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初中作文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初中作文(精选10篇)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初中作文 篇1

中学生整洁才是美。同学们穿着的衣料好坏其实与美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穿着普通的衣服,但是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能说这不美吗?有人穿着华丽的衣服,但是皱皱巴巴,能说这美吗?有人穿着自己缝制的布鞋,虽然看起来并不很光艳,但却很朴实,大小合脚。相反,有些人穿着一双大皮鞋,却成年累月地不擦一次,上面的尘土已经覆盖了光亮的皮面,这样的话还能说美吗?

协调就是美。一个人的打扮要与他的年龄、身份、地位相协调。中学生,普普通通,实实在在,才是自然的美。不要把自己模仿成是在T台上轻歌曼舞的靓女帅男们,因为我们与他们的身份不同。他们那样打扮是美丽的,而我们要是也那样做却会让人贻笑大方。

记得泰戈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以外表来评论一朵或者是一只蝴蝶,但是你不能来评论一个人。”

据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竟然娶了河南名士黄承彦之女阿丑为妻。诸葛亮是谁?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他才高八斗,学识渊博,是多少女孩心中梦想的如意 郎 君啊!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竟然娶了一个丑女为妻!但这个阿丑虽然外貌很丑,但她却知书达理,又十分聪慧,很有内在美。可见,诸葛亮看重的,不是一般人所看重的外貌,而是一个人的内在的美。

被人们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可谓是与诸葛亮正好相反。他结识了莫斯科第一美女娜莉丽娅。很快,他与这位美女有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并最终结为夫妻。本以为未来的生活会更幸福美满,没想到妻子整天让他参加各种宴会,使他的创作遭到阻碍。妻子又爱虚荣,花了很多的钱财去买化妆品,以至于家里的钱很快让她洗劫一空。普希金只有靠著作才能弄到钱,可家里弄成这样,他根本无心再搞著作了。后来他的妻子与一位贵族人物好上了,普希金为了挽回他的颜面,在与人决斗中身亡。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初中作文 篇2

大多数人以瘦为美,欣赏骨感美。对此,我持不同观点。首先,我认为胖瘦不过是一个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必上升到如此高度。其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对胖瘦之美的定义不同。比如,春秋时“楚王好细腰”的故事说的是楚国国君用人喜欢用瘦弱的,于是,朝中文武大臣争相减肥,饿着肚子,勒紧腰带,扶着墙壁去上朝,以博国君的喜欢。真是贻笑大方!看来喜爱苗条的身材,不仅仅是女人的专利。而到了唐代,就变成了以胖为美,杨贵妃的丰腴之美风靡天下。可见胖瘦之美并非一成不变!我所居住的迪拜以及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许多女性以胖为美。美永远是女人最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个生活在中东国家的新侨二代,我的审美观不拘于胖瘦之间。我欣赏心灵之美,高尚的灵魂和内心之美才是真正的美。我想告诉我的同学和胖友,美少女如果缺乏了心灵之美,又何美之有呢?

作者感言:

什么才是真正的师德高中生作文 篇3

终于考上了我梦寐以求的高中!初中的生活终于告一段落,来到了我们当地的补习班。由于补课班不断的打电话来,我踏上了补课之路,20天。对临近中考时,当倒计时只剩20天时,我已经手忙脚乱,不知道该看什么好?只觉得时间太短了。但是是现在这20天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多么的漫长啊!

以前在初中的时候,老师总是那么的关心我!照顾我,每当有题不会是,她竟然休息的时候都给我们讲,毫无怨言,什么报答都不要!由于现在在新概念补课,我已经受不了这的老师,特别是化学老师。每一次同学们问她题她都没有耐性,只是说自己想,我们班任何一个人都受不了她的讲课方式,她只是在乎她自己的讲课。我又一道化学题不会,我问好几个人,他们都不会,我不得不问她。但是是她却说,自己想呗,我累了,一会还有课呢!听了后,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头一回受到这样的打击。课她却不以为然。听一个班主任老师说,她女儿在高中,课间想问题,看到同学们给老师塞了100元钱,才给讲。难道这就是现在高中老师的师德么?我好疑问,都说重点高中的老师好,至少我们这个市最好的老师都在那了,但是是我却觉得,现在教我们的老师就是那的,尽管岁数大了点,但是是我认为她已经可以代表重点高中的老师了。

她经常说那的老师懒,不想她。我简直对我的前途感觉到渺茫,她已经和我的初中的老师有了天壤之别,再不她差的老师,我真不敢相信这是重点高中的老师!她说她累了,但是是她一连串上4个班的课,我们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钱,这20天的补*费相当于我们这样家庭家长半个月的工资!她挣得是固定的工资,可她身为一个老师却不以为然。有可能她认为她的任务就是把上课的内容讲好,其余的不是她的责任。她可为了钱给我们上课,那她也肯为了钱课间给我们讲,难道这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么?

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灵归宿 篇4

一般很少有人活着是完全为了自己,而是除了自己之外还为了某个人或某些人,他们是自己生活的动力源泉,是自己的努力的意义所在,想到他们自己就会感到幸福。他们就是自己心当一个人找不到心灵的归宿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生活没有意义。没有奋斗目标,感觉活着没劲。因此有一个心灵归宿,人的干劲和动力会提高很多。那究竟什么才是“心灵的归宿”?其实“心灵的归宿”就是自己的情感的寄托地。是自己用情最深的地方。

家人可以是自己心灵的归宿。比如很多人想到父母、想到子女,就会有无穷的动力。会为了他们而做一切,付出自己的一切。

情感的归宿就是心灵的家,心灵的家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自己也完全属于它。人的身体需要有一个家,心灵也同样需要有一个属于它的家。家是自己歇息的地方,是温暖的地方,是给予自己力量的地方。心灵有疲倦的时候、有累的时候、有受伤的时候,心灵也需要滋养、需要关爱、需要温暖。因此心灵也需要一个家。

可以作为心灵之家的地方,必定是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必定是最懂自己的地方,必定是充满爱的地方,必定是可以无私的给予自己力量的地方。

当心灵找不到家的时候,孤独感就会来袭。就会感觉到自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这个冷冰冰的世界上行走。甚至会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失去人生奋斗的动力。就是所谓的“心凉了”。“心灰意冷”了。心灵的归宿除了人的因素之外,有时和环境也有关系,比如自己特别喜欢某个城市或某个地方,特别向往那个地方,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不惜一切代价的要搬到那里去居住。甚至想要在那里住一辈子,永不离开。这是因为那个城市或那个地方特别符合自己的心意,特别与自己的心灵契合。

可以作为心灵归宿的除了家人或爱人之外,也可以是一种宗教情感。当自己特别认同某一个宗教之后,当自己的心与某个宗教的理念完全印可之后,那个宗教就成了自己心灵的归宿。

不管是家人、爱人或某个地方、或某个宗教,要成为自己心灵的归宿,首要条件就是自己的心灵要与对方的精神有高度的契合或印可。彼此充分了解对方的“心意”,彼此有高度的认同感。彼此之间有合二为一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签名? 篇5

从电子签名法签署公布之日起,截止到今天,已经度过了4年半的时间。那么目前国内广大网民对于电子签名的认识程度如何呢?从最近一次面向国内广大网民调研他们对电子签名概念的认知情况来看,依然有35.7%的网民表示不清楚;有23.5%的网民认为电子签名就是用户帐号和密码;21%的网民认为数字证书就是电子签名;另外还有些网民认为电子签名就是手写签名再扫描到计算机里、对印章进行扫描并用数字形式保存下来。

根据《电子签名法》,电子签名的定义,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本法所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第三条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

故,只要当事人约定,网民上述回答都可以视为广义上的电子签名,但不并等于“可靠的电子签名”,可能在未来引发真实性、可靠性等方面的争议。

同时《电子签名法》里第十三条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由此可见,作为“可靠的电子签名”,以上几种回答,除了数字证书外,其他都不能算。

严格意义上,电子签名并非是书面签名的数字图像化。它其实是一种电子代码,利用它,收件人便能在网上轻松验证发件人的身份和签名。它还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目前,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电子签名,在确认了签署者的确切身份后,电子签名承认人们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签署一份电子记录。方法有:基于PKI的公钥密码技术的数字签名;以生物特征统计学为基础的识别标识;手印、声音印记或视网膜扫描的识别;一个让收件人能识别发件人身份的密码代号、密码或个人识别码PIN;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机等等。但比较成熟的,使用方便具有可操作性的,在世界先进国家和我国普遍使用的电子签名技术还是基于PKI(PublicKeyInfrastructino)的数字签名技术。由此可见,数字签名是电子签名里的一种特例。

而电子印章既不是传统意义上实物印章转换成电子版, 也不是以数字证书加上印章图像就是电子印章。电子印章技术以先进的数字技术模拟传统实物印章,其管理、使用方式符合实物印章的习惯和体验,其加盖的电子文件具有与实物印章加盖的纸张文件相同的外观、相同的有效性和相似的使用方式。它通常是将印章通过PKI技术进行加密,以数字认证存储介质方式,在电子文件中应用的电子版的印章既为电子印章。

另外,要提醒广大网民:涉及停止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等公用事业服务的;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的;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的文书,均不适用于这部法律的调整范围,不具有法律效力。

真正的美800字作文 篇6

春天来了,到处显示出一片勃勃生机。

在乡间的田野上,迈着轻快的脚步,哼一曲婉转悠扬的流行歌曲——《潇洒走一回》。奔向这美丽的大自然,去寻找春的足迹,去拥抱春的温馨。

草原上,绿草如茵。远远望去,就像一张绿毯。其中,有一朵玫瑰花站在草地的中央。玫瑰花高兴地向大家打招呼。然后自以为是地向小草们说:“你们这些小小的草,长得太丑了。看,在这美丽的大草原上,就数我最有才华,花王的位置非我莫属。”

“花儿姐姐,这你可说错了!”一珠小草笑着说。

“为什么呢?难道在这草原中,还有比我更漂亮的吗?”花儿焦急地问。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是最漂亮的!”小草兴奋地说。

“谁需要你们的帮助?哼!我有这么漂亮的外表,这么美丽的花瓣,有这么香的花蕊,而你们呢?都是光秃秃,什么也没有,怎么帮助我?”花儿轻蔑地说。( )

小草谦虚地说:“植树本来就是一家人的嘛!”

花儿愤怒了,对小草大声吼道:“谁和你们是一家人?你们应该时时刻刻记住:我是美丽的花儿,是公主,而你们只是一株卑微的.小草罢了”。

“人也会有卑微,就算再卑微也是有生命的,虽然身份卑微,可是内心是纯洁的,是善良的。那样还算得上卑微的吗?”

花儿只好不再说了。

远处,跑来一个男孩,小草看见了,对花儿说:“花儿姐姐,离这不远处有一个男孩跑来了。”花儿很臭美地说:“他肯定是来欣赏我这朵花之后的。”

男孩过来了,花儿高兴地向男孩打招呼。可男孩却没有理它,而是渐渐向它靠近。花儿知道了男孩的意思,大声说:“别摘我,别摘我……”,可是,已经晚了,男孩那双邪恶的双手已经把它摘下了。

而那些小草,还在那个美丽的大草原上茁壮地成长着……

这才是真正的温暖作文 篇7

那个星期。我穿着单薄的衣服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都捂得厚厚的。我问他们:‘你们不热吗?穿着么多干嘛?”有人回答说:“我妈说这个星期要降温了,要我多穿点衣服。对了,你穿这么薄,会冻生病的。”“我才不怕呢!这么热的天,怎么会降温。”我回答说,“再说了,降温也不会降太低吧!“那位同学说:”你不信算了。多穿点儿总比少穿强。”“叮铃铃……”上课了,我心想,降温你来吧。反正我也不怕生病。哼!

可是,这次我错了,第二天早上,气温骤然下降。其他同学一点事没有,我冻得发抖。到了第二天,我上课时觉得头好晕,鼻子也堵得满满的,难受极了。中午没有胃口,没有去吃饭,我趴在桌子上难受的昏昏欲睡。好朋友铃吃完饭看到我这个样子,问:“你怎么了?”一摸我的额头,“怎么这么烫,你是不是感冒了?”

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进来,看到我,铃对他们说:“雅感冒了,你们谁有感冒药啊!”一个女生说:“我有‘感冒灵’,我拿给你。”说完她便回去拿了。铃拿了一个衣服给我说;“雅,你快穿上吧!”“我不能穿,我穿了你怎么办啊!”我急忙说。只见她不由分说地把衣服穿在我身上,说:“我还有别的衣服。”铃又帮我弄好了药,我喝了后,便上课了。

真正的我才是最美的童话作文 篇8

可是气球太大了,可怜的小白兔被气球带着飞了起来!气球越飞越远,带着小白兔飞到了大象伯伯的院子里。

“哎哟!”小白兔一下被气球弄到了地上。气球呢,早就飞得无影无踪了。大象伯伯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忽然大象伯伯听到了小白兔的哭声,连忙出去看看小白兔怎么样了。

“呜呜呜,我的尾巴这么短,耳朵这么长,真难看。”小白兔难过地说。大象伯伯笑咪咪地对小白兔说:“小白兔呀小白兔,你的短尾巴不会被讨厌的大灰狼吃掉,长耳朵可以听到远处的声音帮你远离危险,你怎么不觉得好呢?”小白兔觉得心情好了一些。大象伯伯说:“百花园里有七色神鹿,她可以把你变成你想变的样子!去找她吧。”大象伯伯挥挥粗壮的手臂。小白兔高高兴兴地上路了。

小白兔一整晚没睡觉。当太阳快升上去的时候,小白兔找到一些干草,给自己做了一个小窝,它跳进去美美的.睡了一觉。突然,小白兔听见一个轻轻的脚步声。它揉揉眼睛,发现站在她身边的就是大象伯伯说的七色神鹿。七色神鹿用甜美的声音说:“你想变成什么样子?”小白兔说:“把我的耳朵变短一点儿,尾巴长一点儿。”七色鹿真的把小白兔变成了那样的样子。小白兔跑到河边一看,反而更丑了!小白兔急忙跑到七色鹿面前说:“请你把我变回来吧!”七色鹿又把小白兔变了回来说:“真正的你才是最美的。”

小白兔被七色神鹿送回了家,它高高兴兴地说:“百花园的神鹿阿姨,谢谢您!真正的我才是最美的!”

朦胧才是语文的美 篇9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糊性之我见

摘要:我们现在阅读教学的一个缺陷就是教师对于作品讲解总是唯恐不够深入、不透彻,从字词的分析、重点段落的剖析到文章中心思想和特色的诠释,方方面面都要讲到,教师的讲解完全忽略了语言信息、教学状态和接受主体的认知行为与过程的模糊性特点,从而丧失了体现人文精神的语文阅读课堂的文学审美与教育功能。因此重新认识语文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使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对于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朦胧美

模糊性

中学语文阅读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往往习惯于把从活生生的文章中概括出理性的、抽象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当成训练的重点,一篇文章的解读一定要总结出一个明确的中心大意,再加以模式化的表达才能善罢甘休,似乎这样才能找到作品的意蕴。而且这种意蕴大多热衷于指向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而把作品中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彻底地丢失了。阅读文学成为一种技艺的训练、固定思维的培养。我们把从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形成的、必须符合标准答案的教育方法,运用到目前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必须深入到字词的分析、重点段落的剖析、文章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的诠释。应试能力的训练干预到文学阅读中最具有趣味性、最充满人性美的部分的做法,片面地追求精确化的教学,从而忽略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它妨碍了学生语言直觉感受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学生审美感觉的钝化。这无疑是将语文教学引向死胡同。

因为,我们的语文最美的地方不在于她的准确性、精确性,而是体现在她的朦胧性上。美在心头口难开,这正如康德所言:“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

语言文字的模糊性

“语文”一词最先由叶圣陶先生提出,意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合而为之”。这个解释的核心和本质实际上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传达出思想,承载着情感,体现了审美趣味,包蕴着文化经典。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因而,要提高语文阅读水平,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我们的语言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是表音文字,如西方语系;一种是表意文字,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中国的汉字。表意文字相对于表音文字,具有较多的主观臆断色彩,由汉字形成的语文阅读材料自然也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第二,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一个简单的词语往往都具有许多不同的含义。就只从单一的词语来看,就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更不必说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又可能发生词语的语境义(搭配义、语气义等)、修辞义(双关义、婉曲义等)、文化义(约定俗成的习惯、民情等)。这种多层次性、多指向性无一不带来意义上的模糊性。同时,汉语语法也具有不严格性。记得在《凄与美的距离》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汉语就是如此的“矛盾”,虽然遵循基本的语法规则,但又不受语法的限制,允许使用不完全正确、貌似矛盾的句子。比如“公开的秘密”、“她有一个家,可确确实实又没有家”“为了忘却的纪念”等等。再看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这么多的事物堆积在那里,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而这样的句子在西方的表音文字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整个句子没有一个动词,这在他们看来可能是没法理解的,而我们的语法却偏偏能容忍这些“无理而妙”的模糊现象。更深层次而言,从古以来,中国人的性格总体上倾向于含蓄、内向,表达他们思想感情的语言文字也总是简约、含蓄的。众多的因素导致了汉语语言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当代学者申小龙也指出:“汉语句子不像西方语言的句子那样以动词为中心搭起固定框架,以‘形’役‘意’,而是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用一个个语言板块(句读段)按逻辑事理的流动,铺排的局势来完成内容表达的要求。” 换句话说就是汉语句子经常模模糊糊。然而妙就妙在模糊,美就美在模糊。

创作者思维的模糊性

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指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欧阳修也有类似的言论——诗穷而后工。这些都说明,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写作主体(即作者)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是创作者内心最强烈情感的流露,这样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文字才能是感人的文字。感人的文字中必然蕴含了主体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隐约的部分,显然具有模糊性。

一致的情感,也未必就能用相同的文字来表达。同样是愁,李煜写成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比喻成了“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贺铸看到的“闲愁”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范仲淹边塞的一壶酒,入了愁肠,也“化成相思泪”。更有甚者,试图用马儿,小船来“拖动”愁绪,“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到底愁是怎么样的?谁也说不清。就是作者本人对自己的作品也未必能了如指掌。《雷雨》讲的什么,甚至“连曹禺自己都说不清楚”,“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雷雨•序》)既然创作者都“欲说还休”,也意味着他的写作思维带着浓厚的模糊性,那么,作品的主题也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不言而喻的。

再来看看作家是如何谈论自己的创作过程的。有记者曾经采访莫言,让他谈谈自己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莫言幽默地说:母鸡把蛋生出来了,但它未必知道这个蛋是怎么来的。曹禺在谈《雷雨》创作时说:“《雷雨》正是在一种理性概念很弱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是一种不自觉的状况中产生的”。王蒙在谈到《海的梦》创作感受时说;“这篇东西的写作大概是最具有‘模糊性’和‘自动性’的”。许多作家曾提到:故事中的人物会碰到什么事,会做出什么事,很多都是由故事本身甚至故事中的人物本身决定的。连作者本人也掌控不了。人性的丰富就是这样,任谁也说不清楚,正因为这种说不清楚、朦胧性,作品才能让无数的人评品不尽。

从中国表意的语言文字来看,汉语本身内涵丰富,语言文字代表的是事物的概念,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带有一定的概括性,因此,往往表现为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它很难准确地绘形摹态,存在着较大的弹性空间,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感悟。从作家主体的创作而言,作品的意蕴,乃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这些高度心灵化的内容必然沾染了作家强烈的主观色彩。文学作品的内涵,既有社会政治的、伦理道德的意义,也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更有心理的、情感的意义。一部有着深广内涵的文学作品,我们必定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的内容。所以一部《红楼梦》人们不停地研读。年少不经事时看到了宝黛的爱情悲剧,而历经沧桑年老之时,则读懂了其中作者对人生命运的冷峻揭示,对世态炎凉的入木三分的刻画。伟大作品的任何一方面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审美对象,从不同角度分析,它所表现的主题都是不同的。我们怎能给复杂多元、具有无限意义的作品一个固定而统一的答案呢?

阅读教学的朦胧性

阅读教学的模糊性并非将学生带入一个糊涂、迷惘的境地而不可自拔,而是为了打破传统的单向线型思维模式给学生带来的限制与桎梏,强调、重视学生对课文由言求意的理解应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陶渊明说的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模糊而蕴意丰富的主题反而吸引着学生们去追求更悠远的艺术境地。这种“不求甚解”的会意、模糊难辩的感受与扑朔迷离的情感体悟在很大程度上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学生的“醍醐灌顶”是任何一个外来者(当然包括教师)所无法越俎代疱、替代体验的,必须借助学生自己的个体体验来完成。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能以老师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强调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的指导权。韩军说:“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它满含主体情感,充满人生体验。”我们必须避免的是这样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都要让学生说出来;另一种是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的内容,说明艺术形象,却没有给学生留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而学生的这些思想和感情正是能够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

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语文教学中,要宏观把握,微观操作,着力于整体的把握,鼓励学生对于课文的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而不是去刻意地寻找每段的关键词和中心句。这一点,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作出了榜样。古代私塾的教学从来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很少做课文条条框框的分析,“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体现的就是这种整体观美学思想。学生阅读是从自己对文本文字的模糊认识中获得独特认知和体验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妄图通过语言文字形式的训练,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剥离出来,把文章分割成一个个的词语和句子,进行“碎尸万段”式剖析,然后按图索骥去逐句落实每一个字词的明确意旨,以自己对文本的深加工来代替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教师要做的应是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以求明达文义,保持语文应有的朦胧模糊之美。课堂上该讲的要大胆地讲;讲不清、道不明的,则朗读之、涵泳之、品味之,多多引领学生在“亦此亦彼”的多值逻辑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妙趣,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基于文本主题的复杂多元,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去代替学生分析课文,而应设置一些开放情境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及时对阅读活动进行点拨,重点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同时,教学时不能以某种单一的方式“指示”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中的不断向标准答案靠拢,教师在课前预设的目标只能是一个起点,而不是控制课堂教学进程的制高点;只能是为课堂教学的进行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和框架,而不是固定的、不可逆转的程序。老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的精神去阅读、评价一部作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发掘,完成对作品内容的个性化理解。不确定性的教学方法是符合语文模糊教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双方的互动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应该是一种对话与合作的过程。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模糊性,实际上是要求教师至多只能在文本与学生间充当“第三者”“领读人”的角色,引导学生依照作品的不确定性进行笼统认知与模糊理解,在必要时指点迷津、适时点拨,真正把阅读权还给学生。教师任何脱离实际的狠命灌输只会是徒劳无益的行为。这正如康德所言:“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语言的模糊性以其广泛、完美的特征,使学生与作品迅速沟通起来,自由灵活地诱发学生大脑中情感的聚集,促使学生更深切地把握作品整体旨意,以获得更充分的审美享受。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初中作文 篇10

其实,全安琪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受欢迎。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就读于底特律的创意研究大学。过去两年里,她是该校运输工具设计专业唯一的女学生。她的目标是成为汽车公司的首席设计师,在男性主导的汽车产业,为新一代女性设计适合她们的汽车。

她参加的选美比赛,实际上叫“美利坚小姐选美”,不是选脸,是选脑子。“颜值”只是整个选美比赛中很小的一环。全安琪用才艺、礼仪加不凡的谈吐,让冠军实至名归。

美,本身就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概念。全安琪的美,在于聪明的头脑,在于一开口不是跟你聊八卦,而是极其炫酷的实验数据。

亿万富豪小扎娶了普莉希拉·陈,被中国人嘲笑娶了个丑媳妇,吐槽他审美有问题,同时也暴露出“男权审美”对普莉希拉·陈的嫉妒:她那么丑,凭什么可以嫁给富豪?

而经常被维密模特搭讪的小扎,给了这些负面评论最有力的回击:“我当然知道维密模特的身材更火辣,但她们都没有我老婆聪明。”

小扎的审美有问题吗?他只是更看重女性外貌之外的东西。

好比曾经的好莱坞黄金单身汉、魅力大叔乔治·克鲁尼,声称是不婚主义者,宁愿娶猪也不娶老婆,最后却在54岁时娶了律师阿玛。所有人都知道,身边从不缺乏美女的克鲁尼,看上的不是阿玛的美貌,而是她的高智商、高学历,以及跟他在人道主义精神上的思想共鸣。

美国女性的美就在于,更注重学业、事业成就,以及在男女关系中,双方的精神交流和性格上的自我彰显。她们不会认同一种美,更不会因为别人的评判而患得患失。

就像好莱坞明星圈,绝非是一个纯粹看颜值的圈子。女星中美女居多,但她们若只是花瓶,会被圈子里的人鄙视。因为最火的那些,都是个性美女。

比如詹妮弗·劳伦斯,90后的小妹子,刚演《饥饿游戏》的时候,被粉丝骂长得丑。但她一点都不在乎,后来硬是凭借演技,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并收获了一大批铁杆粉丝。陷入“好莱坞艳照门”时,她也没像国内曾有相似遭遇的女星,哭哭啼啼出来给观众道歉,反而质问媒体:“我为什么要写道歉信?该道歉的是那些侵犯隐私权的家伙!”

个性独特、敢怒敢言,就是劳伦斯的美。

说回中国女性,走出国门、如今嫁到法国的国际名模吕燕,曾被中国人诟病塌鼻梁、小眼睛、厚嘴唇、雀斑脸,如今却在国际T台上混得风生水起,还创建了自己的时尚品牌。

传统的“审美警察”们,当然百思不得其解她成功的秘诀。而与吕燕接触过的人,都说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女孩。她很自信,而这种自信源于对自我的认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且懂得生活。

“我从没觉得自己漂亮,但也不觉得自己丑,从来没有自卑过。”太多女性缺乏吕燕这种乐观。而这种缺乏,并非只因审美差异,更多在于没有优秀的自我认知。这种自我不是任性、矫情、自私,而是得体、大度、包容、风度、才华。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春天植树的作文下一篇:公司员工年度工作总结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