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方法及技巧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学习方法及技巧(通用10篇)

英语学习方法及技巧 篇1

英语学习方法及技巧之一

学习英语同学习其它语言一样,除非朝夕之功,无任何快捷方式可寻,唯有勤于实践方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在初级阶段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因为基础是日后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基础主要指以下三点:语音,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一﹑语音首先是有声的语言.自学者必须先学会发音,否则无从开始自学.学好语音最有效的方法是学好国际音标.二﹑学习语法与学习语音不同,不要死记硬背语法条文.而应学会运用语法规则对句子进行分析.学习语法还应防止死抠语法的现象.三﹑学习词汇,对于初学者而言,首先掌握课文生词表中的词汇.主要方法有朗读﹑背诵﹑默写和使用,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英语词汇极为丰富, 学习词汇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词多义现象.如: carry除”搬运”之意外还有其它近20种含义;联想记词法;同义词或反义词

记忆法.2.注意词和其搭配关系.tall和high都含有“高”的意思,但具体所指有所不同.3.注意小词的习惯用语,要勤于查词典以了解其含义.英语学习方法及技巧之二

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反映出来.要全面掌握英语,就必须从这四方面下功夫.对于大多数自学者而言,阅读能力可能是最重要的.怎样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材料分两大类: 一类材料宜于研读﹑精读﹑学习这类材料主要 是认识语言规律;另一类材料宜于快读﹑泛读﹑目的在于增加英语感性知识.精读的材料宜少而精.一﹑要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阶段的实际语言水平;二﹑文章的内容应鲜明﹑生动﹑规范.泛读的材料多,所提供的语言极为丰富,最有利于培养读者的语言感.泛读的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择的题材要广;二﹑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近.泛读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握阅读效果和速度的关系?掌握阅读速度要从实际出发,以能否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为原则.阅读过程中一定要勤于查词典,尤其是精读过程中须认真地查阅每个单词.英语学习方法及技巧之三

英语学习方法及技巧 篇2

1、翻译的基本教学要求

翻译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任何人翻译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定的能力积累。翻译者在翻译时需要从全局把握,透彻理解原文,从各个方面分析词义、语法、上下文的含义及文化背景,保证翻译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才能把一种语言真正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翻译最基本的就是要求词汇量的足够,单词是句子的基础,所以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翻译的前提;然后要对文章的语法进行分析研究,充分了解单词和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其中的意思,对句子的分析要结合语法,找到句子中的主谓宾,以及各种从句的主要关系,通过对其中的成分的分析,正确翻译出合理的结构,与汉语的语言习惯相符合。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翻译内容的连贯性,既要保持原文的语言风味,也要符合汉语的习惯,不能偏离原文。

2、翻译的方法教学探析

翻译是讲究方法和策略的,掌握翻译的方法技巧有助于语言的应用和学习,提高翻译水平。一些做翻译工作的人员在翻译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这些难题需借助方法和技巧来完成。例如在句子“The man ilaughed at someone else.”中,学生经常会翻译成“这个男人在笑一些人”,而这是一个被动句,正确的翻译应该为“这个男人被别人嘲笑”。所以在翻译时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2.1 直接翻译法

这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方法,简单实用,就是对句子进行直接的翻译,不用考虑句子的成分问题。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能保持原文的味道,又可以沿袭原文的结构顺序。英语和汉语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所以在翻译时,不必考虑过多的语法问题,在原文的结构基础上翻译,准确表达句子的含义,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语言的含义,这种方式是最基本的。例如:“All roads leadto Rome.(条条道路 通罗马。)”“A bad beginninmakes a bad ending.(恶其始者必恶其终。)”

2.2增词翻译法

英语的表达和汉语在某些时候是不同的,这是由彼此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的不同决定的,所以在翻译时适当添加一些词语将会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有利于对句子意思的理解。要注意的是,添加词语要符合要求、合情合理,因为添加的目的是为更好地理解原文意思,切不可画蛇添足。借助增译法可以使翻译保持原有的结构而又能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译文的增译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把那些没有表达出来的词语复原,同时保证译文的流畅性和完整性。例如:“以愚发问,七智结舌。”可翻 译为 :“A fool can ask more questionsthan seven wise men can answer.”其中添加了连词。“After the football match, he’s got an important meet-ing.”可翻译为:“在看完足球比赛后,他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去参加。”此句中添加了动词。

2.3 词类变化法

英语的词汇很多都是由基本词汇变化而来的,动词加上后缀后变为了名词、动名词等,而词语的意思没有变,只是词性变化了。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把这类词的翻译转化为动词词性加入到译文中,或是在翻译中进行语态句型的转化。这种方法让翻译的译文更易让人理解,更符合国人的表达习惯和说话方式,使翻译的效果达到最佳。例如:“His music was an exciting mix-ture of white country music and black blues.”可翻译为:“他演唱的歌曲将白人乡村音乐和黑人蓝调音乐融为了一体,非常激动人心”。其中“他的歌曲”转译为“他演唱的歌曲”,名词变为动词,更容易让人理解。“Theydid their best to help the sick and protected thepoor.”可翻译为:“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病号和穷人。”

3、翻译的技巧教学探究

翻译的方法与技巧是不可分离的,翻译时常常遇到的难点就是句子成分过多、结构复杂的长句,所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十分必要。翻译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意译和音译,有些词语在翻译时不合适的用汉语来代替,这就需要意译来解决;汉语翻译成英语,尤其在一些专有名词上,例如“豆腐”一词,只能用toufu来表示。

再者,在翻译时要把握好文章上下文的衔接,如只是考虑翻译文章单个句子,这样翻译出的文章没有可读性和逻辑性,在上下文衔接时,要前后照应。在遇到一些从句时可以把从句拆开来翻译,例如:“He shook hishead and his eyes were wide, then narrowed in indig-nation.”可翻译为:“他摇了摇头,双目睁得得圆圆的,接着又眯成一条线,脸上露出愤怒的神色。”直接翻译出来的话,只有一个断句,在表达逻辑性上不佳,没有层次感。这时应该把句子按一定顺序拆开,分别表达句子的意思。在汉译英时,可以采用合并,就是把多个短语结合成一个长句,减少汉语的繁琐,借助断句、连词来实现英语表达的条理性。

4、总结

浅谈英语短文改错的方法及技巧 篇3

短文改错考点范围虽然很广,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涉及基础知识的两方面:词汇和语法。如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变化;形容词和副词比较和形容词比较级使用;冠词的使用;代词的变化;非谓语动词的变化以及英语中从句的连词的变化。

一、短文错误类型

短文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主谓不一致

2. 人称前后有矛盾

3. 词汇搭配有误

4. 名词单复数误用

5. 形容词和副词混淆

6. 动词时态、语态不正确/单数第三人称不加s

7. 行文逻辑错误(包括连词使用不恰当)

8. -ed和-ing分词误用

9. 多用冠词或少用冠词

10. 介词误用

二、短文改错的命题特点

短文改错一般采用一篇难度略低于高中课文的短文,内容来自学生身边常见的话题,语言明白易懂,基本上不涉及生僻的语言现象和繁难的语句结构。字数100左右,共设十行,其中一行正确,九行需要改正,错误类型包括缺词、多词或错词。新课标中的改错,有些变化,给定一篇文章,让找出10处错误,不一定是每行一个错误,有的一行两个,有的没有。

三、做短文改错的方法步骤

了解了短文改错的基本类型,要做好短文改错,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1)首先要快速阅读短文,抓住中心思想,把握全文命脉,从整体上对短文有个了解。不了解全文,就难以判断如时态和代词的相关错误。

2)从语法入手,检查每一个句子是否主谓一致,冠词、时态、语态是否正确;名词、代词的数、性、格是否合适。如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代词、形容词等。另外动词时态容易出题,再就是逻辑方面。运用语言的基础知识,从句型结构、词的变化、词类的选择、词的搭配、习惯表达出发,进行分析判断,以便尽快找出错误。

3)判断对错不但要看本行、本句,还要纵观全文。重视整体,注意连接,从上下文的关系里找到表达连接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词,判断是递进还是转折,是因果还是让步关系。

4)建立信心。克服对短文改错的恐惧心理。不少同学对短文改错有种恐惧感,认为无法预料。其实,短文改错中的错误基本是基础语法和词汇,而且是中国学生容易犯的错误。题材是中学生常见的记叙文。较难的错一般是动词时态或行文逻辑方面的错误。做前最好深呼吸,做题时要心平气静,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5)改中细读。分析和发现出错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的语法和词汇。仔细分析每一个完整的句子,看单句与整篇意思是否相符,看句子是简单句,并列句,还是复合句。若是复合句,那就找出主从句之间的连接词,看看是否合乎逻辑,主从句的时态是否一致;若是并列句,那就看看有没有and,but,or,so等并列连词,且并列连词的使用是否恰当;若是简单句,那么看看主、谓、宾、宾补等结构是否恰当。

6)改后回读,纠正失误,减少差错。做完短文改错后将答案放回原文,再重读全文,其目的主要是查看有无不符合逻辑、语句不通畅、不符合英语习惯的问题。改后复读,往往会发现那些在通读与细读中不曾发现的问题或作出的误改。核对改正的语法项目是否有重复,因为短文改错往往覆盖面很广,一般不会出现重复考查某个语法点的现象;核对答题符号是否规范,看看有无遗漏符号,忽略字母大小写等问题;如果两行都难以找到错误时,与其乱改一行,不如都打对号,以确保一行正确。此外,还要注意正确的书写及符号的运用。

7)夯实基础, 慎重审题,从容答题

注重基础,加强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以词法、句法为主线,系统有效地复习、总结并及时纠正学生普遍易犯的错误,提高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错误的能力。

公众英语演讲方法及技巧 篇4

小学的时候,我属于乐于举手发言的学生,最初也是因为年龄小,所以一直有一种“迷之自信”,没有怯场过,即使回答错了也有一种理直气壮的大方。就因为这个,我被老师看中,选去在国旗下讲话,讲着讲着竟然生出了一种“全操场我最棒”的豪情。接着初中出现了断层,做了三年沉默的听众,结果一上高中要做presentation,那是什么反应都上来了:浑身发冷发抖,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双眼望着天花板,声音发颤,还破音过一次。这些反应都是典型的“公众讲话综合症”。所幸我准备得比较充分,就算脑子发懵也在不知不觉中把要讲的东西都讲了。做完presentation走下讲台,抬手一摸脑门儿,满手都是汗,倒是忘了台上发生了什么。后来还是勇敢地看了录像,研究了一下这次表现究竟如何:结构清晰,内容充实,但是声音较小,还打着颤,精心设计的笑点也没有出来效果。此后,我好好反省了一番:为什么三年前自己可以面对几百人演讲面不改色,现在反而成了这副畏首畏尾的模样?

我得出的结论简单粗暴:练少了;长大了。小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子心气儿俨然已经被时间这把杀猪刀给灭掉了,心里多少没底儿;由于很久没有在公共场合讲话,上台的时候有种暴露在各路目光之下、无处可逃的仓皇感;而且长大后开始要面子了,害怕自己讲错了会被嘲笑。这个时候,老师送了我一句话: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先假装自己能够做到,直到自己真的做到了。)我当时的解读是:把脸皮养厚些,即使说错了,也要唬住观众,让他们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虽然我的解读不够到位,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抓住了:不能怯场,气势得出来。

气势是怎么出来的呢?当然是练出来的。每次上台前默念十遍“I am Miss. Not-afraid”,然后假想自己是超级英雄降临地球。第一次装肯定会有些忐忑,但是装着装着就会得心应手,那种“我什么都不怕”“我说的是公理”的自信最后就能够不刻意、水到渠成地展现出来。

然而,不怯场只能让自己讲话时看上去像那么回事,要想真正讲好、称得上有口才,还需要进一步的升级。要想练就一副好口才,演讲者的仪态、讲话的内容、遣词造句以及讲话的节奏等都十分重要。下面,我就从仪态养成、句子精巧、用词及表达到位三个方面来讲讲如何为口才升级。

01

仪态养成

公众演讲与写作不同,再好的内容,如果演讲者仪态不佳,说话磕磕巴巴、躲躲闪闪,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如若仪态让人信服,让人有继续倾听的意愿,首先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可以确定,口才升级的第一步应该是仪态养成。那么,要怎么做呢?

①培养气势

首先,正如我经历中所说的,不能怯场。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演讲前准备充分、多次练习外,还要经常找机会上台演讲。只有多次经历这种场合,在心理上适应以后,身体才可以跟着放松下来。

②训练台风

但是不怯场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公众场合演讲辩论,还要有好的台风。首先,公众演讲对演讲者的各种姿势、手势、眼神等都有要求。例如招手如何招,手指间、手和身体间要保持多大的距离;笑要怎么笑,微笑时露多少颗牙齿,什么情况可以在台上大笑等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就一些常用的演讲手势来说,有下面几种:比如说表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时,常常是单手与水平夹角四十五度抬起,手肘略微弯曲以显自然;表示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并想借以鼓舞观众的时候,常常是单手握拳,放在胸口前方,并随着演讲内容的变化而挥舞。

当然,在台上适当地走动也很重要,僵直身体站立不仅会给自己“我很紧张”的身体暗示,同时也会给观众留下很呆板的印象。如何“轻松”地在台上走动也是需要锻炼的。同样,开始的时候可以先fake it,比如自己设计好路线,看是走直线还是曲线,身体有无旋转,走动速度如何调整等等。这样做一开始可能很刻意,但通过一次次熟练改进之后,就可以装成是很轻松地走动的样子。此外,很多同学在台上也会有潜意识的“摇摆”动作,比如说重心频繁地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头不由自主的摇晃以及多次摆弄垂下的头发等等。这些动作(包括看向天花板的动作)本人是很少会注意到的,但如果看一看录的视频就会发现这些动作在舞台上显得特别扎眼,不太好看,因此都需要通过刻意的训练来纠正。

此外,好的仪态还包括了站姿、拿话筒的姿势等等。仪态的培训实践重于理论,在此不一一赘述。

02

句子精巧

一个人口才好,首先要能时不时地穿插一些精彩的语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我们分演讲开头、结尾和中间三部分来看。

①开头用故事或画面

什么样的开头是受欢迎的?大概是故事型的开头,毕竟人人都喜欢听故事,用故事引进主题是屡试不爽的技巧。仅次于故事型的开头大概是画面型的开头,也就是描述一个画面出来,留白,其余让读者自行想象。要把故事讲得鲜活或者描述一个画面就得靠大量的细节,因此就得有细致的描述。比如要进行一个有关山区孩子们生活环境的演讲,用一副孩子们坐在简陋教室里学习的画面引入显然是不错的选择。或许很多人会选择直接地说:On the hill stands a classroom. (山上有一间教室。)这句话从语法角度来说已经不错了,用了倒装句,强调了教室在山上,敏感的观众已经get到可能讲到的话题了,不能get到的观众则会有疑惑:为什么教室在山上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整个画面描述得更精细一点:On the hill of a remote, deserted village stands a dilapidated classroom. (在一个偏远、荒凉村庄的山上,有一间破旧的教室。)这个时候,细节是有了,但是只有画面,没有声音,是否略显单薄呢?我们可以在第一句话后面再加上这样一句话:Every day, resonant voices reverberated with the energy of the kids — they are reading lessons after the teacher. (每一天,生机勃勃的孩子们响亮的声音在山间回响——那是孩子们在跟着老师读课文的声音。)这样一来,画面变得十分有声有色,因而也十分吸引眼球。

②结尾用排比

使用排比最便捷的方法莫过于借鉴著名演讲稿。史上最出名的演讲稿之一、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份演讲稿最大的特色就是用了很多排比句。我们在演讲中,也可以在结尾借用这样的排比句,显得气势十足。比如说一篇促进动物与人之间的和平的演讲稿的结尾可以是这样的: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birds can fly without worries in the sky, tigers can wander with joy in the wood, and elephant can exist with their teeth.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dogs and cats will not be tools to appease human’s misery and anger and other negative feeling, but true friends who reminds us of peace and hope and happiness of life.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no wild animals will be afraid of being poached, afraid of being at our dishes in the next hour, afraid of being just a dead piece of fur in month to come.

I have a dream that these creatures can be cherished just as life should be cherished.

可以看出,上面的排比更重要的是从句部分,因为那部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而前面重复的I have a dream that只是形成了一种气势而已。同样,在结尾用排比段落虽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在内涵上要层层递进。比如上面的例子中,从动物形体上的自由到生命应该被善待、被珍惜,这就是一种递进。层层递进结构的好处就在于最后戛然而止的一刻,能让人在越来越震撼的同时联想到更多深层次的东西,从而使演讲的主题变得深刻。

③中间部分要有趣犀利

开头结尾说完,接着就要谈到中间的部分。这部分从结构上来讲有大致的层次就行,这里重点来看语言方面。这部分的语言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开头有故事,结尾有排比,那么中间的部分怎么引起听众的兴趣呢?我们需要说一些有趣犀利的话语。

那么怎么才能写出有趣犀利的话语呢?此时我们还是可以借鉴名人演讲。很多名人演讲稿常常不是演讲者本人写的,例如奥巴马就有专门为他写演讲稿的写手,更甚者,还有专门修改演讲稿的人员。因此精彩的演讲稿往往是好多人的心血,所以我们需要多多学习和借鉴。借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套用,一种是改写。

以“I have a dream”为例。我们看到其中有一句话是:We cannot walk alone. As we walk, we shall make the pledge that we shall always march ahead. (我们不能孤立无援地行动。当我们行动的时候,我们应起誓永不放弃。)如果演讲涉及大家一起努力、做好艰苦卓绝奋斗的准备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套用这句话,比起招牌式的I have a dream来说,也不会让人一眼就看出你在借用别人的演讲词。

此外,我们在演讲时还可以对名人演讲中的某一句话进行改写,使其为自己服务。仍旧以“I have a dream”为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One hundred years later, the Negro is still languished in the corner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finds himself an exile in his own land. (一百年后,黑人们仍旧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饱受折磨,发现自己在自己的国家里流放。)我曾经在一场辩题为“北京应该限制外来人口流入”的辩论中改写过这句话。我是这样用的:“It is tragic that a Chinese citizen finds himself rejected in a Chinese city.”改写之后,依稀可见原文的影子,但是如果不把这两句话单独列出来,被发现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句话虽短,却暗含对比。在原文中,马丁·路德金拿exile和his own land进行对比,暗示黑人遭遇之不公;而在我的辩论稿中,将Chinese citizen、rejected和Chinese city对比,形象地表示出这种政策对千千万万心怀美好希望来到北京的外来人民是极其不公的,并且这种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心的分离。

其实,能让我们利用的演讲稿有很多,例如奥巴马的“Yes, We Can”、卓别林的“The Great Dictator”等等。通常来说,模仿三四篇著名演讲稿写出来的稿子,如果修改得巧妙,融合得圆融,就可以说是一篇很精美的演讲稿了。

03

用词及表达到位

接下来就得谈谈用词的问题。有前辈提到过,无论是演讲还是公众讲话,用词不能太过“高大上”,长的、难的单词应该尽量避免。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毕竟演讲的目的是让听众听懂,否则无法达到传播观点的目的。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这句话的适用情况是:听众是母语非英语且英语水平不高的人。如果是英语为母语的受众,或者是在参加比赛的情况下,通篇简单用语不仅不会让人觉得亲切,反而会使人有一种大人听小孩讲话的感觉。

那么如何来解决用词的问题呢?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在无关紧要的地方使用一些较难的词汇。一方面听众听不懂也没有关系,因为不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另一方面,听得懂的听众会因为高级的用词对你高看一眼。如果觉得这样讲比较抽象,下面我们就来看个具体的例子。在做informative speech (信息型演讲,目的是分享信息或知识)的时候,我的选题是《弗洛伊德解梦》。比如这样一句话:“弗洛伊德解释说,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这句话最简单的表达法是:Freud explained that dreams are subconscious wish-fulfillment. 这句话中重要的是从句部分的内容,它相当于整个演讲的中心句,如果要提升单词的格调,自然不会更改从句中的内容,将它改得晦涩、让听众难以理解显然不利于演讲目的,得不偿失。那么,能做手脚的也只有前面的explained一词。怎么改呢?不能改意思,那么只能往同义词身上想了。比explained更高级一点的是interpreted, 比interpreted更高级一点的是elucidated。用了后面两个词,即使公众听不懂这个单词,整个句子也还是:Freud that dreams are subconscious wish-fulfillment. 这句话的重点——弗洛伊德、梦、潜在的欲望满足——都是能够捕捉到的信息,不影响信息的传播。

然而,不论是对母语为英文的听众还是母语为非英文的听众,有一点是共通的:不要使用繁复的从句。听人讲话的时候,并没有人会一点点地分析句子结构,毕竟声音稍纵即逝。相比起一些听不懂的单词,各种华丽的从句才是名副其实的沟通杀手。不仅说的人要不停地想句子成分完全了没有,就连下面听的人也要不停想到底说到主谓宾的哪里了——俨然一场语法考试。还有一点,我们并未受过系统的断句训练,如果断句断错了,又是一个灾难。当然,很容易断开的状语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还是可以使用的。如果我们去研究名人演讲,就会发现短句对气势的累积、抑扬顿挫的划分更有利。

比较以下下面两种情况:

原文(短句) We think too much and feel too little. More than machinery we need humanity. More than cleverness we need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Charles Chaplin, The Great Dictator)

修改后书面体(长句) The reason why dictators can rise is that we have too many desires and too little care for the actual people around us. The fact is that machinery have made us cold-blooded when cleverness reduces us to arrogance. But what we need most at the moment are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which is presented by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and any other that spells humanity.

不可否认,在试卷里的书面表达题中,上述修改后的书面体得分会更高,因为长句能让人看出英语功底。但是对于演讲来说,短句会更震撼人心,长句反而显得重心不明、句子冗长。要知道,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句子的节奏。节奏就要求一连串的句子结构相仿,相应位置的单词读音相近。相对而言,短句更能让听众明显感受出这种“相近”,因此也显得更给力。总而言之,如果说写作是要把句子写长,那么演讲就是要给句子“瘦身”,如何用最精简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含义。这正是我们需要不断练习和打磨的。

记住:不论是公众讲话还是公众演讲,都是需要在实践中锻炼的,光看理论没什么用。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恐惧人人都是有的,要牢记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那么当你fake成功的时候,就离真正的成功不远了。

2022提高学习成绩方法及技巧 篇5

一、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二、集中注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时集中注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集中注意指学习时专心致志。学习过程中注意高度集中时,学习者对周围其他事情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高度注意使人的心理能量能够集中地投入于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使思维在特定的问题上处于最佳激活状态,从而使人脑能够高效地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

迅速的知识掌握和高效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正是建立在这种以集中注意为特征的思维状态基础上的。通常,人们倾向于认为,智力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明显分化。

实际上,智力差异并不是学习分化的惟一原因,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其成绩落后是由于缺乏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的习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提高成绩的技巧是什么

1.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2.学习时要全神贯注。学习与娱乐要分清,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

3.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是学习的资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力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4.学习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如何在一个月备战考试

放弃弱势学科,淡化优势学科,主攻潜力学科!所谓弱势学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瘸腿科”。有弱势学科的学生可能都听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能把你的__成绩提上去,那你的总成绩将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句话不断鼓励着你试图去弥补弱势学科。

高考英语改错技巧与方法 篇6

那么, 怎样提高短文改错的能力呢?①基础知识是根本。熟练地掌握基本语法知识、词汇的用法、典型的常用句型和习惯表达方式等对判断和改正语言错误是非常必要的。多听、多说、多背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语言规范的文段, 以形成正确、良好的语感。②善于总结规律, 积累经验。平时练习中要有意识地注意命题设错的热点和方式, 并对错误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积累。下面, 从词法方面具体谈一下改错方法。

一、冠词

英语中冠词只有3个, 从高考英语改错题的角度来看, 只能从以下几个方向出题:1) 不定冠词a和an互改;2) 不定冠词a或an和定冠词the互改;3) 根据需要增删冠词。

He is a honest boy.a改为an

I meant to write letter and tell you all the things.

letter为可数名词, 故write后应加a.

二、名词单复数

英语中除了在名词前加数词外, 如果是可数名词, 还需将该名词变成复数形式。名词主要是考查名词是否可数, 与其修饰语是否一致。改动的依据有:一是根据名词前的修饰限定成分, 二是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Reading books is one of my hobby.

one of后的名词应用复数形式, hobby改为hobbies.

三、动词时态

动词错误在短文改错中所占比重最大, 它所涉及的错误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错误, 易混动词的用法错误, 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错误, 动词的非谓语形式以及动词的句型搭配错误等。

I will write again and send you the photos we take together.

take photos动作发生在过去, 应用过去时。

The book you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should returned in five days.

根据本句意义, should后应加上been, 构成被动语态。

四、代词

代词要注意其数、格、词性是否正确和前后是否一致, 常考的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关系代词及疑问代词等。

He drove too fast, and the police stopped her.

前面提到的是he而后面却用her来代, 故应将her改为him.

五、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的后面只能跟名词、代词、ing形式或wh/h-从句, 而不能跟一个完整的句子, 这时通常是改成相应的连词或后面句子改非谓语动词。

I am writing to thank you with your kind help.

thank sb.for sth.为固定搭配, 故应将with改为for.

六、连词及与并置问题

短文改错中出现连词就要判断连词用的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句子意思;连接的是词还是句子, 是否符合逻辑关系。此外, 如果是平行结构就要注意前后时态、语态、词性一致问题。平行结构常借助于并列连词and, or, but, not only…but also…, not…but…, either…or…, neither…nor…, as well as等。

The population is growing, but the earth must support too many people.

根据上下文意思判断, 前后两个并列分句不存在意义上的转折, 所以but应改为and或so.

七、形容词、副词

形容词修饰名词,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句子、非谓语动词等。

You can borrow a book very easy.easy改为easily.

八、固定搭配

固定结构是指英语中一些不能随意更改的习惯表达。如固定短语中的词不能缺, 固定搭配要前后一致等。这个就没得技巧可言了,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错了记住就可以了。

In my surprise, he did very well in his previous job.

to one’s surprise是固定搭配。

I have no difficulty learn maths.

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为固定搭配。

最后, 把改好后的短文再阅读一遍, 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感觉是否还有不妥之处, 最终形成定稿。

以上仅为考生解答高考英语改错题提供思考方法。一旦考生认清了改错题的特点, 解题方法以及错误类型, 解题时就不会盲目行事, 而能做到有的放矢。

摘要:英语短文改错题是一种让学生特别头疼的试题, 它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综合性能力。它涉及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求考生具备逻辑推断及综合辨析的能力。

关键词:短文改错,做题方法与技巧,词法

参考文献

[1]曹书芹.高考英语改错题应试技巧初探[J].新课程研究, 2008 (6) .

探讨英语学习方法和技巧 篇7

关键词:英语学习:单词:语法:阅读:写作

英语学习其实就是积累简单常用的词汇,诸如:banana,house,family等等,另外就是培养树立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兴趣,然而进人初中,高中之后,词汇量的大量增加,系统语法知识的庞大,短语搭配的增多,课文文章的加长,还有考试的压力,这一切都让学生可能感到不知所措,很茫然。英语的学习历来都把单词的学习作为重点。我们一定要记住,单词记忆切忌孤立地,单纯地背诵单词。我们中学最习惯的背诵方法就是背拼写,比如what这个单词我们一般都是这么背what,这样只是记住了几个孤立的字母而并没有记住单词,过不了几天就会把这个单词忘掉。那么我们就要把单词放在一个整体或者环境中背诵,比如我们不如记住下面一句话:What is yourname?(你的名字叫什么)那么就不容易忘掉了。也就是说每记一个单词都要相应地记住用这个单词在内的一个例句,因为单词的意思只能在句子中体现,有意思我们才不容易忘掉,而孤立的无意思的不容易记住。另外记忆单词要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去记住,比如分类记忆:我们把动物的有关词汇放在一起,把有关校园的有关词汇放在一起,或者天文,地理,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谐音的方法自己编写些小段子记住单词。

初中这阶段语法学习好了,以后语法就会感到很轻松。首先应该明确是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更多的是词法而不是句法,因为毕竟从简单开始吧,就算是中考题也基本上没有多少句法的题,所以初中一定要把重心放在词法上,就是名词,介词,冠词,代词,形容词等上面,而这些东西是最零碎的也是最头疼的,我们就更要有细心和耐心。建议每学习一个语法点,在学校教室里抄过一遍笔记后,回家静下心来,再重新整理一遍笔记,去粗取精,这其实是回顾温习的过程,并且要做好分类,不同重要程度的或者难易程度的要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对待,并时常翻阅。此外课堂上的语法知识往往和教材同步而并不系统,我们还可以再有一本语法书籍,甚至可以买高中语法,这样有知识的拓展。

学生在学习阅读文章前一定要预习老师即将要讲的内容,事先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单词语法和句子划出来,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课本上的阅读文章一定要精读,不能说看懂了就可以,而是要把每一个重要的单词和句子都要吃透。同时对阅读文章中的经典词汇和段落要记笔记,甚至要会背诵,为后面的写作打基础。加强英语学习,阅读是重点,课堂上的阅读文章太过教条和局限,可能缺乏生动性和乐趣性。因此课后也要多读些课外阅读文章。建议读些国内出版的浅显的英语阅读文章,比如象“英语沙龙初级版”可以英汉对照着看,一定会有兴趣和提高。

另外,写作学习请大家牢牢记住下面两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强大的阅读功底是写出好文章的保证,只有输入得多了才能输出得多,因此一定要多读课外文章还有精读文章。在具体联系方面,我们并不需要写太多字数的文章。因为中学生的作文并不需要写太复杂的句子。仅仅是简单句子的结合,所以说中学生的作文不叫真正意义上的作文,而是叫写话。所以鉴于上述,我觉得英汉互译写句子是最好的写作文的方法,把每句话成功的写出来,再结合起来就是一篇好的作文了。

英语学习方法及技巧 篇8

01

养成习惯最重要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总结出了比较优化的学法模式,那就是:课前预习——专心听讲——认真指读——不懂就问——课后复习。

刚开始学习这门学科,习惯的养成是最重要的,“未雨绸缪”远胜“亡羊补牢”!

02

巧用方法记单词

记单词是英语学科的基础环节,三年级的时候单词都是在句子中出现的,简单的口语对话。结合课文内容记单词效果是最好的,而孩子们往往读句子会,却不认识句中的单词,这时一定要“指读”——读句子的时候指着一个个单词读出。这是认知单词的第一步,必须养成这个习惯,眼随手走,心随手动。除了指读,我还总结了一些单独记单词的方法:(1)从发音的角度进行联想。英语单词中有很多单词,如cat, fat, hat,除了开头的字母不一样之外,其余的字母和读音均相同。看到一就能联想到多个,很容易记住这一系列词。(2)利用对比的方法来帮助识记。如反义词big-small , here-there ,又如音形比较any和many , too和to , write和white等等。

(3)分类记忆。比如由fruit就联想到各种水果的名字,可以把水果apple, pear, peach, banana, lemon等归成一类帮助记忆。

(4)利用单词卡片进行巩固复习。回家后家长可以用单词卡片和孩子做游戏,让他读单词说出什么意思,再让孩子说出含有这个单词的句子,您和孩子一起学习,会让他有种莫名的成就感,会爱上说英语、爱上和您交流。

03

形象思维效率高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将课文的大体意思讲故事的讲给您听,然后再根据刚才讲的故事读英文课文,这时在孩子们的脑中就会有刚才的故事场景,中英文双语记忆更深刻。

04

及时反思成绩高

家长还可以教会孩子对自己已学知识或已做题目进行反思,总结、归纳问题出现的原因,如何克服改正,将问题分类整理。这样把反思变成了自己提高的过程。

三年级英语的好习惯

好习惯之一:细心聆听

低年级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兴趣很浓,刚学了几个句子就想“卖弄”,但是往往发音不准,闹出笑话,比如“good morning”说成“狗的猫脸”,“hows are you”说成“好啊油”,让人忍俊不禁。有些高年级学生朗读课文语感很差,不注意语气语调,“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让人听了味如嚼蜡。其实这些都与学生没有注意聆听有关。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经常有学生一听录音,就急于跟读,不仅自己发音不准,还影响他人。因此,教师在课堂范读时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语调、语速,在听录音时要指导学生模仿其地道的英语语音。

好习惯之二:大胆开口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离不开勤讲多练。所以教师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提倡多说多练。例如,碰到学生表达中有语法错误时,我总是微笑着先肯定他们:“OK.”“Good!”然后再用正确的句子帮他们重复一遍,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

好习惯之三:朗读背诵

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必须在朗读和背诵上下工夫。大声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同时“读”和“说”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大量地读,学生才能说出流利的英语来。在教学生读课文时教师示范很重要,只有教给学生地道的语音语调,他们才能进行正确的模仿。朗读、背诵课文对高年级学生的英文写作也很有帮助,小学阶段的英语作文一般是模仿型的写作,与我们学习的课文密切相关,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会更加容易。

好习惯之四:乐于交际

语言的习得只有在实际的交际中才能得到检验。英语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二语言,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年级创设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例如在低年级开展英语童谣比赛;中高年级出黑板报时留一块作“英语天地”;组织英语短剧、课本剧表演;开辟校园“英语角”;举办校园“英语节”等。让孩子们在各种有趣的交际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成功,从而更加热爱英语。


小学语文学习技巧及方法介绍 篇9

学在于用,自读的目的,是要把讲读课中掌握的知识运用于阅读过程中。通过自读课的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的语体、语言、修辞等知识向应用上转化、迁移。只要完成了转化,便能达到新的高度,这便是对学习的深化。

问中受启发

在课堂上,学生首先谈对课文基本精神的理解;其次,广泛地提问题。尽可能让学生都发言,质疑问难,问题摆出后,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归纳大类再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抓住有代表意义的问题各抒己见,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去深入思考,展开讨论,以便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练习中求深化

学在于用,自读的目的,是要把讲读课中掌握的知识运用于阅读过程中。通过自读课的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的语体、语言、修辞等知识向应用上转化、迁移。只要完成了转化,便能达到新的高度,这便是对学习的深化。

问中受启发

在课堂上,学生首先谈对课文基本精神的理解;其次,广泛地提问题。尽可能让学生都发言,质疑问难,问题摆出后,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归纳大类再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抓住有代表意义的问题各抒己见,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去深入思考,展开讨论,以便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总结中提高

学生总结的过程,是不断求同弃异的过程。最后要使学生的认识达到统一或基本一致。在弃异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许多“异”,同时指出学生思维中的缺陷和不足。在“求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从偏狭的思维框架中走出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更高的层次上取得共识。这个过程,既是对自读课文的总结过程,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读中找问题

自读课文,首先自己阅读,在阅读时既读课文,还要读“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和“单元知识和训练”。读“自读揭示”和“课后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难点、特点,读“单元知识和训练”意在把自读课文放在单元中审视。

探析高考英语写作方法与技巧 篇10

【关键词】高考 英语作文 写作方法 技巧

高考英语作文着重考察高中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其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英语教师要立足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在日常英语作文训练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对复杂英语长句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的英语作文在高考过程中更加出彩。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词汇量的积累和相关语法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质量。

一、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特点

首先,高考英语作文更加贴近生活,着重考察学生对基础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难度相对较小。但其对词汇和英语语句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

其次,纵观近年来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可以发现其题型基本同属于一类。都是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英语材料或图形,让学生对英语材料进行提炼总结,并结合英语材料对文章进行综合构思。

第三,英语高考作文并没有脱离教学大纲,其主要考察高中生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对的英语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语法应用能力等。或者对学生应用英语词汇和语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察。

二、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流程

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中所占比值比较大,学生要根据其分值对写作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和划分。

首先,学生要根据英语材料或者图画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英语作文的审题工作,对写作题材和要点进行归纳和分析,进而对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人称问题和时态问题进行确定。

其次,从英语材料或者图画中提炼出文章主题后,要对整篇英语文章的布局进行构思。

第三,文章整体布局构思结束之后,对文章中可能遇到的英语长句进行着重分析,并确保英语句子中词汇和语法应用的准确性,避免其应用不合理,影响英语作文整体质量。

第四,将英语作文中涉及到的重要语句在草稿纸上进行布排,并再次核对其语法结构和连贯性等,核对无误后,在试卷上作答。

学生要格外注重英语长句运用过程中的语法问题。确保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语法知识应用的准确性,避免文章中出现汉语式英语。同时,学生要学会灵活应用不同词汇或者句子表达相同的意思,力求英语语句表达方式的新颖性。也要注重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应用关联词,以提高英语作文整体质量。

例如,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It does us much harm.It is harmful to us.学生可以将其升级为:However,everything divides into two. Television can also be harmful to us.It can do harm to our health and make us lazy if we spend too much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常用关联词:that is to say;above all;as a consequence;as has been noted等。

第五,对整篇英语作文进行检查,并注重书面工整和整洁,以获得阅卷教师的好感。

三、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

1.写作方法。首先,教师要重视精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教师要在课堂中进行精读训练,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体裁的英语文章和不同类型的英语句式。进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模仿,将其应用到英语作文写作过程中,以拓展高中生的英语思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不断积累英语词汇,并对句型和句法的应用技巧进行掌握等。

其次,注重日常写作练习。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大批量的训练过程中提炼有价值的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等,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掌握英语知识过程中的灵活度。进而通过高考范文练习,不断提升写作技能。

第三,注重专题训练。高考英语作文类型和体裁比较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专题作文训练,进而帮助学生对该类体裁英语作文进行全面把握,并对其涉及到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收集整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高考英语作文写作素材。

2.写作技巧。首先,议论文。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议论文进行合理布局。对往年高考作文进行总结,议论文一般由开头、中心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要突出文章的主题,中心部分要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论述。结尾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其次,看图作文。学生要明确把握看图作文中涉及到的相关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背景等。然后对写作题材进行确定,并应用正确的英语语句进行表述。进而对其进行议论或者综述。

四、结语

高考英语作文是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和学生要认识到英语作文在高考英语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其重视度,加强日常训练,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重对相关英语知识的积累,以提升英语作文整体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龙珠.英语高考作文高分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2,(39):89+84.

上一篇: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幼儿园读书心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