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常规范文(共10篇)
一、备 课
1、学习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以《课程标准》指导和规范整个教学工作。
2、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各年级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结构和基本观点,把握各年级教材特点。准确掌握各单元、各课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其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精通课文中的正文,合理有效地处理好主题探究、引言、相关链接、名人名言、阅读和思考等辅助性教学内容,发挥它们的教育教学功能和对正文的辅助作用。
3、了解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从教学内容出发,通过多种方法了解当今社会出现的新人物、新信息、新问题、以及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丰富教学内容。了解和研究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生长点、成长点和成功点。
4、制定教学教研计划。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社会实际,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和教研计划。学校备课组应有较健全的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初应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5、认真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教学设计应具有个性,体现教师的特点和风格。教学设计一般应在授课前一周写好。教学设计应留有适当空白,供记录教学情况和课后分析用,便于总结经验,改进教学。
二、上 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授课的基本要求是:
1、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坚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到以德育德、以能育能、以情激情、以行导行。把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 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等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目标具有多重性,要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统一。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扣住热点,解决疑点,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既要忠于教材思想和内容,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层次、需要和有关实际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调整、丰富或深化。
4、教学原则。除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德育原则外,应更突出本学科特点的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正面教育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等。
5、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自身的知识结构、特长和教学经验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提高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探求知识、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快乐。要善于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努力使声、像、图等直观教学手段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教师在重视教法研究时,还要加强学法的研究,上课时,要适时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教学过程。发挥和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楚,各环节目标明确,环环相连,过渡自然,逻辑性强,时间分配合理,过程完整,密度适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努力实现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化。
7、教学基本功。教师授课时应教态亲切、自然,举止大方;正确处理好讲与教、教与学的关系,将讲解与其它教学手段相结合;语言精练、生动、规范、富有感情;板书简明清晰、突出重点、提纲挈领、富于美感;善于挖掘设问点,设问精巧,因势利导;科学安排时间。
8、活动形式的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活动的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统一。活动主题要鲜明,注意活动的完整性、实效性、趣味性、创新性。
9、时事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教师应努力探索时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关心、关注时事的习惯。
三、作 业
1、作业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重要环节。作业原则上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检查、讲评。讲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准确把握知识,逐步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社会实际、学生实际,抓住重点,精选和设计练习题。练习题应具有巩固、深化所学知识的功能,具有思维训练价值和育人功能,应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布置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意分层次,题量要适当。
四、课外活动
1、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利于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能为学生提供发展个人志趣、爱好、特长的机会。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开辟黑板报(或宣传栏)等。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咨询和帮助作用。
2、密切配合其他学科活动、团队活动、班级活动和社会团体活动,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任务。
五、教学评估
1、认真搞好复习。复习应采取学生与教师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个别与集体相结合。复习要讲究方法,实行分类指导,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简单重复。
2、考核一般采取平时考查和定期考试相结合,坚持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者统一的原则。要严格控制书面考试次数,每次书面考试时间45分钟左右。
3、编制测试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编制题目时应做到指导思想明确、内容科学、重点突出、难度适中、题量适当,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题目情境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创新性。
六、教学研究
1、每个教研组教学研究要制度化经常化,每位教师都要经常反思自身教学,不停留于现状,超越自我,积极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略。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 3 升自身的执教能力。
初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开启、性格成长的重要阶段,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涵盖了道德、法律、心理及国情教育等内容,对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及优良的品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与课程重要性相反的现实状况,诸如课程不受重视、教学质量差、强人意、学生不感兴趣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不受重视
虽然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学校的实际的教学安排中,却处于边缘教学的尴尬境地。作为一门副课,在强调升学率的当前教育环境下,多数情况下在面对应试教育这个前提时会处于弱势地位,对这一课程的教学成果也缺乏正确的评价机制与严格的考核, 虽不至于敷衍了事,却也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
2.教学不具吸引力,学生不感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做为副课来说,如果在教学上不能引起的学生足够的兴趣,便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综合性非常强,知识面非常广,涉及到了心理、法律及国情教育等多个领域。而新课程的教学培训未能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导致在教学中采取旧有的思路,不能针对新材料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枯燥, 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1.教材综合性强,对师生能力要求较高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涵盖面非常广,与其它学科的关联性很强,涉及到心理、法律及道德等多个领域,目的是不但要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多读书,多看报,还要有严谨的思维与逻辑能力。这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老师未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教学理念与要求,往往使教学流于形式。
2.受应试教育影响,对思想品德教学不够重视
思想品德在中考中分值不高且实行开卷考试,使得学生与老师在思想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轻视思想品德课。学生学习只注重学好数理化外等主课,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认真探究,深入思考,而在考试时“临阵磨枪———急来抱佛脚”,突击复习应付,使思想品德的教学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方法没有创新,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思想品德课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教学上的一个难题。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内容一旦有了思想深度,难免枯燥。 如果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创新,不能切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趣味,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便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教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创新需要深厚的功底,否则便难以实现有效的创新。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1.重视及正确定位思想品德课教学
首先,学校要从提高学生综合整体素质的高度出发,从思想上正确定位思想品德课教学,摆脱思想品德课应试教学的观念,充分重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其次,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安排中将思想品德课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配置师资力量,保证教学课时,正确处理好思想品德课与其它主课之间的关系,防止课时被其他主课占用的情况发生。
2.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针对思想品德课新教材,要加强教学的专业学习培训,使教师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和讲课内容。教师要积极学习与教学相关的各类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将各类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融会贯通; 同时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拓展及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及时了解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事件。如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等,拓展及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现实的教育意义。以初三思想品德课“与诚信同行”为例,在讲授时就可以适时的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如苏丹红、三聚氰铵以及工业明胶事件等进行事实讲解,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分析这些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以此来证明诚信的重要意义。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现实的事件,不但拓展了视野,激发兴趣,也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师要重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交往的艺术”相关知识时,笔者组织学生采用小品的形式创没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实践教材中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做到举止得体、态度亲和。
4.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旨,要加深“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年龄段、性格成长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讲、视、听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形下学习知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的直观形象,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再如实践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无疑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教育意义。
5.加强探究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没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条件,将学生引入生活。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多指导和鼓励学生,在课下要进行反思和研究,树立教学反思意识。
思想品德探究式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积极搜集有关文明交往的故事,了解其中的道理; 二是进行家庭访问,了解有关家庭成员文明交往的事迹或经验,同时做好文字记录和整理工作; 三是感谢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四是抄写并诵读有关文明交往的名言警句,做到铭记于心。这些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紧密相关的,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的积极性。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关键还在于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及理解程度。只有对思想品德课程正确定位,才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及积累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达到身心的健康成长。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教学不受重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等,关键还在于对思想品德课,对素质教育的正确理解与定位。只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才能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尝试的办法是:准备一个本子,统一叫《我的思想品德知行记录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取名字激励自己,在扉页上写上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和本学期思想品德学科的目标以及家长寄语。每过一段时间可以让学生记录最近考试成绩和表现两方面,也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及任课老师共同完成,还可让其他同学互写。此举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让理性的思辨绽放魅力,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课堂的特征之一。如我在上课和学生谈人生的真谛。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思考这样的问题过于深奥,且他们受世俗的影响,有着种种多元化的人生设计。在世界飞快发展的潮流下,我们不能完全反对学生的这些新思考,而因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课堂上,我问学生:“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人生在于享受!”我先是一愣,答案出乎预料,但多年的课堂经验告诉我,课堂要出彩在于抓住这样的意外“生成”,德育的效果也在于教师能否智慧地处理好这样的问题。于是,我追问道:“老师想知道,你所说的享受,是哪方面?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学生说:“主要是物质层面。”我继续追问:“物质层面的享受的前提是有个富爸爸坐享其成?”学生说:“当然不是,应该靠自己的奋斗。”我继续问:“那你觉得是奋斗在前,还是享受在前?”学生说:“奋斗。”我仍然不放松,继续追问:“奋斗什么?”课堂里立刻像炸开了锅一样,学生纷纷发言:“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从现在做起,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锻炼自己”。最后,我让学生归纳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学生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生的真谛就是为他人、社会和国家贡献才智,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初中德育的课堂上需要这样智慧的追问,不留痕迹。
2008年某市中考思想品德一条考题引出了对我国分配制度的正确认识。
【真题再现】2008某市中考题思想品德学科第8题:
小强一家年收入情况统计表(2007年)
■
下列对小强一家收入来源性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爷爷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爸爸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C.妈妈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D.他们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案】C。
我的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分配制度中的两个分配原则,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不同的经济形式和相应的分配制度,有一定难度。爷爷承包责任田应该为集体经济,为按劳分配,所以A项中认为爷爷的收入是生产要素分配是错误的;爸爸在外资企业工作,分配原则为按生产要素分配,B项中混淆了“生产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概念,所以也是错误的;D项很显然是错误的。如此运用排除法应该选择C。
细细思考,似乎本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妈妈的年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吗?我认为,不能把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分配方式等同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确实是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消费品主要分配方式。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仅此一种,还有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收入等,就不能列入按劳分配。同时,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也必将多样化,如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所有制技术要素分配和按管理要素分配肯定会出现在公有制经济中。如当今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就有按股分红的收入。如此说来,本题中,妈妈的收入不能简单的定位为按劳分配。我以为,题目中若明示“某国有企业上班所获工资、奖金和津贴”可能更为准确。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告诉学生一定要多动脑筋,不要一味地迷某些参考资料的答案,只要自己分析的有理有据,就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形之中实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课堂为主要教学阵地,还要主动开辟第二、第三课堂,在言谈身教中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枞阳县钱铺初中 瞿珍贵
2012年年9月份我校思品学科参加了有效教学模式课题研究,近一年来,我们思品学科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也有一些新的认识,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习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高效教学的相关理论。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1)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转变。
(2)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3)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4)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5)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传统课堂抱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并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与成长,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也培养了能力,更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并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核心是目标达成。
三、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做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构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2、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3、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四、研究的主要步骤:
2013年8月份: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介绍初中思品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情况及要求、制订计划、确立分工。9月份: 初中思品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实施第一阶段通过调查访谈、现场听评课、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0~11月份: 进行第1次月考,研究调整课题研究的实施细节,进行第二阶段的实施。课题组工作会议。“有效学习指导”研讨会。进行第2次月考,了解实施初期效果。12月份~2014年1月份: 第三阶段的实施。听评张二霞老师的示范课,主旨研讨如何推动学生课堂展示的高效和展示的形式、方法等。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深入实施阶段研讨会。进行第3、4次月考,了解课题实施的中期效果,撰写上半年课题实施小结,提交学校课题研究领导组。2月份: 第四阶段的实施。结束新课。继续访谈、现场听评课、学生座谈,了解课题实施情况,及时再进行微调。3~4月份: 第五阶段的实施。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深入实施阶段研讨会。进行迎接中考的第一轮复习。进行第5次月考,了解实施中后期效果。5~6月份: 第六阶段的课题实施。进行第二、三轮复习。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工作研讨会。进行第6、7次月考,了解课题在中考前总复习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第8次月考及中考模拟考,了解实施后期效果。
五、研究的主要成果:
1、理性成果: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以此为指导思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思品学科探索出适合思品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促进本人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2、实际成果: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整体变得会学习了,在九年级第二学期多次模拟考试中全年级每个班在思品学科上合格率非常高,平均每个班只有两个学生不及格,此外,涌现出许多整体素质优秀的学生,有杨玉婉、钱超、张利敏、路杨、蒯明哲、魏璠、黄峻、梅凯、刘浪、唐洁、黄智东、赵宇萌、唐璐、张璐、唐敏、张肇睿、许以欣、管浩宇、王璐瑶等等。教师收获丰盛,老师编辑了九年级思品的整套学案、教案、课件集;形成了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方式;许正林老师在2012年巢湖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评比获一等奖;张二霞老师并于2014年元月上了一堂示范课示范课,主旨研讨如何推动学生课堂展示的高效和展示的形式、方法,这极大地促进了个人的成长;黄小青老师撰写了论文《提高中考课堂复习效率的探索与感悟》,并在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六、研究后的思考: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比过去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能达到这个目标,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是自主的课堂不是自由的课堂。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比满堂灌或满堂问更费力,只是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加大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清楚了是为自己学而不是为老师学,因而积极性大增,效率高效果好。自主的课堂上不能是那种自由的散漫的任其自然的学习,那种想学什么学什么、想学多少学多少的低效随意的课堂,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2、是展示的课堂不是演戏的课堂。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也是让学生展示的舞台。好学生就是在不断地表扬中,不断地“出人头地”中,不断地自我感觉良好中成长起来的。后进生也是在展示中暴露不足,取长补短,奋力追赶不断进步的。只有展示,学生才能有成功感、优秀感、羞耻感、落后感,只有展示,才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展示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唯其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个性,尽其所长。
3、是差异的课堂不是差生的课堂。有的教师认为,这种课堂是好学生的舞台,基础差的学生则更差,因为他们基础差,自学能力差,自觉性差。其实不然,实施高效课堂时在各班均不会发现“差生”,就是没有看到我们好多学校平时课堂上常见的打盹睡觉的、搞小动作的、嬉笑打闹的等游离于课堂学习进程之外的学生。他们人人都在自学、都参与研讨、都进行展示,只是难易不同、深浅不同、形式不同,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特点。教师在指导、点拨时,在叫学生展示时,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差生”。做到强的不下滑,弱的往上赶,共同进步,缩小差距。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实现。
七、主要参考文献:
1、滦平三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新湖中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初级中学思想品德理论课承担着对初中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初级中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初中思品理论课是学生汲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主阵地,它不仅能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理论课的开设对初中生生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作为国家人才的后备军的阵地,一方面接受初等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按照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观点,学习也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克服阻碍个人发展的障碍。那么初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将二者结合于一体,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课程,这对于初中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
党的教育方针非常明确的指出“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初中生应当从这样一个方针要求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知识,朝着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努力。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也对学生进行着知识的传授和思想道德的教育,这是符合教育方针的。
(二)初中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初中生的健康发展是多方面的,是包含德、智、体、美、劳等的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而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在初等教育中承担着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使命,有以下方面的体现。
1.初中生自身理论知识发展的需要
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法律、国际政治、时事政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义、集体主义、纪律法制、道德理想、国防和民族团结思想等内容的理论教育,而这些内容也正是初中生学习其他各科知识的理论前提,更是理论学习必备的方面。
2.初中生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的需要
当前初级中学里多数学生90、00后,们深受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思想活跃,也最富有朝气和活力。正因为如此他们思想激荡、多元化,往往出现人格缺失、品德素养缺陷的状况。面对这样的特殊群体,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向学生传授马列经典,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过程中也对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人生道路发展,做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合格初中生。
3.初中生自身创新意识培养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特点决定了其与时俱进的品质,这也是当前初中学生习发展不可缺少的品质。与时俱进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初中生学习这些理论的过程中也渗透着理论和精神的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是因为创新型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其创新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初级中学培养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方面予以重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首,以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因此开展卓有成效的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初中生创新意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初级中学政治理论课沉默原因的分析
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培养初中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其健康学习发展的重要课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改变和发展,初中课堂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诸多外在不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理论学习型课程,学生们普遍认为这一课程的无用和过时,使得教师在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总是遭遇“课堂沉默”的尴尬,无奈而焦急。针对于此,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形成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出现课堂沉默的原因。
(一)初中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当代初中生生活和成长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和不断富裕的时代,这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这个环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他们虽然身在学校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影响下,也是深受社会的影响,这对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理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当代初中生自身心理问题突出
现在初中生多数出生于九十年代中后期,成长在社会大转型的时期,社会思想文化 2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的多元对他们形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在心理方面。初中生多是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的群体。然而在当代社会他们不可避免的受到各方面社会压力的影响,有升学的压力,以及初中生作为青少年群体自我意识都非常强烈。他们渴望创造、创新,但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于这些压力难于解决,对于未来的发展很无奈,在心理上就造成很大的落差,长此以往其心理问题也就凸显出来,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一种淡漠的态度。而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最为实际的初中生群体而言其现实性和实用性是有所缺失的,因此他们对于学习这一课程既没有兴趣,更没有学习的欲望。
而且他们在走近社会时就会发现,很多现实生活社会状况往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找不到合理的解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无用论的心理”。加之教师在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倡导的价值追求与学生们追求和向往的方向多数相悖,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遭到冷漠和抵触也是可想而知的。
2.初中生自身受分科弊端的影响
我国社会提倡素质教育改革的呼声一直不断,至我国1999年开启素质教育改革以来,对于当前教育的全面发展更多的是“提倡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和谐发展”。但是受中考制度的制约,初级中学为高中输送培养更多的专业性学生,其学科划分非常明显,以至于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偏向重视自己的专业学科。而对于那些公共学科却应付而去,尤其是像初中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在其潜意识里是作为副科或者不重要的学科去学习的。
再加上在中学时分科不同,很多学生缺乏对马列经典、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进入初中之后专业性尤为突出,在公共课上很多学生都是非本专业的,他们本身就缺少这方面的基础理论学习,面对比小学为深刻的理论内容,使得他们学习起来尤为吃力,这在无形中就放大了学生们的敷衍学习心理,最终表现在课堂中便是学生的沉默和老师的尴尬。
3.初中生对政治文化的淡薄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袭来,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新鲜文化也应运而生,比如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哈韩、哈日、欧美流行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等等。使得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与这些瞬息万变的流行文化相比,难于吸引初中生的眼球、难于满足初中生们追求个性差异、时尚的多元精神文化需求,这就在一定层面上使得学生们更多的倾向于流行文化。
同时,当代初中生生多数为90、00后,一代人是在中国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安定和谐的环境中长大的,对于他们而言很多父辈们崇奉的精神都已经过时了,像“奉献精神”、“集体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老一辈人尤为推崇的高尚情操在他们看来是不合时宜的。他们没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过锻炼和磨砺,对于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所提及的“革命精神”、“共产主义理想”、“无产阶级信念”等所倡导的传统经典文化的精髓无动于衷,态度冷漠,那么可想而知在课堂上他们的表现也是同样的。
4.初中生普遍集体意识淡薄,只注重个人利益
当代初中生生是生长在祖国和平发展的新时期,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方面利益的影响,种种市场利益关系给他们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使得初中生们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更为现实,更为关注自身的利益。
面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面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他们较为现实,在判断是非问题时往往最先考虑能否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也是如此,很多学生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看问题,只是片面的理解思想政治的学习。自己难于理解的就放弃、不想学的就逃课,这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也影响了整个集体的学习情绪。
5.初中生自身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正如我们在哲学中所学的那样“事物的发展史离不开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的,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初中思品的教学也正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它作为外在因素对学生有计划、有组织的施加影响,以达到培养人才目标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如此,学生们普遍缺乏对马列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在过去的学习经验中他们在思想中已形成“副科”、“无用学科”的思想,谁都能学会,谁都能学懂的心理使得他们在学习这一课程的过程中通常是表现出很不重视和不在乎的态度。
因此即便是外在的条件再怎么积极的去影响其思想,而学生自身并不在意不重视,这使得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出现课堂沉默的现象也是难于避免的了。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尽管课堂沉默现象的出现更多的应该从学习者自身方面寻找原因,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沉默现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教学方法选择、运用不当
作为教师,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个性往往对于学生对一门课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说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由于受学科自身限制:理论性较强,且教为抽象,因此多数老师在教授内容时通常采用的是讲授、讲解的方法,平铺直叙,尽管条理性很清晰,但是这种把预设的思想强加给学生的方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目的。因为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教化的结果不是要使对方失去自我,而是使对方更好的成 4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为他自己”。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以长期讲授、讲解的方法为主,使学生被动的接受课堂学习,这样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压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偶尔的提问也是以教师的自我回答为结束,由此可想而知整个课堂的沉默和学生的“沉默是金”了。
2.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设计不合理
教师在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所引用的多数材料往往是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想脱离的一些旧的素材。相对于学生们的生活世界中那些新鲜而又真实的素材,就显得更加苍白无力了。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来提升他们的个人素质,最终是要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东西并到社会中去检验才是真正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脱离生活的教育也必然是难于影响生活的”。
除此之外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比如重难点没有分清,难点和疑点没有凸显,内容讲授没有递进层次感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再加上学生们早已对思想政治学科存在着“过时论”、“无用论”的思想,那么教师合理的设计教材,恰当的引用素材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性强,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很强的实践精神的内容,学生们都是较为感兴趣的、愿意学习的东西。所以教师讲课中如何运用好素材、如何将其恰如其分的插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调动课堂气氛是尤为重要的,这也是避免学生沉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3.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以其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对于品德方面却不是很重视。只关注终结性的评价以及量的评价,这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更是不符合教育教学精神的。每一位学生都有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表现自己最精神的一面的心态,而客观来讲教育应当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非片面性的考查评定。如果以成绩的好坏就评价一个学生是不道德的,因为品德优秀的学生不一定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好的学生其品德也不一定也好,所以以这样狭隘的评价方式来考查学生往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在课堂中不再言不再展现自我,而是缄默不语,因此在这一点上是应当注意的。
4.教师综合素质欠缺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每一位教师走上这个岗位必须明确的。但是在新时期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的平台上,一些老师人在其职但只是仅仅是出于个人利益的需要而去上课,真正的投入身心和热爱这一职业就更谈不上了。确实,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还要热爱学生,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就像一位学者所说的“往往既无情感的真诚投入,也无智慧力量的发掘,也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
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某一门课程,知识面窄,授课也就无法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讲课的内容也就不能深入,其所讲的理论也就落不到实处,从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说服力得不到提高,那么对于学生而言没有说服力的东西是难于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基于这一原因所导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沉默也就无法避免。
(三)教材方面的影响
1.教材内容与小学教材内容重复性强
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多数都是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深化,虽然其理论深度比小学的更为深刻。但是在初中为了照顾各阶段、各次的学生,教师讲的通俗易懂,但是在学生看来这些知识其实在小学的时候都学过,因此学生们普遍认为简单,考试并不是问题,所以在课堂上他们把时间用来做其他事,对于教师的提问置若惘然。而且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与小学重复很多,在学生而言这些知识没有新鲜感了,难于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也是造成课堂沉默的一个原因。
2.教材内容理论性过强
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法律、国际政治、时事政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其本身的理论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理论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显得比较呆板,缺乏活力,初中生们是思想活跃,思想极富时代气息的,他们更喜欢与当前生活相结合的内容知识,而不是书本上的教条和理论。尽管这些理论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但是对于当代初中生而言他们没有经历过,更没有实践过。正如我们所说的只有那些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才是让人记忆最为深刻,也最能理解的,因此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才内容的理论性过强也是课堂沉默现象出现的一个不利因素。
(四)社会环境因素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那些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利益冲突和矛盾,然而这种冲突矛盾被放大之后便是对社会的发展不利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前初中生也是深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当前的任务主要是接受教育,学习知识。这样一来使得一些学生不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市场经 6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济发展的这个大环境已经冲破初中这个门槛,慢慢的渗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中影响其学习。
2.外来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育人资源,过去的初中校园是文化气息较为浓烈的纯净之地,然而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初中校园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受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影响,社会思潮也必然会渐趋向于多样化,加上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思潮的推波助澜,当代初中生已处于多样化思潮的内外包围之中。追求时尚个性的心理使得初中生们对于本土经典理论不再作为崇尚的目标,这个时代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但是在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东西,它对学生们的思想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深受多样化思潮影响的初中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如何独立思考、涤污荡浊,正确的对待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他们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他们的课堂表现中可见一般,因此在这点上必须重视,并且要积极的引导。
3.网络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带给初中生的丰富、庞杂的信息和资源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给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初中生把互联网作为在群体中表言论、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场所,这对于初中生的生活、学习、思想观念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尽管互联网使得学生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互联网中一些负面的信息也影响着初中生的健康发展,一些学生对于那些不良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而且网络信息的发达,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更显枯燥乏味,很多知识内容在互联网上都有,学生们就更没有耐心听老师讲那些生搬硬套的理论知识,而网络中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网页被其他网页内容挤占,学生们看到的多是新鲜而有趣的网络信息,对于课堂教学就更显的无趣和乏味了,出现沉默的现象也是难免的。
三、解决初级中学想政治理论课沉默的路径探究
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其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以提高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能,发挥其培育具有思想政治素质的新型合格人才的作用,让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活跃起来,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初中生群体是初中教育的主体,要把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
【8】 7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学习者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只有学生主体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样才称得上是成功有效的教学。
面对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出现的课堂沉默现象,首先,学生要从心理上克服错误的认识,要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全面客观发展的学习主体。将自己放到更高的价值层次考查自我,发展自我。其次,在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要利用自己所学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的辨别真伪是非,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克服外来不良文化的腐蚀,也就是在学习的同时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次,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是为了让自己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为了给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和谐的发展。
同时初中生应当明确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的目的,其并非是为了利用传统的文化来压制其个性发展,其根本的目的是帮助获取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推动个性更好的发展,所以初中生要尽快转变学习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便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能够让我们鉴往知来的课程,是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必备的思想导向,必须而且应该利用好这一课程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为将来自己各方面进步服务。
(二)多方位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探索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加强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作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纪律法制、道德理想、国防和民族团结思想的直接承担者和组织者,要求其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相信马列主义、学懂马列主义、能够活用马列主义。因此作为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马列信念,只有教师自己相信马列,学生才能够将对马列的学习作为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学习,也才能够达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的灌输给青年一代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以后,将原有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缩短了课堂教学时间,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也给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断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定期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培训,并积极的与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交流经验等方式来加强业务素质,为上好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自身专业教育教学能力。
当然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仅仅是专业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教育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培养各种兴趣,学习其他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来充实自我。扩宽 【9】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升授课的理论深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让学生在接受专业学习的同时也能够丰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以教师的主导中心来教授知识内容,但是在当代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难于使学生融入课堂的,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堂的要求。
目前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积极适应新课程而提出来的,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去学习而非被动。教学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应当将其统一起来,我们也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式、辅导---自学式、情境---陶冶式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只有不拘一格的适用适合课程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而且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合理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尊重。从当代初中生的特点来看,这也是符合他们敢于展现自我、要求展现自我的心理。在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就将其分散的注意力抓住了,那么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引导学习的课堂对于改变课堂沉默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小学就已经开始了,到了初中以后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初中教育的重视。因此作为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完成相关的理论内容教授的同时,还要结合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察评定。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既要有专业知识的课程,又要包含在其他各方面的教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
初中教育的对象是思想活跃、丰富的初中生群体,对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学生,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初中生发展的特色,在理论知识上应当比小学的有所扩展和深化,并富有创新思想,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教育体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四)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高新技术的兴起以及国际国内各种思潮对初中生思想的影响。在开展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候必须重视这些因素,因势利导,合理的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适宜的内容中插入相关的经济现象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政策、方针,特别是对于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的素材可以从网页中快速获得,将这些富有社会生活气息,具有真实性的实例放到教学中,可以提高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它们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也可以很真切的感受到在课堂上他们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这对于教学是有利的。
我们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候可以借助社会素材,利用一些问卷调查、访问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带着课堂上学的理论到现实社会中去接受实践锻炼,这样的话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不至于因课堂教学的枯燥而使学生沉默。
李育衡
本学期我担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七年级104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忙忙碌碌中,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这几个月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颇有感触,现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学方面
1.学期初,在教研学科组的指导下,统一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同时为了备好课,我认真钻研教材与《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内容及重点、难点,从网上观看别人的教学设计,博采众长,遵循“思品课回归生活”和“备课生活化”的理念,了解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在备课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诱使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自主与同伴合作交流。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确实很有效。如:在学习《学会认识自我》一节时,我设计了“要亮现自己,首先应该认识自己”的教学片段:
1、出示不能正视自己的生活片段并组织讨论,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认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给我们所带来的危害。
2、填写和我小档案:如姓名、身高、体重、性格、兴趣爱好、我的优点、我的不足、我的潜力等,让学生现实版感知如何认识自我。
3、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出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正确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反思和自我检查来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通过回顾以前的经历、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
验教训来进行自我评价;通过与同龄伙伴进行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由此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层面的操作到内化为个人的能力形成,整个教学过程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主学生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能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本学期共备课30多课时,备课前做到了充分准备,不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还认真研究分析本班的学情,不仅备教材,备学生,也备了教法。通过一期的教学实践,我自认为对这个年级的教学还是比较胜任的,也是做到尽职尽责了的。
3.因学科特点的关系,本学期组织集体考试次数不多,但为了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教学信息,我把每节课变成一个小测验。一边分析作业,一边检测学习成果。“堂堂清节节清”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习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4.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从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做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把自己从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针对学生资质的差异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不同的要求,尊重学生差异,使学生好学、乐学。
二、教育教学研究方面
1.能主动积极参加组里的各项活动,一学期听课达20多节。
2.能自觉向专业水平比较高的向继勇等政治课教师学习,有时候请教教学内容,有时候请教知识点,有时候请教教学设计,通过不
断请教,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政治课教学的经验,自己的教学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之中。
3.反思是教学行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本学期,对每周教学的成败我都在认真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效果、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思是深邃的眼睛,赋予我灵感和智慧,推动我的课堂教学更上新台阶。
当然,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语言有待进一步提炼,驾驭开放课堂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规范还不够到位,对学生不够严厉等,我会在以后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驾驭开放课堂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
一、激发学习兴趣, 让他们感受成功
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注意运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就要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因材施教, 借助于多媒体、投影、录音等教学辅助用具, 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创设情境, 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 行之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达到快乐学的境界。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 都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索欲, 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 让知识保鲜, 学生学起来才更有趣味。对学生的错误理解回答, 不要一棒打死, 不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要循循善诱, 本着“你不会学习, 我来教你学习”。教师要通过教学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动机来促使学生对学习的投入, 增加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知识, 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减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 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课堂, 给学生以真切、自然感。课堂上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内在需要, 能学以致用,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尊重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之中,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自信心。伽利略也曾说过:“人不可只被教, 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而发现自己的关键在于情感的调控和兴趣的培养, 教师通过情感控制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和接受失败, 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 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投入学习活动。现代教育观念提倡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 因材施教, 与此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 尊重学生的生存方式, 尊重学生独有的文化, 将学生看作有尊严、动态成长的独立个体。课堂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地方, 但学生在这里期望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更多的来自教师的真诚的爱, 和在学习中给予的点滴关怀与支持。对学生要有爱心, 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爱, 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 才能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 才能使师生之间没有隔阂, 情感更为融洽;因为只有爱, 才能消除学生压抑的心理, 才能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学会自主学习, 张扬个性
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中,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自主学习对于思想品德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新的科学研究发现, 大脑细胞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 也不仅仅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 它还受制于自身———一种随机的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 就应该在各个环节上体现人的本性, 张扬人的个性, 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现代德国教育家斯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灵的呼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接受或接纳知识, 而是唤醒人深处的自我意识, 发展他们的潜能。要建构绿色课堂教学环境, 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张扬学生个性。在课堂上, 应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封闭, 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看法、奇思异想, 甚至是荒唐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呈现, 更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价值, 他们是个性化的个体, 他们的发展是有差异的, 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特点, 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扬其所长, 补其所短, 看书也会“标新立异”, 促使他们在课堂中自我要求、自我探寻, 同时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赞扬, 这样合理的评价就不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 张扬学生的个性, 促进乐观向上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教学;必要性;方法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基本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将思想升华,提高思想觉悟。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激学、以德诱学,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思考和践行的教育大事。本文在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教学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教学的必要性
1. 时代的呼唤
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基础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国际教育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我国教育界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大力实施和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也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
2.思想品德的要求
创新教育、创新学习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个体素质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思想品德课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论素质、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作为主要任务有别于其它学科,其特别在于它极具有思想教育性。
从教学内容看,思想品德课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内容。因此,教师对教材的掌握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从教学对象看,当今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情绪波动大,理想信念不稳定,容易走极端,来自社会各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给学校育人增加了难度。可见,要达到教学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协调统一,完善结合,需要教师在掌握大量背景材料的基础上,精通教材,熟知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教学新手段,运用教学新方法,研究思维训练新形式,惟此,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学做到教书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初中思想品德创新教学的方法
1.教育理念的创新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生本教育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师甚至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只是在学生思维的间歇处、迷惘处,给予及时的点拨,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教学的归宿点和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以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的形成,尤其需要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念。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材,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不同的教育。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教学。因材施教是育人的一条重要原则。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前提。要尊重学生存在的差异,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掌握学生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式教学。
教师要想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就必须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赢得学生信赖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找他们谈心,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成绩 好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多找山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的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提升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讲解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二,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验证,使他们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第三,激励学生通过看新闻、阅读报刊杂物、讨论时事座谈会等方式,让他们感觉到政治科学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和价值,不仅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提升了学生对政治话题的敏感度。
4.运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政治课堂情境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图文声像并茂,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表述、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运用多媒体教学于段,进行情景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感染力,提高教学实效。
多媒体教学能有效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大大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一味依靠教师讲解而导致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并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厌学情绪。而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政治课堂教学,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极大改变政治课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枯燥乏味的特点,这对于发挥学生参与性,使教学过程真正转变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改变初中思品课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起,使学生爱上这门课,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云霞.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教学的创新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2, 第12期,12-13.
[2]崔亚丽.对创新教育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新课程:教研版, 2012,第08期,42-43.
[3]鲁雪山.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考试周刊. 2012,第44期,152-152.
在体现新课程考试要求方面,本次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通过设置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请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维护正义,遵守规则,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未来中考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整体来看,效果良好。
公平正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是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关注弱势群体,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这样简单的社会环境之中,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学问题、三农问题、下岗问题、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 自我问答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人民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依法治国的意义
是什么?这些政治生活中的问题离学生很遥远,甚至认为行使政治权利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帮助学生正确
认识这些问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内容。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知道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标:1.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
2.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板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内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呢(1)人民怎样行使权力?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从左至右)
①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讨论:
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们可以说:(学生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具有监督作用;人大代表由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群众不
满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从中可以得出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它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
院、最高人民高检察院都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对过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第二课时
(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讨论:从P75图示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这说明我国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社会生活中得很多问题都通过法律来解决;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也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 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③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肃执法、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
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各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适用法律上平等。这是
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④ 任何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P76小字部分告诉我们:国家行政机关是重要的法律实施机关。我国绝大部分法律包括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有关的法律都要由行政机关去落实。
因此,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看法,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影响我国依法治
国方略的实施。
⑤ 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P77
⑥ 依法治国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八、课堂练习青少年应该怎样落实依法治国的要求?
第一,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守法、护法;
第二,法律提倡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的—定要做,依法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
第三.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法律,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九、作业安排: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各级人大代表如何产生
各级人大代表都是依照法律规定,民主选举产生的。
1、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普遍的。凡年满18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
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
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方式,由下
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十一、自我问答
10、如何使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P76-77
⑴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⑵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常规范文】推荐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09-14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论文09-24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7-15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情况调查报告10-26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之我见12-17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纲要05-27
初中思想品德主题班会12-05
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评语10-12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目录10-22
浅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