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核心(精选9篇)
资产证券化中的有关会计问题
资产证券化实质上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系列的合约安排和特殊的交易结构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为发起人达到转移风险、创造信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对于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商业银行而言,对资产证券化涉及的基础资产是否终止确认,将直接影响到其是否可以达到降低资金成本、降低负债比率、改善资本充足率、扩大融资对象、延长融资期限以及增加服务收入等目的,因此会计确认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问题。
如果将证券化资产作为出售处理(表外处理),则该资产将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发起人可以根据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原则确认处置资产的收益或损失,此时发起人的风险资产将减少,有可能改善资本充足率。如果资产证券化不是作为出售,而是作为担保融资处理(表内处理),那么基础资产仍将存在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内,发起人不能确认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损益,对资本充足率没有影响。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只有在将基础资产终止确认后才有可能实现。
西方会计准则中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处理方法
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中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主要运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两类处理方法。
(一)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美国会计准则FASB77以及国际会计准则IAS40、IAS32中有关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内容中体现了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的原则。这类方法规定如果发起人仍保留已转让资产实质上所有的收益和风险,则资产证券化应被视作担保融资,基础资产仍需确认为资产,证券发行收入确认为负债。如果发起人转让了相关资产实质上所有的收益和风险,则资产证券化应视作 销售,证券发行收入确认为资产转让收入,同时确认相关损益。在与资产有关的所有实质性的风险和报酬都已经转移出发起人,任何留存的风险和报酬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潜在的权利或义务已经实施、解除、取消或终止的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将证券化资产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中终止确认并去除。
(二)金融合成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是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资产终止确认标准,它的核心思想在于围绕控制权是否发生了转移来判断是否应终止确认已转让的金融资产,而且承认金融工具与其所属的风险和报酬是可以分割的。按照这种方法,决定一项资产交易是否进行 销售处理取决于资产转让方的 销售意图,要看其控制权是否已由转让方转移给受让方,而不是看其交易形式或风险报酬转移与否。美国会计准则FASB140规定:如果资产转让方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则认为转让方已放弃对金融资产的有效控制,可以终止确认。第一,被转让的资产与转让方分离,即转让资产已在转让方的控制范围之外;第二,受让方可以无条件地将金融资产用做抵押或再转让,或者受让方是合格特殊目的实体,而且该实体的受益人可以无条件地拥有抵押或转让该项资产的权利;第三,转让方不再通过签订合约使转让方有权同时有义务回购转让资产来保持对转让资产的有效控制,
国际会计准则IAS39对终止确认的相关规定如下:当且仅当对构成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的一部分的合同权利失去控制时,企业才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或该项金融资产的一部分;如果出现转让方有权回购已转让资产等情况,则说明转让方尚未失去对已转让资产的控制,因此不能终止确认该资产。
完善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准则的建议
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能涉及到的信贷资产与传统意义上的资产相比有其特殊性,它预期在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量。而且在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安排,作为发起人的商业银行通常要获得新的权利,承担新的义务。因此对这些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就与传统的以权责发生制和收入实现制为基础的资产确认标准有所差异,需要对相关资产和负债以及交易产生的新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确认。如果无法对商业银行证券化资产进行准确的界定,将使得许多资产证券化业务最终还需要进行表内处理,失去了借资产证券化业务转移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
在制订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确认处理规定时,可以综合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中的基本原则,分别从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及控制权两方面考虑发起人是否能够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会计确认的问题。风险报酬分析法比较直观,对简单的资产证券化交易而言,资产上的风险与报酬一般是与资产的所有权不可分割的,实质上的风险与报酬转移即意味着资产所有权的转让。而日益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往往使资产的控制权与风险和报酬相分离,资产证券化的各参与方往往能够通过交易合约的设计来掩饰交易的经济实质,增加实际操作中会计确认的难度和主观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来进行会计确认就更加有效。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还处于试点阶段,对于相对简单的交易结构,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比较简单、明确,只要发起银行已将信贷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就应当终止确认该信贷资产,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的效率;但对逐步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需要通过金融合成分析法来进行会计确认,即应判断发起银行是否能对资产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保留控制权。这样做基本上可以满足现阶段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对会计确认问题产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辨析,法律行为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监管体系下, 主要采用信托结构而设计的融资产品。企业资产证券化是在证监会的监管体系下, 将非金融企业具有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收入的特定基础资产转移至证券公司, 并通过客户资产专项管理计划发行证券化产品。本文基于法学视角, 展开如下辨析。
一、法理基础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信用体制创新, 在充分发挥市场信用的资产组合功能与中介信用的投资者组合功能的基础上, 打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隔阂, 创设了金融体系中银行信用与市场信用之间的转化机制, 最终实现将间接融资直接化以及体制上的杂交优势。如果单从“信用”这一层面去追溯资产证券化的价值理念, 笔者曾为“相信人”、“相信物”、“相信钱” (指向的是现金流) 而困扰, 证券化的各方参与者究竟基于何种理念而积极投身证券化的实践。笔者认为二者也存在区别。信贷资产证券化始于不特定的众多借款人, 终于不特定的众多投资者, 涵盖了从传统的借款人信用到资产信用的过渡, 即从“人的信用”到“钱的信用”。然企业资产证券化始于某个特定的企业的某项或多项财产, 终于不特定的众多投资者, 表征的却是从企业信用到资产信用的过渡, 即从“物的信用”到“钱的信用”。
二、法律行为
(一) 参与的法律主体
资产证券化创新在于它是在不同部门、主体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关联效应的综合性联动, 具体涉及到银行、信托、证券等多个金融部门, 以及借款人、投资者、中介组织等多元化利益主体, 具有典型的跨市场、跨机构的创新性质。
1.基本参与人
基本参与人即是直接对证券化基础资产或者现金流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具体如下:
(1) 发起人 (originator) :兼任基础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及出售方, 它担当的主要职责是将贷款等基础资产从自己的财产中分离出来打包组建成资产池。根据规定, 合格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特指在银监会监管下, 通过设立特定目的信托转让信贷资产的金融机构, 且要求是做转让信贷资产业务的金融机构。实践看来, 作为发起人参与试点的金融机构逐步扩大化为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上市和非上市) 、财务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但通常指除了上述金融机构之外的非金融机构, 即广义上的企业, 但并不局限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还包括一些以企业的名义存在, 但实际承担政府或公共职能的机构, [1]如城建投资公司等。
(2) SPV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为实现某种特殊目的而成立的实体工具, 其功能主要是向发起人购买基础资产, 并将其细化成证券表彰的不特定财产权利, 再向投资者发行证券, 是谓真正发行人。它没有最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 因为它仅为完成证券化交易而设立, 其支撑基本来自基础资产的收益。但是在我国, 这种特殊性并不影响一般的信托机构去承担这种功能,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受托机构由依法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或银监会批准的其他机构担任”。
然而, 我国证监会在以券商为核心的证券化业务中规定由“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这一理财产品作为SPV, 即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本身就是为实现资产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而作为独立的基础资产受让人, [2]这就给SPV主体地位的认定带来了根本的难题, 此类“计划”根本就不具有法律上的主体地位, 也不具有作为SPV所应有的独立性。当然, 以“计划”作为SPV不仅存在法律上的障碍, 还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体制性问题。
(3) 投资者:广泛地涵盖了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目前,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合格投资者主要包括参与银行间市场的除保险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 如各类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证券投资基金等;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合格投资者的范围较为模糊, 一般为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投资者之外的所有机构投资者。证监会《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指引 (征求意见稿) 》扩大了投资者的范围, “投资者原则上应当为机构投资者。投资者为个人的, 应当具有识别、判断和承担专项计划相应风险的能力, 受益凭证的最低认购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4) 基础资产的债务人: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原始权益的相对方。信贷资产证券化因打包的资产可以是一般贷款、小企业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 原始债权的相对方则可能是某个或某些项目的贷款人、某个或某些小企业、人数众多的住房贷款人、汽车贷款人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本身就是类型待定的多样化“未来债权”, 原始权益的相对方则更是难以确定。如“联通收益计划”中的基础债务人则是作为承租方的CDMA运营实体。
2.辅助参与人
为了有效履行这些职责, SPV还必须进一步委托商业银行或其他专门机构担任信托财产资金保管机构、贷款服务机构、证券保管机构等, 这也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区别于德国等欧洲国家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地方。实务中, 两类证券化对这些机构的选择并没有区别, 只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这些机构的权利与职责有更详尽的规定。二者在信用增级环节有不同的方式, 各自所需的信用增级机构 (credit enhancer) 也有不同, 企业资产证券化通常还需要商业银行、企业集团等提供外在的信用增强。
(二) 表征的法律关系
从法学的视角来理解两类资产证券化, 主要涉及发起人与SPV之间的资产转让合同关系, 实质在于买卖基础资产, 关键在于塑造基础资产的独立性和风险隔离的有效性。但在实务中, 两类证券化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信贷资产证券化设计了发起人与SPV之间物权移转或原始债权转让和担保交易的过程, 即通过类物权的方式使其进入到了由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的保护范围。而企业资产证券化受分业经营限制, 无法完全借用这一信托原理, 而是选择具有创新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发起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担当SPV, 倚重《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专项计划合同的具体规定以及监管者要求的资产独立存管操作予以保障。这个所谓的“计划”本身的法律性质尚存阙疑之处, 所以其与发起人的转让关系也难以定性, 但实质仍然在于“出售”基础资产。
三、法律风险
从宏观层面看, 市场交易的革新与法律规制的滞后是一对固有的矛盾, 因为法律体系本身的不健全而给交易各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尤为明显, 企业资产证券化较之信贷资产证券化起步晚, 法律基础薄弱, 许多环节的设置还备受质疑。由于交易结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相关的税收、会计处理办法也很模糊,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所制定的证券化税收规则只针对信贷资产证券化, 企业资产证券化能否享受相同的优惠待遇, 这让投资者不知所措, 也直接影响原始权益人的融资预期, 更让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能面临更巨大的法律风险。
微观层面,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可能源于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或其他原因使现金流短时间中断, 导致不能及时对投资者支付本息;借款人提前还款, 使投资者原来的用款安排不能实现;贷款服务机构在管理证券化资产时, 混同了回收的资金和自己的资金, 在自身破产影响证券化资产的正常收益。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借款人无多大关联, 而是源于具有未来债权属性的基础。
四、法律监管
二者从运作之初就因为受制于不同的监管机制, 而逐渐呈现出不同的交易形态和特质, 所以它们也会被称为央行、银监会主导的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证监会主导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型企业资产证券化。
在遵循“安全与竞争、效率与成本相权衡”的监管理念下, 银监会和证监会均应当贯彻这些基本监管原则, 如依法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原则、效率原则、政府监管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等, 这又具体化为二者均应当以风险监管为重点, 强调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合作, 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行业自律机制,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从2005年开始,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先后出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从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不同角度,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证监会模式下主要依据《关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等展开, 也对基础资产、主体职责、风险控制等作了详尽的规定, 但较之前者, 稍显薄弱。如在信息披露这一环节, 银监会模式下专门制定了适用于证券化的披露规则, 区分不同服务机构的职责, 着力从资产池的信息、各相关机构参与证券化的有关信息以及各相关机构本身的有关信息三个方面构建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并通过中国货币网、中国债券信息网等途径对外披露。目前尚无完整系统的证券化专项计划信息披露规则, 实务中通常都是证券公司根据与客户签订的资产管理合同, 按一定周期对资产池财务指标、管理状况及产品收益情况, 通过证券公司网站等进行报告。
本文立意虽基于两类标准证券化模式的异同, 但并不是要在二者之间生硬地划出一道红线。惠誉评级公司指出, 为发挥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巨大潜能, 中国泛资产证券化产品丞待整合为统一的产品种类。现发行市场隔离、产品标准不一、差异化监管的格局实质不利于证券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试点阶段的证券化制度竞争, 在确立基本操作规则的同时也潜藏着不良的负面影响, 这激发了制度协调的必要。[3]尤其是在当今趋向统一监管的背景之下, 两类证券化模式的协调和统一更有时代的意义和前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12.
[2]安隽.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现实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12:39.
[关键词]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不良资产证券化 马克维茨模型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正日益引起理论界、政府高层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关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中的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流动性风险。而资产证券化能够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资产由表内移至表外,提高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所以选择资产证券化是解决我国大规模银行不良资产的最佳途径。
所谓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以被证券化的不良资产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的过程,从本质而言,是被证券化的不良资产未来现金流的分割重组过程。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资产池是各种贷款的组合,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它是证券的发行者根据自己的证券化目标,而对能产生预期现金流的资产进行分类、选择、组合来保障所支撑证券顺利偿付的过程。不良资产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组合才能达到资产池设计的目标,保证可以产生稳定持续的现金流,是一个难题。资产组合理论的出现使这成为可能。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研究的是有关对多种资产进行选择和组合的问题, 即投资者在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基础上如何使自身效用最大化以及由此对整个资本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1952 年美国经济学家、金融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哈里·马克威茨( Harry Markowitz) 在《金融杂志》(Journal of Finance)上发表“ 资产选择: 投资的有效分散化” 一文以及其在1959 年出版的同名专著标志着现代资产理论的产生, 同时其为现代资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文首创了用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来讨论不确定性经济系统中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问题,其核心是均值——方差准则,即M/V准则。继马克威茨后, 20世纪60年代, 另两位美国经济学家、金融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威廉F·夏普( William F Sharpe, 1964) , 约翰林特勒(John Lintner, 1965) 和莫辛(John Mossin, 1966) 分别在1964年的文章《资本资产定价:风险条件的市场均衡理论》和1965年的文章《风险资产的价值,股票资产组合的风险投资选择,资本预算》中,在比较强的假设下,给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 该模型对投资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76 年, 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s) 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APT),在他的《资本资产定价—套利定价理论》一文中指产,任何资产的价格可以表示为一些“共同因素”的线性组合,即资本市场中某种资产的价格可以利用资本市场以外的台他因素所确定。APT正在逐步代替CAPM。这三大理论构成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拟选择马科维茨模型在资产池组建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评述。
二、马克威茨均值——方差模型
马克威茨均值——方差模型是从单个投资者来考虑问题, 试图确定在投资者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资产组合的构成, 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标准是: 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实现风险的最小化。
马克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的基本假设是:
1.投资者是风险的规避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要求合理的风险补偿,并且在进行资产选择时总是要求给定风险水平下的收益最大或收益一定情况下的风险最小化。
2.投资者以期望收益率(亦称收益率均值)来衡量未来实际收益率的总体水平,以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收益率的不确定性(风险),因而投资者在决策中只关心投资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
3.投资者仅进行单期投资决策,所有投资者的投资期限都是相同的,而且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只受当期因素的影响。
4.市场为完全有效市场,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对无风险资产和各种风险资产的收益率的预期以及其相关系数都是已知的,并且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按这些已知的数据进行决策。这就是齐性预期假设(Homogeneous expectation)。
根据以上假设, 在坐标系r-σ中每一点可以表示出每单个证券和合法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这些点构成一个可行集(The feasible set) ,其基本形状如下图CAB 所示。
在该图上, AB 称为有效前沿(efficient frontier) , 因为在该曲线上满足同风险下收益最大和同收益下风险最小这一标准。从主观方面, 每一个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都有一个偏好, 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与有效前沿的切点即为最优投资组合。其数学模型为, 假设有n 种不同资产, 其构成有效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r,则最优组合即为:
其中,ωi为第i中资产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σij表示组合中两种资产的相关系数。通过有效边界模型,马科维茨证明了:通过多样化的资产组合,可降低投资风险并得到更为稳定的收益。
马克威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对证券投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主要贡献是通过建立一套运用数理统计的工具来解决如何选择最佳资产组合的问题, 为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马科维茨模型在资产池组建中运用的局限性
不良资产证券化,顾名思义,进入资产池的资产大多数为不良信贷资产。与一般可被证券化资产相比,不良资产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即这类资产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与资产组合原理适用的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具有如下的特点。
1.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不同于市场风险的概率分布。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中,我们一般假定资产的风险分布为正态分布,信用风险则不同。在实际的金融市场运行中,人们通过考察大量样本债券的历史违约概率,发现资产价值的分布不完全服从正态分布。它的概率分布是不对称的,具有向左侧倾斜和肥尾的特征,即:实际违约概率要大于理论违约概率,也就是说资产变现收入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将导致债券的违约风险被低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信用资产的收益是固定的和有上限的,而它的损失则是变化的和没有下限的(可能损失全部资产)。在信用资产组合的损失区域,会出现概率密度大大高于正态分布曲线的密度现象,这就是有名的“肥尾”现象。如图2所示。
2.道德风险在信用风险的形成中起重大作用。与市场风险不同,在贷款等信用交易中,交易双方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一般而言,借款人掌握更多的交易信息而处于有利地位,贷款人则由于掌握的信息较少而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会产生道德风险的问题。道德风险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而对市场风险而言,除非内幕消息的存在,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对等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比信用风险要低得多,因此道德风险在市场风险中的作用不如信用风险那样突出。
3.信用风险的承担者对风险状况及其变化的了解更为困难。信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同时,也使得信用风险的承担者——贷款人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变化不如市场价格那样容易观察,从而对自己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了解不够准确及时。信用风险的承担者——贷款人主要通过自己所了解掌握的信息以及信用评级机构公布的信息来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及其变化进行了解。通过这两者了解的信息一般极为有限,而且滞后性强。这就导致计算多个企业间的信用风险的相关系数极为困难。
4.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风险的特征。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风险的特征非常明显。虽然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也会受到经济危机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然而决定借款人是否违约的关键因素仍是与借款人相联系的非系统性因素(营运状况、还款意愿等)。因此,多样化分散投资更适合于信用风险的管理。
5.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少,且较难获取。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贷款等信贷产品的流动性差,缺乏一个公开的二级交易市场。同时信贷资产一般不采用盯市原则,在贷款没有发生违约状况之前,通常假定资产的价值是不变的,这使得信贷资产的价格难以反映信用风险的变化。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直接观察信用风险的变化较为困难。上述诸多因素使得信用风险的相关数据的获得极为困难,从而使得对信用风险的度量比市场风险难度大得多。
正是由于信用风险的上述特点使得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在用于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池设计时碰到了种种困难,这些困难有:
(1)相关性的估计。资产组合理论用于股票市场上时,使用的是股票收益的相关性,而对于债务型资产来说,违约趋向的相关性是无法观察得到的。同时每种相关性的定义都有其特征与局限性。例如相关系数仅能反映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就不能反映出这种关系的特征。
(2)收益的分布。资产池设计中,资产组合理论要求单项资产的收益分布是对称的情况下,组合的收益——方差等式才能成立。而由上述的信用风险特点分析中我们可知信用风险的分布呈左倾肥尾的特征,不满足资产组合理论要求的资产收益分布对称的要求。
(3)资产收益和风险的不可观测性。由于大多数贷款是非交易性的,或者交易在场外进行,时间间隔也非常不规则,造成这类金融资产缺乏历史价格和交易量方面的数据,因此,难以使用历史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计算资产池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
由此可见,标准的现代资产组合模型并不能简单地直接运用于这类资产的组合中,也就不能直接用于这类资产证券化资产池的设计中,必须与其他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相结合,以实现最优资产组合,从而设计出符合证券化要求的资产池来。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池设计提供了一个极为有用的框架。资产组合理论表明,组合中各贷款的之间相关系数越低,则越有可能通过贷款组合的改进,降低整个贷款组合的风险。但是,由于贷款与一般资产的风险差异,使得资产组合理论在贷款组合中的运用受到了限制。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将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同资产组合理论结合起来,以图克服因贷款的风险特性而带来的困难。
由于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主要分为以VAR为基础的Credit Metrics等模型和以预期违约率(EDF)为基础的KMV模型两大类,所以资产组合理论与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结合,也可分两大类:一类寻求证券组合的全部收益与风险的交替模型(KMV资产组合管理模型);一类为主要集中于风险维度的模型和贷款组合的VAR。由于KMV资产组合管理模型既度量了风险又度量了收益,可适用于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池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田 浪: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池设计:[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4
[2]王冀涛 欧阳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综述[J].甘肃金融,2005(10):24~26
[3]封希媛.现代证券投资组合模型研究[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金融),2005(5~6):17~18
[4]陈爱军 邢爱芳.不良资产证券化设计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02(8):21~22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股权融资(增发股票)和债权融资(借入债务)。以上两种融资的方式各有其弊端,增发股票会稀释原有股东的股权;举借外债则会使企业的负债率增加,改变其财务结构。资产证券化正是弥补这两种弊端应运而生的产物。法经济学的理论认为,法律制度制定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增加社会财富,也就是以法律手段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促使有效益的结果的产生。资产证券化的出现,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法律制度的责任在于,如何将这一融资方式纳入法律轨道,使之规范化。因而对其进行法律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之一,对世界金融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也是被称为中国目前进行的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实践。本文主要从法律的视角阐述资产证券化的两大核心技术,希望通过其核心原理的论述,厘清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
以市场为基础的证券化融资活动包括两种证券化方式,即一级证券化(也称初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 一级证券化是指资金需求者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资,如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即传统意义上的直接融资方式。二级证券化是指以一定的存量资产为支持,将这些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重新包装组合或分割后,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以发行证券的方式将这些资产转化成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1、拟进行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在法律上能够准确、清晰地予以界定,并可构成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利;
(2)基础资产的权属明确;
(3)能够合法、有效地转让;
(4)能产生独立、稳定、可评估预测的现金流。
2、关注基础资产在法律层面如何界定,是否有法律法规依据。
3、关注形成该基础资产的法律要件(如必备的证书、文件等)是否已具备,原始权益人是否可据此合法转让基础资产。
4、关注基础资产以及与产生该基础资产的相关资产是否附带抵押、质押等担保负担或其他权利限制。如已设置担保负担或其他权利限制,需关注拟采取的解除限制措施的法律效力及生效要件。
二、基础资产转让
1、基础资产为债权的,转让环节需关注债权基础法律关系涉及的资产权属(例如因出租动产或不动产产生的债权,该动产或不动产的物权权属)是否相应转让给专项计划,在资产权属不转让给专项计划的情况下,需关注采取何种措施防止第三方获得该资产权属从而影响专项计划合法权益。
2、基础资产现金流来源于原始权益人未来经营性收入的,基础资产转让环节需关注作为基础资产的财产权利转让是否可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或通过其他公示及特定化手段使基础资产转让行为可对抗第三人;原始权益人获取该基础资产的物权、经营权及相关权益是否有可能被第三方主张权利,拟采取何种风险防范措施。
3、基础资产附带担保权益等从权利的,需关注:
(1)从权利是否通过转让行为完整地转移给专项计划享有;
(2)基础资产转让后,从权利的实现程序是否发生变化;
(3)计划管理人为受益凭证持有人的.利益主张从权利是否已具备可操作性,在权利实现过程中是否需要引入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的权利与义务如何设置;
(4)从权利对基础资产的实际保障效力是否因基础资产转让发生变化。
三、交易结构
1、关注基础资产现金流近年的历史记录、波动性,关注现金流预测的考量因素与依据。
2、关注现金流在产生与归集过程中能否特定化并明确归属于专项计划,在财务上能否与企业其他经营性现金流相区分,现金流归集过程中的账户设置安排,是否存在被挪用或混用的风险,拟采取何种风险控制措施。
3、对可能采取的信用增级措施的考虑。关注信用增级措施设计的触发条件、触发顺序。
4、各级受益凭证的本金及利息的偿付安排与基础资产现金流归集环节是否能够合理衔接。
5、专项计划权益分配与证券交易所、中登公司权益分配及信息披露流程是否能够合理衔接。
四、支付方信用
1、基础资产为债权的,支付方为债务人,需关注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偿还能力、持续经营能力、还款记录、违约记录、违约率与分散度等。
实行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最佳利好就是能够在资金的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之间实现资金的直接交易。
减勉了不少中间环节,不仅提高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
中介机构以获得的证券投资者的专利资产作为发行证券的基础,利用增级机构和信用评级和对专利资产支撑的证券进行增级和信用评级,使专利资产支撑证券能够具备正常手续在证券市场上合法地实现合法交易。
专利资产证券化融资结构的核心概念是资产分割从法律上得到保证,准备用作证券化的专利资产实现了从资金的需求者的信用风险中剥离。
特殊目的机构在专利资产证券化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主要表现在:(1)特殊目的机构采取实际销售的的运营形式获得发起人的资产,使交易双方的资产真实分离,依据相关法规就能够实现证券交易双方破产风险相隔离。
(2)特殊目的机构实际经营状态也会对其发行的专利资产支撑证券的考核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3)特殊目的机构因其特殊的功能可以实现从组织实施形式直接探制专利资产证券的发行形式。
在实践中专利资产证券化必定会涉及到许多法律方面的理由,科学地处理好特殊目的机构所涉及到的法律理由极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专利资产的证券化进程。
因此,专利资产证券交易化中介机构的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保障一直都是立法的重要元素。
一、保险投资的重要性分析
其中:承保收益率=承保收益÷保费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保费资料来源:Swiss Re.“Sigma”, 1977年第1期, 胡东胜 (2002) 引用。
上表中六个发达国家的承保收益率都低, 美国、法国、英国、瑞士都为负数, 法国亏损率还达到了两位数为-11.62%, 他们通过保险资金的投资来获取较高的收益以弥补承保的亏损。2008年资本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出现了严重的挫伤, 各个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急速下滑, 造成全行业的盈利大幅下降。事实表明, 单纯地追求投资收益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造成了保险业效益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国保险业通过这次深刻的教训开始进行结构调整, 加强承保管理。开始对盈利模式进行转化, 从一开始仅依赖承保的利润到现在实行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同步进行的模式标志着保险业进一步走向理性和成熟。可见, 保险投资在保险公司实现经营利润的最大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保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程度的现状分析
1.从1980年到2004年初, 我国的保险业用了24年时间总资产突破了万亿元大关。从此以后保险总资产就开始以突飞猛进的态势增长, 保险资产总额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突破了2万亿元和3万亿元。在2009到2011年连续3年有了4万亿元、5万亿元和6万亿元的突破, 从资产总额来看保险行业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但是我国的保险资产证券化整体水平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较低。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保险资金运用的资产证券化已不断加强, 美国进行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占了80%以上。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从2007到2011年的证券化资产比重的比例平均值为65.84%。显然, 保险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由于较低的保险资产证券化程度而降低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http://cire.gov.cn) 提供的统计数据整理。说明:2007年—2011年为12月末数据。证券化资产比重均指占资产总额的比重。
2.我国保险资金的实际投资渠道仍然比较狭窄, 不能有效的对风险进行分散, 并且对利率的波动、市场的波动有着较差的抵御力。基础建设投资、直接入市投资、公司债与可转换债、证券投资基金、国债与金融债、国外债券与H股、银行存款、银行股权等都能够成为国内保险资金选择的投资渠道。虽然从立法层面上要求保险资金的投资多样化。但是实际上仍以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为主, 并且绝大多数为国债, 持有比较单一的债券品种。
3.我国的保险资金投资的稳定性较差并且收益率比较低。我国的保险投资收益率2000年为4.1%, 2001年为4.3%, 2002年为3.14%, 2003年为2.68%, 2004年为2.87%, 2005年为3.6%, 2006年为5.8%, 2007年则达到了10.9%, 到了2008年仅为1.91%, 2009年是6.41%, 2010年为4.16%, 2011年仅为3.6%。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偏低是由于资产负债管理理念技术的落后和过于保守的投资组合, 这并没有体现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效率和规模效应。
三、我国推行保险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必要性分析
1. 金融合作的客观要求
我国加入WTO以后, 国际保险集团将对我国保险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为金融三大领域里的保险业, 它的发展状况对金融结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就要进行金融合作, 加强与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合作。其中保险业与证券业的金融合作主要表现在保险业利用证券化来提高自身的投资收益率和通过证券化把自身不能承担或不愿意承担的风险分散出来;保险业对金融合作的推动最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融合上, 这就要求保险业进行产品创新, 产品的创新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是市场上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结果。保险业的产品创新能够促进自身技术的提升, 更能够促进保险业与金融业、保险业与银行业的融合。
2. 保险公司控制风险的需要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经历了严重灾难的个人或企业等保险需求方, 希望把这种灾难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这将形成传统的保险和再保险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 考虑风险分配的新形式, 把这些风险向外转移。这样, 保险资产证券化就解决了传统的保险机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为风险向外转移提供了机制。随着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 投资者变得越来越理性, 有了对投资风险多样化越来越高的需求。正是由于保险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存在着不相关性, 正好迎合了投资者分散风险的需要, 保险资产证券化产品就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欢迎。
3. 保险公司业务竞争的需要
自从入世以来, 我国大门向世界范围完全开放, 国外的保险公司纷纷进入我国, 外资保险公司的实力雄厚给我国的保险公司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 我国的保险公司除了面对国内的同行对手外, 还要面对实力雄厚的外资保险公司, 足见形势是多么严峻。由于我国的保险业呈现出了偿付能力不足的局面, 仅仅依靠增大分出业务规模、拉取保单获得承保利润、增加资本金等方式的传统粗放式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合如此竞争激烈的保险环境, 需要将可流动的现金流进行投资, 实现投资的多元化, 还可以通过第三方管理费等方式获得收入来把用来提高偿付能力的成本降低;保险与证券也相结合, 使得保险资产证券化, 可以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 调整产品结构, 进行产品创新, 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二) 可行性分析
首先,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市场监管、基础设施、法律法规、投资者队伍等不断完善成熟,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 主要表现在业务的整体发展、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和保险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上, 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保险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其次, 我国资产证券化成功的实践为推行保险资产证券化奠定了基础, 成功的案例有中远集团、珠海高速、海南三亚、中集集团等。最后, 我国的保险精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大批的保险人才开始研究精算并进行实践的探索, 参加我国保险监管委员会组织的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 精算理论的研究技术和水平能够保障保险资产证券化和世界水平相接, 这对于我国推行保险资产证券化是十分有利的。
四、推行保险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对策
保险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为了提高我国保险资产证券化程度, 考虑到我国的政治环境、保险公司自身的发展状况, 文章提出以下建议。
(一)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在一般情况下, 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证券发行、特殊目的载体 (SPV) 的设立和融资结构的建立三个过程, 确定保险参与方和中介方的权利义务和市场参与者的数量, 每个进程必须保证有专门的法律和法规。从现在起, 应该进行的法律框架需要建立整个证券化的过程, 并研究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除了基本的规则, 还需要针对保险业的专业性质的法律和法规, 来确保保险资产证券化良性运转, 才能提高我国的保险资产证券化程度。
(二) 培养专业人才, 加大技术储备
保险资产证券化除了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外, 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 由于保险资产证券对国内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这就需要加大对专业知识的宣传, 培育出大批的专业人才, 并提高保险公司的整体技术水平, 对风险的评估、保险单的成功设计、保险费的厘定、保险产品的成功创新都必须有高水平的技术来支持。
(三)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
健全和发达的资本市场对巨大的风险有着吸收的潜力, 也是保险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有效的资本市场为发行保险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然而, 如果想充分利用保险资产证券化技术仍有许多限制。由于证券难以扩大规模将失去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我国目前投资于债券市场交易不太理想, 这就需要丰富资本市场的产品种类, 完善资本市场, 大力发展审计、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 以加快发展投资银行、中介服务组织和国际标准、培训、证券和外汇交易、承销、咨询机构的资本运作, 兼并和收购作为中介服务和财政支持、多用途的中介。
摘要:文章分析了保险投资的重要性和保险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阐述了在我国推动保险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保险资产,证券化,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贺乐睿.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与发展研究[A].第三届 (2008) 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
关键词:资产融资;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信用增级;信托;不良贷款
一、制度可行性
信托,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1破产隔离。以资产未来现金流作为偿付基础的资产融资的风险是不可控制也是难以计量的,为了达到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原始权益人将其拥有的资产合法有效地转移到特定机构,形成资产池,使得已转移的资产与原始权益人的其他资产合法有效隔离开来,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
信托特殊的交易结构赋予信托财产独立性形成的破产隔离职能,信托财产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相分离的优越特性。从而满足资产证券化的要求。
(1)信托财产与受托人、委托人财产隔离。
(2)受益人是在信托中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自信托生效日期享有信托受益权。
(3)禁止强制执行,信托财产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独立区别,因此不能作为受托人债务担保,受托人固有财产和其他信托财产的债权人,对于信托财产不得强制执行。
(4)禁止抵消。受托人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财产所产生的债权,不得与其固有财产产生的债务相抵消;管理运用、处分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所产生的债权债务,不得相互抵销。
2信用增级。信用增级包括外部增级和内部增级。所谓外部增级即通过第三方担保的形式增强标的资产的信用级别。而内部增级是指超额抵押、资产支持证券分层结构等方式。通过现金流分层,将发行证券分为不同级别,优先级证券得到优先偿付,从而将优先级证券的风险转移给次级证券所有人;将不同现金回收期、不同质量、信用等级的资产打包成资产包,分散和提高整体信用。
笔者认为,在现有金融体制下,内部增级比外部增级更加高效、安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银行的联动性、杠杆效应,使得通过外部增级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资金链上任何一方产生信用危机,势必对整个银行体系产生排山倒海的冲击力。尤其是在中国,缺乏专门的独立信用的增强机构,而此类融资往往难以获得银行和保险信用。而内部信用增级,则通过建立防火墙,赋予信用高效好用的同时易于监控。
信托的基础是良心和信用。受托人在信托存续期间谨从忠诚、勤勉义务,为实现特定目的、受益人的利益而工作。而由于信托合同契约主体自治,因而根据信托合同当事人意愿,可以签订出一种有别于法定的债权人和股东对破产财产的受偿顺序,通过优先偿付,来保障新投资者的利益。
二、法律可能性
2005年出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通过设立特定目的的信托,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转让信贷资产,由受托机构负责管理信托财产,以信托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适用该办法。
三、实际运用
银行不良资产信托化处置(non-performing loan&trust)
所谓信托处理银行不良贷款,就是信托在解决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上对资产证券化的具体运用。其操作模式过程包括:
1银行对筛选出来的不良资产进行打包组合,构成一个资产池。
2将资产池信托给信托公司,银行对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信托公司,而自己则作为受益人。
3信托公司负责把银行的优先受益权转让给社会投资者,从而银行达到提前收回资金的目的。
4信托公司对转移的债权进行重组。重组过程可以自营也可以转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如另外一个银行来负责不良资产的处置,处置产生的收益交由信托公司,到期分给受益人。
其中核心点就是:首先,在选择构成资产包的不良贷款时,必须考虑那些有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收入的不良贷款,这是信托模式处置能否成功不良贷款的关键;其次,由于不良资产的定价决定了各方承担风险及未来收益的可能情况,因此,必须委托顶尖评级机构对资产包进行评级、定价,依次为基准发行证券产品;最后,要充分利用信托过程中内部信用增级,分离优先级收益权与次级收益权,从而吸引投资者,实现成功融资。
京东、苏宁、腾讯等电商企业,也已经或者正准备进入小额贷款领域,阿里巴巴的资产证券化无疑为这些企业同样存在的贷款资金来源问题,率先探了一条路。而电商企业的小额贷款,是提供给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和网商个人创业者。因此,资产证券化成了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融资难的有效手段,是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有效方式。
阿里巴巴的三个平台,阿里巴巴(B2B)、淘宝(C2C)、天猫[微博](B2C),商户绝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甚至个人,这些客户基本上都得不到传统金融的贷款支持,发展受到资金约束,进而也约束了平台提供商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也正因此,三年前,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微博]就公开说:“如果银行不改变,阿里将改变银行。”
和,浙江阿里小贷和重庆阿里小贷公司分别成立。这两家小贷公司为阿里平台上的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和网商个人创业者提供“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纯信用小额贷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