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精选6篇)

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篇1

信息工程系专业:GIS 姓名 贺潘学号 16012072

摘要:民俗被视为历史的传承,忠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是先者智慧的结晶,是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巴中历史悠久,民俗资源聚集。其融入了文化、地理、历史人物等诸多元素,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时代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民俗事象也快速的变异和消失。挖掘、展示巴中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整理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遗产,记录传播巴中民俗文化,提升巴中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巴中民风民俗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婚姻、家庭生活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统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关键词:习俗种类 特点 变化原因 历史与发展

调查过程及内容

名胜、戏剧、民歌、诗文、故事、史话、文物、民俗

(一)调查背景

根据学院工作安排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时代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民俗事象也快速的变异和消失。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巴中本地民俗民风。调查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和亲身感受,了解巴中的传统习俗,展示巴中淳朴民风,继承并将良好的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发扬光大,让它们成为老百姓心中珍贵的活化石,激发对巴中、对国家深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对陈规陋习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各种低俗的东面,在全社会传播正能量。

(三)调查内容

一、巴中概况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东邻达川。下辖巴州区(人口148.5万)、通江县(人口 80万)、南江县(人口70万)、平昌县(人口106万)。

全市森林面积4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4%。系中国著名的“银耳之乡”、“南江黄羊之乡”、“核桃之乡”、“金银花之乡”。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河之间,田连阡陌,风景名胜,星罗棋布。雪山屹立,气势雄伟;灵山耸翠,风光独具;石窟胜迹,名冠巴蜀;桃园仙境,诺水风光,使人流连忘返。巴中幅员122930.3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513米,最低267 米,其中耕地面积258.8万亩。大巴山属秦岭支脉,延绵数百里,山势雄奇,云海茫茫。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悬岩绝壁,峡谷瀑布,幽深秀丽,山花野果,奇珍异兽,无不包罗其中。

远古时期属禹贡梁州之域。秦和西汉时期为巴郡地。东汉时期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年至105年)始置汉昌县。东汉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改属巴西郡,后继属宕梁郡,又先后置归化郡、大谷郡。南北朝时期北魏宣武帝延昌3年(公元514年)首置巴州。1993年7月5日设立巴中地区。巴中地区辖原达川地区的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巴中地区行政公署驻巴中市。

岁月已逝,精神永存。巴文化深植于民族民间文化之中,构成了巴中深厚的人文积淀。那些迷人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仍在代代讲述;那些悠远的民歌仍潆洄在我们耳畔;那些或刚健或柔美的舞蹈仍涌动着生命的激情;那些传统的技艺仍进行着视觉、味觉、触觉等多维度的美学表达;那些民俗节庆仍释放着人性的狂欢„„

美食文化 1.疱猪汤:

杀猪饭通常在寒冬腊月操办,快到过年的时候,按照农村风俗人们会把自家养的猪杀了,然后邀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吃饭,都会摆上几桌,用年猪身上最好的里脊肉、猪肝、五花肉....而菜的主要内容就是猪肉,如:炒猪肝、烧血旺、回锅肉、红烧肉等等。各个村子热闹非凡、香气四溢,也由此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巴中的杀猪饭是独具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男人们围坐一桌喝着小酒,开始火热朝天的侃一年收获;小孩和女人们围坐一桌说说家常。这番和乐融融的景象,就是巴中家乡人一年的盼头。

2.熏腊肉

杀年猪随后会熏腊肉、灌香肠、烧猪蹄等等,为春节做准备。为了防止腐烂、人们会把它挂在通风的地方,直到吃完。新鲜猪肉经过花椒、干辣子、料酒的腌制,再用清香的柏树枝小火温熏。腊肉蒸出来后,醇香扑鼻,肥而不腻,瘦而不僵,入口回味无穷。腊肉制作的目的是为了长久保存肉制品,因为在过去农村不是天天杀猪,再加之没有农贸市场,而在腊月杀猪后,需在一年内保持家中有肉,而传承下来的一种农家传统。传统的储藏方法是将腊肉洗干净,晒干后用稻谷或糠壳掩埋于大柜子中;最好的储藏方法是将腊肉抽真空后包装或用保鲜膜将腊肉包裹置于冰箱冷藏。现在,外出农民工也会出外带上一部分,品尝家的味道。

2.清江芝麻壳

川东北大巴山南麓有一个小镇名叫清江镇,镇上有一种名小吃叫做芝麻饼,它是一种以面、盐(或糖)为原材料,用炉火烘烤而成的面食品,外面裹有芝麻,因此而得名“芝麻饼”。由于它皮薄如壳,所以又称“芝

麻壳”。细细品味,芝麻壳既有香的味道,又有脆的口感。时代更替,岁月流逝,小小的芝麻壳不仅烙下历史的印迹,而且见证了生活的变迁。古时候,由于交通不发达,物流不顺畅,因此就有了挑夫和背二哥这个行当,由于路途遥远,路上便形成了一个个供挑夫、背二哥歇脚的“幺店子”。据说清江镇原只是一个幺店子,镇中心有一棵青杠树,所以,那时清江镇叫“青杠渡”(实际上是一个旱码头),树旁有一户人家,专门烤芝麻壳和烧茶供挑夫、背二哥之用,他们路过此地填饱肚子之后,还要随身携带一些芝麻壳作为“干粮”,以便路上充饥。那年头,挑夫和背二哥虽然口里嚼着香脆的芝麻壳,喉里却咽着生活的艰难和苦涩。

民间文学

1.民间语言

巴中的语言主要是典型的土家族语言,如连二杆、倒拐子、的到八子、扑爬跟头等。

部分地方方言释义:

耙:软,熟

股:逼,强行

践:好动,捣蛋

歪:厉害,凶

尖:聪明,狡猾

咬:痒,诽谤

山:野蛮,粗野

诀:骂,计策

扎:支持,帮助

咚:拌,挥霍

告:试

苕:土里土气

冷子:冰雹

扯闪:闪电

令雨:连阴雨

牯牛风:狂风

麻麻亮:黎明

伯伯:爸爸

老汉:爸爸

依娅:妈妈

大佬馆:大哥

干妹儿:未婚妻

挑老壳:姨姐夫

帽根儿:辫子

倒拐子:胳膊肘

坨子:拳头

列巴:排骨

连二杆:胫骨

理麻:处理

闷龙:愚笨

诀架:对骂

日白扯谎:哄骗

榻榻:地方

欺头:占便宜

嘎嘎:肉食

吃抹合:白吃

山喳子:喜鹊

野娃:野兽

三儿:猴子

乌老二:乌梢蛇

癞茄包:蟾蜍

茄麻子:青蛙

黄婆娘:蟑螂

麻龙:蜻蜓

灶鸡子:蟋蟀

硬是:就是

相因:便宜

把连:全部

背时:倒霉

弯酸:刁难

焦湿:湿透了

莫使处:没能力

扯拐:出故障

超劳你:麻烦你

逗毛惹臊:惹是生非

巴南不得:但愿如此

滴到把子:急急忙忙

三麻两逛:干脆利落

皮耷嘴歪:精疲力尽

帽儿跟头:急忙,快

(选自《巴中与巴文化》“巴中常用方言集译”)

2.诗词(部分)

巴中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名人墨客来这里观光游览,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作。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唐•王勃

(一)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夜月,谁见泣离群。

(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题南龛光福寺楠木诗

唐•严武

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

临溪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

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

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

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雾敛使人愁。

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

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

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

送令狐岫宰恩阳

唐•韦应物

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

居家犹苦寒,子有千里行。

行行安得辞,荷此蒲璧荣。

贤豪争追攀,饮饯出西京。

樽酒岂不欢,暮春自有程。

离人起视日,仆御促前征。

逶迟岁已穷,当造巴子城。

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

从来知善政,离别慰友生。

巴中逢故人

唐•项斯

劳思空积岁,偶会更无由。

以分难相舍,将行且暂留。

路歧何处极?江狭半猿愁。

到此分南北,离怀岂易收?

巴南舟中夜市

唐•岑参

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渡喧。

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孤舟万里夜,秋月不堪论。

巴江

五代•王周

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

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

题严将军祠

宋•韩驹

先生大节重如山,云让孤高雪让寒。

一曲巴江城下水,年年留照旧衣冠。

九日约同官游南龛至云间阁

宋•张垓

清江一曲抱村流,古柏千茎绕径幽。

天畔峰峦俱秀峙,壁间珠玉烂迎眸。

遥看细菊重岩下,共作携壶九日游。

回首家山白云外,遽兴归思漫悠悠。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江柳

唐•李商隐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泛舟入后溪(二首)

唐•羊士谔

其一

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

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鱼潭。

其二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过奇章僧刹

宋•陆游

转尽穷山入翠微,松阴拂拂冷侵衣。

长天秋水自一色,断岫孤云空四飞。

客路何年闲马足,蟠溪平昔负渔矶。

僧窗不得吟清昼,又拥篮舆到夕晖。

游王望山 宋•杨虞仲

白云环其巅,流水绕其趾。古木与云齐,偃蹇龙蛇似。飞仙渺何许?风驭叹莫企。手种空流传,岁月尚谁记。化鹤空归来,其树还可指。仙凡隔咫尺,世人谬千里。丹灶空伏火,河车争挽水。学仙仙益远,槁死空山里。我欲问其诀,岂惮航一苇? 便当捐冠簪,超然谢尘滓。仙人拍手笑,物外倘来尔。个中自昭昭,一点非非是。随缘了世缘,他年竟语子。

3.传说故事

巴中流传的民间文学众多,典型代表有民间传说《吴幺姑》、《鲁班》、《赵巧》、《章怀太子》、《斩巴蛇》、《赵琼瑶四下河南》等;民间故事《长工和地主的故事》、《非人的故事》;民间叙事诗《十里坪》、《月儿落西下》等。

《十里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长篇叙事诗,产生并流传于川东北地区。《十里坪》讲述了马公子与小姐一见钟情、夜半相会、两情相悦、小姐自缢的凄婉的爱情故事,叙事详略得当,语言清新明朗,比喻巧妙绝伦,想象力十分丰富,意境悠远,表现手法匠心独具,音乐婉转优美,一唱三叹,情景交融。

我是天上佛一尊,坐在堂前有神灵。我是天上娥眉月,照得万国九州城。我是月中梭罗树,树大也有万年根。我是河里鲤鱼精,见过多少打鱼人。我是河里九尺浪,大小船儿哪敢行。我是山中饿老虎,吃过多少打虎人。我是天上桂花树,量你不是采花人。

你是天上佛一尊,我是龙宫拜佛人。拜得天来天也贵,拜得地来地显灵。你是天上娥眉月,我是太空陪月星。你要走来我要跟,你照九州我照城。你是月中梭罗树。我是地间鲁班神。踏一脚来吼一声,哪怕树高万条根。你是河里鲤鱼精,我是太公钓鱼人。你是河里九尺浪,我是天河闯浪人。你是山中饿老虎,我是梅山打虎人。一枪打在虎心内,虎不心软虎自倾。你是天上桂花树,我是蜜蜂花间行。一翅飞到花枝上,扑到花蕊花献粉。

(民间文学《十里坪》选段)

《月儿落西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长篇叙事诗,产生并流传于川东北地区。《月儿落西下》讲述了一个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悲惨爱情故事。该叙事诗长达千余行,由序、进五香酒、十绣、十写、十劝、十送、十许、十二月等八章组成,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其文学价值可与《孔雀东南飞》媲美。

一绣一天星,天子管万民,又绣文武管百姓,坐在北京城。

二绣月儿落,月落照黄河,又绣神仙连台会,洞房绣一个。

三绣包文正,坐官坐得清,日管阳来夜管阴,算得有名人。

四绣四朵莲,绣在半岩间,又绣观音和神仙,算得真神仙。

五绣得季文,外国去和番,张公庙内活神仙,何时才团圆。

六绣杨六郎,交战与孟良,又绣五人把仗打,坐在白虎岩。

七绣七仙姑,平那槐英树,又绣董永结成夫,付家把活做。

八绣八神仙,档子上终南,丢下林英送少年,少年守孤单。

九绣樊梨花,她的武艺大,又绣丁山把仗打,分赴到天涯。

十绣我二人,二人要专情,要像天上二众星,日月照乾坤。

(民间文学《月儿落西下》选段)

巴中民间艺术

巴中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类别众多。绘画有年画、版画、壁画、风俗画、宗教画等;雕塑有石雕、木雕、骨雕、竹雕、皮雕等;工艺有刺绣、织染、纸扎、糖塑、编织等;音乐有山歌、号子、小调和管乐、弦乐、打击乐等;舞蹈有节令舞、礼仪舞、宗教信仰舞等;曲艺有说书、说唱、清音、扬琴等;戏剧有川剧、傩戏、灯戏等;杂技有古彩戏法如上刀山、下火海、滚油锅等。

1.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产生并流传于川东北,源于“背二哥”长途背运的劳动之中,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歌词多采用赋、比、兴等手法,多为上下句结构和徵调式,其旋律流长,节奏自由,声音高亢,风格粗犷,极具地域特色。

2.翻山铰子

翻山铰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产生并流传于平昌县龙岗乡、西兴镇一带,为汉族民间舞蹈代表,因表演时挥动铰子或甩过头顶、或绕过腰腿形似翻山而得名。该舞蹈起源于傩戏,流传于民间,定型于明清,成熟于民国,分高台铰子、平地铰子、异形铰子等,是研究巴文化的活化石。

3.巴中皮影

巴中皮影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皮影戏是真人在亮子(白布档子)上操纵皮人利用灯光之影,配合真人道白、唱腔表演各类动作进行演戏,内容以神话故事为主。4.巴中爨坛戏

“爨”字在古代为表演小戏,可见“爨坛”一词的实质含意应为表演与宗主神有关的民间地方戏,学名为“傩戏”。“傩”是指“行步有节奏的样子”,端公班子称“禹步”或“罡步”,为此“傩”则是指表演这种民间小戏的步法。古人讲的“傩戏”实为古人逐鬼之行为。表演者佩戴“黄金四目”之面具,执戈扬盾,驱除瘟疫、鬼神时表演的一种祭祀性的仪式戏,古人称之为“傩祭”。有专门的演出剧本、服饰、道具。伴奏乐器为锣鼓、唱腔为民间灯戏曲牌、伴奏的拉弦乐器为竹制的胖筒筒。爨坛这种民间地方戏的表演内容除驱鬼逐疫之外,大量的内容是以世俗生活内容为主的娱人戏。民间端公称爨坛分“正坛”和“耍坛”,二者内容极不相同。“正坛”为娱神戏,做法事为主;“耍坛”为娱人戏,以娱乐为主,就是唱灯,耍傩傩、送财等。巴中民间把爨坛戏称“大铺盖”的席子戏。因为表演场地为一张竹席,而观众通宵观看。巴中民间技艺

巴中民间技艺分劳动工具制作、农牧产品加工、烧造、织染、酿造、造纸等。

1.酿造技艺

酿造技艺主要包括酿酒、醪糟等制作技艺。以江口醇和小角楼传统酿造技艺为代表。江口醇酿造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技艺以优质糯米、高粱为原料,谷壳为辅料,小麦制曲,采用混蒸续糟,泥窖固态发酵,边糖化边酒化的复式发酵工艺,为“中华老字号”。小角楼则形成了浓、酱、清三香合一的风格。2.通江银耳

产生并流传于通江县涪阳镇一带,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每个环节均采用纯手工操作,以青冈树为栽培载体,整个过程包括祭山、砍山、剔桠枝、铡棒、架晒、发菌、排堂、管理、采耳、制耳等过程。

3.民间习俗

巴中民间习俗主要有农业、生产商贸、生活消费、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类别。

巴中节令习俗

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普遍、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民间过年风俗多样,节前节后礼仪最多,有不少古老的风俗,传承至今。春节过年,尤以孩童最为欢喜,故有“大人望挣钱,细 娃望过年”之说。

办年货:小寒、大寒天,家家户户杀年猪,烘腊肉、香肠,做豆豉、臭豆腐、血丸子。到腊月下旬,还要磨豆腐、做灰菜(魔芋)、灰水馍、汤圆,烘豆干,做醪糟、年糕、麻丸子,炒米花,做米花糖、苕干,炒花生、向日葵、瓜子等。旧时许多农民还要烤酊缸酒(烧酒)。要备办的年货,主要是饮食。同时,大人小孩都要做新衣、新鞋一套,作过年穿。杀年猪时,还要请左邻右舍的人和至亲“吃庖汤”,酒肉招待。但贫苦农民家庭,就没有多少钱办年货,有点肉吃就算过年。

祭灶:在巴中一些地方叫“过素年”。相传灶有“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视黎民百姓的天使,是“人间司命主,天上引月神”。腊月二十三,灶神要升天向玉皇大帝交差,反映一年来人间为善作恶的情况。人们害怕灶神在玉皇面前说坏话,招致灾祸,于是家家户户或到街上买一张灶神菩萨的画像,或用红纸写成灶神牌位贴在靠灶的墙壁上。灶神菩萨画像画着一男一女,据说是灶神爷、灶神婆;两侧写着“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横额写“隐恶扬善”。祭灶时间是当晚点燃香烛,备素食、瓜果、麻糖(但无芝麻),虔诚叩拜,请求灶神在玉皇面前多说好话。腊月二十四,新灶神下到人间,人们又像头一晚在灶房那样焚香祭祀,表示欢迎新灶神。祭灶这天,全家老小不得在灶房发脾气、打人、骂人;猪肚、猪大肠和脏臭之物不得在厨房淘洗;不得烧不洁净的柴火。此俗建国后不传,今又有所复生。

扫尘:腊月二十四后,家家户户都要搞一次大规模的清洁卫生活动,把屋内外、房上房下、墙里墙外灰尘(俗称“扬尘”)、蛛丝扫得一干二净,同时还要彻底清除屋后阳沟的污泥浊水。有的地方老人还教小孩唱:“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具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扫走;一派新气象,除尘把岁守。”

贴门神:家家户户在门板上贴门神。旧时所贴的是门神,有秦琼、尉迟恭、关羽、张飞等被神化了的古代武将,人们认为那是避鬼驱邪的“保护神”。大户人家还用丹青将这些神像画在门板上。买不起门神的农家,书以“开门大吉”、“启户迎祥”以充作门神。建国后,所贴的门神,多为英雄人物画像,以及“寿星献桃”、“年年有鱼(余)”、秀丽风光画等。

贴春联:腊月底临近大年三十天,家家户户都将有关表达喜庆和美好愿望的联语,用红纸写成对联贴于柱和门的两侧,内容多为生财有道、人寿年丰、春色满园、福喜盈门、人口康泰、家兴国强等吉利话语。

团年:腊月三十天中午,全家男女老幼欢聚一堂,同桌共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午饭,叫“团年”、“吃团年饭”。外出的家人都要从远处赶回团年。饭前要放鞭炮、敬祖先。旧时在团年前还要先送“刀头”(猪肉或鸡头)到离家距离远的祖坟上敬祖宗,在神龛前摆上“刀头”、“敬酒”,作揖磕头。团年的食品一定要有鱼,意表“年年有余”,有猪头肉、猪尾巴,意表“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一些地方把猪尾巴叫“节节香”,意表“越吃越香”。一定要多煮饭菜,吃了有剩,使之能吃到正月初一,意表年年月月吃不完,说剩得越多,来年就多。吃团年饭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奉菜;长辈要封赠晚辈吉利话。

除夕:腊月三十晚除夕夜,家家户户的人不走亲戚、不串门,人们说:“讨口子(乞丐)都有个三十夜。”除夕夜普遍有三项礼仪:一是守岁,三十晚上通夜不能熄火,意表“火红兴旺”,故有“腊月三十晚的火,正月十四日的灯”的谚语。在农村,一般是在过年前就在山坡上挖树疙篼,以备三十晚上在火炉房烧来烤火,而且把烧树疙篼称“烧猪脑壳”,树疙杚蔸越大,来年的猪就长得越大,当晚全家人围着熊熊炉火或火堆,边吃干果品或糖食糕点,边叙家常,摆故事。而今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改善,绝大多数家里是围着火炉看电视、听音乐。二是给“压岁钱”,就是老年人要给未成年的儿孙们过年钱。三是出天行,在腊月三十夜半零点,即旧岁已送走,新年即迎来,各家各户要燃香秉烛放鞭炮,叫出“天行”。

挑金银水:无论除夕夜睡得再晚,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得早起。凌晨起床后,要到水井或河里挑两担水,第一担叫“金水”,第二担叫“银水”,意表新的一年有“金银水”往家里流。过去在城镇中,以挑水卖为生的人,初一早晨会忙碌地往顾主家挑水,一边走一边喊:“送金银水啰!”主人即以红纸封上比平日买一挑水多一点的钱或者加倍的“喜钱”给送水人。挑金银水至今在农村依然存在;城镇已有自来水用,俗已不存。初一早餐吃汤圆,意表招财进宝,一家团团圆圆。并且初一,乃至到初三不得打人骂人干坏事,人们认为这三天天上诸神下界,看民风,察善恶,如果打人骂人,做了坏事,会受到神的惩罚。

拜年:从正月初二到十六为拜年时间。姑、舅、姨、表亲戚要相互上家里去拜年,岳父岳母家是必去的。至亲家里一耍就是三五天,一般是耍一两天。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慢慢行,初三初四拜乡邻”的俗谚。拜年时兴送刀菜(一条形猪肉块)或猪膀(猪腿与猪身相接的一块肉)、粉条、挂面等物。还要准备拜年钱,遇到晚辈给长辈、小弟妹给大哥大姐拜年,长者要给小辈拜年钱。旧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须拱手作揖、磕头跪拜。而今是行礼,说:“新年好”;见到老人则拱手祝“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游乐:从正月初一到初八,除了拜年就是游乐。边远山村,大人、小孩到附近风景名胜地和庙宇耍,年轻人喜欢吃瓜果、花(劈)甘蔗(把一根甘蔗立着不用手扶,用刀从顶端劈成两块,以比输赢)、荡秋千。在乡下,有龙灯、狮子游乡串户闹新春、拜年。在场镇和城里,有龙灯、狮子、闹花灯等大型游乐活动,且有龙灯、狮子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拜年。游乐期间,城乡都十分热闹。

破五:正月初五这天,商店开始营业,工人上班,农民下地生产,但除了商店营业外,工人、农民这天上班、下地生产仅是象征性的,一般不认真干。俗称“破五”。

过小年:正月十四(有的地方十五)中午过小年,家家户户又要团聚一起设宴聚餐。少数地方把腊月三十中午称为过大年,把正月十四日中午称为过小年。过小年时,农村有很多风俗:一是“喂果”。一边用刀将果树根部砍上几个口,把饭、肉、汤等灌进去,一边用唱歌的强调吼,“我给你吃个饭,你给我结一担;我给你吃片肉,你给我结个够„„”二是烧土蚕。在自家的菜园子里点燃一把谷草,一边烧一边说:“烧啥子?烧土蚕。烧死了没有?烧死了。”三是吼麻雀。吃过午饭,沿着自家的田埂,一边走一边大声吼:“吼啰嗬!吼啥子?吼麻雀,吼到河那边去吃谷子„„”四是送跳蚤。傍晚在山坡里砍回一抱柴火,扫去屋里的渣滓,将柴火堆放在火炉房边烧边说:“跳蚤公,跳蚤母,河那边请你过十五,酒也有,肉也有,爬到他床上就莫走”!五是赶老鼠。晚上手拿小铁锤或木棒和烂瓜瓢一把,在屋里边敲边走边说:“十四敲破瓢,老鼠下儿不长毛,落窝!落窝”!六是赶毛狗(狐狸)。傍晚时,一人倒披蓑衣从屋后开始绕住房一周,一人拿响叫棒(将竹子砸破做成),一边追赶毛狗一边摇着响叫棒,以示赶走了毛狗,使家禽免遭其害。六是“偷青”。未生未育小孩的年轻妇女,在十四日夜晚,悄悄地在别人家的菜地里“偷”一点带青色的蔬菜,以此求子,称为“偷青”。除此之外,这天晚上有的人家请“火姑娘”、“七姊妹”、“筷儿神”、“鸡毛神”、“扫把神”,还请神“打林拳”。这些既带有娱乐性、又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建国后不传。

过元宵:正月十五称“元宵节”,要闹元宵。这天人们有吃汤圆的习惯,闹元宵有观花灯的活动。晚上龙灯、狮子、彩船、花灯,城镇有时还有“社火”、“烟火架”、“烟花”,都一齐出动。人们用鞭炮、烟花烧耍龙灯的人。还有放彩船的,沿河住的人家用纸制彩灯、彩船,将点燃的彩灯放在彩船内,置于河水上,看谁漂得远,灯燃得久。旧时县城内除各大庙宇的火龙出动外,“烧拜香”的也要在这天晚上赶热闹。耍龙灯、狮子的,烧烟花的,放彩船的,来来往往的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狂欢半夜之后,各种花灯均拆除烧掉,称“倒灯”。春节活动到此结束。

登高节:农历正月十六登高是巴中传统的民俗节日活动,源于巴人正月十六游山走百病的习俗。正月十六登高位列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巴中正月十六登高的习俗形成已久,迄今已上千年。其渊源与“游山去百病”和民间传说《太子贬巴州》有关。据说,唐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8月,唐太子李贤被贬巴州,是年正月十六,太子登山,北望长安,祈其早归京都。太子被贬期间,恤民情,重农垦,太子登高之时,在南龛设劝农台,鼓励和传授百姓种桑养蚕和农耕技术,巴州百姓感念交集。因此,万众相邀尾随,纷纷登山到劝农台下学习种桑养蚕和农耕技术。其后相约入寺,叩拜神灵,祈免灾咎,于是久之成俗,历代不衰。

正月十六登高习俗已经沿袭了千年,至今已成为巴中人雷打不动的民间节日。每逢其时,无论是巴中当地人,还是外来亲朋无不融入登高旅行,一则为健身强体去百病,扫除旧年积结的郁气;二则联络感情,广结人缘;三则登高望远,领略秀美山川。

登高期间,各种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十分丰富。有焚香转山、“打儿洞”求子、过桥去病、摸福摸寿的祈求活动;有传承千年的皮影表演;有草编泥塑艺人的精湛技艺;有传统美食的制作销售;有增添气氛的秧歌表演。这些活动对于研究巴中的民俗历史、民俗信仰、民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加之多年来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偏见,有的传统习俗,如“打儿洞求子”,已经濒临绝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存在濒临绝迹的危险。

清明节

旧时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清明祭祖扫墓之日。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用清明纸做成“长串钱”挂在祖先的坟墓上,叫“挂清”,并把坟墓上的刺草除掉,打扫干净,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旧时每一姓有族长、有祠堂,清明这天,要在祠堂开合族祭祖会,又叫“清明会”,族长主持,族众齐祭,举行迎神、参神、礼乐、晋爵、献馔、祭文、辞神、阖户等繁冗礼仪。族众向列祖列宗跪祭后,族长讲论人伦族风,公布清明会收支财目,按族规调处族内纠纷。会后,入祖坟扫墓、挂清。最后聚餐,叫吃“清明会”。旧时办“清明会”,未出嫁的女儿无论大小不能参加,因为认为女儿是人家(外姓)的人。而今清明挂清扫墓的风俗犹存;并有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献花、栽树的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民间又叫“端阳节”、“蒲阳节”。端午节后气温逐日升高。民间还有大端阳节和小端阳节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阳节,五月十五为大端阳节。节日这天,女婿要上岳父岳母家送节贺礼。各家各户要悬菖蒲、艾蒿于门,在小孩衣襟上系香袋,吃粽子、包子,喝雄黄酒;有的家庭,还用红纸写上“五月五日五,天师骑艾虎,诸神归天界,邪魔入地府”等话贴在门上,以示驱病除邪。旧时兴喝雄黄酒,并将酒底雄黄末涂于儿童面部耳边,认为有益于杀菌解毒,后经医学界验证,说雄黄为砒霜之母,害多益少,故今少有人喝雄黄酒了。端午节这天,沿河近水的场镇,多有举行龙舟竞赛活动。男女老少,着夏日盛装,于河岸水边观景,看彩船,划龙舟的在水上争速度,比高下,龙舟上鼓乐喧天,歌声飞扬,觥筹交错。酒酣歌罢,则燃黄烟,放醉鸭子,小舟则竞渡抢鸭子。有的地方龙舟赛时还有龙灯、狮子、车灯表演。

月半节

月半节俗称“鬼节”,亦称“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四。月半节是超度亡魂、敬祭祖先的节日。旧时城乡庙宇神坛兴办“中元会”,月半节前两天举行庙会,请和尚、道士诵经礼拜,为附近乡民超度亡者。民家在这天要迎祖先归宅,用纸或木牌书写祖先的姓名,供奉中堂神龛上,三餐具酒肴供奉,请祖先亡人入席。同时要将草纸打成串串似铜钱状,封成长方形“袱子”(一种冥钱),右下边写“今当中元之期虔备冥钱×封”,后书后裔(名字)奉上;正中边写故(称呼、亡者名)×位受用;中左写“火中化纳”;左下边写年月日焚化(化帛);背后封包编号。到了农历七月十四日傍晚,家家在祖坟前或野外十字路口,作揖磕头烧“袱子”,泼洒水饭。此外还用散纸钱焚烧,名曰“赏孤”,赏无后无主的孤魂野鬼。举行的庙会,是夜也就此结束。如今月半节民间祭祀化纸烧“袱子”的风俗依然存在(在长辈去世后下葬日、头七至七七四十九天、一周年、三周年等日子也要“烧袱子”祭奠)。

中秋节

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在秋季的正中故称此名。中秋秋高气爽,月亮正圆,且分外明亮,农家秋收绝大部分完成。中秋节后气温逐日下降。中秋节有吃月饼和吃“糍粑”的风俗。是夜各户以月饼、水果为供品,焚香秉烛敬月亮,报答上天赐予丰收之情。中秋节是阖家团圆之时,吃月饼、吃芝麻裹的“糍粑团”,象征团圆。也有青年夫妇或未婚女婿到岳丈家送礼贺节的;至亲好友之间也有送月饼贺节的。中秋之夜,阖家团圆赏月,观看“月华”(雨后初晴无云的夜空升起圆圆的明月,明月周围因水蒸气折射,在月亮周围出现圆圆的彩环),阴云之夜则在家中坐叙。是夜,老人给小孩讲天上月宫一些优美的故事;少数人家还在院中供有“巧芽”(各种种子分装碗内,育成一尺多长的芽),以助赏月之兴:一些诗书之家,对酒赏月,吟诗作赋,兴尽方散。

重阳节

《易经》上讲,偶为阴数,奇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又称“重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习俗。旧时重阳节农家要煮“重阳酒”,装至腊月底才烤,亦用糯米做醪糟(甜酒),装坛封口,过年才食用。现在农家不煮酒了,做醪糟者亦少,因为市场上可买得到;城镇秋游登高的人越来越多,且把重阳节作为敬老之节,专门举行老年登高和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巴中生产习俗

巴中人民,历来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是老百姓的主业。所以巴中民间的生产风俗,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习俗。

农业生产习俗中,传承到现在的主要有迎春耕、保青苗、抗旱魔、护耕畜、祈丰收、敬新等。这些习俗中,又表现出多种文艺形式。

1、迎春耕:有立春试耒、说春、开犁破土等俗。

立春试耒。《蜀中名胜记》云:“在(巴)州南二里有美农台,相传,东晋梁州刺史桓宣,于此劝农所筑。”《太平寰宇记》引《梁州记》云:“后汉安帝时,太守桓宣,每至农月,亲载耒耜,以登此台劝民,故后号曰美农台。”两种说法虽无定论,但说明立春试耒古时早有所行。在民国前,县官在立春前一日都要在南江县城春场坝举行迎春仪式。其仪式有简有繁。繁的是预先备一纸扎春牛,再扎一芒神牵牛在手,置于县衙大堂。届时,有二十八宿仪仗队,芒神、春牛在前引路,县官端坐轿中,其他官吏、春官等随其后。锣鼓喧天,唱至城郊数里外。先观看斗牛。将两头牯牛牵至场地上,尾系火炮,点燃惊牛,引起牛斗,以乐观众。再驯牛就耕,县官扶犁,叱牛耕地,往返三次,以示政府重农。最后由春官手拿木雕小牛、香炉架,上系麻丝,演唱春词,说吉利话。

说春。说春是由春官说唱的歌谣。春官,最早是《周礼》所说的六官之一,称宗伯为春官,掌典礼。相传巴中说春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在统一全国期间,见长期战乱,土地多荒,加之当时农民季节观念不强,往往错过播种时间,农业歉收,社会不安,朝臣将这一民情启奏朝廷,隋文帝便命宰相根据农事季节制成“春帖”,由地方官送发给各地农民。交帖时用善言美语进行解说。农民把送春贴的官叫做“春官”;把“春官”说善言美语称为“说春”。从此,流传后世。唐代武则天掌朝时,曾一度改礼部为春官,后世以春官为礼部通称。自唐到宋、元、明、清,又把春官称之为管天文历法的官,皇上发给官衣官帽。民国时期,春官由县民政科主管。每年在立春前一日试耒后,当晚民政科设宴招待春官,县长为春官敬酒,洗尘开步,表示春官开始到民间去说春了。

说春一般在每年春节(立春)前后盛行,春分左右结束。在游说中,春官自己编一些歌谣,用简单的曲调,似吟似唱地为农民演唱,农民以粮、钱相酬,或以粮、钱买春官卖的历书,女主人拿一绺白麻缠在春官手

执的木雕春牛头上,以示女织之勤。

春官的歌谣,内容十分丰富,见到什么说什么,见农耕说《二十四节气歌》,见药铺说《药王春》,见打铁说《老君春》,见打猎说《梅山春》„„俗称“见人说”,七十二行,行行有歌谣。说春歌谣,全是说春的人见啥说啥,随口编出来的。其中有很多内容还根据当前形势而编唱出来,从某种角度来说,还起了一些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开犁破土。旧时农民在正月里耕第一次田地时,先将“刀头”(煮熟的一块约三寸见方的肥猪肉)和敬酒摆在即将要耕的田地上,点香蜡,化纸钱,向地叩拜,祈祷一年耕作顺利、庄稼丰收,然后才扶犁破耕,开始新一年的农事活动。这是旧时农民缺乏科学知识,寄希望于神灵保佑的一种表现。民国以后,这一习俗,逐渐被农民遗弃,而今已不复存在了。

2、保青苗:旧时农村春耕春播以后,要请道士或巫师做会禳灾,画符驱虫。为保庄稼不受病虫和鸟兽危害,栽秧过后,唱“灯影”、木偶戏,名为唱“青苗戏”。还有赶萤火虫、嫁毛虫、扎草人驱雀、涂白灰驱兽等多种习俗。

萤火虫。在巴中,农民认为萤火虫是吃瓜茄小菜叶子和桑叶的飞虫,于是利用晚上焚香点火进行驱赶。

嫁毛虫。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农家用各色纸张架成十字架形贴于墙上。纸上写着:“毛虫毛虫,黑耸黑耸,嫁到青山,绝种绝种”;或写“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嫁,嫁到青山去,永世不回家”,以祈求病虫不危害庄稼。

扎草人驱雀。播种后谷物成熟时,在田间地头扎草人。草人身穿烂衣服,头戴烂斗笠,手执挑着笋壳的竹竿,或执着点燃香的假枪,以驱赶践踏粮食的雀鸟。

涂白灰驱兽。用石灰或白柴灰涂在地里的石头和树干上,或专制木牌涂以白灰插在地里,以吓唬野猪、野兔等不在晚上损坏庄稼。

3、抗旱魔:旧时农民在天旱时,多进行带迷信色彩的祈雨活动,如做雨会、耍水龙、赶旱魃等习俗。建国后,这些习俗随之消失。

做雨会。有的地方叫“呼天”。干旱严重时,有的地方请道士或巫师设坛祈雨,高搭雨台,旗幡飘扬,巫师登台,书符念咒,步罡宣法。有的地方农民会集在一起,光头赤脚,手执柳条,由一个领唱“呼天词”,众人随声唱和,甚至在干旱的村落里集会的农民拉着长长的队伍边走边唱,一路悲声撕心裂肺,惨不忍闻,以示向天求雨的殷切。在雨会期间要耍水龙、唱“雨戏”。“雨戏”唱的是《精忠传》、《斩泾河老龙》等。雨会没有时间限制,有的一直到天降滂沱为止。雨会期间城乡禁止宰杀猪、牛、羊、鸡、鸭等牲畜家禽,这叫做“禁屠”。

耍水龙。用柳条扎成九节龙形,由一群头戴柳条圈的剽悍青年人赤着上身,各举一节柳条龙在烈日下,一边敲锣打鼓,一边游村串户,边走边舞,挨家挨户玩耍,各农户先备好水,柳条龙耍到时,用水向龙猛泼。玩龙者左遮右挡,直至水泼完再走第二家。柳条龙耍完后,将其掷于山涧或河中,预示天会下雨。

赶旱魃。魃(BA音),传说僵尸修成妖之后,变为魃。变魃之后的僵尸能飞,也称飞僵,据说可以杀龙吞云、行走如风。所到之处赤地千里,算是僵尸之王了。干旱严重时,农民集会赶旱魃(即引起旱灾的魔鬼)。一人用色墨涂面涂身化装成旱魃,请巫师设祭念咒后,集合一群青壮年向空中放火枪,并拿着棍棒四处追赶化装成旱魃的人,直到把“旱魃”赶出本境,化装人在河中洗去头、身的墨痕,去其装束为止。

4、护耕牛:耕牛历来是南江农家的宝贝。旧时供奉牛王菩萨,农历每年九月十三还要办“牛王会”。耕牛老死时,不少农家要含泪埋去,不食其肉。在保护耕牛上,有削牛蹄、扎牛鼻、教牛、用牛的规矩。

削牛蹄。就是牛蹄上的硬壳有变异或受创伤时,要将牛的蹄子抬起来削去残痕,削时不能将牛仰卧。农民说,因牛的眼睛不能仰着看天,如仰着看天,牛会死亡。

扎牛鼻。时间固定在农历三月三、九月九,认为此时扎的牛鼻不臭。扎牛鼻的针,扎前插在人的头上;扎后插在人的腰杆里,不再插在头上,防止牵牛时牛望头。

教牛。在冬腊月及正月教牛耕田犁地,不准在青蛙叫时教牛。认为在青蛙叫时教的牛,使用时会气喘、吐白泡。

用牛。惊蛰节不使用耕牛,认为这一天使用了牛,牛的骨节会响,易扭伤。

5、祈丰收:古书上说:“春祈秋报,农夫之常规。”旧时农民为获丰收,常祈求于神灵保佑,较普遍的是开春要做春祈会,秋后要做秋报会,生产过程中还有做青苗会的。有些地方还有“打醮”的习俗。春祈、秋报做会排场很大。开春向上天和神灵祈祷,秋后向上天和神灵回报。做会时,各庙附近乡民推举会首(办会的头头)敦请佛、道教中的经教先生(做法事的人)十余人,敲打鼓乐,念经拜忏做“法事”。设文武两坛,请水,申达文表,祈求年丰岁稔。会期三至五天。有的地方在一乡中,按保轮流举办,一保中以中心大庙为会址。最大的活动是最后一天的“飘香”。各户青壮年参加,数百人上路。行间有庄严肃穆的仪仗队,人人穿上黄马褂。最前面的两人并行,各敲一面大锣(“号锣”)在仪仗队前鸣锣开道;号锣后面是执金瓜、月斧威严而庞大的仪仗队伍;再次是身穿长袍马褂、手捧香盘的会首;再后是身穿袈裟或道袍,手执木鱼和各种乐器的和尚和道士,后面是跟着手捧信香的从会人员;最后是用大轿抬着木雕的“执年大王”与火神和二目圆睁、龇牙咧嘴、红须红袍的瘟祖菩萨的道班。有人扮八仙、孙悟空、猪八戒及判官、小鬼,举着旌旗雨伞,打着“扫荡牌”,抬着纸船,一路吼声唱道,锣鼓、鞭炮、乌梢鞭响声不断,在会首的带领下周游四方。有的地方还到各保大庙拈香拜佛,“飘香”所经沿途,家家都得焚香、秉烛并且烧柏桠枝烟堆,以示迎送菩萨驱散晦气。凡遇菩萨行经时的过路人,得停步作揖、叩头,待菩萨抬走后方能行走。在城镇和乡场上的居民每户还要出会钱。有的地方还发“灵符”,“打醮”称做“醮符”(一种用木刻印成的长纸条,事先由经教先生做成)。人们就将此符贴在猪、牛圈门上,以此避邪,以求六畜兴旺。同时将符折叠成三角形,撇在竹篾板上,然后插在秧田中,以示避虫害,使其五谷丰登。每户农民都要给庙会撮一碗米,或者出钱给会首。散会后,以活鸭宰头,丢于纸船内,街上跑“火鸡公”,家家泼水,表示祛疫。最后火焚纸船、旗、伞等物。6.石工号子

巴山石工号子。巴山石工号子是汉族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又称“岩工号子”、“送石号子”,流传于南方的开山采石工地,其中以四川、湖南、浙江、福建等省为最普遍。“家乡的面貌,谁改变哟呵。匠儿哥的双手喂,绘蓝图哟。”广泛流传于巴山地区的石工号子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传唱的越发响亮。

巴中工艺风俗

巴中民间工艺形式多样,有雕刻、剪贴、刺绣、编织、蓝印、糖画、扎纸、泥塑等十余种。以前曾在民间征集具有特色的剪纸、刺绣、蓝印、泥塑、雕刻、编织等各种古今工艺品60余件,其中有许多精品展出,有的工艺品还享誉中外。

1、雕刻:民间雕刻技艺主要有石雕、木雕、皮雕、竹雕、等形式,技法各异,分平凸、镂空等技法来表现人物、飞鸟、走兽、鱼龙、山水、花草等物象。

木雕:多用镂空法,常见于木结构建筑、木制家具,以及香案、香炉、烟斗、手杖等物件。民间根雕属木雕的主要形式,利用山上的树根,雕刻出大小不同、品类形态各异的作品。

竹雕:多见于竹制的笔筒、墨盒、烟杆、手杖等精巧物件上,一般多刻有装饰图案和诗文山水,以花草飞鸟、走兽鱼龙等为内容。

石刻:多用阴阳雕刻法。从今之所存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大墓碑、石牌坊、石刻标语等可以看见大量的精美石雕。无论是花草龙蛇、虎豹鱼虾,还是人物及字刻,都令人赞叹。川陕苏区时期,主要是红军石刻宣传标语,大跃进时期主要是刻“总路线”。“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是刻毛主席语录,城镇农村、街头巷尾、路旁山口到处可见,由于是政治宣传,有的技艺较高,大多因突击应付,其技艺不高。20世纪70年代又有石刻标语宣传“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备战备荒为人民”等。并且还有石嵌字,即在显眼的山面,铲光坡上的草木,勾画上巨幅标语大字,然后挖去笔画中的泥土,再用卵石或片石嵌进,最后用石灰或水泥涂上字的笔画,字的见方往往阔达数丈,分外醒目。如今,巴中的石刻更技高一筹,在南江民间用大理石、花岗石雕刻的餐具、酒具、玩具、其他艺术品等,畅销各地,其精制的作品成为人们的礼物赠品。

2、剪贴:在建国前,城乡沿街叫卖的花婆,提着盛满各种花草、鸟兽、虫鱼的剪纸叫卖。其剪纸艺术是供有钱人家闺秀、少妇绣鞋帮、贴裙角等用。剪纸艺术无甚造诣,平平淡淡,仅可适应当时的社会风气。因为当时的大家闺秀如果不穿花戴朵,就显得寒酸土气,家教不良,引起非议。这些工艺尚未完全失传,现在用作广告、招贴,以及标语等贴边装饰可见。

3、刺绣:刺绣工艺与剪纸工艺密切相关,剪纸画可用绣花针和花线刺绣出来。旧时,是未婚女子必须学习的主要工艺。被单、枕套、手帕、汗巾、围腰、袜跟、鞋面、荷包、小儿衣帽和罩裙等都常有刺绣或挑花。建国后,由于地方纺织缝纫技艺的进步,刺绣逐渐被机扎花所代替,至于刺绣技术中的刺、挑、架等法,如今通晓者甚少。

4、编织:民间有竹编、藤编、草编等,编出的篼、箩、桶、箱、椅、提篮、帽、鞋等各种器具和用品,南江县双桂乡民间编织的水竹凉席,备受人们青睐,畅销不衰。

5、扎纸:清光绪年间,巴中人还善扎“人物战场”,所制“麻姑献寿”中的麻姑和寿星,不但形象逼真,还会灵巧转动。春节时扎的“牧童”和“春牛”迎春,打春时抬到街上游行。为办丧事人家扎的纸人、纸马、纸轿、青狮白象、童男童女、“寿心跨鹤”和灵房等,发丧时抬在街上送葬,都很吸引观众。

6、泥塑:民间的泥塑,旧时主要有庙宇中的菩萨。建国后,破除迷信,一些庙宇倒毁,泥塑菩萨停止。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地方庙宇恢复,泥塑菩萨的工艺又得到一定发展。

7、其他工艺:过去和现在都有做儿童手工玩具和扎鸡毛掸子等工艺的匠作。制作的儿童手工玩具有:木制品。用剃头刀子,将去皮的干水麻柳粗枝,削制成鸡公、小猴、老鼠、桃子等物的形状,分类彩画,再用鸡毛、细竹管等配套组合,制成“鸡公叫鸣”、“老鼠啃烛”、“猴子爬树”、“猴子吃桃”等各种儿童玩具。用小楷毛笔在等长的薄松板上钩画各类人物形象,分头、躯干和四肢刻制,再“开脸”彩画帽、鞋和衣服,制成川剧里的黑脸包公、红脸关爷、文武小生和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头、身、手和脚相连制成可以提拿玩耍的“木灯影”,这类玩具,儿童颇为喜爱。

竹制品。竹蛇:先用干水麻柳木削成制蛇头,并安上触须,再按竹筒粗细分节制成蛇身,用细小竹管做蛇尾,彩画后,相连成为可以活动的竹蛇,其形象逼真,儿童初见,还望而生畏。还有编制的如鸟、蝈蝈等。

纸制品。用白纸染着色,或买各种颜色纸,制成“翻花”、“小旗”、“彩带”、“花环”,再与小竹管相配合,可制成“太公钓鱼”、“红公鸡”、“毛猴孙悟空”、“小鸭”等各种纸制玩具。

小摇鼓。用等长薄松木皮作鼓圈,用肠衣皮绷鼓两面,经加工彩画,后系上小木果即成小摇鼓,儿童用手搓摇小鼓就会不断地“咚咚”作响。

巴中生活习俗: 滑竿

滑竿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至今仍在民间流行,只不过乘滑竿是山区人的一种时髦,也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抬滑竿的人报路像在表演对口相声,如见前面有两位姑娘,必须小心让路,前面抬夫报:“路边两朵花”,后面抬夫回答:“过路莫挨她”。假如前面来了很多人要与滑竿争道,前面抬夫报:“天上一朵云”,后面抬夫随答“地上一群人”等等。情歌

巴中自古以来山民爱唱山歌,山歌是巴中市的一大特色。巴中山歌从内容上看以情歌为主,其它内容的山歌为辅;从曲调上看有平腔和高腔两大类,但以平腔为多;从演唱形式上看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合(薅秧歌),从山歌演唱形式看以对歌最有特色。《情哥下了恩阳河》

草帽子儿边边薄,情哥下了恩阳河; 刚刚走了一个月,三十个晚上没睡着。《难找一个比上她》

不是我今自己夸,干妹的确像朵花; 左右团转几十里,难找一个比上她。

注:“干妹”在大巴山,男青年把已同自己定亲但未正式结婚的姑娘称干妹。“团转”意思是周围。打三朝

“打三朝”习俗是指姑娘出嫁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第三天至第七天内举行的仪式。一般分“取名”和“长命钱”两大部分。当母亲生下孩子后的第二天,孩子的父亲要带上一只鸡到岳父母家中报喜,生下男孩子带只公鸡,生下女孩带只母鸡。所生孩子的外婆则要选择从生下孩子的第三天到第七天中的吉祥日子举行“打三朝”仪式。民间有“男不打三朝”之说,故参与“打三朝”的客人均为女客,主要客人是外婆,舅婆等其他客人。客人要送去提前为产妇准备的丰富营养食品和所生小孩子的衣物,请若干挑夫一同送到产妇家中。并在产妇门口搭几张大桌,将送去的礼物摆到桌上,在上方位搭椅子,女支客司便请孩子外婆入席,入席后“打三朝”仪式正式开始,女支客司开始吟诵词句。

婚嫁

旧婚俗:旧时男婚女嫁,按封建礼教规矩,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自己没有选择配偶的权利。对女子的束缚更严,在大巴山区流传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螃蟹横起走,嫁给讨口子背背篼”的歌谣。个别男女自由恋爱,私订终身,一旦父母知晓,则看做违背家规,难建国后已经废止。但旧时的婚嫁程序、礼仪,在山区一些地方,遗风免受责打之苦,因而抗婚外逃者时有所闻。这种落后的婚嫁制度,尚存。其程序、礼仪是:

探亲。由媒人探询男女两家有无结亲意向,再议是否定亲。

取话。男方又名稳话,女方又称准话。由男方备办礼品,邀媒人送到女方家,作为第一次通行走,稳定话口。

合八字。一些地方又叫插茅香、落首拜、磕准头、走小人户。由男方家备办礼物,同媒人到女方家将女子的生辰年、月、日、时写在红纸上拿到男家;男家压在神龛香炉下,七日内家中无破败,即请算命先生“合八字”。以合八个字为最好,合六个字可以,合四个字勉强,只合两个字则不能订婚。

吃会面酒。合八字如不相克,则由男家邀请女家父母、尊长吃“会面酒”,表示同意定亲。

相亲。男女八字相合,双方父母相亲。男家父母到女家看媳妇;女家父母到男家看女婿及家境情况,弄清门东门西,是否柴方水便。

落拜。又名拿红庚、落大拜、走大人户,也叫行聘。是男方到女方认族的一次大礼仪。男女家双方约定时间,男方家备办衣料(或衣服)、首饰、食品、礼盒,外加一个红帖,在红帖“大开门”左边,写出男儿生庚,出一个对联上联,给女方对下联的人一个红包;上午,男方根据礼物多少,央请四个或八个长得伸展、能说会道的年轻人,与媒人、男方及家长一起,送礼物到女家;下午,女家在红帖上对好下联,右边写上女儿的生庚,连同回敬礼物返回男家。这又叫男家开庚,女家回庚。

报期。又名下庚书、请期。男方请算命先生查定婚期,用红帖书写“期书”,备办礼物,由媒人送往女家,商定结婚事宜。此后,女方根据男方送去“彩礼”多少置办嫁妆。

迎亲。又名过礼、度礼、接人。婚期头一天为“歇客”,男家中午宴请媒人、押礼先生、吹鼓手及过礼客。下午过礼的人吹吹打打到女家迎亲。去过礼的人有新郎、正亲家、押礼先生、媒人、娶亲娘及云抬司、鼓乐司等,过礼的人到了女家院坝边,押礼先生进中堂投“报入柬”,“九拱十八揖”后,即说酒礼,知客司答礼,然后过礼人员进屋落座。晚饭后“交礼”,有若干规定:礼物摆齐,押礼先生首先投知、禀、礼、拜、启“柬”,如礼物不周要道歉;“下厨礼”少了要补足,再是报“厨柬”,请厨倌师“开盒”;最后报“宿柬”,方安排过礼人员就寝。

哭嫁。女家姑娘在婚前三天早晚哭爹娘,以表惜别之情,怀念养育之恩。歇客天早上请人“开脸”(用灰线绞去脸上汗毛),姑娘从此忌食,以免婚期入厕不便;歇客天下午起,姑娘要哭爹娘、亲友,并请一些姑娘陪哭;围坐在摆满糖果和茶点的桌边,一边吃一边哭唱,以单调的似哭似唱的声腔哭诉。在哭的时候,陪哭姑娘走出房门,在客人中去请被哭的人,被哭的人将准备好的哭钱送到姑娘的歇房一并劝哭。

巴中一带旧时姑娘哭嫁,内容十分丰富,有 “哭媒”、“哭嫁”、“哭爹娘”、“哭别亲”、“哭梳头”、“对歌”、“歌尾”甚至有“哭厨倌师”等。出阁。女子出阁,先用红布将头部盖上,叫“搭盖头”,然后用花轿抬到男家。出阁前,由女方有德望的长辈掩轿,说能避轿内的“煞气”。出阁前,女子蒙盖头,穿红衣,戴凤冠,胸前挂照妖镜,一妇女搀扶出门,到堂屋辞祖宗、父母、亲族后,过天桥(用板凳搭在堂屋门槛上)、踩斗、撒筷子(前后各撒一把),然后入轿,由兄弟四人先抬,短送一程。花轿到男方院坝后,厨师把鸡冠咬出血,从轿顶甩过,叫做“回煞”。拉亲的掀开轿帘,递进婆家父母给的红包,请新娘下轿(如红包钱少,有的新娘不出,人称“熬下轿礼”)。

交拜、入洞房。新娘下轿后,在阶沿男左女右与新郎同拜天地,进堂屋,拜祖宗,进洞房喝交杯酒、揭盖头。在此过程中,为使新娘进新房前脚不沾地灰,得用两床毯子轮流铺垫;新郎由堂屋到洞房途中,要跑得快些,防避多挨同辈拳头,俗称“打喜”;夫妻交拜中,都争着先踩地毯,说是先踩者能把对方“压住”;喝交杯酒时,二人也要翻心胸,如暗中把对方衣角坐在臀下,即可“压倒”对方。午饭后拜客,知客司请宗族长者开拜;接着姑舅姨表一一受拜,都要“挂红”(将红绸缎或红布披挂在新郎、新娘肩上);最后请父母受拜,给喜钱,交给儿、媳各一碗米,表示给的衣食,儿、媳边走边刨至新房中。新娘入洞房前,要找一个五岁以下的小男孩在新房的床铺上打滚,表示新郎、新娘婚后可生男孩。

闹洞房。晚上,一些青年到洞房去吃喜烟、喜糖、花生、瓜子,逗新娘子说话、嬉笑,深夜才休息。

回门。正酒第二天早上,新媳妇要给父母送枕头、鞋子、手巾,表示孝敬。随后到厨房参灶,赠给厨师红包、糖果、手巾,厨师回敬吉利话。然后新娘要象征性地做一顿早饭,这叫“打早火”。早饭后,送亲客临去前,向男家交请柬,请新婚夫妇“回门”,有的是结婚后三天回门,称“归宁省亲”,又称“走回头”。当日新郎、新娘带上礼品,坐滑竿或步行到岳丈家,单日去、双日回,双日去、当天回。有的地方过七天后,新娘又回娘家去,人称“翻七”,满九天回的叫“过九”。婚礼至此结束。贫困人家比较简单一些,有的童养媳,男女成年了,便在腊月三十晚上拜堂成亲,一切礼节从简。20世纪40年代,一些城市青年结婚,举行“文明婚礼”。

旧时其他婚俗:民国时期,婚俗种类较多。以女抱婿为儿,称“指女抱男”;女娶男称“招亲”。以媳抱儿,称“指媳抱男”。以一子娶二媳继承两家,称“双祧”。夫死,改嫁堂兄弟称“下堂”;改嫁他姓称“出门”;夫死招男上门,称“招上门汉”。男到别家与寡妇为婚,称“上门”;别家有子,称“上门抚子”;为得子,称“上门求子”。妻死再娶,称“续弦”。有妻再娶,称“接小”。家有妻又到别家上门,称“管闲”。姐死,妹嫁姐夫,称“填房”;弟死,兄娶弟媳,称“转房”。无偶老年男女,不经结婚同居,称“扯伙”。一妇二夫,称“关妇”。凡再婚妇女,结婚时,多是晚上出门,不准坐轿,不准带走原结婚嫁奁,称“脱白”。民国时期,还有近亲婚,又称竹根亲、回头亲(姑姑亲)、姨娘亲。还有引童养媳、冲喜、指腹婚、早婚等。

新婚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新《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媒人称为介绍人,婚前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商定日期举行婚礼。结婚仪式大都简单。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到场时奏乐,鞭炮齐鸣,司仪人员喊:新郎、新娘就位,主婚人就位,证婚人就位,来宾就位,新郎、新娘向父母、祖父母、亲朋、来宾敬礼,新郎、新娘相互敬礼,主婚、证婚、来宾讲话,新郎、新娘讲恋爱经过,礼成。农村女子出嫁,不哭嫁、不坐轿,几个姑娘打起秧歌锣鼓陪送,新娘打花伞出行到男家。有的人头夜摆起歌堂,唱些新歌,热闹喜庆一番。但在嫁奁和聘礼上,则成逐步升级之势。20世纪50至70年代,农村普通人家,女方制铺笼帐被、箱柜桌椅六至十抬,少数富裕之家陪嫁“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男方给女方送二三十斤肉,下厨礼数十到百元,缝衣服四至六套,加上一些糖果、香烟、花生、向日葵,就算很可观了。80年代后,女家嫁奁增到十至二十抬。包括大小沙发、大小立柜、各式桌椅、电视柜、梳妆台等,电器设备则升为“三机一扇”(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风扇);男家给的聘礼也随之“涨价”,猪肉半边,各种烟、酒、糖、糕点、水果等,动辄三五个抬盒,还要下厨礼三四百元,加上给新娘衣服八至十套,给老丈人、丈母娘及老祖宗从头制到脚后跟,且讲求“高级”,全部费用少则两三千元,多则四五千元,少数贫困之家,简直无法承受,因此债台高筑,数年难安。城市则与农村有异,洞房内的家具及装饰品多由男方购置,床上用品及电器设备、炊具由女方陪送,每方都要耗资数千元;新娘到男家是坐小汽车。近年有男到女家落户的,其礼与陪奁,大致与女子出嫁相同。

祝寿

巴中一带自古以来祝寿盛行。古人说:“六十曰耆,七十曰耋,八十曰耄,九十曰鲐,百岁曰期颐。”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八十为上寿。活满六十岁认为有幸,亲戚朋友来家祝贺。俗称“办生朝”。一般人满“六十花甲”才办生,但也有些富裕人家不在此限,青、壮年生日也在办,但有祖父母、父母健在,儿女婚嫁未完不能办生。有的官绅权势人物张灯结彩,大操大办,借寿扬名显威。内亲外戚、乡党邻朋送寿幛、寿屏、寿联、寿匾等礼物登门祝贺。中产人家,遇父母大寿之期,一般不讲排场,只约姑娘姊妹、至亲好友相会,办一两桌酒席,欢庆祝福一番。祝寿者,多以“寿联”、“寿匾”和糕点之类相送,伴以锣鼓、鞭炮凑热闹。祝寿之日,选威望持重的名人学者“拜匾”、“赞礼”。平家小户遇到生日,买肉、沽酒,合家欢聚,以享天伦之乐;有的贫穷人家,父母生日这天,只给父母煮一顿较好的饮食,或煮几个鸡蛋加挂面,鸡蛋寓合家团圆,挂面寓父母长寿;有的母寿,子女吃素一日,思念母亲十月怀胎之苦。

在巴中,历来祝寿礼俗不很隆重,习惯要求年满花甲(六十岁)后才可举行,而且寿庆的多是富豪人家。寿庆一般是三年、五年一庆,“起一”大庆。中等生活水平的人家祝寿,只是亲戚朋友团聚欢笑一次而已,酒宴简单,不尚馈赠。贫穷人家的生日,合家简宴欢聚,以示庆祝之意。

旧时祝寿,一般要举行寿仪。寿仪有简有繁。比较繁的是事前要设寿堂,有知客司司仪。

建国后,较长时间没有祝寿活动。20世纪60年代,民间祝寿有至亲送以面、蛋以表贺意;70年代末期祝寿风气渐盛,后来多数人借此大操大办。21世纪初,机关、团体一些退休老人,有的又兴起请吃不送礼的风俗,即老人在生日这天,自己在街上酒家或“农家乐”办起宴席,请至亲好友前来团聚游乐,热闹一番,但不要至亲好友送钱送物。

丧葬习俗

巴中一带旧时丧葬仪式极繁,以死者年龄和丧家贫富而异。小孩死了只用草席裹尸或火匣装殓,随意埋入荒山或丢进干石岩;青壮年死了装棺请阴阳先生开路发丧,无后者不入老茔腹地安葬;在外死亡搬尸回乡的,尸体上摆一只公鸡,沿途抛“买路钱”,停尸房外,备棺安埋,不举行丧仪;有后代的老人死亡,丧仪较为隆重,贫简富奢,迷信色彩甚浓。一般有以下程序:

儿孙戴孝:人死后,死者儿孙要身穿白衣,头包白帕,头后还拖着一节白帕,并系青麻一绺于背后。远方亲友,要由孝子(即死者的儿孙)披麻戴孝登门报丧,俗称“拜孝”;也有用讣文方式报丧的。

烧倒头纸:死者断气后,抬到堂屋椅上净身(女的梳头),即用湿巾擦洗胸部或背部以示。净身后穿新衣、新鞋,平放中堂席上(年满六十岁以上的死者,方能停尸堂屋中心,为“寿终正寝”)。以棉线束腰、足,棉线以死者寿年数定根数,烧“倒头纸”,搭“盖脸纸”(或白布),点脚灯,并把神龛上的昭穆神主用草纸遮盖。这一环节,与儿孙披麻戴孝同时进行。

设灵:一般用竹和纸仿照华丽的住宅做“灵房”,表示死者的住房。将“灵牌”(写有死者姓名和称谓的木牌或相片),供在灵前的香案上。灵前左右两侧,陈放花圈和亲友送的挽联、挽幛,上贴白花。

入殓(装棺):有的将死者在堂屋摆放三天才入殓,防止死者一时假死,寄予复活的希望;有的当死者穿戴好后即可入殓。棺材通常是用六块或八块木料做成,呈船形。入殓前,在棺内铺草木灰、草纸,纸上铺松柏枝,枝上铺白布单。尸入棺后,以纸为枕,覆红布或红缎盖单,富家还要给死者戴金银玉器镯子或戒指。人殓后暂不掩盖封棺,棺呈灵堂,棺下点脚灯,昼夜长明。死者生前亲友瞻仰遗容。死者儿孙合家穿白衣白鞋,披麻戴孝,夜间守灵,女儿、媳妇早晚哭丧,亲友吊唁亡灵,孝子含泪“谢孝”。一日三餐,在灵前献肴献饭,设祭致奠。

祭奠:死者装棺后,棺呈灵堂,子孙祭奠和亲友吊唁时,有司仪人以悲痛的语调念设灵文、朗诵悼念诗文。

开方、做道场:普通人家只请阴阳先生开路,请和尚或道士做半天或一天开方道场,开坛申文,念几卷经了事。有钱人家则要做三天四夜以至七天七夜、九天十夜大道场,给前来吊唁者三尺白布孝帕,叫“开孝普”,纸扎金山、银山、青狮、白象、金童玉女、纸人纸马、水旱八仙、显道神(高丈余、四人抬)等纸扎数百件,“请水”时,执杖数百人绕亡者家房屋附近山寨一圈,宴客数百席。做道场分热、陈两种,死后就做称“热道场”,数年再做称“陈道场”。超度亡灵升天,有落气道场、十三道场、酬谢天地、血河拜塔、三上灵山、十殿轮回等多种。做道场时,有些家还请当地有功名的老爷“点主”,亡者原栗木牌位上的“主”字无点,老爷即在“王”字上加一点,并在牌位上点“天聪”、“地座”,表示亡者得到封赠。也有做“活道场”的。在做道场时,要设祭坛,除和尚念经外,要做“出堂三献”或“对灵三献”。备办三牲酒醴,献于死者灵前。有的还要“放河灯”(用纸叠虎或做成河灯,灯内置煮熟的面窝,窝中置油浸纸捻点燃放于溪河水中,顺水漂流,意为亡者在阴间水、旱路都明亮好走,亦是悼念亡者的一种形式)。孝男孝女在道场期中要向死者灵位三跪九叩,三奠爵,三献馔,坛上有念祭文、唱孝歌的长者,用极为悲伤的曲调念唱事前写好的诉说死者生平和功德的祭文,唱二十四孝,统称为唱丧葬歌。

发殡、埋葬: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出殡仪式,俗称“出丧”。出丧是整个丧仪的高潮,亲朋好友和家族都要送香烛纸钱,后来通行送花圈、挽幛。家庭富裕的亲属还要抬祭猪(即宰杀后,烫时项上留一撮毛,待丧家厨师“搬鬃”后的整体肥猪才能祭灵),敲锣打鼓到死者家看望死者和慰问死者家属,孝子要到门外迎接。出丧前要举行祭奠仪式,一般有封棺、迁柩、祭奠等几个程序。祭奠结束,接着是出丧。由孝子、鼓乐师、抬柩的“八仙”、送葬亲人等组成庞大的仪仗队伍(俗以队伍越大、孝子越多越荣耀),前面是孝子、花圈挽幛和鼓乐队,中间是灵柩,后面是送葬亲友,一路鞭炮轰鸣,锣鼓喧天,把死者送往坟地。

入墓、垒坟:灵柩入墓穴要经过阴阳先生择向口、拨字头、掩土、撒五谷等仪式,孝子坟前跪哭。葬井挖好后,要用芝麻秆、黄豆秆和草纸烧井,火灭后放棺,孝子背井而跪,阴阳先生在后面撒五谷、诵吉利话,子孙用后衣襟接谷,说接得越多,衣禄就越多。仪式直到掩土结束,坟墓垒成,才完全告以结束。但民国时期,有的人死后,说是犯凶,则不急于入土埋葬,要将装死者的棺材抬于荒丘空地为厝,以稻草覆棺,称为发“丧殡子”,待死者尸骸烂过才埋入土,这种露天丧,尸骸腐烂,臭气冲天,路人无不厌恶。大多数人都是死后即葬入土。孝子服丧期间,从死日算起,每隔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叫“烧七”。百日内,孝子不剃头,要蓄圆发搭(直径六七公分,父死留左边,母死留右边),烧百期时全剃。其后,满一、二、三周之际,称为“小祥”、“大祥”、“除服”之期,分别设祭吊唁。旧时丧葬风俗,建国后大多废止。只有孝子戴孝,或衣袖上佩带黑色布套,设灵祭奠和瞻仰遗容,开追悼会,致悼词,入土埋葬等风俗至今尚存。而在城市(镇)基本是改土葬为火葬。

建坟墓:旧时贫穷之家建坟墓只垒一土丘,砌几砣乱石。新坟要在春节前后加垒土石,但按阴历计当年没有立春节气的年则不给新坟加垒土石。中产之家用条石立墓盘碑。富户或官家修神主碑,有的内修石椁苑山、拱山,外修月亮碑,桃园三洞,四柱顶帽。建国后修碑基本废止,但而今部分人又兴起一些旧的丧葬仪式,少数人又开始建造墓碑。

居住习俗

在以前,一般民众住宅,建筑材料单纯(木、石、土),造型单一,有一户人独门独户居住的,也有若干户人居住在一起的,整个院舍由正户、侧房、阶沿、院坝和猪牛圈等部分配套组成。集镇多木架板壁房,青瓦盖,常见对称式,一楼一底,内有天井。农村多低矮土墙平房,草盖屋顶约占50%~60%,青瓦屋约占30%—40%,半草半瓦约占l0%左右。部分修三合、四合院,四水归堂,部分只修钥匙头;极贫之家,草棚既小又破,三代同屋,人畜共居;富户则住穿斗木质板壁楼房,或土墙瓦盖四合院。有的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装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格子。夹壁一般人家多用篾编,外糊草泥;富户外用石灰粉刷。建新房必建堂屋,称中堂。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转角不设燕子口视为庙。三合院的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下又称小二间。四合院靠下小二间又是转角,挨下转角一间名小堂屋,中间便是槽门和过廊。房高者,正房后面接房称后房,转角及厢房后面接房称厦子。室内布局和设置亦有定规。中堂双开门,堂中壁上有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神龛,龛上敬有财神、药王等,龛下方设土神,门侧上方设天神位。凡迎客、训子、祭祀和婚丧嫁娶各种仪式皆在堂屋举行。中堂横梁挂“红”或画太极图。转角设厨灶及火炉。最小的转角称巴壁转,最大的转角为洪门转。横堂屋多为接待室,下小堂屋多为书房。正房长辈居住,小二间及厢房由晚辈居住。房前有阶沿,堂屋正前阶沿称大阶沿,多有北水柱,宽可逢事设席。厢房前为小阶沿,宽窄不定。阶沿外的院坝,富裕人家多用长方形石板铺成。猪牛圈一般在屋侧,厕所简陋,不分男女,一般在猪圈旁边。磨子、碾子多数安在房子侧面或前面,有“磨子推左不推右,碾子碾前不碾后”之说。南江北部深山区,旧时农村草房居多,瓦房少数,许多贫困农民住“千柱落脚”的窝棚,个别的住岩洞。所建房屋一般多就地取材,修筑简易住房。用泥土筑成四壁的称土墙房;用片石和泥砌成壁的称泥座石;用土砖垒壁,外糊草泥的称水糊筋;用圆木横着架成四壁的称垛木光。有的以土筑墙,扎草为盖,挖洞为窝,房低光暗,家中原木为凳,架木为床,凿木为盆,以瓢当碗,四壁空空。但深山区住瓦房的家里特别注重火炉屋安排,火炉大到五尺见方,便于冷天烤火煮鼎罐饭。房舍周围多栽竹木。竹以慈竹和斑竹居多。木以果树、柏树和青冈树居多。富贵人家筑围墙、建花园、凿鱼池的,亦有建楼台、立桅杆的,但不多见。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前,农村房舍的修筑样式变化不大,大多数草房改建成瓦房。自80年代起,农村普改住房。新建住房多是砖木结构,也有砖混结构的。直排直扇,房架增高,大开间,大窗户。改造旧房,多是青砖砌门面,开玻璃窗。修筑土墙房,也是白粉墙,开窗子,石院坝,房上坐脊,防风刮瓦。改中堂为会客室,贴字画,置沙发、茶几。水缸多为石制。寝室内设衣柜、书桌。环境布局日趋净、美、香、实惠。猪牛圈、厕所多与住房分开,院坝平整宽大,多用长方形石板铺成。院坝前多有花木,不少人家建有鱼池。周围栽树讲究层次,近栽桃、李、橘等矮干果树,稍远栽梨、柿、核桃等高干果树;再远则栽松、柏、香樟、桉树等常绿乔木。旧时城镇街坊多建在河边及交通要道处。天然石板铺街道。居民建房以街道为准,在两侧纵向延伸。面街房间较宽敞,伸有柜台作店铺。楼间及后房为住房。民国前,房屋面壁多为木板。店铺门面使用活动长条木板。旅食店门外悬挂红灯或招牌。部分场镇设有风火墙,其墙高出街房。现在城镇建设,讲究街面宽大,街房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

日常用具

炊餐具:计有锅、盆、碗、盘、碟等百余种,唯罐搭钩、铁罐、背桶具地方特色。

罐搭钩。亦名火搭钩,悬在火炉上挂铁罐、茶壶,亦可挂双耳锅。罐搭钩的质地有铁木之分。木罐搭钩用竹筒、木钩制成,铁罐搭钩用铁钩、铁链制成,起升降作用的机关称“管家婆”。钩一至三个,二三钩均在高山区使用。

铁罐。又名鼎罐。根据大小分抬元、头元、二元、三元、四元等不同型号,抬元是最大的铁罐,多用作煮猪食。四元俗名尿包铁罐,只能一人烧水煮饭用。高山区一家人有多到七八个铁罐的。

背桶。系木制扁形长桶。以篾条或铁丝作箍,棕辫作背系,山区坡陡路远,用背桶背水比担水方便。

工农具:计有犁、耙、刀、斧等数十种,尤以烘笼、檑子、笆篓、月锄等别具特色。

烘笼。类型多种。其中一种专用于烘干谷物的烘笼,篾编,高约五尺,两头略细,中间粗大,内为管状空心。用时放在石灶上,灶内生炭火,便可迅速烘干笼内的谷物。

檑子。有木檑、石檑及多个檑子组成的群檑,其形状和功用与大磨近似,是农家檑稻谷和玉米的工具。用时一人或两人推动檑啄为动力。

笆篓。篾编,口呈喇叭状;颈细,以拳头能通过为宜;腰呈梯形,下部为长方形。供采收银耳用,亦称耳子笆篓。

月锄。高山区薅草的锄头,形似每月初七八的月亮,角尖、板薄、口利、幅宽、中凹陷,锄把长约三尺。

其他器具:较具特色的有草墩和马桶。

草墩。有编织和辫制两种。编织草墩用篾圈草编,可高到一尺余;辫制草墩只用稻草编成,成蒲团状。草墩在穷人家宜于老人和小孩坐。

马桶。系木制鼓状便桶,用红漆染色,上面加盖,便于老人在室内使用。民国时期,嫁女还制马桶作陪嫁。

巴鱼儿

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篇2

1 巴中市老年群体性状况现状调查

1.1 调查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相结合展开, 课题组前后组织30余次历时1年的集中问卷发放调查以及随机问卷发放调查, 共发放2 987份问卷, 收回问卷2 216份, 其中有效问卷2 013份,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84%。问卷调查样本的获取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对寻常老人采取街道社区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 对患病老年群体直接深入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各科室进行调查。

1.2 调查对象

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长期居住在巴中市辖区内的老年人, 包括巴中市城区内、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及辖区镇乡的老年人。

1.3 调查的主要内容

包括老年群体的性需求, 性健康, 性压抑, 性生活满意度四个方面。

1.4 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2 013位老年人中, 男940人, 女1 073人, 分别占46.7%和53.3%。

从婚姻状况看, 只有一次婚姻1 525人, 丧偶单身219人, 丧偶再婚58人, 离婚单身30人, 离婚再婚102人, 同居56人, 其他23人, 分别占被调查老年人数的75.8%, 10.9%, 2.9%, 1.5%, 5.1%, 2.8%和1.1%。

从年龄来看, 60岁~65岁的老人962人, 66岁~70岁的老人607人, 70岁以上的444人, 分别占被调查老人人数的47.8%, 30.2%和21.9%。

从身体健康程度上看, 自我评价身体非常健康的老人有327人, 比较健康的有850人, 身体状况一般的有554人, 不太健康的221人, 很不健康的61人, 分别占被调查老人人数的16.2%, 42.2%, 27.5%, 11.0%和3.0%。

从自我评价经济状况上看, 认为够用有余有453人, 大致够用的有1 209人, 认为有些困难的老人有318人, 十分困难的33人, 分别占被调查老人人数的22.5%, 60.1%, 15.8%和1.6%。

从文化程度上看, 文盲233人, 小学文化程度728人, 初中文化程度556人, 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404人,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2人, 分别占被调查的老人人数的11.6%, 36.2%, 27.6%, 20.1%和4.6%。

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对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现状调查主要包含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性需求, 第二部分为性健康, 第三部分为性压抑, 第四部分为性生活满意度。

2.1 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需求现状

本课题调查问卷数据经统计分析显示, 当问及:“您对性生活的需求程度?”有65.6%被调查老人表示“有点需要”, 所占的比例最大;有25.7%表示“完全不需要”;有8.7%表示“需要, 并且很强烈”。当问及:“您认为您的老伴对性生活的需求程度?”有30.2%的被调查老人表示“完全不需要”, 有62.3%的人表示“有点需要”, 有5.6%的人表示“需要, 并且很强烈”, 有1.8%的表示“不清楚老伴的想法”而放弃回答。另外, 当问及:“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您的性需求?”在2 013位被调查老人中有69.5%表示与“年龄因素 (如:进入老年, 性欲自然减退) ”有关, 有45.9%表示与“身体有疾病”有关, 21.7%表示与“思想观念 (如:认为老年人应该减少或停止性方面的需求) ”有关, 还有11.9%表示可能与“老伴常常回避或者拒绝”有关。

2.2 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健康观念及认识现状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 当问及:“您最希望通过哪种方式了解老年人性生活的健康知识?”有35.4%的老人选择通过“电视广播节目”, 所占的比例最大;有23.1%的人选择“知识讲座、宣传单 (如医疗机构宣传等) ”;有12.7%的人选择“与他人交流”, 而其余还有11.8%, 7.0%, 6.4%, 3.7%的人分别选择“其他”、“网络”、“报刊杂志”、“书籍”的途径了解老年性健康知识。在调查过程中, 课题组发现由于巴中地区地处偏远贫困山区, 这里60岁以上的老人多数来自农村及乡镇, 而老年女性文化水平为文盲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文化水平低或身体原因 (如老年人视力减退) 在阅读文字时有困难, 这一现象让课题组清晰地认识到老年群体系弱势群体, 该情况同时也限制了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政策已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调查过程中, 较多数量的老人逐步愿意接受“网络”等新事物。

本课题调查数据显示, 当问及:“您认为老年人的夫妻性生活大概间隔多长时间合适?”在选择性答案中调查问卷设置时间分别为 (1) 1个月2次及以上; (2) 1个月1次; (3) 2个月1次; (4) 3个月1次; (5) 4个月1次; (6) 5个月1次; (7) 半年及以上1次; (8) 完全没有, 在被调查老人中分别所占比例为13.4%, 37.6%, 16.2%, 7.1%, 3.4%, 4.4%/8.2%, 9.7%。当问及:“现在您和老伴大概间隔多长时间性生活1次?”其选择性答案中问卷设置的时间与上述相同, 在被调查老人中分别所占比例为8.5%, 26.5%, 15.5%, 6.0%, 3.5%, 3.5%/8.1%, 27.3%, 另外有0.8%的老人表示“问题太隐私, 实在是不好意思”而放弃回答。

本课题调查数据显示, 当问及:“如果您的性器官出现功能或者疾病的症状, 您会怎样处理?”有48.0%的人选择通过“到正规医院检查”, 所占的比例最大;25.9%选择“到小诊所检查”;13.1%选择“自己看情况, 到药店买点药吃”, 而其余还有13.0%的老人选择“不予理睬, 不检查治疗”的方式。本课题组作为医疗机构,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老人在近年来城乡全面医疗保险政策实施的大好环境下, 已逐步提高了“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保健意识, 但仍有部分老人存在“小病不管, 大病才看”的想法。故课题开展期间, 在课题组问卷调查的同时认真做好医疗机构的专业化健康知识宣讲, 得到被调查老人的诸多好评。

2.3 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心理压抑现状

本课题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当问及:“当老年人有性冲动时, 您觉得一般会怎么解决?”有62.8%的被调查老人认为“夫妻性生活”, 所占的比例超过半数。其中有34.7%的被调查老人认为可能同时存在“克制自己”的现象, 有23.3%的老人亦认为可能同时“自慰 (如用手摩擦生殖器达到性满足) ”;另外有不到3%比例的被调查老人认为可能存在“花钱和其他人发生性关系”的情况。当问及:“当您有性生活的需求 (即有性冲动) 时, 您会立即告诉您的老伴吗?”21.0%回答“会直接地告诉老伴”, 32.8%的人“会委婉地告诉或者暗示老伴”, 23.5%的人“有时候会说, 有时候不会说”, 其余22.7%表示“不会告诉老伴”。

2.4 巴中市老年群体的性生活满意度现状

本次课题调查数据统计显示, 当问及:“您对目前夫妻性生活感到满意吗?”在2 013位被调查对象中有38.3%的人表示“大部分时候满意”, 30.5%表示“少数时候满意”, 8.8%表示“满意”, 10.9%表示“不满意”, 11.4%的老人由于“思想观念”或“已经停止性生活”等各种原因未作出回答。当问及:“您对目前夫妻同房 (即性生活) 的频率感到满意吗?”在2 013位被调查对象中对4个选项 (1) 满意; (2) 大部分时候满意; (3) 少数时候满意; (4) 不满意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3%, 38.3%, 20.5%, 4.7%, 有28.2%的老人未作出回答, 其主要原因是“已经停止性生活”。当问及老人:“您对目前夫妻同房 (即性生活) 的持续时间感到满意吗?”在2 013位被调查对象中对4个选项 (1) 满意; (2) 大部分时候满意; (3) 少数时候满意; (4) 不满意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7%, 30.9%, 24.7%, 9.4%, 有28.2%的老人未作出回答, 原因基本同上。在与老人沟通过程中发现, 对目前夫妻性生活感到满意的程度, 老人们的理解有两层含义:大部分老人认可的“满意度”是心理的满足, 少部分老人认可的“满意度”是身体生理反应的满足。课题组本着尊重事实、尊重老年人的主观认识及个人观点原则, 按照每位老人自己的标准来自主权衡“是否满意”, 而不片面地推断“性生活的具体频率、持续时间等与性生活满意度相对应”。在调查过程中, 课题组通过与老人交流发现, 老人们终止夫妻性生活包括主观因素, 如本人年龄、勃起困难、疾病等原因等;客观因素, 如丧偶、配偶身体疾病。调查过程中还发现, 夫妻双方若其中一方出现疾病 (尤其以长期肺部疾病致肺功能减退、心脏病致心功能差、瘫痪、脑梗死等) , 对性生活影响较为明显。老年女性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 外阴及阴道萎缩、阴道干涩等生理变化对性生活影响明显。

3 讨论

自2013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 法律规定, 老年人是指60岁以上的公民,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 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并且法律详细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不得忽视及冷落老年人。按照国际公认的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10%, 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标准来衡量, 目前巴中市已进入老龄社会, 而且老年人口系数呈现持续升高的特点。据巴中市统计局分析, 我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为老年人口总量大, 2010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全市常住人口中, 65岁及以上人口为34.4万人, 占10.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2个百分点, 在全省21个市州中位置靠前, 老年人口系数10.5%,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由此, 老年人作为巴中市重要的社会群体, 关爱老人的精神生活不容忽视。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有:认知偏差、兴趣下降、性态度老化、对衰老的恐惧、人际关系问题[1]。在某种意义上说, 老年人也是一个“弱势群体”, 他们的生活常常要受到身边家人、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 有时是决定性的重大影响。健康需要管理, 婚姻需要经营, 性功能需要维护, 应该鼓励和帮助夫妻双方积极面对社会、家庭或婚姻关系的各类冲突, 通过相互关心、爱护等来建立健康、和谐、亲密的性关系, 重视性心理方面咨询、生殖系统基础疾病的诊疗, 尽力提升老年群体性生活质量。在本次调研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 老年人的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但受传统文化等因素影响被压抑了, 部分老年人就只能通过“克制自己”的方式来压抑自己的需求。所以, 性生活对于老人的积极意义这一点, 不但老年人要懂得, 不要“自动放弃”;还要使他们的家人、医疗机构以及社区服务的相关人群懂得, 从而对此加以支持和帮助, 而不是回避、阻挠和反对。所以, 针对老年人的性教育及其视频多媒体、读物, 不但是老人自己关注,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老人的家人和社会上相关人群参与宣传, 都要学习, 都要了解。对老年人的性教育, 主要以观看一些有关的电视科学教育片、听取社区及医疗机构或各种媒体的讲座、网络正面宣传等方式进行。对待患有妇科疾病老年患者, 由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影响, 良好、优越的医护环境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并起到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2]。无论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还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都是以民生为本的重大举措, 旨在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让老人们过上更加和谐富足的生活。巴中市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摸索寻找着合理的途径, 在为老年群体寻找提高文化生活水平、解决精神生活层面的基本需求的过程中不停探索, 勇敢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486-487.

民俗类图书出版现状调查 篇3

二是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大型丛书——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中国民俗大系》在2004年与读者见面。该丛书采用分省立卷方式,以31卷的容量,记录了众多的民俗事象。

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的规定,民俗就是属于历史地理类,但是由图表一我们可以看出还有30%的民俗类图书被分配在其他大类里,这说明有一部分民俗书并不是单纯的介绍民俗,而是将其与政治、宗教、经济、文化、艺术等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主体的重心已经偏向其他部分。这些书几乎遍布了各个大类,但比重还是很小。所以笔者认为民俗书在今后出版时就应该有所侧重,不要通篇大论民俗的方方面面,而是切入一点,这样更有针对性,更容易找到目标读者群。

由于民俗类图书主要集中在历史地理类,通过图表二来看一下在历史、地理这一大类里的民俗图书的主要分布情况。

从上表可知,丛书文库比例最小,这说明此类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头的图书少,没有形成规模;民族风俗习惯总志类相对于各地方风俗习惯总志类而言也比较少。而我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民俗大国,所以笔者认为这两块应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以下是笔者对民俗图书几方面情况的调查。

丛书情况:在近千种民俗类图书中有近半的图书是某一丛书中的一本。如武汉出皈社出版的《千门万户长江流域的民俗》就是“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的一本,其它由《锦练玉珠长江流域的河流和湖泊》、《货殖千里长江流域的商贸》等各部分组成。这又透露给我们一个信息,就是近一半的民俗书并不是编辑或作者主观上策划编写的,而是因为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关于民俗的书自然就要作为文化丛书的一部分被出版。

编著者情况:在抽取的400本样本中只有近190本书是“著”的,其余都是编著。这说明民俗类图书存在原创性不高的问题,当然这类图书主要是记载和传承民间文化,但是如果原创性不高就很难在内容上创新。

参与出版社数量:这400本样本图书由182家出版社参与出版,可见参与这类书出版的社还是比较多的,但还比较分散。出版这类书比较多的社主要有甘肃人民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学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另外像中国文史出版社、济南出版社、海南出版社、重庆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沈阳出版社及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出版数量也比较可观。

市场占有率变化:少数出版社占有一定优势但稳定性差。从各年出版情况看,只有甘肃人民出版社、学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重庆出版社等几家出版社能够连续几年都有书出版,其余几家出版此类书较多的社也都是在某一年形成优势,却没有形成连续稳定的出版。

销售情况:从图书版权页上看到这些书印数过万的很少,几乎都是几千册,这就说明此类书并不畅销。只有几种经过几次印刷、销量达几万的,而这些书均为教材。

其一是受地方限制。民俗多是介绍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的,这样读者群受到限制,人们比较关心的话题一般都是自己身边或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

其二是缺乏实用性。现在人们越来越不注重那些传统的习俗和礼节,所以这类书买来也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就使得它跟励志类和生活类图书没办法去竞争。

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篇4

一、基本情况

,全县南江黄羊饲养量达70.3万只,出栏36.7万只,实现产值9175万元,人均养羊收入173元;全县建成万羊乡26个、千羊村187个;发展年饲养南江黄羊50只以上的大户5296户,100只以上的526户,1000只以上的15户。今年1-8月,南江黄羊饲养量达79.8万只,预计年底将突破100万只,产值超过1亿元,人均养羊收入达200元以上。南江黄羊已逐渐发展成为南江县域农村经济的骨干产业及全国各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优势项目。自“九五”以来,全县有1.52万户农户靠养羊实现脱贫致富。迄今为止,南江黄羊已发展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900多万农户累计推广近亿只,累创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1、理顺了发展思路。县委、政府明确了“创新一个机制,加快三个转变,推行五项改革,落实五项措施,达到三靠要求,实现第一目标”的“135531”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思路。“创新一个机制”,即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大户促动、农户联动、市场拉动的新机制;“加快三个转变”,即传统饲养向科技饲养转变、黄羊数量型向黄羊质量型转变、黄羊市场流通向产品精深加工转变;“推行五项改革”,即改善羊群结构、改进饲养方法、改变经营机制、改良繁育体系、改革发展体制;“落实五抓措施”,即抓良繁提高品质、抓大户扩大规模、抓龙头连接市场、抓加工提高效益、抓品牌增强支撑力;达到“三靠要求”,即靠养羊跨越发展、靠养羊富民裕县、靠养羊全国扬名;“实现天下第一目标”,即把南江黄羊打造成天下第一羊。

2、明确了发展目标。县委、县政府结合南江实际,制发了《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南江黄羊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南江黄羊发展目标督查考核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快南江黄羊发展的文件,科学制定了建设畜牧大县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奋斗目标。一是近期目标:“打基础”,实施“22111”工程,即20培育2万户养羊大户,培训2万名养羊明白人,种植10万亩优质牧草,建设10个人工授精站,年饲养黄羊100万只,为南江黄羊产业化打好牢实的基础。二是中期目标:“上规模”,到,南江黄羊饲养量达200万只,养羊产值达到3亿元,人均养羊收入达到600元,基本实现保种选育、扩繁防病、加工销售一体化。三是远期目标:“产业化”,到,南江黄羊饲养量达300万只,养羊产值5亿元,人均羊业收入800元,全面实现南江黄羊产业化目标。

3、创新了发展机制。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粮草轮作、果(药)草间作、牧草套作等方式,解决饲草问题;实现了牧养向圈养转变;健全了“信贷投入、项目投入、招商引资、激活民资、试行保险、以奖代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超常举措,重奖养羊大户、业绩突出的党政干部和科技人员,对养羊工作无起色、工作不落实的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交流任职。

4、增加了综合效益。通过黄羊产业的规模发展,涌现出了一批黄羊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园场和黄羊“经纪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南江黄羊品牌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南江黄羊的销售价格逐步上扬,养羊大户收入明显增加,上半年养羊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2元;通过各级干部挂联帮扶和投资入投黄羊产业发展,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完善思路。理念决定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决策决定方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南江黄羊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为县域经济的骨干项目,作为财政增收的.基础财源,作为开发农村资源的先导产业,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全县进一步完善了“135531”思路,即创新一个机制、加快三个转变、推行五项改革、落实五抓措施、达到三靠要求、打造“天下第一羊”的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思路。“创新一个机制”,即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大户促动、农户联办、市场拉动的新机制;“加快三个转变”,即传统饲养向科技饲养转变、黄羊数量型向黄羊质量型转变、黄羊市场流通向产品精深加工转变;“推行五项改革”,即改善羊群结构、改进饲养方法、改变经营机制、改良繁育体系、改革发展体制;“落实五抓措施”,即抓良繁提高品质、抓大户扩大规模、抓龙头连接市场、抓加工提高效益、抓品牌增强支撑力;“达到三靠要求”,即靠养羊跨越发展、靠养羊富民裕县、靠养羊全国扬名;“打造天下第一羊”,即南江黄羊打造成“天下第一羊”。

2、创新机制,加快发展。围绕建设“畜牧大县”目标,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用新机制和新举措促进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一是创新养殖模式。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粮草轮作、果(药)草间作、优质牧草套作、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等,解决扩量饲草问题,促进牧养向圈养转变、零星饲养向集中饲养转变、粗放饲养向专业饲养转变,做到散户饲养与规模饲养相结合、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创建相结合、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加快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进程。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信贷投入、项目投入、招商引资、激活民资、探索保险、以奖代补”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的投入问题.①利用国家“863”科研项目投入解决保种选育问题;②利用秸秆综合处理、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北草项目等解决饲草问题;③利用优惠激励政策加速扩繁增加总量;④利用财政扶持项目健全疫病防治体系;⑤利用招商引资建设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创新科研机制。加强与四川省农科院、西北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北农大、南京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了国家“863”计划“南江黄羊新品系选育研究”课题,争取了国家“863”计划“中国传统及特色食品和畜牧产品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四是创新激励机制。采取超常举措,重奖养羊50只以上养殖大户,重奖对种草养羊做出突出贡献的乡、村、社干部和县级相关部门及挂联领导。目前,全县干部群众养羊积极性空前高涨。

3、搞好示范,重点突破。县委、县政府采取帮助投入、技术指导、抓点示范的办法,集中建设一批基地、培植一批典型,带动了黄羊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建设基地。按照“政府引导、业主经营、项目扶持、科技支撑”的思路,坚持“园区+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好“863”科技示范园,涌现出字库、黄梁、灌坝、硝洞、水田坪、白岩、庙梁村等28个标准养殖示范小区,建成冉家坝、石矿坝、熊家坝等养殖黄羊1000只以上的“千羊场”15个。二是培育龙头。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放手发展、积极引导,提高素质、大力扶持”的思路,积极组织农民、鼓励畜牧大户、技术能人牵头创建南江黄羊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园场等黄羊产业发展带动主体,与四川省格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组建四川格瑞南江黄羊有限公司,从事南江黄羊加工,着力培育龙头食品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帮扶带动。组织动员副科级以上实职干部、下派驻村干部、畜牧系统干部职工,采取以羊还羊、入股养羊等方式,带头或带动发展南江黄羊。四是优化服务。建立健全“六大体系”,即黄羊繁育体系、饲草加工体系、羊产品精深加工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进程。同时,县委、县政府拟定今年10月举办“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暨中国・南江黄羊美食节”, 同时与省畜牧食品局联合在南江举办“四川省第二届山羊节”,以时尚消费为切入点,以节树形象,以节促增收,以节促发展。

4、加强领导,确保实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南江黄羊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县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坚持“四个逗硬落实”,确保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大见成效:一是逗硬落实县级领导包片、分管领导定线、部门领导定点、下派干部包村(社)、党委书记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的领导责任体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干部层层抓、驻村干部天天抓的黄羊产业化发展工作格局。二是逗硬落实了相关部门、人员在技术推广、品种培育、资金扶持、疫病防治、品牌保护等方面的职责,全面提高黄羊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服务水平。三是逗硬单项和综合考评内容,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村社和农户,着力构建“重点突出、导向正确、指标量化、奖惩分明”的目标考评机制,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奖惩分明、鼓励实干的良好局面。四是逗硬落实“六员”负责制,即总指挥员、总技术员、总推广员、总巡视员、总督查员、总宣传员,形成了南江黄羊发展组织领导、课题研究、工作巡视、督促检查、宣传发动于一体的责任体系,促进了南江黄羊产业发展的整体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从总体上来讲,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形势喜人的强劲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别乡镇领导以环境不适宜、条件不具备等为借口,等待观望,宣传发动不深入,致使部份农户心存顾虑,行动迟缓,走村串户多、发动群众少,口号提得多、研究问题少,安排布置多、工作实效少。二是挂联帮扶不够到位。个别挂联部门工作不到位、帮扶不落实,未做具体工作,群众反映较差,基层有意见。个别下派驻村干部工作漂浮。三是投入机制不够健全。个别乡镇信用社对支持黄羊发展理解不透、贯彻较差。贷款额度小、投放条件高,难以适应发展需求;个别乡镇工作无计划,手头无措施,胸中无大志,大包大揽,包打包唱,未能充分调动农户自我投入积极性。四是发展速度不够均衡。少数地方以点带面,不同程度出现了有圈无羊、有羊无圈、有草无羊、有羊无草等现象。五是综合管理不够配套。个别地方黄羊专业协会运作不规范,功能不健全,工作不到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信贷支持、饲草管护、技术服务、疫病防治、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品加工滞后,龙头企业带动乏力,市场发育缓慢,制约着黄羊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做大黄羊产业,努力实现黄羊产业化发展目标。

1、认识再提高。实践证明,没有特色支柱产业,结构调整就难以纵深推进,农民收入就难以稳定增长,社会经济就难以跨越发展,我们要顺应市场潮流、立足长远发展、放眼全球竞争,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发挥优势、排难攻坚,奋力加快黄羊产业发展。一要看到产业化发展的优越性。我县发展南江黄羊基础好,农户养殖习惯普遍形成,养殖技术基本掌握,全县草场资源广阔,饲草资源丰富,发展南江黄羊是开发利用农村技术资源、牧草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先导产业,是开发农村资源的“转化器”。二要看到产业发展的艰巨性。南江黄羊养殖规模不大,总量不足,农民人均饲养量还不到1.5只,要达到人均黄羊2只的目标,压力十分巨大。羊肉干、羊肉松、羊肉酱等系列制品生产成本高、规模上不去、包装品位低,没有拳头产品、没有知名品牌、没有主导市场,南江黄羊产业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三要看到产业发展的复杂性。产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资金筹集、土地利用、宣传引导、示点示范、跟踪服务、精深加工、拓展市场等错综复杂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面对和切实解决。

2、发展步伐再加快。一要示范引导促发展。巩固提升关田、元潭、北极、元顶子等羊场的建设规模和质量,加快寨坡、桃园、石矿、大坝等规模羊场的建设进度,突出抓好适度规模、集中连片、标准优质的示范小区建设。切实抓好沙高线、元台线、双江线、野正线等种草养羊示范线建设。迅速建好未完工羊场,上齐羊只,消除空圈。重点抓好赤溪庙梁、活水、空山、大垭万亩果药牧发展标准化示范圈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丰富扶贫新村建设内涵。二要粮草先行促发展。抓好牧草管护、青干草晒制、秸秆收贮和机具购置,青贮池建设工作,依托县草业开发公司搞好草料加工,确保全县以玉米秸秆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抓好秋季种草.抓住秋播秋种关键时节,迅速落实土地、资源、技术和人力、物力,实现秋季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以上。抓好越冬管理。集中开展以草料供给、疫病防治、保温保育为重点的黄羊越冬饲养管理月活动,确保黄羊安全越冬。三要依靠科技促发展。依托南江黄羊国家863项目,建立基因库、培育新品系、保护核心群,积极建设南江黄羊扩繁场,进一步健全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提升黄羊品种质量。把技术人员培训作为日常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采取技术人员培训与养羊大户示范帮扶相结合,抽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基层干部、养羊大户进行专门培训,确保常用养羊技术和生产标准的普及和推广。全面落实各级政府负总责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做到“头头注射、只只免疫”,羊痘、口蹄疫、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重大疫病免疫率要达到100,为养羊户解除后顾之忧,为畜牧业健康发展。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背景

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地民俗民风。

(二)时间

2014年2月10号—2014年2月16号

(三)过程

① 问卷调查个人情况

我调查的主体人群为16—20岁的年轻人,其次是中老年人,少数几分为小学生。

② 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他们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像清明祭祖,端午包粽子,中秋团圆等,这些节日都由来已久,文化底蕴丰厚,值得的我们了解。除此包括24节气也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铭记与探究。

③ 我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传统节日有助于我们了解传承中国文化,但我们不能把过节的形式僵化了,我们不能固守一些相对保守落后的封建形式,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发展结合一些地方特色进行活动。

④ 实践感想

本次的民俗民风调查选择在我老家黑田铺进行,总体来说收获较大,了解了些平时不知道的风俗及其来历,同时也给了我一次与老人们交流的经历。一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不识字,我就把题目给他们念一遍,解释清楚,然后将他们说的一些风俗记录下来,总体如下:

正月初一早上必吃油煎糍粑,邻里拜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初五破五,十五元宵节做汤圆食之。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蒿另有艾蒿煮水沐浴等,女婿送粽子至岳家。邵东还有称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也有包粽子一俗,但不似小端午风行。六月早稻收割有尝新一俗,现已少见。

七月初七有乞巧小孩子拜乡间小桥为亲娘者,谓之桥亲娘,传如此小孩能茁壮成长。七月初十左右开始中元节,放鞭炮烧纸钱迎接逝去先人谓之接老客,十四放鞭炮烧纸钱送之走

谓之送老客。期间天天上供烧纸并以烂熟绿豆为馅做糯米粑粑以油桐树叶裹之谓之桐子叶粑粑上供。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敬老而已

十二月二十四谓之小年,家家大扫除,亦隆重过之。小年以后开始舂糍粑杀年猪。俗传小年以后死人皆为阎王误做年猪收之,故丧家秘不发丧直至翌年破五之后。大年三十举家团圆,乡间多在中午团年。

(四)如何保护传统节日

保护传统民俗的首要工作时进行记录传承,我们需要把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单纯的记录更多的只是原始的,传承才是更大意义的保护。首先对其进行现代化认定,即对其现代生活中存在价值的认定,以这为基础对传统节日的一些形式筛选,认定那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化价值,然后推动文化保护法,建立相应的文化博物馆交流各地民风民俗。

从小学开始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培养学生民俗文化素养与兴趣,同时开展各类民俗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让大家更多的接触与了解。

民风民俗实践报告 篇6

小组成员:1320120111 朱响响

1320120122马宏飞 1320120123曾旭

一、调查内容:春节活动以及节前节后的其他节日、活动

二、调查时间:腊月二十三至元宵节

三、调查方式:根据各地的不同,留意当地的春节习俗、活动,对这些活动亲身体验,并在活动中注意观察,了解这些活动在当今时代的特色以及和过去的不同,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最后汇总。

四、调查结果: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自己家乡当地的春节习俗、特色活动进行了亲身体验,我们的小组成员在各自的家乡观察当地的民俗民风,了解传统文化魅力。通过比较荆州、南通、宁化三个不同城市的民俗民风探讨在经济发展中如何保存优秀传统文化。

1、荆州的民风民俗活动

A 农历腊月二十四,俗谓“小年”,又称为“小过年”、“小除夕”,是荆州民间很看重的一个年节。民谚云:“腊月二十四,家家小团圆”。是日,“吃坏吃好,一人不少;有吃无吃,团圆一席”,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

在我们荆州,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蒸花馍(19张)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B 腊月二十五——腊月二十九,置办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对联年画等,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C大年三十,贴年画,请门神,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接年。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D正月初一,近邻等拜年,人们都早早的起来穿戴一新,喜笑颜开,参加丰富多彩的大年拜贺活动,出现了以迎春纳福为主题的各种风俗习尚。如开门礼俗,“开门礼俗”的内容有开门炮、出行、拜年、拜年酒、贴春联、贴年画等。E正月初二,回娘家,在这天,女儿、女婿和外孙、外孙女等都要回娘家拜年。

F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拜年,这段时间,亲朋好友互相到对方家中拜年,送去新春的祝福,互相赠送礼品,在一起聚聚、吃饭、喝酒、话家常。G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多亲人聚在一起晚上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荆州民间在元宵节张灯观灯,可谓源远流长。

2、南通的民风民俗活动

南通风俗,南通在唐代为流人(被流放的人)所居;以后历代又有各地移民迁来定居。因此南通风俗系融合各地风俗而成。市区与6县各有不同。海门、启东受到江南风俗的影响,有吴地风俗的特色;如皋、如东、海安与扬泰地区风俗较多相似;南通市与南通县的风俗有较多的相同之处,但市区与郊、县又有差异。由于人口迁徙,沿江、沿海又各具特色。地方风俗呈现交错状态。

民俗无所不在,凡有人群生活的地方就有民俗。南通出土的五代姚氏家族墓志两件是最早的文献资料,反映了当时的风俗。姚徐夫人墓志盖上刻有八卦图案、十二生肖、日月星辰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是南通最早的民俗画。

南通的春节民俗民风基本可以归纳为八种

A一年的最后一天夜头叫除夕。在段玉裁《说文》中,“除”条里这样说:“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夕”者傍晚。所以旧岁的最后一天又称“岁除”、“大年夜”,俗称“年三十晚上”。南通人就叫它“三十夜子”。要是碰到“小年”(没有腊月三十的年份),腊月二十九也叫除夕。B压岁钱又叫押岁钱、压祟钱、压胜钱,是汉代起的头,汉魏六朝的时候开始流行的。据王黼《宣和博古图录》载:钱形长而方,上面龙马并著,俗谓佩此能驱邪镇魅。因为“岁”和作祟的“祟”同音,压岁就等于压祟,所以叫压岁钱。过去的压岁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币,而是为了带了身上戏戏、看看而专门铸就的和钱币差不多架子的东西,是当吉利物品或者是避避邪用的。有的在钱币正面还铸了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这样的吉祥语;背后还有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等的各种图案。明朝和清朝时的压岁钱,大多是用红线串起来的。清朝人富察敦崇写的《燕京岁时录》当中就有记载:“以彩线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给小孩子的压岁钱,南通人叫压金钱,这个“压岁”不是叫你不长,而是叫你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地成长。开始用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做压岁钱的是民国以后。那时候长辈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给小伢儿,叫百岁钱,寓意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就用大铜钱,给的数目是“六”或者是“六”的倍数,这个是取“六六大顺”的意思;后来又改了用大红纸包一块大洋,是财源茂盛、一本万利的象征;等用了纸票子之后,压岁钱也就不用大洋改了用纸币,不过是要联号的。因为“联”与“连”又是同音的,这就意味子子孙孙要“岁岁发财”、要“连连高升”,大概发明“红纸包”这个词和用联号新票子的讲究,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C据说在唐朝的时候,皇宫里头面经常舞鬼、闹皇宫,皇帝佬儿没得法子,就请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个人来站门岗,从此之后皇宫里头就安顿了。时候长了,总不能叫这两个大将侭是站撒,于是就请了个画人像的画师,照他恁两个人的架子,画了画儿往门上格恁一贴,居然也就一样的安顿了。不过,照这架子老是画总也不是回事情,到了宋朝的时候,就有人发明了先把人儿刻在木头板儿上,转来再印刷,这个应该就是木版年画的初级阶段。再后来有人要想印彩色的,聪明的人就想了法子再多刻几块板子,分门别类来印几种颜色,现在叫套色。还有的人为了开出的脸更像点儿、更漂亮点儿、更好看点儿,就在印好的画儿上,再勾下子、再描下子。例如像有的画儿,伢儿脸上用红笔这恁勾下子,画儿就既有木版的风格,又有手勾的成分,这种年画既好看又实用。到了明清时期,南通这块地方印门神已经基本上用木版。全国的木版年画出名的地方很多,例如北京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的潍坊、河南的朱仙镇、四川的绵阳。而我们南通的木版年画是单线,无论内涵、色彩和其它地方不大相同,这就是江海文化的特点。照南通的民情风俗来讲,过年的时候,基本上不问城里和乡下,老百姓要图顺遂,要想发财,都要贴门神。所以过去说利市的到人家门上刬是说:“陈年不来新年来,老爹家里大发财。两扇金门左右开,红绿招财贴起来。左边贴的是秦叔宝,右边贴的是尉迟恭。斗大的元宝滚进来,发财大发财!”虽说是说的个利市,是个口话,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贴门神的一种心理期盼和图顺遂、想发财的一种心态。

D过新年基本上家家户户要贴春联,这也是我国民间过年的一种普遍的风俗。门上贴副新的春联,显得多喜庆呀!以前的春联刬是写在红纸上的。现在市里的一些有名的书法家,还到社区去为居民写春联,是大受欢迎呀。要是请不到人写也不要紧,新华书店有现成的卖,还侭你拣。

春联,又叫对联、楹联、门联,南通人喊的是贴对子,相传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它还与桃木板上画门神的“题桃符”有关。西汉时期,每逢“过年”,大家总要用两块七八寸长,一寸多宽的桃木板,在上头刻或者画上神萘、郁垒的神像挂在门旁边,有的是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语。据《六帖》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的时候,开始有人在桃符板上题写联语。据《宋史•世家•西蜀》中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正式命名叫春联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据陈去瞻《簪云楼杂记》中记载:“帝(明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这个朱元璋不但下了旨,他还亲自为礼部尚书陶安撰写了一副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之后,朱元璋又在京都微服私访,看见一个阉猪子的人家不曾贴春联就问原因。阉猪子的人说他不会写,也请不到旁人代写。朱元璋就赐书了一副春联,上头写的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哎!这副对联写得是既形象、又生动,太好了。从此以后,贴春联就成为了一种民俗,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

E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内容,亲眷里头要拜年;老百姓相互之间要拜年;党中央也要举行团拜会;市领导也要分成好几路,去慰问坚持节日加班的职工,也要向他们拜年,这是拜年风俗的传承和延续,是积极有意义的。拜年,古时候也叫“见节”、“拜节”、“贺正”、“贺年”、“贺岁”,是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民间习俗。

F从前在过年之前,特别是三十夜子的事最多。现在到饭店里吃饭,一般的单位总是“签单”,其实这在过去叫“赊帐”,又叫“挂帐”,意思就是聚聚多结个总帐,省得零打碎敲的烦神。从前住了在城里的富户、地主或者是有头有脸的,买个粮食、绸布、南北货、烟、茶什伲的,甚至于连看病吃的药总欢喜赊个帐;而店里头图多做点儿生意,也情愿这么做,两相情愿,这个就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捱”。G从前正月初一是不着兴出门的。其实不出门也是说说而已,恐怕只是说不跑亲眷,不走动,要是大家关门闭舍连门都不出,街上冷冰干僵的连一个人都没得,这倒好戏子的哩!

正月初一城里的人可以不出门,农民非但要出门,而且还要种田。在以前的南通农村,正月初一一大早,当家的就要起来了,做什伲?掮把锄头,到自己家里的田头地角上这里锄锄,那里锄锄,这在当地就叫“种田”。

“种田”也是一种风俗。农民是怎样教育自己子孙的呢?他们说,种田人和街上人不同,街上人可以定定神神呆了在家里不出门,而我们就是靠种田过日子的,种田是我们的饭碗根,不种田哪有饭吃?再说,没有乡下人的屁股颠,哪有城里人的烟囱里冒青烟。人勤地不懒,只要种田的人手脚勤快点儿,起得早,也不要怕带夜,有句老话叫做“起个早抵半工”,就是这个意思。正月初一“种田”,就好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在起早,天天在种田。当家的为子孙做了个样子,后辈就要好好的学,在新的一年里头,做好田场生活,把田种好了。H正月初五,民间传说是财神菩萨生日。过去菩萨的生日,大凡只有吃斋念佛的人才晓得,现在好像大家刬懂的。特别是一些开厂、开店和做生意的分外敬重,哪怕是新村里头一爿小小的杂货店,也一定要大放爆竹,大宴宾客,既谢了菩萨又谢了人。门上贴的对子也总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总希望能得到财神菩萨的保佑。从前这种风气还要厉害,在《海门竹枝词初稿》里,就有民国时期海门籍南通人黄贤写财神日子的诗:

三牲纸马祭财神,祭罢财神请客人;

允了东邻西又约,恨无异术学分身。

现在有些饭店里还供的财神菩萨,也有供的关公。为了火烛小心,现在不用明火,刬是点的电蜡烛灯。这是因为广东改革开放得最早,那里靠香港近。香港那里的迷信蛮厉害,从电影、电视里都可以看得见,连警察局里都供的菩萨!后来生意经慢慢地传到了我们这里,迷信的一套也就跟着一齐传了过来。其实好多人也不一定信,看见大家在弄,自己不弄又不好,说穿了也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3、宁化的民风民俗活动

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成家”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按照如今的说法就是结婚生子,然而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结婚习俗也不竟相同,接下来,我将简述下我的出生地—宁化的婚姻故事。宁化隶属福建省三明市,是一个小县城,伴随着这10来年的发展,如今的宁化与原来相比已是大不相同,最为直观的就是房屋的建立,越来越趋近与城市水平,同样的结婚是个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当然,想要结婚是必须要有对象的,如果没对象那就只好去相亲了,毕竟到了二十七八还没对象自己可能不着急,但是父母肯定很急的,也会在这方面给你施加压力。然后就是订婚以及打结婚证了,当然聘礼是绝对不可少的,双方谈妥后需要请一些双方较亲的人在一起吃个饭,就相当于是通知亲友,你快成家了,让双方的亲友做个见证。(至于具体的细节也是因家庭情况的不同而定,没有原原本本的规矩)在以下我会举一些实例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本地的一些婚俗习惯的变化:

A交通。以往在结婚阶段大多数参加婚礼都是以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为主,敲锣打鼓去接亲的队伍甚至还有步行的,几里路几十里挑着聘礼再挑着回礼回来,所以以前的结婚对象是越近越方便,然而,现在的经济与原先有了翻天的变化,接亲队伍是开着车的,当然敲锣打鼓是不可少的,就是图个喜庆,向大家伙张罗张罗,而参加婚礼的人也大多数开车或骑车参加婚宴,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交通越便利,距离还真不是问题。

B通讯。在“大哥大”那个时代,这可是好东西啊,可是对于以往的乡村来说,有那东西的还真不现实,固定电话打不通的话,那就只有亲自出门挨家挨户的跑,去报喜,邀请亲友参加婚宴,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就花下去了,如果没在婚期前通知完亲友,那到时候可能还会引起亲友的不满,严重的就不再来往。如今虽说没有人手一部手机,但一个家庭中一般都会有1到2部手机,这样就可以电话联系,省了许多人力和时间可以去安排别的事。

C聊天平台与网上银行。如今的聊天平台各式各样,这也给大众带来了便利,就像腾讯QQ这个聊天平台,有QQ空间可以发送一些自己最近的消息,让大家能够提前知道你的情况,婚期将近也可以使用这个软件发请帖,同时也可以送出你真心的祝福。网上银行的通用确实是省心省事,只要你有网络,彼此都有收款的软件那么如果不能亲自参加婚礼也可以通过转账的形式来包礼金,给予新婚夫妇祝福。

D照片解析

这张图是去女方家拍的,女方还在梳妆打扮,而男方也在举行女方家的习俗仪式,宁化人大多数是信佛的,一般的婚礼拜见仪式是会烧香点蜡烛的,但由于该女方家族信仰基督教,上帝是不吃香火的,所以就实行三拜上帝,这右下角的桌子是女方家欢迎男方家属的“点心”,所谓的点心,就是款待男方家属的一些正餐前的食物,习俗是这样的,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猜测可能是男方亲友到女方家需要先试吃下,看看饮食习惯,以及保佑男方亲友身体健康的意思。

这张是新婚夫妇的迎宾图,新婚夫妇需要提前到饭店等待客人的到来,收红包,一般在11点就要到饭店门口等待,良辰吉日可能会有好几家同时在一家饭店请客,提前到饭店门前迎宾既可以表示对各位亲友的欢迎和尊重,又可以告知亲友在哪个房间饮用美食及避免亲友走错房间闹笑话,这张图表现的是拜天地,拜高堂以及夫妻对拜,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希望上天保佑平安健康,工作顺利,长辈对新婚夫妇的认可,表示明媒正娶,夫妻对拜表示的是一种婚礼礼仪,长辈们握住两人的手是在引导夫妇的婚礼仪式,夫妻双方婚礼仪式圆满完成。

这张图是在男方家举行的见面礼仪式,由至亲组成,通过小小的红包来与新娘混个脸熟的同时,新娘需要三鞠躬还礼,同时高堂处也还摆有一张凳子,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可以坐下,接受新娘的礼拜。在此期间,旁边也有锣鼓手,在礼拜阶段,是锣鼓不停的,因为这是在乡下自己家里做,所以就请了厨师以及端菜、切菜、摆盘等人来帮忙。当然,有些习俗我没拍图片的,我在这简单的介绍下:

A接亲队伍。男女双方出门的人数都为单数人(去接亲的人数与陪新娘的人数都为单数),接亲回来的队伍要是双数,这是图个吉利,好事成双的意思,男方接亲队伍由罗鼓手、司机、鞭炮手组成,当然,双方的父母是不需要去的,到女方家后要发红包,玩游戏抢红包,开门礼等等,然后再女方家等到吉时就返程。B打糍粑。这个习俗是在男方家完成的,在新娘接回来之前要把糍粑打好,并且上糖,装盘,待到新娘接回来后共同食用,这样也是祝福新郎新娘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C煎米茶。这是在男方婚礼正餐后一天举办的宴席,主要是招待附近来帮忙的邻居,可以称为答谢宴,米茶就是把米磨成粉,加入切成丁块的豆腐干,切成小段的豆角,丁块的猪肉等等食材进锅熬煮,最后在撒上葱花做成。

D服装。这里指的是新郎新娘的服装,其他人的随意。一般新郎新娘都会准备两套服装,新娘一套白色婚裙和红色婚裙,红色婚裙一般的在男方家举行仪式的时候穿,白色婚裙是在宴席上穿的,新郎的话就是西装、领带、皮鞋还有一个帽子加身,合体即可,新娘要化妆,而新郎则是面貌干净就好。

E婚房布置,家庭摆设。要看自己的想法了,自己想怎么搞,怎么漂亮就怎么来装饰。F满月席。这是婚后一个月之期做的酒席。

五、调查总结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春节各地的习俗大部分还是一致的,出于千百年以来的民族大融合,共同的民族信仰,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春节文化,而在这个大背景下,又形成了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春节文化,这也为当代社会的春节特色旅游扩展了市场,这些春节文化在除旧迎新中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在当前经济危机大潮中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契机。

六、调查意义

上一篇:《一粒种子》读后感500字下一篇:项目管理实习论文要求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