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现状材料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志愿者现状材料(精选8篇)

志愿者现状材料 篇1

□《志愿者遗书首次披露》追踪

“相信这些文字能感动每一个人,我是含着热泪看完的!”“虽然过去快一年了,但还是忍不住泪水,感谢他们。”继本报昨日首次披露了省红十字会的志愿者遗书后,无数读者和网友被志愿者们这些真实的生死文字感动。

彭嵩,江苏省泗洪县;肖红兵,四川资阳安岳;邹挺,四川中江县;吴金龙,辽宁凌海市;燕鹏税,山西省沁源县;杨伟艺,山西省临汾市……昨日,省红十字会启动了遗书的登记入册工作。省红十字会保存的遗书也许是目前仅有的由官方保存的“5·12”地震志愿者遗书。

“其实,这多少与我们制度的缺失有关。”志愿者的遗书不仅让人感动,更引发了相关人士对志愿者制度建设的关注。

当事人说 每封遗书都很沉

“最初有大约四五十封,有的已经被当事人领回去了。”负责志愿者组织工作的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于建玮几乎接触过每一封上交的遗书,直到现在重新读这些文字,他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交到我手里的每一封遗书都是沉甸甸的。”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于建玮说只能用“感动”两个字来形容。从5月13日上午开始,就不断有志愿者前来报名要求进入灾区。面对一颗颗热忱的心,工 作人员决定先通报真实情况再让志愿者们自己权衡。结果,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此去究竟是生是死,没有谁知道。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决定让带队的志愿者和到 最艰苦地方的志愿者给亲人们留下临走前的话语。有几百上千封“遗书”飞到了全国各地亲人的手中,其中四十多封就留在了省红十字会。

专家分析遗书背后有无奈

据省内各地的红十字会介绍,在去年地震前往灾区的志愿者中,虽然有来自国外,也有来自港澳台的同胞,但是写遗书的只有大陆的志愿者,就在已经整 理出的15封遗书里,我们不乏看到类似这样的豪言壮语:“如果途中发生什么意外,不追究国家或有关单位的任何责任……”“如果发生了什么不测,与任何人无 关……”

“其实,这多少与我们制度的缺失有关,港澳台地区和国外许多国家的志愿者都有保障,但我们目前还缺少这样的保障制度。”省红十字会一位工作者坦言,由于没经费为志愿者买保险,每次组织活动时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张小元说,志愿者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但这些遗书却显得很悲壮。他认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应该建立在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下。不然再英勇的表现也只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张小元

还表示,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权益保障才会有持续性的志愿服务。

对此,省红十字会赈济部部长周百年也说,我国志愿服务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志愿者服务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尽管有关部门或一些省 市施行了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文件,如中国红十字会颁布了《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也颁布了《中国青少年志愿者 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但不具备统一性、专业性、权威性。

最新进展成都代表建议立法

如何更好地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怎样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们的关注。据省红十字会

宣传部副部长刘强介绍,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参会的30余名成都代表,联合提出关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促进法》的议案,该议 案已提交给大会议案组。主要内容包含: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法律适用范围、志愿服务精神和文化倡导;志愿

服务管理机构,规定管理机构的性质、职权职 责、保障与奖励,法律责任和救济,规定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三者权利义务关系的性质、违法的法律责任、纠纷的处理及其救济途径等。增补有关志 愿服务和志愿组织在相关法律关系中的权益,使其与志愿服务法律相互衔接、相互配套。

他山之石有绩效评估可奖励表彰

美国:早在1973年就制定了志愿服务法,目前的志愿者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1990年颁布的《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1993年颁布的《全美服务信任法案》、1997年颁布的《志愿者保护法》。同时美国在其他的相关立法和政策优惠上都显示出了对志愿者活动的大力支持的态 度,对志愿者个人的物质保障方面也有很多相关政策法规,如联邦与州都设有专门机构,每年有专项资金,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志愿者经历可以加学分,对于升 学、就业、晋级都有利,杰出的志愿者还将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德国:先后制定了《奖励志愿社会年法》、《奖励志愿生态年法》法律,鼓励16到27岁的青年暂时离开校园,投身社会或环保志愿服务的行列。不仅如此,志愿者在租税、交通、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享有优惠奖励。

日本:1995年发生了阪神大地震,志愿者团体在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日本于1998年通过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明确认可人民及其组成团体的参与权,并将志愿服务完全与任何给薪式劳务区分开来。该法还规定了政府在推动、促进和保护志愿者和志愿者团体等方面应承担的责 任。

遗书故事生死抉择前他们自愿写遗书

截至昨日下午4点,本报记者从省红十字会拿到了15封来自全国各地志愿者写的“遗书”。一篇篇简单朴素,甚至潦草得有些认不清的文字,道出了一 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们通过追访了解到,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大多离开灾区回归自己的生活轨道,但他们的这份对灾区人民最真挚的情意,永久珍存在了四川人民的心 里。

争写遗书写的都是爱和誓言

遗书摘抄:“亲爱的爸爸妈妈,我自愿去前线当志愿者,不知前面的路是阳光的迎接,还是夜空的等待,但我都不怕,我爱你们,请你们支持女儿小小的心愿吧。”

这是来自山西长治的李海晔写给父母的遗书。而这样的遗书,在去年地震期间赶来支援的志愿者中间,是最常用的文字。负责志愿者组织工作的省红十字 会应急救护培训中心主任于建玮说,当时红十字会的办公楼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这一幕:能靠着写字的地方,有笔有纸的地方,都被志愿者占领着,他们或是站,或 是蹲,一个个埋头给亲人留下了“诀别”的话语。

“信纸不够了,大家在衣服上,我们发的马甲上都写。”有一天,不知道谁在马甲上写下了“自愿为这次灾难奉献生命”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后,大家都 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马甲从楼上传递到楼下,里里外外都写满了名字。”后来,这件凝聚着无数人爱心的马甲被带到了灾区,并被志愿者们完好地带了回 来。如今,它已经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见证灾难他要保留遗书的秘密

遗书摘抄:“亲爱的妈妈,姐姐们,此刻的我心情很沉重,当你们看到这份文字时,我不希望你们有太大的难过,伤痛。我总觉得应该为了死难的同胞,为了那些失去家园、身体残缺的人做些什么……”

直到现在,江苏的志愿者陈扬的家人都不知道他曾经写过遗书,这封遗书也被他尘封在了记忆里。每天,陈扬上班、回家,和家人相守,平常得就跟从未发生过什么一样。只有他心里明白,那巨大的变化是来自内心深处对爱和亲情的重新理解。

2008年6月14日,在双流机场没待多久,就听说已经有志愿者在灾区牺牲了。“几个女生都哭了。”陈扬回忆说,没有人想离开,但是大家都觉得 是该给家里人留下点话的时候

了。于是,一群人来到机场旁边的一个办公室,找了一堆纸,大家轮流开始给家人写遗书。陈扬说,20多年来,他第一次有关于生死 的概念,也第一次觉得自己与亲人诀别也许真的就会变成事实。很多志愿者都想办法把遗书带给家人,但是陈扬很坚定地把它给了红十字会。他说,他将永远保存这 封遗书的秘密,当它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便可。记者朱丹程渝

前日,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新浪公益频道、《公益时报》、中国志愿者网、公益专题《点燃希望》联合发起的“国大公益时代论坛”正式启动。以专家探 讨中国青年志愿者现状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国大公益时代论坛”,将丰富展现当代公益事业发展中的青年志愿者的精神面貌,促进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以“彰显 公益力量点燃人间希望”为宗旨,积极推动青年志愿者以更大的热情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首场论坛主题为“专家畅谈志愿者的权益保障现状与发展”,讨论的嘉宾有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综合协调处处长、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 皮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纪委刘勇书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团委唐清辉书记;公益专题《点燃希望》制片人王雨诗;中国慈善公益法律网执行顾问梁枫;《公益时 报》报社研究中心副主任董鸿乐;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顾问王凤仙;青年志愿者张楠;大学生公益论坛(CUPF)秘书长郑立伟。

本次论坛首先由主持人现场连线四川《华西都市报》记者程渝,通过讲述一篇名为《请完善制度•别让志愿者写遗书》的新闻故事,引出众位专家与资深 志愿者共同对“志愿者的权益保障”话题进行的探讨,论坛通过自由发言和问答的形式开展交流,专家对青年志愿者们感兴趣的志愿服务方面的问题,从“完善保护 志愿者权益的法律制度”和“公益组织如何处理好与志愿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两个角度展开讨论。

针对当前青年志愿服务权益保障问题的现状,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综合协调处处长、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皮钧介绍:“首先,目前全国 已经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了《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这样就已经有一半的地方有了志愿服务立法方面的工作。第二,据统计,在去年和今年的两会期 间,有十分之一的人大代表(约309人)在提案或议案中明确提出了要制定有关志愿服务立法方面的内容,并成为代表们分组讨论的热门话题。第三,在去年的奥 运会举办前夕,北京市推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地方性的志愿服务促进条例,这表明了在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中具备了保护志愿者权益的法律意识。”在听取完领导和专 家们发表了热情丰富的讲话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代表向现场嘉宾提出了,“在后奥运时代,青年志愿者如何再拥有如同奥运期间的热情和凝聚力开展 志愿服务工作,并使志愿服务能够长期的、专业化的持续发展”的问题。皮钧秘书长与各位专家分享经验时说:“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历来把青年人看待成为社会 的强势群体存在,在对青年人权益的定义上,主要是看待青年人的发展权,所以在对青年志愿者的权益保障方面,渴望和重视青年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所 以在各地推动出台的所有志愿服务条例中都带有„促进‟的两字,希望首先通过一个„促进的法‟推动整个社会对志愿者服务的保护,然后通过一个统一的规范办法 实现对志愿服务保障的完善机制。”

志愿者现状材料 篇2

1.1 志愿者本身有待提高

自1993年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 青年志愿者们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大型活动、海外服务等领域, 为社会提供了各类型的志愿服务, 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也达几千万名。但规模如此庞大的志愿者队伍, 经过专业培训, 具有志愿者素质的却屈指可数。志愿者个体间的素质差异是必定的, 然而在关键志愿任务的过程中, 这种素质的不高往往带来了巨大的不便。据报道, 有的志愿者在实行救援任务时, 由于自身原因, 非但没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另外, 志愿者本身的自律和组织也表现得很突出, 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有很大的盲目性, 空有一腔热血, 同样会给原有的秩序和进展造成额外的阻碍。

1.2 领导志愿者的部门需要加强管理

高校志愿者工作大多隶属于学校团委、学生会指导管理, 以社团的组织形式开展日常运行工作。但各高校团委负责了众多社团和学生会组织管理工作。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 志愿者工作很难得到应有的顾及, 缺乏应有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创新, 无法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 很难达到应有的工作目标。

1.3 没有重视高校志愿者的个人价值和应有的尊重

从某种意义上讲, 高校志愿者成了“招之即来, 挥之即去”的一块“鸡肋”。这无疑会浪费众多青年志愿者的时间和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据透露, 就连在一些大型志愿任务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曾有一位志愿者反映过“我们对组委会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很失望。在培训过程中, 他们经常迟到, 有一次, 9点钟的培训一直等到下午才有人出现。他们也经常前一天才通知临时的培训, 如果不去, 只好被指责, 给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2 地方高校志愿者工作的尴尬境地

2.1 指标过多, 沦为形式

随着社会对道德缺失现象的重视, 志愿者活动作为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代表受到了极大地关注。又因为志愿者活动便于媒体报道, 对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对于不怎么有名气的地方高校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 各大地方高校都力争将志愿者工作看做社会了解自我动态的一扇窗口。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一目的, 学校给团委下达了众多的指标, 而团委又将这个沉重的包袱转嫁给各个二级学院, 并要求标准化考核, 这无形中加重了老师、学生的负担。笔者认为, 对于志愿服务这种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工作还要排出个你先我后, 实属画蛇添足。面对标准化的考核和众多的指标, 各个二级学院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多采用走马观花、过场拍照片、凭空想象和捏造材料等方式来应对学校的检查。有报道称, 在2010年的“五一”期间, 广州佛山市的某敬老院的老人连续“被服务”了五次, 导致部分老人感到身体吃不消。可见志愿服务工作沦为形式的现象是很严重的。

2.2 志愿者活动组织策划缺乏创新性、延续性

高校在志愿活动组织中, 缺少应有的项目拓展与开发。活动开始之初大都能够积极响应, 但长时间固定的活动内容、单一的活动方式, 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工作后, 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志愿者流失现象逐步显现。一些高校为了增加活动的时效性、影响力, 习惯将志愿者工作与各类主题活动相结合, 虽然开展得轰轰烈烈, 但随着活动的结束, 志愿工作也戛然而止, 缺乏应有的延续性。就全国来看, 各大高校志愿者活动过多的集中在三月和五月, 而其他月份则是志愿者工作的淡季。并且在志愿服务工作中, 各项志愿活动缺乏持续性, 如同昙花一现, 得不到原有的活动效果。

2.3 供需不平衡, 矛盾突出

在高校志愿者工作中, 绝大多数学校的志愿者工作向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倾斜而忽略了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和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合作有利于扩大志愿者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必将导致政府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志愿服务的“过剩”, 而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志愿服务的“不足”, 使得供需矛盾突出。若深究地方高校不愿去企业和个体经营志愿服务的原因, 无非在于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对学校的认可度不高, 产生不了社会共鸣, 这与高校的利益相违背。

2.4 资金不足, 自费的志愿活动

绝大多数学校资金一直处于比较紧缺的状态, 迫于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在积极向外筹集资金的同时, 对内也采取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的管理措施。而节约往往是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 志愿活动也被迫在其行列之中。一些高校高举志愿服务的口号, 表面上光彩绚丽地要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则是由志愿者自掏腰包, 让志愿者们苦不堪言。不但自付了志愿者自身的开支, 连活动的道具都由志愿者自身支付, 让志愿者“既出人又出钱”的现象势必会打击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3 解决途径

3.1 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志愿者希望能够尽己之力回报社会, 那么他们必须具备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技能和知识, 因此, 对于志愿者的培训必须跟上。对此,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社会培训机构的加入。定期对志愿者进行专业技能和志愿服务的培训工作, 提高志愿者的自身素质, 减少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盲目性。使志愿者真正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

3.2 设立完善《志愿服务法》

志愿者不等于免费劳动力, 要实现志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仅凭热情与赞扬显然不够。从法律的角度看, 要完善志愿者工作的法规建设, 树立志愿者行动的规则意识, 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公益、商业活动下志愿者服务的细则。对于商业化氛围浓厚的活动要明确志愿者的基本权利、提供公正的社会待遇以及对其行为成本的适当补偿等方面。此外, 职能部门要履行监管职责, 在解惑的同时对变相的“志愿活动”予以打击。

3.3 落实“谁来管”和“如何管”两大问题

目前, 我国志愿者组织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谁来管”和“如何管”两大问题。政府的扶植与支持对青年志愿者行动是至关紧要的。虽然志愿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非政府行为, 但在中国目前公民社会尚有待发育成熟的条件下, 政府的推动、支持与扶植, 对志愿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经费筹措的灵活有效和资金管理机制的规范也是志愿者行动能否健康、持久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解决“谁来管”和“如何管”的难题, 就能为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创新的多种思路和途径。

3.4 打造特色品牌, 创新志愿服务

任何一项志愿活动, 都要坚持以打造特色品牌为中心, 开展牵引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扩大志愿服务影响。不但要激发团队各个志愿者的内在动力, 培养志愿者的团队合作能力, 共同开展符合创新的志愿服务活动;还要主动宣传, 树立形象, 发挥志愿者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当然, 不能忽视媒体的报道, 要形成一定的宣传趋势, 扩大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徐剑, 寇富安.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之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7 (2) .

浅谈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 篇3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价值观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影响

自从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一直成为这项活动的重要力量。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队伍日益发展壮大,各地志愿者活动蓬勃开展。2000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带来极大推动,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性不断增强,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全国各地步入快速、均衡发展的时期。

2011年的第八届残奥会的志愿者招募中,截止3月31日,全国共有37519名社会各界热心人士通过网络平台递交了报名申请。其中高校大学生占所有报名人数的92.99%,将成为八残会志愿者的中坚力量,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青年志愿者的数量以及质量庞大的一个群体。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千千万万莘莘学子投入其中,宏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秉承“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志愿服务理念与回报社会的价值观。

在关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的调查报告中,据不完全统计的数字分析中,就发现大一大二的大学生中关于此类的调查积极程度明显要高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大一占此次调查人员的29.6%,大二40.7%(人数将近调查者的一半),而大三19.4%,大四只有将近10%的人认真回答了并上交了有效问卷。

在问及“你是否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有关参与志愿者活动的频率时,女生参与的次数比男生多了19.2个百分点。每两个星期一次的28.95%,每月一次的占总人数的23.68%,每个学期一次占总人数的10.53%,而偶尔参加的站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多。可见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度需要增加。

在调查中发现志愿者对于自己否认志愿者团队是否注册这一问题。89.47%的人具体知道已经注册,只有少数的7.89%表示不知情,而2.63%的人员确定自己的团队没有注册,只是自发随性的小团体。所在的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55.56%来自政府与学校的赞助,26.67%由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捐赠,17.78%由志愿者自己筹集。相关的调查人员表示由社会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固然是件轻松又可喜的事,但由大学生自己发起自己筹集的经费是更加能体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与服务意识的更深的体现。

44.47%的同学在培训中得知志愿者的相关权益。13.16%志愿者在询问中得知,还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表示自己并不知情。在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获得的保障如为志愿者提供相关的培训,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管理、监督与指导,提供正式的志愿者服务证明,登记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对志愿者服务提供奖励和评估,为志愿者提供人身保险,为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以及适合的医疗卫生条件,为志愿者提供相关补贴(如交通补贴)等等充分显示了学校组织开展志愿活动,有利于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途径。

参与志愿者活动通常是无偿献血、支教助学、环保工作、到老人院探望孤寡老人、到残障中心探望儿童等等,他们用双手和爱心诠释着爱与责任。和谐社会的构建,志愿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群体,已经成为志愿者行列的主力军,他们也是最具有活力的。他们年轻、有热情,在各种志愿服务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忙碌的身影。尤其是学生干部,更加是志愿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其提供的服务质量比较令人满意。但涉及到专业技能方面的需求时,大学生一般很难满足服务需要。某些活动需要具备专业素质才能保证质量,典型的支教服务,常常是师范学校能保障服务质量。

但一些组织招收志愿者也比较随意,有的只是进行简单的面试,并没有专业能力要求;有的虽然进行相关培训但不够系统。有的只要是报名就表示录取,一般服务时间不固定,主要集中在2~4小时。服务对象和服务人员也不固定,缺乏连续性与有效性。

总体看来,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仍在不断的壮大。绝大多数学生支持并十分愿意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来。因为志愿服务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可以锻炼自己组织以及团体合作能力、使90后不再是一群宅男宅女,不在自我,有效的提升了团体责任感,也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学校组织开展志愿活动,有利于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途径。当然,大学生志愿活动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部分:

从学校志愿者组织方面讲:①高校志愿活动中存在许多重复作业的情况,这无疑会影响服务质量和范围。应该建立校友人才优势库,利用良好的人力资源,依靠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色,创建品牌活动。②活动经费有限,许多活动需要志愿者自担费用,致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很难参与其中。要加强对志愿活动的监督、指导、管理,完善对志愿者的各项保障机制,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与基本补贴等,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③建立完善的表彰机制,对志愿活动进行评估,对志愿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从大学生自身讲:如果想做就要关注相关信息,适合自己才能有好的效果。不要过分看重补贴甚至报酬。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前景怎么样?我们和许多受访同学一样,相信是志愿者活动需要完善,也需要很大的潜力的。尽管大学生志愿活動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在团中央、政府、高校的大力倡导和重视,以及大学生的努力和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志愿活动会继续作为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不断地涌现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并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带动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交流,是社会多的是信任,是感动,是对90后良性的评价与认可。相信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者行列中来,共同践行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参考文献:

优秀志愿者材料 篇4

她叫屠根仙,今年XX岁,是惠南镇幸福村一名普通的村民小队长。她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热忱地投身于老伙伴志愿者的行动中。对孤寡老人嘘寒问暖、关爱倍至,使老人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说到屠根仙,不得不提到她的热心肠,她时常利用业余时间探望这些孤寡老人,每次她总是笑眯眯的,陪他们拉家常,聊往事,谈心情。她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老人们有困难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屠根仙,她也从来不让老人们失望,总是认真负责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提供帮助。她说对于老人而言,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和关心。

她的优秀品质不仅体现在她的热心肠上,她还有一双巧手,普通的毛钱经她的巧手一勾,变成了一顶顶精致的帽子,一件件漂亮的毛衣。考虑到冬天比较寒冷,老人们没有厚衣服穿,屠根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赶紧买了毛线,连着几天编织到深夜,为的只是能尽快让老人们穿上厚厚的毛衣,当她给老人们送去毛衣时,他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老人们想要用钱感谢她时,她却总是拒绝了,她笑着说:“我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你们,做这些是应该的。”

青年志愿者先进材料 篇5

青年志愿者先进材料

青年志愿者先进材料

陈xx,共青团员,湖北松滋人,医学院护理 11101 班学生,现任xx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队长。

一、个人事迹

时间不会停下向前的步伐,岁月总在不知不觉中苍老人们的容颜,但是爱却可以凝聚那些永不谢幕的青春。两年多来,我坚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竭力用自己的汗水释自己人生的真谛。志愿服务,贵在诚,真于心。与辛劳换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会心的微笑,同时在志愿者的道路上认真的诠

(一)我们都是志愿者

我于2012年3月成为xx大学一工部第一届医学院青年志愿者支队队长,对于整个支队而言,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志愿服务,一切都从零开始。在组织结构方面制定以班为单位的班级负责制,选拔了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13名班级负责人,组成了200余名志愿者队伍;在志愿服务方面,创办了‚春季流行病预防‛主题宣传活动以及‚买一份报纸,献一份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义卖报纸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楚天都市报的高度关注。此次活动为两天共筹集善款4000多元,全部捐赠给重症肌无力高伦婕小朋友。对于我个人而言,除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外,还鼓动更多的青年朋友们,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加入到宣传医学常识志愿者中来。尽自身最大的努力为社会的健康知识宣传作出更多的贡献。

在清明节扫墓活动中,我也积极主动的去参加了进去。在参加扫墓活动时,我感觉到了一种责任,对烈士而言保卫祖国是他们的责任,而对我现在而言,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我的责任;他们用生命服务于人民,我们就应用辛勤的劳动服务于社会。此时此刻更让我感觉到一个志愿者的责任所在,同时也坚定了我在志愿者的岗位上信心,鼓励我更好的做下去。

同时,在大一期间我也是天使之家协会的一名会员,跟随着天使之家我参与了‚校园义诊‛、‚志愿者进荆州市孤儿救助站‛、‚志愿者进孤儿院‛、‚3〃24‛全国预防结核病日等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在‚3〃24‛全国预防结核病日,举办大型宣传讲法活动,以此提高全校师生及荆州市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增强结核病自我防范意识,动员广大师生及荆州市民参与,降低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传播风险,有效遏制疫情流行。在荆州市胸科医院形成了挂牌基地建设,与其合作开展了送结核病知识下乡、社区义诊等等,个人也在2013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中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并前往人民大会堂领奖。这些得知不易的荣誉,离不开xx大学、校团委以及医学院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政策偏向、指导与帮助。同时这些荣誉将会成为鞭策自己在志愿服务道路上、在今后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永久动力。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作为一名志愿者;选择一如既往的把志愿服务的温暖传递下去;选择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成人成才。

(二)我们依然是志愿者

2013年9月我有幸成为xx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队长,肩上的责任更重,身上的责任更重,志愿服务的道路会更加宽广。至今带领xx大学第四届青年志愿者系统完成了第四届志愿者风采展示周系列活动。包括‚公益广告创意大赛‛、‚第三届志愿者风采展示‛、‚第四届校园公益形象大使选拔赛‛等等活动。

公益在你身边〃xx大学公益广告创意大赛。为了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共建文明校园,组织策划了以‚文明校园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创意大赛。参赛作品以DV短片、动画、VR等形式揭示当代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文明或者不文明现象,形成反差带动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思考,自觉形成校园文明新风尚。本次大赛为金秋艺术季一级活动,共有25份作品,为期2个月,分为培训、初赛、复赛、作品公映及颁奖,其中文学院‚校园公益,你我做起‛、艺术学院‚大声说出你的爱‛荣获一等奖。

我们曾走过〃志愿者风采展示之图文长廊展。传承彰显公益底蕴,行动点燃公益梦想。以展板为主,新媒体为辅,线上线下连续多天同时展示介绍27个院系志愿者支队及7个公益社团的基本情况、品牌活动、先进事迹及优秀个人、成果及经验等。在第三届志愿者风采展示中,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当天,共有17支院系支队及公益社团在13教主干道开展特色品牌活动,28块宣传板展示支队风采。

微笑传递温暖〃xx大学校园公益形象大使选拔赛。激扬青春,放飞公益梦想。xx大学第四届校园公益形象大使选拔赛以‚中国梦 长大梦 公益梦‛为主题,以自我介绍、公益经历展示、现场答辩为推选形式,注重公益分享、精神感染,结合形象气质、表达能力,以微笑传递温暖。本次共有100余名选手参赛,其中进入xx大学第四届校园公益形象大使选拔赛总决赛只9名选手,来自天使之家的戴丽卉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晚会得到了校内外媒体的支持,并在‚青春长大网‛、‚xx大学新闻网‛进行报道,获得一致好评。为时两月的校园公益形象大使,看到了整个系统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向心力,更好的展现我校志愿者做公益、爱公益、献身公益事业的精神风貌,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展现我校青年志愿者风采,激励更多的团员青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志愿长大‛。

志愿服务活动不是趋于形式而是在于用‚心‛,一封策划书、一次活动的组织等等,其实这些也是志愿服务,从宏观上去认识整个志愿服务系统现状,把一群志愿者聚集起来,进行政策引导及工作帮助,从而促进xx大学志愿服务事业走得更好更远,壮大志愿者队伍、扩充志愿服务基地,人人充当志愿者,极力打造‚志愿长大‛。所以我们依然是志愿者。

(三)志愿者,传播星星之火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也抓住有限的机会向青年朋友们宣传志愿者精神,共同诠释志愿者的真谛。

2013年3月16日,有幸作为xx大学首届学生干部(技能)中级干部培训班优秀学生组织单位代表在中级干部结业典礼务月启动上发言,向近300多名优秀青年朋友宣传志愿者总队文化,号召更多的青年加入志愿者行列。

2013年9月17日,作为xx大学优秀科普志愿者代表在‚荆州市2013年‘全国科普日’暨‘院士专家荆州行’志愿服务活动启动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仪式‛上发言,向社会各界展示青年志愿者精神,弘扬志愿者精神。

2013年10月,有幸给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近百名志愿者做报告,让工程技术学院志愿者们了解xx大学志愿服务结构及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

(四)用爱心把温暖传递,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非常荣幸的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将一如既往尽我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参与、组织志愿服务工作,我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记得在一次报告会上,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老先生说过‚志愿者永远不拿毕业证‛。对我而言,志愿服务已融入他生命的血脉,无法割舍,这里有责任、有感动、有收获、有快乐,而更多的还是一种追求和使命。身为志愿者我们有义务把志愿者的‚火种文化‛传递下去。每位志愿者之于社会,无异于沧海一粟,而正是这无数的沧海一粟,构成了川流不息,构成了波澜壮阔。社会需要志愿者,人类的发展需要志愿者。

志愿服务工作就是是平凡的人去做平凡的事情,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比如车上让一个座位,一个善意的微笑等等。但是成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钟智敏志愿者材料 篇6

钟智敏,女,汉族,共青团员,出生于1992年11月,紫金县人。现就读于紫金县尔崧中学高一(13)班,是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主要成员,学校“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学雷锋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班上担任团支部宣传委员,是班团支部的得力干将。

2008年9月始就读于尔崧中学高一(13)班,担任班团支部宣传委员。在学校党支部和团委领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及老师、同学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来她都能以一个优秀共青团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同时配合学校团委、班团支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一学年来,钟智敏同学参加了各项公益活动,以学校青年志愿者和团支部宣传委员的身份,认真宣传,给同学们讲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和优秀志愿者的生动事迹,同时,向同学们讲述参加志愿者服务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她工作上以身作则,亲力亲为。该同学经常组织青年志愿者走出校门参加服务活动,特别是在今年的纪念学习雷锋系列活动中,她带领青年志愿者走进敬老院,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送食品,给老人们及时送去社会的关怀、青年的温情;走进社区、街道,义务打扫校园周边小食街、沿江路、铲除牛皮癣,既培养了同学们爱劳动的好习惯,又美化了环境。为带领更多的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2009年3月16日和班团支书、班长带领10余名志愿者开展了“志愿服务社会、共建美好家园”的清洁卫生服务活动,得到了安良居委会领导以及人民群众的好评;2009年4月3日,她和班里的青年志愿者到紫金花园物管处联系义务为紫金中学高一(3)班白血病学生张新熔募捐的“爱心”服务活动,派发倡议书,给物管处讲述了这次活动的意义后,得到了物管处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同意帮助开展这次活动。4月4日(清明节)她和青年志愿者到紫金花园成功开展了青年志愿者“爱心行动”活动,为张新熔同学治病募捐了两千多元。在这次以“学雷锋、献爱心”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她带领的“爱心行动”小组得到了花园住户的好评,同时也受到了县妇联、县团委、县民政局、学校领导、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她在校团委及班团支部工作认真负责、仔细、积极、热心,勇于创新,积极配合服务队工作和开展活动,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她没有把帮助别人成为压力,反而更加有干劲,井井有条地安排她的学习、工作时间,既完成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班团支部宣传委员的工作,还积极参加课外及学校的活动,获得了学校“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学雷锋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思想上积极求进步,课外学习国情知识、时事政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能时时处处以共青团员的标准来批评和表扬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共青团员。

志愿者现状材料 篇7

一、志愿者队伍现状

苏州市红十字会(以下简称“红会”)作为苏州市最大的慈善组织,其志愿者队伍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志愿活动的成效。根据对红会办公室王主任及其他几位工作人员的访谈,笔者了解到,红会成立近百年来,志愿者队伍一直在不断壮大中,近年来,随着全民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投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用他们的付出帮助社会有需要的群体和个人。而成为红会注册志愿者的途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人直接申请注册,即个人填写红会官方网站志愿者注册表,通过审核即可参与红会的各类志愿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成为注册志愿者的是红会志愿者队伍的极小部分,对象涉及社会各阶层人士;另一类是加入与红会长期合作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当中,这一类志愿者的主体是苏州各大高校学生,他们通过加入学校的爱心志愿服务组织,长期参与到红会的志愿服务中,成为了红会志愿者队伍的中坚力量。

二、公益服务现状

(一)志愿者队伍壮大,服务观念盛行

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志愿者队伍中,约9%的注册志愿者注册时间超过三年,而注册时间在“半年以下”的则占到了30%的比例。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只有少部分志愿者能长期坚持做志愿服务,志愿者个体的服务长效性存在一定问题。与此同时,不断有新鲜血液补充到志愿者队伍当中,保证了志愿者队伍整体的充足性及志愿服务的稳定性。此外,有44%的志愿者以“约每周一次”的频率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可见注册志愿者的新鲜血液们也切切实实地频繁参与志愿服务,为公益事业作出了一份贡献,将这两者结合来看不难发现,红会的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加,志愿者队伍整体的服务频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充分表明了注册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情况优良,志愿服务观念已应势而起。

纵观近年来公益服务迅速发展的缘由,社会的转型及变迁带来了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国家、社会服务相关制度逐渐完善,志愿服务的渠道较之以前来说通畅很多,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之风盛行,从而由从众心理引发的从事志愿服务行为,是主要的外部因素。而随着国家和个人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已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是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内部因素。

(二)服务场所集中,常规项目为主

需要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场所分布较广,包括医院、孤儿院、敬老院、社区,戒毒所等。但是志愿服务的力量分配不均衡,大部分的注册志愿者都集中在较为常规的服务场所。调查数据显示,孤儿院、图书馆、社区、敬老院的服务人次在所调查人员中均占50%以上,孤儿院的服务人次更高达到83.7%;相比而言,监狱、戒毒所、医院这些社会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方,却较少展开志愿服务活动,监狱和戒毒所的志愿服务人次均在20%以下,医院的也仅为22.4%。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是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地点的不合理,没有能够及时与亟需志愿服务的场所建立对接关系;二是志愿者缺乏提供志愿服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因而难以在更为专业的场所开展服务;三是相关部门关注度不够,没有给予志愿组织及志愿者一定的支持。志愿服务只集中在某一场所,只关注到一类人群,可能造成志愿者对其他服务领域知识的缺失,如对劳教人员的心理咨询、如何促进释放人员适应社会再就业等,这就阻碍了志愿服务者的全面发展,并且社会的一部分问题仍然存在,严重时将危害到社会稳定。

(三)参与动机多样,注重个人素质提升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必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调查显示,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服务他人,获得自己内心和精神上的满足。从问卷数据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现个人价值”“关注民生,希望参与改善社会问题”“结识新朋友,锻炼社交能力”这些正面积极的行为动机所占比例较高,表明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主动性较强,志愿者们更希望通过参与公益服务在精神层面有所收获。

同时,想要通过志愿服务“实现个人价值”的人数在被调查者中所占比例为63%,远远高于其他有关行为动机。这一方面反映出志愿者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体现了他们较高的个人思想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过分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略了其志愿服务能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参与动机略显狭隘。服务的最终目的可以说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志愿者对自身的过分关注容易导致他们在提供志愿服务时对社会价值的忽视,这也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因而更应倡导志愿者关注他们的社会责任,提高社会责任感。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受到亲友或舆论媒体影响而参加公益服务的人所占比例较小,这反映出公益服务的宣传力度仍有所欠缺,舆论媒体应该加强对公益服务的正面宣传报道,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大群体之中。

三、从青年公益服务看公益观的发展趋向

(一)志愿服务观念已应势而起,但公益服务行为的持续性不够

从对志愿者服务现状的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通过个人注册或各类公益组织成为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去,志愿服务的观念已初步形成。同时,我们也发现能够长期持续从事志愿服务的人群所占比例较小,这不免让人对青年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的动机产生质疑。而想要加强青年志愿者参与公益的持续性、长期性,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就是帮助他们在参与公益服务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公益观。

(二)公益观内涵模糊,公益动机不纯粹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青年志愿者对公益观缺乏系统的认知,对于自身提供的志愿服务的价值也鲜有从公益观层面的考量,志愿服务更多时候是一种感性上的服务,而缺少理性的思考。青年志愿者的公益观应该包括对公益服务有效性的评估,简单来说就是参与公益活动所带来的个人收益和社会影响效应。但是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参与公益服务的收获是实现个人价值,鲜少人关注个人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可见,当前部分青年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的动机并不纯粹,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去参与。

(三)“公共公益、全民公益”的公益观宣传推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奥运会的召开和世博会的举办,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建设也日渐成熟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注意到公益服务的重要性。但是也正如我们所见,人们在从事公益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益理念并不纯粹。再加上频频爆出的慈善公益界的丑闻,让民众对公益和慈善失去了信心。因此,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让公众重拾对公益的信任和信心,让正确的公益理念深入人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推广公益观的路径选择

(一)服务扩大化及专业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青年志愿者服务的领域要拓宽,内容形式也要多样化。只有丰富青年志愿服务的活动,提高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质量,才能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到其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公益观。有关公益服务组织可以在以往服务的基础上扩大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例如增加在监狱、戒毒所、医院等亟需志愿服务场所的服务次数,让志愿服务的领域覆盖的更广。

同时为了能够提供更为专业更为有效的服务,对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对志愿者自身来说可以学习到一项新的技能,对服务对象来说则能得到真正满足他们需要的服务,对社会来说,也实现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对接,这一过程中,“社工带义工”的形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发展民间公益慈善

现阶段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是政府主导与民间慈善并存的格局,政府主导在资金支持、号召力等方面处在更为有利的地位,一直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风向标。然而,近年来的一些与红十字会有关的丑闻事件引发了公民对政府慈善公益机构的信任危机,人们渐渐发现,政府对公益主体的越俎代庖会直接导致公益成果的移花接木,导致公益事业丧失立足之地,公众公益热情消解冷漠。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间慈善组织,民间慈善虽然早已存在,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壮大存在一定困难。政府在民间慈善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启用公益组织孵化园帮助公益组织发展成型,通过购买服务为民间公益组织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使公益慈善真正“生于民间、用于民间”。积极发展民间公益慈善,既保证了公益事业信息的公开透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也是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公益观念的重要手段。

(三)逐渐与国际接轨

随着奥运会的召开和世博会的举办,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有所增加,与此同时,青年志愿者服务发展也在筹备过程中借鉴了很多国外志愿服务的原则和宗旨,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这对在全民中宣传推广志愿服务活动,树立公共公益的观念是个良好的契机。高校中可以将公益服务开设为一门道德实践课程,推广公益服务理念,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对此感兴趣并参与到其中。与此同时,公益服务机构要加强对青年志愿者的技能等各方面培训,宣传国际化的公益理念,提高青年志愿者对公益重要性的认知,打响我国的公益服务品牌。

五、小结

志愿服务的发展完善并非朝夕所及,同样,青年志愿者公益观的形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苏州依靠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已经在作为上层建筑的公益领域走在了前端。苏州市红十字会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现状反映了当前公益组织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尤其是其中公益观的缺失,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长远发展。

公益观的形成与完善归根结底是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服务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慈善事业有很大发展的现在,帮助志愿者乃至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公益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政府、公民、社会的共同参与,发展民间公益慈善,使慈善真正“生于民间用于民间”,以“社工带义工”的形式促进志愿服务的扩大化与专业化,最后推动公益服务与国际接轨,形成国家化的公益理念亦十分重要。

摘要:随着社会变迁,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也正在不断提高。本文以苏州市红十字会为例,探讨其注册志愿者的公益观现状,主要内容包括志愿者队伍现状、公益服务现状及公益观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推广公益观的路径选择,从而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寻找价值定位,构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公益观,壮大志愿者队伍,使得我国志愿服务行动能够走向世界。

关键词:注册志愿者,公益观,现状,趋势,对策

参考文献

志愿者现状材料 篇8

【摘要】高校一系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发展及健全的过程仍需要探究。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通过发放问卷和采访,调查现阶段实施情况和问题所在,并结合具体情况阐述了对高校志愿者服务高效运转的一系列对策以及未来活动发展前景。

【关键词】志愿服务;现状;对策;发展前景

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青年志愿者们用7年的时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0亿小时的志愿服务。而高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宁波大红鹰学院也积极响应,在校内校外组织开展了各项服务。本次调查目的在于通过问卷和采访,调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现状,分析所在问题及其原因,探求促使服务工作高效率开展的途径,从而加强高校校园整体建设。

一、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调查概况

为了调查宁波大红鹰学院服务工作,此次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55份。截止2014年12月,宁波大红鹰学院有注册志愿者14782人,占到在校生总数的77%。建有志愿服务基地102个,志愿服务团队123个,品牌项目团队52个,与海曙、鄞州、江东三个区建立志愿服务战略同盟关系,广泛开展义务献血、服务社区、保护环境、支教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并于14年4月份开始参与轨道交通1号线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了700多位志愿者参与其中,得到团市委高度肯定,目前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共青团工作一大特色。

二、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现状分析

根据收回的问卷和访谈等途径,笔者发现,50%的问卷显示对服务活动的满意度为一般,说明活动开展存在一定问题。故此,笔者罗列出以下问题:

(一)青年志愿者缺乏专业精神

如图1所示,一直主动服务的志愿者占13%,经常主动服务的志愿者占24%,一般和偶尔甚至没有主动服务的志愿者分别占30%、39%和4%。总体来说,大多数志愿者处于一般和偶尔主动服务状态。

图1 志愿者主动服务情况

一些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学雷锋做好事”。但由于长期以来在高校中过于强调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只突出志愿者无私奉献的一面,因而忽略了学生个体成人成才的需要,导致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出现得过且过的现象,更有甚者将这类活动开展成照几张照片、写几份总结的任务。在开展志愿活动时,如果自身思想存在误区,在行动上必定会出现滞后现象,导致服务质量不高【1】。同时,高校在某些活动开展前进行临时性招募工作,便会出现志愿者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

(二)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激励措施滞后

在随机访谈的30名同学中,有13名同学不知道学校采用何种奖励措施,超过一半同学表示没什么吸引力。其中与一名大二信管专业的女同学的对话如下:

调查者:你为什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受访者:为了加青服时间,满足学校要求。

调查者:那你知道学校对表现优异的志愿者有哪种奖励措施吗?

受访者:有吗?我以为只是加时间,要么在评奖时多个筹码而已,表现自己时间多的优越感。

由此可以看出,宁波大红鹰学院的激励措施不足够吸引人以及宣传力度过小。从校青志部门调查得知,学校主要采取的是星级志愿者评比以及青服时间的增加。但随机调查得知,即使高校存在对优秀志愿者的评优评奖,但宣传和鼓励措施不够,使得大多数学生对此毫不在乎甚至不知道,星级志愿者称号评比形同虚设,没起到鼓励作用,并且制定的标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对志愿者采用的鼓励机制较为单一和欠缺。

(三)青年志愿者服务时数认证公正性有待提高

在随机采访的30名同学中,将近一半的同学表明实际服务时间都低于上报时间,甚至存在2小时以上的差距。在与一名大三男同学谈话中得知,曾经在采访校友时,上报服务时间为8小时上限,但实际情况是算上乘车时间和吃饭时间最多5小时,而真正采访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由此可知,在无监管人员情况下,部分志愿者本着加满青服时间即可的心态刻意报高服务时间。调查得知,宁波大红鹰学院的青服时间认证工作由校团委青志中心承担,但其公开性不够,公正性也有待考查。在认证时带队人会为了凑够青服时数出现虚报情况,出现实际服务时间与认证时间不符,影响恶劣,以一传百,导致整体服务质量低下。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环节相关人员监察力度不够,参与服务的学生缺乏诚信和责任感意识,同时认证工作任务较重,容易出现遗忘错漏的情况。

(四)接收信息滞后以及活动专业结合度较低

如图2所示,途径为微博、微信等新兴平台的比例为45%,班级通知占68%,自己组织占10%,宣传窗及海报占22%,现场招纳占14%。

图2 参与志愿活动途径

如图3所示,目的为达到青服要求的比例约是40%,提高交往能力约占43%,更好发挥自身专业能力约占80%,增长社会阅历和经验约占28%,提升组织策划等工作能力约占30%。不难看出,更好发挥自身专业能力为大多数人所抱有的参与心态。

图3 参与志愿活动目的

结合问卷所知,青志部门在招募临时人员时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班级通知、微博等,对于很少接触微博以及未及时看到信息的同学来说,服务信息是较为闭塞的。即使注意到信息,但由于不及时,容易错过时间。同时缺乏能锻炼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相关志愿者活动,导致在策划活动时容易选择打扫卫生、整理档案等简单义务劳动,使得大学生成为苦力,这必定打击志愿者积极性,同时不能发挥一个大学生的优势和技能【2】。此外,高校提倡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既能服务社会又能加深专业学习,但由于大学专业类别繁多,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难统一,很难直接应用于志愿服务中,使得这一类活动稀缺,只停留在思想阶段。

三、促进志愿者服务工作发展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及进行前景简述。

(一)强化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再认识

首先应强化大学生对志愿者身份的合理定位,可以组成校系不同级别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咨询中心或培训基地。基于此,大力开展传播志愿知识的讲座、微博、海报、网站、广播等形式的科普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大学生接触到正确的青志知识,摒弃急功近利的心理,正确对待青服时间。此必定成为今后高校开展志愿教育最普遍的活动之一。

(二)完善服务评价和激励措施

可建立业绩排行榜,将细节分数化,对连任、指导新人、开设培训班、管理微博和微信等公众平台、撰写文章并发表等有突出表现的志愿者加分,在学期末进行统计公示,对排名靠前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并公开表扬。也可据此进行学生个人综合测评加分、干部考核、评优评奖等工作。高校在此部分工作上需加强完善,收集反馈,规范服务工作。

(三)严管青志认证部门工作

可以进行两部门或两项目组之间互相进行监管,进行不记名举报服务过程中不按制度行事的志愿者,并根据具体情况在业绩排行榜上加减分。并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在志愿者开展活动时,要求在前中后期活动中记录并报备活动进程,或者安排部门人员进行监察,防止过分报高活动时间,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结合宣传,安排学校记者团成员参与其中,一方面做好监察工作,也利于学生对青志活动开展情况的了解。这项工作是高效率开展服务活动的基石。

(四)开展多样课程化活动

高校可在自身课程化网络系统中增加实践选修课程。结合专业技能,例如支教、电脑维修等,致力于打造品牌服务活动。学生可通過网络平台结合自身长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志愿服务资源和项目。团委、教务处等具体管理部门利用系统进行统计,考核和评估学生完成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教师提供志愿服务指导的水平,分析并调整项目,使得来年课程开展更加顺利。同时仍要坚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素质具有积极作用【3】。课程化开展活动将是今后高校服务工作的升华之作。

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前景探析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个趋势,包括志愿服务发展社会化、志愿服务团体独立化、志愿服务活动效益化、志愿服务资金多元化、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化、志愿服务人员长期化、志愿服务管理层次化、志愿服务交往多样化、志愿服务网络普遍化、志愿服务保障法制化【4】。着眼于高校,结合社团加强宣传、规范有关部门以及课程化开展活动必定是建设高效率志愿服务活动努力的方向。因此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要取得发展,离不开对其形式内容和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从而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人心,做到服务日常化、常态化。

参考文献:

[1]陈丽新.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现状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9:119-121.

[2]魏向阳.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问题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54-56.

[3]魏银,戴锐.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课程化研究——基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3:62-69.

[4]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大趋势分析[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04:7-13.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学习材料下一篇:人生价值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