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二○○五年法制工作总结(精选5篇)
法制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法制工作在市、县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县局对法制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以贯彻落实四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搞好法规培训为基础;以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为重点;严把案件质量关,强化案件核审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经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今年的法制工作任务,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大力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提高企业和个体户的守法经营意识。
知法、懂法是守法经营的前提,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也是使社会各界了解工商、理解工商、进而支持工商管理执法的重要手段,为积极创造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良好的执法环境,我局今年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工商法规和政策。一是利‘3.15’和‘12.4’等重要节日,积极向消费者和经营者宣传工商法规,我县局、所都组织在县城和集镇设立宣传点,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将有关法规摘录汇编,共向社会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1000余份,并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二是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以及私营企业老板120余人,印发培训资料300余册,通过法规宣讲和座谈研讨,解决了企业和个体户在经营中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的疑虑与困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在日常监管工作中重视宣传舆论作用,在监管执法开展各个专项整顿前,如:企业年检、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查处毒鼠强等,都首先做好宣传舆论工作,如:散发、张贴、播放通知通告悬挂过街横幅,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等。全年用于宣传工作累计出动车辆120台次;累计印发各种宣传材料32000余份、册;制作、悬挂、张贴横幅和标语2000余幅、张。营造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强大舆论氛围。四是强化执法人员的法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熟知、熟用法律法规是依法行政,准确执法的前提。为不断地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我局为在岗的全体干部褐门浞⑷耸忠徊岢S梅煞ü婊惚嗍植帷>只亟ㄓ蟹ü孀柿鲜遥褐煤妥氨赣懈髦止ど坦芾矸ü婕伞N揖值匙槌才湃低尘P缘募逖昂妥匝猓咕侔熘捶ㄑ刑只峤醒Хā⑸钊胙刑种捶ǎ⒔涣靼彀妇椋煜嗷パ肮餐岣叩牧己醚胺瘴А?ANlang=EN-Ugt;
(二)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切实规范执法行为。
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坚持监管职能到位,行政执法到位。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16件,其中立案查处67件,简易程序处罚49件,罚没总金额42万元。在执法、办案、处罚的各个环节中,我们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规范执法行为。将准确执法纳入当年工作目标和公务员考核、考评,建立并实施了执法监督检查制度。今年我局组织了两次由主管副局长带队进行的执法监督大检查,发现个别较大点的问题及时纠正,对有些手续不完备的限期予以完善。在大检查的同时进行了案件评审,案件合格率达98,优良率达51。年终对所办案件的案卷逐卷宗验收。
(三)强化案件核审和错案责任追究,确保行政处罚案件正确、合法。
为确保处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规正确,程序规范、合法,法律文书使用规范。局领导非常重视案件核审工作,凡立案查处的案件均要经县局法制机构核审后方可审批,否则,不予审批。因此,我局所有立案查办的案件核审率均在100,所有处罚的案件,无一例诉讼。
二、两点体会
1、法制建设工作领导重视,常抓不懈是关键。
2、法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适应的法律素质,并能为执法办案人员及时准确提供法制服务,才能搞好执法监督。
三、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为了优化执法环境,需进一步加大对法规宣传的投入。
2、为常保案件高质量,需进一步提商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
总之,我局在法制建设工作上,作了大量工作,没有出现大的偏差,但成绩不突出,还有很多不足的方面,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奋发努力,不断开创法制工作新局面。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法制教育;改革和实践
近年来,在国家职教发展战略背景下,五年制高职受到了学生、家长的青睐,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1]。五年制高职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当前五年制高职生源大多数还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同样是应试教育条件下的失败者,年龄偏低,社会压力大,心理发展不稳定,易导致不良习惯的养成和违法事件的发生,给社会和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五年制高职校应该立足于自身办学特色,加强和改革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法律素质。
1.五年制高职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阶段,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和成熟,“官本位”和“人治”思想仍有相当大的市场,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良的诱导。当今中国还有很多人还不习惯以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氛围对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也产生消极的影响。
(1)五年制高职校法制教育目标模糊,课程教学注重知识体系架构。
目前大部分五年制高职校对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将法制教育定位于从属道德教育或把法制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并按照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法制教育课程,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目标,还将致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主要要表现在:时间安排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法制课时,即使是有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而定;教学方法上,局限于课堂教学,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很少能让学生走出去学习,或邀请其他单位参与学生法制教育,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师资力量上,现在的法律课教师,其中很多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2]。
(2)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没有法律的概念,对什么是犯罪没有足够的认识,往往是已经犯罪,自己还不知道。如一些涉案的高职院校学生把违法犯罪当成一般的道德问题,把参加赌博看成游戏,把参加打架斗殴看成哥们义气等等。对犯罪的危害性及其构成也缺乏全面的认识,认为只要自己不干违法的事情,学不学法律知识无所谓。
(3)法制教育的环境不理想,支持力度不够。
第一,我国法律制度不尽完善,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又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少数政府官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这些都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公信力,容易造成大学生法制观念的淡化;第二,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师生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防范意识薄弱,思想上麻痹大意。例如,有的学生昼夜不关门,学生钱物的存放也很随意,没有什么防范意识,给学生犯罪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三,学校周围遍布游戏厅、歌舞厅、网吧、酒吧和发廊等娱乐休闲场所,加之监管部门疏于管理,经营业主只注重经济利益而轻视社会效益,使得这些场所不断向学生传播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动摇他们的道德防线,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犯罪;第四,学校、社会、家庭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存在不予追究或从轻追究的心理,在学生违法犯罪时,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助长了部分学生的违法犯罪的心理。
2.国外学校法制教育及其特点
(1)美国的法制教育。
美国主要通过公民课来实施法制教育,并贯穿从小学到大学整个过程。中小学和大学内容也不同,前者主要讲法律具体条文的内容,后者侧重法制的形成和演变。每阶段的法制课程设计得非常巧妙,不是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原理或概论上,而是善于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具体问题入手,上升到抽象,由点到面,层层剖析,深入浅出[3,4]。美国学校注重“依法治校”,依据国家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管理规范而透明,有力的促进学生法制教育[5]。
(2)法国的法制教育。
法国在公民的权利义务教育中,突出义务教育,并更加重视法制教育,强调要使孩子们建立起法制观念。法制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利用发生在学校和班级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违法行为等系统地传授一些法律知识,从具体事实中抽象出法制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升国旗、参加选举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实施自我教育,增强民主法制观念。
(3)东南亚日本和新加坡的法制教育。
日本和新加坡重视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并实施法制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日本将法制教育是纳入其政治教育。小学讲授交通法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卫生法规以及上课时应遵守的教育法规,中学传授公民权利、义务和宪法等,大学则学习各专业的法律法规。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约束公民社会行为的条例和法令,并将这些条例和法令对全体公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处处提醒人们注意。新加坡在全国开办14所“警察与少年”俱乐部,每个俱乐部由所在地警察署长与几名警员负责组织各种趣味性很强的学法活动,既把青少年吸引到俱乐部来,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又减少社会青少年的犯罪[3,4,6]。
3.改革和完善五年制高职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明确法律素质教育为法制教育目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主体。
借鉴国外学校法制教育的做法以及我国五五普法规划目标,五年制高职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为法律素质教育。根据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从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切入,将法制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活当中,综合运用有关方法进行教育,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全过程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强化法律意识,使他们懂得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逐步形成法制化的育人环境,更好地发挥行为引导、示范作用。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司法部门、所在社区和学生家长的协作与沟通:第一,通过警校结对共建、学校与社区联建和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主动配合公安、文化、工商等职能部门对高校周围的游戏厅、舞厅、网吧、酒吧和发廊等娱乐休闲场所进行有效地综合治理,保证学校有健康、安宁的学习环境;第二,定期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作专项报告等形式,以学生违法犯罪的实例来解说《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常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第三,通过电话、家访和短信等途径,加强对家长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家长学习有关法律,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对子女的法制教育,形成立体化的法制教育格局,努力使法制教育效果最优化;第四,政府相应部门要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坚决打击各种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行为,树立法律权威,确保政府依法行政,禁止滥用权力。
(2)强化五支法制教育队伍,提高法制教育的质量。
完善或筹建法律教研室,加强直接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建设。第一,积极引进法律人才直接从事法制教育;第二,大力鼓励教师进行进修、培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第三,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除加强法律专业知识学习外,还要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切实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并热爱本职工作。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求班主任人人练好“法制教育”这一项班级管理基本功,强化班主任的法制意识,促使班主任抓严、抓细、抓好法制教育,力求学生的常规管理无懈可击。
加强校系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对校系两级学生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培训、考核、监督,把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适当同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纪律管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选拔任用责任心强、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为学生会干部、共青团干部或班干部,优化学生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水平,让广大学生在自我教育管理中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其民主与法制意识,成为创建德治与法治完美结合的学校小社会的主体力量。
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学生违法犯罪是因为法律意识的贫乏,而法律意识的贫乏是由于其心理发展不成熟。因此,学校应逐步建立和不断壮大心理辅导队伍,并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或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对发现有问题的学生采取重点辅导、专人管理、及时医治等措施,帮助学生逐步增强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不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自觉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4.结束语
通过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法律素养来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实力,使其更加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是构建依法育人体系、拓展育人空间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综合型能力人才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顾坤华.江苏模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02).
[2]巫建忠.构建和谐高校: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法律素养[J].法制与社会,2007(1).
[3]陈群辉.国外高校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启示[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
[4]沈蓉,吴华英,李宾.高校法制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5]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总结
二○○五年县财政局上半年法制工作总结2007-02-02 21:56:37
半年来,我局的法制工作在上级法制部门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县财政地税××××年法制工作计划》,积极开展财政法制宣传,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财政法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年上半年法制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一是按照省市“四五”财政普法规划和全县“四五”普法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财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际,认真贯彻《县财政、地税局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年)规划》,同时根据总体规划分解制定实施计划。二
是建立健全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县局普法领导小组负责全县财税系统“四五”普法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局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分别带头履行好“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法制科、法规法具体负责日常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三是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完善了《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和《财政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办法》。为了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评议和考核,又制订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
(二)学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半年来,我们紧密结合财政改革和财政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财政法制培训工作,重点是学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一是多层次开展学习培训。将贯彻实施《条例》列入“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分财税干部、部门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三个层次进行学习培训。对部门单位负责人,通过
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和违法行为案例评析等形式进行培训;将《条例》作为部门单位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财税干部中开展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测试,确保执法人员准确掌握《条例》。二是大力开展《条例》宣传。针对该县目前部门单位负责人在财经知识缺乏和财会人员队伍变动大的现状,通过广播电视、财税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和发放《条例》单行本、开通财经法律法规咨询热线、财税网站在线有奖竞答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条例》和财经法律法规,大力营造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三是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和制度建设。一方面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查询、证据保存、公告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执法活动,提高财政执法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和指导单位健全、规范有关内部财务监督控制制度,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四是初步实行执法检查联动。建立财政、税务、法制、审计和会计核算中心联系
会议制度,加强各执法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实现数据信息互通共享。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实行执法检查定期报告制度,统筹安排监督检查,实现执法联动。
(三)认真开展“四五”普法考核验收自查工作。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对“四五”普法考核验收自查工作进行部署。二是组织有关科室人员对我局“四五”普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普法基础工作、普法制度建设情况、集中宣传情况、普法成效和普法创新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自查。三是对通过自查发现的如资料不完整等问题,积极研究和落实整改措施,推动下一步普法工作有序、健康开展,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
(四)继续推进依法理财,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多年来,我局一直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财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局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立足内部,重视外部,内外结合的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内,通过
财政法制科和财政监督科,加强对本系统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逐步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法定职责的落实,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对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把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突破工作来抓。逐步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明确对违法实施行政行为者,该处分的处分,该清除的清除,该赔偿的赔偿。同时联系工作实际,虚实结合,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将行政执法责任制与维护全县经济有秩序发展相结合;二是将执法责任制与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三是将执法责任制与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四是执法责任制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相结合;五是将执法责任制与规范抽象行政行为相结合。
(五)贯彻实施政规范性文件备案
审查规定,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税的观念,改善和规范财税自身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精神,结合我县财税工作实际,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涉及本系统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二、存在问题
一是法制机构和法律专业队伍建设尚存在着相对薄弱的问题,这与我县财税法制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目前,我县地税法规科单独设立,有位干部,而财政法制科与办公室合署办公,且没有专业法律人才。法制宣传教育的台帐资料不够齐全。由于财政法制科没有专职法制干部,平时对法制宣传、培训等资料收集不够,造成工作干了以后没有整理资料。
二是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岗
责体系和可操作性强的执法评议考核方法,再加上外部评议的力度不够,评议方式也不先进,评议范围和内容还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财税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是行政执法责任分解难度大。由于机构改革和税收征管格局的调整还没有完全到位,专业机构职能优化和行政执法岗责体系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再加上财税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势和干部执法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都给行政执法责任分解和过错责任追究带来许多困难。
四是过错追究方面存在一些不平衡影响执法责任制的落实。由于被追究责任的都是一线执法人员,都是基层的业务骨干,负责的工作繁重,恰恰是因为工作做得多,差错率也大,而一些工作简单比较轻闲的岗位或非执法岗位,反而不会受到追究。部分基层执法干部就会产生不平衡心理,造成部分干部不
愿意承担重要的职责和责任,甚至希望调离执法岗位。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财税干部的执法培训,提高干部执法水平。继续学习和贯彻好《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确保执法人员准确掌握《条例》。继续组织其他财税法律法规的学习,真正使每一位财税执法人员都能做到熟练掌握财税业务本领。
二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抓好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积极开展调研,完善各项行政执法工作制度,重点是建立健全保障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同评优评先、干部任免、奖惩等制度相结合,保障各项目标的贯彻落实。
三是搞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一要利用现有的考核成果,如审计部门的审计、执法检查、各种专项检查等发现问题,通过严格追错来推动执法的落实;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
指标体系,初步缓解执法责任制考核管理缺位的突出矛盾。三要继续加强外部评议,定期征求人大、机关单位、乡镇和纳税人对财税部门执法情况的意见,经常组织纳税人和服务对象对财税部门行政执法开展评议,置行政执法于社会监督之下。
二00五年防汛防滑预案
今年汛期即将来临,据气象、水利部门的预测预报,今年我县雨水仍然偏多,局部发生暴雨的可能性仍然较大,防汛防滑的形式很严峻。县政府、市工商局要求各级各部门切实抓好防汛防滑预警设施的建设、防汛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的组建,加强防汛值班和险情监测,积极组织防汛抢险,确保安全渡汛,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为做好全县工商系统防汛防滑工作,特制定以下防汛防滑预案。
一、防汛防滑工作的主要任务
1、县局机关及工商所办公楼防汛防滑以及各类票、帐和贵重物品的转移。
2、家属楼、院和其他职工住宅区防汛防滑以及抢险转移。
3、配合好各级防汛部门安排的街道社区或村组的防汛防滑抢险工作。
4、配合当地政府和市场业主搞好各类交易市场的防汛防滑抢险工作。
5、完成好各县委、县政府和防汛指挥部及当地党委、政府安排的临时性抢险救灾工作。经常性地深入到包乡联村单位进行了解汛情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汛情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二、防汛工作的主要措施
1、成立县局防汛防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县局防汛防滑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设在局机关办公室,***兼任防汛防滑办公室主任,各工商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一领导、协调县局机关及各所的防汛防滑抢险工作,指导各工商所防汛防滑抢险工作。
2、建立防汛值班制度及防汛防滑突击队。
汛期实行领导带班和股室值班制度,值班要求全天候24小时值班。值班责任:对汛情、险情监测报告,指导、收集全系统防汛防滑工作和险情报告,协助领导小组和防汛办公室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成立抢险突击队,抢险突击队由***、***、***、***、***五人组成,***任队长,遇有特殊险情突击队随时服从县防汛指挥部调遣。
3、县局机关办公楼防汛工作由***、***牵头;南门外家属楼由***、***牵头;富强街家属楼由***、***牵头。居住在机关家属区以外的干部职工防汛工作,要服从当地组织的统一安排,出现特殊困难,由局办公室统一协调解决。各工商所对防汛防滑重点部位要落实全天24小时监控制度,落实防汛抢险责任制。防汛车辆由县局政工股统一调配。
三、具体要求
1、全系统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以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决不可掉以轻心,认真搞好防汛防滑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2、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服从县防汛指挥部和县局防汛领导小组的指挥,在发布抗洪抢险命令后,都要积极主动投入抗洪抢险;发布撤离命令后,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对不听指挥擅自行动者,将进行严肃处理。
3、值班人员要认真负责坚守工作岗位,建立工作日志和交接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严禁值班不到位,工作脱岗,值班断档。
4、强化安全意识。汛期道路容易出现复杂情况,全县工商系统干部职工在行政执法和工作生活中,要坚持安全第一。各所要加强车辆管理和驾车安全教育,保证安全出行、安全工作、安全返回,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5、各所要加强工作报告制度,出现险情及时报告,以便采取紧急措施,绝不允许隐瞒不报、迟报、漏报,对贻误战机,造成损失,出现重大责任事故,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OO五年防汛防滑值班表
值班时间
值班股室
带班领导
手机号码
2005年6月1日至6月20日
办公室
***
139********
2005年6月21日至7月10日
政工股
***
133********
2005年7月11日至7月31日
市场股
网络中心
***
137********
2005年8月1日至8月20日
注册分局
***
139********
2005年8月21日至9月10日
经检大队
***
&nbs
p;133********
2005年9月11日至9月30日
12315举报中心
法制股
***
1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德宏州工商局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并与开展禁毒防艾工作相结合,把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带动村民致富为已任,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团结稳定,把民主管理作为其政治保障,着力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改善村容村貌,着力于提高派出指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办事能力,2007年以来,我局驻大湾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镇两级新农办的指导、帮助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大湾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上级充分肯定,群众普遍赞誉。现将近五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完善,任务明确。
大湾村民委员会,位于芒市市区北部,平均海拔860米,是个以傣族为主要聚居的行政村,村委会距城区4公里。大湾村委会辖区共有11个村民小组,17个生产队,村党总支设书记1名、委员5名,下设3个党支部,有正式党员72名。截至2010年底,全村总户数1220户,总人口5825人,劳动力4072人。耕地面积7822亩,人均1.3亩;粮食总产量3620吨、人均:621.5 公斤;经济总收入:2994万元、人均5139.9元。主产业为种植业,经济作物主要以水稻、甘蔗、蔬菜为主,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4824亩,蔬菜播种面积490亩,总产值16.4万元。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445人,参合率9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德宏州工商局党组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2008年即成立了指导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了以党组书记局长黄春伟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德宏为联系分管领导。确定了州工商局副调研员朱成跃为禁毒防艾工作队队长的同时,负责派出指导员的监督领导,明确选派出的指导员同时也是禁毒防艾工作队员,与单位工作脱钩,信守《德宏州新农村建设派出指导员单位承诺书》。做到了早安排、早落实,及时抽调人员和拨付金费,确保了工作正常开展。
州工商局黄春伟局长和分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后两任副局长每年都多次到驻地检查相关工作并看望指导员,过 问指导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实地查看工程建设等情况。强调让指导员安心工作,严格要求,确实当好“六大员”履行好职责。并与村委会班子一起共谋发展,共商治村办法,得到大湾村干群的一致好评。
为使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领导小组要求首先要认真理清思路,进行科学谋划。一是在领会精神上下功夫。精心组织村、组干部学xxx省、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二是在工作部署上下功夫。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落了责任要求;三是在深入调研上下功夫,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每一个具体指标,逐一进行落实。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在大湾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们着力把握四个原则:一是加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各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主要依靠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不误导,领办不包办,真正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二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我们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民主商议、3 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大湾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明确工作思路,提出建设任务,搞好建设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建设措施,健全建设机制,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各村社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等实际情况,坚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不盲目攀比,始终从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出发,结合村社实际,积极探索不同方式、不同特色的建设路子,使新农村建设更切合村社实际,更贴近农民的需要。四是坚持自建为主,帮建为辅的原则。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自建为主的方针,要求村社紧紧依靠上级、而不是依赖上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鼓励农民自己出钱出物、投工投劳,并通过州、市、镇三级包扶帮建,重点解决农民自身无法解决的实际困难,在农村真正形成政府组织实施、农民自主建设、帮建单位积极扶持的良好局面。
三、基础先行、务求实效,突出抓好“五基”建设
在大湾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从从农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突出抓了“五基”建设。即:农村基础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基本素质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改善,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把农村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切实做好做细每项工作。
1、基础产业稳步发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根据新农村建设倡导实行“一村一品”政策,大湾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本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是传统种植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多年来,大湾人的经济收入一大部分依赖于蔬菜种植,新农村建设开始后,我们注重积极引导农民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蔬菜种植,多次聘请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讲座,到2010年,全村蔬菜播种面积已达490亩,总产值16.4万元,较2005年增长了近10%。蔬菜种植已成为大湾村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大力打造以“农家乐”为形式为主的特色饮食村。目前,仅大湾村民小组就有“农家乐”特色饮食服务业8家,经济效益日益显现。三是积极筹划如何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发展高效、优质、高产的生态经济作物及技术,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经济组织,积极探索有利于本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2、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2008年以来,我们积极帮助各村寨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申报工作,并通过政府、社会各办多方支持及本村群众集资,共投资555万元完成了大湾、街坡、磨石沟、丙茂、下芒排、锅盖石六个村民小组的新农村路面硬化工程。现在 5 还有上芒晏和下芒晏两个村民小组的村内道路在在施工中,另三个村民小组也在筹建阶段。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每个村民小组都已修建了蓄水池,铺设了自来水管道,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生活生活。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和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参与大湾的新农村建设,08年以来,共筹措各种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资金60余万元,石料2000多立方米,水泥120多吨。
现在,大湾全村已基本普及了彩电、摩托车、电饭煲、固定电话、手机等。全村现在大中型工程机械16台,货车15辆,中小型农业拖拉机667台,全村农耕地机械化程度达33%以上。村民建设沼气池159户;安装太阳能49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1%。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真正得到了实惠,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
3、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为推动和引导大湾的群众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们着重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群众开展宣传、讲课、培训等各类活动,在全村形成文明创建的氛围,我们在大湾村多策并举,通过采用远程教育网观看 6 科教片、请镇里的技术员办知识讲座等组织农民参加培训,使青壮年劳动力普遍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或务工技能;二是组织安排劳动力就业,鼓励外出务工,减少农村剩余劳力。全村在外务工人员已有近150人,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深圳、昆明等各大城市,人均收入可达2500元;三是加大村规民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用制度规范人;四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利于政府及社会各界资金支持,建设了集图书阅览、娱乐休闲的文化活动室,并开展各类文艺表演和娱乐活动。文化活动室的建成,在一定程序上满足了农民需要科学致富知识的需求,也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以上措施,几年来,大湾村社会治安形势平稳,无上访,无群体性事件发生,乡风文明得到较大改善。
4、在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了改善。
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体现的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成果,为此,我们开展了“五清”(清垃圾,清粪堆,清路障,清柴垛,清院落)、“五改”(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改圈)、“五建”(建集中供水网,建村路绿化带,建沼气池,建综合活动室,建村民娱乐场所)工程,搞好人畜饮水、公路建设、沼气能源综合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规划的落实。整个村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基本上做到了主路两侧无垃圾、无粪堆、无路障、无柴草垛,院内干净整洁,村民文明程度也有了明显提高。至2010年全村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电话普及率达到70%以上,手机普及率达到60%左右。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辍学率控制在5‰以内,100%的实现了“两免一补”政策。卫生医疗方面,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工作已全面展开,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445人,参合率93%。
5、农村基层民主完善
为提高群众的参政议政、民主管理的能力,按照村务公开规范化的要求,全村不断规范和完善公开内容,实现“全方位”公开。在坚持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重点的前提下,把公开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将群众普遍关心且涉及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村干部报酬、各项政策性补助等事项进行公开。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规范开展“一事一议”,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开成了良好的民主氛围。
四、认真履职,充分发挥指导员作用
为扎实推进大湾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德宏州工商局积极抽调工作能力强、有经验的人担任新农村指导员。要求指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带政策解“惑”、带项目解“困”、带技术解“难”、带法律解“结”、带真情解“忧”。五年来,我局共下派了驻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三位,每一位指导员都认真遵守 各项规章制度,牢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六大任务”和?“六大员”职责,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支部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扬不怕吃苦、不怕劳累的精神,积极努力工作,使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一是积极参与中心工作。进驻各村后,指导员都积极参与驻村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积极配合乡村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禁毒防艾、扶贫开发、纠纷调处、社会治安、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二是千方百计办实事。树立“一年工作队,十年农村情”的信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唿声,尽心尽力为驻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三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进村寨入院落,走山头赴地块,深入宣传贯彻各项涉农法规、支农惠农护农政策,做到指导员到哪里宣传讲解政策到哪里。四是出谋划策建新村。吃透村情民情,立足驻村特点,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研究新农村建设思路,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是思想认识到位,创造工作条件。各级抽派新农村指导员单位对省委关于抽派新农村指导员的部署认识到位,以抗旱救灾和村“两委”换届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学习,转变作风,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在抗旱救灾保民生、特色农产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
(一)对指导员驻地的帮助不够。虽然为大湾村做了一些事情,投入了一些经费,但帮助的力度还很有限;
(二)单位无项目和资金,帮扶经费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十七大精神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三农”政策,切实开展创先争优“三联三创”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州市新农办的领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加大支持力度,从资金和项目上对新农村建设挂钩帮扶村提供帮助。
【工商局二○○五年法制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2024工商局年法制工作总结06-16
工商局年度工作07-28
工商局商标工作总结05-28
工商局统战工作总结10-24
工商局统计工作总结01-12
市工商局工作总结01-28
工商局工作汇报材料01-25
工商局检查支队工作总结10-07
县工商局年终工作总结11-21
工商局创建“五优”机关总结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