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篇1

浅谈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优化教学育人功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施的各环节,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确立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 者:刘连霞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44中学,河北,石家庄,050000刊 名:教育实践与研究英文刊名: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633.55关键词:中学教学 地理课程 学生 主体性

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篇2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课堂充满活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 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对于教师怎样教, 学生怎样学, 一切都由教师安排,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的课堂可谓是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牵”着走, 课堂上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 学生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定教。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 课堂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设计课堂探究活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主动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例如, 在探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部分内容时, 教师不妨首先设计这样几个小问题: (1)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经历了几代皇帝?这几代皇帝的共同作为是什么? (2)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时期, 请你分析其繁荣的原因有哪些?一个国家强盛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从这几个简单的问题入手, 让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这样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活动的空间和表现的机会, 将课堂还给学生, 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方式与教师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 都会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课堂情境, 将学生置于情境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当然,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 不仅为学生创设多彩的课堂氛围, 还包括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语等。比如学习《南京大屠杀》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南京大屠杀》的视频来进行导入, 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激发学生“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 同时将教学内容情境化,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创设情境的教学形式, 可谓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探究, 积极主动交流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积极探究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轻松愉悦的状态, 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 学生才能够体验到理解与宽容、尊重与信任, 使得他们能够大胆交流, 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共享。例如, 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 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学生只需要几分钟便可以了解本节内容。而改变传统讲授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经过和结果这一套路,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 即课前布置学生自编自演“五四爱国运动”历史课本剧的任务。在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信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进而将教学内容以历史剧的形式演绎出来。这种方式的教学, 学生非常感兴趣, 他们不仅积极查找相关资料, 还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然后确定小组成员的扮演角色、设计好人物语言等。这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只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使其乐于交流,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整合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价值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就教材讲教材, 就历史事件展开讲授, 没有注重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 没有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整合起来, 因而不利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例如, 教学“秦始皇统一货币”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不妨将之与当今现实“欧元”一体化发展趋势联系起来;教学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一知识点时, 可将其与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联系起来, 让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这样, 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整合, 从历史的角度中去感知、追寻未来发展的方向, 提高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历史课堂,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这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作为教师, 要由传统的讲授型向学者科研型进行转变, 大胆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并进行实践, 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创新型、全能型且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历史教师。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以学生为主体, 创设情境化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悠久的历史回归现实,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肤浅阐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篇3

一、转变观念,倡导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1突破旧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足独立阅读教材的时间,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提出的问题也会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不管是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2结合学生特点,恰当运用认知规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也应遵循“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而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是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并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漶志等非智力因素;另一方面,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创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并做到一视同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以平和的语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平等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能力的机会。

其次,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要关注-到学生的基础、智力、爱好、特长的不同,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使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应从不同的层次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同的学生会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再次,教师要放下威严,与学生平等对话。由于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思维方式等方面与成年人有较大的差异。要让学生表现出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就要让学生说话,而且还应积极与学生对话,要为学生想象、思考、发现、创造提供最大的空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之上。

最后,教师要多鼓励、赞赏学生,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鼓励、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鼓励、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鼓励、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鼓励、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产生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手脑并用,注重实践。

在课堂上应充分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2倡导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譬如可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历史影视片等,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使他们通过体验、探究、讨论。调查、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把苦读书变成愉悦享受的实践性、合作性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知识的活动过程。

四、优化习题设计,开展第二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优化习题设计,培养学生能力。

历史习题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复习知识为目的的封闭性习题;另一类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宗旨的开放性习题。题型新颖、思维性强、趣味性浓的开放题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要优化习题设计,多设计开放题,给学生留出更大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灵活地思考历史问题,以挖掘其创新潜能。

2高层次、高标准开展第二课堂。

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篇4

论文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教师努力拓展自主学习空间,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展、体验中获得真切的学习感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怎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本文就此问题作以必要的例述。

论文关键词:自主,教学活动,主体,发挥作用,感悟

[正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习能力源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源于学习要求,能动地学习源于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学习源于“自主探求”的欲望。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怎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在教学实践挥动中,笔者归纳以下几点:

⒈让学生自主确定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内容

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文中面对楚王的三次做法和晏子的三次反驳,第一课时如何取舍,的确让人左右为难。与其让教师作做出选择,让学生被动的“跟着走”,不如把这个权利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初度课文,选择自己最想读的内容之后,再围绕“文章中哪件事最使你感兴趣”这个中心问题去自读课文,自主感悟,展开想象,图文结合,加深感受,学生已有的感情得到升华。再学习另外两件事时,已有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充分融入其中,畅所欲言,体会领悟文章的主题:尊严。

⒉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方法

教学《飞夺卢定桥》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提出自己学习本文希望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上没小组同学各显其能,有的同学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话说长征途中飞夺卢定桥之事……”来掌握事情的发展顺序;有的同学抓住看图学文的特点,仔细观察画面,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同学通过查找资料,帮助理解课文的结构,从总体上把握课文,有的同学做出精美的电脑课件进行演练;有的同学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品位……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甚至连平时极易被教师忽视的后进生学习兴趣也十分浓厚,精彩之处层出不穷。

⒊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实践活动

学习《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模拟赛马情景,有些学生在操场比赛选“马”,也有些学生别出心裁,试着制作同向运动演示器,他们亲眼目睹了比赛结果,有了亲身体验,再读课文时,学生对“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读起来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懂的了。

⒋让学生寻找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搭档

教学《“扫一室”与“扫天下”》这课,尊重学生意愿,组合好学习小组。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围绕“读懂的、不知道的还想知道的”展开交流。然后再去进行全班合作探索,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和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关键句、特殊段学习,通过再读、再想、再议,切切实实的把语言训练落实到实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异议,大胆争辩,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案例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5

马鞍山八中 董丽琴

为了使思想政治课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解决思想政治课纸上谈兵的现象,真正让学生用学会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把理论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活”起来,我校全体初中政治教师申请了题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教学研究”的课题。本课题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为平台,以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和教材为载体,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终生发展为目的。为了研究案例教学的特点,检验案例教学的效果,每个课题成员每学期都必须承担一节案例教学公开课。我选择的公开课的课题是初三政治中“不言代价与回报”这一内容。

这一框题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什么是代价 什么是回报”,二是“我承担 我无悔”,本框题的知识目标是要让学生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能力目标是学生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为了顺利达到这三个教学目标,我精心选择了丛飞事迹作为案例,此案例既能点明本框的主题,即“不言代价与回报”,又能突出本框三个教学目标。为了能使公开课获得成功,我进行了试讲,试讲中不少学生在谈丛飞时都认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是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是一个真正做到“我承担我无悔”、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正在庆幸我的案例选择恰当时,突然有一位同学举起手来说了一句让我十分惊讶的话。“我觉得丛飞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我不惑地问道:“为什么呢?”他振振有词地说,“一,他不顾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是对父母给予生命的不负责任;二,由于他死后还留下了17万元的债务,给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没能对家庭负责,所以我觉得他不是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话音刚落,班级中就一片哗然。有的赞同、有的反对、有的疑惑,教学秩序出现混乱。而这一切都在我设计之外,当初选择丛飞这个案例时,我确实没有想这个问题,所以课上一时不好处理。当时我为了安定学生情绪,完成本课教学任务,避开这一有争议的话题,我就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请学生们课后把自己的观点整理以后交上来。然后就匆匆结束了本节课。

显然在这个环节上我处理的不是很好,反映出我在备课时,在进行案例教学探索时,只重视教材、教参和案例的选择,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轻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重视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后来在重新设计案例时,同组有老师提议重选一个案例,如洪战辉的事迹。我没有同意。我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题研究不是为了点缀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而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和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

在上公开课时,我增设了一个课堂辩论环节,我把学生的质疑摆出来,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辩论中,每个同学都在认真思考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根据学生的发言,我利用多媒体适时播放了“丛飞妻子对丛飞行为的理解和支持”、“丛飞生病期间,社会各界对他的关爱和捐助”以及“丛飞去世后,一个庞大的爱心接力——丛飞助学计划在深圳正式启动”的片断,这些感人的场面,震憾着学生,学生深深感受到丛飞用爱心温暖着社会,社会也用爱心温暖丛飞,帮助着丛飞,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承担责任是有代价和回报。认识到学习丛飞,并不是提倡每个人都去借款捐助,而是要学习丛飞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希望每个人都能尽自己能力承担责任。最后,我做了总结,告诉学生在我们的社会,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社会责任。丛飞就是这第三种人。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不能成为其中一员,到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社会上有许多“丛飞式”的人物,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更加温暖。所以在座的每位学生都要认真思考准备做第几种人。

上完公开课,本组老师在对本堂课评析时,都谈到本堂课最成功之处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去判断、去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本课的中心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

历史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体会 篇6

2004年, 我有幸接受了第一轮新课改的教学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总结, 发现新旧课程之间有很大差别。旧课程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成为教学的主体, 重视个性的发展, 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的, 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勇于提出问题。从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式”。我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面对新课程, 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从历史教学实践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培养学生主动大胆探究问题的能力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引导他们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进步。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 当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阐明时, 把问题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讨论, 各抒己见, 共同交流,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教科书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 要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论点, 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尝试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发展可能性作出大胆的推理和假设, 可通过与之相类似的历史事件的对比、借鉴来提出问题。学习“戊戌变法”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袁世凯不告密, 戊戌变法是否会失败?又如“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一课中关于苏联的解体有两种观点:一是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 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二是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 苏联最终也会解体。让学生们分析哪种说法更有道理。把学生们按座位分组, 对两种观点进行讨论, 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说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这些假设的提出, 说明学生已经以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的形式, 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探究历史的规律。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一般可通过设计相关问题链的形式, 让学生在探究解决一系列问题中, 逐渐感悟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链是联系教科书内容设计相关问题, 让学生体验或再现教科书内容并进行深入思考。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还可通过创设新情景的形式。学生体验或再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重大历史事件的简要发展过程、主要历史人物。“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 使人感到枯燥、乏味, 只有亲身经历、身临其境, 才能使人难以忘怀。这些内容本身非常丰富, 是很好的历史题材, 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如在“血腥的资本积累”一课“罪恶的三角贸易”一节时, 根据内容, 我组织两名学生事先编排成戏剧, 在课堂上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成奴隶贩子和非洲黑人, 进行表演, 我用旁白进行讲解。学生们看得饶有兴趣, 记忆深刻, 然后让他们讨论三角贸易的后果。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义主要是: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课上师生间群体性的、自由的交谈讨论, 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寻求交流, 既是学生的本能, 又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与他人思想上的交流与合作, 个体思维才能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而且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 经常改变思维角度, 能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另一方面, 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课堂上,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所搜集的资料以一定的角色就一定的问题进行争论, 通过课堂内互动, 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 让他们发现问题, 激励他们去探索, 去创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另一种是不一定, 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 这是正义的斗争, 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这两种观点哪种说得更有道理呢?学生通过激烈讨论, 畅所欲言, 深入探讨, 彼此交流,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兴趣浓厚, 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课外, 让学生选择专题深入研究, 写出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以此既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又能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培养构建知识能力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必经之路。

首先, 指导学生独立编写提纲, 增强学生疏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可指导学生按历史五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项、影响) 和历史事件发展的三部曲 (原因、经过、结果) 阅读课文, 列出知识提纲, 教师简述归纳。对课文中条理较清楚的部分,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 列出课文提纲,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可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设计自学指导。通常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事件起因;二是事件内容;三是事件的影响。将这些要素分点列出, 后面预留空格, 作为学生自学笔记。学生以此指导自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 将教科书相关内容加工浓缩, 整理记录在案, 从而构建知识体系, 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其次, 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 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 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 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 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 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 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 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 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 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 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如教“美国经济的发展”一课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串联本课知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三是掌握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新学习内容的阅读, 揭示历史知识间的联系, 构建动态的知识结构。如教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 指导学生抓住中国人探索国富民强的出路这根主线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串联起来, 从各项的目的、人物及派别、内容、作用或影响等方面去构建知识。

三、培养学生主动巩固知识的能力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还体现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 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 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 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 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 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 对学习和考试都有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对原题进行适当的改造, 然后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 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 同时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培养巩固知识的能力。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 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不同的记忆方法, 发现并掌握其规律, 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 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 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 供学生借鉴。如在教“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 指导学生提取以下知识点记忆: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奏 (慕尼黑阴谋) 、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闪击波兰) 、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德国入侵苏联和珍珠港事件) 。另一方面, 让学生开展情景创设活动, 从活动中来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又如学习“侵略与反抗”单元后, 指导学生理清这一时期的脉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从这几次战争的原因、基本经过、结果比较记忆, 做到举一反三, 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中, 在学生了解阅读历史内容的要领后, 对教科书中历史概念较少、教科书比较容易理解的、学生已初步学过, 或在影视及生活中接触过的历史内容, 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 以学生自习为主, 教师充当课堂学习的指导者、顾问的角色, 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 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课时, 如果不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学生对课本中的重要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可能会忽略而过, 或不理解, 或理解不深刻。因此, 我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 使学生清楚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时法西斯轴心国和“联合国宣言”参加国的形势, 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地图, 使学生明了轴心国最后失败的原因。否则, 有些学生只会把教科书中的图画当成好看的画面来欣赏, 并没有通过看图获得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培养查找、甄别资料的能力。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 查阅参考书, 浏览历史资源网站, 可养成他们从小读书的习惯, 查找、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和甄别资料的能力, 而且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发展为主动提出问题。课前让学生预习教科书, 阅读教师印发的有关材料和课外读物, 课上教师只需讲重点知识, 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 对于中学生, 特别是初中生, 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 学习的效果才会显著, 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然后对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 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学生能发现的, 教师不要点明, 否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 解放学生, 调动学生, 让他们自主学习, 自己探索, 自己创新。

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篇7

关键词:主体 情感 想象 体验 交流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教师的以教为主,转变为启发学生学习、思考为主。面对新课改理念,笔者就历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谈几点个人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

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有效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积极的兴趣能推动人去认真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历史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不少途径,如创设情境,即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引入教学内容之中,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创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近似于历史事实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形象,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近距离感知教材内容,由此引发学生积极联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活跃情绪。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者必须动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表、模型、幻灯片、课件、音像资料,从感性认识的角度让学生感知、接触历史知识。历史情境的创设与直观再现,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改变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视听效果,把远离学生生活环境的历史事实,以形象可感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强化、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教学世界历史的《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课时,借助世界地图,学生理清了人类历史起源的地理特征、古代文明发源与一些著名江河的关系,便可把握课文的基本知识结构。同时,我利用教学课件,把金字塔、“空中花园”等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形象、具体的画面中更能加深对特定历史时期知识点的记忆。据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认知情感在其认知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二、激活思维,唤醒学生的想象意识

长期以来,专家、教材和教师垄断着话语权,学生被当做容器进行灌输,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其主体地位被无情地剥夺,在历史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自主思维往往处于沉睡状态。教学最本质的一面就是要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所以,如何唤醒学生的自主思维,就显得格外重要。

推理是历史教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乎情理的情况下,历史是完全可以想象的。新教材中的“编写历史小故事”“说说《清明上河图》”等内容不仅允许而且要求学生去想象。也只有通过合理的想象,学生才有可能更好地感知历史,并活跃、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在一些非活动课的教学中,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做。在讲到一些历史事件,如“玄武门事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前因去设计经过,进而猜测后果。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思维活跃,效果远远好于教师的单纯讲授。在此过程中,思维的主动权转移到了学生一方,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其主体地位得以彰显。

三、动手实践 ,尊重学生的感悟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一次成功的动手实践活动常常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发。这是空洞抽象的讲解所无法取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

在新教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节的学习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如此区别”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若按书本单纯讲解,效果不会很好。我们不妨让学生参照图片动手绘制出北京人、山顶洞人头像,再比较二者的异同,进而探讨相关原因。在《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中,有“文字演变”一目,我们不妨让学生参照相关图例,从二里头遗址的陶器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篆书动手临摹一下。这样,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模仿,积极思考。历史课在读、议的基础上练习的内容很多。如请学生设计一个表格,将包括孔子、屈原、司马迁、张景中、祖冲之等的朝代和时期、身份、主要贡献等做一比较,就会使学生在整理归纳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得来的苦涩与甘甜。我们尊重了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权力,学生得到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能力与知识得到了同步发展,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四、读议结合,鼓励学生的互动交流

读,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在历史教学中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足见读的功效。所以,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读。首先,读“导入框”,学生通过读“导入框”内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读诗歌,使学生浮想联翩,读文物、图画,遥想历史人物当年。其次,读“正文”,提问学生读本段、本课内容后了解、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通过巧妙的引导,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到了知识,符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发展性,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的基本理念。

议,就是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辨别是非,探讨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议的问题应该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如“秦始皇功过”“商鞅之死”都可以通过适时组织一些小辩论会,让学生明确问题的结论。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酝酿,互相切磋,思维亮相,思想碰撞,“理”越辩越明。一方面使学生的问题明朗化,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还会学到多角度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悟出与同学交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不言自明。

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多的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所以,历史教师的角色要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主,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构建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互动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共享方法、知识,真正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戚荣,男,大专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曾在《甘肃教育》《教育学》《张掖教育》等杂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同时有多篇论文在甘肃省、张掖市组织的教学论文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浅谈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怎样突出学生主体性 篇8

1 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

自主探索就是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水平,在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下,通过独立的探究和发现,丰富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尊重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而是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因势利导。

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是学生在独立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小组间互相帮助或交流一起去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它是现代学习的重要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更能激发创新情感,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合作交流的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真正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比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展示矿泉水瓶、蜻蜓、勺子、硬币等图案,让学生总结这些图案具有的共性。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述图案都能够沿一条直线对折;上述图形的两边刚好能够重合,所以图形的两边是对称;有些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而有些图形有无数的对称轴。如此一来,学生自己推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且为了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在学习完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提问在生活中存在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教室里的物体,家里的家具,路上所见的物体等,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对称轴数目。这样使学生在自行探索的过程里,经历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信息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

2 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都十分旺盛,他们渴望了解未知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使其走出封闭的课堂,从课本之外获取知识。比如家装时对装饰面积的估算,使用有限的工具测量旗杆或者其他建筑的高度,对银行利率的计算等,都可以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过程。例如:九年级下册课本中有这样的题目,已知圆的直径为A,如果直线到圆的距离为(1)A,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样的常规性题目,我们可以将其改为开放性问题:某市一环路内环直径为30 km,现在拟从离市中心正南方50 km处的国道出口修一条路与一环路相交并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请问这条路与该市东西轴所成的角度是多少?通过这样的变化,是题目更具开放性。当然,题目还可以再加改造,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散,如已知车速,求从高速出口开车到一环路某点的时间,等等。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也是他们学习主动性的表现。纵观古今,引导、培养和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许多教育家关注的重点。如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说明了学习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数学学习中的公式、定律和概念都比较抽象枯燥,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采取以下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让学生了解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第二,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其学习动机。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本堂课的具体内容,选用形象生动、贴近孩子生活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教学结构安排得既活跃又严谨,以形成热烈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心情愉悦、主动积极的学习。

4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要组织学生们去发掘、寻觅、收集和有效利用数学学习资源,组织他们去营造、保持课堂中的积极氛围。而达成这个要求的举措之一就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结合.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孩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孩子很容易“爱屋及乌,恨屋及乌”,喜欢这个老师就喜欢这门课,讨厌那个老师就讨厌他教的课。所以,教师在每堂课上都应该面带微笑,精神饱满,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爱,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从而能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笔者还经常在课后与学生交流,耐心的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学生交朋友而不是摆老师的架子,班里的不少学生为此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数学成绩进步很快。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只有在拥有了强烈的主体意识之后,才可以真正学会学习,才能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只有学生真正去思考了,去动手实践了,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的活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实现,教育改革才能成功。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着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四点改革思路: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期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和清龙.谈初中数学课堂中新课改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86.

[3]王晓柯.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1(69):75-76.

上一篇:学生会新学期纳新的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以往事为题小学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