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共8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1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逗硬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
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
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
⑷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
⑸医嘱制度
⑹会诊制度
⑺值班及~制度
⑻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⑼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
⑽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
⑾业务学习制度
⑿查对制度等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7、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缺陷档案。
六、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1)、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职能部门药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3)、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
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进行交叉评价,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主任联系会上通报。
(3)、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信息科、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应将检查考核结果、医疗质量指标等,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质控小组反溃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七、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
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2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x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院领导和院委会成员组成,院长任组长,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季度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工资挂钩。
(6)定期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和不良医疗文件公示栏。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
(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3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针对我院妇产科重点科室现制定出以下管理方案:
1、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自觉接受院领导检查,科室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妇产科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⑴、抓好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⑵、抓好查对工作。
⑶、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⑷、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⑸、抓好急救药品等。
⑹、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
⑺、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客观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原则上不借阅。
⑻、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并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⑼、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⑽、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医疗质量控制的职责:
(1)、上级医(护)师负责对下级医(护)师医疗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
(2)、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全科医疗护理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
(3)、科主任对科室医疗护理及医疗环境、设备进行质量的督促、检查、控制。由院长、业务副院长负责安排、组织检查。
医疗质控的方法:
(1)、上级医(护)师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等方式,随时对下级医(护)师进行检查和控制。
(2)、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和平常掌握情况,定期不定期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3)、科主任通过平常掌握、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各科进行检查。
(4)、检查是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评价、促进整改,达到质量改进,从而提高和确保质量。
(5)、采取缺陷管理,并予登记。医疗质量控制统计到科室,科室统计到人头。
(6)、严格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管理,以教育纠正、整改为目的,促进质量提高。
(7)、环节管理为主,平时掌握与随即抽查为主,终未质量管理与定期检查为辅。
不合格医疗服务的处理:
(1)、医务人员在直接或间接为患者服务时,如违反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未满足患者或院内其他科室及工作人员的需要或期望,引起投诉、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或被质量控制人员检查发现为不合格医疗服务。
(2)、不合格医疗服务处理程序:
①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质控人员、上级医(护)师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应及时指出当事人的错误,提出批评教育,并予以纠正,防止不合格医疗服务的扩大和造成不良后果。
科主任检查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或平常了解掌握的不合格医疗服务,应给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或当事人指出。具有共性的不合格医疗服务通过职工大会、周会、科室晨会,制定新规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纠正、教育,并跟踪检验。
②对不合格医疗服务予以登记,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程序》处理。
③科主任对临床、医技及其它部门应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影响因素,防止再次发生。
④对不合格医疗服务当事人和科室,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⑤科主任当收到病员投诉,应要求科室责任人立即调查,查找原因,确定纠正,处理办法后3日内交回,对纠正和处理办法的执行情况由科主任追踪。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系统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医院的信息管理和服务能力。而近年来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往往侧重于院内业务流程改造、技术和信息开发, 致力于于辅助医疗管理和临床咨询决策, 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等方面, 大多数医疗机构对于信息集中共享和知识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信息化过程中产生海量知识经验文档和医务工作者头脑中的隐形知识缺乏有效的共享和传播手段, 导致大量的经验无法传承。因而对于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研究型医院来说, 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式网络信息共享空间, 从而促进科研合作、成果交流、经验共享和知识传播是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面临问题
临床医学是一种经验科学, 医务工作者只掌握书本知识, 并不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临床经验这种隐形知识, 往往是评判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绝大多数医疗机构, 类似临床经验这样的隐形知识部分存在于医务工作者头脑中, 部分显性化为日常研究文献、医疗笔记等文档内容分散存在医务工作者个人的PC, 缺乏有效的集中共享和传播手段, 且个人的业务技能很难转换为集体的共享资源。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 医院的科室划分正趋于精细化, 每个科室承担的诊疗任务不同, 而有些科室的诊治范围又是交叉和重叠的。当前各级医疗机构中各科室的隐形知识或者和个人临床经验一样存在于科室业务骨干的头脑中, 或者显性化为重要的经验学术文档分散存放在各科室PC中, 无法支持科室内部和科室间的知识共享与传播。面对以上问题, 提出“文档信息管理云”解决方案。
三、医疗行业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难点
在医疗机构建立在线信息共享空间是解决上述管理共享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信息共享空间完成对医院内部各种经验知识的统一集中共享、存储备份、全文检索、以及在线编辑/流转发布等增值服务, 协助各科室有效地集中存储和共享知识, 但信息共享空间的定位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文档数据仓库, 也不仅仅是一个文档应用软件, 系统的构建将面临海量的知识文档管理和文档检索/编辑等云计算方面的技术挑战。采用云计算技术来为医院提供知识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 需要考虑好以下几个方面:
如何提供以文档信息为主的海量数字化文件安全可靠的存储管理和数据备份?
如何对这些海量小文件数据对象进行精细的组织归类?以方便用户按照业务习惯快速定位和使用这些文档?
如何在巨大存量的情况下快速响应数据的搜索查询和调阅请求?
如何为这些对象的长期保存提供成本可控的生命周期管理方案?
如何建立应用计算对这些数据的访问规则, 实现数据的可管可控?
四、解决方案建设设计
文档信息管理云选用内容管理平台作为平台构架的基础, 借助内容管理平台技术实现方式与前台应用无关的特性, 重点解决海量数据对象的安全存储管理要求, 为以知识文档为主的数据应用提供高效的并发访问性能。
文档信息管理云采用云计算思想进行构建, 从结构上可分为存储域、计算域、应用域三个组成部分。
存储域:采用云存储技术构建面向应用数据的统一存储空间, 根据系统规模、数据量、并发访问量、吞吐能力等要求, 可灵活支持DAS、i SCSI、NAS、SAN、云存储等各种类型存储, 由内容管理平台进行存储资源的统一配置管理。
计算域:作为文档信息管理云的核心部分, 以内容管理平台作为底层技术架构, 在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基础上提供面向应用支撑的计算服务, 内容管理平台为应用提供高可靠、高性能、灵活可配置的数据存储、管理、访问等基础服务, 使应用层设计更关注于客户使用过程和使用体验。
应用域:包括各类文档信息管理云的接入终端, 在云计算的架构下, 只要用户通过网络接入系统即可获得文档信息管理云提供的浩瀚的存储服务和充沛的计算服务, 不必再关心数据的存放位置、存储容量、主机性能等。
五、实现效果
云文档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要解决医疗行业在对以知识经验文档的集中管理共享、知识增值、数据安全三方面的业务需求, 协助医院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和存储平台, 提供集中知识库并统一管理医院知识资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基于Web的浏览器访问, 共享科室的文档和信息。同时, 该知识管理平台需要加入全文搜索、个人文档备份等新兴的技术元素, 将信息技术与医院日常工作的应用进行融合, 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办公环境。
构建用于医疗的知识信息集中管理/共享的信息系统需要统筹考虑医院之间关系、医疗业务流程、需求等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一个医院为例, 该系统主要内容如下: (1) 实现经验文档的共享按照行业特性, 以医院内科室为维度进行组织和管理, 统一存储、统一应用; (2) 实现个人重要经验文档的备份, 以医务工作者为节点进行信息远程存储; (3) 管理的主要数据对象是文档, 提供基于海量小文件特性的云计算应用服务。
通过上述的的建设方案, 需要实现以下效果:
●实现院内各科室经验知识云端存储和在线服务:文档信息管理云可为院内各科室提供知识文档集中存储管理服务, 各医疗机构可以按照按科室、学术小组等单位自定义知识文档集中和共享范围, 在指定范围内实现知识文档共享协作和发布。
●实现医务工作者个人数据云端共享和备份:文档信息管理云给医务工作者个人提供私人空间托管重要研究资料等办公文档, 院内移动办公可直接下载使用, 改变传统的个人文档知识资产与特定主机紧耦合, 文档的访问和使用受限的模式。同时由于重要资料备份在云端, 故可以避免个人电脑损坏或丢失带来的数据损失。
●实现全文搜索和精准定位, 海量文档中快速查找内容:文档信息管理云采用符合google语法习惯的全文检索技术, 输入文件内容中任何相关词汇均可快速查找到用户需要的内容。
●实现在线打印, 提升效率防止耗材资源浪费:通过文档信息管理云可以提供统一打印管理平台, 管理所有打印机资源, 提供虚拟打印机服务。
●实现权限、加密和数据备份, 多方式保证文档的安全性:文档的安全性问题, 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权限体系来解决。每一个科室目录都对应着相应的部门, 找到目录和各科室对应的映射关系, 可通过横向的权限设置来控制文档。交叉学科科室知识的访问权限可以开放访问权限给特定科室, 基础业务知识文档可在整个医院范围内公开。作为整个医院的信息共享空间, 文档管理信息云支持数据备份、恢复机制和双机方案有, 效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的安全保护措施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实现“文档生命周期”的管理, 从产生、审查、发布到归档:任何知识文档从其结构和内容上看都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这个过程被称为知识的“生命周期”, 包括创建、修改、审批、发布、反复使用和归档。文档信息管理云在文档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比如审批工作流、版本控制等。
六、结论
医疗信息的有效利用是提高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保障, 文档信息管理云能够为医疗机构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空间, 作为文档知识库和协同工作平台。基于对信息共享和知识管理面临现状的充分分析, 为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切实可用的中央信息共享空间, 协助各单位积累知识经验, 改善管理能力, 保障数据安全, 提升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傅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中的医院信息化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 2011, 6 (9) :7-9.
[2]李泉.医学影像资源共享及远程会诊系统构建[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7.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简称SAP)是由德国SAP公司开发并在全球广泛应用的企业管理实施方案软件,是比较优秀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之一。
企业管理解决方案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 其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块主要表现在: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实施流程再造,设计管理“工厂”,按级别授予权限。按部门实施流程管理。对物资采购、利润及成本分析、资产控制,销售及订单管理、库存状况、产品质量控制等实施全方面综合监控。
目前,SAP管理方案理念已经被国内很多知名企业接受并广泛使用。钢铁行业的首钢、沙钢、河北钢铁、安钢等大中型钢铁企业也陆续采用这一先进管理方案,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如何充分利用SAP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开展更加深入的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成为内审人员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
1. 内部审计对系统软要求与SAP系统设计“短板”
而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并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评价与监督。内部审计需要通过共享SAP系统资源,能够实现由传统的“事后”审计向事前参预、事中监督,事后评价职能转变,从而增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服务职能。要实现这一目标,内部审计工作必需能够充分利用SAP系统相关资源,从SAP系统中调取审计所需数据及相关资料,并对以财务核算模块为核心的其他相关资源加工模块实施监督。即SAP管理系统应赋予内部审计“超权限”职能。
要实现内部审计“超权限”职能,可能通过两种途径获得:(1)将内部审计设计SAP系统中一个子模块,赋予该模块“一定”的超权限,可以实施在线监督其他相关模块业务处理,或调取业务数据,但无权修改相关业务数据;(2)设立审计独立端口,后续开发相关审计软件,实现审计软件过审计端口进入SAP系统,实现在线监督。
2. 利用SAP系统实现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业务的全过程“参与”
当前,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的“事后”审计向事前参预,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发展。利用SAP系统资源优势,能够事半功倍地实现对企业经营业务全过程审计,把一些原先只能事后审计事项提前布局,提高审计效率。
2.1利用SAP资源现实财务资金安全的监控
财务核算模块是SAP系统的“中枢神经”,其主要职能可分为会计记账和财务决策。通过与物资采购部门、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和其他集团(或公司)单位通力合作,实现企业“资金—实物—资金(增值)”过程。因此,防范资金风险成为企业比较关注的事情。尤其是2006年以来,证券市场部分上市公司资金失控现象屡有发生,因此,如何防范资金风险成为企业能否关注的一个课题。
企业内部审计的一个职能就是对企业资金运作进行监督,保障资金安全。通过SAP系统,审计部门可以直接调阅财务部门的资金计划,与各单位资金需求及资金收支情况核对。针对大额支出项目,可以并编制《大额资金支付表》,根据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审核资金申请、审批、复核及支付全过程监督,核对相关业务真实性、付款依据等支付凭证。对不符合资金管理规定的资金支付项目,及时向财务部门进行询问。
2.2利用SAP资源现实物资采购环节审计
SAP系统对物资采购实施订单管理。在SAP系统管理中,生产工厂根据需要,按物资编码生成请购订单。采购单位经综合平衡后,形成采购订单,并生成采购合同。必需正确输出合同,相关单价与规格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物资到厂后,必需经验收人员按合同验收后,才能由仓库保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审计部门必需从采购计划、合格供应商管理、招标情况等进行源头参预。在SAP系统管理中,采购单位必需正确输出合同,相关单价与规格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物资到厂后,必需经验收人员按合同验收后,才能由仓库保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审计部门只需核对计划、合同、入库物资和中标结果就能明确相关物资采购程序手续是否规范地否履行完毕。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因监督滞后而带来的种种弊端。
2.3利用SAP资源实现对库存管理效益性审计
SAP系统的一个重点特点,就是能够得到各“工厂”库存材料及产品收发存情况和实时库存状况。审计部门可以根据审计需要,对各“工厂”库存情况实施监督。以确定某项采购计划是否继续执行。并可针对“个别”金额较大,长期积压库存实施重点审计,找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薄弱控制点
2.4利用SAP系统对销售环节实施审核
安钢销售政策遵循“不来款不发货”。要求货款回收率100%,除个别市政工程用铸管外,严禁欠款发货。根据这些特点,SAP系统设计为开出提单时,客户账面余额大于或等于本批应发钢材金额。并根据安钢需求,陆续实现了公司本部与驻外销售公司数据对接。便于公司本部与驻外公司核对产品收发存情况,便于公司本部监督驻外公司货款回笼情况及销售价格执行情况。
3. SAP系统步完善,必将促进内审工作新飞跃
SAP系统做为现代企业优秀的管理平台,将企业内外部资源根据需要进行统一调控,把企业经营情况汇集成管理所需数据,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这种资源共享的特征给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向更高目标前进成为可能。
3.1首先,降低审计工作强度,提高审计效率。在SAP系统建立以前,企业内部审计多以“企业内部单位”为审计对象。针对每个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制定相应审计方案。对每个单位的管理审计都必需对资金、采购、生产、销售等管理环节进行审计,对某些重点审计项目甚至要做“专项”审计,内审工作劳动强度很大。很多审计工作因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审计效果很差。采用SAP系统以后,各单位管理制度和经营数据能够从SAP系统中调出。审计人员可以在不影响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前提下实施审计项目,除抽查项目外,其他审计工作基本可以在办公室完成。
3.2其次,实现对“大集团”供销行为统一监控。SAP系统建立以前,集团公司所属子(分)公司基本上各自经营本单位的采购与销售业务,在对分子公司审计时会发现以下“奇怪”现象:采购环节审计时,各分子公司采购供货商的同一种商品对集团公司内部各单位合同价格不一致,有些备件价格相差100多元。銷售方面,个别分(子)公司对同一资源销售价格与集团公司销售部门销售价格相差很大,导致个别客户大量从分子公司采购,给整个集团利益造成损失。随着SAP系统的普及,审计部门可以建议建立统一供应商及销售商管理模式,并对其信用进行评定。建议利用集团采购和销售,并对相关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进行监控。
3.3协助企业相关部门,实现对“投资”效果进行评价。企业投资主要包括对金融资产投资、生产项目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利用闲置资金对金融资产投次,为增加效益或降低成本对生产项目投资或改造,为谋取长期利益或取得控股权而对其他单位投资。投资主要考虑风险和效益,并要考虑投资所处的经营、法律和金融环境。对投资风险和效益进行评价是未来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企业审计发展历史上的一堂必修课。
一、医疗质量管理内容
(一)基础医疗质量管理
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门诊的管理制度、门诊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3)医疗流程;(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5)医疗缺陷登记制度。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一级医院要求和我馆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方便快捷舒适服务,让病人满意服务。交费缩短时间,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投诉意见箱,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二)环节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1、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全馆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是环节质量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门诊、科室两级检查,门诊部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科室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管、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⑴、抓好三级医师会诊、疑难病例讨论、转诊转院等制度的贯彻落实。⑵、抓好查对工作。
⑶、做好危重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⑷、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
(5)、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
(6)、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客观准确书写。
(7)、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医嘱记录,并一方面做好门诊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8)、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9)、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10)、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管理,提高诊断、治疗质量。(11)、在医疗进程中,下一个工作环节有责任监督上一个工作环节,如发生划价、发药错误、处方差错,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纠错。
二、医疗质量控制
医疗质量控制是指依据所得信息,使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质量偏差保持允许范围内,分基础质量控制、医疗过程质量控制、控制方法,由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质量控制。
医疗质量改进是指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活动和过程中的效益和效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医疗质量改进中主要是改进分析,制定与落实改进方案、评价改进效果。
1、医疗质量控制的职责:
(1)、上级医(护)师负责对下级医(护)师医疗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2)、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全科医疗护理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
(3)、门诊质控部门(信息、后勤、设备、)对各科室医疗护理及医疗环境、设备进行质量的督促、检查、控制。由馆长、门诊主任负责安排、组织检查。
2、医疗质量控制目的: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督促整改,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3、医疗质控的方法:
(1)、上级医(护)师通过病例讨论、检查病历等方式,随时对下级医(护)师进行检查和控制。
(2)、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通过病例讨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和平常掌握情况,定期不定期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3)、门诊质量控制部门通过平常掌握、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各科进行检查。
(4)、检查是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评价、促进整改,达到质量改进,从而提高和确保质量。
(5)、采取缺陷管理,并予登记。医疗质量控制统计到科室,科室统计到人头。
(6)、严格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管理,以教育纠正、整改为目的,促进质量提高。
(7)、环节管理为主,平时掌握与随即抽查为主,终未质量管理与定期检查为辅。
4、不合格医疗服务的处理:
(1)、医务人员在直接或间接为患者服务时,如违反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未满足患者或院内其他科室及工作人员的需要或期望,引起投诉、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或被质量控制人员检查发现为不合格医疗服务。
(2)、不合格医疗服务处理程序:
①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质控人员、上级医(护)师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应及时指出当事人的错误,提出批评教育,并予以纠正,防止不合格医疗服务的扩大和造成不良后果。门诊质量控制部门检查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或平常了解掌握的不合格医疗服务,应给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或当事人指出。具有共性的不合格医疗服务通过职工大会、周会、科室会,制定新规则、培训等形式纠正、教育,并跟踪检验。
②对不合格医疗服务予以登记,按《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程序》处理。③医院质量控制部门和临床、医技及其它部门应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影响因素,防止再次发生。
④对不合格医疗服务当事人和科室,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⑤当门诊质量控制部门收到病员投诉,应要求科室责任人立即调查,查找原因,确定纠正、处理办法后3日内交回,对纠正和处理办法的执行情况由质控部门追踪。
⑥患者提出的医疗纠纷,国医馆领导负责接待,予以登记,对投诉内容责成相关科室调查核实,查找原因,给投诉者解释,并作出调查处理。
三、医疗质量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全体员工牢记质量方针,营造学习气氛,树立全面质量观念,服务意识、规范意识,提高技术水平、服务技巧,满足广大病员的合理需要。
医疗质量方针是医院正式发布的医疗质量宗旨和方向。
我门诊的质量方针“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为重点,以规范服务为手段,以病人满意为目标”。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即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全方位质量管理。
(二)培训内容:
1、全员培训: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②诊疗护理规范、操作技术规程;③医疗流程管理;④医疗服务质量包括服务基本技能、沟通技巧、医疗纠纷处理;⑤职业道德建设。
2、三基训练:各级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院科组织三基训练,做到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掌握。
由门诊主任负责组织三基训练工作,科室由主任(护士长)负责,具体安排落实。医院每季度1次,科室每周1次,准确填写培训记录表,留讲课与训练资料,参加人员签字。除当班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100%参加培训(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院、科室培训需经门诊主任同意)。培训与奖惩挂钩,门诊主任负责督促。
四、医疗质量目标管理
(一)、门诊、急诊工作
1、门诊日志登记 登记率100%,登记合格率 >95%
2、门诊病历书写 疑难病、急危重病、中毒、车祸伤打架斗殴、生产工作中受伤门诊病历100%书写,门诊输液病历书写100%,书写合格率>95%
3、各种检查单书写合格率 >95%
4、处方书写合格率 >95%
5、传染病登记与报告 3天内报告率98%,漏报率 0%,报告合格率 >95%,医生不治疗肺结核率100%
6、门、急诊诊断符合率 >90%
7、无菌技术操作合格率 >95%
8、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 100%,三基训练合格率>95%,补考合格率100%
9、病员满意度 >95%
实施方案
为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有效防范医疗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根据山东省卫计委和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专项整顿活动,进一步强化依法执业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改善医疗服务,防范医疗安全风险,加强监管,改进管理,切实保障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弥补各类医疗安全管理漏洞,整治医疗安全隐患,杜绝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成立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顿活动领导小组”。由院长亲任组长,制定活动方案,周密安排,精心部署,组织全院开展自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工作重点
1、依法执业。重审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许可证》等行医资格证书。严格对照执业范围界定医院科室设置和行医范围。保证校验遵期进行。2、18项核心制度落实。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十八项)的学习与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3、医院感染管理及传染病管理。设立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修订《院感工作制度》、《院感与疾病控制管理制度》、《医院消毒灭菌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强化院感管理及传染病管理力度。
4、医患沟通及医疗纠纷处置。设立院长接待日、医患沟通日、投诉电话和意见箱等沟通平台,及时了解病人疾苦,关注病人要求,并持续改善医院就医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条件,杜绝医疗纠纷。制定《医疗纠纷应急处理预案》,防患未然。
5、合理用药、检查。加强我院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机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检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并持续开展我院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推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杜绝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大处方等不良现象。
6、药品、耗材采购和使用。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要求,开展药事管理工作。定期召开由院长主持的药事会,对药品质量管理、处方点评、不良反应监测、临床合理用药、药品调剂质量等进行督导。严禁未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流入医院。
7、价格管理及收费。严格按照泰安市物价局 卫生局 人社局印发的《泰安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表》制定医院医疗项目价格,并执行。运用现代化的院管软件管控医院收费,杜绝不合理收费、私自收费等不良现象。
8、贯彻落实“九不准”。深入学习“九不准”规定,认真抓好贯彻执行,坚决查处违规行为,切实加强监督检查。院内医务人员一旦查出违反“九不准”规定,坚决辞退,绝不姑息。
9、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医院系统分为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两部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和HIS系统的权限由专人负责。所有用户建立、开通需由院长审批。信息管理员对网络系统实行监控、查询,及时对故障进行有效隔离、排除和恢复工作,以防灾难性网络风暴发生。所有上机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严禁私自安装软件、插入临时储存介质、变更计算机硬件等不良行为。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8年10月17日):学习、认识。
第二阶段(2018年10月18-19日):自查、整改。
第三阶段(2018年10月20日):总结、提高。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各职能部门、科室管理者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医疗安全工作挑战,剖析医疗安全问题原因,深刻认识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重要意义,深入开展医疗安全管理,制定目标任务计划,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目的: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平稳、健康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二、目标:
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管理体系
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分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职责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由院长负责,业务院长、护士长、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等科室负责人组成。在院长及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审议、制定、修订医疗质控方案。督促检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定期召开会议,评价医疗质量控制,调查分析医疗缺陷的原因及性质,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职责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员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分析上报。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门诊、住院、中医)书写合格。
(8)按专科收治病人。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发现法定传染病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时间上报。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
记录当班医生在入院8小时内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要有病人或授权亲属签字确认,不得缺项。
(5)合理检查,各类申请单填写规范,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
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规范合理应用抗生素。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抢救记录、术前讨论、术前小结、手术
记录、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结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与病人家属交待和解释,在病程记录中记录谈话内容并由家属签字。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严格执行各项知情同意书的落实。非本人签字的各种知情同意书均应同时有病人授权委托书。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
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3.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
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6)手术治疗前手术者和麻醉师要亲自检查病人并记录,择期手术必须有术前小结,做好术前准备,认真落实手术安全核查表,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7)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8)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4.病房主任或业务院长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
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②鉴
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
(5)疑难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处申请院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9)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四、质量监督考核
医院医疗质量具体由分管副院长负责,医务部、护理部分别组织医疗医技科室、护理组进行监督考核。各科室成立的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五、健全规章制度
1.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⑴首诊负责制度。
⑵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⑶分级护理制度。
⑷会诊制度。
⑸查对制度。
⑹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⑺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⑻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⑼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⑽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⑾医师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⑿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⒀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⒁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等。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7、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缺陷档案。
七、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⑴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⑵职能部门要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⑶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⑷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室检查、考核。
⑸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控制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季度向医疗质控科上报科室当季的质控工作总结。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每季度)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分析。
医务部、护理部、质控科、院感科等有关部门应将医疗质量检查考核结果、存在问题分析后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质控小组反馈。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八、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具体见考核办法)
1 翻译产业专业化管理发展现状:成就与不足
1.1 翻译产业专业化管理取得的成就
“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较之前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次的翻译高潮信息量更庞大,覆盖面更广泛,题材体裁更丰富多样,操作方式更灵活便捷,技术装备更先进,从业人员更众多,受益者更普遍,理论研究更活跃,人才培训更具规模”[2]。近几年,翻译管理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成。
1)翻译国家标准陆续出台,翻译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02年11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负责协调、规范翻译服务行业,促进全国翻译服务企业的联合协作,优化人力资源,推进规范化经营和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规范,以期在技术法规的层面上规范翻译服务行为。自2003年以来,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委托,先后编制出翻译服务行业的国家标准GB/T19363.1-2003《翻译服务规范》,GB/T19682-2005《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同时,为了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该委员会倡导并制定了《翻译服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翻译服务行业诚信经营公约》。翻译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翻译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中国翻译协会将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行业的组织和管理的作用,加强对翻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服务体系。
2007年9月,出版了中国译协组织编写的《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该年鉴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记录翻译行业发展现状、展现中国翻译行业最新成果的资料性大型工具书,被业内专家称为翻译界的第一部百科全书。“编辑《年鉴》的过程就是对翻译行业进行一次全面调查的过程…这些首次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为我们研究我国翻译队伍的现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决策建议提供了有理有据的支撑”[3]。2007年10月,中国译协在西安举办中国翻译服务产业论坛暨全国第六届翻译经营管理工作研讨会。同期,出版了《翻译产业经营论集》。有别于传统的翻译书籍,该书分6个部分:翻译服务研究、翻译服务标准化、翻译服务实务、翻译技巧、翻译培训、翻译智能技术,对中国翻译产业经营管理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是近年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翻译产业经营管理的内涵和操作实务。
2)建立翻译人才评估体系与培养体系,完善翻译人才管理制度。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是翻译管理的重中之重,无疑也是翻译行业资源整合的必由之路。2003年,国家人事部和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外文局)联合推出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翻译证书首次作为职业资格证书出现,取代了传统的翻译职称评审。200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推出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在全国实施的面向社会的非学历证书考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外语笔译和口译能力,并对应试者提供翻译资格的权威认证。
2005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05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教高[2006]1号),“翻译”本科获得批准。2007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颁布了《关于下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决定设置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到2010年全国已有158所具有翻译硕士专业的高等院校。作为国内最权威的翻译人才评估体系,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对参考人员并没有设置学历、专业方面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为各类人才荟萃翻译领域提供了方便。相比翻译考试应试培训,翻译专业学历教育使得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3)信息技术已成为翻译管理的必要手段。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产品在翻译管理中的重要性已逐渐为大家认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高效、快捷地跨地区提供语言服务成为可能,而互联网、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产品的应用,对于翻译业务的远程管理举足重轻。中科院科技翻译协会的“2007年中国地区翻译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0%以上的参与调查的翻译企业认为互联网在其生产过中作用较大,但将互联网应用于翻译流程管理,以提高效率的仅占10%。”翻译企业急需信息系统来帮助自身提升资源组合能力[4]。
在中国翻译产业化发展方兴未艾之时,位居世界翻译公司前列的跨国公司Lionbridge、SDL等已经进入中国。在这些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翻译管理类产品地位显赫。Lionbridge的托管翻译管理软件平台,提供全套整合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使编写和翻译过程实现自动化,还可进行严格管理,Lionbridge能够借此提供出色服务。SDL翻译管理系统是一种统一翻译和本地化供应链的全球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作为其全球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的主要应用程序之一,能够统一翻译和本地化供应链,同时提供一套制作全球内容时所需的协作、控制、集成和处理流程。
1.2 翻译产业专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行业,目前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管理相对滞后,基本处于自由竞争的无序发展状态,市场环境不够规范,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指导和统一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翻译服务企业资质各异,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产业。目前国内翻译市场还很不规范,翻译服务企业资质各异,良莠不齐,尚无严格的翻译服务市场行业准入制度。具有良好行业品牌,能够真正提供高水平翻译服务的翻译公司为数甚少。许多翻译公司翻译规模偏小。除翻译公司外,一些文化公司甚至打字复印社也打着翻译公司的招牌承揽翻译业务。很多翻译公司声称可以承接多个行业、多种语言的翻译,内部没有采用翻译记忆工具和术语管理工具,翻译服务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而且专职人员很少,具有丰富经验的专职翻译更少,大多数靠兼职翻译或者层层转包,使得翻译的质量难以控制。国内缺少培养合格科技翻译人员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很多中国公司的翻译项目只有少量的翻译工作选择外包,中国翻译笔译标准刚刚制定出来,实施过程缺少监控和度量,翻译协会在指导翻译行业发展,提供信息方面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现阶段,翻译在中国只是一种职业,还没有形成产业。
2)翻译服务合理价格体系尚未建立。中国翻译公司的客户绝大多数来自国内,为了争夺客户,不少翻译公司之间竞争激烈,经常采用低价的翻译等不规范方式。由于翻译价格不断走低,为了获得利润,常规的翻译、编辑和审核的流程经常无法保证,造成了翻译质量下降。在激烈的价格战中,很多翻译公司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只能惨淡经营。
3)翻译培训机构不足,科技翻译人才短缺。由于2006年中国才正式在高等院校设置“翻译”专业,而且社会上缺少培养科技翻译的培训机构,所以科技翻译人才的社会供应不足。另外,高校的翻译课程大多注重翻译理论的论述,缺少更多结合翻译公司实际翻译项目的课程很少。所以不少刚毕业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到翻译公司工作后,还需要公司进行二次培训。
2 翻译服务产业专业化管理解决方案
虽然中国的现代翻译服务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与中国其他产业相比翻译服务企业的专业化管理相对滞后。中国翻译服务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来实现专业化管理。
1)创造规范化的翻译服务市场环境。中国翻译服务产业现代化进程与其存在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创造规范化的市场环境必将促进翻译服务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要创造规范的市场环境,促进中国翻译服务企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翻译协会政策引导、行业的组织和管理的推动作用。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应加强对翻译服务行业的市场管理、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对翻译服务行业执行国家标准GB/T19363.1-2003《翻译服务规范》,GB/T19682-2005《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翻译服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和《翻译服务行业诚信经营公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利用市场推动翻译服务产业管理专业化、职业化。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资源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翻译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翻译服务市场急剧扩大促使翻译服务企业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翻译服务市场的竞争也比以往更加激烈。客户也逐渐成熟,对翻译服务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价格,而是更加注重翻译服务的质量。市场竞争越激烈,专业化管理就越重要。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中国新生的翻译服务企业大多都有一定国家机构背景,民营翻译服务企业数量虽多,大多规模不大,服务能力不强,市场拓展有限,在体制、机制上较其他现代服务企业有明显差距。社会化专业化的翻译管理与机关企业内部的翻译管理相比,专业化的翻译服务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也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现代化国际机构、企业都将翻译服务业务“承包”给专业的翻译服务公司,就是基于竞争压力和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做出的理想选择。通过翻译服务业务的“外包”可以用较低的费用获得优质和高效的翻译服务,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服务业模式,翻译服务外包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宽,参与的群体不断增多。前不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管理改革报告中提出拟将联合国总部一些部门的服务业务“外包”就是一个例证。翻译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为翻译服务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翻译服务企业现代化发展提出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翻译服务企业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1]。
翻译管理不仅仅是翻译服务方的单方职能,翻译客户同样对翻译服务的进展和完成负有责任。客户群体代表翻译市场的需求。翻译客户,通过提出翻译需求,确立翻译服务目标;通过明确翻译要求,参与翻译项目实施;通过反馈意见,促进翻译管理。由此可见,专业化翻译管理,不仅取决于作为翻译服务提供方的翻译机构或翻译公司,还取决于与其相关的翻译客户对翻译管理的认识和对翻译管理实践的参与程度。正如《翻译服务规范第1部分:笔译》中提到的,“顾客与翻译服务方的良好合作是提高翻译服务水平和保证翻译质量的前提,双方都应在事前充分了解各自对对方所期待的目标”[5]。
以出版行业和翻译行业的关系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出版业的图书贸易、版权贸易也日益增长,随之出现的大量翻译需求,已经不再是出版行业内部或以往与出版社关系密切的作者群体所能完全消化的。
3)推进翻译服务产业标准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管理。为了实现翻译行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翻译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到战略层次。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规范市场,促进产业发展。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都会面临标准化问题。中国翻译服务行业如何为了促进本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行业标准,适应市场变化,反映市场需求,推进翻译服务行业标准化,无疑对促进中国翻译服务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翻译服务产业标准化另一方面就是强化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也需要标准。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翻译服务企业只有实现翻译服务的标准化才可能实现快速扩展,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从完全依赖个人的作坊式服务向社会化大规模发展。
4)努力实现翻译服务产业的信息化。信息化可以显著提升现代翻译服务产业技术水平,甚至改变传统翻译服务方式和工作模式,扩展翻译服务领域,扩大翻译服务产业规模。在以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带动下,计算机软件本地化技术的发展也必将促进了传统翻译服务产业向现代翻译服务产业的转变,为传统的翻译产业引入更规范的业务流程、更完善的管理手段、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更先进的辅助工具和更现代化的经营模式。信息技术应用于翻译服务对提高翻译效率、翻译质量,降低成本,科学管理有着重要意义。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的应用最终会彻底改变翻译服务工作方式。
5)建立自己的核心领域品牌,确定目标客户。任何翻译公司,不论大小,都无法做到大而全,因此,在开始组建翻译公司和制定市场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核心领域品牌,确定目标客户。很多案例表明,一些成功的翻译公司,往往都有自己的核心领域。很多翻译公司都是专门针对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和市场而组建的。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该领域内的行家里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并拥有自己稳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译员队伍。例如,有些公司专门从事建筑方面的翻译,有些则非常擅长电厂领域。这种现象在那些专门从事本地化翻译的公司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由于现代翻译服务业不同于传统翻译服务。客户从简单的个人逐步变成大的企业和机构。因此,在开发市场之前,翻译公司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锁定目标客户。对于一个想在翻译界长期存在并有所发展的企业来说,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客户开发方面非常必要。小客户的零散译件可以暂时帮助企业生存,而大客户的大宗译件则可让企业进一步发展。但是,大型客户一般都是该领域里的行家,客户对专业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译员们的知识范畴,他们往往对翻译的专业性要求很高。
为保障上述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翻译服务企业首先要强化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要按照符合国际惯例的翻译服务标准、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以高质量标准为依托,以现代化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有效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品牌的现代翻译服务企业。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翻译服务企业只有实现翻译服务的标准化才可能实现快速扩展,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其次,创造良好的翻译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和造就国际化翻译人才,建立改善国际用人机制是制约中国翻译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强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功能,建立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翻译人才培养开发体系,多元化培育开发多层次国际化翻译人才。
3 结语
翻译产业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升翻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翻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翻译产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坚持专业化、现代化的企业文化理念,造就高素质翻译专业人才队伍,是实现翻译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编辑:徐状]
参考文献
[1]吴希曾.中国翻译服务产业与企业现代化[C].2006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论文,2006:46-47.
[2]罗进德.为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贡献精品: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总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1-2.
[3]刘习良.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在2007中国翻译服务产业论坛暨全国第六届翻译经营管理工作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07-08-16].http://60.28.239.82/tscweb/yth1/lxl.htm.
[4]王有天,彭蓉.E时代下的翻译管理[C].翻译产业经营论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03-110.
其实,不只制造业、医疗业,台湾信息服务业伴随台湾30多年的产业发展,在流通物流、金融证券、教育、交通及电子政务等行业,早已累积广泛且深入的行业应用经验,可比客户更深入掌握企业营运的致胜关键,并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WEF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发布的全球信息科技报告中,针对信息应用对各项基础服务的影响力评估指标,将台湾信息服务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列为全球第四、亚洲第二;洛桑管理学院(IMD)2012年也将台湾竞争力列为全球第7名、亚太第3名,显现在台湾信息服务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运筹系统提升管理透明度决策判断更容易
以制造业为例,台湾制造的MIT产品,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台积电、联电是世界前二名的晶圆代工公司;巨大机械的“捷安特”自行车,是欧美日澳等国前三大领导品牌;技嘉科技产品遍布世界五大洲;泰丰轮胎营销全球70多国;台湾惠新实业及其在中国青岛大统纺织的“Proman豪门内衣”风靡两岸市场;西柏科技生产的高端智能型影音系统,已在欧洲建立品牌知名度。
上述企业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台湾信息服务系统的支持不可或缺!
对信息硬件制造业而言,台湾能创造出全球第一的产值,关键之一便是在全球建立完整的运筹管理系统!技嘉科技副总经理白光华指出,由于技嘉的据点遍布五大洲,如何清楚看见各据点的存货、订单状况,控制全球仓储存货水位,并进行调拨作业,即是国际级企业的经营致胜点。而台湾信息服务企业的全球运筹管理系统,让技嘉总公司可轻松了解全球分公司的营运状况,做到管理的可视性、可控性、可分配性,让经营效率更高。
排程e化产销达标率由45%提高至90%
泰丰轮胎经理张家源表示,导入台湾供应链管理系统后,产销达标率由45%提高到90%!
泰丰过去采取传统作业模式,无法准确预估订货信息,并在生产排程实时反应客户订单变化,以致产销失衡。但导入台湾信息服务业者完整的生产管理解决方案,可有效协助泰丰精确掌握数据、改善排程,并串连上下游供应链。
例如,泰丰透过客户端生产系统的自动回馈机制,立即了解客户补货计划,泰丰据此再透过APS进阶生产规划及排程系统,计算实际进入生产排程的数量,让生产数量精准的与客户需求吻合。此外,经销商的库存回馈机制,也能让泰丰实时掌握各商品销量,迅速反应及调整排程。
除精确掌握生产数据外,他表示,电子化运作取代原有的人工操作,改善过去冗长的出货流程,现在只需简单步骤,日常补货时程可由8.5小时降低为1小时,生产排程作业更由3~4天大幅降为4~6小时!
导入台湾供应链管理系统交期缩短一个月
青岛大统纺织在大陆拥有约150家经销商及300多个零售终端据点,因此,大统经理钟耀庆明白指出:“经营纺织公司,最怕库存过多!”
他表示,过去因没有信息来源可参考,内部生产订单排程都得靠人为的经验、直觉判断,因缺乏客观的数据基础,常有预测失准状况发生;但导入台湾信息服务业者的BI商业智能系统后,便可就历年数据进行分析,确保出货、订货的准确度,有效降低库存。
此外,台湾信自、服务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也帮助大统成功收集下游需求端信息,并与上游布料厂建立连结,实时发送采购订单及回馈市场状况,让供应流程更顺畅,有效将交期足足缩短一个月!
营运决策智慧化西柏欧洲市场成长40%
“实时掌握市场信息,就是掌握企业营运重要关键!”西柏科技董事长特助曾永福一语道出导入台湾信息服务系统的益处。
影音产品大厂西柏科技的营销通路遍布世界,便是善用台湾的通路全球化管理跟营运决策智能化系统,成功巩固外销市场的占有率。甚至,当欧债风暴席卷全球、许多出口国外销不振时,西柏今年1~7月欧洲市场的营业额,反而逆势成长了40个百分点。
他指出,台湾信息服务业的通路全球化管理平台实时回馈系统,可协助其快速取得全球各地通路商营运信息,由过去获取市场信息需要15天,进化为一天2次的实时信息回馈,改善西柏科技在产品研发、设计及库存备料上的时间落差,并可快速因应库存管理及调整产销排程规划,迅速掌握商机。
此外,迅速取得营销资料,也有助于了解全球市场终端消费客户对产品满意度及未来产品发展趋势,有效强化新产品开发能力。
串联门市销售情报精准反应消费需求
台湾连锁便利商店密度居全球之冠,平均每500公尺就会有一家,不同竞争者常比邻而居。因此,藉由信息服务系统串连总部与门市,掌握所有店面销售情报及消费者属性,调整商品、刺激消费,已是商店的生存之道。
例如台湾连锁便利商店龙头之一的7-ELEVEN,藉由门市的POS系统,以每小时为单位掌握进销存情报及每日欲的天气情报。7-ELEVEN情报系统部部长张惶奇说,透过这些情报并比对过去的销售状况,总部就可以精准预测当日销售情形,通知店铺应加强或减少哪些种类的商品配送,以满足消费需求并减少库存和报废商品。例如,当气温高于25℃时,凉面的买气会大幅翻升,总部便可将此情报通知门市增加相关销售。
医疗信息化看病、居家照护省时又便利
台湾医疗技术水准驰名国际,医疗的便利度更是为人所称颂。其因台湾医疗机构很早就导入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将门诊的挂号、病历、住院、急诊或远距医疗照护系统串连。例如,过去从挂号到领药可能得花半天,但现在透过台湾信息服务业者提供的医疗整体解决方案,不到1小时即可完成。
亦即,病患透过网络、APP,即可挂号及查询医生看诊进度,并抓准就诊时间;此外,因门诊与药房系统实时联机,当医生在电子病历表上输入完诊断数据,药局可立即获得处方笺,待病患走到领药柜台时,药品已准备完成。
执台湾医疗界牛耳地位之一的秀传医疗体系总经理罗政勤也说道,为了避免延误急症患者抢救时间,秀传在台湾信息服务企业协助下,导入了影像医疗传输系统,如半夜有需要即刻进行心导管手术的病患,医院就可先透过push mail传送心电图及X光片等数据给主治医生,让其在赶到医院的途中,先行查看患者状况并下指令给医护人员做基本处置。
台湾的远距医疗照护系统在医院及信息服务业者的努力下,亦已发展成熟。例如,台湾信息服务业者将照护系统整合在一只智能手表中,老人家如果身体不适,只要单击手表上的功能键,可随时与医院健康或咨询中心通话,了解身体状况;若不慎跌倒,手表会发出求救声响,并自动拔出电话通知家人或医院;如遇老人失温昏迷,手表也会自动感应手臂温度异常,实时通报家人;此外,如果家有失智老人容易走失,也可透过手表定位坐标实时找到,让老人的居家照护变得更轻松便利。
台湾信息服务企业最佳选择
台湾信息服务业在各行各业中,已累积专精且深入的应用经验,能协助企业掌握经营关键。因此,台湾信息服务业是许多企业导入信息系统的最佳选择!
欲得知更多台湾信息服务业的讯息,请浏览http://www.timglobe.com.tw/。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案】推荐阅读:
医疗服务实施方案10-09
医疗服务质量控制计划07-10
医疗服务安全管理制度10-15
市医药乱收费、医疗服务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10-29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11-08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09-08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06-25
横江中心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10-08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11-14
儿科急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