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管理规定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业管理规定(精选8篇)

作业管理规定 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以下简称发电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引用文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549号令)

(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0号令)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0号)

(五)《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电监会6号令)

(六)《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电监会15号令)

(七)《特种作业名录》(国家安监总局2006)

(八)《火力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评价标准》(神华集团)

(九)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明确了特种作业的范围、种类以及从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范畴,对特种作业岗位与人员的资质的确认、1 培训管理、档案管理、资格证书管理、健康管理等有关要求,指导和规范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等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作业范围”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指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厂内机动车辆驾驶;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电梯维护、操作;潜水作业等。(详见附件)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从事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爆破作业;潜水作业等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

本规定所称“特种(设备)作业证”是指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由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部门或机构颁发的资质证明证件。其中《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考核发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考核发证。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发电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 生产技术部是发电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的归口部门,主要职责:

(一)按照本规定的规定及要求,负责制订和完善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实施细则;

(二)负责对发电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六条 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取证、换证工作,保存证件原件;

(二)建立发电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第七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负责完成培训任务,取得相应资格,持证上岗。

第三章 管理内容及要求

第八条 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未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之前,不能从事该工种的作业。

第九条 人力资源部应根据本规定,确认所涉及的特种作业的范围、种类以及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并根据特种作业岗位与人员对其所接受的培训情况进行核实,确认是否符合国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质的相关规定要求。

第十条 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以下的相关培训:

(一)发证机关指定的培训机构培训;

(二)为适应工种的技术更新及证件复审的培训;

(三)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所必需的培训;

(四)安全技能认证培训;

(五)日常安全教育培训。

第十一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档案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人力资源部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历次培训情况、考试考核成绩、所获资格的有效期、培训投入的费用及其他与培训相关的资料。

(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所在的部门、班组也应建立相应的档案,主要记录内部和外部培训的情况及所获资格证书的有效期。

第十二条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六个月以上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安全监察部门确认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三条 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健康管理,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应满足有关要求,不应有岗位禁忌症。

第十四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 2 年进行一次体检,对身体条件差,不适应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调换工作岗位。

第四章 检查与评价

第十五条 生产技术部利用春、秋季安全大检查等各类安全检查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第十六条 人力资源部门与安全监察部门共同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

第十七条 对本规定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安全技术部部,并定期对本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安全技术部部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特种(设备)作业范围

附件

特种(设备)作业范围 电工作业 1.1 高压电工作业 1.2 低压电工作业 1.3 防爆电气作业 1.4 煤矿井下电气作业 2 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2.1 溶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2.2 压力焊作业 2.3 钎焊作业 企业内机动车辆作业 3.1 叉车作业 3.2 工程机械作业

3.3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 3.4 企业内准轨机车驾驶作业 4 高处作业 4.1 登高架设作业

4.2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 5 制冷与空调作业

5.1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 5.2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

6 爆破作业 6.1 岩土爆破作业 6.2 拆除爆破作业 6.3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 7 矿山安全作业

7.1 煤矿通风安全监测监控作业 7.2 煤矿瓦斯检查作业 7.3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 7.4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作业 7.5矿山主提升机操作作业

7.6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绞车操作作业 7.7石油天然气司钻作业 8 矿山应急救护作业 危险化学品装卸、押运作业 9.1燃爆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 9.2燃爆危险化学品押运作业 9.3毒性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 9.4毒性危险化学品押运作业 10 烟花爆竹生产涉药作业 民用爆破器材生产涉药、押运作业 11.1民用爆破器材生产涉药作业 11.2民用爆破器材押运作业

锅炉作业

12.1锅炉运行操作作业 12.2锅炉水处理作业 13 压力容器作业

13.1固定式压力容器运行操作作业 13.2氧舱维护作业 14 起重机械作业

14.1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 14.2起重机械指挥作业 14.3起重机械司索作业 14.4起重机械操作作业 15 电梯作业

15.1电梯安装维修作业 15.2电梯操作作业 16 客运索道作业

16.1客运索道安装维修作业 16.2客运索道运行操作作业 17 大型游乐设施作业

17.1大型游乐设施安装维修作业 17.2大型游乐设施运行操作作业 18 压力管道运行操作作业

作业管理规定 篇2

一、及时明确作业质量管理目标

作业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作业质量管理指标上, 作业质量管理指标主要包括工序一次合格率、油水井一次作业成功率、措施成功率等, 只要能很好地完成这些管理指标, 作业质量也就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工序一次合格率, 用来衡量每一道工序的合格情况, 不同类型的作业方案, 施工工序差别比较大, 如果能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合格, 则作业成功率就有了基本保证。作业队进行油水井作业时, 采油矿都会派出作业监督进行全程跟踪, 监督每一道工序的施工环节, 保证作业方案得到贯彻执行, 提高作业时率, 缩短占井周期。

2.油水井作业一次成功率, 用来衡量油水井每口次作业成功情况, 根据作业后生产周期长短, 细分为30天作业一次成功率、60天作业一次成功率和90天作业一次成功率, 通过延长免修期, 能提高油水井生产时率, 夯实稳产基础, 降低作业工作量, 减少重复作业投入。

3.措施成功率, 也称措施有效率, 用来衡量措施作业的有效和成功情况。由于产量负荷重, 措施选井难得加大, 措施增油效果变差, 措施作业成功率开始走低。为此, 采油厂专门成立措施方案审核领导小组, 对采油单位上报的措施方案多重论证把关, 最后敲定作业施工工序, 并加大现场技术服务支持力度, 完善施工保障体系, 千方百计提高措施成功率。

二、严细分析作业质量管理中主要问题

剖析前两年作业不成功井, 导致作业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工艺技术、现场管理方面的, 也有人员素质和作业配套方面的, 而且还是综合性因素的影响。

1. 技术工艺方面。

因采油厂水平井、侧钻井数量逐渐增多, 而与之相配套的防砂工艺不完善, 砂卡、泵漏的问题井明显上升。并且目前成熟的防砂工艺仅有化学防砂, 下绕等机械防砂的工艺仍处于摸索阶段。同时, 管杆的防偏磨措施仍然以杆柱扶正工艺为主,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杆偏磨问题, 只能在一定程度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要从根本上解决管杆偏磨问题, 还要大力开发和应用无杆采油工艺技术。

2. 现场管理方面。

质量违章现象没有得到全面控制, 依然时有发生。个别作业队偷漏工序、不按设计施工等现象还存在, 现场施工中不使用小滑车、下油管不涂密封脂、井架不正等低老坏现象还比较突出, 职工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还在一定时间内仍旧存在。另外, 采油单位在作业完工井的维护管理上存在着油井采油频繁调参、非正常原因停关井、干线老化穿孔等现象, 严重缩短了生产周期, 造成个别井生产达不到30天。

3. 人员素质方面。

技术力量上, 个别技术员工作时间短, 积累经验少, 业务能力差, 责任心不强, 学习能力不够;操作人员方面, 由于新工人多, 劳务工所占比重大, 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 操作技术不熟练, 致使整体操作素质下降, 制约了作业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 其他方面。

入井液清洁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目前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在入井液运输上存在罐车内部不清洁, 回收废液与运送车辆交替使用, 造成送井的入井液混合了罐车内的油泥沙, 污染了入井液清洁;二是当前入井液在使用上是循环重复使用, 在经过冲砂、洗井等工序施工结束后, 入井液内混入了大量悬浮油泥沙, 造成入井液的再次污染。因成本控制原因, 造成管杆配套供应不及时、新旧管杆混用、超期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严格落实提高作业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1. 强化方案把关, 提高方案符合率。

把作业井的方案运行进行提前布置, 超前运作, 组织作业大队参与承包区块采油矿对油水井组织的方案讨论, 结合讨论结果形成该井的预方案。在采油厂领导小组进行方案的二次论证时, 作业大队技术人员根据预方案内容, 结合自身的技术攻关能力和作业工作量现状, 对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使方案更加科学、有效, 避免方案在下达后因技术原因重新提交变更申请, 缩短作业队等靠时间, 提高工作时效。严格执行设计施工, 做到运行到位, 监督到位, 杜绝无设计施工和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 当油水井井况出现与方案要求不符时, 积极根据现场解剖情况及时提出方案修正, 重新编制施工设计, 提高方案的符合率, 最大化的提高油水井的产能。

2. 严格工序质量把关, 提高工序一次合格率。

提高工序质量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做好技术交底, 使参与作业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施工工序特点、方案要求、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要求作业大队建立多层次技术交底管理模式, 即大队向小队, 小队向班组进行不同层次的技术交底。积极组织在参与施工的不同层次的人员范围内, 进行不同内容重点和技术深度的技术交底, 特别是对于重点井、重点工序、特殊工序和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等方面, 在技术交底时做到内容全面、重点明确。具体做法是协调作业大队技术管理部门向作业小队进行施工方案实施技术交底, 根据地质方案要求, 将施工井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施工方法、关键性的施工技术措施及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新工艺和新工具的应用以及施工质量标准进行全面交底, 使作业小队明确自己的质量职责, 把握施工中工序的施工质量。作业小队对施工班组进行设计实施过程技术交底。侧重交待清楚每一个作业班组负责施工的工序的具体技术要求和采用的施工工艺标准及施工方法, 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标准以及施工过程经常性的质量通病的预防办法及其注意事项。通过层层的技术交底, 使作业施工井的每一道工序在执行过程中, 由点到线到面, 从工序执行的根源上减少失误, 提高工序的一次合格率。

3. 加强技术指导, 做好工序预警管理。

要求作业大队技术管理部门积极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并对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提炼, 形成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以后的作业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同类问题, 可参照此方案快速有效的解决施工难题, 达到提高工作时效和工序一次合格率的要求。对基层作业小队出现的返工工序、不成功工序, 进行认真分析, 找出影响工序不成功的因素, 总结提炼出预防措施, 对此类施工工序进行预警, 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

4. 加强双向监督, 促进质量管理上水平。

不断健全作业质量监督体系, 建立完善以作业大队、作业小队队、作业班组为主, 采油矿、采油队质量监督为辅的质量管理网络, 重点加大两个作业大队内部内控的监督, 实施作业质量“四检制”, 即队检、专检、班检和互检, 形成作业大队、作业小队、作业班组三级质量动态管理机制, 有针对性的治理现场中存在突出问题, 严格考核, 落实责任人, 从源头上根治质量管理工作中“低老坏”现象。同时, 发挥采油监督作为辅助的质量监控职能, 对不成功井、重复工序, 通过分析质量监督报告, 多方位、多角度查找原因, 吸取教训, 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促进作业质量管理的进一步提高。

5. 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力度, 提升技术素质。

加强技术干部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培训工作, 改善作业小队技术干部的互补性, 提高技术干部整体业务素质。推行《技术员量化考核办法》, 对技术工作开展年度评比, 鼓励竞争, 实施奖惩, 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感, 提高技术员的学习能力。在班组建设方面, 结合作业运行的新形势, 强化班组长的选拔任用和培训学习, 积极探索班组长岗位的角色定位和激励机制, 发挥班组长的教育引导和“传帮带”作用。加强全员素质培训, 在做好内部职工培训的基础上, 分层次、分岗位、分阶段地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培训, 以岗位练兵为主导, 进一步推行灵活有效的培训模式, 实现岗位操作与学习培训的有机结合。同时, 通过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不断推动人力资源工作取得新进展;完善科技立项责任制,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工艺、新技术做好专题培训, 不断提高作业队伍整体技术水平。

6.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强化作业质量管理。

建立作业大队、采油矿作业质量联席分析会议制度, 通过增加横向交流, 建立起质量共管、信息互通、监督互补的质量管理机制, 对作业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 从作业施工的准备工作到最后的试抽交井都要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监督。

7. 加大质量考核, 提升管理责任。

紧紧围绕原油生产中心任务, 以联责区块原油产量完成为目标, 进一步深化联产联责考核机制, 突出产量、质量考核重点, 发挥好经营考核导向作用。在经营考核上加大质量指标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 加大对责任问题不成功井和工序返工的考核力度, 杜绝作业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低老坏”现象。同时, 增加对一线作业队主材损耗率的考核, 在提高工序一次合格率的基础上, 有效降低采油厂的主材成本投入。并且, 健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进一步完善《作业质量管理细则》、《单井质量责任人负责制》等规章制度。积极前移论证采油作业措施方案的制定, 建立施工有效率统计台账, 加强对施工有效率的评估;抓好施工井的方案论证、设计把关、工序优化工作, 强化制度落实, 加强现场检查督导。

四、强化作业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

核电大型模块吊装作业管理 篇3

关键词:核电建设吊装程序模块吊装

1大型模块定义

重量大于100t,并且吊装高度高于+30m(含+30m),外形尺寸长大于12m、宽和高大于3.0m的模块。AP1000核电两类代表性模块如下图1,图2。

由于AP1000大型模块重量重、体积大,对吊机的起升高度和回转半径等参数要求较高。为满足大型模块的吊装要求,海阳核电采用目前世界上起重能力最大的德国demag3200T履带吊车对大型模块进行吊装作业。

2吊装方案策划与管理

(1)大型模块吊装工作的具体实施由承包商自行组织,吊耳与吊梁型式的设计、吊耳位置、防变形加固方案由核岛设计方提供设计初步方案,再有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详图设计,管理单位进行审核和批准,并组织现场的吊耳载荷试验及吊索具检查。

模块由制造单位在现场组装移交给管理单位,管理单位移交给安装承包商进行吊耳的焊接及最终吊装就位。

承包商根据管理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大型模块吊装方案,报管理单位及监理审核,在吊装方案实施过程中组织各方联合检查。

(2)方案审核程序:施工单位编制完成:组织专家评审通过;报管理单位和监理审查批准发布后实施。

3大型模块的吊装过程管理

3.1先决条件准备

3.1.1技术准备

(1)承包商根据吊装作业的模块参数和作业情况检查,确定作业方案。

(2)起重机选型时,起重机的负载率不得大于85%。这里吊装机械指3200t、400t、320t、120t、100t等履带吊车、汽车吊、塔吊,每台起重机械有固定的操作人员。

(3)吊车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起重机合格证、操作人员操作证、各台吊机起重性能表都必须放在相应吊机的操作室内。

(4)吊装平衡梁是用于模块吊装的专用吊具,并保护模块结构安全。选用的平衡梁应保证吊装时模块不会产生变形,并便于现场作业。不管是自制或购买的平衡梁或其他辅助吊具(框架等)都必须通过管理单位和监理的审验,方可使用。模块平衡梁如果是委托设计,应提供设计图纸及相关计算书,以及合格证和负荷试验证书。

(5)模块吊装技术交底卡已编制完成,并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阐明模块吊装的步骤、难点、注意事项以及解决的办法、技术标准、危险源及安全要求,并保存有记录文件。

(6)方案中附模块吊装平面和立面布置图、载荷汁算、索具连接详图等。

3.1.2人员准备

操作人员按工作指令进入现场,在确保安全条件下,进行作业。所有参与吊装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岗前培训,起重操作、起重指挥、司索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须经管理单位相关部门审查通过。

3.1.3工机具准备

(1)根据模块的重量、外形尺寸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吊具。

(2)吊装机械必须具有特检所颁发的检验合格报告,并且在有效期内。

3.1.4场地准备

作业现场应满足吊机吊装的条件,如吊装区域作业空间等。汽车式、履带式起重机行走道路及吊装作业区域地基承载力需满足要求。对于流动式吊车临时使用的吊装场地的地基要確保坚固可靠,回填、松软、表面冻结的场地要严格甄别,采取可靠措施。吊装现场的高空与地面障碍物均己清理完毕,所有无关人员已撤离;并在吊装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3.2吊装施工程序

3.2.1施工机具进场

按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施工机具进行检查,经检验合格。

3.2.2吊车进场

(1)确认现场吊机站位点,确认吊装设备到吊机回转中心的距离。

(2)机组人员对吊机进行检查,并进行试运转确保吊机在吊装时,达到良好状态。

3.2.3模块进场

模块按要求运输到指定位置,头部(上部)两吊耳轴与地面平行,尾部吊耳位于上方且垂直于地面,以便模块吊装。

3.2.4挂置吊索具

(1)将选用好的钢丝绳和支撑梁按照规定挂于模块本身的吊点上。

(2)将麻绳捆绑在模块上,以便牵拉与调整模块方向。

(3)所用的吊索具必须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并且吊装能力大于所吊装载荷的能力。

3.2.5试吊

(1)吊机缓慢起吊,待模块被吊起200mm停止起吊,保持模块悬空。检查并确认吊机、吊索具无异常。

(2)确认吊机的站位区域地基无明显变化,如有较大变化,应立即停止后续吊装工作,重新地基处理直至达到承载要求。

3.2.6正式吊装

(1)检查合格后,各负责人进行会签。

(2)现场总指挥根据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下达吊装命令后开始吊装。

(3)主吊车吊钩缓慢上升,同时溜尾吊车吊钩缓慢上升,吊臂旋转,并按照起重指挥信号缓慢落钩,直至模块呈直立状态。模块直立后,吊钩缓慢上升,模块位于基础正上方时,缓慢落钩调整就位。

(4)当模块就位,需要保持一段时间时,操作人员采将操纵手柄置于关毕位置,启动制动器,锁紧回转制动器:且不得离开驾驶室。

3.2.7吊装结束

吊机操作人员在吊装工作结束离开驾驶室前,应完成下列操作:

(1)摘除吊钩和索具;

(2)卸去配重(有活动配重时);

(3)将吊机停放在适当位置,不干扰其他设备工作;

(4)发动机停止工作。

注:以上步骤为通用步骤,根据起重机械类型不同可做合理增删。

4吊装安全措施

(1)凡是参加吊装的吊车司机、起重工,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吊车司机、起重工承担,经身体检查合格者持证上岗。

(2)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反光背心、防护眼镜和其它必要安全防护用品。

(3)吊装作业时必须有施工单位吊装负责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管理单位的HSE现场监督人员在现场,相关人员未到场时,不得进行大型模块吊装作业。

(4)吊装时严格执行“十不吊”的相关规定。

(5)吊装使用的吊索具必须经管理单位和承包商季度检查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6)吊装工作应选择在无雨、无雾、风力不大于蒲福4级的天气进行。

(7)参加吊装工作的人员要熟悉场地,并严格遵守各自的操作规程。

(8)吊装场地应划出安全工作区,并做好安全隔离、警示标识。吊装过程中,安全区内应停止一切其它作业。

(9)仔细检查吊索具是否按照要求正确使用并可靠连接,吊点、吊具连接完毕,作业人员应进行自检、互检,再经技术人员、安全人员检查确认。

(10)吊机行驶速度应平稳,并满足海阳核电厂区车辆限速规定的相关要求:海阳核电厂区公路:40km/h AP1000生产临建区:30km/h。

(11)待业主、管理单位、监理和施工单位联合签署先决条件检查单和吊装会签单后,吊装总指挥方可签署吊装令开始吊装作业。

5结语

修井作业管理规定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井下作业管理,结合高升采油厂生产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之修井作业管理工作主要指高升采油厂修井作业设计管理、油气水井的交接、作业施工管理、资料录取与管理和施工的验收与结算等。凡高升采油厂修井作业和进入高升采油厂修井作业市场的作业施工队伍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修井作业设计管理

第三条 措施设计

措施井及其它非维护性作业井的地质资料和地质方案,由地质研究所提供,总地质师审批;主管工程设计单位依据地质方案编写工程设计,按程序审核、审批。

1、措施井工程设计,由工艺研究所编写,作业管理科审核,厂总工程师审批。

2、科研推广试验项目的工程设计,由项目承担单位编写,作业管理科审核,厂总工程师审批。

3、油气水井重大措施(压裂、机械防砂、复杂大修、特殊作业工 艺等)的工程设计,按中油辽发[2000]36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4、凡外委编写的施工设计,要经由采油厂总工程师(总地质师)审批方能执行。设计方提供技术交底和现场技术服务。

第四条 新井设计

1、新井由地质研究所提供射孔通知单及相关地质资料。

2、新井下泵工程设计由工艺研究所编写,作业管理科审核,厂总工程师审批。

第五条 注水井工程设计由工艺研究所编写,作业管理科审核,厂总工程师审批。

第六条

小修作业(检泵、捞油等)工程设计由工艺研究所编写,所主管领导审核,作业管理科审批。

第七条 施工设计由作业管理科编写,并审批。

第八条 设计的发放实行网络化管理,要严格执行设计网络管理的程序和规定。

第九条

作业施工设计的更改要遵循谁设计谁更改的原则,经重新审核和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

措施井设计在厂措施运行会后两日内完成,其它各类设计必须在当日内完成,严禁无设计进行修井作业施工。特殊井、高产井可按采油厂每日生产会议安排先行搬家准备,设计到后方可施工。

第三章 油气水井的交接

第十一条 油气水井的交接 油气水井的交接分为油气水井作业前采油作业区向作业队及作业完工后作业队向采油作业区交接两部分。交接书一式两份,由双方负责人签字生效,作为结算凭据之一,防止发生纠纷。

第十二条 交接要求

1、交接人员:采油方由油气水井所在采油作业区的采油站长或指定人员负责,并将该井在以往作业时易出现的问题说明清楚。作业方由作业队的队干部负责。

2、交接时间:作业方在接到施工设计后,在上修搬家前一小时通知采油作业区调度,由采油作业区调度安排采油站在一小时内到现场交接,办理相关交接手续。交接完后才能开工作业,否则相关责任由作业方负责。采油方应按时准点到交接现场,不得耽误修井作业施工。

第十三条 交接内容:(作业前后交接内容相同)

1、井口交接:作业队负责将采油树保温设施拆除(组装式保温套由采油站负责折卸、保管、安装),采油方负责人将采油树各种配件的数量及质量情况按交接单填好,由作业方负责人核实认定后,双方签字生效。完井后采油树由作业队负责安装,并将采油树各种配件的数量及质量按交接单填好后,由采油方负责验收签字。交接单一式两份,作为将来结算凭据之一。

2、流程交接:作业上修拆流程及安装流程均由作业队负责,在作业期间也由作业队负责保管。但注汽井的流程,在作业队拆完后由采油站负责保管,转抽作业后由采油站送至现场,由作业队配合采油站进行安装,井口采油树由作业队保管。作业前及作业后,双方都应对流程配件及其它完好程度交接清楚,办理交接书并签字认可。

3、井场交接:采油作业区应严格管理,设备齐全完好,井场清洁整齐、规格化。作业前,井场状况在交接书中应详细描述。作业交井后,由作业方负责清除施工控制区外油污,并达到有关规定标准。

4、各种下泵施工过程中,泵管柱一律要求试压5Mpa,30分钟压降小于0.5Mpa,并由采油方现场作业监督或负责人现场认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完井后一律要求试抽蹩压2Mpa以上,稳压15分钟,压降小于0.3 Mpa。试抽蹩压时,要求采油方作业监督在场,两次试压都要有交接单,经采油方作业监督签字后生效,作为将来结算凭证之一。

5、检热水循环作业,循环水试压不小于1.5MPa,30分钟压降小于0.3MPa为合格。

第四章 作业施工管理

第十四条

修井作业施工要严格执行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和高升采油厂相关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规范及操作规程。

第十五条 技术交底

1.所有施工作业井都要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并有专门的交底记录。2.技术员负责对本队所有施工作业井进行技术交底。

3.大型作业及复杂措施井的施工,由各作业大队负责召集有关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4.跟班干部在交接班时要向当班全体职工进行当班作业内容技术交底,并记录在干部值班记录本上。第十六条 干部跟班

1.所有施工作业井必须实行干部跟班制度,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一名干部在施工现场。

2.对特殊施工井(如大修井、压裂井、水平井、套管损坏井等施工作业)、重点工序(如射孔、挤注灰、解卡、打捞、打桥塞、找漏等),队长或技术员必须盯井。

3.实行干部跟班交接班制度。上一班的跟班干部要向接班的干部说明当班生产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记录在干部值班记录本上。

第十七条 施工准备

1、施工前作业场地在管桥周围围成10cm高土埂防止施工中的液体外溢扩大污染。要求在管桥下铺塑料布。

2、管桥要求架高30-50cm,每道桥不少于3道,摆放稳固。在井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管柱性质不同时要求用双管桥将管柱分开摆放。

3、现场下井工具必须架空摆放。深井泵送到现场后,要用专用支架架空,水平摆放,支撑点不少于3点。

4、下井管、杆必须认真检查,无损坏、弯曲、裂缝,丝扣完好,要求摆放整齐,做到三丈量、三对口,记录、计算符合要求。要保证下井管杆柱整洁无泥土杂物,施工人员不得在上堆放物品或行走。

第十八条 开工验收许可

1.所有施工作业井都要执行开工验收许可制度,施工小队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2.开工验收要从施工现场的安装标准、设备的完好状态、安全环 保措施及相应工具的配备、施工设计及技术交底、井控技术及设施等五个方面进行确认。

3.常规维护性作业的施工由各作业大队负责组织开工验收,合格后下发开工许可证。

4.措施井作业的施工由作业管理科、安全科、安全监督站共同验收,合格后下发开工许可证。

5.城区及要害地区施工作业要严格按照辽河油田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审批。

第十九条 施工作业

1、各工序施工必须按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2、起下作业必须使用小滑车,不得使油管(隔热管)公扣直接在滑道上滑行。

3、下井管柱丝扣要清洁,并均匀涂抹丝扣油,下井隔热管丝扣要均匀涂抹高温丝扣油,下井油管、隔热管必须用通径规通管。

4、循环冲砂要求使用专用冲砂罐。洗、压井液体排放要按规定,不得污染井场,违者处以1000—3000元罚款,工序作业费(含车辆费、水费等)不予结算。

5、井内起出管柱、杆柱及井下工具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问题记录清楚。重复作业井必须查清原因,解决问题,分清责任,做好记录。

6、注汽井口由作业队负责安装,油、套闸门指向一致且在同一平面内,所有螺丝及卡瓦上紧上全,法兰及卡瓦连接不漏汽。

7、检、下泵后,井口设备齐全完好,上下法兰螺丝齐全,不渗不漏,试抽不碰、不挂、不卡,排液正常。第二十条

施工权限

1.打捞、解卡作业提负荷时要平稳、缓慢提拉。小修作业基层队上提负荷限额不能超过55t,大队上提负荷限额不能超过60t;大修作业上提负荷限额不能超过80t。上提时要有专人负责现场指挥,防止因负荷过大造成系统设备损坏及井下工程事故。

2.挤注灰施工要大队领导现场指挥。

3.故障处理权限。凡施工过程中发生技术故障都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

(1)施工过程中若发生异常现象,由现场跟班干部及时组织处理,消除故障隐患,并做好记录;当班未处理完毕的,要向下一个班组交接清楚。

(2)对于一般技术故障,基层队经过2小时未处理完的,要向本单位主管领导汇报,由各单位制定处理方案;各单位经过4小时未处理完的,要向作业管理科汇报,由厂制定处理方案。

(3)对于存在井喷、着火、油井报废以及其它重大技术故障隐患的,基层队跟班干部在现场积极采取措施的同时,要立即向厂作业管理科、生产运行科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第二十一条

修井作业必须连续施工,三班作业,保证按期完工。采油方应全力配合作业施工,提供相应服务。各类作业施工工期如下:

检泵2天(牛心坨地区3天);检漏4天;注汽3天;转抽2天;其它视工序(冲砂、射孔、调层等)要求相应增加,大型复杂施工依设计视工序而定。

第五章 资料录取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修井作业资料录取要严格执行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和高升采油厂资料录取标准。

第二十三条

修井作业资料要求准确详实,工整全面,按要求填写。完井后三日内将施工总结、管杆记录一式两份交采油作业区。

第二十四条

修井作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要严格执行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和高升采油厂的有关规定。录入资料齐全准确,符合录入要求。

第二十五条 作业日记由作业大队信息员每天上午9:00前按要求录入;作业记录由采油作业区信息员在接到修井总结后2日内将总结数据录入到数据库中,以便查阅。

第七章 施工的验收与结算

第二十六条 修井作业施工的验收

1、严格执行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和高升采油厂有关修井作业施工的验收标准,按设计质量要求进行验收。

2、修井作业施工按设计施工不得合减工序,偷工减料。完井管柱一年内不脱扣,抽油杆柱三月内不脱扣。

3、检、下泵作业完井生产三日抽油排液正常,检泵复产率95%以上为合格。如交井后8小时内打架或72小时内排液不正常,由施工作业方做工作处理。

4、大修井作业完工后要达到设计质量要求。

5、因井下工具问题,造成重复作业、井下事故和大修的,责任由工具提供方承担。

6、因修井作业施工操作而造成重复作业、井下事故和大修的,责任由作业方承担。

7、修井作业施工要按设计如期完工,无故延误工期按作业施工井费用一天10%、二天15%、三天20%的比例予以处罚,由责任方承担。

8、作业施工过程中,损坏、丢失采油树和工艺流程配件,由作业方负责维修和更换,费用由作业方承担。

9、重复作业施工井由作业管理科组织相关方参加,共同鉴定原因,施工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二十七条 修井作业施工的结算

1、严格执行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和高升采油厂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及高升采油厂井下作业关联交易协议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及高升采油厂井下作业价格标准和规定。

2、采油厂和施工作业方按季度签订井下作业施工合同,按月进行结算。

3、修井作业施工方带油气水井交接书、试压蹩压单、单井预(决)算表及相关资料,经采油作业区初审后,交采油厂作业管理科审核,按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经主管领导审批后,进行结算。

4、每月25日为月度修井作业结算起始日期,施工作业方将单井预(决)算表等相关资料按旬度提交采油厂审核。

5、作业施工井未达到设计质量要求及返工井施工作业费不予结算。

6、大修作业井实行市场化管理,按设计和合同要求进行结算。

7、对于修井作业有争议的施工井,由采油厂和施工作业双方协商或仲裁解决,按其结果进行结算。

8、采油厂和作业施工方均不得无故逾期结算。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按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和高升采油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实施日起,凡高升采油厂原修井作业规定条款与本规定有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本规定与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有关规定相抵触的,按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之有关条款,将酌情予以500-3000元的处罚。

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 篇5

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先把成本分配给作业,然后根据每种产品耗用的作业,把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的`一种计算方法.作业基础管理是基于作业成本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方法,它立足于从成本费用产生的原因一作业,去研究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本控制效果.本文试对这两种方法的理论与应用做一探讨.

作 者:魏素艳 Wei Suyan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刊 名:煤炭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COAL ECONOMIC RESEARCH年,卷(期):“”(4)分类号:F2关键词:

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篇6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作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检修作业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中,从事设备设施的检修作业及其安全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是指生产、储存、使用、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场所;

本规定所称检修作业是指施工、维护保养、清洗、检测检验等作业。

第三条

(管理部门的职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作业实行综合安全监督管理。

建设管理部门对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建设工程施工实施行业安全监督管理。

公安消防部门对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依法实施日常监督检查。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重大修理过程的监督检验实施监督管理。

市政管理部门对燃气供气设备设施检修作业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责任)

存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对检修作业负有下列安全管理职责:

(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本单位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等规章制度;

(二)负责审查检修作业单位的相关资质;审核检修作业单位编制的作业方案(包括检修作业安全措施);

(三)对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从事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告知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负责审批《检修安全作业证》、《动火安全作业证》等;

(五)负责检修作业现场的日常检查和督促;

(六)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检修作业单位责任)

按照“谁作业、谁负责”的原则,检修作业单位负责检修作业任务范围内的下列安全管理职责:

(一)制定检修作业方案及检修安全防范措施;

(二)组织落实检修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三)开工前应当向相关管理等部门告知检修作业相关情况;

(四)组织检修作业人员现场安全交底;

(五)办理《检修施工安全作业证》、《动火安全作业证》等。

(六)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七)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承发包管理)

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从事检修作业的单位,应取得建设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施工资质。从事特种设备重大更新、改造、维修的单位,还应取得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生产经营单位与检修作业单位签订工程合同时,应当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检修作业全过程监控,防止检修作业单位将作业任务转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第七条

(教育、培训和考核)

检修作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对施工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的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对从事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从事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作业的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并具备危险化学品安全、消防相关知识和管理能力。

电焊、气割等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检修作业单位不得安排未接受过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上岗作业。

第八条

(检修作业证制度)

检修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当向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办理《设备设施检修安全作业证》,涉及动火作业的,应当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未经生产经营单位批准,不得进行检修作业。

第九条

(编制专题施工方案)

从事动火、进入密闭空间以及设备设施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等危险性较大的检修作业,作业单位应当编制专题检修作业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措施,经生产经营单位审核,检修作业单位技术负责人审定,检修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

(检修前的安全教育)

检修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会同检修作业单位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检修作业项目、任务、检修方案和检修安全措施;

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检修作业必须遵守的有关检修安全规章制度;检修作业过程中个体防护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第十一条

(设备设施清洗和交出)

对盛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检修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置:

(一)必须进行工艺处理。

按照退料、置换、清洗,分析等工作程序,由生产经营单位处置合格后移交;

(二)发包给专业清洗公司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会同专业清洗公司制定清洗方案和相应的安全措施,并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三)检修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应与其他场所、非检修设备设施有效隔离(拆除连接短管或加盲板);

(四)检修作业单位和生产经营单位现场负责人双方确认合格后,办理检修设备移交手续。

第十二条

(警示告知)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设置检修作业警示标志,内容包括:易燃易爆危险特性、防火防爆管理要求、检修安全操作规定、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等事项。

检修作业单位负责对检修作业区域设警戒线。

第十三条

(检修作业报告制度)

检修作业实行告知制度。检修作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在作业前向有关部门报告:

(一)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进行新、改、扩建设工程的检修施工作业的,应报告建设管理部门;

(二)在加油(气)站等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场所从事检修作业的,应报告区(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三)涉及燃气设施检修作业的,应报告市或区燃气管理部门;

(四)涉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重大检修作业的,应当在施工前根据有关法规要求,将拟进行的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

第十四条

(检修前的安全检查)

生产经营单位和检修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专业管理人员对以下检修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现场交底;

(二)《检修安全作业证》、《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

(三)检修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四)生产经营单位对移交检修的设备设施退料、置换、清洗及分析情况;

(五)设置盲板或断开管道连接等有效隔断措施的落实;

(六)检修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清理;

(七)检修作业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检测仪器、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配备;

(八)检修作业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畅通;

(九)检修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及警戒线(施工安全隔离)的设置等。

第十五条

(动火检修作业限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检修作业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禁止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进行焊接、切割作业以及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产生火焰、火花和热源的临时性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应当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第十六条

(动火检修作业安全措施)

从事动火检修作业必须落实以下安全措施:

(一)执行动火作业许可制度;

(二)对装置、设备设施、容器(炉、塔、釜、罐等)进行安全处置,符合检修作业条件;

(三)应将动火检修部位与其他相连的设备设施、金属容器等有效隔断;

(四)对动火检修部位的设备、设施、管道、容器以及作业环境等进行测爆分析(动火作业中止半小时以上应重新测爆分析);

(五)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设备、容器等处置合格后,应采取注满水或充氮保护的措施;

(六)进入设备内部检修作业,必须对设备内部可燃气体、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含量分析检测合格;

(七)施工人员应使用相应防爆等级的防爆电器和工具;

(八)作业现场要安排___名现场监护人,配备必要的救护器具和消防器材,对作业的安全措施给予确认并做好监护工作。

第十七条

(检修作业过程安全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及检修作业单位应当加强检修作业现场日常的安全巡视和检查,督促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本项目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个体防护器具。

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和违反施工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或者纠正。

第十八条

(作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个体防护器具,严格遵守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发现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或不具备检修作业安全条件,有权拒绝检修作业,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场所。

第十九条

(法律责任)

未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违法使用明火进行检修作业,由公安消防部门依照《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条例》等有关规定依法实施处罚。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安全生产法》、《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一)将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作业的项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单位的;

(二)未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三)未制定检修作业方案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经生产经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检修作业单位负责人批准的。

违反特种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规定的,由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条

医院作业成本管理刍议 篇7

一、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般而言, 医院发生的针对成本目标的直接成本只占有很少的比例, 更多的成本是以间接费用的形式发生的, 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对运用作业成本法的需求。从作业成本法的角度看, 医院可以被定义为通过综合运用医疗设备、药品、医护人员等资源来服务病人, 通过治疗病人的各种疾病来获得相应经济回报的组织。医院发生成本的过程是病人消耗医院提供的特定服务作业 (包括医护人员的治疗活动、医疗设备的使用等) , 然后是这些特定的作业对医院的各项资源的消耗 (即成本的发生, 包括对应的医护人员工资费用的支付、医疗设备的折旧费用的摊销等) 。这种分两步归集成本的手段能够更加清晰地划清医院内部的各种成本动因, 使得成本的分配更加准确, 提供的决策信息更加相关。作业成本法可以客观评价各类病种或者特定治疗过程的成本水平以及成本特征, 能够更加客观地体现成本目标对资源的消耗。作业成本法还使医院成本核算编制以及业绩考核更加科学, 其中作业成本法的采用能够使预算的编制建立在充分的作业分析基础之上, 使得预算更加具有针对性。成本是考核医院部门和个人的重要指标, 发生成本的高低除了决定于努力程度之外, 还决定于作业自身的特点 (包括消耗的作业数量、作业本身的复杂程度等等) , 如某一个成本目标消耗的作业比其他成本目标要复杂, 该成本目标消耗的成本一定程度上高于其他成本目标就是合理的, 相应考核标准就应该制定得相对较高。

二、具体实施步骤

建立医院的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建立:一是进行医院成本目标划分, 如医院可以按照不同类型的病人划分为不同的成本目标, 则医院一系列成本的耗费都可以视为完成这些目标 (治愈病人) 而发生的。二是建立医院资源库,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医院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归类管理 (如医疗设备、药品、医护人员的劳动等等) , 医院成本的消耗最终体现为这些资源的消耗。三是建立医院作业库, 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医院中进行的各种作业 (例如药品的使用、医护人员的具体服务、医疗设备的使用等等) 进行归类整理, 这些作业的实际发生是直接针对成本目标的实现, 并且成为医院资源消耗的直接动因, 即成本动因。四是对作业链进行描述, 即通过对各种成本目标的完成过程的分析, 以一种客观的、易于理解的方式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描述, 为实现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归集和分配奠定基础。五是在作业链划分基础上, 制定成本目标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分配标准。具体而言就是某一特定的成本目标消耗某类作业, 一定数量的作业会消耗多少资源, 最后根据各种资源的价值最终确定某一成本目标耗费的成本。六是根据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分析各项作业消耗资源是否合理, 并努力减少不增值作业, 通过作业成本管理优化医院作业流程, 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七是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对上述过程进行集成, 从而建立一套动态的能够不断提供上述作业及成本信息的信息系统。

三、成本计算方法

根据医院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 首先把医院有关科室进行合理分类, 确定成本中心, 具体可分直接成本中心和间接成本中心, 直接成本中心包括医疗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品科等, 间接成本中心包括一般辅助科室、门诊辅助科室、药房辅助科室、行政科室等。各成本中心耗费的资源, 能直接计入各成本中心的直接归集, 然后把辅助部门成本分摊到直接向病人服务的成本中心, 分摊的方法和步骤如下:一是直接成本的初始归集。能分清科室的成本费用直接计入各成本中心, 科室共同的成本费用采用合适的分配方法归集到各成本中心。二是分摊后勤科室和辅助科室的费用。后勤科室成本费用可以根据各收益部门的耗用量在医疗科室、医技室、药品科室、辅助科室、行政科室之间进行分配。另外, 各后勤供应科室内部之相互提供的劳务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则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分配方法, 如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辅助科室的费用应在医疗、药品有关的直接成本科室进行分配, 如药品辅助科室费用直接计入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门诊咨询、门诊导医费用根据门急诊人次行分配;门诊挂号室费用根据挂号人次金额分配等。三是分摊行政管理科室费用。四是汇总各直接科室的总成本费用。通过逐步归集和分配, 医院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都归集到各直接成本科室, 直接成本科室归集的直接成本费用加上分摊的各接成本科室的成本费用, 即构成各直接成本科室的总成本。以上的步骤方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基本一致, 其中汇总得到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费用即是各直接成本中心的作业成本。五是根据成本动因, 将直接成本中心的成本分配到医疗项目中去。

四、有关注意事项

建立医院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意义明显, 但是具体操作存在某些难度。所以, 医院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应充分考虑医院自身的特点。作业成本法相对比较适合间接费用比重较大, 成本目标构成比较复杂的组织 (如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医院) , 对于那些作业相对简单, 间接成本比重不高的组织 (规模较小的医院) , 在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 则可能不宜采用作业成本法。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 普及会计电算化。因为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方法而言, 需要归集整理数量更加庞大的数据信息, 必须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三是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 并且在全院范围内强化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流程。为了实现从传统成本管理向作业成本管理的过渡, 财务人员的素质提高是一个先决条件, 但是, 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在各个重要环节收集信息并且在整个流程进行管理, 这需要全院的配合。

综上所述, 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我国医院系统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作业成本管理作为医院整体管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作用的功效还取决于与之相互配合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如权责关系进一步明确, 全体员工的管理意识的提升, 进一步明确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原则等等, 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发挥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势。

参考文献

输气作业许可现场管理的探讨 篇8

关键词:输气作业许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04-01

1 引言

作业许可管理是目前石油单位HSE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部分,目的在于通过识别、分析与控制非常规作业过程中的危险;联系相关安全规范,通过协调、计划,现场审核与落实,最终使人员形成按照标准进行作业的良好习惯。

石油企业输气作业现场管理问题主要在于工作专业性过强,安全管理人员主要靠内部挖掘和培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程度等。作业许可管理作为目前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消除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 作业许可现场管理范围和方式

输气作业许可现场管理范围包括非计划性维修工作,承包商在厂区内工作,偏离安全标准、规则、程序要求的工作,交叉作业,在其它承包商区域进行的工作,没有安全程序可遵循的工作,以及屏蔽、报警、中断连锁和安全应急设备。基本涵盖了可能产生风险的工作内容。

作业许可主要通过申请、方案审查、现场审核、作业实施,作业关闭等步骤完成。通过各个步骤将作业人员、属地化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有效结合,以达到全程监控,消除风险的目的。

3 现有作业许可管理形式难点

3.1 作业许可现场管理人员力量薄弱,管理层面狭窄

作业许可管理内容多,侧重点各不相同,作业风险随着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变化而复杂多变,石油单位安全专职人员作为作业许可管理人员,多是在工作中学习摸索经验,并未有成系统的学习机会,而且作业许可涉及内容较多,安全管理人员不能面面俱到。基层员工并不能有效的理解和参与到作业许可管理中来,造成专职管理人员疲于奔命。其余员工无所适从的局面。

3.2 作业许可管理流于形式化

由于管理层面的狭窄化,管理人员缺乏互相沟通和互相监督,长期的单项工作导致工作惰性增加,久而久之作业许可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很多事故的产生并不是当事者或管理人员对风险的不了解,而仅仅是疏忽造成的。缺乏沟通和监督正是工作惰性增加的根本原因。

3.3 交叉作业管理困难

输气作业基层单位包括站场、阀室和管线部分,管理区域大,情况复杂。一般大型工程和内部施工期间、监控力量强,技术准备周期长、整改前准备部分充足。不容易出现问题,而日常维护、交叉作业存在监控力量薄弱,作业突然性强、作业现场条件多变,是事故发生的薄弱点。

4 作业许可现场管理应对措施

4.1 强化人员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必须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和执行能力,充分培训员工控制风险,正确作业的能力。在基层单位单位中培训必须以多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应至少做到三项:一是职业培训,如电工、焊工、管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等,职业性培训国家已形成一套富有成效和体系化的管理手段,作业人员都必须接受培训并取的相应资质才能允许上岗操作;二是专业培训,基层单位结合岗位需求开展的专项培训,方便员工将自身能力与单位实际需要相结合;三是安全培训,包括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安全防护技能,安全设备操作和运用等。培训工作应结合员工需求和实际工作需要,制定长期培训计划,扎实重复地开展培训工作。

基层单位作业人员职能分管不同,应相互了解各自工作内容,及如何配合特种作业的开展。外来人员作业则基层单位必须开展专门培训工作,培训必须确保所有人员都参与,每名参与人员都做到了解施工风险,避免遗漏;

4.2 作业许可分级分类管理,方便确定管理力度和措施

4.2.1 不同作业分类管理

特种作业种类较多,分动火作业、动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不同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差别很大,主管部门对不同作业许可进行审核时需进行针对安排,临时用电、动火等要害部位作业必须由专业资质人员监督,有些作业对人员资质要求不高,可由属地管理人员代管,但实际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4.2.2 同種作业分级管理

同种特种作业因施工内容的不同管理级别也不同,如动火作业按照动火位置分为三级,三级动火为基层单位审核管理,二级及二级以上就必须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管理,充分依靠上级部门技术管理能力。内容相同的特种作业,在不同时期也需要进行分级管理,在重大节假日和国家大型活动期间,单位人员不足,监督力量薄弱,要求对所有作业许可进行升级管理。方便上级部门统筹安排。

4.3 严格执行JSA(工作前安全分析)

JSA(工作前安全分析)是一项风险评估的安全管理工具,它是通过有组织的过程来对工作场所的工作中所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评估,并按照优先顺序来采取行动,降低风险,从而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简而言之,JSA是将风险识别制度化、规范化。

旧有的安全技术交底概念性强,覆盖面不广,参照的管理程序可操作性不强,相当依赖管理人员经验。风险分析侧重点不均匀,风险控制多是针对前期和关键环节,其余时间管理强度低。多数安全隐患在作业后期浮现。

现场复杂情况产生的隐患风险需要技术人员和安监人员的分析,风险确认即是对现场工作任务进行审查,确定工作风险后再进行施工。风险控制包括以下内容:以前此项工作任务中出现的健康、安全、环境问题和事故;工作中是否使用新设备;工作环境、空间等;实施工作任务的关键环节;人员是否有足够的知识技能;是否需要作业许可及作业许可的类型;是否有严重影响本工作安全的交叉作业等。如果现场环境发生变化而造成作业风险的增加变化,则立即停止作业过程,重新开展风险识别工作。

JSA必须做到简洁实用,操作性强,能够在事故发生后有效的引导人员处理或者规避。JSA小组必须包含作业中涉及到的所有关键环节人员。并通过追踪调查了解到作业人员是否掌握。

开展模拟JSA工作,通过全员讨论的形式对风险和处置程序进行修订,使其更能满足现场作业的需要,并形成报告公布,既可以供作业人员参考,又可完善JSA条例。

5 结语

上一篇:我的班主任作文1100字下一篇:防地质灾害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