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精选8篇)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篇1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及内容

1.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会议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当前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即在民族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③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3.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党的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为随后到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政治基础。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思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4.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中共四大的主要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功能运动高涨的问题。大会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中共四大的历史功绩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地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

中共四大的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毛泽东批判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

中共五大总体上来说是失败的。因为,中共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虽然作了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因此,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7.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主要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会议还制定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规定了党的建设、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主编:Kobe-Xiaojun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及内容

六大也存在着不足: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8.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9.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会议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

会议规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0.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瓦窑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25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于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议和报告指出了在新的形势下,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坚决抗日的基本力量,而且充分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与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即使是地主买办营垒,也可能发生分化。党的基本策略是“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同时要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还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活的必要性,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瓦窑堡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以来没有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12.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主编:Kobe-Xiaojun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及内容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13.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4月20日,历时长达11个月的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胜利闭幕了。这个会议可能是我党历史上最长的会议。当然,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了一项在党的历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要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个决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特别是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批判;高度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杰出贡献,肯定了遵义会议的历史作用。《决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决议》明确指出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不能否定一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这个决议也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七大作了极为重要的准备。

14.中共七大――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任弼时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通过新的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6月1 1日,大会闭幕,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

中共七大中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第一次概括。在报告中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详细的全面的阐述。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从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地讨论了在现在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

会议主要讨论了:(1)提出了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2)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3)阐述了全国胜利后的基本矛盾和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所采用的基本政策。特别重点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4)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5)毛泽东估计了新形势,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蓝图,并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作了准备。

16.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国家的经济问题,并确定了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所应采取的战略和策略方针。

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但更为著名的是他的另一个发言——“不要四面出击”。针对新中国刚刚建立,立足未稳的情况,毛泽东指出,“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个方向进攻。”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主编:Kobe-Xiaojun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及内容

在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方面,毛泽东提出了“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国营经济要占主导地位,但公私要一样看待。现在要把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对于民主党派,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和其他党派也应当实行“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在知识分子方面,毛泽东说,改造知识分子不能太急,用粗暴的方法进行思想改造是错误的。另外,毛泽东还就民族关系、整风问题、土地改革问题等阐述了党的一系列策略方针。

毛泽东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提出了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实现这个任务有三个条件:一是土地改革的完成;二是现有工商业的合力调整;三是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

17.中共八大――(第一次会议)1956年9月15日~27日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朱德、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

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2)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3)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4)着重提出了执政

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这次会议对于考试来说可以归结为: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18.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24日在北京举行。

19.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28日在北京举行。

20.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注:从历年的试题来看,九大、十大、十一大拿来出题的可能性较小。)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年

1. 分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情况,科学地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指出各自的政治态度。

2.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 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阐明认清对象对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二、《反对本本主义》 1930年

1. 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 是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 首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 认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开始形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

5. 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 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三、《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年

1. 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是“他们从娘肚子带出来的老毛病”。

2. 阐明了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分析了买办资产阶级发生分裂和比那化的可能性。

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性和动摇性、妥协性是由软弱性决定的。

四、《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年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主编:Kobe-Xiaojun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及内容

1. 提出党在革命中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 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 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

4. 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5. 分析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对象(帝、封)、革命动力(无、农、城、民)、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

五、《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即“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2.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3.分析了社会性质,提出革命对象、革命动力。

4.指出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胜利。

5.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六、《论持久战》

1.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

3.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4.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5.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依据国情,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6.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七、《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总结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2.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八、《新民主主义论》 1940年

1.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3.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

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九、《改造我们的学习》 1941年

对“实事求是”作了新解释:“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认为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即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十一、《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943年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十二、《论联合政府》 1945年 中共七大

1.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主编:Kobe-Xiaojun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及内容

2.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3.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一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军队作为骨干,有一整套的正确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制,进行人民战争。

4.概括了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判。

十三、《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47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①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②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③保护民主工商业。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①必须满足贫农雇农的要求。

②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

十四、《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948年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提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工业生产”

3.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

十五、《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

1.总结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基本经验,“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完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科学阐明新中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4.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5.提出新中国在政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十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① 中国是一个正好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经过了1924——1927年的革命。② 敌人的强大。③ 人民军队的弱小。④ 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①④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

②③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

十七、《战争和战略问题》

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十八、《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指出: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式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从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十九、《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二十、《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二

十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8年

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主编:Kobe-Xiaojun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及内容

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二

十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1948年

1.制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新国家的蓝图,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做了准备。

2.说明在全国胜利局面下,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3.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4.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提醒全党警惕“糖衣炮弹”,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二

十三、《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1955年

在按语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二十四、《论十大关系》 1956年

1.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2.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3.阐述了重工业、农业的关系。

4.论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5.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6.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二

十五、《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

1.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4.辨证地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5.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6.详尽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7.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二十六、《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主持

1.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2.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论述,并把它们提高到“灵魂”、“精髓”的高度,凸现了它们的本质意义。

3.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4.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篇2

疆域, 即国土地域, 《荀子·君道》中说:“则是其人也, 大用之, 则天下为一, 诸侯为臣……纵不能用, 使无去其疆域, 则国终身无敌。”疆域一词最初代表了一国的领土, 其意义重大, 拓展疆域是君王巩固权威的重要砝码。其实疆域自古以来就是王权的象征, 史前人类逐渐由游牧转至农耕, 并由氏族转至部落, 拥有各自的首领。部落拥有自己的农田, 活动范围, 渐渐形成势力范围。势力范围是一个部落的管控地区, 后来, 势力范围便转化成疆域领土, 部落转变成国家, 首领转变成皇帝或君主, 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象征。

在先秦时期, 疆域的划分与纷争就已经出现, 由于分封制的实行, 周王室直辖之地大为缩水了。自从烽火戏诸侯导致周东迁洛邑, 周的中央控制力大为减弱, 诸侯国开始对周天子听调不听宣了。后来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将版图割裂为数块, 直到秦才将四分五裂的国土版图糅合在一起, 使得中国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当时的版图东至东海, 西至陇西, 南至岭南, 北至河套、阴山、辽东, 堪称当时世界上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我们应该想见,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陆, 除西部、西南部、东北部的边疆地区尚未开发外, 其版图基本沿用至今。

西汉和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但疆域范围有所变化和发展。西汉初期的西界疆域还没有达到河西走廊, 但后期扩大到巴尔喀什湖, 到西汉末年又退至玉门关。西汉初年南界只到南岭, 今天的两广都是在南越的控制之下, 但到了中期后扩展只到今越南南部。汉武帝时期的大规模开疆, 使得汉代疆域达到了峰值:东北扩展到朝鲜半岛中部, 西北扩展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 西南拓展到中南半岛沿海地区以及海南岛北部。北界由于单于向汉朝投降, 本可以继续北扩, 但汉宣帝并没有将匈奴并入汉朝, 规定双方以长城为界, 互不侵犯。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存在的统一帝国, 是中国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时期, 也是中国疆域形成的重要时期之一。

时至大唐王朝, 中国疆土空前扩大, 东到东海, 西到咸海, 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 南到南海, 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极为繁盛的重要时期, 也构成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历史丰碑。其版图超过了西汉鼎盛时期, 盛唐威名远扬世界。周边国家如日本、新罗、暹罗、真腊、越南以及波斯等, 其政治经济文化无不受惠于大唐。至今有些国家仍称中国为唐山, 称中国为唐人, 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可惜的是, 盛唐版图面积在开元时期达到巅峰后就开始萎缩。“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大唐盛世, 也改变了大唐版图。吐蕃、回鹘、南诏等国乘机入侵, 西域从此完全丧失, 盛唐时的开疆拓土自此前功尽弃。大唐帝国的极盛版图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强盛时国土之大, 虽比当代国家版图少了黑龙江和西藏与云南, 但多了中亚的大片土地, 大半个蒙古国和俄国贝加尔湖, 共1240 万平方公里, 在数十年后竟缩为1030 万平方公里, 安史之乱后更是缩为800 万平方公里。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却没能收复幽云十六国而与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此外西夏和大理政权与之并存, 在中国主要王朝中, 宋的面积是最小的一个, 不仅比唐大为缩减以至于不及辽的面积, 而且朝廷昏庸求全, 在疆域开拓中毫无作为。尤其是南宋政权退守江南在歌舞升平中经营着半壁江山, 偏安的南宋未曾知晓此时蒙古已经蓄势待发, 扫平诸强, 意欲建立规模空前的蒙古帝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广阔的时期, 168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整个中国与蒙古, 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大片土地, 北至阴山以北, 南至南海诸岛, 东北至今库页岛, 西北达今新疆、中亚地区, 西南接印度缅甸越南, 东至东海。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等都在统治范围内。及至忽必烈建立元朝时, 其他子孙建立的四大汗国与元朝各自为政, 因此元朝经过70 多年的短暂演变, 很快进入了衰亡时期, 但是, 它短暂的辉煌却带来了最为辽阔的疆域, 让人们记住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大版图。

明前期的版图与元相比, 疆域大为收缩, 不过明继承了元在东北和青藏高原的版图, 元朝残余势力退居蒙古草原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对明朝形成了巨大威胁。明国土最大时共710 万平方公里。后来大为缩水, 丧失新疆和东北、台湾, 到灭亡时只剩下350 万平方公里。明朝统治时期恢复了汉唐时代的中国版图, 并数次出征北方大漠, 帝国极盛时, 北控内蒙, 西到新疆东部, 东北控制了女真地区, 西南管辖云贵。

从1644 年努尔哈赤入主中原, 清朝寿命长达296 年, 在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统治中有着突出地位。到了康乾时期, 更是达到鼎盛,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50 多个民族共存于同一个政权之下。当时的版图南起曾母暗沙, 北跨外兴安岭, 东起东海, 西到葱岭, 东北到库页岛, 西北到巴尔喀什湖。1300 万平方公里比现今版图大约多三分之一。若论疆域之广, 统一之扩大, 居汉唐之上者, 除元朝外, 只有康乾盛世可比。比起汉唐, 清朝的版图是真正完全控制在中央政权管辖之下, 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 可以说康乾盛世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在当时, 清朝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最终完成了中国疆域奠定的历史使命。但到了1860 年两次鸦片战争以后, 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和今新疆西北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先后被俄国侵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民族危机中, 频繁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国共历史上的三次重要谈判 篇3

一、西安谈判

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发生,在国内外各种势力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国民党内出现了分歧:分化为亲日派和亲英美派。亲日派以何应钦为代表,主张讨伐张、杨,企图乘机扩大中国内战;亲英美派以宋美龄、宋子文为代表,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营救蒋介石,积极奔走。面对这种极其复杂的政治形势,中共中央经过冷静分析,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应张、杨之邀,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秦邦宪等到西安参加谈判。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送蒋介石返南京,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二、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蒋介石此时一方面积极准备发动内战,一方面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特别是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立即发动内战还有困难,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中共中央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于1945年8月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组成的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通过和谈,中共中央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

三、北平谈判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篇4

Second World War is an important event in history that has affected almost all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t is also knows as World War || and was a global war. This war lasted from 1939 till 1945 and was the most widespread war in world history. Almost 30 countries were directly involved in this war dividing in to two major power called Allies and Axis. It is estimated that more than 100 million people were involved in this war. This devastating was resulted the 50 million to 85 million fatalities as became the deadliest conflict in human history.

The war started on September first 1939 with the event when Germany invaded Poland. Just after 2 days Britain and France declared war on Germany. There are many political reasons that led the World War || but the most prominent reason was when Hitler invaded Poland, the conflict arose. United States, Soviet Union, United Kingdom, France, Australia, New Zealand, Norway, Greece etc. were the main power of the Allies part while Germany, Japan, Italy, Hungary, Romania and Bulgaria were the main power for the Axis.

This war involved Europe, Asia, Africa, Russia and most part of the world and because of the war the economy collapsed, industrialization fell, people dies in great number, political aspect changed as an effect of the war and lots of nation had to reform their country. First nuclear bomb was used in this war and both parties invented and improved the war weapons. Most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had to suffer a severe economic crisis as the aftermath of the war, United Kingdom had to abandon many of its colonial countries, new political alliance had to form among nations.

This is in my opinion is the largest event in human history that shaped the world. The world today we see could have been different (polit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if the war would have produced a different result.

No other even in history has affected the world as much as this war did.

Similar Cue Card Topics

Your ability to talk about this Cue Card Topic would also enable you to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Cue Card Topics as well:

Describe an important day from history.

Describe a celebration in your country.

Describe a national day in your country.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篇5

中国 历史 上出现过铜、银、金、铁、铅等金属铸币,以铜铸币为主。中国古代在发行铜铸币时,出现过多次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社会 不稳定。其中重要的大致有以下几次:

(一)自公元7年到14年,王莽三次改革币制。第一次,下令除五铢钱(汉隋间铸币以重量命名,主要是五铢钱,古算法以24铢为1两)外,更铸“大泉”,重12铢,值五铢钱50;又造“契刀”,值500;“错刀”,值5000。这种虚价大钱出现后,造成民间盗铸,在实际交易中更趋向于使用五铢钱。第二次,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共28品,不仅换算困难,每一品与其它27品之间会产生756种比值,而且比价极不合理。如小泉重1铢,每枚值1,大布重24铢,每枚值1000。此次改币仅一年就被迫废除。第三次,王莽作货布、货泉两种并行。货泉重5铢,货布重25铢,但一个货布却值25个货泉,结果又引起盗铸,许多人因犯法而沦为官奴婢。王莽从主观出发,随心所欲地改革币制,滥发大钱,结果“每一易钱,民用破业”,“农商失业,食货俱废”,自身最后也迅速灭亡。

(二)黄巾起义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毁五铢钱,更铸小钱,“肉好无轮廓,不磨鑢。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贷不行”(注:《三国志》卷6《魏书·董卓传》。)。董卓铸恶质钱引起物价飞涨,是对人民的一种掠夺。至此,五铢钱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三)三国时战争频繁,军费开支浩大,各国为解决其财政困难,都铸造了面额较大的货币。刘备入蜀时,因“军用不足”,听从刘巴建议,铸“直百五铢”,其重量仅8~9.5克,却当五铢钱100,结果“数月之间,府库充实”(注:《三国志》卷39《蜀书·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吴国在公元236年铸“大泉五百”,重7克,238年又铸“大泉当千”,重14.5克,甚至还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大钱出笼后,导致物价上涨,后被迫停铸。

(四)公元465年,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铸二铢钱,“形式转细。官钱每出,民间即模效之,而大小厚薄,皆不及也。无轮廓,不磨鑢,如今之剪凿者,谓之耒子。景和元年(465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谓之涎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贾不行”(注:《宋书》卷75《颜竣传》。)。结果引起社会 经济 停滞,不久,刘宋王朝就走向崩溃。

(五)北魏孝明帝即位后,为解决财政困难,517年用崔亮建议,广开铜矿铸钱以收“治利”。此后,民多私铸,钱更薄小,钱价更低。“时所用钱,人多私铸,销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米斗几值一千”(注:《魏书》卷58《杨播附侃传》。)。在市铜价,八十一文得铜一斤,私造薄钱,一斤铜可造钱二百。“既示之以深利,又随之以重刑,罹罪者虽多,奸铸者弥众。今钱徒有五铢之文,而无二铢之实,薄甚榆荚,上贯便破,置之水上,殆欲不沉”。(注:《魏书》,卷77《高崇附高恭之传》。)。私铸钱轻薄如榆叶,入水不沉,其流通的后果是物价上涨,货币流通阻滞,犯罪者增多,加剧了社会矛盾。

(六)隋炀帝时期 政治 腐败,统一的五铢钱制度遭到破坏。由私铸引起货币严重贬值。“大业(605~618年)以后,王纲弛紊,巨奸大猾,遂多私铸,钱转薄恶,初每千犹重二斤,后渐轻至一斤”(注:《隋书》卷24《食货志》。)。私铸者除豪门大族,也有为对付日益加重负担的百姓。到最后甚至“剪铁碟,裁皮糊纸以为钱,相杂用之”(注:《新唐书》卷54《食货志》。)。唐初李渊入长安时,民间“行线环钱,甚制轻小,凡八九万才满半斛”(注:《新唐书》卷54《食货志》。)。在这种状况下,社会经济走向了绝境,不久,隋也走向灭亡。

(七)唐玄宗后期,生活奢侈,军费开支浩大。他死后,乾元元年(758年)在第五琦的建议下,唐肃宗实行通货贬值政策,铸造大钱,称“乾元重宝”。这是最早称“重宝”的钱,重5.97克,一文当开元通宝钱十文。肃宗诏书说:“冀实三官(汉代主管铸钱机构)元资,用收十倍之利”。俨然说明铸钱目的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次年又铸“重轮乾元重宝”,重11.94克,重量为开元钱的三倍,却当开元钱五十。大钱发行后引起的后果不外有三:一是物价飞涨,人民遭难。“谷价腾贵,米斗至七千,饿死者相枕于道”(注:《旧唐书》卷48《食货志》。);二是盗铸严重,“长安城中,竞为盗铸”(注:《旧唐书》卷48《食货志》。),以致寺庙的钟、铜佛都被熔化;三是货币流通出现混乱,有实钱和虚钱双重价格。总之,如上元元年(760年)诏书所说:“私铸颇多,吞并小钱(开元钱)……物价益起,人心不安”。不久,宣布重棱钱由当开元钱50文改为30文,即开元钱则一当十文用,乾元当十钱依前行用不变。当时人称此虚抬作价的钱为“虚钱”,未抬价的钱为“实钱”,由此而产生两种物价。

(八)五代十国时期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十分紊乱,各国政权用铅、铁、泥等铸钱,以此掠夺人民,维持其财政和军费开支,并用恶钱削弱敌国。南唐后主李煜铸铁钱,民间纷纷藏匿铜钱,商人们用十枚铢钱换一铜钱,出现劣币驱逐好币。楚曾铸铅钱,又铸“乾封泉宝”大铁钱。闽铸大铁钱有“永隆通宝”、“天德通宝”等名,都当铅钱百,南汉铸有“乾亨通宝”铅钱,十个当铜钱一。盘踞幽州的刘仁恭父子用墐泥作钱,以此强迫收兑铜钱,又发行大额货币,有当

十、当百、甚至当千当万的大钱。总之,当时货币混乱,给经济造成很大破坏。

(九)清咸丰三年(1853年),在发行纸币的同时,京局开始铸造大钱,共分五等:当

十、当五

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当十称“咸丰重宝”,其余称“咸丰元宝”。当百钱直径7厘米,重199克,为诸钱之冠。大钱一出笼,立即引起物价飞涨,同时私铸也纷纷出笼。旧钱每千重120两,熔化可铸当千大钱三十。大利所在,使私铸数很快超过官铸。于是一年左右政府不得不停造当千、当五百的大钱,并用宝钞收回。此后又停铸并回收当百、当五十的大钱。当十大钱仍流通,但其价从当

五、当三,直跌至当二。咸丰还铸有当十铁钱和铅钱。咸丰时的钱钞制,币值级别多,币材种类多,份量变动多,钱文字种类多,其复杂繁琐超过了王莽 时代 的宝货制。

二、古代纸币的通货膨胀

(一)北宋的交子(后改为钱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约产生于太宗淳化年间(990~995年),开始由成都十六家富商联合建立交子铺,发行交子。天圣元年(1023年)成立益州交子务,翌年发行官办交子。交子发行以三年为一界,界满以新交子收回旧交子。每界发行控制在125万余缗(贯),以铁钱为钞本,币值较稳定,对经济 发展 起了促进作用。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年),因对西北用兵,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无钞本交子60万贯,以充军费。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8年),规定两界交子同时使用,引起贬值。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因对付西夏,增加发行额达到188万余贯,由于两界发行,实际数加倍,于是通货膨胀加剧。到北宋末徽宗在位时,政府滥发交子,交子信用下降,遂于大观元年(1107年)把交子务改为钱引务,改称交子为钱引。不久,河、湟的军费全仰发行纸币来解决。发行额达2655余万贯,由于两界发行,其数相当于神宗以前的42倍,一般贬值3/4,有些地区贬值90%,引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北宋政权在内外交困中终于走向了灭亡。

(二)南宋纸币有多种,主要是会子,绍兴三十年(1160年)开始由官府发行。在孝宗(1163年即位)以前发行额还有所控制,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开始两界并行,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又曾三界并行。到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8年)韩侂胄之流靠大量发行纸币作为军费,从此发行额扶摇直上。开禧年间发行14000万贯,嘉定年间(1208~1224年)23000万贯,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22900万贯,绍定六年32000万贯,嘉熙四年(1240年)50000万贯,淳祐六年(1246年)65000万贯。与此同时,会子币值也直线下降:乾道四年(1168年)一贯合铜钱770文,咸淳三、四年(1267~1268年)为75文,已跌到不足1/10。在此情况下,“市井视之,粪土不如,朝廷宝货,自轻太甚”(注:《可斋续稿》(后)卷三《救蜀褚密奏》。),“民愈不售,郡县科配,民皆闭门牢避,行旅持券终日有不获一钱一物者”(注:《宋史》卷145《黄畴若传》。)。到后来,一贯会子已不值一文钱。嘉熙三年(1259年)李韶概括说:“楮券日轻,民生流离,物价踊贵,遂至事无可为。”(注:《宋史》同上,卷423《李韶传》。)南宋政府到了崩溃的边缘。

(三)金代发行的纸币叫“交钞”。贞元二年(1154年)开始发行,以七年为一界,期满兑现或换新钞。从章宗即位时(1189年)开始取消七年为界,成为长期流通纸币,于是开始通货膨胀。明昌四年(1193年),官俸全发交钞,通货膨胀日趋严重。政府用种种办法限制铜币,强使纸币流通,结果铜币被纸币排斥,退出流通领域而贮藏起来。金朝最后二十年,经济凋敝,军费开支浩大,各种纸币轮番登场,通货膨胀更为严重。交钞发行时最高面额为10贯,贞祐二年(1214年)发行20贯至100贯大钞,不久又发行200贯、1000贯大钞。结果每贯交钞值不到一文钱,民间交易多用现钱。贞祐三年,改交钞为“贞祐宝券”,这时军费开支庞大,钞值猛跌,政府实行限价,造成商人罢市。贞祐五年,发行“贞祐通宝”,一贯当“贞祐宝券”一千贯,政府公认币值下跌至1/1000。元光元年(1222年),发行“兴定宝泉”,一贯折贞祐通宝400贯。翌年,改发绫印制的“元光珍货”和“元光重宝”。行之未久,银价日贵,民间多以银论价。政府规定买卖在银三两以下只许用钞,不准用银;三两以上,1/3用银,其余用纸币。此令一下,“市肆昼闭,商旅不行”(注:《金史》卷48《食货志》。)。金后期,“以万贯唯易一饼”(注:《元史》卷146《耶律楚材传》。),经济走向崩溃,金代也就很快灭亡了。

(四)元代货币以纸币为主,其纸币制度称为钞法。元代钞法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阶段。中统钞于中统元年(1260年)发行,以金银为本,钞本不许亏欠挪用,发行量严格控制。到忽必烈末年,信用有所降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发行至元宝钞,与中统钞并行,一贯当中统钞五贯,即承认中统钞贬值4/5。至元十年(1350年)又发行至正交钞,一贯合至元宝钞二贯,二钞并行流通。至元十七年(1280年)起,佞臣阿合马当权,为应付财政困难大量印钞,又动用钞本,便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行之未久,物价腾跃,价逾十倍,又值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而国用由是遂乏矣”(注:《元史》,卷97《食货志》。)。元政府自坏钞法,也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五)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设立宝钞提举司。翌年,诏命中书省主持造“大明宝钞”,同时禁止民间金银买卖,只许向政府换纸钞。大明宝钞不分界,不限时间,不定发行限额,也无准备金。这样发行后不久,由于投放太多,导致纸币贬值。如洪武十八年(1385年)2月至12月10个月中,发行宝钞6949599锭,每锭5贯,共34747995贯,合银3000多万两,而当时政府每年收入仅几万两,发行额相当于银的收入1000倍左右。从钞钱比值看,洪武八年(1375年)钞1贯值钱1000文,以后不断贬值,到宣德七年(1432年)值钱5文;弘治元年(1488年)值钱1文;而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仅值钱0.1文。实际上弘治以后,人民只用银和铜钱,不再用钞票了。明政府虽然多次下令禁金银交易,但用处不大。最后,政府不得不放弃禁用铜钱和金银的法令。

(六)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军费激增,国库枯竭,为“济国用之不足”,决定发行纸币。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两种纸币:一是户部官票,简称官票,又称银票,以银两为单位;二为大清宝钞,又叫钱票、钱钞,以制钱为单位。清政府本意是纸币“与银钱并重”,并规定出纳皆以五成搭用,但实际上政府自坏成法,收款时少收或拒收钞票,支付时多付钞票,造成钞价大跌。百姓持钞购物,商店不是涨价,就是匿货不卖。外国人则趁机以低价收购钞票,按五成去交关税。咸丰五年(1855年)官票一两,宝钞一千文都只能换京钱四、五百文,合制钱二、三百文。此后官票继续贬值,福建强制推行票钞,激起民变。至此,清政府下令课税停止收钞,只收实银,各项开支也不用钞。不久,随着咸丰帝去世,官票官钞也“寿终正寝”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 篇6

(1)我国古代的变法或改革的含义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某些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2)重要改革与变法

奴隶社会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封建社会先后有战国时期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北宋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等。(3)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主要类型

①按性质划分主要有: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②按目的划分主要有:富国强兵、争当霸主——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克服统治危机——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克服时代弊政、顺应统一趋势——周世宗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维护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按结果分主要有成功或失败两大类型。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等效果显著;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虽成效不一,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失败的结局。(4)我国古代改革的本质与规律

任何变革,从本质上看,都是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本不适应,这就必须对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根本的改革,具有革命性。改革的成功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而这类改革引发的斗争往往是新旧阶级间的斗争,异常残酷,常常伴随着流血冲突。另一种是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需要在维护根本制度的前提条件下,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的调整,具有改良性质。这种改革往往涉及到对封建国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利益进行再分配,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派的反对,容易失败。改革引发的斗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权益争斗,如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等。(5)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如王莽力图改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遭到失败。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代潮流,大获成功。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等。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措施与用人是否得当等。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负担与困苦。⑹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的规律认识与启示:

规律认识:王朝初期改革比较容易成功,中后期则常常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①新的封建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民起义猛烈冲击陈章旧制,旧秩序土崩瓦解,为新王朝的改革破除了阻力。而王朝中后期,政治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根深蒂固,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势力盘根错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②王朝初期,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而王朝中后期要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某些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调整及利益再分配,必然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③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改革的主将则缺乏这种权威。

启示: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②革除社会弊端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③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④改革必然涉及某些阶层的特权与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关于重要社会改革的规律与认识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改革,从狭义上讲,主要有姜尚改革、齐桓公改革、晋文公改革、七国变法运动(以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和金世宗改革等;从广义上讲,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得上改革。

2.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发展势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改革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改革的结局是或取得完全成功、或彻底失败、或取得一些成效但最终失败了。

3.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革弊标新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中还要注要用人。

4.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历史前进,加剧社会矛盾。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篇7

劣币驱逐良币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为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造铸局长提出, 也称“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的原理, 它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 在银和金同为本位货币的情况下, 一国要为金币和银币之间规定价值比率, 并按照这一比率无限制地自由买卖金银, 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格雷欣法则实现需要具备的条件: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

二、历史上的劣币驱逐良币

1、劣币出现的类型

(1) 钱体减重, 型制缩小秦朝时期半两钱重十二铢, 统治者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一面无限度地扩大铸钱的数量, 一面逐步减轻钱币的重量, 以方便用节省下来的金属材料, 再进行铸币。所以吕后时期的钱, 每枚大约只重二铢到八铢。汉文帝、汉武帝、隋炀帝时期, 滥发减重的铜钱, 导致物价暴涨。人民群众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 (贵金属含量高) , 使用成色低的货币进行市场交易、流通。

(2) 铸造大面额的钱币典型事例就是西汉时期的王莽, 公元7年到公元14年, 王莽一共进行了多次币值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 大面值不足钱, 小面值需钱。提高货币表面价值, 实际引起了货币的大幅贬值。“一刀平五千”是王莽在公元7年, 进行的一次币制改革时, 发行大额货币。他将一刀平五千的“一刀”二字错金, 并且当五千枚五铢钱使用, 因此“一刀平五千”也被称为“金错刀”, 同时还发行了契刀五百、大泉五十这种虚值大钱。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政权后, 进行了第二次币制改革, 废除“金错刀”和“契刀五百”这两种虚值大钱, 以及汉朝使用的五铢钱, 发行“小泉直一”, 这也直接导致了王莽政权信用的丧失。公元14年王莽进行了第三次币制改革, 将钱币分为六等二十八品, 使得币制更加混乱。王莽又废除大、小钱, 另推行五铢货泉、二十五铢货布两种。但货币换算比值仍不合理, 而且冗繁, 是一种露骨的统治阶级对老百姓的剥削。

(3) 钱币的金属成色被降低统治阶级为了敛钱, 因此会改变金属成分, 减少贵重金属的比重, 后期出现的铁钱、铅钱等说明了这一点。例如, 宋徽宗时期强行推行“夹锡钱”和“夹锡铁钱”。

2、劣币驱逐良币的形式劣币的出现, 往往会伴随着物价飞涨, 通货膨胀, 人们会选择贮存成色好的货币, 流通成色不好的货币, 进而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劣币驱逐良币大概有以下四种形式:

(1) 金银币互相驱逐在中国, 早在公元前2世纪, 西汉的贾谊曾指出“奸钱日繁, 正钱日亡”的事实, 这里的“奸钱”指的就是劣币, “正钱”指的是良币。

(2) 不足值铜币驱逐足值铜币当良币和劣币还可以共同等价的流通时, 流通界会逐步出现,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人民群众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 (贵金属含量高) , 使用成色低的货币进行市场交易、流通。许多商人甚至会以高价劣币换取良币, 并大量运钱出境。

(3) 铁币驱逐铜币五代十国时期, 铁钱曾被南唐李后祖用于和铜币并行于市场, 藏匿铜钱成为民间流行的事情, 有人会为换取一个铜钱, 而花去十个等额的铁钱。

(4) 纸币驱逐铜钱进入了纸币流通的时代, 货币的不足值性更加明显, 纸币的成本低、便携等优点使得铜钱退出了市场。在现今社会, 例如香港流通货币中, 同时有十元纸币和十元硬币。由于十元硬币较容易伪造, 而且较重, 携带较不方便, 被视为劣币。如果一个人同时有十元硬币和纸币, 他会优先使用硬币, 导致劣币流通量较良币高。

三、劣币驱逐良币的启示

劣币驱逐良币, 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开始时, 统治阶层会垄断货币的发行权, 强制人民使用劣币, 为国家财政提供方便, 但要注意, 如果无休止的剥削人民, 那么, 良币和劣币会各行其是, 甚至会出现旧王朝的覆灭与新王朝的诞生, 新的王朝来整顿规范市场上的货币制度。正如马克思所说:“几百年来君主不断伪造货币, 是铸币重量实际只剩下一个个名称”。不论货币是减重、虚值、还是成色降低, 都是货币材料的价值远远低于法定价值, 这产生了货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的相脱离。正如马克思所说:“同名的货币, 具有了不同的价值, 因为重量不同了。作为流通手段的金同作为价格标准的金偏离了, 因此, 金在实现商品的价格时不再是该商品的真正等价物。”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所谓的劣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从货币的长远流通与稳定流通来看, 经济规律会使得良币回到交易市场上, 剥削人民群众的货币制度必将被取代。

摘要:本文首先解释了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 并分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条件和基础。其次, 阐述了我国历史上劣币出现的类型, 以及劣币驱逐良币的表现形式。最后说明了劣币驱逐良币对我们的启示。本文结论, 通过考察中国货币史的发展以及朝代的更替, 认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于我国, 而且这种现象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只有在合理的货币制度下, 国家必须有更加有力的手段保障其法偿性, 符合经济交易需求的货币才能被长久的使用。垄断货币发行权而剥削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做法是有限的, 这种做法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关键词:劣币驱逐,良币,法偿性,中国货币史

参考文献

[1]、蒙代尔《格雷欣法则在货币史上的运用和滥用蒙代尔经济学文集 (第六卷) 》[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M]人民出版社1984

[3]、周骏王学青《货币银行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郝峪铎对中国铜铸币时代通货膨胀的思考[J]时代金融2008

[5]、陈彦华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现象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6

[6]、祁继华中国铜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从金融学角度分析通胀历史及其现代意义[J]经营管理者2010

中国历史上的奇迹 篇8

中国的钢铁奇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第一块铸铁实物始于公元前513年,到公元前2世纪时钢的生产开始了。不过,即使缺乏详尽的数据,公元800年至1100年之间,工业的惊人增长也似乎是不容置疑的。罗伯特·哈特韦尔在其很有影响的一篇论文中估计,公元806年至1078年之间,中国的人均铁产量增长了六倍。就年生产总量来说,806年生产了1.35万吨的铁,到1078年差不多有12.5万吨。这种增长率英国人在约7个世纪后才能与之相媲美。

同样令人关注的是生产技术的发明。中国人生产出各种类型的铁制工具,用铸铁锻造铲和犁铧(以及大炮),同时生产熟铁用于制造刀具(比如刀和剑)。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欧洲人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用了熟铁。而铸铁性能要优越得多。

另一个显著的创新是11世纪时用焦炭取代了木炭。这非常有意义,因为欧洲中心论坚持认为,这是由几个世纪后的英国人首先实现的。纺织业成就令人瞩目,是宋朝奇迹的另一个特点,而这常常被归功于18世纪的英国。中国的丝绸工业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开始了,可以考证的是,纺织业领域最先进的工业技术革新是生产麻织品和丝绸的水力纺纱机的广泛采用。

欧洲的水车先是用来碾制谷物,1025年前后在德国南部首次用于铁的生产,而早在公元31年,中国就发明了水车来推动鼓风炉风箱。更有意义的是,在水力风箱中活塞杆和传动带的使用与蒸汽机的原理极为相似。此外运河和水闸也是重要的革新(后者发明于公元984年)。沿着运河运输的煤、铁和钢能够运送到国家的南部,这对于中国工业奇迹来说至关重要。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大概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开采了石油和天然气,并应用于燃料、烹饪和照明等领域。

宋朝一项非常重要的革新就是以货币为基础的税收体系的创立,尽管9世纪左右发明了信贷的纸币(“飞钱”),但到10世纪初它演变成了一种作为交换媒介的“真正”纸币。到1161年时,国家一年就发行了一千万张纸币,重要的是这些具有开创性的发明后来被欧洲人所模仿,但英国的广泛使用却晚至 1797年。

宋朝高度商业化的有力证明就是城镇和大城市的崛起。斯波义信(日本经济史学家)指出,城市化在中国不仅比欧洲更明显,而且中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例如,杭州的人口约在150万至500万之间(因估计存在差异)。

货币经济发展与其他的关键创新密切相关:印刷术和造纸业。值得注意的是,纸被巧妙地用于各种用途。对书籍的大量需求也刺激了中国的造纸业。

中国在公元6世纪时就差不多拥有了英国在18、19世纪与农业革命相关的所有成就。正如罗伯特·坦普尔所指出的:说中国处于今天美国、西欧的地位,而欧洲处于(今天)摩洛哥的地位一点也不夸张。18世纪前欧洲原始的、惨淡的农业,与公元前4世纪以后先进的中国农业是简直没有可比性的。

事实上,就连一个欧洲中心论的历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宋朝时期中国农业的优势,“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直到20世纪才达到12世纪时中国的水平。中国农民比他们的欧洲同行享有更高的收益率。此外中国的农业在接下来的七个多世纪里仍然让人敬佩。

弗朗西斯·培根在其名著《新工具》中指出,三项最重要的世界发明就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令人注目的是,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发明。或许中国航海革命最引人瞩目的方面是船舶的发展,这包括它们的规模和数量。直到1588年,最大的英国船排水量仅为400吨,这与早得多的载重量超过3000吨的中国帆船相比,就相形见绌了。在8世纪,大约有2000条船只在长江上航行,它们运载的货物总量约相当于1000年后英国商船运载数量的1/3。

欧洲中心主义对欧洲人的军事天赋大加赞美,据称他们发起了第一次重大的“军事革命”(1550-1660),重大的技术突破是在火药、枪和大炮上。但所有这些首先都是中国在850年至1290年间“第一次军事革命”时发明的。尽管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到10世纪初它才应用于投掷火弩,到969年才用于火箭,到1231年被用于炸雷与火铳,到14世纪时被用来制作地雷和水雷。大约1288年时,一种被称作震天雷的粗制大炮被发明出来,这比欧洲第一门大炮早了约38年。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的军事革命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是它的海军,宋朝海军可能拥有多达2.05万艘船只。这支中国舰队能够摧毁任何一支欧洲军队,甚至很可能是整个欧洲联合海军力量。

上一篇:北京冬奥会观后感400字下一篇:心理委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