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孩子(精选10篇)
提起梁实秋父亲,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大多数人都只是知道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梁实秋,没有多少人清楚是谁培养了这么一位文学家。
梁实秋与父亲合照
梁实秋父亲名叫梁咸熙,他的父亲也就是梁实秋的祖父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后来成为了四品官员,而梁实秋父亲是为秀才,曾经作为政府第一批主要培养的学习英语的人才,由于自己曾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在孩子长大后又将孩子送往美国学习。梁实秋的父亲梁咸熙思想开放,是一位进步人士,曾经梁实秋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程季淑谈恋爱的`时候不小心被梁咸熙撞见了,两个年轻人都不知所措,还是梁咸熙三言两语化解了尴尬,自此以后,梁实秋与程季淑见面父亲都会主动掏钱给梁实秋,嘱咐他要好好对待自己未来的儿媳妇。梁实秋的父亲梁咸熙的开明和遇事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给梁实秋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梁实秋的性格大部分都和自己的父亲很相像。
据说,梁实秋父亲还是一位美食家,有的人说梁实秋酷爱美食,却不知道梁实秋的这个爱好还是从小跟在父亲梁咸熙身边养成的呢。梁咸熙最喜欢的就是厚德福饭庄了,由于去的次数多了,也就和哪里的掌柜熟识了,还经常给饭庄提意见,慢慢的,便开始投资入股,与掌柜一起将厚德福推向了全国。要说梁咸熙这一生最大成就,那就是为祖国培养了这样的一个散文家,翻译家,批评家。
梁实秋的子女
梁实秋一生有两女一子,是与第一任妻子程季淑所生。
长女梁文茜,1927年出生在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曾担任政协委员,是梁实秋的子女中唯一一个在大陆生活的,1987年,梁实秋在台湾去世后,梁文茜想要去台湾奔丧,但是因为当时台湾和大陆没有开放探亲,所以她不能及时送父亲梁实秋最后一程,这在当时是重大新闻。梁文茜曾经在北京担任过律师事务所的主任,现在已经八十几岁高龄了,仍居住在北京。
独子梁文骐,在台湾是一名大学教授,他敬业,性情温和,深得学生的喜欢,当年父亲梁实秋被贴上反动的标签,作为儿子的他也收到了不小的连累。的7月23日,梁文骐不幸去世。
幼女梁文蔷,1933年出生在青岛,是著名的营养学博士,现在住在美国的西雅图,作为小女儿,梁文蔷一直深受梁实秋的宠爱,但是梁实秋从来不疏于对女儿的教育,在女儿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会给予鼓励,在女儿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他会指引女儿前进的方向,虽然女儿没有子承父业,但是作为父亲,他鼓励着女儿要坚持下去,所以才会有现如今的成就。梁实秋的子女,虽然没有向梁实秋一样成为著名的学者,但是他们各有各的领域,并且一直都坚持了下去,梁实秋是一位好父亲,他一直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孩子面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爸爸,不是什么散文家,批评家等等。
梁实秋妻子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学者、翻译家,提起这样的一位大家,我们有些好奇,他的感情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梁实秋妻子是谁?
梁实秋是有两个妻子的,分别叫程季淑和韩菁清。梁实秋的原配妻子程季淑,于1927年和梁实秋结婚,虽然两人受教育的程度都很高,但是对于父母包办的婚姻并没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相反,两人在见面之后互相被对方吸引,情投意合,后来梁实秋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又准备美国留学,他对程季淑许下了三年之约,三年之后回国结婚,三年后两人在北京举办了婚礼。
婚后不久两人因为战争,辗转了许多地方,1937年因为一些原因他独自离开了北平,当程季淑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是六年之后了,再那之后二人一直形影不离,一家人幸福美满。1974年,两人在美国的一处市场购物,一个梯子突然倒了下来,正好砸到了程季淑,她被送往医院,但是因为伤势很严重,在医院去世。梁实秋对程季淑的感情很深,还写了《槐园梦忆》来悼念亡妻。可以说作为梁实秋妻子的程季淑一生坎坷。
后来台湾的一家出版社在看到《槐园梦忆》一书之后,决定出版这本书,并邀请梁实秋去台湾,梁实秋就是在这里遇见了他的第二人妻子韩菁清,此时的梁老已经71岁高龄了。韩菁清是20世纪40年代的明星,原名叫韩德荣,父亲是一名商人她七岁的时候便成为了上海滩的一颗闪耀的明星,之后她跟随父亲到了香港。后来她出演了一部电影从此踏入了演艺圈。
她和梁实秋因为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结识,两人聊着聊着便聊出了感情,而摆在两人面前的除了年龄,更多的就是他们的职业,因为职业差距很大,受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彼此疏远,反而使他们更加相爱,1975年两人在台湾结婚,两人一起度过了的时光,1987年梁实秋去世。
关键词:梁实秋 文化心理 乐观旷达 散文创作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梁实秋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散文大家。人们在提及现代白话散文时,往往把更多的目光投射于周作人、鲁迅、朱自清等,而对梁实秋及其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包括续集、三集、四集)知之甚少,语焉不详。事实上,梁实秋的散文在海外长期风行,在专家读者中广受赞誉。如梁实秋代表作《雅舍小品》至今中文版已经再版超过五十多次,创造了散文出版的神话。对于《雅舍小品》的巨大意义,朱光潜曾在给梁实秋的信中说:“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1]梁实秋的散文作品还有《雅舍杂文》《雅舍散文》《秋室杂忆》《雅舍谈吃》《秋室杂文》《槐园梦忆》等,可称中国现代散文的独具风格之作。
要全面客观地展示梁实秋散文的艺术魅力,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文学思想和文化心理。梁实秋赴美留学后,师从新人文主义祖师白壁德,并深受其影响,推崇古典主义,同时,“儒家的至圣先师孔丘的主张‘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为梁实秋所佩服,故而他的一生都别具一种士大夫的风范”[2]。在《文学的纪律》中,梁实秋强调“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3]因此他认为文学应该表现普遍永久的人性,只有深入发掘属于人性内蕴的真实,文学作品才能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同时,他强烈反对情感至上的浪漫主义,在文学批评中,不遗余力地强调理性的作用,强调要给情感、想象和欲望都套上理性的笼头。“情感与想象都要向理性低首。在理性指导下的人生是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在这种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人性亦是标准的;在这标准之下所创作出来的文学是有永久价值的文学。”[4]因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文学表达成了梁实秋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梁实秋的这种文学观念,无疑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实践。
纵观梁实秋的散文创作,在文中他常以旷达幽默的态度对待日常事物、世相人情、人生境遇,从而对它们进行审美把握,在这种与日常生活事物的和谐相处中建构起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人生境界,从中展示梁实秋乐观旷达、优雅风趣的人生情怀。这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
梁实秋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后来就读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接受新式西方教育,又到美国留学,可以说他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士子的精神情怀,又受到西方思维话语的浸染,因而具有某种开放的文学眼光和情感认知方式。从步入中国现代文坛开始,梁实秋就自觉承担了为中国现代文坛把脉问津的历史使命,他是“怀抱着救中国文学之弊的理想和建构中国现代批评新体系的愿望开始他的文学批评生涯的,这也便使他得以超越大多数文学者济世的启蒙和救亡立场,高蹈于焦灼激切的时代大氛围之上”[5]。但是梁实秋的古典主义在中国始终没有找到立足之地。他先因对五四新文学的刻薄批评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又因与文坛泰斗鲁迅数次针锋相对地论争,而落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骂名。三十年代因反对“文学的阶级性”遭到左翼理论家的围攻。在1938年又因一篇《编者的话》成为“与抗战无关论”的历史罪人。经过种种历史风波和无情的打击后,梁实秋在重庆北碚写作《雅舍小品》时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慷慨激昂的文坛斗士变为一名宠辱不惊、旷达恬适的中年学者,早年冲动进取的精神已经被平和沉稳所取代。
梁实秋曾说:“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道释三者合流的产物。”无疑,他追求中和之度,正是立足三教之上的重构,也正是他自己清淡雅洁,随心所欲,以内心的丰赡适意为人生情趣的写照。写作《雅舍小品》时,梁实秋似乎更钟情于“道家”,他在行文中总是心平气和,随遇而安。“他以轻松自得的笔调玩味生活中的各种情趣,并把纯粹的生活体验化为人生的审美,即便是痛苦的经验也常常进入审美的视野。”[6]这种散淡平和的人生态度正是他《雅舍小品》的精神内核和独特风范。如《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雅舍》,最能集中全面地体现梁实秋人到中年的雍容心态和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雅舍是梁实秋在重庆北碚时与友人合资购买的一幢房子的名称。雅舍“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而且“鼠子自由行动”,“聚蚊成雷”。是时,国运艰难,战火连绵,梁实秋心系国家之安危而身处此陋室,却还觉得“‘雅舍还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于是“不论住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7]好感油然而生,在平凡简陋的环境中寻求乐趣,感悟一种旷达、安谧与亲切。梁实秋便是在这荒山辟野、安闲恬适的氛围之中,以一种普通人难以拥有的超然态度来体验人生和咀嚼、享受人生的种种滋味,将外部环境给人造成的无奈与痛苦变成虚幻缥缈、自得其乐的人生享受。在淡然一笑中忘怀得失,感受人生情趣,求的是精神上的丰腴与完满。这是因为梁实秋身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经历了世纪风云的变幻,受到了中西两种文化濡染,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在精神风貌上得到了改观。梁实秋对“雅舍”的眷恋之情,只因“住得稍久”而产生感情,完全超越了现实功利性,因此,梁实秋便在类似“雅舍”的世俗物质上培养了一种超越世俗的乐观心态。
梁实秋这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他对现实人生的热爱,追求一种充分享受人生的艺术生活。于是理发、散步、请客、旅行、过年、饮酒、下棋、吸烟、喝茶以及中年、老年、退休都成了他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他看来,这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中体现着某种可以玩味的“人性”因素。梁实秋便是凭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宛如外科医生一样一丝不苟地解剖着日常生活中各种习俗和事件,并用优雅风趣的文学表达使之显露无遗,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梁实秋的显微镜下都表现得格外荒诞和夸张。如在《谦让》一文中,梁实秋仔细剖析了人们在各种场合的礼让心理,得出结论:“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翻,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们在某些场合之下虚伪的心理和伪装的面目。在《旁若无人》中则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在某些公共场合中人的不雅行为,例如欠伸本是常事,但某些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张开血盆巨口,做吃人状,把口里的獠牙显露出来”,并且“伸胳膊伸腿,如演太极”,更有甚者打呵欠时还带着音乐“其声呜呜然,如吹号角,如鸣警报,如猿啼……”以滑稽幽默暗示着人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和规范。这些身边琐事,经由梁实秋艺术的体验和描述,便升华到了超越现实功利的境界,体现出独特的韵味和光彩。
对于一般的世风,梁实秋的笔调与针对官场的笔调有所不同,他总是以冷静的态度,去描写一种永恒不变的人性。因此在描摹世相人情的时候,语言显得比较温和委婉,表现出一种绅士之风。如《旁若无人》中细致地描写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某些不良行径时,梁实秋并没有板起脸孔,语重心长地训诫开导,而是以轻松诙谐的语调娓娓道来。在文章的末尾引用了叔本华的一段寓言提醒人们:“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伸张。”[8]在不动声色的背后隐含了自己强烈的感情,真正达到了鲁迅所称许的“无一贬词,而情伪毕现”。这类作品对人的讽刺虽然轻微,但却可明显看出梁实秋崇尚文明,反对愚昧落后的价值取向。
梁实秋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正反映了这位现代文学巨人独特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哲思。梁实秋虽然经历了时代风云的变幻和是是非非的冲击,接受了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但在散文中他表现的始终是一种散淡平和的心态。对外界事物随遇而安,对生老病死取豁达之态,不消极避世,不贪图功名利禄,只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审美的享受,以一种超然自适的平和心态衡量着人性的真善美与生活中的苦乐。在对生老病死的感慨、世相人情的描摹中,梁实秋总是以一种雍容典雅、亦庄亦谐的笔调来深深地吸引住读者,让人在阅读时感觉就像在一盏油灯下与一位饱经磨砺的智者促膝谈心,闲话家常,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从他优雅风趣、温柔敦厚的语言风格中感受到他旷达乐观的情怀,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
在散文创作中,梁实秋以丰富的学识,深邃的思想,站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崭新高度,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创造了有别于文人散文和学者散文的崭新的散文范式,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释:
[1]陈子善编,梁实秋著:《梁实秋文学回忆录》(第1版),岳麓书社,1989年,第64页。
[2]黄长华:《简洁典雅,含蓄蕴藉——试论梁实秋“雅舍小品”系列》,福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5年,第3期,第17页。
[3]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4]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5]刘聪:《论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的反思》,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第99页。
[6]李云雷编著:《速读中国现党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梁实秋卷》,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7]梁实秋:《雅舍小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8]梁实秋:《雅舍小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谁没有洗过澡!生下来第三天,就有“洗儿会”,热腾腾的一盆香汤,还有果子采钱,亲朋围绕着看你洗澡。“洗三”的滋味如何,没有人能够记得。被杨贵妃用锦绣大襁褓裹起来的安禄山也许能体会一点点“洗三”的滋味,不过我想当时禄儿必定别有心事在。
稍为长大一点,被母亲按在盆里洗澡永远是终身不忘的经验。越怕肥皂水流进眼里,肥皂水越爱往眼角里钻。胳肢窝怕痒,两肋也怕痒,脖子底下尤其怕痒,如果咯咯大笑把身子弄成扭股糖似的,就会顺手一巴掌没头没脸的拍了下来,有时候还真有一点痛。
成年之后,应该知道澡雪垢滓乃人生一乐,但亦不尽然。我读中学的时候,学校有洗澡的设备,虽是因陋就简,冷热水却甚充分。但是学校仍须严格规定,至少每三天必须洗澡一次。这规定比起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意义大不相同。五日一休沐,是放假一天,沐不沐还不是在你自己。学校规定三日一洗澡是强迫性的,而且还有惩罚的办法,洗澡室备有签到簿,三次不洗澡者公布名单,仍不悛悔者则指定时间派员监视强制执行。以我所知,不洗澡而签名者大有人在,俨如伪造文书;从未见有名单公布,更未见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袒裼裸袒,法令徒成具文。
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做一件大事的。自古就有沐浴而朝,齐戒沐浴以祀上帝的说法。曾点的生平快事是“浴于沂”。唯因其为大事,似乎未能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了唐朝,还有人“居丧毁慕,三年不澡沐”。晋朝的王猛扪虱而谈,更是经常不洗澡的.明证。白居易诗“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洗一回澡居然有诗以纪之的价值。
旧式人家,尽管是深宅大院,很少有特辟浴室的。一只大木盆,能蹲踞其中,把浴汤泼溅满地,便可以称心如意了。在北平,街上有的是“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的澡堂,也有所谓高级一些的如“西昇平”,但是很多人都不敢问津,倒不一定是如米芾之“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也不是怕进去被人偷走了裤子,实在是因为医药费用太大。“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怕的是水不仅包皮,还可能有点什么东西进入皮里面去。明知道有些城市的澡堂里面可以搓澡,敲背,捏足,修脚,理发,吃东西,高枕而眠,甚而至于不仅是高枕而眠,一律都非常方便,有些胆小的人还是望望然去之,宁可回到家里去蹲踞在那一只大木盆里将就将就。近代的家庭洗澡间当然是令人称便,可惜颇有“西化”之嫌,非我国之所固有。不过我们也无需过于自馁,西洋人之早雨浴晚雨浴一天淴洗两回,也只是很晚近的事。罗马皇帝喀拉凯拉之广造宏丽的公共浴室容纳一万六千人同时入浴,那只是历史上的美谈。那些浴室早已由于蛮人入侵而沦为废墟,早期基督教的禁欲趋向又把沐浴的美德破坏无遗。在中古期间的僧侣是不大注意他们的肉体上的清洁的。“与其澡于水,宁澡于德”(传玄澡盘铭)大概是他们所信奉的道理。欧洲近代的修女学校还留有一些中古遗风,女生们隔两个星期才能洗澡一次,而且在洗的时候还要携带一件长达膝部以下的长袍作为浴衣,脱衣服的时候还有一套特殊技术,不可使自己看到自己的身体!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之“星期六晚的洗澡”是一般人民经常有的生活项目之一。平常的日子大概都是“不宜沐浴”。
我国的佛教僧侣也有关于沐浴的规定,请看“百丈清规,六”:“展浴袱取出浴具于一边,解上衣,未卸直裰,先脱下面裙裳,以脚布围身,方可系浴裙,将裩裤卷摺纳袱内”。虽未明言隔多久洗一次,看那脱衣层次规定之严,其用心与中古基督教会殆异趣同工。
在某些情形之下裸体运动是有其必要的,洗澡即其一也。在短短一段时间内,在一个适当的地方,即使于洗濯之馀观赏一下原来属于自己的肉体,亦无伤大雅。若说赤身裸体便是邪恶,那么衣冠禽兽又好在哪里?
1.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的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静止的。《寂寞》
2.清晨走到空旷处,看东方既白,远山如黛。《散步》
3.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雅舍》
4.真正听京戏的内行人怀里揣着两包茶叶,踱到边厢一坐,听到妙处,摇头摆尾,随声击节,闭着眼睛体味声调的妙处。《音乐》
5.我家门铃不是普遍一按就嗞嗞响的.那种,也不是像八音盒似的那样丁丁当当的奏乐,而是一按就啾啾啾啾如鸟鸣。
6.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雅舍》
7.秋风起时,树叶飒飒的声音,一阵阵袭来,如潮涌,如急雨,如万马奔腾,如衔枚疾走;风定之后,细听还有枯干的树叶一声声地打在阶上。秋雨落时,初起如蚕食桑叶,窸窸窣窣,继而淅淅沥沥,打在蕉叶上清脆可听。《音乐》
8.起先是坐着,神情潇洒,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势吃紧,两人都站起来了,剑拔弩张,如斗鹌鹑,最后到了生死关头,两个人都跳到桌子上去了。《下棋》
9.走到街上,看见草上的露珠还没有干,砖缝里被蚯蚓倒出一堆一堆的沙土,男的女的扭着新鲜肥美的菜蔬走进城来,马路上有戴草帽的老朽的女清道夫,还有无数青年男女穿着熨平的布衣,精神抖擞的携带着“便当”骑着脚踏车去上班。《早起》
10.耗油豆腐用大号头盘,上面平铺着嫩豆腐,一片片的像瓦垄然,整齐端正,黄澄澄的稀溜溜的耗油汁洒在上面,亮晶晶的。《豆腐》
11.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雅舍》
12.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雅舍》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有一句:“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可是我不记得是谁了,他曾说过更彻底的话:我们平常以为英雄豪杰之士,其仪表堂堂确是与众不同,其实,那多半是衣裳装扮起来的,我们在画像中见到的华盛顿和拿破仑,固然是弈弈赫赫,但如果我们在澡堂里遇见二公,赤条条一丝不挂,我们会要有异样的感觉,会感觉得脱光了大家全是一样。这话虽然有点玩世不恭,确有至理。
中国旧式士子出而问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可见衣裳是要紧的。我的一位朋友,人品很高,就是衣裳“普罗”一些,曾随着一伙人在上海最华贵的饭店里开了一个房间,后来走出饭店,便再也不得进来,司阍的巡捕不准他进去,理由是此处不施舍。无论怎样解释也不得要领,结果是巡捕引他从后门进去,穿过厨房,到帐房内去理论。这不能怪那巡捕。我们几曾看见过看家的狗咬过衣裳楚楚的客人?
衣裳穿得合适,煞费周章,所以内政部礼俗司虽然绘定了各种服装的式样,也并不曾推行,幸而没有推行!自从我们剪了小辫儿以来,衣裳就没有了体制,绝对自由,中西合璧的服装也不算违警,这时候若再推行“国装”,只是于错杂纷歧之中更加重些纷扰罢了。
李鸿章出使外国的时候,袍褂顶戴,完全是“满大人”的服装。我虽无爱于满清章制,但对于他的不穿西装,确实是很佩服的。可是西装的势力毕竟太大了,到如今理发匠都是穿西装的居多。我忆起了二十年前我穿西装的一幕。那时候西装还是一件比较新奇的事物,总觉得是有点“机械化”,其构成必相当复杂。一班几十人要出洋,于是西装逼人而来。试穿之日,适值严冬,或缺皮带,或无领结,或衬衣未备,或外套未成,但零件虽然不齐,吉期不可延误,所以一阵骚动,胡乱穿起,有的宽衣博带如稻草人,有的细腰窄袖如马戏丑,大体是赤着身体穿一层薄薄的西装裤,冻得涕泗交流,双膝打战,那时的情景足当得起“沐猴而冠”四个字。当然后来技术渐渐精进,有的把裤脚管烫得笔直,视如第二生命,有的在衣袋里插一块和领结花色相同的手绢,俨然像是一个绅士,猛然一看,国籍都要发生问题。
西装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譬如,做裤子的材料要厚,可是我看见过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穿夏布西装裤,光线透穿,真是骇人!衣服的颜色要朴素沉重,可是我见过著名自诩讲究穿衣裳的男子们,他们穿的是色彩刺目的宽格大条的材料,颜色惊人的`衬衣,如火如荼的领结,那样子只有在外国杂耍场的台上才偶然看得见!大概西装破烂,固然不雅,但若崭新而俗恶则更不可当。所谓洋场恶少,其气味最下。
中国的四季衣裳,恐怕要比西装更麻烦些。固然西装讲究起来也是不得了的,历史上著名的一例,詹姆斯第一的朋友白金翰爵士有衣服一千六百二十五套。普通人有十套八套的就算很好了。中装比较的花样要多些,虽然终年一两件长袍也能度日。中装有一件好处,舒适。中装像是变形虫,没有一定的形式,随着穿的人身体变。不像西装,肩膊上不用填麻布使你冒充宽肩膀,脖子上不用戴枷系索,裤子里面有的是“生存空间”;而且冷暖平匀,不像西装咽喉下面一块只是一层薄衬衣,容易着凉,裤子两边插手袋处却又厚至三层,特别郁热!中国长袍还有一点妙处,马彬和先生(英国人入我国籍)曾为文论之。他说这钟形长袍是没有差别的,平等的,一律地遮掩了贫富贤愚。马先生自己就是穿一件蓝长袍,他简直崇拜长袍。据他看,长袍不势利,没有阶级性,可是在中国,长袍同志也自成阶级,虽然四川有些抬轿的也穿长袍。中装固然比较随便,但亦不可太随便,例如脖子底下的钮扣,在西装可以不扣,长袍便非扣不可,否则便不合于“新生活”。再例如虽然在蚊虫甚多的地方,裤脚管亦不可放进袜筒里去,做绍兴师爷状。
男女服装之最大不同处,便是男装之遮盖身体无微不至,仅仅露出一张脸和两只手可以吸取日光紫外线,女装的趋势,则求遮盖愈少愈好。现在所谓旗袍,实际上只是大坎肩,因为两臂已经齐根划出。两腿尽管细直如竹筷,扭曲如松根,也往往一双双地摆在外面。袖不蔽肘,赤足裸腿,从前在某处都曾悬为厉禁,在某一种意义上,我们并不惋惜。还有一点可以指出,男子的衣服,经若干年的演化,已达到一个固定的阶段,式样色彩大概是千篇 一律的了,某一种人一定穿某一种衣服,身体丑也好,美也好,总是要罩上那么一套。女子的衣裳则颇多个人的差异,仍保留大量的装饰的动机,其间大有自由创造的余地。既是创造,便有失败,也有成功。成功者便是把身体的优点表彰出来,把劣点遮盖起来;失败者便是把劣点显示出来,优点根本没有。我每次从街上走回来,就感觉得我们除了优生学外,还缺乏妇女服装杂志。不要以为妇女服装是琐细小事,法朗士说得好:“如果我死后还能在无数出版书籍当中有所选择,你想我将选什么呢?……在这未来的群籍之中我不想选小说,亦不选历史,历史若有兴味亦无非小说。我的朋友,我仅要选一本时装杂志,看我死后一世纪中妇女如何装束。妇女装束之能告诉我未来的人文,胜过于一切哲学家,小说家,预言家及学者。”
梁实秋出生于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旧式官僚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后曾入同文馆攻习英文。他以新月派文艺批评家著称。梁实秋从1927年开始写散文,直至1987年病逝绝笔,结集出版过《骂人的艺术》、《雅舍小品》、《秋室杂文》、《实秋杂文》、《雅舍杂文》、《清华八年》等二十余种,涉及小品、杂感、游记、回忆录、读书札记等文体。
梁实秋大小品大都是从一己的人生经验出发,说古道今,谈论人物,取材于平凡的日常人生,抒发人生的情趣,体现出一种清雅通脱的襟怀.在幽默诙谐中含蕴了几分讽刺,又在讽刺椰榆中透出了几分亲切和温厚。
梁实秋的散文个性鲜明,韵味浓郁。梁实秋自称他的散文是“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但其行文从容不迫,言简意赅,留有余味。梁实秋认为散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简单”,他的散文大都篇幅简约,语言精练,体现出一种由博返约的境界。此外,梁实秋的散文谈古说今,中外逢源,广征博引,文采斐然。说理融于形象的比喻,带有亦庄亦谐的情调,富于理趣。这种含笑谈玄、妙语解颐的文字,在《雅舍小品》里俯拾皆是,与内涵的闲情逸致一道造就了“雅舍体”温文容与、雅健老到的独特风格。这在40年代文坛独树一帜,延续和发展了闲适派散文的艺术精神。虽有绅士和名士气,却还是让人读来感到亲切,可品尝人生诸多况味,获得生活的真趣与愉悦。
今天一场大火烧毁了莎士比亚夫人童年故居的三分之一,但官员们希望能在明年游季以前,及时修复损坏部份。
莎士比亚纪念中心主任福克斯说,调查证明火灾是因电线走火而起,他又说,纵火的可能性“并未排除”。
福克斯称赞救火员,拯救了一座最具历史性,保存了五百年的茅草屋顶的农舍,该农舍自一八九二年来,则为英国重要的名胜。
据推测在十六世纪末期,哈塔威小姐嫁给莎士比亚以前,一直居住在那里。
每年大约有二十五万人参观该农舍。
莎翁夫人安·哈塔威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她比莎士比亚大八岁。莎氏在《第十二夜》第二幕第四景写下这样的句子:
女人永远要嫁一个比她大些的,她才能适合他,才能在她丈夫心里保持平衡。……女人像玫瑰,美丽的花儿一经盛开立刻就谢。
梁实秋写动物的散文
狗
我初到重庆,住在一间湫溢的小室里,窗外还有三两窠肥硕的芭蕉,屋里益发显得阴森森的,每逢夜雨,凄惨欲绝。但凄凉中毕竟有些诗意,旅中得此,尚复何求?我所最感苦恼的乃是房门外的那一只狗。
我的房门外是一间穿堂,亦即房东一家老小用膳之地,餐桌底下永远卧着一条脑满肠肥的大狗。主人从来没有扫过地,每餐的残羹剩饭,骨屑稀粥,以及小儿便溺,全都在地上星罗棋布着,由那只大狗来舔得一干二净。如果有生人走进,狗便不免有所误会,以为是要和他争食,于是声色俱厉的猛扑过去。在这一家里,狗完全担负了“洒扫应对”的责任。“君子有三畏”,猘犬其一也。我知道性命并无危险,但是每次出来进去总要经过他的防次,言语不通,思想亦异,每次都要引起摩擦,酿成冲突,日久之后真觉厌烦之至。其间曾经谋求种种对策,一度投以饵饼,期收绥靖之效,不料饵饼尚未啖完,乘我返身开锁之际,无警告的向我的腿部偷袭过来,又一度改取“进攻乃最好之防御”的方法,转取主动,见头打头,见尾打尾,虽无挫衄,然积小胜终不能成大胜,且转战之余,血脉偾张,亦大失体统。因此外出即怵回家,回到房里又不敢多饮茶。不过使我最难堪的还不是狗,而是他的主人的态度。
狗从桌底下向我扑过来的时候,如果主人在场,我心里是存着一种奢望的:我觉得狗虽然也是高等动物,脊椎动物哺乳类,然而,究竟,至少在外形上,主人和我是属于较近似的一类,我希望他给我一些援助或同情。但是我错了,主客异势,亲疏有别,主人和狗站在同一立场。我并不是说主人也帮着狗狺狺然来对付我,他们尚不至于这样的合群。我是说主人对我并不解救,看着我的狼狈而哄然噱笑,泛起一种得意之色,面带着笑容对狗嗔骂几声:“小花!你昏了?连×先生你都不认识了!”骂的是狗,用的是让我所能听懂的语言。那弦外之音是:“我已尽了管束之责了,你如果被狗吃掉莫要怪我。”然后他就像是在罗马剧场里看基督徒被猛兽扑食似的作壁上观。俗语说:“打狗看主人”,我觉得不看主人还好,看了主人我倒要狠狠的再打狗几棍。
后来我疏散下乡,遂脱离了这恶犬之家,听说继续住那间房的是一位军人,他也遭遇了狗的同样的待遇,也遭遇了狗的主人的同样的待遇,但是他比我有办法,他拔出枪来把狗当场格毙了,我于称快之余,想起那位主人的悲怆,又不能不付予同情了。特别是,残茶剩饭丢在地下无人舔,主人势必躬亲洒扫,其凄凉是可想而知的。
在乡下不是没有犬危。没有背景的野犬是容易应付的,除了菜花黄时的疯犬不计外,普通的野犬都是些不修边幅的夹尾巴的可怜的东西,就是汪汪的叫起来也是有气无力的,不像人家豢养的狗那样振振有词自成系统。有些人家在门口挂着牌示“内有恶犬”,我觉得这比门里埋伏恶犬的人家要忠厚得多。我遇见过埋伏,往往猝不及防,惊惶大呼,主人闻声搴帘而出,嫣然而笑,肃客入座。从容相告狗在最近咬伤了多少人。这是一种有效的安慰,因为我之未及于难是比较可庆幸的事了。但是我终不明白,他为什么不索兴养一只虎?来一个吃一个,来两个吃一双,岂不是更为体面么?
我初到重庆,住在一间湫溢的小室里,窗外还有三两窠肥硕的芭蕉,屋里益发显得阴森森的,每逢夜雨,凄惨欲绝。但凄凉中毕竟有些诗意,旅中得此,尚复何求?我所最感苦恼的乃是房门外的那一只狗。
我的房门外是一间穿堂,亦即房东一家老小用膳之地,餐桌底下永远卧着一条脑满肠肥的大狗。主人从来没有扫过地,每餐的残羹剩饭,骨屑稀粥,以及小儿便溺,全都在地上星罗棋布着,由那只大狗来舔得一干二净。如果有生人走进,狗便不免有所误会,以为是要和他争食,于是声色俱厉的猛扑过去。在这一家里,狗完全担负了“洒扫应对”的责任。“君子有三畏”,猘犬其一也。我知道性命并无危险,但是每次出来进去总要经过他的防次,言语不通,思想亦异,每次都要引起摩擦,酿成冲突,日久之后真觉厌烦之至。其间曾经谋求种种对策,一度投以饵饼,期收绥靖之效,不料饵饼尚未啖完,乘我返身开锁之际,无警告的向我的腿部偷袭过来,又一度改取“进攻乃最好之防御”的方法,转取主动,见头打头,见尾打尾,虽无挫衄,然积小胜终不能成大胜,且转战之余,血脉偾张,亦大失体统。因此外出即怵回家,回到房里又不敢多饮茶。不过使我最难堪的还不是狗,而是他的主人的态度。
狗从桌底下向我扑过来的时候,如果主人在场,我心里是存着一种奢望的:我觉得狗虽然也是高等动物,脊椎动物哺乳类,然而,究竟,至少在外形上,主人和我是属于较近似的一类,我希望他给我一些援助或同情。但是我错了,主客异势,亲疏有别,主人和狗站在同一立场。我并不是说主人也帮着狗狺狺然来对付我,他们尚不至于这样的合群。我是说主人对我并不解救,看着我的狼狈而哄然噱笑,泛起一种得意之色,面带着笑容对狗嗔骂几声:“小花!你昏了?连×先生你都不认识了!”骂的是狗,用的.是让我所能听懂的语言。那弦外之音是:“我已尽了管束之责了,你如果被狗吃掉莫要怪我。”然后他就像是在罗马剧场里看基督徒被猛兽扑食似的作壁上观。俗语说:“打狗看主人”,我觉得不看主人还好,看了主人我倒要狠狠的再打狗几棍。
后来我疏散下乡,遂脱离了这恶犬之家,听说继续住那间房的是一位军人,他也遭遇了狗的同样的待遇,也遭遇了狗的主人的同样的待遇,但是他比我有办法,他拔出枪来把狗当场格毙了,我于称快之余,想起那位主人的悲怆,又不能不付予同情了。特别是,残茶剩饭丢在地下无人舔,主人势必躬亲洒扫,其凄凉是可想而知的。
在乡下不是没有犬危。没有背景的野犬是容易应付的,除了菜花黄时的疯犬不计外,普通的野犬都是些不修边幅的夹尾巴的可怜的东西,就是汪汪的叫起来也是有气无力的,不像人家豢养的狗那样振振有词自成系统。有些人家在门口挂着牌示“内有恶犬”,我觉得这比门里埋伏恶犬的人家要忠厚得多。我遇见过埋伏,往往猝不及防,惊惶大呼,主人闻声搴帘而出,嫣然而笑,肃客入座。从容相告狗在最近咬伤了多少人。这是一种有效的安慰,因为我之未及于难是比较可庆幸的事了。但是我终不明白,他为什么不索兴养一只虎?来一个吃一个,来两个吃一双,岂不是更为体面么?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1)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丝毫读不出那与鲁迅先生论战的犀利来。在散文里先生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痴、有愤、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在这里,他可以忘记年龄似孩童般嬉笑怒骂,也可以似孩童般天真可爱。可字里行间,我又分分明明地知道,他是一个老者,一个睿智的老者。
先生的作品,各有不同却各有着重。原本不是很清楚的东西,刹那间变得通透且铭记于心。
辟如《清秋琐记》。大大小小二十七篇小短文,记录了先生在不同时刻与不同书籍相遇后的反思。足见,先生是一个乐得反省的人。现在的社会太热了,从冬天到夏天,从白天到夜晚。太热了,热得人们停不下脚步去总结、去反思不是。于是,“热”就让人们越来越迷茫,迷茫得看不清、摸不到实实在在的心,最后丢了自己,甚至抛弃生命。
所以,反思是重要的,而先生的反思让我“冷”了不少,让我可以停下步子,去找点什么。
文中有一则是讲勤奋的,我记忆较深。先生讲述了明朝的一个儒士曹瑞。“笃志性理,躬行实践,据说其坐下著足处而转为穿,卒时州人罢巷市哭。”曾白榜一联“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横额曰:“勤苦斋”。自小老师便讲着勤奋的的重要,老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那时确是比较勤奋的,每个小孩为了老师的几句夸奖,几朵小红花就会高兴地蹦蹦跳跳。后来,初中了,老师没有小红花了,只剩下夸奖,倒也算是勤奋,每天按时上下课,交作业,只是偶尔偷个懒,打个小炒,倒也算是勤,起码“奋”是丢了,“勤”还在。过了四年高中了,老师不仅没有小红花,连夸奖也是少的可怜。这下好,就像大家常说的“勤奋”的小人,最终被身体里的那个“懒惰”小人打败了,再也看不见他了。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勤奋”小人死了,而是麻木了,每天呆呆地做题、做题、做题…再后来,大学了,发现不仅没有小红花,夸奖,就连老师也没了!
后来我才明白,一直以来起主导作用的并非是勤奋本身而是外来的刺激,连激励自己都是时断时续,更不用说像曹瑞那样努力奋进。勤为人上人,苦中通古今了。
关于爱情还是先生的《槐园梦忆》。先生关于爱情在《清秋琐记》里记录了《咆哮山庄》里的一段话“在一个饿人面前,放下孤单的一盘食物,他会集中全部食欲,绝不辜负这一盘食物;而另一种情况则是给他一整桌法国厨师为他安排的筵席,他也许能从整桌筵席得到一样多的享乐,但是每一项食物,在他的关切与记忆中,仅仅是极微小的一部分。”先生说:“独爱一菜远胜于大吃筵席。不是饥不择食而是情有独钟。”
正如有人所说,一生爱一人并不是丢脸的事情。丢脸的是,你自认为爱了很多人,却没有一个是你真正爱的。遇到对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能一辈子对那个爱的人不离不弃,彼此相守相依,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个人不能没有亲情、友情,同堂也不能没有爱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人生一世,若得一知己,举案齐眉、相濡以沫,便是再大的困难也可迎刃而解。“好的爱情,是透过爱让你更爱这个世界;而不好的爱情,是透过爱你与这个世界对立”,这人的一番话让人彻醒。三千弱水中的一瓢,已让我明白天下何川的好,我又何不慷慨地让每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明白,“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因为巫山之云已让天下人知晓这漫天白云的曼妙?
先生与妻子的伉俪情深让人感动,让我忽然觉得,成功有时真的不是一个人的寂寞,而是两个人的执着。
于爱、于名、于利、于情,先生是真洒脱。真实的人都是血肉之躯,正如真实的先生也会嬉骂如孩童。尤其是先生讲的那一段关于骂人的技巧真让我觉得先生是那么可爱。他是一个智者却又像一个孩子,一个可爱、可敬的老人。
书与知识能让一个人成长,即使如此,能遇到一个像先生这样可爱又可敬的智者也是少有的事。男的先生的文章让人看得酣畅淋漓,不矫情做作,先生真是值得敬佩的人。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2)
读了《请客》这篇文章后,我感触很深。
我们华人好像很喜欢自找麻烦,请客这一费事又伤神的“玩艺儿”竟然像上了瘾了一样。一旦成家立业,请了第一次客后,余生就再也停不了了,凡任何大小事都得请客。不管是为了还人情债,摆阔气,攀交情或纯粹为了请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一聚,总之都是请客的理由。
请客的确很累人,我亲身经历过,每年过年时,我母亲总是为了请客而头痛。第一件烦人的事是请谁。年夜饭——请的是亲戚(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也不太费神),之后的几天就烦了,哪些朋友可以不请,哪些朋友一定要请。通常一定要请的客人包括那些一年内帮过我们的,或之前请过我们的人,这大概就是人情债吧……
当然真正烦人的才不止这些,请客当然是请吃饭,所以最重要的是菜谱,也就是吃什么。吃得不能太随便,不然显得太寒酸,没面子;也不能吃得太“不随便”,不然钱包就要破大洞了。鸡鸭鱼肉这些一定要有,一样不能少(这些属于“基本”),素菜通常是做点缀的,根本没人要吃(这就像是额外“免费”礼品)。之后就是鲍参肚翅(这是整顿饭的“噱头”),通常每次只能有一两道,大致原因有二,首先价钱昂贵,其次家里煮出来的实在谈不上好吃。
菜单拟好后便要从各大超级市场和菜场买回来,这虽不怎么费神但很费力。
最后便看当天的临场发挥了,因为许多菜平日都不常煮,味道好不好,只有上了桌后,客人们都尝过后,从大家脸上的表情上知道。如果味道好,客人吃得眉开眼笑的话,“大厨”心里自然松了口气;但客人如皱一皱眉头“煮饭婆”便恨不得地上有个洞可以钻进去。总算客人走了,主人还有善后工作:一大堆又油又脏的碗碟要洗;一地的瓜皮纸削要清理(最惨的莫过于新年里不能扫地,一地的垃圾只能用手捡,用布抹)。有时客人“胃口不好”,吃剩的残羹剩饭便成了隔天的午餐。
所以正如梁实秋先生说的“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请客真的很麻烦。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3)
前几日,从书店买了一本《梁实秋散文集》。读后,真有“绕梁之音,三日不绝”之感。他的古文底子深厚,博览群书,常从古文中引经论据如信手拈来,读罢却是通俗易懂,如同三五知己灯下谈话,看似稀疏平常,去蕴涵着人生的哲学,余味无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梁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
梁先生的散文是以幽默风趣见长的“闲适小品”闻名于世,我尤其爱看他的“随想篇”中的文章,题目很简练,通常都是两个字,例如“雅舌”、“女人”、“男人”、“衣裳”、“饮酒”等等,包罗万象,说的都是些身边的人或事,可以透过文章看到三、四十年代的生活气息。今天看来,依然觉得趣味横生。从中还了解很多名词其实都由来已久了,例如“代沟”,梁先生就写的非常详细,博古论今。代沟虽是翻译过来的新名词,但是我们古而有之了,《尚书远逸》中就记载了我们最古的代沟之说。再例如“女人”,他刻画的简直就是入木三分了,例如女人爱说谎,“若是能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的小小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是比较的富于说谎的天分。”很多人都陪女人买过衣服,她口中念念有词,或是式样不好,或是衣料太差,批评的一文不值,究其原因,无非是价格太贵了而已,所以女人善于将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常归于不喜欢。哈哈,真可谓精辟。还如他描写的女人的嘴,说“女孩子从小就口齿伶俐……
等到长大以后,三五成群,说长道短,声音脆,嗓门高,如蝉噪,如蛙鸣,真当得好几部鼓吹!”他还归纳了两种类型,“长舌”型和“喷壶嘴”型。他在文章中虽都是论些小事,但却把一些陋习批评的体无完肤,看后甚感快意。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4)
持续了一早上的大雨终于停歇了,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的雨雾迟却迟没有散开,而是带着湿气,沁着丝丝的凉意舒爽着雨后的小城,憋闷在家中透过窗子一直在望雨的我突然产生了出去走走的想法,带上一把雨伞跟妈妈打了下招呼,出了门,向着旷野中走去。
我的家住在小城的东头,走稍许,附近就有一处空旷处,尽管许多地方都已经纳入了开发规划,却由于尚未正式的开发,所以也就残存下了这一块仅有的绿地,农田,乡间小道在这里依然可见,有这样一处安静的散步所在,这对于一向喜欢在大自然中追寻感觉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幸事。
夏末秋初,农田里的玉米已经有一人多高了,再有个把月大概也就要进入了收割期了,经过雨水冲刷的玉米叶子一个个蔫着,原本挺直的秸秆也顺着风势偏倒着,无精打采的弯折着。其实也不仅仅是这玉米,就连着泥泞小道上偶然出现的一株株大树,也难以幸免,在这样的一场大风雨之后,霜打了茄子般萎靡着。
梁实秋的散文<散步>中言道,散步不需要伴侣,东望西望没人管,快步慢步由你说,这不但是种自由,而且只有在这种时候才特别容易领略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分段苦?的味道。初读时并无多大的认同感,甚至不懂得什么是这种?分段苦?,而现在独处在这相似的情境中,心中却有些明了,方才发现,这不就是?天覆地载,孑然一身?的写照吗?
随心所欲,顺其自然,虽说是种安慰,却与无畏处透着淡定无为的心境。
已走到了路得尽头,那雨雾也渐渐的开始散去,头顶那大片的乌云也已飘散开来,天要放晴了。
也就是在刹那间,一处光亮透过了层层的迷雾射到了地上,泛着夺目的黄色光芒,大地通亮了许多,太阳出来了,地上的影子被拉的好长,我被转了身趁着暑气还未升腾起来开始往回走。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5)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课文<散步>。文章讲的是在一个春天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的一个情景故事。
祖孙三代一起散步,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就是这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却蕴含着浓浓的亲情。我认真地读着这篇课文,读着读着,我被?一家人?之间那些感人的小细节,所深深地感动,那充满爱意的一幕幕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
文中的儿子和儿媳都很孝顺母亲,母亲也很疼爱自己的儿孙们。()尽管年迈的母亲知道小路有些地方很难走,但是她还是按照孙儿的意愿选择了走小路。细细看来,文中最能打动我的人是那位年迈的?母亲?,在家庭里她担任着?母亲?和?奶奶?双重的角色。年迈的?母亲?对儿子很?顺从?,是因为她很体谅自己的孩子,不愿意给孩子找麻烦。善良的?奶奶?虽然自己年岁大了喜欢走平路,但她却因为爱自己的孙儿,不想让年幼的孙子不愉快,也不想让儿子为难,更不想因为方便自己而让全家人扫兴,最后还是选择了顾全大局的方法。?母亲?看似很平常的行为举止,却体现了她崇高的母爱。文中简单的故事情节,让人感觉到了浓浓的爱意,更加彰显了?爱?和?德?的传承。
文中的最后一段,最能扣人心弦,也最令我感动。年青的儿子背着年迈的母亲,年轻的妈妈背着年幼的儿子,我读着读着,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一幕其乐融融、充满爱意的画面。这祖孙三代一家人幸福和睦的生活景象,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真实写照吗?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6)
梁实秋真能侃,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儿,经他的笔一转一化,汨汨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梁先生淡雅从容,典型一绅士,持杖岸立,口衔烟斗,含笑窥乐。
梁的散文:琐碎。没有故事情节,全凭见识,将古今中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拼凑成文,像碎花裙上的碎花点,杂而不乱,抖开斑斓。他下笔,东一鳞西一爪,若云里神龙,飘忽不定,反而没有编故事的斧痕匠气,触类旁通,信手捻来,随心所欲,东西八千里,上下五千年,逞才仗气,一泻千里地侃下去,毫不搭界的几件琐事,很巧妙地触电,通了!任何琐碎小事,一落梁氏笔下,便衍化成滋润丰沛的长文。因为杂,读者永远新鲜不厌倦,恨不能一气读完。梁的行文看似轻松洒脱,没有梁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这一手是学不到家的,这是一绝。也有人效颦,结果堕入罗嗦,世俗。
至少在我看来,散文到了梁实秋手里,又耸起一座里程碑。仿佛没有不可入文的事,不信,翻开梁的四集《雅舍小品》,就像个杂货铺,乱七八糟的货都齐了。怒、脏、鼾、胖、并洗澡、理发,都是生活琐事,也是他佳作的题目。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都揽入笔底,正合老上海的一谚语:捡入篮里都是菜,这是高厨的本事。经他妙笔点睛,化龙飞舞,这不能不归功於他的渊博与机敏。梁讲究生活的趣味,他总能从最平凡的生活小事发现它亮晶晶的趣味,然后笔锋一转,洋洋洒洒,谈笑风生,不时闪烁出机智,忍俊不禁开涮几句玩笑,令人捧腹厥倒。他好幽默但不庸俗滑稽,这是他的文章特色。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经历,一经点出其中的闪光点,自然引起普遍共鸣。行文幽默、情趣高雅、文字简洁、文采斐然、文笔活泼,深得读者珍玩。琐事入笔,典雅出锋,这是梁文的成功之处。
【梁实秋散文孩子】推荐阅读:
梁实秋的著名散文11-03
梁实秋散文的艺术风格10-31
梁实秋散文集节选11-25
梁实秋散文好句赏析10-03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请客》10-06
雅舍梁实秋朗读09-16
梁实秋谈考试01-16
雅舍梁实秋课堂实录12-30
梁实秋《雅舍小品》书评01-02
梁实秋《雅舍小品》双城记07-18