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反思(推荐7篇)
叶磊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故事。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3自然段写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养了几只羊,第一次丢羊后,不听邻居劝告去修补羊圈。第4自然段写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第5自然段写他后悔不听邻居的话,立刻把羊圈修好,从此再没有丢过羊。故事告诉我们: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和理解,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通过教学和课后听课老师的点评,对本堂课做了如下反思:
我采用了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的寓言并且举例,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对课题中“亡”和“牢”这两个字让学生先解释他们的理解,他们认为“亡是死亡”、“牢是牢固”,我也没有多加讲解,让他们连起来试着解释这个成语。有的小朋友就发现解释不通,并说出“亡是丢失”、“牢是羊圈”,然后我抓住“亡”,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分别为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进行朗读,感悟,老师进行恰当的板书。在理解课文之后适时的出示课题,让学生很自然的理解课题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亡羊补牢”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脉络。因此在教学中,我就以选择“亡、补、牢”这几个个字意思,让学生读课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字意,又为对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然后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内学习课文内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使用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的读、多层次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如临其境。
在理解课文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例如:在理解“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句话时,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的意思。接着引出养羊人的这种态度对不对?你作为他的朋友快劝劝他吧。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自由表达。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寓言。在总结全文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说读了课文的感受,而是让学生读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的言语,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找他第二次丢羊后的行为,再读你又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在对这个人的评价中,自然就总结了寓言的教育意义。为了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我让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亡羊补牢事件。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去内学习。本课我是采用回答问题与朗读指导及学习生字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我设计了朗读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切身体会对话的语气,增强了合作精神。生字在最后做了短时呈现。以上是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还存有许多不足之处:
1、语言运用不恰当。有罗嗦现象,导致课堂延时。(还有不该自己讲的东西自己讲了。)
2、由于时间关系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亡羊补牢的例子。这是讲课中的一个失误。
教完第二单元,下午给学生进行了测验,晚上回家我抽取了几个好生的试卷进行评估,得到的分数竟然都在90分以下,我仔细看了一下试卷,发现都错在求出近似数这个知识点,这一题是估算,一共9小题,占9分,也就是一题一分。我仔细一看题目的内容(抄如下):
251×3 894×6 ×4
1967×3 42×51 39×78
92×69 425×38 82×91
怪了?里面怎么会有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这个知识点在六册第二单元里面根本没有啊,而只有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根本没 教)。难怪学生不会做。我一边埋怨教材的编排,一边痛恨自己怎么把这个知识点给疏忽了,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赶紧把这知识重新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目:
估算:
312×5 296×12
1987×3 609×13
(以下教师简称T,学生简称S)
T:同学们在做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S:有,觉得第二组估算起来很难?
T:为什么第二组难呢?
S:因为第一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二组是多位数乘两位数
T:那么在估算的时候方法一样吗?
S1:一样,都把前面一个因数四舍五入看成整十( )数。然后和第二个因数相乘。
S 2:不一样。
T:怎么不一样?
S2:我把第二组的两个因数都看成整十数,然后相乘就更简便了。
T
[1] [2] 下一页
:同学们同意哪个人的观点?(学生一片茫然)这样吧,同意生1的同学用生1的方法,同意生2的同学用生2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赛,看看哪种方法速度最快。预备开始。(很快就有许多同学算好了)
T:你们怎么这么快?用的是谁的方法?
S群答:我们用的是第二个同学的方法。
T:看来大家都同意第二个同学的方法,那么这方法对第一组的两个算式也可以用呢?
S(马上抢答):不行不行,这样的话,那1987×3就变成×0=0了。
T:说的真好,同学们讨论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十数呢?
(学生兴趣高涨,马上讨论出结果)
S:估算时,当其中一个因数是一位数时就不能把两个数字看成整十数,如果两个因数都是多位数时就要把它们都看成整十(百、千┉)数然后相乘。
T:大家是否都同意他的看法?
(全班同学一致通过)
反思:
以上所说的`教学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制义务教材六册24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求出近似数和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这两块知识。而在这之前第二单元已经教学了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所以在试卷里面出现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教师全忽视了这部分的内容,后来我问了年级组的其他几位数学老师,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看来这个问题不只出现的我们学校,那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
本人对教材钻研不够深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估算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可见,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是估算的内容不单单局限于多位数乘一位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乘法,而现行教材却单单只有多位数乘一位数,于是乎,我作了以下决定:
一、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乘法的估算,书本里和学校征定的练习本里只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而多位数乘两位数学生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学生不会做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多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估算,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习的新内容自然的融合到一起,使学生理解到:估算时,当其中一个因数是一位数时就不能把两个数字看成整十数,如果两个因数都是多位数时就要把它们都看成整十(百、千┉)数然后相乘。在上面教学片断的具体情境中,能较好地促进学生体验估算的意义、积累估算的策略、培养估算的意识与习惯。
二、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孩子们怎么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得以表现。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分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已尽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中得已完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而这一点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知识的获取不是老师硬塞给孩子们,而是孩子们在具体的情景中积极的思考,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课堂上我在担当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的同时,更注意去做好他们表达看法的倾听者,在这样的环境下,生生、师生的交流和谐而又自然的融为一体,思维的碰撞不断燃起知识的火花,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自然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以充分的发挥。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为了解决新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他想办法设法要把一个新的问题转化成一个老问题来解决;即把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题目转化成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解决。通过他们的努力问题终于解决了,这些知识的获得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自己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明白的。长期积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准备 ★多 媒 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激趣
教师播放《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
学生观看后,思考:“亡羊补牢”的意思。
“亡羊补牢”的理解
二、理解题意
看了故事之后,你知道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什么意思吗?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文中指羊圈。“亡羊补牢”的意思: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学生思考回答 题意理解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生字。教师强调重点、难点的生字。如: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将重点字帖在黑板上)
学生朗读掌握难点生字 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四、指名朗读,交流疑问
教师指名朗读,同时提出要求:通过听读,你对课文有什么质疑? 学生可能问道: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疑点。学生交流自己的疑问 引导学生紧扣课题
五、课后延伸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交流 意见正确即可
六、教后小结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交流
意见正确即可 板书设计
亡 羊 补 牢
2、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高盛应当采取大胆的措施,恢复人们对它的信任。
3、到警察局去自首,你应该知道亡羊补牢的重要性。
4、改过不嫌迟。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5、看在法国的面子上,让我们希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6、墙虽然坏了,但只要及时补,就能做到亡羊补牢。
7、谁没有失误,只要之后知道亡羊补牢就为时不晚。
8、虽然电脑中了病毒,不过现在安杀毒软件也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墙虽然坏了,但只要及时补,就能做到亡羊补牢。
9、虽然你已经犯下了错误,但是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
10、虽然你以前做错了事情,但只要你亡羊补牢,就为时不晚。
11、虽然损失了一些财物,但是你现在作出决定,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12、虽然我们做错了事,但只要我们亡羊补牢,知错就改,就还是个好学生。
13、所谓换位思考,不过是一个亡羊补牢式的方式。
14、他们单位昨天发生失盗后;领导立即亡羊补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15、他是挺注重保养的,每早必喝玉米面粥,但亡羊补牢的做法对于健康是要不得的。
16、亡羊补牢固然是好,但诱饵明显,还是会引狼入室的。
17、为了消除尴尬,八面玲珑的他转眼间又开始神采飞扬地讲起亡羊补牢的故事了。
18、我第一单元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通过总结努力学习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19、我真希望你不再气愤并回家。近来,这种事情发生太多了,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0、以前努力不够,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千万不可自暴自弃。
21、因为没有装上防盗窗,小明家里遭了贼,现在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22、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
23、这次没考好,要找出原因吸取教训,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24、只要有亡羊补牢的思想,人生的各种挫折和困难都会被克服的。
亡羊补牢【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释读】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 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亡羊补牢),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该单元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主题展开。《亡羊补牢》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该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以及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言的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2、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阅读寓言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就清晰了,教学与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设计)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教学本课,我准备采用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语,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寓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意义深远。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在赏析语言中让学生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在理解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规律,重视体验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位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讲课初始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动画片,有两点考虑,一是根据学生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喜欢看动画片,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播放与课文相关动画片,能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理解寓言的寓意打下基础。同时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以及联系上下问,解决生字词问题,畅读全文,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同时让学生了解大意,理解课题意思。这在本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小游戏的形式来教学。游戏的名称叫“拯救小羊”。老师手里有六只小羊,每只小羊身上都写了文中的一个生词。现在这些小羊出去吃草遇到了狼群,同学们读准了羊身上的生词就可以把它们救回羊圈。在游戏中,我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窟窿和街坊是轻声词,圈是多音节生字„„
环节3读中感悟,理解寓意。首先通过第一次丢羊人与邻居的对话理解丢羊人当时的想法。在这过程中要抓住重点的语句,如赶快,满不在乎等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其次要抓住第二次丢羊,养羊人为什么会后悔,通过比较、比读、加入动作等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了解与体验。接着通过养羊人很后悔,创设故事发展情境他是怎样做,邻居路过又是怎样说的,使寓理自然生成。最后追问,通过养羊人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课文内容,也是对课文整体内容的一个回归。通过师生的对话法,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我根据学生的答案板书文章脉络。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4体会寓意,联系实际。首先我出示课件,提出在丢羊、修补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让学生进行评价。紧接着,根据学生回答提示寓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课文的寓意。再由此联系生活实际,问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此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读议的过程中准确地把这则寓言的寓意说了出来,并进行板书。最后,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环节5拓展补充,激发阅读情趣。我补充与该课相关的课外知识,讲述成语亡羊补牢的出处,紧接着,出示各种寓言的插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在此环节中,我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把新的只是积累抄写。
完成该课的课堂教学。我布置两个作业。1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父母听,并请同学们预习第二则寓言《南辕北辙》。
2、收集并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这样不仅巩固今天的知识点,发挥学生想象力,也让学生自主学习,预习下节课内容。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阅读的情趣。
四、说板书
【板书设计】
圈破丢羊
不听劝告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再次丢羊
为时不晚
修补羊圈,知错就改
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既概括了本节课的内容,又体现了知错就改,为时不晚的寓意。形象直观,条理清晰,既辅助了教学,又达成了三维目标,便于学生学习。
【亡羊补牢反思】推荐阅读:
亡羊补牢06-17
亡羊补牢教学心得07-03
小学语文《亡羊补牢》教案06-14
亡羊补牢三年级范文10-30
成语亡羊补牢的造句01-10
《亡羊补牢》读后感350字07-08
亡羊补牢读后感1000字10-22
《亡羊补牢》四年级读后感12-31
三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01-07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