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推荐9篇)
管理,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在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创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农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完成了市、县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全县农机化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1、招商引资680万元,是年任务的136%。
2、本单位(包括二级机构)无计划外生育,已婚育龄妇女参检率100%,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达标,全局无重大责任事故,保持了大局稳定。
4、完成了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上交任务。
5、加强文明单位建设、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6、农机化综合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62.42万千瓦,较上年增长5.42万千瓦,增长率3.45%,农机户发展到10.835万户,较上年增加758户,超额完成市、县目标任务。
7、全县完成机耕面积130万亩,其中,深耕深松面积84万亩,机播184.11万亩,机收114.32万亩,玉米秸秆还田45万亩,在刘店乡魏庄村建设200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区,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8、培训各类农机4272人次,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8次,举办农机新技术专题培训班12起,全年发放农机科普资料2.3万份。
9组织带领我县750台联合收割机到全国各地开展跨区作业,引进外省、市380台联合收割机来我县作业,为农民机手增加收入2200万元,加快了全县麦收进度。
10、推广各类先进适用农业机械1650台,其中推广大中型拖拉机210台,玉米秸秆环田17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6台,精少量播种机300台,玉米免耕播种机100台,深耕犁140台,提升了农机科技含量。
11、完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挂牌350台,培训考核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00人;检验农机占入户总数的78%,年审农机驾驶员占办证总数的76%。
12、落实购机补贴资金114.99万元,补贴机具14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秸秆还田机64台,补贴工作全面结束。—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110万元。目前完成补贴动力机械和机具配套共计18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3台,玉米收获机1台,秸杆还田机77台,旋耕机44台,共计补贴资金79.05万元,占总资金的71.94%。
二、主要工作
1、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农机局对招商引资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局有关领导和招商引资人员多次到外地落地招商。六月三十日,农机局与漯河市郾城县投资人陶殿业达成协议,由陶殿业投资1100万元在县城关镇小学路与新建路交叉口建设县双超物流中心,投资680万元的营业大厅、物流配送中心、办公室等基础设施已于九月底完工,目前,双超物流中心经营正常、有序,不仅便利周边的群众,而且有效促进了县的经济发展。
2、精心组织实施,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农机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购机补贴领导组,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购机补贴工作,制定了详细地实施方案,落实责任,详细工作流程。并邀请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局等宣传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购机补贴政策。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遵循科学、简便、公开、透明、高效的原则。在购机补贴政策和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的带动下,全县农民购机热情高涨,自筹购机资金820万元,重点购买先进适用的大中型农机具。农机销售、维修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农机具的增加和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加快,不仅稳定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减少了他们返乡的劳累和后顾之忧,还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极大的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
3、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农机化发展全面提速。农机局按照省、市、县农机工作的整体部署,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整合资源,统筹发展,推动全县农机化水平快速提升。至今年十一月底,全县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62.42万千瓦,居全市第一位,农机户发展到10.835万户,建设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超额完成了市、县目标任务。全县新增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366台,农机配套比达到1:1.73,全县50马力以上拖拉机1600台,大中型秸秆还田机1460台,农
机化快速健康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科技动力,推动了全县农田作业方式有了根本转变。一是机械化耕作面积进一步扩大。二是机械化作业面积向更广领域延伸。三是玉米机械收获、免耕播种、秸秆还田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分别为1.32万亩、50万亩和45万亩。小麦播种大部分采用先进的精少量播种技术。四是三夏、三秋生产进度明显加快。农机部门通过组织
跨区作业,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解放了农业对农民的束缚,客观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三夏,农机局不仅组织引进外省市380台联合收割机来我县作业,而且组织带领我县750台联合收割机到全国各地开展跨区作业,为农民机手增加收入达2200万元,树立了新时期农机战线服务三农的良好形象。
4、农机监理工作正常开展,较好的履行了农机监管职能。一是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河南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基层同志依法办事、冷静应对,二是集中力量开展农机牌证管理和年检年审工作。三是大力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建设平安农机示范村两个,分别是站集乡麦仁村和李老家乡张官庙村,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
5、多渠道开展农机培训服务。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机培训形式,通过开展送技到机、以会代训、以修代训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机培训服务,全县农机培训规模和效果有明显增强。,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4272人次,举办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12期。
6、农机推广再上新台阶。为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水平,农机局完善了“推广+销售+服务”机制,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农机局还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心工作,通过举办演示会,开展技术培训等,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力的促进了农机科技水平的提高。据统计,今年全县共推广各类大中型农机具1650台,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县拥有农机固定资产总值在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340户,居全市首位,农机推广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机补贴力度小。县是国家级重点产粮县,农机尤其是大中型先进适用农机需求缺口大,今年财政仅补贴150户农民和3个服务组织,而实际报名的群众则多大550多户,远远不能满足农民需求,从而也影响了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2、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受体制影响,乡镇农机服务部门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导致政策棚架。
3、农机事业经费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农机工作的整体部署。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增目标,优化队伍,依法管理,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农机化进程。
二、工作目标
1、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65万千瓦,机耕面积130万亩,机播面积145万亩,机收面积113万亩,玉米秸秆还田面积48万亩,跨区机收小麦面积40万亩,玉米联合收获面积3万亩,农机户达到10.93万户,其中农机专业户达到4600户,推广新式农具1300台,培训农机人员3500人,农机职业技术鉴定50人,新审定农机修理网点60个。
2、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积极主动探索和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新路子,继续推行农机源泉管理。
3、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农机化项目,主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和农作物秸杆还田和玉米联合收获与秸秆机械化青储项目,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全县农机装备水平。
4、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5、完成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重要工作任务。
6、继续做好文明单位建设工作。
7、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其他重要部署。
三、主要措施
1、提高农机执法水平,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大力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工作
结合我县实际,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机,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执法水平,优化农机安全生产环境。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农机牌照、档案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农机电子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认真落实农业部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管理的规定和工作规范,严格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制度,严把驾驶员准入关,严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制度,严把检验关,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结合农时季节,深入乡村、农田、场院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规范农机安全管理,稳定农机监理队伍,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改善监管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为创建平安做出应有贡献。
2、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加快农机推广步伐,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农技推广工作要围绕“大农业、大农机”展开,一是要积极推广大中型先进农业机械,重点推广大中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精少量播种机、免耕播种机、深耕犁,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二是着力解决玉米联合收获技术“瓶颈”问题。在稳定提高小麦生产过程机械化,抓好小麦生产机械化更新换代的同时,突出抓好玉米机收、机播、秸秆环田机械的发展。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努力杜绝秸秆焚烧现象。三是提高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发展多功能播种机械为重点,扩大精量播种面积,降低成本,提高肥效利用率。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
3、适应新形势,做好农机培训工作
要以农机新技术培训、农机化干部、职工队伍培训、农民机手和农机修理工的培训为重点,拓宽培训领域,改进培训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机人员技术素质。充分发挥县级农机校优势,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增强培训能力,为农民工外出就业、稳定就业作出应有贡献。农机校要坚持多渠道、全方位的办学方针,广开办学门路,注重与监理站、推广站的配合与协作,拓宽农机教育培训领域。要针对联合收割机和大中型拖拉机增长快的特点,加强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机手驾驶操作水平。要积极借鉴外地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健全农机培训机制。
4、完善和发展农机销售、维修、作业市场
大力发展农机销售、维修、作业市场是农机管理部门的基本任务,即是农机化发展的需要,又是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农机销售市场是推动农业机械发展的主阵地,农机推广站要继续完善“推广+销售+服务”的农机推广新模式,以“名、优、新“农机产品作为推广销售的重点,农机销售额力争突破万元。加大对农机市场的监督力度,保护农机正常经营,维护农机销售市场秩序。以提高农机维修质量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机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的资质审查和登记认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努力实现农机维修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在农机作业市场中,要紧紧抓住三夏、三秋两个关键季节,积极培育农机作业市场主体,因势利导,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要加强对农机作业市场的管理,尤其是要抓好对三个农机合作社的业务管理和指导,争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功能。优化农机作业市场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农机作业合同效力。
5、培育农机大户,促进农民增收
1 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加大投入, 落实责任, 严格管理, 强化监督, 坚决扼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农机监理工作保障农机安全发展, 对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化》中把农业机械安全纳入国家安全生产十四个重点行业之一, 提出了到2010年农业机械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的总体目标, 既体现了国家对农机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 又对农机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规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将《规划》相关内容纳入本地区和本行业及领域“十一五”发展规划, 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步规划, 统一部署协调推进。
2 加强农机监理工作的措施
目前,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还很严峻, 每年因农机事故造成的危害还不小, 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劳动效能, 造成财产经济损失, 这对于还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关注农民生产安全, 加强对劳动者的安全保护, 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需要监理工作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持不懈地把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2.1 争取政府重视, 强化农机化执法部门责任和服务意识
地方政府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农机监理部门, 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 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工作目标, 把农机安全生产指标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考核指标。目前全国不少地方政府把农机安全生产列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 效果是好的, 不要怕有压力, 要把压力变动力, 有为才有位, 努力建立政府负责、农机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齐抓共管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农机监理是农机化执法部门的任务。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了, 农机技术状况改善了, 农机作业秩序井然了, 农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就增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管理就是服务, 执法是管理的重要方面, 也是服务, 服务是农机监理工作的特色, 一定要做强做大做好, 要深入基层服务到家, 在服务中消除事故隐患, 在服务中提高安全意识, 在服务中增强法制观念, 在服务中促进、强化农机安全生产。
2.2 拓宽服务范围, 发挥法规和政策效应
农机监理工作要避免重路上轻路下、重交通安全轻农机安全、重收费轻服务的观念, 要立足农业拓展领域, 从单一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管理拓展到安全隐患较多的其他农机具的安全管理, 场上作业和后勤加工机械的管理也不容忽视。要从单一的发牌发证拓展到操作技能和机具状态的提升, 抓好农机安全的源头和农机作业过程的全面监理, 从单一的安全服务拓展到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服务上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要疏堵结合, 以疏为主, 用足支持政策, 引导安全发展, 充分发挥政策和法规的综合效应。《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 对农机监理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农机监理系统行风建设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制度完善、业务规范、队伍精干、作风过硬。为达到这一目标, 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还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农机监理系统行风评议活动的通知》。行风就是形象, 要通过行风建设促进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牢记执法宗旨, 强化执法为民的观念, 增强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优质服务、廉洁高效的能力, 逐步提高农机监理执法水平。
【关键词】农机;安全监理;问题;对策
0.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而现代农业机械则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农业生产的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得以落实,广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导致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农业机械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也逐年增加。为降低农机事故,保证农机安全生产,就需要对现有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新的对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
1.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
对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是行政执法行为,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法制性,必须依法执行[2]。我国的农机安全监理法制建设与其它方面相比,起步较早,但长期以来并未有明显改善,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发展。由于目前农机安全监理行政执法的法律效力层级较低,导致农机监理机构发展很不均衡,直接影响了农机安全监理的执法效力。某些地区的农机安全监理部门不能重复履行行政职能,造成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十分被动,从而影响了农机执法的权威性。同时,对于使用年限较长、技术状态恶化、无安全保障的农业机械应予以强制报废,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缺乏制约机制,这些机械仍在继续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机事故的安全隐患。对于老旧农机的交易,也缺乏必要的监控和管理,导致交易市场十分混乱,这也给农机的安全生产带来的隐患。
1.2农业机械装备落后
技术装备建设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农机监理部门应配备必要的交通、检测、事故勘察仪器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地情况有所不同,配备也不尽一致。有的部门不能配备全部设备,有的老旧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在县级的农机监理站,约有1/3左右没有配备农机监理车,而乡镇的农机站基本是一片空白。在宣传教育上,很大部分的农机监理站没有配备摄像机。而在检测设备的配置上,由于对拖拉机的检测需要专用的检测仪器,大多数的县级农机监理站并没有足够的经费配齐检测设备,这将导致对拖拉机的检测不合格。随着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与之配套的农机维修网点也逐渐增加。但维修网点的维修设备老旧,维修工技术素质低下,甚至于有的维修工没有从业资质,这都为农机的安全事故埋下了祸根。
1.3农机监理人员素质偏低
在农机监理站人员的选拔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把关,也缺乏竞争上岗机制,很少引进新鲜血液,从而造成了队伍结构老化,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差异较大,专业技术更是相差甚远。在现有的农机监理机构中,某些监理人员一般不超过20人,但往往却承担全市区域内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管理难度很大。而且农机监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熟悉,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法制意识不够,这也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对法律法规的运用较为生疏,往往不能以理服人,只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蛮横执法。有的农机监理人员甚至自定收费项目;有的则对拖拉机年检把关不够严格;有的越权上路形成“三乱”,对农机监理队伍的声誉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同时,农机监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并没有将自己的身份定义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而是高高在上。只顾自身利益,没有深入基层为农民排忧解难。此外,农机监理部门的执法纪律也有待加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某些农机监理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随心所欲,甚至知法犯法,违章执法。也存在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徇私舞弊,没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快农机安全监理的法制化进程
为加快农机安全监理的法制化进程,首先应由全国人大或国务院颁布有关农机安全监理的法律法规,加快其法制建设进程。除了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外,有关部门也应按照法律制定一系列关于农机安全监理的行政规定,对农机安全检查、等级、专用设备的配备等方面出台相应的规范文件。从而保证农机安全监理有法可依,加快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
此外,对于老旧的农业机械,应采取强制报废制度。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基础尚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无法采取类似的高标准强制报废制度。因此,只能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适宜于我国的报废制度,这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鼓励农民购买先进的农机。对于报废的农机,应在物主购买新农机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优惠政策,并成立规范的报废农机回收站,以合理的价格收购报废农机,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保证农机设备优质、高效地进行生产工作。同时,对老旧农机的交易市场也应确立规范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对老旧农机进行统一的市场规划、检验、评估,防止报废农机进入交易市场,消除安全隐患。
2.2加强监理队伍建设
由于农机监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公平、公正的执法,因此,应建立一支勤政高效、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农机监理队伍。首先,应加强农机监理队伍的源头管理,这需要在农机监理站人员招募时,进行严格把关,对文化素质不达标或专业不对口的求职者,必须拒之门外,而对于年龄偏大,不适合于监理工作的,可建议其去其它岗位。对已经开始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需对其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增加法制理念,提高执法水平。同时,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对于新上岗员工,需进行两到三个月的培训,并通过考试后方能获得上岗资格。对老员工,也应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短期复训,保证其温故知新。除了技术水平外,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应以人民公仆的角色处处为人民服务,合理运用手中的权利,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在此基础上,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接受群众的广泛监督,确保公正执法。
2.3加强监理技术装备现代化
为保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是必须的。这需要各级政府的投入,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采购农机监理技术装备。而各级的农机监理部门也要节约经费,有计划地配备交通、检测、事故处理等技术装备,对于有条件的农机监理站可以引进更先进的检测装备,进行科学管理。加快促进农机监理手段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正规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3.结语
为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农机的使用十分重要。然而在现有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都造成了农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保证农机安全、高效地进行生产工作,需要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从法制建设、队伍建设以及装备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农机的安全监理工作进行了初探,为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科]
【参考文献】
[1]包晓琴.我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湖南农机,2012,39:9-10.
[2]林爱兰.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福建农机,2005,1:29-32.
及2018年工作安排
2017年,我局以践行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局上下一条心,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狠抓工作落实,严格按程序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全面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全力推广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积极探索智慧农机,积极建设农机服务体系项目,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下面就今年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7年工作情况
(一)超额完成农机购置补贴任务,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
今年我县共有补贴资金今年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81.4912万元(2017年争取资金1300万元,2016年剩余资金81.4912万元)。,截至目前为止共使用资金932.4980万元,使用进度67.5%,已结算资金(2批)475.8万元,计划11月初结算第三批。预计结算资金456.698万元。
目前共补贴各类机具543台,受益农户462户,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2台、谷物联合收割机124台,微耕机160台、旋耕机71台、水稻插秧机16台、烘干机77台。农机总动力达到30.5万千瓦。实现机耕面积60.591万亩,机收面积59.8974万亩,机插面积25.9万亩;机耕水平为96.9%,机收水平为96.1%,机插水平为41.8%,农机化综合水平为79.27%。机插水平全省前列,农机化综合水平全市第一。
(二)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新机具推广、农机培训、示范区创建、机库棚建设多管齐下。
一是加强推广大中型拖拉机、烘干机等各种先进新型农机,今年共推广大中型拖拉机62台、烘干机77套;近两年我县收获季节雨水较多,稻谷晾晒困难,我局共推广了200余台/套大型粮食烘干机械,批量烘干量可达3000吨,有效的减少了农民的损失,我县的粮
食烘干难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二是积极开展农机操作与维修培训。今年在4月,分举办了1期双季稻机插演示会,共培训机插户200余人;
三是认真做好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工作,大力创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综合示范区,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我局专门建立两个基地探索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技术环节,最终获得了成功,得到省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并被要求将技术总结上报省局。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综合示范区基地建设,我局全程参与,特别是全程农机化与农艺的完美结合,得到省农业厅的高度评价。
四是申报2017年《全国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三)积极打造智慧农机平台,促进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
去年以来,我局逐步把“互联网+”技术引入农机领域,使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积极打造智慧农机发展平台。一是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平台。我局开通了“崇仁县农机化信息网”,网站全面、真实、客观地报道崇仁县农机工作动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农机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充分展示农机工作者的风采,积极为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机手提供充实的信息服务。二是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开通以农机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农机科技推广信息、农机保养维修信息、农机安全生产、农机供求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机通”手机短信无缝覆盖系统,无偿为农民群众提供涉农信息,为农机企业和农民排忧解难。每年可向农民发送短信5万余条次。三是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崇仁县农机局”微信公众平台设有购机补贴、农机安全、崇仁农机等栏目。我局依托该平台栏目,向社会大力宣传推广农机惠农政策、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农机维修保养、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等各类农机信息和咨询服务。四是建立农机监控平台。我县农机大楼、农机经销商、农机报废更新回收企业都已安装监控,全部联网到局监控室,并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相关情况,极大方便我局监管。
(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全面启动,农户购机享受双重补贴。
去年5月,我县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为落实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加快陈旧高耗农机更新换代,推动全县农机化科学发展。我局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宣传和工作指导;建立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档案,集中对回收报废机械主要零部件进行破坏性处理,防止销售报废农机,同时,加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严防伪造报废证明、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行为发生。2017年我县共报废更新农机142台,结算报废更新补贴资金73.6 万元。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全市排名靠前,全省排名前列,获得省、市农机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表扬,全省多个县市到我县参观交流。
(五)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面完工,我县农机服务能力将迈上新台阶。
崇仁县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实现《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目标的重要措施,是我县高度重视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我县农业装备水平,增强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的提高我县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农机质量监督服务能力、农机安全监理服务能力、农机教育培训服务能力、农机化信息宣传服务能力,进而提高我县的耕作效率,促进我县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截至目前,一座功能齐全、社会效益突显的农机服务中心全面完工,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县领导的多次肯定和表扬,在市四套班子巡查中我县获得非常高的评价。
(六)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迅速,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省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县由以前的20个压缩到6个的情况下,我县由于农机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得到省厅专家组的高度肯定,高分被选为6个试点县之一,并获得千万元的财政项目资金扶持,这必将助力崇仁农机社会化服务更好、更快的发展。
(七)全员发动,努力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今年以来,我局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突出重点,着实抓、尽力引。我局引进的本省客商在我县成立的崇仁县盛盈精制米厂今年投资5200余万元,我局圆满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进度和结算进度偏慢,目前我县仅结算三个批次,结算进度还不够快,也没有做到一月一结。
2.机插、机防、烘干方面虽然在全市排名靠前,但是总体来看占比较低、机械化率不高,依然是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
3.经过这几年“量”的大量增长后,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效益不高等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质”的问题和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使用。
4.跨区作业半径缩短,机手雇工工资及机具购置折旧成本持续上涨,单机经营利润空间缩小,多数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育不健全,经营管理能力弱,交易成本、服务成本高。
5.农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现有人员特别是农机安全监理站人员超编、差额人员多,工资无法发放,使得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滞后;二是业务人才缺乏,全局真正精通农机技术的人员偏少。
三、2018年工作打算
1,严格按照政策,继续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加快结算进度,明年争取做到一月一结,大力推进购机补贴政策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补贴制度和档案规范建设,强化社会监督,加强补贴实施情况日常监管,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平稳有序实施;
2,认真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坚持“农民自愿、国家扶持、方便高效、促进更新”的原则,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加强农机报废更新机制调查研究,强化补贴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公平、公正、公开。促进节能降耗、优化装备结构、减少农机事故隐患,推动农机化绿色发展。
3, 进一步提升智慧农机服务能力。以服务市场为理念,扩大智慧农机应用范围,引导、鼓励和扶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作业
大户发展和使用智慧农机技术,不断拓展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我县下一步将通过建立智慧农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成集网络视频感知系统、北斗农机定位系统等于一体的智慧农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推动全县传统农机向现代智慧农机发展转变。
4,精心组织农机库棚项目建设。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新型服务主体,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和党建服务活动,推进农机服务方式创新,指导开展政府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继续做好机库棚建设,目前我局在和县政府积极争取机库棚专项资金。
一、加强机关建设,重塑水务农机新形象
2010年,我局将“建文明机关”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着力规范制度、完善机制,转变干部职工的学风、作风,全力投入水利农机灾后重建,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展现水务农机干部队伍新形象。一是强化学习教育,抓好队伍建设。深化“建文明机关”活动,巩固活动成果。新一届党组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带头学习、座谈交心,理清了水利发展思路,使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得到了高度统一,被区委确定为区级部门“文明机关”建设示范单位。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推动科学重建,服务农村农业,加强队伍建设”为主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示范单位,引导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防汛抢险、文明创建及城乡水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是高效廉洁行政,落实规范管理。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切实把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首位,层层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实行“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以规范机关管理为重点,着力推进水利农机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和教育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组会议议事制度》、《局务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职工考勤制度》等多项制度;组织召开了廉政专题讲座,开展了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化体制改革,完成参公管理人员登记审核上报工作,完成10个基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资料填报、审核和上报工作等工作;规范行政服务中心水务农机窗口办理程序;改革职工住宅区机关代管模式,实行了“业主自治”管理。
三是加大帮扶力度,深化包村工作。在部门联系包村工作中,局党组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春节期间深入联系村和社区,慰问结对帮扶户的贫困群众和党员,送去慰问金3500元。在农作时节,为金峰镇花池村联系户送去价值2800余元化肥等物资,并利用部门职能优势为该村55户购置新型农机具的农户补贴专项资金12.19万元,新建集中供水站1处,投资110万元,解决了该村0.1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该村大力推广健康生态水产养殖,精修高产鱼池、整治排洪沟、新建提灌站等设施。
二、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推进水利农机灾后重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机安全管理等工作,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年初下达的各项目
标任务。
(一)水利农机灾后重建有序推进。按照“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目标要求,从年初开始,我局就强力推进水利农机灾后重建工作,截止目前,共计56个水利农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含高新区、经开区),完成和基本完成项目50个,完成投资14851.38万元,占计划投资16542.94万元的90%。其中,震损水库工程项目34个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6499.4万元,占计划6500.4万元的99%;堤防工程项目3个,已完成1个(草溪河新皂段1.57公里),完成投资2032万元,占计划2547万元的80%;中、小型灌区工程项目11个,已基本完成9个,完成投资3120万元,占计划3141.85万元的99%;农村人饮工程(打捆)项目1个,完成投资1910万元,占计划2331万元的82%,解决农村6.96万人饮水困难;涪城区农村集中供水站灾后重建项目1个,完成投资170万元,占计划200万元的85%;渔业池塘工程项目1个,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85万元,占计划100万元的85%,整治修复鱼池26亩;农机库棚项目1 个,已经完成,完成投资35万元,占计划投资35万元的100%,新建260平方米库房;机电提灌站灾后重建(高新区)项目1个,已经完成,完成投资900万元,占计划投资900万元的100%;山洪预警、微型水利和水利系统3个灾后重建,由于属新调整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水利灾后重建项目的设建,显著提高了我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了灌区粮食生产安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2010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有力、有效服务于涪城新农村建设。
1.实施新农村配套水利工程建设。按照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要求,我局在充分征求乡镇和农业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涪城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水利、水产专项规划》。利用3年(2010—2012年)时间,在金峰、玉皇、关帝、石洞、杨家5个乡镇,规划投资约2.3亿元。今年以杨家镇团阳寺村、金峰镇莲花池村、关帝镇字库村等村为重点,利用灾后重建、以工代赈、扶贫新村、集雨节灌等项目,整治排洪沟10685米,安装U型槽43364米,新建蓄水池85口、蓄粪池20口,建中心村供水设施2处,改建小
(二)型水库11座,新、改建提灌站15处,整治塘堰12口,整治淘淤石河堰3口,完成投资3170万元。
2.完成蓄水保栽及水费征收任务。今年,全区累计受旱面积0.935万亩,针对初春旱情,我局编制了供用水方案,加大调水配水力度,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实施了渠道岁修工程,发动群众全面开展抗旱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84万元(上级财政资金14万元),投入抗旱用电48万度,抗旱用油36吨,补水灌溉面积4.2万亩,成灾面积不足10%;全区计划栽插水稻面积10万亩,实际完成10.4万亩,实现了水稻的满栽满插;年末总量蓄水达3713万立方米。
在农业水费征收工作中,继续推行预收制度。全区应收农业水费341万元,在5月20日前,预收水费273万元;8月底,征收农业水费
336.65万元,占任务的98.5%。
3.完成水利系统灭螺任务。春秋两季共查螺面积62.5万平方米,硬化疫区输水渠道52.29公里,有效消除钉螺滋生环境,确保了灌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4.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经过对移民人数新增、减少(死亡、失踪等)、更名的层层核实、报批,目前在册领取补助资金的农业人口为841人,每月发放补助资金42050元,非农业人口446人,每月发放补助资金22300元。
5.制定水利中长期发展规划。按照省水利厅要求,我局编制了《涪城区重点水源近期规划》和《涪城区城镇供水水源规划》。同时,结合涪城水利现状,先后编制了《涪城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实施规划(2009-2016年)》、《涪城区农田水利综合规划(2010-2020)》、《涪城区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和骨干工程,完善全区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全区农业生产用水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我区构建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6.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全区新增和恢复蓄水能力1700万立方米,占目标任务的123%;新增灌面0.5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1%;新增节水灌面0.7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7%;整治震损水库34座,占目标任务的100%;硬化渠道70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40%;修建防洪堤3.2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60%;解决农村6.96万人的饮水安全,占目标任务的100%(根据资金落实情
况,上级任务相应调减);水产品总产量达0.9万吨,占目标任务的102%,实现总产值3.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2%。经统计,2010年全区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入12000余万元,动用土石方950万立方米,出动机械台班17万个,投工197万个。
(三)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实施饮水“民生工程”,解决农村2万人的饮水安全(含高新区0.3万人,区内城郊乡、龙门镇、杨家镇、玉皇镇、金峰镇5个乡镇共10个村1.7万人)。实施“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20万元,地方配套30万元),解决青义镇、丰谷镇3000人饮水安全。实施“吴家镇孔雀村供水站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0万元),解决孔雀村1700人的饮水安全。
(四)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及河道管理工作。汛前,召开了全区防汛工作会议,对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汛前准备进行了大检查,落实了隐患整改责任;配合区纪委分两次对全区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防汛值班及领导带班情况进行抽查;与各乡镇层层签订了《2010年防汛安全责任书》,建立了区机动防汛抢险队;编制了全区47座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以及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行计划,落实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库安全责任制;清理辖区河道3处,清障10万余立方米;开展河道采砂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取缔非法采砂场1处,清退采砂许可到期的采砂场3处,全年办理洗砂场采砂许可2处,征收砂石资源费1.5万元。在7.23强降雨过程中,及时启动III级应急响应预案,组织120余名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深入到村社、社区指导防汛抢险工作,转移
安置群众711人。
区政府: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和区委农工委等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强区的要求,牢牢把握为“三农”服务这条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姿态,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拚搏实干下,今年农机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农机化基本情况
1、农机化装备水平。
目前,我区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18.18万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为9.98万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2.34万千瓦,电动机动力5.86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240台/6078千瓦,拖拉机配套农机具177部;稻麦联合收割机2台/111千瓦;排灌动力机械保有量3980台/4.43万千瓦;农用水泵2035台,机动喷雾机保有量为1766台/3493千瓦。园田机械保有量888台/3775千瓦;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保有量747台/4109千瓦;畜牧业机械保有量105台/1047千瓦;渔业机械保有量4822台/3.01万千瓦;农用运输车保有量为4102台/3.62万千瓦。
2、农机作业机械化水平。
全年完成机耕面积约为6.2万亩,机耕率达95%;机播1.83万亩;机灌6.2万亩,机灌率达100%。尤其是果园综合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到77%以上;海淡水养殖机械化始终保持在95%以上。
3、创建平安农机情况
今年,共完成了1 个平安农机示范镇、5个平安示范村和30个平安示范户的创建工作,为我区农机安全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全年未发生一起农机事故。
二、主要工作及特点
(一)政府补贴有较大突破,提升了农机装备程度。
为了切实抓好政府农机具补贴工作,我中心多次召开各镇农机管理站责任人会议,商讨今年农机具购置补贴工作的方案,多次下乡宣传、调查摸底。3月29日在杨家泊镇高庄村召开了政府补贴宣传现场会,详细宣传讲解政府补贴政策和补贴范围、机具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在政府农机具补贴工作中,严格按照津农机管[2007]25号和26号文件精神,认真履行《天津市政府农机具补贴购置程序》,与购机农民签订《农机具补贴购置协议》。共对132台(套)农机具进行了补贴,其中:拖拉机3台;配套机具旋耕机3台;多功能田园管理机125台,畜禽舍空气电净化防病防疫系统1台,比去年增加了90台;购置农机具总价值62.5万元,其中补贴款14.6万元,农民个人投资47.9万元;比去年分别增长了22.6%、47.5%和16.6%,使129户农民从政府农机具补贴政策中获益,提高了我区农机化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了我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围绕大农业开展科技服务,提升了农机作业水平。
在农业生产中,本着早计划,早安排,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做到了“五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确立了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二是目标管理到位。实行了目标考核责任制,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形成了以目标定责任,以考核抓落实工作机制;三是农机服务到位。在农机服务中,组织了各类农机服务专业户183个,开展农机服务。投入拖拉机(包括园田管理机)658台,农用车765辆,葡萄埋藤、刨藤机500余台,植保机械985台;四是科技宣传到位。结合科普活动,加大农机科技宣传力度,推广科技人员开展送机送科技下乡活动10余次。先后共送机60余台,并为农户现场演示和讲解农机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等知识,同时发放各种科技资料800余份。五是技术服务到位。开展机具维修、技术咨询、田间指导等项目专项农机化服务,共抽调技术人员65人(次),各类农机具58台(件);保养了园田管理机械680台次,入户维修达130次,受到了广大农机户的欢迎和好评。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措施,确保了各项农机化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加大创建“平安农机”力度,提升了农机社会形象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建体系。坚持早部署、早安排的工作思路,于2006年12月5日上午,区农委召开了汉沽区“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启动会议;区农委下发了《汉沽区“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工作方案》;由区农委、农机中心、区道路交通联席会联合成立全区“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负责“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的日常工作。
一、“十一五”期间农机推广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 靖安县农机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农机保有量不断增长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 大大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兴趣, 农机推广事业更是加快了发展步伐, 农机总动力大大增长, 农机综合作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 农机保有量以每年8%-10%的比例增加或更新, 全县保有量达到2.1万台套。
(二)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综合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农机化的脚步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水稻生产, 而是向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延伸。例如:山上白茶生产制作、山下绿色碰柑生产管理、水产养殖、山林开发等等。农机化装备从单纯的机械耕整、机械收获逐步扩大到机械运输、机械植保、机械插秧, 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截止2010年, 全县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0%, 其中机械化耕整水平达到78%, 机械化收获多年来水平 (突三破) 8水0稻, 靖安县农机局致力于突破水%机。械化生产主要环境得到突破?稻机插环节。2010年, 该局在香田、仁首、水口等乡镇开展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示范点建设并取得成功, 水稻机插秧高产示范建设的成功, 意味着靖安粮食生产将逐步迈入全程机械化生产阶段, 将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初见成效
靖安县仁首镇金田村“喻家组农业机械作业专业合作社”于2010年5月正式挂牌, 标志着靖安县农机合作社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喻家组农业机械作业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5月开始组建, 此合作社的发起人为金田村喻家组喻祖平、喻康生、喻九根等几名党员。他们吸收12户村民合股投资136万元购买收割机、农用车、手扶拖拉机、旋耕机、搅拌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 搞起了集农机作业及土地平整于一体的经济实体, 实现年产值40多万元, 人均年纯收入2万多元。
二、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 对农机推广工作认识不足
目前, 部分镇乡、村领导对农机科技推广的重视不够, 宣传力度不强, 有些基层领导甚至认为农机推广工作是一种商品推销行为, 导致农民的农机科技观念不强。
(二) 全县农机推广工作发展不平衡
1、山上山下发展不平衡
鉴于自然条件, 山上、山下农机推广工作存在明显差别, 山下片农机具种类多、齐全, 综合作业水平高, 而山上片由于田块小, 适合机具种类少, 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
2、主要机械化生产环节发展不平衡
全县机械化耕整、机械化植保、机械化运输、收获水平都相当高, 但是在机械化插秧环节, 水平比较低, 甚至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三) 没有效果明显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
到目前为止, 靖安县没有形成一个较有影响、辐射作用的农机化推广示范基地, 只是在某个项目、某个环节上有一些示范, 距全程机械化距离还比较远。
(四) 农机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农机部门在农口属于小部门, 项目少, 资金少。按照现行部门预算管理机制, 工作经费只能维持基本运转, 因此, 很多工作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上, 要开展技术推广则很难。
(五) 农机推广队伍年龄结构老化
现在, 农机部门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 平均年龄达到48岁, 30岁以下没有, 40岁以下4个, 55岁以上5个。缺乏年轻干部补充, 工作冲劲、闯劲不足。
(六)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辐射效果不明显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目前全县有5个, 但多有名无实, 发展缺乏动力, 与上级要求相差很大。
三、破解难题思路和建议
现在, 已进入“十二五”中期, 如何破解存在问题和困难, 促进农机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 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一) 高度重视农机推广工作, 切实加强农机化工作的领导
农机化的发展不是某个部门单一发挥作用就能解决问题, 需要涉农部门及各乡镇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做好。要建立健全全县农业机械化领导机构, 落实农业机械化的配套政策, 解决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 深入调研, 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
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深入到村组, 认真调查研究, 深入了解农民意愿, 结合每个地方的不同特点, 推广不同先进、适用机具, 确保农民使用满意。根据当地产业结构, 努力促进农机服务领域从单纯的水稻生产向运输、林业、竹业、茶叶方向迈进, 扩大农机服务领域, 增加农机服务收入, 激发使用农机热情。
(三) 政策倾斜, 加大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
1、保证农机推广工作专项经费
要加大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 要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其他农业发展资金中, 安排一定比例资金, 由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使用, 逐步形成配套推广、规模推广、效益推广的新格局, 促进我县农业机械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2、对水稻机械化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加大扶持力度
县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机推广工作, 为促进全县农机化综合、协调发展, 要对农机化基础薄弱的推广环节安排一定资金,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 加大扶持力度, 激发农户的购机热情, 增加农机保有量, 达到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的目的, 推动全县农机化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3、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予以扶持
农机联合组织是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效益, 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提高农民收益,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新生事物”。而根据全县目前农机联合组织的发展现状来看, 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 需要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大力扶持与引导。
(四) 建设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的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建立一批长期性、基地性、具有行业指导意义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 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龙头带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考虑把农机示范园区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结合起来, 使农业示范园区成为融农机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三位一体”的互动发展的基地。
(五) 年轻化农机科技推广队伍
关键词:基层农机推广;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27-1
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机推广技术人员提出了新挑战。现有的农机推广体系有许多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匹配之处,如现有的农机推广体系仍然不是很健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农机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政府在农机技术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于我国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比较低,农民接受新技术、新机具的能力不高,因此农机技术推广在农村难度较大,由此可见,如何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是摆在基层农机推广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1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存在问题
1.1现有农机推广机制已经不适合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机推广的程序多是自上而下开展的,一般是通过已建立且成形的农机推广体系,实施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的接受多是被动的。目前,农机市场已经逐渐放开,在生产上,农民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新机具、新技术,而是根据自己的生产需求来选购合适的农机具,因此,农机推广部门在生产中的推广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同时,由于地理条件和种植结构的差异性影响,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的生产阶段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这种市场机制要求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方不仅要遵循市场规律,而且研发部门和生产单位也要具有超越眼前的眼光,要研发出符合未来农民需求的农机产品,在这方面,原有的农机推广体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1.2原有的农机推广内容落后于新形势的需求
长期以来,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多是关于产前、产中或产后粗加工的机械化,而对于产后深加工方面基本没有涉及;只注重粮食作物生产的机械化,而忽视经济作物的生产机械化;只重视农田的生产作业机械化,而忽略了农业工程等方面的机械化。使得生产上推广的农机产品与实际需求产生脱节,造成推广部门推广的产品不能用于生产,生产上实际需求的产品又不能得到推广。从而阻碍了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
1.3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十分缺乏
由于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各种条件非常落后,因此,很难引进和留住专业技术人员,且许多大中专院校的农机专业也在逐年减少,农机专业的技术人员也越来越少,原有的农机技术人员的素质比较低,且老龄化现象加剧,现在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环境和待遇又不愿意到基层从事农机推广工作,使基层农机部门的知識结构不合理,人才断层,技术力量逐步削弱。
1.4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不够
农机技术推广的目的是将新型农机具逐渐推广应用的农业生产中,但同时又不能独立于农艺而存在。任何新技术、新机具,只有与农艺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显示其生产优越性,因此,在生产上没有做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会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2改变现有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2.1必须提高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
目前,许多领导和技术人员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没有到位,存在着重视机具保有量,忽略技术的推广应用;重视机具管理与维护,忽略农机技术服务的观念。忽视了农机技术对农机化发展的能动作用,淡化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作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件大事来抓。
2.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经费支持。从而加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阵地建设,改善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条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投入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去;要加大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的事业性投入,提高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加快对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逐渐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加大投入,强化基础,创造条件,推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走上正常的轨道。同时要着重培训和培育新型农机技术推广人才,使农机新装备新技术更快的转化为劳动生产力,用以推动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3积极理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制
要理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制,保证每个乡镇都有其名正言顺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机构应该明确自己的地位、职能,发挥其技术推广作用,不能与农机公司、农机经销功能混淆,农机公司和农机经销商不能替代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更不能使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市场化、功利化。
2.4积极创新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模式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推广手段,发挥固有的示范宣传作用;创新推广模式,利用各种形式,积极推广高新技术、新机具;要整合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技术推广平台;要结合科研、示范、培训、推广等农机发展环节,全面促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守江.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7(2):36-37
[2]卢正文.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农机,2009(3):19-20
[3]黄和祥,刘守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5(3):39-40,43
2006年,全市农机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省农机专业会议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加快农机科技转化步伐和推动农机化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为主题,按照年初的工作安排,经过市县农机部门的协作配合和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农机化工作任务,有力的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进程。
一、农机化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十月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7万千瓦,同比增长1.35;拖拉机7260台,农用车22650辆,同比增加97/554台(辆),增长1.34;农机经营总收入3.3亿元,农机经营纯收入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4、6.8;完成机播10.22万亩,机收10.19万亩,机耕110万亩,同比增长分别为7.04、6.77、2.13;完成机械化旱作农业推广面积50万亩,同比增长25;完成各类农机人员培训7000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59人;拖拉机检审验率分别达到72.9、71.6,拖拉机驾驶员有证率达92,全市未发生拖拉机事故;完成膜侧小麦技术推广8.87万亩,马铃薯机械化生产5.88万亩,地膜玉米双垄沟全膜覆盖机械化技术推广0.11万亩,地膜玉米残膜捡拾起茬技术1.5万亩,根据全市农机化目标任务进度安排,截止目前,基本上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农机化奋斗目标和重点工作。
二、2006年重点开展的工作及措施
1、围绕农业节本增产增效和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全力抓了关键时节、重点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服务。
在春耕“三夏”、“三秋”农业生产中,全市农机部门结合各自的实际,早着手,早计划,早安排,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做到了“五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确立了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了重点工作抓领导、领导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二是目标管理到位。按季度分解目标任务,责任到人,形成了以目标定责任,以督检保质量,以考核抓落实工作机制;三是机具资金到位。市县农机部门积极争取以农机具购置专项补贴为主的项目资金279.45万元,鼓励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农机化事业达840万元,共购置引进各类农业机械2500台,在农机化生产中,投入拖拉机7000台,农用车1.7万辆,以播种、收获、耕整为主的各类机具4.14万台;四是宣传培训到位。结合科普之冬(春)活动,加大农机科技宣传力度,全市积极开展送农机科技下乡350场(次),展示农机具11类30种170台,散发展示农机科技宣传版画、资料12.5万份,现场咨询群众达13万人(次),受教育群众达20多万人(次)。4月18日、7月5日分别在东乡、广河县召开了全市农机科技推广现场观摩会和积石山县全市膜侧“双低”油菜现场观摩暨农机“三夏”生产会议。市县农机部门发行信息专刊56期,新闻媒体报道38条(次),召开现场会25次,培训各类农机操作人员7024人(次);五是技术服务到位。市县组织以春耕、夏收为主的农机专业服务队143个,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机具维修、技术咨询、田间指导等为主的专项农机化服务,共抽调技术人员939人(次),维修拖拉机6500台,各类农机具8900台。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措施,确保了各项农机化目标任务的完成。
2、围绕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抓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
为促进全市优势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稳步提升,不断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和抗旱节本增效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市县农机部门全力抓了机械化膜侧小麦沟播、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玉米双垄沟全膜覆盖、保护性耕作、机播冬小麦、膜侧“双低”油菜、豌豆、中药材等为主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点建设。共建成各类示范点27个7800亩,筹措推广资金16.3万元,购置投入新机具268台,专业技术人员215人(次),特别是广河县千亩玉米双垄沟全膜覆盖技术、东乡县千亩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积石山县千亩“双低”油菜机械化种植,示范点建设成效显著,起到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示范作用。一是以广河、东乡等干旱县为主,完成小麦膜侧沟播技术推广面积8.87万亩,当年新增纯效益856万元;二是以马铃薯主产区东乡县为主,完成马铃薯机械化生产面积5.88万亩,当年新增纯收益623万元;三是在广河县积极推广抗旱增效明显的玉米双垄沟全膜覆盖种植新技术、新机具,完成推广面积1100亩,当年新增收益22.4万元;四是在积石山县加大了膜侧“双低”油菜机
械化示范推广,完成面积900亩,当年新增纯收益12万元;五是在永靖县继续实施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完成示范面积200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六是加大残膜捡拾起茬技术的推广,完成面积1.5万亩。七是以康乐县为主,积极示范推广膜侧豌豆、中药材新技术推广,完成面积500亩。通过以上技术的推广实施,逐步调整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和技术结
构,达到了节本增效、抗旱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提高了农机科技转化和应用水平。其中《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市农机推广站和广河县农机局共同研制的玉米双垄沟全膜覆盖机具通过省农机鉴定总站的鉴定验收。
3、围绕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机技术装备水平。
随着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政策的实施,市县农机部门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全市有2个县列入部级补贴实施县,6个县(市)列入省级补贴县,共争取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90万元,比上年增长近5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县农机部门坚持认真执行政策规定,严格工作程序,以公开、公正、透明、自愿的原则,加强协调和管理,自愿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确保了机具补贴工作顺利进行。一是做到宣传发放到位,全市共抽调工作人员529人(次),出动宣传车105辆(次),散发宣传材料3.84万份,张贴公告及购机问答材料1836份,悬挂横幅58条,发放《省农业机械补贴目录》166本,播放录象、光盘111次,电台、电视台播政策知识、产品简介120次,全市召开发放仪式9次,参加群众8000人(次)。二是补贴机具资金及时到位,全市落实购置补贴农机具5大类19种1364台,共投入资金688.2万元,其中国家补贴资金190万元,市县配套资金47.45万元,带动农民资金498.2万元。有110个乡(镇),1257户农户购置了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微耕机、脱扬机、粉碎揉草机、铡草机、小麦播种机、马铃薯播种收获机、复式割草机、翻转犁等生产急需机具,补贴政策促使投入农业生产中的动力机械,配套机具、实用机具、高效生态机具进一步多样化、合理化。三是补贴机具质量跟踪调查服务到位,市县农机部门对补贴机具问卷抽样调查三大类43台(次),实地走访抽样调查5类246台(套),确保了补贴机具价廉质优、群众满意。同时,市县农机部门结合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实施和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积极争取了《根茎类作物示范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玉米残膜捡拾起茬技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工程》、《青年农民工培训工程》等农机科技推广和培训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280多万元,通过项目资金的有力支撑,有效的提高了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
4、围绕劳务经济发展思路,拓宽农机培训领域,提高农机培训质量和效益。
为了全面贯彻全省农民工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将劳务输转作为支柱产业的要求,市县农机部门在认真搞好农机技术培训,保证农业生产技术需求的同时,积极争取阳光工程项目,临夏市、康乐县等四个县农机局被列入全省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38万元,项目实施各单位,紧紧依托项目,充分发挥行业培训
优势,强化培训基地建设,立足市场,以创造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突破,积极开拓办学门路,共开展以拖拉机驾驶员、农机具操作员、农机修理工、电气焊工、高速电动缝纫工等为主的各类培训班34期54班(次),参加培训1745人(次),首期有132人顺利通过市第5、第6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资格认证。
5、围绕农机打假活动,积极开展农机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有效地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各级农机部门把农机打假作为净化规范农机市场,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县(市)农机局成立了打假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打假措施,公布了农机质量投诉电话,并与各乡镇农机站签订了《农机管理目标责任书》,建立了打假责任制。一是扎实开展打假专项整治活动,会同质监、工商、经贸等部门,共抽调专业技术人员127人,出动宣传车80辆(次),组成了18个检查组,对全市辖区农机主机及零配件销售市场、生产企业、维修网点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检查整治,共查获“三无”农机产品200台(件),货值1.2万元,检查企业20家,整顿农机市场1个,印发宣传资料1.65万份。二是依法将农机维修网点纳入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农业机械修理网点、修理工审定和准入制度。根据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颁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要求,及时对全市280多个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了摸底调查,造册登记,对现有修理网点进行了严格审定,共审定二级修理点2个,三级修理点27个,四级修理点142个,新培训持证上岗人员41名,通过专项整治和对修理网点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遏止了“三无”农机产品和不合格农机产品坑农、害农现象。三是认真制定落实“
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了农机生产、销售、维修、服务等重点工作中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了农机市场秩序和农机维修经营活动,净化农机市场,保证了农机产品质量,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6、围绕行风建设,狠抓了以农机安全生产为主的农机监理工作。
按照省农牧厅的安排部署,全市农机监理系统认真开展了行风建设民主评议活动,建立了行风建设评议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从队伍建设、廉政建设、整章建制、完善便民措施、推行政务公开、规范监理业务、基层安全网络建设、营造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整治和强化,4月份,省农牧厅行风评议检查组对我市行风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通过对市农机监理所、临夏县、和政县、临夏市等监理站的实地抽查,对我市行风建设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和好评,在安西县召开的全省农机监理系统行风建设现场会议上,对我市农机监理所、临夏县农机监理站进行了表彰,通过行风建设,进一步促进和强化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是严格坚持“横到边、纵到底”的点、线、面管理办法,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建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共签订责任书5128份。二是狠抓了以“两法一条例”为重点的农机法规,农机安全知识的宣传,共出动宣传车420辆(次),散发宣传材料18000份,悬挂横幅32条,大型宣传17次。三是严格执法,严把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培训、发证关,严格检审验工作。共核发换发行驶证159本,检验农业机械4390台,审验驾驶员4262人,检审验率分别为72.9、71.6(10月底)。四是加大对拖拉机“黑车非驾”、载客拉人、超载超速、带病运行等违章行为的整治和查处,共出动检查车1550辆(次),监理人员6200人(次),检查拖拉机3460台(次),查出各类违章违规1210台(次),无牌车辆入户63台。五是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创建农机安全村13个。通过抓检查、抓考评、抓治理,有效的遏止了农机事故的发生。
三、几点体会
1、随着《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国家“三减免、三补贴”中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甘肃省农机管理条理》的重新修订颁布,加快了依法治机进程,为本
地区农机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把握机遇,用足、用活政策,才能加快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2、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机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推进了农机化工作。
3、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鼓舞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热情,有效地引导和调动了民间资金投入到农机化生产中,形成了财政扶持引导,部门协调,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存在的问题
1、我市的农机化程度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尽管农机化发展为解放劳动力,推进全市劳务输转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机将在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高效生产中担负着越加重要的任务,但市县财政投入不足,在新形式下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还很艰巨。
2、虽然购机补贴在我市各县实施,但市穷民贫,市县财政难以落实机具购置补贴配套资金,而农民的购买力有限,致使争取到的农机具补贴项目实施难度大,进而影响到对今后国家农机具补贴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落实。
3、以乡镇为主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缓慢,适应新形势的农机化服务组织发展后劲不足,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
4、由于农用运输车移交交警管理,全市农机监理机构的职能削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机监理队伍人心不稳,加之经费来源凸减,而省上要求各市市扶持地方农机监理工作的补贴资金没有落实到位,致使农机监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难度明显加大。
五、2007工作计划
(一)2007年农机工作思路
2007年全市农机工作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临夏和谐社会为目标,高举“兴机富民”的旗帜,以加快农机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以提高优势产业,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程度为主线,以科学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扎实的工作,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二)奋斗目标
农机总动力达到58万千瓦;农业运输机械拥有量3万辆(台);完成机械半机械播种75万亩;机收10万亩;机耕110万亩;农机经营总收入3.35亿元;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7000人;拖拉机及驾驶员检审验率均80以上;车辆入户率和驾驶员持证率达96以上;事故死亡人数控制
在万台5人以内。
(三)重点工作
1、以宣传贯彻《甘肃省农机管理条例》为契机,加快依法治机进程。
2、以农机科技推广为核心,全力抓好春耕、“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应用步伐。
3、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农机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4、深入开展农机监理行风建设,不断加强农机安全生产。
5、以阳光培训工程和劳务技能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拓宽培训领域,加大培训工作力度。
6、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积极扶持、引导、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
7、积极争取以农机具购置补贴为重点的农机化项目,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技术结构。
【农机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鱼台县农机局三夏农机工作情况汇报07-10
农机局工作职责07-09
市农机局工作职责07-04
农机局局长工作职责11-15
农机局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总结11-28
区农机局年终的工作总结12-09
农机局平安创建工作报告09-22
农机市场分析及预测11-03
农机事故处理工作规范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