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诗歌情感(精选8篇)
教学目标:
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教学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唐代的张籍创作的《节妇吟》,同学们先来齐读一遍,体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学生齐读:
节妇吟
唐·张籍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生: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教师提示:
1、作者——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
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学生适当讨论后)
生:这是一首具有双层内涵的唐诗精品。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这首诗实际上是作者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只不过用了比兴手法,说得比较委婉、客气。
师:张籍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很好的利用了诗歌表达情感的多元性。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了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趣的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往往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回到应试层面上来看,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中,2008年全国18套试卷中有9套考查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评价,2009年则有了多达10套以上试卷涉及。纵观这些试题,我们会发现试题的命题动向有了新的变化。
二、命题动向
我们可以将高考情感类诗歌考查要点归纳为三类:
(一)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的分析
(二)对变化情感的分析
(三)对复杂情感的分析
师:这类题型较难,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全面,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扎实的基础、巧妙的方法和使用的答题技巧。
三、技巧方法探究:
(一)基本方法
1、读题目。
师: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
尤其注意诸如“怨、恨、送、别、忆、赠、吟、怀、寄”等字眼。
(带领学生一起抓诗题中的关键字)
《书愤》:“愤”即感慨与忧愤之意;
《忆江上吴处士》:“忆”即忆念之意;
《天下怀李白》:“怀”即怀念之意;
《闺怨》:“怨”即幽怨之意;
《独坐敬亭山》《春夜喜雨》《征人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田园乐》
2、看作者。
师: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所以,爱国忧民的杜甫可以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雄浑悲慨;
内向温婉的李清照就有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绵密悱恻;曹操横槊赋诗,《观沧海》慷慨悲凉;曹丕志得意满,《燕歌行》志深笔长;曹植少年才俊,《白马篇》英逸豪迈。
提醒学生注意:“知人论世”的前提:1,教材中学过的诗人。2,熟悉的诗人。3,注释中提供了介绍或背景的诗人。
3,寻找情感载体
师:诗人把感情汇聚在某一物象上,这一物象因包含了诗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
(1)意象:自然意象、人事意象
月——思乡念亲(带领学生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
松竹梅——高洁坚贞杜鹃——悲惨凄恻
雁——相思离愁(带领学生背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登高、凭栏——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壮志难酬的悲伤(带领学生背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吹笛、吹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内心孤寂
折柳——惜别怀远
(2)特别关注:
1、动词、形容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正是客心孤回处”)
2、修饰语(如“枯藤老树昏鸦)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如颜色词——暖色调“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调“冷漠低沉、孤寂凄凉”
(二)能力提升,三首情感类诗词鉴赏评析
课堂活动:和学生一起完成这三首诗歌的赏析
1、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分析:
归自南阳(李昌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土,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问: 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4分)
课堂实录:
师:先从题目入手,应首先抓出哪个字?
生:归。
明确了诗歌情感和思乡有关。
师:首联中哪两个动词最重要?
生:去——离开,归——归来
师:再通过两个时间词的暗示,这就表明了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了。
请同学归纳颔联中传达的信息。
生:身在异地他乡,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
师:很好,颈联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年龄增大。二呢?
生:乡情日浓。
师:尾联写自己风尘仆仆赶路,表现出了什么情感?
生:归情急切。
明确答案
答案: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颔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颈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2、对变化情感的分析: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问: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课堂实录:
师:标题中应把握的是哪个词?
生:登楼——通常表达报国之志、壮志难酬。
师:谁来说说岳飞?
生:精忠报国之人,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师:诗人登黄鹤楼遥望北方失地,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感慨呢?
诗文中由“想当年”、“到而今”领起的这两组句子构成了一种什么关系?
生:对比。“想当年”的繁盛与“到而今”的满目疮痍形成了对比。
师:所以诗人首先是发出了昔盛今衰的悲慨。针对“想当年”、“到而今”的情境,还会有什么思想情感呢?
生1:对统治阶级奢侈误国的痛心。
生2: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
生3:对百姓的同情。
师:接下来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生1:想象。想象“提锐旅”、“ 清河洛”,于是变得斗志昂扬。
生2:特别是想象胜利后再登黄鹤楼,心情变得舒畅了。
明确答案
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级奢侈误国的痛心,转而到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最后在想象“提锐旅”、“ 清河洛”之后表现出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3、对复杂情感的分析:
春 日(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
问:“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课堂实录:
师:依然请同学来分析诗题和作者给我们的暗示。
生1:标题名为《春日》,再加上首句“韶光大半去匆匆”,所以会抒发伤春之情。
生2:注释中说“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应该会有忧国之情吧?
师:是的,后两联中,有个典故需要注意,怀王死后,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写了《招魂》,表示了对死于异国的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难,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至北方,终死于五国城,其遭际颇似楚怀王。北宋灭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他心中自是不能平静。
明确答案
答案:“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二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痛郁结心头。(2分)
强调答题规范性:
1、层次清晰,注意分点作答,凸显层次。
2、吃透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找到导致感情变化的因素。注意基本格式:“由开头……转而到……”。
3、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注意思维的全面严密。
四、即学即用
课堂练习——
(一)裴给事①宅白牡丹(无名氏)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 ①裴给事:裴潾,以门荫入仕,一生 “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唐敬宗宝历初年,曾任给事中。
就本诗第三、四句,结合全诗谈谈其中寄寓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解析指导】
玉盘,冷露,月白,风清,再加上寂静无人的空园,与上联描写的情景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对白牡丹的形象刻划虽只是略加点染,但显然倾注了作者满心的爱悦和同情。“玉盘”,形容盛开的白牡丹,生动贴切。月夜的衬托和冷露的点缀,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丰满。
参考答案:
1、白牡丹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高洁之感,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
2、表现了对裴给事的高洁形象的赞赏和对其处境的同情。豪贵争赏紫牡丹,而“无人”看裴给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给事之高洁,朝中竟无人赏识。
(二)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解析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转而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三)待储光羲①不至(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②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③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④。
[注] ①储光羲:唐代诗人,王维的朋友。②要欲:好像。
③了自:已经明白。④空复情:自多情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解析指导】
诗人很渴望和友人见面。重重门户从清早就打开,坐着等待友人的到来,想听听载着到来的马车发出的声音,这一个细节,写活了抽象的友情。首联写动作,颔联写心情,其实都是写渴望,和渴望中些微的焦急,在这一切的核心,是爱。颈联一转,从写心情转移到写景。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跳跃。有等待经验的都知道,我们在等人的时候,为了避免焦虑,会自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即便是最枯燥的风景,我们也看得津津有味。颈联表达恰好表达出了等待者久候人不至的心情。时间已经不早,晚钟已经响起,诗人已经等待了一天,诗人一天都在等待,但是友人未至,而且又下起小雨,而“过”字,也许也可以这样解释:春雨都来了,你还不来。可以想象自然的光线已逐渐暗下去,雨在若有若无地降落,在这种阴郁,潮湿,幽暗而又寂静的环境和氛围中,愁绪在以喷泉的速度生长。尾联十字,一声长叹。
【参考答案】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及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
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这是一篇游子伤春怀人之作。
上片写惜春思归。“急雨收春,斜风约水”。写暮春时节,雨急风斜。这第一句写得别致新颖,其中“收”字尤见功力。不言春将尽,不言春归去,而曰“急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急雨收回春天,斜风拂掠水面,而“浮红涨绿鱼文起”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红化凋零,飘飘洒洒落满江面;江水上涨,绿波荡漾;鱼儿游弋,激起阵阵波纹。这里的“鱼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国自古就有鱼雁传书之说,书信常被称为“鱼书”或“雁书”。这“鱼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书信,勾起游子无尽的相思。“年年”两句直写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离去,见春将尽,落红飘零,意绪万千。正如辛弃疾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会,春归时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约游子结伴而还。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上片惜春思归,下片自然而然地转入怀人。“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写当初与妻子的离别及日后的书信传情。城隅,即城角,当初与妻子离别之处。不忍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个“恨”字笼罩了下片,也为读者理解全词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能相见,只能在书信纸尾看到妻子的一片关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凭栏远眺的镜头。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借凭栏远眺写愁绪。李煜有句云:“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辛弃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阑干长对西曛倚,”写抒情主人公倚着栏干长久地凝视着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懂得这是一个痛苦的形象。结尾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句,杜诗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以遥望对方所见的景致极写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贺词云:“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写夫妻老矣,却关山阻隔、江南渭北天各一方。这结处用语质拙,不雕饰,不张扬;江南渭北已溢出无限情思,而鸳鸯白头更让人感慨万端。
贺铸善于写情,往往情真意切,此篇便是一例。贺铸善于处理结处,此词上片结处的无理而妙,下片结处的质拙含蓄,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启迪。[1]
3作者简介
接受心境(学生阅读前的准备心境)对作品阅读有影响,当处于过于兴奋或者过于抑郁的心理状态时,即使面对优秀的作品,也可能因为情绪的原因而难以进入其中的艺术境界,难以体会作品的奥妙。所以开课前应该进行导入。以《雨霖铃》的教学为例,很多教师在课前导入会引用相关的材料信息,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我的意见不同,因为对文章赏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更是会有自己的体验。如果教师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先入为主地拿出图片强迫性地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境、生活遭际,不否认这样的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们认可,但是,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忘记了诗歌教学的审美教育,我们毕竟学习的是诗歌不是作者传记,因此, 还是应以文本为中心。我对于《雨霖铃》这首词的教学就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读诗,情感、重音、停顿都由他们自己掌握,几遍读下来后,学生们大体能体会到词的情感,情绪也由兴奋转而变得沉默,学生们都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伤心事。
二曰:同情。即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的本质,是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接受者所固有的心境相投契,或者作为一种刺激唤醒了接受者的情绪记忆。
古人云:“夫天下百虑而一致,故人不必同,同于心; 言不必同,同于情。”情感需要激发,当然学生要正确阐发、评价文学作品,必须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在这一阶段的激发中,我的课堂步骤是把四幅图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分别是“寒蝉骤雨”、“执手相看泪眼”“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这几幅图正确地引导学生评说内容: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诗人与情人相依相恋相偎相怜,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 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离别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自古皆然。接以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词,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 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依据学生对这四幅图画的表述,可以提出要求,就是按照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的思路再来仔细地品味这种伤别离的感情。现代社会通讯技术发达,学生的阅历又比较单纯,所以他们可能还是较难体会别后的这种离愁,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而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帮助大家借助想象的翅膀,揣摩这种“伤离别”。词中的经典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对它的品析,是一节课中学生情感升华的重点, 不必按照教案中的要求让学生死板地回答问题,可以用其他的诗句表述这种情感的层递:“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蕴《菩萨蛮》)让我们走入对往事的回忆中; “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念奴娇》)酒这种东西是最能引起离愁别绪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载不动的是那深深的离愁, 天涯海角都难以忘怀。
三曰:回味。是作品阅读后情感的延续,更是情感的升华。
一、逐句分析,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丰富性
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信息,往往不是单一的。诗人往往将复杂的感情通过种种形式将其或叠加、或组合、或交织在同一首诗里,使诗中的情感信息表现出丰富性。这源自诗人复杂的内心。诗人总是围绕某一人、某一事展开多样化的思绪,随之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情感,既有主导的,也有次要的;既有并行的,也有包容的。它们或明或暗地潜伏在诗中,在外表现为意象的丰富性,叙事的多变性;在内营造了奇妙的思想之美、情感之美,耐人细细寻味。但大多数学生在解诗歌鉴赏题时,思维是单一平面的,或者只扣最明显的一点,而忽略其他,或者抓住几点,却不够全面,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失分。而大多数情况下,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是分布在整首诗歌中,甚至遍布于每一个句子里,因为要把握诗歌情感信息的丰富性,必须逐句分析以免遗漏。
【例】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0年北京卷)
【诗歌鉴赏】 诗歌一开始四句写景,苍凉萧索,既是深秋实景,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五、六句说明诗人的遭遇。李白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他秉性耿直,对权贵不阿谀奉承,因而遭谗言诋毁,被迫辞官离京。第七、第八句,说明他的不顺际遇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日之余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第九、十句,进一步说明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鸳鸯”竟栖身于“枳棘”, “燕雀”却栖于“梧桐”,对比鲜明,以此上下错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况。最后两句,说明诗人无奈的心情。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方法运用】 通过逐句的分析鉴赏,我们发现在五、六句中,作者是对荣华万事的感慨,言其像东流水一样,从而可以总结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而九、十句既反映了上下错位、小人得志、君子失位的现象,又暗寓自己有才而得不到施展的情况,因而可以总结为“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二、辨证分析,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矛盾性
诗歌中的思想情感具有丰富性,在前面已经具体讲到。但是所有的情感信息并不完全同为正面情感,也不完全是负面情感,许多时候是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交织在一起,从而呈现出矛盾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诗人在表达喜悦的时候,又可能在诗句中隐含着悲哀;诗句中表现出激昂的格调,又可能流露悲慨的情绪;字里行间可以是对时局的担忧,又可以表露出对个人进退的忧虑。诗歌思想感情的矛盾性是最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因为学生不会对诗歌的情感信息做辩证思考,总是片面、局部、静止地看待诗歌。
【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参考答案】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方法运用】 这一首诗的标题为“喜外弟卢纶见宿”,一个“喜”字,道出作者情感的一个层面,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情感复杂而矛盾的特点,因为具体到诗歌中去,我们可以明显感到一种悲凉的气息:遭遇悲凉,生活困窘,独老无邻(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处境不佳,心怀愧疚,深感辛酸(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可见,除“喜”之外,“悲”也是切实存在的,所以绝不能忽略这一要点。
三、深入挖掘,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隐寓性
诗歌忌直白,直白的句子读之一般无诗味可言。诗人借诗言志抒情,却又习惯性地把情意心志掩藏起来,含而不露,隐而不显,使诗歌呈现出含蓄蕴藉的特点,也就是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具有隐寓性。这种隐寓性一方面借助意象的深层内涵而存在,另一方面又借助诗人个性化的心理体验与人们普遍性的心理意识之间的共鸣来营造。所以在鉴赏诗歌、品味其思想感情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利用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感悟理解来揣摩诗人的写作目的,又要披文入情,揭开种种意象之下的情感密码。但是许多学生浅尝辄止,流于字词表象,而不深入挖掘,对诗歌的理解过于肤浅而无法答中要点。那么,如何挖掘诗歌思想感情信息呢?我们可以以诗句中关键语句、重要意象为切入点,通过“为什么”和“是什么”的追问,刨根究底,直捣诗人的内心。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 诗歌开篇写“过端午”,人们准备“碧艾香蒲”,着一“忙”字,足以见家家户户“庆端阳”的热闹。“细缠五色臂丝长”,写出楚地端午风俗。家家热闹,人人喜庆,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喜庆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紧承一句“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原因:人们忙着过端午,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爱国诗人屈原呢?下片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直抒自己的感情。词人在端午读罢《离骚》而生伤感之情。而那些忙着“庆端阳”的人们,却无人解“其中味”,诗人借此希望人们能记住这位富有“忠义气”、美好的品格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屈大夫。
【参考答案】 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方法运用】 大多数学生面对这个题目无从下手。但是如果通过“为什么”“是什么”的追问,可以让答案一一展现。如问作者为什么“惆怅”,答案很明显:无人吊沅湘,即屈原。接着可以问:作者为什么会因为无人吊屈原而惆怅?很显然,是因为人们只忙于节日的喜庆,而忽略了以屈原为主角的端午节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如“无人解”,我们可以这样问,“无人解”的是什么?答案可以是“我”,即在人们庆端阳时,作者吊屈原而产生的不为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答案可以是屈原,也就是词中所写的“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即屈原的与日月齐光的忠义气节。
古人在送别亲人朋友时的抒怀之作,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对对方的劝勉之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古人抒发对亲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诗作。
《夜雨寄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浣溪纱(晏殊)》。
多描绘农村秀丽风光或山水美景和农村恬淡生活,寄托诗人对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西江月》、《清平乐·村居》、《饮酒》、《江南春》、《滁州西涧》。
多描写将士戍边、战斗生活的艰苦和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采薇》、《凉州词》。
《春望》、《过零丁洋》、《江城子》、《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抒写飘零异地的游子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渡蓟门送别》、《天净沙·秋思》、《采薇》。
通过凭吊古迹,追忆历史来阐发个人议论。
一、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下面,侧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1、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李忱《瀑布联句》。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2、用典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例如:杜甫《咏怀古迹》。诗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尽管国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抒发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
3、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比如马致远的《秋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再如:杜甫《登高》。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无边落木萧萧下”,让人联想到一年将尽,韶华易逝,平添乡愁。“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联想到不尽的愁绪、飞逝的时光、历朝历代的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生的感慨。
4、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例如:杜甫《蜀相》。其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用典来抒发情感:这就是间接抒情。“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直接抒情。
5、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例如:杜甫《旅夜书怀》。诗中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来衬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所营造的的冷寂、孤独艺术氛围。
6、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
备考资料
例如:
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7、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二、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
掌握了诗歌的基本技法,就要通过强化训练,提高诗歌答题时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如果掌握了诗歌常用的基本技法,但考生由于不够熟练导致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来,答题不够准确的话,那么依然拿不到分数。
三、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先看下面一道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高考试卷)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⑴制毒龙。
[注释]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结合全诗赏析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请看下面的答卷:
例一: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咽”和“冷”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
【此答案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例二: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咽”用拟人的手法写泉流之声,以动写静,突出禅寺之静,生动而传神地写出泉流过高石时,水声急变,形象而生动;“冷”字不仅写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调,更突出了香积寺环境的清幽、静谧,这一禅院寂静空灵之感由这一“冷”字表现出来。
桂林四中
邹海莲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感情的把我方法。
2.解读诗歌常见意象,熟悉常见意象的寓意。
教学重点:领悟意象寓意,把握诗歌内容,进入诗歌意境,领会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意象的解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直接甴考试大纲导入
二、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意象,看典故,抓关键字句。
三、具体讲解
1、如何准确抓住意象?
(1)了解常见意象内涵【特殊意象举例(见复习资料)
植物类
动物类】(2)找准意象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全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通过雁、落叶、寒灯、空园、白露、孤壁等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秋意,流露出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凄清的心情。
小结:如何准确抓住意象?(1)、准确抓住意象。(2)、品意境——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意象所形成的画面。(3)、悟诗情——透过意象所形成的意境特点,进而领悟诗情。
2、抓关键字句。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抓关键字。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独”字奠定全诗基调,一种孤独羁旅之情怀跃然纸上。
4、抓细节。《春
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打黄莺的细节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5、看典故。古诗词中常用典故举例:梨园——戏曲班社,戏曲艺人称“梨园子弟”,琴瑟——夫妻感情和谐、兄弟朋友的情谊,青梅竹马——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逐鹿——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四、总结
把握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抓意象、品意境、悟诗情 抓关键字 抓抒情议论句 抓细节
五、练一练
1、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是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感情?(细节描写。诗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全诗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
(04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注
苏:复苏。此有康复意。存:收养。老马:作者自比,用《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古来”二句,通过说对于老马应该取其善于识途的长处,而不必要它效奔驰之力,长途:代指驱驰之力。)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答案一:同意前者。诗中提到“心犹壮” “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看出作者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答案二:同意后者。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 “片云”“落日”等,尤其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和报国无门的怨 愤之情。
3、【2011年全国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现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寒声、深云、雁影、孤灯、酒等意象,从白日萧瑟清寒到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均浸透了主人公的孤独凄清之感。
4、(04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 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的作用。
1 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重要意义
1.1 主持人情感表达的方式
1) 有声的方式。
有声的方式主要包括主持人与嘉宾交流的态度和主持人的提问等方式。主持人与嘉宾交流的态度决既决定着节目是否轻松自如, 也表现了主持人是否具有丰富的内涵, 如朱军在主持《艺术人生》时, 跟嘉宾聊天说到动情之处时, 有时候会掉眼泪, 有时候会说话语无伦次的, 其实这些并不是说朱军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而是根据节目的宗旨、风格等控制出来的, 这些情感表达让观众觉得轻松、自然、亲切;主持人的提问同样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2) 无声的方式。
无声的方式包括表情、眼神、动作等。眼神和表情是主持人情感的直接体现, 通过主持人的眼神和表情, 能够看出主持人是否在认真的倾听, 也能反映出主持人对嘉宾的理解和尊重, 如朱军在《艺术人生》的主持中, 对嘉宾的延伸非常关心和亲切, 让嘉宾感觉到是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主持人的动作同样是主持人情感的表现, 如果主持人从头到尾没什么动作, 或者一直以机械式的动作出现, 则会降低节目的效果。
1.2 主持人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
1) 能够促进与嘉宾的交流。
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只有通过自己的真情流露才能打动嘉宾和观众, 只有用情感去交流才能打开嘉宾的心扉, 才能震撼嘉宾, 找到与嘉宾共鸣的地方。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倪萍老师, 她无论主持哪个节目都给人一种无比的亲切感, 让嘉宾和观众感觉倪萍老师是在用心倾听, 用心在体会, 像是自己家人一样关心自己, 更能让嘉宾打开心扉。
2) 能够感染和吸引观众。
谈话类节目能否成功, 受到时代感、矛盾性、信息量、人情等各个方面的限制, 而节目的情感是通过主持人体现出来的。主持人的眼神、动作、目光、点头、称赞等都是其情感的体现, 所有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真情流露会引起嘉宾和观众的共鸣, 才能吸引观众, 提高节目的可视性。
2 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表达情感的误区
2.1 表达情感时缺乏亲和力
从一些谈话类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 主持人在与嘉宾的言语中往往混杂着言语攻击的现象, 有时候甚至让嘉宾难以接受从而出现失控的场面, 这种过激的行为正是由于主持人缺乏亲和力造成的。有些知识、文化底蕴不太丰富的主持人在主持时, 往往会按照设计提问的程序逐个提问, 跟嘉宾的谈话变成了问答式, 让观众看到的是冷冰冰的场景, 缺少了亲和力的主持人是嘉宾感觉不到亲切感, 让观众感觉不到主持人的耐心和爱心, 对节目的质量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2.2 主持人刻意利用眼泪煽情
观众在观看谈话类节目时, 都希望能够对嘉宾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尤其是事情的来龙去脉, 希望能够全面了解他们的故事。所以, 一些主持人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 为了让嘉宾最大限度的诉说, 往往采取煽情的方式。适当的煽情可以调动嘉宾诉说的欲望, 过分的煽情则会让观众觉得主持人太虚伪, 只是为了节目效果而在表演, 让观众和嘉宾都觉得主持人不是站在嘉宾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而产生了距离感, 不利于谈话节目的进行。
2.3 热衷于挖掘别人的隐私
谈话类节目主要是主持人和嘉宾在谈话, 主持人在倾听嘉宾诉说的同时, 适当的进行提问, 并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等方式与嘉宾交流。为了使节目更有看点, 有的主持人一味的挖掘嘉宾的隐私, 在谈话中, 并不是关心嘉宾, 而是在套嘉宾的话, 希望能够透漏出更多的隐私, 甚至有时候遭到嘉宾的反感, 使节目陷入僵局。这样不仅不能引起嘉宾的共鸣, 更得不到观众的认同, 而且还暴漏出了主持人的职业道德确实等问题, 不利于节目的长远发展。
3对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表达情感的建议
3.1提高主持人提问、倾听和交流的意识
提问是谈话类节目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个节目通常在半个小时左右,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嘉宾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故事, 就需要主持人拥有高质量的提问技巧。主持人在设计提问的问题之前应该对嘉宾进行充分的了解, 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设计出有深度和连贯性的问题;另外, 主持人还应该掌握提问的节奏, 既不能中间断了线, 出现空场的现象, 也不能步步紧逼, 问的太急反而会给嘉宾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影响嘉宾的回答。
倾听的意识是指在嘉宾说话的时候, 主持人应该能够静下心来耐心听听, 而不是一味的喋喋不休, 抢着说话。在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只是问题的引导者。在听的时候要注意从嘉宾的言语中发现有价值的内容;有时候嘉宾在表达的时候可能会一时紧张出现冷场或者一时兴奋而停不住, 这就需要主持人在听的过程中及时把握方向, 给嘉宾适当的引导。
交流的意识是指在谈话类节目中, 主持人不能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机械式的提问, 而应该适时适度的与嘉宾交流, 在交流中提问, 并在交流中发现新的问题, 掌握整个谈话方向的变化, 这样才能做到提问的自然, 整个节目表现的轻松、自然。所以, 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也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必备的基本能力。
3.2增强主持人与嘉宾、观众情感的共鸣
谈话类节目的嘉宾往往是各种类型的都有, 主持人在与嘉宾交流时不能仅用一种方式, 但是无论用什么方式都必须创造出轻松自在的气氛, 在这种氛围中嘉宾才能说真话, 才能将事实传达给观众, 在这种气氛中观众才能从嘉宾的故事中获取直观的情感体验, 达到三者的情感共鸣。如果主持人在面对嘉宾时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提问, 给嘉宾和观众一种轻蔑的感觉, 不仅与嘉宾之间产生了隔阂, 更让观众感觉到主持人的冷漠, 从而将矛头指向了主持人的态度, 而不是嘉宾的故事, 失去了谈话类节目的教育意义。
想要注意情感的共鸣, 还必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关注嘉宾的各个细节, 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嘉宾和观众, 让嘉宾感觉到自己就像是朋友、长辈、亲人一样;主持人在主持时不能光顾着煽情, 应该真情流露, 主持人被感动是常有的事, 如果主持人没有一点感觉, 又怎么会感动观众呢, 但是在煽情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掌握住分寸。
4结论
一个优秀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该真诚、亲切、幽默并且热情,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住自己的情感, 才能让观众感觉到不做作、不夸张, 才能塑造出自己的主持个性, 用真情打动观众, 从而让所主持的节目从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
摘要:谈话类节目效果的好坏受到主持人的影响, 一个好的谈话类节目需要具有较强的控制和应变能力的主持人, 主持人能否在与嘉宾交流的同时, 准确的把握住自己的情感, 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情感的表达可以更好的与嘉宾交流, 可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筝一、分析意象,要超越理性思维中的物象?筝
诗歌鉴赏要以“意”取胜,学生需超越理科的实证主义思想,也就是要跳出现实中所谓的真实,因为诗歌的真实不仅仅是符合事理,更是用意象营造出来的意趣。此番意趣既有中华千百年文化的内涵,又有诗人极具个性的心境。
如《采薇》中的“杨柳依依”一句,杨柳是意象,若换作梨树、枣树等就不是意象,也就无法传达出士兵对家乡的留恋之情。
作为承载了作者情感的意象,读来也是充满情趣的。学生在读《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句时,会加入自己的理解:酒是低度的,理由很简单——李清照是女子,她不会喝烈酒的!也有学生认为是劣质酒,因为那时候的李清照颠沛流离,家产尽失,根本没钱买好酒。其实,这些都不是诗歌鉴赏的思想。我们应该从诗歌鉴赏的核心思想,即“意”与“情”去理解“淡酒”——当时,风急天冷,李清照在国破家亡之时心境寒冷,即使是再浓的酒也消不了内心的愁情。与浓愁相比,酒自然就是“淡酒”了!
意象往往具有诗人在特定环境和心境下的个体感受,切不可平常化之。杜甫的《登高》一诗对此作了很好的说明。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便是诗人大胆地发挥了自己的思维创造性。有的学生可能会想:难道他不怕有人误以为是木头从天而降吗?而诗人杜甫却可以突破定式,创造出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于是,后来的人才可以津津乐道于诗人创设的独特意境,再读时,甚至会联想到树干的颜色,一定是秋意渐浓时的枯黄色,给人以沉重和空寂、阔远和宏大并存的感受。这时候,诗人老年多病的形象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便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待我们再去感受、拿捏之时,只觉意蕴深远,感慨万千。
?筝二、意象往往不是单一的,意脉才能完整地展示诗人的情感?筝
很多情况下,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群落性的、整体性的。而意象的整体之美,并不是意象的总和,而往往是意象群落之间的有机结构。例如,“枯藤”、“老树”、“昏鸦”本来是分散的,之所以能够统一为有机的整体,就是因为其中有一种“意”的脉络。
在古典的抒情作品中,意就是情,情的特点则是动,故汉语有动情、触动、心动之说。《诗大序》曰:“情动于中”,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所说的情感要动,而且要在动中把意象贯穿起来,便是意境,在古典诗话中,也叫“意绪”或者“意脉”。在诗歌鉴赏中,表层意象往往一望而知,而深层的意却很容易被掩盖和忽略。
就教材中的例子而言,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一诗中,有“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从菊”、“泪”、“孤舟”、“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意象,若分开来看,难以看出作者的心思,但将它们连贯起来时,不难发现这些意象都含有凄凉、萧瑟、残败等意蕴,再从整体上来理解诗歌大意,很容易知晓诗人尽管没写一个“愁”字,却将家国之悲、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彰显无遗。
诗歌若能达到意脉贯通,呈现某种整体性,使整首诗歌有机统一,远近相对,息息相通,不可增删,便构成了中国古典作品中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意境”。我们可以试着赏析“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中的几个意象,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读全诗,从分析意象入手,就会发现第二联中的“片云”和孤月虽为实景,但也有寓意。用“片云”在空中飘荡喻指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中的“落日”则比喻“我”的黄昏暮年,“秋风”是眼前的实景,与上句中的“落日”相对,虚实结合。第二、三两联情景交融,营造出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清冷意境。
?筝三、揣摩意境,需要读者怀揣一颗充满意趣的心?筝
截取苏轼的《定风波》为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依照我们的语言习惯,“雨”自然是不能用“蓑”来计量的,但在诗歌领域中却是完全允许的。“一蓑烟雨”作为意象,其含义是相对固定的,但若与描写隐士式的渔翁有关的“蓑笠”、“烟蓑”等放在一起联想、比附,其含义却又超出单纯的词语本义之外。另外,和“一场雨”相比,“一蓑雨”在人们的审美鉴赏中,还能增生出别一番感情和文化韵味。
再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表示时间的词——“昼”、“半夜”、“黄昏”,从空间上看,上片是由室外的“薄雾浓云”到室内的“瑞脑消金兽”,而下片则由室外的“东篱把酒”到室内的“帘卷西风”。这其实是作者通过时空的转变来表现自己与丈夫分别后的离愁之浓之深。我们在赏析这首诗歌时,便可在玩味一个又一个意象的同时,稳稳抓住作者的情感。
【把握诗歌情感】推荐阅读: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1-01
浅谈诗歌的意境引导与把握06-26
诗歌题材及情感10-11
诗歌的意象及情感06-19
高考诗歌鉴赏思想情感09-10
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12-03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教09-15
把握民族心理10-08
把握文本目标10-19
把握学习作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