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案例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英语教学案例

中职英语教学案例 篇1

一、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

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阶段: 1.确定项目任务

2.制定工作计划 3.组织项目实施 4.检查考核评估 5.总结评比归档

教学案例:“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教学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安装、接线、调试1台真实数控铣床的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按5人左右组成1个项目小组,每人先独立进行设计,然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和修改,最后形成1份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由指导教师进行讲评和修改。方案设计通过以后,学生领取该系统所需要的电气安装底板、电气元器件、电线电缆、接线端子、工具和量具等,小 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接线。在接线完成以后,先由学生自行检查,再由指导教师审查,然后才能通电调试机床,各种预定功能的实现即标志项目基本完成。最后,指导教师还要就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点评,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全面总结。这个项目学生将应用所学过的机床电气与P L C、数控技术等课程,电工电子实习中掌握的技能。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先动脑、再动手;既要与指导教师交流、也要与同学合作和探讨。将数控机床外围电气控制系统从理论到实践、从图纸到实物有机地对应起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二、“头脑风暴法”又称集体思考法或智力激荡法。是由美国的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原意是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出现的思维紊乱现象,此时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此概念来比喻思维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其特点是鼓励参与者敞开思想,集体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弥补知识缺陷,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最后对提出的设想逐一客观、连续地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黄金”方案。

“头脑风暴法”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冒泡排序”教学为例,谈谈“头脑风暴法”的应用。

1.确定主题,明确目标。在头脑风暴前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让学生明确讨论将解决什么问题,让同学们能够根据议题构思方案并发言。一个具体的主题能使学生较快地产生设想,但不要限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范围。对于“冒泡排序的概念”我确定的主题是“怎样理解排序算法的内涵?”

2.准备阶段。简要介绍“头脑风暴法”的规则。要求学生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能自觉遵守规则,这样才能保证讨论时思维的活跃、设想的诞生,集体的智慧才能闪闪发光。

3.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各组的组长(组长可兼做记录员),每组分配小议题,并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可以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进一步促进学生踊跃参与、活跃思维、积极发言。针对实际教学内容,我把学生每三人分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见解和过去学到的知识去发言。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答案,没有一个是错误的,都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并准确记录下来。同时鼓励小组内的学生在别人设想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形成自己的设想。在这一阶段,我们设定的时间为20分钟,形成了非常多的编程思想的建议。

4.小组讨论,引发“头脑风暴”。根据“头脑风暴法”的特点,当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很多设想的时候,这种情景就称为“头脑风暴”。我首先给出讨论问题的内容:一个数组{12,30,55,55,45,55,55,55}、进行冒泡排序程序设计。首先由趣味案例引入:“一个农民带着狼、兔子、白菜过河,每次只能抱一样东西过河。无人看管时狼会吃兔子,兔子会吃白菜。问:这个农民怎样才能安全地把它们送过河去?”这是一个颇具趣味性的排序问题,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个小组都热烈地讨论,各种奇思妙想、形形色色的方案喷涌而出。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进入到亢奋的学习状态,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汇总取优,总结评价。“头脑风暴”完成后,我综合各小组的方案,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总结,求同存异,结合课本知识,由教师主导,进行梳理、综合,形成完整的程序设计方案。主要点是从学生认定的几套方案中,寻找共同点、切入点。虽然有些方案可能有些荒谬、不符常情,但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的火花,应该给予积极鼓励。这一过程能帮助学生将他们零散、不符逻辑的思想火花,汇集整成完整的、有价值的方案。从而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算法”的真正内涵,为以后的程序设计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源起于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它在教学中以商业管理的真实事件为案例,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不再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从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度,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所要面对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务汉语课堂案例教学,采取“教师提供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教学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模式。具体来说,可按照以下的步骤予以实施。

(一)导入案例

教师在课堂上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这一环节,教师应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除了文字材料中尽量多展示一些表格和图片之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当播放一些音频、视频材料,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果案例较长,应提前做一些布置,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提出关于案例的若干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既要注意联系商务知识,也要充分顾及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

(二)分组讨论

这是全员参与的案例分析阶段。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国籍、年龄、经历等不同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通常要注意技巧,让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其次,每组自行推选一名组长,代表全组发言。在讨论案例之前,一般要求组长汇报其成员分工和配合情况,这能促使小组成员支持组长工作,积极讨论案例,认真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这一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问、正确表达,同时鼓励他们质疑他人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小组得出结论后,组长总结发言。发言后,本组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三)教师点评

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点评。首先,评价案例,对案例所蕴含的道理或其引发的问题进行综述性的总结、归纳;其次,评价小组以及学生个人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教师应该比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资源和信息,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案例设计时多下功夫。第二,教师应该注重“点评技巧”,不要急于破解“谜团”,需要在案例所反映的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设疑难,使学生进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汉语知识以及本身已经掌握的 商务知识。第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做正面激励,尤其是对积极发言或见解独特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评论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言辞恳切、循循善诱,使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保持学习上的积极性以及认识上的创造性。

(四)撰写总结报告

这一环节是案例教学的收尾阶段,就是要求每组所有成员共同合作提交一份案例分析报告,说明获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中职英语教学案例 篇2

本信息化教学设计呈现的形式是以PPT演示文稿为主, 以学生为主体, 以任务型教学为中心而设计,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 丰富教学内容, 辅助教学过程, 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 让学生在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不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 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更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

二、教学设计的前置部分

(一) 内容分析

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职校规划教材《英语》第二册, 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内容是该书第八单元的阅读部分, 共2课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了解自然灾害名称及相关语言点, 本课通过语言阅读、自由谈论让学生了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顺利逃生, 并转化成学生的语言写作能力。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学习掌握一些重要的词汇、短语和句式。

(2) 掌握课文大意, 复述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

(1) 培养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能力。

(2) 积极参与语言活动, 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

(1) 提升学生在地震中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意识。

(2)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 互相交流促进, 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三)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掌握与地震自救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2) 了解并掌握课文主要信息, 能自如谈论与地震自救相关的措施, 并形成文字。

2. 教学难点

(1) 培养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能力。

(2) 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提供语境中进行对话和交流。

(四) 教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五) 学情简析

本案的授课对象是我校旅游班的学生, 该班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 爱表现;但他们的英语基础都相对较差, 且词汇量有限, 知识面狭窄;因此, 在教学中应侧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分组,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指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从而达到人人参与活动, 掌握表达地震中自救措施的教学目标。

(六) 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竞争法。

(七) 教学资源

多媒体视听教室、多媒体课件、资源库。

三、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

(一)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将地震自救资源库、课件和学案, 通过网络发布到学生的邮箱或QQ上, 学生可以网上下载, 同时上网搜集有关地震自救方面的资料, 根据基础, 自主预习, 遇到疑问可与老师在线交流。

(二) 课堂教学

下面将具体说明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案及其设计思想:

步骤一:Pre-task (Pre-reading activities)

贯彻兴趣策略, 采用直观教学法, 引入话题, 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思路】

1. 先播放有关2011年日本海啸地震的可怕视频画面, 学生的

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到课堂上来,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What kind of damage can an earthquake cause?”, 结合直观可感的地震图片, 分组讨论, 学生很容易说出地震的灾难性后果。

2. 接着呈现图片引入本课主题, 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What will you do when the earthquake strikes?

”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这种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发散思维, 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步骤二:Task-cycle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利用限时略读, 寻读比赛, 掌握课文主要信息, 解决本课重点之一。阅读过程中, 对阅读方法指导,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才能突破难点。

【设计思路】

1.通过限时阅读训练, 引导学生利用略读方法在最短时间内把握文章大意, 及时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 侧重培养他们快速阅读理解和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这样, 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文章的大意———地震自救。

2.多媒体播放朗读材料, 学生听读课文, 理清篇章结构, 归纳各部分大意。

3. 精读各段, 侧重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文章重要细节和猜测生词的能力。

【任务分解】依据本文重点是掌握地震自救措施, 设计了三个小任务: (1) 判断正误; (2) 改错; (3) 填写缺失信息。

学生查读找出相关信息, 尤其是任务三重点考查获取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相关情景和再现重点词汇, 有助于学生理清脉络, 加深理解, 达到掌握文中主要信息的目的, 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在设计学生活动时, 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任务, 再用1分钟, 小组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促进, 得出更全面的信息, 基础较差学生也会得到不断的激励。

【拓展讨论】利用拓展讨论How to get ready for the first-aid kit?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拓展知识。

师: (适时点拨、指导) 在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的情况下, 知道自我保护和避险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呈现这些物品, 同时也就拓宽了学生的词汇量。

【Language points】通过用多媒体课件营造词汇情境, 来降低学习难度。学生完成四个小任务, 对易混易错词汇及重要语言点进行学习突破, 解决本课重点之二。

此外, 在阅读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而非停下阅读去查找单词表。

步骤三:Post-task (Post-reading activities)

采用交际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组织语言实践活动, 完成主题任务, 形成创新能力。

【设计思路】本环节共设置两个任务:

1.复述课文。运用多媒体呈现图表展示文章基本脉络及中心词, 一篇文章就转化成一个非常清晰的图像。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线索展开复述, 再现课文信息, 这样就把阅读内容和所学的词汇、句型有机地结合, 巩固了已学内容, 为即兴讲演做好了准备。

2.“九宫格”即兴讲演。借助3D急救超人动画展现地震逃生急救知识的情景,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拓展学生思维, 发挥联想。同时, 在规定时间内, 学生可上网搜集相关知识和口语表达, 提高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媒体———网络, 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从而帮助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并把得到的结果填在手持卡片上现场讲解备用。

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 设计“九宫格”即时讲演, 用PPT模仿导游专业技能大赛项目场景, 就能使他们发挥职业专长, 学以致用。内容是模拟日本旅游的场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 用英语进行一次对组团成员就旅游中突发地震如何自救与避险知识讲解,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即抽即讲的方式进行现场讲说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任务, 可以在图片中提供一些关键词指导。本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激活了他们的思维, 学为所用, 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3.完成书面表达任务

有了读的输入, 并对信息进行提取、重组, 然后用英语进行大量互动交流后, 学生对于完成写作这个输出任务可谓得心应手。

步骤四:Self-assessment

【设计思路】

1.Self-test:运用VBA编写即显答案式选择题供学生当堂检测学习效果, 充分体现了人机互动, 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2.Portfolio Assessment【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搜集起来的, 可以反映学

浅谈小学语文生

文/李

一、生本课堂阅读教学理论

通过学习有关教育理论,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 我是这样理解生本课堂的:“生本”即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生本课堂”是指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课堂。

二、生本课堂阅读教学探究

2011年初, 我的课题———《小学语文生本课堂阅读教学的研究》立项了,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课堂的学习气氛热烈和谐, 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其个性得到了张扬, 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1.注重体验感悟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 绝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例如, 我在教学《报酬》一课时,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我给学生举例说明:可以把“我才知道”读成重音, 突出“我”在35年后顿悟巴罗先生的良苦用心。在我的启发下, 学生又有了其他的读法:把“最高”读成重音, 强调这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 是学生成长的记录, 能够看到学生的成长轨迹。

填写本节自我评价表, 放入电子档案中。通过评价, 能激励学生找准弱项, 不断进步。

步骤五:Homework (课文内容的巩固、延伸与拓展)

课后作业以完成写作的形式, 作业上传博客, 互相交流, 开放性评价;并将其作为附件发送到教师电子邮箱指导、批改。教师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互动交流, 在家中也可实时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特别要注重课后学习环境的营造。

四、教学反思

(一) 设计特色

1.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

(1) 上网查询资料, 网上交流互动, 丰富学习手段。

(2) 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音视频、动画将情境真实化, 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辅助课堂教学。

(3) 设计“九宫格”即时讲演, 用PPT模仿导游专业技能大赛项目场景,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热情, 激活他们的思维, 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4) 运用VBA编写即显答案式选择题供学生当堂检测学习效果, 充分体现人机互动, 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5) 利用电子邮箱接收学生任务作品, 课余可通过QQ交流指导, 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2. 以问题情境引入, 任务环环相扣

这样学生就会在完成任务中获得知识, 体现“做中学, 学中做”的原则,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 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对互动活动感兴趣, 有时只关注一点而忽略其他环节, 所以以后教师的组织调控还要跟上。同时, 小组活动还要有序地组织好,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否则只是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活跃”, 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的行动都掌握在老鼠手中, 让猫再也捉不到老鼠。大部分的学生都

中职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案例 篇3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设计;listening& speaking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42-01

一、教材分析

本节阅读课材料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社)出版的、由张连仲主编的《新技能英语》基础教程2。Unit 5Whats your travel plan?本单元话题是关于制定外出旅行计划、了解旅行常识。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有关旅游计划的对话,能够用英文就旅游计划进行交流并介绍熟悉的旅游特色和景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制定不同的旅游计划、熟练谈论旅游计划和对旅游景点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老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的旅游文化,拓宽视野,了解旅游中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挖掘和学习本国及世界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知识,在语言的交流和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学会制定计划是学生未来职场的基本素养之一。通过制定外出旅行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院中职级14级五年制计算机专业专业共33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13人。学情分析如下:学生经过中职英语一册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表达个人喜好、愿望和互相询问信息的简单语言知识,也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学生能较熟练地听说:I can … I like… I want…What do you think…等句型;同时具备一定的阅读及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学生对于本国及世界各地的旅游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相对来说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涉及到对旅游景点名称和英文的介绍,学生的词汇和句型结构比较匮乏,难以深入表达自己就外出旅游的观点和看法,所以教师应注意本单元重点句型、词汇和习惯表达的教学,为学生的说、写等活动打好语言基础。

另外学生缺乏语言技能专项学习和训练,他们所接触的阅读材料有限。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教材,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补充相关资源,拓展学生视野,重视学生语言知识学习以外的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和城市,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本身所储备的当地旅游文化知识,在语言输出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不同的交际任务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中职英语课程标准,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程度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目的。通过本单元的Warming up部分和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学习,学生首先做好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在语言和知识方面的准备。讨论旅游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为完成本单元的任务做语言上的铺垫。在接下来的听说活动中训练学生根据图片信息预测听力内容的能力以及在听的过程中把握主要及细节信息的能力,并补充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建议”的句型。听说部分是本单元最为核心的内容。对中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要比读写能力高一些,因此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单元教学的基础部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第一,熟练听说旅游地点的表达,mountain,grassland,desert,beach……。第二,掌握如何就旅游前需考虑的问题进行询问和表达。

(二)能力目标:第一,能熟练谈论自己有关的旅游经历。第二,能询问和表达自己所制定的计划和安排。第三,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第一,对有关到祖国各地、世界各地旅游的话题感兴趣,积极参与并使学生对旅游文化有初步的了解。第二,学会与人合作的学习形式。

五、教学方法

(一)Skimming to help students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andSome specific information;

(二)Scanning to help students to get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三)Task-based reading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 rskills of acquiring information and using information;

(四)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discussion to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and thinking.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第一步、导入环节:1.教师呈现一张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问学生:A.What are these?B.Can you point out your hometown?2.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中国旅游介绍的视频,中国魅力China,Forever(约一分半钟)。提问学生:A.Which place have you ever been to?B.Can you describe your travel in some simple words?3.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本单元首页图片,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A.What are they doing?B.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holiday?4.指导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以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新课程学习:1.教师呈现42页图片,让学生猜测会是哪些地方?2.教师给出词汇:mountain,grassland,desert,beach,old town,city等词,让学生先熟悉词汇。3.播放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将图片,词汇和听力内容进行搭配。4.核对答案,并让学生重复听力内容。5.板书重点句型:A.I took a lot of photos on my desert tour.B.We took a tour of the city yesterday.6.请学生模仿句型谈论自己的旅游经历。

第三步、巩固和练习:1.小组合作学习。1)将词汇mountain,grassland,desert,beach,old town,city写到一张纸上,然后每个小组分到一个词汇。2)教师要求围绕自己所拿到的词汇,讨论一下问题:What problems should you think about before you go to the place to travel?3)教师集中学生的讨论结果,指导学生查看42页discuss and tick部分,让学生按照重要性排列位于前三位的问题:2.小组合作练习。1)教师说明小组活动的任务要求:每组根据mountain,grassland,desert,beach,old town,city的主题提示,并根据where to go,how much to spend,how to get there,what to take,where to stay,what to visit的提示完成一份简单的travel plan.2)教师监控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顺利进行travel plan的制作。3)小组交换制作成果,并打分评价。教师总结。3.课堂小结:教师提问:Who can tell me what we have learned?(请学生说……)

第四步、布置作业:1.识记单词和句型。2.预习Listening & Speaking部分的内容。3.搜集自己外出旅游的照片,与同学分享,并对照片做简单描述。

七、结语

本课阅读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设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课改所倡导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如如何记忆借助思维导图,如何进行travel plan的计划和安排等,各种语言学习技能灵活运用。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孙华.2013.《教学设计论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王媛.2009.《透视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设计》.北京:北京出版社.

[3]武艳萍.2009.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中国校外教育》.(2):10-12.

浅谈中职旅游专业课案例教学实施 篇4

浅谈中职旅游专业课案例教学实施

文/杨 雨

摘 要:案例教学在中职旅游专业课中的实施体现在准备、组织、运用等方面。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职旅游专业课;组织过程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教育思想的体现,首先被应用于西方MBA教育中,并成为其课堂教学的一种特色。如今这一模式在国内高等教育中也得以广泛地接受。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提出,案例教学在目前的基础教学中也初步有所体现。中等职业教育中如何来实施案例教学呢?就此本人在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在取得一些初步成效的同时,对案例教学实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一、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这阶段主要工作包括:选择恰当的案例、拟订思考题、确定案例教学组织形式。

首先,要选择好恰当的案例。案例的选择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材料既要符合教学目的,又必须适合于课堂演练。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案例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相关。

2.此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有无实际意义。

3.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所需的理论与技能的`实用价值。

4.案例的启发法,易于渗透德育。

5.易于理解,便于讨论,引人深思,有争论余地。

6.案例内容与教学时间相适应。

其次,准备好案例后,教师要反复钻研案情,结合学生现状,并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案例的内容拟定并确定思考题或讨论题。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诱导性、可争辩性,有利于使学生通过讨论、争辩进一步深化所学理论知识。

最后,确定案例教学组织形式。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讨论。讨论的形式有以个人发言为主的小型分析讨论会,有角色模拟演练会,有分组集体讨论会,还有大型辩论会等。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过程

从类型来说,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三类:(1)问题评审型,就是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去评价;(2)分析决策型,就是没有给出方案,需要学生讨论分析以提出决策方案;()(3)发展理论型,就是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案例法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目的需要而设置,既可以采取授课过程中穿插举例,也可以采取专题性或综合性案例分析和讨论。一般可采取以下步骤:

1.展示案例,介绍背景情况,拟订讨论题目。案例资料的展示可采用:文字、教师讲述、影音文件、模拟场景重现等方式。

2.设置疑问指导,组织讨论。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则应围绕题目中心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免偏离案例分析讨论的目的要求。讨论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组织小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组织班级交流,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

3.教师总结评价。在学生已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讲评和答疑。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

三、案例分析法实例

案例内容提示:

某星级酒店内,餐厅服务员正在为一群香港客人服务,服务员发现一位客人顺手拿了一把银匙塞进自己的口袋里。实践步骤:

1.事先请班上的学生模拟服务场景,并用摄像机录像制成课件。

2.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模拟服务场景的影片。(提问:客人拿了什么?能拿走吗?怎样才能在不伤客人的情面的情况下,又巧妙地保护饭店的利益呢?)

3.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处理问题,教师穿插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得出处理问题的原则。

4.能力训练,模拟“实战”,学生亲自解决问题。

案例评析:

1.坚持“宾客至上”原则。

2.客人偷拿餐厅物品的处理方法:注意方式方法和分寸,尽量不在大庭广众之下索回,语言上含蓄婉转。

3.注意准确掌握客人的心理,给客人台阶下。

四、案例教学法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案例的运用,要注意不同的教学法的整合,教师应充分利用音、影、文字等多种媒体进行形象的、直观的、生动的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加强案例的收集、编写和选择工作。教师在平时做有心人,要收集高质量的、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典型案例。

3.在职业高中的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有很高的技能技巧的要求,同样对学生要求也提高。在教学中,应考虑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案例,案例内容主要以“服务为主,管理为辅”.

4.要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懂得不同教学手段的优缺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案例教学法作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一种,它打破了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性,与其他教学方式一起构成职业中学饭店服务专业教学方法体系。尽管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演绎式的教学模式,但应该在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加以运用、普及和推广。

中职英语教学案例 篇5

摘 要:以中职计算机三堂实践课作为教学案例,谈谈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三种不同形式,并对三种形式的不同特点提出观点及反思。

关键词:小组合作;开放式;半开放式;集中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在中职课堂中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被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所认可。小组合作,通俗地说,就是为了某个目标几个人组成团队一起分工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中职计算机课堂也普遍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堂知识技能提供了有益的补充。然而,不得不看到在许多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大于实质,小组成员间合作互助的职能没有体现,小组成员的分工也没有明确,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无法体现出它应有的效能。

有鉴于此,笔者列举以下三种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反思中职计算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一、案例

案例一:开放式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开放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各小组收集相应的素材采用不同的观点对其进行认证或反驳。例如,葛大庆老师的一堂计算机基础课(2课时),教学知识点是PPT入门,采用的教学主题是:校园内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全班学生分为8个小组,确定小组观点,然后在网络上自由查找图文素材、案例,并将素材和案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幻灯片,最后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PPT,解说并论证小组观点。同时,还强调了评比要求:一是素材、案例要有说服力,能证明小组观点;二是PPT要美观,有技术含量。

课堂开始之后,小组自由组合,围绕小组观点在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最后资料又汇总到一起,由一位学生“操刀”制作PPT。课堂最后阶段,各小组轮流陈述――小组派一名代表演示PPT,一名代表辅以解说;陈述完成后,葛老师适当总结小组观点,同时对PPT技术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小组成员通过回答完成PPT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翻转课堂,达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目的。

整堂课中,葛老师没有刻意去强调PPT的操作技巧,而是采用主题探究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PPT,有一定的基础,再加上小组成员为了实现小组竞赛的荣誉而赋予的内在学习驱动力,PPT技能的学习很自然地融入主题探究的活动中,在做中学,在体验中习得知识与技能。

葛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建组方式是采用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型,这种建组方式可以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把一部分个性表现鲜明的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分配到各组,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其他学生,其余的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使各组学生相互之间由于存在信赖感而畅所欲言,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

开放式小组合作的特点是各小组研究题目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决定,选题领域不受限制,对于学生兴趣与特长的发展比较适合;小组研究课题互不重复,其成果丰富多样,经展示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但这种小组合作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小组参与性低的学生,这类学生容易被小组忽视,不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案例二:半开放式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半开放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成员围绕某个目标进行分工合作,各完成任务的某一部分,最后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任务目标。例如,汤光尧老师的一堂Flash课,主题是街景动画的制作。课堂开始后,汤老师首先展示了街景动画的效果,然后布置课堂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内分工合作,分别完成街景背景的绘制、人物的绘制、车辆的绘制,以及街景前景的绘制,最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街景动画。

汤老师课堂的小组合作建组方式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Flash学习情况,优质生与学困生相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既有利于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又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组内异质”是为了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组间同质”是为了使小组之间的合理、公平竞争意识形成,又促进组内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半开放式小组合作的特点是各小组任务是统一的,小组内分工则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进行合理化安排,最后又要基于每位成员的成果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这种小组合作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小组每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动起手来,有事可做,利于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性机制。但是半开放式小组合作必须要注意小组分工的合理性和分工任务的明确性,不然容易导致小组内某一个或几个组员单独完成,出现“无合作学习”情况。

案例三:集中式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集中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围绕某个共同的目标,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各自完成该目标,并帮助组内成员完成该目标。例如,笔者的Photoshop课堂:课堂开始后,往往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引出课堂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提供的学案或教程开展探究式学习,完成课堂任务。任务完成后进行集中点评,鼓励学生开展互评,小组发言与小组任务完成情况都在小组竞赛中予以体现。于是,学生在为了达到全员达标,争创优胜小组的驱动力下,促进小组成员间互助学习。

这一课堂的小组合作建组方式也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优先挑选PHOTOSHOP基础较好、性格又偏于外向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再挑选学习条件互补型的学生作为组员。

集中式小组合作的特点是小组各成员目标是统一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则是需要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助的方式实现的。这一方式要注意的是,课堂任务难度的设置必须合理:太难,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太易,则不需要通过小组互助便可完成,无法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二、反思

以上三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都各具特点,适合不同类型的课堂,但总结起来也有一些共通点:

1.设计的策略

教师希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传统计算机课堂中教师对学生1∶40甚至更多的窘境为教师对小组的1∶8(或者稍多)。同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在做中学,带着问题听老师解答,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评价的机制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特征可概括为: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是被证明有效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更多的视角放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为学生年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使其积极地学习。

参考文献:

中职英语教学案例 篇6

案例互动教学法就是将企业的营销活动案例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市场营销实践的情境,使学生在案例互动中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学会独立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营销案例,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

作为一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案例互动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实践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一、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定义与类型

一般传统《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学生。

主要采用教师口头讲授为主的“重传授、轻参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灌输模式。

这种教学策略不适应市场营销教学,更不利于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寻《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学生”的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所谓案例互动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灵活设计环节,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探讨、归纳总结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理由能力的`一种新型理实结合教学策略。

教师进行案例互动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从实例到理论,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主合作,群体思维撞击,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解决实际理由;二是从理论到实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维,以实例解释理论,以实例证明理论,从而强化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

二、中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中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互动教学是典型的参与式教学法,它是一种借助环境、角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懂得市场运用规律、掌握营销管理策略和操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例如,我在讲授产品策略时,采用了从实例到理论的案例互动教学策略,列举了书上的“上海冠生园的品牌之争”的例子,并提出了以下四个深思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

(1)结合案例,扼要叙述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整体概念。

(2)生产企业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品牌?

(3)“大白兔”如何建立起未来自己的疆域?如果冠生园将来的业务扩展到其注册的众多领域,你认为有何利弊?

(4)冠生园不愿换钱购买“米老鼠”的使用权,而宁愿花钱把“大白兔”注册到全世界,你认为此举是否明智?有何利弊?

我注重营造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且不表明自己的观点,避开对学生造成定势思维的影响,即使学生分析判断有误,我也不立即纠正,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使学生自觉加以修正,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争辩,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案例可以是正面的,让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参与和发言,培养学生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有缺陷的。

即故意将案例中的某些已知条件去掉,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意识到没有适用于任何假设条件的答案,让学生深入考察在不同假设条件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案例互动法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

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讨论重点、难点、需要深入深思之处,指出本次讨论的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

《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转变了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推导发现概念,并从中发现前人研究总结的规律和策略,找到解决实际理由的最佳途径。

在这一过程中重在促使学生不断提出理由,学会收集各方面资料和信息,并学会对此进行分析,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

2.个体能力的提高。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概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体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理解和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3.潜能的开发与合作。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造力和智慧,都有优势处,但不能集优于一身。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不但能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还能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主动适应群体生活,并将自己融入群体之中,互相协作,互相尊重,增强凝聚力。

4.案例互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案例的选择是组织好案例教学的关键。

目前有关市场运作的案例不少,但适合教学的内容不多。

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的收集和选择时应该兼顾典型示范、应用实战、新颖现实,并有一定理论价值特点,提供的案例重在讨论、深思和学生的参与。

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统一的答案,只作简单提示性深思倡议,将讨论和参与的空间留给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

三、中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实施互动教学法有效实施注意的理由

1.注意营造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诙谐的话语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只有在放松状态下,学生才乐于参与,学生互动才更加有效。

另外,教师在表达语言时,语气要自然,态度要真诚,这样师生间的距离才会拉近,学生才会高昂、无拘无束,学生间的互动才能在亲切、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教师应把握课堂氛围,出现冷场时,立即提出新理由,用反问诱导学生发言,起到点睛、催化的作用。

对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要根据教学任务、目的,结合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状况归纳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

2.注意学生积极参与。

全体参与是案例互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从教材内容入手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理由,其目的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深思,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案例互动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案例互动教学才可能存在,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通过营销案例设置,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演员”都投入角色中,通过深思、讨论、回答等各种途径主动研究理由、自主探索、培养和发展创造力,实现认知目标。

3.注意巧设案例现场。

在案例互动教学中,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案例越真实,学生越能感到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案例中学,在案例中练,在案例中能”。

好的教学案例最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激动高昂、活泼有趣的教学环境,使教与学始终处于活化状态。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使情境创设多了一些手段,直观、动感设计,合适的配声、愉悦的色彩和丰富的教学案例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注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为了使营销案例创设贴近实际,如果可能,可先带领学生进行营销见习,或带学生观看营销情景案例录像,使学生对营销情景案例有一定的了解。

要言简意赅,分配角色,使学生了解自己角色的重要性,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意识。

案例互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堂中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学生毕业后的择业将会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课本及课本之外的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理由的能力,更为中职学生尽早适应社会搭建了平台,为将来走向所学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与文献:

[1]市场营销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市场营销学[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试论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职法律课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篇7

一、案例教学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法律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精选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索,并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掌握有关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运用案例进行法律课教学中,我认为它是提高法律课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拉近理论和现实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并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起步更好地掌握抽象的法律知识。

中职法律课里面所涉及的法律概念、观点和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一年级的中职生,特别是我们乡镇、农村的学生因为受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影响,会感到许多问题难以理解、难以接受,久而久之,他们会厌恶学习法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重视学生的思维特点,适当运用典型案例,或正或反,或简单或复杂,就能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观点和理论的理解。典型案例一般有着曲折的故事情节、激烈的矛盾冲突,案例的叙述文字往往也传递着某种感情,人们的思想会随着案例的展开而涤化。这样就易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加强学生的感知印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识记和理解及灵活准确地运用法律知识。

其次,案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继续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成人化的特点,发展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关注。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研究,这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缺乏应有的大的不同,该怎么反思也有不同,要避免“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的现象出现。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升华到一定的高度且对后续行为产生影响。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法律意识,缺乏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密切相关。我们的德育课教师在法律课教学中,通过举例,让学生通过阅读那些生动、逼真的案例来分析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分析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错与对及理由,往往能震动学生的内心情感。通过分析案例中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及其作用,学生能懂得法律不仅能惩治违法犯罪,而且能保护人民,从而热爱法律,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通过结合案例,联系学生实际,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修养,防止失足,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并勇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这样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学生对法律常识就会有真实的感受和切实的体验,并由此形成健康的心理定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次,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显著的优势,因为通过案例教学可以避免过分注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下结论,学生当成真理的现象。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质疑问难,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绝对化观念,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迷信,从而形成了探索的、发展变革的观念,而且讨论中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避免了学生听催眠曲现象,使学生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易于激发每个学生思维活动的潜能。通过案例分析,每个学生能激发学习兴趣,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置身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二、案例的选取原则

恰当运用案例,能帮助教师阐明问题,突破讲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促使学生产生用“法”的兴趣,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学中案例选取应坚持以下原则:

1. 典型性原则

法律课运用案例教学的直接目的在于教与学,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现实法律问题。因此要结合课程内容,精选那些影响大,覆盖面广,与广大公民密切相关的典型性案例。例如,讲到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时,通过“厦门特大走私案”、“陈良宇案”等案例分析讨论;讲到正确对待公民权利时,注意选用一些涉及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如“马加爵案”、“法轮功案”、“7.5新疆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等,把学习理论与解决问题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去学习、体验、提高。典型案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有特定的教学价值和自我教育价值,对法律课教学具有普遍意义。

2. 真实性原则

案例是为教学中的理论观点提供支撑点的,如果这一支中,如能勤于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和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和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和修正,善于反思提练,发现问题,积极探索,与时俱进,课堂教学就能适时适地达到最佳效益,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也必能逐步提高。

兖州一中高效课堂简介

吴昭洪1梁忠2吴琼3

(1济宁市教学研究室,山东济宁272100;2兖州市第一中学,山东兖州272000;3泗水县第一中学,山东泗水273200)

自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推行“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也叫“35+10”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模式),自推行新教学模式以来,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课堂展示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双色笔纠错成为学生学习的落实手段,自主、团队、合作、质疑成为学生学习的特色,教师通过自己多年的专业学习和丰富的学科知识运用经验为学生的课堂展示作好点拨和引领。循环大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突破和创新,旨在引领学生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循环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一、循环大课堂的主要实施过程

十分钟课间前,老师或课代表应该把展示的任务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长再细分到个人,然后动员大家利用课间时间,将本组任务全部(大段题目只写要点)板书到黑板上。设想一下,如果有四十位同学板书,每人板书五分钟,就相当于一个人板书两百分钟,这样的板书效率,再快的老师也撑点是不真实的,甚至是虚幻的,那么教学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因此,案例来源一定要真实、准确、可靠,不能随意添油加醋,把茶余饭后的谈资或道听途说的事当案例,案例一定要体现科学性、严肃性和真实性,这样学生才会信服,才能真正接受,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才能收到成效。否则,胡编滥造案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老师所教所讲产生怀疑甚至抵触,这是教学一大忌,教师在筛取案例时做到大浪淘沙,教学效果方能切实提高。

3. 近体性原则

在时间上,所选案例要尽可能是新近发生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同时,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学生对这些案例或有耳闻,或有知悉,因而更有吸引力,更能引起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如在讲到“犯罪的构成要件”时,我选取了“郑民生杀人”一案,从而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之间架起一座贯通的桥梁。在空间上,所选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与己有关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的。如讲到产品质量问题时,列举在生活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产品质量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如近年来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学生就能更深刻体会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和依法保护产品质量的迫切性,并会产生发表个人见解的强烈欲望。在心理上,案例要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但要防止低级趣味或表面化。

三、案例教学的几种方法1.讲授法

课堂讲授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形式。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特别是在重点、难点之处及讲解比较枯燥的问题时,要尽可能举例阐释。需注意两点:其一,案例要精选,安排要精当。选讲案例要防止“杂”和“滥”。案例过多,费时过长,不仅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而且冗长繁杂,学生也不愿意听。教师对在哪里应当举例,哪里不必举例,要胸有成竹,通盘考虑。其二,案例要精讲。对所举的案例教师要紧扣授课内容,认真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既要有一定的法理深度,更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以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培养其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特别是依法办事的能力。实践表明,教师精当的剖析典型、归纳、概括,从个别到一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讲解,不仅无法达到。上课前,老师应该收集部分(最好是全部)导学案,进行第一次学情调查。在学生板书过程中,老师不断巡视,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上课铃响,全体起立,师生问好后,学生进行站立式五分钟小组交流,此时老师用红色粉笔对板书进行标注、修改,在进行第三次学情调查的同时,和同学们板书的内容一起形成本节课的“知识超市”。在五分钟交流结束后,师生共同就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讲解、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应该成为整个展示活动的组织者、控制者、激励者,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的展示过程。如遇两方意见不一致,就进行深度交流,也就是对抗、质疑;如双方争执不下,说明问题复杂,属于学习的疑惑点,则由教师或者对此有深刻理解的学生出面进行点拨,以实现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升华,而问题在积累后得以迅速解决,学生的记忆会非常深刻。课堂在四种呈现方式下也实现了知识狂欢、生命间的激荡。这四种呈现方式是:通过展示实现交流和共享;通过纠错实现知识的落实;通过点拨实现对知识理解的升华和提高;通过开放实现师生知识视能使学生对讲授内容理解快,印象深,记得牢,而且能使学生受到启发,举一反三,掌握规律性的知识,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认识的提高。

2.讨论法

讨论式教学,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案例讨论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堂讨论,二是课外讨论。课堂讨论的基本方式有三种:第一,教师把案例作为引子,留给学生,让其带着案例听教师讲授理论,由学生先作分析判断,然后讨论,教师再作总结。第二,教师在讲完某一理论问题后,举出案例,让学生利用讲授的理论来分析、判断讨论,自己作结论,教师再作结论。第三,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详细的案例及要讨论的问题,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准备书面的发言提纲,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分析,教师最后进行概括。课堂讨论的时间可长可短,或一节课,或半节课,或十多分钟。课外讨论是指教师在授完理论之后,把案例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班团活动或其它时间去讨论,教师再抽时间总结。这种形式,在目前法律基础课内容多、学时紧张的情况下,比较适用。对于讨论法教学,教师的选例非常重要,应当选一些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教师要认真组织,积极引导,方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实践法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咨询活动;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和立法工作者来学校开设法制讲座;利用晚自习、活动课等时间观看《今日说法》等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法制节目;举办模拟法庭;组织学生到看管所听少年犯忏悔,庭审观摩,等等。其中,组织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庭审观摩、听少年犯忏悔、举办模拟法庭,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最好形式,因为学生在这些时候直接接触的是一个个“活”案例。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将会使他们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德育教学大纲的几次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法律课程教材也在不断修订,总的来说是越修越好,但是由于法律课程的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都较强,因而教学难度还是很大。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极大地提高教学实效。本文作者主要从案例教学的作用、案例的选取原则和案例教学实施方法几个方面谈谈认识。

关键词:中职法律课,案例,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中职营销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 篇8

关键词: 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 分析组织

市场营销案例是营销案例教学分析使用的教学资料,指对某一特定营销活动的内容、情景与过程进行客观描述的教学资料。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合适生动的案例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思考判断、加强教学双方的交流沟通。而如何将营销理论与实际案例完美对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思考改进。

一、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

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对刚开始学习营销的中职学生来说,首先,合适有效、生动鲜活的市场营销案例有助于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营销情境,帮助学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更深刻理解和把握市场营销相关理念、规律;其次,每个学生通过与集体讨论分析,从案例情境中提出或归纳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择优处理,最终领悟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推理能力,今后实践活动中可有效运用这种逐步培育起来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随着工作实践的进行而日趋成熟完善。

对教师来说,精心设置案例、设计教学环节和模式,首先能生动阐述各种经济和社会现象、明快立体地解释抽象晦涩的理论。譬如对一个从未见过芒果的人,任何空口解说都比不上把芒果放在其面前、让其亲身感知来得迅速有效。师法自然,这也是卢梭倡导的“自然教育思想”。其次利用案例营造氛围进行教学更能通过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课堂气氛改善和教学效果强化,顺利引导课堂进程。

二、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的具体选择

教师在选择市场营销教学案例时要充分考虑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和层次,结合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通过递进式理解、学习和积累慢慢使每个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营销知识框架,并培养出具备个人特点的剖析、解决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如下适用的案例基本类型。

(一)按篇幅长短选择

1.小型案例:篇幅短小,反映的矛盾单一,层次比较简单,线索清晰,要解决的问题是简单的营销活动问题。如教学营业推广时插入的一个超市推广微波炉这一具体形式为何运用失败、某个印刷广告的出台及其优势等。这种形式的案例比较灵活精悍,穿插运用得较多,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形象、准确地理解并记忆相关概念。我在选择时会注意和教授的知识点恰当对接,平时常注意知识积累。

2.中型案例:反映的是一组相关矛盾,结构、层次较丰富,情节线索也显复杂,反映和解决的问题多是营销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如某一产品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某一新产品的商品化开发等。我通常在章节复习时挑选几堂课,发放有关材料并与学生就某个典型案例(如宝洁的“润妍”洗发水为何从高调上市到无声退市)进行此方面的专项学习讨论,在案例展现的失误和成功的碰撞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大型案例:以反映和解决综合性营销问题为主。矛盾多样、层次复杂、线索繁复。如产品策略或价格策略的综合运用、企业的市场选择和市场进入的过程活动等。我一般选择合适的时间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光盘播放、视频投影)使学生过滤吸收更多更新观念、接受不同视角的熏陶。如在教学“营销渠道策略”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营销渠道选择对企业进军某市场的重要性,我特意组织学生观看“沃尔玛进军中国商界”的相关视频,使学生从中拓宽视野,学到立体现实的营销知识。

(二)按内容侧重选择

1.专题案例:用于阐述营销活动某个方面专门问题的案例,目标较简单,适用的理论知识较集中单一,便于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理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教授新课和进行章节内容专项复习时可借剖析此类案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并灵活运用。如在教授“市场定位”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从现实中得到启发,我特意发了“联邦鼻炎片从失败到成功的启示”案例材料进行学习讨论。引导学生主要循着“联邦鼻炎片”经历的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次招商卖得不理想,经销商要退货——因为市场上同类产品太多;第二次它与某策划公司联手,策划公司将其定位在“治疗青少年鼻癣”这一未开垦的卖点上,给了青少年及其父母们一个有说服力的购买理由——充分展现了准确市场分析和定位细分带来的起死回生的契机。学生在学习分析这样的案例时易锻炼抓问题要害的能力并消化创新营销观念。

2.综合案例:是以市场活动中,企业运作时出现的有重大联系的事件为内容,包涵其出现、发展乃至绩效状况等。这类事件或问题往往有许多相关因素,尽数罗列,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掌握的全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类案例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较高,所以我将其作为某次营销教学活动进行,寓教于乐,学生可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刷新思维,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从中得到适合自己的养分。如我曾经组织学生对2005年湖南卫视携手蒙牛酸酸乳举办的“超级女声”活动的成功从营销角度进行剖析,分成的八小组在经过热烈讨论后各自将此活动中隐藏的市场营销“4M”和“4P”找了出来。

市场调查:消费对象年龄层比例、蒙牛酸酸乳品牌形象调查、湖视前几年“超级女声”收视率调查。

市场分析:产品竞争对手分析、广告代言人选择分析、主力消费群体分析等。

市场细分:蒙牛酸酸乳所有消费群体对活动心态的细分。

市场定位:蒙牛酸酸乳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和活动口号“想唱就唱”形成对主力消费群体——青春期少女的定位冲击。

产品:“超级女声”分析和酸酸乳如何与女生互动分析。

价格成本:消费者参与、收看节目的成本如何。

渠道便利:五大參赛区域的产品销售和节目宣传渠道铺设。

促销沟通:各类媒体的活动合作。

举办这样的综合性讨论活动,既能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更能促进他们主动对案例进行思考和探讨,达到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交流沟通的“三合一”效果。

三、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的设计组织和传统理论课教学是有区别的。到位的教学组织是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从我的教学经验看,有两个“点”要事先注意:一是教、学、议的时间。首先应在开头用很短时间精炼地将旧识巧妙引入到新知;其次除去专门的案例训练课,通常营销课教学时案例评授和理论教授的时间分配为3:7较适当,能将相关案例嵌入理论重点充分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二是所用案例教学资料。应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案例和设计流程。在这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组织工作。

(一)明确“以学生为本”的准则

案例教学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组织学生分析、研究案例时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准则,鼓励学生锻炼独立思辨能力并尊重学生提出的个人或所在团队见解,避免在大家观点不一时粗判“是非”,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开发智力,而是包容多方观点并注意把握引导氛围。我认为教师应带领看法不同的各方在思辨中逐步统一认识,如难以统一且超出标准答案范围,但只要学生的分析结论有理有据,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并从中虚心汲取养分。

(二)灵活选用案例研析方式

我在组织案例教学时通常结合议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学生实际能力、教学目标等决定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练习讨论。

1.自主练习:我将案例材料传达给个人,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自主发言或被点名发言,进行有序的简单引导探讨最终获得正确知识。這类方式在讨论小型、中型专题案例时用得较多,如在教学“产品市场定位和创意”时我以百事可乐牢牢抓住新生代,从而在可口可乐垄断中杀出一条血路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成功的产品广告由准确定位+独特创意组成,集中优势明确目标才能在有限范围内占有最大份额”的结论。我在使用这种方式时特别注意挖掘并尊重不同掌握程度学生的见解并再消化,促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2.分队探讨:依座位、性别、爱好、经验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队伍,对案例展开围绕中心的有序讨论,可取长补短、激发灵感。我一般在中型专题案例或大型综合案例讨论时采用此种方式,如“科龙和创维的危机公关对比”、“两大电视巨头如何传播《大长今》”。在讨论中我负责扮演纪律维持者、气氛调护者和见解引导调解者。

3.集体辩论:轮流派有见解的学生上台阐述对案例的解析、结论,注意包容和分辨异同观点,我则在过程中把准方向、围绕中心,避免出现不着边际的争论,慢慢达成统一认识并注意台上台下的互动反馈和氛围。

4.仿真推演:在案例教学中让不同学生各担负其中一角色,通过这些学生向全班展示案例内容,并各提见解让全班评价。有条件的可采用沙盘推演。

(三)明确案例教学关键步骤

我在营销案例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关键四步必须吃透,最大限度保证教学效果。

1.认真挑选案例:我通常结合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层次、教学内容和目标挑选相称合适的案例,努力让学生悟有所得。这对教师的理论知识是否运用自如有一定要求。

2.展示说明案例:文字形式的案例最常见,我在挑选编制时会注意字数控制和逻辑梳理;有时为了更有力地描述状况会加入图表、数据等形式。视情况使用幻灯投影、电脑视频、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加深印象。在学习讨论中型或大型综合案例时我会给予学生充分的研读时间并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3.研析并重审案例: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很注重在这一步中避免案例教学沦为表面,和学生间的互动只剩“是”跟“否”的机械问答。应在准确把握理论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案例设计富有逻辑性、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抽丝剥茧,我则在旁掌好舵;学生得出结论后可反过来审视案例应用此理论导致的成功或其他可能的结果,重返理论指导实践,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我可试着提出新问题或让学生再解析新案例、活跃思维。

4.引导归纳个人体系:营销案例教学结束后,我开始引导学生对得出的理论进行归纳消化,也可由学生自己进行,经时形成适合每个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看,我认为应选择视野开阔、新颖和实用的市场营销教学案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精心设置教学流程,有计划地将理论教授和生动案例结合在有限教学时间里进行,通过实例的有效讨论解析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和这门课的现实积极意义,真正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盛敏,等编著.市场营销学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2]马绝尘,编著.本土市场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8.

上一篇:如何提高电费复核准确率下一篇:煤矿个人年度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