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精选8篇)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

【摘 要】: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而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学会“批判”,学会创新,意义重大。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正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为此,数学教师应该在理解批判性思维内涵的基础上,在教学中从心理、情境和技能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观念

批判性思维

培养途径

一、引言

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把批判性思维看作是学习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把它与解决问题并列为思维的两大基本功能。还有人提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具备这样五种基本能力:处理信息、学习、解决问题、全球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总之,批判性思维是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品质,在创新能力中,批判性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应当是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应当把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只要我们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能坚持有序地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便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涵义

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弄清情况和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反思.批判性思维从哲学上来讲,即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辩证之否定”,是一种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形成实 1 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应让学生做到敢于怀疑,勇于提出批判性、发展性意见,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可以这样说,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在批判错误、肯定正确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愿意进行各种方式的检验和反思,对己有的数学表述或论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一味盲从,思想上完全接受了东西,也要谋求改善,提出新的想法和见解。

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诸多优良品质之一,是思维创造性的核心。表现在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创造性思考,提出独立的见解;表现在对已知结论和他人意见不轻信盲从,有着检查和评价的强烈意向;善于发现和纠正错误;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呢?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注意营造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氛围和情境

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必须建立一个鼓励冒险、增强自信、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信念:发现错误有利于学习;不要要求学生一开始就什么都能理解,注意循序渐进;重视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并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好学生也需得到老师的帮助和反馈;不懈的努力、有效的策略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每个人都能成功。只要数学教师树立了以上的几个观念,就会真正地转变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教育者,更是学生的朋友、指导者和示范者,在对学生说话的时候,就不会总是用食指,而会乐于用拇指,不会总是说“你们”应当如何,而乐于说“我们”应当如何,你就会真正的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就能营造一种敢于说话,敢于批判和敢于反思的学习氛围。

2、反省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和批判心理

中学生解题通病是拿到题目就忙于做,求出结果就了事,从不“回头”思考,以至常出现错解、漏解现象,甚至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思维方式上缺乏思维的批判性,缺少反思。教师可经常要求学生对解及其解法的合理性给予解释;要求学生给出尽可能多的解法,对这些解法进行总结与推广,对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思考条件与结论的内在联系等。同时对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归类比较,让学生进行反思解决,自己总结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些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进行班级或小组讨论,让同学生们自己在思考的批判中获得一个问题的多个不同解法。如此这样,坚持不懈,长期练习,学生定能养成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思维批判性,也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科学的怀疑态度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科学的怀疑态度,对权威、对习以为常的东西、对已知的东西都要问个为什么。华罗庚说过: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于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成果。但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当务之急是加强自己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应将思维的批判性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果在已知的东西上形成了一种惯性和惰性,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障碍面前止步。只有去怀疑已知的惰性,对它采取批判的态度,才可能冲破这个障碍,才会有创造。倡导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于打破常规,不循规蹈矩。科学的怀疑态度并不是就是简单地全盘否定,而是在科学的依据上推陈出新,因而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少依赖,多独立,不盲目地轻附众议,要善于发现现存状态的不合理和不完善,进行创造性的“批评”。要引导学生对不会的问题敢于提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时很容易,有时又很难,无论哪种情况,老师都应鼓励。至于很难的问题,一方面,老师不能解决也很正 3 常,应正确对待;另一方面,老师也应结合这个问题去学习相关知识,我想这应该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其次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书本上的知识,尤其是一些解题的思路和答案,鼓励学生要自我解答,从而自己发现问题,进而自己有意识地解决问题,慢慢养成自我怀疑的习惯。

4、注重批判性思维与其他思维品质的联系

一个具体教学现象的消长,往往很难确定是哪一个思维品质的表现,而是几个思维品质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表现出思维的智力品质,它们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思维的独创性首先是有灵活性,批判性所决定的,思维的独创性与敏捷性相结合就形成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敏捷性是以其他思维品质为必要前提的,同时又是其他思维品质的具体表现。批判性思维品质与思维的其它品质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同时,要着眼于全面思维品质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个环节和情境,激发学生的疑惑,激活学生思维,进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5、提倡多元评价

有理论家把批判性思维界定为“根据以前的公认标准进行评价的行为”,强调对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批评。思维的批判性的特征在于有能力评价解题思路选择是否正确,以及对这种思路可能导致的结果加以判断。只有树立学生正确的评价观,才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思维过程及自己和他人的各种信息进行多元评价,使他们不迷信书本,不盲从老师;思维的批判性的高层次表现为思维的论证性,要引导学生有耐心地、精心地探求足以进行某种判断的事实,追踪每一步的根据,去伪存真,最终正确揭示假设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2

1 现实和理念的革新,彰显出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重大意义

1.1 批判性思维教育是医学生自我完善提高和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以信息传播和科技更新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若想高效地去伪存真,选择吸取最具价值的知识并整合至自身的知识框架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固不可少。同时,医学是需要终生学习的,因此医学生保持批判性思考的良好习惯能使其毕生受益。譬如:临床工作和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通过医学信息网络能在瞬间获得不可胜数的相关资料,但如果不懂得分析、辨别与取舍,再多的资料也只是累赘。从这一方面看,发展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一是为了增强其时代适应性,提高医学生对临床、科研、职业道德信息的选择、理解、吸收和评判的能力;二是为了提升其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方式,积极主动调整知识结构,直面科技前沿的巨大变革。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生命科学的发展较为缓慢,目前仍有多种疾病不能完全攻克,如恶性肿瘤、AIDS、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就更需要大批具有质疑精神、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分析推理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来推动其发展。

1.2 批判性思维教育是适应现今医疗环境的需要

随着医疗相关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病人自主性、选择性及自我保护意识等的增强[3],加大了医师执业的风险和临床教学的难度,致使学生实际动手训练的机会减少,造成临床实践教学病人资源的严重匮乏,同时也挫伤了医学生对临床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事实上,我们在临床带教中也发现学生在临床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可见,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资源,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即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又能充分发展其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其临床技能,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1.3 批判性思维教育是我国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沿袭着一套严谨、规范的医学教学模式, 但是随着全世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教育技术改革的挑战,此种沿袭多年的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弊端:①传统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遵循“以教为主”的原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思考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被禁锢;②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简单, 缺乏多样性和特色;③教学的核心围绕“课程”,而不是着眼于“如何应用于临床”,教学内容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④片面强调医学本科生培养的“统一性”和“标准性”[4]。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2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一项必要条件

解读临床思维的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是围绕主诉考虑各种可能性,其间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并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库存(如病因学、病理学、发病机制、社会心理学、预防医学甚至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进一步收集材料(询问病史、施行体格检查、选择辅助诊断措施等),再进一步对上述结果加以提炼、分析、综合、鉴别等,不断地比较、排除,直至接近疾病的本质。但实际遇到的过程往往更复杂,因为有时患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并存或主要症状隐匿;有时患者出于某些原因不能正确提供病史或由于病情危重根本无法提供病史……此时就更需要运用游刃有余的批判性思维技巧作出客观的推断、分析,把握疾病的主要矛盾,才能作出正确的处理。不仅如此,批判性思维还体现在治疗的个体差异上,比如某药对该患者有效,对于另一个患者则可能无效甚至有害,因此需要区别对待。至于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突变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需要临床医生及时判断病情变化是原发病引起还是并发症所致;原诊断、治疗方案是否正确、合理;检查项目是否有针对性等等。由上可见,临床思维过程实质上交织着一个错综复杂的批判性思维过程。毫无疑问,医学本科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能力。

3 如何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要使医学生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素质;二是要针对各学校、各个学科以及不同课程阶段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

3.1 批判性思维素质的养成

创建一支思维创新,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临床教师首先其自身就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的素质,故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授完几堂课或看了几个临床病例,还必须学会反思、分析综合、创设问题情境等思维技巧,具备随机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意味着带教教师的素质需要更高、所应当具备的知识智能结构也应更复杂多样。

构建一个有利于批判性思维教学实施的氛围。临床教师一方面要在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渗透、强化学生的批判意识,促其养成大胆质疑,不盲从书本、权威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畏难等不良情绪,对主动思考、大胆创新的学生予以积极鼓励,从而逐步营造科学民主的教学氛围。

3.2 选择合理的教学法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常用于医学课程前两年的教学中,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具有“将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多方面接收广泛信息,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等优点,充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作、优势互补的特点,师生双方都在围绕“如何解决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5]。

根据各院系、学科的特点,PBL教学可有多种不同形式,如基于临床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at the bedsides)是近年由R Harsha Rao教授针对临床医学教学的目标和特点所倡导[6],是对PBL的继承与发扬。包括:①建立独立的学习小组,与其他培训小组如住院医师培训小组严格分开,有利于形成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②提出问题,将每为患者视作一个“PBL”,事先不向学生提供与诊疗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主动独立地去寻找问题;③论证假设,待学生收集病史资料和体格检查后,引导其围绕“问题”(临床诊断、检查、治疗等)展开讨论;④总结分析并汇报结论;⑤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而不是传统的“出勤率”进行动态评估。例如,选择两例皮疹以面部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病例,事先不告诉学生诊断,仅提供必要基本资料。将学生相应分为两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行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后再以门诊病例或入院记录的形式将收集到的资料记录并整理好。带教教师主要围绕如下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展开讨论:总结两例面部红斑各有什么特点?二者如何鉴别?目前诊断依据是否充分?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辅助检查?是否有其他合并症?诊断清楚后,该如何治疗?除了主要治疗方法外,还有哪些治疗手段?针对每位患者的皮损表现和个体化情况,适合采用哪些方法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疾病可表现为面部红斑,各有何特点……最后再根据学生写的记录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予以评分。当然,还有其他教学模式如“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均值得借鉴[5]。总结此类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将以往临床学习以记忆疾病细节为主转变为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换言之: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这种新的临床教学方式加强了各专科间的纵横联系,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疾病综合在一起,连贯、全面地审视临床问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发展了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临床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

同时,尚可根据不同课程阶段灵活运用如在医学课程前3年的基础课、桥梁课程教学中融入PBL课程训练法;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则采用基于临床问题的学习方式,期间适当辅以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和考核。

4 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需注意的问题

清楚批判的目的。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在于发展医学生质疑能力、提高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发展其临床思维、临床技能,从而促进临床医学教学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偏离了这个大方向则是无用的批判。

把握批判的前提和基础。当今的医学成果是对人类临床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孕育、成长的土壤。批判以继承为依托;离开了继承,批判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带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扎实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弄清基本概念、加强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再在此基础上深化并灵活运用。如首先学生要懂得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形成基础,并分清斑疹和丘疹、糜烂和溃疡等基本概念的区别,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认识并掌握每一种疾病的皮损特点;同时还要告诫学生临床推理、判断需遵循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杜绝毫无根据的妄想和脱离实际的假设。

掌握批判的限度:要让学生明确病史、症状、体征是对立统一又相互联系的整体,理清“临床批判”的内涵和外延。不论是患者的主观陈述还是较为客观的检验结果,既不能全盘否定,亦不可不加思索地认同。既要源于事实、忠于客观又要善于推理并兼顾三者的理性联系,避免走入极端。因此,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及时触及学生的思维脉搏,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严防学生误入歧途。

控制批判的深度: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运动规律来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课程学习中重在“引导”,使学生形成意识,养成习惯,以初步形成低层次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入临床后重在“深化”,结合实际病例加以联系应用;而更深层次和高水平的批判思维能力只有在长期从事临床工作中不断实践、摸索、反思、总结才能获得。另外,教师也要清楚学生之间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的差异,因此,带教教师即要通晓“欲速则不达”,又要注重“因材施教”,做好启发、协调和引导工作,时刻保持其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信心和进取心。

参考文献

[1]丁可.明天的医生:科学、批判性思维和能力[J].国外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1-7

[2]关彩霞,古启梅.中医院校学生对“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态度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52-354.

[3]卢莉,刘志伟,程牛亮,等.新形势下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78-79.

[4]梁宏军,吴多芬,李晓辉,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6(3):67-68.

[5]R Harsha Rao.Perspectives in Medical Education 2.Ablueprint for re-formof medical educationin Japan[J].Keio J Med,2006:55(3):81-95.

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篇3

一、在活动中学——主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特尔求知计划课程采用主题式教学活动模式,初级课程以社区为主题。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的求知计划教学中,我和学生将“社区”主题进一步细化,选择以“创建无烟校园”作为更加具体的主题,将课程各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新知识点学习融入到这个主题当中。在教学中,教师先创设情境,导入新的活动,然后学生们通过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认真检查、交流分享等活动完成学习。这种“以境激情、探究论证、具体实施、反馈矫正、应用评价和批判创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了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结构,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围绕创建无烟校园主题活动时,在图形模块画图单元学习中,学生制作了“不要让烟灰吞没整个地球”、“灭烟机”等非常有创意的电脑桌面背景作品,还制作了“少抽一根烟,延长生命线”、“戒烟行动,从我做起”等具有号召力的标志牌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对活动进行宣传而自主产生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在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的电脑桌面背景图、标志牌作品而引发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是此项活动的根本。教师在课堂不断地走动、观察学生的变化,记录下不会合作、不会使用学习助手(同伴帮助、查阅资源手册、教师指导)的学生,引导他们学会学习。

在字处理模块学习中,学生制作出内容积极、向上的“拒绝第一口香烟”、“珍惜生命,拒绝吸烟”等优秀校园海报,“吸烟有害健康”、“烟·伤”等优秀校园小报。教师的作用不在于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而在于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当学生间对某一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不会把正确的答案和解决方法直接告诉他们,而是提供各种资料、创设各种情境帮助他们聚焦问题的关键点,耐心等待,给予学生主动探索、自我学习的时间。在探索过程中即便有时意识到学生的一些想法、一些假设不正确,教师也不轻易否定,因为探索的本身不在于出现问题,而在于寻找、发现答案的过程。

在电子表格模块学习中,学生自制了中学生吸烟情况调查表和校园、班级吸烟统计分析表,同时还在班内进行调查和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快速地提升。在多媒体模块中,学生们创作了无烟公约公益广告、吸烟的危害等优秀多媒体作品。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运用高级思维的良好途径,比如,青少年为什么要吸烟;怎样才能避免青少年学生吸烟;如何共建无烟校园,争做阳光学生等问题的设计,促进了学生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的能力。

通过四个模块的学习,学生感受到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位与学生平等合作的参与者。学生也不再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想法,直接与周围环境互动,与教师对话。同时,教师还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现在关心什么,想实现什么,准确地给予学生回应、支持和帮助,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二、到活动中用——大项目作业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特尔求知计划最后的大项目作业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技术素养、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以及发挥学生多元智能的最佳手段。结合教材“问题”这个项目,我和学生针对如何创建无烟校园进行了深入探究,将学生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大项目作业实践中去。学生设立了多个研究项目:中学生说烟毒——调查报告、中学生说烟毒——专家访谈、如何有效地消除校园吸烟现象、中学生吸烟弊大于利等等。学生们在自主研究过程中,设计了中学生吸烟情况调查表,并进行了反复修改、多次调查和统计,发现吸烟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方案在学校试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样体现作品的原创性、作品的真实性,怎样向人群传达清晰的信息等。有时学生会为自己找不到答案而陷入苦恼,教师便会适时地介入,成为学生有力的支持者,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积极地辅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取得研究成果、提出好的方案措施时,教师又成为了学生学习成果的积极推广者。比如,我和学生没有将这个活动局限于求知计划的课堂中,而是在全校师生范围内举办了创建无烟校园的签名活动。赵剑波同学制作的无烟公约被学校采纳为土默特中学无烟公约。此外,我们还举办了创建无烟校园为主题活动的宣传画、海报和小报优秀学生作品展活动。

从主题式教学活动中学,到大项目作业中用,是一个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多种角色,批判性思维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实施教学活动的倾听者、欣赏者、支持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思维是活跃的。主题式教学活动在学生与教师自然和谐地互动中进行着,它真正给学生创造了个性化、情境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和提高。

利用标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篇4

利用标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文/黄小燕

摘 要:近几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讨论的热点。对于高中生而言,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而标题是文章内容的一种概括与作者情感态度的体现。因此,有必要结合案例侧重阐述利用高中英语阅读文本标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文本标题;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虽然新课程一直主张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阅读课堂还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多数情况下是被教师牵着走,为了课堂的顺利进展,很多教师死扣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扼杀每一个“节外生枝”的机会,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走,没有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导致课堂缺乏生机,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

对于高中生而言,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而标题就好比文章的题眼,从标题中不仅能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大致框架,还能获得更多文本隐含的信息,如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恰当地对文本标题进行解读与处理,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与结构,让学生参与标题的解读能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性阅读的激情和欲望,并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在处理阅读文本时,教师应当巧于借题发挥,利用标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借题发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但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就是更换标题。教师对有些课文处理时,可设计替换标题或引导学生重新设计标题来帮助学生对课文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对标题的更换与重设必然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取的基础上的,引导学生更换标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领会与把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借助文本标题引导学生质疑原有标题,从而带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并积极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

讨论并修改标题的方式大致可分成三种,一是局部替换,如必修一第二单元主课文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可以修改为The develoment of modern English。(www.fwsir.Com)二是补全标题,如必修二第五单元主课文The band that wasn’t,可以修改成The band that wasn’t a true band;再如必修五第三单元主课文First impressions可以修改为First impressions of future life等。第三种是完全替换,如必修二第二单元主课文An interview就可以改为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Olympics and modren Olympics等。在实际操作中,应针对不同的标题采取不同的修改方式。

在阅读正文处理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新回头看文章的标题,让学生谈谈对标题的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拟出不同的标题,或者教师给出不同的标题,让学生讨论这些标题的优劣以及原因,重点是让学生思考并讲出理由。学生会基于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拟出不同的标题,通过学生的标题,教师从某种角度上也可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有些理解可能存在偏差甚至错误,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的标题与文本给出的标题的优劣。

学生自己解读文本标题,构思文本标题,是学生智慧火花的碰撞,学生必须在深入的思考与对照,深刻地理解课本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做好,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段湘萍。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12)。

[2]潘云梅。基于高中英语文本解读,培养学生评判性阅读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08)。

[3]张茹芳。运用批判性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深层理解能力。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12)。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5

我,陈氏金秋。家居山村里,出生时,未见天降祥瑞,亦未有天灾人祸。小时不曾了了,只会爬树玩泥巴。可见长大后不会“未佳”。家贫,故至学有点晚,但亦为敢稍稍放松自己,常常把老师的话放在心底,以鞭策自己。幼时,有一位老师常耳提面命:修身治国平天下。余志向不大,亦不胸怀天下,只求能够修身齐家,生存在这个社会上。有机会做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可。

跌跌宕宕地上完小学,再平安的升到高中,然后冲上高中,现在杀到了广商。一路上,既没有鲜花掌声,也没有鞭打棍敲,总之归为一句话:平淡。

到了广商后,发现别人多才多艺,仿佛三头六臂。而自己除了爱看书外,身无长处。可悲的是,书也没有别人看的多,由是思忖着什么时候学一乐器撑撑台面。

出生于寒冬,却拥有金秋之名,许多人曾问是不是诞生于秋天,总答不是。曾经有稍稍遗憾,后来一想,能够在冬天里收获金秋,亦未曾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比兄姐一人一季好。于是有点沾沾自喜(咱别的没有一定,一点阿q精神还是有的)

现在则在努力学习,好好跟随自己的目标,毕竟我来到这个世界一遭,就没打算活着回去!总要奋斗一番,才不为过.规划

有人说:没有目标,人生就会迷途。而没有规划,再小的目标亦达不到。艾青也曾说过:人生道路那么长,而关键的几步却往往只有几步。所以我们需要确立好自己的方向。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需要从学思行来执行我们的人生规划。

学:活学

现代的学习观是终身学习观、全面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创新学习观。就我看来,就是一个词:活学。

身为财务管理的一员,我觉得要懂得去学那些能优化自己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课要上好,而其他知识也很重要,尤其是经济方面的书,毕竟理财是和经济挂钩的。

所以在学习上,我要根据专业课程的安排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从下个学期起,充分利用专业课堂时间来学好专业知识。课后充分利用图书馆,了解其他知识,还要关注新闻等,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而且我还要尽量学好法语英语,总之,尽量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思:思辨

世上的事总会有两面性。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思辨能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学会辩证的看问题,因此,作为广商的一份子,学会思辨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我认为我们要做到如下几点:

平时多关注身边的事情,想想事情的因果;

平时多注意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换位思考;

多看辨认类的书籍,尤其是关于哲学方面的书籍

去看一些案例分析的书,尝试分析,看看自己的决策与当时决策者有什么不同,以及思考为什么。

行:行动

俗话说: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做的。又有说:不管多么微小的目标,如果没有行动,那么它永远只是目标。所以有了目标之后,最重要的是行动,为了提升我们的执行力,未来我需要做到几点:

制定一份个人成绩表;

拟定一个阅读计划,开列四年必读书目;

每周去一次图书馆;

做好学习计划表;

利用假期找兼职,最好是与经济相关的工作。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6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學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反复探索,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老师、同学进行相互探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自主研究性学习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在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发散思维,这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中心的模式,使教师和学生站在相同的位置,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多民族国家”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究,寻找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事例,并对其进行探讨。譬如文成公主入藏、孝文帝迁都洛阳、张骞出使西域等与民族融合有关的历史。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自主探究,加深对民族交流、融合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改以来,这种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中,学生甚至可以尝试代替教师对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前提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或者观点能够产生质疑,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鼓励并且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分析以及研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足够的耐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提出一些疑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例如,在学习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时,教师可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比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彻底明白其中的关系。将经济建设可以比喻成一艘船,这艘船的导航系统就是四项基本原则,动力系统就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形象的比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2.3积极开展实验性教学

开展实验性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学生在实验性教学过程中产生疑问,并通过探索寻求答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进行批判性教学创造素材。在实验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产生疑问,并对学生的疑问组织课堂上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3结束语

批判性思维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人类思维品质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意志以及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并对疑问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茂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高公民意识培养时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6).

[2]范素海.批判性思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10).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7

一、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合作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

小组学习是一种让学习者一起合作去实现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体系。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翻转课堂,利用课前学习、课中点拨、课后展示的原则,课堂上不讲,给学生布置任务,最后展示看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是否把知识内化。这样,可以实现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同时,“翻转”课堂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下学习中,可以跟同学进行充分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上就会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索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化课堂是未来发展趋势

对比传统教学来看,信息化教学扩展了学生获得的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对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时俱进。实行信息化教学,老师需要把握应对各种学习资源,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资源库,课上课下,老师的关注点也改变成从课堂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被动接受的学生主动获取新鲜的知识,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采用信息化教学,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学到了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教学也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多媒体电子设备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个人学习能力,学习多种教学手段,学会多种信息技术,让视野更宽阔,观念更贴近时代。

三、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

作为教师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是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目的,育人比育才更根本;对于学生来说,好学比学好更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学生是老师期望的结果,差学生也是老师期望的结果。制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很重要,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发展一定能力、品德的要求,因而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科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通过具体化学科、单元、课题和课时付诸实施。所以,理念上强调以学生为主,方式上采用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内容上以教材为纲,多向拓展,将科研融入教学,做到纲举目张;手段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课堂上,老师要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认识到必教与不必教,教为不教,不教之教,有用之教与无用之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认识学生,就要接纳、记住;倾听学生,要听他们的声音、思想、情感;尊重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诉求和差异;关爱学生,要用宽容、激情和理解。对于老师来说,要做到为学而教,要对学生学习的心理进行探究,承认学生有犯错的权利、承认学生有自我纠错的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要达到学习活动设计身临其境。在备课过程中,老师要认真准备教学,了解课程属性与特征,了解学生特征与学习风格,了解教学理论与教学规范,了解教学环境与技术保障。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体现以学生为主,恰当组合教学要素,注重内容选择,强调虚实并重,目标多元化。老师讲授重点应该是知识的背景性、问题性、过程性、前沿线、方法性、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的生活意义。对于多媒体的应用,也要防止过分依赖、过度使用、深度不足,生成不足、忽略对接性、忽略能动性,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的。关于师生沟通,要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师生间角色认知的相互期待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性表现。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融合了师生沟通的教学是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教学境界、职业精神的反映。在教学中常见问题有:师生关系不平等,内容单一、形式简单,信息读取不充分,互动不对称。要记住,关注学生即是尊重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就是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做到鼓励、提醒、引导。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学生有时候比老师知道的多,知道得早,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中也有教育反哺现象。教师教一辈子同时也要学一辈子。尤其是大学,大学教学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优秀的教学就是让学生享受教师的集体指导,师师共享升华教学品质,师师共享才能激发教学活力。

四、注重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一直以来,我们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只关注学习结果,却忽视了教学过程的过程性评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不断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过程,是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过程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发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和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是每一个个体,富有个性,树立学生本位意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赞美学生,努力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性评价,在自评、互评的交流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发展。过程性评价是一个多元、动态的过程,在过程性评价中应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评价,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认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做出全方位的综合评价。结合教学目标,因课而异,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小组评价等各种方式,从关注课业结果拓展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1. 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评价氛围。

课堂上老师语言幽默、真诚,不要把自己摆在“教者”的位置上。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绽放思维的火花。在教学评价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视某个学生。教师的眼神要遍布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时刻做到用眼神与学生交流,而不是自说自话,不仅从眼神,而且从语气、态度、表情等方面调控自己,使每一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激励和赏识。真诚面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要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开始,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

2. 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必须改革评价标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3. 评价应重在鼓励和宽容。

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教育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了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比如,对于淘气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鼓励他们,通过下课交流而善意提醒他的问题。对于迟到的学生,要问明原因,而不是一票否定。

4. 给予学生多样评价的方式。

传统的学生考核主要由教师来掌控,学生没有参与权。主体教学要求在学生评价中引入学生的参与,教师应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有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现实生活要求与他人合作,因此同伴评价是检测学生成长的一种一举多得的方法。当然主要的还是教师评价,教师提供的反馈应能鼓励学生进行探索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进行更好、更深入的学习。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 职业素质;批判性;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5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25-02

1 医学职业素质的内涵及现状

医学职业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就医学学生来说,可以概括为专业知识、临床技术、道德医德、文化素质和修养等等,这些都是从事医疗行业所必备的条件,而当前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行业需求并不完全符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 医学课程的更新跟不上医疗需求的发展,导致课程体系落后,无法与当代医疗科学的发展相适应,在医学科学出现了高度分化但是又综合性极强趋势的今天,没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再加上师资力量不足,及教育方法上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更为严重。

1.2 临床技术欠缺 当今医疗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具备高超技术的老师都奋斗在临床一线,对学生的指导自然就少,而学生在临床实践时又很难得到患者配合,实践机会较少,再加上很多学生把精力放在考研和找工作上面,疏于实习,导致一些学生在毕业时都没有掌握基本的医疗技能。

1.3 医德修养素质低下 作为救死扶伤的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素质修养。但是受社会价值阴暗面的影响,部分医学生及医疗人员存在医德与素质修养低下的情况,一些医学生将从业收入作为首要考虑要素,认为高压力高风险的医疗执业环境和收入不成比例,在从业时缺少职业认同感,甚至有些医学生改从其他行业;还有一些学生从事医疗行业并不是为了救死扶伤,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发展,在从业时自然无法将医疗工作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放在心上,不注重医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不能为医疗工作作出有利贡献,还会影响医学生的发展。

2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质有何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医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从事医疗行业并从行业中个体获得与继续进步的能力就是就业竞争力,它分为基础素质和职业素质两个方面。但是由于医学学科的高度专业性,在就业竞争力中,职业素质就显得更为关键,所以说培养职业素质是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高职业素质的医学生在就业竞争以及事业的发展上定能更为顺利。

2.2 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医疗服务,而医学生则是医疗服务行业的储备力量,医疗队伍的素质取决于医学生的素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医学生要想更好地服务人民,贡献社会,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基本功,还要有高尚的职业素质。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从学生抓起,培养好职业道德及素质修养,才能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2.3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高超的医疗技术只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而高尚的医德,深厚的人文素质修养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培养医学职业素质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為医学献身的崇高品质,并树立尊重患者、关心病人的高尚医德,提高从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更好的关心患者、尊重病人,取得患者信任和理解,建立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

3 如何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关系到人的内心深处,要达到满意效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教育部门和学生之间的配合,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在一定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基础上才能有所收获。本文只从教育方的观念转变和教育方式的改进上来阐述这一问题并给出建议。

3.1 教育观念首先要转变 教育者当为人师表,首先自身要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才能教育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不仅要教导学生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品德,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批判性思维。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大学形成,而大学教师应该是“授人以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懂得自主吸收知识养分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这是每一个医学教育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教育环境建设和课堂气氛培养,让学生学会分析与独立判断,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3.2 转变教育方法 在教学中结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相互合作,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教导学生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要敢于挑战权威,不能盲从等学习方法和原则,在学习中要多问、多思考、要求同存异、多角度思维。建议从以下两点进行这些方面的培养。

3.2.1 要选择一种合适的课程模式来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运用网络化教学,通过综合性教学方式来适应现代医学高度分化和综合的发展特征。将传统的学科进行优化组合,按照一定的方式重新编排,融入病例分析和问题解答,运用全新的课程结构促进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2.2 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改良,各种正确的教学方法都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如果从问题入手,选择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有利,这种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以问题为链条贯穿起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讨论,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不仅可以快速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4 结 语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又是非常有用、使用的思维方式。在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积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职业素质修养,然后再结合实践,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将在他们以后的从业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坚.批判性思维:逻辑的革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2] 罗仕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紧迫性和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3] 江丽,朱新秤.大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教学改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3).

[4] 王磊,常立涛.论批判性思维的逻辑特性[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上一篇:代理记账公司工作内容下一篇:学生干部工作总结1000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