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共8篇)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1

摘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分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重要意义;途径

一、前言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么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精神,体现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既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又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追求的统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标准、提供了遵循。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 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 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3.1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

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 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自然和谐, 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说, 对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与生态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 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选择。3.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 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这个核心价值观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奋斗目标, 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3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

一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与“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另一方面,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也是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与“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3.4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新特征新变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以之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有力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性、理论性很强,但在实践中也有部分群众反映其不易懂不好记,不利于宣传普及。党的十八大总结提炼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准确、简明凝练,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符合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愿望,有利于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更加贴近群众,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掌握。3.5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纵观古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都必须依靠其核心价值观来维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必定要有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核心价值观作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盏指路明灯,引领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焕发精神动力,凝心聚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有利于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利于引领社会成员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而奋斗。

3.6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髓。一定意义上,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决定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企图把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较量,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应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从而展示中华文化良好的对外形象。

3.7是解决社会转型问题的迫切需要。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道德操守。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观念相互交织、碰撞、影响,一些消极、颓废的观念有所滋长,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人们迫切呼唤主流价值观念的引领,期待新风正气的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找到正确方向,引导人们自觉抵制错误观念的侵蚀,准确把握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尺,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集在精神层面,落脚在实践层面。必须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联动机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循认知规律,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着力解决好普及性、操作性、机制性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思想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

4.1宣传教育,内化于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应先行。特别是要在全社会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关键是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三个倡导”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干部培训和群众普及教育规划,坚持不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是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学习、交流、纪念、实践等主题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增强人民群众践行的自觉性、自信心、自豪感,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4.2实践养成,外化于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动,最根本的是要形成自觉行动。各地党委和政府应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广大群众立足实际,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开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生动局面。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同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职能职责相结合,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应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干部的执行力、制度的约束力,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应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使典型楷模和“凡人善举”人人礼敬,使丑恶现象和不良行为人人鄙视,大力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舆论氛围。4.3常态长效,固化于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灵魂工程,必须建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实现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建立责任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注重加强统筹协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建立督查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完善检查评价推广体系,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基本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建立奖惩机制,加强激励驱动,褒扬一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和个人,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伸张和推崇,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

参考文献: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2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富强范畴

富强, 表征着社会发展在经济方面的繁荣状态, 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的重要衡量尺度。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 逐渐清晰认识到, 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 关键问题是建立更为富强繁荣的社会存在。其富强程度主要归结为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理论。生产力首先是关系范畴。“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 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主要探讨和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产力同时产生的还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 构成为所谓社会, 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 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形成的。因此,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 富强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生产力理论的重要显现。国家富强是科学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富强范畴

富强范畴显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 蕴涵了丰富的理论向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 富强范畴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 实现路径:

发展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国家富强的基本条件。在历史发展阶段中, 我们曾经走过一段时期的弯路, 将社会主义和富裕机械对立起来,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邓小平坚决地反对这种错误做法。“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 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 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 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邓小平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讲社会主义, 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 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 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 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胡锦涛高度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国家繁荣兴盛, 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和首要因素, 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条件。

(二) 实现结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消灭私有制, 实行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社会理想。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但是, 私有制的产生和消亡都是历史发展过程。因此, 盲目的一刀切式的消灭私有制是不妥当的。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 “只要生产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不仅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而且还有剩余产品去增加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就总会有支配社会生产力的统治阶级和贫穷的被压迫阶级。”因此, 不能盲目的废除私有制。“不, 不能, 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 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 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 才能废除私有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逐步形成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极大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胡锦涛指出, 中国政府工作的方向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以公有制为基础, 确保我国生产力发展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表现了我国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尊重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和阶段性特质。

(三) 最终目标: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 是国家富强最终的落脚点。共同富裕内涵了先富和后富、集体富裕和个人富裕的有机统一。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 但它确实是出现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江泽民指出:“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是一定要实现的。”胡锦涛同志指出:“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 在实施路径上是有所侧重的, 是在按劳分配为基础上的一种理想目标。并且, 共同富裕是指消除两极分化的普遍富裕。资产阶级社会囿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因此无法消除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的局面。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保证了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最大范围的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途径,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手段和基础条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结构, 确保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属性。共同富裕是国家富强的最终目标, 是发展生产力的最终归宿点和最终价值指向。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依靠, 共同构成了富强范畴的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1卷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7].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第3卷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 篇3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政府;非政府组织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42-01

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国家长期形成并被人们认可的基本价值理念,体现着国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是社会意识形态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软实力非常重要。因此,任何国家都非常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认同。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并提出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新部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到一个新阶段、新高度。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和概括,其论述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理想、社会的价值导向以及公民的行为准则在价值目标上的和谐统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我国目前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要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标准的道德规范来统一我们的思想,凝聚我们的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不但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而且顺应了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不但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而且吸收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三个倡导”对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为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有利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有利于为破解转型期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有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不但体现在概括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价值观的传播路径上。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多策并举,形成合力,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维度交相辉映,逻辑上实现政治理想为主导、以社会导向为引导、以行为准则为规范的内在统一,从内涵上完成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价值统一。所以,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传播路径,为我们价值观建设所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发挥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主导作用。第一,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倡导力。一方面通过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委宣传部和党报、党刊等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输给民众。一方面发挥党员及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他们不仅要掌握正确的“话语权”,还要超越多元价值观干扰,注重以身作则[3],工作中能做到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第二,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文化主导力。政府对文化的主导是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要秉持以人为本、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愿景,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助推作用。非政府组织借助和利用其自由、 广泛的优势是传播和渗透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我国存在着众多的非政府组织,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非政府组织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着人道主义、志愿精神和爱国主义,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汶川大地震时,中华红十字协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及其志愿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募捐,践行了人道、公正、仁爱等价值理念,塑造了平等、信任、合作的关系,充分体现着爱国主义、乐善好施等民族精神,起到了凝聚民心,促进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三)国民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理论灌输和和实践练习相结合,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国民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价值观可塑性强,有利于在认同、接受的基础上不断内化为自身的品德素养,从而将其纳为指导和规范其行为的准绳。一方面,依据国民教育不同阶段青少年认知的水平,制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规划和指标,并融入到教材、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育人的全过程。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在教育,其重点在实践。我们只有既要注重课堂上主渠道的灌输教育和各学科中的渗透教育,又要注重日常社会实践活动的濡染、习练等多种路径,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身思想品德素养,作为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的信仰者、努力的践行者和积极的传播者。

(四)加快完善相关法制,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保障。我国应进一步加强注重利用法治来促进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为使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不断地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在十八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在广泛调研、在实践中继续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共识,并取得国家法律的支撑。此外,各级人大、政府在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法规、条例和政策时,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和要求,确保法律、法规、政策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防止出现相背离的现象发生,借助其权威以保障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3).

[2][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4

论文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如何立足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价值合理性依据,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建构。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文化建设当中,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价值观念冲突问题已成为社会重大的理论课题。青少年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冲突中,显得无所适从,难以抉择。如何立足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他们的行为和实践提供科学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一、加强全民道德价值观建设,提高“社会合力”,改善价值观建设的外部社会环境当前,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集体主义、合作互助、社会责任等观念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和接受。作为社会,全社会要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支持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工作,把推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

首先,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充分考虑青少年成长进步的需求,精心策划选题,创作、编辑、出版并积极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青少年读物和视听产品。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面向青少年的优秀影片、歌曲和图书的展演、展播、推荐工作,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为青少年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服务。

其次,各类互联网站都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网上主文化、引导亚文化、打击反文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教育网站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开设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价值观教育活动。再次,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鼓励和支持

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作为家庭,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价值观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现实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在学业上有极高的期望,但对孩子的价值观要求却不甚重视,还不时向孩子灌输些与学校德育格格不入的错误观念。注意加强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家长以良好的价值观修养为子女作表率。作为学校,要发挥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优势,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内容、目标、方法、途径诸方面均进行改革,以求提高其实效性。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营造保持学校德育效果的大环境。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其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学校要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青少年感受最深、并能发挥直接影响的文化。时间表明,校园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要大力开展科学精神的教育,使青少年自觉热爱科学,立志用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祖国、服务人民;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者、倡导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青少年树立为********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

二、尽快确立新形势下的人生价值新标准,为青少年提供切实可行的价值观目标新时期青少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价值观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反映到价值观上,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人活着到底为什么”“,人生在世如何才能更有意义”,“怎么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诸如此类人生价值问题,是广大青少年时常思考和讨论的。因此,尽快确立符合当今新时期特征的科学价值价值观标准,显得尤为急切。对于青少年经常遇到的公与私、利与弊、幸福与牺牲、奉献与索取、个人与社会、革新与传统、成功与失败等一系列关系问题,仅靠学校开设的《价值观》课程来提供正确的处理原则和标准还远远不够。这要求我们在德育中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既用较高层次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学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能够成长为坚定的********者;又坚持广泛性要求,对全体青少年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基本层次的教育,使他们成为能遵纪守法、具有起码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好公民。

三、敢于实践、勇于实践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而思想观念向物质方面的转化以及对它的检验,都离不开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实践活动。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自觉地到实践中去经受锻炼,尤其要积极投身到当前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自己的价值观念认识,修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树立适应形势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中,青少年必须重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古人尚能做到“每日而三省吾身”,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牢牢

记住这一点,每做完一件事情,冷静地坐下来,认真的回顾总结,通过总结,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久而久之,青少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就形成了。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5

摘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作为90后的我们,承载着国家的新希望,建设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责无旁贷。因此,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本质,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明确学习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明白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于学习生活中,对我们国家的和谐社会构建起到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因此我们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的研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因而,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冲击的需要。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而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由上述可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一代主力军,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

(三)大学生如何培育与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 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能是朝夕之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刻不容缓,我们必将一马当先!参考文献: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6

20 世纪 90 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按照他的观点,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 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软实力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无形因素。软实力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具有超强的扩展性,它悄无声息的穿越时空,渗透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硬实力,时刻没有停止向世界其他国家扩张软实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达到精神上控制,巩固其“世界霸主”地位。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而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升综合国力,在世界新秩序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战略需要。“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其中,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重塑中国社会价值观,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对塑造稳定、良好的大国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价值观重塑是缓减转型期社会风险的有效手段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和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最早系统地讨论了现代性或现代化社会所面临的风险。贝克指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全球化过程和信息化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不断扩散的不确定性。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无数的机会,但也制造着无数的风险。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剧烈的社会体制转轨,带来了同样剧烈的社会震荡,社会风险日益增多。当下中国进入了一个高风险社会,矛盾聚集,社会情绪引爆点低,全球化的影响、国内的现代化和体制改革、自然环境的恶化等等,带给中国社会的风险是叠加式的。

实现社会控制就是维持好社会秩序,减少和缓解社会风险。李路路作者在《社会变迁:风险与社会控制》一文中提到: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就是“共享的价值观、有效的制度和组织、统一的行为规范”,通过外力的强制和内在的认同两个机制达到“磨合”(或者说“粘合”)目的,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平稳过渡、转轨。这里提到的社会控制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共享价值观”,就是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的价值观,通过这些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增加社会的凝聚力,达到社会控制,化解社会风险目的。

三、价值观重塑推动公民素质的提升和公民社会的成长

转型期价值失范,在社会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行业风气的恶化、社会公德的沦丧等,在个体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公民个人道德素质的低下、个人行为的失范、个人理想信念的缺失等。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确立,能有效的引导多元化的价值观,使社会行为受到正确引导和规范,个人道德获得发展。

公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的非强制的行动团体。它基于共同的价值认同,拥有良好的风尚和独特的内在精神,它体现的“公民性”是关怀整体社会福祉的一种态度。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等人把“公民性”所体现出来的“良好风尚”具体概括为七项内容:礼貌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避免和排斥强制性暴力;对他人的容忍和宽容的心态;对陌生人所持有的同情心;独立自治的自愿精神;平等地尊重共同体中任何成员;对超出熟人世界以外之共同体抽象符号的认同。它代表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新方向。重建社会价值观,实质就是重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重建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公民的个体自我意识不断地融入集体自我意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逐渐趋于平衡、整合的状态,从而推动和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形成。这种“ 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拥有良好风尚”和“独特内在精神”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也就是公民社会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建社会价值观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四、价值观重塑是 “人与社会关系”哲学问题的新探索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首要属性是社会性,人与社会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定位问题。按照重塑社会价值观就是“重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的话,重塑社会价值观必然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定位,必须要思考并明确“面对个人与社会利益冲突的处置原则”、“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原则”。这些原则对社会和社会成员处理“群己关系”、“己他关系”起规范指导作用。重塑社会价值观致力于解决的各种具体的价值观问题,最终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摆脱异己力量的控制,消除“物”对“人”的奴役,消除价值观的异化,重获失落的意义,更高级的回归合理的社会秩序,这一过程与构建理想、完美的人与社会关系的过程是“同向”的,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3] 高丙中,袁瑞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7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电视艺术的表达

电视艺术首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利用影像、声音以及文字来完成叙事和议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各种语言、故事、镜头以及音乐映射社会生活,向社会公众传达思想、审美甚至道德价值。一方面,电视艺术创作离不开思想文化对其内容和内涵的丰富,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另一方面,电视艺术本身也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包括文稿采写、拍摄剪辑、制播乃至发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都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制度和市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形成其特定的电视艺术文化。无论是哪一种文化形式,其本质都是对该国社会和思想的一种还原和隐喻。电视艺术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构成,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也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具象化的叙事,直接作用于观者的视觉、听觉感官,相对于小说、报纸等艺术形式,降低了对文化知识水平、社会认知水平等因素的要求,可以说是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知识水平的受众收看需求,因此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即使是在新兴媒体的传播之中,电视艺术依旧占有一席之地,因为电视艺术对观众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就像瑞典著名导演博格曼的那句评价一样:“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视那样,超脱了寻常的情感,直达内心深处,深入骨髓。”这使得电视艺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更容易对人产生影响[2]。诸如《平凡的世界》等电视剧就是把电视艺术看作是修养人格、协调民心、教化世俗的手段,这也是电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内容[3]。

电视艺术是受众最宽广的艺术形态之一。作为公民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如今高覆盖的数字电视系统、网络电视系统,电视节目的观看者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民娱乐的时代里,90%以上的娱乐版块离不开电视电影的话题。尤其是近十年来,电视系统和网络通讯在全国范围内高覆盖,电视节目的收看群众一直处于稳定攀升的状态,电视节目的拍摄和投入更是进入爆炸式的发展时期。尤其是网络和电视的每日同步更新,更是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节目的推广渠道和播放形式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媒介。除去传统的传播方式之外,网络硬盘、手机电视、微信甚至下载引擎等都成为电视节目的传播载体,为观众提供了种类丰富、操作方便以及流畅的观看平台。电视艺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不再受到储存和播放设备的限制,在高覆盖、高数额的受众帮助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必然是空前的。比如,江苏卫视重磅推出的国内首档大型科学类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成功地把故事、趣味、情感和科学融合在一起,收视数据火爆,稳居全国各上星频道同时段节目第一,而且各项网络数据也是全线飘红,在节目播出后的24小时里,百度搜索指数高达25万多次,列影视搜索第一。

同时电视艺术还肩负着向国外传播文化的重要任务。依靠电视艺术的表达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不但可以在本国民众群体中推行,也可以传输到国外。这样不但成功塑造我国的政治形象和民族形象,更增强我国在文化输送和传播方面实力[4]。近年来,我国的电影产业在“走出国门”的改革和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将部分优秀的中国电影作品推向国际市场,这不仅是一个电影产业经济的发展问题,更是一个文化输出和价值观输出的问题。这要求我国的电视创作主动肩负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创造更具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作品。在这方面,央视的成功范例有很多。比如,2015年央视春晚以其特有的优势,不仅取得了火爆的收视效果,其多屏收视率29.6%,电视直播全国收视率达28.37%,爱奇艺全球单平台在线直播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400万人,总播放次数超过7000万次,其中海外用户数占比2.1%,而且以“讲中国故事,展中国精神,共度中国年”的艺术形式,向全球受众传递了“家和万事兴”的文化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电视节目作为艺术娱乐形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上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与政治说教或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其表现形式更加隐喻。“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略显概括、抽象,但电视节目通过具体的影像、声音表达和反映出来时就不再是抽象的思想或概念。而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城市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中都会产生巨大的差异。电视作品则正是通过这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来承载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自身的价值、思想以及主旨融入故事的叙述当中,隐藏在音乐的情感和光影的交错之中,让观众自行感悟和领会。

电视作品本身的多样性造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的多样性。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是大相异趣的。这种差异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上,就是主旋律作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最具有自觉意识。然而在这类作品中,许多作品为了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于急功近利,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是简单的图解和口号式呐喊,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节目的艺术性,最终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商业类电视作品注重其娱乐性和经济效益,在故事题材、叙事方式以及摄影和音乐等方面都刻意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不断消减其意识形态的表达。艺术类电视作品则往往带有明显的批判色彩,刻意放大了社会问题或人性阴暗面,反而使其有一种对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嫌疑。总之无论是哪一种电视作品,都必然带有主观色彩,其中自然包含着或隐或显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和传达。

此外,影视跨文化传播的特点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和传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世界范围内,艺术表达形式形成了一种交流和传播的全球化浪潮,各国的电视电影作品都面临着大交流和大融合,中国的影视作品也自然包括其中,中国观众也会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资源。由于影视与意识形态的不可分割性,外来的影视作品自然会带有原产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西方一些国家很善于借助如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通过明星和名人效应,将其价值观艺术化地包装为“真理”并推向其他国家,这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文化冲突,对缺少足够辨别力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极有可能造成思想和意识的负面影响,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难度。

2 加强电视艺术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

首先,在电视艺术作品的创作上,应当坚持遵循以思想为指导、以艺术为标准的原则。因为电视作品的创作仍然处于艺术创作的范围,运用电视艺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和教育,究其实质就是通过其特有的隐喻性,将其思想隐藏在故事、图像以及音乐之中,让观众自行理解那些孕育在生活和实践中的价值观,从而更能调动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加深其印象,以及践行的自觉性。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导之下,艺术的标准也不能太低,因为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5]。前段时期出现的一些“雷剧”因过分展示了虚假、拜金等丑陋现象,既不利于真善美与和谐社会的积极表达,也不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感悟,使得电视艺术“以文养人”的独特功效大打折扣。

其次,在电视艺术作品的选择上,应以主旋律电视作品为核心,以高水平的艺术电视作品和高质量的商业电视作品为“枝叶”,通过主旋律作品的观赏,让观众直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通过艺术作品和商业作品的观赏,分别让观众深入理解、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而在欧美和东方电视艺术作品的选择上,应遵循艺术高水准和思想积极向上的要求,以历史经典为主体,当代优秀作品为辅助。通过这些作品,让观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普世”价值观进行比较分析,深化对于“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遏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只有不断提供更多更好的电视艺术产品和服务,才能逐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民众“言之于口、践之于行、刻之于心”的价值认同。

最后,在电视艺术的表达方式上,应当柔性化融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通过日常生活和艺术化的作品加以体现,“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因为一般具有选择能力的人对于社会价值大都有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强行对其进行灌输式教育是不可取的。更有效的方法是,在创作之前应面向群众、下移重心、延伸触角,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清楚他们的价值取向,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只有这样,才能更“接地气”,更好地选取电视作品的创作角度和艺术表达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其中,最终通过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作品,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3结语

电视艺术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具有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连通性、扩散性、放大性、引导性,其影响力决定了社会大众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电视作品只有具备了高水准的艺术表达形式,才能更好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发挥“宣传队”“播种机”“发动机”作用,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并在生活、生产中自觉地践行。

参考文献

[1]刘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5,(1).

[2]宋俭.关于培育和凝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5,(3).

[3]彭政清.“新常态”语境下电视艺术审美共识刍议[J].当代电视,2015,(6).

[4]徐斌,陆树程.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机制[J].江汉论坛,2015,(5).

论社会主义价值观论文 篇8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他们共同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基本关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2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在价值层面上的具体表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核心价值体系得到高度概括和提炼升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意。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的指导地位,助推我国价值哲学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深厚的现实价值。

一、相关内涵的科学界定

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它反映的是客体的存在对主体需要的效用、意义、关系和某种需要的满足。核心价值指的是一定社会群体中人们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或价值原则,它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指导地位,表明某些事物对人们具有普适性的、一般的有用价值。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通常是在统治阶级的号召或倡导下形成的,它对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提升本民族的认同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在一个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所谓价值观,就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是在价值评判、价值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言行准则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原则立场、价值评判、态度需求等。价值决定价值观,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反映价值本身。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理念,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尺度和理论守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哲学层面和价值领域的根本表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稳固的生产关系及价值目标追求的集中映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和价值升华。它纵观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学说、现实运动、根本制度和社会形态中,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驱动和内在需要,是一个相对稳固的思想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关系

从实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偏重于横向解析的话,即偏重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宏观领域方面的内容的话,那么核心价值体系则更倾向于纵向解构,即更倾向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等意识层面。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供稳固深厚的价值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和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

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转为自为阶级,由自发斗争转为自觉斗争,其目的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本身就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在价值层面的同义表达。这一最高价值观本身就内蕴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表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和价值抉择。

马克思在依据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从宏观的社会场域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国家作为整体的价值取向,即在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微观个人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内在地包含着个人生活得到富裕、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文化修养得到提升、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等内容。可见,既注重国家的整体利益,又不排斥个人的合理诉求,既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权利,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借助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才能真正得到最后实现,才具有现实性、普遍性、彻底性和人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这种社会主义能集中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它时刻折射出公正、平等、共享和改善民生的人文理念,因而它本身就具有内化为大众信念、外化为群众生活实践、转化为人民生活能力的诉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强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规律性的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合目的性的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合规律性的又是合目的性,必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

一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爱国是具体的、历史的,国家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表现出来,爱国也就转化为热爱一种社会制度的行为,在现实中国,这种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同时,爱国从本质上看,也属于一种集体主义,或者说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集体主义。因为国家就是一个“放大”了的集体,是单个集体的社会化。所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就是高扬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旗帜。体现时代进步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这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和主义的重要品质,能够被人民群众以一种平等的主体姿态、共同持有的自觉信仰、精神价值取向和现为规范准则,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征。

另一方面,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引和价值准则。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因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提供了最核心的价值导向。

三、结语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关联性,又各有侧重点,相互区别。从某种角度上说,二者是表象和内容、外延和内涵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递推式演进。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和最高抽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精神,决定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走向,引领着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范式和潮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人民群众把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个坚实感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章龙.冲突与建构—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河道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下一篇:大学生德育论文感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