个兼语句,“你”作“使”的宾语,“钱袋……发展”的主语,因而不能加“的”。D项中“欧亚高手取胜”作定语,须加“的”。所以答案是B。
2、掌握常见关联词的搭配
比如:A、无论困难__大,也要坚持到底。B、尽管困难__大,我们也坚持到底了。
C、即使困难__大,我们也要坚持到底。
“无论”“尽管”“即使”等表示条件、转折、假设关系的连词还要与句中的代词连词等协调一致。上面三个句子依次填入“多么”“这么”“再”。
比如:同样是表示条件,表充足条件的是“只要 ……就(都、便、总)”,表必要条件的“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表无条件的“无论(不论、不管、任)……都(总、总是、也、还)。同样表选择关系,有未选定关系:还是、或者、是……还是;二选一的有: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先舍后取的有:与其……不如(无宁);先取后舍的有:宁可……也不。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些关联词的区别,如“不是……而是”“是……不是”是选择关系,而“不是……就是”“是……还是”却是选择关系。
3、注意虚词的使用习惯
比如:A、“在……上”“在……下”中间插入的应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在减少做题下,也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成绩。”“减少做题”是个述宾短语,应改为“在减少做题的情况下”。
B、“把”“被”在否定句中同,“把”字应放在否定词的后面。如“我不把这本书看完,就不睡觉。”
C、“不但……而且”“一方面……一方面”等关联词,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第一个关联词放在主语后,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时,第一个关联词放在主语前。如“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二、会运用
复习时我们不仅要掌握以上这些基本知识,更要会运用。纵观有关虚词的考题,我们在运用时要避免以下错误:
1、少用,即该用虚词的地方没有用,造成分句之间的关系不清楚,意思不明确。
例1如果能掌握各种类型的调查报告的特点,有助于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抓住中心,突出重点。(这是个假设复句,缺少与“如果”相呼应的关联词,应在“有助于”前加“就”)
例2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这是递进关系复句,缺少与“不仅”相呼应的关联词“而且”。)
2、滥用,即不该用虚词的地方却用了,使句子显得罗唆生硬,甚至不能准确表达语意。
例3、因为怕要下雨,所以我还是带把伞走。(这是个日常生活用语,因果关系清楚,去掉“因为”“所以”显得简洁自然。)
例4、一个人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决定的。(这里的“由于”是多余的,应去掉。)
3、误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理解错,不明词义,该用甲而用了乙。
例5: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此句中的“再”是个副词,它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多用于指未实现或经常性的动作,对于已实现的动作只能用“又”)
例6:小王不会喝酒,你何苦强迫人家喝呢?(这里应用“何必”,“何苦”“何必”都有“无必要、不值得”的意思,但“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
B、搭配错,把本应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随意改换,导致意思表达不够准确。
例7: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就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就”不能和“只有”搭配,应该把“就”改为“才”。)
例8:因为他有广博的知识做基础,因此,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术高塔。(此句中的“因此”应改为“所以”。这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前一个分句交待原因,已用了“因为”,后面再用“因此”就有部分语意的重复。)
C、位置错,有些关联词的位置比较固定,有的关联词的位置却要依据不同的条件放在不同的地方。
例9:武汉生产的微波炉,价格不是比广州的高,就是寿命比广州的短。(此句中的的“不是”应放在“价格”的前面。因为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相同。)
例10:经过他长期的学习,终于出色地掌握了电脑应用的技术。(此句中的“经过”应移到“他”的后面。因为此句中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是相同的。)
复习虚词,要会辨析,会运用,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多积累,既要熟悉教材,又要扩大课外的词汇量。二要多读,培养语感。三要总结,借鉴老师讲的、资料上有的,动手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
【期中文言文复习教师稿】推荐阅读:
中考文言文复习11-06
文言文中考复习试题06-25
高三文言文翻译复习09-26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10-13
中考文言文复习课12-07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05-28
文言文《陋室铭》复习要点06-16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题07-27
文言文总复习重点篇目10-01
文言文阅读总复习学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