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情与景的关系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歌情与景的关系(精选4篇)

诗歌情与景的关系 篇1

1.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里作者写了草径、荒园、鸟宿树、僧敲门、分野色、动云根等物象,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优美静谧的李凝幽居图。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的这样优美,其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自然是喜爱了。“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我今天暂且离开,以后还会再来,决不负我们共同约定的归隐的日期),这最后的两居室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

2. 望洞庭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的前两节写的是洞庭湖的美丽宁静,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色”则将山水合起来写,在此基础上第四句表达总的印象:洞庭湖好像白银盘,高大的君山倒映在里边就像一个小小的`青螺。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突出写这一景象呢?其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这就必须要联系作者当时的情况了,刘禹锡,22岁中进士之后就在朝廷做官,不久,年轻气盛的他就和柳宗元等人一起因王叔文改革集团的失败而被贬到南方。政治上虽遭遇挫折,但他并未屈服。这首诗就写在他被贬途中。了解了这些,就不难从这首诗中感到诗人浪漫的奇思和宽阔的胸襟了!

由这首诗可知,我们剖析诗歌,既要有分析能力,还要注意联系作者及背景等。

3.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诗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自古诗人伤离别,作者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显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的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两个关键之处:“帆来重”、“远含滋”既是写自然景物,又是写人的感情。由以上几首诗的分析可知,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分析意境、分析手法、把握感情,都要重视联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如:题目、作者、背景材料、末联和尾句、诗行中的关键字词等。

4.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

分析这首诗,就要先了解一下诗人李益!李益是什么时代什么时期人呢?他属于哪个诗派?其创作有什么特点?

他属于中唐时期的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在中唐时期,唐朝已经逐步走向衰败,所以,中唐诗人普遍存在一种感时伤今的情调。

把握住了这些,再来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就有着落了。

诗歌情与景的关系 篇2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景乃诗之媒, 情乃诗之胚, 合而为诗。景中生情, 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 情者景之情。”所以情与景是密不可分的, 情与景的关系, 我们常常把它们界定为三类: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 (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 , 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 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这类诗文, 作者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 读完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 仔细思量后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寄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例如,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之“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无一字写到对朋友的依依不舍, 难舍难分, 但从“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句已见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同理, 《故都的秋》里没有一句明言心底的落寞和悲凉, 但从他选的景物里, 我们已经能够敏锐地感知到。为了传达悲凉, 没有选择高大华丽的楼阁殿宇, 选择了破院, 破壁腰;没有选择大红大紫的牡丹、芍药, 选择了蓝色的牵牛花;没有选择艳阳丽日, 选择了充满瑟瑟寒意的秋雨;没有选择红红的苹果选择了淡绿微黄的秋枣等。

高中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生成关系 篇3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仆(?—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迳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围绕此诗设计的一道试题是: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其参考答案是: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这个参考答案只给了三个术语,没有结合作品做具体分析,简单得让人有些费解。实事求是地说,尽管做了多年的语文老师,但是遇到这样的试题,尤其是对整首诗做情景关系的分析,一下子我也是不知从何入手。但是,情与景,是诗歌创作和鉴赏不可回避的两个基本元素,探讨并归纳二者的关系不仅是鉴赏诗歌的切入点,甚至是终结点。因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情与景的关系比较复杂,古今很多学者都做了深入探讨,得出了很多宝贵的见解。限于个人的学识能力,我仅对高中阶段进行诗歌鉴赏时所涉及到的情与景的生成关系做些浅释。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述一下袁行霈的观点。他说,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即诗人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思绪满怀,于是借着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例如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二是移情入境,即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遂带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意。如李白的《待酒不至》:“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三是体贴物情,物我情融。他指出,情随境生和移情入境中的情都是诗人之情,而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它们在形态色调上的差异,使人产生某种共同的印象,仿佛他们本身便具有性格和情感,这与诗人临时注入的感情不同,有的诗人长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构成诗的意境。他举例如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杜甫的《发潭州》:“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又如陶渊明的《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9至31页。)

为了使袁行霈的上述观点变得更加清晰,更加适合高中阶段的操作,我进行一下简化。在区别这三种方式时,袁行霈用了“意、境、情、物”四个概念,我们姑且把“境、物”归结为景,是宽泛之景,包括一切可以入诗的自然之景及人生世相;把“情、意”归结为情,是宽泛之情,包括七情六欲以及人生态度志趣等。那么,我就可以把袁行霈提出的前两种方式简化为如下两种方式:一是触景生情,其含义对应“情随境生”;二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其含义对应“移情入境”。至于袁行霈提到的第三种方式,固然可以自成一类,但我想,梅兰竹菊等自然景物之所以能自成性情,各领风骚,也许只是出于有情人之眼,如贩夫走卒视之,亦不过是一堆柴薪而已。因此我觉得这第三种方式可能与前两种交叉或重合,而陶渊明的那首《饮酒》(其八)更像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因此,这种方式就不必单列出来了。

那么,什么叫袁行霈所说的“自觉的情思意念”呢?这个问题涉及到触景生情和借景抒情的根本区别,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其实,人的心中始终流淌着一条感情的河,它由七情六欲等各种情愫组成。未受到外界事物触动时,这条河平滑如镜,波澜不兴,此时的情思意念应该是不自觉的,也是不强烈的,因为人并未明确地感受到自己到底处于何种情愫中;一旦受到触动,它便荡漾开来,生成千层涟漪,潜藏着的各种情愫便外化为喜怒哀乐爱恶惧,人能明显地意识到自己处于何种情愫中,此时的情思意念应该是自觉的,且强烈的。触景生情之景起到触发作用,此时,诗人心中曾有不“自觉的情思意念”,在景的触发下,这种情思意念开始振荡起来,并逐渐生成自觉的且“强烈的主观感情”。至于借景抒情,诗人心中已有自觉的且“强烈的主观感情”,但是此情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朱光潜《诗论》,2009年,北京出版社,46页),因此,景起到寄托作用,同时已注入了诗人的情感,景语已生成情语。像这种生成现象我们姑且称为景与情的生成关系。

其实,在情与景的生成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是袁行霈所说的“诗人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和“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这二者在具体的诗歌中如何落实。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又怎么能确定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呢?说实话,真的没有什么明确的公式或定理能帮助我们去判断,我们能借助的无疑就是诗句本身、相关注释、审美心理以及我们的经验阅历等。这既是语文的特点,也是应试教育给语文造成的尴尬处。下面,我们看几道高考试题来体会一下,也许能发现一些端倪。

2011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选的是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围绕此诗设计的一道试题是:“‘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虽有注释,但并没有给我写作背景方面的暗示,我们无法得知诗人此时的遭际和心绪,不过,题目中的“忆”字泄露了秘密,也就是说,此时诗人心中有着思念之情。首联说李白诗歌冠绝当代,卓尔不群。颔联以古人做比,说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开篇四句,高度赞美李白,充满了对李白浓浓的敬意,也正因为这份崇敬,杜甫心中才蓄满了无限思念,这“崇敬”和“思念”当是自觉的且“强烈的主观感情”。颈联两句都是名词句,犹如两幅照片分别呈现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水北岸,春树摇曳;江东一带,晚霞绯红。分开来看,没什么奇异之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两句景是在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的观照下的画面,而且当遥隔千里之景同时并列在我们眼前时,在我们的脑海里不禁会生成另外两幅画面:杜甫遥望江东,大概晚霞之下便是李白;李白也翘首渭北,似乎春树旁站着杜甫。就在这注目凝望中,春树和晚霞似乎也注入了二人思念之情。这两句景语已经生成情语。可见,颈联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其参考答案为:“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008年浙江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金人王寂的《日暮倚杖水边①》: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围绕此诗设计的一道题是:“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根据注释,即使不看此诗,我们也能体会到此时诗人心中弥漫的应是宦海浮沉的感慨和羁旅漂泊之苦,应是悲情在先,但是首联告诉我们,诗人于日暮时分,在贬谪之所见到水国秋风萧瑟西风摇落片片黄叶的画面时,漂泊在外的心绪被撩拨得乱如发丝,可见,这乱如发丝的“羁绪”是由当时当地的风物触发生成的。心中的悲情曾经是一片宁静的湖,是水国西风让它荡漾起了涟漪,亦如一群沉睡的乌鹊,是皎洁的月光惊碎了它们的酣梦。那曾经的悲情就应该是不“自觉的情思意念”,是一种潜意识,它一经触动便自觉荡漾起来,生发起来,壮大起来,让诗人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处于“强烈的主观感情”的漩涡中,以致于悲情难遏,非要借助外物抒发出来不可,于是颔联以屈原、白居易自况。因此我们确定首联写法特点为触景生情。关于写法特点,其参考答案为:“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2009年福建高考诗歌鉴赏选的是宋代严羽的《江行》: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围绕此诗设计的一道题是:“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本诗虽有注释,但无关写作背景,我们只能借助诗句把握情与景的关系。题目“江行”告诉我们诗人此时离家在外,江上行舟,因此我们推测诗人心中已有羁旅思乡之情。此诗的首联与上一首诗很相似,都是以景开篇,以情承接。黄昏时分,我于船上极目远眺,但见蒹葭苍苍,四野迷茫,这不禁逗引出我满腔的羁旅之情。诗人不自觉的羁旅思乡之情,被“暝色蒹葭”触动并像水面波纹一样向四周扩散,逐渐生成了自觉且“强烈的主观感情” 因此,首联是触景生情。颔联和颈联具体写江行所见。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伴着潮水同时涌起,暮天倒映水中,好像天已到尽头。船行驶在映着树梢的江面上,好象船跟着树梢在前行。但此时之景已经是经过了旅情浸渍过的景象,都已生成情语:雁声断,何处寄乡书?这里有无可奈何;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里有思乡念亲;水天相接,孤舟漂泊,这里有迷茫惆怅。诗人寓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尾联直抒胸臆,点明思乡主旨。其参考答案为:“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这一首诗的谋篇布局很有代表性,它说明了在一首诗中情与景的关系不一定是单一的,抒情方式也是综合运用的,正如文章开头所引述的那首《春日秦国怀古》一样。如果参照这一首诗,我们不难看出,《春日秦国怀古》首联属于触景生情,即“欲消魂”是由“荒郊一望”所见的“泾水萦纡傍远村”触发生成的。颔联和颈联属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选择了牛马、春草、原田、古碑、云、积雪、苍山、残阳、绿树等凄凉败落的景物,寄寓了的怀古伤今之情,其实,也就是写哀景抒哀情。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对曾经强大而如今荒残的秦国的深沉感慨。

其实,人的感情就像地层下潜藏着的河流。地层下何曾一时无水?人心中怎能一日无情?水遇到出口,便喷涌为清泉;情遇到媒介,便化为诗意。因此,诗人写作之前,有情在先,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只是看这情是否自觉,是否强烈而已。另外,言志抒情应是诗歌的最主要功能。基于这样两个认识,当我们遇到通篇写景的诗时,尤其背景不明时,我们宁愿认定使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因为诗人正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传达心中情志的,诗中的景语就是情语,我们也正是借助对景的特点的把握来确定情的特点的。试想,一首诗句句写景,却又处处无情,那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诗吗?

2008年福建高考诗歌鉴赏选的是杜甫的《绝句慢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为此诗设计的一道试题是:“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的赏析。”此诗句句写景,说燕子熟知并喜欢上了我这低小的茅屋,它来往穿梭,衔泥筑巢,泥点掉落琴书之上,在追捕飞虫时还碰到了我。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亲密融洽的美好画面,是乐景,因此,我们揣测此时诗人心境相对宁静平和。根据所给的注释,我们也可以知道杜甫当时的境况。杜甫为了梦想奔波大半生,而寓居成都的那段时光是他后半生仅有的平静安稳时期,加上朋友严武的接济有了生活依靠,那么他的心境应相对较好。其参考答案为:“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参考答案中的“景中含情”是最不容易招惹是非的说法,其实就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与景的生成关系可能是个说不尽的话题。本文也只是一次粗浅的尝试,希望能够对解答诗歌鉴赏试题有些许的参考价值。

诗歌情与景的关系 篇4

古诗词中情与景的组合方式有五种:1先景后情,触景生情;2先情后景,缘情布景;3情景参半,分列昭然;4寓情于景,情景交融;5隐景略物,直抒情怀。下面就1和4的组合方式简单举例如下:

1 先景后情,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一词源于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体现在诗词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如黄巢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诗人黄巢,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而想到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的表达出来,有着完美的意境。

4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有的诗词,表面上看来,全是写景,作者的情感倾向几乎不出现在诗词的文字中,而是隐藏在诗词所描写的景物中,凭借景、人、事传情达意,这种意境中,作者的感情指向相当隐蔽,要读者反复吟咏体味,才能领略其言外之意。寓情于景是意境创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至于触到的什么景,寄的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如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一绝句,初看上去,纯然写景,未露丝毫情意。仔细读来,却如罗大经所说:“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其中寓有诗人的一片“真乐”。这种写法,即所谓“融情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表”(费经虞语)。

景与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1. 以乐景写乐情;2.以哀景写哀情;3以乐景写哀情;4以哀景写乐情。下面主要以杜甫的诗篇为例予以说明:

1. 乐景写乐情

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这是乐景写乐情的例子。

2. 哀景写哀情

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哀景)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哀情)。又如:“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城莺乱啼”。

以上两种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

3.以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

4.以哀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如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以上两种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诚如《薑斋诗话》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情与景的四种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前两种可以看作是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是反衬。

上一篇:高中以回家为话题的作文下一篇:2024澳门特别行政区农村信用社考试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