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外文文献翻译(精选7篇)
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
(2008年7月修订)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内容要求
1.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普通A4纸打印即可。
2.正文
综述正文部分需要阐述所选课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本课题的意义。文中的用语、图纸、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能度(N)等。量和单位用法定符号表示。引用他人资料要有标注。文献综述字数在3000字以上。
正文前须附300字左右中文摘要,末尾须附参考文献。
列出的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一般要求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al表示).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学位论文类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单位名称,年份.电子文献类书写方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
(二)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题
1.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标题(五号,宋体,顶格,加粗)
摘要内容(五号,宋体)
关键词标题(五号,宋体,顶格,加粗)
关健词内容(五号,宋体,词间用分号隔开)
2.正文标题
标题最多分四级。
一级标题,三号字,宋体,居中,加粗;
二级标题,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3.正文
小四号字,宋体。
4.引文注释
引文后注释标示示例:“激光平地技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土地平整的精度,激光感应系统的灵敏度至少比人工肉眼判断和操作人员手动控制的准确度提高10-50倍,是常规平地技术所不及的[1]”。这里“[1]”是右上标,其中[1]表示正文后面的“参考文献”中的第1个文献。
5.图表
正文中图、表均需编排序号,有图、表题目及说明(五号、宋体、加粗)。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标目中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 000m,用5μ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中英文、罗马字符应统一,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斜体(单位符号、缩写等除外)。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居中)
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第三部分:版面要求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字符间距:标准
行距:1.25倍
页眉页角:页眉的奇数页书写—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页眉的偶数页书写—文献综述题目。在每页底部居中加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
(一)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内容要求
外文翻译内容必须与所选课题相关,外文原文不少于6000个印刷符号。译文末尾要注明外文原文出处,并上交外文原文复印件。
原文出处: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al表示).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原文出处: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原文出处: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原文出处:学位论文类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单位名称,年份.原文出处:电子文献类书写方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格式:由学校统一设计,普通A4纸打印即可。
第二部分:外文翻译主题
1.标题
一级标题,三号字,宋体,居中,加粗
二级标题,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2.正文
小四号字,宋体。
第三部分:版面要求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
脚边距:18mm
字符间距:标准
行距:1.25倍
页眉页角:页眉的奇数页书写—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外文翻译。页眉的偶数页书写—外文翻译题目。在每页底部居中加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装订顺序是:封皮、文献综述封皮(普通A4纸打印)、文献综述正文、外文翻译封皮(普通A4纸打印)、外文翻译中文译文、外文原文复印件。
关键词:农业学科,文献传递,资源建设,馆藏,农业高校图书馆
通常只有在本馆的馆藏资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文献传递就是用户获取文献的最后途径。因此,文献传递服务不仅反映着图书馆的资源保障能力,而且反映着图书馆的文献服务能否让用户得到满足。
随着各种出版物数量的增长,价格的急剧上涨,价格上涨与图书馆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大学图书馆都存在着经费紧张现象。和综合大学相比,农业大学图书馆的经费更加捉襟见肘,一个单一的农业大学图书馆现有资源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在这样的状况下,各农业大学图书馆之间更需要以文献传递的方式资源共享以缓解矛盾。
为了真正达到资源共享,做好文献传递工作,了解各农业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需求,也使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满足读者需求,本研究通过对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文献传递服务多年来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用户文献需求的特点和文献需求数量以及文献所集中的学科专业等,以期对图书馆调整文献资源建设方案、补充相关文献提供重要参考。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担负着面向全国农业院校图书馆进行文献传递的服务工作,分析研究各农业院校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数据,还将为中心各成员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的调整和补充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对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的资源共享和联盟的协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建设与发展
我国近年为开展资源共享建立了许多文献传递服务系统,比较有影响力的服务系统有以下4种。
1.1 国家科技图书馆文献中心(NSTL)
NSTL是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的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馆、中国计量科学院文献馆。文献服务是NSTL的一个主要服务项目。具体内容包括文献检索、全文提供、网络版全文、目次浏览、目录查询等。服务对象是全国用户。
1.2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CALIS于1998年由教育部组织开始建设,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为了更好地在高校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文献传递服务,CALIS分别设立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CALIS农学文献信息中心设立在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主要建设目标是:依托中心所在图书馆———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联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完善服务基础设施,提高专业队伍水平,丰富大农学类文献收藏,增强服务能力,加强在CALIS三级保障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将全国农学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成为全国高校服务的“大学科”资源中心、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和宣传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一直遵循着CALIS中心的服务宗旨和CALIS农学信息文献中心的建设目标,为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利用文献传递弥补各农业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为各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1.3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
该项目引进专项经费,是教育部根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文献资源建设的需要而设立的。这是全国性的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保障体系。项目建设内容分为两部分: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若干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为基础,全面、系统地收藏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术期刊。依托CALIS已经建立的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建设“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全面揭示文献信息,进而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1.4 地方文献保障体系
在CALIS项目建设中,为推动地区高校的联盟与发展,依托当地已有的文献资源,加强文献区域的保障,例如:为了进一步加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化建设,推进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2007年年底成立了“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服务对象是北京高校师生,有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TALIS)、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AL)、福州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FULin K)、HALIS(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等,这些联盟各有特色,各具优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同时参加了多个联盟[1,2]。
2 农业高校外文文献需求与保障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2010年01月份—2015年12月份各农业高校向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提交的7 732篇文献请求,进行学科分析,了解各农业大学的学科馆藏需求以及各学科内不同文献的需求,以便进一步做好馆藏建设和文献保障。
2.2 文献需求区域性分析
截至2015年12月份,农学中心成员馆共有54个,其中东北地区有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9所大学;华北地区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8所大学;华中地区有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5所大学;华南地区有华南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6所大学;西北地区有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4所大学;西南地区有云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6所大学;华东地区有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16所大学。
7 732篇文献请求来源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文献请求量较多的地区是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文献申请量分别占文献总量的28.00%、25.00%和22.00%;文献请求量居中地区是华北和华中地区,分别为12.00%和10.00%;文献请求量最少的地区是西部(西北、西南)地区,文献申请量占文献总量的3.00%。
2.3 农业院校文献需求学科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7 732篇文献样本量来源于19个学科,每个学科文献请求的篇数和在学科分布中的比例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农业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传递需求的学科主要集中在生物科学、农业科学二大学科,生物科学的文献需求占文献总需求量的48.00%,农业科学占文献总需求量的26.00%。这二大学科文献需求量占文献总需求的74.00%,需求量大与农业高校的主流专业或重点学科有密切关系。2.3.1生物科学(Q)文献需求分析生物科学类文献学科分布情况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生物科学的3 711篇文献申请中,需求最大的是植物学,依次是生物化学、昆虫学、普通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占总生物学文献的85.26%;生物学科中其他类文献,如生物科学理论方法、生物工程、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这六类文献申请只有547篇,占总生物科学类文献的14.74%。
2.3.2 农业科学(S)文献需求分析农业科学类文献学科分布情况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农业科学(S)类的2 010篇文献中最多的是园艺,其次是畜牧、动物医学和植物保护文献需求较多,占农业科学类文献需求总量的51.00%;农学和林业需求量较少,只占农业文献需求总量的6%。
2.4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作为农业文献的集结地,其馆藏相对全国其他农业高校丰富,书、刊总量200万册,其中:1)馆藏印刷版1 000余种,其中现刊400多种,有多种外文期刊从创刊就一直订购。有外文期刊15种,其中生物科学与农业科学馆藏最为丰富。2)外文电子期刊有:Annual Reviews全文电子期刊、Cell Press全文电子期刊、Elsevier全文电子期刊、Wiley-Blackwell全文电子期刊、Nature系列全文电子期刊、Annual Reviews全文电子期刊、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3)全文数据库.EBSCOhost全文数据库和pro Quest数据库。这些全文期刊和数据库涵盖了1.6万种外文全文期刊。4)资金保障。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每年对外文期刊的投入有700多万元,其中对外文期刊纸本的投入大约400万元,外文电子期刊的投入是300多万元。每年投入的资金随着期刊价格上涨的幅度上调。
2.4.1 中国农业大学对文献传递请求的满足率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7 732篇文献满足来源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由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资源满足(本馆馆藏满足)文献请求5 103篇,占文献需求总量(7 732篇)的66.00%。说明中国农业大学的馆藏相对丰富。科学院系统(NSTL)图书馆和其他高校图书馆(外馆馆藏满足)满足2 629篇,占总文献需求总量(7 732篇)的34.00%。
2.4.2 各学科文献的馆藏分析
经过统计分析,19个学科文献满足来源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19个学科7 732篇文献中,本馆馆藏满足率较高学科是生物科学、农业科学和食品工业、自然科学、计算机技术、社会科学总论、哲学宗教和动力工程;外馆馆藏满足率较高的学科文献有医药卫生、建设科学、天文科学、化学工业、经济、水利工程、语言、电信技术。环境科学和数理科学与化学这两个学科的文献,由本馆满足与外馆满足的量很接近,说明这两个学科内的不同种类文献馆藏不完全或者有间断、丢失情况。
以下是对文献需求量比较大的学科:生物科学、农业科学文献的来源进行具体分析。
2.4.3 生物科学文献来源的分析
经过统计分析,生物科学的3 711篇文献的满足具体来源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本馆馆藏满足率高的学科文献是植物学、生物化学、昆虫学、遗传学、生物工程、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等,占生物科学文献总量的67.00%以上。外馆馆藏满足率高的学科文献是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科学理论。
2.4.4 农业科学(S)类文献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农业科学2 010篇文献的满足具体来源见表6。
从表6中看出: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农业科学(S)类的文献馆藏相对丰富,7个学科文献的本馆满足率高于70.00%。植物保护(S4)、农业科学研究理论(S-)两个学科文献本馆馆藏满足与外馆馆藏满足的数量相近。林业(S7)类文献很薄弱,需要外馆馆藏补充需求的量比较大。
3 结论
3.1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现状
抽样调查的7 732篇文献中,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满足的文献总量是5 103篇文献,占文献总需求量的66.00%,说明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相对丰富,基本能够满足其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其他农业大学主要学科发展的需求。
1)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满足率高的学科是:生物科学、农业科学、食品工业、自然科学、计算机技术、社会科学总论、哲学宗教和动力工程学科文献。
2)外馆馆藏满足率高的学科是:医药卫生、建设科学、天文科学、化学工业、经济、水利工程、语言、电信技术学科文献。
3)生物科学中由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满足率高学科文献是:植物学、生物化学、昆虫学、遗传学、生物工程、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学科文献。
4)农业科学中由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满足率高学科文献是:园艺、畜牧、动物医学、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水产、渔业、农业工程、农学学科文献。
5)生物科学中由外馆馆藏满足率高学科文献是: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科学理论学科文献。
6)农业科学中由外馆馆藏满足率高学科文献是:林业类文献。
3.2 CALIS农学文献信息中心成员馆文献需求区域分析
7 732篇文献请求来源于6个地区的农业大学图书馆,其中:1)文献申请量比较大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文献申请量是直接反映文献传递需求的重要指标。文献申请量大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农业高校的科研发展快,对前沿文献需求量大,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学科发展,需要以文献传递形式来满足读者的文献资源的需求,弥补现有馆藏资源的不足。
2)文献申请量居中的是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华北地区经济发达,各农业高校的学科发展快,科研发展也快,文献申请量应该比较大。但从统计数据上看数量并不大,可能的原因:第一,图书馆的经费充足,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基本满足读者需求;第二,在当地有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例如天津市有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TALIS)、北京市有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等,文献保障可以依托当地的联合体。这些联合体的文献资源也能满足部分农业高校的文献资源需求。
3)文献申请量最少的地区是西部地区,这种状况可能的原因:第一,文献需求可以依托当地的联合体和协作馆,可以不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来满足需求;第二,经济欠发达,教育水平落后的偏远地区农业高校信息闭塞,学校资金匮乏,图书馆的馆藏严重不足,读者缺乏利用文献资源的意识,图书馆对文献共享意识缺乏或淡漠,很少或没有进行过文献资源获取途径和方法的宣传,读者不了解获取所需文献的渠道,文献申请量极低。
4 建议
4.1 加强农业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CALIS农学文献信息中心作为一个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应该挖掘各成员馆的现有馆藏资源,调动各成员馆积极参与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相互补充各成员馆文献的资源不足,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需做到如下几点:
1)增加原版全文电子期刊数量。外文电子期刊不但方便本校读者使用,还可以方便、快捷地为其他农业高校读者提供文献,方便文献传递。
2)加强医药卫生学科、环境学科、经济学科、数理学科和化学与天文学科等的外文期刊的关注,这些学科虽然不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主流学科和重点学科,但随着科研和学科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某一学科发展而是多学科交叉的发展,各种知识和信息是相互交融的,这些学科的文献资源和馆藏的建设应当引起图书馆的关注。
3)加强对生物科学中薄弱学科———动物学、生物科学理论方法、细胞生物学的关注,通过订购外文期刊或者以文献传递方式来满足学科发展需求和丰富馆藏资源。
4)加强对农业科学中薄弱学科———林业和农业科学理论的外文期刊的关注,通过订购外文期刊或者以文献传递方式来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和丰富馆藏资源。
5)减少利用率低和费用高的期刊订购,可以通过文献传递满足需求。
6)建议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对本校的主流学科与重点学科的外文期刊加强订购的持续性。
7)建议经常通过对外文期刊的利用率的评估,对外文期刊的订购进行微调。
8)将已有的纸本外文期刊电子化,方便读者使用,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和降低对纸本期刊的损坏,利于纸本期刊的保存。
4.2 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文献传递系统,将国内现有的各文献保障体系整合。我国目前的文献保障体系过多,属于国家级的保障系统有NSTL系统,属于教育部系统的保障体系有CALIS、CASHL,同时各省、市也相应地建立起多个文献保障联合体(例如:北京有BALIS,江苏有JALIS,浙江有ZADAL,福州有FULin K等),这些保障系统属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重复购入各种资源,造成文献资源既不全又有很多重复,对资金和资源都是严重的浪费。文献传递的目的就是合理配置经费,优化馆藏资源的结构。如果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统一的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引进资源、合理配置、减少资金浪费,加强专业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扩大文献资源服务、保障范围,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发挥更有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其次,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联合目录。为真正地做到资源共享就要完整、完善各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对已经更改刊名的期刊在馆藏目录上要及时更改馆藏目录信息,对纸本期刊馆藏的年、卷、期标注一定要准确,对已经剔除、破损、丢失的纸本期刊要及时更改馆藏目录上的信息,馆藏资源信息在联合目录上要准确、完整、详实,杜绝联合目录上标注文献馆藏与实际馆藏地点不符。
再次,还要加强对各类会议论文和标准的管理。目前各种会议论文和各类标准文献资源分散,出版的形式也不统一,没有一个统一检索的途径和目录,不方便读者查找使用[1]。
4.3 加强文献资源共享的宣传服务
要更新思想观念,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宣传,提高对文献资源共享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在当前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馆藏严重缺乏,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需要大量补充,农业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又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学校科研发展的需要和读者更大文献需求。为能更合理地使用现有的经费,要更好地利用文献传递方式来弥补现有馆藏文献资源的不足,树立资源共建共享的思想,大力推动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农业高校的图书馆都能认识到,对于那些价格昂贵但利用率不高的外文文献,可以通过文献传递来满足特殊需求,这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服务方式。通过文献传递,不但加强馆藏资源建设,还能加强各农业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促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
CALIS农学文献信息中心作为农业文献资源的保障中心,要积极加强对文献传递的服务宣传,增强沟通具体措施是:1)对于文献需求量大的农业高校图书馆,要保持渠道畅通,继续加强合作。2)对于有共享意识,馆藏资源相对薄弱,虽有文献需求但是文献申请量又少的农业高校图书馆,要弄清文献需求量少的原因。CALIS农学文献信息中心要对这些图书馆加大文献传递的宣传力度,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思想宣传,在中心的主页上要详细介绍馆藏特色、文献传递服务以及读者获取文献资源的渠道,提高文献共享意识的同时加强渠道建设,增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意识。3)对于相对比较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薄弱,资源共享意识淡漠的农业高校的图书馆。首先,要加强CALIS农学中心所依托的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与这些图书馆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免费邮寄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开展对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的宣传。其次,对于这些图书馆文献传递的费用可以有大幅度的优惠,文献传递费用补贴百分之百,免费为这些农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所需文献,激发教师与学生们的文献需求和文献申请的欲望,鼓励读者利用文献传递这种方式获取文献,让这些农业高校图书馆了解到通过文献传递可以做到:读者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文献;文献申请馆可以利用读者的申请发现自己馆藏资源的不足,为馆藏资源建设和优化馆藏结构、资金配置提供依据;利用较少的经费获取比较多的学科发展所需要的文献,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发展作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文献传递服务工作,要加强文献传递人员的职业素质,包括:1)文献请求馆的文献传递人员要积极地对待读者需求,处处为读者着想,认真把握好读者文献申请的每个环节,准确无误地向文献提供馆提交正确的文献请求。2)文献提供馆的工作人员本着读者第一的理念,认真核实文献申请单信息,如有不详、错误信息及时更正或快速与请求馆的文献传递员或读者本人沟通,为读者提供正确的文献。3)时效性强,及时处理文献需求,不拖沓,提高工作效率。4)提高文献传递员的素质,既要提升对新入职的文献传递员的要求,也要对现任的文献传递员加强专业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素养高的稳定的专职文献传递员队伍。5)制订文献传递工作具体流程,这样可有效降低因工作疏忽或经验不足造成的文献检索错误,从而提高文献申请的满足率[1]。
4.4 加强用户培训
以各种形式培训培养读者的文献获取能力。只有读者自身获取文献信息能力增强才能准确提交文献请求,提高文献满足率。例如,以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为本科生开设文献检索课,为研究生开设Internet资源与利用课程等,提高了学生的文献获取能力;为全校的读者举办“如何获取馆外文献资源”的各种形式的讲座培训,帮助读者掌握文献检索技巧和快速获取馆外文献资源等讲座,并以各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检索文献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文献信息检索和获取能力,准确地为文献传递员提供所需文献信息。如果有读者不能参加文献讲座又急需文献时,文献传递员通过E-mail、QQ、微信和电话等方式向他们详细讲解,并接受他们通过E-mail和QQ、微信或者电话的形式发送的文献请求,由文献传递员代为申请文献,得到文献后及时发给读者,并以各种形式教会读者,如何获取文献资源[1,2]。
参考文献
[1]尚文娟.文献传递过程中制约文献满足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兰台世界,2015(6):21-22.
关键词:知识组织体系 叙词表 本体
中图分类号: G25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1-0002-06
1 导论
信息过载是网络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组织、企业(如欧盟、美国医学图书馆、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纷纷开展信息组织开放应用的研发项目,来推动信息建设基础平台的创新性实践和技术改善,如美国医学图书馆建设的统一医学语言系统(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UMLS),谷歌收购了语义搜索公司Metaweb,采用其主打产品Freebase——大规模的开放结构化信息数据库,来推出知识地图服务。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层面推进了1.7万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单台套原值50万元以上)、105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135万份自然资源实物、970万号标本、4000余种标准物质,22万种科技图书、6万种科技期刊、138万余条标准和技术法规、41万项科技成果信息,以及160TB的科学数据等大量科技资源的整合、开放与共享[1]。
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从传统图书馆基于文献知识组织方法,向适应计算机海量信息处理基于概念单元或知识单元方向发展,如何从资源链接的整合,向提供深入知识内容的整合,成为了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信息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由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和示范应用”项目,来构建我国面向外文科技文献的知识组织体系,以支持信息揭示、组织和发现。本文通过知识组织建设模式的现状分析,论述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对信息组织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难点进行探讨。
2 知识组织建设模式分析
通过大量的跟踪调研和凝练,可以把西方发达国家或组织推进知识组织实践应用归纳为四种模式:基于传统知识组织体系关联的语义网络模式、基于传统知识组织体系整合抽取的本体仓库模式、基于语义网的参考网络模式和本体网络模式。
2.1 基于传统知识组织体系关联扩展的语义网络模式
UMLS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建立的关于生物医学和健康的知识组织体系,是基于传统知识组织体系关联扩展建设语义网络模式的典型代表。UMLS共有三个知识源数据库,它们是Metathesaurus、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和专家词典(SPECIALIST lexicon)。Metathesaurus是集成了各种叙词表、分类表、编码集、用于病人护理的可控词汇表、健康服务表、公共健康统计、生物医学文献目录和索引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健康服务的知识组织体系。Metathesaurus通过概念来组织,其目的是将同一概念的不同名称和形式连接在一起,标识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每个概念都分配了至少一个语义网络的语义类型,这样保证了Metathesaurus中的所有概念在语义网络中相对一致的分类。语义网络的目的是提供Metathesaurus中所有概念的统一分类和一系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语义网络由两部分组成:①一组较为宽泛的主题类目,也称语义类型;②一组语义类型之间的关系,或称语义关系。专家词典是NLM建立的三个知识源数据库之一,是UMLS项目的组成部分。专家词典的作用是为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提供词汇信息。专家词典的词汇包括通用英语词汇和生物医学专业词汇。UMLS试图强大多语言词汇库,用于多种类型的信息系统,如病例、科学文献、指引和公共健康数据,从而在读者查询请求和资源之间建立概念上的关联,在具有相同知识内容的资源之间建立关联。
2.2 基于传统知识组织体系整合抽取的本体仓库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联合国联农组织发起的FOS项目,旨在通过创建、整合和利用本体,来加强渔业信息系统的信息整合和语义互操作能力。FOS项目整合的资源包括:①OneFish:一个渔业项目的门户,采用等级主题树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大约有超过1800个主题,主题含有简短的摘要、标识符、相关联的材料,如文件、网站、元数据。②AGROVOC叙词表:包含大约2000个渔业的叙词和16000相关的扩展词。③ASFA叙词表:超过6000个叙词。④FIGIS:一个整合渔业信息的全球化网络,其采用参考表来组织资源,主要包括水生物种、地理对象、水生资源、海洋渔业、渔业技术,大约有300个顶级概念,向下分成4级,共含有30000个资源对象,并能支持多语种互操作。FOS希望设计出一个全面的本体参考模型,以满足:是(部分是)以领域为基础本体,能分享规范的KOS;足够的灵活性,能在同一背景下包括不同的观点或者视角;聚焦在渔业领域的核心推理框架[2]。FOS建立一个多层级的本体仓库来整合资源,主要包括三层内容:
顶层本体或称为基础本体,用来表示通用一般性的概念。FOS采用了WonderWeb European项目建立DOCLCE本体模型作为基础,DOCLCE分为三个基本的大类,即:持久性和临时性;品质和品质属性及抽象概念。并采用了乘法的方式来扩展下位类。
核心本体是在顶层本体的基础上,结合本体描述与情景的原理(根据情景的作用、任务、参数、状态来具体化说明)来构建了核心本体。将FOS需要整合的资源按照ODP的本体描述模型转化成术语数据库,提取术语数据库顶层概念,保留TDB框架,专家精简以及采用其他本体设计模型[3]。最终,在ASFA的1600个顶级类、AGROVOC的83个顶级类和FIGIS的约400个顶级类中选取了10%作为核心本体。
nlc202309010048
领域本体,是在核心本体设计和检验后,将术语数据库中遗留的数据转化为本体数据模型,被称为“原形本体”。将COF(核心本体)与OntoWordNet和“原形本体”进行映射、模块化、合并,形成领域本体。
2.3 基于语义网的参考网络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元数据的RDF模型和用SKOS格式描述的网络参考模型实现对分散异构资源进行分布式语义检索,其典型代表是STERNA(Semantic Web-based Thematic European Reference Network Application)。该项目在2008年6年到2010年11月获得eContentplus项目的1500万欧元支持下,与12个欧洲自然史和生物多样性机构合作,以鸟类和各种鸟类相关的信息为核心,将各种关于鸟、鸟类物种和他们习惯的多媒体资源,包括科学数据、文章、图片、视频和声频文件,汇集和显示在同一个信息空间,以支持欧洲数字图书馆,整合在自然科学、生物多样性及保护领域带有语义的丰富数字资源。
STERNA基础架构是通过元数据的RDF模型和用SKOS格式描述的网络参考模型对成员网站的内容进行分布式语义检索。整个系统分为三部分:最基础是语义检索,用于实现对不同成员网站的分散异构数据库的检索;网络工具集,用于内容拥有的机构整合和丰富现有的内容和元数据,并链接到用SKOS的参考模型;API层,用于每个成员网站实现STERNA系统的检索功能。
元数据是整个知识组织中的基础组成部分,项目制订了元数据生成和受控词表示的规范。元数据采用RDF元数据模型,RDF的三元组结构易于链接,使一个物体即可以作为主语,也可以作为宾语;也易于机器处理,利用URI来链接相关资源。
受控词表示在STERNA系统中被称为“参考结构”,采用SKOS进行描述。参考结构中包含各种的不同组织描述资源的方式,即有低结构化,如词表和术语,也有高结构化能揭示词和词间关系,如叙词表、本体、知识组织系统。为了在语义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组织系统,使其能被机器处理和整合到发现层,STERNA项目采用了SKOS方式对ITIS(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ISO3166国别名称和代码、自建的标准化列表,如机构结构、人员结构进行描述。
RNA(Reference Network Architecture)参考网络架构,在系统中内容条目使用了多个参考模型,它们通过等级结构将内容相连接,同时内容条目又通过各自间的元数据相连,从而形成了参考网络架构。参考网络架构中内容条目之间的关系最基本是通过参考模型形成的等级结构,同时还存在虚拟的等级关系,RDF的三元组则形成了属性链接的关系,而在RNA之外,内容条目可以通过超链与系统外的文本、网页链接。RNA被用于创建一个发现层,来检索不同语言的各种数字资源,同时被用来帮助创建和维护发现层及产生结构化文本内容。
2.4 本体网络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网络化本体,通过发展一套整合的方法来进化网络化的本体和相关元数据,通过场景与模式构建实现现有本体的重构、映射、模块化、本体化,并将非本体资源进行整合。NeOn项目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其由欧盟第六框架计划资助,14个欧盟研究机构参与,旨在通过本体网络进行大规模语义应用,通过发展工具和相应方法,产生经济有效方式处理方式解决整个过程应用问题,尽可能促进新一代语义应用。
作为NeOn实践案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采用NeOn技术方法搭建了以本体驱动的鱼产品消耗评估系统(Fish Stock Depletion Assessment System,FSDAS)。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渔业和水产部管理和维护着多个渔业和水产信息和知识组织系统,尽管他们含有的数据多是结构化数据,却难以互操作。在NeOn项目的帮助下,FAO基于联合国的资源创建了一个渔业本体化网络,包括了FIGIS的渔业时间序列参考表、AGROVOC、ASFA、渔业和水产的分面表、FAO地理本体。FSDAS采用本体网络化的方法以集成来自FAO不同信息系统的数据。根据渔业本体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分别从本体工程师和本体编辑人员两个角度,归纳出FSDAS的一般性要求。根据来自FIGIS的数据创建本体,即形成了6个本体模型:地域、渔业区域、生物物种、渔业商品、船只类型和载重、工具类型。通过对渔业领域范畴的分析,将对同一实体的多重知识组织方式进行分析,来扩展和修订本体模型;参考表作为本体化的网络的基础,由于已建立的单个本体在覆盖范围上不存在重复,采用数据连接的方式,即以连接数据到参考表,链接数据到半结构化文件、链接数据是从数据或本体中被推理获取,形成本体化网络[4]。
上述四种模式各有特色,但同时具有一些典型的共性:充分借用已有各类知识组织体系;无论是语义网、本体仓库、参考网络还是网络本体,均是以实现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语义处理和知识组织为目标。
需要综合运用上述四种模式确定本支撑计划项目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1)充分借用目前可获得的各类知识组织体系素材和元数据素材,作为遴选规范概念名称的来源;
(2)借鉴“基于语义网的参考网络”模式构建本项目的超级科技词表体系,包括:在利用现有分类范畴的基础上构建超级科技词表的等级结构,以支持面向外文科技文献的结构化呈现与知识导航;选用合适的专业领域知识组织体系作为领域内的参考结构,并实现范畴(等级结构)与各专门知识组织体系(参考结构)的关联映射;
(3)借鉴“基于知识组织体系关联扩展的语义网”模式构建各知识组织体系(参考结构)间的关联网络,通过规范概念名称与各知识组织体系的关联实现各知识组织体系的关联整合,构建多元化的面向外文科技文献的超级科技词表网络。
nlc202309010048
(4)结合中国科技工作的具体环境与需求,探索实现基于英文超级科技词表网络的中英文混合检索的技术路线,包括在医学领域建设英文规范概念名称汉译名和工程技汉表与英文超级科技词表网络映射关键技术两种方式。
(5)借鉴“本体网络”模式构建本项目的本体层,包括:本体转化、重构、模块化、本体化等的机制、方法和工具模型及4~5个领域本体构建的应用示范。
3 STKOS知识组织体系的建设目标
构建“面向外文科技文献的知识组织体系”,开展应用示范的总目标是: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知识组织技术和方法,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知识组织系统建设成果与应用经验,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面向计算机应用的,以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组织为主要应用目标的科技知识组织体系,为我国海量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组织和利用提供支撑,实现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战略资源的有效组织、深度揭示和知识关联,提供知识检索服务,推进基于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战略资源的知识发现、知识挖掘和知识计算应用示范,整体提升我国科技文献信息机构的知识服务能力。
面向外文科技文献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由知识组织体系内容建设,加工协作平台建设,开放服务平台,自动处理、智能检索的应用,知识服务的应用示范和关键技术研究等六个部分组成(见图1)。具体目标是:
(1)构建外文科技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服务于科技文献组织的科技知识组织体系,重点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统一的超级科技词表。超级科技词表预计收集科技词汇素材约1000万条,收录科技术语不少于500万条,科技概念规范名称80万条,其中理学领域科技概念规范名称20万条,工学领域20万条,医学领域30万条,农学领域10万条。
在此基础上,在各学科领域分别选择两个学科方向初步建成领域本体。完成科研本体的总体框架设计、标准规范制定,并开展应用示范。
(2)建立国家科技知识组织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建立STKOS协同工作系统、 STKOS的评价体系,以及参建单位、领域专家、知识组织专家的长期稳定的协同工作机制,支持STKOS的持续维护更新,对STKOS的测评和修正,保证STKOS可持续发展。
(3)推进科技知识组织体系的开放服务。支持面向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海量科技文献的规模应用,支持面向全国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的开放应用服务,支持面向科学研究机构的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服务,使科技知识组织体系成为支撑国内各类信息机构和科研机构开展知识服务的信息基础设施。
(4)实现海量文献信息的自动处理和智能检索。开发基于科技知识组织体系的海量文献信息自动处理和智能检索系统,实现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结构化深度整序,提升我国科技信息资源整体的知识化组织程度,使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揭示和利用,有效推动国家科技文献战略资源的知识化服务。
(5)开展基于科技知识组织体系的应用示范。有效提高我国科技信息机构在知识发现、科技信息监测、知识结构和知识演化分析、领域学术关系研究、领域态势分析、战略情报研究、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
4 知识组织体系的建设内容
面向外文科技文献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的核心是知识组织体系内容建设,它主要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超级科技词表和本体。超级科技词表是一个融合词表、术语表、叙词表等各种知识组织素材,以科技术语为基本单元,以概念为核心,以来源词表的原有关系为依托,通过概念与来源词表术语进行语义关系的词网络。本体是以STKOS超级词表收集的概念为基础,发展一套根据情景来设计和构建网络本体的方法和工具,将超级科技词表及其他知识组织体系进行本体化表达,形成轻量型本体,建设4~5个面向领域应用的本体网络和1个科研本体知识库,为知识组织体系的语义应用奠定基础。
4.1 超级词表建设
超级词表由基础词库、规范概念集和范畴体系三个层次构成,三部分相互依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基础词库是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来自各种词表、术语表,二是来自作者关键词和用户检索的关键词等,经过对比分析、评价、遴选,作为建立超级词表的来源素材。随后,来源素材经过去重形成基础术语,基础术语再经过词形规范形成规范术语,最后规范术语经词义规范形成基础概念。基础词库处理的关键是:需要将相同含义的不同形式的术语合并成同一概念,同时也要将相同形式不同含义的术语进行区分。因而需要借助词形规范化工具和专家词典,将不同来源的术语进行原型化处理,将完全相同归并在一起。同时需要进行词义鉴别,建立同形异义词典,一个术语经常存在多个词义,基础词库从不同来源获得的术语,同形词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需要按词义进行聚类,将同义词结果分为几个集合,集合内属于同一词义,集合之间属于不同词义,从每个术语的多个词义中,选择其中一个属于自己领域的语义,只保留该语义对应的术语集合。
规范概念集是将基础词库处理后的所有术语,通过学科之间的术语冲突检测,遴选出概念的优选术语,从而形成以概念为基本单元,保留不同来源术语的定义,继承不同来源术语的各种关系的集合。
范畴体系是构建在规范概念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类框架,对概念进行聚类、分类、浏览,以辅助检索。
4.2 本体建设
STKOS本体建设是根据本体建设的目标场景和本体的生命周期,确定本体建设需要路径和活动,来构建相应的工具集以支持本体网络的建设,从而实现创建4个领域本体和1个科研本体及知识库。
NeOn项目设计了9个本体构建场景:从头开始创建;重用和重建非本体资源;重用本体资源;重用和重构本体资源;重用和整合本体资源;重用、整合、重构本体资源;重用本体设计模型;重组本体资源[5]。STKOS本体构建主要涉及其中的前3个场景:从零开始创建本体、重建和重构非本体资源、本体资源的重用(见图2)。
nlc202309010048
本体生命周期模型是表明本体建设者在本体网络实施过程中需要开展的活动和遵循顺序,主要有两种:瀑布模型和迭代模型。瀑布模型主要应用于建设周期短、需求具体、小而理解充分的领域,它必须按照阶段依次开展相应活动;迭代模型主要应用于需求不完全明确,大型复杂本体的构建过程,它是采用瀑布模型构建单个本体的一组迭代。
由于本体构建的场景不同,所需要的构建阶段也有所不同:从头创建本体需要4个阶段,初始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维护阶段;本体资源的重用分为5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之后增加了重用阶段;非本体资源的重用和重构,分成了6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之后增加了重用和重构阶段。本体构建的不同阶段——初始、设计、实施、维护、重用、重构,对应着不同的本体构建活动。
根据STKOS本体构建的场景和生命周期活动,整个本体工具和平台分为3个层次:
(1)本体存储与管理层:存储领域本体、科研本体,并建立本体索引。通过API调用对本体进行访问,并可进行用户管理、多本体管理。
(2)本体工具层:搭建插件运行环境,可加载本体创建、本体查询、本体裁切、非本体资源转换、本体语义丰富、本体合并、本体浏览、本体评估、本体推理等本体工具。
(3)用户界面:根据用户不同的本体构建需求,来组合本体活动和相应的工具,从而实现新建本体、非本体资源转换、现有本体资源复用等。
5 STKOS知识组织体系建设中的难点
作为我国外文科技文献知识组织的基础设施,STKOS知识组织体系涉及学科众多、内容庞杂,在构建超级词表和本体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难点为:
(1)对概念的规范整理、凝练、范畴归类:要将多来源的词汇,以概念为核心,形成继承来源属性关系的词网络,需要保证以概念汇集的术语规范整理、聚类归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其关系到构建后的超级科技词表对知识资源组织的准确性、可用性,因而如何对来源术语进行规范整理,实现术语的聚类归类、概念关系继承,成为了超级词表构建中的一个难点,需要在现有叙词表标准的基础上设计规范整理规则和数据格式,对术语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和模型、设计概念同义归并和归类以及概念同形异义区分的方法和算法,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人工处理。
(2)本体构建与应用的结合:随着本体研究的完善,单纯构建一个本体并不困难,但如何将本体构建与应用场景、应用模式相结合,形成可复用的本体资源,能面向应用形成本体,需要深入地探讨。因而将本体构建通过动态建模的方法,以情境分析为基础采取合作方式,来实现本体的重用、重构、映射、关联和模块化,实现非本体的知识组织体系向本体转换构建本体网络,成为了本体构建的难点。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总结(简版)[EB/OL].[2012-11-20].http://www.nstic.gov.cn/l-side/115.jsp.
[2]Aldo gangemi, Frehiwot Fisseha,Ian Pattman, Johannes Keizer. Building an integrated formal ontology for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in the fishery domain[EB/OL].[2010-03-13].ftp://ftp.fao.org/docrep/fao/008/af242e/af2
42e00.pdf.
[3]Aldo Gangemi. Reusing semi-structured terminologies for ontology building[EB/OL].[2010-3-13].http://wonderweb.semanticweb.org/deliverables/documents/D16.pdf.
[4]CaterinaCaracciolo. Second Network of Fisheries Ontologies[EB/OL].[2010-03-13].http://www.neon-project.
org/nw/images/7/75/NeOn_2010_D724.pdf.
[5]Mari Carmen Suarez-Figueroa, Asuncion Gomez-Perez. Scenarios for building ontology networks[EB/OL].[2012-12-20].http://www.neon-project.org/web-content/media/book-chapters/Chapter-03-1.pdf.
作者简介:孙坦(1970-),男,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刘峥(1979-),女,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文献出处: Lakis V, Giriūnas L.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ORETICAL ASPECT[J]. Ekonomika/Economics, 2012, 91(2).
原文
THE CONCEPT OF INTERNALCONTROLSYSTEM:
THEORETICALASPECT
Vaclovas Lakis, Lukas Giriūnas*
Vilnius University, Lithuania
Introduction
One of the basic instruments of enterprise control, whose implementation in modern economic conditions provide conditions for achiev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over other enterprises is the creation of an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the industry sector, the market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this requires changing the attitude to internal control from treating it only in the financial asp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ntrol process. Internal control as such becomes an instrument and means of risk control, which helps the enterprise to achieve its goals and to perform its tasks. Only an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enterprise is able to help objectively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and tendencies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thus to detect and eliminate the threats and risks in due time as well as to maintain a particular fixed level of risk and to provide for its reasonable
security .
The increasing variety of concept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requires their detailed analysi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ceptions might help fin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ir increasing number. It may also help to elaborate a structural scheme of the generalized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Consequently, it may help decrease the number of mistakes and frauds in enterprises and to offer the precautionary means that might help to avoid mistakes and build an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to compile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to elaborate the structural scheme of the generalized conception for Lithuania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internal control.
To achieve the aim, the following tasks we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defini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
to design a flowchart for the existing defini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
to formulate a new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definition;?
to identify the plac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a company’s objectives and ? its management activities.
Study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ions of control, internal control,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systematic and comparative means of scietific methods of analysis were used.
1. Research of control conception
According to J. Walsh, J. Seward (1990), H. K. Chung, H. Lee Chong, H. K.
Jung (1997), control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C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rols those might help to equalize authority or concerned party‘s attitudes to some certain organization control. Internal control involves the supreme enterprise control apparatus and enterprise shareholders, whereas external control might be defined as the power in the market or branch,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r state business regulation. Such analytical division is essential when analysing industrial or other enterprises, because this attitude to control makes it more specific and properly defin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 appropriate primary theoretical base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forming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bout the study subject. Appropriately selected conceptions enable to elucidate the essence of the processes, to characterize them and to realize their interplays and interaction principles. Conceptions may be defined as a summation of empirical cognition which transforms practically achieved results into conceptions. The above ideas might be taken as abstractions and lead to an ungrounded conclusion, and through conceptions the reality might be lost. Operating with more than one conceptions allows to form a universal opinion about the reality. Noteworthy, when operating with conceptions an optimal agreement might be found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using the common point of contact C conceptions C a theorist and a practician will always find the way and understand one another.
The main problem of internal control is related to the definition of control concep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lace of internal control in an organization. Constant changes of the extent, functions and roles of internal control enable to form a
common defini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to identify its place in an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ts interpretation are essential for assess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because the conception of control is widely used not onl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but also in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an enterprise; therefore the same conception might have a lot of various meanings and interpretations.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provides condition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to form a model of internal control assessment if the research object is unknown. A lot of definitions and variations of control can be found in the publications by Lithuanian and foreign scientists and in public information sources. For example, in the 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Words (2002), control is defined as:
supervision, inspection of something; comparison of actual and required ? conditions;
an enterprise or a group of people that control the work and responsibility of other ? enterprises or groups of people;
maintenance of something.?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specialized Dictionary of Economic Terms (2005), control is defined as a performance with a definite influe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an enterprise, as rights based on laws and contracts that involve proprietary rights to the whole property or its part, or any other rights that enable to exert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of an enterprise, or state supervision. Even in common information sources the definitions of control are formulated differently, although the common meaning is quite similar. Analysis and practical
studies of Lithuanian scientists’ works enable to state that there is no one solid concept, definition or description of control. For example, E. Bu?kevi?iūt? (2008) says that when control is more particularly defined, its rules and requirements are described in more detail, it becomes more effective, more specific, more psychologically suggestive, it gives more freedom limits of choice for supervisors and less possibilities of lawlessness for people under control when. Identifying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control are given in scientific studies by Sakalas, 2000; Navickas, 2011; Katkus, 1997; Bu?kevi?iūt?, 2008; Drury, 2012; Bi?iulaitis, 2001; Lee Summers, 1991; Patrick, Fardo, 2009; Spencer, Pickett, 2010; Gupta, 2010 and other Lithuanian and foreign scientists (see Fig. 1).
The different conception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solid opinion about how to define control, and even scientists and practicians themselves do not agree upon a unified definition or description of control or the concep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ts interpretatio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control conceptions are usually related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this conception, and their meaning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may be defined in different ways depending on the situation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 According to A. Katkus (1997), C. Drury (2009), R. Bi?iulaitis (2001), D. R. Patrick, S. W. Fardo (2009), K. H. S. Pickett (2010), during a long-term period control is usually related to achieving the already settled goals, their improvement and insurance. In other information sources (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Words, 2002; Sakalas, 2000; Bu?kevi?iūt?, 2008; Lee Summers, 1991) control is emphasized as a certain means of inspection which
provides a possibility to regulate the planned and actual stat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Despite these different opinions, control might be reasoned and revealed as a traditional function of any object of control, emphasized as one of the main self-defence means from the possible threats in the daily performance of an org第一文库网anization. There is also a more modern approach. For example, V. Navickas (2011) and P. Gupta (2010), presenting the concept of control, name it not only a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organization’s 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s its management, but also as one of the assessment means of the taken decisions and achieved values. Such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control shows the main role of control. For example, R. Kanapickien? (2008) has analysed a big number of control definitions and says that only an effective and useful control should exist in an enterprise because each enterprise tries to implement its purposes and avoid the possible losses, i.e. mistakes and frauds. According to J.A. Pfister (2009),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control, and they can be grouped into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Thus, different researchers gi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control, their descriptions have different goals, but different control definitions lead to numerous varia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ion of control. Thus, to create an effective control, the presence of its unified concept becomes a necessity and the basis for ensuring an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organization’s performance.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control also indicates that there might be different types or kinds of control.
2. The concep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as individual enterprise system is not as broad as other management spheres in science directions. The defini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was pres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49 by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cated Accountants (AICPA). It defined internal control as a plan and other coordinated means and ways by the enterprise to keep safe its assets, check the covertness and reliability of data, to increase its effectiveness and to ensure the settled management politics. However, the presented definition of control concept has been constantly improved, and nowadays there is quite an extensive set of conceptions that indicates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as one of the means of leadership to ensure safety of enterprise assets and its regular development. In 1992, the COSOmodel appeared; its analysis distinguished the concepts of risk and internal control. Nnow,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involved not only accounting mistakes and implementing means of their prevention, but also a modern attitude that might identify the spheres of control management and processes, and also a motivated development of their detailed analysis. The Worldwide known collapses of such companies as Enron, Worldcom, Ahold, Parmalat and others determined to issue in 2002 the Law of SarbanesCOxley in the USA, in which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its assessment. Such a significant law as that of SarbanesCOxley has dearly show that not only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must be concretized and clearly defined, but also the means of implement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assessing their effectiveness must be covered.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was further improved by such Lithuanian and foreign scientists as A.
Сонин (2000), D. Robertson (1993), M.R. Simmons (1995), I. Toliatien? (2002), V. Lakis (2007), R. Bi?iulaitis (2001), J. Mackevi?ius (2001) and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COSO, INTOSAI, CICA, IT Governance Institut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roduced concepts of internal control shows that the usage of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is quite broad as it is supposed to involve the performance not only of the state, but also of the private sector. Although the concep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s defined in different ways emphasizing its different aspects, the essential term still remains the same in all authors’ definitions: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inspection, observation, maintenance and regul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work (see Fig. 3.).
It should be also be mentioned that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may be defined in different ways every time. For example, R. T. Yeh and S. H. Yeh (2007) pay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usually such values as honesty, trust, respect, openness, skills, courage, economy, initiative, etc. are not pointed out, although they definitely can influence not onl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but also its definition, because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n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t can obtain slightly different shades of meaning. Control and people, and values produced by people or their performance are tightly connected; consequently, internal control must be also oriented to the enterprise’s values, mission and vision; it does not matter how differently authors define the conception assessment limits: significant attention must be paid not to internal control itself, but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its functions and evaluation. Mostly internal control is concerned with authority management tools that help to control processes and achieve enterprise goals (COSO, 1992; Сонин, 2000; INTOSAI, 2004; CobiT, 2007; Toliatien?, 2002; Coco, 1995).
C.J. Buck, J.B. Breuker (2008) declare internal control as a mistake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system; although J. Mackevi?ius (2001) and R. Bi?iulaitis (2001a) state that internal control is defined as a summation of certain rules, norms and means, actually such definitions are identical, but internal control must be related to safety, the rational use of property and the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Results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nternal control enable to state that, although different authors giv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 there are still some general purposes of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aimed, to ensure reliable an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to protect the property and documents, to enssure an effective economic performance, observation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 and presentation of reliable financial records, obeying laws and executive acts, enterprise rules and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risk. Analysis of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presented in both foreign and Lithuanian literature enables to formulate its generalized definition: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is par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en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goals, effective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performance, observance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 and an effective control of risks, which enables to minimize the number of intentional and unintentional mistakes and to avoid frauds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de by its authority or employees.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a company must cover and help to properly organize and control the entire activity of the company; thus, according to majority of authors, internal control is all-inclusive activity in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as well as 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projects, operations, personnel
and the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internal control should not only cover the entire activity of the company, but also take into account its objectives, goals and tasks in order to make its economic-commercial activity as effective as possible. Analysis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shows that it is important not only to predict the particular area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nterrelate them, but also to stres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 of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risk by identifying and eliminating errors and frauds inside the company.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offered by the authors covers a company’s areas of activities, its tasks and objectives; also, it provides for the main goal C an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Despite the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used for goal assessment, each enterprise and especially extractive industry enterprises where attention should be focused on avoiding mistakes and fraud should elaborate and introduce a really effective and optimal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accounting so as to strengthen its position in the market and optimize profitability.
Conclusions
The analysis of control definitions has shown that rather wide variations of definition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prove control to be a wide concept, mainly due to the fact that control has quite many different aspects and its meaning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may be also defined differently.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general aspects of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which include ensuring reliable an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protecting the
property and documents, to ensure an effective economic performance, keep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and presenting reliable financial records, obeying laws and executive acts, enterprise rules and ensuring an effective control of risk.
As a result of the study, the authors present an inclusive and generalizing defini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is part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that en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goals, its effective economic-commercial performance, observance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 and an effective control of work risks, which enables to minimize the number of intentional and unintentional mistakes, and to avoid frauds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de by its authority or employees.
译文
内部控制制度:理论研究
拉基斯,卢卡斯
维尔纽斯大学,立陶宛
引言
企业控制的基本工具之一,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为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条件。在工业领域,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改变的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要认识到它不仅仅是财政的一方面,而是对整个控制过
程的管理。内部控制成为风险控制的手段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和执行其任务。在企业中,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他客观地评估企业业绩的潜在的发展和趋势,从而及时检测和消除威胁和风险,保持某一特定的风险级别,以确保企业安全。
与日俱增的各种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需要他们的详细分析。对其概念的详细分析可以帮助找到他们主要原因。同时也能为内部控制的广义概念提供结构方案。因此,它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内部错误和欺诈行为,这些预警措施能避免错误出现以及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项研究的目的:著述内部控制制度概念的内涵,并阐述立陶宛工业企业内部控制一般性观念的结构方案。
研究的对象:内部控制。
为了达到目标,应进行如下工作:
审查内部控制的定义,
为现有的内部控制概念设计流程图,
设想一个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定义,
确定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及其管理活动。
研究方法:分析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使用系统和比较这两个科学的分析方法。
1.对控制概念的研究
沃尔什,苏华德(1990),控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和外部控制可能有助于平衡权力或关注相关方对某些特定组织控制的态度。内部控制涉及到最高的企业控制设备和企业股东,而外部控制可能被定义为市场或分公司的力量,竞
争环境或国家业务监管部门。当分析工业或其他企业时,这样的划分与分析是必要的,因为它能使控制概念更加具体和恰当。
形成关于研究主题的知识结构,确定一个适当的理论基础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适当选择的概念可以解释过程的本质,进一步的刻画他们并实现他们的相互影响和交互原则。概念可以定义为经验认知的总和,将实际取得的结果转换成概念。以上想法可能会被视为抽象或者导致一个无根据的结论,并且可能导致事实的丢失。多个概念将形成一个普遍的对现实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当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最优协议达成后:运用联系的关键点――概念――理论家和有经验的人总会找到和理解彼此的方式。
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是控制概念的定义和识别组织中内部控制的地位。不断变化的程度,内部控制的职能和角色可以形成一个共同的内部控制的定义并确定它在一个组织中的地位。
分析内部控制的概念对评估内部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控制的概念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而且也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因此同样的概念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含义和解释。分析概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因为如果研究对象是未知的,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内部控制评估的模型。关于控制的很多定义和变化可以在立陶宛和外国科学家的出版物中找到。例如,在国际字典(2002),控制被定义为:
监督,视察某物;比较实际和必须的?条件;
一个企业或一群人,控制其他的工作和责任?企业或团体的人;
维护某物。
另一方面,在经济术语的专业词典(2005),控制被定义为一个对企业管理具
有确切影响的行为,根据法律和合同的权限,涉及整个或其部分财产所有权,或任何其他权利,能对企业绩效与管理或者国家监督产生重要影响。即使在公共信息资源下,控制的定义也有一定的差异,尽管公共信息资源非常相似。立陶宛科学家的分析和实际研究表明,对于控制定义的阐述,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例如,Bu?kevi?iūt?(2008)认为,当控制被赋予特别的定义时,就要更详细的描述它的规则和要求,它也会变得更有效、更具体、更具有心理暗示,它给予监督者更多的自由选择限制,处于控制之下的人们违法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确定研究的对象,应该注意的是,关于控制的不同定义,Sakalas,2000;Navickas,2011;Katkus,1997;Bu?kevi?iūt?,2008;Drury,2012; Bi?iulaitis,2001;Lee Summers ,1991;Patrick, Fardo,2009;Spencer, Pickett,2010;Gupta ,2010以及立陶宛和外国其他科学家作出了不同的描述(见图1)。
不同的.观念以及他们的解释表明,对于控制的定义没有一个固定的观点,甚至科学家与专家对于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的概念解释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在科学文献中,对于控制概念的不同解释通常与这个概念的不同方面相关,根据现状与其他外部因素,在不同情况下他们的含义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来定义。根据A. Katkus(1997),C. Drury (2009),R. Bi?iulaitis(2001),D.R. Patrick・S.W. Fardo(2009),K.H.S・ Pickett (2010),长期控制通常与完善与稳固已达到的目标相关。其他信息来源(国际词汇字典,2002;Sakalas,2000;Bu?kevi?iūt?,2008;李萨默斯,1991)控制被强调作为一个特定的检查手段提供了控制调节计划、发展现状以及绩效的可能性。尽管有这些不同的观点,控制的存在应当是合理的,对于控制对象的监督,其强调作为一个重要的正当防卫,对组织绩效和日常运转起一个重要的监督作用。(完整译文请到百度文库)还有一个更具现代化
的方式。例如,V. Navickas(2011)和P. Gupta (2010)认为,控制不仅是影响组织绩效和管理一个主要因素,而且能作为评估决策和实现价值的手段。这样的解释控制的概念显示了控制的主要作用。例如,R. Kanapickien?(2008)对控制的许多种概念作了分析,认为,一个企业应当具备一个有效的和有用的控制,因为每个企业都试图实现它的目标,避免可能的损失,如错误和欺诈。根据J.A. Pfister (2009)的观点,控制的类型有很多种,可分为战略、管理和内部控制。因此,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于控制的定义不同,它们的解释有不同的标准,但是,控制的不同定义致使对于控制概念分析的多重变化。因此,创建一个有效的控制,统一其概念十分必要,他是确保有效控制组织绩效的基础。不同控制概念的存在也标志着可能有不同的类型或种类的控制。
2.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的历史发展作为私企体系的一部分,在科学方向上不如其他管理领域广泛。内部控制的定义首次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协会)在1949年提出。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保护其安全的资产的一种计划或其他协调手段与方式,检查隐秘的与可靠性数据,增加其有效性及确保管理政治的顺利解决。然而,对于控制概念的解释不断得到完善,当前的概念已变得非常广泛,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组织领导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及其正常发展的手段。1992年,COSO模式出现,分析了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概念。现在,内部控制的概念不仅涉及一种核算错误和防范风险的手段,而且当前的观点认为,其能识别控制管理和流程的范围。全世界都知道的倒闭公司如安然、世通、阿霍德、帕玛拉特和其他决定2002年宣布破产的公司――美国的奥克斯利,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及其评估。这样的重要法律如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代价不仅表明,内部控制制
度的概念必须得到清晰地界定,同样也意味着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估其有效性的方式必须有所转变。内部控制的含义通过立陶宛和外国科学家Сонин(2000),D・罗伯逊(1993),M.R.西蒙斯(1995),I.Toliatien?(2002),V. Lakis(2007),R. Bi?iulaitis(2001),J. Mackevi?ius(2001)和《国际科学组织COSO,国际最高审计机关组织,亚信论坛,IT治理研究所的研究变得更加完善。
结论
对于控制概念的分析表明,大幅度变化的定义和解释证明控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是因为这样的事实:控制有许多不同的方面,它的意义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有不同的定义。
尽管如此,内部控制制度的仍然有许多基本的方面,其中包括确保可靠和全面的信息,保护财产和文档,以确保一个有效的经济效益,遵循会计原则以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遵守法律和行政条例、企业规则和确保风险的有效控制。
一、要求
1、与毕业论文分开单独成文。
2、两篇文献。
二、基本格式
1、文献应以英、美等国家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Journals from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2、毕业论文翻译是相对独立的,其中应该包括题目、作者(可以不翻译)、译文的出处(杂志的名称)(5号宋体、写在文稿左上角)、关键词、摘要、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3、文献翻译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完全一致。
4、文中所有的图表、致谢及参考文献均可以略去,但在文献翻译的末页标注:图表、致谢及参考文献已略去(见原文)。(空一行,字体同正文)
5、原文中出现的专用名词及人名、地名、参考文献可不翻译,并同原文一样在正文中标明出处。
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
(一)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内容要求
外文翻译内容必须与所选课题相关,外文原文不少于6000个印刷符号。译文末尾要用外文注明外文原文出处。
原文出处: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 al表示).题(篇)名[J].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原文出处: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原文出处: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A].编著者.论文集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
要求有外文原文复印件。
(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格式:见“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封面”。普通A4纸打印即可。第二部分:外文翻译主题
1.标题
一级标题,三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二级标题,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2.正文
小四号字,宋体。
第三部分:版面要求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
距:18mm
字符间距:标准
行距:1.25倍
页眉页角:页眉的奇数页书写—浙江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外文翻译。页眉的偶数页书写—外文翻译
题目。在每页底部居中加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毕业论文题目: 常用博客和论坛数据自动抓取系
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献中文题目: UbiCrawler:一种可扩展的全分布式
网络爬虫
文献英文题目: UbiCrawler: a scalable fully distributed Web crawler 专 业 软件工程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答 辩 日 期 2015-06-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
外文文献译文
UbiCrawler:一种可扩展的全分布式网络爬虫
1.引言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ubicrawler的设计与实现,一种可扩展的,可容错的全分布式网络爬虫,并且我们从先验和后验两方面评估了它的性能。ubicrawler设计的整体结构在[1],[2]和[3]进行了描述。
这项工作是一个项目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收集大量的数据集,研究Web的结构。这是从统计分析特定的网络域[4]估计的分布经典参数,如页面排名 5]和重新设计阿里安娜发展的技术,最大的意大利搜索引擎等。
由于该项目的第一阶段,我们发现集中爬虫已不再是足够的在网络中抓取有意义的部分。事实上,它已经认识到,“作为网络的大小成长,成为爬行的过程并行化势在必行,为了完成下载页在一个合理的时间量[6,7]。
许多商业和研究机构运行他们的网络爬虫收集关于Web的数据。即使没有可用的代码,在一些情况下,基本的设计已被公开:这都是是案例,例如,墨卡托 [8](AltaVista爬虫),原来的谷歌爬虫[9],和一些在学术界的爬虫{10–12]。
尽管如此,几乎没有发表的作品实际上探讨了在爬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任务的并行化这个基本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知道的所有的方法都是使用某种集中管理,决定去访问哪些网址,并存储已经被抓取的网址。最好,这些组件可以被复制,他们的工作可以被划分为静态。
相反,当设计ubicrawler,我们决定把每一项任务,具有明显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方面的优势。
ubicrawler的基本特征: •平台独立性;
• 充分分配每一个任务(没有单一的故障点和没有集中协调); • 基于一致哈希的局部可计算的地址分配;
• 容忍故障:永久性以及短暂的优雅地处理故障; • 可扩展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
• 网址的分布应该是平衡的,即,每个代理应该负责约相同数量的网址。在异构代理的情况下,网址的数目应该是成正比的代理的可用资源(如内存,硬盘容量等)。
可扩展性。每秒的页面数和代理应该是(几乎)独立的代理数量。换句话说,我们期望的吞吐量与代理的数量呈线性增长。
文雅性。一个平行的爬虫决不应该试图从一个给定的主机上获取一页以上的一页。此外,一个合适的延迟,应在随后的请求之间引入相同的主机。
容错性。一个分布式的爬虫应该能继续工作在崩溃故障下,这是当一些代理突然死亡的时候。在这种崩溃的存在下,没有行为可以被假定,除了有缺陷的代理停止通信;特别是,一个不能规定任何行动,一个崩溃的代理人,或恢复其状态之后。当一个代理崩溃,剩余的代理应继续满足就地平衡计算分配的要求:这意味着,在特定的URL,这架代理将被重新分配。
这有2个重要的后果。
• 不可能假设网址是静态分布。
• 由于“就地平衡计算任务的要求必须满足在任何时间”,在崩溃之后依靠分布式分配协议这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在重新分配的要求将被破坏。
3.软件体系结构
ubicrawler由几个代理,自主协调它们的行为,在这样一种方式,每个人扫描其网络的共享。一个代理执行它的任务,通过运行多个线程,每一个单独的主机单独访问。更确切地说,每一个线程扫描一个主机使用广度优先访问。我们确保不同的线程访问不同的主机在同一时间,因此,每个主机不超载太多的要求。这是不是本地主机的给定样本被派遣到代理权,使其在页面被访问队列。因此,整体的Web访问是广度优先,但尽快达到一个新的主机,它是完全访问(可能有界深度达到或总页数),再次在广度优先的方式。
更先进的方法(可以考虑适当的优先级相关的网址,如,他们的排名)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几个作者(见,例如,[13])认为,广度优先访问倾向于在爬取的时候找到高质量的网页。关于页面质量的一个更深入的讨论,在第6节中给出。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
一个重要的优势是,每个主机广度优先访问DNS请求是罕见的。网络爬虫使用全球广度优先策略必须在DNS服务器的高延迟:这通常是由一个多线程缓存缓冲请求通过了。同样,没有缓存是由“机器人排除标准”[ 14 ]所需的robots.txt文件需要;事实上这样的文件可以下载,当主机访问开始。
代理的主机分配考虑到在每个代理的质量存储资源和带宽。这是目前所做的一个单一的指标,称为能力,这是作为一个权重的分配功能分配主机使用。在某些情况下,每一个代理的主机比例的比例,其容量的主机(见4节的一个精确的描述如何工作)。注意,即使每个主机的URL数量参差不齐,代理人之间的URL分布趋于均匀在大爬虫中。除此之外的经验统计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动机,如用于边界的最大数量的网页抓取的政策的使用和访问的最大深度。这样的政策是必要的,以避免(可能是恶意)网络陷阱。
最后,对ubicrawler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可靠的故障检测器[15]使用超时检测撞剂;可靠性是指一个撞剂最终会被每一个活性剂(通常称为故障探测器的理论完备性较强的属性)。故障检测器是ubicrawler唯一同步组件(即使用定时功能的唯一部件);所有其他的组件在一个完全异步的方式进行交互。
4.功能分配
在本节中我们描述的ubicrawler功能分配,和我们解释为什么这个功能可以实现每一个任务和实现容错的目标。
让A表示我们的代理标识符(即潜在的代理的名字),L ⊆ A是活着的代理设置:我们必须指定主机代理L.更确切地说,我们已经设置了功能δ,每个非空集合L活剂,和为每个主机H,代表的责任,取(URLs)H的代理δL(H)∈L。
下列属性是需求的功能分配。
1.平衡。每个代理应该得到大约相同数量的主机;换句话说,如果m是主机(总数),我们想要|δ−1L(a)| ∼ m/|L| 对于每一个 a ∈ L.2.逆变。分配给一个代理主机的设置应该就在失活和活剂激活设置在逆变方式转变。更确切地说,如果L ⊆ L 然后 δ−1 L(a)⊇ δ−1 L(a);也就是说,如果代理的数量增长,每一个代理的网页抓取的部分必须收缩。逆变具有根本性的后果:如果增加一个新的代理,没有旧的代理将
5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
内容摘要: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外文书库利用率非常低,本文针对外文书库所存在的问题,比如书籍陈旧,数量有限,读者外语水平较低,宣传力度不够等,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首先要重视外文书库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其次要加强导读工作,再次要扩大读者群体,提高读者阅读水平,最后还应有效改善外文书库的环境。通过这些策略,期望促进外文书库利用率的提高。
关键词:利用率低 现状 策略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不断发展,其图书馆建设也在日趋发展,外文书库在学校的师资力量及学术水平所凸显的地位日趋重要。商洛学院于2015年5月迎来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努力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此商洛学院图书馆也不断加强外文书库建设。外文书籍是国外最新研究理论和学术成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高校教师的科研及教学工作有极其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商洛学院图书馆外文书库现状
1.外文书库管理人员的配备
商洛学院外文书库建成有两年之余,以前的外文图书全在社科书库三。自外文书库建成之后,才将外文书单独挑选出来,置于外文书库。在教师配备及其棘手的情况下,商洛学院领导及图书馆领导非常注重外文书库建设,克服重重困难,配备一名专业英语教师(硕士学位)作为外文书库的管理人员,这对指导读者的阅读工作非常有效。管理员可以及时有效地向学生读者介绍适合其阅读的书籍,尤其是撰写学术论文所需的英语资料,方便了广大读者。
2. 外文书库存在的问题
1)书籍陈旧、数量有限
由于外文书库建成的时间短,外文图书大部分是以前现存的,因此图书数量非常有限,相对比较陈旧,且结构不均衡。这是影响外文书库利用率低的直接原因。众所周知,外文原版书价格昂贵,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且近年来外文书价格上涨幅度快,加之馆里的图书经费有限,图书馆对外文书的扩充也比较有限。“舍外保中”也是馆里的无奈之举。长此以往,外文书库的图书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和更新,因此图书陈旧,品种不全,资源不够丰富,读者经常找不到需要的书籍,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看外文书的兴趣,放弃了去外文书库,对外文书库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大多数读者外语水平较低
外文书库的主要读者是广大学生、教师及学术研究人员。教师及学术研究人员数量有限,他们的外语水平较高,但由于有限的馆藏资源,他们经常找不到国外学术新动向和前沿的书籍,畅销的国外经典著作,与教学紧密联系的学术著作,因此不得不放弃对外文书库的选择,转而寻求其他途径及资源。而对于为数众多的学生读者,他们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读者的外语水平偏低。这是由于各学院只开设了公共英语课,并未涉及专业外语,而英语教学只是过分重视CET-4的过关率,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和阅读能力提高并不显著。因此,此类学生只能借阅一些简单的外文读物,而对涉及专业领域的学术著作阅读起来困难重重,往往会望而生畏。他们到外文书库也是走马观花,匆匆翻阅几本后快速离开。
3)缺乏宣传工作
有一部分学生直至毕业竟不知道学校居然有外文书库,可见这类同学从未听说也未去过外文书库,他们对图书馆的外文资源缺乏了解,检索外文文献的能力较低,因此图书馆加强外文图书的宣传和外文图书的导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二、提高商洛学院外文图库利用率的策略
1. 重视外文书库建设,加大经费投入
商洛学院的外文书库从建立到投入使用也已两年有余,可外文书利用率低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不容忽视。虽然图书馆和外文书库的管理人员也做了相关的努力,但情况还是不乐观。除了保证每年的新书能按时、及时入库外,建议学校的相关部门能切实考虑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学校经费允许的前提下,加大图书馆的经费投入,或者直接拨专款用于外文书库的建设。此外,图书馆可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积极争取外援,努力参加国际上的赠书活动,为外文书库注入新的“血脉”。这样以来,才能确保外文书籍的数量稳步增加,图书不断更新,门类越来越丰富,不断吸引读者前往。
2. 加强导读工作
外文图书在质和量上有了保证之后,图书馆还应不断加强导读工作。可在新生开学之际,开设专题讲座,广泛宣传外文书库及外文书籍、资料,外文书籍的检索方法,外文书籍的上架顺序等等,让读者做到心中有数。外文书库的导读工作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资源,广泛发挥外文书库管理员的专业优势,根据读者水平的高低,推荐、指导读者选取适合自身水平的书籍、资料,尤其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论文写作是完成学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员可以根据学生论文的题目及内容,推荐他们需要的书籍,这不仅大大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也提高了读者写作的效率,更解决了外文书库利用率低的难题。
3. 扩大读者群体,提高读者阅读水平
此外,外文书库的读者数量也是有限的,大部分外文书的借阅群体是学校的老师(包括外籍教师),研究人员,外文系的学生。这些读者数量群体有限。学校的其他院系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读者群,不断吸引这些读者群体是解决外文书库利用率低的又一方法。这类读者也会来外文书库借阅,但大都局限于外文水平较低,只能阅读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学书籍的简化本,或者一些趣味性、故事性较强的娱乐性书籍。还有一些学生来外文书库总是走马观花,随便浏览一下后,径自走开,从此望外文书库而止步,这些读者可能私心里也是想读一些外文书的,可翻开之后,几乎没有能读懂的句子,犹如读“天书”一般,最后不得已而放弃。因此,外文书库的读者群体狭小,读者数量有限。这就要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文阅读水平,对一些重点学科,学院可以考虑开设双语教学,使学生真正与国际接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地方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
4. 有效改善外文书库的环境
由于外文书库的藏书数量有限,因此空间通常比较狭小。读者可以利用的空间比较拥挤,吸引的读者也比较少,因此有效改善外文书库的环境是必要之举。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力为读者营造一个温馨的读书环境。多培育一些花草,净化室内的空气。此外,由于读者长时间看书,绿色植物可以缓解读者的视力疲劳。多放一些坐着舒适、高低适中的桌椅,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断吸引更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