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共13篇)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 篇1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将官池镇梨园小学 刘晓芬

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将官池镇十里铺小学 张丽娜 王桂霞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特点是: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既有内容广泛的政治、地理、历史、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听音、视唱、发声、演奏等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最佳途径。正如列宁指出:“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

具。”

一、在教学准备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的准备关键在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的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国旗国旗真美丽》、《小乌鸦爱妈妈》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作好教具、课件等其他的教学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国旗国旗真美丽》欣赏教学中,我就准备了一面五星红旗放在新课的引入阶段进行展示,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看照片,同学们既有听觉又有视觉的感受,对他们更深切理解歌曲的情绪给予很好的帮助。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一节优质课中,教学过程是精粹,在此环节中体现德育教育最忌空洞说教,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原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指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就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把情感做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习惯。

三、在音乐感受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

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四、在学习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以往音乐课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往往让几个学生组成一组选唱一首歌曲,打上一个等级草草了事。这样不仅没有起到综合评价作用,更重要的是严重淡化了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都是我们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或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美的追求。例如:我在一次期末考核中,加入了父母评价一栏,让学生把《洗手绢》回家唱给父母听,还可以根据自己家的

实际情况创编歌词,表演给家长看,家长给出简要的评价。第二天看到家长们的评价时,让我大感意外。“她长大了,懂事了!”“我的宝贝儿子也会做事了!”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不正是我们德育教育的最好结果吗?

五、在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教育

将音乐与文化融合起来,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音乐与历史、地理、体育的关系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来讲,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中低年级同学的喜爱。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和表现”。学生在自由表现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了自信与勇气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养成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六、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游戏时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如以班级、小组等为单位的游戏,需要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一些需要克服一定困难的游戏,有利于学生毅力的训练。

歌表演、律动特别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如教学《我爱雪莲花》,将具有新疆舞特点的律动交给学生,《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表演有彝族风味,《金孔雀轻轻跳》是美丽的傣家舞。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清楚认识中国的多个民族,也加深了对民族音也的理解和热爱。

七、教师以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需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 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良好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有献身教育事业的伟大理想,以为人师表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培养高尚的情操,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课堂上,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形象,歌唱充满激情,琴声优美动听,所有这些,都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使学生不仅通过间接的教材内容,更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得到直接的德育教育。

总之,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课深入挖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 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现状,对策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 德育的渗透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对于学生行为习惯与思维体系形成的一种培养, 透过德育的辅助也能够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给予推进。教师应当做好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 让德育能够更有效的在体育课堂中得以渗透。

一、游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游戏的形式也非常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接受习惯与兴趣点。在过往的游戏教学中, 教师对于游戏的展开, 尤其是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往往都做得较为欠缺, 游戏课程除了让学生们开心的玩了一次, 教学意义并没有很充分的得以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在这个层面上做出改善, 要让学生们在玩的同时也有更多思考与收获, 能够在游戏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塑造自己的思维, 这些都是德育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对于游戏课程有更加合理的组织与设计, 特别是在游戏展开的过程中要对整个游戏有很好的把控,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组织学生进行四角传球游戏时, 很多学生都学得非常认真, 并且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的方法与技巧技能。但是, 也有个别学生在游戏中对动作掌握不到位, 从而出现传接球失误等问题。当个别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 教师并不应该立刻终止游戏, 这是对于其他学生积极性的一种保护。教师可以对这些技法掌握不到位的学生进行指点与帮助, 并且多给他们做几次示范, 直到学生基本掌握为止。这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渗透方式, 教师的行为不仅让班上同学意识到有必要在集体游戏中帮助那些对于游戏技能掌握不够好的同学, 同时, 这也是对于学生集体意识的一种培养。这些素养的具备不仅会在学生今后的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发挥很积极的作用, 这也是对于学生性格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一种塑造。这些都是德育可以发挥的积极效用。

二、竞技体育项目中的渗透德育

竞技体育项目是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 这部分训练项目也能够对于学生的体能以及意志展开非常好的锻炼。正是基于竞技体育项目的这些显著特征, 这使得其能够很好的成为德育渗透的平台。然而, 在许多竞技体育项目的展开过程中, 教师都会过分注重对于学生体能以及身体素质的各种训练, 德育的渗透往往被忽略。这同样是很有必要改善的一个问题。竞技体育项目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 不仅能够全面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有效的引导与启发, 同样能够非常好的让德育得以渗透。教师要善于利用竞技体育项目的这种特征, 在这类课程的展开中更好的渗透德育。

例如, 在进行迎面接力跑竞赛游戏时, 有的同学在比赛中跑得比较慢, 有的因为交接棒不到位而出现交接棒传递失误的问题。这时, 难免有些同学会埋怨、指责等,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一分为二地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对于心存抱怨的同学也应该一定程度予以理解, 一方面充分肯定他们拥有集体荣誉感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 也应该指出他们指责、埋怨别人是一种不对的行为。对于跑得慢或出现交接棒失误的同学, 很有必要委婉地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责任, 同时, 也要激励他们树立信心, 确信自己能够改正不足, 做得更好。这是一种很好的德育渗透形式, 有针对性的展开对于学生的德育也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传统观念中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的认识往往十分片面, 觉得体育课程就是训练学生的体能以及身体素质。体育课程中同样肩负着锻炼学生的心智与思想的教学责任, 这部分内容往往更有意义。教师要更好的在竞技体育项目中渗透德育, 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将会很有帮助。

三、细节中渗透德育

德育同样能够渗透在许多教学细节中, 然而, 这一点却通常被教师们忽略。细节决定成败, 这一点不无道理。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细节意识, 并且通过有效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们将细节做得更好, 通过长期的积累, 往往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小学体育课程的展开中有许多值得教师们注意的小细节, 处理这些细节问题同样是德育渗透的平台。教师要对于学生有更多观察留意, 要有意识的在细节中渗透德育。

体育课程的展开中有许多值得留意的细节, 其中都可以一定程度渗透德育。例如, 教师在组织学生拿木马、体操垫等器材时, 应当要求学生不能随便的拖拉;在领篮球时, 要求学生不可用脚踢或是不能随便乱扔等。当发现学生存在不爱护体育器材的现象时, 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同时, 应该要求学生及时进行改善。对于爱护公物做得好、或热心进行体育器材领取或回收的学生应该予以充分地肯定和表扬, 让学生服务集体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这种做法, 不仅有利于体育器材的保护, 也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些都是德育的渗透的直观体现。教师要对于教学中的各种细节有更多的关注, 并且抓住一切可以渗透德育的机会, 这样才能够让体育课程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 篇3

就现阶段体育教学而言,德育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在户外等则是以日常训练为主,德育教育覆盖面存在死角;整个德育意识淡薄,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注重成绩而不注重日常体育训练中的德育教育;学校重视文化课的投放比例,对于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德育体系尚未完善;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解有偏差,兴趣爱好培养的同时没有人对学生的偏差行为作出及时纠正等。

针对以上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综合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我们体育教师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做出了有些努力和尝试,但是由于种种限制和不确定因素,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上述的现象。针对以上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相关文献研究,简要浅谈一下自己对以上现状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的意识水平和素质,全方位进行专业的培训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和教师的互动也比较密切,容易受教师行为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日常行为非常重要,而且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互动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日常的德育教育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这方面教师需要进行专业的定期培训,认真学习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

培养德育教育的意识,提高教育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对学生的行为作出积极地引导。

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和团结协助的体育精神

德育教学必须渗透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户外教育中教师也要时时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通过日常的游戏竞技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竞争意识;通过一些球类运动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友谊第一”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体育教学的一分子,也让学生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去影响周围的人。

三、渗入挖掘体育教材,让体育教材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体育教材中经常会有许多名言警句和名人励志故事等,这些教材也是针对学生的成长规律合理编排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吃透教材、深化理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教材的理解中,培养他们拼搏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对于现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我们要做的改进还有很多,所以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撑起一片蓝天。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 篇4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我们简称“品社”,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品社”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义不容辞的。那么,在《品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情感渗透,言传身教

德育教育的过程是塑造少年儿童心灵和人格的过程。言传身教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少年儿童正确的行为时,还得讲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道德教育进入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教师先要按时参加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语言行为美,教师要做到不打骂学生,不讽刺挖苦后进生。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他们讲究卫生,不乱扔瓜果壳皮纸屑,不乱花零用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教育他们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闻目睹,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思想渗透,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就是利用现有的教科书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培养爱国情操,强化道德观念。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品社教科书的第三单元《来自社会的关爱》,讲的是学校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他们提供了什么服务?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答案:门卫黄大爷一天要锁好几次门,医务室的于大夫半夜为生病的学生打针等等。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为校争光。这样,品德与社会也自然的渗透了思想感情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行为渗透,规范动作

紧扣教材,联系实践,规范学生行为。如:在上《规则在哪里》一课时,我先设计了个小游戏,并提醒学生,游戏要有规则,否则无法进行。从而导出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规则。如:学校公共场所图书室看书,电影院看电影,交通行路等。教育学生从小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各项规则可以保证我们的键康、安全,从而进行愉快地学习。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享受着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论德育渗透小学体育教学之中 篇5

二、根据学科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

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的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主成部分。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本人在教授中长跑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

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炼意志品质。

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例如:利用我国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会,对学生介绍运动员积极备战,刻苦训练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多媒体感受运动员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还可以以奥运为主题,在课内开展一次小型的“奥运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不怕失败,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可以学习那些奥运明星,如刘翔、姚明等体育明星。学习他们的爱国,助困,不服输的精神,这些作为我们学生学习的榜样,作为我们教师学生共同奋斗标志。

四、注重榜样教育培养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

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应注意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师生间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要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准备活动要从分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落后的同学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锻炼强身的目的。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篇6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这样讲“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良好品质形成的初始阶段,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与劳动习惯;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及其他人文方面都是学校立德、树人内容。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做到既授业又传道,既教书又育人之目标。

一、情境教学是渗透德育的平台

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语文教师则要根据文本域预设德育教育内容确定选择哪种情境适合。

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语言描绘与其它直观演示手段结合运用,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既容易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又容易接受教师预设的德育教育。

热爱祖国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话题,祖国怎样伟大,怎样为伟大的祖国刻苦学习,这朝夕唠唠叨叨“你要热爱祖国”效果肯定不好,这需要教师语言描绘与其它直观演示手段结合运用,使学生在愉悦有趣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产生祖国的美好祖国的伟大的理解与认识。我教学韵母“ao”时,先出示图片:奥运五环图,再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标志,最后从得出的结论中创设课堂情境:课件演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拼搏的画面,演示中国等几个国家奖牌获得数,中国获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奖牌总数100枚,创4项世界纪录。获金牌数超越美国,获奖牌数超越俄罗斯,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这是中国参加奥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接着我引导:中国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平时训练辛苦不辛苦?学生都说:那是很辛苦。我又引导:你要取得好成绩该不该刻苦学习?学生齐声说:该刻苦学习。一次中国伟大在形象演示中得予知晓,一次要刻苦学习在润物无声中得到启发。

二、朗读教学是渗透德育的媒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都是众多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编排,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德育内容涵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真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受到作者思想熏陶感染。孝敬长辈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今的孩子是家庭的宝贝,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生长,有许多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因此语文教师要针对现实情况,以文本为例子,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我在教学《棉鞋里的阳光》时:在教学第一到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自由读,读中体会哪些句子写了妈妈对奶奶的关心;再进一步指导读妈妈说的话,读出关心的语气;然后安排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明白了妈妈对奶奶的关心体贴。教学第六到第八自然段时,利用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指导有感情地个人读等方式,自然而然地渗透关心长辈,体贴长辈的教育。在学生领悟孝敬长辈的基础上,安排拓展活动:学了课文后,你喜欢小峰吗?为什么?你也准备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做些什么?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增长,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品质上得到很好的塑造,使学生铭记孝敬长辈,从做小事孝敬长辈。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会感恩是中华美德之一。《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就是进行感恩于有帮助过我们的人的最好题材。我教学时,先安排自由读,从中了解课文大意:乡亲们吃水不忘毛主席。与此同时,为了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再进行老师范读,小组接力读,分角色表演读,强调“没有井,很远”,从中明白乡亲们吃水困难;强调“挖了一口井”让学生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流露出对伟大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强调“挖井人”读慢一些,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最后再安排拓展练习:同学们,说说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被人帮助的事?你会忘记他们吗?学生的回答令我感动,感恩教育达到我预设的教学目的。

三、识字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一阵地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识字教学看似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毫无关系,其实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心等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也在学生愉悦的识字中预设的德育教育便水到渠成。我指导“和”、“香”的书写时,提醒“和”中的禾字旁的“捺”懂得了谦让,要不如果“捺”写得和“香”的“禾”中的“捺”那么长,就会吵架了。“和”中的禾字旁的“捺”一让,字就好看了紧凑了。当学生写起字时,就会更加讲究书写美,“相互谦让”就能美好的思想意识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很多,诸如语言文字与读写训练、语文课外活动、学生劳动实践等等,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就会用心实践与研究,不断挖掘教材德育因素,不断找到渗透点,使小学语文教学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探究 篇7

课堂引导对学生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课堂引导,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有效促进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将学生更好地吸引到体育教学当中,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德育教学,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队形训练和快速集合练习时,不仅要确保学生站队集合达到快、静、齐的要求,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和遵循规则的好习惯,有效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精神力量,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渗透教学的引导,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有效性。

二、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促进德育的渗透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有效促进德育的渗透,所以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 提升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例如,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进行演示和一些动作的示范, 让学生进行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找到学生最感兴趣的方法和授课内容,然后再渗透德育。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德育也是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德育的渗透能够提升学生体育品格、增强学生人格魅力。所以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渗透德育。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是现阶段体育德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体育德育教学的有效进行。随着我国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科目了,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要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充分地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 篇8

【关键词】教育 中小学 语文 德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15-02

德育,是从道德、思想、政治、心理、法律对学生进行教育。语文教学,就是一本德育的百科书,因此,研究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的渗透现状对完善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进行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出对策。

一、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语文是艺术,包含听、说、读、写、译的培养、将口头语言与书面表达相结合。包含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叙述文等的解读,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开。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一篇文章的解读、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学生从中感受作者的情怀。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德育渗透的过程。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的渗透具有以下两个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一种载体,将古今中外的文化通过文字进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文课本中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是精选的优秀的作品,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教师在讲解这些古诗词的时候,渗透德育的教育,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国文化,从而发扬中国文化。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道德观的建立,不是一日而成的,而是慢慢积累下来的。语文,不仅传播文化,更是要从这些文化中思考,明白做人的道理。课本的文章都是在传播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空凭口头上的教育,而是要结合具体事例。教师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感染性的讲解,生动的描绘,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认知,提升道德修养。

二、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对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进行分析。

1.调查地点:广西省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片联初中、马山县林圩镇片联中心小学、马山县林圩镇高德小学、马山县林圩镇三和小学、马山县周鹿中学、马山县林圩镇林圩三中。

2.调查对象:学校内随机抽取的语文教师和学生。

3.调查内容: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态度、教育的方法、教育情感的渗透,德育渗透的重视程度等;学生:学习情感的趋向、学习德育的方法。

调查问卷的发放:在学校里随机抽取语文教师、学生来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共发问卷200分,实收180份。根据数据整理所得调查结果如下:

(一)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现状

(1)对教育改革的态度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对教育现状不太满意,认为教育需要改革,而其中有将近45%的人认为问题较多,必须改革。因此,如今的语文教学需要渗透新的课程结构,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以及借助德育渗透来提升教学质量。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途径

从表中可以看出来,教师都会通过一些方法途径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语文学习的情感趋向

经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爱国题材文课文,但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文言文,觉得比较枯燥。因此在文言文教学方面还应采取一些新颖的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學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情况

有25%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有40%的教师认为学校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需要加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还要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

(2)最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教育

大部分教师认为最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是个人修养的教育,这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有35%的教师认为应该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关注学生心理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环节,36%的教师比较倾向爱国主义的教育,是学生具备强烈的爱国情怀。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德育教育涵盖的面非常广,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3)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现状

对于学习的问题,只有70%的学生会自觉学习,还有30%的学生只有在老师或家长的督促下才学习;对于老师的问题,有45%的学生不会主动回答老师问题,只有在老师点名的时候才回答;调查的学生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秘密,而把秘密藏在心里;对于所做的事情没有做成功时,有45%的学生没有耐心继续尝试,选择不做;只有45%的学生会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从中可以看出来,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比较薄弱,学校的教育要加强德育的渗透。

三、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对策

1.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其他老师之间多交流、多参加交谈会等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才能正确把握题材,准确渗入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知识面丰富了,故事也就多,举的例子自然也就丰富了。

2.教学形式多样化

可以通过放映视频、录音、情景模拟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摆脱枯燥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对本宣读,还要从视频、声音来全面渗透学生的感官感受。多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德育渗透的效果更明显。

3.增加课外实践活动

可以带领学生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春游,将课本内容与大自然相融合;参观历史博物馆,宣扬中国全统文化;参观抗战纪念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等。也可以布置一些活动让学生假期自己完成,最后写篇作文,比如一些公益活动、或者文化遗产的探索等。

四、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 篇9

摘要:笔者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 结合自己在毛笔字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注重毛笔字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相互相承,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提升学生人文道德素养、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具有合作意识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在提高学生写字技能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关键词:小学毛笔字德育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写字教学,使学生初知书法、欣赏书法,培养传承祖国文化的责任感。”书法是我国一项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小学生学写毛笔字,可以在认识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陶冶高尚情操。

训练学生写毛笔字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毛笔写字的技能要求使学生在书写练习中需要较为集中的全身心投入,这就对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和耐挫折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小学生变得比较自私、同学之间缺乏谦让、经不起挫折考验、做事一遇困难就退缩等等,这些问题对我们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鉴于此,笔者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写字技能水平,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精神底色”。

二、实践操作

小学毛笔字教学不是单纯的写字技能教学,而且包含着书法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在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字品”中学习做人,使之真正理解“规规矩矩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执着追求、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索:

(一)传承祖国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著名作家王蒙指出:“书法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在毛笔字教学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历史和文化价值,继承文化遗产,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1.了解书法地位,激发爱国情感

书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象征。从最初的甲骨文、发展到隶书,再到后面的草书,行书、楷书。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享有极高声誉,通过学习毛笔字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平时教学中,笔者在认真使用好崇明县教育学会编写的《小学书法》的同时,还收集一些学生喜欢的小知识、小故事来吸引学生。在毛笔书写课上,向学生介绍我们国家要用“中国印”(书法中篆书)作为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就是要让中国书法艺术在世界体育中弘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都说古人了不起,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在这样一种气氛中跟学生讲解笔画技法,效果明显提高,同时对学生进行了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该把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树立起刻苦练字、为国争光的信念。

2.精选书写内容,汲取思想精华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如果学生在书法练习过程中,一味练习那些格调低下、充满个人主义等不健康的东西,这对思想活跃、模仿力强的小学生来说,无疑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平时书写毛笔字时,那些优美的诗句都是我们书写的对象。如用“东方明珠”、“祖国万岁”等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内容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用“诲人不倦”、“闻鸡起舞”、等蕴涵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内容来培育学生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用“天下为公”、“众志成城”等歌颂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内容来培养学生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通过书写这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充满哲理的名诗佳句,使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震撼。

(二)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文道德素养

在毛笔字教学中,书家的故事、技巧的训练、名作的欣赏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渗透美育,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高雅情操的。1.讲述书家人品,塑造美好心灵

中国书法家群星灿烂,每个书家都有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激趣又励志,是难得的德育素材,把这些故事应用于毛笔字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1)忠贞爱国型。唐代颜真卿、南宋岳飞等人忠贞爱国且书艺非凡,为后世敬仰。柳公权也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由此启迪学生:学书“首须人品高”,要把学习书法和提高个人修养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德艺双备的书法人才。(2)勤学苦练型。历代书法家,无不勤学苦练、历经艰辛才终有所成,如王献之的“尽十八缸水”。由此教育学生:要有所成就,必须不惧艰难困苦,要意志坚强,努力拼搏,为理想终身奋斗。(3)扶贫济困型。有不少书家,为人正直,不畏强暴,却能同情弱小,以己之长解困济贫。如清代何绍基,断然拒绝贪官重金索字,对穷人则慷慨挥毫,为穷人救急等。由此教育学生:有一技之长不骄傲,要为人心地善良,关爱他人。2.欣赏书法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一幅好的毛笔字作品,必是美的体现,既有局部的点画线条美和结构造型美,也有整体的章法布局美和风格意境美。毛笔字有着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的美,俯仰、向背等结构的美。当然,作为一个小学生,一下子要求站在这个层面去理解、欣赏美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去培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笔者在平时的毛笔字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按正确的笔顺去写,注意笔顺间呼应的规律,力求先将字写得正确、规范、整洁、美观,进而通过名帖欣赏和书法技能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美,怎样才能更美,最后用美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三)规规矩矩写字,养成良好意志品质 郭沫若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毛笔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郭老的话肯定了写字对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行为习惯的重要作用。学习书写毛笔字是一个长期工程,在学习过程中能不能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练好字,必须重视对学生静心、认真,耐性等意志品质的培养。1.培养静心习惯,锤炼细心品格 写毛笔字是一件“细活”,通过写字训练,能使学生心静、注意力集中,排除外界的杂念和干扰,静心于“点、横、竖、撇、捺”之中去,浮躁好动慢慢就会被“和平演变”。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坐正姿势,执稳笔,身体放松,然后选择字贴上一个字,进行细心观察、分析,把笔画长短、粗细、结构默记于心,再闭目回想其形、其态,悟其运笔过程,甚至由此产生联想(如编顺口溜),然后开始动笔书写,并将笔速放到最慢。例如教笔画“捺”时,由于这个笔画收笔最难写,就用大号毛笔在黑板上示范,要求学生在顿笔后,将笔杆“一边轻轻地提笔、一边慢慢地向右拉动、一边逆时针旋转”,将三个动作容为一体,让学生在慢慢的书写过程中,悟出书写要领与技巧。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专注、仔细的良好学习品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有这样一个案例:五(1)班孙浩同学性格活泼、好动,低年级任教过他的教师都说他上课坐精力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语数外成绩一直在及格线上徘徊,自从学习毛笔字以后,做事渐渐变得沉着、细致,今年在学校举行的“迎六一书法比赛”中,他获得毛笔字二等奖,当他的一手漂亮字在学校橱窗里展出时,令任教过他的教师惊叹不已,而且他的各门功课成绩也直线上升。2.培养认真习惯,树立严谨学风

笔者作过调查,字写得认真的学生,功课就会做得整齐、漂亮,人就特有自信;书写有度的人,人生就有法,而字写得乱七八糟的人,人生也多会乱七八糟。在书写毛笔字过程中,教育学生以“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宗旨,写字前,要求用半分钟把笔、纸、墨汁瓶放得有条不紊;下课后离开座位,手与桌面上不留一点墨迹,这对培养学生敏捷的动作以及谨慎细致的心理很有好处。写字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用心写好每一笔画和每一个结构单位,把每个字尽力写得规规矩矩、堂堂正正、富有活力,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例如班上原来有几个学生做作业粗心、马虎,通过练习毛笔字以后,发现这部分学生现在一拿到作文题目也能仔细审题、认真思考,家长也反映他们做事也变得周到、细致。

3.培养耐性习惯,养成坚韧意志 写字是一项“功夫”,需要足够的时间、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刚学习毛笔字时感到新鲜、好奇,而且个个兴趣极浓,随着笔画的增多,时间的推移,他们就感到枯燥、乏味。于是,笔者常用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来激励学生产生练字的决心和恒心,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国东汉书法家张芝,从小就爱写字,日日临写,从不间断,他每天在院中的池水里洗刷笔砚,日子久了,池水里的清水被染黑了。当时同学们听得出了神。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这样的品质。如班上几位写字基础较差的学生,尽管花了好多工夫,却不见长进,自己也有些泄气了,见此情景,笔者没有对他们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拿了本书法家学书的故事给他们看,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学生在这一笔一划的书写练习中,获得了耐力,养成了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最后他们终于顺利通过市写字等级考试。

(四)营造合作氛围,培养学生谦让友爱的品质 1.揣摩字形结构,求得谦让和谐

小学生以学习楷书为主,在教学间架结构时,引导学生理解在字形结构中,为了求得字的整体谦让和谐,就要处理好笔画之间的互相容让,交错穿插,同时运用恰当的比喻,在生动形象的字形结构分析中,让学生懂得避让的道理。如对“欲”字进行字形结构分析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想象:左边的“谷”和右边的“欠”就象一对好朋友,它们十分讲礼貌,你看,“谷”为了让座给“欠”捺收缩成点;“欠”为了让座给“谷”,把斜撇收缩成短竖撇;“欠”的两撇都伸到了“谷‘的空处,两人你伸我缩,我展你收,互相谦让,合抱一团,多么团结友爱呀!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这个字该怎么写,同时也明白了一个字就好比一个团队,假如一个字中的一个笔画不到位,整个字就会受影响,所以我们同学之间也应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2.学会分工合作,增强团结意识。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改变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上课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讨论、归纳,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分配学习任务,共同参与问题探讨,解决学习中的难点。笔者曾让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字写得好的学生当小组长,让他来辅导基础差的同学,这种方法取得的效果有时比教师辅导要好得多,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每个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团结互助的一种团队精神。

三、结果与思考

(一)结果

1.激发了学生对写字的兴趣。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使90%的学生具有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87%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写字态度,他们对写毛笔字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30%的学生非常喜欢书法,50%的学生喜欢书法,2007年11月在参加上海市写字等级考试中,合格率达100%。多位学生如陆家伟、沙圣威、吴浩然等在校级、县级比赛中屡获大奖。2.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通过书法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有了很大改变,听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有了进步,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2007年小学毕业考试中,五(1)班语、数、外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

3.提升了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通过书写毛笔字,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书写水平与鉴赏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生活品位,优化自身的心理环境。

4.拓宽了德育教育的新渠道。通过书法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水平,而且发挥了育人功能,学生的团队精神、尊敬长辈、爱国意识等德育素质有了很大进步,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以前更融洽了,整体的德育水平得到了提升。2007年6月,五(1)中队被评为崇明县优秀红旗中队。

(二)思考

1.本课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笔者清楚地认识到,要充分发挥毛笔字教学中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功能,不拿单靠写字课,还应与其它学科的教育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从探索毛笔字教学的角度来看,我感到学生写好字的关键是规范练字要求,严格训练,“严”字当头,其功效往往会超过练字本身,学生遇事认真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细致耐心的作风都会凸现出来。主要参考文献:

1.《小学书法写字教育特色学校课程教材的开发研究》金平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少儿书法》王正堂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3.《写字》戴小京主编百家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篇10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出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这样才能发挥出德育教育的魅力。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与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离的现象,这样也就没有及时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得小学生的德育素质不高,也就影响了小学生的未来发展。

1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提高学习效果。

1.1层次比较分明。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在编写上层次比较分明,其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等情况来进行编排的。所以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如年级较低的学生在学习《刘胡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学习她在敌人面前那种不惧敌人的坚韧性格。如中年级学生在学习《黄继光》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习他的憎恨敌人的思想。如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他舍己为人,甘愿献出年轻生命的品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德育意识,提高精神品质[1]。

1.2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如文章的讲解与阅读等。其中将德育渗透到阅读中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育的要点,如在进行文章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进行朗读文章,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外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2]。

2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措施

2.1全面解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文字对德育教育进行解析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而这也成为了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过于注重德育教育,忽视语文教学任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生字与生词等向学生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思想,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中产生出正确的认识,最终也就实现了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2.2在语文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其中蕴含着许多的德育教育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却并不明显,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要详细分析好教材,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这样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字词等进行赏析,掌握好字词在文章中的意义,明确句式的变化形式等,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找准教材中的内容,先对文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促使其成为德育教育的材料。如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来辅助教育,尤其是一些描述我国历史背景与文化的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确我国的`幅员辽阔,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我国的人文地理,如学生在学习《西湖》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描写西湖美景的段落来让学生朗读,或是利用多媒体来讲西湖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的目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来差生对西湖的向往,同时也会让学生明确西湖是我国的名胜古迹之一,这样也就会产生出一定的自豪感,在无形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1

一、在音乐中陶冶性情

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学校音乐教育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做到以乐怡性,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如《美丽的太阳花》《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等少儿歌曲,那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明亮的音调会使少年儿童情不自禁地进入歌曲的情境之中,引发愉悦心理;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唤起了学生们许多形象记忆。“我们好像看见渔舟击水、扬帆摇橹如飞,浪花四溅,流水声、渔歌声此起彼落,相互交织,呈现出的是一 片欢畅、热闹的场面;曲调优美、节奏欢快的《七色光之歌》,词作家李幼容首先给孩子们视觉上提供了七个基本色相,红、黄、青、蓝、绿、橙、紫,在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呼应下,构成声、色并济的七个美丽花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色彩世界中……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发学生的知觉形式直接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觉表象,产生整体认识上的感受,使情感意识得到升华,以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陶冶。

二、在音乐中感受情感美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奉陪着流下同情的泪;一曲《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 》,以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讴歌着伟大军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使人奋发……在音乐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时,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涵的深刻思想内涵……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三、在音乐中学会爱国

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于音乐教学之中既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有组织有约束的灌输。音乐教育的性质不同政治报告、哲学论文的演讲,也不同于有目的有意义的政治教育活动。这是因为上述内容虽然使学生受到思想的、知识的、道德的各方面的教育,但音乐进行教育的形式却是具体的,而且是非常直接的,并能达到灵魂的陶醉,精神的愉悦,美感的享受。因此,要体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于音乐艺术的美感之中,使学生既能动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从而达到感情的愉悦,得到理智的满足。只有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美感功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及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选择音乐作品更要有针对性。

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用浩翰无垠,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如何在这浩翰的乐海中掬起闪烁爱国思想的浪花,并根据我国国情,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呢?须注意两点:一是作品要思想性、艺术性俱佳;二是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充分揭示作品中丰富的内容及艺术形象。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又如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它是我国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名曲之一。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欣赏这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会展现给我们宛如一幅山水画卷的场景,随着教师充分的揭示,会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使他们极快进入到静谧、清澈的月夜意境中。乐曲旋律中的“淙淙流水”之声, “悠悠花香”之气,使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的文化历史,民族音乐的伟大,认识到中华民族不愧为一历史文明古国,并且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爱我中华的种子,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从以上简单的事例中,不难看出,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艺术本身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浅谈 篇12

一、找准结合点, 以小见大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找准语言训练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 两者统筹安排, 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目的。

如《做一片美的叶子》 (三年级上册) 作者借助于优美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树像一朵绿色的云, 从大地上升起。”“每一片叶子都很美, 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 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 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尤其是课文的这句话:“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 把阳光变成乳汁奉献给大树。”在全文中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的好字、好词、好句、好段的同时, 要准确找到课文的基调, 以一片看上去似乎是那样朴素平凡的叶子, 发现其中的内涵, 叶子的内在精神———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却是伟大而崇高的。在这个训练与教育的过程中, 让学生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二、把握感染源, 以情动情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自己有了健康而积极的思想感情, 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就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 并且达到更高的水平。苏教版小学语文中许多课文本身就是情动辞发的产物。在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只有抓住了课文中情感的感染源,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学也就增添了感染力, 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识字6》 (二年级上册) 四幅插图配上四行文字串, 讲的是我们祖国地域辽阔, 风景优美。教学字词时运用直观的手段, 创设情境,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瑟瑟秋风中骏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原, 场面壮观;江南小桥流水人家, 春雨细细地下, 姹紫嫣红的杏花开放了, 多么诗情画意……此时此刻, 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说:“塞北真大呀!”“江南真美啊!”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 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熏陶。

三、挖掘渗透面, 以露带含

全面、准确地把握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情感因素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时, 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处理好“露”和“含”的关系。有的课文明明白白地露出了文章的主旨。而课文中那些看似浅显易懂、平淡无味的, 实则含义深刻、情味甚浓的部分, 需要教师着眼于部分与全文的关系, 从而探究其内在真正的含义。由此可见, 教师要善于通过对“露”的感知, 去发掘“内含”, 达到文理相同的最佳境界。

《蒲公英》 (三年级上册) 作者借助“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这则童话故事告诫学生“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要实事求是, 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学生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 能领悟课文露于表面的旨意:三颗种子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导致他们的结果各不相同。但对内在的深刻含义还不甚明了。教学时教师还需挖掘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面。“金光闪闪的沙漠”、“银花朵朵的湖泊”这两个词语浮现在课文的表面。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的过程, 通过直观教育, 学生在体验当时小种子的心情的同时, 迅速地进入预定的情境, 入境入情, 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领悟, 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操起到了陶冶作用。

四、想象留白处, 以无现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许多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具有丰富的思想, 优美的语言, 动人的形象, 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 是进行德育的好教材。许多课文中都留有空白之处。这些留白能启发学生想象, 能扩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也是使学生燃起激情的催化剂。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 而创造性思维, 可以说是花中牡丹。教学时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 使学生思想素质和语文素质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如《木兰从军》 (二年级下册) 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有这么一句话:“木兰说服了家人,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课文留下了一处空白。教学中, 仅仅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去体会, 是很难受到教育意义的。如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展开想象, 想象当时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甚至可以让学生当回演员, 演一演这个片段。

当然,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办法还有很多, 只要采用得当, 同样能起到“文道结合”的效果。

摘要: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小学语文教育, 就其本质来说, 在儿童学习掌握基础工具中对于发展德育, 造就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 篇13

李伟炎

(莞城英文实验学校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 要:“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在东欧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中已经变成现实。中国也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在“和平演变”的诸多因素中,接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而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邓小平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没着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性课题。

关键词:原则 欣赏 观察 创作 训练 德育 渗透

对于思想品德正处于形成和发展初期的儿童,不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是否注重德育渗透,这方面的渗透总是或多或少地作用于儿童。特别是美术学科,由于它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因而涵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该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美术教师本人也必然会有意、无意地从思想品德、情感、行为上对学生产生影响。问题在于,这种教育和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儿童的思想品德及身心发展、对社会是有益的或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即使是一个思想品德修养良好的教师,如果没有把握好德育的度,不能正确的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这种教育的结果,往往不仅是无益的,更有可能是有害的。从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我试图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进行思考。

我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德育渗透应建立在以下几个原则的基础上:

1、美术教学不是从属于德育的,它有自身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学中决不可喧宾夺主。

只能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使美术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应握准德育切入的位置、内容和时间的长短。

2、教师应以身作则,言行表率。

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受到的各种品质、言行、意志的培养,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而言是学习的一个窗口,必然引发他们十分的关注。教师要特别注重自我教育与提高自己的修养,建树良好的榜样形象。

3、德育渗透要联系儿童实际。

根据儿童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及其对真、善、美的朴素的认识基础,联系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将德育渗透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它们割裂对立,并要遵照循序渐进和刺激学习兴趣的原则,以生动、形象的正面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品质、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发展健康的人格精神为目标。

整体的归纳美术教学的活动过程,主要是欣赏和观察、创作和训练两大阶段,它们的德育渗透有相互联系的一面,也各有所长。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两大块具体谈谈德育渗透的介入内容和方法:

一、欣赏和观察

1、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他的课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成分。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其中的德育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许多欣赏作品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注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便于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优良的艺术传统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如雕塑第11册《丰富多采的陶器烧品》,其古代出土的陶器,如唐三彩《马》等,作品强烈的民族精神对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从我国现代的优秀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革命战争期间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反映出的优良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反映历史上和当代的爱国主义人物、民族英雄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作品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如潘鹤作品《艰苦岁月》,等作品,通过教师分析画中人物的特点及艺术特色,阐述他们的优秀事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信念,也使学生知道胜利的果实、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而更珍惜今日的时光,热爱生命,为建设祖国的未来而好好学习。

(3)理解只有劳动和实践才能产生美。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欣赏课的教学,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艺术品的图片和实物。如刺绣、竹编、小雕塑等等,让学生了解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产生智慧,人只有靠双手不断的实践才有收获,劳动人民就是以自己的实践和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从而培养了儿童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美术创作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

(4)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如齐白石《祖国万岁》等等,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联想,或采用某种形式强烈的表达了这些愿望和追求,也反映了画家们对生活的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了解艺术家对艺术不懈的追求精神,懂得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珍惜人类文化遗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争取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5)从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健康的、积极的生活乐趣、陶冶美好情操。教材中,除欣赏课外,还有大多数的课都提供了较为典型的儿童作品供学生参考。这些作品尽管不及美术家们的作品的表现技巧和思想深度,但更接近儿童自己的生活,容易被儿童接受。如《记忆画 风来了》中的儿童作品,通过对风的形态的分析,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同时也讴歌了各种优良的道德品质。但是,在低年级的儿童作品中经常会有一些反映暴力及其它不利于道德健康的作业出现,其实这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是儿童在一定认识阶段对外界事物刺激的正常反映,同时也伴随着一种模拟的道德判断意识。对这样的作品,教师不可轻率的予以否定。对个别心态很差的学生,可做一些调查和给予一定的帮助。

在以上的欣赏内容中,德育内容是较为明确的,一件优秀的艺术品,艺术性越高,其思想内容和感染力越强。把握住作品的思想内容,抓住作品的艺术特征,结合儿童的实际进行欣赏教学,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提高 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在思想品德上也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形象说话,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可以替代的。

2、观察,这里也包括体验,都含有欣赏的意义,但更注重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从德育的意义上看,应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审美态度来观察生活和自然。

(1)对自然形态的观察。我们仍以《记忆画 风来了》为例。本课其实是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会自然中的一种形态特征,它本身的注脚是科学的,但不同的观察心理(心境和心态)会产生不同的对生活的感受。如对风的褒贬倾向性和面队风的态度均可能产生出不同的作品来。这个课题本身并不含有显明的德育倾向。但必定会表现出儿童的道德准则或心理状态,正确引导学生而不采取回避的态度,不作武断的批评,而应客观地在赋予风以情感的同时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战胜困难、关心他人、保护公众利益、自立自主等方面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2)对人物及其生活的观察。人物的题材在美术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眼里看到的人物千姿百态。他们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巨大的作用。老师在人物题材类的教学中,也应注意抑恶扬善,让儿童 知道哪里是真、善、美的事物,利用作品中的表现对象作为抒发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媒介,表露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如《我的同学》这一课,教师可在谈话中,引导学生互相谈谈好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进一步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从而培养他们自信、谦逊、善良的品格。

(3)对各种动、植物和其他物象的观察。着重培养儿童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关心、爱护,而对于一些不良的破坏行为,要有进行劝导和坚决制止的勇气;又如《家乡的山林》这课,让学生了解森林的作用,树立保护绿化、爱护绿化的思想。从而让学生建立不怕苦、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二、创作和训练

学生的欣赏和观察过程表现出更多的心理特征,而创作和训练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则表现出明显的行为特征。衡量儿童绘画的潜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知识、技能的进步和成就为标志。而儿童知识、技能的进步是与思想、情感品质的发展形成而同步的。所以,老师在创作和训练课教学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逐步地、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创作和训练都离不开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来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技能技巧,并运用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内容,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1、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训练时,应给学生以宽容的作业空间。

教师设法解决好教学难点,消除畏难情绪,大胆作业。包括难度的要求、形式的要求等等都应尽量保证一定的自主空间以达到基本的、主要的教学目的为准。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创作热情,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培养积极、认真、大胆、果断、耐心完成作业的良好品质。

2、利用绘画中的命题创作,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如《各种各样的民居》、《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现在、未来的我》等这些课,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探讨和启发,让学生大胆想象创作,这对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将可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还可树立开拓的信念和创造的志向。同时,老师可有意地强调这些创作的难度,让学生懂得建设好这些美好的事物,除了有顽强不畏艰难的精神,还要有勤劳塌实、认真耐心的好学风。

3、在风景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

结合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记忆和感受,对儿童描叙祖国的秀丽风光和大好河山,在写生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染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理解这一切要每个人,特别是自己共同来维持,来建设。

4、通过在创作和训练使学生情感氛围获得良好品德的潜移默化。

通过在创作和训练中各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和掌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还能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丰富对实际生活的体验,领悟劳动创造的愉悦,进一步培养尊重劳动成果、珍惜艺术作品的良好品德。如《美食快餐店》,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创作过程中模拟他们较熟悉的家庭生活,提高动手能力,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获得良好品德的潜移默化。

5、在剪贴、设计、造型作业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剪贴、设计、造型作业中,学生使用的工具材料较多,计划性很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工作习惯和讲卫生、爱整洁、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心理品质和创造性的工作态度。同时,学生的这些品质也会受到教师教学作风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示范过程中不可不予重视。

6、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态度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创作和制作往往表现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这种关系的有效调控和引导,也会影响到作业中的儿童之间在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态度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如分组合作作业时,儿童之间的合作方法的训练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就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合作态度和合作精神,也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其他还包括作业中的互相精神、谦逊态度等等。

以上所述,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我只是作了稍微深入一步构思。更具体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法,包括德育渗透的具体形成则只能根据教师、学生、设施、环境、条件以及课题内容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我以为,这是德育渗透与教条格格不入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正因为如此,有效的德育渗透同时体现了一个美术教师除专业水平及思想品德水平之外的教育思想及教学艺术水平。

参考资料:

1、《中国美术教育》2005年版

上一篇:我的理想是警察作文下一篇:泉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