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推荐8篇)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 篇1

一、规划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2、建设项目选址许可;

3、建设用地(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用地范围)规划许可。

(二)服务类事项:

1、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

2、规划设计方案审查;

3、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

4、建筑单体设计方案审查。

二、国土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许可;

2、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临时用地许可。

(二)、非行政许可项目:

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审批。

(三)服务类事项:

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核;

2、地质灾害危险性估评成果备案;

3、房地产抵押登记备案;

4、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 ;

5、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

6、国有土地资产处置;

7、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

8、土地估价报告备案;

9、土地使用权变更;

10、土地使用权变更抵押登记;

11、土地使用权初次抵押登记;

12、土地使用权再次抵押登记;

13、土地使用权展期抵押登记。

三、住建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房地产企业资质审查;

2、建设工程施工许可;

3、燃气经营、安装、建设许可;

4、商品房预售许可;

5、物业管理企业三级资质审批。

(二)、非行政许可项目:

1、房产测绘成果应用核准;

2、商品房预售款使用核定;

3、保障性住房审批。

(三)服务类事项:

1、房地产开发企业登记备案;

2、房产登记;

3、地役权登记;

4、建设施工现场自拌混凝土登记;

5、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

6、在建工程抵押登记;

7、在建工程项目预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返还申请。

四、水利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批;

2、取水许可;

3、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审批;

4、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程竣工验收。

(二)服务类事项:

1、工程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审查;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备案。

五、生态文明建设委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防治污染设施竣工验收;

2、临时用水(含基建用水)许可;

3、征占用林地审批。

(二)、服务类事项:

1、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绿化配套核准;

2、占用征用林地审核;

3、用水计划审批。

五、城管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城市建筑垃圾准运(处置)及消纳场建设许可;

2、设置户外广告许可。

六、人防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

1、结建防空地下室建设、防护设计及易地建设审批;

2、人防工程建设及设备、设施拆除审批;

3、人防工程建设用地调整联合审批。

(二)服务类事项:

1、防空地下室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

2、结建防空地下室平时开发利用备案审查。

七、消防部门

(一)、行政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

八、发改部门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 篇2

一、经营城市的内涵

1、经营城市的概念

经营城市在我国最早可追溯到《周礼·考工记》中的“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而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管理者首先提出“经营城市”这一说法, 在我国, 经营城市的概念是在2000年全国中等城市经济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会上专家指出, 经营城市就是运用经济手段, 对构成城市资本 (如土地) 和人力作用资本 (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 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 (如广场、街道的冠名权) 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 从中获得收益, 再将这笔收益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项目中去, 走“以城建城”, “以城养城”的市场化新路。这一观点虽然比较简单, 但已形成了我国经营城市理论的雏形。

随着人们对经营城市理论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对经营城市的内容有不新的理解。该种理念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经营引入市场机制, 要靠市场来解决问题, 不再单纯依靠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第二, 人本思想, 要发动城市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参与到城市的经营中来。第三, 要发展社会组织的作用, 扶持律师事务所、各种商会、行业协会、咨询服务组织、房地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 使其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益事业中去。

2、经营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正是由于对外开放, 使城市政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顾客”, 这些“顾客”为城市的土地定价, 使得竞争性的土地市场得以迅速形成。更为关键的是, 这些“顾客”具有极大的流动性, 以足投票, 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进行选择。为了吸引外资, 城市政府必须开始理性的思考和行动, 必须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外资及其他资源来发展社会经济。各个城市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的制度的完善, 市场制度的建立和机制的形成, 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城市政府在城市发展面临所面临的资源约束都可以通过市场加以解决。为了吸引各种资源到本市, 各级政府都通过各种措施, 搞好城市基础设施, 利用国家的法规制度, 在其范围内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为资金落地本市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政府在经营城市中的主导地位

对于政府在经营城市中的地位, 学术界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制度创新, 政府已经弱化了其经营主体的地位, 也有人认为政府已经将一切交给了市场, 不再是经营的主体。甚至许多人认为, 政府不应该是经营城市中的主体, 在经营城市过程中, 政府行为很容易侵害公民的私有财产, 政府部门很容易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想方设法牟取利益, 与民争利, 甚至会损害公民和企业的利益, 并且公有资产在经济运营中容易滋长腐败, 等等。笔者认为, 经营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在经营工作中必须注意充分组织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政府是经营城市的主导者, 企业是经营城市的参与者, 全体市民是经营城市的决定力量。市场应该发挥其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但城市管理并不否认政府, 而是要一个好的、有效的政府, 并且政府在其中应当处于规划、领导、指挥、协调的主导地位。

第一, 从经营城市的客体来看。经营城市的客体是城市资产, 即道路、公交、桥梁、房产、建筑、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等, 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公共产品的属性, 因此, 有且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对城市资产进行经营, 一般的投资主体是没有能力直接插手这类资产的运作的, 更提不到去经营。

第二, 从经营城市的方式来看。经营城市区别于其他类型经营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运用的经营手段。普通经营的经营手段一般是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 对资本、销售、工艺流程等环节的管理, 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而经营城市的经营方式则不一样。经营城市要有效运作城市资产, 使城市资源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配置的目的, 这必须运用特许经营权、审批权、招投标制度等手段进行, 而这些手段的行使必须假借政府之手, 否则难以推进。

第三, 从经营城市的目标来看。经营城市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这不同于企业或者个人的经营目标, 为了实现本企业、组织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能够领导城市经营的也只能是城市政府。

第四, 从经营城市的运作环境来看。由于城市资产有其垄断性和公共产品属性, 注定了这类资产的直接投资回报率低、投资期长的特点。而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模式,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如果没有对城市资产运作的特别优惠政策的话, 可能没有人愿意投资这块领域, 更谈不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些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只有政府才能做到。

第五, 从经营城市的实践来看。自我国开始经营城市的实践以来, 经营城市是在城市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的情况下, 城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自上而下发动的。作为一种政府行为, 经营城市是在政府认识到传统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弊端后, 主动提供制度创新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积极性的产物, 其一步步的发展也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下进行的, 虽然经营城市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经营中引入了竞争机制, 但其根本也是政府在建设和管理城市, 发挥政府职能的一种手段。另外, 市场的缺陷和其对局部利益的追逐, 也要求城市政府在经营过程对政府进行功能定位。并发挥宏观和中观调控作用, 协调市场的外部效应, 对公共设施进行规划管理。

三、政府在经营城市中的行为缺陷

经营城市是政府运用市场机制协调城市发展目标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 运用市场手段对城市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运作与管理的一种经济活动。城市经营为城市建设筹集到了更多的资金, 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对城市综合实力的增长和城市化整体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误区, 诸如急功近利、过度负债、恶性竞争、投机炒作、圈地卖地、变相摊派等, 具体而言表现在政府“错位”“缺位”和“越位”上。

1、经营城市中的“政府错位”

城市的经营过程中的政府错位主要是指政府没有科学定位自身在城市经营中的职能和角色并对号入座而导致政府工作重心产生偏差的现象。错位表现之一是, 很多城市政府没有真正理解经营城市的实质, 只看到现时的轰动效应而盲目跟从, 把经营城市作为一种“新政绩工程”“新形象工程”来追求。于是出现了一哄而起的旧城改造, 对古建筑的永难修复的破坏, 各种各样中不中、洋不洋、古不古、今不今的建筑。表现之二是, 政府过分热衷于土地经营。土地作为经营城市的重点, 更容易获得资金, 在很多地方“城市经营”越来越演变成为“经营土地”“以地生财”的代名词, 经营城市演绎成了“拆房子倒地皮”, 甚至演化成了对“民生”“民财”的剥夺。地方政府经常打着经营城市的旗号去“圈地”“卖地”, 设立开发区。城市政府以行政手段征地批租的无本万利, 加上卖地收益全归在政府官员支配的机制, 使得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和违规操作现象在卖地的过程中频频发生。在现行制度下, 政府和用地企业分享了土地用途转换的收益, 农民和市民除了一点征地补偿款外, 基本上被排除在收益之外。这种政府与开发商站在统一阵线联手剥夺农民的现象就是这种

2、经营城市中的“政府缺位”

伴随着对高、大、新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特别关注, 许多地方政府盲目建设超出实际需要的大型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 而忽视了对于中低收入者住宅和城市急需的配套设施的提供, 这必然会加大城市的建设及运行成本, 而这些成本难免要转嫁到城市居民和市内企业头上, 增加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 同时限制了廉价劳动力的流入和市外企业的落户, 最终必然会有损于城市长期的核心竞争力的成长。同时, 当前许多城市政府热衷于把一些本属自己本职工作的市政公共服务商业化, 然而在服务商业化之后没有建立相配套约束和监督机制, 并且伴随着环境的变化, 许多政策法律制度也没有确立, 这些造成市政府在各种利益互相博弈中面临着巨大风险。

3、经营城市中的“政府越位”

政府越位是由于政府决策者的权力缺少约束, 使得其行为超越了自己的职权范围, 而依靠其强势地位进入市场, 极大地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当前, 在经营城市中, 政府越位现象在违规批租土地方面表现的最为严重和突出, 许多城市政府利用手中的土地资源和政策权力控制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 它们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 低价出让, 批租土地, 人为干预地价乃至操纵地价的形成。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违反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在一些城市中还存在着一些政府部门投资兴办的企业和众多的利用政府的名义进行收费的中介机构组织, 它们市场竞争中同时扮演“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 严重破坏了市场正常的公平竞争原则。有的城市政府在拆迁中, 为了努力压低拆迁成本, 采用了许多不择手段的行为, 于是“暴力拆迁”“强制拆迁”的血腥场面也随之出现了。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 损害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政府越位还表现为城市政府利用各种变相的摊派向地方企业索取资金支持的行为, 严重损害了地方企业的利益。对于这种政府依托行政权力向企业化缘的行为, 企业也只能勉为其难地顺从。这种作法虽然使政府的建设上去了, 但却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减低了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力, 最终受损的是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城市政府的职能定位

在城市的经营过程中既有政府行为, 又有市场行为, 是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对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合理的界定, 转变其职能, 分清哪些是城市政府职能范围内的, 哪些是政府应该退出的, 实行城市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凡是企业能经营好, 或是比政府经营更有效率的城市设施建设和经营项目都交由市场和企业去经营, 政府的任务就是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公益性事业、社会保障事业等问题。城市政府应从“强势政府”、“权力政府”、“全能政府”的模式中走出来, 过渡到“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7]城市政府在经营城市中的主要职能应定位于以下几方面:

1、做好城市的规划

城市规划是经营城市的最重要的内容, 一个好的规划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价值, 提高投资商的信心, 而且可以对城市的前景做一个有价值的预期, 提升城市整体的长远的综合效益。规划的前提是对城市进行定位, 城市定位也就是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城市个性化。城市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城市地理状况和自然资源条件, 更要用发展的长远目光来创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命运。根据城市内部和外部条件来确定城市性质, 在此过程中多借用“外脑”的作用, 给城市进行准确的定位后就可以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明确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包括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再进一步明确城市的客体和所要运用的手段。

2、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公共物品具有供给上的非竞争性和需求上的非排他性, 私人部门无法通过公共物品的供给获得收益, 这决定了产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 如绿地、城市桥梁、道路、图书馆等。但并非所有公共产品度由政府提供, 一些公共物品不是纯公共物品, 它们或者是非纯公共物品, 或者是准公共物品。这些类型的公共产品可以采取经营方式, 由社会生产, 而政府必须加强监管工作, 采取一些引导性的规划和政策。例如对城市污染的治理, 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对企业征收费用。另外政府应利用其社会管理者的有利地位, 及时收集、整理各方面的信息, 并能及时传递到社会各方面, 为企业和个人等经济活动主体提供经济信息服务, 以降低信息的不完全而造成的盲目行为。

3、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健全, 经济运行中的人为因素比较多, 市场竞争还不完全, 垄断的存在必将影响市场的效率, 产生不公平现象。城市政府应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预期, 运用行政、财政、法律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健全权利制度, 为社会总产出的最大化提供制度框架。同时政府应注重城市经营中的执法和监督, 依法打击城市经营过程中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另外, 应加强法制化建设, 为现没有的行为立法以及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建立政府职权的约束机制, 政府责任追究制度等。

4、打造城市品牌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 篇3

【关键词】政府经济职能;主要内容;定位及实现

一、我国经济职能的历史演变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才得到有效恢复,而我国政府为了加快国家经济的回升,不断侵入我国各个私人经济领域,并逐渐取代了我国私人生产与售卖权,并为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努力,而在1958年,我国政府经济已经渗透到我国各个领域中,通过人民公社运动制定并颁发生产制度等,是我国人民自此失去了消费自主权。

而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正式进入转轨经济时期,而在该时期内我国逐渐形成多种经济并存的结构,政府经济仍占据市场主体,正整体经济正在不断发展与强化,并出现最为典型的“三职理论”,包括分配、调节与监督,即政府能够对国民经济的比例进行调节与分配,并在一定情況下对国民经济进行监督,确保其能够在合理比例中得到发展,实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对我国国民经济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也对我国到2020年的经济目标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部署与展望,并提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性。会议中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阶段,因此,政府的职能转向为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并且搞好基础性设施建设,创造良好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摒弃政府主导机制,以间接方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向“调控型”过渡,实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二、我国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1.市场经济下的经济职能的宏观调控

由于政府经济部门无法直接对全部地区的中小、私人经济部门进行全面、细致地管理。因此,国家政府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宏观经济政策等为前提,并通过自身支出以及下属各地区经济部门反馈回来的经济变量及数据改变市场经济中的变量取值,以此对私人经济部门以及下属各地区经济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其经济工作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而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中主要包括财政、汇率、货币以及产业等。政府利用相关政策,通过中国银行、银监会等媒介向下方各级部门履行其经济职能,最终实现促使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增长的最终目标。

2.市场经济下的经济职能的微观监管

当我国部分个体市场经济中出现经济失灵的情况,我国政府经济部门则会根据相关行政政策等对其进行微观调控。政府经济部门通过公共政策等相关制度中的条例根据市场的失灵程度及具体状况确定对其进行直接性干预或间接性管理,以此来确保能够减少或避免因该市场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并以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检疫总局等部门为媒介对该市场进行管理,使我国政府微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得以发挥的同时维护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

三、我国经济职能的定位及实现途径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其实现途径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也逐渐完成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而一旦全球经济出现波动,我国经济也极易随之受到影响。因此,我国政府不仅需要加强并提高宏观调控的作用,同时也必须根据我国及世界的经济结构及动态的变化做出相应措施。而具体应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应根据国家及世界经济并结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预测结果,对我国现有的相关经济政策进行我完善与健全,最大程度地使我国经济政策全面化、先进化、科学化,引导我国经济市场走向正规,使其做到有法可依,最大程度地稳定我国经济结构。

第二,改变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性干预改为间接性管理,在不断完善直接干预中存在的不足现象的同时提高对我国企业发展的约束与管理,稳定我国市场经济,引领我国企业朝着正确的发现发展,使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此外,必须制定长期计划,并通过对各个发展阶段进行制定更细化的规划方案,使我国经济能够朝着预期方向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冷静地对我国经济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后期各阶段的细化规划进行调整,实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准确定位。

2.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监管及其实现途径

作为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三大职能之一,监管政策主要用于对失灵市场的微观介入及管理。首先,对于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增长的市场,我国政府则不需要对其进行过度监管,通过从该领域退出来达到对该经济市场支持的目的;其次,如果市场经济中一旦出现问题,则我国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则需要对该市场加强监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对于政府在微观经济中的审批权、管理权和制约权等也应相应削弱甚至取消,将配置财务的权力交给市场,政府实现其监管职能。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我国政府要探索建立对监管的成本效益分析机制,及时对市场进行监管调整,使其稳定发展。

3.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及其实现途径

我国的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下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加强对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尤为重要,成为我国政府的首要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对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限划分,运营状况评估和资产的处分等内容,其以国有资产登记、国有资产投资、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和国有资产处分等途径实现,加强我国的国有资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 篇4

××县行政运行改革及政府职能转变情况汇报

××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谢主任、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省政府研究室谢主任一行莅临××指导,并就行政运行改革及政府职能转变进行调研,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我们瞄准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以项目推进为主体,以全员招商和全民创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不失时机实施大项目推进方略,全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分别增长×、×和×。在××市目标综合考评中,连续10年荣获一等奖。今年1-8月份,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一般预算收入×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速继2005年的×,2006年的×之后,达到目前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继2005年的×、2006年的×之后,达到目前的×。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区划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同时也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找出路,以创新求突破,推进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建立了一整套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的机制。

一、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层级。同时,县一级也是最基层的领导机关,在县域范围内,县委、县政府既是制定重大决策的司令部,更是实施决策的指挥部,具有一定探索、创新的尝试空间。近年来,我们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县情,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是活力不足、动力不够,而制约其活力和动力的重要因素就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不够活、不够顺,必须大胆改革创新,存利去弊,清除障碍,激发县域活力,凝聚强大合力。一是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我县积极稳妥推进县乡政府机构改革。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告别“审批经济”,除涉及公共安全、环境和精神污染外,其他一律改为登记备案制。将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更名为“××县投资服务中心”。在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收付、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在乡镇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对村级资金实行村帐乡代理改革,努力做到预算内外收入一个口径,管理一个渠道,支出一个“漏斗”。二是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扩大民主、加强监督、推进交流、完善考核”的方针,在坚持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基础上,推行了以干部任前公示制、竞争上岗制、公开选拔制、公开推荐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三是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彻底改、改彻底、保稳定、保发展”的要求,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我县所有国有、集体企业全部改制到位。四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我们紧紧围绕人的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需求,大力兴办教育产业、卫生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切实把社会事业作为产业来办、项目来抓、实体来运行、企业来管理。按照“一手抓公办教育改革,一手抓民办教育发展”、“一手抓普教巩固提高,一手抓职教规模发展”的思路,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按照“办医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民营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目标,不断完善卫生改革。目前,全县共有学校×所,在校生×万人,教职工×万人,其中民办×所,在校生×万人,教职工×万人;全县×家乡镇医院和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全部实现民有民营。同时,政府在引领市场经济过程中,找准职能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培育市场主体上主要是当好教练员、裁判员,不当运动员;在构筑市场载体上主要是当编剧、导演,不当演员;在推动社会发展上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性解放、潜能挖掘、价值实现。在领导方法上,围绕市场引导力、社会参与力、政府推动力三力协调配合,切实增强政府的调节能力和服务功能;在办事规则上,围绕推行依法行政,切实把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区域竞争的实践证明,谋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主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在于准确把握政府的职能定位,快速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完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体系,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发挥了政府服务经济、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作用。一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政府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对各类经济主体,在管理上保持“远距离”不“越位”,在服务上保持“

零距离”要“到位”,在角色上保持“适当距离”不“缺位”,把市场能够做的事情真正交给市场,把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交给企业,把社会中介组织和老百姓办的事情交给中介组织和老百姓办理,做到既减轻政府负担,又充分调动企业和老百姓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促进微观经济的搞活。成立了“县民营经济发展局”,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全县民营经济的政策规章和激励政策,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及营销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全力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着力完善服务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县投资服务中心功能,强化窗口服务职责,要求窗口单位公开办事程序、前置条件、审批依据、办结时限和收费标准,为客户和投资商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努力做到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一站式”服务办结县权范围内所有审批事项。实行“立即就办”制。要求全县47个重点部门和73个县直中层窗口服务单位在本部门、本单位显著位置悬挂“立即就办”提示牌,公开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时限、投诉监督电话等,要求各部门要做到“份内事情立即办,份外事情帮着办,外来投资优先办,重大事项联合办,多头管理协调办,上级审批协助办,群众有难上门办”。推行“无借口法”。坚决做到“为客商服务无借口、为发展服务无借口、执行上级任务无借口、执行纪律无借口、承担失误责任无借口”,同时,我们成立了县诚信服务监督局,与经济“110”、公安“110”、新闻“110”联动运行,切实治理不作为、狠抓乱作为、整顿慢作为,确保“无借口法”得到有效落实。实施项目帮办制。组建县项目帮办中心,设立驻厂员、帮办员,建立接待洽谈、签约选地、项目审批、证照办理、开工建设、建成投产等快捷、高效“一条龙”链式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群众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坚持和谐拆迁、和谐安置,2003年以来城区共完成拆迁×万平方米,仅今年以来完成拆迁×万平方米,未发生一起因拆迁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坚持先建后拆,先后建成政府安置小区×多万平方米,安置房均价不到800元/平方米,不到市场价的3/5。在××市率先建立困难企业职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100、98和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在苏北处于领先位次。建立健全抓早、抓小、抓苗头、抓基层、抓基础、抓主要对象、主要领导抓的“七抓”维稳机制,千方百计化解老问题,千方百计避免新矛盾,赴省进京上访已连续3年保持“零登记”,到市以上信访量在××市最低。在全县万人警力比仅为×处于全省最低的情况下,去年我县万人发案率低于全省3个百分点,群众治安满意率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规范服务和高效运行这两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我们以一切服从于把事情办成、办好为原则,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在提高行政效能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践行一线法。坚持干部在一线,实行县级领导分工不交叉,加大每位领导压力;坚持决策在一线落实,建立“交办、催办、督办和查办”落实机制;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促进各级干部沉到基层,领着干、带着干、亲自干;坚持创新在一线推进,建立健全了县乡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实施镇、村两级干部述绩质询、评议对话制度;坚持成效在一线体现,切实树立“一线成绩论干部、一线实效用干部”的用人导向,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实行会办制度。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县级领导成员和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会办的主体,坚持常规定期会办,具体现场会办,重点专题会办,紧急问题随时会办,明确会办范围、会办事项、落实措施、标准和完成时限,并建立督查考评机制,使会办制成为落实的有效形式。据统计,平均每年县级领导召开会办会×次,由“两办”整理下发会办纪要×期,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名义下发交办单×份,以文件形式交办×项,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编发督查通报、督查专报×期。三是组建非常设机构。在不改变现有行政框架、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抽调县直单位、乡镇机关人员充实到一线,组建投资服务中心、招投标管理中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会计核算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经济责任审计中心等“六大中心”;成立社会稳定、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城区开发建设、城区拆迁安置、重点工程建设、督查等七大指挥部,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办难事、办实事。四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效率、方便监督、拓宽民众与政府间沟通渠道、改善招商引资软环境,投资×多万元建成了县乡两级电子政务网。调整完善目前已经运行的花乡××网站。加快启动自动化办公系统,有序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建设,形成以县政府中心机房为枢纽、以高质量的光纤网络为支撑的覆盖全县的电子政务专网。五是整合县级政府会议。进一步规范和整合县级政府会议,实行县级政府会议合并召开制度,凡可以合并召开的会议合并召开,非紧急、常规性会议,原则上安排在星期五召开,切实减轻了基层压力,减少了乡镇、部门负责同志往返开会的时间,同时,要求县政府领导多下基层了解情况,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尽量少开全县型的集中会议,多开现场会办会,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全县整体快速有效推进。

四、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着力增强公共决策透明度

我们坚持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来抓,求真务实,创新举措,深入开展。一是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突出抓好行政审批权清理,做到“该除尽除”、“应减必减”。今年上半年,共废止了《关于下达地产品销售任务的通知》等×个文件,核减×个单位行政审批权×余项,改为备案制×项,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份。建立以县投资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便民服务网络,形成上下联动,方便快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行政服务网络模式,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切实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围绕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征用、城区开发、社会保障、财务支出、国有资产管理等重大决策,全面向社会公开,提高政府重大决策的透明度。以行政执法“窗口”单位为重点,凡面向群众的行政审批、登记、办证、收费等事项一律公开,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服务,同时,要求全县各单位制定信息发布栏,定期公开社会关注的工程招标、社会保障、岗位公开竞争等热点事项。三是逐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制定和实行了领导干部任中审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公示制度、重大事项表(票)决制、制度执行公开问责评议等10多项规定,促进了政务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运用监督,实行“阳光村务”,完善“两个议事会”制度,拓展延伸政务公开监督触角,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四是不断强化政务公开考核。通过领导交办、督办、查办等各种形式,加大对部门和乡镇政务公开指导和督促力度,同时把政务公开列为行政效能监察重点内容,严格考核,有力保证了政务公开的高效落实。

五、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加强行政能力建设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用法律手段调控经济和其他领域的活动已成为政府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县在积极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中,突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依法行政,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建立民主决策、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会办制度,凡是以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的文件,县政府领导一律要召集部门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进行认真研究。对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均要向社会公示,并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定期召开政情通报会,每年分两次向人大和政协报告县域依法行政情况和行政执法部门服务全县经济发展情况。二是落实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许制度。制定出台了《机关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许制度》,按照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群众办事、有利于提高行政机关效率的“三个有利于”要求,合理确定时限,行政机关在受理相对人的各种申请后,无论是否准予,均应在法律、法规规定时限内办结,超出规定时限的视为批准;上级部门在收到下级单位请示后,必须在3个日内给予答复,超过时限没有办理的视为同意,企业或个人向机关申请的事项,答复时限最长不超过2个日(特殊情况除外);县委、县政府会办或并联审批时,参与部门没有按时派员参会或审批的,视为该部门默许会办结果或并联审批通过项目。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全方位构筑政府履职监督网络,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管理。制定出台了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责不下移、失职必究”的要求,对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出现重大失误并造成经济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实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为增强依法行政、责任行政的现代行政理念,促进各行政部门依法行政,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我县制定出台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县政府法制办每半月与县法院行政庭沟通一次,及时掌握各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首长的出庭应诉情况,并对未按规定出庭应诉的行政部门负责人以督查通报的形式进行通报批评。今年上半年,全县行政首长开庭审理的行政案件有15件,出庭应诉的有12件,出庭率达80,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依法行政的开展。

从总体上讲,近年来,我县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减少,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行政管理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些部门和单位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服务经济发展观念不够坚定;乱罚款、乱

务中心内部运行、管理、服务等规章制度,规范审批服务行为,提高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是加快乡镇机构改革步伐。根据省关于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我县拟对全县×个乡镇和×个社区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合理设置乡镇机构,严格控制行政编制,从紧把握乡镇领导干部职数,确保乡镇党政机构编制设置符合上级要求。合理设置乡镇事业单位,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编制,科学设置乡镇事业单位岗位,确保圆满完成乡镇事业单位编制设置任务。打破乡镇界限,实行分岗设卷,严格竞岗人员考试考核,并根据竞岗得分按岗位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上岗人员。对照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县乡镇实际,认真细致做好乡镇行政机关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分流,确保社会稳定。按照改革前后事业单位人员不同情况,不断完善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改革后乡镇机关上岗人员,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行管理;对乡镇事业单位上岗人员,将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严格考核奖惩。

三是认真开展企业经营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在县直各部门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从严要求,并结合部门实际,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行风和“评、查、树”等活动,改进和完善评议方式方法和考评标准,推动部门和行业转变行风,改善服务,提高效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行政执法部门执法行为,解决部门利益至上,“中梗阻”和“四乱”问题。集中时间,重拳整治对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从严整治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努力营造亲商、助商、护商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破坏软环境举报制度,由经济110牵头,对有关部门和个人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 篇5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特点及展望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 革来实现的,即以政企分开为主线,以减少政府微观经济管理

付思瑶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高,人民生活质量得到的极大的改善,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发挥 职能为核心内容,以此来回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

社会主义政府职能优越性的结果。随着市场化变革的不断深 入,社会化境的不断变化,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的步伐,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Abstract:Currently, the reason why economy has devel- oped rapidly in china,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duc- tive forces and quality of life has greatly improved is mainly due to the superiority of our play to the results of the socialist gov- ernment functions.With the deepening of market refor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anging society, we need to further accel- 一阶段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出现两个突出问题。一 是政府改革难以跳出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 “怪 圈”;二是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方式从过去直接管企业改为 以行政审批为主,政府职能仍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转变 职能步履艰难。直到 2000 年,找到了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当前这一改革仍在继续深入。同时,从 2003 年党的十六届

三中全会开始,转变政府职能进入了全面创新阶段,党中央国 erate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m-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also pro- 务院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于对政府要求的 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主要职能进行了定位,就使转变政府职能有了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政府职能 社会职能 公共服务 以人为本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指 告中指出,“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Keyword: government functions, social functions, public 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胡锦涛在报 service, people-oriented

建国以来,我国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经历了曲折发展的 过程,但政府职能始终能随着我国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环境的变化做出必要的转变和创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与探索是围绕改革开放的进展和经 济发展展开的。我们必须时刻站在时代的高度,吸取以往转变 政府职能的经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步

伐。

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要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 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3]可见,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 以转变职能为核心,已顺利关系为手段,以优化结构为基点,以提高效能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局面。

(二)从国情与时代背景出发,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深化

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特点分析

在现代国家中,政府职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长期的 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演变,政府职能 总会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政府结 构,政府职能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色。

对于我国而言,在我们党和国家对于发展观的艰难探索

过程中,对政府职能 的定位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而这方面的认识却需 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深化发展。主要概括

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立足于国情,同时也要汲取国外发挥 政府作用的经验和教训,参考国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 界定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作用方面的做法和教训, 进行 “扬 弃”,既坚持从我国实际和基本国情出发,又突出自己的特色。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加 快发展,各国政府都面临新的挑战,对转变政府职能也提出了 新要求。

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 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具有渐进性特点;同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一个长期复

(一)在不断探索中界定政府职能,认识到转变政府职能 的必要性

行政改革是一个过程,在我们党和国家对发展观的艰难

杂的进程。因此,转变政府职能也具有渐进性特点,不可能一 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 职能转变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偏重经济

职能到全面转变职能,从就事论事地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

探索过程中,对政府职能的定位是一个难点和重点。这方面的 位、缺位问题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过程。认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深化的。

最早认识到需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是在 1987 年召开的 党的十三大及 1988 年召开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

建国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带有“全能主义”

院机构改革方案和《政府工作报告》。当时提出机构改革的目 标是: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机构,精简人员。[1]从那时到 现在,经历了机构精简、审批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三个阶段。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渗透,直接 干涉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权力运行以政府命令为唯一执行依 据,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色彩。直到 1978 年春夏“实践是检验

(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相适应,实现 从政治型政府到经济型政府的转变

1988 年至 2000 年这 12 年,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是通过机构改

119

思政探讨

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的研究奠定

了思想理论基础。中国社会开始转入一种过渡性状态,计划经

济体制逐步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伴随着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与

此相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心开始长期放在经济领域:

首先,通过思想理论的解放,提高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自觉

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

开放方针、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这加快了各级党

政领导的思想和理论的更新,转变了用政府政治方法管理经

济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新模式。

其次,通过农村改革,企业经营管理改革,逐步摆脱了政

府直接干预的传统模式,在不断的积累经验和理论创建中,我

国逐步形成了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最后,通过地区、城市改革的综合治理,扩大了地方级政

府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同时也逐步塑造了外

向型政府的职能。结合当时我国的发展现实状况,建立了经济

特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改革开放试

验,这些试验都积累了经验、创造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改革理

论。

(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需求为基点,形成政府

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民群众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把转变政府职能的着力点放在强化政

府公共服务和解决民生问题上,努力提供人民群众基本的公

共产品和公共需求,使得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现阶段,普通民众为子女入托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

困扰;屡见不鲜的各类严重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事故;让普通

民众 “望房兴叹 ”而高高在上的房价;收入急剧分化的分配格

局等等社会现象,体现出政府公共职能不到位,需要而且有些

问题也只有政府干预才可以解决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主体。

要努力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政

府要通过法律和制度保障来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

共享。

为了逐渐解决现阶段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一是提出建设

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 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 二是提出满足人民群

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目标和要求,深化各个民生方面的改

革,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

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

区倾斜,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

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四是提出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

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

(五)政府职能转变重点转向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

关系,对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一是明

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二是明确提出社会管理的格局是党委 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三是提出了加强社会管 理的工作重点及主要任务,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各级政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政策,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建 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 权益保障机制、应急管理机制等。

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政府一直 努力转变工作领域和工作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通 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努力实现。扭转政府直接控 制生产、交换、分配的每个环节,垄断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方面 所有职能的状况,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

二、新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展望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上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面对我 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即全球化、体制转型、产业升级、社 会转型、区域结构变化,政府职能转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手。

(一)政府职能转变领域从聚焦经济向更为广阔领域扩 展

转变政府职能的提出,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被定位在 “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 ”,即侧重在 “建立 ” —在经济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公共管理领 域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是行政管理体制。因此,职 能转变的取向从总体而言是单维度的—市场化。党的十五 大、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这种单一的经济改 革逐步被更广阔领域的改革取代,转变政府职能的工作不断 深入,已经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为 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为了适应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

政府职能的精简、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 代化,既是促进经济的内在要求,也在客观上实现了社会全面 进步。有助于从制度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 展。这一认识,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十六届三 中全会,是自觉认识的标志。[5]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际上是满足了效率优先的原则,现在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就是说政府职能要适应的不仅是原来认识层面 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而是要适应正在深化认识和正在完 善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从简单的“效率优先”,发 展到“效率优先但要更多地考虑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政府要更多体现和履行其公共服 务职能,强化公共服务提供者角色。政府管理就是服务,要把 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为人民服务。只有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 的转型,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打破体制性障碍,为构建和 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温家宝总理说,“全面正确履行政府 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

120

思政探讨

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健全重大自然灾 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 设。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 事故发生。”[6]公共资源要向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教育等领域倾斜。政府当然应该放弃自身利益 诉求,并约束特定利益集团诉求,从全社会公平正义角度运用 政府资源,凸显政府的公共性质特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 中,政府通过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建立政府作为 公共利益代表的制度保障。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 人享有公共服务的目标,满足全体公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需 要,实现老有所养、贫有所助、病有所医、幼有所教。特别值得 一提的是,从国际范围看,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通过保障 性住房充分供给满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应该是政府相当 重要的职责,在我国有重大现实意义。最终要达到扩大公共服 务覆盖面,实现公平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社会主义 的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

(二)政府职能转变内容从单项推进到多项职能之间的合 理平衡

政府不同职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个基本事实是,政府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职能,必须拥有相对充足的资源,而 政府财政资源的汲取量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如果社 会经济发展出现滑坡,政府财政资源的汲取必然受到负面影 响。这时,纵然有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职能的良好愿望,政府 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换句话说,政府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的 有效履行以经济职能的有效履行为前提。这一点意味着,强化 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并不是政府工作重心的再次转移,而是 一方面要超越对经济职能的过分倚重,另一方面又要在有效 履行经济职能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等多项职 能之间的合理平衡。这意味着职能的高度复杂化,要求职能调 整的设计和实施要强化协调和统筹,要求职能结构优化的系 统性、整体性和前瞻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要转变 工作领域和工作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通过完善市 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努力实现。完善政策,为激发市场主体 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这是政府定位 的一个重要转变,意味着政府从直接从事经营活动转向创造 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提供私人产品,投资于竞争性 产业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转变;从对公民和法人的过 度管制向为公民和纳税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转变。扭转政府 直接控制生产、交换、分配的每个环节,垄断资源配置、收入分 配方面所有职能的状况,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政府的社会职 能表现为政府通过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 序为来对社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统筹协调各社会利益群体 的利益整,加大对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调节力度,完善税收体 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造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大力发展 文化、教育、医疗、养老、慈善捐赠、社区自治等各项社会事业,培育和完善公民社会,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关系,建立 和完善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发展。新 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 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

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改善流 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治 安问题,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 全和社会稳定。

(三)政府职能转变理念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所呈现出的蓬勃生 机主要取决于政府职能转变。然而,政府职能转变中的职能定 位和资源配置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使得不少行政机关为此而感 到困惑,从而导致了职能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政策执行迟缓和 停滞现象。因此,改变这种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就是参照国内 外行政改革的先进模式,并将其与中国的现实国情联系起来,指导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具体的工作方向,实行职 能转变工作的 “标杆管理 ”,推动职能转变从传统发展模式转 向科学发展模式,树立以观念创新引领转型,以体制创新推动 转型,以科技创新支撑转型,以管理创新服务转型,以文化创

新加快转型的工作理念,促进效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 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人民群众才是参与和分享和谐社会 的主体。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也只有每个社 会成员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社会才能有序 和有效运转; 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遵循社会规则和公共 秩序,以高度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做好本职工作,社会才能 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样需要全体公民 的积极参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让公民有更多参政 议政途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内容。因此,政府工 作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 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参考文献:

[1][美]J.D.蒙哥马利.行政改革的根源[M].参见任晓.中国

行政改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5.[2]李鹏.政府工作报告[R].人民出版社,1988.[3]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R].人民出版社,2001.[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R].人民出版社,2007.[5]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4.[6]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R].人民出版社,2003.[7]温家宝.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

府[N].人民日报,2010-03-06.作者简介:

付思瑶(1987-),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黑龙江省委

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简介 篇6

机构设置及职能简介

(草案)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团委,设书记1名;副书记3名。下设秘书处、组织部、纪检部、宣传部。其各部门职能简介如下:

1.团委书记职责(一)负责主持团委全面工作,传达上级指示精神;

(二)负责全院共青团学期及学年工作计划的制订,向院党委和上级团委反映、汇报并请示工作,向下级团组织布置工作;

(三)监督、检查院团学工作;深入基层,了解、反映团员青年的思想要求和呼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维护青年的正当权益;

(四)组织召开全院团员代表大会,向团员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

(五)定期公布团委工作进程,收集干部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六)完成院党委和校团委交办的其他有关事宜。

2.团委副书记职责

(一)协助团委书记做好团委的日常工作,召开团委会议、团支书会议和团员大会,布置、检查、总结工作;

(二)分管团委有关职能部门及附属机构;

(三)负责团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团干部的考核,组织团干部、团员和青年学习;

(四)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经常了解团员的思想动态、意见、要求,指导团支部抓好组织生活,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五)具体负责团委在学生中组织各种纪念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

(六)负责学生自主管理;做好团干部考核工作以及团员教育评议工作,搞好团组织的日常工作及推优、先进评比,年终考核工作。

3.秘书处职责

(一)协助团委书记、副书记做好各项文件、资料管理工作及处理团委的日常事务;

(二)负责学院团委文件、制度、条例、工作报告等材料起草工作;定期制作工作简报,进行工作经验交流;

(三)负责撰写团委活动策划,协助书记、副书记草拟工作总结、计划等;

(四)协调各部之间的分工合作,日常监督工作及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好各项工作;

(五)做好团委会议记录工作,管理团委的各种文件、档案管理;

(六)保管意见箱,及时反映本院学生的困难和意见。

4.组织部职责

(一)负责团费收缴工作,并及时上缴校团委;

(二)负责学院团委组织发展工作;

(三)同各班团支部共同开展团支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及情况的汇报;

(四)对各班团支部组织工作进行帮助、指导和考核。

(五)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健全团员管理制度。

5.纪检部职责

(一)负责全院学生重大活动的考勤以及各班考勤表的收集,对各班日常上课进行抽查点名,与全院各班纪检委员做好班上学生考勤、纪律工作;

(二)安排好学院学生干部相关值班、执勤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全院各团支部纪检工作进行帮助、指导和考核。做好各项会议签到、考勤,做好团委学生会各部的学生干部的纪律检查,负责各项活动证件发放与回收等。

(四)加强院风院纪检查,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6.宣传部职责

(一)负责团委学生会各类活动的宣传报道;

(二)通过展板、校园微博等各种途径,报道我院动态,了解和反映广大同学的活动状况及思想状况;

(三)协助校书法协会举办学院三字考核及学校、学院各项征文活动;

(四)负责板报、墙报和宣传栏的管理工作,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

(五)充实和壮大宣传队伍,选拔培养有才能的宣传干部,指导各班宣传委员工作。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第一届学生会

机构设置及职能简介

(草案)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生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下设办公室、生活部、文艺部、体育部、学习部、外联部。其各职能简介如下:

1.主席职责

(一)全面负责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完成校学生会、学院交给的任务;

(二)协调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三)主持学生会日常工作会议;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统筹、指导各部门工作;

(四)深入到同学中间,观察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做好学生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干部工作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制定学期及学年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

(六)负责向院党委、院团委请示及汇报工作,定期公布学生会工作进程,收集干部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2.副主席职责(一)协助学生会主席做好学生会相关工作;

(二)主席不在或受主席委托时,执行主席职权,履行主席职责;

(三)协调各班之间的关系,并指导和帮助各班开展工作;

(四)分管学生会有关职能部门及附属机构,及时向主席汇报自己分管的工作,并反馈各部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办公室职责

(一)协助主席、副主席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及办公室的常务工作;

(二)定期通知各部门召开学生会会议,落实学生会的相关工作;

(三)协调各部之间的分工合作,日常监督及管理、大型活动的策划等;

(四)负责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开展各项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生活部职责

(一)开展学院“文明寝室”创建评比活动;

(二)定期组织学院学生干部查寝,了解同学们生活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与学院老师、后勤集团的联系,以便及时反映情况;

(三)组织同学们参加校学生会生活部开展的各项活动;

(四)对各班生活委员进行考核,及时反馈各班生活委员反映的情况;

(五)学院开展各项重大活动时,负责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

5.文艺部职责

(一)负责组织策划各项文艺活动,加强同学们在文艺方面的发展;

(二)组建学院礼仪队,定期进行礼仪等培训,在各种活动中发挥作用;

(三)加强与兄弟学院在文艺工作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不断提升学院学生会的形象和影响力做出贡献;

(四)选拔、培养各班文艺骨干,指导和帮助各班文艺活动的开展;

(五)组建文艺队,在学院各项活动中展现学院精神。

6.体育部职责

(一)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加强同学们的健身运动和体育锻炼;

(二)组建学院篮球队、足球队等,加强与其他学院交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的友谊赛;

(三)指导和帮助各班体育委员开展班内体育活动;

(四)负责学校体育节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各班运动员的选拔、训练、参赛等。

7.学习部职责

(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营造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

(二)协助做好各部门有关学习计划的贯彻和落实;

(三)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学院任课老师多交流,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办法;

(四)组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能力培养和知识拓展的各种学习活动;

(五)抵制舞弊、作假等不正之风,把抓好学风建设作为本部门经常性的工作。

8.外联部职责

(一)加强与外校、校学生会、校青联、各社团、各学院学生会、学院内部学生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展或参与其他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建立起与商家或企业的联系,宣传学院工作,同时以合适的形式为学院各种学生活动提供部分活动赞助;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 篇7

关键词:经济管理,政府职能,转型

在政府的研究工作当中,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为政府的权力和能力规定了最基础的方向和任务, 而且,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合理配置和实施是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民主制度有效运行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意义的探索, 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试提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的意义

(一) 是加深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

当前,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实际上还是理论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 由于我国在经济体制的建设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相比相差甚远, 所以, 导致政府的职能转型也赶不上政府机构的改革。由此可见, 我们一定要加快完善宏观调控, 不断改革行政审批的制度, 努力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向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内在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宏观调控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 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作为改革的重点, 这样的形式, 既能建立市场与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关系, 还能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机制, 进而促进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友好互动。必须要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良好转型, 加快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努力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向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的目的。因此, 政府一定要加大力度, 掌握宏观经济调控, 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实现较为完美的宏观调控。

(三) 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

目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但是整体社会水平还不是很高、小康社会还不全面, 而且发展的也不平衡, 为了使我国尽快走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必须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主, 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的, 就是要给我国人民带来更多、更好的福利,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进而实现更加和谐的社会进步。因此, 我们一定要尊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 使我国的社会逐渐走向全面小康社会, 使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实现转型, 提升工作的效率, 从而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二、当前形势下的政府经济管理主要职能

(一) 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中宏观和微观两种层面,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相应的分为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以及微观经济管理职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认为, 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主要由提升经济效率、稳定增长宏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以及落实国民经济政策等方面组成。通常情况下, 政府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政策, 以及使用金融、财政以外的必要手段来促进自身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实现。

(二) 微观经济管理职能

所谓的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 就是对商业、农业以及工业等个人与企业的工作进行管理, 既要适当的开放, 又要防止放任自流。对于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来说, 主要是管理或者是干预供给、需求以及产品市场等一些微观经济方面的职能, 主要的目的就是配置资源, 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使经济管理达到公平公正。另外, 也有一些学者将公共供给、公共引导以及公共管理等作为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的管理范围。所谓的公共供给就是将税收等公共财政的收入, 提供到公共服务和物品中;公共引导主要是引导经济主体活动, 而不是直接干预;公共管理是利用自身的管理权利约束经济主体的活动, 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

三、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各级政府职能进行了明确界定, 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我国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不断的转型当中, 其中转型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要改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工作重心。改革开放后, 要想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就必须要改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工作重心, 逐渐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工作上, 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其次, 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方式。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转变行政手段为经济手段, 并且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在一起, 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 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实现政府权力下放, 增强企业的自主决策权力。第三, 实现市场与计划的结合, 逐渐改变以前注重计划、忽视市场的形式;最后, 逐渐改变经济社会的问题, 使其变得更加科学、民主以及规范。将社会的资源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逐渐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并且又能跟上时代进步管理制度, 促进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充分的发挥。

四、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 认识不够到位

目前, 一些政府部门在管理事务时, 经常会出现注重管理、忽视服务, 注重事前的审批工作、忽视事后的监督工作等一系列的问题。另外,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始终依靠计划经济的管理思维来进行管理工作的实施, 从而不重视市场经济给政府管理工作所带来的作用。不可忽视的是, 如政府部门直接主动对市场当中的资源进行配置, 并且干涉微观经济的活动, 将会影响到市场的主体地位。再有, 一些政府部门为了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不重视环境的保护, 严重影响了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破坏了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理念。并且, 也不注重社会与经济之间的持续发展, 浪费资源以及破坏环境的情况也时见报道。

(二) 法律有待完善

我国的法治化进程在依法治国的战略下逐渐加快, 但是, 我国地方政府的组织法还不够完善, 关于政府职能方面的法律太过简单、抽象, 甚至会存在着一些盲区。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规范的法律体系来规范政府职能的行使, 那么, 政府在行使经济管理职能的时候, 十分容易出现越位、缺位以及错位的情况。另外, 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时, 一旦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 会使政府在行使职能时无法实现规范化和公正化, 从而影响政府监控和统筹国家的经济活动, 并且也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 公务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公务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 政府的目的是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 一些政府公务人员的态度不够端正, 缺少服务人民的意识, 严重影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第二, 一些政府公务人员在行使管理职能时, 经常不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进行一些决策或者是行使职能时, 未经科学决策的程序, 容易产生利益纠纷问题。第三,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艰巨的任务, 并且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要求相关的人员也要具有较强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并且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五、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的对策

(一) 转变管理理念, 提高服务水平

要想实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型, 就要改变传统管理形式, 逐渐向服务管理形式转变, 也就是实现科学管理的转变。另外, 对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维护以及完善, 保证每项工作都在充分有效论证的原则下进行;另外, 政府还要提高服务意识, 建立完善的服务制度, 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的作用, 从而保障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二) 完善法律法规, 促进职能规范化

为了使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 必须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消除法律中存在的盲区。这就要求从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使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中的问题得到解决。另外, 为了防止在完善法律时出现不正当竞争的情况, 避免出现市场垄断以及地方保护的现象, 应该建立明确的法律条文, 鼓励民营经济自主发展, 从而在市场中发挥自我调节的优势。除此之外, 还要加强建设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法律监管制度, 防止在行使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时出现越位、错位以及缺位的现象。要明确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责, 使其正确行使经济管理的职能, 减少甚至避免政府在经济管理中产生利益冲突。

(三) 加强培训, 增强综合素质

首先, 在进行政府公务人员选拔时, 要特别考核政府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意识, 保证公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符合选拔的要求。其次, 要建立一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操作性的人事管理制度或者是管理方案, 选取贤能, 挑选优秀的人才并且录用。另外,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能够使行政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行使, 并且使其受到司法以及社会的监督与限制, 从而促进政府的决策力度和行政力度, 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另外, 还要对政府公务人员加强思想理论学习, 认真执行政府的决策, 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 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意识,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从而为人民带来更好的服务, 促进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型。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不仅影响着国家的改革发展, 还有助于国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加强国家的竞争能力, 从而使国家又快又好的发展。因此, 我们一定要坚持基本国情, 根据实际情况出发, 对当前的市场经济进行深刻的分析, 从而找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探寻出解决的方案, 使我国的经济得到持续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军丽, 欧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与实现[J].商.2015.25:87.

[2]张建英.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的实证分析:以苏州市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1.01:118-124.

[3]宋书娟.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的现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4.20:160.

[4]刘晓波.关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问题的探讨[J].现代营销 (学苑版) .2011.08:238-239.

[5]高文博.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0:128.

政府职能部门及行政职能简介 篇8

【摘 要】在亚洲,日本在财计组织建设方面是一个模仿性很强的国家,它在古代曾向中国学习,模仿中国的做法建立本国的财计组织,到近代和现代,它又向欧美国家看齐,既注重学习的引进,又注重结合本国实际进行改革。我国和日本同为亚洲国家,且作为日本财计组织的源头,分析比较两国的政府财计对我国政府财计职能部门的完善和改革都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财政与会计组织;机构设置;政府职能;审计组织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164-01

1 财政与会计组织

1.1 我国政府的财政与会计组织

在现阶段,我国确定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的财政部为国家财计管理的最高机关。财政部由部机关、部属事业单位及财政部驻地方专员办三部分组成。财政部负责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指导和监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并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它事项。。

部机关是财政部的核心,主要负责全国财政税务工作,下设办公厅、综合司、条法司、税务司、关税司和预算司的“一厅六司”。一厅六司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完成部机关的各项职责。国库支付中心和关税政策研究中心是财政部部署事业单位中的主要部门。国库支付中心业务上由国库司负责指导,是财政部门审核、监督财政资金收付工作的延伸。关税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关税及国际税收政策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履行世贸组织关税减让义务的前瞻性研究工作。

1.2 日本政府的财政与会计组织

在日本的财政会计组织中主管日本财政、金融、税收的最高行政机关就是大藏省,在现阶段,日本大藏省由本部部局、附属机构及地方部局三部分组成。本部部局为组织的核心,由其操持全国财计与控制财计决策权力。本部部局下设大臣官方及主计、主税、关税、理财、证券、银行及国际金融七局。在七局之中,涉及国家财计管理重要问题的机构主要是主计、理财与证券三局。

在大藏省的附属机构中,财务研究所及会计事务职员研究所承担着财务与会计方面的科研任务,影响着政府的财政、财务、会计、金融改革工作,是大藏省組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藏省的地方组织分设财务局及海关,财务局下设财务部,而海关下设海关支署及办事处,从组织层次上已形成自上而下的系统管理。

1.3 中日两国政府财政与会计组织的差异与联系

(1)我国财政部主要负责财务、会计管理及税务的管理,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财政部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都更侧重于国家预算和监管工作。与之相比,大藏省将预算、税务、海关、财务、会计、证券发行及国库管理包容在一起,形成连锁式的财政管理组织模式,既有利于经济集权,而又利于实现系统控制,对于加强宏观调控和对各行各业的监管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2)在国家经济管理中,日本政府注重对财政与金融这两大支柱的集中统一管理,并且这一点是通过大藏省的组织建设来实现的。

(3)在两国的管理体制中都明确了工作责任,即预算与预算外、财政投资计划、地方财政,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这四个相关联的方面。

2 政府审计组织

从总的方面看,国家经济越发展,对政府审计组织的建设便越重视,政府审计组织建设便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2.1中国政府的审计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是国务院28个组成部门之一,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为履行职责,审计署设置了下列机构:13个内设机构,7个直属事业单位,25个派出审计局及18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它们分别负责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指导与监督作用。

2.2 日本政府的审计组织

日本的新宪法指出,只有会计检察院才拥有决算审计权。根据中国审计考察组所提交的考察报告。

2.3 中日两国政府审计组织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1)从两国的政府审计组织建设可见,审计组织地位独立是发挥审计组织权威性作用的根本前提。从隶属关系方面讲,我国的审计署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受国务院委托完成各项职能,须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就日本的会计检查院而言,其组织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许多方面为国会负责,须向国会报送年度审计报告,但它又不隶属于国会。

(2)在审计组织构成方面,我国审计机构实行双轨管理机制,即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在国务院的总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各级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在此方面,日本的会计检察院具有组织层次明确,岗位责任关系清楚,集权与分权结合适度的特点。

(3)从立足于国情而又借鉴国外成功地组织建设经验方面考虑,日本政府审计组织的设计者在考虑日本审计组织模式之时受到法德政府审计建制精神和英美政府的双重影响,并且,日本既善于从中吸取精华,而又从本国环境出发力求创新和发展。当今的中国审计带有一种过渡性特点,即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过渡,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3 中日政府财计职能部门比较研究的启示

财计组织现代化是财计职能部门发展的战略目标,它表达了一种整体性要求,即财计组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视为一个整体,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事实表明孤立与静止的封闭思想是落后的思想,而不顾国情一味追求引进改良也是一种落后的思想,只有将学习、借鉴与求实、创新进取相结合才能正确指导财计组织的建设。当前,我国的财计组织发展进程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各级部门应扎实实施积极的改革创新为创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财计组织作出积极贡献。

げ慰嘉南:

[1]郭道阳.会计史研究—第一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湘审园地—湘西审计论坛.XABBS.现代审计与审计现代化

[3]新华网—资料频道(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

[4]联街网_商学院 ? 经营管理资料库 ? 财计部组织结构与岗位职责

上一篇:黄昏阅读理解及答案下一篇:岔河中学五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