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盛唐边塞诗的艺术成就(推荐5篇)

盛唐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篇1

九江职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导 师:户才鸿 院 系:师范学院 专 业:语文教育 学 号:07314 姓 名:严新苗

目:盛唐边塞诗的成就和西北开发 博

目录

一、唐边塞诗的特点——-------------------3

二、唐边塞诗对西部开发的影响——-4

1、文中的积极思想--------------5

2、基本地域文化特色------------6

3、发展旅游--------------------7

三、参考文献——-----------------8

盛唐边塞诗的成就和西北开发

【内容摘要】唐代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边塞文学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乐章,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枝独秀的奇卉异葩。它的繁荣及高度的艺术成就,既基于唐代国家强盛、边功卓著、民族和同、中西文化交流活跃等社会条件的激发,也基于前代军戎诗歌在题材领域、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经验积累;既是中华民族历经两汉大一统、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分裂,至隋唐再度统一而造就的民族心理历程的艺术映现,也是唐代文人士大夫尚武毅、重事功、追求千秋伟业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精神所酿就。由于它在盛唐空前绝后的成功,而被文学史家视为盛唐诗歌高潮的重要标志。那么唐边塞诗的成就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从唐边塞诗兴盛的原因以及成就两方面来阐述了唐边塞诗对西部开发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边塞诗 西部开发 兴盛 影响 【正文】

一、唐边塞诗的特点

如果说唐诗是一部壮丽的交响曲,那么唐代的边塞诗一定是最慷慨激昂那一部分。古代边塞诗在表现各民族的交往及融合时, 现实的内容和历史的回顾是联系在一起的, 现实的感受往往采用古典式的包装.在此过程中, 既有对历史的模仿感, 又有超越感.唐代边塞诗人一方面吟咏岁月流逝及民族融合过程中所造成的残缺破坏, 同时, 又借助历史遗迹使古代边塞生活得以在诗中复现, 毁坏与复活, 构成了唐代边塞诗的双重景观.唐代边塞诗在描写历史遗迹时, 它所展示的实际物象是已经破坏的, 然而, 古代边塞生活的某些场景也就借助毁坏的遗址在诗人心中复活.诗中出现的表层物象是残毁型的, 而诗人心灵深处却是使古代生活画面得以再生.从形式上看,有五言,有七言,有短制,有长篇;从内容上看,有的抒发慷慨之情,有的铺叙异域之景,有的歌颂将士英勇,有的谴责战争残酷;从风格上看,有的诗风淡远,有的诗风豪放,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其兴起的原因,由於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气势磅礴的边塞战争,赋予它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雄大气象。诗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军旅英雄,描绘了无数具有传奇色彩的战争,表现了唐军克敌制胜的巨大威力,激荡着一种气吞骄虏的雄风。

(二)尚武风习。投笔从戎成为反复鼓吹的主题。许多诗对效忠君国作了热情的赞许,更对武功作了热烈的颂扬。与此同时,普遍贬斥和亲。

(三)自信观念。诗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常常把破敌立功看得非常容易。在写战争的苦难时,也具有一种雄浑的底蕴,怨气之中含有豪气,因而并不使人感到低沉。

(四)开创心理。盛唐人志向高远,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斗决心。诗人们对边地的奇景奇事,充满激情,诗的境界多有创新。另外还常看到一种无畏的“拿来”精神,对塞外的乐舞、风俗、物产等多所赞美,对民族友谊有许多感人的描写。以上诸端,使盛唐边塞诗赢得了崇高的赞誉,人们从中看到了民族伟力的迸发。

盛唐边塞诗来说,它在情调上既可表现为积极追求功名的英雄气概,但也不排斥儿女心肠的描写,不过这种儿女心肠的描写无损于英雄形象的塑造,相反能使其形象更丰满、更真实。王昌龄在《闺怨》诗中写到后方的女子“悔教夫婿觅封侯”,但那只是她“忽见“”杨柳”时的心情波动,并不代表她正常时候的情感;当她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后,相信她仍然会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还是盼望丈夫能博取功名封侯而归的

盛唐边塞诗写景抒情的风格,无论是平中见奇,还是悲中见壮,始终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出“盛唐气象”。盛唐边塞诗既可表现为尽情地歌颂雄奇的边塞风光或欢呼战斗的胜利,也可表现为直面严峻现实的勇气与真诚。

二、唐边塞诗对后世的影响

1、文中的积极思想

唐边塞诗对于进步的边塞战争和各族人民的边塞生活作了精采的描绘,成为宝贵的文学遗产。这些诗中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

进取精神等等,值得珍视。从“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感遇诗》其三十五)、“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其三)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为国家民族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忠贞精神;从“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一往无前、虽死无憾的无畏精神;从“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其六)、“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于濆《塞下曲》)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同情士卒、泪尽泣血的人道精神;从“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娑取封侯”(高适《九曲词》其三)、“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李白《塞下曲》)等诗句中,人们看到了一种横扫敌患、靖定边尘的进取精神。此外,边塞诗中还出色地描写了祖国边疆的壮伟风光和兄弟民族的友好情谊。无数优秀作品中所表现的这些积极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足资我们借鉴、继承。唐边塞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受到历代人们的高度重视。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到激动人意”,首标“征戍”。明代李攀龙、王世懋、胡应麟,清代沈德潜等评选唐诗,几乎都将边塞诗作列为冠首,由此可见它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在群芳灿烂的唐代诗苑中,边塞诗确是一丛奇葩,十分引人瞩目。尽管边塞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早有滥觞,唐以后亦赓续未断,但是,能够在诗坛上发生如此重大影响、形成如此恢宏局面的,却只有唐代。从这点说,唐边塞诗又是卓然独立的。

古代的边塞诗,写尽了流离人生的情态:慷慨应征,转战绝域,久战不归,两地相思,军中苦乐,塞外荒景……虽然诗人的人生道路可能并非如此,可是命运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冲突,愿望不能满足的悲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充分展现生命力的渴望,其实与这种人生图景一脉相通,浑然一体。从《诗经》那个时代起流离人生的咏唱不绝如缕,这咏唱消解了千百代人心中的块垒。一句“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就使心有戚戚者感到直逼灵魂的感动,淋漓的痛快。不论他是文人还是武夫,不论他是否深入地体察过离情别绪,不论他生活的年代离少妇与征人有多远。

盛唐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的强盛,唐诗的整体繁荣带动了边塞诗的创作水平,提高了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浩瀚无边的沙漠上,直直地竖起一道沙尘,如同烟柱一样直冲云霄,横亘千里的长河边,一轮将落的夕阳火红浑圆。这句诗中的“直”、“长”、“圆”都用得十分的精妙:一个“直”字给人以劲拔有力的印象;一个“长”字把奔流不息的大河概括得很有纵横千里之势;一个“圆”字恰好消除了夕阳往往会带来的萧瑟之感,只令人感到无比的壮美。这两句诗用字十分简洁,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成了描写沙漠景色的千古名句。描写塞外民族的风土人情。

如《凉州赛神》:

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烽头望虏尘。

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这首诗也是写于作者河西节度使幕府任上,描写了边塞地区人民为农事祈神祭祀的场面。诗的前两句写边塞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之景。但诗的后两句格调一转,写边塞人民祭祀的场面,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欢快,不同于一般边塞诗的风格。

又如《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分屡舞,罗袜自生尘。

这首诗是诗人在河西的时候所写的,诗中描写了村民祭祀赛神的场面,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诗人一开始两句“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偏僻辽远、人烟稀少的边塞画面。但后面几句,诗的格调也是一转,写了村民每年祭神活动的宏观场面,为荒凉的边塞增添了不少生机

2、基本地域文化特色

从地域角度看,自西安、兰州一路西行,沿着漫长的河西走廊,越祁连山,走嘉峪关,西出玉门阳关,右有蒙古高原,左有青藏高原,更西是新疆的吐鲁番、准噶尔、塔里木、天山南北,西北这片阔大辽远的地区,就是自古至今边塞诗绵延生长的主要地方。这里有高山的雄浑,大漠的壮阔,冰川的冷酷,戈壁的荒凉,生死的无常;也有草原的苍茫,绿洲的旖旎,传说的神秘,民俗的斑斓,人情的豪爽;更有敦煌佛窟千古的辉煌,三危山上不灭的佛光,逶迤绵亘的关楼边墙,戍边流放者的故事遗迹,历经岁月沧桑未被沙海湮没的高昌、交河、楼兰古城,还有丝绸之路所沟通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交往。这一切,为古今边塞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成为古今边塞诗表现出的基本地域文化特色西域奇观,使诗人们激动不已。那卷地的北风、连天的白草、崔巍的火山、沸腾的热海、穷荒大漠、冰封沙碛,还有那行军作战的壮盛场面、北地舞蹈的回旋入神、异域奇花的馨香秀色,以及西域各民族奇异的风习服饰、语言文字等等,都成了他们取之不尽的诗材,使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边塞之作。

3、发展旅游

西部的历史文化底蕴那么深厚,自然环境亦是如此的幽美,壮阔,我们可以把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很好的结合起来,作为今天的旅游业是很吸引人的,让更多的人理解西部,发展西部的文化,为西部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西部的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新时尚。人们不仅追求自然风光美的精神享受,而且还想西部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为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丰实的旅游资源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是指西部民族地区各类文献的总称。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一切自然和人文情况,再现了西部民族地方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从形式上划分,它可分为资料性文献和实物性文献:前者以文字或图籍形式留住了西部各民族的历史;后者则以实物形式直观形象地将西部各民族文化艺术展现于眼前。通过旅游满足其对文化信息的需要。西部民族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丰富的考证依据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真实地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人物、艺术、风俗等一切自然和人文的内容,所以,它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对民族地方志、州志、县志等地方民族文献的挖掘、整理、开发,已成功地发掘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为地方旅游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始建于唐垂琪2年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始建于明代的凤凰南方长城、乾嘉苗民起义遗址,通过对这些记载史料的开发利用,打造出了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品牌。保靖商周文化遗址,修建

于南宋现保存完整的土司王朝故都的永顺老司城及草创于元朝的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清嘉庆十年为纪念唐代“诗家王子”五昌龄而建的黔城芙蓉城等,这些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各类文化遗址开发都得益于民族地方文献的史料记载与考证。所以说民族地方文献的史料价值在开发旅游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部民族地方文献保存、揭示和传递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知识信息,包含着巨大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蕴含着无限商机。

西部的经济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一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了“富饶的贫困”这一矛盾现象。因此,如何把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现实的增长过程,是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西部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从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价格、生态建设、人才、帮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如今是提倡科教兴国,国家的进步要靠人才,人才要靠教育,我们要加强对西部的科学教育,政策向西部倾斜加强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如:牧业、农业形成从生产加工、宣传、销售一系列的营销网络方式!产供销为一体的经济链,唐朝边塞诗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西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样也为西部的发展添加了深厚的文化特色,西部将会更加的发达,更加的辉煌,美好!

人们一定会注意到,在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和风物,有不少是在今甘肃境内。如今甘肃诗歌的成就,与甘肃诗人对它的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我们还注意到,盛唐时期对于西部的开拓和同西域的交流带来了边塞诗的繁荣,而上个世纪50年代的支援大西北和90年代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同样带来了以甘肃、新疆、青海为代表的新边塞诗(或者叫西部诗)的兴起。这种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愿当代的盛世趋势直逼古代的盛唐气象,让思想开放、社会发展、人民幸福、诗歌繁荣一路同行。

参考文献

1、《唐诗探胜》 霍松林 林从龙 选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河南第1版

2、《唐诗丛考》 王达津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上海第1版

盛唐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篇2

盛唐边塞诗在继承前人已有成就的同时, 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开拓, 在这丰富的内容中, 盛唐气象得以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在此, 仅就常见边塞诗的内容做一分析。

一、肯定开边战争, 颂扬唐王朝的扩边政策和将士的战绩与英武, 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

盛唐时期的边塞战争, 情况复杂, 原因各有不同。诗人们对于边塞战争的态度, 也受着多方面的影响。“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燕歌行》) , 这是对最高统治者的鼓励赞赏;“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 这是文人自己希望邀功入仕的抱负。置身这个特定的时代, 追求功名, 向往边塞的诗人们, 很自然的就在作品中留下了强大帝国的折光。他们用豪迈恣肆的笔触, 写下了当时的艰巨斗争, 反映了热情的进取精神。

二、反对唐统治者穷兵黩武, 反对进行民族压追, 揭露侵略战争的罪恶

这类诗多出于未到过边塞, 但却关心边事的诗人之手, 其数量不是很多, 却是边塞诗中最有进步意义的部分。从这部分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盛唐时期经济繁荣, 军事强大, 但战争对民族压迫以及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却是无穷的。王之涣在《凉州词》中说:“单于北望拂云堆, 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 不肯和亲归去来。”他把战争的责任直接推到唐玄宗身上, 而对少数民族表示了明显的同情。王昌龄写道:“将军铁骢汗血流,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 乱杀胡人积如丘。”“深入”二字, 点明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乱杀”二字, 则谴责了黩武者的暴行。

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无穷的。王昌龄在《代扶风主人答》中就慨叹道:“十五役边地, 三四讨楼兰。连年不解甲, 积日无所餐。”“去时三十万, 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 君看刀箭瘢。乡亲悉零落, 冢墓示摧残。仰攀青松枝, 恸绝伤心肝。”

三、描写征人思乡, 闺妇思夫的幽怨之情

这些诗除个别的有些许叙事成分外, 基本上都是凝练的抒情诗, 是流自诗人、边塞征人及其内地亲友的心底的歌。从社会意义上说, 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持续多年的边境战争破坏了人们和平美好的生活, 给人们带来了难以解脱的内心伤痛的社会现实。

李颀的《古意》写道:“男儿事长征, 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 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 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 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 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 使我三军泪如雨。”这首诗把士兵们心底的思乡情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这种群愁众怨的描绘, 对认识唐王朝多年战争带给包括三军在内的人民群众的疾苦的普遍性有深刻意义, 诗人这种烘云托月, 欲抑先扬, 雄浑豪放中又见含蓄悲凉的艺术描绘亦是上乘的表现手法。

四、描写军幕中的和平生活和边塞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

岑参由于两次出塞, 在边地生活了长达六年之久, 因此对边塞军幕中的生活有较细致的观察, 写起来十分逼真。如“雨拂毡墙湿, 风摇毳幕膻”, 这是写军营生活的环境;“诸客爱之听未足, 高卷珠帘列红烛。将军醉舞不肯休, 更使美人吹一曲”, 这是写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曼脸娇娥纤复秾, 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 左鋋右鋋生旋风”, 这是写军幕中的歌姬舞伎的媚姿;“忽来轮台下, 相见披心胸。饮酒对春草, 弹棋闻夜钟”, 这是写只身远行的快意。一幅幅边塞和平生活的画面, 欢快、和谐而又生动、美好。

岑参在描写自然风光时, 就像在展现一幅幅雄奇瑰丽的边塞风景画。他写沙、风、雪、寒、火山、热海, 每一种景物都写得十分奇特别致, 令人耳目一新。此外, 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都勾勒了荒凉空旷、博大远阔的塞外风景。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则写得十分简洁利落, 韵味深长:“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首诗的意境优美, 不愧为描写塞外风光的杰作。

盛唐边塞诗中的马意象 篇3

关键词:盛唐;边塞诗;马意象

盛唐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边塞诗在这个时期的唐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唐诗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马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惯常话语,它经历了几个时代的重要发展后,到了唐代,马意象它在先前的基础上有了整合和扩充。马意象在唐诗中多处出现,就近些年来研究唐诗马意象的动态来看,作者们多从唐诗整体通观马意象,很少有论述一个时期、一个流派的马意象专题,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一个时期、一个文体继续探讨马意象的作用和文化意义。

一、盛唐边塞诗中大量出现马意象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与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一致的,由于政治对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所以,政治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由此,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也是自上而下发展的,在诗歌艺术方面,盛唐边塞诗中大量马意象的产生,就源于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原则,这包含了以下两方面内容。

其一,从文化上看,唐王室有着一半的鲜卑血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也在互相影响与融合,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自唐初始,帝王自小受到的教育一半是汉民族文化的教育,一半游牧民族文化的教育,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对马有特殊的感情,这就使唐初帝王爱马成为了可能,唐太宗李世民陵墓的《昭陵六骏》浮雕便是个很好的例证。这种爱好即有民族性又有统一性,民族性是具有游牧民族文化的对马的喜爱,统一性是以马为代表的两种文化的统一,这正体现在汉民族的诗歌艺术方面上,唐太宗李世民就写了大量带有马意象的诗,如《咏饮马》: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在唐王室中,对“马”的这种喜好从初唐一直延伸到了盛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就很好的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王室传统。盛唐时期的宫廷娱乐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项目——舞马,即训练马匹随着音乐节奏舞蹈,一般都是百骏齐舞;同时唐玄宗李隆基还要求科场的读书人要会打马球,每当科举后,进士及第的人们照例要到长安月光阁聚会,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让进士们打马球。同样,在诗歌艺术方面,唐玄宗李隆基在其《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等诗作中也大量的运用了马意象。所以,基于统治阶级对马喜爱的意识形态,民间便产生了追随统治阶级喜好的思想,并大量的在生活中付诸实践,盛唐有过边塞从军经历的诗人们在宣泄这种追求时,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大量运用马意象,甚至去夸张的赞美和马有关的物品——马具,比如高适的《咏马鞭》:

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一节一目皆天然。

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绳不直,规不圆。

把向空中捎一声,良马有心日驰千。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诗人这样不遗余力的赞美马鞭的目的实际上是要赞美配得起这根好鞭的良马。

其二,从军事上看,马是主要的军备之一,甚至到了近代它在军事上的地位和作用仍然很高,《后汉书·马援列传》中马援表曰:

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尊卑之序,

有变则以济远近之行,而兵所以恃以取胜也。

在我国历史上,到战国末期,骑兵开始进入战斗序列,汉武帝对匈奴用兵正是我国骑兵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奠定了以骑兵为住的作战体系,而唐代对突厥、土蕃、回鹘、奚、大食等游牧民族的战争发展并巩固了这一体系。唐代是“马上得天下”,再加上周边少数民族的威胁,统治阶级自然认识到马的重要军事作用,因此唐代非常重视训练骑兵与饲养马匹。整个唐代的边地军中多有马匹,举目可见,甚至还放养军马,马匹在边地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抬头即见马。岑参在其诗《逢入京使》中写到: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马上相逢无纸笔”尤为人叫绝,边关外,人不离马,所以说在马上相逢,纸笔不便书写,所以说“无”,而使者不能稍停,诗人一时来不及,才嘱其口传,这真是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再如高适的《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思深应带别,

声断为兼秋。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这首诗写得是在边塞送别,前四句围绕着马嘶来渲染离别之苦,用“萧萧”描绘马嘶鸣不息,然后写马的“思深”(心态)和“声断”(声态)都和离别自然的联系起来,征马嘶鸣的画面形象鲜活,正好为后面的赠别之语做了铺垫和过渡。

看来盛唐时期有过边塞从军经历的诗人们深入了到边地军中,他们发现和注意了现实,并自觉的把马做为意象反映到的他们作品当中。由此看来,唐政府的军事行动在无意识中促进了盛唐时期边塞诗里马意象的产生与发展。

二、“以汉喻唐”模式中的马意象

盛唐边塞诗人有着浓厚的汉代情节,“以汉喻唐”模式在盛唐边塞诗中大量出现,基于这种模式出现的意象是多样的,其中马意象中的“天马”就是这样的一个鲜明代表。

人们对某一阶段的历史所产生的态度,不仅取决于人们对现实的的态度,也取决于历史于现实关联的程度,因此“汉代情节”不仅是盛唐边塞诗人对历史的理解,还是现实的反映和和对理想的追求。“生产力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主体精神都是承上启下的,盛唐兼容并包,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从历史沉淀中寻找符合时代精神的泉眼。

汉代和盛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盛的时期,从地域上看,两个时代都定都长安,两个时代都受到来自西北游牧民族的威胁,汉代有匈奴和西域三十六国,盛唐有土蕃和回鹘;从军事上看,两个时代都在边地不断用兵,重视边防建设;从文化上看,自唐太宗开始就有大量学者在研究“汉书学”,而政府又把前、后汉书列为科举试题之一,再加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是唐边塞诗的直接渊源,因此在盛唐边塞诗人看来,只有汉代才有可比性,也只有汉代才是汲取精神资源的宝库。

“以汉喻唐”模式中的马意象集中体现在了“天马”上,近来学术界也有探讨“天马”的,但并非从“以汉喻唐”模式入手,再这里我将对“以汉喻唐”模式中的马意象进行初步探讨。

盛唐边塞诗中出现的“天马”,就是诗人基于追求这种历史精神的心理而产生的。盛唐边塞诗中的“天马”实际上指得是大宛马,也就是汗血马,但在汉代,“天马”最初指得是乌孙马。汉朝与匈奴打仗,训练骑兵,需要种马,乌孙马的质量在汉代享有盛誉,最初从乌孙去内地的马匹,因其品质优良,遂称“天马”。直到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才知道大宛马的质量在乌孙马之上,于是汉武帝派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出使大宛买马。然而大宛王不但不肯卖马给汉使,且“令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消息传道长安后,武帝震怒,乃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征讨大宛。在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第一次征讨中,由于沿途小国坚壁清野,使得征讨失败。在总结教训后,武帝派李广利于公元前102年第二次征讨大宛,此次李广利率军攻灭大宛,乃选大宛好马数十匹献于长安。自此大宛马为“天马”,而乌孙马遂名“西极马”。

看来“天马”这一名词的出现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的,“天马”作为意象出现,不仅是诗人对汉代的歌颂,也是对现实的描述、对现实追求,如周存的《西戎献马》:

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

影别流沙路,嘶流上苑风。望云时蹀足,向月每争雄。

禀异才难状,标奇志岂同。驱驰如见许,千里一朝通。

从表面上看诗人描写的是天马的威风形状,但实际上诗人是通过对“天马“的描写来来赞颂李广利的军功,从而表达对当时国家在边地战争上取得胜利的喜悦。在诗人看来,征服少数民族后最大的犒赏,就是效仿汉代,让他们献上宝马良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一个征服者的“贪婪”,满足一个社会尚武的风气,从而激励作者本人和读者去边地建功立业。

除此,“天马”还可以用来赞誉一个人的勇武与气概,再看高适的《送浑将军出塞》: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承在朝野,

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

卫青未肯学孙吴。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

辛勤判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年,高适在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浑将军为哥舒翰麾下之云麾将军、皋兰府都督浑惟明。高适在描写浑将军时用到“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浑将军率擅长骑射的“阴山(山名,今内蒙境内)儿”箭无虚发;骑一日千里的“大宛马”(天马)所向披靡。一位将军昂扬矫健的气势,豪雄坚劲的姿态跃然纸上,而他胯下的“大宛马”正是其英勇善战的表现,其往日军功的证明。但高适却不直接写“天马”,而是用了别名,是因为这位浑将军其祖先是汉代匈奴浑邪王。当初汉武帝名义上是为求良马灭大宛,实际上是为断匈奴右臂,如果高适在此直言不讳的言“天马”来炫耀浑将军的战功,势必会引起歧义,造成民族矛盾。但是唐代胡汉一家,民族政策比较开明,所以高适才会以“天马”来赞誉一位匈奴后裔的将领,可见诗人用心良苦。

由此看来,在盛唐边塞诗中“以汉喻唐”模式下的马意象,诗人们不仅用其称颂了盛唐的丰功伟绩,还赞誉了那个时代的文人武将,但由于民族矛盾,马意象在使用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马意象中的英雄意识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强盛而又充满活力的朝代,它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政治开明,军事强大,诗人们在时代的感召下,呈现出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雄浑的气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与执着。帝国的强盛赋予整个社会以无限的活力,这种时代精神孕育了整个社会都具有英雄意识,整个时代都有崇尚英雄的风气,这是盛唐边塞诗中产生英雄意识的基础。

首先,盛唐时期有过边塞从军经历的诗人们的英雄意识是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羡慕的心理来体现的,他们心中的英雄是以军武英雄为主的,以英雄为榜样,渴望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在我们看来,英雄一般都会毫无节制的喝酒吃肉,他们会向掌柜的大喊:“来两斤牛肉,酒尽管筛来!”。因为我们会认为,填满英雄胃肠的酒和肉可以转化为征服敌人的能量,这也正是我们理解的英雄的人格。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展现英雄人格魅力的另一个方式——马意象。马上看壮士,在盛唐边塞诗中,马所背负的一定是强者,在那些歌吟勇武英雄的诗句里,骏马是英雄生命的一部分,诗中常常以马意象壮其行色,而那些英雄就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如杜甫的《高都护骢马行》: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

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

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

何由却出横门道。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一匹形制壮丽,桀骜不训的宝马,但实际上是在赞颂它的主人高仙芝的英雄气概,近代的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说:“妙在句句赞马,却句句赞英雄”。再比如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中:

……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

请君鞲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

岑参描写的马有高贵华丽的装饰和又长又柔如红丝一般的尾巴,为我们展示了一匹非凡的良马,但诗人的用意却是在赞颂卫节度的勇武。英雄骑宝马,宝马衬英雄,两者相配,不能错位,写马实则写人,战将的勇武一刻也离不开马的配合,因为战马与战将的配合,正是古代战场拼杀的一个基本战术构成,所以杜甫在《前出塞九首》中这样说:

……射人先射马……

其次,盛唐边塞诗中的英雄意识是对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理寄托而产生的。唐代文人投笔从戎走向边塞,投身于战斗生活当中,渴望在边塞一展身手,这对他们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盛唐边塞诗中,马意象成为了诗人建功立业英雄意识的集中体现符号。岑参在《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中这样写到: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

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此诗可以看作是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但这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呢?他内心蕴藏、焕发出来的功业追求,渴望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这一切都通过“马上取”得以挥斥、诉说,其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在这种建功立业的豪情中,马意象还成为了诗人自己的化身,它象征了诗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惧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信念。良马的神速也体现了他们对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自信,如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

……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男儿称意得如此,

骏马长鸣北风起。待君东去扫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

又如高适的《画马篇》:

……荷君剪拂与君用,一日千里如旋风。

飞驰的良马寄托着诗人驰骋战场的壮志,盛唐欣欣向荣的时代环境和诗人的建功理想在马意象上达成了默契,成为诗人个人英雄意识的写照。

在盛唐边塞诗中,马意象就是这样充满了英雄浪漫色彩,它们在形象上雄姿英发、器宇不凡,在精神上承载着的是一个一个边庭健儿和诗人自己高贵的梦

四、马意象同边塞风光

盛唐边塞诗中的马意象向我们展示了神秘、雄伟、丰富多彩的边塞风光,同时也反映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

边塞的春天,李益在《塞下曲》中这样写到: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西北高原,天高云淡,鸟儿群飞,北方民歌飘荡在广袤的草原上,马群在绿色的草地上狂欢奔跑,撒欢鸣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虽然歌声中饱含了边塞军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但也饱含了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身处边地的自豪情怀,这种感情体由马群的欢嘶带来,而马群的欢嘶也迎接来了塞外的春天,这是怎样的一种壮美豪情。

春天是美好的,然而边塞的景色并不总是这么诗情画意,实际上边塞自然条件而劣,生活艰苦,人烟稀少。从历史地理学上讲盛唐边塞地处新疆、甘肃、内蒙的西部等地;从地理学上讲,这些地方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干旱区,沙漠较多,降水稀少,冬季时间长而且寒冷、狂风肆虐,边塞自然条件而劣,生活艰苦人烟稀少。这些在盛唐边塞诗中的马意象里均有体现,有描写沙漠多的,特别指出的是岑参的《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胡沙费马蹄……

诗人在这里提到了马蹄,这个马蹄实际上指的是马蹄铁。蹄铁是中国的发明,大约发明于汉初,蹄铁的发明是为了减少马蹄的磨损,从而增加马的“脚力”。日日在沙中奔跑,可见对蹄铁的磨损很严重。同样提到蹄铁,却描写气候恶劣的有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马踏在边塞冬天的路上,由于路上冰雪覆盖,而马蹄上又有蹄铁,因此马和路之间的附着系数很小,才会打滑走不稳。还有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马蹄脱指的还是蹄铁,由于严寒,钉进马掌的铁钉热胀冷缩,从马掌中滑落,导致了马掌脱落。钉蹄铁的铁钉比较粗,会是怎样的严寒才使其脱落的呢?这不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酷寒,而诗人在边塞却实实在在的经历了这种寒冷。边塞除了酷寒,还有大风,如王昌龄的《变行路难》: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马儿嘶叫并不是应和风声,而是因为风太大、太冷,已经超出了马的承受力。而高适的《自蓟北归》里这样写到: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哀”字正是形容了马的这种嘶叫是痛苦的。

这就是边塞的风光,既有它温存的一面,也有它冷酷的一面,诗人们通过对马的描写,侧面的勾勒出了边塞的艰苦生活,毕竟在酷寒多风的冬天,马背上的正是诗人自己,但这绝对不诗人的满腹牢骚,而是证明了他们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心,他们让我们通过马看到了一个个投笔从戎、铮铮铁骨的盛唐读书人。

五、结语

最后,意象是由物像加工而来的,作为事物的马虽然千差万别,但意象本体——马是一致的,都具有同一类的相同特征,马意象在盛唐边塞诗中广泛运用,它不仅是时代风貌的反映,也是诗人自己人生理想的的体现,更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这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注释:

宇文所安.盛唐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扉页。

张玉娟.试论唐代边塞诗“以汉喻唐”模式[J] .山东社会科学,2004,3,91-93。

张柠.英雄的人格和语义[N] .南方周末,2007-1-18(31)。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1959年版)[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范晔.后汉书[M](1959年版)[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沈昫.旧唐书[M](1975年版).北京:中华书局,1975.

[4]苗普生,田卫疆等.新疆史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5]翦伯赞.秦汉史[M](1999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谭其骧等.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

[7]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M].(1990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宇文所安.盛唐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0]王明居.唐代美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11]吴怀东.唐诗流派通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2]戴伟华.唐代文学宗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3]林庚.唐诗宗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4]高步瀛.唐宋诗举要[M](1964年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

[15]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6]杨凤琴.唐诗中的骏马意象[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7(5):

78-81.

[17]王立,郝明.唐代文学中的马意象[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9(3):119-124.

[18]任文京.唐代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J].文艺研究,2004,3,74-79.

[19]张玉娟.试论唐代边塞诗“以汉喻唐”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04,3,91-93.

第三章 盛唐边塞诗人 篇4

形成边塞诗派的各种因素:

1、战争——安边

拓边

2、关心——边塞生活

3、文人——失意

第一节 高适

高适:前期:功名未就,报国无门。

漫游燕赵,体验边塞生活,与李白、杜甫结下深厚友谊

后期:安史乱后,仕途遂顺,创作渐少

诗歌内容:

1、边塞诗:《燕歌行》:

岑参:求仕未成,结识名士,显露头前期:出仕前——抒写怀才不遇出师——战败——被围——结局(死斗)

现实主义

2、反映民间疾苦,关心人民生活:

《封丘县》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

3、咏怀送别诗:《别董大》第二节

岑参

角。两度出塞,皆不得意。

中期:出仕后两度出塞

——大量边塞诗问世

后期:三度为郎,两调外任

——诗歌多壮志难酬之慨

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奇——奇景

奇事

奇情

奇寒 边塞诗:风光——奇异:严寒、狂风、热海

(浪漫主义色彩 爱国

主义热情)

战争——悲壮激昂

乡思——情深意浓

民族交往——关系融洽团结

第三节

王昌龄、李颀等诗人

王昌龄——七绝圣手 边塞诗——歌颂边关将士

爱国热情: 《从军行》

四、五

——抒写战士“边愁”:

《从军行》

一、二

——揭露战争弊端:

《代扶风主人答》

《出塞》——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小诗:写宫女、思妇:

边塞诗词艺术概括 篇5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那么这些边塞诗词又有哪些艺术的特点呢?

现将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特点一:鲜明的边地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飞箭走马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轮台、夜郎、天山、阴山、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鼓、角。

补充常用来评价边塞诗意境的词语: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苍凉荒寒、瑰丽雄壮、凄寒萧条、孤寂冷清肃杀悲凉等

特点二: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复杂

(1) 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 《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2) 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例: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3)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

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 》王昌龄

(4)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军中苦乐不均的怨情。

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5)惊叹描摹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风土人情。

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复杂: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特点三: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例: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例: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特点四:表现手法多样

(1)夸张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3)虚实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张籍)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特点五: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v 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

v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张乔)

v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陆游)

v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

上一篇:高中地理知识拓展延伸下一篇:新能源汽车经销商政策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