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通用7篇)
读后感: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jy135.com上学期幼儿园赠送了我们教师每人一本书,此次赠送的书都是经过教科室主任精心挑选的专业类书籍,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我挑选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因为之前也读过此系列的语言教育等丛书感觉不错,所以就选择了此书。
本书是由张俊主编,共有7个部分,101条建议。其内容涵盖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到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从数学活动设计到操作材料的提供,从领域渗透教育到日常生活教育,乃至如何评价幼儿数学学习与发展……对于书中的一些问题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碰到但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今天在此书中终于找到了非常完满的答案,解决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读完之后你会感觉哦这件事情原来是这样啊,读后感《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书中的编辑都是教育理论的专家同时也是从事多年的幼儿园一线教师。他们的建议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交融,而不是专业的控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我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就像一只迷路的羔羊终于找到了家的方向。以下是书中的部分内容与大家共享。
在新《纲要》中提到数学教育的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作者对正确理解“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做了全面整体的阐述: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获得数学经验;帮助幼儿将数学经验或概念运用于生活之中。然后又理论结合实际从多方面来阐述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例如: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估算能力;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的统计;巧用“说明书”学数学等等,从实践的角度来引领我们如何在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
每年教初一新生, 都会发现一个问题:我认为很简单的操作, 演示后让学生自己做一遍, 总有一部分学生完成不了, 再演示一遍, 还是不行。通过观察, 我发现他们不存在听讲不认真的问题。一开始我以为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差异, 但后来发现, 其中有几个学生竟然是年级中的前几名, 智力绝对不应该成为问题。进一步了解情况发现, 这些学生的小学信息技术基础很差, 有的连鼠标操作都不熟练。但即便是信息技术基础差, 我在课上所演示的操作步骤也是很简单的, 以他们的智力条件怎么能学不会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书店读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 (刘儒德等著) , 书中介绍了心理学中的64条规律和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其中第二个效应讲的是7±2法则, “1956年,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 (GeorGe A.MIller) 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 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 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1]从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汉密尔顿观察撒在地板上的子弹, 一眼很难看到7个以上;到1887年, 雅各布斯对无序数字记忆的实验;再到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字母记忆的发现;一直到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2]读到这里, 我眼前一亮, 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的演示步骤是不是太多, 结果超过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了?”通过反思, 我发现自己在演示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在演示一个问题的时候, 往往会捎带把另外一些我认为很简单的问题随手做一遍给学生看, 这就导致了演示步骤增多, 结果超出了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 所以学生模仿操作的时候常常卡壳。
我马上调整了自己在课堂上的演示方法, 减少了演示的随意性, 课堂效果明显有了好转。第一次演示后学生的完成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那几个基础差的优生还是完成不了。我只能把原因归为他们的信息技术操作基础太差了, 我想给他们一段时间补一下操作的基础, 以他们的智力条件应该能很快跟上来。
然而, 事实证明, 我的想法是错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他们的动作操作虽然没有问题了, 但他们依然不能完成课堂上最基本的任务, 这些任务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很容易的, 为什么那几个优生学不会呢?
我回头又把书中7±2法则这一节仔细看了一遍, 发现里面还提到一个奇特的现象——组块记忆, 说的是专业人士在记忆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短时记忆容量要超过这个7±2法则, 原因是专业人士的记忆单位与普通人不一样。比如, 原书的例子“认知心理学”, 对于小学生来讲就是5个字, 对于稍懂一点心理学的人来讲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 而对于专业心理人士来讲, 就是一个组块。[3]我接着往下读, 在随后的第3节——《专家记忆优势》中, 通过丹麦心理学家迪古特对真假象棋棋局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 进一步解释了组块记忆的原因, “工作记忆中的组块与人的知识经验相关。”[4]读到这里, 我想, 对我们的教学来说, 前面基础知识的掌握, 会让学生在后续的深入学习中, 以组块方式进行记忆, 这样他们学起来就相对容易了, 而基础知识差的学生, 则无法有效形成组块, 导致学不会或者学习困难。我再一次思考我的问题, 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那几个优生的基础差, 那些在我和大多数学生眼里简单的操作, 其实很多都是一个组块内容, 对于我们来讲这就是一个容量为1的记忆, 但对他们几个来讲, 其实是一系列具体的步骤, 还没有形成组块。例如, 选择一段文字, 对我们来讲, 就是一个简单的操作, 对他们来讲, 是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放手3个操作步骤, 这样一来, 我感觉很简单的几个步骤, 在他们眼里就可能变成十几个步骤, 这远远超过了7±2的记忆容量, 所以轮到他们做的时候, 卡壳就很正常了。
于是, 我上课时候有意加强了对演示步骤的组合解说, 一个操作任务, 我把它分解为5个以内的小任务, 对每一个小任务再分解为5个以内的基本操作——元操作。[5]如Word中给标题加下划线, 以前我只是一边演示, 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而“念念”的也多是废话。现在我把步骤分为“选标题”→“打开字体菜单”→“设置下划线”, 让学生以组块的方式先记忆大体的步骤, 然后针对每个步骤再去细化为具体的元操作。
尽管在教学实践中, 效果并没有立竿见影, 但进行这样的教学后, 学生在哪个环节卡壳就很清楚了, 通过同位互助和教师辅导, 慢慢帮助他们建立起相应的组块概念。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组块的思考:
第一, 组块应该根据基本的功能组织形成, 从具体的软件中学习, 但最终应该超越具体的软件, 而成为通用的功能组块。比如, 文件的保存、打印, 文字的格式设置等, 都应该成为独立于各种软件之外的组块。
第二, 组块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操作步骤组合, 应该得到一定的抽象, 这样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 实现迁移的功能。比如, 上面讲到的下划线设置, 通过其他格式的设置练习, 让学生总结共性的操作步骤, 抽象出“选择对象”→“执行命令”的基本操作方法, 这也是符合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念的。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 以后的学习都会在这一基本结构指导之下, 有的放矢, 学生的学习是系统的、有明确方向的了。
第三, 组块的建立是不断发展的, 就像滚雪球一样, 组块在学习的深入中不断扩大, 这也是学习累积性的反映吧。比如, 文字处理的内容学习完了, 其本身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组块, 在PPT、Flash、Photoshop等软件中, 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等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组块, 不用再去细讲了, 教师的精力和教学重点可以放到这些软件本身的特色功能上。
第四, 组块建立的基础不是外显的操作步骤, 而是内含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所以组块的划分标准应该以信息技术内在的知识为准, 而不是外在的操作。
第五, 如果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的, 那么组块的设计上限不能超过5个, 以照顾全体学生。
在按照以上原则重新安排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后, 每节课的基本任务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 这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但随着学习内容和要求的加深, 一些需要以基本任务为组块的拓展任务的完成度明显下降, 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操作还不熟练, 不能把它内化为一个组块, 进行更上一层的思考和记忆, 这是需要时间不断熟练和训练的。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介绍的64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 都是从一个具体的故事情境开始, 然后介绍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再把它和教育教学实践相联系, 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讲, 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 心理学的理论并不能直接给我们答案, 需要我们把理论和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 去深入思考和不断实践验证, 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儒德等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第7页。
[2]米勒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 George Miller, “The Magical Number7, plus or Minus2: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81-97 (1956) 。□
[3][4]刘儒德等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第8、14页。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帕夫雷什中学》 )
“一个人终其一生能够读完的书不会超过2000本,而且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不少于半数)是应当在上学的年代里读过的。”(《给教师的建议》)
“应当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使学校图书馆配齐所有供儿童阅读的书籍。凡是列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名著,即使在每一个最小的、最边远的学校里,都应当设法购齐。”(《给教师的建议》)
在帕夫雷什中学,书籍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拥有无比高尚的地位。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图书馆里,藏书1.8万册,而教师的私人藏书有4.9万册。馆内收藏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波兰、捷克、德国等文学中所有最有价值的作品,以及许多东方作家的著作,还有适于学龄前和学龄早期阅读的书籍。藏书中包括列入世界文学宝库的所有著作,以及应当在童年和青年早期必读的最低限度的那些书籍。同时,帕夫雷什中学还建有专门的阅览室。苏霍姆林斯基亲自严格地挑选供少年们阅读的书籍,共有360种。这个阅览室,被命名为“思考之室”。
其实,在古代中国,学校(那时大多称之为私塾)就是这样朴素的、本质的:几个年轻的学子,手捧一卷发黄的古书,大声地读着,读着。朗朗的书声,在并不宽敞也并不明亮的草堂或者茅舍里,回响。
这样的场景引人遐想,令人深思。确实,学校首先就意味着书籍。如果没有供学生阅读的足够的书籍,还谈何学校呢?
其实,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图书资源,并不难为。它需要的只是领导的重视。简而言之,就是学校选派热爱读书责任心较强的老师负责,及时清理、归类原有图书,登记造册,并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图书借阅制度,定期开放。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适时举行图书展览,或者图书推荐会。
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给教师的建议》)
“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籍,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这一点也决定着青年人的观点和情感的形成,决定着他对自己的义务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
“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以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寻求刺激性的享受。”(《给教师的建议》)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关于阅读的建议近10项,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对书籍、对阅读的极度重视。确实,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心中,书籍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他确信,书籍是学校集体精神生活的丰富源泉。因为书籍既可以帮助学生扩充知识,提高智力,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世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过上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为此,他自我表白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2000-2004年任教高中语文期间,我就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广东省“朝阳工程”读书活动。那几年,我通过动员学生购书、淘书、向学校图书馆统一借阅图书等方式,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名人传记”“古典诗歌”“现代小说”“当代戏剧”等系列图书几百册。并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名著推荐课”“经典赏读课”等课程,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在这几年的读书活动中,有许多孩子从书籍中汲取了力量,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中东源中学2001级(3)班的朱晓敏同学,原是一个十分叛逆、不爱学习、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屡屡冲突、被学校政教处多次警告的女孩子,但是,在我热情组织的班级读书活动中,她逐渐受到感染并爱上了阅读。她申请加入东源中学绿岸文学社和绿岸读书协会后,整天沉迷在书籍的世界里,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多次在读书沙龙中交流读书心得。慢慢地,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转变。她热爱生活,感恩老师,热心公益事业,被选为绿岸文学社社刊的主编。后来被评为广东省朝阳工程“读书活动先进个人”,并于2004年考入肇庆学院音乐教育系,2008年本科毕业后回母校任教。现在已经成长为我县的骨干教师,辅导的“天籁之音”民乐团多次在河源市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获得器乐类一等奖。
这几年推动读书活动的经历,使我进一步坚信,书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要有给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就可以将孩子们引领到明亮的、开阔的、高尚的智力世界,让孩子们过上富有情趣的、丰富的、充实的青春生活。否则,一切的说教都是苍白无力、令人厌烦的。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自身是否真正热爱阅读,并愿意为之付出热情和心血。
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
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学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因此,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爱书人、读书人。因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帕夫雷什中学》)
帕夫雷什中学共有35名教师,其中25名有高等教育程度的教师中,有12人是在该校任教后修完师范学院或大学函授课程的;在不具备高等教育学历的教师中,有6位教师正在参加高等教育的函授学习。就是这样一群学历起点并不高的教师们,以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读书热情,积极藏书、读书。据《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一章所介绍:全校教师的私人藏书有4.9万册,如文学教师B.T.达拉甘的私人藏书有1000多册,苏霍姆林斯基和A.H.苏霍姆林斯卡娅的藏书甚至达1.95万册;学校订阅有供教师阅读的学术性刊物《哲学问题》《自然》等;每个教师都订有几种杂志和几份报纸,彼此间还互相交换;教师集体经常围绕H.C.卢金的《少年心理学》等著作展开激烈讨论;学校教师每月两次向同事作《社会生活与道德教育》《人的心理病态偏差》等学术问题讲演。
毫无疑问,正是热爱读书的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并实践着“真正的教师必是爱书者”的金科玉律;正是这群乐于分享的教师们,继承、发扬着这种爱好读书的优良传统;正是这种热爱读书的优良传统,为帕夫雷什中学打造了一支业务精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将帕夫雷什中学推上了世界名校的行列。
我之所以坚信这一点,是因为我也和帕夫雷什中学的许多老师一样,因为阅读而逐渐成长起来。1999年,当我告别山村学校跨入县重点高中东源中学的校门时,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有的说:“她只读过中师,连高中都没读过,怎么会教高中呢?”有的说:“连大学的门都没跨进去,就来教高中,真好笑!”……面对质疑和嘲笑,我默默地拿起了教育书籍。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语文期刊,让我了解了最前沿的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动态,大胆尝试了许多备受学生欢迎的、敢于创新的课例;是《魏书生文选》《李吉林情境教学法》等教育专著,引导我勇敢地实践六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那段时间,我日夜沉迷在书籍的世界里:备课时,要查阅很多的书籍资料,这样的课才能更加的丰盈、灵动;课余时间,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前,甚至在厕所里,我无一不是手捧书籍,默默记诵,孜孜不倦,这样的生活才更加充实、快乐。
我要感谢书籍。正是对书籍的迷恋,使我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老师,并先后被任命为文学社负责人、年级备课组长、我县第一个课题研究“作文三步法教学实验”的负责人,直至后来成为县中学语文教研员。
正是基于读书促我成长的历程,所以任职语文教研员十年来,我坚持制定读书活动方案,组织教师“读一本好书”征文活动、演讲活动,评选“读书活动优秀辅导老师”,努力推进教师读书活动。于是,在东源县渐渐涌现出一批热爱读书的教师。
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了33年,其中任职校长26年。33年来,他悉心观察学校发生的人和事,经过认真的分析、总结,他发现,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于阅读问题。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态度冷漠,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给教师的建议》)
“因此,必须教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给教师的建议》)
“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不仅是指规规矩矩、认真努力地完成功课。一个人可能以不坏的、甚至是优秀的成绩从学校毕业,但他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智力生活的世界,没有体验过与书籍交往的巨大乐趣。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是指去接触最美妙的文化领域,体验到一个深知文化财富的真正价值的人是多么胸襟宽阔。”(《给教师的建议》)
在经过这般严密的观察、思考之后,关于如何办好帕夫雷什中学这样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的思路,终于彻底清晰。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学思路就是从抓全体学生的阅读入手。他完善了图书馆、阅览室。他带领全体教师一起购书、读书。他号召全体教师,在所有课程中都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向老师们发出了饱含深情的号召:“请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
于是,爱书的苏霍姆林斯基和一群爱书的老师们一起,带领全校学生一起藏书、读书。首先,引导学生积累藏书,“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拥有200-250本个人藏书,个别学生拥有400-500本书”。其次,经常开展赠书活动,“逢到学生的生日、图书节、少先队组织周年纪念日、学生入队和入团的日子,学校、少先队组织、家长委员会、校长都会给学生赠送书籍”。第三,组成“读者协会”,每周为成人和儿童举办一次读书活动。另外,通过在“文艺朗读晚会”或晨会上朗读优秀文艺作品,培养学生对反复阅读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几本经常反复阅读的心爱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且反复强调的,那就是努力使每一位少年都有一本他“自己”的书。“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而如果在少年的生活里只有上课、听讲和单单为了识记而死抠书本,那么这种自我衡量、自我认识就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既富含哲思,又信念坚定。时光荏苒,一个世纪悄然而逝,苏霍姆林斯基的激情依然犹在眼前,令人感动,让人向往。
当然,我们教师中也不乏引领学生读书的先行者。
我县书香班级优秀辅导老师、上莞中学的陈丹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在《寻找成长的伙伴——班级读书活动总结》一文中写到:“首先,我从家里带来了几十本书籍,包括中学生必读名著、散文、哲理小说等,在上课时抽出时间来向学生推荐,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而且告知他们可以到我的宿舍来看或者借回家去看。慢慢地,中午休息时间或晚修下课后,来看书的和来借书的学生都多了起来,我的书很快就被借空。接着,我呼吁全班同学一起捐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布置班级图书角,同学之间把好书换着看,资源共享。如今,我班的班级图书角已有图书200多册。然后,我们还布置了班级的墙壁,设置了‘佳作欣赏,张贴同学们的读书手抄报和读后感,介绍有效的读书方法……另外,我提议在班上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在这些热心推动阅读的老师们的带领下,许多孩子迷上了阅读,成为我县冉冉升起的“阅读之星”。县实验中学的陈振俊在《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书》中深情地表达:“当我读到一部名人传记时,往往都会被里面的人物所感动,被他们的坚强不屈所征服,被他们的自信所感染,于是犹疑的我变得更加坚定、成熟、稳重,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当我读到揭示人性弱点的散文时,往往又会对照自己,使我能够勇敢地面对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发挥自身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生命的历程中,我会与书结伴同行,一起终老。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书。”
读了《屋顶上的小孩》这本书后,我感到异常悲伤。
自从薇拉最小的妹妹夭折后,全家就陷入了悲痛之中。小妹琼安就此不再开口说话。派蒂姨妈将薇拉和琼安接到自己家去。在她和姨丈的帮助下,小妹终于开口说话了。全家也终于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人跟人之间要多沟通、交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要把自己的心向对方展现,敞开心扉和对方交流。失去亲人很痛苦,但人不能沉浸在悲痛中,要勇敢地走出你人生的一道坎,要把对亲人的思念留在心底,去更好地生活。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类书籍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1《教育的奇迹》这本书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以往是父母、教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可是,他们之后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教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厌恶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这让我从中悟到对每个学生都要充满爱,赏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激励他们。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智能综合形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语言的、逻辑的、数学的、空间的、音乐的、身体的和内省的。每个人都有其不一样的学习风格,有些人对视觉反应极敏锐有些人对语言比较敏感,有些人则敏于触觉。由此可见,每个孩子都有着自我的强项和弱项,他们都会以自我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我特有的天赋,所以,多加观察孩子,从中发现孩子的智能结构特点,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使每个孩子的天赋潜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乐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教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或许我们真诚的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2以前人们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读过《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后,才明白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即使同为对学生的爱,在不一样的教师那里,却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对学生过错的宽容和理解,有对学生发展的职责和义务。好教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一样形式体此刻职业生活的不一样领域。
正像前苏联一位著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杯具”。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应当尽力避免的无谓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弘扬和宣传这样的师德会让教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仅有优美的师德才是阳光的、亲切的、趣味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满欢乐的。
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我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欢乐去欢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3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景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
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资料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异常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当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能够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必须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
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明白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经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理解道德律令。”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而其中的关键,应当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当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可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坚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欢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4读过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提议》,书中的第11条“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条实际是说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必须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才能把知识理解透,掌握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了每一位教师都到过的现象:昨日上课时,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规则(定义、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还举出了例子;可是今日上课时,你瞧,班上大半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就有些模糊了,个别的竟把教材全忘了。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昨日上课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困难呀。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怎样进行思考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什么呢那里指的是要思考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的因果关系,新旧知识的联系等。那里是说不管教材是怎样的纯理论性材料,都要布置一些实际作业。我对“实际作业”的理解是实践性的作业,操作性的作业,知识运用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中、运用中思考知识,掌握知识。
这条提议就是说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必须的“空白”,学生能够用这些空白来思考自我不理解的知识。这样看来一堂塞得满满的课,也许不是好课。要张弛有度。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5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向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我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教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仅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教师抓住,立刻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所以,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样那么不听话?怎样那么坐不住?怎样那么难教?怎样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样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应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我的学生,试着控制自我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明白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当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期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期望了。你是笑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还是苦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笑着应对期望,期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欢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坚持欢乐的心境,做个阳光教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6第一次听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怪怪的,优秀当然是培养出来的,这本书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教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教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
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可是再次拜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小学教师来讲,《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
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克拉克教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并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教养。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
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例如: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罗恩克拉克和他家长联系了多次都没有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我认识到了自我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
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一样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十分高兴,表示要教师对他的孩子必须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
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十分气愤,当即表态,进取配合教师的工作,回家必须批评教育自我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
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必须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优秀是教出来的,一般的人对于这个教育都有一种狭隘的理解:那就是学校教育。其实不是这样的。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会使我们的孩子变得优秀。
总之这位教师的做法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机智和教育的挑战。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7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如何成为最好的教师?引用编者的话就是:“我们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我,成为最好的教师。”强调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今日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日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今日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我和自我比,坚持不懈,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我想只要我争取每一天多读些书,每一天都有点提高,每一天都做得更好,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提高,我想我必须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倘若当教师的,自我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入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教员的,也要真正做到学而不厌”。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教师”呢?编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中将影响教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分别进行了阐述,对于我们教师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从教十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并将其与读完本书后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齐,得到了一种体会,即“如何做最好的教师”最基础、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两点:
(1)时刻坚持对学生的爱;
(2)始终坚持将这种爱付之实施的心态与行动。
本书中提到狄德罗提出:“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允许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自勉——不论对自我还是对学生。”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职责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所以,教师的职责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终排挤掉自我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都说人没当母亲之前看学生是一种心态,当了母亲之后又是一种心态,以我的理解,可能当了母亲,有了自我的孩子,对待学生便有了孩子自我母亲的心境。不管听话的、不听话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都是有无数优点的。我们常说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想,如果有了母爱之心,我们就会发现,原先这种“闪光点”无处不在。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那些自我认为“可爱”的孩子,而应当怀着一种职责把欣赏和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差生”。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供给帮忙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学校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必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同时,这种爱对不一样的学生有不一样的资料,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教师的基础。作为班主任的我,要从“喜欢学生”向“爱学生”发展!要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对于怀着“做最好的自我”心愿的.教师们,为达成所愿“做最好的教师”,还应当把这些爱化作“润物细无声”的“爱心之雨”经过教学实践“洒向”所教授的所有学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教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像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难!所以,仅有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始终如一地把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最好的教师,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当,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当上,这是为什么?难道说做最好的教师、成为名师真的就这么难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缺少了勇气与自信,更缺少了作为纯粹教育人的那种活力!要做最好的教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我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由此我也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还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学会适时适度对自我进行心理调节,欢乐地应对自我的人生和事业,应对你的学生和家长,仅有坚持这种进取向上的心态,你就会感动自我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幸福的。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8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
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教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此刻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向在思索着。
李希贵教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十分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以往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教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
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学校里充满民主、平等,让教师、学生在学校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教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当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期望学生按照自我期望的方向生长,更期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我的养分无私地输送给他们,期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可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必须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我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个塑像。
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完美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完美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教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我的教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我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9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教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我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并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构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构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教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应当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便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让学生动,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抓住学生们好动、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特征,加以适当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实际生活情景之中,让我们的数学问题具有生命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书中运用的通过讲精彩故事、故布疑阵、运用幽默等。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创造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而又富有感染力的问题情境。
2、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学生们的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让他们在动中学,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本书中《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课例与评析》中,采用了拼图游戏折纸游戏来加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辨认能力。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这些图形的特征进行比较的过程。既有独立思考的快乐,也有合作学习的愉快,真是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生命美。
3、根据数学教具直观性的特点,引发学生好奇、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数学教具的直观印象,常常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有助于他们理解、掌握有关知识。
二、让学生想,培养创新思维
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数学史上的费马猜想、欧拉猜想、非欧几何等,不知曾激发了多少数学家的创新热情!在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对学生的大胆猜想给予鼓励,学会赏识,爱护学生的独特思考。要知道,学生猜想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形成这种意识与习惯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联想。联想是创新思维的翅膀,让学生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入手,采用由此及彼、化生为热、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部分为整体的思维方法。把一个未知的问题转化到已知的问题。联想是从一个数学问题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即寻找一个我们熟悉的相似问题或者找到与题目接近的原理、方法,变通运用这些知识,从而使问题获解的过程。学生们通过联想――转化――解决的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创新思维,又深刻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之美、成功之乐。
三、让学生炫,增强创新意识
学生们都爱表现,希望在学习上能得到别人的关注、肯定、赞赏,但苦于没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我们就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来让他们炫起来。让学生们炫,炫出他们独具个性的风采,让他们在炫的体验中增强创新意识,加深对数学之美的感受。
要放手让学生炫。教师要解放思想,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潜能是令人难以估量的。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已出题,编题考考其他同学,其他同学有疑问的或不懂的还可以举手向小老师请教,学生们在出题、答题中既肯定了自己,又得到了同伴的赞赏,他们就会学得更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同时在出题、答题的过程中,他们也巩固了知识本身的内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生命意义之所在也就更有自己的心得。
书籍的形态, 顾名思义:即书籍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形象和神态。它包括:三维的立体形态和二维的平面形态两种。
1、动态及三维的立体形态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 书籍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一种整体的形式就是书籍的一种形态。书籍的这种形态设计包括:书籍的开本大小的形式, 精装平装的形式, 书籍护封的形式等等。我国古代书籍的形态有:卷轴装、散页装、包背装、蝴蝶装、折叠装、线装等等。而西方的书籍形态从泥版书到莎草纸书、羊皮书、到现代书籍等等, 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书籍形态均体现出了书籍的一种不同的外在形式美感。
所以,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籍装帧设计, 首先, 就是设计出它的一种外在的整体的视觉形态。这里所说的“外在的整体的视觉形态”并非指的只是它的一种平面效果的设计。书籍在与读者发生翻阅关系的时候, 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吕敬人为萨莉·摩根著, 潘小芬译的《黑与白》专门设计的书籍封面和书籍的版式就很具有这一动态视觉的效果。如何使读者在翻阅书籍的时候有一种连贯的动态美感, 这对于书籍设计师来说是很重要的。
2、二维的平面形态
书籍装帧设计的形态既是立体的, 又是平面的。它的平面的视觉形式包括:书籍的封面、书脊、封底、内文版式等。因为读者在阅读的时候, 对于书籍来说是一种享受。所以, 设计者在设计书籍的时候就一定要力求书籍的立体形式美感和书籍的内部平面设计的一致性, 但又不失平面设计独特的自由性。
二、传统视觉元素释义
我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 其中古典文学、哲学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形式等等尤为突出。如果我们守着金山还在四处找钱花, 岂不叫人笑话。所以说,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把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书籍装帧设计作为视觉设计, 其形态构成元素都是视觉元素。我国的传统视觉元素大致可以归纳为:中国书法、绘画、篆刻印章、中国建筑、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陶瓷造型装饰、玉雕、中国漆器、木版水印、钟鼎文、风筝及其它形形色色的传统装饰图案。以上是部分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做中国人自己的设计, 就不能只讲表面的东西, 一定要不断学习, 深入研究, 做出具有独特中国民族性的设计。
三、传统视觉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1、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运用
(1) 封面上的运用
书籍的封面具有保护、传达书籍内容的功能作用。作为设计者如何根据一本书的内涵既能巧妙的设计出书籍的封面, 使它耳目一新, 吸引受众的眼球;同时又能准确传达出书籍的内容, 体现出它的品位, 并且设计风格具有强烈的中国民族味道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医里有望面相而诊病情的一种手段。面部的每一个部分 (如:眼、鼻、嘴等) 都可以体现出体内各脏器的运行情况;因此, 人脸的外观形态能映射出人体的内部实质。
封面犹如人的脸面, 凝聚着书籍的内在含义, 它通过各种要素的完美组合, 以视觉的形式传达出书籍的信息。所以, 封面我们可以理解为与书籍的正文相呼应的书籍内容精髓的再现。
(2) 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运用
要体现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书籍就要做出具有中国民族性的设计。那么这种中国的民族性到底是什么呢?中国传统的“书卷气”正是这种民族性的典型体现。
“书卷气”——是埋藏在中华民族心底的一种审美情趣。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中国的绘画理论里, 它指的是一种“气韵”、“韵味”、“传神”等概念。当然, 它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分析角度、人们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用这样的审美情趣, 将我国的传统视觉元素更好地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设计出具有我国特色的书籍装帧艺术设计, 是促进我国书籍装帧事业良性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
具体来说, 就比如人们把京剧艺术家俞振飞创立的俞派表演艺术的最大特色归纳为“书卷气”。中华民族特有的这一审美情趣。他的表演中充满了“书卷气”的高雅格调, 这主要来自于他的知书、明诗、善画所积累的修养。戏剧表演中的“书卷气”是如此, 那么在书籍装帧设计中, 传统视觉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 更是如此。如:邓中和为宁宗所著的《中华文化集粹丛书》而设计的书籍就是传统视觉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合理运用。书籍的内容是介绍中国的一种文化。那么它的这种中国味的设计具体表现如下:在它的封面版式设计上, 设计者首先采用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元素——中国仕女图画和中国国画里的工笔图画;同时, 运用仿古的色调;采取纵向式的排版, 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说到这种感觉, 人们似乎首先会想到北京天安门那种庄重的中国味的感觉。最后, 在书名上又采用的是中国的书法字体, 这使得它庄重而又不失自然、清新的感觉。所有这一切的中国元素构成了这本书精美、考究的封面设计。它体现出了一种中国固有的“品位”、一种“学养”的书卷之气。像这样的中国传统元素在书籍装帧中这样合理到位的运用的同时, 再结合现代化的一些工艺、印刷技术让整个书籍装帧设计达到一种完美的具有“中国味道”的视觉效果, 实在难得!
作为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先行者丰子恺先生也自觉追求书籍设计的民族性。他在《<君书籍装帧艺术选>前言》中指出:“于我们的书籍装帧, 我有一个要求:必须具有中国书籍的特殊。我们当然可以采取外国书籍装帧艺术的优点, 然而必须保有中国的特性, 使人一望而知为中国书。这样, 书籍便容易博得中国广大群众的爱好。”
丰子恺用毛笔画漫画味的封面画, 用章草味的行书书写书名, 自然就赋予了其设计浓郁的东方美。丰子恺并不满足于此, 还要在画面中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夏尊翻译的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爱的教育》, 《译者序言》专门谈了书名问题:“这书原名是《考莱》, 在意大利原语是‘心’的意识。”该书封面为米黄色, 字画用橘红和咖啡色。以书脊为中心, 画一颗橘红的心, 封面和封底各有一名裸体小孩, 一手持杆, 一手扶心, 相对而站, 天真可爱。很像印刷用的雕版, 丰子恺在那颗橙红色的心上镂空出一些米黄色的花纹来, 其花纹图案犹如丰家祖传老店丰同裕染坊印出来的蓝色印花布上的“敲花”花纹。这些正是丰子恺的神来之笔, 将一颗意大利孩子的心点化成中国心。
同时, 对于丰子恺说, 他在表现一本书的封面时, 往往都是游刃有余, 习惯留下大量的空白, “计白当黑”, 虚实结合, 让人回味无穷。不过在《爱的教育》这本书的设计上他将封面的表达延续到了封底, 进一步增强了书籍设计的表现力。在20世纪上半叶的书籍设计, 都不是太注重书籍封底和书脊的设计。而《爱的教育》算是个例外。
(3) 体现我国宗教文化精神的运用
我国古代儒家所推崇的是雄浑、典雅、和谐的中和之美;老庄倡导的是冲淡、飘逸、自然的萧散之美;佛学追寻的是空灵的禅意之美;所有这些都是构成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书卷气”的重要精神内涵, 即我国独有的这种民族审美意识。那么具体表现在如:慈向群为《邓广铭全集》这本书设计的书籍装帧, 它体现了“老庄倡导的冲淡、飘逸、自然之美”。设计者在书籍封面设计上, 采用了一种很朴实的传统元素为主的图片, 再运用一种古朴的色调表现出来, 整个画面有种诗意的美感。这样的设计刚好又与书籍的内容相协调。很好地将我国传统视觉元素运用到书籍装帧设计的封面设计中去了。也反映出了我们中华民族心底的这种独有的审美情趣。
所以说, 在做中国的东西的时候, 一定要对中国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在这样的前提下, 在设计中国人自己的书籍的时候, 才能合理的把握好这个分寸。什么样的书籍内容, 适合什么样的书籍设计。
再如:在宁成春为《读书文从》这本书做的书籍装帧设计则体现了中国味的一种无言的美。他没有采用太多的设计语言在书籍的封面上, 但是, 那并不意味就是设计味道不够, 正是这种看似简单, 却很精致的简约之美的设计体现出了与书籍内容相匹配的格调。也留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换句话说, 说出来的越少, 留着不说的越多, 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2、内页上的运用
如郑子杰为《范曾临八大山人》这本书做的书籍装帧设计又体现了一种简约的美感。一眼望上去也是很具有中国味道的设计风格。在内页版式设计里仅有的图片是采用中国画之写意格调, 版式、文字部分全都是采用我国书法形式来体现出一种淡淡的中国味。
四、传统书籍形态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不管是在三维立体形态设计还是在二维平面形态的设计上都应做出本国民族特色。不管运用什么样的传统视觉元素, 一定要注意的是外在的形式美学与书籍本身的内在美相统一形成完美的结合, 才是最好的书籍形态设计。
郑子杰为《范曾临八大山人》这本书做的书籍装帧设计在书籍的形态结构方面采用的是:用“皮”和“竹”这两种天然材料相结合的形式来体现这种淡淡的中国味。这样的书籍装帧设计在形态上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散页装形式, 再加上现代工艺的制作, 就使得它颇具品位, 而又不失中国特色的民族性。
总之, 我国的书籍装帧设计要想在世界书林中独具一色, 必须是在传承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的前提下, 结合西方先进技术, 不断创新设计, 使我国的书籍装帧设计朝着民族化与世界化的步伐前进。
摘要:书籍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不同书籍有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内容, 不同国家的书籍有着不同民族的背景。书籍装帧设计是为书籍的文化内容服务的, 它应忠实地体现书籍的民族文化内涵, 美化书籍的外在视觉效果。为书籍的民族文化内容提供阅读的方便性和趣味性, 进而能够更好地提升书籍本身的价值。由此可见, 书籍装帧设计与民族性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书籍装帧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作为书籍的第一要素——文字, 其载体的材质自商代的“甲骨文”到周代的“玉版”, 再从西周的“竹简”以革绳相连成“册”, 称为“简策”, 直到东汉“纸”的发明, 才确定的现代书籍的材质, 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促进了书籍的成型。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形态也几经演进, 先后出现过卷轴装、散页装、包背装、蝴蝶装、折叠装、线装等形式。中国传统书籍有丰富的形态特征和民族文化内涵。历朝历代的中国书籍以其优雅的装帧设计, 特殊的形态为世人称颂。由此可见, 我国传统的书籍设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怎么继承和发展这块传统文化的瑰宝, 振兴我国的书籍装帧设计事业, 使我国的现代书籍设计能够在世界图书市场占有自己应有的位置, 正是我们今天的书籍设计者应做之事, 也是此片论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书籍形态,传统视觉元素,民族性
参考文献
[1]吕敬人, 著.书籍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1]吕敬人, 著.书籍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2]朱光潜, 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M].漓江出版社, 2011.[2]朱光潜, 著.给青年的十二封信[M].漓江出版社, 2011.
[3]于连祥, 著.丰子恺的审美世界[M].学林出版社, 2005.[3]于连祥, 著.丰子恺的审美世界[M].学林出版社, 2005.
[4]王朝闻.审美谈[M].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4]王朝闻.审美谈[M].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
【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书籍读后感09-24
幼儿教师《国学经典与教育》读后感07-26
幼儿教育学幼儿05-23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幼儿园开学安全教育06-16
幼儿教育就业06-18
幼儿教育 叛逆06-24
幼儿教育论坛07-20
乡村幼儿教育10-26
培养幼儿安全教育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