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校工作总结及计划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广校工作总结及计划(精选8篇)

农广校工作总结及计划 篇1

市农广校

上半年,在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农广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以提高全市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学历培训工作

一是依据财政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与荣成大鱼岛集团联合开设了涉农专业的全日制中职班,注册学员50人。参加学习的学员,不仅可以享受每人每年减免2400元学费的待遇,而且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还可以领到到1500元的生活补助。全日制涉农专业中职班的开设,不仅满足了现代企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而且也丰富了农广校的办学形式,拓宽了招生渠道。二是在业余班的招生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招生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上半年,全市注册学员144人,占全省注册人数的25.5%,占威海市全年招生任务的51%。三是利用与东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办学的优势,组织开展了本、专科学历教育,注册学员68人。学历培训工作的开展,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了留得住、用得上的能自已率先致富,也能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

二、非学历培训工作

一是按照省厅《关于开展农技推广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月月28日至3月11日,举办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烟台市农科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和教授,为100名学员进行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和新观念等方面的培训,师资水平为历年来最高。二是开展了威海市农

民科技培训情况社会调研活动。春节过后,市校召开了全市校长工作会议部署了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的调研活动,重点是要摸清目前我市农民科技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几年开展科技培训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为今后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指明方向,少走弯路,真正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做点实事。目前,近7000字的综合调研报告已成稿,将于下半年发表。三是开展了以“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善读书”为主题的农民读书月活动。2月19日,威海市农民读书月活动在羊亭镇北上夼村启动,省农广校姜卫良校长以及市区两级的农业主管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并未省校捐建的的科技书屋进行了揭牌仪式。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齐鲁晚报、威海电视台等七家新闻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在读书月活动期间,全市新建农村科技书屋5处,农家小书屋40处,发放了近10万元的各类科技书籍、科技光盘。开展了科技培训、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100多场,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活动。4月份安排5名教师参加在潍坊举办的全国农广校系统涉农类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为下一步开展涉农类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储备了师资力量。目前我们已与文登一园林绿化公司达成园林工培训与鉴定的意向。五是早下手,早准备,针对今年的新型农民和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开展问卷调查。自4月份开始,市农广校就要求各分校针对以往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计与民。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培训时间以及对培训机构的意见建议等十二项,为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宣传工作与其他单位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高质量信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各分校间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分校上半年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招生任务,并且培训工作也走在前面,而有的分

校招生工作还没开展,培训工作也动静,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3.由于受人员限制,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的工作要求。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1.抓好学历培训工作,力争超额完成全年的培训任务。

2.抓紧时间编写威海市农广校“十二五”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划,力争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与农村社区建设有机地结合,为下一步农广校的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

3.加强教学管理,确保全日制中职教育健康发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新型农民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农广校2006年工作总结 篇2

在省农广校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业务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市农广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办学宗旨,充分发挥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优势,积极探索教育培训工作服务于建设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办法、新模式。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统计,截止11月底,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共下乡培训农民17153人次、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7600人次、绿色证书培训7416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3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100人,招收大中专学员1356人。较好地完成了省农广校年初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任务目标分别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050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20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25人、大中专招生1217人)。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做好农民培训工作。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加强农民培训,充分发挥农广校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绿色证书、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远程科技教育等五大培训工作,踏踏实实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活动

1、制定全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和工作计划

为了使农民培训工作有章可循,年初根据委党委的工作部署和省校的要求,在征求各分校培训意见的基础上,农广校结合市农委“情系三农”品牌建设,提出《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06年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和《关于2006年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确定了2006年全市农民培训的主要任务指标,对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单位、各责任人,并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并制订了相应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标准。

2、实施各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程

一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的作用。要求承担科技入户直通车项目的即墨、平度两分校以文件或相关手续的形式,确认农广校对“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的产权和管理使用权,制定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和工作任务目标,以充分发挥好直通车的进村入户培训功能。据统计,截止11月底,直通车共下乡培训109次,受训农民达17153人次。其中即墨分校直通车下乡51次,培训农民达6153人次;平度分校直通车下乡58次,培训农民达11000多人次。直通车进村入户培训情况分别被《日报》、《财经日报》、电视台、即墨电视台、平度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二是顺利启动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根据中央和省农广校《关于印发百县万村新型农民培训“三进村”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确定即墨为我省农广校系统十县百村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试点市。以6月份在即墨市移风店镇举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启动仪式”为标志,推进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的“三进村”行动在全市全面展开,目前已确保培训教师平均每周至少进村入户指导1次,在重点村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中专学历教育,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活动,确保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3、进一步完善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为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积极携手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和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培训教师队伍。目前全市已建成由160人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进村入户对农民实施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为确保农业科技“常下乡”和“下长乡”,目前还在全市建立了7个农业科技培训基地镇、29个基地村,21个农业科技书屋,还从基地镇村中筛选出了33户科技示范户,以充分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4、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宣传力度,扩大农广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

今年以来,市农广校在狠抓各项培训工程实施的前提下,还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开展多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以推动全市农民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农广校上半年工作要点总结 篇3

20xx年上半年,我校经历人员调整,在市农委大力支持下,工作做到了顺利交接、无缝对接,在学历教育、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实现有效延续和扩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学历教育,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1、落实“百万中专生计划”,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今年各地普遍重视招生工作,积极加强部门联合,整体发展较为均衡,全市农广校预报中专招生计划310人,占全省中专招生计划30%以上,合作高等教育招生129人。凤阳县农广校积极克服“坐在家里等生源”的传统办学方式,不断拓宽渠道和思路,做到向主管部门勤汇报、多请示,争取领导重视;主抓本系统生源,做好本系统的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加强跨行业联系与合作,吸引返乡农民工积极参加“百万中专生计划”培训,抓好中专以上生源的组织招生,为农村培养有用人才;扩大社会招生为补充,编印了4000份中专招生简章,扩展生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严格资格审查,严肃统考纪律,提高学员素质。根据中央和省广校统一部署安排,20xx年3月6日统一组织全市广校系统20xx、20xx级14个专业617名中专在校生第一次年度统考,全部通过考试。根据省广校《关于做好20xx级毕业学员颁证验印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合肥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我市认真执行20xx级中专毕业生毕业颁证工作制度,6月份集中对148名中专毕业学员进行登记、资格审查和颁证,确保毕业学员按期毕业、安全毕业。

二、拓展农民培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水平。

1、抓好“阳光工程”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各地广校采取与企业联合、与中介机构联合等多种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全力开展“订单、定点、定向”培训,开辟了具有地源特色的`电动缝纫工、电子操作工、计算机应用、建筑工、保安等多种相对稳定的专业,抵御经济危机影响,扩大当地就业率,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截至五月底,全市农广校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1770人,占全年计划45%。

2、大力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应用技术能力。今年全市农广校承担了800名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为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各地集中力量,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全椒广校组织人员集中力量已累计办班18天,培训总人数300人,共培训900人次,现场指导8次,指导总人数300人,现场指导400人次,手把手、面对面传授水产立体养殖高效种养模式,有效促进农民实现生产技能提升、经营思路拓宽,为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收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全力组织创业培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一是组织20xx年创业培训学员开展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活动。二是认真实施承担的20xx年新型农民创业培训规划。4-5月份,组织开展基层调研,征求专家意见,精心实施开班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20日,将举办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开班,集中第一期200名学员培训。通过培训,将增强新型农民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壮大产业实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完善教学管理,提高全市广校整体实力。

1、教学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加大声像教学、实践性教学的力度,明光广校精心制作甜叶菊高校栽培技术电视片深受好评;三是引导学员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增强就业资格和能力。

2、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我市广校办学水平得到中央农广校的高度肯定。根据中央和省广校统一部署,完成全市县级分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和复评工作,天长、凤阳、明光、南谯等4家分校被评为a级县校,其中天长分校、凤阳分校位列全省14个a级县校的第一名、第三名。根据我校实际,聘请8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和农民创业指导员,将进一步壮大师资力量,提升农业科技培训水平和档次。

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督促指导,力争中专学历教育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大专以上联合办学稳步推进。

2、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全体系“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如期完成,加快学员职业技能鉴定发展步伐。

3、发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职能作用,构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有效地组织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

4、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农广校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系统岗位培训;

二是加强教学培训的管理和检查督促;

三是加强工作调研;

四是加强信息服务;

五是建立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人才资源库;

六是加强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做好专职教师聘任与《教师聘书》发放工作。

5、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20xx年农民创业培训,确保11月底完成承担的600名新型农民创业培训任务。

农广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篇4

农广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市农业局:

201*年,在市局及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中、省、市纪委有关会议精神,不折不扣的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努力开拓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单位党支部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建设工作,把党风廉政建设建设项目列入重要议程,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工作。一是继续实行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王涛、屈斌为成员的201*年党风廉政建设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二是我单位就如何加强201*年度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如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建设项目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定期如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认真查找党风廉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题,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任务,会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遵守有关规定,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自觉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单位党支部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反腐倡谦宣传活动,利用学习讨论会、公开栏、社区公开网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先后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及中央“八项规定”,规范了从政行为,预定了腐败行为滋生,单位形成了领导带头学习规定、带头践行《八项规定》的良好风气。

三、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情况

单位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外,今年还重点宣传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学xxx中纪委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和要求,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提高节俭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了防腐拒变意识。

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落实情况

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的规定,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规范自身的行为,坚决抵制空谈、浮夸、吃喝、攀比、作风粗暴等”五股歪风“。严格执行和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实行和落实廉政承诺制度,切实解决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问题,全面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按规定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文明优质服务活动,纠正本单位的不正之风。领导、党员干部无违纪行为。

五、行风政风建设情况

认真执行反腐纠风责任制,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单位推行”电话首问负责制“、”交办事项追踪和信息反馈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至今未发生一例损害群众的现象。

六、制度建设情况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管理措施。(www.fwsir.Com)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学习制度、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制度等9项制度,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制衡约束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强化风清气正、勤于工作的良好氛围。

七、各项业务工作成效明显

(一)、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休闲农业工作稳步推进

1、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模不断扩大。201*年,围绕我市粮油、茶叶、生猪、蔬菜及特色种养等优势主导产业,新培育和发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省级一镇一业示范镇6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5个。全市以**县江榜村为代表的茶叶专业村67个,占示范村总数的18.4%;以**区狮子村、**县**村为代表的蔬菜食用菌种植专业村达66个,占示范村总数的18.1%;以**区龙江村为代表的循环农业示范村57个,占示范村总数的15.6%;以**县五丰村为代表的畜禽养殖专业村47个,占示范村总数的12.9%;以**县郭家山村为代表的柑桔种植专业村33个,占示范村总数的9%;以**县金星村为代表的蚕桑、魔芋专业村20个,占示范村总数的5.5%;以**区赵庄村为代表的优质粮油专业村9个,占示范村总数的2.5%;以**县莲花村为代表的其它特色种养业专业村66个,占示范村总数的.18%。经过科学引导和示范带动,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水平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显著提高。201*年,全市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生产经营总收入达76.7亿元,其中主导产业总收入52.2亿元,占示范村生产经营总收入的68%,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15元,同比增长15.9%。

2、休闲农业试点建设成效明显。截止201*年底,我市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已培育发展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0个;我市**区铺镇狮子村、**县桔园镇刘家营村、勉县勉阳镇黄家沟村及**县武关驿镇**村成功入选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全省共入选31个,入选数居全省前列);新推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省级休闲农家明星村4个。**县刘家营村桔园等4个农事景观被评为中国最美田园,数量居全省前列(全国108个,全省5个)。目前,全市共发展休闲农家明星村14个,休闲农庄68个,休闲农业园区19个,休闲农业从业人数达2.45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98万人,全市年接待游客720余万人次,年营业总收入达8.9亿元,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63元。

(二)、积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一年来,共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2661场次,17.11万人。其中,围绕”一村一品“示范村和推进村开展培训1645场次,8.5万人次。培训优质粮油4.8万人,果业2.41万人,畜牧业4.1万人,蔬菜3.1万人。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8万余份。二是认真开展职业农民培育调研。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市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5月1日至7月31日,我中心采取重点调查(**、**、**、**县)和全面摸底相结合的方法,对3种类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经营情况、基本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调研显示,我市基本具备职业农民雏形的约有74695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7185、专业技能型44174、社会服务型13336人。据统计,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51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75万人。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约需要各类职业农民50万人,尚有43万人缺口。因此,我市急需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三是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在深入调研的前提下,市农培中心按照”进村入户、分组实施、注重效果“的培训原则,下沉培训重心,遴选师资、精心编写培训教材,10月22日-11月8日,分别对400名学员(200名果农、100名菜农、100名生猪养殖大户)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培训。

(三)扎实开展涉农中职学历教育。在招生工作日益艰难的情况下,市县联动,尽量创造条件搞好招生,201*年共注册新生109人,其中全日制中专72人,中专后37人。认真开展教学督查,组织教学考试和试卷评阅。

总之,201*年,农广校党支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距上级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继往地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职责,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抓出成效,以此带动和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农广校工作总结及计划 篇5

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促进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生产稳定发展,大力提升广大务农农民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将以农村劳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依托的劳务经济做大做强,以石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转岗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职能,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高素质的农业实用人才,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地促进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劳动力比重较大,据全县农村劳动力调查统计表明,农村人口44.8万人,农村劳动力28万人。全县四业(创业、服务业、加工业、特色产业)从业人员15000余人,以服务业为主。从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受过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人员少。随着从业人员的逐年增加和新型服务业的兴起,需求培训的人员量很大、要求开设的专业越来越多。我校今年的培训计划是职业技能培训750人,接到培训任务通知后,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校及时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阳光工程培训实施方案》,商讨招生宣传方法及途径,实际参训人员785人。针对上述情

况我校开设了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病虫害防治员、农机使用与维修工人、蔬菜园艺工、农药种植经销员5个专业。

二、培训亮点——教学课程设计以学员的需求为主

2012年我校阳光工程培训分八个班级进行,其中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培训分三期进行,人数多达255人,农机使用与维修分两起进行,培训学员205人,其他各班分一期进行,培训人数都在100人以上。根据学员的需求,结合我县农业产业的实际开设了金荞麦、金银花市场前景分析及开发;金荞麦、金银花种植技术;辣椒产业形势、间作套种知识;辣椒播种及苗期管理知识;辣椒规格规范栽培知识;辣椒标准化生产知识;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控知识;辣椒采收、加工储运技术;农机安全;农机维修与操作(理论加实践);微型企业政策解读、企业融资及个人理财、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此次培训课程的设置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县委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

三、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为了更好地搞好本培训,农广校在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针对部分乡镇的学员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学校参加集中培训的问题,我们在请示了县农委并得到批复后,采用改变培训地点直接送教下乡、就地培训的方式,贴近农村,方便农民,真正做到为农民着想,方便来参加学习培训的学员。比如我们带着教师到中益乡开办了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培训班,学员对我们的这种培训方式感到非常满意。这种有针对性的培训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培训的主要方法。

四、管理严格

为了更好地搞好这次培训,我校在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个班级安排两名班主任,班主任与学员同吃同住,跟班听课,晚上10点后由学校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到学员寝室查看学员就寝情况,问寒问暖,没有按时睡觉的学员及时联系了解情况。白天班主任跟班听课,保持24小时与学员一起生活,给予学员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来年工作重点及思路

1、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2、认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一是加大与相关部门联系力度,争取领导支持;二是细化实施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力争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00人的任务。

3、规范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招生宣传积极组织生源;二是扎实做好农民培训后续工作,强化培训纪律;三是做好跟踪维权服务工作。

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分校

农广校工作总结及计划 篇6

推广促进工作规划

2010年—2016年是我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塔城市农广校作为全市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主阵地,必须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此,制定如下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工作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自治区、地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紧紧围绕塔城市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农业远程教育和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加快塔城市的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按照中央、省农广校的工作部署,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统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全局,以建设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的理念指导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以不断完善的远程教育手段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快速发展,以全市农广校体系为基础,逐步构建集教育培训、科技推广普及和信息传播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认真落实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培养更多的农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种养大户、能工巧匠和农民企业家。

二、主要任务目标

1、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十一五”期间农广校培训农民2.5万人次,使接受培训的农民至少掌握2-3项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断增强靠农业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

2、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十一五”期间农广校积极参与塔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承担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任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500人。

3、稳步发展中专及以上层次的学历教育。全力落实农业部提出的“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 大专教育、高等教育自考助学、与高校联合办学、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学历教育。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一是根据农时季节对技术的需求和农民的需要,将农民组织起来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分别在市、乡、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讲课。培训内容以小麦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番茄打瓜种植技术、膜下滴灌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养殖技术、标准化生产与加工技术以及党的惠农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为主,形式灵活多样,务求实效。“十一五”期间通过办班培训农民2.5万人次。二是稳步推进“致富早班车”下乡进村工程。要在条件好的村建立“大喇叭”,向广大农民传播农业技术、致富信息等,到2016年达到20个以上。在上规模的基础上,抓好规范化建设,使其在科教兴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大力开发利用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卫星网络、报纸、刊物等载体向广大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办好市农广校在当地电台、电视台开办的栏目,争取更长一些的播出时段。做好播出计划,选好播出内容,采取灵活形式,注重播出效果。四是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通过赶科技大集,将农民需要的技术以光盘、小册子、明白纸等形式发给农民。五是按照中央校的要求,积极开展“三进村”活动。发挥农广校的优势,大力推进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积极参与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做大做强“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2、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通过进一步加强培训条件建设,力争市农广校每年都成为市阳光办认定的培训基地,多承担一些培训任务,多争取一部分培训资金。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利用体系、教师等优势,通过办班、广播电视、印发资料、板报、咨询等形式开展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知识等引导性培训。积极承担技能性培训任务,加强与劳动就业部门的联合,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定单”培养,选配优秀教师,强化实习教学,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农民工真正学到技能。要创建农广校自己的品牌,努力提高社会声誉,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五年期间,完成2500人。

3、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一是积极组织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省农业厅关于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积极争取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搞好联合,拓展渠道,努力做好中专招生工作。二是搞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大专招生。继续加强与各级组织部门的合作,抓住农村基层干部换届的机遇,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同时,抓好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4、加快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建设步伐。要建立互联网站,实现与中央校和省校的“农村远程教育网”站联网。“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卫星接收小站”,实现与中央校、自治区校卫星网络中心对接,提高市农广校的远程接收和扩散能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音像资料库、农广校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等硬件,扩大“科技直通车”规模,提高农广校在新形势下的办学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能力培养。“十一五”期间,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组织实施能力。深入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多写论文,积极参加高层次的论文评选活动,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经常组织教师开展课业评优活动和教学能手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专业教师深入到乡村、农户和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把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培训进村中发挥作用。

6、为农广校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找准发展定位,拓展发展空间,在结合上下功夫。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农广校的工作放到提高农民素质的整体工作中去把握,放到建设新农村的大局中去把握,把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基础性、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教学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二是营造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机制,在协调上下功夫。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农民教育培训政策环境、投入机制和舆论氛围的进一步改善。处理好完成阶段性工作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的关系,重点发展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政府引导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关系,自身发展与带动市校发展的关系。三是建立可靠的质量保障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科学的农民教育质量标准。建立教学管理督导制度,认真搞好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不断提高教学培训的效果,靠质量推进农广校的发展,靠质量提升农广校的社会知名度。

农广校体系建设征文 篇7

——以安徽省和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例

朱祖荣

【内容摘要】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为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我们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各地开展调研,对实用人才队伍的总量及分布、年龄文化结构、培养程度、政策举措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从调查情况看,“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近年来,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安徽省和县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培养工程,评选农民专家,认定家庭农场主,发展合作组织等,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具备创业技能的乡土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队伍建设现状

根据初步调查统计,截至2012年底,和县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5655人,其中:种植能手3517人,占22.5%;养殖能手971人,占

6.2%;捕捞能手899人,占5.74%;加工能手360人,占2.3%;乡村企业经营人才2079人,占13.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106人,占0.68%;农村经纪人343人,占2.19%;各类能工巧匠553人,占3.53%;科技带头人690人,占4.4%;农业各类服务人才2023人,占12.9%。

从人才结构方面看,以生产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为主,而技能服务型人才、科技服务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所占比重较小;

从人才年龄分布看,农村实用人才趋于老龄化,40岁以上占据人才总数的35.6%;

从人才培养情况看,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93.2%的人才只接受过高中及以下教育,接受专业学校培训的只有429人,仅占2.74%。

二、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抓培训,努力提升实用人才整体素质

和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积极协调组织、人事、科技、教育、农业等多家单位,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县农广校、农函大、技校及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网点等教育资源,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开展新型农民培训、职业教育培训。近年来,该县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积极实施“三沿”发展战略,沿路现代农业园区化、产业化特色明显。鉴于此,该县着力开展“四类人才”培训:一是家庭庭园经济型实用人才,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为抓手,着力培育“菜篮子工程基地”、“粮油棉高产创建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农民,年培训规模15000人次;二是种养专业型实用人才,着力以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种植能手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县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人才达7000多人;三是加工营销型实用人才,重点培育农民经纪人、小微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全县此类人才已达5000多人,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四是农村经营管理型人才,重点培育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农企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年培训规模500人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农民寻找到了科技致富之路,而且带动农民科技致富观念转变。

(二)抓管理,努力提升实用人才服务水平

初步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信息统计系统,加强了对农村实用人才应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帮带效果等考核,及时了解和掌握业绩较突出的实用人才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便于跟进帮扶、指导和服务。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通过聘请大专院校及科研部门专家教授开办科技讲座,组织“土专家”传技带徒,选送 “土专家”到农业院校学习深造,到农业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大力提升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层次

水平。充分利用1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近万会员、社员等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使众多实用人才集聚到协会和合作社组织中来,实现了对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有效管理。

(三)抓环境,努力促进实用人才快速成长

近年来,和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和县农村实用人才十年规划(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开发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近、中、远期工作目标,在经济、政治、待遇和环境等方面规定了扶持优惠政策,特别是为农村第一线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申报职称给予政策倾斜。2008年首次评选表彰15名县级“农民专家”,授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优先安排学习培训。近年来,全县有200多名实用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300多名农村优秀年青人才加入党组织,多名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担任村正职等。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人才总量不充足。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不到4%,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军人才屈指可数,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项目很难得到推广和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从初步统计的数据看,人才大多集中在种植、养殖、企业经营及农机、植保等服务领域,达到8590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54.9%,而加工、捕捞、农村经纪人、农民合作组织带头人及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少,人才行业分布不平衡。从性别结构看,女性仅3161人,占20.2%,不及男性。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仅有2379人,占15.2%,40岁以上占35.6%,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74%,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达到93.2%,其中56.9%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

(三)人才培养力度不够。虽然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面广、载体多、培训人次数多,但也存在不足:一是多头培训,缺乏整体规划,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培训资源形成浪费。二是集中培训难度大,农村实用人才分布在不同区域和行业领域,工学矛盾比较难处

理。三是培训针对性不强。由于农村实用技术种类繁多,集中教育培训课程设臵停留在种植、养殖等大众化项目上,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需要。

(四)人才流失严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中区落户和县,集中区建设挤兑了农业生存空间,绝大多数有专长的农村人才特别是蔬菜种植人才流失严重,不得不离开本土到周边的南京、合肥、扬州等地搞蔬菜种植。二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青壮年劳动力不满足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纷纷离乡到城市谋求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后继乏人。

(五)管理服务不到位。农村实用人才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的统筹性、针对性、前瞻性较差。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政策比较少,培养、利用农村实用人才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在培训、人员、经费保障方面明显不足,管理思路、办法方式滞后,农村实用人才管理还处于比较松散的状况,服务相对滞后。

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二是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缺乏有效载体和平台。三是政策扶持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成长激励机制。

四、建设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启动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肩负起农民教育培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任务,是整个农广校系统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

(一)主动作为,突出一个“为”字。2013年7月,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农科教发[2013]7号)指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这个定位高瞻远瞩,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明确了努力方向。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威。只有主动作为,农广校的“主体地位”才能突显。

(二)保持特色,突出一个“实”字。农业部7号文件明确对农广校体系建设作出了“三个不变”的阐述,为农广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要始终坚持把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业人员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广校的培训教育主体,在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退耕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冬春大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项目与“百万中专生计划”、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结合起来,“空中”与“田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延伸培训教育形式,讲究实效,注重质量,达到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发挥得了作用的目的。

(三)强化队伍,突出一个“合”字。马鞍山市是个地级市,1所市级校、6所县级校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看,教师不到15人创建一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积极协调县农委、县科协、县科技局、县人社局等单位联合办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县农广校、农函大、技校及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网点等教育资源,建立培训示范基地。二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充分依靠现有师资力量,建设好适合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同时,要从农业院校、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选拔一批优秀专家,为开展农民培训提供师资力量。三是突出培训的针对性。要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划,统筹安排好各类培训。要深入开展培训调研,摸清农村实用人才技术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四是丰富培训形式。除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外,要把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塘头),还可组织优秀人才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也可开展“送教下乡”、“农业科技入户”等活动进行科技推广、农业知识普及,还可选送优秀青年农民到高校进修深造。

(四)完善机制,突出一个“扶”字。一是政策机制。要在信贷、用地、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二是评价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实用人才标准及评选办法,建立健全以生产实绩、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优秀的农村

实用人才可以进行重点培养,吸收入党,使他们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激励机制,把农村实用型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逐步把实用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对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荣誉激励,加大奖励和表彰力度,继续开展“农民专家”评选等活动,推进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发挥更大作用。四是保障机制。积极解决农村实用人才的职称、医疗和养老保险等问题,彻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五是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建设,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分类登记,实行动态管理。要抓紧制定出台县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列入对乡镇目标管理,建立县级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认真解决突出问题,落实工作措施。

(五)增强活力,突出一个“引”字。加大力度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实施农业技术人才“引智工程”。一是积极争取主渠道引进人才,主动到中等高等院校联系争取引进急需专业人才。二是突破区域界限,广泛招纳贤才。三是对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实行来往自由,不转工作关系,允许各单位用高薪聘请具有特许技能的人才,签订短期聘用合同的办法,以解决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四是妥善解决好引进人才家属、子女等问题,免除其后顾之忧,进一步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朱祖荣,男,1963年7月出生,现任安徽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县分校校长。

通讯地址: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南门大街245号县农委大院内。联系电话:0555-5327187,***。

邮政编码:238200。

南谯区农广校六治方案 篇8

2013-5-17

为认真执行区效能办关于在全区开展“六治”活动的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治理“庸、懒、散、慢、乱、奢”为主要内容的“六治”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主题,以服务“三农”为落脚点,以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为契机,切实解决我校干部职工作风工作方面存在的庸、懒、散、慢、乱、奢等突出问题,推进机关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能力提升,在全校形成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的作风,从而实现干部作风和精神面貌的新转变,实现干群关系的新融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把边查边改贯彻始终。开展“六治”活动,要充分结合个人作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查找突出问题,对查实找准的问题,通过制定方案、集中整改和边学边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不搞人人过关,但必须人人要有触动,坚决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

(二)坚持把有错必究贯彻始终。对确实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什

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错话纠正什么错误,校长是“六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农广校干部职工作风建设负总责,对存在的问题,都要整改到位,对发现的反面典型,要处罚到位,既不蜻蜓点水,也不文过饰非。

(三)坚持把问计于民贯彻始终。在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做到查找问题听取群众意见,改进措施征求群众意见,使“六治”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四)坚持把惩教结合贯彻始终。要把惩处与教育结合起来,即要处理反面典型,又要树立正面典型,使广大干部真正受到教育,激发工作热情。

三、主要内容

一是治“懒”,解决激情不够的问题。对懒惰消极,精神松懈,不履行职责,办事马虎、拖拉、推诿,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造成工作失误,引起群众投诉的,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并限期整改。

二是治“散”,解决纪律松弛的问题。对作风散漫、无组织纪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或班子长期不团结、内耗严重、没有凝聚力,以及上班缺勤或迟到早退,外出不请假、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相关会议的,给予诫勉谈话。后果严重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是治“乱”,解决不思进取的问题。对公款大吃大喝,饮酒无节制影响形象和工作,热衷于打牌赌博、参与不健康的娱乐活动,上

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炒股、聊天等不想事、不干事的,视情节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四是治“慢”,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对工作飘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工作不细致、不深入、不落实的,给予通报批评。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五是治“庸”,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对只抱“守摊子”、“占位子”思想,工作无思路、无创新,对群众的反映视而不见,对单位存在问题视而不管,甘作“太平官”,不作为,无明显业绩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问责或组织调整。

六是治“奢 ”,通过整治奢侈浪费之风,促进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清正廉洁,情系民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时间步骤

“六治”活动从2013年5月20日开始,到2013年12月30日结束。具体分为动员学习、查摆问题、整改落实、考核总结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学习阶段(5月20日至6月30日)。

6月初,在全校干部职工中召开整治懒、散、慢、乱、庸、奢等不良作风活动的动员大会。要广泛开展学习讨论活动,集中学习时间

不少于15小时,重点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及其他有关法纪法规。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思想基础,营造舆论氛围。

(二)查摆问题阶段(6月31日至7月30日)

广校干部职工在认真学习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取个别谈话、发放问卷、设立抽诉意见箱、公开投诉电话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征集意见建设,重点是向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征集意见和建议。要着重查找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懒、散、玩、浮、庸等不良作风问题。干部职工都要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作出整改承诺,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并将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问题剖析要深刻具体,形成书面材料,报局办公室。

(三)整改落实阶段(7月31日至10月20日)

我校要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召开班子和组织生活会或干部职工大会,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意见和措施,要将整改意见和措施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基层和群众的监督,并狠抓落实。对查出来的问题,实行销号制,不整改到位不销号,对不良作风问题贩处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

(四)考核总结阶段(10月30日至12月30日)

校“六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全校职工作风集中整治活动情况进

行测评考核。考核办法以公开测评、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测评考核结果要在总结大会上公布。对排在前五名的单位进行表彰,对排在末后三名的职工,取消其年终评先评优资格,责令说明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和办法。

五、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我校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责任领导和工作人员,校长作为“六治”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中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加强作风建设,带头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和表率作用。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要认真组织学习动员,制定“六治”工作方案交委办公室,要广泛开展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思想基础,营造舆论氛围。采取如板报、墙报、简报等形式及时报道集中整治活动的情况,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树典型、学典型,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在全校上下形成守纪律、办实事、学榜样、读好书的正确导向和浓厚氛围。同时,要加大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力度,大胆曝光各种不作为、低效能的现象,选择突出案例,切实加强反同典型的警示教育。

3、统筹兼顾,搞好结合。

我校在组织开展活动中,既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活动中规定程序和任务,又要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既要统筹

安排好“六治”活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又要做到把“六治”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建设交能政府、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活动紧密结合,确保活动真正取得实效。要抓好活动成果的延伸、拓展和深化,正确处理完成日常工作与开展“六治”活动的关系,把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机遇,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4、加强督查,取得实效。

校“六治”活动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分类指导,对“懒、散、慢、乱、庸、奢”等不良作风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的个人,坚决通报批评,决不姑息。

5、完善机构,注重长效。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的研究综述论文下一篇:给最要好的同学的毕业留言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