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共10篇)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篇1

平寨小学:彭祥梅

9月12日,我上了《开国大典》一文,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几点体会:

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一段的大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9月12日,我上了《开国大典》一文,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几点体会:

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一段的大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

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 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

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准备的公开课,从备课、说课、试教直到最后的教案成型、正式上课,经历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这节课,光是教案就修改了不下七次,还有一次次的试教,无数次的反思和讨论,这段时间应该说是最累最紧张的一段日子,但同时也是最充实最有收获的一段日子。我的师父,我的同事们还有教研员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启发,这些闪光的思想我都仔细收藏在我的笔记里,很感激他们!正是有了他们无私的帮助,我才能在教研结束后感觉到自己心中多了许多沉甸甸的东西,让我迫不及待想要表达出来。

《钓鱼的启示》是新课标五年级教材中新加入的一篇课文,情节、内容清晰易懂,但是却揭示了一个“道德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深刻道理。在我的教学预设中学生理解这样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选择了第二课时作为公开课的内容,抓住“我”与父亲的心情变化这两条线索,把“品读描写‘我’和父亲心理、神态及相关细节描写的词句”“用生活中的实例把抽象的道德概念具体化”作为重难点,从而体会道德实践的艰难,体会父爱的深沉。

我觉得这次课自己有所进步的地方,首先表现为能够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做到了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读书、体验和交流,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记得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自己没有把握好课文的线索,在课上又比较紧张,课堂变成了知识点的堆砌,课文的阅读也被我分解得支离破碎。后来,经过大家的帮助,我改变了思路,在课前预习时就让孩子们诵读、听录音读、跟读、反复练读等形式,让孩子们充分了解文本,要求孩子们读出书中的感情,还要读出自己心中的感情。在课中,又设计了各种环节,让他们默读、品读、表演读以及分角色朗读。当然各种读都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教师真正应该关注的学生个人阅读文本的领悟。在孩子们充满感情的读书声中,从他们对文本阅读方式以及感受的交流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阅读”和“感悟”之间相伴相生的关系。

其次让自己感觉进步的地方,是为学生创造了较深层意义上争论和思考的空间。都说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结果,这样一个德育性质如此深刻的课堂上,教师的生拉硬拽是无济于事的,道德是要孩子们在身有所感、心有所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成为他们道德人格的一部分。在备课的时候,我曾经出于教学时间的考虑,并没有打算在课堂上展开辩论。但是,课堂确实是一个思想互相碰撞的地方,在第二次试教的时候,我和孩子们都沉浸在课文里,酣畅淋漓的讨论中,“大鲈鱼该不该放”的讨论自然而然地跑了出来,我很惊喜,但是,由于备课的忽略,以致于我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闪光的时刻,所以 也没有把握住问题的提法,孩子们是在讨论了,却没有贴近主题,但是作为老师的我却作为不多,甚至有被孩子们牵着走的感觉,指导也有“拔苗助长”的嫌疑,当时下课就觉得非常遗憾。经过和李老师的讨论,我再次修改了教案,把“原则上大鲈鱼该不该放?如果当时你就是作者,你会怎么做?”的讨论带进了课堂。这一次,在合理问题的有效指引下,孩子们的讨论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但是,虽然自认为充分准备,毕竟经验有限,这堂课也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一方面,教学时间的安排。虽然经过两次试教,我的课还是上得紧紧巴巴,上到最后也是匆匆忙忙地收了个尾。首先是因为我在课时及内容安排上不够合理,我应该将“我”和父亲心情变化的部分放到第一课时完成,到第二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朗读,深入讨论课文的启示,并且引入更多相关拓展内容。在和魏春峰老师的交流中,他也提到了教学时间的问题,追求课堂效率,合理运用课堂时间,最终是为了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课堂任务的完成。我想,真正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师,能够做到心中有课堂,他们的课堂是动态的,是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随时改变的。他们的课堂不是教案的生搬硬套,不是面面俱到,但是给学生的发展都留下可能,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四十五分钟,更是这四十五分钟所打开的那个广阔的平台。这才是真正尊重学生的表现。

另一方面,关注课堂的深度和广度。这一方面可以说我做得很不够,四十五分钟为学生打开的平台很有限。可能一直将自己的教学困囿在短短的课堂时间,我的脚步太快了,实际上走得并不踏实。虽然我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多了,但是我真正关注到学生个人文本阅读了吗?让孩子们在读书后交流他们的“感悟”、“怎样感悟”的时间很有限,我又匆匆忙忙地走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了。同样,在课堂的厚重感、语文的立体化方面,我提供给孩子们的“台阶”还太少。孩子们理解“启示”,我可以提供更多的情境,提供更多相关的名言,并且情境的呈现可以考虑得更多元。正是由于情境丰富性欠缺,语文的立体化没有足够地彰显,孩子在讨论的时候思维还是受到了限制。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篇2

师:请大家读读这几句话, 能发现它们共有的语言秘密吗?

(投影出示课文中出现“一齐”的四个语句)

生:这几句话都有“一齐”这个词, 有的还有两个“一齐”。

师:人们“一齐”做了什么?画出来。

师:我们常说, 写文章要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 可课文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一齐”呢?再读读, 体会体会, 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这些句子旁边。

(生默读, 作批注)

生:我觉得这几个“一齐”把人们动作的一致性写出来了。

生:我认为不仅是说动作是齐刷刷的, 还能让人感受到震撼人心的场面。

师:再读读这几句话, 透过文字, 你看到了怎样的震撼人心的场面?

生:我似乎看到了三十万人的目光集中在毛主席身上, 有的热泪盈眶, 有的满含深情。

生:我仿佛看到了三十万人不约而同地脱下帽子, 抬头看着国旗, 目光随着国旗的上升而移动, 热烈、深情而持久。

师:是啊, 三十万人的动作如此“一齐”, 是不是有人指挥啊?

生:根本没有人在指挥。

师:那三十万人一次又一次的动作怎么可能如此一致呢?

生:我觉得应该有指挥, 是三十万人热爱毛主席、盼望新中国成立的感情在指挥。

师:理解得真好。现在知道课文为什么重复使用“一齐”这个词了吧?

生:我知道了, “一齐”的多次出现就把全国人民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生:还能使读者一次次地联想到激动人心的热烈场面, 使读者的心一次次地受到震撼和感染。

师:是啊, 这哪里是简简单单的“一齐”, 它“齐”出的是人们爱领袖的心, “齐”出的是人们盼新中国成立的情, “齐”出的是开国大典的宏大气势, “齐”出的是庆典的壮观场面。于是, 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时———

生: (齐)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当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时——

生: (齐)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当五星红旗升起来时———

生: (齐)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 一齐抬起头, 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简析】词语有温度, 语言有魅力。“一齐”的重复使用, 看似反常, 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作者独有的情思。上述教学就是抓住文本的这一语言现象, 采取集中聚焦的教学策略, 在联系、品味、想象中感受到如此表达的目的与意图, 从而对“同语反复”的语言特点及其丰富表现力有了深刻的认识。

片段二:内容创生, 丰盈“概述”的言语体验

(投影出示第七自然段)

师:联系上下文想想,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生:是指毛主席说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读着这样的文字,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有的人高兴得互相拥抱, 有的人激动得抱头痛哭, 还有的人兴奋得把帽子脱下来抛向了天空。

师:这样令人热血沸腾的画面, 你是从哪些文字感受到的呢?

生:这段话两次用上了“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庄严”“雄伟”读起来就特别受鼓舞。

生:还有“一齐欢呼”“一齐欢跃”让人好像真的听到了他们的心跳, 看到了他们的喜悦。

生:这段话先说“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再说“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从大典的现场扩大到了全国各地, 这样从实到虚, 很好地表达了全国人民为新中国成立而兴奋、激动的情感。

生:从“人欢呼”到“心欢跃”, 把人们的外在动作和内心情感都写到了, 更说明全国人民是多么自豪、喜悦和幸福。

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象征整个中华大地, 用上这两个词, 突出了中华民族普天同庆的热闹与喜庆。

师:发现了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真好。那么, 这声音会传到哪里, 那里又会怎么样呢?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 传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生: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 传到了乡村里, 大家敲着锣, 打着鼓, 放着鞭炮, 欢呼新中国的诞生, 欢庆人民的解放。

师: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换来的, 这声音, 这宣告, 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让我们边读边想象, 把这难忘的画面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简析】课文中有不少内涵丰富的概述性语言, 领会其潜在的情感与意境的语言体验, 必不可少。以上环节通过内容创生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想象中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具体化、具象化, 将“心欢跃”画面化、形象化。于是, 概述性语言就变得有声有色、直观可感, 学生对全国普天同庆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与激动就有了更深切的体验。

片段三:写法迁移, 实现“例子”的有效增值

师:同学们, 刚才我们紧紧抓住表现开国大典盛况的语句, 很好地体会到语句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但是, 你是否发现, 同样是这样的语句, 所写的对象还不一样。小组交流交流, 讨论讨论。

生: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句子是写参加大典的所有人。

生:我们这一组发现有些语句写的只有毛主席, 比如“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只写毛主席升国旗的情景。

生:我们还发现了写所有人和写个人的句子常常是合在一起写的。比如写升旗的这些句子, 写完毛主席升国旗后, 就写三十万人是怎么表现的。

师:都是很重要的发现。写个体的也罢, 写群体的也罢, 这些句子都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大壮观。

生:表现了人民激动、喜悦的心情。

师:对。这种把个体和群体合在一起写来表现一个场面、一个场景、一个活动的写法, 就是“点面结合”。想试试这种写法吗?

生:想。

师: (课件出示) 看, 这是2001年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时, 北京沸腾、中国沸腾的情景!这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 刘翔创造中国飞人神话, 震惊世界的场景……来, 同学们, 拿起笔, 选取其中的一个画面, 依照课文的写法, 写成一段话。

开国大典前夜 篇3

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

郝在今 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从(1949年)9月21日开幕至30日闭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完成诸多建国大事。

政协大会开幕那天,新华社电讯的题目是:“中国人民所渴望的开国盛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已于今日下午七时半在北平开幕。”按照这个说法,政协大会开幕即开国盛典。

后来,政协大会决定:于大会闭幕的第二天,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后来中央人民政府又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所以,史家认定: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仪式,为开国大典。

9月30日,政协大会完成选举议程,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通过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致敬电,通过竖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纪念碑的碑文,并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大会举行闭幕式,毛泽东主席宣布大会闭幕,朱德副主席致闭幕词。

下午6时,全体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词。

全体代表默哀。

毛泽东宣读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与各单位首席代表一起执锹铲土……

北京,新中国的首都,这晚格外忙碌。

明天,1949年10月1日,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30万人参加的庆祝大会。

周恩来详细检查庆典筹备工作,特别关注安全问题、阅兵问题。

空军汇报:明天,我们年轻的空军,将由中国飞行员驾驶战机通过天安门广场。飞行员们表态:如果敌机敢来轰炸,撞也要把它撞下去!

还是要把敌机打下去。周恩来特地批准:明天空军带弹参加检阅!

毛泽东请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郭沫若来颐年堂,与周恩来、李立三一起,集体讨论修改毛泽东自己草拟的主席就职公告。

毛泽东还特意关照:礼炮数目,由100门改为54门,发射28响!

新中国马上就要成立,没有大印可是不行。中南海紫光阁,陈叔通恭恭敬敬向周恩来呈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印鉴。

陈叔通受周恩来委托制作国印,专程到上海,找到杭州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王福庵又把重任交给自己的得意门徒顿力夫。陈叔通交印时,特意向周恩来解释,这顿力夫本是苦力车夫,好学上进,终于成为治印名家。周恩来捧着镌刻精湛的国印,意味深长地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正是由千百万苦力拓凿而成吗?”

政府有印,主席焉能无印?

著名画家齐白石也是治印名家,听说自己的湖南湘潭老乡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十分高兴。齐白石从自己珍藏的印石中选了两方拳头大的鸡血石,为毛泽东刻制了两方“毛泽东”印章。

为政府治印的是车夫出身,为主席治印的是木匠出身。新中国,劳动人民注定要做主人!

广州,国民政府临时都城,今晚气氛沉重。

立法院今日在广州复会。

蒋介石部署全盘战局及广州防御。

空军请示:轰炸北平的空军编队准备就绪,何时出发?由于南朝鲜当局不准使用机场,轰炸机受油量限制,从台湾至北平只能往返,不能周旋。

蒋介石思考再三,没有下令空军出动。

这是出于军事原因还是出于政治考虑?

后人感叹:这倒是蒋介石决策中正确的一次。以后数十年,强大得多的中共空军,也没有轰炸台北……

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

南海北岸的菊香书屋是个安静的地方。戎马半生,毛泽东终于有个定居之地了。

可是,今晚,毛泽东还是失眠。

毛泽东索性起身,索性彻夜不眠!

明天,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着三十万群众,向着全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民,向着全世界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篇4

一、“用一个词概括对开国大典的感受”──抓住中心,统领一文“会读书的学生可以把文章读成一句话,甚至读成一个词。”这是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人性化描述。在课堂上以中心词为切入点,将词语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另外,抓住这些词语做为整体突破的切入口,也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当学生把“隆重”、“热烈”、“庄严”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便有了具体的落实。

二、“这些感受照应了题目中的哪个词?”──紧扣题眼,教活一课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情操的感染。引导学生发现“隆重”、“热烈”、“庄严”与题目中的“大”的联系,学生有了顿悟感觉,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为下一步直奔重点作好了铺垫。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反思 篇5

一、语文教师要重视“红色题材”课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尽管语文课不是思想政治课,但新课程标准并不否认任何课程的思想教育价值,爱国题材的文章更不可淡化。开是大典作为中国历史永恒的经典已经过去了六十年,影视作品中虽然常见,但沉迷于网络和动漫作品的新一代少年其实对“红色历史”已经感触不多了,所以值国庆六十周年之际和学生一齐学习这篇课文,有更重要的好处,这能够防止我们的下一代忘记自我历史。

二、对话文本与创设情境要结合。

语文提倡要和文本对话,透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来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情操,但借助必要的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能够事半功倍。课前我和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制作了课件,准备了开国大典的视频和一些图片,也要求学生查找相关书籍或图片等资料,因为课文资料对小学生来说毕竟年代久远。

课堂上,当我播放电影《开国大典》中的片断,是各位开国领袖走上天安门城楼,广场人万民欢腾的镜头时同学们都很兴奋、滚动。看过视频之后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同学们就读得个性有激情。之后讨论气氛也更热烈。

三、教师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把握好自我的引导作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而此刻的课堂逐渐转变为师生的共同合作,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一齐构成“学习的共同体”。

如在下方的教学片断中:

师:(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句话,感悟句子的意思,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可能传到了什么地方?

(抽生读句子,余生边听边想象)

师:此时的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这声音传到了黄河两岸,岸上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河中的船上锣鼓喧天,人人都在欢呼,人人都在呐喊。

生:这声音传到了青藏高原,到处彩旗飘扬,人们走出家门,欢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人民能当家作主人而高呼。

生:这声音传到了西沙群岛,人人手捧鲜花,挥动彩带,个个激动万分,欢呼着,大喊着,仿佛让全世界都听到自我的声音。

生:这声音传到了我们的家乡山东,家家户户奔走相告,人人喜笑颜开,处处欢声笑语。我爷爷对着天空大喊:“我们中国人最后当家作主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完全由学生的丰富想象,大胆发言代替了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这样一来,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增强了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欲望,更使学生将难点问题简单理解。

四、注重学生阅读潜力的培养。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篇6

理县杂谷脑小学 朱静

《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表达了新中国诞生时中国人民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课文含有特定情感,并且离学生生活和经历较远。为了让学生真切体验课文情感,经过认真钻研教材后,我决定“抓重点”教学:重点分析“典礼仪式”这个大场面,重点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和“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两句话,同时通过抓住中心词句感受新中国成立带给人民的欢欣鼓舞和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体验课文情感,发展各项语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咬文嚼字,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感受课文情感的能力 抓关键词句感受课文情感,重点体现在精读“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的教学中。学生如果能从理解表面意思到探寻内在情意,体悟文字中的深刻情思,将能大大提高对课文情感的感受和理解。为此,我紧扣文中的5个“一齐”、“排山倒海”等词引导学生对这些蕴涵强烈情感的词语进行层层剥笋式的品读,在反复咀嚼品味中感受人们的热情洋溢和激情澎湃。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和“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两句话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们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二、形式多样的朗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朗读贯穿始终。我采取了自由朗读,个别读,示范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等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读,在读中品味文字,在读中关注表达,在读中感悟情感。在分析课文第七自然段时,形式多样的朗读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指导,学生语感强烈,朗读时一次比一次投入,一次比一次有情感,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情感,也读出了自己的想象与思考。

三、抓住场面描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文在场面描写上极具特色,紧紧抓住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展现出场面的盛大和隆重。为了让学生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在重点分析第七自然段时,我创设出三种情景,分别是:当这庄严而雄伟的宣告传到城市时,当这庄严而雄伟的宣告传到农村时,当这庄严而雄伟的宣告传到学校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模仿着说一说他们看到的场面,这项融思维、表达于一体的语文活动,可以促成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言语、思维与情感同构共生。不仅巩固练习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同时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做到及时的评价,教学过程中由于紧张出现了一些口误。在以后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江青为何无缘开国大典 篇7

同年9月,我到邬吉成家里去看望他,他把这两篇文章交给我,叫我写篇文章以正视听。

他说:“银禄同志,你先看看这两篇文章,然后我跟你说说我所知道的情况及我的看法。”

我接过文章,仔细看后,认为这两篇文章虽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但其中心内容非常相同,文章都写道:“开国大典正在有序地进行着,劳动人民文化宫一侧入口处,警卫突然发现一位风姿绰约的中年女士旁若无人地直往里闯。她既未佩戴观礼证,也无代表证,警卫毫不客气地将她截住,盘问起来。哪知此人不仅不接受盘问,反而责备起警卫来。‘你有什么权力问我,我是中南海办公室主任,要到主席那里去。’来的人是江青,可警卫并不认识她。江青见哨兵不让她进,就和哨兵吵起来,警卫连忙向上汇报,说有一个女人在入口处吵闹着要上天安门城楼找毛主席,一直汇报到开国大典警卫工作总指挥、公安部长罗瑞卿那里。罗瑞卿听完,想都没想,回答很干脆,只说了四个字:‘照章办事!’罗部长的话很快传到入口处,有尚方宝剑,警卫再也不理会江青,把她晾在一边。江青无奈,只得悻悻而去。”

我看完文章后,邬吉成说:“开国大典的警卫工作我是从头到尾亲自参加了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哨兵拦住江青不叫她上天安门城楼。我认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不合乎情理嘛!

“第一,那时候,毛泽东已是人人皆知的伟大领袖了,搞警卫工作的人员,尤其是警卫工作负责人也都知道江青是毛主席的夫人。江青要上天安门城楼,询问清楚了再通过电话联系即可放行,为何仍不放行?

“第二,哨兵不认识江青,她又没携带任何证件,不让她进,联系一下也是应该的。但是,作为开国大典警卫工作的总指挥,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安全的主要负责人,公安部长罗瑞卿,对毛主席感情很深,对江青很熟悉,得知毛主席的夫人被挡,参加不了开国大典,他会马上派人把江青接到天安门城楼上的,绝对不会简单地说‘照章办事’四个字就把江青拒于场外。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他就不怕江青向毛主席告状吗?罗瑞卿是一位很会做人、做事的人,绝不会做那种蠢事。

“第三,江青自从1938年11月与毛主席结婚以后,到‘文革’以前,对人是比较和气的,她去参加开国大典如此重要的活动,怎么会不佩戴代表证呢?况且,她身边还带有警卫员和护士,她们是干什么的?江青怎么会和哨兵吵起来呢?

“第四,当时住在中南海的中央领导人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的路线是:乘车出中南海东门,沿着筒子河往东行驶,再往南拐,进故宫西阙门,再向右往南拐,汽车就直接进入了天安门北边的停车场,然后即可上天安门城楼。江青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干什么去呢?路线不对嘛。

“第五,那个时候,好像江青到苏联看病去了,不在国内,你可以查一查有关资料。”

经过考证,开国大典江青没有参加的确属实,那时她到苏联治病疗养去了。美国作家特里尔在《江青全传》中写道:“1949年4月初,江青乘上火车离开了北京,离开她的丈夫,离开了新中国。她带着护士和警卫员要去苏联治病,六个月后,毛泽东着一身军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检阅了浩浩荡荡的大军。共产党的精英分子精神焕发地从长安街走过。江青这时仍在莫斯科。”

多年以后,江青对我还谈起过她1949年去苏联治病的事情。

1972年夏季的一天,上午10点左右,我的大儿子突然发高烧。我立即把他送到医院,然后又急忙赶回江青的住地——钓鱼台10号楼,因为我知道此时江青快要起床了。刚赶回去,江青就打铃叫我。我进入她的办公室时,满头的汗水还未擦干。江青便问道:“小杨,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头上怎么这么多汗水?小心感冒啊。”我一五一十地报告给她后,她说:“你儿子在这个季节发高烧,不是中毒性感冒,就是扁桃体发炎,要不就是热伤风。我告诉你,扁桃体最好不要切除,切除以后,副作用太大。1949年,我去苏联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在那里住了7个月的医院,4月份去的,11月份才回国。以后我还是经常发烧,因为切除了扁桃体就等于撤掉了阻挡病菌的哨兵啊!”

江青跟我谈话的情况,证实了特里尔写的是对的,邬吉成的回忆也是对的——江青未能参加开国大典的原因,不是被哨兵阻挡,而是她当时在苏联治病。

为什么有人那样编写,并公開在报刊上宣传,还有不少人信以为真,以讹传讹呢?对江青有意见、不喜欢她甚至憎恨她的人很多,因为江青本身(特别在“文革”中)有很多问题,但总不能为了丑化江青而不顾事实,有意演绎历史吧?作为历史的研究者和学者,绝对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感情用事。无论事大事小,都要求真、求实、求信,并且有责任、有义务将所知晓的真实情况告诉广大读者,还历史以真面目。

《开国大典》教学札记 篇8

[作者]  福建宁化实验小学 陈贵忠

[内容]

五年制第九册《开国大典》是一篇新选课文。写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欢乐的心情。

本课先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接着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及广场的情况;再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最后讲了游行队伍。根据它在内容安排上的特点,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看一看。开国大典这个盛况,事件重大,意义深远。在电影、电视中常见播放,也可见到图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播放“开国大典”的有关录像镜头,或展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学生带到这感人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初步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们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二、画一画。本文第二大段,讲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天安门城楼的布置和前来参加典礼的群众队伍云集“侗字形广场的情况。教学这段时,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引导学生画一画“侗字形广场,并按书上讲的方位标上相应的位置名称。再说说各位置上的设施。这样学生通过动笔画,对此段内容就有了较清楚的了解。

三、比一比。课文第三段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一段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来写。在第三段中,“欢呼”一词出现多次。教学时,可让学生找出这些词,展开想象,深刻挖掘。具体教学如下:读熟课文,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的顺序。找出带有“欢呼”一词的句子;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欢呼起来的?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这次“欢呼”是在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时候发出的欢呼,这里的“一齐”可以说大家都一起欢呼,说明大家的心是一致的,无比激动。还可引申问,是不是只有在场的人才欢呼呢?联系下文可以知道全国人民都在欢呼,这里表达出全国各族人民无比激动的心情,表达了人们无比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30万人激动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个“欢呼”,是在毛主席宣读“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公告时,人们发出的欢呼。为什么用“热烈的欢呼”呢?说说热烈是什么意思,比一比,用不用热烈一样吗?反映了什么呢?表达出人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

3.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拍手,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这个“欢呼”是人们观看阅兵式的一个个雄伟的场面而发出的。“不断”是指一阵接一阵,也体现出阅兵式的场面一个比一个壮观。表达出人民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时,还要抓住“齐步行进”、“一字形”、“整整齐齐”、“完全一致”这些词,体会人民解放军的步调一致,纪律严明的作风,也蕴含着人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全国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的赞颂。

在比较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可分别采用齐读、轮读、边读边鼓掌的形式读。语调要高昂,情绪要饱满,体会出人们无比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篇9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课,是新增的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可分为五段。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写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先概括交代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然后分别描述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第二段(第5至第10自然段)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是庄严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第三件是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第三段(第11至13自然段)写了阅兵式的盛况。写了三层意思:1.阅兵式开始的情况。2.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3.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情景。第四段(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第五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散会的情况。

课文突出了场面描写:会场的布置、庞大的群众队伍、典礼开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国成立、五星红旗升起、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和宣布毛泽东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盛大的阅兵式、燃放礼花、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突出特点。

这篇课文安排在第九册第二组,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也就是说,通过本课和本组其他几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在练习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懂得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要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要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然后填空。①开国大典是在()年()月()下午()时举行的。②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门大炮齐发,一共()响。③阅兵式进行了()钟头。

3.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意。

二、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列出提纲。

3.讨论分段,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修改所列提纲。

三、精读课文,分步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先让学生快速浏览第一段,准备做填空练习:开国大典于年月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有,有,估计总数。会场在。主席台设在。以此掌握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了解会尝主席台的布置情况。然后细读课文,体会会场的精心布置和群众队伍场面的壮观。最后品读课文第一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如:①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想想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三个词语;②比较“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潮这句话中的“直奔”和“走向”有什么不同;③用“迎风招展”口头造句。

2.学习课文第二段。先快速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让学生掌握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再细读这段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时的情景的。接着,通过回忆看《开国大典》的电影、电视,结合课文中的彩色插图,进一步体会这一段课文所描写的动人场面。然后进行重点词句的训练:(1)比较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不同:①30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②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起抬起头,·瞻·仰(望着)这鲜红的国旗。(2)这段课文中有几处写了掌声,写法有什么不同?(3)用“诞生”、“雄伟”、“热烈”各说一句话。

3.学习课文第三段。快速朗读课文第三段,进行填空练习,使学生掌握阅兵式的程序。“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和。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两个排,接着是、、、。当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飞过天空。”然后细读这段课文,体会阅兵式的壮观场面和人民群众看到检阅部队时的激动场面。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

4.学习课文第四段。可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这一段,说说作者是抓住哪两个方面来描绘这动人的情景的。然后抓装天上是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是万万千千的灯火一片红”,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过去看到的类似的场面体会天安门上礼花此起彼落,广场上灯火辉煌的绮丽景象。最后让学生用“次序”口头造句。

5.学习课文第五段。先齐读这段课文。然后比较“·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中带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不同。6.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跟“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相似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试说两个这样的句子.四、品读课文,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中心思想。

2.快速读课文,按列出的提纲复述课文。

3.做课后“思考·练习”4。

1989年:《开国大典》的诞生 篇10

对影片《开国大典》的采访,记者从一年前就开始预约。今年3月,该片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现任主席李前宽,终于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

这部为建国4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片,是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扛鼎之作。由于时逢1989年,影片的出炉一波三折。最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南海集体看片审定,风波才告平息。

不过,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的陈昊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他并不认为这算什么风波,要说是,也只是“茶壶里的风波”。

记者在对外友协的会客厅中见到的陈昊苏,这位71岁的将门之子,比起陈毅当年的元帅之风,显得斯文和气。

“当时动乱刚刚平息,中央领导人都忙得很。他们知道这部影片很要紧,所以提出看一看。”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给予了这部影片有力的支持。尽管此前确实有不同意见,但影片最后还是顺利通过,并如期公映。”

压力和亢奋

1988年春,在一次圈内人的饭局上,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滕文骥提出,想拍一部电影《开国大典》,作为建国40周年的献礼片。

长春电影制片厂主管剧本创作的副厂长张笑天也在座。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长影厂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当即表示愿意合作。

编剧班子由张笑天、长影厂资深编剧张天民、工人日报社记者郭晨(担任资料统筹)和福州军区文工团演员刘星组成。此前,刘星曾与总政话剧团合作,参与排演了话剧《决战淮海》,反响很好。

四人在长春的清华宾馆开了一天的会,由张笑天口述,刘星执笔,写出了第一稿。之后,张天民改出第三稿,张笑天定终稿。

但滕文骥的创作思路是以民国遗老的视角来看新中国建立,双方理念有分歧,最后影片由长影厂单独投资。

1988年7月22日,电影剧本《开国大典》获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和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通过。

之后,正在拍摄电视剧《血洒故都》的长影导演李前宽与妻子肖桂云接到了《开国大典》的剧本。两人因合作导演反映淮海战役的电影《佩剑将军》等影片,在业界已有知名度。

看了剧本后,李前宽和肖桂云心中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创作冲动,这正是他们梦想中的机会。“这是一个可以撒得开的好本子,沿着老一辈足迹,跟着解放军跨过长江,打到总统府,一直拍到天安门,过瘾!”

但是冷静下来后,他们发现,拍摄困难重重。

《开国大典》总投资为500万,长影投资200万,电影局资助300万,在当时算是斥巨资了,但相比电影的规模,经费仍然紧张。更大的困难在于,影片已定为国庆40周年献礼片,全部时间只有一年了。而这部影片规模宏大,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就有138个,重要场景有60多个。通常来说,这样一部电影需要筹备一年,拍一年,然后做后期半年。

“就说开国大典那场戏,怎么拍?天安门广场清场?”李前宽微微前倾,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已古稀之年、曾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他,腰板笔直,讲起话来情感丰沛,能瞬间坠入20多年前的情境之中,影片的镜头和台词能信手拈来。

李前宽告诉记者,他当时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创作的亢奋心态并存。而更大的难题在于,在艺术表现上,如何找到更好的电影语言,在同类题材中有所创新和突破。

他们找到的路子是:将开国大典的历史纪录片资料与拍摄的镜头剪接在一起,即纪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形成新的电影语汇。

李前宽和肖桂云兵分两路,李前宽选外景和选演员,肖桂云继续完成《血洒故都》,之后很快投入《开国大典》剧组,负责服装、化妆、造型等工作。剧组转战全国12个省市,动用了15万人次的群众演员。

“去掉脸谱化”

1988年11月11日,《开国大典》剧组在中南海颐年堂开机。

第一场戏,是实景拍摄开国大典前夜,毛泽东与毛岸英谈话的重头戏。

毛泽东对儿子回忆,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时曾跟他谈起过,中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似乎都难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爸爸,你找到了解决办法没有?”毛岸英问父亲。

毛泽东点了一根烟,坚定地说:“找到了,这就是‘民主二字,人人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

曾在多部影片中饰演毛泽东的古月,常常以一手叉腰一手挥动的标志性动作,来表现毛泽东的伟人风度。但李前宽要求他,把这些刻板动作抹去,去掉以往的脸谱化。

为此,影片为毛泽东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化的细微动作,比如,梳头减压、在鞋底擦火柴、一面看书一面嚼茶根等。“毛泽东有亲切、幽默的一面,比如未经过中央同意自己去逛大街,回来后大家批评他,他很尴尬,自己找台阶下。这些都是过去的影片中没有的。”李前宽说。

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陈昊苏一直关注着《开国大典》的创作。1989年3月,在拍摄中期,他和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的部分成员一起,审看了已拍的部分样片。他对剧组尊重艺术规律、“去掉脸谱化”的创作态度给予了鼓励,还对毛泽东的银幕塑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影片中,中共中央进北平后,中央书记处有一场关于北平建设的讨论。周恩来转述了几位建筑学家的观点,毛泽东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新中国不同于封建王朝,格局一定要改变,并提倡在城内大兴工业。陈吴苏对这一场戏予以肯定。

“现在看起来,毛泽东的这一观点未必妥当。但在当时,却体现出一种创造新的社会主义工业文明的气魄。”陈昊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毛主席的塑造,既不能和现在的认识产生大的矛盾,又要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能把后来的认识强加给他。”

第一次审片

1989年6月11日,《开国大典》拍摄完成。7月份,“双片”制作完成。所谓双片,是由两条胶片组成的工作片,一条为电影镜头,一条为台词、音乐、音响混录而成,通过声画双机同步放映。

7月底,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混录室,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审查《开国大典》双片。领导小组组长是文化部副部长丁乔,成员包括广电部相关负责人和一批党史、军史专家。

看完双片后,全体领导小组成员到北影厂会议室进行讨论。按惯例,导演应该回避,但有人建议,导演一起参与交流。就这样,李前宽和肖桂云被请到了会议室。

电影局原局长、八一电影制片厂老厂长陈播将军首先站起来,向李前宽和肖桂云敬了个军礼:“我以一个老战士的名义,向二位导演致敬,感谢你们为共和国40周年大庆拿出这么好一部献礼片。”

其他审片人员也纷纷表示,片子拍得很好,大气磅礴,史诗般地艺术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画卷。毛泽东和蒋介石没有脸谱化,很真实,演得也好。

8月2日,《光明日报》与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召开座谈会。陈昊苏主持会议,肯定《开国大典》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是一部划时代的重大革命历史影片。

原定《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将在8月6日整版刊登对影片的宣传文章,但8月5日,李前宽突然接到通知,说暂不发稿,影片需要重新审查。

“编导者对蒋介石有感情”

8月6日,还是在北影厂的混录室,《开国大典》再一次接受审查。这一次参加审查的人级别更高,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丁关根、中宣部部长王忍之、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组长朱穆之、《人民日报》社长高迪,以及中共中央党史办、文献办的领导等。

首先引起争议的,是江青的两场戏。

一场是,在西柏坡窑洞,江青一边给李讷梳小辫,一边说:“我听说淮海战役粟裕不同意中央军委指示的作战打法。”毛看她一眼,没理。江继续道:“这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李讷扑到毛泽东怀里问:“爸爸,什么叫‘不胖不瘦啊?”毛泽东:“孩子少插言,知道为什么你叫李讷,姐姐叫李敏吗?要敏于行讷于言,少说话多做事,懂吗?”

这是李前宽喜欢的一场戏。他认为,既揭示了江青隐藏的干政野心,又含蓄地表达了毛泽东的态度。

另外一场戏,是在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江青给毛试穿新毛衣,转头看见毛的书桌上放着一封给贺子珍的信,脸色骤变,摔门而去。

对此,审片的领导中有人提出,江青没有资格上银幕。最终,李前宽无奈地删掉了这两场戏,对此,他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难过。

对于毛泽东和毛岸英在颐年堂谈话的那场戏,因为当时正逢1989年的政治风波时期,参加审片者也提出了意见,认为应把毛泽东的台词中的“民主”和“监督政府”去掉。最后,影片改为了画外音:“一个伟大的领袖,在胜利的曙光来临之时,想到的是创业难,守业更难。”

还有领导提出,看到战士给毛主席梳头,觉得不舒服,会让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的小李子对待老佛爷。

中央重大革命题材领导小组组长丁乔曾在第一次审片中对影片表示了支持,此刻他就坐在李前宽旁边。李前宽感觉到,他的手在不停地发抖,李悄悄按住了他的手。“他不便说话,我可以说,我是导演嘛。”

李前宽向领导们解释,这几场戏不是杜撰的,有史实可查。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在回忆录中写过,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时,他每天都要端个大木桶,用温水给毛泡脚。毛靠在椅背上时,他就用梳子替他梳头,因为梳头可以舒筋活血。

当时一位领导严厉地批评他:“小李,你解释什么,你们把毛主席从神坛请下人间,把蒋介石从鬼蜮请回人间,这本身就没有阶级性嘛!”

“把蒋介石从鬼蜮请回人间”,是影片最受诟病和指摘的部分。影片设计了这样一场戏:国民党江防危机之时,江阴炮台的守卫将领却在打牌赌钱,在牌桌上口出妄言:“老头子把大半个中国都输了,我这还算输?”

蒋介石正好在此时来视察江防。按过去的常规,这时候蒋会大骂“娘稀皮”,并对犯错将领施以严厉的军法处置。但这部影片却反其道而行之:蒋介石不动声色地坐下来打牌,替战战兢兢的将官李襄南赢回了所输的钱,然后说:“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汀天险能否守住,全靠各位仁兄了,拜托了!”说罢含泪离去。

这是李前宽最得意的处理。他认为,这样的蒋介石有手腕,有谋略,比把他写得张牙舞爪,更传神,更能揭示其内心世界。

陈昊苏也认为,这场戏没有问题,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以前的影片往往把我方写得很高明,稳操胜算,对敌方则采用漫画式手法加以贬低,最后的效果并不好。蒋介石视察江阴炮台那场戏,在很困难的时候,他还知道怎么去鼓舞士气,收买人心。要是把蒋介石写得灰心丧气,惶惶然如丧家之犬,那我们百万雄师过大江也没什么了不起了。”

但审片会最后还是提出:影片立场有问题,以家族争斗代替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编导者对蒋介石有感情,让观众恨不起蒋介石。

散会时,桌上备着的水果和茶,原封不动晾在那里。

那几个日夜,李前宽度日如年。当时他和肖桂云住在北影大院的仿清楼招待所里,院里的大杨树很多,天气越闷热,知了叫得越欢,更令人烦躁。“但我和肖桂云还能挺得住,因为我们有自信,坚信我们拍的东西没错。”李前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中南海审片

不久,转机出现。

9月3日凌晨,李前宽接到电话,通知他当天下午三点,江泽民总书记和政治局常委要在中南海勤政殿看片子。

陈吴苏电话中指示李前宽,连夜把双片检查好,并且要准备一个不超过一刻钟的汇报。他特意叮嘱了一句:“你要有一个汇报,懂吗?”

李前宽说“明白”,放下电话,立刻将电话内容转告了妻子肖桂云。

肖桂云马上通知剪辑师,连夜检查双片,又说:“一刻钟讲不了多少内容,讲讲拍片的初衷吧,但我提醒你。你向中央领导汇报,别像拍戏时指挥演员一样牛哄哄的,收敛点。明天可不是演员扮演的领袖,而是真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前宽笑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爱人关键时刻特冷静。”

第二天,他俩带着剪辑师,坐着剧组的破巴士,装上三桶胶片、三桶磁带,从北影厂出发,直奔中南海。李前宽回忆,他就穿了件普通短袖衫,连个相机也没带,就走进了中南海。

中南海勤政殿的放映室里,前排依序坐着刚到北京工作不久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李瑞环和姚依林。江泽民和乔石中间留着一个空位。李前宽猜想,那大概是留给邓小平的。

第二排坐着五位上将:秦基伟、刘华清、洪学智、杨白冰和赵南起。

看片会由李瑞环主持,他首先让导演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情况。

李前宽走上前,讲述了他作为导演的创作追求和心情,并表示影片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得到各位领导的指正。最后,他代表剧组向领导鞠躬致谢。

汀泽民指着身边的空位说:李导演,你坐这儿。李前宽连忙推辞,并要继续往后走。李瑞环说:李导演,工作需要你坐这儿嘛。李前宽这才忐忑入座。肖桂云坐在第二排。

影片开始后,江泽民边看边向李前宽问了一些关于电影的问题,他一一作答。

影片的结尾,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喊“人民万岁”,礼花中叠化出战士前仆后继倒下的身影。这时,李前宽感到,江泽民在他的手上轻轻拍了几下。他还瞥见,坐在后面的洪学智在擦眼泪。他想,片子“可能有戏”。

放映完后,江泽民站了起来,活跃了下气氛,给大家讲解了什么是双片,以及影片中的拍摄镜头与历史纪录片的镜头是如何交叉剪接在一起的。江泽民还夸奖说,导演很有本事,影片拍得真假难辨。然后,他请几位身经百战的上将先发言。

高声大嗓的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洪学智首先发言:“这部片子拍得很真实,很好,当时就是那个样子。我提一点意见。人民战争离不开人民,一个战士在前面,后面有六个民工支持,建议增加一些表现民工支前的镜头。”其他几位上将都表示同意。

姚依林提出,开国前夕,全国政协会议上通过了国歌、国旗等,很多民主党派人士作出了贡献,最好加上表现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和民主人士的镜头。

最后,江泽民作了总结。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只晓得横向比较,不善于纵向比较,他们只考虑西方世界比我们生活好,港台比我们富裕,但我们的国家怎么走过来的不知道。所以,他们太应该看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会告诉他们,我们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走到今天不容易。新中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江泽民还总结了这部影片的主题,就是“江山来之不易”。他转头征求李前宽的意见,李前宽连说:“是,是,就是这个主题。”

至此,李前宽一颗悬着的心算放下了。

江山都能打下来,还怕修改影片吗

两天之后,李前宽再次来到勤政殿,给另外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放了《开国大典》。出席看片会的有李鹏、杨尚昆、姬鹏飞、吴学谦、宋任穷、王震等。

看了之后,有位领导提出,战争场面太残酷血腥,死人太多,大片大片的,建议删减一些。

对此,陈吴苏作了一些解释:“这些镜头最好还是要一些。小平同志讲过,共和国是千万烈士牺牲换来的成果,这些镜头正好能说明。况且,真正的战争比电影要惨烈得多。”

陈吴苏还表示,如果修改过多,可能会导致国庆出不了片子。领导说:“你们让我们审看又不想听我们的意见,我就不提了!”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李前宽忙说:“没事!请领导尽管发表意见,本导演一定认真修改,老一辈革命家把江山都打下来了,我们修改影片没问题。”

看片会后,李前宽综合四次审片的意见,对影片进行了最后的修改。

9月21日,《开国大典》成为首届中国电影节的开幕式影片。10月1日,《开国大典》作为国庆40周年献礼影片,在全国公映。

上一篇:在全旗人大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经典名著阅读读后感900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