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数学加法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52、53页内容。教材分析:教学从得数是6、7的加法开始由过去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重视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及内在联系的体会。教材安排了两组算式作为例题,再通过“试一试”“想想做做”安排了得数是6或7的加法,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方法去探索,学会计算,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感受方法与过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掌握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的学习,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2.正确计算结果是6、7的加法。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准备: 教师: ppt,黄圆片4个,红圆片8个 学生:黄圆片4个,红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会有很多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因为,植数不仅能绿化家园,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植树的情况吧!
二、探索新知
(一)引导观察,尝试提问(PPT出示主题图)学习5+1和1+5 1.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1)、你怎么列式的?(5+1=6)你怎么会想到用加法?(师顺势用圆片演示)你能说出5、1、6及算式的意思吗?
(2).师:那么,根据这幅图,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那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啊? 你又是怎样算的呢?(1和5可以合成6。)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生:看到5+1=6,想到1+5=6.(体会合起来与加法)
问:观察这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得数是怎么变化的? 小结: 5+1=6和1+5=6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只是“=”前的两个数左右位置交换了,以后我们看到1+5=6,马上就能想到5+1=6。(二)学习3+4和4+3(PPT出示“试一试”)(1)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你能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吗?把书翻到52页的“试一试”,自己在书上试着做一做。(2)展台展学生的结果,请展示的同学说说4+3的意思,3+4呢? 二.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一题
谈话:下面又到了动手摆一摆的时候了,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圆片,跟着老师一起摆一摆。
(1)(动画操作:师先左边摆4个黄色,再右边摆2个红色。)生跟着摆圆片。提问: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和得数。(4+2=6)师: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啊? 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吗?(2+4=6)师:你的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啊? 师:那么不看图,我们看到 4+2=6,能马上想到2+4=6吗?(2)第二个图师说,生自己摆,再列算式,再说意思
(3)师小结:我们看到一幅图,就能写出2道加法算式,真不错!并且算式的结果都是6.或者7,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板书课题)
三、巩固应用,运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题
师:请你指着第2题。这道题没有图了,怎样能很快的算出这些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用合成及好朋友来思考)2.想想做做第4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开火车)问:观察每组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得数是怎么变化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在书上53页第3题,将青蛙和对应的水池用铅笔连一连,连好的同学同桌间相互说一说,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有哪一些?(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在用动画演示汇报。)
3、“想想做做”第5题
大象伯伯手中有两张卡片,(6、7)它想请小松鼠和小老鼠来报算式,看看他们是怎么报的?(动画演示)你能像他们一样一组一组地说出得数是6或者7的算式吗?同桌的同学说一说,再请人表演,老师再在动画上总结。4.想想做做第6题
数一数,一共有几只?把这些蜜蜂分成两部分,你有哪些方法?你能说出哪些算式呢?同桌互相说一说。(生汇报,教师小结)追问:想一想,几加几等于7呢?你能说出哪些算式?自己说说。
三、总结
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排列组合知识内容抽象, 方法独特而且影响悠远, 是进行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绝好智能教材.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人们处理离散对象的计算原理.它像一条红线贯穿教材始终:从推导排列数, 至组合数公式, 至处理应用问题, 至推导概率公式, 至反复应用, 最后到步步加深,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要具备分析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教学和复习中就必须一切围绕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展开, 在反复应用中加深理解, 进而达到形成数学思想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高度.
一、循序渐进, 环环相扣
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应用中安排了介绍原理、推理原理、解应用问题, 必须使这几次循环每次都有所侧重, 每次都有质的飞跃.侧重引导学生分清、分类与分步的区别和联系.加法原理需理解各类办法的互斥性, 对乘法原理, 明确各个步骤联系性, 缺一不可是前提, 重点强调对于完成上一步的任意一种方法, 下一步都有同样多种方法, 这才能用乘法原理.对应, 应在每一个例题和练习中强调, 让学生从开始就注意到应用两个原理的条件.
在导出排列数、组合数公式时, 侧重于强调元素的互异性, 从而使学生认识排列数、组合数公式应用的局限性;同时应用乘法原理说明两个公式间的内在联系, 运用两分法, 讲清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公式.有比较才有鉴别.可以对比安排一些元素来重复排列、组合问题, 可使学生加深对公式适用条件的印象, 同时也有利于更进一步熟悉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如: (1) 三封信投入四个信箱, 有多少种不同投法? (2) 某县使用7位电话号码, 前两位都用2, 其他各位不限, 问该县最多可安多少部电话? (3) 6名同学报名参加音乐、美术、体育三个课外兴趣小组, 每人限报一个, 有多少种报名方法?
在解应用题教学中重点集中在对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应用条件的理解和运用上.教材的例题和习题既典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它们应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应用两个原理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 充分挖掘每个题目的不同解题方案.例如, 从1, 3, 5, 7, 9中任取三个数, 从2, 4, 6, 8中任取两个数, 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数?若先选元素后排列为C53C42P55=7200 (个) ;若先选位子, 即先从5个位子中选定了3个放奇数 (或从5个位子中选2个排偶数) , 再分别选排元素则为C53P53P42 (或C52P42P52) =7200 (个) .
适当选择既典型又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且难易适中的课外练习题, 引导学生自觉用两个原理去设计不同的解题方案.如3封信投4个邮箱, 用乘法原理得43种投法固然简便, 但若用加法原理, 分成分别由一个、两个、三个邮箱去接受三封信这三大类, 则得C41+C42C32P22+C43P33=64 (种) 投法.又如, 10名划船运动员, 其中5名擅长划左舷, 3人擅长划右舷, 另两个左右都行, 今从10人中选6人均分到船的两舷, 有多少种选法?首先确定划右舷的人, 可以两个左、右舷都行的人不参与划右舷、有一个参与、两个人都参与分类, 则得C33C73+C32C21C63+C31C22C53=185 (种) 选法;若先定划左舷的人, 则得C53C53+C52C21C43+C51C22C33=185 (种) 选法.若先把划左、右舷都行的人安排后再选配其他人, 则须分两人全安排、只排一人、两人全不安排三大类, 其中第一类又分全在右舷、全在左舷、一左一右三小类, 第二类又分一人安排在左舷或右舷两类, 故共有 (C22C51C33+C22C53C31+P22C52C32) + (C21C52C33+C21C53C32) +C53C33=185 (种) 选法.此说明虽然都是加法原理, 但分类的方案也可以是几种.利用这些融知识性、趣味性融一体的问题, 引导学生摆脱死板的模式, 设身处地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去设计解题方案, 对于消除畏难情绪, 提高解题能力大有裨益.
不同侧重点的讲解和应用, 学生初步形成应用处理简单应用题的能力和归类、分步的数学思维雏形.
二、总结要点, 培养能力
1. 回顾教学过程, 紧扣教材, 理清思路前后贯通, 使学生充分认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纲领作用.如图所示.
2. 围绕解应用题.
加强对条件较复杂的题目的解题训练, 提高应用两个原理的能力. (1) 改造教材例题、习题, 适当增加分类、分步难度, 起到既复习又提高的作用.如由数字1, 2, 3, 4, 5, 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比50000大的自然数?或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比50000大的偶数?或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比50000大的能被3整除的五位数? (2) 编选联系数学各科知识的习题, 以互相渗透, 综合提高.如, 已知集合A={-3, -2, -1, 1, 2, 3, 4}, a, b∈A, 那么辐角大于的不同复数a+bi共有多少个?答案:P32- (C31+C21+1) . (3) 针对典型例题, 倡导一题多解, 并随时强调两个原理的应用和条件.
1. 播放歌曲《大海》,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海边吗?玩得开心吗?你们在海边都干了些什么?看到了些什么?
2. 出示课题,让我们通过词串识字来回味一下大海的美丽风光。
二、 观察插图,想象意境
1. 你看到插图上画了些什么?
2. 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3. 指名按顺序说说图意,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点到的事物,最后构成教材上押韵的词串。
三、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 自由轻读,要求:看准拼音,尤其注意前后鼻音。
2. 指名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3. 准字音,边读边展开联想,想象大海的美丽。
四、 美读体验,学习生字
1. 学习第一行词串:① 过渡:小朋友,来到无边无际的大海边,你最喜欢做什么?② 就让我们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到沙滩上去玩吧!③ 踩在沙滩上的感觉怎样?④ 大海多么慷慨,她把送给小朋友的礼物都留在了沙滩上。你都捡到了些什么?看图说说。⑤ 小朋友们光着脚丫,踩着松软的沙滩,捡着美丽的贝壳,多么开心啊!谁来读一读第一行词串。⑥ 教学生字:“沙”“贝”。教师范写,指出“沙”是三点水旁,指导学生写得左窄右宽。给“沙”“贝”再找几个朋友组成词。
2. 学习第二行词串:① 过渡:在海边捡着贝壳,真惬意。累了,就请直起腰来,再来看看海面上谁在自由自在地飞翔?② 想象:有时候会刮起狂风,海面上会掀起巨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③ 可海鸥毫不在乎,搏击风浪,真勇敢啊!④ 教学生字:“风”“浪”。教师范写,用色笔标出“风”的第二笔:横折斜钩;教学“浪”的第八笔:“竖提”。师先范写,接着用色笔标出笔画“竖提”,再让学生边书空“竖提”边齐读两遍笔画名称,最后,再让学生区别“竖提”和“竖钩”两个笔画,并通过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左面钩,右面提,笔画名称不忘记。给“风”“浪”也找几个朋友组成词。⑤ 指名读、齐读这一行词串,读出海鸥的勇敢,读出对海鸥的佩服。
3. 学习第三、四行词串:① 过渡:大海除了景色优美,物产也很丰富。② 观察插图,渔船上装满了什么?③ 除了图上看到的,你还知道哪些海产品?④ 想象:渔民们辛辛苦苦出海,终于伴着晚霞满载而归,心情会是怎样的呢?⑤ 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这两行词串。⑥ 教学生字:“渔”。教师范写,并与“鱼虾”的“鱼”进行比较,体会汉字的構词方法,领会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给“渔”再找几个朋友组词语。
五、 拓展延伸,齐读全文
1. 大海是大自然的杰作,除了名目繁多的海产品,海底还蕴含着丰富的石油等矿物,海风可以用来发电,海水可以用来提炼食盐。大海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2. 环保教育: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大海资源,让大海为子孙万代造福。
3. 齐读全文,熟读成诵,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
低年级识字主要是通过汉语拼音进行的。所以,第三个环节尤其重视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区别。先让学生自由轻读,再通过开火车读,及时发现学生读音不准确的地方,予以纠正,让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提升。通过“鱼”和“渔”的比较,让学生知道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也有助于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在第二环节看图过程中,让学生把图上描绘的事物说出来,教者相机板书,也体现了图上描绘的事物和词语之间的联系,强化识字效果。
写字教学时,“浪”的第八笔——“竖提”,是新学的笔画,和“竖钩”很相似,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观察不够细致,容易将两者的笔画名称进行混淆,一句顺口溜能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教学前,我们沿海地区的学校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先让学生有机会亲临海边玩耍嬉戏,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很容易与教材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和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
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能按照给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获得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一一对应的方法,清楚表达三个量之间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地学习比较这一节内容。
二、新授
(一)(课件)说说哪个轻、哪个重? 1.介绍图意
2.生观察图后说说发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3.再说图意
(二)摆摆,用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摆。(各4个)1.说说怎么想的?
2.说话:()和()同样多。(三)摆和说
1.摆5只白兔,3只刺猬,1只小猫。2.说说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猫和刺猬再添上几只就和小兔同样多了?
三、巩固练习
14页练一练1、2、3、4、5。
比高矮,比薄厚,比长短,比大小,比轻重。
四、小结: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进行比较,比较什么?
五、作业: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小学数学
2、年级: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江苏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册第九单元
5、学时数: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景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的统计图
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
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2、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3)、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4)、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3、教学难点:
(1)、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 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2)、组织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4、教学关键: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地思考。
5、教具准备:从附页中剪下的鲜花和水果图,胶水,4只小狗头像,5只小猴头像,3
只小猪头像,课件。
6、设计思路:
(1)、“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每一
个系统的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学生们身边的事,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提出数
学问题,在情境的创设中既可以导入数学知识教学,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
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统计,处处有数学。
(2)、“学活动化,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其真正投人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排一排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
(3)、“数学的问题化,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也是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数据,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充分拓展思维,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同时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大象卡通图)小朋友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班级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它吗?你们应不应该向大象爷爷问声好呢?
2、小朋友真有礼貌!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决定带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树园摘水果吃。(出示果树)这些果树可真神奇啊!树上长满了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吗?每人摘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
让学生摘自己喜欢的水果。师: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的个数呢?
3、学生活动:把自己最爱吃的水果图,涂上胶水,交给小组长,组长把这些交上来的水果图贴到课前发下来的统计表中,并把下面的表格和全组的小朋友合作填好。比一比哪组表现最好。
4、结合水果统计图,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整理,老师知道了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不喜欢吃什么水果了,下次搞班级活动的时候老师就知道了哪种水果应该多买,哪种水果应该少买了。
(设计意图:通过贴水果的活动,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体会领悟。
师:今天是大象爷爷的生日。(课件出示)看,很多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他过生日(动物们头戴面具依次出现)。你听,他们一起为大象爷爷唱起了生日歌(播放音乐)大家跟着一起唱吧!(学生欢快地唱起了生日歌)
师: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它们是谁? 生2:一共有几种小动物? 生3:一共有几位客人? 生4:哪种客人来的最多?
„„
互动
1、客人问题
师:小朋友提的这些问题,大象爷爷也想弄清楚,可是客人都站乱了,我们该怎么办才能一眼看清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个呢?快开动小脑筋,把办法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1:把它们分一分。
生
2、给它们排排队。
师:把小动物“分一分”再“排一排”(板书)是个不错的主 意。大象爷爷帮每一位客人都拍了照片,放在学具袋里,下面就请大
家利用这些照片来分一分,排一排吧!
(2)学生活动:请大家拿出学具袋中的小动物头像分一分,排一排。(其中一组学生在
小黑板上分、排)师展示学生在小黑板上贴好的动物头像图。
师:经过整理,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一共来了3种小动物。
生2:小猴子来得最多。
生3:小猪来得最少。
生4:小狗比小猴少1只。
……
(3)师:看看我们整理以前的图,再看看整理以后的图,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呢?
生1:看得很清楚。
生2:一下就知道来了哪些客人。
师:刚才我们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板书:数一数),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爷爷家里客人的情况,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揭示并板书课题“统计”)
互动
2、鲜花问题
(1)师:客人们给大象爷爷带来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你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来帮大象爷爷统计一下鲜花的情况吗?
师:请大家打开学具袋中的一号纸包,把附页中的花分种类理一理,和你的同桌合作,一个小朋友给鲜花涂上胶水,另一个小朋友把涂上胶水的鲜花贴到书本第77页,并把书中的表格填写完整,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合作得最好!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介绍一下你的统计图?
(3)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图。
师:不管是横着贴,还是竖着贴,最后我们都可以得出黄花有几朵?红花呢?绿花?粉色的花?
生:黄花有3朵,红花有2朵,绿花有4朵,粉色的花有5朵。
师:这样统计了以后,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粉色的花最多。
生2:我知道绿花比黄花多1朵。
生3:我知道红花最少。
……
三、达标反馈
师:刚才大家帮大象爷爷解决了它想知道的问题了,现在可以请大家帮老师一个忙吗?
生:可以。
师: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每一个大组分别有几个男同学和几个女同学?
学生活动:一个大组内的同学合作、统计出男同学和女同学各有多少人,然后填好课前发下来的表格中。
学生汇报各大组的统计情况。(板书)
师轻声的问:那看着这些刚刚大家统计出来的数字,谁知道我们班一共的多少男同学?女同学呢?学生尝试计算。
四、学习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延伸拓展
学习了统计,课后你们准备统计什么?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统计。板书设计:
九、统 计
分 一 分 排 一 排 数 一 数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了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去质疑、去寻找答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主动地构建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呈现的独创性。
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正当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由于统计实际生活中的随机性内容在教室里不便开展,于是,我利用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做了一个学具袋,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水果从口袋里拿出水果图,让学生体会到“数一数”不能正确地统计水果的个数,从而产生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使用学习
策略的意识。
二、探索的自主性。
学生在动手整理过程中,发现用已有的经验已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于是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自己探究出多种记录数据的方法:有的把各种客人分类记录,有的用竖线表示客人的个数,有得则用打“√”的方法记录客人的个数„„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动手将客人的个数统计出来,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纳的思想得到了发展。
三、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和问题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得出10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并领悟10的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规则:按要求凑数,独立完成。
二、学新知
创设情境。
活动一:10朵花,放在2个花瓶里,可以怎么分?实物图片。(1)生动手分,动口说。师巡视,指导生按顺序说、摆。(2)同座相互说。(3)汇报。
活动二:给图添色。两人合作,把10个圆圈分别涂成两种颜色,可以怎样涂?你会按规律涂吗?
(1)两人分别涂色。(2)说一说。(3)分别汇报。
提示:10可以分成2和8,3和7合起来是10。小结: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三、游戏
1.串手链:10个珠子,穿在蝴蝶两边,可以怎样串?生动手画,汇报。
2.把10个球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有几种方法?生讨论后汇报。
四、作业
生活情境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按照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 生动地探求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通过比较、分析、抽象、概括, 得出结论, 进一步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从而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得到发展。
二、“向量的加法”导入设计的总体构思
从“向量的加法”定义的形成过程中, 设计了两个日常生活问题。第一个问题:顺风骑车与逆风骑车, 所展现的是两个向量共线;第二个问题:通过地图, 由上海到台北的走法, 所展现的是两个不共线向量。这样来设计教学既全面又生动, 而且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看, 呈现一定的阶梯性, 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教学生成过程如下:生活情境引入问题→引出、形成定义→定义理解与深化→应用举例 (对定义的强化) 。
三、教学导入环节设计
(1) 问题引入。T: (指教师, 下同) 各位同学, 你们会骑自行车吗?S: (指学生, 下同) 会!T:我们在骑车时, 经常会遇到顺风和逆风, 你对顺风骑车和逆风骑车有怎样的感受呢?S:顺风骑车快, 逆风骑车慢!T:能否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呢?S1:可以用向量来解释。T:为什么?S2:因为骑车的速度及风的速度都是具有大小与方向的量, 所以可以用向量来表示。T:那怎么表示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请学生进行板演) S3:我们可以用向量表示自行车的速度, 向量表示风速度 (多媒体演示) 。T:那么顺风骑车与逆风骑车的实际速度怎样表示?接着问:能否概括为一个代数形式呢?S4:向量表示骑车的实际速度。。T:很好!大家再来看以下地图 (投影显示部分中国地图) , 上海到台北有几种走法呢?S5:两种;一种是上海转道香港地区再到中国台北, 另一种是上海直飞台北。T:对!以前上海不能直飞台北, 需要转道香港地区, 现在在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已经实现了直航! (渗透了人文与爱国之情) T:若从位移意义上来说, 两种航行方式的效果是一样的, 位移在数学中也是向量, 那么由图1中A、B、C三点分别代表上海、香港、台北, 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呢?S (全体学生) :。这就是向量的加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向量的加法。
(2) 定义形成。T:一般地, 对于向量a、b, 任取一点A, 作有向线段表示a, 接着以的终点B为起点作有向线段表示向量b, 则有向线段表示的向量c称为a与b的和, 记作c=a+b (动画展示和向量的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其定义) 。即我们有下列向量的等式:。上述关于向量加法的定义叫做三角形法则。
(3) 定义深化。T:请将这个法则的操作过程用文字语言叙述出来。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S6:平移一个向量, 将它的起点与另一个向量的终点重合, 那么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 第二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就是这两个向量的和向量。T:非常好!能不能将上述结论浓缩为几个字?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S7:尾首相接, 首尾相连!T:实在是太精彩了!只用了短短八个字, 就揭示出了法则的精华, “简约而不简单”。T:下面我们来一起观察屏幕上的图 (投影显示) 。如图2, 已知, 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则等于什么?T:请大家互相讨论, 发表不同的思路。S8:因为, 因此。T:确实是好方法, 起点为同一点, 通过把AD平移到, 这样就变成了首尾相接的两个向量, 进而利用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迎刃而解!通过把新问题转化为我们已经解决的老问题, 体现了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化归思想。T: (接着问) 从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S9:正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T:这是不是给我们指出了另一种求两向量和的方法呢?S: (思考, 归纳、抽象。) S10:求不共线的两个向量a、b的和, 还可以从同一起点A作有向线段分别表示a、b, 然后以AB、A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对角线向量就表示a+b, 像这种求不共线的两个向量的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T:所以, 求向量的加法有两种方法, 那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思考探讨) S11:它们本质上来说, 是完全一致的, 只不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时不适用, 而三角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时也适用;另外, 就是三角形法则要求“尾首相接”, 而平行四边形法则要求“起点相同”。
(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由于职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是很高, 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吸引学生到课堂中, 通过创设联系生活的情景,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法选择上采用形象教学方法替代抽象教学方法, 使得传统上抽象的数学课堂能够活跃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并初步感知运算律的价值。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感,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谈话导入
这是我校同学在进行阳光课间活动(出示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研究第一个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1)板书:28+17=45 17+28=45
(2)这两道算式,它们都解决了什么问题?结果相同吗?
(3)这两道算式求的都是跳绳的人数,并且得数相等,可以用“=”把它们连起来。
(4)板书:28+17=17+28。
2.引导观察。
(1)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观察。
(2)你有什么发现?
3.分析猜想。
(1)我们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是否任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
(2)小结:经过一个算式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猜想,要验证这个猜想,就要举更多的例子。板书: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验证,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
4.验证猜想。
(1)生交流、汇报,师板书。
(2)这样的算式能写得完吗?(加省略号)
(3)从这些等式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不完全归纳建立在多个而不是一个等式的基础上,更具有说服力。归纳、抽象的过程层次清楚,学生易于发现和理解规律。]
5.总结规律,字母表示。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这个规律简明地表示出来吗?
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写作a+b=b+a。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觉到用言语表述规律显得力不从心时,及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规律简明地表示出来,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板书:加法交换律。
6.温故知新。
加法交换律的名字我们是第一次听到,其实并不陌生,想一想,我们在哪里运用过加法交换律?(加法验算:)
7.考考大家。
(1)填空
312+( ) =347+312 45+( )=265+( ) x+( )=y+( ) c+678=( )+c
(2)下面的等式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为什么?
64+49=64+4980+20=13+87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且练习题的安排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新知。]
8.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通过几步来探索规律的?(观察→猜想→验证→总结)
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继续研究加法的另一个规律。
[设计意图:反思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习过程中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探索规律的一种策略,为下面探索加法结合律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
1.出示第二个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交流想法,得出算式。
板书分析(略)
3.观察比较,你有什么猜想?
4.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其他的三个数相加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出示探索步骤,组织学生探索加法结合律。
(1)举一些类似的例子验证一下。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简单的语言概述一下。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个规律。
5.师生交流反馈,板书:(a+b)+c=a+(b+c)。
师:这个规律就是加法结合律,我们学过的加法的某些口算方法,就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了许多讨论、交流、汇报的过程,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时抓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探索加法交换律时积累的策略,意在培养学生迁移学法的能力。]
6.填空
(45+36)+64=45+(□+□)
81+(24+□)=(81+□)+32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设计有层次的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巩固练习
1.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2.计算上题中右边两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算得这么快?是算了左边算式还是右边算式?为什么?
小结:运算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3.填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
47+89+( )
4.“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听说过吗?(让学生感悟祖国文化的魅力。)
[设计意图:设计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习题资源,使学生感悟到加法运算律的优越性,并渗透了简算方法的指导,为后续的简便运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如果你和同桌交换手中的钢笔,那么你们每人还有一支钢笔。如果你们交换一种好的学习思想或方法,那么每人将有两个好的思想或方法。在生活中,交换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在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能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像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能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像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拨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教师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写,然后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学生根据模仿,学会了根据结果相等,将两个算式写成恒等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知识,其实也就是在经历等量代换的过程。而这一数学方法对接下来要学习其它各种运算定律,及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列方程解应用题等都十分重要。
(2)通过对大量数学事实的对比,发现其中的规律,学习不完全归纳发。
学生在独立举例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发现的规律,得出结论:不管两个加数的位置怎么交换,它们的和都不会改变。师引导:同学们所举的所有例子都能写出这样的结论,可见我们的四则运算中有一个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准确地概括一下?……从个别到一般,把对特例的发现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性质,这就是小学阶段的“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经历这一归纳过程,体验结论的科学性。
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对处理“用字母表示定律”这一环节有些不足。在学生例举字母表示定律后总结出用a+b=b+a公式来表示定律后,没有进一步拓展,如问:三个数可以怎样表示呢?这个规律还适用吗?这样环节设计,会让学生对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更为熟悉,从而培养数学思想,更能强化目标。
[学习目标]掌握向量加法的定义及法则,了解向量加法的两个运算律;熟练运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向量的和。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对向量加法法则形成的理解;学习难点:对向量加法法则实质性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学课本第74页至第76页,根据下面的网络图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二、课堂探究
1.如图1,乘飞机从上海A地到台北C地,过去要绕道香港B地,再到台北C地,走了很多冤枉路,现在可以直接从上海A地飞往台北C地。
①两种航行方式的路程是不是一样的?
②若从位移这个意义上来说,两种航行方式的效果是不是一样的?
③你能否用物理中矢量的知识说明这个问题?
2.什么是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3.如图2,a、b是两个非零向量,请分别作出它们的和a+b。
4.在图2中的各种情况下,你能否求出 b+a?a+b与b+a是否相等?
5.如图3,现有a、b、c三个向量,请作出它们的和,并根据图像判断(a+b)+c与a +(b+c)是否相等。
以上两个问题能推广到一般情况吗?
三、数学应用
2.已知一艘轮船从A港沿东偏北30°方向行驶了40海里,到达B处,再由B处沿正北方向行驶了40海里到达C处,求此时轮船与A港的相对位置。
3.在小船过河时,小船沿垂直河岸方向的速度为v1=3.46 km/h,河水流动的速度 v2=2.0 km/h,试求小船过河实际航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四、应用拓展
五、课堂反思
这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是什么?这节课涉及的主要思想方法是什么?
六、知识链接(略)
七、课后作业(略)
1 书籍装帧设计对于书籍的“加法”作用
书籍的装帧设计具体是指巧妙地利用各种图形、语言及文字与色彩, 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排列组合, 使他们可以富于美感的传达一定思想。我们知道,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 封面的设计最能体现装帧设计的思路与精神, 是装帧设计中最为主要的方面, 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 我们应将封面的版式设计作为重中之重。在封面设计过程中, 要突出作者签名与相关信息的表达,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图案与色彩, 并对他们进行巧妙的组合, 使其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只有这样才会很好的吸引读者的目光。但是对于书籍的版式、所选材料、封底等的选择也要尽量注意与书籍内容想呼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书籍装帧设计的内容也呈现出不断扩大、不断丰富的趋势。书籍装帧设计的此种变化, 对于书籍来说有很大作用, 使得书籍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色不少。下面本文将分条论述书籍装帧设计对于书籍的积极作用。
1.1 书籍装帧设计的造境功能
书籍装帧设计的设计者要使书籍的装帧设计能有造境的功能, 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力来完成一些相关要素的排列组合, 使他们可以很好的表达某种意境。在这个过程中, 设计者可以通过关联想象来实现装帧设计的增值作用, 关联性想象是指在人们原有的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 比如看到红色想到火光的温暖, 而看到绿色则想到春天的绿意盎然, 当看到白色则会想到冬天冰雪的寒冷等, 通过这种关联想象设计者可以很好的表达某种意境并可以使读者感受的到、体验的到。同时要想书籍的装帧设计能有造境的功能, 设计者自身还要具有相应的素质, 比如生活阅历丰富, 想象能力较强能。书籍装帧设计在造境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 比如要尽量造一些可以实际观赏到的景物, 造一些贴近读者实际生活的景物, 造一些传达上进思想的景物, 造一些平时易懂的景物等, 只有这样, 才会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从而达到造境增值的作用。
总之, 书籍装帧设计的造境, 如果能合适恰当, 就可以营造出一种立体的美感, 使读者感觉到景物就在眼前, 而且还会很好的勾起读者内心的某种愉悦感, 使他们感到韵味无穷, 从而激起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1.2 书籍的装帧设计可以很好的营造一种书卷气息
第一, 要注意所选材料。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注意书籍装帧设计所选用的材料。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所选材料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书籍的整体质感, 同时也是影响读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材过程中, 我们要尽量选择那些有手感、有质感、让人比较舒服的材料, 只有这样才会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调动起自己全方位的感官, 从而达到与书籍交融的境界。
第二, 注意具体的装帧设计。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与进步, 书籍的装帧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封面的设计了, 书籍的版式、封底、书脊等也逐渐纳入到了书籍装帧设计的范围之中。因此, 在书籍的装帧设计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注意封面的设计之外, 对于封底等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只有很好的注意上述两点, 才能使书籍的装帧设计营造出一种书卷气息, 从而更好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
2 书籍装帧设计可以使信息的传达具有个性化, 从而提高读者的关注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读者对于阅读书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了, 设计者们渐渐意识到, 传统的、单一的装帧设计已经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 因此, 书籍装帧设计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逐渐趋向了多元化, 其中, 很多设计者特别注意利用书籍的装帧设计来营造一种个性化的信息传达机制。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注意了文字的繁与简、前与后、详与略的排列, 使书籍的装帧设计可以引导读者在阅读时循序渐进, 逐渐领略书籍内涵与书籍设计的完美结合。要想使书籍的装帧设计能够个性化的传达信息, 设计者在设计时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 还要注意要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将封面、纸张、书脊、封底结合起来的立体效果呈现在读者面前, 使读者能够在阅读时感受到立体动态的效果。同时, 设计者还要意识到, 只有好的封面是很难营造立体氛围的, 要想有立体的效果, 书籍中层与层之间疏密要做到很好的结合, 有关符号的变化也要彼此呼应协调, 甚至内封与环衬之间也要有美感, 只有这样, 立体动态效果才会更明显, 通过书籍的装帧设计才能很好的传达个性化的信息。
通过个性化信息的传递, 可以使书籍作者的思想更好的为读者所了解, 从而使读者在选择书籍时, 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 这样既可以节约读者的时间, 又会给读者带来很多的便利。
3 结语
俗话说的好:“人靠衣服, 马靠鞍”, 书籍的装帧设计就好比人的衣服, 马匹的鞍具, 可以起到美化书籍的作用。一本书籍如果有好的、精致的装帧设计, 就可以很好的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即使其本来并不打算阅读此书, 相反, 粗制滥造的装帧设计, 则会使读者产生反感, 进而使其打消阅读此书籍的欲望。因此, 我们可以说书籍的装帧设计如果适当, 则会对书籍内容起到“加法”作用, 相反, 则是“减法”作用, 因此, 书籍的装帧设计要注意审美、立体、书卷气息等的传达, 并注意相关数据、图形、色彩等的组合, 使装帧设计能对书籍内容起到很好的增色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 姜百强.书籍装帧设计个性化信息的传达[M].北京:北京服装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8.
[2]袁静, 李丽.书籍装帧设计书卷气息的营造[M].济南:济南大学艺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8.
王相思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80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本班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底子薄,基础差,从一开始,我便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要。所以,我对自己的这份工作丝毫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本学期已经近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迎接下学期的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自习课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加大学困生的辅导力度,对学困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们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们,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进步越快。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六、教学中的不足和反思
1、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到位。
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不看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
4、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6―57例题,完成P58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朝三暮四》视频)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猴子很笨,同学们很聪明,栗子的总颗数有没有变化呢?什么发生变化?
引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朝三暮四》,在数学中也有类似《朝三暮四》故事里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研究一下?
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谈话:天气渐渐转凉,学校要组织大家参加冬季比赛了,看,四年级同学正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一说)
提问: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到的问题可能有:跳绳的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三、探索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问题(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提问: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提问: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跳绳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
谈话:既然得数相同,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连接起来。改写成28+17=17+28
板书:28+17=17+28(学生齐读这个等式)
提问: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提问:你能照样子再写出几个像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学生动笔写,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板书三个)。
提问: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得完吗?
谈话:既然写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板书省略号)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提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
字等等表示,试试看。
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并作相应辅导。教师实物投影出学生写得情况。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是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说来说说怎么表示?
生:a+b=b+a
提问:a和b分别代表什么?
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这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是加法运算律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我们这节课就是来研究加法运算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加法的运算律
师: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
考考你:(1)您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吗?
96+35=35+()204+57=()+204
指名回答,为什么?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75+25=25+75 46+59=46+59 90+10=5+95
(没有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号两边的加数不同。)
(3)同学们学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看看同学们的反应快不快。
游戏:对口令
师:83+17=生:17+83=
97+44=35+65=
88+75=300+600=
a+b=785+68=
(4)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计算中,哪些地方应用过加法交换律?
下面一道题357+218,请同学们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四、探索加法结合律,自主合作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其他同学提到的问题,看看有什么发现。
出示问题(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你会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一上数学加法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加法教学设计09-08
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计划09-16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法估算教案06-17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的加法》07-03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11-10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法说课稿12-16
幼儿园大班数学《得数是4的加法》教案11-03
加法交换律教学实录05-31
6的加法教案设计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