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化史(精选8篇)
1、总结归纳20世纪10-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起了哪几次有关东西文化(中西文化)的争论。列举每次争论双方的代表人物、主要的观点,以及每次争论的结果。
答:发生了四次有关东西文化的争论。分别是:关于 “问题与主义” 的争论;关于 “东西文化” 的争论;关于 “科学与玄学” 的争论;关于“中国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的争论。
1、关于 “问题与主义” 的争论
“问题与主义”之争, 是五四时期中国第一次关于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思潮的公开论战, 论战的双方分别以李大钊和胡适为代表, 论战的中心内容是围绕中国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以及走怎样的救国之路等问题而展开的。这次论战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胜利而告终, 并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关于“东西文化”的争论
辛亥革命后伴随着封建帝制的复辟,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又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激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竭力宣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向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冲击,由此引发了这次东西方文化论战。论战始于1915年迄于1927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五四前夕,讨论主要集中好难过于比较东西文化优劣方面,罗列各种现象,从而引申出东西文明的异同。第二阶段:1919至1921年,围绕东西文化能否调和展开,第三阶段:1921年至1927年。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与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相继发表,梁启超认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而梁漱溟也认为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以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派则批判二梁观点,使东西文化之争进入了一个新高潮。争论重点又回到东西文化比较的老问题上,但论战的深度与广度已大大前进了一步,并且开始关注东西文化如何结合的实践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的东西方文化论战是在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为代表的西化论者和以杜亚泉、章士钊、梁启超、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展开的围绕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新旧文化关系看待和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等问题延续十余年的思想大论战。其实质是中国封建文化和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斗争。这场大论战尽管无法解决提出的所有问题,但争论本身则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科学与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作出了贡献。
3、关于 “科学与玄学” 的争论
“科学与玄学”(也称 “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是由张君劢的《人生观》一文所引起的。1923年2月14日, 张君劢应邀在清华大学作关于人生观问题的演讲, 他有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人带来的精神幻灭, 提出了重建 “精神文明”的问题, 认为科学只能指导物质文明, 不能指导人生观。此文一出, 即遭到了地质学家丁文江的反驳。于是, 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和以丁文江、胡适为代表的科学派之间围绕:关于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关于对科学与西/
5方文明的认识问题;关于对中国文明的态度问题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论战。“科玄论战”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关于科学与人生观关系问题的大讨论, 在实质上反映了两种社会改革方案和两种社会思潮的对立。玄学派否定现代科学的作用和反对西方现代化的道路, 这无疑是错误的。当然, 科学派也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
4、关于“中国本位论”和“全盘西化论”的争论
1935年1月,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引起本位文化派和西化派的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对中国实情的分析、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以及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与此同时。西化派内部围绕全盘西化问题也有激烈争论。
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的主要观点有:
1、中国一切落后,西方一切比中国先进„„ 4.中国固有文化应予以否定,它不能成为新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主张抛弃中国传统文化,提出“我们的唯一办法,是全盘接受西化”。以十教授为代表的“本位建设派”认为:中国有它的地域和时代的特殊性,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各有优劣,因此主张我们的文化建设就应该是:“(针对传统)不守旧;(针对西学)不盲从;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验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这场文化论战对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西化与现代化等问题的认识有了进步。
2、总结归纳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华的文化侵略政策及其表现,以及解放区(抗日根据地)、国统区抗战文化的概况。
一、日本对华的文化侵略政策及其表现
1、政策
1938年7月,日本五相会议制定了所谓《从内部指导中国政权的大纲》,其指导方针为“对于抗日思想泛滥的现状,必须一面以威力为后盾,打开局面,一面提高国民经济,收揽人心恢复东方文化,确立指导精神,恩威并施,以促进一般汉民族的自发的合作。”
1940年12月10日,在日本侵华派遣军的“战略指导”中明确列出“思想指导”政策:“解决这次事变之指导精神在于,以日满华亲善合作为直接目标,以从道义上复兴东亚为终极目标”,“使现地中国方面的思想统一于东亚联盟思想,击破敌方抗战思想,驱逐共产思想。”
1941年1月25日,由军部制定的“对华思想指导要领”为:“因展开思想攻势,对反对派势力展开积极的斗争,有效地对地方进行渗透,瓦解敌之军、政、民抗日意志,以促进事变的解决。”
2、表现
A 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劫掠与摧残
(1)、日本对华文化摧残最为显著的就是对文化名城及古建筑的破坏。(2)对中国文化珍宝的掠夺则是日本对华文化劫掠的重点之一。(3)对图书的毁坏与掠夺是日本对华文化劫掠的重中之重。(4)日本对华文化侵略重点之三就是有计划的摧毁中国的教育、文化和学术机关。
B 日本在华实行文化专制与奴化教育
(1)强化、美化侵略宣传。(2)控制传播媒介。表现在:第一,日军自办、扶植各类媒体,占领宣传领地。第二,严格推行审查制度,实行文化专制。(3)推行奴化教育。首先,在日本军国主义授意下各沦陷区均有奴化教育方针。其次,对沦陷区教材进行篡改和删减,凡含有民族国家意识,或足以引起民族国家仇恨的内容,一律加以删改。再次,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全力推行日语。最后,对教师进行亲日训练。(4)迫害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5)进行思想腐蚀,日军使沦陷区到处都是黄赌毒,极大的破坏看社会道德,腐蚀了民众的心灵与身体。
(6)利用宗教辅助侵华。
二、解放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抗战文化
(一)抗日新文化社团的发展
1936年11月,陕甘宁边区出现了第一个抗日文化社团“中国文艺协会”。1937年上半年,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建立统一战线后,在延安成立了“特区文艺界救亡协会”,根据地第一个具有明确抗日目的的文化社团诞生。接着,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的12月11日,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社团,其下属的社团有“诗歌总社”、“文艺突击队”、“大众读物社”等组织。1938年9月,又成立了第一个覆盖全边区的文化社团“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战联合会”。
随着占日战争的进展,很多文艺工作者陆续从各地来到各抗日根据地,他们与当地的文艺工作者相结合,积极参与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使抗日文化社团在哥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起来,并呈现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各根据地自己建立的文化社团,第二种是各根据地专业文化工作者自由组合而建立的文化社团,第三种是作为全国性协会的分会而建立的文化社团。
这些文化社团,先后创办了《苏区文艺》、《边区文艺》、《大众文艺》等众多的文艺刊物,既宣传了抗日文化,又促进了解放区文艺的发展,对推动抗日根据地的群众文艺活动做出了许多成绩。
(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
针对根据地文艺运动状况和争论的种种问题,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以文艺“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为全篇的中心思想,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讲话》还在文艺的典型性问题、普及与提高问题、文学遗产的继承和革新等问题上,作了精到的论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开辟了中国革命文艺的新阶段。○2解放区的群众文艺运动走上更高的发展阶段。○3新文艺迅速成长起来。
(三)旧文艺的改造和新文艺的推广
1、在戏剧方面的成绩
在根据地的戏剧大众化运动中,形式最活跃、规模最大,并具有创新意义的首先是新秧歌运动。新秧歌运动最早出现于陕甘宁边区,由鲁迅艺术学院的艺术
工作者利用花鼓、大秧歌等民间娱乐形式上街宣传而开始。在秧歌剧普遍开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群众所喜爱的新戏剧,如《兄妹开荒》、《白毛女》、《血泪仇》等,为新歌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旧戏剧改革上,延安平剧院演出的京剧《逼上梁山》,被毛泽东誉为“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
2、在小说方面的成绩
生根在劳动人民中文学家赵树理,写出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优秀作品。还有刘白羽的《龙烟村记事》和周而复的《开荒篇》等。
3、在诗歌方面的成绩
艾青在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写出了《毛泽东》和《雪里钻》等许多诗作,显示看作者与之前不同的艺术风格。田间写出了许多充满战斗激情的短小精炼发“街头诗”和一些长诗。柯仲平的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长叙事诗。其他如木刻、漫画等也努力反映革命群众的火热斗争生活。
三、国统区的抗战文化
(一)国统区的抗战文化
1、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文化政策
(1)自抗战爆发至武汉失陷期间,国民党抗战文化政策
一是鼓励并参与文化团体、机构的设置。国民党于1938年初,决定在军委会下设政治部,政治部下设四个厅,第三厅管宣传文化。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的成立,是全国文艺界乃至整个文化界广泛的统一战线形成的重要标志。
二是放松对新闻出版的管制。《抗战建国纲领》的出台,放松了对人民的言论、出版等管制。使得各种抗日救亡和进步的报刊纷至沓来。
三是确定“战时需做平时看”的教育。1937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术需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有以维护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一方面采取了些战时的教育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强调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
(2)1938年春,国民政府实行专制政策的表现A,设置专制文化机构。B.颁布一系列文化专制法规。C.制定专制的“文艺政策”、压迫和扼杀进步文化团体。随着文化专制政策的出现,国统区进步文化界同文化专制政策展开了斗争:他们A强烈呼吁思想、言论和出版自由B.深入批判国民党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文艺政策”。C.坚决抵制法西斯主义的书报审查制度。D努力扩大文化统一战线队伍。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政策斗争的还有其深刻的意义。
3、国统区的抗战文化成就
① 小说方面的成就
有艾芜的《咆哮的许家屯》(1933年)、萧红的《生死场》(1935年)和沙汀的《淘金记》等。
② 剧作方面的成就
“九·一八“以后,田汉等就创作了多种宣传抗日的话剧,如《战友》、《回春之
曲》等。在从1935年底形成的国防文艺运动高潮中,国防戏剧尤为活跃。田汉的、阳翰笙、尤兢、凌鹤等人都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打回老家去》、《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剧,更直接也更强烈地反映了人民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要求,收到巨大的宣传鼓动效果。1936年11月,夏衍的国防剧作《赛金花》上演,等等
③ 电影方面的成就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不久,上海各影业公司即很快推出一大批反映十九路军上海抗战的新闻纪录片和动画片。此后,由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或影响的上海电影界,拍摄了一大批抗日救亡题材的优秀影片。其中有《共赴国难》(1932年)、《桃李劫》(1934年)、《风云儿女》(1935年)等。与电影剧作密切相连,一批鼓舞人心的抗日救亡歌曲创作出来。《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桃李劫》中的《毕业歌》这两首歌都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1938年1月到10月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中制”、“中电”、“西北制片厂”共拍摄了诸如《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风雪太行山》等影片还有纪录片和新闻片以及一些卡通片。④ 诗歌方面的成就
革命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于1935年发起“国防诗歌运动”,出版了《国防诗歌丛书》。郭沫若收在《战声集》中的许多诗篇。艾青的《向太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火把》等诗集。
⑤ 优秀的杂文
重庆《新华日报》副刊与成都《华西日报》的“艺文志”,都是以刊载杂文著称的。在散文与报告文学方面,有郭沫若的《沸羹集》、茅盾的《时间的记录》、周而复、刘白羽等集体写作的《海上遭遇》等。
一、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文化、快餐文化独占鳌头,曾经那些耐人寻味的文学经典已经逐渐退居幕后。尽管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身赋有的特性使它魅力非凡,教学内容也较为新颖,但由于文学被时代边缘化,不是特别受学生青睐。因此,对于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促进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迫切任务。
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如今,微信、微博成为大学生读者的时尚新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完全可以抓住大学生这一阅读心理,通过微文化的途径传播文学经典,有意无意地渗透进大学生的心田,提升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领悟力和感受力,培养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素养观。
微文化参与者的主动性、随意性和自由性,有利于各参与者的互动。只要教师稍微加以引导,完全可以很好地促进课堂外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微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还有利于促进静态的、平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富有动感和立体感。此外,微文化信息浏览方式便捷,不受时空的约束,传播广,扩散速度快,能更高效地提高文学经典的教学效果。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的契机。
二、微文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模式的创新
微文化时代背景下,各种微载体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方式。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多篇幅较长,大学生由于对文学兴趣本身就不高,再加上就业压力带来的各种考证挤压了学习时间,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文学,很难深入理解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微文化的出现,为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了解提供了便利。
(一)微媒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提供信息技术阅读平台
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阅读、微书评等微媒介打造“微”平台,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展示窗口,借助无处不在的微媒介的“微”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文学经典。当然,这种方式主要在课堂外进行。
如通过建立微信群、发布微电影、推行微阅读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微”方式参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讨论中,如对鲁迅小说的评价,对路遥《人生》的品析等。充分引导学生在阅读原作的基础上,掌握鲁迅小说的思想价值、艺术特点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及文学意义等。阅读过程中,有些作品还要引导学生细心揣摩作家的创作思路、创作风格和语言特征。每次通过一个专题内容的发布,引导学生慢慢培养文学鉴赏的能力,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提高,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文学鉴赏习惯。而这样的方式,于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微媒介增强师生课后互动效应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课后作业、课外答疑等,教师都可以通过微媒介采用图文并茂的文字发布出来,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如授课教师通过建立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经典”阅读的微信公众号,同时开设相关资料下载、课后答疑、课程微视频等栏目,并经常更新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学生通过订阅此公众号,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和复习题,还可以很方便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这种方式比起课堂教学,完全不会受时间的拘束,也不用太多顾忌公众场合说话的尴尬与约束,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率性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更清楚掌握学生对课堂情况的了解,从而适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实现师生双方双赢模式。
(三)加强“微文化”建设
从微文化角度突破常规进行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模式,既传授文学知识,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微文化”建设,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媒介阅读素养教育模式。
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尤其善于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获取最快速最便捷的信息资源。但大学生由于自身阅历有限,很多时候对于鱼目混珠的众多信息难辨真假,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的状况。对文学经典的认识大多也流于肤浅,容易被网络中出现的良莠不齐的文学评析、文学现象所迷惑。因而,在微文化背景下,合理引导大学生运用新媒介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的学习,提升大学生媒介阅读素养刻不容缓。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媒介阅读素养为主题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微文化讲座。开展高品位、高质量的以媒介阅读素养为主题的微文化竞赛活动,如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微书评竞赛活动。这样有针对性地引导,势必对大学生阅读经典起到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同时,建立保障和监管机制。教师要加强新媒介技术运用能力和文学经典的写作编辑能力,并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确保其运行安全、健康,以便可持续地发展。
综上所述,微文化时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教学探索提供了契机,如何与时俱进地伴随网络载体变化,利用好微载体平台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与教学,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这是当今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2]陈业林.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学报,2014(06).
[3]安瑛.信息技术对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促进[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4]王慧姝.微文化时代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范式——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论坛,2015(01).
如果做一些学术归纳的话,我们可能会从全球的角度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地缘文化和这些画家共同构成的特征,这是我们今天的一种学术敏感性。如何梳理从徐州走出来的画家,如何发掘这些画家中所共同体现出来的特征,这是学界的一个使命,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一个很好的命题。
本期话题,我们就地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美术这个命题进行深入讨论研究,相信会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
徐州这个地方,地处南北之间,是黄河流域,又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的江淮这么一块地方,它既有北方的那种宽博豪放的地域特点,又不乏南方那种温润、细腻的东西。因为它是南北之间,这种地域特点肯定也影响到它的人文状况。徐州这个地方整个审美的趋向是崇文尚武,这也是徐州人的性格特点。那么崇文的性格,来自它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尚武呢,来自于这个地方的灾难,黄河十几次的改道,使这的老百姓特别能够吃苦耐劳,地方的风沙也不小,土地也说不上肥沃,跟江南的那种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相比,它的条件比较艰苦。这种艰苦,陶冶了这个地方的文化性格,这个性格是坚韧,彪悍,比较强势,所以有尚武这个基因。崇文尚武这四个字,很准确地概括了徐州的文化传统,这样的文化传统肯定影响到艺术家。崇文就要读书,尚武就是他骨子里有一种粗犷的彪悍的因子,这是一种审美倾向。徐州人有这种审美取向,从画像石里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是有渊源的。所以徐州的画家,应该是南北画风兼进,审美眼界兼容,是这么一个特点,这也正是可染先生的画风,也是朱德群的画风。这两个人一个是中国画的代表,一个西画的代表。徐州一大批画家都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元素,这是徐州一个绘画整体的特点,一个共性的东西。
徐州文化艺术有很质朴很厚重的一面
刘墨
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文化学者
徐州从地理上来讲,是一个概念;从文化和历史角度来讲,是一个概念;从交通或者从战争的角度来讲又是一个概念。在这些概念里面,我觉得徐州都是不可忽视的。徐州起源非常的早,可以在最早的历史典籍里面找到徐州这两个字,尽管可能它的疆域和今天的疆域不太一样,但是它作为一个概念,作为一个大致的位置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刘邦就是徐州人。如果今天说徐州是汉文化的起点,那么可能会有人反对。因为在今天的徐州已经找不到这么多所谓的起点,除了一些画像石留下来之外,比如说,著作,比如说人物,比如说思想各个方面,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从这点来讲,首先让人民从艺术的角度,或者从绘画、书法的角度,来重新发现徐州,来重新给徐州做一个更好的评价,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一个人如果他是出生在徐州,或者说他的童年是在徐州度过的,这个记忆是永远抹不掉的。从这点来讲,李可染是徐州人,王子云是徐州人,朱德群是徐州人,还有王肇民是徐州人。当你把这些徐州人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确是和浙江人、上海人、湖北人,和广东人是不一样的,尽管他们可能生活在这些地方,甚至他可能和北京人、天津人也不一样,所以这个不一样里面怎么寻找属于徐州的这么一个特点,这个我们可能还是需要做出更深一步的研究来看。但是大致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格调都很重,不是以奇取胜,他们都是踏踏实实的,有一种重大的气象在里面,有一种厚重,甚至有一种质朴。从徐州的城市,从语言,从举止,从衣着里面你可以看出它和其他的城市不一样的,他仍然有他很质朴的一面,而很质朴的一面这应该是汉文化里面非常重要的。
徐州“八大家”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最好例证
田秉锷
文化学者 作家
徐州这块土地有山有水,得天独厚。我们经常讲,中国文化是河流文化,黄河,长江,淮河都是摇篮。其中有一条河流,从泗水县发源,西出曲阜、南走济宁、沛县、徐州、邳州、睢宁、一直流入淮河,这条河就是“泗水”。泗水在徐州文化史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国人眼中的四条大河(江、河、淮、济),泗水就天然地沟通了三条。再加一条“汴水”,“汴泗交流”的“金三角”地位,造就了徐州的通达天下。可以想象一下三、四千年、或五、六千年前的徐州及徐州人,他们从来都和外部世界密切联系着。不是说徐州人他自己想有气度,这个交通优势,就让徐州人不再闭塞。近百年时间,徐州出了八个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的艺术家,如李可染、王子云、朱德群、刘开渠等先生。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在文化转型阶段实行对接最好的例证,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化的传承中间寻找他们成功的秘诀。在民国时代,他们走出徐州,此后有的又走出国门。他们达到了“国家层次”和“超国家层次”。因为那时相当闭塞,谁能得风气之先,谁就可能成为第一批的探路者和实践者。他们无一例外地接受了外国的文化辐射,但传统是他们的“根”,中国根基,世界胸怀,全球眼光,实现了中西合璧的完美过度。这是他们成功的根本,当然也是徐州这个地域所带给他们的基础。
画派的形成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张晓凌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博导
从中外美术史来看,一个画派的形成绝对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说是按照哪一种模式来形成才是正常的、才是自然的,这个恐怕中外情况都不一样,没有共同的模式。近百年来徐州美术的精英人物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以这个为文脉构建当下的一个画派,作为画派的一个学理依据,这一点我非常理解。对于徐州打造“彭城画派”, 我觉得第一有这个底蕴。第二个呢,我觉得有这个必要,因为徐州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要地,它的文化源远流长,它有这个底气,我们常常说汉唐雄风,就是这个徐州的艺术家和它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就是它做东西首先不是南方文人中的那种灵动那种内敛那种含蓄,它不是,它是张扬的、它是沉厚的、它是具有历史感的,这就是汉唐文化和两宋以后文化的重大区别。徐州的艺术家不管是王子云也好,李可染也好,朱德群也好,朱丹也好,我觉得他们身上共同的东西就是来自徐州几千年传下来的那种血脉,就是深沉博大,以浑厚博大为基础,这个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徐州这块土地产生的艺术家呢,它具有可辨识性,从精神上、从观念上、从视觉语言上乃至人品上,他都有一种可辨识度,你都能感受到。这一点我认为徐州的艺术家或者在徐州呆过,或者徐州籍的,或者在徐州出生的艺术家,只要和这片土地发生关系了,他一定会带着土地的痕迹在里面。
nlc202309051211
徐州是研究美术史不可忽略的一个地方
赵力忠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著名评论家
说到中国美术史,江苏和浙江这都是美术重镇。你要提起江苏来,人们再往远的走,“吴门画派”,这是对中国历史,一直到现在还是有深远影响的;往近的走,就是“新金陵画派”、江苏画院钱松喦他们那一批老先生,傅抱石为首的。所以大概由于是南京啊、苏州啊这一带太强势了,所以提到江苏的时候,人们往往想不到徐州。可是你静下心来研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徐州是研究美术史不可忽略的一个地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近百年美术史上好多大人物、大家,都是从徐州培育出来的,都是在徐州这块沃土成长起来的,比如我们说的“八大家”,像朱德群这些人,这是在海外都有一定影响的;像李可染这些人,这都是中国百年美术顶尖人物,是国际性的,属于代表国家美术形象的人物。所以,徐州这块沃土,它是一个温床,就是它培育了这些人,而这些人直接带动了中国百年美术的发展,也可以说,如果中国百年美术中把这些人物去掉,中国百年美术就损失了一大块,它的光彩就减弱了很多。
徐州是一块非常有艺术气质的土地
吴洪亮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著名理论家
徐州这片土地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五省通衢,是一个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南北交汇之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生成了这么多的艺术家,我想不是偶然的现象。这么多大师级的人物在徐州生活,在这从艺,徐州作为中国的一片很重要的艺术热土,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这些艺术家还是不同门类的,张伯英先生是书法家,李可染先生是国画家,虽然李可染先生早年是学油画的,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两位很重要的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和王子云先生。尤其是这两位雕塑家,我在做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之前,做了很多年的雕塑研究工作,应该说刘开渠先生是中国,尤其是新中国雕塑史中非常重要的开创性的人物。而王子云先生早年去西部的考察以及他做的那些文献,对中国美术史的梳理也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那么再有一点就是刘开渠先生是中国美术馆的第一任馆长,开始创业,建立中国美术馆的这样的一个行业体系的重要人物。还有朱德群先生,在法国的两位华人艺术家一个是赵无极一个是朱德群,应该说是熠熠闪光的。尤其是他开创了具有东方精神的抽象绘画,在二十世纪到今天他在中国美术史地位,当然还不止中国美术史,应该在国际的美术史上都有很高的声誉。所以总体看来徐州这片地方它是非常有艺术气质的一块土地。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徐州艺术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博导
徐州出了这么多美术方面的大师大家,确实让人感到很吃惊,徐州地方政府投入财力和人力做这个展览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文化资源,像徐州有这么好的艺术资源,如果得到很好的开发,对提升徐州的文化、城市形象是很有必要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的过程中,徐州的艺术家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像李可染、朱德群和王肇民的作品,它不仅是徐州的而且也是中国的,基本上也是世界的,因为它里面融合了很多西方的因素。所以我觉得借助徐州的美术来推广徐州城市形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它与当代的关系,不要把它做成一个地方化的城市,而是要把它做成国际的城市,这样的意义就会更大一点。
整个徐州美术是均衡发展的
宋玉麟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著名画家
从美术这个大的角度来讲,应该说徐州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地方。从江苏美术的角度讲,苏州徐州,一南一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苏州的美术创作,在江苏举足轻重,徐州的美术也是一样。整个徐州的美术是均衡发展的,书法,绘画,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还有美术理论,它整个是一个均衡的发展,这个在我们江苏省是非常突出的,能和它媲美的也就是苏州。所以这个江苏的一南一北是底蕴非常深厚的,人才荟萃的一个地方。去年徐州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一个叫汉风墨韵的展览活动,打出“彭城画派”,我认为是非常适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这对今后徐州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第二个是要吸引人才进来。我们都知道,“彭城画派”的领袖是李可染大师。可染先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由他当“彭城画派”的领袖,这是非常好的,有利于这个画派的发展和对外宣传。通过“彭城画派”这样一个命题,对今后徐州的美术创作有更好的前景。
徐州美术从古到今人才辈出
孙晓云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去年下半年,徐州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叫“汉风墨韵”的展览,把我们美术馆基本上楼上楼下的几个展厅全部都占满了。一个城市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这样一个庞大规模的展览应该还是第一次。展览分为四大块,有这个遵循了历史的渊源八大家,还有作为“彭城画派”代表人物的李可染大师,还有就是全国徐州籍的美术界的代表人物,第四部分是当代徐州本土作者的书法,国画。从这四个方面整体展示了作为古彭城徐州这样一个既具有历史渊源又具有现代创新城市,近百年的美术面貌。所以在当时江苏省美术馆展览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看的人很多。徐州美术从古到今都是人才辈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还是当代都是大师辈出,是人文辈出的城市,所以能够在中国美术馆有这样的展示这对徐州将来的美术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同时我也作为家乡人,作为江苏人,能够为“彭城画派”提前展示感到一种荣幸,我也相信彭城画派将来会在全国造成更大、更广阔的影响。
“彭城画派”是有它发展的依据的
尚辉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著名评论家
客观来讲,“彭城画派”是有它发展的依据的。虽然从古至今,没有出现过“彭城画派”这样一个词。但是,至少在20世纪以来,徐州走出这么多画家,这些画家不管是从事中国画、油画、版画还是雕塑,还是水彩,但是他们的个性、风格,包括这些个性、风格的集群,如果做一些学术归纳的话,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的。这些共同的特征,我们暂且可以用“彭城画派”来概括它。我个人认为,古代没有出现的画派,并不一定就不存在,正是因为今天文化的发展,我们可能从全球的角度从全国的角度来显示地缘文化和这些画家共同构成的特征,这是我们今天的一种学术敏感性。所以,如何梳理从徐州走出来的画家,如何发掘这些画家中所共同体现出来的特征,我觉得这是我们学界的一个使命,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一个很好的课题。为什么徐州能走出这么多的画家,别的地方没有呢?如果从文化学、美术学的角度看,这就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个话题,这次提出“彭城画派”,这是给我们美术界,至少是给我们学界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命题,我们可以对这个命题进行很好的讨论,进行很好的研究。所以我觉得“彭城画派”是我们当代艺术家对已有的美术史现象做出的直觉的判断和归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养育人的肉体,更滋养人的精神和灵魂。中国的传统 文化是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的综合结果。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特别注重道德修养。修身是立身之道,也是立国之道,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 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是实现人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的 统一及协调发展。孔子的儒家学说,确定以“仁”为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以 “礼”为行为规范的道德模式,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实现定位在对他人、对群 体、对社会的关爱和奉献上。这一传统的积极意义在于造就了无数个像范仲淹那 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仁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极 为深远的影响。这些优秀道德规范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仁的思想是有古代的大教育加大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他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但在今天看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都长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仁者,爱人”,儒家思想首先强调家庭内部的和睦有序,强调家庭内部的父子兄弟的有序关系。儒家思想还把家庭内部的感情 交流推广到整个社会的人际交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爱护。“己所不 欲,勿施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儒家思想强调换位思考,从别人的立场为对方 考虑,这是人际交往的理想境界,是我们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要求“克己复 礼为仁” 孔子的“仁”与“礼”是紧密联系的。“礼”是指统治制度,包括各 种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些特性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会出现一些以前社会所没有的特性。但是,无论社会是怎么发展,有些东西在人的内心是永恒的,历史的思想我们可以按照当今的时代背景重新加以解释,它也能发挥时代的光芒。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政治发展阶段中对孔子仁的思想采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的态度,可以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提倡“天人合 一”,即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在尊重与保护自然中谋生存,求发展。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 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扬“和为贵”、“和 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为此,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赢的“和合”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中华文明自上古诞生之日起,就如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绵延至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 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
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并强调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前提是要确立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学习西方”的文化氛围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以某种程度的文化不自信为前提的。那么,当下我们如何才能坚定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呢?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孕育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承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精神基因,具有厚重的历史优势。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思想智慧,生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经过世代传承锤炼,汇集成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精神追求的文化传统和中华文明,不仅创造了对本民族发展壮大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历史辉煌,也成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根本的文化遗传和精神基因。诚然,传统文化毕竟形成并适应于封建社会,确实存在某些需要加以摒弃的东西,但文化传统却是熔铸于我们的血脉之中,是不断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使之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流向。文化传统是我们文化固有的根本,割裂或忽视文化传统,就等于割断了精神命脉,就会导致“民族自我”的丧失和自身文化价值的不自信。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凝聚了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精髓,并赋予了时代性的创造转换,进而成为当代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基础。例如,“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精华和传统美德就是涵养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源泉。承接了文化传统根本精神基因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必将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文化认同,正如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解放的先进思想文化内涵。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或民族进行文化借鉴时都有一个筛选、内化的过程,国情决定文化选择。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大工业开辟世界历史的结果是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的使命担当使觉醒的国人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历程。此后,西方许多思想学说陆续在中国登场,但都没能使中国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最终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壮丽的日出,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出路,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共产主义理想和崭新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小康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建设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的诉求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在近代以来“中国道路”的探索中实现了汇通与融合。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时代性、科学性等先进的思想内涵,使中国人民在精神思想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步生成的,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先进的思想内涵。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延展了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在艰辛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传统。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都以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奋斗精神和伟大的创造精神等彰显了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是表征一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丰碑。革命文化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民主自由等的实践探索和价值追求。它直接影响和塑造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风尚、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这种影响和塑造的凝聚升华和思想结晶。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革命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文化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的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等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无不是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理想信念、创造精神等先进本质和精髓的当代发展和弘扬。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生成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强大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精神体现。从根本上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根植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文化不自信,根本原因不在于“西洋底”与“中国底”的差异,而在于文化、价值观念反映的经济、政治的差别。经济、政治的巨大差异常常使我们处于文化不自信的状态,文化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就是这种状态的两种极端表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尽管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但在经济方面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还缺乏基本的物质支撑。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攀升、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自信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改变了西方人眼中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外某些政界要员和学者发生了从“中国不能输出价值观”到“世界文化东移论”的转变。尽管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还要走很长的路,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放眼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前景,我们坚信,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必将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时代内涵、鲜明的中国特色展示出它的独特价值和世界意义!
(四):
中国城市文化行动
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问题
(四):中国城市文化行动 陈宇飞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实际上这一讲是想就我们自己的城市文化发展的实践讲几个要点。因为我感觉个城市问题确实太复杂了,真的要讲全面了不可能,我想就选取几个点。
一、实施文化行动
第四讲,分这样几个点。第一,实施文化行动,就是在我们今天的城市发展到这样一个状态,这样的快速的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更多的关注城市发展质量的时候,适时提出以文化历程、以文化支撑城市发展与文化决定我们未来实施真正的文化行动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作为第一个本题我想讲“实施文化行动”。我们所说的城市文化的行动或者城市文化的战略,大概包括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品质,也就是说你的文化战略要有一种真正的内在质量的保障,真正的支撑,第二个要素就是品性,也就是你这个城市文化战略它的特性也是一种保障,所谓品性在这个意义上里理解就是你跟别人不一样的特点在哪里,也就是特性;第三个要素就是品行要素,也就是文化战略的行为保障和行动保障,就是你对自己的内在的内容有没有很好的展示能力?对你的特性有没有很好的推荐能力和展示能力,这是一种行动能力的比较。
所以在我们的文化战略这个三要素它都有分别的不同的要求。我们看一个文化行动的案例之一,就是苏州。苏州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它为自己的定位首先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它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独特的城市风貌。所以这是它做文章的第一点,也就是严格保护古城风貌,它这个古城风貌的这套行动之一,这个内容就是一城两线三片的保护,保护范围。这些范围都有严格的保护方法和实施方案。在它第二个操作的点上,就是维护历史文化的生态,它知道自己历史文化的面貌不是某一个点上的事情,而是一个序列化的完整风貌,它有古典园林、古城建筑、名人故居、寺庙、道观、佛学书院等等,但是它也不是说我们就只注重古代的遗存,不注重当代人的生活。在市民生活这些基本要求上有很多很多新的内容,被巧妙、有机的融合到整个历史文化生态中来。像咖啡店、创意小店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在这个体系中,成为体系中的一部分。它的第三个,这种文化行动的第三个内容,就是保护与更新有机的结合,保护传统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让古代的文化在今天继续生活下去,继续有生命力,在这里头也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在今天苏州的城市文化风貌上,老城部分你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它那种来自于历史文明自信一种完整性,而在它整个的新区还有它的新加坡工业园这两翼都是最现代化的设施。这个起飞起来以后,这个老城本身的那个味道反而更足。苏州城会感受到全系列的文化保护,包括苏州的刺绣,苏州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这种烹饪工艺、手艺等等都是在这个文化形态的风貌中。
像新型的建设,苏州博物馆,这个够是既是苏州味道的,又是一种全新的感受,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苏州博物馆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他对家乡、故乡那种深厚的情感,让他自己有一种高度的文化责任感,但是它又是一座现代博物馆,所以这个尺寸,那种格局、那种内在细节的使用都是精心的,充满了艺术气息那样的环境,你感受到它是现代的,是艺术的,但是也是苏州的,这就是一种努力。
对于城市风貌的课题,确实是要有一种完整的定位,它如何保持原有的风貌,同时要更新、同时要发展,这对中国大量的有过很好的历史风貌的这些地区都有这个问题,都面临这个问题,还有丰富的课题,它生活和展示以及文化之间如果定位,为了旅游那要展示,但是它和生活是一种什么关系?它是不是很自然的表达一种生活追求?还有就是城市的营销,你的模式、你的方法和你的效果定位也要做一个很好的梳理和疏解。
二、推进以文化人的战略
在城市发展中,对人心灵的影响,对人精神面貌的改变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内容,如果不注重对人的影响,建物不建人,城市建设只有设施而没有对人的关照,这个实际上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建设,它的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提升人的精神气质,推进文化养成,培育文明素养,你说多了还可以有无数的,但是这就是最关键的。所以我们看几个行动方式,第一个行动方式就是怎么推进文明素养它的提升,如何实现文化包容?这是一个最关键的。我特别要提到中国的城市创城活动,也就是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这点也许在民间社会是有一些质疑的,就是说这是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工程,或者是一个政绩工程,人们是不是拿这个当成一种面子,或者应付领导检查?我想从这个创城活动它的初衷以及行动方案都是很好的,它让我们提升城市文明素养,有抓手、有用力点、有实实在在的可以考评的内容,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政府主动推进的文明素养养成和文化包容的实现是要有政府去促进引导去实现的。所以这个我想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不能低估它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头的作用,这是第一点。第二个行动,就是通过环境意识的设置,改变城市的环境氛围,实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化人心的作用,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是注意不要过分,不要用各种各样的塞满一个一个的空间,实际上要有一种点睛之笔,适可而止,艺术对位很准确的方法来让环境艺术既巧妙又自然,又有艺术效果。大的叙事可以是宏大的,像人民英雄纪念碑,它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那种庄重的回顾是感动了无数的人,这是大叙事,可以完成的很好,如果有时间我们为了想达到一种正面宣传的效果,可是又缺少大投入,真正的艺术表达不到位的话,反而会影响很多应该有的效果。就是我们看到有一些艺术雕塑很粗糙,应付了事,实际上这是投入不到位的问题。
环境艺术是一个巧妙、精心的环境为好,我们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城市环境,它可以让我们在一个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到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断。上海静安寺一组街头雕塑,这个地方是两个高楼之间,旁边黄色的就是静安寺,在这旁边就是静安寺的商场,这里也许风可能比较大,这两个轻松的雕塑把这个小小的环境特点给艺术化的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一个好的行动。
我们再看一个小姑娘的一个行动,给城市生活带来一种清新的一种气息和氛围感。石家庄的一个小姑娘叫王月,她在一次偶然的行动中给城市带来了一份惊喜,她就是看多树木上有很多树疤,她突然就动了一个念头,说这些树疤能不能画一画,给它美化一下,结果她的行动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居民对这个行动很认可,所以政府也就没有组织她这种行动,好像这不是简单的乱写乱画,当然她用的也是广告色,不想要了很快就可以洗掉,很方便也不伤害树。这个小姑娘的行动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环境有没有这份艺术之心,我们看了她画的那些树洞,就会被她感动的像山涧的小溪水、西天的落日、啄木鸟、小猫、小狗,还有小动物的很多画都很生动,非常美丽,当然这小姑娘是学艺术的,她画的画也很好看,乱写乱画的不好,“王二小赶快回家”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个反而就不好。这是一个小小的个人行动,但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启示。
第三个行动,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要坚持不懈的做好审美教化,特别是首先要提到国家大行动,要坚持品位至上,要注意培育审美,要用各种方法,让它的文化成果汇集大众。我们看像国家大剧院,它之所以有现在今天的品牌效应,就是坚持,就是坚持用艺术改变生活这套观念,始终贯彻在他们的行动中,培育听众群体,广招天下著名艺术家搭建,为他们服务,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培育了自己的节目,也培育了观众,这是国家大剧院做到很好的一个效果。还有就是国家博物馆,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它就是很好的承担起一个国家大馆的文化责任,展示了国家的文化形象,坚持就收到了效果。像刚刚结束的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国家博物馆的展览,“道法自然”这样一个展览,在这个展览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拿来了大量的精品,确实是精品。像著名的美国画家比兹塔特画下的壮丽的想象中的山水,像法国著名的画家米勒画下来的干草垛,以及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有一个非常动人的人生第一部这样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面临梵高的,真的面对梵高的作品,它对你的打动力确实是很深刻,确实是一般的艺术家可能没有这种能量,他可以释放给你很多很多,你去细微体会它能体会到的信息。第四个行动就是“场所精神”,就是要有非常准确的场所内容的定位,然后通过场所很好的设计和良好的服务传递你最想传达的,这点我就不去多说了。
第五个方面的行动就是习俗养成,就是在我们整个的城市文化近来上,要注重培育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文明素养的养成,培育人们的相互关爱。比如说大家现在讨论比较多的一个事情就是在人家的神庙上刻字,但是我更关注,就是大家也注意到的问题就是在这个刻字事件之后出现的人肉搜索,实际上这是一个双向文明缺失的问题,刻字固然不对,但是那种过度搜索、过度的谴责,那种居高临下也同样不是有利于文化建设的内容,这是我们真的要在今天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学会和别人友好的相处,那这样的相互约定才有效。学会如何坐好电动扶梯这么一件小事情;学好在地铁上相互帮助,不要让那些不文明的行动有市场;学会爱护环境,不随手丢弃垃圾;这是一个在一夜之间,在这个沙滩上留下了几十吨垃圾触目惊心的事情;还有今天过马路问题,他同样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公共生活中的相互约定、相互关爱的问题。很多城市都行动起来,提倡过好马路,学会过马路的文明习俗。北京就有一个斑马行动,就是这个目的,但是我们也要说,在城市很多的设施、建设上是没有完成一种方便人,有效的让人通过的一种设置,在很多的城市人行横道的设计上,本身就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还有对真正不方便的群体更细致到位的关注,像很多城市的城市盲道、管理和意识都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文明习俗,真的要有一种意识,不要遮挡车牌,不要占用应急车道等等这些行动,都是一种新文明习俗,这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行动,让行动改变我们的一切。
三、实现以文滋城
我们前面说到的改变人,那对我们的城市也要有一种文化的关照,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关注我们城市它的文化气质、文化感染力等等方面的内容,这里首先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的风貌问题。城市的风貌是传递文化信息和文化内容的一个第一信号,他给你的东西就是你一看,你就知道他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样的文化追求。
所以在今天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强调这种城市文化的建设。这是有一个重要的国际文化研讨会,就是强调了这样一个内容,我想在以文滋城给城市增添气质这样的行动中,第一就是要培育一个城市的文化气质,这个文化气质是由人们的具体行动来造成的。我们说一个城市有文化气质,他是怎么来的?通过无数的努力来完成的,这个我又回到了刚才说到过的十大人文城市,我这里特别说一下排在第一名的台北,它是一座中国的城市中最有特色的一个,然后这些评委给它很有意思、很独特的评价,这个评价我就不念了。总之它注意到这座城市有独特的文化风貌、有文化气质,有一种特有的儒家味道,还有丰富的文化产品,让人流连忘返,它的城市风貌有中国城市温文尔雅那种味道,它的城市人有一种特有的文化气质,我们特别要说有一个著名的,你也不好说他是工艺品大师还是什么大师,这就是著名琉璃工房的创始人,原电影明星杨惠姗她用了10多年的努力去发掘琉璃工艺,终于把一个实际上已经流失了、已经淹没了工艺给发掘出来,重新整理出来,并把它发扬光大,她的产品给我们生活增添了无数的美,也给一座城市增添了气质。还有我们说这个城市有书店,经营很好的书店,能够吸引多种多样读者群体的书店,这也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气质。台北有一个24小时营业的书店,叫诚品书店,经营的非常好,有特别好的吸引力,不同的群体在这里都能找到读书的乐趣,台北最精致、最核心的一个文化品牌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由原来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在抗战期间,经过大转移,其中一部分精品,转到台北以后组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根底。那他由于藏品太多,他不会不定期的举办专题展,据说几十年才能展览一遍这些展品,这就是我们说文化的展示方法,内容是极其广阔的天地。
第二个行动就是形成风貌体系,刚才我们说给一个城市增添气质,提升气质。我们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个风貌体系问题,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大家已经更加强烈的感受到独有的风貌,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一个根,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个价值是没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大家都在失去了自己的风貌体系以后,又在努力的寻找自己的风貌体系,除了保护传统的,就是重新建设,这个东西我后面可能还要提到一点。过去我们认为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历史遗存是有矛盾的,但实际上可能没矛盾,可能他可以通过重新的精心的组织,他重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这点是可以完成的。历史中有大量的现实就是我们历史文化遗产失去的太快,战争会大规模破坏,现代建设也会破坏,在我们记忆中有一位清华大学著名专家梁思成先生,他对城市发展的思路有过很好的思考。
梁思成先生思考就是在建设现代的城市的时候,如何面对历史文化遗存?他在1950年对北京城提出了一个建设新北京、保护旧北京的思路,这就被称作著名的“梁成方案”。其实这个思路在今天看说不现实,成本太高,今天仍然有些人说那只是一个想象,也是不可能完成。我想这点可能既不能离开当时的意识环境,也不能说好像这是我们吃后悔药的事情,不是这样的。它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行动方案,北京城的那种历史完整性是非常珍贵的,是独一无二的。那把它保护下来确实是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当然他也有可操作性,不是说成本就一定付不起,这实际上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发现你不把它在旧城里建设新城,一样会有个成本发生的问题,而且这种叠加方案造成了旧城保护不好、新城展不开天地这么一个新问题,但是当时梁思成先生这套设计是没有完成的。
后来梁思成先生也设想过能不能保留城墙,因为北京的城墙是明代的遗存,它也很宝贵,也是很珍贵的历史遗存。而且各个城门楼都比较完整,但是就是这个退而求其次的设计也没有完成,梁先生采取了一个更退而求其次的设计,但是后来也广受批判,就是建设大屋顶那个楼房,像地安门两座部队用的两座营房楼就是大屋顶,他想我在老城里头,老城保不了,城墙也保不了,那能不能做点带有传统味道的建筑?这已经是求其次再求其次了,就是城墙的保护确实也没有完成,他也设想过能有这样一个让人们上去看看风光的城墙,但是也没有,在1965到1970间北京一圈的明代城墙也就拆除了。
这张图是北京西直门在拆除时候留下来的影象。西直门拆除有一个以外的发现,就是在明代的西直门城墙里面包着一个元代的和义门,这确实是一个以外的发现,这些资料我是借助新华社的王军先生的几个图片,这个和义门确实是很珍贵的留下遗存,但是当然也没有保护下来。所以我们特别说为什么关注特色?关注文化遗存?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城市风貌、城市风俗、风物、风情的这种独特性的价值,这个完整的序列确实是非同反响,有非同反响的价值。
我们再说第三个行动,就是从文物保护到文化保护的这样一个观念转变,过去我们可能比较多的是强调文物保护,但今天我们更注重文化保护,因为文化是完整的,是序列的,是日常加节日的,不是点上的保护,我们这里就讨论一个例子,就是怎样获取城市发展的更大动力。山西省的大同,它对古城的这套重建确实是有争议,但也确实是有价值,这个案例是有价值。就是大同的曾经的工业城市为新中国的成长做过大的很贡献,当这个能力慢慢失去了以后,它怎么能够维持更长久的发展动力,那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事情。它的一任市长叫耿彦波,耿彦波是留给了人们很多讨论和关注的一位市长,但是他有热情、有想法、有行动力。他对大同城的三个不同点的选择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城市新的发展动力。
这三个思考大同城它有三个选择,要么就是保持现有的一切靠微循环,慢慢更新,那早着呢,第二个就是保护现有的文物,然后其余的进行彻底改造,风貌无所谓了,只留文物点,但是这恐怕是表达文化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保护。所以第三个保护就是恢复整体风貌,形成文化特色,这才是一种文化动力。这个当然风险比较大,它需要你完的保留老城,然后形成一个整体风貌,而大同城新的发展要到新的东区去发展了。这个新路就是新旧两城,分开发展,反而各自展开手脚,这个努力它的思路是很清晰的,但是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它的东区是新的城市发展需要,而老城它首先要把整个城墙建设起来,在整个城墙建设中有大量的拆迁,这个城墙建起来以后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而对这些真正文物的保存像大同的华严寺的保护,它采取了过渡式的方式,对于真正那种近代的文物一丝不苟的保护到,但是对他周边却要形成一个风貌过渡带,这就是一种很到位的文化发展方式,或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发展方式,但是这个思路能不能完整的贯彻下去,这需要在发展中再来重新定位。我们说真正的文化价值它是有一个排序的,最高价值的是原生的,第二个价值是重建的,第三个价值是仿建的。真正对待原生文化那是要一丝不苟的,所以这是有四个发展方式的,对原生就是要保护原来的东西,对于重建的,就是原来有过,你现在按照历史档案要重建的,这要坚持有一个精准的原则,谨慎的原则,重建要适度,要有一种完整的清晰的历史依据,像山东枣庄台儿庄的重建,像大同古城的重建,还有很多像西安对一些著名景点的重建,依据的是这个原则,就是激活历史元素,进行重建,他不是仿建,他是重建,那这个重建像台儿庄的重建,我觉得比较好。
我们说这就是一个仿建,仿建是最没有文化价值的。然后就是生长和拓展,生长和拓展是依照自己原来文化要素的内容去生长出来,它不一定是仿造的,也不一定是重建的,它是对自己文化元素很好的理解。像上海世博会中国的主馆,我这里不主要讨论它的造型,而重点讨论它对颜色的激活,中国红是一种特殊的色彩表达,他们完成的很好,这么大面积使用红,很难做到视觉效果很好,它会让人产生色差,但是他们在考察和对比了、汲取了故宫那种营养资质,那种滋养以后,他们知道故宫用的红,看上去是一体的,但它不是一种红,在不同的部位,在不同的光线下可能要用不同的红,这样他们还原出来的中国红,大面积的非常有中国味道,把一种中国原有的元素再次升华了。
四、学习与创新
这点一定要知道消化、转化是重要的,像国家大剧院为什么它跟周边环境有这样冲突?可能那种转化之工还没有完成。还有就是我们有时候仿建别人的,这件事情其实是最不好做的。奥地利有一座著名的小镇叫哈尔施塔特小村子,非常独特,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很美丽,生活非常宁静,但是你如果说简单的仿照它的外形,不但生硬而且没有文化,让人家也不舒服,人家说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小村庄让你这么简单模仿确实是不好。
第四点培育优质的环境,这点我就不去展开说了。我们说环境是人设计的,但是注意关键点是为人的,它不仅仅是拿来看的,更重要的是拿来做的。比如我们说在城市发展今天的进程中,文化的关照要到位、表达要符合文化的规律,这样我们才可以造就一种更加可亲、可爱、可敬的,我们大家认同的一个有长久魅力的城市,这里我们要做到城市发展要做到:大局不迷失,细节不缺失,人文不流失。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一个好的城市,文化发展。
关键词:文化发展,特性,文化创新
0 引言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逻辑起点在哪里?笔者以为,必然在于对文化发展的当代特性的准确把握。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深刻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基本方略和价值取向。
1 当代文化发展的特性
1.1 文化的交融化扩张
文化的交融化扩张是指文化在全球传播时,总是以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方式进行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产业,即生产文化产品的企业大量涌现,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越是发达国家其比重越高。第二,传统制造业中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及交易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份额日益加重。第三,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日益增大。第四,人类观念变化带来的新产品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经济结构变化日趋增大,如“绿色文化”带来的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特定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也融于文化产业之中,随其全球传播而广泛渗透。如美国利用其经济和文化优势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服务。这些都说明,纯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态势。
1.2 文化的实力化取向
文化的实力化取向是指文化在其价值指向上,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价值视野中的“文化”,是精神现象的代名词,带有静态性和务虚性。现代价值视野中的“文化”,是一种实际发挥作用的力量,流行的说法叫“文化力”,这表明文化所具有的“动态性”和“取实性”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文化的力量总是会以某种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总是会融入或者转化为经济、政治等物质力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们精神生活实施全方位的规范、激励和安顿;二是对社会物质生活进行深层次的整合和推动。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扼亡,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1.3 文化的非对称对比
文化的非对称对比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现实所拥有的文化力量处于明显的强弱分化状态之中。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日益突出地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民族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滚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
2 文化发展的两面性
就当今中国而言,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发展凸显其两面性,即:一方面,先进文化起主导作用,发展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文化发展不成熟,转化与管理能力亟待加强。这主要表现在:
2.1 文化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和它们之间的矛盾性同时并存
我们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符合的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十分明显。但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与经济、社会相互碰撞、互不协调的矛盾也很突出:全球化浪潮带来文化取向的多元化与社会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受到冲击,人们精神状态的改观与思想道德观念的错位,市场经济对新文化的新要求与现有文化体制的不适和滞后,娱乐文化的兴起与高雅文化的困窘等。
2.2 文化发展的普遍性与不平衡性同时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获得了普遍发展。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干部群众,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办教育形成热潮,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得到了显著提高和增强。大众文化的兴起,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文化发展和文化实力增长仍很不平衡。从区域看,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存在很大差别。一般说来,前者比后者发展快,文化实力较强,后者发展较慢,文化实力相对较弱。从主体看,社会各阶层、各主体之间,在接受教育和文化消费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文化教育上的投入较多,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的消费也高,而贫困落后地区和部分生活困难群体,文化教育上的投入少,精神文化生活往往贫乏。
2.3 先进文化的主导性与落后文化的危害性同时并存
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普遍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1]
2.4 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与开发利用上的盲目性同时存在
我国有广博丰厚的文化资源,对这些文化资源如何进行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关系国家与民族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实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然而,现实中对文化资源的盲目开发现象时有发生,如:一哄而起,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形式轻内涵,只求表面风光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
2.5 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管理上的滞后性同时并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文化发展呈多样化态势。一个以国家为主体,集体、个人共同兴办文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我们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高雅文化日益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由此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大众文化迅猛发展,广泛进入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食粮,特别是文化市场的建立和文化产业的崛起,在繁荣文化、满足人们多层次文化需求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上的滞后性,也存在非法交易屡禁不止、不健康产品泛滥传播等问题。
3 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基本方略和价值取向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创新是这种文化实践的生命与灵魂。当代文化发展的世界特性和本土特性分别为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提供了必须依循的“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逻辑起点正在于对文化发展的当代特性的准确把握。我们党正是由此出发,规划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基本方略和价值取向。
3.1 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这个论述在科学把握先进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正确路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首先要立足于中国人民今天的生活和奋斗,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无论是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还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文明成果,都要牢牢把握这一立足点,在今天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出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其次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文化创新不但要以中国自身的发展作为参照,而且要以发展的发展作为参照,不但要有历史眼光,而且要有时代眼光。当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极大改变,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我们的文化创新也就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描绘和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民群众新的时代内容。再次,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人民大众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服务对象。我们的文化创新要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就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使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和时代精神与群众喜爱的民族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和有益成果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3.2 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基本方略
这是对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所作出的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考虑和谋划。综观当代文化发展的世界特性与本土特性,我们的文化创新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为根本,以文化体制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做大做强文化生产力,努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这一基本方略紧紧抓住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部位,其实施状况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能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
3.3 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
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根本宗旨和价值标准问题。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先进,主要标志是看其价值取向,只有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才是先进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冲突、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面前,我们的文化创新应该始终抓住这一根本价值取向,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为提高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创新才能始终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社会发展中永远立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0.
关键词:和谐;传统法律文化;当代价值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和谐价值
人伦和谐和天人协调是传统法律文化的两大价值体现。人伦和谐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和而不同,天人协调则是注重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要协调发展,个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盲目从自然界索取。中国人不断探寻和谐的境界并将之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理想状态。这种体现在对以下三个价值目标的追求:
1.天人合一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相通相系的观点。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即以诚之道,可以实现人之道。董仲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点。儒家所提倡的以德治国,虽然在春秋时期没有得到实现,但这种思想一直为后世所用。古代君王治理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便是利用道德的拘束力,其本质就是要追求和谐。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各家学说中都或多或少的被暗指。这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一脉传承引起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仁、义、信、诚、忠、恕等,构成了整个民族的伦理基础和道德准则。
2.定分止争
“定分止争”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稳定民心的重要手段,是传统法律文化价值观念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商君书·定分》中对“定分”是这样理解的:“一兔走而百人逐之,非以兔可以分为百,由名分未定也。夫卖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己定。故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加务而逐之,名分己定,贪盗不取……”。管子曰:“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即法家主张通过法律的社会功能来维护阶级统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儒家思想则更倚重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度,长幼有序,来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不被平民夺取,钱财不被瓜分,爵位不被篡夺,也同时维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使权利始终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对比其两家,虽然各有所侧重,但终极目的相同。
二、传统法律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开始于夏商时期,经过了唐宋,在明清趋于完善,并于清末明初终止。反映了古人对和谐社会理想状态的不断追求,也是关于社会治理模式的最高结晶,凡此种种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无限的创新和想象空间。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谐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创造中华文明的贡献不可小觑。其中的合理因素应该为今所用。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天人和谐理念对引导人类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二,慎刑思想和现代刑法谦抑性相似度极高。第三,无讼的法律价值观影响着当代人对于诉讼的看法,并引导人们探求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第四,情理法的法律思维引导人们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情感和期待,使法律的制订和运行具有更为广泛和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慎用司法自由裁量权,做出合法合情合理的裁判。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谐观念的现代化途径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在现代化的转型之中,现代化转型是一个全面转型、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超越传统文化过程中,要想在文化认同结构变化的基础之上,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发展空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谐观念也要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合理精神获得延续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转型。笔者认为,这种转型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从民本的和谐观到人本的和谐观
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例如我国传统法律观念中的慎刑思想,其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当代人所认为的人本主义是有很大差别的。民本论源自对人民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政治稳定中的力量和作用的定位。正如管子所言:“霸王之所始也,以民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其本质是以治民防暴维护统治为初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创造了财富但也会威胁到君王的地位,所以此处的民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本,没有人民个人权利自由的保护,只是将民众当做一个整体来对抗制衡,更无从谈起以民为本。因此,想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从民本到人本的飞跃和转变,就必须将法律和谐观念建立在尊重公民生命权、健康权、人身权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本主义基础上,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同时特别注重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和国际社会上的人道主义救助义务。
2.从单一的和谐观到多元的和谐观
傳统法律和谐观念中的无讼理念反映了以和为贵,消除争执的理念,维护现有的统治秩序,不做无谓的斗争,以免引起社会动乱,是民心安稳的体现。“三纲五常”、“孝梯”也都旨在维护专制主义统治所追求的一元和谐观。然而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构成一个完整多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
3.从人治的和谐观到法治的和谐观
传统法律和谐观念的“情理法”观念虽是基于人治的和谐,但在某些运作中会出现与和谐的目标相悖的后果。法典的规范性终究不能对抗君权的至高无上性,君主根据自己所理解的情和理,或法外用刑,或法外施恩,背离了法律秩序的和谐。而法治的和谐不仅强调良法之治,最大程度的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人权,同时强调权利也要关进笼子里,有所节制,要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从而确保用法律的强制性、法定性来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同时这种法治应该是有多方参与的,并且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对人权的追求是永不停歇的价值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同亿.语言大典[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
[2]丘汉平.历代刑法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3]汉语大辞典编纂处.康熙字典[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
[4]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5]李强.从社会学角度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战线,2005.
[6]王士力.中国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启示[J].理论学习,2001,(8).
[7]丁洁.试论儒家法律思想之形成与利弊[J].齐鲁艺苑,2004,(1).
[8]徐国栋.中国法学怎样走向世界[J].现代法学,1997,(3).
【中国现当代文化史】推荐阅读: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11-02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治文化的建构11-04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建设10-03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业11-22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格式09-18
北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07-26
16春季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在线作业06-21
武大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真题1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11-19
当代中国人口问题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