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友情的诗歌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于友情的诗歌(精选6篇)

于友情的诗歌 篇1

是心与心的交替,

是花与叶的组合,

是家以外

最最温馨的的拍拖,

开心时向你倾述,

孤独时把你放在我的心窝,

想你了就捎去真诚的问候,

或写一首简单的小诗,

暂且寄放我的依托。

那牵手时的喜悦,

那欢笑后的.洒脱,

你的任何一个表情,

足以挑动我的眉波,

或悲,或哀,或喜,或乐。

你点缀了我的心灵,

你丰富了我的生活,

我心中那首不老的情歌,

随时为你转播

或许我的嗓子沙哑,

或许你更喜欢听百灵唱歌。

也许我的韵味欠缺,

也许我的音律只是粗糙的磨合,

但我可以自豪地说

我的友情像一枚无须雕饰的花朵,

也许不美,也许少了特意的色泽,

但它保持了最原始的风格。

鲜花开在原野

你静静地呆在我的胸中,

倘若哪一天哪一时,

我的脸蛋粉红粉红灿烂了,

就是你开放的时刻,

我珍惜你

如同江河珍惜涓涓细流,

你是清新的空气,

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

你开放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友情

有多少人向你挥手,

有多少人为你颂歌,

古往今来

于友情的诗歌 篇2

两个同样孤独的少年初识于下唐国为示好金帐国而设立的两国少年武士大赛,姬野以一挑七、力压群雄,最后强忍着腰部汩汩流血的重创战胜了金帐国的所有对手。下唐国主却以姬野有失国仪为由拂袖而去,一瞬间所有的人都跟随着离开,只留下获胜的少年像一个傻子般被丢在擂台上。这时,唯有作为金帐国世子的阿苏勒远远地向他鼓掌,虽然在一阵仓促离开的脚步声中显得那么微弱,但他已经在很用力地鼓掌了。阿苏勒不明白这个勇武的少年英雄为什么会被遗弃在擂台上,他想把自己所珍视的佩刀“青鲨”作为获胜礼物送给姬野,却因为这是表哥赠送的礼物而迟疑了一下,犹豫间他也被拉出了演武场。这是乱世君王们的第一次相遇, 那时他们都在重重权力的压制下。未来的羽烈王和昭武公虽隔相对望、不曾互相说一句话,但阿苏勒的善意与源自内心的尊重却推开了姬野心中尘封已久的大门,少年们的友情开始萌芽。

之后,姬野跟随息衍将军入宫习武,二者交集日密,渐渐成了朋友。再之后精灵古怪的羽族小公主羽然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三人成了很好的伙伴,闲来时常一起钓鱼偷枣喝小酒。后来,姬野受死对头幽隐引诱误入险恶的东宫祖陵,阿苏勒与羽然不放心跟随前往,却见二人在地宫里决一死战。姬野险胜幽隐,正待撤离之际却不料预先设置了机关的地宫即将塌毁。恰在此时,幽隐拼劲最后的力气举剑劈向阿苏勒,本已跑到甬道门口的姬野想也不想就折了回来,用手中的残枪堪堪格挡住幽隐,救回了阿苏勒。事后,阿苏勒向姬野道谢时问 :“那时为什么要救我呢?你当时已经到门口了……我以为你不会再回来了……”姬野看着他朋友的眼睛,明白了阿苏勒说这话的认真,于是他有些手足无措地抓了抓脑袋,回答道 :“没什么了,你说的啊,我们是朋友, 我的朋友很少的……”——或许这就是少年们的友情,没有那么多的尔虞我诈,也不涉及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在那样危急的时刻,姬野冒着生命危险回来救他,不是因为阿苏勒蛮族世子的尊贵身份,仅仅因为他是姬野的朋友。阿苏勒深受感动,起身郑重地向盘鞑天神起誓,立誓二人永远是朋友, 并把从未离身的“青鲨”佩刀赠与了姬野。

几年之后,长大了的三人依旧要好,只是姬野和阿苏勒都对羽然产生了那么些说不清的情愫。阿苏勒的父亲突然去世,作为朋友的羽然给了阿苏勒一个安慰的拥抱,却让恰巧途经看到这一幕的姬野产生误解,掉头就走。之后羽然虽有所解释,却并未完全消除姬野心中对阿苏勒的隔阂。恰逢此际,阿苏勒被下唐国主打入死牢,不日问斩 ;羽然也因担负自己族类的使命而匆匆离去。看着羽然离开前仓促留下的书信,想着自己或许即将失去此生最重要的两个朋友,姬野忽然觉得胸口好似遭遇重锤,被狠狠挖空了一块。那晚,姬野一夜未眠。天亮时,他下定了决心——当屠刀即将划过吕归尘的头顶,他的朋友背着十二柄长刀,骑着一匹快马冲进了法场。阿苏勒抬头看着那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就像八年之前, 第一次在演武场,两个人隔着重重的人墙目光相对,眼神里还带着一点陌生一点犹疑。而姬野勒住马,很平静地说了句 : 阿苏勒,我来救你了。

他就这样说了,说得很自然,就像是从前无数次他骑着马平静地说 :“阿苏勒,我们喝酒去。”

那一刻,我相信阿苏勒心中一定如我这般充斥着难言的震惊与感动,所有的言语都不足以表达那一瞬间的复杂心情。姬野背弃了自己的国家、反抗整个国家的法律权威, 冒着身败名裂甚至当场命丧刑场的危险,再一次去救阿苏勒——只是因为他们是朋友。姬野的内心一生都布满恐惧, 但在那个时候,我相信他是一点也无的。因为,没有什么会比少年之间的情谊与热血来得更勇敢坚定。并且,我相信那一刻姬野的奋不顾身不仅仅是为了救出他的朋友,更是为了坚守心中的仁义之道。

作者江南曾在另一本随笔录里写过一段话,大意是世界那么残酷,我们常常会被压得无法喘息,每个人都不是轻身上阵,而是背负了如山的重量在跋涉。哪怕每跌跌撞撞地前进一步,类似于金钱和权势这样的俗物也随时会把人压垮。因为位微言轻,没有人会在意我们含混着痛苦的咆哮 ;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即使是为了心中的正义,也有可能无人理会。

但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姬野是真的握紧长枪冲了上去。他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他只想保护好对自己来说重要的那几个人,维护自己心中的正义。为此,他不惜单枪匹马地跟这个向他说“不”的世界对抗。他始终都相信着那些对的东西,他退到底线就不后退了,你再逼,他就跟你玩命。 那种被逼到尽头不顾一切的勇敢,在我看来那么美好,简直就是希望之光。

当姬野挺身而出的那一刻,我愿化身为虎牙,只为守护少年们心中的信念永不凋谢。或许我们都终将长大,终将学会独自去面对并承受世间的种种责难,但即便如此,我仍愿嘹亮地唱响友情和理想的高歌。即使今后我们将去往不同的方向,但分离前相知相伴的美好时光,会成为日后彼此心中无可替代的珍贵过往。

于吟咏对话间走进诗歌 篇3

但由于诗歌往往表现为诗人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它极具个人色彩,再加上遣词造句上与我们日常的语言习惯相差甚远,诗歌学习就成了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常常感觉似懂非懂,甚至不知作者所云为何。

我们为什么要学诗歌,在诗歌里学什么?我想这是诗歌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和一般的语文教材一样我们可以在诗歌中学词语,学章法,学表达技巧,学主题思想,但这绝不是诗歌教学的主调。诗歌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样式,基本由音韵、意象和意境作为三个支架建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引导学生去体会。教师不妨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上加以引导、推进,让他们在对诗歌的吟咏间,在对诗歌内容的描摹对话间顺其自然的进入诗歌。

一、诵读领会情感

诗歌语言的音韵是由语句的声韵、节奏等符合乐律的安排形成的。声音配合得当,铿锵悦耳,能给人以美感,这也成就了诗歌永恒的魅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的音韵也有了发展变化。这样一来在课堂上讲解诗歌的音韵就变得不太适宜,它离学生现今的生活太过遥远;再者诗歌虽然有韵谱,但在实际运用中又是灵活多变的,有时更关注诗人有创意的灵性表达。譬如李白,他不太讲究格律,却成了中华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虽说在初中阶段讲解音韵不适宜,但我们能通过朗诵感受它。

诗歌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由于字数的限制,它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朗读诗歌,读者感受到的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这就让那一首首诗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从而也让诗歌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读苏轼的《浣溪沙》,感受失意人生中的热情与希望;读弗罗斯特的《为选择的路》,感受十字路口选择的慎重;读曹操的《龟虽寿》,感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文体,诗歌是古人表情达意的主要形式,不仅仅是书面文字,更是音乐,可以浅吟低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诗歌还是一门吟诵的艺术。

朗读诗歌,学生最初的感受还较为粗浅,甚至感受到的也并不一定能通过声音表现出来,需要反复的朗读练习,尤其是众人参与的朗读评价练习。多一人参与,就多了一分热情,它好比是一个加油站,一点点激发学生的热情,提升课堂的温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体会了诗歌的音乐美,更使自己在放声中融入诗歌,走进诗人的心灵,真正的体悟诗歌本身,并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朗读中体现“自我”,将规范的朗诵上升到个性化吟诵。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先生的这句话放在诗歌教学中是最适合不过了。

二、描摹走近诗人

“讲解是死的,如同是进行解剖;朗诵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这一句话道出了读诗的真谛:感受诗歌必须从朗诵开始。但这也仅仅是一个开端,毕竟朗诵给人的感受是直接而又模糊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为清晰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脱离学情肢解式的琐碎的讲解或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针对诗歌意象进行直观而又富有个性化的画面描摹。

诗歌美在意境,而美的意境要靠诗歌的语言来创设,因此,诗歌的语言必须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要求用极少数的文字去表现极丰富的内容,用最恰当的诗句反映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就必须引导他们根据诗句所蕴涵的意象展开想象,体会诗中的丰富内容,从而唤起心中的意象,以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如在教苏轼的《浣溪沙》的时候,我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抓住景物的特征,调动自己的感官和生活中的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诗中的美景。希望通过这个环节,更清晰地还原苏轼创作本词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再如,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要求学生紧扣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描绘诗人亲历的那个场景,尤其要突出这九种景物名称之前所冠的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这些本来互不相干而又个性鲜明的意象,一经同学们的组合,就营造出了深秋暮色的苍凉氛围。

把描摹画面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突破口,不仅可以加强诗歌内容的直观性,还可以让我们更贴近诗人。而诗歌画面的描摹,也显示了学生合理而入情的想象力。

三、矛盾促成对话

学生结合书下注解理解诗歌的词句并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凭借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感悟实现与诗人的对话难度就大了。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对诗歌大意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探寻从读者主体、作者主体、文本主体的角度转换的诗歌教学,在作者与读者思维的断层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在执教《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过程中,我试着从学生角度出发,遵循从一望而知的显性内容,即下阕词人喷涌而出的奋发情怀,到隐性的“意脉”——词人上阕表面充满生机却又暗含悲凉的意象,并引导学生调动原有的诗歌积累去关注这组矛盾:充满生机的暮春三月和在传统意象中传递着无限的愁思的暮、雨、子规的矛盾。在矛盾的关注中,我们清楚了苏轼的当时境遇,更体会到了古代词人面对愁情的那份隐忍。为了加深这份理解,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引入了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以词解词,再次引领学生去品味那份隐忍,无需再多的讲解,学生透过这首词已读懂了当时的苏轼。学生与苏轼的沟通桥梁已经搭建完成,让学生与苏轼对话,补白苏轼在失意与昂扬奋发间的思绪这一教育环节也就水到渠成了。

新课改之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诗歌教学应该如同阅读教学一样让学生先读,减少缺少思维深度的浅阅读,让学生懂得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能力是最有价值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抓住每一个矛盾,每一个思维的节点,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相互间对话,进而走进诗歌,走进诗人。

四、创作内化意象

诗歌是诗人丰富情感的产物,这种情感往往物化在切实可感感性形象之中,这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一些古诗词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如“日暮”、“雨”、“子规”等等,本身就是一个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的物象,诗人在创作中又赋予它们特定的含义与特定的情味。

诗歌学习让学生了解诗词中具体物象的特点,进而对意象进行情感体验,就成了把握这首诗词的情感意蕴、进行审美感受的关键所在。只有对诗中的意象有了深刻的体验,学生才能更深入地把握诗人深切的情感,进而感染自身。

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正确把握诗词意象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再创作,实现诗歌意象的内化。可以说,中国古诗词中的一些意象早已在再创作中内化为一代又一代文人,甚至读者内心固有的情感基奠,带有其独特的情感感染的魅力。

诗歌的教学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感知、感受和领悟诗歌蕴含的情感与诗意,叩击学生的心扉,诱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就会使其喜欢诵读诗歌,进入诗歌甚至爱上诗歌。

于赞美真挚友情的诗句 篇4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赞美友情的诗歌 篇5

傲霜梅花八九枝

我从事中学教育40余年

教过的学生数千之多

有的已成为国家栋梁

为祖国和人民做了或正在做着重要贡献

有几位学生几十年来

始终和我保持着友好的师生关系

他(她)们有的也退休了

为了我晚年生活不孤寂﹑有乐趣

给我买来手机﹑移动五代﹑随身听

我感到当一名灵魂工程师既光荣又幸福

桃李满天下,学子遍九州

从北京到上海

从东海之滨到布达拉宫

四面八方学生们的影像

常常促我打开电脑荧屏

我被他(她)们的创业精神激动着﹑赞成着

打开学生赠的移动五代

观看高新区新建的号称:江北第一中

看到学生做操﹑跳舞的身影

听到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还偶尔听到有的老师在给学生讲中国梦

令我精神振奋,万分高兴

打开学生赠的手机

看到他(她)们的问候﹑劝慰﹑和祝福

使我摆脱了寂寞和孤闷

看到他(她)们精勤创业的豪言壮语

使我热血沸腾

我鼓起了坚定信念去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

打开学生们赠的随身听

听到母亲﹑父亲那优美而动听的歌曲

使我心旷神怡

化作一只蝴蝶

飞呀飞呀

飞进那美丽的人间仙境

我的那些青年学生

是东方刚升起的太阳

是祖国的未来希望

是中国梦的建设者

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去奋斗打拼

承前启后,开创未来

他(她)们细心﹑善良有奉献之心

他(她)们能化解开老年人的心结

他(们)像亲生子女一样理解老人的心情

什么是幸福?还有啥能比上这无尚的幸福

夕阳无限好,我坚信我的`晚年生活幸福无穷

于友情的诗歌 篇6

查理士波德莱尔是法国伟大诗人, 他在世界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重征派诗歌之先驱, 现代派之奠基者, 他的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及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在若干年前, 当波德莱尔将他独有的方式表现得美感, 初次带给所有读者, 世人都带着评判的眼光称他为“恶魔诗人”。波德莱尔正处在浪漫主义的洪流之中, 文化界的整体氛围充斥着依然腐朽的文化气息, 他的文学之美是在夹缝中绽出新生的花朵。他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性, 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 他的情感抒发中充满了多情、消极, 同时, 在表述情感的言语中, 他保持了帕纳斯派诗人诗歌的客观性这一秉性。

在那个时代, 大多数文学创作者都流连于浪漫主义文学, 鲜少有跳脱出时代洪流的勇者。而波德莱尔带着自己的“恶之花”, 以丑为美, 以死为美的“一家妄言”, 颠覆了文坛与大众的审美观。将美善与丑恶间的鸿沟, 大笔一挥的抹去。在两个世界中穿梭自如。

二、波德莱尔的“丑恶”世界

雨果对其作品评价到 :“你给艺术的天空带来说不出的阴森可怕的光线, 你创造出新的战栗。”雨果准确地表达了阅读者读波德莱尔的直观感受。诗中出现了大量诸如坟墓、腐尸、白骨、蛇、恶魔、幽灵、死亡、粪坑等丑恶的意象, 并对变态的人性加以刻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腐尸》一诗这样写道 :“在小路拐弯处, 一具丑恶的腐尸 ?? 两腿翘得很高, 像个淫荡的女子, 冒着热腾腾的毒气 ?? 敞开充满恶臭的肚皮 ?? 花蝇嗡嗡地聚在腐败的肚子上, 黑压压的一大群蛆虫, 从肚子里钻出来, 沿着臭皮囊, 像粘稠的脓一样流动。这些像潮水般汹涌起伏的蛆子, 哗啦哗啦地乱撞乱爬, 好像这个被微风吹得膨胀的身体, 还在度着繁殖的生涯。”波德莱尔将这些极为丑恶的对象放入诗句可谓前无古人, 所以《恶之花》可以说是文学史上首次以丑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来挑战古典的审美准则。

“透过粉饰, 我会掘出一个地狱。”波德莱尔在诗歌中曾经用诗歌表达过自己对这个世界丑恶的愤怒之情, 他在《致读者》这首诗中所说“倘若凶杀、放火、投毒、强奸, 还没有用它们可笑的素描, 点缀我们可怜的命运这平庸的画稿, 唉, 那只是我们的灵魂不够大胆。”能直面自己的内心, 将丑恶的那一面写进作品, 将内心的恶, 昭然于人面前, 让读者, 让他人看到灵魂的真实, 同时将社会深层的恶透过“粉饰”将社会的地狱展示给人看。《恶之花》让恶的本性暴露在阳光下, 说出自己在为恶, 与那些口口声声粉饰自己文学创作, 内心却一片黑暗的人比起来, 更是一种勇气, 一种率真。这种率真不仅有着解剖自己的快感, 更有着解剖整个世界的凌厉的手术刀般的锋利, 《恶之花》将整个社会的丑恶现实一一呈现, 同时也在血淋淋地解剖自己, 将自己的灵魂袒露在作品中, 波德莱尔不幸的一生也和他的作品《恶之花》相得益彰。《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世界, 这个世界也是波德莱尔的坦诚。

三、波德莱尔的“美善”世界

在波德莱尔看来何为美呢?波德莱尔的审美思主要体现在他的诗学观上, 他认为诗是自由自在的, 诗歌的创作并不必要一定服务于真善美的传达。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 :“我一贯认为文学和艺术追求一种与道德无涉的目的, 构思和风格的美于我足矣。”他还说道 :“但是, 还有另一种奇谈怪论, 由于思想的虚伪、粗俗和低级, 这种奇谈怪论更可怕, 更有机会持续得久远, 这是一种生命力更为顽强的错误, 我说的是有关教诲的邪说, 它的必不可少的后果就是一系列关于激情、关于真实和关于道德的奇谈怪论。许多人认为诗的目的是某种教诲, 它或是应该增强道德心, 或是应该改良风俗, 或是应该证明某种有用的东西。”

他认为“真是科学的基础和目的, 它主要是要求纯粹的智力……善是道德追求的基础和目的。美是趣味的唯一的野心和专一的目的。”波德莱尔的诗没有功利性, 他竭力反对诗变成为社会政治、道德等功利目的服务的工具, 他认为艺术工具论会导致诗的毁灭, 因为一种目标要求的功能越多, 它就越不高贵, 越不纯粹。在他看来, “美总是古怪的。”“不规则, 就是说出乎意料、令人惊讶、令人奇怪, 是美的特点和基本部分。”“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 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 ;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 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 或是其中一种, 或是兼容并蓄。”如此, 波德莱尔大大地拓宽了对于美的定义, 从此在他的创作中, 想象力和创造力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美善早已超乎了人们所认识的常理。

波德莱尔认为艺术家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 为读者创造一个其从未想象到和感受过的审美体验, 因为“美总是令人惊奇的”。只有勇于打破读者所熟识的美善的常识, 才能使读者沉浸在一种全新的新奇而引人入胜的新体验中。

四、穿梭于矛盾的两个世界间:恶中之美

“丑”和“恶”就是波德莱尔的文学世界里, 独树一帜的标杆, 是从前的文学创作中, 从未涉足的领域。《谈美书简》曾提到 :“艺术必根据自然, 但艺术美并不等于自然美, 而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这就说明了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艺术家既然拥有创作的自由, 当然也可以将美丑的界限打破, 自由穿梭于两个世界中, 并且找到其平衡点, 开拓新的审美领域。

于是, 波德莱尔看到了现实中的丑恶, 但他却主张从中发掘美, 也就是指“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 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事物意象本身的世俗的好坏美丑, 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作家如何利用素材, 为其表达的思想与意境服务。而丑与恶, 存在于现实社会中, 存在于人们所处的所有事件中, 也是不可忽视的应当表达的内容。但在波德莱尔的手下, 他用诗意来表达人们心中的丑恶, 却将他融入到诗歌美丽的韵律、辞藻与表现手法中。转而成为了艺术的美。波德莱尔大量描述了丑、恶,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形式, 它实际上赞扬的是他理念中的真美善。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的向往。

波德莱尔通过自己的笔触, 重新审视了常人们严重的“恶”, 用艺术的方式让我们见到了恶中之美。他对于“恶”的新观察, 新视角, 开发除了新的“美”, 将“美”的定义从原先的狭隘的服务于社会意志中, 完全解脱, 从而扩大了文学艺术的表现范畴。他的“审丑”论既打破了传统美学中“真善美”不可分割的原则, 并且切切实实的通过自己的创作努力, 使这一新趋势为人们所接受。

五、结语

波德莱尔的诗歌兼具了浪漫主义的精髓也留下了帕纳斯派的理性思维, 他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尊崇理性, 这首先是波德莱尔思想最大的特点, 而不是象人们所认为的正相反。波德莱尔并不是反对一切的理性。波德莱尔所厌弃的理性, 是功利性的绑架文学, 绑架艺术的理性。是通过大众化教育带给人的理性, 而不是关于艺术、关于趣味的美学理性。对于美, 人们虽然乐于追求, 但被绑架的文学却传递了不真实的美。

面对这样的不真实的美善, 波德莱尔正是尽量地去除这样的“伪美善”, 直面世俗的“丑恶”, 并赋予他们美感。在“美善”与“丑恶”这并行的, 看似矛盾的两个世界间, 开拓了新的审美艺术。

摘要:在艺术的范畴中, 波德莱尔对于美的定义显然不同于他的同时代艺术家们。他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美。当然美的定义各有不同。在波德莱尔看来, 美善不受制于时代的车轮滚滚。善并不等于美, 而丑恶也并不等于罪恶。在美善与丑恶的两个世界中, 诗人遵循自身的理念穿梭自如。这一种穿越, 不光是穿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 也是将情绪与精神理念从自己的世界传递给诗作的读者们。

关键词:两个世界,美善,丑恶,恶中之美

参考文献

[1]Charles Baudelaire:oeuvres complètes[M], tome l, Gallimard, 1975.

[2]Charles Baudelaire:oeuvres complètes[M], tome2, Gallimard, 1976.

[3]廖星桥.象征主义的宪章——三论波德莱尔和《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J].深圳大学学报, 1998 (4)

[4]波德莱尔著钱春绮译.恶之花巴黎的忧郁[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4

[5]波德莱尔著郭红安译.恶之花[M].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6.1

上一篇:罗平县护林员管理办法下一篇:关于2013届毕业实习及毕业生返校时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