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对音乐传播的影响(精选8篇)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总结音乐艺术传播的特性,中国社会音乐商品化应遵循的原则及推动音乐事业发展的途径,研究如何正
确处理音乐与商品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出音乐商品在体现音乐
艺术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音乐商品的文化内涵,依循商品化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音乐艺术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宋正,郑州大学音乐系副教授,郑州450000新闻界ISSN1007-2438 2011年第2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 不仅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 快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传媒 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传播逐步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音乐作为人类的 一种特殊精神财富,也随之被不 断地物质化和价值化,进而作为 一种特殊的商品模式进入市场。中国现阶段的音乐商品化传播发 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现代传媒对音乐传播影响的 形式
传媒技术的发展使音乐传播 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调查显示,约45%的受访者选择上网欣赏音 乐。大量的音乐通过影视、网络 等形式传播。
传媒的商业运作使音乐传播 具有盈利目的。商品是用来交换 的劳动产品。音乐商品则是将音 乐这种抽象的精神产品通过进行 社会传播加以物化,使之具有交 换的价值。也就是说,通过音乐 与音乐载体的融合,使之成为参 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
物质、商品的形式包括大众传媒音乐商品和实物化音乐商品 两大类。
1.大众传媒音乐商品
(1)广告音乐:在现代化传播 媒体条件下的广告音乐,是一种 高投入、高效益的音乐商品。广 告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越 发达,广告越兴旺。在企业宣传 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广告宣传片 是全方位演绎产品与企业形象的 最佳方式之一。企业广告宣传片 除了需要优质的画面、恰当的解 说外,其音乐也是至关重要的。广告音乐分为广告背景音乐与音 乐式广告两种,它们在音乐风格 上又有通俗型、古典型和结合型 等三种类型。通俗型如《一起走 过》(唱吧,新加坡2002 主题歌)、《交换温柔》(香港地铁广告歌)、《渴望无限》(可口可乐广告)、盛 夏的果实(喜之郎果冻广告歌)等 等,均以流行音乐烘托广告主题,以达到吸引市场客户群体的目 标。
古典型,如别克、帕萨特汽车 的广告,常伴以古典主义风格的 音乐,将“古典”与杰出、卓越等内 涵挂钩,体现产品的优越。还有 一些广告,前后两段采用风格迥 异的音乐来衬托其广告主题—— 如前半段是风格严谨的古典主义 音乐,而后半段则配以风格截然 不同的欢快流畅的流行音乐。(2)影视音乐:从1896 年电影 诞生一直到今天影视业发展的空 前繁荣,音乐一直跟随着影视的 发展而前进。即使在1896-1927 年这33 年的默片时代,音乐一直 为电影“保驾护航”。当年卢氏兄 弟在英国放映第一场电影时,就 请钢琴师现场伴奏流行音乐。电 视诞生后,音乐更是不离其左 右。可以说,影视的历史就是影 视音乐的历史,影视的发展始终 是与音乐相伴的。许多影视音乐至今为人们所 传唱,如《泰坦尼克》中的主题曲 《我心依旧》、《宝莲灯》的主题曲 《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人鬼情 未了》的主题曲等。音乐家谭盾 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音乐,在获得奥斯卡奖之后,又获得 2002 年的格莱美奖。音乐除在推 动影视情节、烘托影视气氛之外,也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和效益。加之影视原声出版物的 大量发行,令影视音乐不再仅依 附于影视作品存在,而成为了社 会音乐商品化的一种形式。
(3)数字音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处在远距离的人与人的交 流、互动成为可能,也为数字音乐 的大规模创作与流通提供了技术 与条件。MP3 音乐、RM音乐,手 机音乐等数字音乐形式成为音乐 发展的最前沿。它们的出现,加 快了社会音乐商品化的进程。在 这个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 代,数字音乐的出现是必然的,其 商品化也必然成为其本质特征。2.实物化音乐商品 实物化音乐商品主要是伴随 着唱片工业的发展,以及与之紧 密结合的商业包装而产生的。音 乐的“再现”——唱片工业的发 展,意味着音乐的机器复制时代 的来临。从19 世纪后半叶起,西 方科学家开始紧锣密鼓地研究声 音的记录技术。音乐的“再现”工 业,首先带起的是留声机与录音 材料的出现;继法国的爱尔兰籍 物理学家斯科特发明“声波振记 器”、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 “留声机”之后,1888 年德国籍的 美国电信工程师贝林纳(E。Berliner)发明了初期的盘形唱机 及唱片,并以圆盘式录音法代替 爱迪生的圆筒式录音法,还将声 纹刻制成了母盘硬模。这些发明 使得音乐录音与其商品化成为可
能,商业录音也开始成为音乐世界开展及维持艺术生命延续的一 种保证。
从卡罗所的歌剧录音、易沙 意的小提琴录音,直到1913 年柏 林爱乐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录制 成功,商业唱片使聆听行为发生 了本质性的改变。音乐的演绎可 借由唱片录音的形式,一再地重 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其另一层 次的价值,而唱片商品的销售也 使唱片制造商介入到音乐创作、演奏者和听众之间成为必然。音乐创作者、演奏者向唱片 制造商出卖音乐商品,唱片制造 商对录制的母版加工制作,使这 些音乐商品复制成数以万计的单 张唱片投放市场出售,唱片商从 中赢得高额利润,音乐创作、演奏 者获得相应的报酬。另外,在 “售”与“购”之间还产生了如演出 公司和经纪人等新的社会分工。目前许多表演者与唱片公司、演
出公司签约,合约一般要求表演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从事公司之 外的演出、录音活动,一切演出活 动皆由公司安排。表演者以自己 可以接受的价格达成协议。“签 约”的实质是,他们的音乐表演以 商品形式被买走,又以对公众的 唱、奏等表演服务行为被公司以 商品的形式出售给听众。可以说,实物化音乐商品的 发展,除了极大的推动了音乐的 商品化,催生出新的社会分工与 社会服务形式,进而还推进了音 乐商品化的另一种形式——音乐 的文化、娱乐服务活动形式的极 大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负面 影响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 其两面性。音乐商品化的出现虽 然有其必然性,且带来了一定的 效益,但作为一种具有商业属性 的精神产品,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如单一地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 起来,实现经济上的结合,就会产 生负面影响。1.形式与内容的本末倒置: 如今的音乐,从创作到表演 都要经过重重“关卡”的运作,经 过不断的筛选、经过精美的包装
才呈现在公众的眼前。“包装”是近些年来在流行歌坛被经常使用 的一个名词,不可否认,在现代商 品营销学中,商品在进入市场前 的广告宣传从产品的包装设计等 都是举足轻重的。但这种对于音 乐创作的“包装”在形式上美则美 矣,却忽视了其内涵——音乐本 身所要传达的精神与实质。甚至 有些唱片公司与各类经纪人,为 了达到高收益的目的,不惜以牺 牲社会公共道德为代价。经他们 制作出的一些偶像,对于受众,尤 其是人生观与世界观尚不明确的 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青少 年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在五花 八门的声色中迷失了自我。2.知识产权的滥用与盗用: 在唱片业方面,一些不法商 人为了谋取高额回报,不惜生产 大量盗版产品,极大程度的扰乱 了市场。近年来,虽然知识产权 保护的呼声不断高涨,越来越多 的原创音乐被应用到电视广告等许多方面,滥用甚至盗用他人音 乐为电视、广告配乐的现象正日 渐减少,但媒体中相关的报道也 还时有出现。3.出现金钱至上的倾向 商品化从另一个角度讲,也 是一种“物化”,这种“物化”指人 们的劳动成果只是被当成商品来 看待,只用金钱衡量。这时,可能 不仅仅是劳动产品的物化,作为 劳动者也被物化了。在这种情况 下,艺术表演者看不到自己的价 值,看不出真正美好的是自己,他 们看到的只是金钱,即使他们仍 在唱着、奏着动听的歌曲。自我 定位日渐模糊,只剩下日复一日 的例行公事,只剩下猥琐的‘计算 理性’、‘计较理性’。”在社会音乐 商品化的某些角落里,当音乐变 成只是商品,而非共鸣时,大家关 心的焦点常常只是“量”的多少,而非“质”的好坏。4.忽视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创作行为是一种人类特有的 高级精神活动。创作者在创作时 的狂喜,表演时自我与世界与人 群的互动,都是一种至高的精神 享受。但如果一切创作行为都与 商品挂钩,艺术的生产不再只是
精神活动,而成为物质的体现,创作的价值与意义就会失去其应有 的光彩。
三、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积极 影响
音乐商品化是社会发展到— 定阶段的产物,对社会精神文明 与物质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 促进作用。
1.推进艺术创作的发展 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方面,早 在20 世纪30 年代,一些包括苏联 的普罗科夫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法国的达利乌斯。米约、美国的 科普兰、伯恩斯坦,中国的聂耳、冼星海等在内的著名音乐家就开 始为电影进行音乐创作,他们的 创作,不但丰富了其自身的艺术 创作,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更丰富 的内涵,为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精 神财富,也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影 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风靡世界 的音乐剧的(紧转第85 页)(紧接第79 页)创作与运做模式更 是对音乐创作的极大推进。在媒 体不断发展的今天,音乐商品化 对艺术创作的推进作用将会表现 的更加充分。
2.推动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 离不开人的精神与物质需要。音 乐的商品化来源与人自身的需 要,而这种需要又要求有不断更 新的技术加以支持。尤其是音乐 稍纵即逝的抽象性特点,如何记 录声音,一时成为科学家技术发 明着眼的热点。从早期的留声 机、胶木唱片、钢丝录音机到今天 的Hi-Fi 音响;从早期的如何记录 音响到今天的如何听得更好,音 乐的商品化一方面为技术的提高 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动力,一方 面也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 与物质需求。3.催生新的社会分工 新的产业必然要求有新的技 术与服务与之相对应。如唱片工 业带动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需 要一大批相关技术人员从事生 产;唱片的销售,又使唱片制造 商、发行商、制作人介入到音乐商 品化中;从音乐作品酝酿阶段的 创作经纪到音乐作品成型后的演 唱演奏经纪再到音乐作品展现阶 段的乐团经纪、剧场经纪„„音 乐的商品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 大的空间与可能。
4.促进社会商品化发展,创造 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在这个商品经济的时代,音 乐商品存在着巨大的供求市场,这个市场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巨大 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为有音 乐才能的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 会。因此,音乐的商品化在这个 视角下,为社会音乐发展所带来 的影响是正面的、有利的。
四、结论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 断发展,音乐商品化的发展道路 还很漫长,因此,树立正确的市场 观是避免种种负面影响的关键。我们既不能因其带来的价值与公 益而忽视其被“异化”的种种不良 表现;也不能因其负面作用而因 噎废食。作为一种精神产品,音 乐商品有着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 的特殊性。音乐商品运载的是音 乐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 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以其鲜明生 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并作用于社会 生活。因此音乐商品既体现一般 商品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的特 性。中国社会的音乐商品化应遵 循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推动音乐 事业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音乐 商品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在 体现音乐艺术价值的同时,注重 音乐商品价值。音乐传播最终追 寻的不应当只是瞬间的商业利 益,而更应该是文化的积淀与渐 进。参考文献
1 网络科技的兴起与艺术传播
人类早期艺术发展均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艺术的传播形式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文字从早期被记载于岩石、兽骨之上到后来被刻于竹简纸张之上,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思想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生生不息。大量书籍的传世使得中华文明一脉相承, 涌现了一大批以谈论艺术为生的优秀文化精英。极大促进了艺术的繁荣与创新, 推动了艺术进入发展的更广空间。艺术家通过传播与这个社会发生了联系, 找到自己社会角色的定位, 也同其他志同道合的艺术爱好者发生了或强或弱的链接, 交流使得艺术不断推陈出新。而网络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程中里程碑式的科技飞跃, 使人类的思考和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海量的信息资源为人们带来最初的欣喜过后, 也因其繁杂特点带给我们无数烦恼。注意力稀缺的年代催生碎片化的表达, 视觉文化正在悄然取代语言文字的主导地位, 强烈的视觉冲击成为网络艺术表达的关键衡量要素,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没有关注, 便代表着没有传播意义与价值。
1.1 网络科技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媒体的发展与西方国家几乎处于同一时期, 传播学的理论水平相距不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数字生活存在》的引进, 具有启蒙性的意义。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 以书籍、报刊、电视和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式通称为“第一媒介时代”, 由于信息的发布通过预先编辑和审查, 主流媒体掌握话语权, 能够控制舆论导向。信息多采用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 大众作为被动的接收者可以选择获取的时机, 通常为异步传播的方式, 及时性较差。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使我们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的文化环境, 自媒体的概念被提出来。人人都是一个发声筒, 媒体与人的交互性被反复强调, 通过引导人们广泛参与来体现最大的传播价值, 也因为大家的广泛参与而使得共享的内容更新更加及时。同时由于网络突破了众多的物理时间空间限制, 对于艺术表达的承载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随着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数字存储空间容量无限大, 也为受众带来异步接受信息的可能。几乎全球都加入了互联网的浪潮中, 世界村的概念已经不再新鲜。传播空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 艺术信息真正实现了无障碍的传播,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特征。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以计算机技术的升级为依托, 网络的超链接特性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带给人全方位的信息获取体验。人们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多感官冲击, 使人类的感知器官更加具有整体性, 进一步拓展了人类的感知能力, 从而使得虚拟场景更加立体和生动。
1.2 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和融合
网络传播的艺术价值又叫做展示价值, 最早是由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提出的概念。传统的艺术作品被创作完成后, 往往被作者或小部分爱好者收藏或鉴赏, 由于空间地理因素未能得以大范围的流通。艺术也因为其小众化被过度抬高, 有时显得孤芳自赏。而网络科技的诞生可以使艺术品的影像资料流传到世界各地, 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欣赏到艺术的机械复制品, 使艺术欣赏变得更加普及, 缩小了艺术作品与大众的距离。但同样, 因为受众每日都被参差不齐的海量信息所包围, 面对网络传播的艺术很难做到专心致志地全身心投入。人们会不自觉被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吸引, 需要不断的新鲜的感官刺激作为持续下去的保证。对于需要一定鉴赏力的抽象作品来说, 无疑使其更加难以理解。更多人将这种网络传播下的艺术鉴赏作为一种消遣和娱乐, 而不是作为对艺术文化的探索和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科技与艺术的交叉与融合并没有就此结束, 甚至说仅仅是一个开端, 如何使两者更好地和谐统一, 是科学家以及艺术家为满足新时代人们普遍需求而进行不断探索的动力。
2 网络科技对艺术传播的影响与冲击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 “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者”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具备实现的可能。网络时代给了我们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传播更自由的天地, 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平台上实现最感兴趣的艺术信息的精确化检索, 十分便捷。同时, 畅所欲言的网络语言环境也为人们进行艺术批评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网络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传播形式, 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世界。
2.1 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的显著特征
网络科技使得艺术传播由图1所示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图2的双向可逆传播。艺术创作者和观众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 两者的角色边界不再鲜明, 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接受者, 也可以是艺术创作者。这种动态的主动交互模式可以引导高质量的用户产出内容, 从而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相信随着国民艺术鉴赏力的提高, 网络艺术的传播一定会更加专业更具价值。
2.2 网络便捷性催生艺术廉价性
便捷性毋庸置疑可以使艺术更加大众化。传统时代的艺术作品对于艺术工艺有着较高甚至严苛的要求。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匠人精神便是对传统艺术家、艺术工作者的艺术理念进行的最好诠释。由此可见, 艺术造诣对于艺术家的形成起到了严格的筛选作用。而今, 网络科技的极大发展, 使得五花八门的软件或者工具诞生, 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便捷性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艺术的创作成本。以文学为例, 线上发布的数字化表达比起传统的纸媒出版, 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微乎其微, 微博、微信、贴吧和论坛等新媒体使得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论得以在互联网上传播。也由此, 网络写手层出不穷。又比如, 各种做图、修图软件的诞生使得摄影和绘图的难度大大降低, 艺术作品可以批量生产,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涌现。但高质量或者说经典的作品却少之又少。
2.3 虚拟现实中的真实性存疑
信息时代无时无刻不对我们的认知能力与辨别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我们在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中来回切换, 这种图形和图像的视觉入侵式掠夺使我们的大脑渐渐沉浸其中, 趋于完全被动得接受而非批判性地鉴赏, 可能会丧失独立性的思考。即使是在创作的过程中, 也会有大量的素材或者同类成品信息摆在眼前, 而我们只需要整合和挑选,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独立创新能力。大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带有传递者的主观色彩, 经过不同程度的渲染或者说加工, 这样就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们疲于信息的挑选可能会懒于探索媒体传播背后的真相。当复制拷贝的普及使得传播成本更加低廉, 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 原创作者的利益可能遭受侵犯, 而追责也会变得异常困难。此外, 由于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具有多中心的传播模式, 信息接受者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超链接之后, 往往偏离了本身的阅读目的, 无中心的阅读模式常常会使我们走神, 而纸质媒介则更加容易让人静下心来。
3 网络科技与艺术传播的相互关系
3.1 网络成为艺术创新的工具
早期计算机科技的兴起并未引起传统艺术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大家仍使用自己熟练的工具进行创作, 采用惯性的思维框架进行探索。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不少程序员开发出更强大的应用软件可以实现例写作、摄影、绘画等传统艺术变现形式, 甚至具有传统工具所不具备的功能以及便捷。各种工具不断更新迭代, 传统的工具面临被取代的危机。甚至有些传统艺术工艺的传承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 作为一种情怀式的追忆。能否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艺术的发展也应该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艺术创造者不妨顺应时代的发展, 探索网络科技为自己艺术创作带来的更多可能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兼具现实与虚构两个特征, 本质依然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就如此看来, 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损其艺术性。
3.2 艺术为网络科技增添魅力
提起科技人们总会有高冷印象, 就像提起IT从业者我们就想当然地想起呆板、无趣等词语。最初的计算机技术的确有些冷冰冰, 机械性十足很难令人想到与美学产生什么联系。随着信息的全球化平等共享, 人们对于艺术与科技都进行了更多的参与讨论, 更多私人言论进入了公共的传播空间, 每人都可以构建自己的艺术评价体系和建立自己的艺术评价标准。互动性传播体系本质上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不再仅是从现实中拾取灵感以反映自己个人的内心世界, 而是透过自己的表达框架去触发和帮助更多人进行表达。只要以人文关怀的艺术理念为更多人所秉持, 我们相信网络大环境一定会变得更有美学价值。艺术不能仅仅是被动反应, 建构的问题比呈现的问题更加重要。利用新技术手段激发人类的多感官进行全方位的感受, 能使人们最大程度上感受到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 产生审美感兴, 探触人们内心世界, 使网络技术的传播更加具有价值。
4 结论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各位艺术从业者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果说开发网络环境是网络技术人员的使命的话, 那么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兼顾科技优越性与艺术追求成为一个对杰出艺术家的考验。一方面, 网络科技的交互性设计与用户体验缩短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力使得艺术更加普及;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于艺术信息的获取与艺术魅力的感知;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 艺术标准也更加个性化;信息化工具使得艺术创作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 网络的巨大便捷性使得艺术的创作门槛大大降低, 艺术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网络环境的言论自由使得人们内心对于话语权的渴求无限放大, 网络语言空间难免混杂甚至畸形, 会影响艺术的纯粹性和创作动力;复制拷贝的无门槛会对艺术工作者的原创性带来一定损害;艺术与科学之间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融合, 科技与文化进行互动, 为人们带来更多关于人与环境、人与科学、艺术与科学等关系的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娜.网络媒体对影视艺术传播环境的影响与改变[J].中国地市报人, 2015 (3) :92-93.
[2]何丽萍.论现代网络艺术传播特性的发展与变革[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21) :44-45.
【关键词】人类传播 音乐 文字 乐谱
距今约五千至六千年前的苏美人(Sumer)已经开始使用文字。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智慧,我们对事物进行描述和定义,原来一片混沌的世界在我们眼前变得清晰了,变得有条理了,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名称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把握它们的性质和规律。①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人类思维的深化和扩展。维特根斯坦说,语言并不是万能的,对于很多“不可说”的内容我们只能通过如肢体动作、绘画、雕刻、建筑、戏剧等其它的方式“显示”。而音乐就是在人与人出于彼此之间思想感情沟通的急切需要下产生的。因为音乐似乎比言辞更容易触动人们的情怀,并得到人们全身心的回应。音乐是早于语言的人类最古老的交流思想感情的方式,也是信息传播的形态之一,它的历史与人类发声器官演变进化的历史同样久远。
传播是音乐存在的前提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无论是当今唾手可得的MP3,还是古老的山歌对唱,抑或人只是独自在家中哼了一首歌,所有这些都是音乐的传播与接受,都离不开传播。音乐与传播如影随形。我国音乐社会学家曾遂今就此明确写道:“任何音乐现象,离不开音乐传播。……人与人之间的音乐关系,是一种音乐的传播关系。”②音乐的存在是以音乐的传播为前提条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模仿传播的定义将音乐传播定义为:音乐信息的传递或音乐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技术直接影响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也是人类音乐传播活动的主要动力之一。
音乐的口头传播时代
在人类传播史上,人们依靠口头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口语和音乐同为声音传播符号。人类开口发声伊始,声音含混不清,那究竟是在说话还是歌唱无法说清。人类早期的音乐传播形态,仅仅限于传受双方最基本的行为以及双方之间的关系与距离。在这种传播模式中,传受双方之间口口相传,除了传送的空气媒介外没有任何智力媒体的介入。而民歌和山歌则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的音乐形式。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音乐的基本传播方式是口传心授,传播者凭借唱奏、弹奏,学习者凭借听觉和记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在音乐传播的原始形态中,人们的旋律创作,体现的是一种单纯创作的激情与情感思维。在横向的传播情景中,人们很容易根据时间场景和节日的需要,随意将歌曲的旋律节奏进行改动。历史纵向的传授过程里,这样口传心授、随感而发的音乐形式也很容易就在不断的变化和有限的记忆力中失传和变调。
音乐的乐谱传播时代
公元前3500年,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出现了。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这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字传播时期,翻开了人类传播史的新一页。就像文字的发明在人类史中的意义一样,记谱法在人类音乐传播史上是一件跨时代的伟大发明。记谱法是人们发明的一种独立于文字之外,专门用来记录音乐旋律的方法。它的出现终于使人们能够把音乐这门时间的、听觉的、动态的艺术,转换成为可记载、可保存、可视的静态符号,并以文本的形式保存和流传。
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创造了各种记谱法,在中国有文字谱(如工尺谱)、古琴的减字谱;在西方有纽姆谱、管风琴谱和鲁特琴谱,在日本有点子谱。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更为先进和科学的五线谱。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还用方便实用的简谱。由于乐谱的出现,音乐传播过程的口头接力消失了。音乐创作者优美的旋律以音符的形式准确地记录下来,从而使音乐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和地域;无论何时何地,人们可以将乐谱“解读”。从而还原出原创的音乐。在旋律创作中,乐谱的出现克服了创作者在以往创作构思中的遗忘性,从而使创作过程进入程序化、条理化。在乐谱传播条件下的旋律创作中,必然导致人们在旋律创作上的一种新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使旋律的构思和创作较之山歌的感性思维更加理智、成熟和专业化。
乐谱对于音乐的意义如同文字对于语言。人类文字传播时期,相对应在音乐领域就是乐谱传播时期,尽管乐谱的出现比文字晚得多。记谱法产生的原因同文字一样,都是人们为了克服记忆不足想出的解决办法。文字是古代人类用来弥补其自身记忆力不足的一种办法,而非一开始就以传递讯息为目的,记录才是它为人所需的原因。乐谱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反过来,音乐的发展又促进了乐谱的发展。每当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出现,旧有的记谱体系不能胜任,无法准确记录音乐时,人们就会想到新的解决办法。另外,书写工具的改进以及新技术的出现,也不断促进记谱法和记谱方式的改变。
乐谱的出现带给音乐、音乐传播深远的影响。乐谱与音乐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文字与口语的关系,而文字与乐谱的发明打破了口头传播时代的种种局限,具有跨时代、里程碑式的意义:
1、文字和乐谱的出现克服了声音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弥补了口头传播最大的缺陷,使信息能够长久的保存,而不是仅仅依靠人脑有限的记忆力。
2、文字和乐谱都能穿越时空界限,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口头传播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但是,大多数文字是有国界的,而乐谱可以说是不分国界的。
3、文字和乐谱的出现使得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传说或口传心授,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4、文字诞生后,发展出一些专门从事文字写作的人,人们称之为史学家、文学家。而记谱法诞生后,打破了过去音乐创作不能独立的局面,发展出一些专门从事音乐创作的人,这就是作曲家。
5、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在有了文字之后,文学创作才呈现出全新的、复杂的面貌。同样,有了记谱法之后,音乐创作才可能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记谱法出现后,人们发展出更多的音乐语言,音乐在结构、形式、内容上逐渐丰富起来。
记谱法出现后,音乐作品能够通过乐谱传播跨越时空距离。然而,在手抄本时期,由于书写技术和书写材料的限制,乐谱数量少,且流动性小,所以保存音乐成为其主要功能。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用传播学者阿特休尔的话来概括就是:“正是印刷术的发明使历史从中世纪发展到近代,这期间,能够阅读的大众日益增多导致了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的广泛传播又推动了哲学与科技的变革。这些变革最终推翻了教士和贵族的统治,从而产生了崭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制度。”
将印刷技术应用于音乐,对音乐的传播、音乐的发展以及音乐知识的普及产生了深远影响。明太祖之子朱权从众多琴曲中编选而成的《神奇秘谱》(洪熙元年出版),成为我国最早刊印的琴曲集。乐谱通过印刷,能以机械的方式大批量复制。印刷乐谱相比手抄乐谱,在数量上大为增加,并且格式更加规范,内容更加准确。乐谱能够大量复制,不仅使更多音乐作品保存下来,而且这些音乐作品能够在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里传播,大大地促进了音乐的国际交流和发展。■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2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施拉姆·W(1988):《人类传播史》,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译本
[3](美)耶胡迪·梅纽因,柯蒂斯·W·戴维斯:《人类的音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5]胡兵,杨晓鲁:《音乐传播方式的嬗变》,人民音乐,2005年05期
[6]陈力丹,王亦高:《论音乐传播》,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文/联纵智达营销研究院研究院
前段时间央视又出新规(“央视限酒令”):从2012年1月1日起,央视招标时段的白酒广告中将选定12家实力较强的白酒企业,这12家企业可以在招标时段播出商业广告,而这12家企业之外的白酒企业在招标时段则只能播出形象广告。
“央视限酒令”的确对白酒企业影响较大。在目前的白酒市场格局下,一线名酒如茅台、五粮液等视央视为“品牌制高点”,对其树立大品牌形象、拓展全国市场的作用尤为看重;而全国性二线名酒企业正处于“快速全国化”的过程,其视央视广告为“区域招商推进”、“树立品牌形象”的“风水宝地”,自然“奉之为尊”;而大量的泛区域化企业如白云边、四特酒等更是视“央视广告”为提升品牌形象、强化区域拓展的重要载体。各种白酒诸候纷纷视“央视广告”为“宝贵资源”,这也注定了“央视限酒令”对各类白酒企业的强大影响力。
一、“限酒令”影响几何?
1、全国性白酒品牌传播难度增加
央视限酒令给全国性白酒品牌出了几大难题:
1、要通过高额度的投标费用入选12家企业,才可能有播出“商业广告”的资格,直接抬升了广告投放成本;
2、要考虑同级别白酒企业的竞争,制作更加精美的品牌商业广告,意味着投入更多的广告制作成本,平添了更多的费用;
3、要顾及到“泛区域性白酒企业”的威胁,在制作商业广告的同时,须制作一定量的形象广告,在彰显品牌价值的同时强化其提升销量、巩固区域市场的作用;
4、要考虑到央视广告投放的实效,就需要在不同时段、不同栏目等投放广告,保持高频率、高频次。以上几点,肯定会让白酒在央视的广告费用打着滚往上窜。
2、“泛区域化”白酒品牌传播成本上涨
进行全国化拓展、树立全国性品牌形象是“泛区域化”白酒企业的战略性任务。央视作为全国性品牌的必占之地,具有大视野、大平台、最高度、广传播等特点,是打造优秀泛区域白酒企业的捷径,更是此类企业激烈争夺的重点所在,可是“央视限酒令”明显提升了其进入门槛,直接抬升了其广告传播费用。
“12家企业”的进入门槛无疑对全国性白酒企业有利,对泛区域性企业则是一种限制筛选措施。他们在广告平台和资源的争夺上显然会败落于全国性白酒品牌。但是基于图谋全国扩张的必要性和必须性,在商业广告领域无作为的情况下,必然转战对形象广告的高密度、多频次投放,这将直接导致多时段、高知名度、多栏目打包等的争夺会更加激烈。
二、白酒企业如何应对
1、立足自身优势,做“适合性品牌规划与传播”
全国性白酒企业、“泛区域性白酒企业”和区域强势白酒企业各有其竞争优势,也应立足自己的竞争优势做“适合自身的品牌规划与传播”。全国性白酒企业具有全面性竞争优势,其运作的是全国性市场,彰显品牌价值、放大品牌效应是其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央视广告”更是其必占之地,其应侧重“高端产品”、“新型产品”等商业广告的投放,强化此类广告传播的高密度、高强度和广阔性;“泛区域性白酒企业”具有多个区域市场的竞争优势,其在强化区域媒体“品牌性广告”密集投放的同时,也应注重“央视”形象广告的投入,从全国到区域全方位树立品牌形象;而区域强势白酒品牌更应综合运用区域媒体,将品牌形象广告、新品推广广告和主题活动等紧密衔接,立足区域做“适合性品牌传播”。
2、区域强势企业品牌传播模式创新
央视“限酒令”在提升区域强势白酒企业品牌传播成本的同时也断绝了其在央视树品牌的可行性,促使更多的区域强势白酒企业关注“区域媒体传播”,寻找适合自己的创新传播模式:
1、注重口碑传播,充分与区域的目标消费者展开互动,把新品上市品鉴会、高端VIP联谊会等当作品牌沟通传播的重要渠道;
2、关注直投式传播,借鉴DM杂志运作方式将品牌价值、新品介绍、活动开展等编辑成“品牌服务手册”直邮给高端客户;
3、做好“植入式传播”,把品牌利益、新品卖点等巧妙植入央视的热播电视剧、区域热点、名人节目等,从小处做品牌;
4、做活“网络推广”,与新兴电商如酒仙网等联合开展新品推广、免费品尝、品牌广告语征集有奖等活动,同时制作品牌视频、新品卖点广告、搞笑植入式视频等尝试“病毒式传播”。
3、清晰自身的品牌核心价值所在,强化广告的传播效应
清晰的品牌规划是良好品牌传播的基础,大量的品牌传播应该基于自身白酒品牌的“核心特质”做规划,如“国窖1573”更多突出其历史传承性、悠久感,而洋河“天之蓝”系列更多关注中高端人群的“人文情怀”,同时二者也更强调“明星产品的打造”,对于“限酒令”之后的“品牌传播格局”,“商业广告”的投入竞争会更加激烈,而“形象广告”的投入门槛则日渐升高,二者的组合使用已成为一种必然。全国性白酒品牌在关注“商业广告”投放的同时,更应强化“形象广告”的投放,实现对两类广告的“优势全占据”,对目标人群实现全方位、立体式、大广度的覆盖;“泛区域化”白酒品牌、区域强势品牌则更多应关注商业广告投放,同时力争对于“品牌形象广告”进行集中性、高频度的创新投放。
4、创新品牌传播路径
“限酒令”抬升了各类白酒企业的传播成本,同时也开启了“创新品牌传播”的新路径。全国性白酒企业可以更多的、更大规模、更高频次的在央视投放“商业广告”,而泛区域白酒企业和强势区域白酒企业则更应多关注“区域性聚焦推广”。比较可行的创新品牌传播形式包括:
1、针对高端政/商务消费人群投放重点平面媒体广告、开设品牌专栏(如重点日报、区域性晚报、专业性杂志等),占领主流媒体“品牌传播制高点”;
2、针对朋友、家庭等聚饮消费场合投放明星产品广告、开展“畅饮有奖”类主题促销等,强化与消费者沟通;
3、开展“植入式营销”,通过参与行业庆典赞助、重要事件公关、新品上市品鉴会等将品牌名称、明星产品形象、产品广告语等体现在物料上、写进宣传稿,更多的展示自身白酒品牌内涵。
一、网络传播环境对汉语中同音字的混用
每种语言本身的构造很复杂,但大多说来都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组成,汉语也不例外。
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需要自己的物质载体――语音,即语言的物质外壳。汉语中,不同的语音代表不同的意义。然而,在网络传播环境中,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同时,又因为受输入法和时间的限制,为提高打字速度,人们往往大量使用同音代替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就出现了大量混用同音字进行表达的情况。于是,像“偶得生活狠号”这样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句子和词语,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据笔者统计,最普遍的同音字混用、滥用就是“的、地、得”三个字:在汉语规范中,“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不得混用。“的”多用在代词和名词中问,表示所属的关系;“地”多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或用于状语后补语前,表示动态;“得”多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或结果。但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由于交流速度的需要,尤其是现在利用网络投稿已占投稿数的绝对多数的情况下,多数学生完全不会去考虑三个字不同的语用环境,只是因为其语音相同就混为一谈地使用,这种不正确和不规范的汉语的运用。长此以往,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的、地、得”是有不同语用环境和语法意义的三个字。笔者就曾经在收到的一篇不足500字的文章里发现了近30处“的、地、得”的混用。可见,网络环境已对我们汉语的规范运用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近来,又出现了用“滴”来代替“的、地、得”,用“偶”来代替“我”使用的情况,这从一定程度上正说明学生对汉语同音字乱用的情况正在愈演愈烈,离规范汉语也越来越远。
除了混用同音字外,由于大学生们已有一定程度的英语基础,加上网络环境下对输入速度的追求与汉字录入不够便捷之间的矛盾,促使学生们采用不少英汉谐音来代替汉字。,如“拜拜”被“88”代替,显示出网络语言特有的简约性。但这种简约性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其随意性会加大学生们对网络语言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又使所谓的“语言”无法纳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民族特色的语法规则和语法规范。
二、网络传播环境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符号,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就是该语言的词汇。相对于语音和语法来说,语言中词汇的变动是最大、最快的。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每年都有许多新的网络词语出现。而当下的网络词语从造词和使用上都没有一套规范来加以约束,一些网络词语与规范的汉语杂糅相问,在造词方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汉语、英语简写型:如“JMS”代表姐妹们;“IC”是英文I see(我明白了)的意思;“u”代表你。
2、英语数字组合型:如“3Q”代替thank you。
3、前字替代型:如“漂漂”代替漂亮;“东东”代替东西。
4、旧词新用型:如“雷”表示听到别人的话很惊奇抑或难以理解;“濉北硎居裘啤⒈伤、无奈之意。
5、新造词语型:如“灌水”指随意写,内容空洞无物;“拍砖”指论坛上的争论。
6、符号代替型:如“==”表示等一会儿。
这些网络词语是人们在现行的汉语基础上和不断的实际交流中,通过调动大脑中所有的知识储备与想象力,创造出的一种输入相对快捷的符号,是网络中“约定俗成”的。这些网络用语有其鲜明的特征,即创造性,形象化和简明性。它的出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增强了其表现力。但是,由于这些词语是在网络环境下被创造出来的,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便被放大了。因而才出现了那么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络写手。而青年学生又是这些网络写手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创造出来的这些新词新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现代汉语的延伸,但在很多时候这些新词新语却是对汉语原有形式和词语意义的一种颠覆、曲解,甚至恶搞。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随意、故意曲解、被恶搞的粗俗的网络词语却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信息的外部载体的作用,使学生们在接受信息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网络化的语言表述方式,这对于成熟庄重优美的主流语言,既是一种袭扰又是一种破坏。更令人堪忧的是,这种网络化的词语正颠覆着典范端庄的主流语言,造成一些学生到大学阶段仍然不能正确运用一些基本的汉语词汇。这对学生们解读中国的语言其文化,并理解其内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网络传播环境对汉语语法的“改造”
中国语言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有序的、不断规范的过程。而网络环境下语言的生成却是无序的,它的传播对普通话原有的语法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语法规则的无序、话语流程的无序、中心意义的无序等。网络语言的无序化使许多病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用法,规范汉语反而变成了调侃和另类的表达,这样必然伤害到母语的端庄与严谨。
汉语中,本来各种类型的词都各有其位,各司其职,但随着网络语言对汉语的“改造”,它们表现出了新的组合方式。
1、名词与副词的组合,特别是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如:很中国、非常学术。
2、形容词重叠作谓语,如:机会多多、满意多多、好怕怕。
3、状语后置,如:我走了先。
4、英汉语法的混用,如:在表示状态持续的动词后使用英文的ING形式。
虽然以上形式让网络交流更生动,更能体现出说者的感情色彩,但在语法上却是错误的。在话语流程方面,网络语言常把汉语的语序进行颠倒。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受到英语语法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受到港台电影、电视剧的影响。而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这两种影响一旦得到网络的支持,便立即流行起来。如今,在网络上,如果仍按规范汉语进行书写交流,反而还会被认为很“土”。 四、网络传播环境对汉语语用的冲击
网络传播环境下产生的语言简洁直观、凸显个性、时代感强,这些特点与青年学生讲求个性、喜欢与众不同的特点十分吻合。而且这种新创的网语还会使学生们产生很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归属感。因此,当网络新语被创造出来时,年轻人便自发地、主动地去接受、使用并传播,从而加速了这些词语的流行。但是,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话语交际必须遵循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接话原则,网络语言也不例外。。但现在的网络语言存在很多不礼貌、不道德、不文明的语言,而有些学生往往就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乱用、滥用来显示自己的另类性格。这与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存在明显冲突,是违反话语交际基本原则的。这种情况在各种论坛和BBS上尤为突出。
纵观网络上的各种论坛,随处可见对某某事件,某某人的“声讨”,用的都是极不文雅甚至十分肮脏的网络语言,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对别人的人身攻击。这些极不礼貌、缺乏修养又随处滥用的网络语言,必然会对常常上网的`学生造成污染。不仅如此,那些长期沉迷网络的学生,还会把他们不文明的用语习惯带人现实生活中,从而又对现实语言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听觉污染。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语言需要一定的约束机制来加以制约,以防止因其对现实世界传统语言的随意渗透,而在有效沟通、文化传承、品味格调等方面产生的的不良后果。
五、对策及建议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网络语言到底是对汉语的创新还是破坏?这一直是社会大众和学者们关注的问题。3月1日,《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生效。该《办法》规定,国家机关、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是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法规。此《办法》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和学界关于网络传播、网络语言研究、汉语规范等问题的讨论。事实上,网络语言是一种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它的出现、兴衰都有其必然性。
网络语言若仅仅停留在网络空间,充其量只是一种语言变体。或者说社会方言而已。中国文字语言研究会副会长彭嘉强认为:有些网络语言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Q言O语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但他同时指出:网络语言可在某种范围内流传,如推广就欠妥当。部分网络语言违背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在宽容的态度下也不能漠视、纵容不良网络语言的传播。针对网络语言对规范汉语的挑战和冲击以及对高校学生汉语运用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从一大一小两个环境人手来加以引导和规范:即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内部小环境。
陈章太先生指出:“媒体对语言规范的传播,不仅表现在刊载成文的语言规范和宣传语言规范的文章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媒体语言本身就是在传播语言的各种规范。”。因此,在社会大环境方面,要加强对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不规范的语言进入人们的视线。还要大力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在语言文字使用上的责任感,使他们成为运用规范语言的表率。另外,我们还可以让一些电脑方面的专家们设置一个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语言规范模型,如英国现在使用的网络语言观察基金会(InternetWatchFoudation,IWF)。而在大众生活中,可以大力引导人们使用规范的汉语,这样可以避免不规范的语言产生。
在高校小环境中,网络传播由于信息丰富、时效性强、互交性强而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校园网已日益成为校园媒体的中流砥柱。因此,各校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加强对校园网语言使用的监督和规范。如一些学校网页上的每条新闻都进入了“语言文字不规范网络巡检系统”,这就是规范语言的一个极好的措施。各个学院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学生中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倡导同学们看经典作品,用规范汉语,提高同学们对母语的感知度和认可度,让他们热爱汉语,自觉抵制一些不规范的汉语用法,使良好的语言素养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在整个新闻界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网络新闻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与网络接触最为紧密的人群之一,网络新闻与传播对大学生就业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网络新闻其特点就是速度快,覆盖面广。这首先肯定会影响大学生所获得就业信息。网络新闻最重要首先会揭露或者是预示某年的就业形势,这会在学生判断自己将来的就业情况是产生影响,或者甚至是根据自己得出的情况判断自己适合就业或者是继续读研。其二,网络新闻会披露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公司或者行业的发展动态,这会给就业者带来所需要的信息。
关键词:新兴媒体,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
作为我国文化领域的民族音乐, 在传承中国文化、塑造文化多样性和传播民族个性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将以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为例, 探讨在新媒体繁荣发展的当下, 民族音乐如何借用新兴媒体进行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的现代化传播, 又该如何规避新兴媒体在传播中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一、我国民族音乐传播现状简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族音乐的对外传播成为我国与世界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过去, 民族音乐主要通过国家间的文化活动、国际音乐节、大型音乐会等形式与世界音乐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 但是, 这些传统的文化输出方式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的需求, 有时还会对民族音乐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准确传递造成一些阻碍。与西方音乐强劲的对外传播态势相比, 中国民族音乐在海外出版物、音像制品、广播电视栏目的覆盖、大型文化演出和国际音乐比赛的参与度上, 所占比例依然较小。传统的传播途径在信息化时代不再占据优势地位, 使得对外传播渠道相对于内涵丰富的民族音乐而言相对狭窄,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内容的广泛传播。
现在我国民族音乐传播的滞后性主要缘于以下几方面情况。首先, 是文化自觉的缺失。目前我国音乐文化主流市场大多被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占据, 民族音乐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受众选择方面都居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只占市场份额的较小部分。很多丰富多彩、富有鲜明民族个性特点的民族音乐正因为时代赋予的所谓流行元素而失去了其本真的风韵。其次,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大背景下, 民族音乐很容易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失去其保持自身个性魅力持续生存的沃土。其具体表现包括民族音乐原创人才较为匮乏, 创作内容趋向泛化、表面化, 对民族音乐的深刻内涵缺乏进一步的体悟和感知, 缺少既符合时代发展特色, 又具有撼动人心能力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等。另外, 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自身创新机制还不够完善, 没有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行业推动力不足, 某些领域还存在无序化状态。民族音乐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以及强有力的法律秩序约束的缺乏, 使得盗版现象时有发生, 成为民族音乐对外传播的又一个不利因素。
二、新媒介语境下民族音乐的传播方式
结合上文指出的情况, 我们认为, 新媒介语境下的民族音乐传播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优化和提升。
传播形式融合线上与线下在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 新兴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 民族音乐不仅增加了传播渠道, 扩大了媒体覆盖面, 还在短期内扩大了受众接触面。在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当下, 很多音乐作品都是通过互联网线上与线下的紧密配合而广泛传播的。龚琳娜凭借融合中西方乐器和多种演唱方法演绎的歌曲《忐忑》先不论在艺术上该如何评价, 单说其“火”遍大江南北, 就是与其歌曲视频经过互联网各大门户网站的传播分不开的。另外, 各网上意见领袖在各大社交网站的推波助澜, 以及与之相关的热门话题的迅速发酵, 也大大提高了《忐忑》的知名度。
民族音乐的传播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和门户网站的音乐平台, 发布最新的专辑主打歌曲, 并附上视频和音频链接, 通过转发和评论, 在短期内扩大传播内容的覆盖范围;另外还可以与全媒体艺术平台合作, 通过制作新闻专题和能在微信上传播的预告片、邀请函等, 扩大媒体宣传力度, 覆盖更广大的用户群体, 让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 营造更具影响力的传播效果。
传播内容结合传统与现代新媒介语境下, 在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中融入现当代的音乐元素, 既能保持传统音乐文化的自身魅力与特点, 也能帮助民族音乐被更大范围地接受与传播。现在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表现出从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的倾向, 例如把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 并在作曲技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在争取保留传统民族音乐的精华的同时, 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朱哲琴演唱的歌曲《山顶》, 既保留了藏族人民传统的洛谐弹唱和鹰笛的跃动旋律, 也融入了法器、人声和现代打击乐等音乐元素, 兼顾了传承与创新, 有利于作品的多维度传播。
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音乐, 更容易被群众广泛接受, 而且还能保存住不少传统民族音乐的精髓。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女子十二乐坊”了, 其在演奏形式等方面的相关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全球化的音乐潮流, 也在提升乐团知名度的同时拓展了独具个性的民族音乐传播空间。
注重并加强品牌传播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扩大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力, 更好地展现民族音乐的魅力与内涵, 是音乐传播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如能注重并加强品牌传播, 打造一系列的民族音乐品牌, 并培养受众群体的品牌意识, 应有助于在跨文化传播中更好地凸显民族音乐的个性, 传达民族音乐的精髓。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 互联网高效快捷的传播功能, 能帮助民族音乐完成品牌塑造, 扩大传播范围, 提高民族音乐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
因此, 要充分利用和加强品牌传播, 发挥品牌传播的效力。应当说明的是, 民族音乐的品牌传播不仅是指利用明星、名人推动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 还可以打造一些品牌唱片公司、品牌音乐制作及传播公司, 形成全方位多维度传播。
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立体传播在媒介融合的当下, 要充分利用媒介融合进行快速传播, 追求民族音乐传播的全方位、立体化。充当电影配乐是传播民族音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全球电影业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 大批产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作品培养着大批忠实的受众, 而在固定的传播对象群体中通过电影配乐来传播民族音乐, 无疑是很具针对性的。作为民族音乐的传播方式之一, 电影配乐通过音乐与电影画面的结合, 不但能对观影者的思想、情绪产生推动和催化作用, 表现电影的感情和内容, 还可以利用中西音乐的交互融合, 拓展民族音乐的表现空间, 更好地表现民族音乐所要传递的民族化的意蕴。例如谭盾在创作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时, 就将中西方音乐做了一定的融合、创新, 使作品既有西方音乐的浪漫与恢宏, 又有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音乐与电影的武侠及爱情主题紧密契合, 在带给人们视听享受的同时, 也荣获了奥斯卡奖的最佳原创配乐奖。这是我国民族音乐借助电影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
当然, 为了适应不同语境下的观影群体, 不同音乐文化的融合是这类电影音乐不可回避的一个发展趋势, 而民族音乐在这样的全球化语境下, 如何在融合中保有自身的核心特色和精神内涵, 如何利用与电影相关的新兴媒介传播方式来扩大传播的覆盖面, 仍是值得继续反思和探索的。
三、新兴媒体对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为了将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在新兴媒体的传播世界中保存和发扬下去, 我们必须更深地考虑和认识新兴媒体对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作用的两面性, 辩证地看待其功能, 以便制定出扬长避短的传播思维与策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新兴媒体在这个领域中的正面作用。
交互性和无界性加强音乐文化认同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和无界性为消除音乐文化差异提供了便利, 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搜集信息、共享经验、沟通感情, 进而减轻乃至消除彼此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认知差异, 以及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歌手萨顶顶用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自语式的吟唱梵文和藏文来进行歌曲的随性演绎, 可以作为这方面的一个例子。这种民族气息浓郁的音乐风格也许很难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迅速理解和认可, 但通过新媒体平台, 听众可以利用搜索和与他人的交流, 以及传受双方的互动反馈, 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内容及其要表达的音乐情感。可以说, 新兴媒体提供了一个以弱化不同音乐文化间的差异为功能之一的多元化音乐交流平台。
改变传统模式提供多平台传播渠道民族音乐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双向互动传播,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一对多的传播渠道与方式。其传播渠道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传播, 以及线上的网络互动与传统的音乐演出形式的结合, 被极大地拓宽了。
此外, 借助新媒体的市场化需求, 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树立民族音乐的品牌效应, 培养受众对于民族音乐的收听习惯和文化认同感, 并利用意见领袖的舆论号召力打造民族音乐品牌。民族音乐与电影的紧密结合给了我们一个音乐文化交融和创新的典型案例, 这种思路可以扩展到更多的新媒体视听内容的生产上, 在让观众得到情感共鸣和升华的同时, 提高中华民族音乐的接受度, 扩大其传播范围, 巩固其在世界音乐文化之林中的地位。
全媒体营销扩大民族音乐影响力新兴媒体很可能是未来传播事业的主力军, 它有实力实现民族音乐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全媒体营销覆盖。所谓民族音乐的全媒体营销, 是指在传播中把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结合, 对民族音乐进行多角度的报道和推广。全媒体覆盖提供了全新的媒体报道方式, 也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效、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渠道。如朱哲琴推出专辑《月出》时, 就借助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利用媒体融合进行了全媒体营销:不仅包括通过前期的世界巡演造势, 还包括主办相应的主题展览、音乐文化论坛等, 另外还在门户网站上制作了新闻专题, 接受了各大媒体的采访报道。此外, 通过举办与主题相应的跨界展览, 借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志愿者电子邀请函和全媒体视频, 进行网络新闻直播, 都可以增强宣传力度, 并且有针对性地覆盖更广阔的人群。
互动式传播有助于中西音乐相互借鉴在新媒体平台上, 各种意见的汇集和交锋已然改变了传统的媒体传播机制, 几乎让一对多的子弹式传播成了历史。新媒体更注重受众的互动和反馈, 这就使得受众开始摆脱强势媒体的言论捆绑和填鸭式的信息灌输。自媒体的推广, 让受众体验到了信息传播和接收的便利, 受众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自己发布信息、分享信息、沟通交流, 自然而然地完成信息的跨文化传播。
这样的互动式传播有利于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不断汲取养分, 借鉴到适合自身运用和发展的因素, 从而以新的面貌, 生动地发扬光大。外来音乐文化与我国民族音乐的紧密结合, 虽然不见得全都成功, 但也有望在不同中成就和谐。
针对目标受众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不仅改变了媒介的传播形态,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方面传播, 新媒体更注重双方的互动和传播的反馈,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甚至趋于消失, (1) 传受双方的互动更为频繁, 受者对于信息内容与信息渠道的选择更为便捷和自由。某种程度上来说, 媒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播工具, 而是社会生活的桥梁和纽带。
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 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也为民族音乐的传播带来了契机。在新媒介语境下, 信息的碎片化、海量性和快捷性, 让受众热衷于通过不断涌现的新兴媒体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交换。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 借助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 能更广、更深入地达成多国家 (地区) 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新媒体应该是民族音乐在传播、渗透和推广方面的强势力量, 民族音乐利用新兴媒体可以进行更及时的信息反馈和回收, 并通过迅速了解受众的需求而获得更强的创新针对性, 进而更多地满足目标受众并对其进行文化引领, 提升其欣赏水平。
四、新兴媒体对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不利影响
我们认为, 在积极拥抱新兴媒体的同时, 未来的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至少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媒体运营商业化导致音乐文化趋同新媒体的运作机制趋向商业化、市场化, 对于信息的整合和传播多强调碎片化、海量性和及时性, 信息生产呈现流行化、时尚化的特点。 (1) 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将文化差异过度混淆起来, 给受众造成趋同式认同, 这对民族音乐保有其自身的原本特性会造成不利影响。
在民族音乐为生存与发展不断创新的同时, 商业化的运营环境也必然要求民族音乐的发展迎合大众流行。另外, 受商业利润的支配, 很多民族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也容易在对民族音乐精髓的认定上发生迷失。他们为了迎合市场, 可能过于随意地改写民族音乐的传统和内涵, 所写所演的民族音乐风格作品不仅在配器上相似, 在题材模式上也可能会同质化。这样只能导致在肤浅地铺陈大量所谓民族音乐元素的同时, 放任真正的传统民族音乐资源逐渐衰落和消散。
媒体舆论导向造成盲目音乐文化崇拜新兴媒体营造了更广阔的社交范围, 但也把控着社会舆论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 对大众文化的解读往往借助了媒体批量生产的文化趣味和偏好, 而这也会阻碍人们对音乐文化的全面的认识。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 新媒体作为文化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拥有着强烈的传播效果, 但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中便包括由于舆论风暴而形成的盲目文化崇拜。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共享的情况下, 民族音乐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宽阔的舞台, 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时, 应注意全面地展现民族音乐的个性, 警惕在盲从过程中听任片面宣扬其某些特点的做法成风。
传播的便捷性和易得性带来音乐版权问题新媒体的发展让世界成为“地球村”,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距离进一步缩短, 互动也更为频繁、直接。而这也非常容易带来版权的纠纷问题, 音乐则是其重灾区之一。很多没有版权的音乐网站提供音乐的免费试听和下载, 不仅让拥有合法版权的个人或法人在经济上受到损失, 也降低了用户的信誉度。另外, 有的普通网民利用自媒体平台, 自行演唱与上传自己不具有表演权的作品,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做法并无恶意而且有助于作品的传播, 但在某些特殊或偶然的情况下也会喧宾夺主, 客观上构成对文化市场的扰乱。对于其精神面貌本就需要保护的民族音乐来说, 这种扰乱的结果还有可能更为严重。这就需要我国针对民族音乐的版权保护问题出台更加细致的相应法规条款, 并严格执行音乐著作权等方面的相关管理规定, 并对改编与抄袭的技术界线、音乐的合理使用范围的边界等问题给出更为严谨和具体的说明。简言之, 音乐版权问题是民族音乐发展和传播的阻碍之一。加强音乐版权的规范建设和司法实践, 对民族音乐的繁荣和发展而言是重要和迫切的。
结语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的广泛传播, 有利于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如何让我国民族音乐借力新兴媒体, 更好地发展与传播, 是摆在音乐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在各类文化争相碰撞的背景下, 要想更好地利用新兴媒体, 更广泛地实现我国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 展现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和魅力, 必须准确把握信息化时代的脉搏, 让民族音乐不仅在传播内容上去粗取精、改革创新, 还要在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上敢于尝试。新的媒介环境为我国民族音乐提供了更深层地走向世界的机会, 因此, 对于用好新兴媒体的传播力量, 让我国民族音乐在跨文化传播中得到更多的认同, 在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贡献的同时彰显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国音乐传播研究者和业界人士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张婉书《浅谈中国流行音乐作品的发展——结合韩国流行音乐作品的发展》, 载《北方音乐》2014年第8期。
[2]符晓钰《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理论与策略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年。
[3][美]爱德华·霍尔著《无声的语言》, 刘建荣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钟霄军《浅析民族音乐的传播与创新》, 载《民族音乐》2014年第4期。
[5]陈新凤《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的三个问题》, 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如今的塞维利亚,弗拉门戈已经成为了支撑本地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有着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条——不仅拥有众多的演出场所,还有与之相应的弗拉门戈音像书店、服装店、首饰店、乐器店等等。它们不但供应着齐全的各色周边产品,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在各自的店内张贴或摆放上活动传单或相关艺术家的联系方式,从而发挥着相互推介的作用。塞维利亚红火的弗拉门戈演出反映了市场上的消费需求源源不断,这持久而稳定的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国家、政府的大力宣传,他们不仅向外大力输出弗拉门戈艺术团的表演,让弗拉门戈声名远扬;同时,在他们精心打造下的神秘、深沉的音乐特质也吸引着外国游客纷沓而至,众人在游览景点之余,无不希望能够观赏一场最为正宗的“民族”艺术表演。
然而,在这座城市生活并学习{3}了弗拉门戈音乐一段时间之后,我所观察到的现象,还有与本地学者何塞·米盖尔·埃尔南德斯和莱妮卡·雷耶斯·苏涅加(Lénica Reyes Zu?觡iga)的长期交流,以及与吉他手兼歌手文森特·马洛(Vincent Malo)、俱乐部领头人何塞·帕蒂亚(José Padilla)等音乐家的接触中,都让我发现这门传统艺术的生存现状远没有表象看来的那么乐观——往昔的传统依旧面临着逐渐衰败的命运,这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只是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弗拉门戈在商业领域内一个放大的侧面。因此,本文意欲在此将阐释这一番现象并解析与之有关的一些成因,揭示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中求得发展与存活的一种可能性。
一、弗拉门戈的习得途径
尽管在弗拉门戈的宣传中,常会看到“只有吉普赛人才是最正宗的传承者”{4}的言论,但这门音乐传统无疑可以被习得,即便参与者本人并未经历过吉普赛人那般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因此,在塞维利亚,除了表演性质的演出场所之外,还存在着大量{5}的弗拉门戈培训机构,其规模水平也参次不齐。如果说外国游客是弗拉门戈现场表演的欣赏主体,那么他们同样是各色培训班的主要目标群体。他们有的只是初涉未深的入门者,有的则是前来进修的半职业或职业艺术家,学习与停留的时间也长短不一。
实地考察中,我发现构成弗拉门戈音乐的吉他、舞蹈、演唱,还有打击乐、击掌等各项学习门类中,人气最高的莫过于舞蹈,参与者以女性为主。无论是业余舞者或是知名大腕都会普遍开设短期的培训班。一般来说,工作室的规模多不大,学生们的能力与层次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的流动性也很大,可以随意加入和退出。舞蹈的学习过程与其他舞蹈种类的课程没有太大出入,仍以模仿跟随为主。老师的教授风格也有不同,有的鼓励一定的即兴自由发挥,更看重感觉;而有的则要求一板一眼的精确度,达到完全复制动作的结果。
吉他也有相应的培训班,但较之舞蹈培训班数量上要少得多。更常见的形式为一对一的私人授课,由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也相应地丰富得多。通常老师会因材施教,上课的难度、内容皆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来进行调整。在传统的弗拉门戈吉他教学中,基本功练习与作品的传授相辅相成并无截然划分——作品中伴随着新技法的获得,而新技法的练习也是为了演奏特定的音乐作品。主要的传授手段则是民间音乐中常用的口传心授,如同教授舞蹈一般,一句一句的演示,一句一句的掌握;同时,也可以有一定的记谱,简略且极为个人化,主要用于提供记忆的参考。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了演唱课,据我推测这是因为弗拉门戈的演唱因有着特殊的音色偏好,沙哑、厚重且高亢,与美声或是流行歌曲演唱都不同,它独特的音色及发声方法都难以找到可以参照的获得途径。暂且不说声乐技能的掌握原本就有些抽象,更何况弗拉门戈歌手获得这种特殊音色并没有一个统一而明晰的方法,他们大多是通过不断地琢磨和领悟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此,在没有一种科学系统的方法引导下,并非土生土长于此地的局外人更是难以找寻到其中的发声奥妙,也就限制了学习演唱的人数。当然,伴随着需求的增长,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各种科技手段联系到教授演唱的歌手,他们也接受了这种新型传授形式,尽管演唱课上传授的仅仅是作品与其独到处理而非如何发声的方法。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多数外国{6}爱好者及音乐家们,会通过学习吉他或舞蹈进入弗拉门戈的世界,而鲜有具备演唱功底的专业人士转向弗拉门戈演唱的例子。因为无论是吉他手或是舞者都有着相对便利的沟通桥梁——吉他演奏的基本技巧或舞蹈的基本功底等,他们所需要学习和熟悉的更多是弗拉门戈风格统摄下的具体音乐形态及其特殊技法,而演唱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体系。
二、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一)口传与书写传播
在前文中,我已提及弗拉门戈音乐传授过程采用的口传心授,这种方法广泛采纳于世界各地的传统音乐之中,比起谱面传播,它并非如人们所想那样是一种相对低级的手段。如内特尔所言:“音乐学思想的状况辨明,书写传统被广泛认可为传播的标准形式,若非世界音乐传播的标准形式,也是能够进行便捷、有效研究的音乐(即已有记谱的音乐)的标准传播形式。……听觉传播是世界的标准,学习任何地方的音乐,实际上更多是通过听觉而不是读谱,听觉传播真正主导着一个甚至是有文字社会的音乐生活,通常也主导着一首乐曲的生命。”{7}
若以弗拉门戈吉他的学习为例,我们可以很快地从中找到口传心授的优势。构成弗拉门戈吉他音乐的要素为歌曲式的旋律及其由各式演奏技法构成的变奏(falseta)——主要旋律保持基本的恒定,而变奏则是音乐中的变量,也是弗拉门戈吉他音乐的即兴所在。即兴的框架建立在旋律的基本框架或和声进行之上,乐手凭借自己掌握的各种演奏技法、节奏型来进行变奏,也就是说,变奏的具体形态及先后顺序可以进行自由发挥。那么,我们在上课时要学习的除了基本的旋律之外,大部分的精力要放在不断地积累变奏手法{8}上。通晓的变奏手法越多,弗拉门戈吉他音乐上的呈现就越丰富。
由此看来,听觉传播必然在吉他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结合一定的旋律基础,学生需要对每一种变奏手法牢记于心,才能在实际演奏或伴奏演唱的过程中游刃有余。这些手法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代代相传,是吉他手们穷尽一生需要学习的资料宝库,然而这些内容却难以在乐谱上一目了然地表现出来,这也就是蕴藏于如今流传于市面上大量乐谱内的普遍问题所在。一门原本充满着即兴智慧的音乐传统转化为谱面上的固定音符,暂且不论众位编者之五线谱记谱成果是否准确无误,关键的是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变换,音乐本身的性质和精髓已经发生改悄然变——从即兴表演到按谱演奏,从每一次都会呈现出不同面貌简化为一成不变的固定形式。
尽管存在如此问题,此类型乐谱的广泛流传俨然已经让除圈内人以外的其他世界公民逐渐默认乐谱才是习得弗拉门戈吉他的主要手段。由此看来,乐谱是日见增多的消费需求推动下的产物,乐谱的核心消费者专属于那些远道而来的热忱爱好者(常常师出古典吉他),并且在其他各国的弗拉门戈传承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讽刺的是,这些乐谱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本地吉他手来说却毫无存在价值,不仅其表现的音乐与他们的传承现实明显不符,况且五线谱对于民间乐人们来说认知不便,而且价格也难以消受。
(二)网络与电子设备
学习手段的新增不仅包含印刷乐谱的大幅度渗透,同时还有电子媒体的相继登场,如广播、电视、网络以及诸如摄像机、录音机等各类电子设备。如今,对于圈外人来说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网络,人们通过各式网站上的视频,借助于声音和画面的描绘重现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感知到的“逼真的现场“,这种真实感又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得到了最大化的应用。打破空间束缚的传播对身在异地的人来说无疑是受益最深的部分:他们或许根本无需亲赴实地,而仅仅需要通过一台电脑,便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随意地“师从”视频,或从音乐大师们的经典表演进行模仿,或直接观看个人录制的教学视频学习。尽管这种渠道依旧难逃以一次表演作为模仿蓝本的“失真”学习,但丰富多样的广阔范围可以让受众享有多样选择。
科技解除了人们在地理空间上的隔阂,却也无形中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现在学习弗拉门戈,师徒相处的时间远比从前缩短了许多,这不仅仅因为快捷生活节奏已经难以承担过去的师徒共居模式,而且如今科技工具的便利与相对低廉,也使得外国学生在上课时与老师的互动日趋减少。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在第二次上弗拉门戈演唱课时,老师没有像第一次上课一般,一句一句地教授直至我当场掌握为止。其缘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摄像机的介入使得课上的任务变成了单纯的感受和聆听歌曲旋律,而少了很多你来我往的互动。在这样的情形下,更多的作业留给了学生自己课后进行自学,这也是教学形态的变化之一。
(三)性别限制的松绑
“在一些情况下,一种体裁或风格的象征手法自身便带有明显社会性别概念,这些概念可能在歌词、表演风格,或者在体裁或风格的描述中反映出来。在另一些情况下,有关一种体裁的描述也许较少直接地被社会性别化,但‘适当行为(谁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扮演的规则)的实践反映出被广泛接受的社会性别态度,这些态度经常以“自然”的面貌出现,而非是使其成为社会性别的产物”{9}。
尽管在风格上没有社会性别的倾向,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弗拉门戈传统表演中的性别角色划分相当明显,而这些并非明文规定的标准属于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即“自然”(没有明确因由)的常识。弗拉门戈的演出中,女性常常充当着舞者的身份,其发挥空间从古至今变化不大。演唱的歌手在过去多为男性,女歌手要真正得到认可也非常难,直至“发梳女孩”(Ni?觡a de los Peines,原名Pastore Parón,1890—1967年){10}成为首位打破这一局面的女歌手;现在,女歌手人数增多,她们与男歌手的比例大约在一比五或六{11}左右。然而,弗拉门戈吉他的演奏则始终垄断于男性之手中,且至今依然如此。人们通常认为吉他这件乐器天生就象征着一种男性气质,尚且不论由于女人的生理条件人无法胜任弗拉门戈吉他长时间演奏所要求的力量和耐力。而且从弗拉门戈的历史发展上来看,其存在环境多以酒馆等男人出入的场所为主,女人在此出现基本上都是受到社会舆论排斥的妓女和下等女人等。
但是作为不谙当地传统潜意识的外来学习者,与土生土长的从业者相比,他们不太需要介怀所谓的性别角色,且时时充当了打破本土限制的角色。于他们而言,开始学习弗拉门戈的目的本质在于兴趣而非传承:喜欢演唱所以学习演唱,被吉他吸引所以想要学习吉他演奏,而不仅仅满足于只能充当舞者的局限。而接受的一方也由于经济利益与传承目的的驱动而做出了相应地调整和改变。在这种情况之下,同一种行为也由于参与双方持有的不同文化背景与预期社会性别代码而投射出不同的理解,开放之下的音乐规则也继而被一点点改变。于是,借由着外来者的特殊身份,性别的高墙被稀稀疏疏地渐次瓦解,虽然人数依旧不多,但也不乏一些女性开始演奏吉他了。
(四)音乐性质的更改
音乐的具体形态一直处于流动发展之中,弗拉门戈领地除了坚守传统的保守派之外,仍有众多音乐家在尝试创新,始终在接纳新的元素,如爵士、拉丁节奏、摇滚及其他地区地民族音乐等等。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弗拉门戈并非固化的样貌,而是可以与其他音乐类型碰撞出火化的精神力量。“音乐虽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但是其文化的观念及行为方式却没有变化,因而,此接触并不构成传统社会文化方式的变更,亦不形成对其深层文化的冲击”{12}。
“反之,原来植根于传统社会中的仪式性或自娱性的民间歌舞亦完全能够变成向外部世界展示的表演性舞台节目,逐渐形式化并脱离原生活的整体性关联。此变化对外部世界来说无非增加了一种新品种、新素材,然而对传统社会来说则导致了文化方式的改变,甚至于特定观念和行为的终结。因而观念和行为的变革,是文化变迁的本质因素”{13}。除了音乐形态上出现的诸多新元素之外,弗拉门戈同样也历经着观念和行为的变化,从原本属于边缘群体(以吉普赛为主)向命运向主流社会抗争的亚文化层次一举成为如今的西班牙蜚声海外的国粹,甚至是世界音乐阵容中不容忽视的主要风格流派之一。
一种音乐向世界打开大门,它迎来的就不仅仅是音乐上的变化,同时还要担负着有可能动摇其生存根基的风险,因为音乐事象并没有纯粹单方面的改变。弗拉门戈音乐作为亚文化身份时的边缘性(无论是种族属性还是社会阶层)到如今跨文化范畴内,参与、欣赏人群的精英属性,其音乐性质的转变昭然若揭。
世界音乐的兴起是肯定各种不同音乐的正面价值,是个性化选择在当今的彰显,也同样是快捷而新奇的音乐消费习惯的例证:“作为相对长期性的整体的文化,在许多方面,已经让位于商业媒介充满享乐主义的短期生活方式。在世界许多地方,文化已经变得鲜有集体性,更多的个人主义,鲜有群体身份,更多的个性化风格。许多年以来,人类对社会性、群体性和身份的需要也许变化不多。变化的是人类,技术的和符号的全貌,引发新的文化形态和样式。”{14}如今传统的维护已经不仅仅是关起门来那么轻松,异国音乐的层出不穷与流行音乐的迅速扩张使得“博物馆式”的保护成为一场乌托邦的美梦。传统稳定性的变更愈加频繁,今日维系原样的难度早已超过了从前,更何况这一变化的主体因其本身的音乐魅力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喜爱。
三、大众媒介的引导与强化
说起弗拉门戈,马上跃入人们脑海中的画面常常是艳丽的红色长尾裙。人们会产生如此印象是因为红色一直是商业的海报与传单宣传、演出的服饰或是网站的设计主色。火红是一种文化、商业策略上的选择,它代表着激情、奔放与不羁,也与西班牙南部的阳光与热情联系在一起。因此,红色就成为了一种替代物、一份象征和一个简单明了的符号。而大众传媒对此一波接一波地不断渲染,也使得红色与弗拉门戈的关联在大众的思维习惯上逐渐内化。“大众传媒加深了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印象,有时是强化,有时是夸张,有时甚至是谣传。正是大众传媒的传播速度和波及范围使得集体行为的反映更加迅猛”{15}。谈及弗拉门戈在传播过程中可利用的媒介几乎囊括一切,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媒再到网络传播:依然随处可见的传单印刷品、弗拉门戈的独立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的弗拉门戈节目、网上可以轻易获得的相关场所、活动信息与各式视频等等。
从视觉层面来说,原始的纸张广告以其简便的可获得性、直接性和针对性强等优势依然在弗拉门戈演出、教学的宣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平面的广告页因其同一性和可重复性,能够让人们轻易地带回家,在不同时空中多次浏览和体验:既可以成为引发你做出某种行为的导火索,也可以是见证你体验弗拉门戈相关行为之后的物质存在。而且,年龄、性别、民族、地域、身份原本可能毫无关系的人们因为印刷物的联系而结成了一个临时的群体,造成了他们此时此刻的一种同质化喜好倾向。
图片不仅仅存在于印刷纸张之上,也广泛分布于其他大众媒介之中,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现今的社会早已走入读图时代,一张图片常常取代了更多的文字说明,而成为最终留存在受众心中的形象。这是因为“图片广告和图片新闻,都可以提供大量的瞬间传递的信息和一望而知其容貌的人像。……照片和电视诱使我们脱离文字的和个人的‘观点,使我们进入群体图像的,无所不包的世界”{16}。
从听觉层面来看,虽然乐声的效果不像图片可以在第一时间便打上烙印,但是聆听音乐却不必完全要求视觉的参与,多半可以从事其他的行为,从而成为一种背景式的渗透内容。尽管地方音乐比起那些跨越文化障碍的其他音乐种类来说,因文化上的相似可以在局部范围内能得到更好传播,人们理解起来更为通畅。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地方音乐又因为听觉上鲜明的可识别性而得到大家好奇地关注。如果一种舶来品想要在异国他乡获得成功,那么,它蕴含的元素中必然需要能与当地的音乐趣味产生共鸣,或者它表达的体裁是通俗的普世性情感。
在电子化媒介左右着舆论的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事实”常常是他们人为打造话题,弗拉门戈的悠久历史、吉普赛人悲惨而神秘的流浪方式、对人生中不平的反抗、无所不能的情感表达范畴,还有举世无双的艺术价值等等以及更多{17}。我无意在此辩别其中的真伪程度,然而这样千篇一律的颂词背后必然共享着同一个源头,那便是官方与商业机构的联合打造。“在永无止境的经济利益追求之中,商业决定一直控制着艺术的选择”{18}。诚然,弗拉门戈为西班牙带来的巨大的旅游经济效益,还有独特的文化形象。尽管商业利益是追逐的大头,但我相信这不是唯一缘由,其中必然还有其他文化身份、国际影响,甚至是政治上的考虑。最后,舆论与从艺者都默默接受了上述说法,这也是他们各取所需的选择。
一个鲜明的红色抽象符号背后引发着人们的自由理解,从而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共享这门地方艺术。“恰恰因为当代象征性形式广泛而容易地传播,它们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阐释意义与用途”{19}。弗拉门戈的热潮便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世界主义人士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被吸引至此,从而在异国他乡也带动了更多的人进入弗拉门戈的世界,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热点和时尚。
结 语
如今,不仅是日益增多的弗拉门戈爱好者们,而且弗拉门戈的地方、国家或国际舞台上也不再专属于西班牙人,而是出现了更多的外国艺术家们的身影。他们执着而热忱地来到西班牙学习弗拉门戈,很多回到自己的国家后也因为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也义无反顾地担负起音乐传播的重担,成为了他乡{20}的推广者。尽管如此,这门艺术却依然避免不了一些改头换面的举措:舞蹈成为独霸一方的主角,而弱化了演唱与吉他的分量{21};教授的曲式(palos){22}选择更流行、更炫技的种类偏好(如探戈、欢愉调、喧闹调等)而放弃其他较为慢速而偏门的曲式(如方丹戈、孤调等);重现旅游餐厅性质的演出现场氛围而忽略引荐曾经风靡一时的爱好者们聚会场所歌迷俱乐部(pe?觡);单纯营造一种火热的舞蹈画面而丢弃了更多涉及深层思考的风格等等。这不得不说是一场消费群体影响和推动下的现代革新。
“在任何情况下,文化群体从来不会简单地模仿其他的文化群体。从世界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流动的流行文化,生成某些相似性,但是深层的差异仍然存在。全球文化互动的典型结构就是产生了杂交的文化。尽管文化的象征性表征来自大众媒介与卫星媒介技术驱动的遥远地方,但是它们在其进入的语境下,被批判性地调节,被社会地文化地加以欣赏。”{23}弗拉门戈随着传播而出现的众多现象值得引人思考,也值得担忧,但回想过来始终都是观者一种杞人忧天式的传统派思维。音乐上的成功也就意味着音乐上随之而来的变革,过去的几十年里,吉他和舞蹈也许正是因为更多的交流而不断探索创新,而演唱则因为外国人较少的介入而依然保持着相对传统的特征。但不管怎样,这两派如今的面貌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喜爱,不正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吗?通过各国爱好者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门曾经的地方传统音乐,并且在大众媒介的不断推动下日益兴致高涨,这应当是一个值得欣喜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第7版),林聚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肖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3]张伯瑜编译《21世纪之交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4][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5][美]布鲁诺·内特尔《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与概念》,闻涵卿等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
{1} 老板原为弗拉门戈吉他手,后因手伤停止表演,转而开设了内含一家小型吉他博物馆的演出剧场。
{2} 例如,国人可以在如穷游网、蚂蜂窝等大型旅游论坛的攻略帖或各式旅游书籍,如权威的“孤独星球”系列《西班牙》一书中得到相应信息。
{3}考察期间,我跟随弗拉门戈吉他手兼民族音乐学者何塞·米盖尔·埃尔南德斯(José Miguel Hernández)学习了最基本的吉他技法及基本曲式(palos)的初级曲目;同时,还参与了弗拉门戈演唱、舞蹈的课程体验。
{4} 此说法主要来自于上个世纪50年代,西班牙本土学者Ricardo Molina和Antonio Mairena在其著作《弗拉门戈的世界与形式》(Mundo Y Formas del Flamenco)一书中的说法。
{5} 根据界内相对权威且信息完整的综合网站http://www.deflamenco.com/guia-flamenco.html 显示(2015年2月10日),其对弗拉门戈的培训工作室、个人或机构在西班牙全境有一个相对详细的登记情况,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塞维利亚(502家)。
{6} 非西班牙本国国籍的人。
{7} [美]布鲁诺·内特尔《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与概念》,闻涵卿等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263页。
{8} 这种变奏主要由各式各样的演奏技法为基础,辅以个别的和声变化。学习一种变体也等同于练习一种新的技巧。
{9} 张伯瑜编译《21世纪之交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106页。
{10} 她曾在1910年录制了十张专辑。
{11} 根据网站http://www.deflamenco.com所介绍的艺术家名目估算。
{12}{13} 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197页。
{14} [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83页。
{15} [美]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第7版),林聚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18页。
{16}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页。
{17} 可参见各式纸媒、视频广告的宣传用语以及各公众机构在新媒体上每日对弗拉门戈的推介文字。
{18} 同{14},第223页。
{19} 同{14},第302页。
{20} 诸如俄国、日本、芬兰等国都有了独立的弗拉门戈艺术节及繁多的专业课程,在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地都开设了不少弗拉门戈的培训机构。
{21} 这也与海外大量的舞者培训班不无关系,而且在今天舞蹈的角色不仅在于表演,也变成了人们强身健体的手段之一。
{22} 此“曲式”不同于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曲式概念,而特指弗拉门戈音乐中根据不同旋律框架、节拍、和声、唱词结构等方面而划分的细分种类。
{23} 同{14},第267页。
张玉雯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
【科技对音乐传播的影响】推荐阅读:
现代科技对家庭的影响10-27
音乐对影视动画的影响10-09
浅谈农业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论文10-06
论农业科技传播论文06-09
浅谈科技对生活的影响09-23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现状问题探讨论文09-30
音乐影响论文11-06
对音乐艺术的认识10-09
对音乐欣赏课的一些感受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