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精选8篇)

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1

(一)顶层设计,形成“整体与模块”间清晰的理论体系

学校在进行国防教育课程设计时,首先,在理论上对国防教育课程要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构架,不能将国防教育课程简化为军训,为军训而军训。可以从整体上将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分为四个模块进行有区别的设计,即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两个基本模块和巩固养成与深化拓展两个发展模块。

在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中,我们对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部分内容主要在于为适应新情况而及时进行调整,而对于巩固养成和深化拓展两个发展模块,是往往被学校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巩固养成模块是为了将前期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学习的成果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学校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引导,例如,可以将军事课程学习中一些规章制度应用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之中,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养成;还可以定期对于军事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等等,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生活阶段都能体会到军事课程学习的必要性。深化拓展模块是对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军事课程学习养成的培养,使学生最初的军事课程的学习深化拓展到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上来。

(二)利用资源,依托外部力量共同开展军事课程理论创新

在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创新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依托当地部队建立国防教育课程教育基地,共同与部队在实践中完善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国防教育课程学习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善于集体生活。由于大学生总体氛围比较宽松自由,通过校内培养学生的毅力、自理能力、集体感、团队精神的效果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充分利用部队资源,安排学生到部队军训,不仅能够让他们学到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尝到如何独立生活,如何融入集体,如何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学生在利用部队的资源优势,依靠并积极创造条件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由部队对学校国防教育课程理论总体设计进行实践,是提高军事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合理布局,构建“一—二—三”的理论创新联动机制

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及课程实践工作,是一种“学生—学校—承训部队”的线性布局,课程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成果的信息是单向传递,容易赞成各个环节脱节,影响了整体效果。在当前的环境下完成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创新应对学生、学

校、承训部队几个环节进行合理布局。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的理论创新联运机制。

“一”是指下一个主体即国防教育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在学习中反馈的信息是国防教育课程理论的最好实践总结。在教学工作中,要把学生摆放在首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课程理论,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选择适应时代变化需要的教学手段。如何以灵活地采用网上模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尽量采用实践教学和专题式的教学方式授课等。通过这些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实践军事课程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及时收集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的信息,为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创新积累经验。

“二”是指两条主线即形成学生与学校、承训部队与学校两条信息主线,并进行信息反馈,从中找出国防教育课程理论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学校在完成与国防教育课程主体学生信息交流反馈的同时,更应重视与部队的信息交流,以便收集更全面的实践成果。

“三”是指三维关系即通过对主体与主线的确认后,最终形成学校—部队—学生之间的三维关系,完成一个课程实施与效果反馈的良好结构。要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三维关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保持各环节之间的信息的畅通,从而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的最佳互动模式。

(四)以人为本,完成理论创新与合理实践的和谐发展

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制定的课程学习要求与学生实际承受能力不符。例如,有些学习计划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想要“一步到位”,结果产生学生厌学、畏学的情绪,甚至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发生;还有些学习计划又显得过于宽松,学习完成后学生普遍反映“不知所以”,根本未达到真正的教学要求。要避免这两种情况,需要学校根据大学军事课程具有要求高、管理严格、时间短等特点,在形成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及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以往军事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个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实现锻炼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目标的学习计划。当然,在训练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与指导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只有使学生与指导教师真正理解创新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引入奖励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产生兴趣,亲身感受创新的无穷乐趣,才能使创新实践在愉悦、和谐中进行。

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2

一、美术教育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众所周知, 今天的美术教育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训练。美术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运用美术手段, 感染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社会工作和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而我国的教育体制经历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究其根源在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应试教育本应是一种旨在为社会培养、选拔优秀人才的学校教育活动。问题出在, 当升学竞争日益激烈时, 应试教育会偏离初衷。其负面效应会随之而来, 从而背离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这个时候, 一种旨在培养个体社会生存能力, 塑造个体健康人格, 为社会输送真正有用人才的素质教育就应运而生。美术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课程。“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照教育总体要求, 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其他辅助性美术教育活动, 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 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陶冶其情操, 完善其人格, 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

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1、美术教育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

近代, 许多教育科目都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纳入自己的目标体系中。这在美术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些美术家, 如罗恩菲德等人, 甚至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至独一无二的高度。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 也都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列为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

2、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新课标中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 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 而且, 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 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 其作用是独特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 激发创造精神, 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

我们知道, 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 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而美术能影响人的文化、修养、品位、情绪, 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们的学生一直感到校园生活枯燥乏味, 宽松和谐不足;这样沉闷的环境, 对教师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无疑是一种伤害。

我在铁路运输学校担任了美术教学工作。平时古板的教学活动已经让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 甚至厌倦, 如果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 效果势必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创建较好的学习气氛, 我利用学生们常见的物品, 如生活中的人物、自然中的绿树、鲜花等作为作画的材料, 先在纸板上用笔画了简单的图案, 然后借助水粉, 运用美术造型知识, 拼贴起自己喜爱的图案来。这样一来,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 而且想象力也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3、美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教育相辅相成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绝不是孤立的。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各科教材中, 有许多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 剖析理论问题, 甚至有些问题, 只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 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 而且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 渗透了美的教育。譬如, 在语文课教学中, 为课文绘制插图, 教师通过图文的密切配合, 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 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密切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 绘制大量的图画、海报等, 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

4、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本质相同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 使他们学会生存, 具有拼搏、竞争的生活能力;学会学习, 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学会创造, 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在学校各学科的教育中, 强化美术教育, 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 提高创造力;有利于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

三、结语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有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素质教育离不开学校的艺术教育。因此, 重视艺术教育同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全面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美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以美辅德, 以美益智, 以美健体, 以美促劳, 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岩:《未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及其观念更新》, 《中国美术教育》, 原国家教委委托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1995年第五期, 1995.10.5出版。

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放在主要地位,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与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职业技术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 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职教中心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分析

2.1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或者说探究性学习的概念目前解释不一,但一般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内容,同时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重在强调一种学习方式,基于此学习方式而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则可以这样理解:教师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学习过程。

通常,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是:提出问题—探究领悟—归纳评价—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即教师或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或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2)探究领悟。即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或查阅资料、自学教材,或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内展开交流辨析活动,或有目的地进行考察咨询、环境体验……从而得出较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3)归纳评价。即组织学生进行组际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方法,并对这些观点或方法进行归纳评价;(4)解决问题。即让学生用所学的观点质疑问难、解释现象,或使其面临现实问题,学习运用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思维、规范行为。探究学习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情感体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缺点是:一般只能在小班进行,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2.2合作学习模式

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从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合作学习活动形式的主要取向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和多维立体互动合作。

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合作学习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际关系为基点,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点是:它在改善课堂内的教学心理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成效显著。其缺点是:首先,学得快的学生与学得慢的学生在合作中的自身发展程度不一致;其次,能力差或沉默寡言的学生在合作中可能被能力强的学生支配,从而更加退缩和更加不动脑筋。第三,合作容易忽视个别差异,而小组的成就又过多依靠个体的成就,这样对小组的合作成功和对那些对合作感到不适应的学生的进步来讲都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2.3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就是教师主要基于课堂教学和校内活动的环境,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懂得自定目标、自选方法、自我调控、自我评价,从而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整套教学结构体系。这一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相信学生在学法指导等众多因素作用下,能够逐步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主学习,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明显增强。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外研究者基于对影响自主学习的诸多因素的分析与整合,陆续提出了一些自主学习的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个流派:麦考姆斯的自主学习模型、温内和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型、齐默曼的自主学习模型,国内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完善。综合各类自主学习模型大致可以总结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有利于克服单纯接受知识的缺点,促使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其缺点是:它们在理论上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但缺乏实践指导意义,操作性和统一性还不够强。

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变革过程中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取向变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浩瀚洪流之中,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自当顺应大势所趋,推进自身的学科课程改革。

3.结论

学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特别是一些“西化”的思潮。因此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是教育那么我们就要坚持正面灌输的原则,理直气壮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武装他们的头脑,如果我们不用马列主义去占领他们的头脑,各种非马列主义甚至反马列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但我们要讲究灌输的艺术,不能用教条主义和简单生硬的办法,应该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广大青年学生易于接受;也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讲究方式,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坚持信念教育,解决青年学习中“信仰、信誉、信任、信心”危机,要结合实际,从身边事例出发,教育青年学生明白人生的价值、学习的目的。要善于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在上网的青年学生较多, 那么我们就应该建设一些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吸引力的“两课”教育网站,在网络上大张旗鼓地宣传马列主义、宣传社会主义、宣传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特别是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先进事迹。采用科技手段过滤掉网络上那些黑色、黄色、灰色的东西,给同学们一个干净的校园网络环境。

当今世界科技飞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并不平静,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依然存在,这些都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探讨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也必须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齐心协力,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

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4

邓亚文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100083)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他们应该具有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较强的适应能力,能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特征和特长等。

在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诸多素质中,信息素养是其中的基本层面。关于什么是信息素养,国内外学术界都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内核基本一致,即:信息素养应该指一个人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培养人才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即进行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评价信息、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

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的信息素质教育更有针对性,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信息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也是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完善过程。

创新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信息而进行的,没有信息,创新教育就无法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具体而言:

1、创新意识源自信息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内容从广义来看,应该包括发现意识和发明意识两个方面。发现意识就是有意识地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发明意识是指自觉地进行创造新的事物,创造新的技术或方法的心理活动。而这两种意识活动都源于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需求的能动反映,包括捕捉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有用信息的敏感力。一个具有敏锐信息感受力的人,可以从大量司空见惯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事物和现象中捕捉到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发现意识;同时,他还会将所获取的信息重新整合,使之产生新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发明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的人,才有可能在貌似平凡的事物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产生新的观念和想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信息意识是其感知的来源。因为缺乏信息意识的人,就缺乏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就不可能吸取

新知识充实自己,也就不可能有多种知识的积累,更不可能出现知识的火花和观念的创新。

2、创新思维的训练离不开信息源的指引。

创新人才不仅具有创新意识、还应具有创造性思维。教育学理论的最新观点认为:知识不是完全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训练,借助其他渠道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期刊、工具书、音像材料、多媒体光盘以及从因特网上获取的各种信息、数据库等)而获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我们认为学生要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探索,反对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教育学家还强调 “情景创设”、“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主张“发现式”、“探索式”学习策略,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自主的学习方式必须依靠正确的信息源的指引,学生只有具备了对信息资源的鉴别和选择能力,才能不拘泥于课堂的讲授,通过自主寻找学习材料,了解更多知识,发现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

在国外的很多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甚至幼儿园里,教师都很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经常会指引他们通过查找相应的工具书,了解到很多丰富的知识。一个在海外工作的中国人曾在一本幼儿杂志上介绍了他6岁儿子如何利用百科全书撰写出近万字的文章。这充分说明,创新思维的训练是在信息源的指引下完成的。

3、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信息能力的提高成正比。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等。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个体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地收集各种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通过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阅读、存储和加工能力。信息技术的利用指的是对于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掌握。信息整合和信息传播能力指信息主体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加工,重新生成新的信息,并将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用户的能力。

以上这些都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与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科学研究与数据分析更多地依赖于各种系统软件的处理。从自然科学领域到社会科学领域,各门学科的研究都不同程度上地依赖于人们对于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连起码的信息技术都不会利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无所适从的人,能在科学研究上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和观点。反之,越是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学习或工作中处于领先或独创境地的人,其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必定更胜一筹。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是培养信息素质的目标。创新与一个人的信息素质是分不开的。在信息社会里,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能赢得发展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这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部分的信息素质教育当然也应该服务于这个总体目标。我们现在所进行的高校素质教育,是以高尚的人格主体精神为核心,身心健康为前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为两翼,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种全面教育,目的要使每个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各类专门人才要求的素质结构,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因此,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创新人才。

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只是科学素质、技术素质、工程素质等方面,同时还必须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信息素质、文化素质等。信息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理所应当朝着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2、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讲授基本的信息理论、认识各种信息源的特点及搜集方法、让学生学会随时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进行相应资料信息的采集、获取、整序、分析研究和利用,实现知识的扩展和学科间的交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联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造力。信息素质教育不仅是培养用户的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用户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预见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从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来看,它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的能力。

三、信息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起着推进器的作用。

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人也是善于自主学习的人,而独立自主地学习正是创新人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信息社会要求人们不断地对付和处理各种新的挑战与危机,信息量的增加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掌握新的知识。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划分成为历史,学习成为贯穿一个人一生的事情。这意味着学习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急剧扩张的情况下,知识老化周期加速,一个大学生无论他所学的专业知识多么现代化,若干年后,都会碰到相对应用领域而言的专业知识过时问题;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统计:美国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只有12.5%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而87.5%则来自工作实践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不再

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主动地获取知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需要主动地、独立地、个性化地获取信息,所以要求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新学习模式中,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即从“学会”转向“会学”。大学生只有通过信息素质教育,才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顺利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使信息素质教育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晚,真正把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问题来研究和看待是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比西方国家晚了近十年。在很多高校,作为信息素质教育重要课程之一的“文献检索课”重视程度也很不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选课学生人数偏少、课程安排缺乏连续性、课程的投入与实验设施不能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在部分高校实行的课程改革中,受冲击最大、压缩学时最多的公共选取修课就是文献检索课。有些高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设“文献检索课”。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总学分数、与其他专业和基础课程冲突的影响,许多学生虽然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最终仍只能放弃学习的机会。由此可见,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改革相应的课程内容,重视对现代信息资源的介绍与利用,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

信息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信息能力的综合培养,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基本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方法,还要通过信息理论的指导,使他们能自主地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和传播信息。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阶段,要设置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变化而修改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获取、评价和存储利用等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信息素质教育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新洁,创新人才培养与信息素质教育,《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32、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人才开发》,2005.93、蔡耘、张耀先、雷耀新,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人才开发》,2004.114、姜传菊,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5、李华奇,论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情报科学》,2002.96、辛玉亮,试论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

教育版)》,2001.17、韩清,信息素养是高校创新人才整体素质的重要层面,《新疆大学学报(理工

版)》,2001.28、王征清,信息素养与创新教育,《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69、王立男、王严力,信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0、刘育,信息素质与创新人才能力培养刍议,《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3

论语文教育中的四大关系 篇5

一、语言与言语 语文的本意是什么?有人说是语言文字,有人说是语言文学,有人说是语言文章,有人说是语言文化,其 实都带有片面性。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按照叶老的意 见,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简言之,语文就是语言。然而,这里的语言,不论口头的和书面的,实际上都既包含着语言知识和规律,又包含着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就是口头和书 面的“语言”和“言语”。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和规则,还包含着按照这一语言规则所进行的言语活 动及其所形成的言语作品。这样看来,区别语文当中的语言和言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什么是语言?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具有一定规则的完整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全民性的交际 工具,例如汉语、英语、俄语、日语等等。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构成的,构成语言的那套词汇和语法 是社会集体意志决定的,任何人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运用现实生活中那套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规则 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符号系统,才能为社会所接受。什么是言语?言语是人们对那套约定俗成的语文符号系统的掌握和运用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结果,包括 听说读写的活动和成果。语言和言语虽有质的区别,但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且互为前提,互为因果。首先,语言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都必须从言语中汲取新的要素才能 不断发展。同时,言语也离不开语言。任何个体只有借助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才能正确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情感,并借此接受别人言语活动的影响。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语言行为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 质,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共性,它指的是“语言”;对它的研究,属于社会心理方面。另一部分具有个别 性,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它指的是“言语”;对它的研究,则属于物理、生理与个人心理方面。由此可见,语 文,不但包含了语言,更包含了言语。语文教育的本意是什么?任何民族,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本民族的母语课程,究其本 意,都是为了让下一代热爱并掌握祖国语文,即热爱并掌握母语,包括母语的知识系统——语言,和母语的实 际运用——言语,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则是提高下一代的言语能力。显而易见,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要让 学生在言语训练中把握语言规律,从而发展他们做人所必需的言语能力。其过程应当是:言语——语言——言 语。这就是说,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他人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中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形成学生自己做人 须臾不能离开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这是母语学习的基本模式。[!--empirenews.page--] 那么,在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哪个重要?我的回答是两句话,一是两者都重要,二是言语更重要。首先,我们说,两者都重要。语言是规则,言语是行为,行为离不开规则,规则又是为行为服务的;语言 侧重于知识,言语侧重于能力,能力离不开知识作基础,知识又要以能力为目标。一个人要提高言语能力,就需要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语言知识。逻辑解决言语对不对的问题,语法解决言语通不通的问题,修辞解决言语好不好的问题。有人以为自己有了点小小的言语能力,言语上就 可以不出问题了,但如果语言知识不扎实,还是会出问题、闹笑话。有位外国教练率队与中国队赛球,结果是 “中国队胜美国队”。这位教练有一点找汉语反义词的能力,他因为不服气,说要将“胜”改为它的反义词“ 败”,把“中国队胜美国队”变为“中国队败美国队”。当人们说“中国队败美国队”还是中国队胜时,这位 教练大惑不解,说:“你们中国真奇妙,尤其是你们的语言。‘中国队胜美国队’是中国队胜了,‘中国队败 美国队’还是中国队胜了,胜利永远是属于你们中国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教练缺乏古汉语知识,“胜”是及物动词,主语是谁就是谁胜;而“败”却是不及物动词,当它后边带有对象时,则作使动用法。“ 中国队败美国队”就是中国队使美国队失败,这位教练万万没有想到这里用上“胜”或用上“败”意思会是一 样的。这仅仅是小小的一例,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没有语言知识打基础,就谈不上什么言语能力。同时,我们强调,言语能力更重要。一个人学了许多语言知识,却不会听说读写,岂不成为笑话!在语文 教育中,应当说,言语训练是中心任务,语言知识的教学必须为言语训练服务。这里,作为桥梁和纽带的“语 言”,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它理所当然地应当为言语训练服务。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哪个国家在基础教 育阶段专门或主要地教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体系,而不以言语训练为己任。任何国家的语文教育都是通过言语活 动来学习母语的,而不是先抽象地学习母语的语言系统及其语法规则,然后再进行言语活动。所以,在基础教 育阶段,语文教育必须牢牢把握言语训练这个中心,绝不能一味地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而忽视了言语训练,也不 应让语言知识教学代替了言语训练。有人发出“淡化语法”之类的呼吁,还有人提出“会考全面考核,高考作 文为主”的建议,其用意恐怕都在于强调言语能力的训练,都在于要求我们认清语文和语文教育的本意,把母 语的言语训练放在核心的位置上。我们还要指出,言语有科学(逻辑)的言语和艺术(文学)的言语之分。科学的言语讲究概念、判断和推 理,用来下定义、定理和定律,它较多地涉及逻辑的领域。而艺术(文学)的言语把典型性、形象性、生动性 作为最基本的特征,以美感作为价值判断。艺术言语有一定的客观模糊性和主观意会性,不少文学作品中的言 语所表示的概念内涵不确切,外延不明显,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对同一语句作出不同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它给读者留下较大的主观情感运动的余地,有利 于提高审美价值。但是,这种言语对于从事现代社会的具体工作却并不是处处有利的。现代科技需要真实而准 确的信息,言语如果不能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和表达信息,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代社会中非艺术类的言语要 有准确性,所代表的概念要确切,所表达的意义要精当,要有严格的客观规定性,不能有模糊不清的主观意会 性。试想,用概念模糊的艺术言语怎么能写出规范的现代科技论文?用意义不明的文字怎么能制订严密周祥的 法律条文?用可以随意解释的语句怎么订立合同,从事国内国际的商贸活动?怎么办?这就要教给学生不同言 语、不同语体、不同文体的语言知识,掌握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empirenews.page--] 我们的结论是:在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都重要,但重点却在于言语训练,语言教学要为言语训练服务 ;科学的言语和艺术的言语应当两者兼顾。你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吗?你就应当以言语训练为重点。

二、内容与形式 我们主张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有机统一,并以言重点。若问在语文教育中言语内容的把握和言语形式的 把握哪个重要?也是两句话,一是两者都重要,二是形式更重要。首先,两者都重要。这是因为任何言语活动或言语作品,无论口头的或书面的,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人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言语也同样,言语内容决定言语形式,言语形式为言语内容服 务;言语内容离不开言语形式,言语形式也离不开言语内容。这就是人们平时常说的“文道统一”:言语内容 就是道,言语形式就是文,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因此,古人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可见没有无内 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两者缺一不可,都很重要。大家知道,所有的言语作品都是文道统一体,不说一篇篇的文章,一席席的讲话,就连一个人的名字也不 例外。鲁迅笔名有156个,但其中有个“晏敖”的笔名,一段时间许多人都不明白其含义。后来对照鲁迅的经历,才知道里面蕴含着特定的意思。1922年8月,鲁迅被二弟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从北京八道湾胡同的家里 赶了出来,他十分气愤,为隐射此事,就特地用含有“日、宀(家字头)、女”的“晏”和《说文解字》中释 为“出放”的“敖”作为笔名,意思就是“我是被家里的那个日本女人赶出来的”!可见这“晏敖”也是一个 文道统一体。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说到底,是人的社会活动方释情感品行的表现形式,它直接反映人的素质。“言为 心声”、“文如其人”,其意义无不昭示着言语对于人的素质的价值。在体现人素质的言语活动或言语作品中,言语的形式和内容指的是什么?言语的形式,就是人的言语的声音系统和形态结构;言语的内容,简言之,就是言语的人文内涵,即言语所包含的德育、智育、美育内容,人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文化修养。教会学 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祖国的语文去认识和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正因 为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形式与内容,即文与道,总是相互交织,有机统一 在一起的。因此,言语训练的过程,必须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统一的过程,而语文素质教育追求的正是言语内容 和言语形式的统一。语文教育是母语、民族通用语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正是语文 素质教育规律的反映。素质教育追求全面发展,语文教育就不应割裂了内容和形式的联系。其实,一切言语形 式都离不开德育、智育、美育的言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切言语的音和形的外在形式与德、智、美育的人 文内容都应当紧密相联,避免人为的割裂。为此,大纲强调,“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可见言语训练的过程不光是言语形式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应当是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的过程,是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统一的过程。[!--empirenews.page--] 然而,在语文教育中,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却是可以被人为地生硬分割的。例如,有的教师认为,凡文章 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学习言语形式,自然也就进行了言语内容的教育,因而常常有意无意地撇开言语作 品蕴含的丰富内容,就事论事地进行言语形式的训练,实用主义地大搞“题海战术”,进行“大运动量训练”,致使学生身心畸形发展;有的教师则片面强调言语内容的教育,因而常常撇开言语形式的学习而进行牵强附 会的空洞说教,或不厌其烦地阐述微言大义。这些倾向都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规律格格不入。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语文教育中自觉地把言语形式的训练与言语内容的教育,包括语文德育、语文智育 和语文美育结合在一起;在言语形式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对言语内容的领悟,无形之中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这是指导思想,也是一种艺术。那么,内容和形式哪个更重要?我们说,在语文教育中,言语形式更重要。我们要求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并不是两者等量齐观的结合,并非平分秋色,而应有主从之别。在言语训练中,必须坚持以言语形式为重点。这是因为,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从形式理解内容,进而把握形式的过程:形式——内容——形式。这其实就是大 纲所说的“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过程,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 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将言语 内容和言语形式统一起来,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从而提高运用言语形式表达言语内容的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按照人生的需要自如地运用言语形式的本领。在学校教育中,许多学科的教学任务就在于内容本身,掌握了内容也就掌握了这门学科。学代数,就是学习代数这门学科的内容本身;学物理,就是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内容本身。但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而言,进行言语训练,需要解决的却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因而言语形式的价值就显得 特别重要。在语文教育中,掌握内容是为学习如何运用言语形式服务的,因此它需要立足于言语形式,按言语 形式的学习来排列学习进程。让学生在领会一篇篇课文内容的同时,把握这些课文的形式。学习苏轼的《教战 守策》,当然要了解内容,但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如何教战守,而在于学习论证的形式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 可以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以形式为主,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我们的结论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都重要,但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读写听说的言语形式,理解内容主 要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形式,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你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吗?就应当在言语形式与 言语内容统一的过程中,以言语形式的训练为重点。

三、思维与语感 我们认为,语文教育既要重视语感训练,又要将语感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言语 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越来越聪明。那么,在语文教育中,思维与语感哪个重要?也是两句话,一是两者都重要,二是语感更重要。[!--empirenews.page--] 首先,两者都重要,因为语感与思维训练具有客观同步性。这种同步性,主要表现在语言与思维的互相依 存性。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不能分离。一个正常的人,在一般情况下,其思维活 动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人类思维的成果也得依靠语言的帮助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语言 的发展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通过与思维的联系才能表示客观事物,从而成为交际的工具。语言如果不与思维 相联系,就谈不上交流思想,也就无法担负起交际的任务。尽管语言与思维两者不能等同,但它们之间却有着 一定的对应关系。概念的语言形式基本上是词和词组;判断的语言形式总是单句和复句,例如理解和运用假设 关系的复句往往涉及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理解和运用条件关系的复句往往涉及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推理则 与复句和句群相对应。而语法则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成果,是人类思维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的指标”。语 言和思维这种统一的、求我们将语感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语感与思维具有同步性,这是客观存在;其实在主观上,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感训练,也需要思维活动的主 动参与。诚然,读写听说等言语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语感训练,缺乏语感训练就很难形成言语能力;但同时,言 语能力的形成又离不开思维活动的参与,思维迟钝、智力低下是很难提高言语能力的。语感能力的强弱,其发 展过程中呈现的高低不同的层次,分水岭就在于思维。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异常纷繁复杂,而人的感知觉却只 能反映表面现象,单纯的一般的语感毕竟是肤浅的。要具有准确而高级的语感,就必须同时运用思维。儿童入 学之前,由于思维能力低下,他们在日常的口头言语交际中自然形成的语感,只是一些言语的感性经验,属于 较低层次。入学以后,他们除继续学习口头语外,开始学习书面言语,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掌握了一定 的语法规则及其他知识,并用之于听说读写实践,这样就逐渐获得了言语的理性经验,语感也就进到了较高的 发展水平。可见思维的参与对语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1920年10月,美国的传教士辛格夫妇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200公里的深山老岭发现了两个狼孩,大的约六七 岁,小的只有一二岁。他们把这两个狼孩送到了米德拉波孤儿院。可是这两个狼孩带着狼的生活习性,智力低 下,大的狼孩四年才学会了六个单词因此有人说她们还不如鹦鹉和猎犬。相反,1973年,在印度尼西亚的深山老岭里发现了一个叫横井庄一的日本兵,他是1945年日本投降时逃进 山岭的,28年过去了,人们猜测他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不料仅仅81天,他就完全适应了当 代人的生活,因为第81天,他结婚了。谁愿意跟一个白痴结婚呢?可见他在不到80天的时间里就已经恢复了正 常的生活。为什么狼孩四年只学会六个单词,而横井庄一81天就完全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认为,这 里面语言在智力的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两个狼孩在离开人类社会时,还没有掌握人类的语言,可以说已经 错过了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她们无法进行人类的思维;而横井庄一在进入深山老岭前就已经掌握了当 时的民族语言,这就使他能够在28年中依靠语言进行思维,依靠语言保持记忆,依靠语言过精神生活。回到人 类社会以后,只要补上当代社会的一些新鲜信息,包括一些新鲜的词汇,马上就能适应。可见语言对思维的发 展起了极大的作用。[!--empirenews.page--] 进行语文教育要重视开发智力,训练思维;进行思维训练也要充分利用语文。不说别的,光汉字就是一个 智慧的宝库。美国流行两句话,一句是“钞票装在犹太人口袋里”,另一句是“智慧装在华人脑袋里”。他们 说华人之所以聪明,尽管有多种原因,诸如勤奋、想象力丰富(“千里眼”、“顺风耳”)、具有群体合作意 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华人从小学的是汉字。汉字在利用形象思维上具有极大的优越性,1989年开始,四川万县、上海、杭州、金华以及海南等地一些 学校都在利用汉字形象化的特点,搞“汉字注音,及早读写”的实验。四川万县一个学校第一学期教学生学32 1个汉字,第二学期学到1193个,孩子入学一年,即能写200-300字的作文;第三学期开始,才用两周时间学拼 音,增加识字量,效果很好。另如四川井研县依靠“字族文”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个县的3000多名小学生,学到二年时就能掌握2498个常用汉字,提前四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识字量。这种 方法充分利用了汉字的构字规律,采用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的手法,将识字与思维训练密切结合起 来,因而取得了成功。可见包括汉字在内的言语学习离不开思维活动。语文教育在强调语感训练的同时,必须 重视语感训练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语感与思维活动的客观同步性还表现在语感不光是对于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也不光是对言语(包括口 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而且又是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 过程。就组成要素说,语感由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等构成。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等准 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色彩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一个人 在听话时,如能通过快速的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比较准确地把握对方言语的要点,体会到言语中蕴含的感 情,甚至能听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话中之话和“潜台词”,这就说明他有较强的语感。阅读一篇文章,如 能灵敏地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意思和感情基调,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而领会文章的意境,这也说明具有很强 的语感。同样,说话与写作也有语感强弱之别。可见,从客观上说,语感过程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感受过程,而是与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过程。为此,必须在语感训练中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尤其不能忽视了思维训练。一味的读写和听说,如果缺乏 思维的参与,语感训练将事倍功半;相反,在语感训练中加大思维训练的渗透力,语感训练将事半功倍,学生 的语感过程就能摆脱纯感性的模糊状态和狭隘经验的低级水平,语感能力将因理性经验和认识的参与而越来越 强。但是,在语文教育中,必须强调,语感训练更重要。如果说思维训练是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的话,那么,语感训练则是语文教育的特殊任务。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语感正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事实证明,只有在言 语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觉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没有生动、具体的语感,是很难发展语文能 力的。培养和追求语感是一切母语学习的途径,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它关系着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 率。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而不是专门的思维训练课。因而,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以语感训练为出发点,通过 与思维训练的结合,培养起学生优良的语感。它的机制应是:语感——思维——语感。[!--empirenews.page--] 我们的结论是:在言语训练中,思维和语感都重要,但重点在于语感训练,思维训练要为语感训练服务。

电脑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6

电脑教育在素质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素质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外,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脑教育在其间担负着什么作用呢?

电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电脑文化,提高学生素质,使电脑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成为广大学生知识、能力及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三大部分:

⑴基础知识 :包括信息学的基础知识、电脑的发展史和软硬件知识等。

⑵相关软件的应用: 包括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等。

⑶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语言。由此而及的电脑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观察能力: 能正确认知电脑设备的各部分及其结构特点的能力。

⑵记忆能力: 准确记住并再现电脑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的能力。

⑶操作能力: 十分熟练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电脑上机实践能力。

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最终归结为思维品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一切都不及程序设计所体现的有别于常规思维的创造性和成就感,之所以说程序设计有别于常规思维,是由于在程序设计中大量摒弃了以往数学教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比如在累加程序和大量的赋值语句中使用了 S=S + 1 这一数学中无法成立的式子,以及经常使用的分治策略、最优策略和穷举策略都打破了以往的数学常规,极具新鲜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就是抽象思维。电脑教学中的程序设计就是以抽象为基础的,要解决程序设计问题,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然后再用电脑语言描述出来,将这个一般性的规律描述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比如在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中往往是从 1 、 2 、

[1] [2] [3]

论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7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历史梳理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相应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亦是如此。因此, 在探讨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间的关系时, 必须“溯本清源”, 才能有助于真正梳理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

现代大学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 当时由于农业社会对科学技术依赖性较低, 科学知识尚未从教育体系中单独脱离开来, 因此, 并不存在所谓的专业教育。17、18世纪在欧洲爆发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 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导致了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知识的日趋专精, 技术的更新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分工的加快, 从而也使得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专业教育正是基于内在的学科体系发展完备和外在的社会需求增加的综合影响下, 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尽管专业教育从出现的一开始, 就一直饱受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不断批评, 但是, 时至今天, 专业教育仍然是各国高校普遍采用并延伸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起源于1919年美国开展的业余商业活动。1947年,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率先将新创业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引入到大学课程中。然而“在随后的1945-1970的20多年里, 美国处于大工业时代, 经济高速增长, 大公司繁荣发展, 而小公司不断减少, 创业教育缺乏成长的土壤”, 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美国遭遇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通货膨胀率突出、工人大量失业、一些大的工厂和企业也纷纷倒闭, 与此相反的是, “出现了大量新成长的中小企业却创造了美国经济中81.5%的就业机会”。于是, 在这场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所掀起的创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下, 以美国等为首的世界各国政府及高校开始反思传统的专业教育, 纷纷采取相应措施, 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世界范围内的创业教育迅速发展。

在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 人们意识到“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独立创业的技能, 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确实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如果将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仅仅定位于操作层面, 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缺乏对创业基础素质的培养和铺垫, 单纯的创业技能培训很难导致创业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表层的理解可能忽视高校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为崇高的时代使命”。于是, 创业教育的内涵从最初的创业技能培训逐渐丰富为涵盖创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逐渐走向了系统化、理论化、普及化的成熟发展阶段。

透过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看出, 两者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 虽然产生前后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 但作为两种教育理念, 两者都是“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 也是对社会需求回应的必然”。因此, 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样, 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 也是一种教育模式, 这是探讨两者关系的逻辑起点。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逻辑分析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也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因此在分析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间的关系时, 需要明确两者的概念。

所谓专业教育, “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的专门教育,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 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 但是“创业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创业技能培训, 而是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观点, 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一) 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载体

专业教育是按照学科门类或技术领域划分的, 重在传授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从而培养成为该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现代大学自18世纪诞生以来, 实施专业教育就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尽管专业教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 但是人们至今尚无法找出比专业教育更科学、更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依托和形式而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作用和地位, 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决定着社会的职业分工, 而且无形中引导着社会需求和高等院校内部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评价等。因此, “只有将创业教育的开展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始终, 并不断地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创业教育的开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 创业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唤醒、激发个体内在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尽管人的创造性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可以直接通过教授获得, 但是“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授”, 却有助于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虽然“创业教育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比尔·盖茨或乔布斯, 但却可以教给他们成为一个成功创业者所必需的技巧与技能”。而这种技巧与技能的提升恰恰需要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因此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载体, 为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基础和具体开展的学科平台。

(二) 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 知识的经济效应越来越突出, 社会发展极其需要基础扎实、文理兼通、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但大多数高校因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培养模式, 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的联系被隔断, 知识结构与视野严重受限, 传统的专业化教育制约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过度专业化的管理体制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这种矛盾冲突导致的表现形式就是“人才结构单一, 学生思想僵化、大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较弱, 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因此, 创新是专业教育深化改革所应追求的价值之一, 而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创新, 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恰恰可以解决上述冲突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也证明, “创业教育在处理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关系, 避免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倾向和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相融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 创业教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实践应用等方面的了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专业课的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益补充, 也应是专业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由此可见,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紧密结合、相互融通、彼此渗透的整体, 不是相互割裂、毫无关联的孤立个体。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载体, 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发展趋势。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缺少了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必将索然无味。创业教育只有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 与专业教育形成有机联系, 依托专业教育为载体才能顺利开展, 才能取得实效。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途径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决定了二者可以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如果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在学科教育中明确定位, 而且能反过来塑造专业教学, 那么创业教育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而实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 需要在课程渗透、教师影响、机构协调、政企体系支撑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 课程渗透

课程体系的改革, 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因此, 以专业教育为依托, 构建跨学科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是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有效形式。一般而言, 课程渗透应至少包括课程设置原则和课程类型两个方面。

创业教育课程在设置时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注重创新性, 应从社会需求出发, 将创业教育所应包含的关于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等要素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外实践、课程评价等每一个环节中。二是注重渗透性, 应从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构成出发, 淡化现有的学科界限, 整合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并在内容编排上注重各学科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 从而为拓宽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奠定扎实的基础。三是注重本土性,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实际出发, 因校制宜, 逐步建立学科门类丰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依据创业教育的功能、特点, 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应主要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修课程是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 培养的是学生从事创新和创造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应包括培养创业教育所需的各种能力、素质和意识的知识, 涉及经济、管理、心理、投资分析、创业构思、融资、法律、创业实训等方面, 其所包含的知识应具有专业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为学生提供创业所必需的理论基础;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选择性学习的课程, 其所包含的知识应具有广泛性和通识性, 其目的是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 有助于学生形成平稳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的知识结构。学科课程, 要结合各个专业的特殊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将创业教育与各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旨在为大学生基于个人的知识背景探索适合自身的创业之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能力, 偏向于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结合, 课程内容应包括投资策略、营销手段、创新技巧、创业管理、案例实训等方面, 课程形式可通过参加论坛讲座、参与社团协会、参观企业、聆听企业家报告、参与市场调查、撰写创业方案、投身创业计划大赛和模拟经营等综合实践活动来开展。

(二) 教师影响

教师是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的“活”的教育要素, 也是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关键因素。“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类型单一, 绝大多数教师都属于学历型、科研型, 创新创业素质较为缺乏, 这给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带来很大局限。”因此, 培养和开发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成了当务之急。一方面应在校内选拔各学科的优秀教师、整合学校各类优质资源, 集体协作地对大学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开门办学, 遴选或聘请校外的企业家、具有创业经历和创新能力的社会精英担任活动实践导师, 指导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 教师的影响可以通过编制课程教材、直接讲课、指导产学研一体化、创设情境体验等方式来实现。

在编制课程教材时, 要针对创业教育的不同阶段和学生不同需求的特殊性, 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 既要注重内容的通识性、基础性, 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还要注重内容和内容之间的衔接性以及与实践应用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教师分班、分小组教学, 针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采取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和虚拟体验式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应用、创业高峰体验、模拟企业管理等形式, 将创业教育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探索带入到学生的课堂中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作好准备;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 每一小组的同学均应配备由学科专家、创业家和社会精英三方组成的指导小组, 贯穿指导学生从创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创业研究、知识应用、实践操作的整个过程;在情境体验中, 企业家和社会精英可以将亲身经历或身边的实例, 甚至当前遇到的困惑, 通过现身说教和创设情境的方式, “亲述其成败得失, 让学生分享其成功的喜悦与挫折的悲伤, 思考其跌宕起伏的缘由”, 让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过企业家和社会精英在课堂中的示范作用, 使学生在犹如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融合”的魅力。

(三) 机构协调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 仅仅靠大学的某一个部门是很困难的。”纵观创业教育开展较为成熟的美英等国的高校, 均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研究中心或者委员会来具体协调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我国教育部在2010年4月成立了全国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标志着我国已将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这无疑给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对接教育部的相应工作和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各高校理应成立创业教育的机构或委员会, 来全面协调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各院校的创新教育机构或委员会, 应旨在对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工作进行研究、论证、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机构的组成部门由学校自行组建, 应包括商科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发展规划处、财务处和科研处等部门, 下设实体的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应事宜;委员会需要由校领导、学科专家、资深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家、企业家、创业家和社会精英等共同组成, 下设秘书处具体负责相应事宜。创业教育机构和委员会的具体职责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重点搭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交流平台, 具体指导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二是要做好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等工作;三是要做好对学生的组织选拔、遴选培养和具体评价工作;四是要做好实施融合所需资金的募集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五是要做好师资选聘和考核工作;六是要做好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工作;七是做好创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八是要做好师资培训、经验交流以及宣传推广工作。

(四) 政企体系支撑

在美国, 创业教育之所以与专业教育结合得如此紧密, 与完善的社会化支持体系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全力支持, 需要财政、税收、制度甚至人事的统筹安排。因此, 应当构建一个系统的政企支撑体系, 并明确体系内相应组成要素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效。因此, 当务之急, 国家层面除了制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性文件之外, 还应该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制度和政策倾斜制度, 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对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关注;鼓励高等院校和地区以及当地商业支持伙伴之间的密切联系;对部分创业教育开展成效显著的高等院校给予一定的办学自主权, 鼓励高等院校探索尝试创业教育专业学位和选辅修第二学位, 鼓励大学在学科课程中加强创业技能的合作培养, 积极引导高等院校采取灵活的学籍管理措施, 如鼓励学生创业、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等。同时, 要通过各类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积极意义, 宣传报道创业成功学生的先进事迹, 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企业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也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最终受益者。因此, 企业在具体融合过程中的作用将会更加凸显。企业应提高认识、转变思路、主动出击, 充分发挥在资金、实践性师资、实践性生产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自觉将员工选拔和培养的端口前移至学校;与高校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开展创业教育的相关教学工作;主动开放生产车间和实验基地, 为学生提供全真环境的实践平台和实战场地;强化校企合作模式, 建设好大学生创业园和企业乳化基地, 促使创业教育的科技成果和商业方案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产生经济效益;积极为学生提供从事创业教育的经费支持, 主动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创业风险的指导工作。

论小学数学教育与师生的关系 篇8

【关键词】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老师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老师们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一、数学教学与师生关系和谐是成功前提

(1)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活动,是老师们教与学生学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学生密切配合。要使学生心情舒畅,乐意与老师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处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换言之,如果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学生把老师作为自己知心朋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心情舒畅,乐意与老师配合,乐意接受老师们教育。搞好数学教学必须从建立良好,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入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首先要求老师们本身要为人师表,要敢干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朋友。其次老师们要像父母好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家访机会加强同学生联系,使其信任、尊重老师们,从而促进数学教学成功。

(2)语言是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工具,因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对学生的心理情绪有着直接影响。一番幽默的演说,一段风趣的故事都可以使人开怀大笑。反之,枯燥无味,颠三倒四的讲话听起来会使人厌烦和精神疲倦。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快,学得有味,执教者首先要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艺术首先是语言的准确、简洁和有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幽默和风趣。不少有经验的老师们可以将一件很平常的事讲得有声有色。数学游戏是儿童喜爱娱乐活动,将数学游戏引课堂既可增加乐趣,使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但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内容,选用与教学内容有关游戏活动。

(3)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在课堂上,师生间和学生间在这平等的基础上,对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信息进行多种多样的动态的对话交流,实现真正意义的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在这个对话互动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命的历程,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师生成为真诚的合作伙伴和诚实的朋友。当课堂上拥有一个情感、思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民主和谐和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时,师生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互动、平等对话便开始了。

二、老师们上课要接近生活,这样有利于师生关系

(1)同一堂课,不同的老师们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老师们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老师们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应从学生熟悉生活情境和感兴趣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数学知识。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生动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中小学教育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使其长期闷闷不乐的一个主要因素。

(2)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希望自己被班集体接纳认可,并在集体中表现出来对别人的影响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他会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他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参加集体活动,争取在活动中不断有出色的表现。 数学课堂中满足儿童这种心理较好的方式是倡导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以生活中的显浅例子来说明,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思考。所以我们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在课前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创设应用情境。课前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并通过社会调查和数据收集,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问题的初步印象,为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利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三、教师和教学方法

(1)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老师们在搞好师生关系的同时,老师们选择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注意体现如下四个原则:启发性原则、生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生动性原则是指方法要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则是指方法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方法要处理好全体和个别的关系。

(2)数学教材呈现给小学生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数学模型,老师们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师生关系从而也就非常和谐。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老师们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内容、不同课型,教法就不同。现在,有些地方的小学数学教师也已经开始试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仍有一些教师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认识不够,或者虽然有了一些认识,却缺少办法。

上一篇:农业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旅行社合伙协议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