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工作发展(共7篇)
在转变执法理念的同时,抓好五项工作机制的创新:
一是全面构建办案成效评估机制,从受理的`举报线索是否得到认真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是否得到认真查办、查办大要案的比例高不高等方面来衡量和检验办案工作的成果。
二是建立符合诉讼规律的审查逮捕和公诉工作的机制,完善主诉检察官制度,探索暂缓不起诉、证据开示、多媒体示证、量刑建议等做法。
三是建立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与上级院侦查部门及纪检、鉴定、审计、公安等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合作,建立侦、捕、诉协作机制,提高侦查的整体效能。
四是建立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权责分明的责任机制,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完善的执法保障机制,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促进检察工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五是建立现代化办公机制,在较短时间内,以案件处理、信息传输、办公自动化管理为切入点,建成内部局域网系统和文件审批网络化,达到检察系统内部数据网上共享,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燃气企业要想更好的得到发展, 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使企业更具活力。一方面, 一个优秀的企业是离不开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 它是企业不断向上发展的支撑;另一方面, 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企业快速的发展, 能够帮助大众更深入的了解燃气企业的文化, 认可它所做出的贡献。
1、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是促进燃气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个优秀的燃气企业, 其内部必须要做到员工之间的关系融洽、工作环境和谐、具有积极的工作心态和朝气, 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也就是说创新和谐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工作中, 要时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有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创新, 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2、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对于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各行各业之间对于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燃气企业要向更好地在众多企业中站稳脚跟, 就必须打造知识型员工团队, 贯彻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 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优秀员工, 加强企业员工的管理制度, 这对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性。
燃气企业要想快速发展, 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不再拘泥于传统方式, 发展的形式趋于多样化, 这就要求企业在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时, 一定要注重继承传统的优良思想, 同时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对于观念的更新和机制的优化。
二、简析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在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创新对于燃气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是企业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这是保证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不是无故产生的, 它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特点作为依托, 在事物的变迁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 因此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理解成为具有时代适应性与个体针对性的一种产物。
企业的规模、发展速度、员工的思想观念不可能都是一成不变的, 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作出改进, 这样才能促进燃气企业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因此燃气企业只有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优良传统、改进过时的工作方法, 只有不断地求新、求变、求发展, 才能更好的为大众服务。当一定的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逐渐形成和完善之后, 就意味着此时的企业获得了更好更快的发展。
1、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对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中的体现。
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一种社会化、规范化、效能化、法治化的经济体质, 燃气企业如果想过快速的向前发展, 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远大的理想, 燃气企业必须要保证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能够正确的引导企业员工, 以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工作重心, 从答疑解难、调整工作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入手, 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更好地在干部和群众之中得到体现。
2、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对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燃气企业只有不断将经营机制和运作方法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 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得到发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为企业快速持续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理解为企业的灵魂, 持续快速发展理解为企业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这二者之间只有相互依存, 才能彼此促进, 缺失任何一方都会对燃气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对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依据我国现在的发展形势来看, 我党在这一时期中制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 是全党、全国的大局。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时必须以大局为重, 然后再根据企业工作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这样才能保证燃气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紧跟我党的领导, 向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 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燃气企业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专门作为一项学科进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好, 对企业单位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深远影响。这就要求燃气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本单位特点, 对于事物的研究要讲求科学性, 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加以创新, 形成有特色的企业, 不断的加强学习, 在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 从而引导员工投身于企业的建设之中, 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燃气企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发展, 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保元福.政工工作机制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17:99-100.
[2]卢春阳.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快速持续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21:90-92.
[3]覃大智.在企业快速持续发展中实现政治工作机制创新[J].华章, 2012, 25:32.
[4]支晓晔, 顾力刚.国有燃气企业创新的途径和原则[J].煤气与热力, 2006, 05:36-38.
推动发展
—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发言材料
张建
各位领导:
为进一步推动“三农”工作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虎城乡就“三农”工作实现了一点机制创新,成立了“促发展帮扶基金”,形成了新农村建设“3+1”的发展模式,现在我就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做一简要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促发展帮扶基金
1、成立原因。在“三农”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具体困难: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无资金投入;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因病因灾造成生产生活困难无资金帮扶渡过难关;贫困户无资金助其脱贫,劳动力无资金实施就业务工技能培训;产业发展大户无激励机制*****有鉴于此,虎城乡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部分社会成功人士有热心出钱解决这些困难,鼓励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专项基金”
2、筹资渠道。乡党委号召全乡机关干部职工为所驻村捐钱,各村号召全村群众、外出乡友,特别是在外从政、经商或务工的成功人士献爱心捐献资金(多少不论),成立“***村促发展帮扶基金”。
3、基金用途。帮扶基金主要用于:帮助贫困户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群众获取致富信息、寻找致富门路;帮助业主引进发展项目、拓展产品市场;帮助各村实施劳动力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各村实施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对成功脱贫实行大额奖励等。
4、管理审批。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基金”领导小组,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办法,具有本村户籍的村民申请使用该资金由专门的评审小组审查后予以发放。具体为:设单独专项账号管理;接收捐赠时,开出专用收据给捐赠人;收支情况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使用程序为:本村村民提出书面申请;评审小组初审并加具意见,公示7天;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村两委监督复核,发放给申请人。产业发展申请人在产业成功后及时偿还。
5、帮扶效果。促发展帮扶基金成立使用一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虎城乡虎城村为例:该村受到社会各界捐赠3万余元,为全村20余户贫困户解决了生活燃眉之急,引进了2位业主成片种植蔬菜、西瓜达500余亩,为村民实施技能培训600余人次,为30户群众解决生产暂时困难1万元。通过基金帮扶,增强了外出乡友对家乡的促发展支持关怀力度,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让“人人可公益”的现代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二、新农村建设“3+1”发展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虎城乡大力探索,成功创建出银行、企业、农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形成了良好机制。
在“3+1”发展模式中,”“3”是指银行(信用社)提供金融支持,帮助解决建设资金暂时困难;企业大力捐赠,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农户主动出资改造农房风貌、支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产业,形成增收致富项目。“1”是指村支两委一班人,根据建设需要,积极组织协调银行、企业、农户,统筹实施各个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以我乡紫龙村为例,已完成120户原农房风貌改造,高标准打造了集中居住点,完成1000余亩龙安柚示范园建设,新建公路4公里,便民路3公里,修建蓄水池20口,在区工商联的积极推动下,共有10多家企业投身紫龙村新农村建设,目前到位资金达100多万元。整个紫龙村“3+1”模式的成功,为市区提供现场会10余次,前来参观考察的外市、外县不胜枚举。
一、创新运行机制,激发内部活力
改革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我们从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入手,着力推进县直文化单位的目标管理、用人机制、分配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抓好改革来激发文化系统的内部活力,促进事业的发展。在抓县直文化单位改革上,主要走了三着棋。
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为落实“一把手”政绩考核机制,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县直8个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分别制订出一个总体规划和具体目标,各单位“一把手”与文体局签订目标责任状,各单位副职干部与“一把手”签订工作责任状,从上到下,实行目标管理,半年和年终分别进行考核,局机关组织督查组进行督办,完不成任务的单位视为不胜任,对“一把手”进行戒勉谈话。
二是实行人员聘任制。县直各文化企事业单位按照工作需要,设岗定人,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合理分流。在岗位设置上,文化馆设置9个岗位、图书馆设12个岗位、汉剧团设22个岗位、电影公司设15个岗位,大部分岗位还实行兼职制,既保证工作的需要,又体现了分工的合理性。对竞争上岗人员,一律签订聘用合同,合同期3至5年,合同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工资待遇及相关责任。对落岗人员给予分流安置,发放生活补助,并帮助寻找就业门路。对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7周岁的职工办理“带薪离岗”手续,不参加竞争上岗,发前两项工资。通过签约聘用一批、分流安置一批、带薪离岗一批,基本解决了人浮于事的状况。
三是实行工资动态制。签约上岗人员的工资待遇实行保底工资和动态工资相结合,与工作任务挂钩,年终奖惩总现。通过分配方式的改革,现在干部职工收入与个人的劳动付出和工作绩效直接挂钩,工资收入体现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通过落实“三制”,单位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各项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概括起来有“三新”:一是单位有了新气象,过去那种队伍雍肿、人浮于事、工作相互推诿的的现象没有了;二是干部职工有了新目标,争先进位意识明显增强,学业务、钻业务蔚然成风;三是各项工作有新突破,近几年,我县文化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肯定,图书管理、文艺演出、群众文化、文物管理、文化市场等单项工作全部荣获过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二、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四保四变”
文化站改革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在改革中,我们紧扣政策,准确把握,坚持刚性操作、阳光操作、有情操作,实现了全员身份置换、全员养老保险、全额财政支付、全部资产保全的“四全”目标,改革平稳着陆。在做法上,我们主要把握“四个确保”。
一是确保阵地不丢。乡镇文化站是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主要载体。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克服困难,全力保全文化站原有资产,改制后成立的各乡镇文化站和文体局签订房产等设备设施管理协议,利用站所的资源开展农村公益性服务,为“以钱养事”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提供阵地保障。
二是确保队伍不散。我们按照政策要求,对全县12个乡镇文化站的26名在岗工作人员全部实行一次性补偿买断,实现了身份置换,并且全部实行了社会养老保险。然后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择优返聘12人到文化站工作,签约上岗,合同管理,重组了一支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精干队伍。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将财政预算经费分解到各站,作为“以钱养事”的经费,按照各乡镇政府与文化站签订的《劳务合同》,由文体局牵头检查验收后,将“以钱养事”经费拨入各站返聘人员个人帐户。
三是确保经费不减。改革后的文化站人员比原来减少54,通过我们的努力,县委、县政府按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将文化站“以钱养事”经费按全县农业人口人平0.5元列入财政预算,前后一比,不但一分没减,而且还有所增加,文化站人员月劳务费平均在千元以上,比改革前增长一倍。
四是确保职能不变。改革后的乡镇文化站除行政执法职能归县文体局外,继续履行原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所有职能,保留文化站的牌子,加挂“文化服务中心”牌子,人员实行县乡同时管理。
通过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财政养人”机制,建立起新的“以钱养事”机制,新旧体制一对比,亮点和成效就显现出来,总体上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干部职工的身份由“公家人”转变为“社会人”;二是变前途困惑为后顾无忧,过去每个月人平只有几百元钱,人人都牵住一双脚,人人都感到前途无望,现在返聘人员月工资千元以上,没有返聘的人员也得到解脱,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寻找市场;三是变工作被动为干事主动,过去“时间过,事无了”,现在竞争上岗,考核机制健全,返聘人员“千方百计找事做”;四是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由于改革到位,机制更加灵活,队伍更加精干,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三、创新方式方法,推进稳步发展
改革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不曾预料的困难,碰到了方方面面的阻力,但是,我们们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以事为本,创新思路,难中求进,保证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讲做到“四争”。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为保证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我们积极争取领导重视,请县委、县政府和宣传部领导深入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指导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县委县政府分别召开常委会和县长办公会,专门听取文体局改革工作汇报,研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县委宣传部牵头召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研讨会,就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是争取政策扶持。为推动全县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经过我们的努力,县委、县政府组织14家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和发展文化事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争取部门支持。为解决文化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落实退休人员待遇,我们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出面协调,让文化绕系统300多名干部职工全部进入养老险,从根本上解决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为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四是争取干部职工理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引导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改革中,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积极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这几年,虽然经历和推进了全县多个下属文化单位改革,但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基本上做到了改革平稳推进、队伍人心稳定、资金稳中有增、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各位领导,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都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正确指导下进行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各级领导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同兄弟单位的成绩相比也微不足道。我们将利用这次机会,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作法,借会议东风,再加措施,再加力度,再鼓干劲,力争我县的文化体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 以打造工业的理念, 夯实加工橙产业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要以高标准的规模基地为保证, 这就要求基地开发规模化推进。而当前农村体制下如何定位政府职能, 破解诸如山地流转、水电路基础配套、园地规划、品种布局、技术服务等一家一户无法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难题是发展加工橙大产业的前提。
1.1 统一山地流转。
按照农民主体、群众自愿、政府引导、行业 (协会) 协调的原则, 解决山地开发中的流转问题。规划区内, 属国营、集体权属的山地, 实行职工优先, 面向社会公开招租开发的方式, 既保证了山场权属单位的合法权益, 又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加工橙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凡属农民自留山场, 在优先保证山场权属农民的开发需求情况下, 允许以山换山、以田 (塘) 换山、以宅基地换山、一次性租赁、分年分批承租等方式, 置换土地使用权, 或在征求山主意见的前提下, 由政府、行业协会牵头协调, 统一把农民富余的宜果山场租赁给企业 (公司) , 实行专业化开发、公司化经营, 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山场租金每年每亩20~50元不等, 出租期为30年。
1.2 统一规划设计。
通过土壤普查, 规划区内凡适宜开发的山场, 以小流域为单位, 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 山、水、园、林、路协调开发, 水、电、路综合配套, 建设生态园的要求, 进行山地规划, 保证基地建设按标准施工、稳步推进。
1.3 统一基础设施配套。
立足开发大基地、发展大产业的要求, 凡规划区内的种植基地, 根据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的水利设施、交通道路的开发与电力基础设施均由政府立项配套建设, 工程管理实行公开招标、专业施工、相关部门监督验收, 以保证配套基础设施的质量, 保证了每个基地水、路畅通, 电力充足, 生产高效、生活便利。
1.4 统一施工标准。
基地建设施工实行专业化开发, 根据小流域地形地势状况划分作业小区, 山顶植树造林涵养水土, 园顶合理开挖蓄水池、排水沟、防洪沟, 园内安装灌溉管道;园内按果园面积大小, 设置主干道 (环山公路) 、支道 (机耕道) 和人行道;园间营造防风林、隔离带。基地施工实行质量负责制, 每个基地专人跟踪、负责质量。
1.5 统一品种布局。
按照产业发展需求, 生产基地种植的加工橙品种统一布局, 以适应加工厂及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品种的选择、布局由加工公司与果业部门协商安排, 苗木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供应。
2 大胆创新加工橙发展机制体制, 实行集约化管理。
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大物流与小基地之间的矛盾, 是加工橙产业能否实现降本省力高产高效的关键。就目前的农村管理体制很难担当此任, 所以, 应不断深入探导加工橙发展的合作组织形式。安远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龙头"作用和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成功组建了"协作社"、"公司+基地"等合作载体, 有力地推进了加工橙产业的发展。破解了生产标准、技术规程难落实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难题。起步阶段, 企业 (公司) 按照协作的形式, 建立样板基地, 为农户有偿提供部分建园初期投资, 农户建立的基地由农户自主经营管理, 所生产果品由公司在政府保护价的基础上畅开收购。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经济利益捆绑, 市场风险由公司独立承担, 有效地推进了加工橙基地的快速发展。协会架起了政府+企业+农户三者间的桥梁, 化解矛盾, 实现了企业、农民、部门等多方互动、产业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机制主要包括:
2.1 统一种苗繁供。
加工橙基地所需的苗木由有资质的苗木专业生产公司统一培育, 按订单供应。保证了全部基地均种植无病毒 (即脱毒) 合格壮苗。
2、统一技术规程。由果业部门牵头, 公司、协会共同研究制定生产技术规程, 协作社及农户严格按技术标准组织实施。总个基地开发与生产过程由公司统一安排技术指导, 部门踊跃监督检查。
统一技术规程, 重点突出在:
(1) 重施基肥。基肥以长效生物肥或达标的优质有机肥为主, 生产季节适当增施速效化肥, 根据叶片诊断生长期辅施微量元素肥。
(2) 提倡"最少树体管理原则"。幼树主要以抹芽、疏梢、摘心为主, 基本不动剪, 树冠培养过程实行先乱后理, 尽可能"甩放"新梢、枝组, 以尽快培养壮大树冠, 大树简化修剪, 全面推广"开天窗"大枝修剪技术。
(3) 保墒防旱, 均衡供应树体水分。通过深翻改土, 增施粗有机肥 (秸秆、杂草等) , 改良土壤, 增强园地的蓄水能力;下半年旱季, 结合树冠喷药 (施肥) 、叶面喷施抑蒸剂 (旱地龙) 抑制叶片水分蒸发, 增强树体抗旱耐旱能力;园地生草, 改清耕法为免耕法 (生草法) 保持土壤湿润;旱季树盘覆盖, 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度;上半年雨水多季节, 注意排水, 预防积水发生涝害。
(4) 病虫害综合治理。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 从果园生态系统出发, 以保健栽培为基础, 创造不利于病虫滋生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 充分发挥作物对危害损失的自身补偿能力和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 保持果园生态平衡。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 优先协调运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 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合理使用农药应用技术, 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残留量、优质丰产之目的。
(5) 尊重树权, 合理负担结果。幼年期采用有机营养液保花稳果, 调节花果负载量, 确保稳产、优质, 逐年高产。2.3统一农资供应。为确保所生产的加工橙果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 基地所需农资按时保质保量供应, 农资由公司向社会招标采购统一组织供应。基地使用农资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生产肥料准则》执行, 推广普及物理防治、电子灭虫灯控制害虫, 优选矿物油、植物源、抗生素类农药为主控制病虫害。
2.4 统一保护收购果品。
生产基地所生产的加工橙果品由公司不低于保护价的前提下, 随行就势, 统一收购。
3 建立预警保障机制, 化解 (市场、病虫害及灾害性天气) 风险。
3.1 建立病虫害预警机制。
建立科技特派员巡回监督机制及基地植保员负责制, 周年监督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及状况。一旦发现危险性病虫害, 则提交政府部门采取果断措施彻底防控。
3.2 建立市场风险预测防控机制。
由果业局市场营销中心牵头, 企业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市场分析调查, 协会协同协作社代表参与制订加工橙的最低收购保护价及每阶段的鲜果收购市场价。
3.3 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防控机制。
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云南冶金集团公司和云南文山斗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 在云南冶金集团公司和斗南公司的正确领导下, 建锰公司的党建和组织工作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方针目标这一中心工作,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工作思路, 服务企业改革发展, 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取得了较好成绩, 在组织工作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以提升科学化水平为目标,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揽, 促进干部人才、基层组织、党员管理等各方面的开展, 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组织工作的创新创优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推进了公司生产经营方针目标的圆满实现和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 为创新理念夯实基础
科学理论是指导理念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 打牢创新的理论基础。坚持用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紧密结合组织工作实际, 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 进一步强化顺应时代要求、符合组织工作实际的科学理念。创新组织工作, 要紧紧围绕公司党委中心工作来开展, 通过管干部、抓党员、建组织, 着力提高各部门和各级干部队伍统揽全司的能力、争先创优的能力, 努力建设政治坚定、思想解放、组织坚强、决策科学、作风优良、廉洁奉公、工作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 使组织工作成为推动公司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组织工作创新水平
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 肩负着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重要职责, 是推进组织工作创新的主体。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抓手, 以让党满意、职工满意为价值取向, 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目标, 坚持不懈地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为组织工作创新注入强大动力:一是着力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始终坚持正确的创新方向。推进组织工作创新,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领导班子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领导班子的头脑,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切实加强新的领导班子党性锤炼, 及时了解工作大局,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的决策部署上。二是加强能力建设, 提高创新水平。通过学习培训、调查研究、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和形式, 着力提高干部政治鉴别、政策运用、知人善任、拒腐防变能力, 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本领。
三、把握工作重点, 进一步提高组织工作的创新创优
组织工作业务面广量大, 推进创新创优只有突出重点, 紧紧抓住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关键环节, 舍得下大工夫、花大力气, 坚持一抓到底, 才能确保抓出成效, 不断实现新突破。
(一) 突出前沿性, 在推动重点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 千万不能流于形式。我们工作必须密切关注公司党委阶段性的重点, 立足组织部门自身职能, 找准两者之间结合点, 以不断创新创优的工作业绩策应、推动公司工作, 这样创新创优才能体现时代性、富有成效性。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 结合自身实际, 带头创先争优, 不断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 努力做到在党性教育、服务大局、学习创新、作风养成、管理监督等方面, 走在其他部门和整个干部队伍前列。
(二) 突出规范性, 在打牢工作基础中实现新的突破
组织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都很强的工作。创新工作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工作来支撑, 否则创新就会流于形式, 成为“花拳绣腿”。一要量化工作要求。创新创优强调的是实践性与经常性, 如果仅停留在思想观念转变这个层面上, 或者只是传达上级精神, 提出原则要求, 是很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组织工作创新创优也要具体化, 要在可操作性和求实效上下功夫, 特别要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创新创优的重点。二要完善工作标准。过去的创新工作现在看来很多已是常规工作, 现在的创新工作今后也可能会成为基础工作。三要健全工作制度。近年来, 我们先后制定下发了许多规范性文件, 但就基层的实践需要来看, 制度建设还滞后于组织工作的实践和要求。下一步, 我们要不断优化、细化、量化各项规章制度, 注重制度创新, 坚持把制度建设融入到每一件工作、每一项措施、每一个环节, 及时把创新成果总结上升为制度规范, 形成长效机制, 并长期发挥作用, 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三) 突出规律性, 在继承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
创新不是标新立异, 不能随心所欲, 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而是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因此, 要不断深化对组织工作规律的认识, 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 组织工作才会有生命力。一要温故知新。创新创优不是对过去工作的全盘否定, 而是在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产生新的思路并指导组织工作实践。要把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 在加强的基础上改进, 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创优, 循序渐进, 不能急功近利, 频繁变换花样, 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二要借智催新。工作中要开阔视野, 广博见识, 积极借鉴其他组织工作中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 善于把别人实践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转化为自己的措施, 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 降低工作成本。要善于运用最新的科学理论、方法论来指导、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创优。三要以新促新。要善于运用现代社会发展成果和先进科技手段, 在组织工作中注入新的技术元素, 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 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组织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推动公司跨越发展
(一) 干部工作逐步规范
一是干部培训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定期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就各个时期的党的方针政策、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拓展所涉及到的政治理论, 专业知识等进行脱产集中培训, 据统计仅2011年, 先后培训管理人员以上干部99人次, 参培率达100%, 开展了各种书籍的干部读书活动。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组织了干部人事制2012年第5期中旬刊 (总第480期) 时代Times度改革法规文件集中学习活动。认真执行了干部考察责任制、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制度, 同时继续探索实施了政绩考核工作和中层以上干部末位淘汰制。三是干部监督管理切实加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 做好了生产单位, 机关部室领导班子成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四是干部宏观管理逐步规范。完善了中层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的信息库, 制定出台了《中层干部管理办法》以及相关实施细则。
(二) 党建工作亮点纷呈
继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做好了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和党员信息库建设等党建基础工作。结合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开展各种活动, 在持续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的同时, 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公司实际, 制定了《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并按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工作。
(三) 人才工作有效突破
紧密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际, 推行了公司领导联系人才工作制度, 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怀有尊贤尚功、求贤若渴的爱才之心、引才之策, 用人之道, 真正做到以感情聚才、以事业引才、以待遇和环境留才。2011年共招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类人才44人。
(四) 自身活力明显增强
突出“创先争优”主题, 组织了机关干部业务知识讲课、岗位技术比武等竞赛活动, 健全了机关干部深入生产单位制度, 开展了组织人事干部调研活动, 全司组织人事干部队伍的素质不断提升, 活力明显增强。
五、明确目标, 服务中心, 把握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点
(一) 干部工作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夯实规范干部基础工作
1.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从建锰公司的情况来看, 我们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总体上是好的, 但仍然存在“浮、散”等问题。这些问题尽管是个别现象, 但对干部队伍的影响是极大的。面对现实, 公司积极作为,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切实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抓好理论武装。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契机,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 让广大党员干部对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理解更深刻, 行动更自觉, 落实更坚定。与此同时, 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突出抓好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法纪法规教育。围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在全司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对干部选用全过程监督, 抓好对生产单位和公司机关部室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 切实改进领导干部思想作风。
2.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用人的导向, 是最大的导向。“用一善人, 足以导千万人从善”。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 不让干事的人吃亏, 不让老实人吃亏”, 努力在全司营造一个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真抓实干、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营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把职工公认作为第一标准。规定凡是未经民主推荐的坚决不上, 凡是职工公认度不高的坚决不用, 凡是在民主测评中反响差的坚决调整。同时, 把注重实绩作为第一导向。切实把那些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 让那些“混日子”、“拉关系”、“搞套路”的没有出路。把公开选拔作为重要抓手, 逐步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力度, 通过公开选拔, 择优选用一批领导干部, 2010年择优选用3名中层干部。
3.规范干部基础工作。在规范干部基础工作上下大气力。抓好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和调整补充工作, 建立和完善中层后备干部信息库。加大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注重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为即将启动的几个项目储备干部, 认真做好干部档案工作, 完善干部信息库。
(二) 党建工作突出抓好“四个加强”
一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以创建“云岒先锋”工程和基层党建示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以学习十七大精神为重点, 认真抓好党员教育培训。探索推行党员服务承诺制、党员设岗定责制, 深入开展党内关怀活动, 认真抓好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 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执行“四制”,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重视解决公司党员年龄老化的问题, 做好在青年职工中培养发展党员工作, 规定对连续两年没有发展一名35岁以下党员的基层党组织, 要对党支部书记和所在支部的组织委员进行诫勉谈话。认真做好党费收缴、党员年报统计和党员信息库建设等党建基础工作。三是加强党建工作领导。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制度、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党建工作责任考评制度和党建工作情况年度报告制度, 加强了对党建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增强了党建工作力量。四是加强特色经验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多种渠道紧紧围绕当前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努力打造公司党建工作的特色经验、品牌亮点, 扩大公司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展示公司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新形象。
(三) 人才工作认真落实“两个任务”
一是加大人才开发力度。针对公司20万吨锰系合金节能减排技改工程项目、即将启动的3万吨高锰酸钾项目、5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和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 通过抓好自主培养、积极大胆引进、广搭平台使用、搞好人才服务, 加大人才激励, 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活力。二是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把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建设作为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要求, 健全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推行公司领导联系人才工作制度, 加强人才工作督查考核, 加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从领导机制上推动人才工作的落实。
六、振奋精神, 勇争一流, 提高组织干部改革创新的能力
组织工作创新的主体是组织干部。一个企业组织干部的精神状态和能力素质, 往往就决定着企业的组织工作能不能取得实际成效, 改革创新能不能顺利推进。因此, 我们从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入手, 致力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以推进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
能力靠学习来提升。学习是能力的基石, 能力是创新的利器。光有创新的愿望, 没有创新的能力, 创新只能是空谈。因此, 我们提出先学一步。组织部门历来被视为表率部门, 组织干部历来被称为管党员的党员, 管干部的干部, 因此, 在学习上要求带好头学深一层。针对组织工作的法规文件往往政策性、原则性、操作性很强的特点, 在学习上强调切忌“蜻蜓点水”, 静下心来把各项政策学通学透, 学以致用, 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靠实干来检验。创新就是开辟新路, 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因此, 创新的能力既要靠实践来锤炼, 也要靠实干来检验。本着这一理念, 我们要求组织干部把心思放在“干实事”上, 少琢磨上面喜不喜欢、对自己有没有利, 多考虑职工需不需要、对企业发展有没有益, 把表面上看抽象、务虚, 但实际上很具体、很实在的组织工作做细做活, 力求切实收到效果。
能力要靠品行来保证。一个人没有能力, 肯定干不好工作;一个人如果品行不好, 能力越大, 肯定危害越大。因此, 我们要求组织干部更加注重品行, 做清醒的人。在原则是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做清爽的人。
(一)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
2012年我们正面临铁检体制改革,整体移交的新形势,需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既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又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要严格落实高检、市院和分院的要求,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主管检察长、反贪局局长要直接办案、带头办案,深入一线办案,特别是对重点线索、重点案件要主动领办,并作为案件第一责任人,一跟到底。
(二)突出办案重点
一是集中精力,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干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进行权钱交易的职务犯罪案件。二是严肃查办铁路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物资采购、土地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房屋租赁、车皮车票等部门和环节中发生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三是严肃查办发生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和关系民生民利、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社会、职工反映强烈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三)在专项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
以高检院铁检厅部署的开展铁路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治理工作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扩大办案成果,切实提高自行发现犯罪、深挖窝案串案的能力和水平,力争在侦破重点领域、行业案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坚决排除干扰阻力,集中力量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和窝案串案,特别是要在查办铁路工程建设领域和车皮、车票部门等部门贪污贿赂犯罪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查办案件取得新突破
(一)加强协作配合
进一步加强与反渎、预防、控申、侦监、公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定期沟通工作,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的工作制度。积极推进与纪检监察等执法部门的案件线索移送、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机制建设,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整合办案资源,形成查办职务犯罪的整体合力,为办案工作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二)提高线索的利用率
加强案件线索的管理,定期开展对举报线索的清理检查,对受理的有限的举报线索要充分利用,带着问题去分析,增长捕捉疑点的本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到100%的利用。
(三)提高初查的成案率
对制定的初查计划要逐步分析,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适时调整初查预案,做到心中有数。对经初查获取的证据要逐个分析,并结合举报内容甄别获取证据的真伪,学会从获取的证据中挖出举报线索之外的犯罪可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初查成案率。
(四)强化证据固定意识
做到搜集证据的视角、范围要宽,搜集证据的质和量要全,搜集和固定证据的时机把握要适当,提高收集和固定证据的能力和水平,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提高办案质量,保证办案安全
(一)坚持把案件质量作为办案工作的生命线
要继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准确把握立法精神,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努力适应律师法实施,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改革,严把立案关、强制措施关、证据关和法律使用关,达到案子“查得实、立得住、捕得了、诉得出、能定罪、无缠诉”的“六条”标准。
(二)高度重视办案安全
切实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办案,严重失职渎职导致犯罪嫌疑人死亡、伤残、脱逃问题的发生。对查办的重点案件和敏感性案件,要加强请示汇报,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避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加强对车辆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坚决杜绝酒后驾车、疲劳驾车,严防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监督制约
【以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工作发展】推荐阅读:
五大发展理念之创新06-19
创新服务企业理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06-16
创新理念11-17
顶尖企业的创新理念10-14
创新干部教育理念12-23
纺织企业管理理念创新11-18
体育教育理念的创新论文09-20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09-13
以创新的理念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11-21
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理念研究论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