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人员定位应急预案(精选7篇)
救援应急预案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安全行为,改善安全环境,加强安全防范,改变过去安全生产“随着事故走”的被动局面,及时有效地组织事故抢救,做到及时、有序地开展抢险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之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组织机构:
为确保各类重特大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组织抢救,做到及时、有序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遇难人员,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安监局成立重特大事故抢险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高相启 副组长:王康为、王超峰
成 员:宋占林、杨占旭、王彦坤、孙勇、杨建设、马爱民、陈峰伟、孙杰、秦剑锋。
(一)抢险救援工作的职责分工
1、各煤矿企业法人是企业重特大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负责组织实施企业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负责向事故救援领导小组提供企业的有关安全技术资料,接受救护队的预防性检查,搞好安全预防工作。
2、矿山救护队队长负责全面指挥、领导救护队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二)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
1、县安监局在接到重特大事故的报告后,根据事故类别,立即带领抢险救援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和矿山救护队赶到现场,组织指挥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和向相关部门通报。
(2)成立抢救小组,制定救灾方案;
(3)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4)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5)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6)矿山救护队到矿后,按照救灾方案布置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
(7)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4、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确定。一般说来,要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中进行,对保持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消耗有利。如果爆炸后,入风巷道垮塌、冒顶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但在回风中行进,有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威胁,救护队员的行进速度较慢。同时,这一带往往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点。
5、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救遇险人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
6、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在保证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是否采用反风。
7、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产生冒顶,造成巷道堵塞,影响救护队员进行侦察、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的时间。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它能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办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佩带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工作。
扔下衣物,小型工具等),以便于救护人员寻找。
13、人员撤退应就近进入新鲜风流巷道或按作业规程规定的路线;或按指挥部通知的路线撤出。
14、当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时,应从进风巷进入工作面抢救人员。
15、当爆炸发生在较长范围的掘进巷道区域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大,支架损坏严重,确定遇难人员已经牺牲时,必须在恢复通风维护支架后,才能进入搬运遇难人员。
16、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应携带通讯设备,以便随时与指挥部取得联系。
17、人员救护完毕后必须立即在通往灾区的所有通道设置栅栏,揭示警标,严禁其它人员入内,随即组织制订瓦斯排放措施,并由救护队会同矿管理人员组织瓦斯排放。
三、水灾事故的处理
1、打眼时如遇眼子来水应停止打眼,并禁止拨出钻杆,利用各条巷道预先储备的防水材料,设法加强支护,堵住出水点,防止出水点爆开,防止事故继续扩大,同时报告井口值班室。
2、如果情况危急,来势很猛,应避开水头,由现场熟悉巷道情况的人员带领,迅速撤到安全出口的高处巷道直至撤到地面。
3、穿透出水地点人员在撤退的同时,应尽量设法通知下部作业人员和其它人员撤离。
4、如有人员被堵在没有出口的上山独头,遇难人中应保持镇静,避免体力过度消耗,等待救援。
5、人员避灾路线应按作业规程或防治水措施中规定的路线撤离。
6、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应首先急救人员,撤离灾区,然后向指挥长汇报灾情,请示下一步的命令。
7、井下的排水设备最大限度地开启排水,保证正常运转,尽快排出
2、如有人员伤亡应及时护送伤员出井并报告。
3、如对电器设备有损坏应及时通知机电人员恢复。
4、最后恢复轨道及挡车器,清理杂物。
5、如遇触电及电器损坏事故应先断电,再救人,最后恢复抢修设备。
六、矿井火灾的处理
1、扑灭井下火灾时,抢救指挥部应根据火源位置,火灾波及范围、遇险或受威胁人员分布,迅速而慎重地决定通风方法。
2、无论采取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内人员的安全撤退;(2)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直接灭火的条件;
(3)避免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避免瓦斯通过火区,避免瓦斯、煤尘爆炸;
(4)防止出现再生火源和火烟逆退;(5)防止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3、当火灾发生在矿井总回风井巷,改变通风方法可能会造成风流紊乱,增加人员撤退的困难,可能出现瓦斯积聚等后果时,应采用正常通风,稳定风流。
4、当采用正常通风方法会使火势扩大,而隔断风流又会使火区瓦斯浓度上升时,应采取减少风量的办法。这样既有利于控制火势,又不使瓦斯浓度很快达到爆炸界限。但要注意,在灾区内人员尚未撤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缺氧现象、不利于人员撤退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
5、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如发现火区内及其回风侧瓦斯浓度升高,则应增加风量,使瓦斯浓度降至1%以下;若火区出现火风压,呈现风流可能发生逆转现象时,应立即增加火区风量,避免风流逆转;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后,灾区内遇险人员未撤退时,也应增加灾区风量,及时吹散爆炸产物和火灾气体及烟雾,以利于人员撤退。
6、风流短路是救灾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现有的通风设施进
延过程中可能产生瓦斯爆炸,冲到井口时,遇火源会引起燃烧事故,由于突出大量的煤炭,会堵塞井巷,在突出点附近的人员可能被突出的煤岩流卷走、掩埋,因此,煤和瓦斯突出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很大。
(二)在处理这类事故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与其它瓦斯事故有以下几个不同的条件:
(1)瓦斯来源充足,并且瞬间涌出量很大,浓度很高,不但能顺着风流向回风方向蔓延,而且能逆着风流向进风方向蔓延甚至逆流到进风井口以外。
(2)突出的瓦斯能形成冲击波破坏通风系统,突出的煤岩能堵塞巷道,因而造成通风混乱,不利于人员的撤退和救灾。
(3)突出的高浓度瓦斯,开始时不会立即发生爆炸,但在一定供氧使瓦斯浓度降到爆炸界限以内,遇火源会引起爆炸。这就要求在处理事故过程中严格火源管理。
(4)在处理故事过程中,如果需要在突出煤层中掘巷道用于救人或恢复通风,仍必须采取防突措施。
(5)突出后有可能在同一地点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突出,因此,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必须严密监视,注意突出预兆,防止再次突出扩大事故。
(三)突出事故发生后,指挥人员应果断地作出决策。
(1)切断灾区和受影响区的电源,但应在远距离断电,防止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当瓦斯影响区遍及全矿井时,要慎重考虑停电后会不会造成全矿被水淹的危险。若不会被水淹,则应在灾区以外切断电源,若有被水淹的危险时,应加强通风,特别是加强电器设备处的通风做到“送电的设备不停电,停电的设备不送电”。
(2)弄清矿井通风系统破坏情况,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的人员,及时报告经发办、经商局。
关键词:煤矿生产,应急预案,突发事故
应急预案是对安全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事故,包括外界因素引起的(如自然灾害、生产设备等)和人为因素引发的特大重大事故,所进行的应急管理工作,救援措施,指挥计划等,它是连接突发事件的风险管理、风险预测和防治、应急响应和恢复等几项工作所必需的工具。一般将应急预案建在综合防灾规划里。
1煤矿应急预案的几个主要子系统
1.1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
应急管理体制在实践中效果明显,方式较为固定。其他组织或个人不能随意更改或变革;其本身就带有制度因素,且所有的相关人员必须要遵守;应急管理体制比其他普通的制度更具刚性。普通制度对执行对象有一定的宽松性,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弹性。应急管理体制则带有一种强制性;它对各种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再加入一些针对性特色,使之在实施过程中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并且其在运行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普通方法能够起单一作用。
1.2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
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保障以预防为主,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统一指挥、企业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为指导原则,对煤矿生产中所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科学救援。预防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准备是应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针对尽可能多的突发事件,为快速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而所做的必要准备,以达到实现应急救援的最终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互相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保障供应体系以及应急队伍等。
2应急管理领域的几个基础性的理论
2.1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是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之一。在实践中,一方面管理风险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因素,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必须要认识到风险不可能完全被清除,在实际中风险总是存在的,一旦条件合适,那么风险就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急准备工作和应急响应恢复工作对应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而应急预案则将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恢复和风险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2.2综合应急管理理论
导致突发事件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影响因素的类型不同,所造成的灾害也不同(如火引发的燃烧或爆炸,水引发的透水事故等),不同的致灾因素对所发生事故的可预测性、可控性以及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损失程度等会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对此所实施的救援处理措施也会具有针对性。但从以往的总结中可以了解到,应对此类情况所采取的行动,实施的计划等大都较为相似,如将人员进行疏散,佩戴防护设备等。
综合应急预案就是在此基础上所有类型的危险或灾害事故而编制的综合性预案,主要包括基本预案、支持功能附件、机构支持附件和特定灾害附件等。
2.3分级响应理论
分级响应理论在企业安全生产,尤其是煤矿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的应急工作中尤为重要,在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大小不一,类型不同,有些突发事件可以不用上报上级再进行解决,每个层级都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责,所以当发生的事故响应发生变化时,事故的处理权也可能发生变化。但在具体实施分级响应工作时,应先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是预案,再进行实施。总之,分级响应理论强调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应该由有能力处理的最低行政层级进行处置,以免反应过度和造成资源浪费。
如今我国对突发事件是以发生事故的严重度(如人员或财产损失)来进行分级的,此外,不同层级在应急预案上对事故分级也是以事故等级而划分的。所以,要使应急预案工作做得更加完善,应确定事件分级标准以及各企业层级的权限和职责,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和内容,确定其不同级别,使各层级在应急预案工作的实施中配合得更加完美。
2.4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
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时间顺序为依据,将应急管理划分为预防、监测、响应、恢复、重建五阶段和减灾与准备两个基本功能。
应急准备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从应急规划、组织到培训评估,各个环节同步发展。
对于应急准备,我国这几年来着重发展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建设,其问题所在是这些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得到持续的改进,在顶层设计文件以及相关工作的指南和标准规范上,应急准备工作还有上升空间。
2.5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科学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通过不断地归纳和总结得到的,管理理论也不例外。管理主要包括四种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智能。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管理者必须要有明确的行动指示以及所要实现的目标,做出科学可行的生产管理决策,此项工作还要求其他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资源的积极配合,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过程及相关事宜。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要适当激励员工,肯定他们的工作,另外完成工作后要积极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规程等。
参考文献
[1]张欢.应急预案:理论认知与机制改进[J].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5,5:22-35.
[2]李红臣,等.应急预案的形式化描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4):29-34.
[3]李湖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探讨及其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2012,05:20-24.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与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同时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已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课题。
关键词:井下人员定位、双机热备、传输平台、人员标识卡
中图分类号: TD7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000-00
1前言
近年来,为进一步整顿煤矿安全生产,国家不断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不间断监测各矿井的安全状况,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煤矿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纷纷建设相关的配套项目。其中,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由于能够提供井下准确的人员数量和精确位置,已逐步在煤炭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安全管理、灾害预防以及事故救助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基础。
2系统概述
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就无法确切知道他们所处的位置,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功能就在于:让我们能借助它实时了解井下人员及机车的流动情况、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准确数量及分布情况,查询任一指定下井人员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查询任一指定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另外,作为下井人员考勤系统,统计与考核下井人员的出勤情况,可以对任一日期或指定日期段、任一指定月份,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下井班次等进行分类统计,产生人员考勤的日报表、月报表,便于考核,并能打印相关报表。可用来规范人员的活动,防止缺岗、串岗、迟到和早退,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有效防止只考勤不下井或下井不考勤的情况,确保考勤统计数量与井下作业人员的数量完全一致。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以井下移动人员和移动设备为监测对象,主要由地面调度中心、数据传输通道、无线数据监测分站、无线编码发射器、报警装置和电源等设备组成。其中,无线编码发射器代表目标特定身份的编码信号,由数据监测分站接收、处理后,通过传输通道传至地面调度中心。地面调度中心对接收到的包括时间信息、位置信息和目标特征码的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可供用户随时查询的多种应用文件或图表,实现了对井下人员和运输车辆位置进行监测等功能,具备了多种报警方式,并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将国家监管机构、集团、矿区三级网络进行互联,实现了信息共享。
3系统组成与结构:
1、地面调度中心:
地面调度中心是对监测分站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文字、图形、图像等形式,真实表现井下作业人员的当前状态和告警信息,并且根据要求,保存历史资料和进行统计分析。
一个完善的地面调度中心主要是由数据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短信服务器、实时操作终端、打印机以及声光告警模块等组成。
当地面调度中心得到监控信息和数据时,将向数据应用服务器发出请求,数据应用服务器根据不同事务按照编制的软件进行处理,当应用服务器需要某些数据或要进行数据库操作时,就会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请求,这时数据库服务器响应,提供所需数据或完成请求操作,应用服务器得到响应完成处理向请求方发出响应,完成整个过程的处理。在这些处理过程中,数据应用服务器可以将被监控对象信息、状态实时展示在显示终端上,根据告警级别进行声光告警,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事务向短信服务器发出请求,通过手机短信向相关负责人发出有关信息,即使人在外地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WEB服务器,在权限范围内查询被监控对象的实时状态和信息,另外,地面调度中心可进行丰富的业务管理,分析和统计各项数据,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对不同管理员可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并在其使用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
2、井下部分:
以人员定位分站、动态目标识别器、人员标识卡、矿用电源箱、矿用数据传输光端机等作为井下人员信息无线检测处理的基本单元。在井下主巷道、分支巷道和监测点等区域采用人员定位分站+矿用本安电源+动态目标识别器+矿用数据传输光端机的连接方式,与矿井工业以太网的交换机相连接,组网灵活、方便,同时可与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并网运行。
3、传输平台: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以工业以太环网(GEPON网)作为信息传输平台。各监测分站采用标准485通信方式,在井下建成环网以后,可直接通过GEPON环网传输数据与信息。
GEPON(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千兆无源光纤网络,采用点到多点网络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基于高速以太网平台和 TDM时分 MAC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并能提供多种综合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其主要特点是成本低,带宽可动态分配,系统稳定,易于安装维护,故障率低,组网灵活,易于扩展, 适合于综合传输视频、数据、语音等信息。
主要技术参数
主干网络通信速率:1000Mbps;
主干网络传输距离:15km;
网络节点数:单台OLT支持4个环网,40个节点;
网络节点通信速率:10-100Mbps可调;
线路冗余切换时间:小于100mS。
4、数据库备份:
对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软件部分来说数据库是十分重要的,一旦数据库出现问题造成数据丢失,将使整个系统瘫痪,无法运行。目前,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安装的数据库,一般采用Sql Server 或Oracle等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完备的数据库备份策略,对于发生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等)、病毒攻击、人为操作失误等造成的系统瘫痪,可以通过备份的数据迅速还原数据库,使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数据库备份一般采取本机备份和异地备份,即在数据库服务器本机上进行数据自动备份,然后再将备份好的文件定期自动拷贝到其它地方的某一台计算机上,这样,系统数据库的备份策略将是十分完善和可靠的。
4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遵循的基本设计原则:
4.1先进性、成熟性
使用先进、成熟、实用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使得整个系统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4.2可靠性、安全性
实时监控的不间断性,决定了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系统在硬件选型、线路、支撑环境及结构上都选用了高质量的材料,并采用了先进的防火墙技术,以确保安装的监控主机、分站、接收器、发射器与布线系统,能适应煤矿井下高温、高湿、瓦斯等严格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系统稳定。
4.3易操作性
以易于使用的图形人机界面功能,为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4.4实时性
分站接收的信息和监控主机显示都能快速反映,充分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4.5完整性
提供与各种外界系统通信的功能,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并充分利用在整体系统的运作上。
4.6互联性和扩展性
充分考虑将来需求的空间,所提供的系统平台与技术充分配合,满足未来功能及扩充项目的需求,以避免将来重复的投资。标准化、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贯彻始终,奠定了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基础。
5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5.1 报警功能:
对于指定的禁区,如果有人员进入,实时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以语音提示、弹出窗口等方式显示,并显示进入禁区的人员信息,对于井下矿工的求救报警,除了以上提示外,在采掘平面图或巷道布置平面图上能切换到求救人员的位置,并且闪烁;通过设定相应工种的下井时间,对超过时间的人員发出报警,并调出相关人员的信息。
5.2 人员轨迹和信息查询功能:
可查询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查找任一指定井下人员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活动轨迹,并在图中画出实际的行走轨迹;选定某一区域,可获得当前该区域的人员信息,选定某一无线读卡器,可获得经过无线读卡器的人员信息和时间,以及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每月下井次数、下井时间、每天下井情况等信息。
5.3 丰富的地图功能:
具有放大、缩小、移动、标尺测距、视野控制、中心移动、图层控制、地图打印等功能。具有矢量图管理功能,能够对工程图进行矢量化和矢量图属性编辑功能,具有放大、缩小和移动功能,并能在矢量图上定位并显示人员的准确位置和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职务、通讯电话…)。能对入井人员信息按照工作单位、职务、工种等情况进行分类检索和报表打印输出。
5.4 紧急求救功能:
发生紧急事件时,通过矿工配带的无线编码器可主动发出求救信号,及时、准确地发现紧急情况,同时系统提供最佳逃生路线,最大程度上保证救援工作的及时性。
5.5 人员搜救功能:
遇到灾变等严重情况时,首先利用监测中心站最新的位置信息发现遇险人员的大致地点,然后利用手持的无线搜救仪去寻找定位卡,精确的寻找遇险人员位置。这样极大的方便了人员搜救,使遇险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5.6 完善的考勤功能:
可与地面考勤系统互联,用来规范人员的活动,防止缺岗、串岗、迟到和早退,在实际运用中,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有效防止了只考勤不下井的情况,能分类统计,产生考勤日报表、月报表,便于考核,并能导出多种格式的报表数据,方便存储归档,确保了井下作业人员的出勤率。
6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技术特点
1、设备适应性强、无阻碍通过:
能对煤矿巷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识别无盲区、信号穿透力强、安全保密性能高、对人体无电磁污染、环境适应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人,通行方式无限制,允许多人“成群接队"、“成组成群”通过,通过时不用作任何操作,无阻碍通过,不影响井下人员的正常通行和正常作业;
2、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强、维护方便:
系统采用四级模式,专用动态目标识别器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并可随开拓进度随时扩容,配置分站及动态目标识别器越多定位区域越多,人员定位的位置越准确;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管理、维护方便;
3、设备可复用,减少投资:
人员定位系统网络可以和原有的安全监测系统共网复用,减少用户投资;也可以在人员定位系统网络中加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构成多功能的综合监测系统。
7结束语
近几年,通过对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炭行业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应用中的重要性,该系统通过多硬件集成,特定软件辅助,组成了一个功能强大又结合生产实际需求的管理平台,提高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为矿井的抢险救灾与安全救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事实证明,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当今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充要条件,属于安全生产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4期 祁南煤矿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的改造 汪彦峰
一、成立突然停泵指挥领导小组
1、单台泵突然停泵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矿正值班领导
成员:矿副值班领导、机电区、通风区、防突区、瓦斯治理科值班领导及矿当班调度员
职责:
(1)负责指挥、落实突然停泵后,停泵影响区域内的停电、撤人、设岗和清点人数工作。
(2)负责指挥、落实突然停泵后的停电工作和瓦斯泵恢复运转后的送电工作。
2、区域性突然停泵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通风副总工程师
成员:矿正、副值班领导、机电区区长、通风区区长、防突区区长、安监科科长及矿当班调度员
职责:
(1)负责指挥、落实突然停泵后,停泵影响区域内的停电、撤人、设岗和清点人数工作。
(2)负责指挥、落实突然停泵后的停电工作和瓦斯泵恢复运转后的送电工作。
3、全矿范围突然停泵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
职责:负责突然停泵时的全面指挥。(总工程师不在本矿区内时,由其委托人员代行其职责)
副组长:当日矿正值班、安全矿长、通风工程师、机电矿长
职责:
(1)协助组长进行指挥工作。
(2)负责指挥停泵时的撤人、设岗工作。
(3)负责指挥停泵时的停电工作和瓦斯泵恢复运转后的送电工作。
成员:安监科科长、通风区区长、防突区区长以及停泵影响区域的单位主管
职责:
(1)负责各单位措施落实情况。
(2)负责落实突然停泵后,井下的撤人、设岗及清点人数工作。
(3)负责落实突然停泵后的停电工作和瓦斯泵恢复运转后的送电工作。
二、瓦斯抽放泵突然停泵、停电、撤人的相关规定
1、瓦斯抽放泵突然停泵时瓦斯泵司机必须立即汇报矿调度室、机电科和通风科。
2、矿调度室接到停泵汇报后,当班调度员必须立即通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矿调度室履行职责;同时通知安全管理部和停泵影响区域的施工单位。
3、停泵影响区域的施工单位报到埿调度室通知后,立即联系现场施工负责人、当班电工(移变工),按本措施规定将影响范围内的工作人员撤到指定位置;同时,当班电工(移变工)立即将通往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动力电源切断,并将开关手把打到停电位置。
4、通风工区接到瓦斯泵司机的汇报后,立即联系当班安检员、瓦检员对停泵影响范围进行停电、撤人和设警戒岗,并落实停泵影响范围的瓦斯浓度。
5、机电工区接到瓦斯泵司机的汇报后,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恢复瓦支泵运转;
6、人员撤到指定位置后,当班安检员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停电、撤人及设岗情况。
7、单台泵突然停泵30min后,仍未能恢复正常运转,矿正值班领导必须立即组织指挡领导小组人员到矿调度室履行职责。
8、区域性瓦斯泵突然停泵30min后,通风副总工程师必须立即组织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到矿调度室履行职责。
9、全矿范围瓦斯泵突然停泵15min后,总工程师必须立即组织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到矿调度室履行职责。
三、瓦斯泵突然停电、井下停电、撤人安全技术措施
一)SKW-42-1BV3型瓦斯抽放泵
1、主要抽放范围:计划抽2801回采工作面上隅角。
2、停泵影响范围:2801回采工作面、2801回风巷。
3、停电、撤人及设岗
(1)停电范围:2801回采工作面的所有动力电源。
(2)撤人范围及路线:SQ
撤人范围:2801回采工作面、2801回风巷的所有工作人员。
撤人路线:
2801回采工作面、2801回风巷的所有工作人员沿工作面下撤至2801运输巷进风流中。
(3)设岗位置及其职责
2801运输巷进风流避难硐室处。
瓦检员位置:2801运输巷进风流避难硐室处,停电、撤人完毕后,及时汇报矿调度室。
二)2BEA-303型瓦斯抽放泵
1、抽放范围:二采区回风下山、二采区轨道下山、二采区运输下山及将来掘进的回采巷道。
2、停泵影响范围:二采区。
3、停电、撤人及设岗
(1)停电范围:二采区所有电源。
(2)撤人范围及路线:
撤人范围:二采区作业所有工作人员。
撤人路线:
撤至1498运输石门、1498轨道石门
(3)设岗位置及其职责
设在1498运输石门、1498轨道石门联络巷风门以西5m位置,其职责是:阻止人员进入二采区。
当班瓦检员位置:1498运输石门、1498轨道石门联络巷处瓦检员,一名在此电话处待命,另一名瓦检员随时检查瓦斯情况,并汇报矿调度室;安检员将停电、撤人和设岗情况汇报矿调度室。
四、瓦斯抽放泵恢复运转后撤岗及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1、抽放泵恢复运转后,由矿调度室通知待命地点的现场瓦检员和安检员进入停泵影响区域内检查。
2、瓦检员和安检员接到通知后,协同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按照瓦检员在前,安检员和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依次随后的顺序进入各用风地点检查。
3、采煤工作面系统沿机巷→工作面→轨巷进入检查。只有在巷道状况完好、进风巷道瓦斯浓度低于0.5%、回风巷道瓦斯浓度低于1.0%的情况下,指挥领导小组方可下达送电、撤岗命令; 若瓦斯浓度超过前述规定时,检查人员必须立即撤至原警戒位置。30min后,再次按前述规定进入检查。检查结果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和指挥领导小组。
4、当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达1.0%时,瓦检员必须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风工区值班室,并在该掘进巷道的回风口进风侧设置禁止人员入内的警标,施工单位人员负责站好岗,等待救护队人员排放瓦斯;若瓦斯浓度低于3.0%,则按照指挥领导小组的命令,在安检员和电工的协助下利用变频调速装置控制风量排放瓦斯。
5、只有在停泵影响范围的瓦斯浓度符合规程规定情况下,指挥领导小组方可下达撤岗、送电命令。现场安检员逐一撤出岗哨;机电工区按照停、送电管理制度,恢复停泵影响范围内的动力电源。
五、其它安全措施
1、停电工作由施工单当班电工(移变工)负责,当班安检员负责监督。
2、撤人、设岗工作由安检员负责,瓦检员协助;站岗工作由施工单位人员担任。
3、瓦斯泵停泵期间,压风机必须正常运转。
4、若主扇停风,按主扇停风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
5、本措施停、送电未尽事宜按机电部门停送、电管理制度执行。
6、瓦斯泵停泵所涉及到的单位,其负责人每月必须组织学习一次本措施,并履行签字手续。
7、井下生产布局或抽放系统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补充本措施。
二零一二年四月 矿井防治水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矿井水灾
1.2 危害程度分析
建平鸿运煤矿二井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地下水、老空水、小窑水及地表水。
1.2.1 地下水:矿井主要含水层是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静止水位标高在528m,井田煤层均位于奥灰水位之上,不存在带压开采煤层。各煤层突水系数均小于临界突水系数0.06MPa/m, 奥陶系石灰岩岩溶水对井田各煤层突水的可能性较小。但必须加强防范和管理。
1.2.2 老空水:本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井田内分布有小窑破坏区,仅6#7#号煤层存在采空区,会有采空积水。井田四周一井煤矿,各煤矿已开采多年,均已形成不同程度的采空积水区。周边煤矿的采空积水及小窑破坏区积水是对矿井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
1.2.3 小窑水:矿井周边相邻地方资源有一井开采,如与本矿连通,受洪水威胁后可能危及本矿。
1.2.4 地表水: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均属于季节性冲沟,平时基本无水,雨季时有短暂洪水流过。井田内各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各含水层均沿裂隙、岩溶向深部径流或以泉水形式排泄。井田内地形相对高差110m,地表径流较快,不易积水。但必须加强防范和管理。发生井下水灾,会造成淹井或人员重大伤亡及财产经 济损失。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应急救援工作要把抢救遇险人员生命放在首位,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总指挥负责指挥、协调矿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及有关部门井、队领导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2.3 现场自救互救和等待救援相结合,充分发挥现场人员自救互救作用。现场无法安全自救互救时,遇险人员要树立信心,等待救援。
2.4 预防为主,科学救援。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救援与预防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条件,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增强井下职工应急救援意识和能力并发挥其作用。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及职责执行矿综合预案的相应内容。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 矿地测科负责井下防治水工作,按、季、月编制水情预测预报,建立健全矿井水文地质数据。
4.1.2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 关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对存在水患的工作面,应提前采取探、放水措施,由地测科负责编制专门的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探放水。
4.1.3 汛期到来之前,由地测科组织专门人员对矿井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裂缝及周边煤矿开采与封堵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覆盖充填,疏通水道或封堵小矿等措施。
4.1.4 汛前,由防汛办组织人员对各井口排洪设施进行检查,及时疏通排洪沟渠,并储备防灌井物资。
4.1.5 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措施。
执行综合预案中“矿井水灾事故控制风险计划”相关内容。4.2 预警行动
4.2.1 各生产队组作业中发现透水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汇报矿调度室后,按避灾路线撤退。
4.2.2 各单位要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和管线,并定期检修维护,确保运转正常,并定期清理水沟,水仓淤积物。
4.2.3 要定期组织防水闸门(若初设设计)、防水密闭的检查、试验,确保设施完好。信息报告和程序
执行矿综合应急预案相应内容。6 应急处置 6.1 响应程序
水灾事故回应级别定为Ⅰ级回应。6.2 响应程序
水灾事故发生后,矿立即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向集团公司指挥中心汇报,请求支持。现场处置预案
7.1 井下发生水灾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和矿值班领导,并尽可能就地取材迅速加固工作面,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扩大。
7.2 如果情况紧急,水势凶猛,无法抢救时,人员应按作业规程规定的避灾路线由下往上撤退。切勿进入透水水平以下没有通道的巷道。
7.3 人员撤离行进中,应抓牢支架或固定物体,以防止被水中流动的矸石和木头撞伤。
7.4 在撤退沿途和经过交岔口,应留设标记,提示救援人员。7.5 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避灾期间要尽量减少体力消耗,节约矿灯电源,可采用压风呼吸,并定时敲击管路和石块等物体发出呼救信号。
7.6 矿应急指挥中心立即通知相关区域人员按避灾路线撤退,根据灾情决定是否请求救护大队给予救援。
7.7 井下救援基地由一名副矿级领导担任井下救援指挥,配合救护大队进行抢险工作。
7.8 劳资人事科、矿调度室、机电运输科矿灯房及队立即统计当班入井人员所在区域,安全矿长、综合组实行入井管制。7.9 机电运输组由一名组长带领救灾人员进入中央水泵房,确保主水泵正常运行。
7.10 地测组由一名组长带领专业人员及时观测水情,必要时组织人员关闭防水闸门。
7.11 老窑及采空区透水时,通风组要派专人查清灾区的有害气体浓度,防止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
7.12 地面洪水灌井时由一名矿级领导带领救援队伍赶到地面进水点,堵住进水口并疏通地面排水通道。
7.13 抢救长期被困人员升井时,要用黑布遮住眼睛,禁止用灯光照射其面部,不要急于抬出井口。应急队伍、物资及装备保障 8.1 通讯保障
8.1.1 有线调度通讯网络
矿井有线通讯网络由矿井地面行政通讯(七位数)和矿井井下生产通讯系统(四位数)组成调度通讯网络平台。分别由矿调度室所属通讯队和监控队负责检查维修,必须保证全天候有线通讯畅通无阻,确保通话质量,并储备一定数量的话机和线缆。
8.1.2 无线补充通讯
根据现场应急需要加设有线通讯。若在有线通讯网络使用困难或无法架设使用时,将使用个人手机。
应急救援联系电话:
总调度台: 0421-7652007
井下直拨8000 二级单位调度室电话: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通风组长
供应组
井
队:
8.2 应急救援队伍保障 8.2.1 应急救灾队 队长:矿单位负责人 副队长:事故地点的队长 成员:各单位救灾小分队 人数:15人 8.2.2 通信保障队 队长: 矿调度主任
副队长:各单位值班(区)组长 成员:各单位值班人员和调度员 人数:5人 8.2.3 物资保障队
队长: 机电运输组长、供应组长
成员:机电运输、供应组人员、各队材料员 人数:5人 8.2.4警戒保卫队 队长: 综合组长、安全副矿长 人数:3人 8.2.5后勤保障队
队长: 综合组长、财务组长 成员:综合组、财务组有关人员 人数:5人 8.2.6交通运输队
队长: 综合组长、机电运输组长、成员:综合组、机电运组有关人员 人数:4 8.2.7 信息报导队 队长:政工组 成员:政工组有关人员 人数:2人 8.2.8 医疗救治队 队长:医院院长 成员:医院的医护人员 人数:12人 8.2.9善后处理队
队长:矿工会主席
劳资人事组长 成员:矿工会
劳资人事组有关人员 人数2人 8.2.10 抢险救灾队伍人员组成
第一小分队:由采煤(区)队组成,10 第二小分队:由掘进(区)队组成,5 第三小分队:由机电运输科组成,5 第四小分队:由生产技术组
2人 第五小分队:由通风科组成,5人 第六小分队:由综合组、财务组组成,3人 第七小分队:由供应组、劳资人事组、3人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3.1 个人防护装备
自救器120台
机电运输组保管 防毒面具20套
综合组保管 8.3.2 消防装备
8.3.2.1 工业民用水替代消防水源
机电运输组
综合组负责 8.3.2.2 全矿有室外消防栓3个,室内消防栓10个,各类灭火器40具,干粉推车4台
综合组负责
8.3.3 交通运输保障
8.3.3.1 工具车1辆,指挥车2辆
综合组负责 8.3.3.2 救护车1辆
综合组负责 8.4 医疗卫生保障
8.4.1 驻矿医院组成以院长为首7人的抢险医疗分队; 8.4.2 医院配备应急救援车辆1台及急救医疗设备和各种急诊药 品。
8.5 治安保障
8.5.1 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行动中的治安保障指导。8.5.2 综合科负责事故现场保护工作,设立警戒线、布置警戒保卫人员,疏散现场群众,防止围观,疏导事故现场交通。
8.6 技术保障
8.6.1 副总指挥负责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安全技术指导、监督、咨询等工作。
8.6.2 生产技术组负责提供灾区的巷道设计及实际施工情况。8.6.3 地测组负责提供应急救灾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数据、周边小煤窑情况及相关图纸资料
8.6.4 机电运输组负责提供矿井大型设备、供电、供排水系统等有关图纸数据。
8.6.5 通风组负责提供矿井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等相关数据及通风工程的抢修工作。
8.7 后勤保障
8.7.1 综合组、供应科负责临时帐篷、食品、饮水等生活物资保障。
2012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012年1月25日
《****煤业公司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编制人员
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编制人员:*******
*****煤业公司 2012年1月25日
*****煤业公司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一、矿井概况
我公司采用阶段反斜井开拓,倾斜分层回采,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每吨2.49立方米,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尘爆炸指数38.88%,煤的自燃发火期3-6个月。矿井正常涌水量为每小时30立方米,最大涌水量为每小时50立方米。
根据2011生产经营计划,2523综采工作面。全年掘进巷道1820米,年生产原煤65万吨。
历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瓦斯、火灾、水灾和顶板事故,其次是提升运输及零星事故等。2011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重点是“一通三防”,加强采空区放水,顶板管理和提升运输等方面事故的预防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矿井灾害预防措施
(一)防治沼气积聚的措施
1、加强通风是防止沼气积聚的根本措施:我公司必须加强通风管理,保证足够风量和风速,工作面禁止使用扩散通风,避免循环风,保证控制风流设施的完好和不漏风等。
2、严格检查和检测沼气浓度是发现沼气积聚的前提。
(1)严格执行气体瓦斯检测制度,搞好检查和检测工作,我公司属低沼气矿井,每班对一地点检测次数不得少于二次,并按制度巡回检查,必要时应针对具体情况,重点区域加强检查,对瓦斯积聚和超限情况早发现早处理。
(2)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按设计要求供风,局扇不得随意关停,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及时向调度中心或主管领导报告。
(3)合理布置通风设施,防止形成盲巷,对于回采过的巷道及时封闭,对于停工、独头巷道、采空区,按停工时间的长短及时做永久性或临时性密闭及栅栏,并悬挂各种警示或瓦斯揭示牌。
(4)及时封闭废弃巷道,充填高冒区,随着工作面推进,对废弃的煤门、联络巷、车场、冒顶区、发火区等区域及时填充或者封闭。
(二)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聚。
2、加强瓦斯检测,若局部或采掘面出现瓦斯超标应及时撤离人员,切断电源,采取密闭或安全排放措施。
3、严格执行火工品管理使用制度和“一炮三检”、“三人联销放炮”制度,当工作地点瓦斯浓度超限时,禁止打眼、装药、放炮。
4、必须使用合格的煤矿许用安全炸药,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
5、打眼、放炮、装药、联线等工作,严格按《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明火、明电放炮,更不得放明炮、糊炮。
6、排放局部积聚的瓦斯,必须制定周密的安全措施,严格控制风流,严禁在瓦斯超限区域、停风区域进行机电、回收等工作。
7、工作面必须使用风电闭销装置,严禁随意开停风扇,风机必须安装在进风流中,严禁出现循环风。
8、严格执行封闭区启封,防止瓦斯事故,严明组织纪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
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矿井实行综合防尘。
2、井下所有放炮工都应尽快使用和实现合格水炮泥。
3、完善防尘、降尘土洒水制度。
4、井下所有煤仓和漏煤眼应保持一定数量的存煤,不得放空。
5、在保证供风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6、定期清扫巷道中的浮煤,消除积尘隐患。
7、严格管理,消除引爆火源,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入井,井下禁止使用电炉。加强爆炸物品管理,禁止放明炮,放糊炮。
(四)防灭火措施
1、井下要设备消防器材库,库内设施齐全。
2、主副井口严禁明火取暖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严禁井下工作人员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井下严禁灯泡照明,严禁井下拆卸矿灯。
4、煤巷支架顶部要绞紧,防止冒顶和片帮形成浮煤发火。
5、回采结束的工作面要迅速进行封闭隔断风流,调整风路,杜绝采区自燃发火。
6、对井下一些不用的废弃巷和采空区及时封闭处理,定期检查分析,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加强井下机械设备及电气维护和保养,失爆和绝缘性能差的电缆要及时更换维修,电缆必须定期进行悬挂,以防止发火造成火灾。
8、对于已采结束的采空区,可能发生的废弃巷道进行封闭挂牌,并进行黄泥灌浆,防止采空区发火。
9、加强职工培训,使职工熟悉掌握自燃发火征兆以便早发现早处理。
(五)矿井水灾预防
矿井北翼地表为季节性小河,但由于回采深度较大,因而对矿井影响较小,矿井水的主要来源是煤层露头隙水,局部巷道淋水,具体措施如下:
1、搞好雨季防洪工作,防止山洪从井口进入井下,井口附近的排水沟和防洪设备要布置齐全,使用可靠。
2、对于封闭处理煤仓斜下山巷道时,必须填充,防止积水,若出现积水,淤泥填充时,采用钻机自上而下打眼放水,处理积水时,必须撤离下部所有工作人员,切断电源,防止水灾。
3、掘进工作面要坚持“有疑必控,先探后掘”的原则,若出现淋水增大等征兆时,立即停止掘井,及时撤离人员,报告矿调度中心,及时制定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4、井底水仓要按照《规程》规定,每半年清理一次,保证水仓有足够的容量,巷道内水沟每月定期清理杂物、淤泥,保证流水畅通。
(六)矿井顶板事故的防治
回采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顶板管理措施是依靠人工监顶和敲帮问顶,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和《安全措施》的要求搞好顶板管理工作,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1、掌握和收集准确的煤矿地质资料,了解顶板岩性,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顶板管理方法和支护形式。
2、合理留设安全煤柱,采掘过程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
3、加强采区巷道的支护维修,发现折梁断柱及时更换。
4、尽可能地减少悬露面积,预防顶板冒落。
5、掘进巷道必须按《规程》要求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对于煤层松软、易冒落的巷道,除及时支护外,还需背帮绞顶严实,以防顶帮冒落。
6、对于井巷要进行检查,定期进行维修,保持巷道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7、对职工加强纪律教育,严格现场交接班制度和敲帮问顶制度,把敲帮
问顶工作始终贯穿在回采过程中。
(七)提升运输事故的预防措施
我矿提升运输系统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即主斜井、暗斜井大倾角皮带提升、水平石门轨道运输和地面上仓皮带运输环节,因此,严防提升运输事故,必须做到:
1、加强挂钩工作责任心,严防跑车事故发生。
2、安装灵敏可靠的防跑装置,如挡车器、挡车门等,使用保险插销和保险绳。
3、保证绞车信号声、光系统齐全,灵敏可靠,安全提升,严格绞车司机岗位责任制与交接班制度。
4、井筒和下山提升,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严禁违章作业。
5、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挂班级必须达到:“三平”、“三直”、“一稳”、“一不漏”的要求。
6、井下及地面各皮带机头、机尾设置安全防护栏及行人过桥等。
三、矿井灾害事故的处理计划
1、矿井灾害事故的处理计划
为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处理各类事故,及时有效的抢救遇难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小损失。因此,以矿委会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为核心,成立矿井就在指挥部,矿井就在指挥部设在调度中心,编制如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指挥部成员:****** 救灾指挥部人员职责:由矿山救护队配合处理。
1、矿长:是处理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上级主管部门及指挥部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2、矿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制定营救遇
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3、各有关矿长、科长: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需要各种设备和物资,严格控制人员,签发营救事故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4、矿山救护队长:对矿山救护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完成计划规定的任务。
5、各队长、班长:负责核实对本队所需各班组在井下工作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灾区人员有组织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将灾区看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事故等情况如实报告调度中心,随时准备接受矿长指示,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6、矿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就在指挥部所有成员,召集有关人员传达矿长命令,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人数,并严格控制入井人员。
7、发生重大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中心汇报事故地点、事故性质等情况,调度中心接到电话侯,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按顺序召集有关人员,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分工负责,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井下就在地设在灾害地点附近支护好的进风巷,就在的方法和原则应根据灾害性质和地点确定,一般应采取切断电源,封闭事故区直接救灾,凡井下人员必须熟悉本地区域的僻灾线路,能够由最近线路达到安全地点。
(1)撤离灾区人员: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要立即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位于灾区,涉及灾区的人员接到通知后要有组织、有秩序地按照僻灾线路撤离到新鲜风流中。救灾指挥部在救灾时,首先要采取措施抢救遇难和被困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工作面发生事故时,受灾的人员要以事故地点为中心,把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的进风巷中,避灾过程中,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两人以上编组同行,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不准单独进入灾区。
(2)避灾措施:当发生瓦斯事故、煤尘爆炸事故、火灾事故无法撤离时,暂时躲到安全地点,不能及时撤离的人员要冷静、沉着,尽量减少盲目行动并在躲避地点悬挂矿灯,工具、衣服等,敲打巷道、轨道等发声互救信号,等待救援,就在人员也可以用电话同就在指挥部联系,截断管道,利用管道向灾区
供给新鲜风流,保证被困人员供氧。避灾人员要注意爆炸波的冲击方向,面部朝下扑到在水沟里,用湿毛巾或衣服堵住嘴和鼻子,隔绝高浓度有害气体的伤害,待爆炸波过去后,迅速迎着新鲜风流的方向撤离到安全地点。
(3)停电措施:发生灾害时,由灾区指挥部下达命令,调度室通知,井下中央变电所的变电工立即将通往事故区的电源切断,恢复送电时,必须经瓦检员检查灾区有害气体浓度,确认未超限,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后,救灾指挥部先送风、后送点的原则,下令向指定地点送电。
(4)防止事故扩大措施: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主要硐室发声火灾,如不能扑灭时,由指挥部决定,反风、停风、封闭处理。主要井回风巷发生火灾时,可采取直接灭火,采取工作面发生火灾不能直接扑灭时,要及时派救护队员向灾区发送自救器,救护灾区被困人员,抢救灾区遇难人员时,必须在救护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以救护队员为主进行抢救。
2、水灾事故的处理计划
(1)井下突然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调度中心,尽可能地取材,迅速加固工作面,堵住出水头,防止事故继续扩大。
(2)井下人员如被水堵截在某一巷道内,应保持冷静,并敲打轨道和钢管,支护,发呼救信号。
(3)调度室接到报告后,应通知工人撤离险区,并制定营救措施进行营救,并在必要地点打设临时水墙,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全力抢险救灾。
3、顶板事故处理计划
(1)抢救遇难人员,首先应直接与遇难人员取得联系(呼叫、敲打等),以确定遇难人员所在位置和人数。
(2)如果遇难人员所在位置通风不好,应加强通风。如果被堵在里面、应利用水管,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难人员送新鲜风流、饮料和食品。
(3)抢救中心必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若有二次冒顶危险,应首先加强支护,准备好安全退路。
(4)在冒顶区工作时,应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的变化,并检查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情况。
(5)在清理冒顶矸石时,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难人员。(6)在处理顶板事故时,应根据冒顶高度、冒顶岩块及冒落位置和范围大小,以及围岩破碎和矿压等情况,采取不同抢救方法,具体措施由救灾指挥部在现场制订执行。
4、发生火灾、水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遇灾路线
矿井一旦发生灾害事故,首先应正确判断事故发生的地点及受灾情况,并立即向调度中心汇报,争取救援,同时受灾区的所有人员必须积极自救、互救,尽可能地沿避灾线路撤到安全地点。
(1)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的避灾路线,处于灾区回风侧的人员,无法直接穿越灾区时,应佩戴自救器,无法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或衣服堵住嘴和鼻子,可就近撤离到新鲜风流中,处于灾区进风侧人员,迅速迎新鲜风流方向经进风上山、石门、沿主井撤离到地面。
(2)发生水灾避灾线路,发生透水事故时,所有人员沿避灾线路,靠近道向高处撤离,经主井或副井到达地面。
(3)矿井本采掘范围内必须按照《预处计划》和《避灾撤离线路》设置明显标志,标明遇到灾害时的撤离方向,工作区域内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线路,并能按灾害性质迅速撤离危险区。
四、本计划未尽事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及《救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煤业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
瓦斯气体是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气体类型, 对人员设备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在开采过程中, 需要严格控制空气中瓦斯气体浓度, 同时做好瓦斯气体超限泄露时的应急处理预案, 促使提高煤矿井下开采安全程度。瓦斯超限事实上是指煤矿井下开采作业中, 井下风流空气中或局部空间瓦斯气体密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标准, 对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1 三元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
三元煤矿企业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存在煤矿资源顶软、底软及煤矿资源软的现象, 存在不稳定性和难抽放性, 在煤矿资源向下延伸开采过程中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始终持续增加, 对煤矿企业井下开采作业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对井下工作面通风系统的设备要求也提出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
根据这种情况, 三元煤矿企业针对工作面通风设施、局部通风供电系统、通风机、风筒、分风器及其它相关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 同时根据当前煤矿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 并积极做好相应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将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纳入煤矿井下安全监理生产系统中, 对提高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瓦斯安全程度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主要是针对三元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同时积极吸收其它煤矿企业在煤矿井下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瓦斯超限控制措施, 依据国家瓦斯安全控制标准综合制定而成。三元煤矿企业井下开采过程中瓦斯安全程度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内容。
2.1 开采工艺
开采工艺造成的瓦斯安全程度不达标现象, 主要是指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 相应开采工艺操作出现问题及整体开采工艺实施条件较差, 出现违章开采, 造成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瓦斯气体泄露。以煤矿开采工艺施行条件较差为例, 煤矿开采过程中局部地区存在严重的瓦斯气体泄漏事件, 给开采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甚至存在自燃现象, 极大地威胁煤矿安全开采。
2.2 瓦斯积聚现象
瓦斯积聚现象主要是指井下开采过程中存在局部区域瓦斯积聚现象, 瓦斯积聚现象事实上是指体积大于0.5 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的现象, 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瓦斯浓度标准, 严重威胁煤矿井下开采安全。一般来讲, 造成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出现瓦斯积聚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最主要的原因是通风系统设置出现盲区及局部地区通风系统使用不当。以通风系统设置出现盲区为例, 其主要是指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 部分地区通风系统存在供风点有效风量不足甚至局部地区没有供风的现象, 同时局部区域内的通风系统还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及循环风不合理设置, 对通风系统功能发挥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2.3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造成的煤矿瓦斯安全程度不达标现象主要是煤矿企业井下开采过程中管理水平低造成安全隐患, 井下安全管理水平低就很可能出现违章控制操作和不安全管理操作, 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一般来讲, 煤矿企业针对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包括预防爆炸和抑制爆炸两种类型, 三元煤矿企业在井下开采过程中针对这两种工作内容的措施都已健全, 因此最可能出现管理操作不当的原因还是在人为操作上。
3 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的主要内容
三元煤矿企业在衡量了自身井下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瓦斯不安全因素后, 借鉴其它企业瓦斯超限应急预案内容, 针对自身井下开采过程中人员、设备、范围、措施和其它相关因素等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和应用, 保证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能够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的保护作用, 更加有效地提升安全性。具体来讲, 三元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在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管理领导方面, 采取企业领导与科室直接成立小组并负责管理的模式, 同时积极做好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宣传工作, 保证煤矿企业能够从上到下都对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内容熟识于心, 担负起自身岗位责任, 从整体上提高瓦斯超限治理管理水平;
b) 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流程主要是指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 一旦在中央变电所和主大巷进风流等位置中出现瓦斯同时超出安全标准的情况时, 值班生产调度员应该立即报告给值班领导, 同时经领导同意后向地面变电站值班人员下达全矿井停电指令, 此时地面变电站工作人员应按照指令内容立即完成停电操作, 地面变电站工作人员在完成停电操作后应该整理记录并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
c) 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 如果煤矿井下位置中的采矿区在各个进风巷及回风巷区域中出现瓦斯安全程度超标现象, 值班的生产调度员应立即报告给值班领导, 经值班领导同意后向井下中央变电所值班人员下达停电命令, 井下中央变电所的工作人员应按照命令立即完成停电操作, 同时在停电操作完成后按照相应流程整理记录并上报;
d) 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 如果采矿区域内部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局部区域出现瓦斯气体安全程度超标现象, 采矿区域变电所也同时出现瓦斯气体安全程度超标现象时, 值班生产调度员应该立即汇报给相应值班领导, 经值班领导同意后向井下相应采矿区域变电所值班人员下达停电命令, 采矿区域变电所的值班人员应完成停电操作并整理记录、汇报;
e) 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 如果煤矿采矿区域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局部区域瓦斯安全程度超标现象时, 值班的生产调度员应该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并经值班领导同意后, 立即向井下采矿区域变电所值班人员传达相应停电指令, 井下采矿区域内的变电所值班人员则应该立即完成停电操作并整理记录汇报领导;
f) 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 执行煤矿井下瓦斯超限应急切断电源预案时, 如需要恢复电源必须先由工作人员监测井下开采区域中的瓦斯浓度, 保证瓦斯浓度安全程度达标后, 由生产调度员下达送电命令, 进而恢复区域供电。
4 结语
【煤矿人员定位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煤矿应急预案课件09-15
煤矿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05-30
煤矿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06-17
一号煤矿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3年06-01
人员落水专项应急预案09-21
人员定位管理方案07-18
煤矿应急救援制度06-17
煤矿事故应急管理课件06-16
煤矿应急救援机构职责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