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的散文(通用15篇)
回到家才知道,奶奶已经病了好长时间。
她依靠床背,斜耷拉着满头白发的脑袋,无力的喘气。不时睁开眼睛望我一下,拉着我的手,呢喃着我听不懂的话。
奶奶的手满是粗茧,连成一片。手背上青筋暴起,像要炸开,手很干瘦还有些凉。奶奶抓紧我的手,轻轻的抚摸着。
我望着奶奶一脸沟沟壑壑的皱纹,沧桑憔悴的苦难的眼神,心里特别酸楚,止不住泪水流下滴在奶奶的手背上。
奶奶并不是我的亲奶奶,是我的四奶奶。
我爸爸三岁时,我的亲奶奶就去世了。四奶奶就把我爸爸抱过去养着带着长大了。四奶奶一共有九个孩子,但一个都没有活下来,一个个的随着四爷爷去了,剩下孤苦伶仃的四奶奶一个人带着我爸一起过日子。
后来我爸出去做事,每年都会带着我回来看奶奶。奶奶虽然一肚子苦水,但只要看见了我们俩,一下子就扯开了的满脸的皱纹,填满着开心的笑容。
她拿出了红枣,花生,还专门给我留了好几罐桂花,给我做的我喜欢吃的桂花蜜枣。那口甜,那口香,那口馋成了我每年的最盼望的记忆。
奶奶屋后的土墙院里,有一棵种了好大好久远的桂花树。
据说是奶奶的上辈子种的,圆圆的树冠翘首望天,张弛着满冠的灰白的桂花,相嵌在翠绿波丛中。花香醇和,郁情温笑。一阵柔软的秋风吹来,一下子满院是香,院外是香,周围都是香。
我站在树下,闻香而醉,饮香而衣,依香而眠。
每年,奶奶都会喊邻居过来一起打桂花。地上铺满竹席,长长的竹竿挨着圆圆的树轻轻的敲打,熟透了桂花下雨样落下来,竹席上转眼就是一层厚厚的桂花,倾散着浓浓的香。奶奶请她们喝桂花茶,含桂花朵,临出门又塞给她们满满一瓶桂花。
我绕着桂花树,转了一圈又一圈,除了香还是香。静静的香袭,并不浓烈,却沉香阵阵。依依的香郁,并不入心,却闻一口醉。院里一地秋草,散落着灰白点点的桂花,在秋草里相缀生香。
我就这样沉缅在桂花的暗香中。幽幽的呼吸着一树桂花交集的花香,久久的含着那口心里的悠悠的香。我扶着奶奶到桂花树下,她弯腰拾起几粒桂花,送到鼻前闻闻,深深的吸了一口,闭着眼睛,陶醉在沁心的桂花香里。
夕阳西下,一束金色从院墙上斜射下来,正好落在奶奶肩和后背上。黄灿,金韵,和着阵阵桂花香流溢出满秋。一阵绵绵的细雨飘来,温柔着一院里的凉爽。香袭里隔着时空弥漫着桂花树的又一年的香袭。夜色的美、绵雨的情,秋雨的凉、桂花的`香,在心旷神怡中蔓延、传香。
远远的山峦,巅峰上染着一片金光,在夕阳下耀眼着苍茫大地。郁郁葱葱的无际深林捧着那山岭的金黄,绘出了一幅绝美的山河写意,一片黄金,一地桂香。
桂花香很特别,不同于任何花香。它不是那种暴香瞬间的秋菊,也不是温润如玉的粉红牡丹,更不是风花缠绵的一袭桃园。桂花香稳重馨怡,雅致无语,只有满满的温和,轻轻的淡泊,流年往返着人间一生一世的花香。
台湾散文家琦君的散文《桂花雨》, 经过删改后入选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桂花雨》这篇课文具有散文特有的两大特点:一是立意独特。它以“桂花香”为线索, 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表达了作家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写出了作家的独特情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所产生的感悟。作为客居他乡的60多岁老作家, 她从自己生活实际出发, 以自己深厚的感情, 丰富的想象, 深沉的思索, 表现自己童年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这诗意, 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触动, 使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 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 使我们的感情更为纯洁。教学时, 教师要捕捉文章这一让人心灵颤动, 让人思想闪光的立意亮点激发学生的情感, 与作者、文本、编者形成有效地互动, 从心灵上感受那浓浓的思乡情。二是意境深邃。散文的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 是意与境的统一。这篇文章散发着浓浓的挂花香, 也氤氲缠结着挥之不去的思乡情。细品文中几次提到的桂花香, 作家将“香”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 把花香逐渐升华为浓浓的思乡情。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 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作者为桂花着迷了, 因为它独香其身,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独具君子的美德。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 不说香飘十里, 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的香是幽香而不露, 清雅高洁, 香气浓郁, 令人久闻不厌。3.“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琦君使劲地摇着桂花树, 桂花落得她‘满头满身’”。此时此刻, 她的心里一定也是满满的, 是满满芳香四溢的———桂花, 是满满的———快乐!4.“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如梦甜。”琦君的父亲看着摇花女儿憨态可掬, 天真烂漫, 看着妻子燃香时的轻柔秀美, 端庄娴静, 自然触景生情, 不禁吟之咏之, 口占一绝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5.“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香, 吃着桂花卤、桂花糕点, 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 家乡的桂花已经成为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唯有家乡的桂花树才能承载她无尽的情思。而写《桂花雨》时, 琦君还正在美国生活, 她是借母亲的口, 道出了自己千缠百结的思乡情啊!这千般思绪, 万般情结, 琦君没有声嘶力竭地发泄, 没有豪言壮语地高歌, 只把这无尽的思念悄悄揣到桂花香里。这意境, 应是诗的意境, 即所谓的“诗情画意”, 它充分地体现了散文特有的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意境。
散文作者为了使文章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在选材上更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 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桂花雨》的作者以“我”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桂花雨”为线索, 以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来写“我”的所做所闻和所思所感, 侃侃而谈, 自由畅达, 使读者觉得真实可信、亲切感人。文章第一部分开篇明旨, 写自己小时候最喜欢桂花, 因为它的香气迷人;第二部分写自己童年的“摇花乐”;第三部分, 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 同时点题。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体会“桂花雨”散发出的浓浓的挂花香和氤氲缠结着挥之不去的思乡情怀。
教学设想:
一、整体感知, 初闻桂花香
《桂花雨》是一篇记叙性散文, 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写作思路, 这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促教, 让学生自读自悟, 质疑问难,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导入课文后, 可以这样引导学生: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台湾散文家琦君的相关资料, 以及有关描写桂花的名句;2.ppt出示桂花图, 简介桂花。3.齐读课题并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样的?4.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并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5.请带着问题读读、画画、写写, 说说课文那些段落写了“桂花雨”;并想一想, 这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这样导读, 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自学环境。让学生通过多方对话, 走近作者, 了解作者, 感知作者, 然后再通过ppt让学生了解桂花。同时, 让学生在多次的轻声朗读课文中,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学生在读课文中通过画没有读懂的生字词, 画自己读课文时不理解的句子中, 激起质疑问难的欲望。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文旁边批注想法, 既能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二、品味花香, 感受摇花乐
人们常用“甘洌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散文的语言特点。教学时, 教师要让学生对话文本, 品出文本的语言美。所谓“品”, 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咀嚼, 咬文嚼字, 揣摩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如重点段教学, 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我”与母亲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体会它们在语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品味桂花香时, 可以这样导读:1.默读课文, 画出桂花香的句子。2.出示句子:“可是, 桂花的香气, 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 不说香飘十里, 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 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3.让学生说说这些课文句子, 那个字形象地体现出桂花真的好香啊? (“浸”) 这个字用得好, 好在哪里呢?让学生在语境中, 从品“浸”字来感受到桂花不仅花开时香, 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香, 它香在人们的心里。因为它的香, 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 香甜了四季, 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接着, 导读摇花乐, 让学生说一说:1.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理解“总是”) 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3.从“老是”、“缠”这些词, 你说“我”当时的心情怎样?4.看插图,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 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时, 会怎么想, 会怎么说, 会怎么做呢?5.当桂花纷纷落下, 这桂花像什么呀?6.“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 你是怎么理解的呢?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 学生在品味中明白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桂花雨, “我”怎么能不兴奋、不快乐呢。这诗情画意般的桂花雨, 这心满意足的快乐, 怎能不在作者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迹, 即使几十年过去了, 回想起童年这快乐的一幕幕, 依然是那样的清晰, 那样的意味深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让他们畅谈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这其实就是一个师生共同分享“阅读反思”的过程。当然, 教师还应重视以读促理解, 以各种形式的读, 如自由读、默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等, 引导学生通过主动读书, 在读、悟、说、想中去感悟去发现作者的写作心迹, 去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潜心会文, 体验乡情浓
一朵桂花是由四片花瓣(bàn)组成的,花瓣如米粒(lì)般大小,颜色有黄的,也有白的。桂花一串串地挂满了枝头,远看就像一条条项链(xiànɡ liàn),美丽极了。近看,它们一小簇(cù)、一小簇地开在绿叶间,长在叶柄(bǐnɡ)下,你挤(jǐ)着我,我挨(āi)着你,热闹极了。桂花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可香了。把它放在鼻子底下轻轻一闻,味道真令人陶醉(táo zuì)。
桂花树的树干又粗又高,树叶长得很茂盛(mào shènɡ),粗粗的树干撑(chēnɡ)起巨大的树冠(ɡuān),远远望去就像一把张开的绿伞(sǎn)。出太阳的时候,桂花树能帮我们挡(dǎnɡ)住猛(měnɡ)烈的阳光,送给我们阴凉;下毛毛雨的时候,它能帮我们遮(zhē)风挡雨。雨停后,有些雨滴(dī)还挂在叶尖,一丝阳光从雨滴里穿过,就像一颗(kē)流星从天空划过,漂亮极了!
桂花不但很香、很美,还可以用来做多种桂花口味的食物,如桂花茶、桂花糖水、桂花冰棒(bànɡ)、桂花糕(ɡāo)……这些食品香极了,我一想到它们就忍不住要流口水,真想能马上吃到。
今后我要常来看看桂花树,希望大家不要乱砍(kǎn)树木,更不要砍伐(fá)我心爱的桂花树!
(指导老师:杜洁琼)
简评:小作者对桂花树的观察真是细致(zhì)入微(wēi)啊,不管是对花朵,还是对整株树,都有详细的描写,并且熟练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桂花美丽的形象,也展现了桂花树无私奉献的品格。结尾一句“更不要砍伐我心爱的桂花树”,突出了小作者对桂花树的爱惜之情。
好词句分享
陶醉茂盛遮风挡雨砍伐
近看,它们一小簇、一小簇地开在绿叶间,长在叶柄下,你挤着我,我挨着你,热闹极了。
粗粗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远远望去就像一把张开的绿伞。
神农故郡安仁县城五一大道的两旁排列地种植着很多高大的桂花树和樟树,花草池中还有硕大的芙蓉花在竞相开放。当你走在安仁县城街道时,缕缕凉意的秋风中饱含着淡淡的桂花香,满街飘逸。
闻香望去,只见那一团团、一簇簇围着细弱的小树枝一圈一圈的开放着,密密匝匝、浅黄浅黄、花瓣如米粒似的把整棵桂树娇艳地点缀得美轮美奂,散发出淡淡的芳香,袭人心怀。
我情不自禁地深吸了几口气,静静地嗅着,越来越浓的桂花香味钻进我的鼻孔,沁入肺部,感受那桂花芳香中又夹着一丝丝甜意,让我心旷神怡。
桂花树是我国特产的观赏花木和芳香树,其叶茂而常绿,树龄长久,秋季开花,桂花香清丽又优雅,贵气十足。
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曾以“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寄情,她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表现出桂花纤薄柔嫩之态,也透露着词人那淡淡的忧伤和真挚的情感。
《吕氏春秋》赞称:“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其意思是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为招摇山上的桂树。也说明着桂花在古人的心目中,已成为美的化身。
放眼望去,不计其数的桂花树栽培在各机关庭院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静静地开放着。
放学后,一群群小学生嬉戏地在桂花树下拾摘着桂花,有的双手捧着小小的桂花瓣在鼻尖甜甜地闻着,还有的学生还将桂花夹在笔记本中珍藏着。
十月桂花香如流水,仿佛诉说着仁者安仁悠久的历史。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地区北部,置县于宋乾德三年。东界茶陵、炎陵县,南邻资兴、永兴、西连耒阳、衡阳,北接衡东、攸县,素有“八县通衢”之称,“采茶九龙庵、野炊香火堂、教民香草坪”,相传炎帝神农氏到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
“择社日祭神以祈谷”。千百年来,每到春分时节,朝拜者络绎不绝来安仁赶分社,继以交易草药、农俱等,逐渐发展到农副土特产交易及大型商品药王节交易盛会,流传着“药不到安仁不齐,药不到安仁不灵,郎中不到安仁不出名”的千古佳话。
当我处在洋溢着桂花香的安仁县街道感慨时,发现着安仁新建的房屋更高了,霓虹灯更亮了,我们的县城建设的步伐加快了,在街道两旁散步的人民更幸福了。
不用细想,便知道那是桂花散发出来的香味,浓而不熏,随着秋日的凉风送入鼻孔,肺腑一下子清新了许多。若不细心观察,那浓密的叶子间,你很难看见桂花的模样。那些细碎的花瓣簇拥在一起,素雅的鹅黄色被墨绿色的叶子遮挡着,似害羞的少女,半遮半掩着容颜。在茂密的林子似乎看不见她的存在,然而,那醉人的馨香告诉你,她实实在在地就在你的身边,容不得你有半点的怀疑。
我着实迷上这八月的桂花了,不仅仅是她远远可以嗅到的特有的香味,更因为她不张扬的恬淡与幽雅,还有她生长环境的质朴与随意。想想看,玫瑰能从容地生长在寻常的路边吗?我想应该不会,那稚嫩的妖身弱不禁风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只能在园丁的精心呵护下长出娇姿欲滴的媚态招揽风情,然而,与桂花的香味比起来差劲许多。牡丹倒是挺大方的,只是我觉得,她的花朵开得近乎夸张,多了几许炫耀的成分,而且牡丹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苛刻很多。我以为花的美要恰到好处的才行,如小家碧玉,欲说还羞的清纯便是极致的好。梅花,也是我喜欢的`物种,只是她的冷峻与孤傲,似乎与其他物种格格不入的孤僻,不免让人敬而远之。如此种种理由,自然而然的,我对桂花情有独钟。直白地说,我爱上桂花了。
细品起来,花的美,应是外表的含蓄幽雅,内蕴暗香,不必娇气地择地而生,如此才能进入平常人的心里,桂花因她的质朴而笑傲在八月的时空里。
八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气温不冷不热,万物成熟,一派丰盈的世界。这样的季节时常会勾起我对乡间的眷念,那里到处都是秋的痕迹。最为朴素的风景都可一览无余地看见,闭上眼便可想象出秋的韵味。无需修饰,秋的美与成熟就在眼前。也无需用心寻觅,秋已入了你的心扉。这样的感觉恰好如桂花幽然飘来的香味相辅相成。
今年盛夏季节,我把倒塌的老屋翻新一下,也算是旧貌换了新颜,白色的墙,高高的平顶,比起以前的老屋神气了许多。新式的门窗,干净整洁的前檐后廊,摒弃了旧宅老态的模样。老屋潦倒的踪迹变成了回忆,唯有后院几棵桂花树依旧葳蕤地生长在故居的土地上,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春夏秋冬在时光中轮转,人生经历了生命初始的雍容,随后步入成熟。人之中年,早已看淡了浮华。曾经引以为自豪的旅程,都如风云一般的清淡。心不再躁动于生活中沾沾自喜的所得,把得失珍藏在心里。不去追星赶月获得身外的浮名,不用殚精竭虑地渴求生命的辉煌。心安了,独自拥有自己的快乐。
此时,忽然感觉人到中年,有了桂花一样的品质。不会竭力追寻阳光明媚下释放的芳菲,不会在意花房内得天独厚的沃土,也不会因无人亲睐黯然神伤。活出自己的精彩,我想这就足够笑傲人生了。
我在桂花的香味里闻到生命的表白,已是中秋的季节,如果说秋应落黄遍野,为何她却如此优雅从容的绽放异彩。看似含而不露素白的碎花却能释放惊人的香味,在八月的时空里独占鳌头。或许可以诠释出,生命未必在最美好的时光才能达到人生的辉煌。心中执念,风霜奈何。
我不仅倾心桂花的香味,更欣喜于如同人类一般低调的情怀。春天里,百花竞放,一束束姹紫嫣红,如同一首诗句里那样“乱花渐欲迷人眼”可谓热闹非凡。然而能有几人辨别出他们的名字,又有多少能让人铭记于心,最终不过是哗众取宠短暂的虚荣罢了。
素朴,是一种美;矜持,更加迷人。能进入寻常百姓内心的美,未必需要大紫大红的招摇。仅有一缕缕漫过枝头的暗香足以让人在流年深处回味。
桂花香淡雅而深远,可以飘很远。午后,从食堂出来,站在台阶上,它便随着爽爽的秋风飘了过来,撵走了一上午附在体内的疲劳。我顺着它的引领,与三五好友走到小院,抬头便遇见满树繁花,呼吸着清淡的花香,任全身毛孔争先恐后的打开,由它肆无忌惮的浸润。
此刻,我便想起宋之问的《桂枝香》中“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名句来。我想,天香之称再合适不过吧。它不与百花在春里争艳,不与红梅在冬里争俏,以娇小之姿开在萧瑟凋敝的秋天,撇开香味不言,单是不争不炫的气节都能应了那名吧!
一孙子陈会友
江滓中山镇四面山附近的常乐村,有一位84岁的雷德明婆婆,只为守护着一棵古老的桂花树,她独自一人待在离村上有1个小时路程的山上家中,不论儿女怎么劝说也不肯搬离。
“这辈子我都会和你在一起。”雷婆婆说,她不怕生活不便,只怕陪树的日子越来越短。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执著?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对这棵老桂花树如此深情?记者来到老人家中,听老人讲述她和桂花树之间的故事。幼年初见开的花很香,很喜欢
雷婆婆结过两次婚,第一次婚姻,是在9岁时被当做童养媳,嫁到常乐村一个叫红石板的地方。“开的花很香,很喜欢。”雷婆婆回忆,前往红石板必须经过岗上,而在岗上的一,棵桂花树开的花很香,让经过此地的她格外喜欢。以后每天经过岗上时,总会抬头看一看路边的这棵桂花树。
倾诉委屈因桂花树爱上树下人
在和第一任丈夫的生活中,雷婆婆生活得并不开心。她说,每当丈夫喝酒后就会对她打骂,有时甚至用火钳打她。那个时候,她没有朋友,只能跑到桂花树边哭泣,把所受的委屈告诉这棵桂花树。当时,居住在桂花树旁的陈再良,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个时候他总是坐在树下,走过去都会见到。”雷婆婆回忆,有一年桂花树开花时,陈再良捧着桂花让她看,自己对他产生了好感。
“他人好,不喝酒。”雷婆婆说,自己当年因为受到丈夫打骂,遇到陈再良后,两人逐渐相爱,她毅然和第一任丈夫离婚。1953年嫁给陈再良,随后收养了一个孩子,这一住便是59年。59年日子开心不开心都给树说
雷婆婆回忆,自己最幸福的就是嫁到陈家,和陈再良生活的那几年。
“父母感情特别好。”养子陈相华介绍,当年家里穷,11岁时父亲死后,他被陈家收养。一到农历7月份,桂花树开花时,父亲就喜欢捡起落下的金黄色桂花,拿来给母亲放在家中。“妈就喜欢桂花的香味。”陈相华说,在上世纪80年代时,这里居住着30多个村民,每天总有10多人坐在大树下打牌玩游戏,父母则喜欢坐在大树下乘凉聊天。1992年开始,因山上交通不便,许多邻居搬离此地,桂花树下也越来越冷清。到1997年,78岁的父亲去世时,便剩下母亲一人守在树下。
雷婆婆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丈夫离开时,自己在桂花树下待了很久,不知是因怀念丈夫还是对桂花树有太多回忆,每天起床和睡觉时,总会和桂花树时打个招呼。陈相华回忆,父亲去世时,母亲跑到桂花树下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头子走了,我就靠你了。”“59年了,母亲开心不开心,她都会跑到树下去说。”陈相华称,自己搬家后,过个三五天会上来看母亲,发现母亲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这棵大树下。
下雪天冷不愿砍树取暖
陈相华回忆,1972年,这里下了很大的雪,山上积累了很厚的雪,老屋特别的冷,找柴生火都是一大困难,更别说取暖。家人建议把桂花树砍了,可母亲坚决不准,让家人到处去找稻草和枯树皮,她自己甚至走路到山下去找来柴火。实在没有柴火时,就让家人裹着被子绕着屋子跑圈。“母亲不准自家人砍树,也不准别人砍。”陈相华说,当年因天冷,附近其他几家人也准备把桂花树砍掉,都受到了母亲阻止,实在劝不住时,宁愿送给别人几捆辛辛苦苦找来的稻草。
雷婆婆孙子陈会友回忆,在自己10多岁的时候,这棵桂花树让一些人慕名而来,有些木材商来过几次,愿出钱把这棵树让出去,有人甚至出到了30万元,但婆婆坚决不准。
“给再多钱我也不会同意。”雷婆婆说,对这棵树有太多感情了,舍不得。
“这辈子我都会和它在一起。”雷婆婆说,她不怕生活不便,只怕陪树的日子越来越短。
让儿子继续守护桂花树
去年年初,陈相华因交通不便,也暂时搬到常乐村6社居住。陈相华称,自己多次让母亲和他们住,但是母亲都不同意搬出去。“她说要一直守在这里,不愿离开。”孙子陈会友说,自己曾带婆婆下山玩过两次,可一到晚上婆婆就嚷着想回家,就是勉强住个一天,第二天婆婆也会坚持离开。“不放心啊,守着还可以凶那些砍树的人。”雷婆婆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自己就是担心不在家的时候,会有人偷偷去砍树。“妈还希望我回来守着大树。”陈相华说,母亲觉得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守护桂花树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今年多次请人捎口信催他搬回来。
“她太爱那棵桂花树了。”陈相华说,母亲的执著已让他决定,今年年底就和妻子搬回岗上,一方面照顾年老母亲,一方面继续守护桂花树。只因它有太多回忆,砍了十分可惜。在和雷婆婆聊天过程中,记者明显感觉到,这棵桂花树对她是一种感情的寄托。
年幼时在前夫家中的委屈,后来在陈家的幸福,桂花树是见证人也是她情感的寄托者。或许老人没读过太多书,或许她明白的道理并不多,可是她的内心里,只是想一直守护着这棵老树。在休息时,雷婆婆常坐在石凳上和桂花树自言自语,雷婆婆自己知道,这棵树就是她的寄托。就像她最后说的那样,你陪了我一辈子,我也会一辈子守着你。
关于怀旧的散文作文:太奶奶的桂花糖
黄自如
[214177]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初一(4)班
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和哪个人说了再见,就成了永别。
――题记
记忆中她是极会做甜食的,尤其是桂花糖。
依然记得很多年前,勤快的她每次做桂花糖时,我都会踮起脚尖,扶着灶台,看她搅拌浓浓的糖浆和晒干的桂花的样子。“太奶奶,这么香的味道,你是怎么做的啊?”我好奇地问。她舒展开脸上深深的皱纹,眯着眼睛品味似的: “桂花香,糖甜,在锅里熬。”等冷却成块的桂花糖端上桌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抓起来啃,甜甜的,暖暖的,酥酥的。她做的桂花糖是我儿时记忆里最美的味道。
后来,我到长沙读小学,她就给我寄桂花糖,而每次打开包裹时溢出的馨香总会让我记起年迈的她在灶台边在氤氲的热气中熬桂花糖的模样。那时天真的我总以为可以一直吃她做的桂花糖。
最后一次去看她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记得跨进门槛的时候,她正躺在摇椅上看着院子里的桂花,微风拂过,桂花纷纷散落下来,她伸出枯枝般瘦弱的手,接住了一些桂花,阳光柔柔地洒在她的身上,看上去很安详。
“太奶奶f”我喊她。 “困囡啊,你回来啦?”她侧过头瞥见我,眼里满是惊喜。我跑过去搀她,她高兴地牵起我的手,咧开没有牙的嘴说: “囡囡,给太奶奶把晒在那儿的干桂花拿来,奶奶给你做糖,好吗7”我连连点头,跑去把装桂花的簸箕拿起,只见金黄的桂花经太阳晒过之后褪成淡黄,失去水分的花瓣脆脆的,一碰便落下来。我的鼻子酸酸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孱弱的太奶奶拿着竹竿子打桂花的情景。
站在灶台边,凝视太奶奶熬糖浆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只是我长大了,而她老了。 “囡囡啊,以后太奶奶不在了,你不能淘气了,囡囡长大了呵。”我轻轻揪着她的袖角: “太奶奶,你别说了!不会的`,你要永远陪着囡囡!”在这个飘满甜香的厨房里,我心头突然升起一种无法言语的哀伤。
离别总是那么快到来,我要回去了。 “太奶奶,你要好好的,我下次还来看您。”我嘱咐她。她把包好的桂花糖递给我,慈祥地笑着。我坐在车里,回头看见她站在岔路口,拄着拐杖,萧索的秋风把她的头发吹得有些凌乱,身后金黄色的稻田把她单薄的身躯衬得更加矮小。车开了,她渐渐地离我远去,我从车窗里探出头来,一边挥手一边大喊:“太奶奶,再见,再见!”我看见她朝我挥挥手,仿佛是听见了我跟她的道别,我们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我只能怔怔地、怔怔地看着她慢慢变小,直到变成一个小黑点,直至消失不见,车里只有甜甜的桂花糖伴着我一起流泪。
她终究还是离开了,在那年的初冬。那个冬天,莫名其妙的寒冷……
现在,超市货架上的甜食琳琅满目,而我却只怀念太奶奶做的桂花糖。那种再也尝不到的温暖的香甜,将是我一生的怀念。
点评:
这是一篇颇为怀旧的散文,读罢令人泪流。年老体衰的太奶奶,香甜可口的桂花糖,秋季稻田边的送别……无一不体现出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仿佛一幅幅褪色的老照片,勾起我们心中相同的回忆。作者将埋在心底的记忆娓娓道来,语言亲切自然,情感真实动人
金秋十月,江南的小城,桂子花开。
风动桂花香。如一只恋人的手,轻轻一揉,满城皆暗香浮动了。可真香,可真好,也真热情!走在街上,她会趁人不备,冷不丁地从路边跑出来,扑入你怀中。是那样浓,那样软,那样缠的花香啊。你能拒绝吗?不能!你能逃脱吗?亦不能!你只能陶醉,沉迷。
是的,我愿意陶醉。像一场恋爱,走到哪里,都是她芬芳的气息,甜蜜蜜的,缠绵绵的.,一层一层把人包裹。再香也不觉腻,怎么会腻呢?积攒了一年的相思,只待这一刻绽放。所以,怎么开都不过分,怎么香都不过分。短短两三周的花期,只嫌时间还不够长!
赏桂,最好是天气晴和。薄薄的秋阳,深深浅浅地从树叶间筛下来。桂香,便被轻轻地揉碎在阳光和树影里。闻上去,有凉意,也有暖意。薄凉的秋风过去,零星的桂花落在发间,沾上衣袖。抬头,云白如絮,碧空如洗,木芙蓉开得正烈,一大朵一大朵的粉面佳人,占满了枝头,比秋日的阳光还要明艳……江南十月,像一场秋梦,美到惊心。
赏桂,也宜在夜间。王维诗道“人闲桂花落” ,还真是。此时,农家小院,农事渐少,闲话渐多。于茶余饭后,约上三两闲人。一起赏清风明月,看桂影婆娑,说家常里短,时有暗香盈袖。岂不快哉!若是一个人,则可邀一轮明月小坐。夜凉,风清,月白。人的心,也容易澄净。坐在桂影下,光影浮动,桂香涌动,秋叶翩翩,心意也翩翩!
仿佛回到许多年前,于乡村小学教书。那时的学校没有桂树,每一年,桂花开时,班上的孩子,便会专程绕到学校邻近的村子,折了桂枝送给我。我一则怕村民责怪,二则怕孩子们为折花爬树危险,常常要责备他们。他们便低了头,轻声辨解:村民不会说,折花也不用爬树。想起来,乡下的孩子,真是特别淳朴可爱。我虽然口中责备他们,心里却是欢喜的。把折来的花,养在盛水的瓶子里。上完课回到宿舍,一推门,满室的花香,像那群可爱的孩子,连蹦带跳地向我涌来……多么美妙的花香,多么芬芳的童心!
几年前,亦是十月,正是桂子初开之时。和家人去游玩小城新修的后河公园。彼时,刚下过一阵秋雨。空气清冽,街道明净。公园每隔几米,便种有桂花树,每棵桂树下,都浅浅地铺了一层金色的花毯。俯身去看,细细碎碎的小黄花,并不起眼,样子十分平常。可是花虽落,香犹在!水洗后的桂香,散落在空气中,是别样的澄澈和干净。我喜欢那雨后的桂香,像一幅水墨丹青,素淡,清幽,却韵味悠长,动人心扉。
中秋节前后,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校园里的桂花树都开了,淡淡的,甜甜的。空气中流动着一种淡淡的思念。眼前出现了一条被桂花所铺满的羊肠小道,情不自禁地踏上去,回到了那个如桂花般梦幻的童年。
阿姨家屋前长着十几棵桂花树,那是阿姨亲手栽种的,一到中秋节前后,桂花就开放了,小小的花朵需仔细地在树丛中寻找,才能发现。风一吹,细碎的小花瓣像黄金的粉末似的抖落下来,在地面上铺出黄澄澄的一片,远近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桂花的芳香,使邻近的几十户人家,都浸在了桂花香里,久久回味其中。
已经很久没有回故乡了,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念想。每每在异乡听到乡音,就像是喝了阿姨亲手泡的桂花茶般舒服,就像是跟阿姨一起在阳光下摇桂花树,拣桂花枝般温暖。现在想起来,觉得那一切都很奢侈。
桂花的用处很大,每当到了桂花盛开时,阿姨就会带我去摇桂花,在地上铺一块布,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我们全身上下都是桂花,桂花摇落后,把叶子枝条挑出来,晒上几天,阿姨就会拿它泡桂花茶。每逢过年吃团圆饭时,阿姨就会拿出桂花茶给我们喝,打开壶盖,随着腾腾的热气,立即冒出一阵清幽的芳香。当香气努力挣破大气,便迅速在房间里弥漫,钻进每个人的鼻子,沁人肺腑。阿姨给大家的杯子里都一一倒满桂花茶。清澈透明,黄中带绿,在杯子里滚动,又热,又甜,又香。这就是阿姨用蜂蜜做成的桂花茶。阿姨让我们喝桂花茶,是想让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还有就是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像桂花那样高雅却不高傲的人。
我对桂花的喜爱更重要的原因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它的芳香使人陶醉,使人心情舒畅,使人心旷神怡;它的花朵能做成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糕……在平时,它是那么平凡,而在绽放时,却是那么得美、那么得香。它对我又是这样的不一样,它是故乡的代表,是故乡派来永远陪伴我,守护我的使者。它给予我力量,让我振作,一鸣惊人。
平凡而高雅的桂花,求人甚少,予人甚多。周敦颐说:菊,花之隐逸者也。我想:桂花,花之君子,亦为隐逸者也。闻到桂花的芳香,就让我回忆起了童年的故事和那好喝的桂花茶。还有一丝淡淡的念想在心头徘徊。
简评:
用散文式的笔调,用妙生桂花的笔,书写了美好而有趣的金色童年。他让我们回到了一个美的高境界,去享受淡淡的花香,尝试去做与他同样的一场梦。
几天了,天空一直下着蒙蒙细雨,早晚有些凉人,呆在家里没有出门,心中有些烦闷。今早站在窗前,透过窗棂的玻璃,见屋后园子里那水桶般大的桂花树下,零零散散着一些黄色的东西。好奇的我带上门走了出去。
还未到桂花树下,一股清凉的风夹杂着花香味扑鼻而来,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想,此时已是八月天,不禁自言自语道:“这是桂花,这是桂花。”急忙地跑到桂花树下,仰望树枝,那上面的桂花一串紧簇着另一串,散发出迷人的香味,我的心里十分的高兴。
我是一个喜爱桂花的人,我的童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前面有两棵桂花树。左边的一棵有三十多公分大,右边的一棵有二十多公分那么大。听外曾祖母讲,这两棵桂花树是公家的,外公很小的时候,它们就有一次性杯子那么大了,至今有六十余年了,几十次狂风暴雪也没有把它折服,反而使它更加枝叶葳蕤了。我看着它,非常的敬佩它。
春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里。桂花树的枝头上都长满了四五厘米高的红色嫩芽,它们向着明媚的阳光,显示出它们的生命力,让人产出生生爱怜。
夏天的时候,桂花树下是我常在之地,由于外婆家的房子只有一层,骄阳似火的七月,一到中午,屋子里十分的炎热。外曾祖母常常拿着一把蒲扇,扛着一床草席,带着我到桂花树下。然后把草席铺开,我们脱了鞋子坐在上面。当大风吹来的时候,树叶拍掌而歌,那声音十分好听,有烦恼的时候,也会随着这歌声而消散。
闲时,外曾祖母拿着蒲扇边给我扇风驱蚊,边会给我讲民间的传说故事,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告诉我这桂花一年要开三次:一次桂花不见面;二次桂花串线串;三次桂花到重阳。每次的我都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又会问外曾祖母:一次桂花为什么不见面呢?外曾祖母温和的告诉我,第一次的桂花开得非常的少,而且又非常的小,它开的时候,一般人根本看不见它,所以很多人就把它说成不见面,仔细观察是可以看到它的。幼小的我常听着,用手捂着脸,十分入神。
有时,我会拿着外公书房里放着的漫画,在树下静静地看着,原本在家里出来时,十分热的我,一到桂花树下,顿时感到十分的凉爽,精神抖擞起来。加上看着那精彩的漫画,心中的感觉无法用文字来表述……
记得那时,我每次在树下玩着有点厌烦的时候,我都会慢慢地爬桂花树玩玩。外曾祖母,每次都叫我小心。右边的桂花树,虽比左边桂花树小,但主干非常的直,枝干少,要到一米五高的地方才有一根小枝干。第一次爬时,我不听外曾祖母的劝,硬要爬这棵桂花树。由于自己小,又是第一次上这棵桂花树,当快要爬上这棵桂花树的时候,我不敢再上了,因为自己的双脚在不停地颤抖。我对外祖母说,我不上了,我的心里十分的害怕。外曾祖母叫我千万别急,慢慢地下来。然而,正当我准备要下的时候,天空不作美,吹来了凉爽的风,吓得我不敢下。外曾祖母看着我,心在不停地跳动,那“咚咚”的心跳声,我在树上清晰可闻。
幼小的我非常的害怕,可我爬得太高,外曾祖母太矮,抱不到我。如果能抱到的.话,我就不用那么的着急了。我在树上害怕地流出了眼泪。外祖母叫我再坚持一会儿。急忙地回到了家,在家中扛着一张很高是凳子来。站在凳子上,才把我从桂花上抱下来。并告诉我以后上这棵桂花树,要当心,千万别像这次一样了。
从那次起,我离右边这棵桂花树有点远了。每次外曾祖母带我来桂花树下乘凉,我都选择左边的这棵桂花树。它虽大,但枝干多,比较好上。每次爬上这棵树上,我都会时不时地给树下的外曾祖母打招呼,外曾祖母仍然每次都叫我当心。
金秋送爽的日子里,一场雨后,在外婆的家门口,就可以闻到那扑鼻的桂花味。每次的我都会高兴不已地跑向桂花树,见那上面的一串串金黄色的桂花,幼时的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回想起外祖母常跟我说的:“一次桂花不见面,二次桂花串串,三次桂花到重阳。”便知道是开得第二次。那树上一串串桂花,香气四溢,别的朋友们闻了,也会向这桂花树跑来。
一到桂花树下,看着桂花树上那一串串开得正旺盛的桂花,会急忙脱了鞋子,爬上桂花树上摘桂花。在此时,我也会忍不住不碰那香气四溢的桂花,爬上那棵容易上的桂花树,顺便把桂花树上,那开满了一串串桂花拉到自己的身旁,嗅着它,心旷神怡。
有许多的伙伴,在树上赏花不够,在家里拿着薄膜袋子,到树上,把那一串串的桂花摘了,装在薄膜袋子里,弄回家晒干,泡桂花茶。那时有很多会吸烟的人,爬到桂花树上,摘到桂花,弄回家晒干当烟吸。当然,那时的我也经不住摘桂花的诱惑,把那开得正艳的桂花拗回家,用一个瓶子装着,放在自己的书桌前。晚上在书桌前做作业时,那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心,宽广、清幽。
记得我们村的前面也有一棵桂花树,它生长在一块巨大的青石旁边,有水桶般那么大,根十分的虬劲。见多识广的爷爷告诉我,这棵桂花树在这里生长已有近百年了,那石头是土地爷,每年都有人到下面供奉,只要不在它的旁边或身上拉大小便,它一般不会怪罪人们的。
时至八月,正是那丹桂飘香的季节,我总会抽时间回到我们村前面的桂花树上摘桂花。这时也有很多的孩子都会到土地爷旁边的桂花树上摘桂花。当然在这个时候少不了我这个爱桂花的孩子。我常约几个伙伴,来到桂花树下,脱了凉鞋,踩在旁边的大青石上,然后慢慢地爬上桂花树,那树上桂花比外祖母家前面的那两棵桂花树的还多,许多蜜蜂在桂花树上来回飞舞,嗡嗡地叫个不停。我们坐在树上较为结实的枝干上,把树上的桂花摘一点点弄手上,闻着一手都是香味。
片刻,很多外村的小孩子都到这里来摘桂花,桂花树上十分的热闹。在树上,有时没力气时,我们会慢慢地下到桂花树下,坐在它虬劲的根上。在桂花树上的朋友们把树上的枝干一动,有些桂花,纷纷而下。爱桂花的我总举得有点可惜,用一个红色薄膜袋子,把它们捡起来。洗澡时,撒一点到水中,浑身都充满桂花的香味,心情也格外舒畅起来。
虽已走过夏天的酷暑,却依然未感受秋的凉爽。若不是中秋节日将至,这份热的确不会让人想到现在居然是中秋了。这倒是合了爱美女子的心愿,颜色鲜亮款式新颖的裙子依旧可以尽显风采,在迟迟未退的热气中得以延续她们绽放的美丽。
每逢秋天的来临,总会感受到秋风送爽的惬意,桂子花开的幽香。今秋在经历一场绵绵秋雨后,满以为可以真正步入秋的季节,不知是留恋于夏的热情,还是惧怕冬的冷漠,就这样徘徊不前,迟迟不愿露出真面目。绵绵秋雨中,有些人换上了秋装,有的甚至还未来得及换装,夏似乎又复苏了。热气腾腾,无可阻挡,不管是晶莹晨露的黎明,还是众鸟归巢的黄昏。
是不是这秋已被人们遗忘,甚至连同所有秋的风景,也包括那幽幽的桂子花香。这种幽幽的桂子花香我是能忘得了吗?不能。尤其是老家的那三棵高大的桂树。每逢金秋时节,那几棵桂树上细细密密的小米粒,在枝头绿叶间悄无声息的开放,由白变黄,朴素可爱的小样,让人疼惜爱怜。那清香淡雅的味儿,远远的`远远的,绵延弥漫,换来人们深深地呼吸,啧啧的称赞。好一个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桂子飘香的时候,回到老家,回到父母的身边,看桂花开,闻桂花香,忆童年有关桂花的事。在儿时最早的记忆中,我没见过谁种过花,只是很早就知道秋天来临的时候,房前屋后的那几棵桂花树要开花了,而且那香味很香很香。于是就想,花就是这样的,花就是这样的香味。就这样,这种幽幽的桂花香牢牢的记在了大脑中,在金色的秋天,在多年后的今天。
曾记得在满是桂花飘香的时节,我家的院子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周围的叔叔阿姨总会在空闲的午后光临小院,他们都是冲着那满树的桂花而来。目的是摘上几两桂花回去,再与炒热的茶叶放在一起,制作成桂花茶。茶叶和桂花可不是随便放,一层茶叶撒上一层桂花,然后再继续重复这样的动作,最后严严实实的密封起来。过上几天等茶叶吸附上了桂花的香味就可以拿出来泡着喝了。清香的茶叶和淡淡的桂花香掺和在一起,品上一口,沁人心脾。
那几棵桂树,每棵桂树要两个大人牵手合抱才成,枝繁叶茂。人若是处于其中,很难发现,这便也成了我们小孩子的乐园。夏天艳阳高照时,我们这些孩子便攀爬在桂树上乘凉。各自选好位置坐好,比唱歌,比背大哥哥们教的儿歌,比谁爬得高爬得快,当然像我这样的女孩子爬树肯定自甘落后啦。在桂树花开之时,当有人来摘桂花的时侯,我们这些孩子便会非常积极踊跃的前往帮忙。猴子样机灵的爬上树,到最茂密的地方,选好位置,坐在粗枝上,逍遥自在的采摘起来,被花香包围着,被表扬声快乐着。末了,再折上几枝回家插在瓶子里,像宝贝一样放在房间的窗台上。于是,满屋子便香了来。想了,就拿在手上闻闻,然后再放回原处,再看看水还够不够,要不要再添些水。直到那花色泛红,犹有余香,还不愿扔去。
如今,院子中的长辈们已渐渐老去,当年的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大都生活在异地他乡,那三棵高大的桂花树依然如哨兵一样忠诚的守卫着生活了几辈人的家园。年年秋来桂花香,花香人去景不同。在这样的秋里,在这样的花开时节里,闻着这样的香,我的父母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怀:那些孙子如果回去,会不会也像他们当年的母亲一样,折上几枝桂花带回家插在瓶子里。秋噢,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思念的季节。
秋天总是在这个时节不知不觉地走近,正如在上海的街头,你是通过嗅觉去发现桂花开了,而不是用眼睛。南方人喜欢八月桂花香,认为桂花寄托着初秋的情思。一簇簇黄色娇小的桂花,本身并无美艳的紫色,她所有的迷人,都在其芳郁的气味。所以,人们不摘桂花点缀花瓶,反而喜取之入食。
上了岁数的上海人极爱桂花味的食物,以前陈毅市长爱吃老上海桂花肉,也叫“黄金肉”。吃桂花肉时,考究一点要佐一小碟桂花酱。桂花酱是个好东西,以前家家户户冰箱里都有一罐,有甜味的,也有微咸的。小时候母亲自己制作酒酿,吃之前从冰箱里取出一罐桂花酱,打开盖子我总忍不住凑上鼻子闻一下,那酱料掺着揉碎的桂花花瓣,香得梨花带雨。用勺子挖一勺,拌入酒酿汤,桂花香让人醉。
现在不容易买到那种传统的桂花酱,人们也很少愿意自己动手做。可一些老华侨们在初秋回到上海,免不了要让味蕾释放一点“怀乡”的愁情。他们有兴趣的不是油腻烫口的生煎馒头,因为痛风等老年病,也被医生叮嘱不能吃大闸蟹等河鲜海味,他们更中意的还是可以细嚼慢咽又不浓烈的美食。桂花酱难觅,那么吃桂花拉糕吧。
老城隍庙的绿波廊里的桂花拉糕是上海最有名的桂花拉糕,如一种笃信的约定,每一次去,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水准。上世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访问上海,曾到绿波廊就餐,于是,那些旅美的上海人,就更喜欢绿波廊了。据说当年还在念中学的切尔西在绿波廊最爱吃的是萝卜丝饼,一连吃掉了自己桌子上的,还到隔壁桌子问随行的工作人员有没有多出来没有吃掉的萝卜丝饼,而克林顿最喜欢的,则是清淡可口的桂花拉糕。
桂花糕是秋天的心情,淡淡的,又有一点深沉。桂花拉糕的桂花味,带一点点咸,却很香,这种香,不是酱油调料能做出来的。菱形的拉糕呈半透明,视觉上有玉或者琉璃的丝滑质感,上面如琥珀一般凝住星星点点的桂花。一口咬下去,凉爽又不粘牙,饭菜之后吃一块,顿时解了几分油腻气。好吃细洁的拉糕小店里做不出,也只有老字号的大饭店才能做出。桂花拉糕外卖,40元一盒,里面装了10小块菱形拉糕,这个价格不便宜,不过买的人还是很多,甚至排队买。
桂花古为宫廷之树,她四季常青,八月漂香,具有止咳化痰、养生润肺之功效;她清雅高洁,香漂十里,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她谈笑挥笔,留下佳篇名句无数。
闲暇时,不论白天黑夜,我喜欢一个人在小区内散步,感受整齐洁净的环境,理清纷烦乱杂的思绪,为健身,也为反省,最后总会在楼下那棵桂花树下停留会儿,只因她的清新可人和寓意独特,此物飘香之时,正意味着八月中秋的临近。此刻,所见所闻,让我禁不住借物生情,感触万分,想到远方的家乡,想到儿时的中秋团圆,虽说已在外多年,浓浓的亲情、淡淡的乡愁还是不由地涌上心头。
前几天,打电话给父亲,问了家中的情况,父亲告知家中一切安好,院子的桂花树又长高了许多,今年花开的特别多,问我有时间回去看看。儿时父亲栽树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天父母从舅爷爷家扛来一棵树苗,一支三株,抱成一团,母亲高兴地说,咱家三个孩子,这树代表你们三个,长大后,你们要心心相印,互相照顾,像这棵树一样,永远抱在一起;“一颗红心两只手、艰苦奋斗样样有”,你们要靠自己把这个家庭建设好。仿佛眨眼间,我们姐弟三人都已成家,像长大的鸟儿一样离开父母温暖的巢穴。姐姐和弟弟两家子在陕西谋生十余年,而我自当兵后,一直工作生活在南京,年迈的父母也于几年前告别经营多年的茶叶生意,回到久违的家中,再次操守着几亩农田。近几年,姐姐和弟弟生意发展不错,然而,因相距太远、生意忙碌,加上孩子正值学龄,一样也丢不开,两三年才能轮留回来一次。不知是距离的拉远,还是人生的无奈,这十多年,一家人见个面很难,更别说团聚,尽管逢年过节都十分想家。每次通话时,简单的问候中,都包含着彼此的思念和祝愿,不经意间,都会说到那棵桂花,说到父母的期盼和心中的期待,一颗心仿佛沿着亲亲的桂花香味飘向远方,飘到那熟悉的家中,像儿时一样,手拉着手,一起观赏着那棵与我们一同长大的桂花。
晚饭后,与往常一样,在小区内走了几圈,最后依然停留在那棵桂花树旁。眼前的桂花,似曾相识,夜空明月依旧,却不是家乡。想着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想着天各一方的姐弟和父母,思念之苦、寂寞之冷一下子包围全身,让我独自难以承受。其实,何尝不清楚那欢快的儿时已随如风的往事而过,何尝不理解现实之苦和生存之艰,何尝不明白我们都已长大,无法再回到从前,只能清醒地面对现实,并为所谓明日之幸福不惜错过,不惜辛苦奔波。抬眼望去,六层中间小屋灯火温馨如昔,妻子正在辅导女儿作业,却不知此刻我内心的孤独和悠悠的乡愁。
每一次,走过秋天,闻到桂花香,哪怕再急的步伐,也会停下来,找寻花香的位置,然后闭眼闻一下,微笑着继续前进。
深秋的小区里,大抵有桂树安家。清晨闻着花香上班,入晚花香迎接你我下班。如果哪个小区里,没有桂花香,那么一定也会好心的业主会种植上一棵两棵,让自己能推窗闻香。
在单位,劳累了一天,踏上班车的刹那,闻到桂花香,会自语:真香。公司里的桂花树听到那些自语,开得更为芬芳。
去书馆的路上,小区里飘出阵阵香气袭人。一路花香,到了书馆,闻着更是四溢浓浓的味道,勤奋的学子们会沿着湖边而坐,在桂花树下阅读。
学校里,此时桂花也是热闹着争先绽放,一朵朵开得认真,开得恣意,让路过的学生与老师不忍触碰,生怕耽误了某一朵的花期。
到公园,桂花是花园里的主角,这儿一株银桂,那边一株金桂,不远处一株丹桂。满园的香味,熏得一身香气,一阵笑语。
某天,到监狱,未进大门,已闻花香。院子里好几棵高大魁梧的桂花树散发着怡人清香。走在林间,仰望晴空,发现高墙内的白云也是富有特色,多姿丰实。不一样的环境下,却有着一样的风景。
【桂花树的散文】推荐阅读:
正是桂花飘香时抒情散文09-09
书写桂花树的作文10-18
桂花美,桂花香的状物作文06-29
描写桂花树的作文范文10-19
小区的桂花树优秀作文09-07
描写桂花树的作文450字10-12
具体描写桂花树外形的段落10-31
我是一颗桂花树的小学作文06-30
那颗桂花树作文06-16
桂花树下作文素材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